社会经济矛盾

2024-07-23

社会经济矛盾(精选12篇)

社会经济矛盾 篇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目前, 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 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 深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防治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不和谐因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1]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 我们必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方法, 正确分析和恰当处理各类社会矛盾。

一、化解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坚持“多样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 但具体矛盾的解决方式, 则因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具体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客观世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的复杂、多样, 规定了矛盾解决的形式和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 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2]当前, 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征, 更加需要我们坚持从解决矛盾的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借助社会力量, 解决某些社会矛盾。从城乡基层到党政机关党政负责人的选配, 应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再由组织任命, 以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人任命少数人, 被任命人只对上级负责”的干群矛盾。在公路、机场、桥梁、楼舍等重大项目建设上, 可采取听证会的方式, 公开项目的所有信息, 让项目设计方、投标方、发标方、代表方、媒体方、纪检方共同参加听证, 以减少领导干部腐败的机会, 缓解腐败现象有增无减的矛盾。对于许多利益纠纷与矛盾, 可以采取调解方式, 使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尽力取得矛盾各方当事人基本满意的处理结果。

履行司法程序解决某些社会矛盾。这种方式, 就是通过法律诉讼活动, 由法院对矛盾纠纷进行审理和判决, 最终形成结论性意见并强制执行。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某些利益冲突较为严重、调解无效、不服行政仲裁的矛盾 (如财产纠纷、离婚纠纷、土地征用纠纷、房屋拆迁纠纷等、劳动工资纠纷等) , 以及处理某些社会负面影响较大、提起公诉的对抗性矛盾 (如制假贩假、走私贩私、贪污受贿、制毒吸毒、杀人、强奸、爆炸等) 。

实行新的政策解决某些社会矛盾。从长远看, 化解矛盾应从制度建设入手, 这可以有效防止处理矛盾中的随意行为。劳动就业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欠缺, 这三大社会矛盾都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有根本属性的矛盾, 解决它们不能耍“小聪明”, 必须靠强有力的、权威性的政策, 因此要在制定与实施新政策上下工夫。

通过发展经济解决某些社会矛盾。发展是硬道理, 它是解决当前中国许多社会矛盾的关键, 只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矛盾,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才能使社会越来越和谐。从中国社会的现实看, 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缩小贫富差距, 根本途径就在于发展经济。为此,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激活创业机制。要大力支持和引导创业, 把促进就业、改善就业条件、提高就业待遇当做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第二,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 再也不能以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增长。第三,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一定要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垄断行业的经济收入,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通过税赋改革和转移支付, 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物价的严格控制, 相对提高居民收入的使用价值;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有机地统一起来, 真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合理。

二、化解涉及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重点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一个大的复杂的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 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在这些矛盾中, 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这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 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由于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规定和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 要努力找出并解决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解决了, 就能推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促进事物的发展。“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 不懂得这种方法, 结果如堕烟海, 找不到中心, 也就找不到解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沉积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 如,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失业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先进思想文化与腐朽思想文化之间的矛盾;引进外国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与消耗资源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与卫生保健之间的矛盾;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矛盾;劳资之间的矛盾;医患之间的矛盾等。面对上述矛盾, 我们只有理清思路, 从中找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从而带动一般矛盾的解决。

事实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当代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已经为寻找现阶段中国社会的重大矛盾或者说主要矛盾提供了捷径, 我们不妨直接引用其中有关当前中国社会重大矛盾的研究结论:“从目前来看, 新的社会威胁主要集中在就业、穷富差距、社会保障三个方面, 很多贫富关系、劳资关系、干群关系方面的社会矛盾问题, 也都与这三个问题有关。”[4]这三个问题, 就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三大矛盾, 因为它们构成了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安全的严重威胁。解决了这三大矛盾, 其他矛盾便会迎刃而解。

三、化解新旧社会矛盾自觉坚持“扬弃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 “扬弃”就是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否定, 既是克服、抛弃, 又是继承、发扬。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周期性, 但不是单纯的循环, 而是沿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前进、上升运动。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呈螺旋式或波浪式。在人类社会领域, 这集中表现为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变动的。任何事物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之后就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 而为新事物所否定。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新生旧死、川流不息、万古常青的发展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

坚决放弃人民群众强烈反对的东西, 自觉接受新生事物。在当代中国社会, 凡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政策与法规, 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对人民群众坚决反对的东西, 我们必须坚决舍弃, 否则就会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由于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需要、代表事物发展方向或趋势的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坦然面对、自觉接受。当前, 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责任, 严格监督管理,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6]要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必须坚决放弃现行的教育市场化的理念, 坚决改革“盲目扩招”的制度, 建立“政府提供岗位+院校定向分配+适量双向选择+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新就业制度。要解决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突出问题, 必须由政府强制性地规定垄断行业的工资与福利标准, 必须加大对政府官员隐形收入的查处力度, 必须在现行的低保标准基础上适量提高弱势群体 (尤其是贫困阶层) 的经济补贴标准, 必须坚决废除歧视农民工的地方法规与政府文件。要减少基层群众上访事件, 必须坚决查处对上访当事人管、卡、压的违法违纪行为, 教育各级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接待上访人员, 及时反映他们的诉求, 尽全力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 逐步建立起利于他们表达意愿、利于快速有效解决实质性问题的新制

培养耐心与毅力, 不厌其烦地处理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 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局部性矛盾解决了, 全局性矛盾依然存在。某些涉及群众眼前利益的矛盾解决了, 但涉及长远发展的矛盾可能依然存在。在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这个矛盾解决了, 那个矛盾还未解决, 问题暂时还无法彻底解决。在处理某些群体性事件时, 几经努力达成了口头协议, 但制成书面协议时有关方面又拒绝签章了, 结果使问题又回复到了原先的状态……上述现象的存在, 是由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所决定的。由于社会矛盾的多变性、事物内部条件的不确定性, 客观上增加了矛盾的处理难度, 我们要有经常地、不间断地处理矛盾的思想准备, 要有足够的耐心。

摘要:现阶段, 中国社会矛盾具有频发性、多样性、复杂性、阶段性特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迫切任务。由于社会矛盾的多变性、事物内部条件的不确定性, 客观上增加了矛盾的处理难度, 我们要有经常地、不间断地处理矛盾的思想准备, 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述了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三种辩证方法。

关键词:社会矛盾,辩证方法,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日报, 2006-10-09 (A1) .

[2]矛盾论, 毛泽东选集:第1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37.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日报, 2006-10-09 (A2) .

[4]李培林, 等.社会冲突与社会意识:第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3.

[5]矛盾论, 毛泽东选集:4卷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97.

[6]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镇江日报, 2006-10-25 (A1) .

社会经济矛盾 篇2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只有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和谐

和谐与矛盾是哲学的一对范畴,因此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也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斗争。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社会和谐就是要使整个社会系统达到全面的和谐,而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社会内部诸矛盾的融洽整合和协调发展。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因此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党十八大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深刻理解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深刻内涵,还要进一步认识和处理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统一于社会这个总体中。

首先,社会矛盾包含着社会和谐的因素。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推动事物发展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所以社会矛盾包含社会和谐。但是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其次,社会矛盾是绝对的,社会和谐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社会矛盾也是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并且每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社会矛盾。即使旧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暂时地解决,还会有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因此说,社会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社会和谐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要发展进步,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

成新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总是遵循着和谐-矛盾-新和谐-新矛盾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任务是推翻反动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阶级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再次,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和谐。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大学研究生毕业,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自焚抗议并身亡。这在激起人民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人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并演变为持续骚乱。突尼斯的革命火焰延烧到埃及,由于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也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开罗发生了最严重的流血冲突,社会动荡。除了埃及,也门、阿尔及利亚等中东和北非多国相继爆发了抗议活动,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所引发的不稳定、不和谐。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安定、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等,就是因为在建设道路上正确处理好了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了基础。现阶段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收入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处理,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每当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动荡不安,人们就开始向往社会和谐。于是社会力量中的积极因素就会同阻碍社会和谐的因素进行斗争,当这些社会积极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时候,积极力量就会战胜腐朽势力,创造出理想的和谐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加深,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要解放全中国人民和维护国家稳定,与一些顽固的封建势力、阻碍中国进步的外国势力进行斗争,进行了各种尝试,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最终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主共和。尽管不同的社会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和谐内容,但是社会和谐是必然的。不论社会矛盾怎样复杂,怎样层出不穷,最终还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没有矛盾的社会和谐是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和谐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的辩证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呈现出越来越尖锐和错综复杂的特点,利益冲突不断增强。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的社会矛盾基本上是非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保证社会民主和公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

[3]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国梦的根本就是共享,所以在改革深化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开展分配改革,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非对抗性的方式解决矛盾,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换为对抗性矛盾,在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只有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十八大报告.北京,2012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消灭社会矛盾的“燃点” 篇3

此次爆炸案让人多多少少会联想到冀中星案。今年7月20日,坐在轮椅上的冀中星在首都国际机场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其本人重伤、一名警察轻微伤。冀中星及其辩护律师称,由于冀中星曾遭遇不公平对待,因而作案“反映诉求、引起关注”。

然而,不论作案人出于何种目的,即使有天大的隐情,爆炸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让无辜的生命黯然逝去,还让更多无辜的民众陷入恐慌,无论如何都应受到道德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正如冀中星案的一审判决书所言,“公民维权理应通过合法、理性、有序的方式进行,任何人不得以维权为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更不得采取极端方式危害公共安全”。

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以个人的苦衷为由加害他人,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放弃这条底线,那与纵容暴力恐怖行为有何差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有5种,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走在太阳初升的街头,都要担忧下一秒有怎样的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这是何等惶恐的生活?还何谈安身立命、求得发展,又遑论品味人生、葆有幸福?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会丧失对社会生活与公共秩序的起码信心。

正因为安全之于公民,一如阳光、空气之于万物生灵,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产品,所以,安全理应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优质产品。上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者贝克曾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写道:“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从“我饿”到“我怕”,折射出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的历史性转变,也突显了现代社会安全感的弥足珍贵。

现代社会的运转,宛如一架复杂而精密的大型仪器,环环相扣。哪怕是稍有不慎,一两个小螺丝出了小问题,都可能出现结构性、系统性的危机。因此,如何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良性运行,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治理者案头的重大课题。美国总统为扫射校园孩童、甚至闯向白宫的枪手头疼;英国首相为放火劫掠店铺、肆意打砸抢偷的骚乱青年发愁;就连公认福利最好、社会最安全的北欧国家挪威,2011年也出现了1名枪手射杀77名无辜者的惨重事故。可以说,没有哪个现代国家,躲得开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

今日的中国如同一艘快速行进的航船,正在穿越历史的三峡。从总体上看,我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却也身处转型期,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发展的阵痛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诚如有的专家所言,观察当代中国,有两个“意想不到”:一是社会发展得这么好意想不到,二是社会矛盾这么多也意想不到。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矛盾越是复杂多变,并且各种社会矛盾“沸点”多、“燃点”低。执政者要有勇气去面对拆迁征地、执法不公、贫富悬殊这样的“沸点”、“燃点”,管理者要有智慧去倾听和解决哪怕一个个体、一个家庭的微小诉求。“此心安处是吾乡”,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心安,让尽可能多的矛盾化解、怨气消融,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源。

当代社会发展矛盾表现 篇4

发展公正首先是对人而言的, 也即说, 发展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进一步说, 发展公正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而言的, 发展能否形成合理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 发展的公正性实质上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及社会关系合理性的追问。发展公正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发展“是什么”的问题, 而是发展“应如何”的问题, 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评价。发展的公正性既是一种“实然”, 因为公正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但发展公正更是一种“应然”, 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或对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发展公正体现了“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发展公正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因此发展公正是相对的;但人们对发展公正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发展公正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发展公正孕育在合规律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因为只有合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才是实现公正的基础, 但合规律性的发展也不一定导致合目的性的结果, 只有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发展的公正性才能真正体现, 所以发展公正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发展公正历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与人类追求和平、自由和平等的本性相吻合。然而, 随着全球化的历史推进, 发展的矛盾性也凸显出来, 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权利和地位上的矛盾, 现代化所造就的主体能力的显著提高, 使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呈现出来。就我国而言, 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 财富、权力、声望等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的分配方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矛盾现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阶层之间表现出来, 并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使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发展矛盾的表现

(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发展矛盾。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全球的经济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发达国家来说, 在其消费市场扩大的同时, 生产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其通过学习国外的高端科技, 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加快了发展进程。然而,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阶段上低于发达国家, 因而很多方面都受制于发达国家, 在国际交往中也就存在着很多矛盾的现象。

首先, 资源分配与占有矛盾。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建设是在对发展中国家自愿的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技术力量落后和能源意识淡薄的弱点, 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 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 给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其次, 资源消耗成本与环境污染责任矛盾。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 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导致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一系列自然灾害的根源。国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异常, 制定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京都议定书》, 然而, 美国却对温室气体减排采取消极反对的态度, 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而非洲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少的地区, 却在为人类社会活动引发的气候异常高昂买单。

第三, 国际交往规则矛盾。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先在优势, 不但发展程度和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而且国际交往规则也是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制定的, 在这种矛盾交往规则下, 发达国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规则制定上无话语权, 在规则实施中又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致使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针对全球性的污染问题, 发达国家将环境治理与贸易联系起来, 制定矛盾的“绿色壁垒”, 打着治理生态污染和保护本国居民生命健康的旗号, 制定出比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高很多的环境标准, 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

(二) 代际间的发展矛盾。

代际公正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公平、正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益, 也就是说, 后代人具有和当代人同样的利用资源满足其需求的权利。然而, 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 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着掠夺式的开发, 使可再生资源的更新能力降低, 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枯竭, 不仅有损当代人的发展, 而且危害到后代人的生存。而且这种危害是单向的, 即当代人危害后代人的发展, 而后代人却不可能危害到当代人的发展, 因此当代人危害后代人发展的这种行为得不到后代人的制约而变得更加严重, 后代人的利益越来越被边缘化。代际矛盾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 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

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是农村户口, 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农村的发展状况, 乡村的小康才是全国的小康, 乡村的和谐才是全国的和谐。但我国目前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矛盾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首先,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居民的收入来源越来越丰富, 消费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另外, 国家对城镇居民还有一些实物补贴, 如果将这些补贴再计算在内, 城镇居民的收入可能比乡村居民的收入多出五倍, 也就是说, 6个农村居民的收入才相当于1个城市居民的收入, 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要比名义上的收入差距大得多。而且城镇居民工资的年增长率比农村居民高出很多, 基础上的差距, 加之增长率的巨大差距, 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其次, 城乡医疗水平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矛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过大。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率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就享受低保来说, 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几乎都可以享受到, 而农村却有70%的贫困人口享受不到这个福利。

(四) 区域间的发展矛盾。

每个国家的发展状况都有明显的地域性, 中国有着辽阔的国土面积、复杂的地理面貌、多民族共居, 因此区域间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不同。计划经济时期, 经济形势、政治面貌呈现高度集中状态, 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严重制约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首先, 区域经济收入矛盾。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越来越明显, 区域差距越来越大,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出西部地区, 东西部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也逐年递增, 东部地区个人的月收入甚至比西部地区一个家庭的年收入还要高,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极度不平衡, 如果这种状况继续恶化, 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社会动乱。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 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要略高于东部地区。但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便开始落后于东部地区, 并且增幅差距逐渐拉大。而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格局, 必然导致经济总量向东部地区大量集中, 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 区域间发展政策和措施矛盾。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试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 梯度式推进共同发展, 即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再逐步将资金、技术等推进到中、西部地区,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自实施以来, 国家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东部沿海地区极大的自主权, 给东部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并且国家通过价格体制改革, 放松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管制, 为沿海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源, 使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然而, 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绩喜人的同时, 本身发展就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中、西部地区, 加之国家政策的不平衡倾斜, 发展更为落后缓慢, 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两极化”的趋势。

第三, 区域生态环境矛盾。我国幅员辽阔, 从地理因素上看, 东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具有差异, 但这种差异却在人为地不断扩大, 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及设备逐渐被淘汰, 然而这些企业仍然拥有需求市场, 作为正在起步和发展的中西部地区, 便接纳这些企业和市场, 使东部地区的污染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相对于东部地区较差, 再加上“污染西迁”, 区域间的环境不公进一步拉大。

(五) 社会阶层之间的发展矛盾。

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同一社会集团成员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等具有相似性, 不同社会集团成员间存在差异性。社会同一阶层的成员活动具有类似的特征, 社会阶层有高低之别, 发展有快慢之分, 因此在同一社会状态下, 不同的社会阶层间也存在发展不公。

首先, 先富阶层在我国出现, 并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了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政策越来越开放, 一部分紧抓机遇, 通过诚实劳动、努力奋斗先富起来;但也有一部分人钻国家法律的空子, 投机倒把, 通过不合法的手段也富裕起来。

其次, 广义上的贫困阶层在改革开放中出现, 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贫苦问题大大缓解, 从温饱线上解放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 广义上的贫困阶层也开始出现, 这个阶层的贫困不仅限于物质状态, 更重要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状态上。这里所谓的贫困, 是指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 发展机会匮乏以及发展能力不足。这种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贫困, 主要指社会成员的温饱得不到满足;相对贫困是指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值, 发展机会也少于社会平均值的状态。现在, 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把消除相对贫困作为消除社会发展中矛盾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三,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我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就从绝对平均主义盛行的状态发展到贫富差距悬殊的状态。世界银行指出, 中国在如此之大的国家之中,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 收入差距分配如此迅速地扩大, 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曾有过的现象。

总之, 发展矛盾现象存在于各个方面, 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必须受到重视, 消除发展不公现象, 推动社会稳步向前发展。

摘要:发展公正性问题的凸显, 既是源于人们对公正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的深切体会, 也是基于对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矛盾现象的深刻反思。本文在界定发展公正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发展矛盾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社会发展,发展公正,表现

参考文献

[1]冯颜利.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与解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3]戴木才.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4]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5.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 篇5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社会法制的不完善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齐齐哈尔医生出诊遭患者报复身亡。2014年2月18日15时许,河北易县一外科医生遭患者割颈。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潮州“押医游行”事件。由于目前医疗事故处理的机制和法律不健全,患者选择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径解决的较少,加上有些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负面倾向,使得医患冲突进一步恶化。

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社会舆论已经很少会站在理性的一面了,更多的人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各种谩骂指责全部指向医生和院方,“医生该砍”的言论让即将步上医学道路的我们心惊胆寒,也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学生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担忧今后的道路,甚至重新思考将来的选择。医患矛盾依然恶化到如此境地,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演变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本着以矛盾分析法的精神,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患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一些主要因素作一分析: 1社会因素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1/5,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2011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0.3%,远低于世界国家59.7%的平均水平。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虽然国家在大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有患者个人承担的。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来就医时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者及其家属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从而引发暴力事件,激化医患冲突。

社会法制的不完善 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使极少数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

2医院和医生方面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医院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来维持医院生存、竞争和发展,原本是以“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却转变成了当前社会畸形的以经济利益为一切指标的观念。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造成一些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在服

务过程中态度生硬,是的医患冲突一触即发。部分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违背医学原则,盲目地借助于医疗设备为病人做检查,违心采用高额回扣的药品,使患者对医方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另外当前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医务人员待遇低,医生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带来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使得部分医生把经济价值置于健康价值和社会效益之上,即使是少数的个例,也在社会上对医生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对其他的医生产生心里负担,使得这部分医生无法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更加重了医患矛盾。

3患者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对医疗诊疗工作,医学知识和医疗风险了解的缺乏和造成患者内心期望与实际医疗效果存在落差,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即可诱发医疗纠纷。同时患者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强化,不仅有生存、安全的需要,更有获得尊严、平等和知情的需要。另外由于患者获取信息渠道的便捷化,某些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造成患者对医生信任的缺失,使其本能地对每一个医学程序都怀着不信任的态度,这种怀疑不仅影响到了治疗本身,而且左右着患者处理个人期望与治疗结果的态度。

改善关系的对策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必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体现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生事业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积极、主动地处理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个主体医患双方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政府应强化法制建设,引导医患关系;完善医疗体制,把医疗保障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人际互动中的尊重、理解、信任的风气;医院方面应加强医德建设,严格医院质量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患者权利,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患者应该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了解由于现阶段医疗技术的局限,很多疾病无法治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医生一定做到十全十美。当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应先与医院共同协商解决,而不是盲目“医闹”。

三大矛盾困扰中国经济 篇6

今年一季度中国总体以“弱复苏”开局,尽管回落幅度并不大,但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增长的预期。由于宏观经济结构性分化,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动力严重不足,未来中国增长的可持续性仍令人担忧。

政府主导下的基建地产投资加速扩张与制造业投资下滑的矛盾

民间投资并未真正从政府手中接过接力棒。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回升主要是与城镇化和政府主导高度相关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增速明显回升,而与工业化高度相关和非政府主导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滑,尤其是民间制造业投资积极性和意愿并不高,内生增长动能趋于减弱。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5.6%,同比大幅提高。在过去三十几年中,基建投资增速比较高的年份往往都发生在换届年之后,投资的周期性和政府换届的周期性非常吻合。而2013年是换届的转折年,又是“十二五”中期,基建投资带动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大。房地产投资也在加速,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2%,比去年全年提高4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受制于产业平均利润率下滑和债务“去杠杆化”影响。制造业长期平均利润率下滑影响投资信心。1—3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7%,较上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也出现较大回落。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低迷的状况反映出当前经济内生增长乏力,这不仅仅是周期调整的问题,更反映出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

政府刚性支出上升与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矛盾

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扩张是具有内生性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当然更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发展投资以及民生投资。随着中国经济转入“中速增长”,结构性减税以及向民生财政转型,政府刚性支出将迅速增加,财政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据相关测算,“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催生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规模将达30万亿元,根据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合计11.5427万亿元,地方财政支出总量为11.8927万亿元,地方财政收支差额达到3500亿元,财政收支矛盾在加剧。

而另一方面,财力捉襟见肘,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政府和相关融资平台在经历了四万亿元刺激之后,其负债率有较大幅度上升,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土地收入下滑和资产缩水增加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企业的偿债压力。特别是近两年由于拆迁成本的大幅上升,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土地相关收入正在持续下降。

稳定经济增长与控制潜在通胀压力上升间的矛盾

一方面,2013年支撑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加速城镇化建设、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都需要中长期优质资金,但资金需求存在差异,企业盈利情况差别也很大的情况下,无论是银行资金还是社会资金的流向都很不均衡;另一方面,货币存量偏大,产出缺口回补推动货币传导效应加快,输入通胀压力加大,要素价格上涨等因素将推动物价整体水平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

此外,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农产品与服务价格高企。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总量首次出现下降,绝对数减少345万人。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城市化发展导致工资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工资增长较快,尤其是外出农民工工资上涨较快,2009-2011年名义增速分别为5.7%、19.3%、2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分别为6.5%、15.4%、15.0%,2012年名义增长11.8%,实际增长9%。

与此同时,新房价格仍存在进一步上涨预期。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由于仍有待细化落实,短期内二手房成交呈现急速上升趋势,推动房屋价格攀升。二季度细化政策落实后,二手房交易将受到抑制,商品房市场总供应量有所减少,将可能会推动新房价格上涨。

依托检察职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篇7

一、提升办案质量, 化解社会矛盾

(一) 规范办案制度, 严格审查把关。

健全的办案制度是提高办案质量的有力保障。严格落实“承办人负责、部门负责人审查、分管检察长把关、重大疑难案件提交检委会讨论”的工作制度, 不捕、不诉案件必须经部门讨论、同时邀请纪检部门参加, 确保办案的透明、公正。要定期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进行复查、分析, 严格执行“谁办案谁负责”的案件质量追究责任制, 一旦发现错案实行责任倒查, 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强化办案人员的案件质量意识, 确保案件质量。

(二) 严格证据标准, 准确认定犯罪。

证据是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从检察办案实践看, 问题案件的根源大都出现在证据瑕疵上。着力从证据的单个审查和综合审查两个层面下功夫, 以审查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为抓手, “采信”与“排除”并重、“程序”与“实体”并重, 确保审查批捕、起诉建立在适格的证据基础之上。做好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的讯问工作, 在全面阅卷的基础上,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讯问, 正确审查、核实、判断证据, 严格把握批捕、起诉环节的证据标准。

(三) 突出重点, 狠抓薄弱环节。

强化程序意识, 克服办案过程中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 切实做到实体和程序并重, 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慎重审查法律规定不明、政策界限不清等边缘性案件, 积极与公安、法院及本院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相关问题, 同时要严格把好犯罪年龄关、犯罪情节关和犯罪数额关等关键环节, 提高办案质量。

(四)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增强办案效果。

在坚持依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 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政策, 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注重教育和挽救, 主动司法、能动司法, 避免执法机械性。结合实际, 充分考虑案件特定的背景及当时的综合社会因素, 全面、准确地适用法律、化解矛盾, 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拓展检察职能, 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一) 关口前移, 引导公安机关有效化解矛盾。

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司法机关形象都造成了极其恶劣影响, 正成为社会矛盾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原因, 造成了当前检察机关立案监督信息渠道不畅、监督范围狭窄、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 严重削弱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无法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更有力的作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当前存在的不当立案以及有案不立的原因固然有个别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等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安机关对于案件事实以及法律定性的把握不清晰、不准确, 因而不愿作为、不敢作为, 导致打击犯罪不力。针对这一问题, 我院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与公安机关建立了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 要求其定期通报刑事发案、报案、立案、破案等情况, 重大案件随时通报, 确保信息透明、沟通渠道通畅;二是与公安机关定期召开法律实务研讨会, 分析、整理典型案例, 对于典型犯罪类型的法律定性、证据收集、固定、证明标准进行探讨、论证, 统一执法标准, 对于法律界限模糊、定性不准的案件及时沟通, 引导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准确、及时、有效;三是明确监督重点, 把工作重点放在危害群众利益, 群众投诉无门, 有可能引发上访的案件上, 始终关注案件进展和矛盾的化解。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 特别是初犯、偶犯、未成年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 尽可能地做好化解矛盾工作, 慎重启动立案监督程序, 防止监督立案不当而引发矛盾。此外, 检察机关应依托检察职能大力拓宽立案监督渠道, 将案件质量监控的重心向侦查阶段前移, 变被动监控为主动监控, 变静态监督控为动态监督,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动态监督体系, 从而及时把握案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并将其解决在呈捕之前。大力推进侦查监督工作延伸:一是将侦查监督延伸到受理提请批捕案件之前的发案、立案阶段, 及时了解发案、立案动态, 通过强化刑事立案监督, 从源头上严把案件质量关;二是适时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 引导其及时全面地收集、固定证据, 确保案件侦查质量。

(二) 工作后延, 有效开展综合治理。

完善社会帮教制度。对于不起诉或者刑事和解的人员, 为了避免由于无法重新融入社会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应建立系统的帮教制度:一是建立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信息档案。对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个人及家庭信息全面了解, 针对每位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帮教方案, 通过信息档案记录全面直观地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内心变化, 及时改变帮教方法, 使其早日融入社会;二是建立了信息沟通长效机制, 与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所在街道社区、工厂学校及时互通信息, 及时掌握和反馈他们的社会表现、内心动态, 使刑事和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积极发现其变化, 对变化后的刑事和解人员重新认识, 不疏远、不歧视, 积极提供帮助, 同时检察院根据社会反馈及时准确改进每位刑事和解人员、不起诉人员的回访帮教计划, 使之早日进行正常社会生活。重视法制宣传和预防犯罪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充分利用办理的典型案例, 以案释理, 以案释法, 开展送法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活动, 定期派人到工厂、学校、社区进行法制讲座, 提高公民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素养, 努力减少犯罪, 化解社会矛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二是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等措施, 帮助发案单位建章立制, 堵塞漏洞, 防止犯罪。如我院在办理案件时发现, 某药品销售公司由于薪酬制度不合理以及管理漏洞等问题导致该公司接连发生数起销售人员职务侵占案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切实维护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我们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引导该公司健全财务和人事管理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了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此外, 对于“民转型”案件, 检察机关如果只关注进入刑法视野的犯罪环节, 而无视引发犯罪的民事纠纷, 简单机械的办案, 则不能起到有效化解矛盾的效果。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 原则是除了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适用刑法外, 还对引发犯罪的民事纠纷进行高度关注, 尽量帮助解决。如对于劳资纠纷引发的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 除了依法惩治犯罪外, 还通过协调工会、劳动部门以及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等途径帮助解决劳资纠纷, 以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促进机制创新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一) 创新办案模式, 以刑事和解为载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刑事和解是对受害人进行恢复性治疗和对施害人进行复归性治疗的新型办案模式, 强调对当事人的双向保护, 鼓励当事人之间通过协调和解的方式进行社会关系的自我修复。在办案过程中应突出重点, 在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一是突出刑事和解的考察环节, 刑事和解有着严格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 必须在能够对当事人双方实现双向保护、施害人真心悔过、有帮教条件且确实有利于矛盾化解的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在适用刑事和解前坚持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 对犯罪背后的矛盾成因、特点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整体素质、德行品质、平时表现、帮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确保刑事和解适用的公正、有效。二是突出沟通环节, 在主持和解过程中注重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 明确要求施害人必须向被害人赔礼道歉, 让当事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使施害人切实了解犯罪行为的危害、对自己的行为真诚悔过, 使受害人得以释放自己的情绪、走出心灵的阴影, 最终使双方从根本上消除怨恨、化解双方矛盾, 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三是突出刑事和解办案效果评价机制, 为了加强操作性, 将评价标准量化为几个指标, 围绕当事人满意度、现实表现、再犯率、赔偿率等几项内容形成书面的表格, 对刑事和解的办案效果进行刚性的评价, 定期进行归纳、总结, 及时发现隐患、排查矛盾。

(二) 完善办案制度, 释法说理提高执法公信力。

开展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案件的释法说理工作, 是有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的重要措施。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抗诉案件, 在相关的法律文书中要阐明做出决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对于案件当事人不理解、不接受处理决定的案件, 更要加强释法说理工作, 通过与当事人的交流找准矛盾的根源, 对其合理诉求要支持满足, 对于因不满而缠访缠诉的要从法、理、情三方面说明作出决定的理由、依据以及提起诉求的正当途径, 解开其心结, 增进理解互信, 防止矛盾激化和新矛盾的产生。同时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释法说理的过程中, 使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职能, 办案程序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文明办案、热情接待树立良好形象, 提升检察机关执法的公信力。

(三) 建立办案风险评估机制, 消除不稳定因素。

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机制, 是指以办案为基础,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 评定风险等级, 制定息诉维稳预案, 化解矛盾, 消除不稳定因素的一项长效机制。检察机关要着眼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结合办案实际, 以化解社会矛盾为目标, 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办法》, 明确了防范办案风险的责任人员的范围和责任内容, 列举了存在办案风险的重点案件类型, 取的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 利益分配格局深刻变动, 社会结构不断调整, 社会矛盾呈现新特征, 大量纠纷以刑事诉求的形式进入检察工作视野, 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在司法实践中, 除了犯罪引发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外, 大量派生矛盾是由司法机关执法不规范、不到位引起的,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 检察机关应紧紧扭住批捕、起诉这两个对当事人权益有直接影响的关键环节, 狠抓办案质量, 拓展工作内涵, 建立一套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 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社会经济矛盾 篇8

经济学上将投入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统称为资源, 包括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等, 其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或劳动力资源, 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表现在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 同时具有一定的特质性、可用性和有限性。

通常来说, 人力资源的数量即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先决条件, 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特别是科技发展能力的竞争, 但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 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人力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率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走高趋势,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3年2月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5亿, 其中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2%, 与上一年末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 而60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4.3%, 与上一年末同比提高了0.59个百分点。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正逐渐步入了老龄社会, 且实际可投入到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力十分有限, 人力资源的数量不断下降,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二) “刘易斯拐点”到来, 用工荒现象加剧

刘易斯拐点是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一个现象, 指在工业化过程中,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 最终枯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预示着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减少, 劳动力不再“廉价”, 加之我国产业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仍然较多, 这些产业上的用工荒现象正在不断加剧。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落后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成绩世人瞩目,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究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不完善。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起步较晚,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一方面, 由于制度的不同, 一些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无从借鉴;另一方面, 由于一直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 使得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缺乏太多的经验指导, 成效十分有限。除此之外, 粗暴的生产方式, 教育和科技无法全面普及, 劳动力分布不平衡等因素也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具体而言, 目前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较为盲目。一味追求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 导致高学历者学无所用不能胜任工作, 而低学历者又往往得不到适合的工作, 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人力资源的素质涵养, 抑制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僵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纵观当代社会下所有的企业和单位, 有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类叫做领导, 一类叫做职工。领导决定职工执行, 领导安排工作职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已经成为了固定生产经营模式。这种不平等的直线制管理模式使得领导和职工之间在心理上就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影响了工作中的互动和交流, 僵化的体制极大地限制了职工的能动性, 相对应的也使领导不能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二) 人力资源知识更新和能力培训不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科学技术日益进步, 知识不断更新发展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必然结果, 大部分企业只看到了眼前利益, 不断损耗着人力资源的效能而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试想一个极为优秀的人才如果一直固步自封, 那么到了江郎才尽的一日也就必然要脱下人才这个光鲜亮丽的外衣。一个企业只知道向职工索取而不为员工充电, 那么生产力下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样落后而可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将会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三)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陈旧、观念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沿用的一直是党政机关管理的模式, 虽然始终在强调上下级垂直的旧模式不利于社会发展, 对旧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 但至今仍未完全摆脱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阴影。管理机构繁冗, 管理人员众多, 管理职能模糊, 出现管理问题相互推诿, 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管理显得支离破碎。

与此同时,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在落后的管理模式推动下也显得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对于人才的提拔, 重资历而轻能力, 重关系而轻效益,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观念上似乎仍存在一些拉帮结派的封建色彩。相对于拥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而言, 管理人员似乎更喜欢愿意服从命令和安排的职工, 这样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与国家努力打造的创新型社会背道而驰的。

(四) 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人力资源的生产力以及价值实质上是从竞争中体现出来的, 如果没有竞争, 甘于平淡, 那么人力资源的生效效能将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人都是有惰性的, 一旦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容易陷入一种不思进取的怪圈, 不容易产生危机感, 竞争意识也在逐渐的淡化。企业如果有一套系统、规范的激励机制, 明确奖罚机制, 拒绝搞平均主义, 考核不走过场, 效益与工资挂钩, 能力与职位挂钩, 就可以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企业的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无法激励职工以充足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工作, 那么走下坡路是必然的结果。而目前, 大多数企业还无法完全做到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协助人力资源的管理, 无法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用人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首先,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在用人制度方面还是过于保守, 在人员编制和人才引入渠道等方面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而进一步变化, 管的过宽, 统的过死, 领导内定仍然是人才引进的固定原则, 单位在人才引用方面似乎没有更多的话语权, 出现了“想留的没留下, 不想留的一大堆”这样尴尬的用人现象。

其次, 用人制度缺少规范、科学的操作程序, 是否用人, 用什么样的人在大多数企业中还是领导说了算。排资论辈、因人设岗的“潜规则”大大损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而这种看领导颜色的用人制度也严重遏制了职工的自我发展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从而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违背了发展集约型社会经济的初衷。

四、结语

总之,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现状, 探讨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为了更清楚的认识并面对当下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解决策略, 将矛盾转化为推动力,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经济要想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本文通过对当前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并深入探讨当前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 希望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现状,社会发展,矛盾

参考文献

[1]吴贺琴.浅析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与发展的矛盾[J].价值工程, 2010 (6) .

[2]孙习习.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5) .

[3]赵建红.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策略[J].中国经贸, 2013 (16) .

从《破戒》看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 篇9

《破戒》写于明治政府时期, 这个时期为了消除部落人民的身份差别, 实现人民的身份平等, 于是明治政府在1871年颁布了《解放令》。尽管如此, 社会大众对于这些“新民众”仍然保持偏见, 他们的权利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限制。所以, 小说描述了日本旧社会中社会身份地下的部落民众, 揭露了在明治社会中的差别制度, 这种差别制度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究其原因存在着诸多历史问题。作为日本的社会问题之一, 差别制度问题受到宗教的力量和顽固的意识形态影响, 目前在各个方面仍然影响着日本社会。

1. 作者岛崎藤村及创作背景简介

1.1 作者岛崎藤村及作品简介

在1887年9月, 岛崎藤村进入日本明治学院学习, 这所学校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大学, 所以在这所大学里, 学生们除了每天学习基本课程之外, 每一天还要进行圣经的学习、做礼拜和参加宗教活动。于1888年6月17日, 岛崎藤村正式加入了基督教, 之后便在基督教的熏陶下, 放弃了政治抱负, 逐渐追求肉体和精神上的自由。岛崎藤村的一生受到了基督教的巨大影响, 尽管在他四处流浪的时候, 仍然把《圣经》携带在身边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所以, 《破戒》也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完成的, 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封建社会中差别制度的谴责。

《破戒》创作于1904到1905年间, 于1906年3月自费出版, 小说的主要内容如下:主人公濑川丑松生长于长野县, 属于“部落民”。在丑松小的时候, 他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 便从“部落民”移居到了该县小县郡根津村的牧场, 并时时刻刻告诫他:“要隐瞒身份, 何时忘记此戒, 何时就会被社会抛弃。”丑松长大之后就读于师范学校, 并且在毕业后来到长野县饭山的小学担任首席训导。由于在24岁那年的10月, 大尽大日因为出身于部落被赶出住处, 这也使丑松感到不安。于是在他做了一个决定, 即搬到莲华寺去住, 并且在同一天他买到了出身于部落的思想家猪子莲太郎的新著《忏悔录》, 这似乎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事与愿违, 尽管丑松在学生当中有很高威望, 但是为了让视学的外甥胜野文平占据丑松的位置, 校长与视学在暗地里企图将有新思想的丑松挤走。丑松的父亲在“天长节”那天死去, 第二天丑松回家奔丧, 在途中他遇到了莲太郎和议员候选人市村, 丑松很想向莲太郎表明自己的出身, 但是并未如愿。在父亲的葬礼结束后, 丑松遇到了议员候选人高柳, 他因家庭积极原因迎娶了“部落民”的女儿为妻子。在交谈中高柳询问了丑松的住处, 并向丑松提出保守彼此的秘密, 但是丑松没有答应。于是, 学校里也传开了丑松为“部落民”的消息, 并且传到了校长的耳朵里, 丑松也因为这件事而郁郁寡欢。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丑松下决心要像男子汉一样, 袒露自己“部落民”的身份。丑松做尊敬的莲太郎由于在声援市村的演说中说出了高柳的婚事, 而被高柳一派的人刺杀身亡。于是丑松第二天便跪在教室的地板上向学生告白:“我是秽多 (部落民) ”。之后丑松便联系大日向, 要去他在德克萨斯的农场, 于是在学生们的送别中, 冒着寒冷的雨雪, 坐着雪橇离开了饭山。

1.2 作品的创作背景

《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在日本的近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 这篇长篇小说的性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争论, 其评论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即“告白小说”和“社会小说”两大对立的阵营, 但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濑川丑松的告白和移民德克萨斯的彻底表现, 都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屈服和逃避。从基督教的角度对《破戒》这篇长篇小说重新审视, 就会发现岛崎藤村在文章中表达了对于救赎信仰的抗争行为, 以及抗争残酷的种姓制度和身份等级社会的决心。因此时至今日, 对于评价《破戒》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从总体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中心内容, 对小说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到《破戒》中的部落歧视问题。

由此, 谈论到《破戒》的写作背景, 应该从日本的社会问题出发。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部落民问题是日本封建身份制度的遗留问题, 一般指居住在一定地域、部落和区域的住民, 常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蔑视, 他们在选择结婚对象、居住地以及职业等过程也都遭到了限制, 由此部落民只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由此, 在明治维新之后, 明治政府颁布《解放令》, 在指令中废止了身份歧视的制度, 同时宣布了部落民与平民享有同等的工作权利, 这就在法律上承认了部落民的存在与平等地位。但是, 即使颁布了这条法令, 却并没有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 从根本上说, 他们的实际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解放令》的颁布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从小说的背景来看, 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并通过对守旧派与开化派的描述, 表现出了落后的封建制与先进思想的交锋, 实现了自我觉醒与守旧的外部社会的碰撞。

2. 从《破戒》看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差别制度

近百年来, 诸多学者对《破戒》具有不同的见解, 其中部落方面的人士将它看作是部落歧视小说。因此, 本文也根据部落方面人士的评价来分析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差别制度问题。

2.1 差别制度的历史原因

差别指对于一些人具有偏见而对其做出的不平等待遇。从日本的发展史来说, 其对于“部落民”的身份有着不同的叫法:秽、贱民、白丁、世袭阶级、秽多、非人、部落差别、门第差别。尤其是从大化改新施行律令制开始, 日本的身份差别进入了社会当中, 并模仿中国的唐朝制度将人分成良贱之别。一般来说, 身份不同的人所生的孩子需要依据《男女之法》来进行区分, 并由此确立了相关的律令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治政府时期, 虽然政府废止了身份制度, 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

2.2 宗教助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

宗教的发展也驱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 具体表现如下:

2.2.1“秽”观念的起源。

早在平安时代, 这种观念流入了日本。秽的观念在原本的时候是贫道教义, 并以死、生产、血液为主导, 其后在以京都为中心向日本的全国各地传播。

2.2.2 从贱视到不净视。

在“秽”观念流入之前, 日本就存在着身份差別, 即邪马台国的奴婢制和奈良时代的五色贱民, 又称为贱视 (下俯视) ,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秽”观念流入之后, 贱视就变成了不净视, 即秽视。而在江户时期, 贱民又被称为秽多。

2.2.3“秽”与神道的关系。

根据上面所说的, “秽”是佛教带到日本来的观念, 在日后的发展中与天皇的神道思想结合, 而差別民站在了神圣天皇的对立面, 就被叫做秽民。

2.2.4 日本神道和佛教。

“秽”通常指处于不洁、不净等不清净状态的污、恶之事, 是神道和佛教上的观念之一。自古以来, 神道就把人或动物的生死看作是不净之物, 与此不同的是, 佛教并不把死看作秽。二者对于葬礼的仪式也不同, 一般佛教是在寺院举行的, 而神道却是在各家进行。而在德川时代, 天皇将宗教作为政治工具, 支撑了天皇制度, 由此也助长了差别制度的产生。尤其是在6世纪之后, 佛教传到了日本, 并且被当作是保护国家的宗教制度。佛教与天皇制的“位阶制”相结合, 也确定了日本的身份差别制度, 不允许部落民参加祭祀等祈福活动。

2.2.5 触秽。

所谓触秽是指神道接触到了不净的秽而遭到了污染, 而接触过秽物的人只有在固定的日期内经过除秽活动之后才能参加各种参拜、祭祀活动。即使在律令制衰退之后, 触秽也没有衰退, 反而在社会上稳定发展形成了触秽思想, 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神之于日本人, 是一种超自然之物, 要有敬畏和信仰之心, 同样地, 天皇作为天皇祖神的象征, 仍需要和众神一样得到敬仰。

2.3 顽固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尤其是在日俄战争当中, 日本取得了胜利, 这就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并且使得近代的日本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然而, 在社会的改革过程中, 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彻底, 仍然存在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由此, 虽然维新时代中从法律角度废除了不平等的制度和非人的差别待遇, 但是, 部落民仍然遭受着社会民众的蔑视, 他们的地位问题也成为了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 从根本上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一点从小说主人公的父亲当中就能得到体现, 比如说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 丑松父亲临终时叮嘱儿子一定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并且在《破戒》的开篇中, 从人们对“秽多”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举个例子来说, 在丑松寄宿在旅馆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姓大日向的阔佬带着随从由下高井来到了这个地方, 主要是为了到饭山医院住院治病, 暂时住在了这家旅馆, 而且在不久之后就进入了医院。由于这位阔佬很有钱, 住的也是头等病房, 而且常常搂着女护士的肩膀在走廊里走动, 由此这种悠闲的派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于是有些人就说:“他是秽多”。这件事也就在医院里传开了, 于是所有的病人们也就开始强迫院长把他赶出去。这也就表现了人们对于这种人的偏见, 尽管他有钱。直到有一天晚上, 大日向被抬出了医院, 于是又回到了旅馆, 由院长来会诊, 可是这样旅馆里的人又不同意了, 就这样互相僵持着。当丑松下了班回到旅馆时, 大家正在齐声抗议, 这时丑松的心里非常气愤, 他同情大日向的不幸, 慨叹着这种不讲理的非人待遇。可是, 尽管人们不知道, 但是丑松自己也是一个秽多, 看着人们在走廊里气势汹汹的样子, 他逐渐哀怜秽多种族的悲惨命运, 其中也包含着他自己。

2.4 差别制度的现代影响

当前, 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上来看, 部落民已经不存在了, 所有的国民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已经消除了人种、信条、性别、社会身份或门第的差别, 并倡导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关系上的平等。然而, 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这种不可能有的现象, 并且确实存在着, 其具体表现如下:

2.4.1 政治差别 (歧视) 。

在日本政界, 出身部落的政治家野中广务曾任京都府船井郡園部町长、京都府副知事、众议院议员 (7期) 、自治大臣 (第48代) 、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 (第56代) 、内阁官房长官 (第63代) 、冲绳开发厅长官 (第38代) 、自由民主党干事长等, 但是在2001年的日本总裁选举中, 野中广务却因部落出身被差别 (歧视) 而与总理失之交臂, 这一说也在日本政界传得沸沸扬扬。

2.4.2 经济差别 (歧视) 。

虽然明治维新在法律层面消除了部落的待遇差别, 但在现实生活中, 歧视问题却时时刻刻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京都市崇仁区是日本最大的都市部落, 所以面对国际化都市的不断推进, 但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贫民区, 这里没有电梯、空调, 人员密集, 卫生状况极差, 安全隐患不断, 不断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4.3 就业差别 (歧视) 。

就业差别指企业由于工作人员的国籍、出身地、性别等因素拒绝拥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而在日本劳动基本法中规定, 不能以劳动者的国籍、信条或社会身份为原由而剥夺工作人员的就业机会, 否则这就侵害了个人尊严和生存权。然而在现实当中, 诸多差別部落出身的人员遭到排挤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 有些公司在进行选拔考试时要求参考人员提交户口复印件, 甚至于有些公司还搞出身调查等。

2.4.4 结婚差别 (歧视) 。

日本民众对于部落具有根深蒂固的偏见, 所以在以前人们绝不允许自己的家系 (女儿或儿子) 与出身部落的人结婚。即使现在, 许多家人和亲戚仍然反对自己的家属与部落出身者结婚。一般情况下, 在家系结婚之前就会对结婚对象的身份进行秘密的调查或询问, 如果弄清楚对方是出身部落, 就不会允许他们结婚。这种情况下, 部落民出身的人只能与相同的部落民结婚, 即使能够和部落外的人结婚, 也不会拥有亲族的祝福下。

结束语

当前, 从人权的保障角度来说, 身份、地位不应该成为人们受歧视的原因,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 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样的社会, 单独靠国家的强制制度是行不通的, 只有消除存在于人们深层心理的差别意识, 才能实现平等的交流, 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 当前日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岛崎藤村在《破戒》中所描述的那样, 所以, 我们相信在日益加快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日本的部落差别问题将得到改善, 并终有一天会得到彻底解决。

摘要: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被称为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开端, 这篇文章写于明治政府时期, 由此批判了日本封建社会的残酷制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作者岛崎藤村以及《破戒》的创作背景, 其次分析了主人公丑松的自身矛盾, 然后披露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差别制度, 并从差别制度的历史原因、差别制度的影响因素、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差别制度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日本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破戒》,日本社会,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吕碧妮.关于岛崎藤村与《破戒》[J].时代报告 (学术版) , 2013, 17 (1) :52-53.

[4]社本武.论岛崎藤村《破戒》的文学意义及其缺陷[J].日本研究, 2013, 12 (1) :133-134.

社会经济矛盾 篇10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既是他长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总结,也是对1956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回应。

1956 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国际上。在苏共二十大闭幕的当天深夜,赫鲁晓夫在没有通知其他国家共产党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斯大林作了全面否定。秘密报告经西方国家披露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犹如爆发了一次强震,人民群众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在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匈牙利,出现了一些共产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一方面,在这些国家的党和人民群众中间发出了要求在独立平等基础上重新调整对苏关系,改革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强烈呼声;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反对社会主义的势力趁机四处活动,企图借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颠覆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帝国主义国家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在国内。一些学生、工人和复员转业军人在升学、就业、安置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发生了闹事事件。从1956 年9 月到1957 年3 月,全国约有一万多名工人罢工,一万多名学生罢课。在农村地区,出现了社员闹退社、闹缺粮的风潮。对时局变化最为敏感的知识分子,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后,思想日趋活跃,批评教条主义,在文化、教育、科学等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有些人还对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以及干部作风上的问题提出公开批评,其中有不少尖锐意见,也有一些错误议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党员干部缺乏思想准备,在行动上陷于被动。针对群众闹事事件,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好人不闹事,闹事没好人。凡是与政府闹事的就是敌我矛盾。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对这些事件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压服。对于实行“双百”方针后,在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些错误东西,有些人也坐不住了,对“双百”方针出现了怀疑和抵触情绪。

这样,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新出现的矛盾,尤其是日渐突出的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揭示并论述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但对于未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矛盾,受历史条件所限,他们没有做出具体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实践中曾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这样的认识,但其未对这一矛盾展开具体阐释。斯大林曾长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到了晚年,尽管他在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却没把它作为全局性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他指出,与其他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特点及其性质决定了,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二)如何划分和解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首先,如何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指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说,人民和敌人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和敌人都具有特定的指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形势下,一切拥护、支持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都属于人民的阵营;而一切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其次,如何解决两类矛盾。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分清敌我的矛盾,必须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分清对错、是非的问题,因此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他还具体列出了解决不同领域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思想政治范畴,采取说服教育、讨论的办法解决,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经济建设方面,坚持适当安排、统筹兼顾,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科学文化领域,实行“双百”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在党派关系上,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民族关系方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党群关系上,“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

再次,关于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的转化。毛泽东指出,两类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敌我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样就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相反,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

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为什么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呢?毛泽东明确说道,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开展一场新的战争,以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提升中国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和历史缺失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理论贡献

第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如上所述,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提出并具体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划分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且还系统阐述了两类矛盾的性质、特点、解决途径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二,新时期深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不仅为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根据,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身来解决,改革不是像过去的阶级革命一样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化解各种社会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历史缺失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二重化。1957 年6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一方面指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胜败还没有完全解决,阶级斗争依然很激烈。同年10 月,他在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仍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第二,矛盾判断标准的简单化。毛泽东把赞成还是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作为划分敌我的根本标准是不确切的,这容易带来敌我区分上的随意性,反“右派”的严重扩大化和“文革”的悲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他把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简单地归结为是非问题,也值得商榷。如管理问题、公平问题、工作作风问题、观念转变问题等,这些问题就不能简单地用是非来判断了。

第三,矛盾解决途经的绝对化。毛泽东曾经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3]他还说道:“所有的厂、合作社、商店、学校、机关、团体,总之,六亿人口,都采用这个方法解决他们内部的矛盾。”[1]显然,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唯一的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在现实中不可能解决各式各样的社会矛盾。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4]对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缺失,我们必须历史地、客观地对待,过于苛求完美既不客观,也不公正。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对于化解新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面利益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面临五大新矛盾 篇11

然而,当前经济运行似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不少方面与年初“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所背离,值得引起警惕。

矛盾一,仅靠基建能否支撑明年基建增长

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7%,与前两季持平。三大需求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固定资产形成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8%和-7.8%。消费是经济的主要支持,与汽车销售回暖、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房地产相关消费增加密切相关。1-9月份,汽车消费累计同比增速为9.1%;房地产相关消费如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家具、建筑及装修材料消费同比增速接近或超过10%。

投资方面,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上升8.2%。而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PPP等民间融资方式的引入,基建则保持了19.4%的强劲增速,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资本参与更较去年同期增长17.6%。

展望未来,数据改善后,前景预判存在分歧,即房地产政策调整对经济影响如何?毕竟房地产关联着消费、投资与地方政府收入,是今年经济反弹的重要支持,对前三季度GDP贡献达8%,一旦出现反转,财政政策空间会受到制约,仅靠基建能否支撑明年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矛盾二,万亿新增贷款与去杠杆

今年9月份新增贷款超出预期,达到1.22万亿元,创下了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高纪录。中长期贷款增长1.02万亿元中,居民中长期贷款高达5741亿元,主要投入房地产市场;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大幅提升至4466亿元,反映了基建刺激政策效果的显现。而房地产市场火爆与加杠杆相伴,当前房企整体负债率已达76.9%,各类理财产品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更进一步推升了居民与房地产企业杠杆率。

矛盾三,资产价格与汇率走势

从金融因素来看,预期今年12月份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资产价格的高企,都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而在政策应对方面,面对海外经济、金融的波动,中国自身可以主动出招的措施实则有限,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仍在短期政策工具箱中。而国内方面,注重防范资产泡沫,避免楼市、汇市、债市、股市风险交叉感染,是当下稳定金融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当务之急。

矛盾四,生产品价格、房价上涨与通胀预期

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进一步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而当前中国CPI虽然不高,但除食品价格外的核心通胀9月份环比上涨0.4%,PPI结束通缩,且今年房价走高会增加明年房租成本,未来通胀一旦高企,会制约政策空间,需要保持关注。

矛盾五,大宗商品价格攀升与去产能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化解 篇12

当前, 我国社会利益矛盾主要存在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这几个主要领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多元性

利益矛盾主体的多元性是由社会利益的不同分配方式决定的。而从生产关系的结构来看, 制约着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分配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因此, 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受制于一定生产关系的制约。一直以来, 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都是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 因为只有创造足够的社会财富, 才能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利益矛盾主体的复杂性

在现代社会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不同的利益领域之间的利益关系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是互相关联的, 相互渗透。这些利益矛盾冲突又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在不同的领域, 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这些复杂的因素集结在一起, 从而使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主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

3. 利益矛盾呈现出一定的对抗性特征

虽然对于“社会矛盾”一词, 已经明确为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矛盾冲突, 不存在对抗性质。但是,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由于处理方式不当,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不容忽视。

二、关于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成因分析

1. 从经济领域分析

马克思认为, 人的需要和欲望表现在人与人关系上,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就是物质利益关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就是在物质利益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它决定和支配着人们其他方面的关系, 物质利益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 人们奋斗所取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 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在经济领域引起的经济利益矛盾所导致的。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社会整体的利益结构几乎时刻在不断地重组,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社会资源都在做或者“合理”, 或者“不合理”的分配, 因此, 社会各阶层之间, 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当前, 在经济领域, 最为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不仅体现在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而且体现在同一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日益扩大。其次, 还有城乡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部门之间的矛盾、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等等。概括起来, 造成这些利益矛盾冲突的原因有市场自身的原因, 也有非市场化方面的原因。

2. 从政治领域分析

在政治领域内, 造成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民主建设和社会法制建设的滞后性。民主建设滞后, 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保障四个方面的合法利益无法保障。比如, 在民主选举过程中, 群众选举的干部往往没有真实充分的反映他们的普遍要求, 反而往往演变为仅代表少数人意志。在民主决策过程中, 决策不透明, 决策体现的往往是少数干部的意志, 群众很少能参与到决策程序中;在民主监督过程中, 社会事务公开是人民群众实施监督最有效的形式, 然而社会事务管理不透明现象屡次发生;最后, 在民主保障程序中,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知法犯法现象屡屡发生, 官僚主义、腐败之风盛行。此外, 虽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 参与社会公共政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但是由于他们的法制认识不够、法制意识淡薄、政治参与能力低, 可能会使某些可以简单解决的利益矛盾纠纷演化成复杂的利益矛盾纠纷, 甚至沟通不好, 还会形成突发性的群体性利益冲突事件。

3. 从文化领域分析

在社会高度和谐发展的今天, 文化的多样性已经逐渐被认同。同样, 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日趋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更加开阔和更具包容性, 但是多元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驱使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冲突。

三、关于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化解途径分析

1. 建立健全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

要从根本上化解我国当前社会利益矛盾, 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整合机制。所谓利益整合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并且通过相关制度、方法最大限度地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做到“各有所得, 共同发展。”

2. 建立健全的社会利益矛盾化解机制

首先, 要积极推进社会民主建设和社会法制建设, 这是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的根本途径。最大程度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广泛的参加社会各项事务, 体现他们的利益意志。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监督权, 使利益主体充满公平正义的自信心。其次, 要建立社会利益矛盾的预警机制。社会各界应该树立普遍的矛盾防范意识, 提高对矛盾的警惕意识, “防患于未然”。

3. 建立社会共同的利益观认同机制

要充分整合社会不同的利益观, 通过社会利益观思想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做好社会利益矛盾化解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应该是趋同的, 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仍然有很多,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所不可避免的。

摘要:利益问题, 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利益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 首先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 首先是物质生产本身的需要, 即首先要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利益, 其次人们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就决定了人们需求多方面的利益, 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利益关系也即物质利益关系, 这是人们之间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也是其他利益关系的基础。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特点, 原因, 提出化解途径, 对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各项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益矛盾,原因剖析,化解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P82

[2]周建华, 刘国强.关于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分析和思考[J].东岳论丛, 2005.7 (26, 4)

上一篇: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下一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