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条件

2024-07-26

社会经济条件(精选12篇)

社会经济条件 篇1

1“人才有风气, 盛衰关全局”

得英才者得天下, 这已成为世人皆知的道理。古有齐桓公拥有管仲而称霸诸侯, 刘备独有诸葛武侯而三分天下。如出一辙, 当今社会, 日趋激烈的竞争和综合实力的较量, 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2001年3月,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回答香港《星岛日报》记者时, 更是着力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毋容置疑, 人才是事业之本, 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对于企业而言, 人才资源是第企业一资源, 也是最大的资源, 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最终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正是因为人才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 如何选好人才, 用好人才, 优化成才环境, 为人才的健康成长、施展才华、勤奋创业创造条件, 提供帮助, 搞好服务,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及其梯队, 这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必须应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政工干部来说, 这既是国企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 党管人才”应担负的责任, 同时也是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条件。

2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选择择人才的基本原则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认为:“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就是说, 才是德的基础, 德是才的灵魂, 二者密切联系, 但德是第一位的。纵观历史, 真正为后人敬仰的大家, 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而更多地是因为他们既有广博的学识, 又具有高尚的情操。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的基本原则,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企业用人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选准用好一个人, 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依托这一基本原则, 企业在选人和用人上要出于公心, 要有举才之德。其根本一条就是按照干部“四化”方针, 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一方面, 坚持看水平、看政绩, 把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 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 善于发现要善于发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干工作的人才, 正所谓做到知人善任, 任人唯贤。

要做到知人善任, 任人唯贤, 当然不是喊口号, 必须要真正落到实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作为党务工作者首先要采用民主的方法, 坚持党管干部的方针,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始终坚持集体把关, 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其次, 要积极拓宽职工群众对选拔任用人才的参与和监督渠道, 防止在选人用人上搞“暗箱操作”, 注意群众公论, 采取多种途径让群众参与荐贤举能, 广开进贤之路;其三, 要善于借鉴现代科学方法, 努力使对人才的考核和测评定量化、具体化、制度化, 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试、测评体系及方法。通过公开考试, 择优录用, 这样既可以扩大选才的视野, 广开才路, 又可以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保证被任用者的优良素质;考试是种竞争。因为有知有识者不怕考试, 无知无识者害怕考试, 优胜劣汰, 使落聘者心悦诚服。而在考试的时候, 可以根据职位的要求, 科学合理的设计考试内容, 从而使选拔出来人的专业知识与岗位所需知识相符, 体现因事择人的原则, 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任人唯亲及搞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 可谓一举双得。

3 不拘一格、善于用人是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关键

常规不破, 人才难得, 优秀人才更是难以脱颖而出。

纵观国际知名企业能够基业常青成百年老店, 大都善于用人, 用人讲究不拘一格, “英雄不问出处”, 文凭服从水平, 资力服从能力, 晋升服从业绩, 谁对发展企业事业有利, 就把谁放在重要位置上, 真正做到“不拘一格”。要实现从“相马”到“赛马”的转变, 把伯乐的经验变成赛马的实践。因此, 在选择人才的问题上, 既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又要把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这就是中国社会一直倡导的“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氛围。

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人才之所以为人才, 不是他们没有缺点和弱点, 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清代诗人, 人才学家顾嗣协在诗中说:“骏马能历险, 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 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 慎勿多苛求。”良工无弃才, 关键是量才施用, 适才适所, 扬长避短, 用其所长,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庸才也是才, 是放错地方的人才”, 只要把他们放在最能够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同样是能大有作为的。所以, 要不拘一格、善于用人, 就必须破除求全责备的偏见。

由于人才本身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 芳林新叶催陈叶, 新陈代谢、后来居上, 是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党务工作者在做到知人善任的同时, 应该欢迎新上来的同志超越自己, 放手把优秀的“苗子”放到重要的岗位及早锻炼培养, 最终能够保证他脱颖而出, 因为这是企业的事业兴旺发达, 后继有人的客观条件。

4 礼贤下士、求才若渴是人才得以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古今中外, 但凡真正的人才, 最关心、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才华能否施展, 抱负能否实现。因此,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最大的爱才。人才问题的核心是人心问题, 一旦人才心如止水, 就谈不上人的才能了。有的人才有较强的个性, 我们的政工干部要有惜才之心, 要能礼贤下士, 求才若渴, 做到以诚聚“诸葛”, 以情追“韩信”。

除了对优秀人才敢于大胆使用, 用其所长外, 还应为他们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政治上多帮助他们, 工作上多支持他们, 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他们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作为管理者应勇于承担责任。当他们受到非议时, 我们的政工干部要具有护才之胆,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明辨是非, 旗帜鲜明的主持公道, 主持正义, 体现“用人不疑”的原则, 充当人才的“守护神”。

对人才只使用不培养, 不是真正的爱才, 我们政工干部要有育才之职。“江山代代有人才, 各领风骚数百年”早已成为历史, 需要我们立足于早培养, 早成才, 事业需要我们“谋臣如海, 猛将如云”。年轻干部有很多优点, 学历高, 专业基础理论深厚, 眼界开阔, 思想活跃, 观念新颖, 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但与老同志相比, 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对他们在政治上要严格要求, 搞好理想、信念、作风教育和廉政教育。在管理上严格监督, 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在工作上要压担子, 多支持。让他们在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 通过实际工作和艰苦环境来增长他们的才干, 磨砺他们的作风。并不断让他们接收新的知识, 补充新的知识能源, 不断开发出人才资源, 实现在开发中使用, 在使用中开发的人才良性循环。

正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由于每个企业和单位所处的情况不同, 因此对人才队伍的管理和构建各有方略, 但有一条是相通的, 要建设一流的人才梯队, 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人才成才环境, 这就要求党政干部必须具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 宽以待人。环境宽松是企业民主作风的具体体现。因为只有环境宽松, 大家才能广开言路, 群策群力, 广开企业发展之路。诚然, “种得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人才成长需要环境, 发挥作用需要舞台, 良好的成才环境是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只要我们大力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就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就会实现企业兴旺、员工富裕这一宏伟目标。●

社会经济条件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非常突出的失信问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和道德失范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实守信问题又是经济道德矛盾的焦点。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违背信用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诚信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大大增多了。但要参加国际竞争,就要了解和运用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则与国际的规则相一致。目前我们有不少规则还不一致。如诚信制度的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距离。西方国家有90%的商贸活动采用信用结算方式,而在我国,这种方式仅占20%。西方不少国家,有一整套诚信登陆和监视机制,而我们还没能完整地建立起来。这样,在国际竞争中,不仅难以接轨,而且我们还会受制于其他国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为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在国内和国外都适用的诚信制度。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句至理名言。人无诚信,做人。不被世人认可;人无诚信,做事,事业难成。因为,做人与做事是一样的,都必须讲究诚信。但现实中,总还有诚信缺失行为,比如贪污盗窃、赖帐逃债、不执行合同、做假帐、搞假冒伪劣,等等。据调查显示,诚信缺失仅次于腐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因素。诚信缺失,使个人之间不敢“来买卖”使企业之间不敢信用往来,使“三角债”理还乱,使经济链条七节八载,运行陷入混乱。我们必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保护诚信,约束和打击诚信缺失行为,争取人立事兴。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毋庸质疑,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同样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市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也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诚信,作为一般市场经济的基础价值规范,理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重视和发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全社会以诚信规范行为。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日新月异,诚信作为传统美德必然要融入时代,对诚信的理解也应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加强诚信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要从四个角度入手,以四大体系为核心,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社会制度!

1、个人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身兼三种角色:自然人、消费者、投资者。个人诚信子体系的构建,应能保证这三种角色所产生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诚信度。每个人都应该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诚信观念。首先,每个人都应当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诚实为本,操守为重,并从小抓起。其次,社会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用人标准。这是引导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广告”。有些人认为有才能就行。其实才高无德者对事业的损失更大。如胡长清,可谓才高位显,他为何成了大罪犯?缺德也。

2、企业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诚信问题,取决于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如果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仅仅是赚钱,又没有强力的约束的话,那么,它就可能做假帐,偷税漏税,赖帐逃帐,搞假冒伪劣,破坏环境等,因为这些都能使之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短期利润。当然,它这样做,必定好景不长因为公平竞争规律及法律一定会对之进行制裁。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会因小失大。因此,企业应做到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不做假账、树立国际诚信观念和品牌意识、建立信息管理部门!

3、中介组织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这里主要是指会计、审计、律师、信息资询等事务所的诚信子体系的构建问题。中介组织必须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则,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本者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处理业务,不可见利忘义,不可畏强凌弱,偏袒一方;严禁信息误导,伪造凭证,违反合同。同时,中介组织要实行公示制度,将收费标准、行业制度、业务流程、纠纷处理等向社会公布,以诚信建造自己的地位。

4、政府诚信子体系的构建。

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政府诚信的建设,对其它主体的诚信建设,起着引导了、规范和决定的作用。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是社会各项事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诚信建设也是如此。其他主体的诚信建设,也只能说是“应该”,只有政府才有资格说“必须”。因为只有政府才能管理,才能通过执法立规,强制执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构建的关键在政府。政府管理诚信的建设,包括以下“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建立诚信管理体制。

行政评估的社会评价条件 篇3

关键词:行政评估;社会评价;条件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0-0001-04

收稿日期:2011-05-25

作者简介:杨正联(1971—),男,安徽蚌埠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行政理论、政治社会学。

所谓行政评估,就是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对于从事实际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组织来说,这种评价主要来自三个方向,即上级行政部门或立法机关的政绩考核、本组织内部的工作总结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从行政组织在既定制度规范与社会主体外在行为之间的中介地位角度看,上级组织的政绩考核强调的是既定法律制度、行政决策的落实效应;本组织内部工作总结强调的是组织本身的运行效率;而社会大众的评价则反映社会公益的回应。前两个方面属于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活动,建立在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的内部结构基础之上,而最后一个方面则属于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对象之间的直接互动,建立在社会大众的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向就是强调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比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行政组织行为指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性趋向。因此,对于行政管理活动三个方面的评价,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个方面,即来自于社会大众的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代表了社会大众对行政管理活动的认知和评定情况,属于社会大众与行政组织之间的行为互动,体现了一种行政权力关系状况,确切地说,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状况。对于公共权力内部或公共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都有着既定宪法、法律制度或组织内部原则的正式规定,往往能够建立在稳定的组织运行程序基础上。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制度或规范的制定和组织设置的方式对这种互动关系状况做出较为明确的规范,比如人大审议监督制度、(来自于各级党委系列的)纪律检查制度、行政检察制度、行政审计制度、上级工作检查制度、下级工作汇报制度以及组织内部的总结(年终或特定的政策活动)制度等等。但是,对于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各种非制度的原因,比如相关社会主体的多样性(指向不同公共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涉及到不同的社会主体范围)、组织化程度(特定公共管理活动涉及的社会主体很难建立起与行政组织相对应的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实体)等,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建立类似的常规性程序关系。在现实中,对于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社会评价,往往取决于更具宏观意义的政治制度规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背景条件。

一、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

所谓社会评价的制度条件,是指在现有的宪法、法律制度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性规定(如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中,社会大众参与公共事务尤其是以监督、评价行政组织及其行政管理活动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内容。

从正式和公开的意义上说,宪法、法律制度都指向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对包括公共组织和执政党在内的所有的社会行为主体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制约效力,而执政党的政策规定也有能力通过正式的立法途径转化成为宪法和法律制度形式。因此,这些制度文本中关于社会评价权利的基本规定乃是社会评价活动得以展开的合法性制度基础。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制度中关于人们各项政治权利的规定,反映了公共权力或国家权力与社会大众的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状况,乃是社会大众进行评价活动的基本保障和行为依据。因此,关于社会评价的宪法制度规定乃是社会评价的核心制度。具体法律制度的意义在于体现宪法制度的精神,或者说进一步推动宪法规范的落实,绝大多数的宪法内容都要通过相关的实体法律完成其具体化过程。

从总体上看,这些制度规范关于社会评价内容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关于公共权力的公益取向规定。在公共权力的性质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已明确,管理国家的公共权力代表的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益,并为公益的现实构成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标准或具体指标。我国《宪法》规定:公共权力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为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各种利益需求,公共权力机关将长期致力于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主要是指一些宪法类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国共产党党章》中也明确规定,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发展政策规划。

其二是关于个人基本政治权利的规定,主要是指民主政治权利方面的规定。在公共权力的产生方式上,在现代国家的意义上,“民主的方式”乃是公共权力产生的基本模式。民主即是人民以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活动,影响公共权力组织的成员构成和运行取向。通常,宪法中的“民主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成员(一般指处在公共权力高层或决策地位的政府组织成员)在人民中以选举方式产生的制度。在西方,主要是指对政府首脑(可能是中央政府,如总统、总理;也可能是地方政府首脑,如州长)的普遍选举制度。在我国,人民主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活动参与政府组织成员的产生过程,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除宪法外,各国大都辅之以相应的选举法律,以规定各方面具体的选举事务,我国主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另一个是人民经由某种途径直接对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施加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途径都表现为直接指向公共权力的个人自由权利的行使。在民主政治中,自由权利乃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上面所说的民主选举就应当指自由选举。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没有自由的民主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民主,因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民主就意味着一种个体的自由表达和自由选择。在我国,保障人民向公共组织行使监督、参与权利的法律主要有《行政诉讼法》。

二、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特征,是无数的历史事件以历史变迁进程的形式在社会中长期积淀的结果。我们这里说的社会评价的文化条件,反映的是进行社会评价的社会大众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包括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社会大众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等。

首先是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状况的历史传统。我国有着几千年皇权历史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就体现在皇权与民权或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上,通过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规范,在个人、家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等级服从关系,社会对于个体的要求先是尽忠于国家,无条件地服从代表国家的皇权,而后是尽孝于父母,最后才是个人利益的满足,个人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淹没在家庭尤其是皇权的需要范围内,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以皇权为中心的“家天下”的国家治理形势。国家以科举制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招用政府官员,但无论从招考的内容还是从最后官员的任职上来看,都是以皇权为基本的或者唯一的服务对象。比如考试的内容都集中在如何论证以“三纲”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以及如何维护皇权统治体制。其中,代表科举考试最高等级的殿试就是由皇帝主持的。虽然也有谏官制度,在官员中设置谏官一职,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出关于治国政策方面的批评意见,但这也主要是针对官僚组织内部而且是接近皇帝的官僚等级上层,普通老百姓连衙门的门槛都难进,更不用说公开地监督、评价官员们的行为了。

我国历史上的皇朝更替大都是以农民起义这一革命形式完成的。但是革命者对于自身利益的强烈关注往往导致这样的革命后果,那就是即使革命取得了胜利,也只是革命者本身享受革命的成果,远没有把利益获取的范围扩大到革命时的阶级群体,更没有制度上的革命,其最终结果就是以反复的革命者变成被革命对象为标志的王朝更替,而导致革命发生的国家权力机制却一直没有改变。

所以,如果把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当作一个特定的关于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关系的文化传统的话,那么,这一文化传统几乎没有任何的以维护相对于公共权力的个人权利为标志的现代政治意义,它只能算是对个人利益的一种本能的极端的反应形式,因为它不具有基本的制度反思色彩。农民起义所针对的只是具体的利益关系状况,而不是形成这种利益关系状况背后的国家权力体制。

其次是社会大众的组织化水平。对于处于社会生活状态的人们来说,联合有着一致利益的其他人,建立一个具有统一行动能力的组织,乃是寻求自身利益满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追求利益目标的能力标志。但是,光有一致的利益并不意味着组织的水到渠成,正式组织的建立还需要组织领导人物的协调指挥,确立稳定合理的组织运行原则,确定统一的集体行动目标以及培育具有内部心理整合功能的组织意识等一系列组织化活动环节,只有在形成了稳定的组织成员构成、组织领导核心、组织目标、组织运行原则以及组织意识这几个组织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才能称得上具有较高的组织化水平。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组织化水平,它与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区别在于组织原则和组织意识这两个方面的组织化内容,比如它有着基督教思想的组织意识要求,还有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一系列组织原则规定。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组织决策失误、组织意识蜕化以及组织原则失效等,它们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现代意义上的政党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大众组织化水平的最高峰,在我国现代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政党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前者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者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属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武装革命时期,共产党凭借着其强大有效的动员和组织活动,顺利地完成了夺取政权的革命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掌握了公共权力的党组织仍然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组织群众活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制度内的政治动员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虽然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结社的自由,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具有非政府性质或准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基本上都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或指导之下,宗教组织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其组织化过程有着较为明显的外生特征,其组织化活动也往往被限制在严格的制度或公共组织运行的系统内,是在公共权力安排下的组织化活动,各种民间组织都具有准政府甚至政府性质,比如工会、各个行业协会等。

最后是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主要是指识字率、受教育水平等。显然,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行为,进而评价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的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扫除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大众的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为社会评价活动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基本的个人素质条件。

三、社会评价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条件

这里所说的科学技术,不仅是指自然科学技术,也指多媒体、电子网络等科学技术,它们为行政管理信息的传播,为人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当然,也为社会评价活动提供了最为基本的物质平台。更重要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还给社会大众带来了知识、观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转变。

14-16世纪,以“人权”、“自由”、“平等”等理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说它是“启蒙”,是因为这些理论和观念对于社会大众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使得“人权”、“自由”、“平等”以及民主等公共政治价值观念成为具有普遍社会认同意义的价值公理。

我国传统的皇权文化基本上压制了社会评价活动发生的可能。在我国,具有现代性质的政治文化主要来自于西方的文化输入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引入。

鸦片战争后,由清政府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主要定位在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领域如武器、造船等等,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政治文化的引入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第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分别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这两个大的方面。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逐渐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学理论,当然,如同其它先进的物质设备一样,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苏联的“援助”。

“十年文革”的教训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危机——“苏东剧变”,都显示出摆脱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式,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同时,在开放式的政策观念引导下,大批的西方科学理论被介绍进来,在翻译和阐释的学术氛围中,学术界掀起了又一个“西学东渐”的高潮。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理论引进、理论研究以及理论推广活动中,发端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一系列现代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等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大众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政治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氛围。此外,在国际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民主化的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推动下,民主、法治、公平、公益等现代公共治理理念也已经为国家领导者所认可,并进入正式宪法和法律制度的规范内容之中。

而我们这里所进行的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是来自于西方理论的引入。现在讨论的社会评价问题就是基于行政管理理论从行政学研究到公共行政再到当前新公共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正是新公共管理研究中关于政府服务取向、社会大众参与取向以及公共治理等理论观点的兴起,引发了社会评价研究的展开。当然,鉴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其中,关于社会评价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即政府的服务性、社会大众参与、公共治理等等)在社会中形成广泛的政治文化或公共文化氛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期,因而需要公共组织成员、研究者以及广大知识分子做好宣传、普及和动员工作。

总之,目前社会评价的展开有着较为充分的政治制度条件,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主要是指相关的政治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公正等等)浪潮的推动下,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关注社会公众需求和反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也正在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虽然这一趋势只表现为一种制度上的规定。从行政管理活动有着制度落实的基本行为取向这一点看,宪法在法律制度上的规定为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制度合法性前提。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来自于传统基础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还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都无法为社会评价体制的建立提供足够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和合理性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在相对于制度落实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另一个方向即制度创新取向上,仍然缺乏足够的社会压力和理论动力。但是,这种不利形势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关于社会评价活动及其体制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倡导,反而对其提出了更为强烈和紧迫的理论需求。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杨正联.公共行政语境中的话语与言说[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高静)

The Social Estimate Qual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Yang Zhenglian

Abstract:Depend on the condition of system,social culture and technology,we could do a effective social estimate to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o,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three,would promote the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estimate,and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whol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system.

社会经济条件 篇4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逐步完善经济体制的初期, 将经济发展速度作为重点, 而忽视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因此, 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经济生活金融化对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越高, 经济发展与信用制度的矛盾越突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仍然很不完备, 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有效的信用需求, 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个人信用制度尚为空白; (2) 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 (3) 金融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尚为空白; (4) 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社会信用基础薄弱

长期以来, 诚实守信仅仅是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基本原则, 却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当个别的机会主义行为深化为集体行动时, 整个信用秩序也会遭到破坏, 这样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而只有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更强的调控能力。

2.2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整体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缺乏处罚欺骗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失信代价有可能落空。

2.3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途径

2.3.1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微观信用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使企业主体法人化、人格化, 通过对经营权责的硬性制约, 形成企业守信经营的内生机制。优化社会信用循环, 首先必须构建市场经济有效的微观信用主体。

(1) 深层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国有产权的有偿出让力度, 充实虚设主体, 硬化经营约束, 为社会信用的健康运转提供有效载体。

(2) 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进行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 竞争能力弱, 服务差, 资产质量差, 金融监管水平不高, 已充分暴露出国有银行的产权体制缺陷。

(3) 建立企业经营者信用约束制约。

2.3.2 依法、依政、依德治信, 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 通畅信用梗阻

(1) 加强信用立法, 为信用法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当前我国没有一部系统性的信用立法规范, 信用纠纷一般都是通过其他专业法律来间接裁定, 这些法律只强调对债权的界定, 追究的只是简单的民事赔偿责任, 对债权实现缺乏有力手段, 对恶意违约缺乏必要的刑事制裁。

(2) 加强信用执法力度, 最大范围维护债权人利益。

执法不力是失信行为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加强信用执法, 主要是严肃司法纪律, 加大执行力度, 排除行政干预, 严惩逃废债行为。使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将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工程, 以信用工程的发起人和推动者的角色, 积极调集各领域各部门及一切社会力量, 统一整治手段, 严厉制裁措施, 形成一张整治信用的社会之网, 让失信者无处立足。

2.4 健全我国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 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政府要加大力度, 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控制,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对信用体系的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2.4.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增强信用市场的透明度, 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增强信用市场的透明度, 是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及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信用市场的关键。

(1) 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 规范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在现有资信评级公司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和发展若干个具有权威性的资信评级机构, 按照全国统一规范的评级内容和标准, 对受托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认真评定, 确定真实、公正、可信的信用级别。

(2) 为了配合WTO对信用公开化和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要求, 应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我国对开放信息数据的立法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明确信用数据的开放程度, 很多可以公开开放的信息应通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尽快开放, 增强社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 并通过对《会计法》的完善, 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 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检查, 并建立社会检举制度;另一方面, 在涉及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应有相关的法律约束。

2.4.2 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

信用信息的市场化是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是建设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由于对信用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企业和个人信用历史记录基础上, 建议一方面要鼓励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数据库建设, 同时在当前我国信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 必须强调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 使其真正成为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和品格的社会信用服务机构。

2.4.3 在信用体系建设中, 以信用为立法基点, 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扶持和推动市场化信用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支持信用良好的个人合理使用信用进行消费

我国社会信用状况的改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及, 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若全社会的每位公民都能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诚实、守信, 我们坚信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用之邦”的实现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上海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篇5

申请审核通过的家庭将通过计算机程序公开摇号取得轮候序号,并根据排序先后进入选房专场选购住房。

(二)受理

区房管局受理申请,对要件原件进行审验,并与相关复印件核对。

(三)公示

区房管局要将经审验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在拆迁现场或所在街道办事处公示栏进行10天的公示。

(四)审核

初审过程中,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户籍年限、住房面积核查,之后委托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核心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经济状况核对,随后开展为期10天的初审公示。

(五)摇号和选房

两次摇号,主要采取公开摇号方式轮候选房,第1次摇号确定轮候次序,建立轮候名册;第2次摇号确定购买或者承租的经适房。

(六)购房

申请人自《购房证明》开具之日起6个月内,持该证明、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到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单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单位与符合规定的购房人签定《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后,收回购房人所持《购房证明》并留存备查。

(七)登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理念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的发展模式是企业的必修难题,企业不能忽视对经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上的漏洞,更新更加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自身的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二、政企分离的内涵及意义

1.政企分离的内涵

政企分离,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的职能与企业的职能的分离。在现代企业的制度中,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根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来把握市场,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不能出于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考虑,以各种身份和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企分离不仅仅是职能上的分离,还应当是政府的运行目标和企业的运行目标的分离,是政府的行政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分离,更是政府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机构和企业作为资产权益所有者的分离。

2.政企分离的意义

伴随国家的计划经济,政企一体曾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但政企分离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提出来。实现政企分离,能够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划分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权限,从根本上杜绝同一政府机构既承担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又承担行政职能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政企分离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上有所欠缺

政企分离后,企业实行自行管理模式,更多的企业管理高层把关注点放在了生产经营活动上,忽视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企业在思想上的放松,致使管理制度漏洞百出,无法发挥其作用,即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加大,有的企业认识到了管理制度上的重要性,但是对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的问题上没有经验,甚至照搬照抄原来的制度规范,同时,企业的用人制度不够规范,依旧依靠领导的个人喜好,裙带关系无法避免,造成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不高,各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强,工作积极性缺乏,行动力迟缓,办事效率低下,无法贯彻执行企业的要求,落实工作难以展开。

2.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我国摆脱计划经济建立新的市场经济模式时间尚短,发展虽然迅速但经验不足,很多企业的组织结构依旧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模式,有的企业甚至一直沿用至今,无法适应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威胁。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企业不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不创新则止步不前。企业的管理部门缺乏灵活性,面对新的形势下的挑战局限于曾经的经验和教条,迎合不了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造成资源上的枯竭,使经济管理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四、改善政企分离后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1.经济管理应突出人本化和民主化

经济管理模式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快慢,经济管理模式除了要适应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外,还需考虑国家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符合我国宏观上的经济目标,更要实际地考虑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避免空泛模式[3]。企业除了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外,更应该注意的是建立高效的经济管理模式,科学的用人制度,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对企业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企业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企业员工同样具有发言权,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

2.管理理念要推陈出新

企业虽然在社会主义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下遇到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符合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的是企业应当摒弃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必须不断地根据市场上的需求,调整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管理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同时,企业应该鼓励创新,不能停留在以技术为先的层面上,要双管齐下,逐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势地位。

五、结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要想完善如今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填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上的缺失,优化企业的固有组织结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逐步完善经济管理模式,与过去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告别,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张万秀.探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23):54.

[2]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7(No.51901):84-8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篇7

一、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概述

了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应首先应正确把握企业经济管理含义。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 指的是对企业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经济活动, 以实现企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最终实现盈利的活动总称。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济管理以生产型管理为主, 注重重视生产, 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济管理以生产经营型管理为主, 注重生产经营。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来说, 一方面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生产经营规律, 制定一系列相关资源控制和管理制度, 以确保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平衡;另一方面则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要求, 保证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已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以国家划拨资金为主, 企业的盈亏都由国家政府负责;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遵循企业经营目标与方针基础上建立,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竞争为核心、充分结合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充分结合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的关系, 充分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并且在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的。

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来说, 首先应明确企业最高管理者职能, 一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加强企业经济规章制度与经济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策划相关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制定企业经济管理方针与目标, 确保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另一方面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保证企业经济管理要求、方针、目标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保障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其次, 明确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的设置与智能, 通常情况下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指定, 并授予一定权限或职责。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运行, 定时将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业绩或需要优化问题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汇报, 从而促进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国民经济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是与之相比较, 国内企业在经济管理方式或手段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在整体上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国内有关经济管理方面起步较晚, 现行企业经济管理方法多数以引进或照搬国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受经济体制影响, 现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仍不能适应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总的来说, 国内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问题, 具体主要表现有:

1.在管理制度方面, 企业经济管理体制完善性欠缺。当前,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促使部分企业加强了对企业经济管理的认识, 但整体上企业对于经济管理重视度不足。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但多数流于形式, 一些规章制度仍沿用了先前较为陈旧落后的企业管理理念, 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 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企业内部无论是企业管理层人员还是企业普通员工, 都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未切实可行将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最终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未达到其预期效果。

2.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或手段。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建立和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但当前国内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 主要由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企业相应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人员流动性偏大等导致。具体主要表现有:一方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员工缺乏正规的培训, 导致员工工作能力、道德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水平普遍较低, 不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 多数企业在对员工激励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导致员工在工作积极性或主动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此外, 企业内部人员流动过于频繁, 致使企业部分工作项目不能很好的顺利开展, 这对于企业工作进程具有不利影响。

3.在企业组织方面, 过于模式化而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着较多不成熟和完善地方, 这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当前, 较多企业在组织机构方面仍存在着过于死板僵化、缺少变通性和灵活性等问题, 这显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悖, 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不利影响。此外, 部分企业为追逐眼前利益, 过于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而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不够重视, 这对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严重不利影响, 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具有消极作用。

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实施建议

如何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具体有:

1.建立健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 其同时也是企业经济管理最高规划者和指挥者。一方面,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国家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合性, 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 监督和管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实施, 确保其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保障企业各种资源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此外, 及时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评估、反馈和改进, 促进其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

2.加强企业经济资源管理工作。企业经济资源出公司中物质和资金资源外, 还包含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等。通过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或其他技能教育活动, 提升企业员工经济管理水平和素质, 同时促进其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 确保企业经济管理质量。

3.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应加强完善工作。作为保障企业经济管理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经济管理文件既包含了国家经济相关政策方针, 同时也包括了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计划书、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记录以及企业经济管理执行手册等文件。

4.在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策划方面, 以产品 (项目) 经济目标的实现策划、与相关方 (顾客) 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和确定有关方 (顾客) 经济要求、与有关方 (顾客) 进行沟通四方面为主。

5.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中不符合相关管理制度事件的处理, 首先, 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查明取证, 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将不符合制度事件影响最小化处理或直接消除已发现不符合事件;其次, 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将不符合制度事件停止, 并防止其不利影响继续蔓延。对于不符合制度事件处理过程应作出相应记录, 以便后期遇到相近事件处理提供参考。

6.收集、明确和分析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 促进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与实施有效性。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数据分析, 评估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改进优化必要性, 为企业决策者决定是否调整或改进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7.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进, 针对前期潜在不符合制度事件发生因素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 为避免不符合制度事件再次发生, 应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改进和优化, 通过在企业经济管理实践中, 摸索经验和总结教训, 制定一系列相关预防措施, 保障企业经济管理运行。

四、小结

总而言之, 企业经济管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企业经济管理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应提高重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这给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无限的动力,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应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本文在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基础上, 对其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 注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问题

参考文献

[1]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01) .

[2]沈莉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企业管理, 2011 (08) :131-132.

政治稳定的社会条件探析 篇8

一、社会流动与政治稳定

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从一个社会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变化”。【Sorokin, 2005:264】社会流动有两种基本类型: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的社会流动或移动意指个体或社会对象从一个社会集团向另一个相同水平的集团的转换, 垂直的社会流动意指个体 (或社会对象) 从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化。根据变化的方向, 存在两种类型的垂直社会流动: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 或者称为社会上升与社会下沉。

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是垂直流动, 特别是一个社会中精英阶层的正常流动是保持政治稳定而富有活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帕累托认为, “如果社会成员在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不充分不开放, 如果精英流动———‘精英阶级的循环’ (circulation des’elites) ———的渠道被阻塞, 特别是执政精英的能力与职位相背离时, 就会破坏社会均衡, 出现革命或暴乱, 最终导致社会秩序紊乱。”【帕累托, 2001296】帕累托主要论述了统治精英及其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在质和量两方面的构成比例、流动方式和速度等。出于分析需要, 帕累托将民众分为上层精英阶级和下层非精英阶级两个类型, 接着又将上层精英阶级分为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扩展帕累托的观点, 可以得到以下四个类型。 (见表1-1)

最主要的是, 社会制度安排要既要保障非执政的精英Ⅳ向执政的精英Ⅰ向上流动 (进入) 渠道的畅通和充分, 也要保障执政的非精英Ⅱ向非执政的非精英Ⅳ向下流动 (退出) 渠道的畅通和充分。如果社会制度安排在这两种流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就会丧失社会平衡, 最终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发生。因为在下层阶级中优秀分子的聚集, 或相反在上层阶级中低劣分子的聚集, 是破坏社会平衡的重大动因。“统治阶级不仅在数量上,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素质上由下等阶级的家庭重新构建, 他们给统治阶级带来活力与朝气。统治阶级丧失其最衰败的成员, 才能恢复元气。……如果这些运动中的一个停止, 甚至更为糟糕, 两种运动都停止, 统治阶级开始走向毁灭, 往往还会引起整个民族的崩溃。”【帕累托:303】亨廷顿也强调, 政治机构 (国家) 对社会团体和社会精英的吸纳能力对政治体制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既要有将现代化造就的新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 也要能将那些在现代化过程中获得政治意识的传统社会团体 (即谋求权力者) 整合进来。对这些团体的要求的反应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乃是对一个制度的考验。成功的同化既有赖于政治体制的接受能力, 也有赖于参与团体的适应能力。”【亨廷顿, 2008:119】

另外, 政治系统内部也存在精英流动, 即执政精英的流动。根据达尔对政治人的分层, 主要是取得权力者阶层。【达尔, 1987130】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政治精英在政治系统内部的纵向流动 (体制内) , 在科层制系统中主要是向上流动, 除非出现渎职行为, 才会终止流动或出局。另一种是在系统内的平行流动, 即在不同部门或不同职位间的流动, 比如在行政、司法或党委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如果一个政治系统对权力具有很强的独占性和封闭性, 那么执政者即使不是精英, 也可能在政治系统内向上流动或平行流动, 甚至会出现执政 (或非执政) 的非精英向上流动而执政的精英被排挤出局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见于一个政权的没落时期。

执政的精英的循环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流, 处于一种连续和缓慢的变动状态, 它反映了政治系统的吸纳能力。如果精英阶级从Ⅳ向Ⅰ的的流动水平 (即流动水平=流速×流量) 低于从Ⅱ向Ⅳ, 则会在Ⅲ领域积累一大批庸者, 而且其自我保护的特性会使其变本加厉。与此同时, 如果体制外也集聚了大量的社会精英, 他们必然会对权力提出自己的诉求, 对抗就不可避免。暴力革命就是非执政的精英全面取代执政的非精英的过程。下层阶级中的天资聪明者, 经过巨大努力可以摆脱原来的阶级地位, 但不可能上升到社会阶梯的顶端。上升到顶端一般要经过好几个世代, 而且相当罕见。同样, 上层阶级中的昏聩无能之辈下降到社会底层阶级也并非不可能, 但这种情况更加罕见。特别是, 这种不平等通常会通过“社会资本”的优势累积和制度化的固化, 形成累积性的阶层或集团不平等, 并在代际之间传递。政治精英的流动一般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暴力的方式与和平的方式, 前者包括外来征服和内部革命或暴乱, 后者主要指竞争性选举。在民主制度下社会精英通过竞争性选举进入政治领域, 因而是一种和平有序的政治性流动方式。因为通过个人竞争可以“把那些虽然出身于精英人物, 但因缺乏必要的才能, 无法留在精英阶层中的人排除出去, 并推动那些非精英人物家庭出身, 但才华横溢的人上升为精英人物。”【迪韦尔热, 2007:132】

迪维尔热指出, “统治阶级总是力图通过世袭的途径研究保住自己的地位, 领导者总是倾向于让他们的子女享受自己拥有的好处和威望,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任何社会制度中都将如此。所有的官僚阶层、领导阶层、比较富裕或有地位的阶层、特权集团和精英人物都企图让后代子承父业。要想不让他们得逞, 就必须建立一些制度机制来阻止他们这样做。但这些机制也难以执行, 因为执行者通常正是这些机制是要限制的对象。”【迪韦尔热:138】在封闭性的社会中, 统治阶级对无权者阶层的社会排斥或隔离是明显的, 他们倾向于独占权力和各种社会资源, 以维持这种体制永远存在下去。莫斯卡指出, 所有的统治阶级如果不是在法律上、也都试图在事实上变成世袭的。“当下等阶级的成员以适当的比例向上等阶级渗透, 并且新来者立即吸收了老成员最优秀的品质时, 在这种情况下, 渗透就是有益的。”因为“那些新的成分则会给它们新鲜的血液和新的生命。”相反, “当国家的统治阶级不能通过从社会更下层吸收新的成分来重新组织自己以适应变化时代的需要, 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莫斯卡:539, 502】

二、社会结构与政治稳定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社会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 一种是金字塔型, 第二种纺锤型, 其它的基本上都是这两种类型的变体。那么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助于政治稳定呢?研究表明, 中间大、两头小、中产阶层占优势的纺锤形的社会结构是最有利于政治稳定的。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 庞大的中间阶层 (或中产阶级) 的的存在是政治稳定的平衡器。他提出, “若是一个政体中缺少了中产阶层, 穷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那么内乱很快就会发生, 城邦也随即归于解体。”【亚里士多德, 2003:140】因为赤贫者阶层和暴富者阶层都难以服从理性与法律的约束, 而且在这两个阶层占优势的地方很可能会出现极端的平民政体和登峰造极的寡头政体, 这两种政体都很不稳定。相反, 中产阶层则是最安分守己的公民, 凡是中产阶层庞大的地方, 公民之间就很少有党派之争, 就会出现中庸的政体。当中产阶层超过了其余两个阶层或仅仅超过其中之一时, 这种情况下的政体就有可能保持稳定。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 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 中产阶层在政治体系中执行立法者和仲裁者的职能。莫斯卡也指出, “如果不是中间社会阶层的影响, 这两者 (金字塔顶部和底部的人们) 都不能取得重要和永久的成功, 因为一个政治组织所属的政治类型、以及它的行动效果, 主要依赖于中间阶级构成和发挥职能的方式。”【莫斯卡:408】

米尔斯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民主制的美国, 上流社会中也存在着名流显贵、大富翁、行政长官、公司富豪和军界领袖等权力精英之间的结盟。权力精英们“占据了美国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地位;他们控制了占支配地位国家的占支配地位的机构;他们会做出对世界多数人口带来可怕后果的决策位置。”【米尔斯, 2004:365】如果在社会上层出现精英联盟并趋向寡头化, 而下层阶级又日益赤贫化, 就会出现社会断裂的危险。【孙立平, 2007:4】这样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两极分化的社会, 即马克思所谓的阶级对抗严重的社会。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时代,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 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 1997:28】可以将这种社会结构描述为一头大、一头小的“葫芦型”或“哑铃型”。也有学者基于对中国社会的研究, 提出“倒丁字型”结构。【李强:2005】即下面是一条比较长的“横杠”, 占了全部就业者的63.2%, 而组成该分值的职业群体基本上就是农民, 其他各阶层形成一个大体上是“立柱”的形状, 竖在这个“横杠”上面, 所以, 总体形状是一个倒过来的丁字型的结构。这反映了中国的城乡差距较大, 社会下层的比例过大。这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比较差, 几乎所有的社会问题, 都可以从倒丁字型结构和结构紧张上得到解释。这样的社会其结果不是出现暴民政治, 就是出现寡头统治。

三、社会团结与政治稳定

政治与社会的关系远比看上去的要复杂得多, 所有政治行为都是存在于社会场域中的。借用波兰尼的经济“嵌入性” (embeddedness) 观点, 我们有理由认为, 政治同样嵌入在社会有机体中。【波兰尼, 2007:50】因此, 当社会失范发生时, 一旦作为“权力集装箱” (吉登斯语) 的国家自主性力量无法发挥正常的整合作用, 政治秩序也就岌岌可危了。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表明, 早在旧政权崩溃之前, 大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当时社会中熊熊欲燃了。在中央集权制下, 当时的人们处于一种彼此孤立而又人人相似的社会状态。他们彼此是如此相似, 却又更加孤立, 对彼此命运漠不关心。各种制度性的障碍“将人群分割成成许许多多部分, 而在每个部分的围墙内, 又似乎出现了一个特殊社会, 他只顾自身利益, 不参与全体的生活。”而且, 社会同质化很高却又缺乏彼此联系的法国公民“比任何地方的公民更缺乏在危急中共同行动、互相支持的精神准备, 所以, 一场伟大的革命就能在一瞬间彻底推翻这样的社会。”【托克维尔, 1992:116】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1851年期间法国农村社会的分析印证了托克维尔的观点。马克思指出, “一小块土地, 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 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 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 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 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 1997:105】分散、孤立的小农阶级构成的社会中成员纽带的弱化和缺失是波拿巴政权的社会基础, 其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很显然, 不同的社会联系纽带, 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后果, 不同的社会团结对政治稳定性具有不同的作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研究表明, 一个社会中成员连结建立在个人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的“有机团结”, 相较于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机械团结”更加有利于增强政治整合能力, 防止社会失范发生。因为机械团结所形成的社会纽带较有机团结形成的纽带更容易断裂。“社会团结一旦得到加强, 它就会使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增强, 使人们之间接触的频率增加, 使适合于人们结成相互关系的方式和机会增多。……社会成员联系的越紧密, 就越能维持彼此之间以及群体内部各种不同关系。”【涂尔干, 2000:28】有机团结特的社会是由社会分工导致的各个部分相互依赖的职业分殊和建立契约而形成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 “如果在政府与个人之间没有一系列次级群体的存在, 那么国家也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这些次级群体与个人的联系非常紧密, 那么它们就会强劲地把个人吸收进群体活动里, 并以此把个人纳入到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涂尔干:40】在现代社会中, 家庭、宗教社团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但都不能提供社会团结赖以存在的条件。是具有某种道德精神的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的纽带只有通过职业群体 (即法人团体) 的组织方式, 重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功能才能把孤立散乱的个人吸纳进群体生活里, 通过消除社会领域里的无序状态, 从而成为社会团结的纽带。

总之, 政治稳定依赖于一系列社会条件的存在, 特别是政治精英流动渠道的开放性, 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以及有机的社会团结纽带的存在等, 都会对政治秩序的维持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政治生活是嵌入在社会场域中的。政治稳定既取决于政治系统内部诸要素的作用, 也有赖于外在社会因素的功能发挥。一个社会中精英群体的流动水平, 中产阶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以及有机的社会团结纽带的存在, 对于保持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社会经济条件 篇9

工会在企业活动中占据着重要角色, 随着工会组织的不断成熟以及企业与工会之间沟通的加强, 人们发现工会在维护员工利益的同时也积极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 工会职能的有效履行有助于减少企业的劳资纠纷问题, 而企业劳资关系氛围的和谐进一步对企业利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并且实践也证明了在和谐的劳资关系氛围下, 劳动者更倾向于为企业效益的提升做出努力。现阶段我国工会虽然强调维护员工利益的职能, 但其参与企业管理等调解矛盾的职能仍然突出, 工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员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在员工与企业发生劳资冲突时多是通过参与企业管理, 进行协商谈判以及对员工做思想工作来避免冲突, 工会努力寻求双赢途径, 在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解作用, 进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2 工会对企业影响的实证检验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我国工会对企业的影响, 在认真研究前人研究基础的前提下, 笔者对某省50家已经建立工会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 问卷由企业工会工作人员、员工代表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填写,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85份, 其中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回收率为90%, 将所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软件进行分析。

2.2 研究假设

工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尽管工会活动的开展不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及企业效率提升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 但是由于工会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管理层、协调劳资关系, 使企业处于规范化管理的运作中, 为员工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从而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 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学者Kim & Bae在对两家电子产品公司调查后发现, 工会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 使员工掌握新的职业技能, 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 而且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此, 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H1:工会和企业效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工会在缓解劳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和谐的劳资关系又对企业的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胡恩华通过对江苏地区企业员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工会对积极劳务关系氛围产生正向作用。基于此提出了如下假设:

H2a:工会与积极劳资关系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2b:积极的劳资氛围与企业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2c:工会与消极劳资关系氛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H2d:消极的劳资氛围与企业效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在上述研究假设的基础上, 构建了以积极劳资关系氛围和消极劳资关系氛围为中介变量的工会对企业效率影响的模型, 如图1所示。

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工会具有的四个基本职能为参与、维护、教育及建设, 将这四个职能列为工会的四个维度与企业的效益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 工会与企业效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工会的四个维度同企业效益之间的显著关系有着明显的差别, 建设职能与企业效益无显著相关关系, 剩余的三个维度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参与职能、教育职能及维护职能。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如果工会积极参与企业管理, 当发现管理层有不正确的行为时进行监督和管理, 及时向上反馈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工代表大会, 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平台, 使员工自觉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 从而增强了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减少了劳资矛盾出现的可能, 为营造积极和谐的劳资关系奠定了基础, 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使企业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工会履行教育职能, 在充分了解到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需求后, 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措施, 为员工提供多样而有效的培训, 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便于企业引进创新机制,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约成本。工会维护职能的履行, 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从而激发员工活力, 构建良好的劳资关系氛围, 使员工个人劳动效率和企业的效率得到稳步提升。而工会建设功能的履行是通过筹措经费、吸纳新的成员加入工会以扩大工会组织来完成的, 工会组织的扩大和完善并不意味着工会会进一步维护员工权益或者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无法对员工的权益及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对企业效益的提高也不会产生直接或显著的作用。

注:**表示0.01 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注:**表示0.01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工会各维度与积极劳资关系及企业效益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假设H2a及H2b得到了初步验证;工会各维度与消极劳资关系及企业效益的相关性同样达到了显著水平, 假设H2c及H2d也得到了初步验证。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H2a、H2b及H2c、H2d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验证结果如表2所示。

3 结论及启示

3.1 结论

通过对工会、劳资关系氛围及企业效益间的实证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工会与企业效益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工会的四个维度同企业效益之间的显著关系有着明显的差别, 建设职能与企业效益无显著相关关系, 剩余的三个维度与企业效益之间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参与职能、教育职能及维护职能。第二, 工会对积极的劳资关系氛围和消极的劳资关系氛围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剧烈, 企业管理者的压力持续增加, 与此相对应的是员工的维权意识也与日剧增, 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越来越大的利益分歧导致劳资关系日益紧张, 而工会在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工会积极发挥参与及维护职能, 参与企业管理, 协调企业与员工的矛盾, 这能有效地缓解劳资矛盾, 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第三, 积极的劳资关系氛围和消极的劳资关系氛围会对企业的效益产生显著的影响。和谐的劳资关系对企业各项工作均有正向的激励作用, 员工的权益得到保证, 与企业管理者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与同事间也能和谐相处, 因此员工会更加努力的工作, 创造出更高的业绩, 企业效益也会随之得到提高。而当工会没有履行好基本职能, 工会实践发挥不到位时, 就无法推动企业劳资关系氛围的建设, 在企业产生劳资纠纷时不能及时解决, 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

3.2 启示

(1) 强化民主管理。从维护职工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的角度出发, 着力在深化民主管理上下工夫。进一步完善了职代会制度, 厂务公开制度, 充分发挥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2) 着力宣传教育。加大工会思想宣传工作力度, 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扎实开展普法教育, 为职工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释疑解惑, 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3) 消除矛盾隐患。树立员工利益无小事观念, 工会干部重心下移, 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及职工生活和文体活动场所, 征求生产一线职工、经营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 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坚持规范建设。提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效能, 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 形成制度, 优势互补, 努力构建企业和谐环境。

摘要:工会在保护员工经济权益、保证员工工作场所的公正性、提高员工所在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经济转型阶段, 中国的工会建设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中国工会地位不断提高, 工会与企业间的联系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工会,积极劳资关系,消极劳资关系,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海东.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分析[J].财贸研究, 2009 (05) .

社会经济条件 篇10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一) 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所谓管理制度落后, 主要是指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 致使企业的运转低效、无活力。这是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不够重视。很多管理人员虽然以前从事过管理工作, 管理水平很高, 但是他们却混淆了经济管理和一般管理的区别。经济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监督和协调工作, 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1]。而一般管理的内涵比经济管理的内涵要小很多。二是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这些管理者囿于企业已有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管理模式上不追求创新, 甚至墨守成规, 这就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未充分发挥。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或者企业的所有者,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 只考虑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获取很多利润以扩大企业规模, 所以, 很少有企业能及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

(二) 人力配置存在缺失。

在很多企业中, 人力资源如何有效配置, 一直是个难题。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够雄厚、成本太大, 导致在招聘时, 往往希望招聘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可是这类员工因为有了较多的工作经验, 往往不能接受低工资的待遇, 这就使得企业的人员流动很频繁, 影响企业的工作进度。同时, 部分企业的奖励制度不完善,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工作未做好, 也使得部分员工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三) 组织架构僵硬。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起步时间较晚,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 也就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与西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 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 就是组织架构僵硬。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过分苛责组织架构上的缺陷, 因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各级工作人员, 由于长期在旧体制中工作, 而对新体制的工作方式还不太熟悉, 对市场的变化规律还未掌握。所以, 他们往往沿袭以前的很多做法, 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组织架构的完善, 这就使得企业运转失灵。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 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企业的正常运转, 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法, 这正如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所以, 企业首先要与时俱进, 通过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来改变企业管理制度上的落后面貌。一是给各级管理者灌输先进的管理理念。由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间悠久、经验丰富、制度完善, 所以他们的市场经济理论比较成熟, 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著名教材较多。比如, 使很多人都受益良多的《西方政治经济学》[2]。企业可以请市场经济学专家来公司讲课, 通过给各级管理工作者讲授经济学理论的方法, 让员工改变旧的管理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经济管理制度是可以变化的。这也就使得, 管理人员也就能够区别经济管理和一般管理, 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经济管理,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相关的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二是企业需重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可通过物质鼓励的方法, 对在管理工作中作过很大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同时也可以定期开表彰大会, 鼓励更多的工作人员向获奖者学习。另一方面, 企业需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可以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方法, 让大家对企业提意见, 最后由高级管理人员汇总并及时调整管理模式。

(二)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还要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那么, 在解决了企业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之后, 如何最优化地配置工作人员, 便成了企业的工作重心。只有最大化将各级工作人员的潜力发掘出来, 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一是企业应从大局出发, 高薪聘请优秀员工, 并且避免这些优秀人才外流;二是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 最优化地配置工作人员。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人员尽职尽责工作, 为企业的良性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企业也应注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3]。企业面对应届毕业生, 不应一概拒绝, 应有选择性地录用一些优秀人才, 并给予培养。企业的管理实践表明, 积极培养优秀的员工对企业提高效益是很有帮助的。这些优秀的员工往往忠诚度比较高, 工作能力强, 积极性、主动性与其他普通员工相比较高, 对企业发展助力较大。

(三) 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架构比较适用于那个时代的经济体制, 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也应与其相适应的有一套组织架构体系。当然,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能够服务于市场经济的组织制度, 企业也应积极吸取。例如, 计划经济的集中制度, 可以大大地提高的企业的运行效率, 那么企业就应该吸收类似的优点。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的管理者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架构, 就必须积极以市场为导向, 将科学、高效、人性化作为企业的原则[4]。企业中可以采取民主与集中的管理方法, 让员工对企业积极地提建议。同时, 企业也应注意吸收合理的建议, 并且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因为管理人员不参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一些具体的操作并不熟悉, 而企业的基层员工对具体的操作较熟悉, 因此, 他们在遇到问题时, 总会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将这些措施汇总给管理人员, 就能极大地弥补企业组织架构上的缺失。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找出了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即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人力配置存在缺失和组织架构僵硬。笔者根据自身的经济学知识, 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一是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二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三是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希望通过分析, 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时代金融, 2014, 11:131~143

[2]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1:167~168

[3]窦文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文化, 2015, 4:167

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思考 篇11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1.金融管制严,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利润最大化,强调市场主体的内在激励。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的金融管制已大大放松,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严格的金融管制限制了金融创新的空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还远远没有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机制尚未形成,其结果是中国的金融创新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这使得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2.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我国负债类业务创新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导向和主体,有较浓的计划特征,推出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主。资产类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出现以后,也主要停留在股票市场,没有形成多元化产品。

3.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目前表现为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以往我国金融机构推出的业务创新大部分集中于负债类领域,这与金融机构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和竞争相对激烈是一致的。他们竞相推出创新工具,拓展创新业务,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贷款领域由于是卖方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各金融机构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创新相对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金融工具构成中各种存款占到近80%,直接融资和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十分缺乏。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从而造成企业负债率过高和银行的压力过大。

4.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金融创新主要是吸引、模仿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模式,主要表现为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基础金融产品的开发。这种创新惟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起到诱发新的创新的作用。吸收式创新的最大优点是创新成本低,主要是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

5.金融技术创新有限。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和关键。我国现有的金融创新多为规避管制型创新,技术型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由于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有限,造成所创新的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

6.金融创新的监管不完善。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还不到位,不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许多方面还不规范,自我约束性不强,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我国金融法规仍不健全,金融创新的监管手段仍很落后,还没有将金融创新活动纳入正常轨道,所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金融监管的创新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金融创新应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

一般认为,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监管创新。这几种创新是一个整体,对完善提高金融体系的综合效能缺一不可。但在当前情况下,国内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应以金融产品的创新为突破口,具体理由如下:

1.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当金融产品大量创新并迅速进入市场的时候,必然触及甚至突破金融秩序,金融监管、金融机构设置等现行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促使当局在发展经济和有效监管的双重压力下,推动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是渐进的,但这个推动力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纵观世界各国金融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是从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发端的,在金融业最活跃最强大的美国尤其如此。

2.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是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只有交易量不断增涨、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者越来越多的市场,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可以看到没有国际金融资金清算工具就没有离岸金融市场;没有大额可转让存单、承兑汇票和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就没有蓬勃发展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事实正是如此,当大额可转让存单于1961年在美国开始出现并日益成为银行的一种主要资金来源渠道,美国的货币市场才日趋完善。

3.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推动监管制度创新。众所周知,中央银行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主要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和保障存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金融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趋利性十分强烈。金融产品创新除了分散转移风险的一面外,规避监管追求利润是主要目的。如果创新的金融产品危及金融秩序稳定或政府经济政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中央银行要么强化管制,要么创新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消除其负作用;如果创新的金融产品在运行中能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央银行必然放宽这方面的监管或创新监管制度以促进其有利因素的发挥而限制其不安全因素的萌生。

4.个性化服务是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金融机构是通过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进行利润空间的扩张,提高收益率,可以用为客户提供特殊的个性化服务的方法获得。客户愿意出高价格购买的当然是商业银行的功能性服务,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特殊功能,是金融机构获取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

三、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路径

1.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坚持以原创性为主

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吸纳型创新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走吸纳型创新的道路,在外资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前提下,随着外资机构涌入,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一场灾难。因此,中国金融创新必须从本国市场环境出发,必须坚持原创性。

2.大力发展金融技术创新。把电子计算机引入支付清算系统是当代最成功的金融创新。各种现金支付、存款透支、自动查询、报表提供、信息传递、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和新的服务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识别和处理,这大大地提高了结算和支付的速度和效率,还可以节省流通费用的开支,满足经济发展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自动转账、信用卡、网上银行等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3.完善金融法規的建设,更新监管理念。创新与监管是一对双胞胎,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利用法律手段,保障金融业的规范发展,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切实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立法重点应当从以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转向促进金融发展为主,强调市场约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安全保障的法律环境。金融监管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中央银行宏观监管、行业自律、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降低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种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4.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利用,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人才是新经济的灵魂。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金融创新的推行,金融理论的研究都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必须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要加大对素有“金融创新斗士”美誉的金融工程师的培养力度。

社会经济条件 篇12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 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 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 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 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 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 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

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刑法规定为犯罪, 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与其他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 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

近年来, 我国走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偷税、盗窃公共财产、诈骗等经济犯罪相当猖獗, 出现了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 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 犯罪金额越来越大。

近年来, 大案要案不断出现, 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 甚至数百万、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

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

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 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 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

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

这类犯罪后果严重, 查处十分困难, 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 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 导致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 十分艰难。

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它吸收现代市场经济的精华, 并把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同其他现代市场经济一样, 实质是法制经济, 这是因为它有如下特征:

1、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

既要求法律确认权利, 保障权利, 以要求法律规定权利主体的资格和范围;更要求法律规定人们行使权力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

2、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一切交换活动乃至分配活动, 几乎都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契约本身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也需法律确认和保障。

3、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无论是公有制企业或是私有制企业, 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独资企业, 有享有独立的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 并享有按照自身利益做出生产和经营的决策权;同时, 对经营结果承担风险和责任。那么来维护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的独立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的职责只能由法律来担当。

4、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 必然要求开放方式, 而且开放的范围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要加强涉外经济立法。

5、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有市场经济就有竞争, 有竞争就要有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规则, 并由它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 这些规则就是法律。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法制特征。但是, 即便确立了完备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法律, 仍会出现不遵守法律即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严重违反这些法律的行为就是经济犯罪行为。

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按照我们对经济犯罪所概括的定义,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经济犯罪, 主要是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其中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和管理秩序罪等和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和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有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对市场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经济犯罪对其危害,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 而且侵害了生产、销售合格商品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金融诈骗罪同时侵害着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金融机构和提供资金的公众的合法权益;侵犯财产罪, 则是规定了侵犯公司财产的犯罪构成。所有的这几类犯罪都使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不同环节受到了这些经济犯罪行为不同方式的侵害。

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

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规定了扰乱市场秩序罪, 这些犯罪是直接地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严重扰乱着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另外, 走私罪作为一类犯罪, 其所走私货物进入市场后, 势必会扰乱市场的正常运作, 甚至还会给市场经济带来较长时期的负面影响。

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

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规定了一系列妨碍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的犯罪, 这些犯罪都直接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管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 规定了一系列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障, 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实施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行为同样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

我国刑法专章规定了贪污贿赂罪, 其中规定了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等十二种犯罪。这些犯罪不一定直接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但是它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概括的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是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来分析的, 事实上一个或者一类经济犯罪行为对市场经济危害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看到了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就必须运用刑罚对经济犯罪给予惩罚。

四、对经济犯罪的抑制措施

既然经济犯罪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如何抑制这种危害,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国刑法对如何惩治经济犯罪, 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规定就能够自动适用或者是很准确地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款, 怎样才能够减少、缩小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呢?

1、必须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 严格执法。

司法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门业务素质, 是加强刑事司法工作的必要条件。经济犯罪的新特点, 新情况对司法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司法工作者执法清廉, 不为不义钱财所动, 对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其次, 必须注意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经济管理法规和经济政策, 并注意它们的变化发展。还要注意熟悉和精通有关的经济业务活动, 以便掌握经济犯罪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

由于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应用, 一些对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刑法却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因此, 要从立法的层面来看待如何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立法现状, 同时还要从立法机关监督司法过程的角度完善法制监督体制, 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3、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减少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公民或者参与经济活动的公民其法律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其对所从事使经济活动方式的选择, 从而影响至其行为是否发展为经济犯罪最终可能造成对市场经济的危害。除了通过普法教育的形式外, 还要通过其他方式, 使得人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从而能够预防、减少经济犯罪。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为市场经济伴生物的经济犯罪也大量发生, 不但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引发了大量的不安定事件。因此, 思考探索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有着积极的意义。

上一篇: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下一篇:IC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