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2024-09-09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通用7篇)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1

摘要:苏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依然存在三个制约因素:一是从业人口不断减少;二是农村经营土地不断减少;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苏州,现代农业,制约因素

苏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全面确立城乡一体发展导向,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保持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和底蕴,取得了“发展水准高、科技含量高、服务水平高、综合效益高”的显著成效。

一、总体情况

(一)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苏州按照《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认真落实“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规划,基本形成优质水稻、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粮食总播种面积232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8万亩,单产达到604公斤,创出历史新高。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池塘面积62万亩、湖河养殖55万亩),实现渔业产值80亿元。园艺面积74万亩,其中常年菜地面积33万亩(设施蔬菜基地18.4万亩)、果茶面积19.5万亩、花木16.7万亩、蚕桑面积4.8万亩;生态林地面积173.4万亩;出栏生猪118万头、家禽4,000万羽、存栏奶牛2.3万头。全市高效农(渔)业面积总计187万亩,占种养面积55%,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57元。

(二)农业生产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70%。农业园区化发展不断提速,已基本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个、千亩示范区70个,总面积达49万亩,“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常熟市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太仓、昆山、相城等3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质量品牌农业取得新的突破,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63.69%以上,“三品”总数1,259只,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77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6%,苏州及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先后通过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考核验收。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2家,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健全农产品储运保鲜、冷链物流、展示展销、安全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股份合作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3,043家,入社农户占比达到92%。注重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和配送中心,鼓励开展“农超对接”,总结推广张家港“梁丰”、常熟“海明”、太仓“绿润”、昆山“玉叶”、吴江“众诚”等营销模式,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基地、合作社或农户,加快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功能,建成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150多家,年接待游客数量上千万人次,2010年实现直接收入超过17亿元。

(四)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森林资源总量迅速增长,绿地林地面积达到173.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23.7%。太湖、阳澄湖沿线1公里范围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2.6%、20.1%,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率先启动湿地立法工作,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恢复环太湖、阳澄湖生态湿地6.5万余亩,建成太湖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5个百分点,生物农药使用上升到41.4%,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推广了“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了一批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工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5个县级市已全部通过省“生态农业市”验收评估。

二、苏州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

苏州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主要取得的成效归为以下方面:

(一)坚持“四生”功能定位,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地位。苏州市实施“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把现代农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不可替代产业和生命产业,作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农业功能定位,坚持多功能拓展,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四生”并举,在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彰显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四个百万”产业布局,不断彰显鱼米之乡特色底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把农业规划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与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水系规划等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城镇建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发展区、农业保护区“四位一体”、既分又合的城乡一体规划格局。落实《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推进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四个百万亩”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2011年苏州市125.6万亩水稻、单产连续2年创出历史新高,常熟农科所的端木银熙团队培育出了“常优”系列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端木银熙被誉为江苏的袁隆平。发展壮大阳澄湖、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长江三鲜”、“水八仙”、香青菜、碧螺春茶叶、枇杷、杨梅、梅山猪、苏太猪、太湖羊、太湖鹅、鹿苑鸡、金星獭兔、双喜乳业等地方资源品牌。苏州林地绿地面积达到183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5.03%,建成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8个,建成集生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场所200多家,初步构建了一个布局合理、物种多样、水绿相融、景观优美、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生态系统。

(三)坚持“三化”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加快“农场化、合作化、园区化”发展。从深化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入手,突破从“统”到“分”的经营机制,强化“合”的理念,采取入股、入社、入会(协会)等方式,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截止到2012年6月,苏州市85%的耕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3个、千亩园区78个,总面积达60万亩,其中昆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常熟农业科技园等4个园区已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张家港、太仓、吴江、吴中等4家农业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数量、质量均列全省前列。

(四)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最严格的措施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积极推广“五个统一”(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农药集中配送模式,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市级为骨干、县(市)级为重点、镇(基地)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全市“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数量达到1,600多只,“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5%,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2011年底,建成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完成基础设施、仪器设备、人员配备等工作。县(市)级具备5个专业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年内完成产品质量检测不低于6,000批次,覆盖所有农产品种类。镇(基地)完成84家快速定性检测室建设任务,形成一定的自检能力。

2、推进生物科技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科技为农服务水平。苏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5%,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80%。先后引进培育了“常优”系列水稻、苏太猪等一批动植物新品种,发展了富硒功能农业、生物育种、生物农药肥料等一批生物科技农业典型,推广了蔬菜无公害栽培、水产健康养殖、生猪“发酵场”养殖等一批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广泛应用了远程监控、水质监测、生态拦截、疫病监控等一批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

3、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力推进各类新型适用农机具,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本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传统农耕方式,彻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2011年苏州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多,在江苏省排列第一位,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2%,机耕水平达100%。快速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全市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72.6%、三麦机械化还田率82.4%,不仅有效降低了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4、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55%以上,亩均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比重超过137万亩,建成设施农(渔)业达到31.65万亩。

(五)坚持“接二连三”,不断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对农业的产业链进行延伸,截至2011年底,目前建成国家级、省、市级龙头企业143家,2011年苏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销售额达到850多亿元,农产品年出口量超过4亿美元。大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产销对接、现代营销体系,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区)对接、直供专销、物流配送、展示展销”等营销方式,确定20个城区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在市区建立直供网店40多家,形成和推广了张家港“梁丰”、常熟“海明”、太仓“绿润”、昆山“玉叶”、吴江“众诚”等模式,全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到75%以上。

(六)坚持完善政策机制,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保险和担保、强化公共财政支农、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投入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4,000万元用于农村绿化资金,引进各类民营资本、外资近50亿元;二是强化补贴政策。在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出台市级稻麦良种购种补贴(市、县两级财政每亩水稻补10元,小麦补15~20元)、稻谷收购价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等支农支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规模水稻田、生态公益林、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各级财政给予补偿(水稻万亩连片的补400元/亩/年、千亩连片的补200元/亩/年),建立永久性保护百万亩水稻政策;三是强化金融政策创新。率先启动农业保险、农业担保机制。截至2012年6月,苏州市累计承保风险达到103亿元、担保贷款96亿元,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69家、累计发放贷款280亿元。

三、当前苏州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苏州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从业人数不断下降。苏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进程速度领先于全国,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也更为快速。根据苏州统计局《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苏州1978年度就业人口为301.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61.02万人,农村就业人口为240.13万人,到2011年末,苏州就业人口达到571.4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为386.68万人,农村就业人口为184.77万人。1998~2011年,在高速增长的就业人口中,苏州城镇就业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则不断下降。1998~2010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62.33%下降到2010年的5.02%。(图1、图2、图3)

(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49年末,苏州耕地面积为41.274万公顷,到2010年末下降为22.524万公顷,下降了45.43%。其中,市区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8.973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4.76万公顷,下降了46.95%;常熟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7.943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5.552万公顷,下降了30.1%;张家港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5.435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3.415万公顷,下降了37.17%;昆山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6.509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1.817万公顷,下降了72.1%;吴江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7.299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3.678万公顷,下降了49.61%;太仓耕地面积由1949年末的5.115万公顷,下降到2010年末的3.302万公顷,下降了35.44%。从年均降幅来看,苏州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0.307万公顷。(图4)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发现,苏州整体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其中昆山耕地面积下降比例最高,这和其城市化程度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用地的逐渐增加,使得农业用地面积下降。苏州整体的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如果单位耕地的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势必会影响苏州的现代农业发展,其他行业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因此,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应当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放在首要位置。

从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来看,苏州农业面临的这两个问题也是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它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国开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推动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就必须保证包括资本、先进技术、土地和劳动力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缺乏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但是却拥有丰富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因此那时候的中国对于资金、先进技术的渴求远远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为吸引外商和港澳台的投资,通过“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等形式,中国经济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这种经济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不高,但是需求量却很大。作为城市的劳动力资源来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那时,中国的农村蕴藏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是由于严格实行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被限制在农村从事农业相关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开始陆续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自发地向城市的二三产业转移。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并且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表现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技术替代劳动,人力资本替代物质资本,从而引导劳动力也随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再配置,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每年都在以平均10%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人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产出结构必然会随之调整。而产出结构的调整,只有通过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再配置来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重新配置的同时,闲置的耕地也被加速集中,投入到产出效率和效益更高的二三产业中去,一大批的工业开发区在原来的耕地上崛起,这被称之为城市化进程。因此,中国的农业出现了劳动力数量和耕地面积双降的局面,由于苏州位于长三角,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很快,现代化程度较高,因此农业所面临的这个问题更典型、更明显。

(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苏州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务农劳动力比重不足15%,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仅占5.54%。再加上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老化,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效率,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经营以散户为主,规模产业化经营比例还需提高。现代农业是以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农工贸环环相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管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产品的商品化、农村服务的社会化全部纳入经营一体化轨道之中。农业一体化的运营对于抵御农业经营市场风险、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或农业品牌都具有重要作用,而截至2010年,苏州农民参与合作社的比重只有34.01%,即使一些小有名气的碧螺春茶叶、阳澄湖大闸蟹、白沙枇杷等农产品也仍以农民自我销售为主,散户经营使得农产品流通效率下降,附加值较低,对于品牌的提升也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农业科技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70%以上,而苏州还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数值,2010年还不到63%,农业科技转化率需要提高。同时,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大力提高,一些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以博士、硕士等学历的为主,而且工作直接面向田间,而苏州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水平偏低,农业服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健全,这些都影响苏州现代农业的进程。

四是农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农业产出率还需大力提高。2010年底,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不足0.5亩,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地更低,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土地开发强度以及人口工业密度较大,生态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苏州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增地减的趋势不可避免,农产品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目前,苏州市口粮自给水平在在三分之一左右,生猪自给水平不足四分之一,叶菜类蔬菜自给水平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市场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物流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还主要依靠市场自主流通,来源不稳,价格波动大,保供应、稳物价的压力越来越大。苏州对于农业产出率的提升需求非常迫切。

五是优质种植资源开发力度不大,地方产品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目前,苏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还不够。发展现代农业还缺乏领军人才,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不强,目前苏州还没有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平衡,农田设施比较陈旧,高标准农田仅占52.43%。农机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作物施肥、蔬菜等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有待加快提升。只有农业实现规模化、技术化,才能提升产品品牌。

六是政府对于农业资助力度有限,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有待增加。农业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共性,而且周期长、见效慢,这使得许多农业经营者都不大愿意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以色列的农业科技创新政府投入占90%以上比例,而在我国,这个比例还比较低,苏州对于农业的财政支持增值率仅比其他项目增长率高1.4%,这个力度很难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从而影响农业自主技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2011苏州统计年鉴[Z].2012.

[2]苏州农业委员会.苏州“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R].2011.

[3]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农业委员会基本情况及现代农业工作汇报[R].2012.6.

[4]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意见[Z].2011.12.

[5]孙瑞玲.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径与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2

目前苏州的科技金融仍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例如企业的运转资金少、规模比较小等。尽管相关基金已经建立并且发挥了作用, 但在基金运营、管理等方面仍缺乏相关约束机制, 导致基金收益有限, 如果单纯地依靠政府的引导资金的情况, 很难解决创业初期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问题。一方面, 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缺口大;另一方面, 企业的风险很难控制, 政府、保险保障的能力有限。正是由于这种类型的企业资金回收期长, 利润小, 很难让科技型企业在金融业得到融资的积极支持, 科技金融发展规模非常有限。

苏州市科技金融体系形成了政府、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担保、保险等全方位的金融产品链, 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这条产业链有四大板块, 包括政府部分融资平台、信贷市场、融资性担保机构细分市场和资本市场领域。 (1) 综合性科技金融平台。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和财政局联合建设了一个开放的、公益性的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型企业和不同融资服务需求。 (2) 信贷市场板块。主要是利用“科贷通”这款产品给予科技企业支持。首先企业可以在网络上登记申请, 由苏州市科技信贷提供风险保障, 经苏州科技金融机构审核, 再由市科局审核, 最后由市科局发布文件。 (3) 融资担保市场。苏州科技局为了帮助这类企业分散在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的风险, 推出了“科技保险创新券”这款保险, 保证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4)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例如苏州科技局通过设立天使投资机构, 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 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及其他投资, 以便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促进经济发展。

2 苏州科技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科技金融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 苏州市虽然设计了科技金融创新举措, 但像企业起步时期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银行等信贷机构提供的风险性资金对于处在上升阶段和稳定阶段的企业来说比较有优势, 对企业起步期和初步发展期的企业兴趣不足。因此, 企业想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拥有更多方面的、通畅的融资渠道, 需要继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 这也是苏州市完善金融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

2.2 科技型企业融资困难

(1) 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科技型企业在大规模的投入生产经营之前, 对资金的需求是比较大的, 对融资有着极大的渴望。但对于其自身的特征, 银行和信贷机构很难给予支持。而且对放弃自身的股份或者股权来进行融资的方法比较谨慎。因此想要获得筹资的机会很困难。 (2) 研究成果很难被识别价值。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很难估计出它实际的价值, 所以想要用这类成果作为抵押物去申请贷款, 结果往往并不像用实物作为抵押物申请的那么顺利。 (3) 提供贷款的期限较短。银行或信贷机构可以对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但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 银行很难提供长期的贷款, 通常以短期的信贷业务为主。这对企业的发展和研发新产品都有一定的限制。 (4) 融资的成本比较高。科技型企业, 通常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是因为科技型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经营的风险比较高。在向银行等机构申请贷款时, 会相对其他类型企业花费更多费用。银行或其他借贷机构往往通过提高信用贷款利率来弥补将来可能会造成的损失。这就使科技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

2.3 政府服务和监督型职能仍不全面

苏州地区的创业投资市场主体依旧是政府,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更多地体现的是政府实行直接干预政策的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主要体现在投资主体不对称、政策法规滞后和不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没有提升空间三方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对科技型企业了解的程度不够, 针对科技型企业出现的问题无法采取强有力的解决措施, 这对科技型企业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非常不利。目前,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各方资金, 利用各种手段骗取科技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导致政府和一同参与投资的机构损失严重, 因此, 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科技资金的申请和使用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

2.4 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首先, 商业银行缺乏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特点, 制定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其次, 科技金融产品提出的创新意识实际效应却小于示范效应。知识产权等无形的资产抵押贷款虽然为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扩宽了融资渠道, 但这些金融产品的实际效应并没有超过示范效应, 短时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总体状况。此外, 抵押质押贷款还需进一步完善体制。部分银行目前为止还是只接受以往的流通股权质押, 并且贷款额度也比较低, 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80%。另外, 科技型中小企业若想要进口核心设备, 虽然可以获得关税减免, 但与此同时, 这个设备必须由海关先监管5年, 所以在这个期间这些设备不能进行抵押。

2.5 科技金融人才匮乏

一个地区科技经济的发展情况, 一大部分取决于该地区所拥有的人才资源。虽然, 苏州市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但是也必须承认在人才凝聚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人才聚集程度差异明显, 不利于苏州市整体发展, 容易导致人才数量与整体发展比重失衡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其次, 虽然苏州市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对市场环境也起了一定的配置作用, 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缺乏, 高端人才交流渠道不畅通。最后, 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技术教育不足, 从而带动企业的创新意识相应的也不够强, 从而直接影响到苏州市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提升。

3 苏州科技金融未来发展对策

3.1 加大力度发展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资金与信息资源的整合、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等部分。但总的来看, 苏州地区专项服务于科技成果项目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导致金融服务的效率并不高。针对这一中介机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苏州市可以通过在高新科技地区建立区域性的交易市场, 通过部分地区继而发展为整个城市。政府适当给予政策优惠, 引导科技与金融行业构建行业协会, 吸引国内国外优秀的审计、会计、律师等一些中介机构, 加速开展技术审核、产权转让、科技成果认证、技术交流等中间性业务, 为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股权等一系列无形资产提供价值评估和技术认证, 来减少贷款或融资的风险。从而使科技投融资机构能够放心地将资金提供给科技型企业。

3.2 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1) 放宽科技型企业信贷监管标准。苏州地区科技型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 与大规模企业相比, 这类企业信贷管理标准应该有所不同, 所以要制定出更加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考核制度和管理体制。 (2) 开放投资试点。建议苏州地区可以逐步放开银行开展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试点, 以便使银行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在承担风险方面有所补偿, 提高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 (3) 创新科技型产业融资的模式,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3.3 加强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和投入

加强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和投入, 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给予科技金融支持, 可以采取增加科技型财政支出、政府采购以及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 (1) 增加科技性的财政支出。政府可以直接把预算列支的财政资金投入使用到科技领域的经费支出, 还可以加大力度倡导高等院校或者企业等进行科学研究, 以提供专门款项的方式来支持。或者政府可以用增加财政科技拨款的方式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支持, 对从事科技创新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给予国家奖励和资金补助, 从而唤起各个部门参与科技研究的积极性。 (2)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能够带动科技创新的原因是政府部门的需求比较多, 形成了加速创新型产品产生的一个市场, 使市场上需求增加。 (3) 税收优惠。国家财政政策中主要的调控手段是税收, 这个政策对科技的创新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家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使科技创新的成本有所降低, 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水平发展, 增加企业对产品创新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有种子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企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释放风险的过程。企业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对资金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来看, 处在成熟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拥有的可以自行独立研发项目和现金流比较多, 在其他的生命周期阶段, 科技型企业往往缺乏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效益。这时商业银行就需要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及服务给予支持。例如, 对处于发展在种子阶段和初创期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可以采取以知识产权做质押贷款业务;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科技型企业, 银行应允许科技型企业使用自己经营的项目或者自己的订单作保证, 应收账款做质押等多种方式, 提供信贷支持;对于已经有一定品质规模的科技型企业, 商业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的股权做股权质押贷款。

3.5 培养专业科技金融人才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状况很大一方面与该地区的科技进步有联系, 而人才资源能否有效地发挥则与所处工作环境有影响。因此, 苏州地区构建一个有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和数量, 来促进人才的形成和集聚, 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首先, 可以扩大科技人才集聚范围, 缩小苏州各地区之间的数量差距。使苏州市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均衡。其次, 完善苏州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向科技金融市场推荐优秀的专业人才。最后, 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科技金融的学术研讨会, 使人才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学术问题, 从而进一步促进苏州经济的发展。

摘要: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不断发展融合的一个过程, 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 金融产业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高新科技的强力推动。本文以苏州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系统分析了苏州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并相应地提出了能够促进苏州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如完善金融机构支持苏州科技金融发展机制、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加强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和投入、加大商业银行对科技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培养专业科技金融人才等。

关键词:苏州,科技金融发展,融合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20) .

[2]李喜梅.放松管制、银行竞争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 2013 (09) .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3

关键词:苏州市,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一、苏州市概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 南接浙江, 西傍无锡, 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 488平方公里, 现辖沧浪、平江、金阊、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等八个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县级市。苏州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二、苏州市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2007年, 苏州市经济总量跃过5 000亿大关,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5 701亿元, 居全国第五位,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 790亿元, 比上年增长1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产比例为1.7∶63.7∶34.6, 第三产业的比例比往年提升1.9个百分点 (见图1) 。

2007年,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实现工业总产值19 060.13亿元, 比上年增长24.4%。进出口总额为2 117.9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1.5%, 其中出口总额1 188.8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5.6%。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实际利用外资71.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7.4%, 其中服务也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1%,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13.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国有经济投资349.38亿元, 比上年下降24.3%;三资企业投资810.79亿元, 增长30.1%;私营个体投资751.6亿元, 增长11.8%。

全市的财政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宏观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41.82亿元, 居全国第四位, 比上年增长3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站GDP的比重为9.5%,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30.8%、33%和41.7%, 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96.94亿元, 比上年增长28.7%。

三、苏州市经济演化阶段性特征分析

1. 计划经济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家计划带动) 。

这一阶段为国家经济计划统领全局的阶段,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由国家全全制定。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 由政府指令分配资源, 不受市场影响。新中国成立后, 在以前苏联发展模式的“赶英超美”的背景下, 苏州的工业生产有了一个大的发展。然而, 由于受到计划的束缚, 生产要素得不到最优配置, 使得这个年代的苏州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一产业次之, 第三产业最少 (见图2) 。

2. 苏南模式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乡镇企业带动)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和发展, 苏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又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乡镇政府的主导下, 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苏南模式下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 出资办企业, 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 (企业家) 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 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这一阶段, 苏州的乡镇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苏州的经济增长走上了一条乡村包围城市的乡镇企业主导之路,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与其配套的服务业发展, 第三产业产值迅速提升, 超过第一产业, 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态势 (见图3) 。

3. 外资推动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外商投资带动) 。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苏州乡镇工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弊端逐渐暴露, 分散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较低的生产效率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苏州市将经济重心转移到优化投资环境和平台建设, 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进驻和外商投资的轨道上来, 依托其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人力资本, 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 通过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建设, 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特别是高附加值的IT产业资本进驻, 苏州的GDP和财政收入迅速攀升, 跻身全国前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与第二产业的差距缩小 (见图4) 。

四、苏州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1. 投资动力。

当代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外商投资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三资企业投资额连续多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见下页图5) 。2007年, 苏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三资企业投资额810.918亿元, 比上年增长30.1%, 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的34.26%;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 218.66亿元, 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 144.05亿元, 增长21.5%, 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8.3%。2007年, 苏州实现进出口总额2 117.9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1.5%, 出口总额1 188.84亿美元, 其中外资企业出口总额1 064.06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继续扩大 (见下页图7) , 2007年全市新增注册外资183.6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71.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7.4%, 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1%,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的13.3%。

2. 需求动力。

进入21世纪, 苏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CPI) 和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总体上呈现不断的上涨趋势 (见下页图8)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收入来源多元化。2007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260元,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5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2.9%。收入的增加带来需求的增长, 需求增长带来物价提升,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 (CPI) 总水平上涨4.2%, 其中服务类项目价格上涨1.0%, 消费品价格上涨5.2% (见P152图9) 。

3. 结构动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影响经济稳定程度和可持续性。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的变化可以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苏州固定资产的投资当中, 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 苏州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IT制造业在二产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 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超过6 000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5 854.1亿元, 同比增长22.5%;实现销售收入5 827.5亿元, 同比增长23.2%;实现利税271亿元, 同比增长25%, 其中利润236亿元, 同比增长26.9%;完成出口交货值4 207.4亿元, 同比增长23.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5亿元, 同比增长7.3%。由于IT产业高度集聚的五个开发区周边25公里范围内的平均配套率可以达到95%, 苏州工业园区在25公里的配套率可以达到98%。而吴江经济开发区IT产业的自我配套率就高达90%, 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预示着苏州将会走上发展低成本、高效率、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之路 (见表1) 。尽管第三产业目前在苏州这个制造业之城中的地位不如第二产业, 然其的投资额与投资比重持续高速攀升, 2007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为1 144.05亿元, 几乎与第二产业1 206.29亿元的投资额持平, 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35%。苏州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的持续优化升级之中。

五、苏州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1. 对外依存度过高。

2007年, 苏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366.36亿元, 其中三资企业投资额810.918亿元, 比上年增长30.1%, 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的34.26%。实际利用外资也从2000年的28.8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1.65亿美元, 以平均每年以超30%的速度递增。进出口总额也由2000年的200.7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 117.96亿美元, 十年之内翻了十番。2007年, 苏州出口总额为1 188.84亿美元, 而外资企业出口总额1 064.06亿美元, 竟然占到了出口总额的89.5%。苏州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之高可见一斑。

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工业发展问题多。

2007年, 苏州的三次产业比值为:1.7∶63.7∶34.6, 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小, 第三产业的比重较轻, 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配置, 与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最优配置差距较远。这与苏州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不无关系, 加之大量跨国公司的进驻, 将苏州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之城。然而苏州制造业的发展在带来大量GDP和财政收入的同时, 也牺牲了城市的环境和社会利益, 导致了城市周边的耕地锐减, 环境破坏, 用地紧张, 治安下降等等负面效应的出现。 (1) 农产品自给率与区域城市化发展不适应。1997—2007年期间, 苏州农业生产空间大幅度压缩, 耕地面积由1997年末的30.65万hm2下降到2007年末的23.47万hm2, 年均减少耕地0.72万公顷, 2001年后, 耕地减少呈加速态势 (见表2) 。后六年年均减少耕地1.06万公顷。伴随着耕地下降, 粮食、油料、水产品等密切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农产品总量在不断减少。

资料来源:2002年、2005年、2008年《苏州统计年鉴》。

(2) 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 (IT产业) 层次不高, 升级动力不足。虽然苏州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是当前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制造业中心和IT产业生产基地。然而其产业基础雄厚却不平衡, 与制造业的雄厚基础相比, 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业等“软”产业基础却相对薄弱, 规模小, 产值偏低、市场尚待开拓, 2007年软件产业尽管保持了34.1%的增长率, 但实现销售收入仅273亿元, 不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的5%;苏州的IT产业位于国际产业链和兼职链的低端环节, 核心技术都在国外, 对跨国公司依赖度高苏州, IT产业不仅核心零部件和生产设备需要进口, 高纯度的金属原材料也无法在本地甚至国内市场上得到满足, 集群位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升级动力不足;苏州制造业人才供需结构存在错位, 高端人才和适用性人才缺乏;资金充裕但投入渠道不畅, 风险投资的规模尚需继续扩大,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机制尚不完善;土地以及其他能源供应趋紧。

3. 人民收入水平严重滞后于GDP的增长速度, 生活质量不高。

苏州是典型的政府有钱百姓穷的城市。自2002年以来苏州的GDP持续高速攀升, 总量和人均多年保持在全国前五位, 全省老大的地位。而苏州的人均收入水平却增长缓慢, 远远滞后于苏州GDP的增长速度 (见图10) 。在许多反应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方面, 如商品零售总额、储蓄总额、人均住房面积等方面, 苏州甚至比不上地处内陆的成都。经济高速增长, 但大多数市民的生活并不轻松, 并不富裕。

通过部分年份市民收入与消费变化示意图 (见图12) 也可以看出, 苏州居民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消费性支出了, 加之近年来CPI的增长 (见上页图11) , 导致生活成本的激增, 从这个角度看, 尽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增加, 但对于改善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产生什么显著作用, 生活成本的快速增加, 部分的抵消了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都用于消费性支出, 还要应付教育、医疗、养老等其他方面的应急需求,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 要想扩大居民的消费支出是非常困难的。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赖, 变外资推动为民资先导。

前面已经分析到苏州经济的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性过大, 已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 要着眼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 成为继外资经济后的一个新亮点。并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 逐步推广利用外资并购的方式, 以提高存量资产的配置效率。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 吸引外资的同时加强管理, 严格监督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依法生产和经营。

2. 着力三产优化结构, 提升比重。

(1) 重视农业基础性, 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苏州要实现两个“率先”,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战略产业, 以山水农田为基本依托,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加快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和服务型农业发展, 逐步向高效、生态、外向的都市型农业方向发展。 (2) 优化行业内部结构, 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要促进苏州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是转变发展模式。所谓产业的发展模式, 简单说, 就是产业发展的途径或方式, 是产业如何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市场、政策等有形和无形资源有效组合, 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方法。原本仅靠投资和规模扩大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应当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引导、人才拉动、空间联动等手段促使苏州的制造业高质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推动先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鼓励发展面向生产和居民消费的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造传统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苏州结构调整的重点, 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面, 应大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重点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着力培育建设一批专业特色市场以及综合性市场;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网上销售、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 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培育律师、会计师、仲裁、审计、咨询、评估、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发展完善社区服务, 重点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政、养老、幼托、保健、物业管理等服务;实施旅游倍增计划, 组织好假日旅游, 积极发展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

七、小结

尽管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但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增长”是手段, “发展”是目标;“增长”是外延, 而“发展”则是内涵, 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基础社会, 健全社会保障,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使得生产、生态、生活这“三生”完美结合, 促进苏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 (2008)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 (2005)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苏州市统计局.苏州统计年鉴 (2002)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4

一、内生效应分析

(一) 金融业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作用明显

2012年, 苏州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 是2001年的9.5倍。2001年以来, 苏州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2012年, 苏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三产比重分别为6.7%和15.1%, 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1.9%和2.4%, 如表1所示。苏州金融业虽然发展较快, 但2011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9%, 明显低于上海11.7%、杭州10.4%、南京9.0%和宁波的7.9%, 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二) 苏州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国际上通常采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金融相关率越高, 表明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银行, 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存贷款, 学者们经常使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近似代表金融资产总量。在这里, 我们也借鉴此方法。2012年苏州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3.13万亿元, GDP为1.20万亿元, 两者相比即金融相关率为2.61, 比2001年的1.59上升了64%, 如表2所示。我们利用2011年的数据与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无锡几个城市作了比较, 苏州市金融相关率高于无锡, 低于上海、杭州、宁波和南京, 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苏州市统计局网站。

(三) 苏州金融业金融效率水平居中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系统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并通过自身体系的中间运作将资金向投资资本转化的程度, 也反映了金融系统实现资金配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程度。金融效率的高低表明了金融经济系统及内部子系统之间和谐、适配的良性状况和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与协调程度。在此, 我们用金融内部效率=人民币贷款余额/存款余额, 比拟金融体系内部将存款转化为贷款进行资本配置的能力;用金融外部效率=地区生产总值/人民币贷款余额, 比拟金融部门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苏州的金融内部效率2011年为0.78, 高于上海、无锡, 低于南京、杭州和宁波;苏州的金融外部效率2011年为0.9, 低于无锡, 高于上海、杭州、南京和宁波, 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苏州市统计局网站。

(四) 金融机构在类别和数量上加速聚集

苏州在过去的发展中, 金融机构在类别和数量上都加速聚集, 形成了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主体, 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为辅助的金融组织体系。截止2011年末, 苏州全市银行类机构共52家, 形成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外资银行等在内的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银行业体系, 机构数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保险业金融机构总数达63家, 其中产险公司31家, 寿险公司32家, 另有保险中介机构45家, 保险分支机构800余家;证券公司及营业部61家, 期货公司及营业部23家;备案创投企业88家;担保企业107家;各类小额贷款公司72家;典当公司49家。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上良好的金融环境, 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落户苏州。2012全年, 苏州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5家, 总数达605家。其中:新增银、证、保等传统金融机构10家, 累计达208家, 首家美资银行摩根大通落户苏州, 首家地级市法人保险东吴人寿正式开业, 并设立了江苏分公司、南京分公司、苏州分公司;新增备案创投20家, 总数达106家, 占全省一半以上、占全国的10%;新增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45家, 累计达295家。全市金融资产总量27000亿元, 同比增长18%。各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劲头强势使得苏州形成了规范良好的地方金融发展体系, 为未来区域金融深度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外生效应分析

2012年, 苏州市服务业投资完成3071.59亿元, 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比上年增长18%, 占全社会投资的58.3%, 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投资分别完成31.28亿元、37.26亿元、269.32亿元和118.34亿元, 分别增长62.5%、45.9%、74.6%和35.5%。

(一) 间接融资对苏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较强

2012年, 苏州信贷投资较快增长。截止年末, 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4878亿元, 新增2102亿元, 较年初增长16.5%。2012年新增量是上年同期增量的1.08倍。从贷款投向看, 主要投向二三产业。2012年, 第一产业贷款余额347亿元, 当年新增171亿元, 增长97.2%;第二产业贷款余额4905亿元, 新增747亿元, 增长18.0%;第三产业贷款余额5770亿元, 新增722亿元, 增长14.3%, 虽然第三产业的贷款总量高于第二产业, 但今年的增长率略低于第二产业。

(二) 直接融资对苏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据统计, 2012年, 苏州全年新增上市公司达12家, 累计达82家 (其中境外17家) , 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一。新增募集资金89亿元, 累计募集资金661亿元。截至2012年末, 82家已上市公司总市值2689亿元。截至2012年9月底, 65家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1861亿元, 同比增长37%,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5亿元, 同比增长11%, 净利润达49亿元。截止2012年末, 苏州市上市公司数占沪深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68%, 苏州企业后备上市力量充足, 过会待发行企业4家, 在证监会申报企业29家, 在省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47家。但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 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电子、信息设备、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 现代服务业只涉及6家上市公司, 分别是交通运输4家公司 (2家在创业板上市、1家在中小板上市、1家在上交所上市) , 商业贸易2家公司 (1家在中小板上市、1家在深圳主板市场上市) 。从苏州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来看, 股票市场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2年, 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制定实施“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双百计划”, 着力加强银政企信息对接, 充分挖掘企业融资潜力和银行营销动力, 指导银行、企业和中介机构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机制创新, 推动直接债务融资业务继续高速发展, 有效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苏州市企业全年共注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219亿元, 发行207亿元, 同比分别增加63亿元、112亿元, 增长40.38%、117.89%;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以稳定企业财务规划, 切实降低高信用等级企业融资成本。同时, 大型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后, 银行机构可将置换出的信贷规模投放给本地的中小微企业, 既部分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又可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对地方经济的牵引作用, 加速地区产业集聚和项目集群发展。此外, 苏州还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模式, 推动3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行, 为11家中小企业融资4.4亿元。苏州支行争取到苏州市成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城市之一, 首批两单集优票据———园区区域集优 (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新同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和吴中区区域集优 (苏州凯达路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有限公司) 共3.06亿元已取得注册通知书, 将于近期完成发行。人保财险30亿债权计划、中国人寿100亿股权计划待批待发, 开创我市保险资金运用于城建开发的先河。

(三) 民间资本、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对苏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

近年来, 苏州市民间融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资本逐步步入正轨, 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力补充。截止2011年末, 苏州市各类小额贷款公司72家;典当公司49家。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45家, 累计达295家。2012年小贷公司、融资租赁等其它各类融资近150亿元, 小贷公司累计为2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超1700亿元的融资支持。自2009年以来, 受次贷危机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影响, 民间资本开始从相关行业流出, 而教育、旅游、物流、科技业等政策扶持型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民间资本的流入热点。

(四) 苏州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停滞不前

在过去几年, 苏州市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推动区域性功能总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独立研发中心等高端外资项目落户苏州。2010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5.35亿美元, 增长3.8%,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23.2亿美元, 增长38.2%,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7.2%, 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201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9.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4.4%,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29.3亿美元, 增长25.9%, 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2.9%, 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2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1.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8%,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30.24亿美元, 增长3.1%, 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3%。虽然从总量来看, 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总量水平有所增加, 但增长率却出现了下滑, 从2010年的38.2%下降到2011年的25.9%, 进而下降到2012年3.1%。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在2012年也出现了停滞, 苏州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3年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 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 欧债危机矛盾深化的背景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工作, 制定出台了服务业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意见, 重点支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促转型, 以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为重点, 全力推进苏州服务业跨越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因此现阶段在提升苏州整体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应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新型金融形态等各方面加大对苏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持, 发挥金融资本的配置作用, 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兆立.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探析[J].财政金融, 2012 (9)

[2]石俊华.长三角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以杭州、宁波、温州、南京及苏州为例[J].经济论坛, 2012 (4)

[3]唐婉珊.苏州上市公司周报No.25 (Mar05-Apr12) [N].证券研究报告, 2013-04-15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5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生产和服务活动深入参与国际分工的产物,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苏州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及有地方特色的外向输出型城市,在近年来参与全球分工,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苏州已形成以苏州软件园为载体,嵌入式软件为主打的软件外包基地,同时在动漫外包、研发外包、物流外包、金融后台外包和人力资源外包等业务流程外包领域也有了强劲发展势头。本文简要对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及特色进行剖析,并提出在欧债危机加剧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形势下,苏州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1 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

苏州服务外包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苏州服务外包产业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轨道。服务外包企业数从2007年底的412家增加至2011年底的1600余家,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从3亿美元和1亿美元分别增加至35.7亿美元和20.1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5.73%和111.82%。目前,全市共有CMM/CMMI3级以上认证企业86家,其中6家已通过CMMI5级认证;ISO27001国际认证企业102家,认定技术先进性企业110家,位居全省第一;服务外包从业人数逾16万人,已与8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服务外包业务往来。目前,苏州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总量占江苏省的29%、中国大陆的8.5%,已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苏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大陆服务外包发展的高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有着适合该产业孕育生长的各方面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专业的规划发展理念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注重与行业的国际顶尖水平接轨。广泛汲取麦肯锡、毕博、凯捷、日本野村、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服务外包咨询机构的规划理念,全力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外包特色品牌,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中国模式服务外包产业第一园”、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金融BPO示范区”、苏州高新区——“华东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太仓市——“中国创意工厂”、吴中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研发高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先后建设了国科数据中心、江苏动物实验开放服务中心、苏州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加快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法治环境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活跃的两条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京沪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苏南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扩大到1000万人次,外加上海后花园的地缘特点,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苏州又是中国大陆率先建立独立知识产权保护局的城市,有国内最为严格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中国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这些均为服务外包产业及创意发展产业保驾护航。

2.3 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

苏州教育、科研事业发达,全市共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普通高校20余所,同时与英国利物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3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另外苏州在2010年还设立了国内第一家以服务外包冠名的职业学院,拥有苏州软件(微软技术)实训基地、印度NIIT苏州软件外包实训基地等一批专业性培训机构,每年可培训2万余名服务外包职业人才。

2.4 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

苏州各级政府长期遵循诚信服务、高效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原则,不断满足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与协调。同时政府还在围绕帮扶企业做大做强、服务外包投资促进、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

2.5 雄厚的现代产业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苏州奠定了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的地位。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富有活力的本土企业和优越的营商环境,使苏州具备了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3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高端人才、适用人才缺乏

服务外包特别是外向型服务外包业务的特殊性要求高端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计算机、通讯技术等专业技能,同时又要懂管理和精通外语。目前苏州虽然人力智力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目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不仅在技能方面,而且在包括外语、文化适应性等在内的与客户互动和交流能力方面均落后于爱尔兰、印度等重要外包承接国。

3.2 规模型、龙头型企业数量少

2011年,苏州接包合同额35.7亿美元,离岸执行额20.13亿美元,按照服务外包企业数量1600个计算,平均下来每个企业每年接包额仅223万美元,且企业服务外包人数多数在1000人以下。相比服务外包业务比较发达的印度,其前五大外包服务企业都在5万人以上,规模的差距使得园区在承接跨国企业的外包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

3.3 外包业务集中于低端环节,利润率低

目前,我国承接的外包服务大部分是来自日本、台湾、香港的外包项目。这些项目一般由日本、台湾企业先承包下来,然后经过分解将其中技术含量低、人工需求量较高的加工型业务转包给苏州企业。以全球最赚钱的苹果公司为例,其只负责产业链首端的核心设计和终端网络营销,苏州联建科技、可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苹果的零部件供应商,从事中间零部件的加工生产,利润率较低。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应努力拥有自己的原创知识产权及创新力,努力向微笑曲线两端要利润。

3.4 融资相对困难,资金瓶颈阻碍发展

苏州服务外包企业多数靠软件信息、智力等“轻资产”运营,且服务外包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按照银行现有的贷款评估和抵押标准,企业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牵头研究“轻资产”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制度化的金融创新来解决服务外包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4 新形势下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方向与对策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得世界经济逐步走出经济泥潭。然而金融危机后遗症并没有完全消除,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国家传统的高福利、高开支的发展模式已穷途末路,相继陷入入不敷出的债务危机;而以过度消费和金融服务业发达著称的美国经济也因债务透支过度及国内制造业空虚使得该国失业率高企。欧美国家经济不振导致需求萎缩严重,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呼声渐浓,美元及国际资本回流欧美市场使得今年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持续呈现负增长态势。我国一些中高端的制造业有回流欧美洲国家迹象。

随着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外需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动能失效,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把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的长期基本国策。在推动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方面,国家已鼓励政府将涉及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设、数据处理等不涉及机密的业务分包给专业企业,财政部也积极促进大型央企和国企加大服务外包采购力度,同时中央人民银行已制定相关措施来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外包采购力度。可见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相关政策已为启动服务外包业的内需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另外从目标市场需求方面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过程中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得到快速提升,国际化竞争力也不断加强。但要更深入和广泛地参与到国际跨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就需致力于主营业务的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这些企业已意识到服务外包的优势和未来外包发展的趋势,他们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接受服务外包业务以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制,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已是国内大型企业的共识。

因此不论是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层面,还是从目标市场的需求认识层面来讲,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在积极承接欧美高端发包项目的同时,更应该在新形势下借助自身优势和产业竞争力来重视“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其中,最为市场看好的领域和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外包、“后工业园区”共享型服务外包、新兴行业配套服务外包、专业性服务外包等。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优势明显,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但在欧债危机及全球资本回流欧美市场的大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重视“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是理性选择。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外包服务,欧债危机,内需型

参考文献

[1]邓志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173-175.

[2]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3]陈浩,陈晓红.对苏州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5,(01).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6

1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背景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 东临上海, 南接浙江, 西抱太湖, 北依长江, 总面积8488km2, 辖7区5市 (县级市) , 2010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37.66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242.48万人。

改革开放30年来, 苏州人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先后抓住农村改革和浦东开发开放等机遇,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0500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0亿元, 比上年增长22.2%。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苏州正处在由“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迈进阶段。

2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同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主要是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不全面, 资源环境压力大, 发展模式需要调整优化;农民不能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 农民生活水平仍低于城市, 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仍有差距。对于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其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无奈性, 但是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 终究要转变为一元结构, 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2.1 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充分地体现这一要求。一方面, 苏州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 需要改革。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 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落后于城市。另一方面, 苏州的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需要改革。农业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开始出现不适应:土地权属不明晰, 农户缺乏长期投资积极性;土地细碎化, 制约农户生产效益的提升。工业方面, 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耕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和建设用地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极限。

2.2 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民生活得到了长足改善。但是, 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就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仍有一定差距。从1985年至今, 农民收入年增长率为12.7%, 低于城市居民的14.8%,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不断扩大。其次需要注意的是, 农民消费长期被抑制,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之比仅为1.2:1, 到2010年这一比值扩大为1.8:1。

因此, 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 迫切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3 社会建设的新抓手

城乡之间的差距, 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上, 更显著的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长期以来, 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 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建设发展不同步, 农村生活服务设施不足、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缺乏、社保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 并进一步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 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接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并轨, 迫切需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以破解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体制保障、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难题。

3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现实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根植于苏南模式, 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 经济高速发展, 使苏州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现有发展基础上,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具有非常高的现实可行性。

3.1 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动, 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制度基础

20世纪80年代,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推动了苏州经济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农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工业比重逐年上升, 服务业蓬勃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到2010年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2:57:41。工业化的同时苏州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绝对数量来看, 城镇人口占苏州市总人口的比重接近70%, 已达到较高水平。从发展质量来看, 苏州城市化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 逐渐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 人均居住面积24.8㎡。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意味着苏州正处于由经济二元结构向经济一元结构过渡阶段, 为社会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过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改革基础。

3.2 经济高速发展, 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资金基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苏州经济快速发展,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已经初步具备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

在经济总量上, 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31.95亿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10500亿元, 人均总产值也由634元上升到了16.4万元, 保持了年均17.8%的高速增长;在财力结构上, 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0亿元, 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总量的45%以上, 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0万元;在居民收入上,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

3.3 苏南发展模式中的农村全面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物质基础

以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为特征的苏南模式, 推动了苏州农村全面建设,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框架初步成型,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苏州农村地区, 一方面工业成为乡镇主导产业, 平均约占乡镇经济总量60%以上份额;另一方面, 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2011年农村集体总资产超过900亿元, 村级集体总收入超过60亿元, 村均收入超过400万元, 最近五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年均增长近15%。在“城市偏向”政策下, 苏州农村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是由村级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负担, 村内的社区服务中心、道路建设、文体设施等等。

4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初步成效

4.1 城乡规划、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城乡一体化全覆盖要求, 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积极配合, 组织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融合;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 镇村布局规划不断完善, 全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五个副中心城市、若干个中心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重大专项规划基本城乡对接, 实现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各类要素的全统筹、各类规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协调;23个先导区邀请了专业机构, 对当地进行专业化的规划, 已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 初步形成了“四规融合”的规划体系;“三个集中、三个置换”稳步推进, 全市累计30多万农户、近100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 83%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 7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 38%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

4.2 富民强村成效显著

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持续深化, 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空间进一步拓展, 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3043家, 持股农户比例达92%。农村集体总资产突破900亿元, 村均收入448万元, 比“十一五”初期增长2倍, 有近130个村的村收入超过一千万元。联合发展型、资本运作型、异地发展型、股份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涌现, 推进新型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 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比2005年增长约1倍;与此同时, 农民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 非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已超过80%, 工资性收入已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占主导地位, 财产性与投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已由2005年的不足5%提高到2011年的35%。

4.3 现代农业发展强劲

苏州市按照“四个百万亩”的规划要求, 现代农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两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15亿元资金, 建成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75个, 其中万亩以上18个, 千亩以上70个;高效农业比例达55% (约187万亩) ,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70%以上。农业扶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在国家和省“三项补贴”的基础上, 率先出台水稻补贴政策;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保险累计承包农户300多万户次, 承保风险63.5亿元, 农业担保累计担保67亿元, 均居全国第一。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达到50家, 注册规模和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累计发放贷款已超过130亿元。

4.4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绿色苏州”建设加快推进, 先后建成一大批体现生态文明特征的绿化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0年苏州全市新增林地、绿地0.824万hm2, 累计达到11.56万hm2;陆地森林覆盖率达23.7%, 达到了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要求。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开展湿地地方立法工作, 建成太湖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 列全省第一。村庄环境治理不断加强, 建成省级示范村、先进村49个, 市级示范村559个;近60%的村开展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90%以上的村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 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 (县) 处理”的处置方式全覆盖;消减面源污染,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26万hm2, 建成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 (下转P132) (上接P109) 20万㎡。

4.5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 全市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设示范村和新型社区, 已有95%的村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下乡力度加大, 90%以上乡镇和村建成卫生服务中心 (室)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 镇村数字电视网络、图书室、健身房、书场、文化活动场普遍建成, 硬件建设水平已普遍超过城镇社区。全市88%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非农就业,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416元, 覆盖率达98.7%。全市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城乡并轨, 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覆盖面达99.9%, 昆山市、吴江市和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已初步实现低保城乡并轨。

摘要: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破解苏州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终极路径, 同时也为苏州“三化”、“三农”拓展了发展空间, 3年多来,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中, 已在城乡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7

1 体育教学制度与规范

制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保障, 是教学行为的规范, 它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 才能达成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首先, 制度规范的制定。制定的依据是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制定的体育工作计划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其次, 要将制度的精神讲透彻, 召开教育交流会, 这对制度和规范进行科学解读, 并积极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好教育人员和骨干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加大培训力度。最后, 教育主管部门要带领教师积极研究教学纲要, 吃透教材精神, 检查规范落实情况, 包括教学纪律、常规备课、教学进度、学习培训、课堂教学以及两操等体育活动, 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

2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教师的队伍结构)

这里所指的师资情况一般是指教师的队伍结构而言, 而教师的队伍结构在这里指的是教师队伍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我们在这里分析的主要是教师的年龄情况、学历情况和职称状况。教师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 他们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 可以说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优秀的教育的前提, 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出什么特点,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队伍。

2.1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求方向

一般来说, 老教师理论性强、经验丰富, 但是作为体育教师来说, 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是丰富的教学经验, 更需要教师要身体力行, 做教学当中的示范性动作。这就需要老师动作要合乎技术要求, 做到动作熟练、幅度到位、力度适合, 这样才能保证动作的流畅和示范性, 而这是中青年教师的优势。

从我们的师资档案中看到, 我技术学校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教师有2人, 女教师有0人, 他们分别占总人数的11.7%和0%;年龄在31~40岁的男教师有6人, 女教师有3人, 分别占总人数的35.5%和17.9%;41~50岁的男教师有3人, 女教师有1人, 分别占总人数的17.3%和5.9%;51~60岁的男教师有2人, 占总人数的11.7%。从以上数字来看, 我们得出两个结论:一是40岁以下教师比例占到64%, 说明我校的教师呈现年轻化;二是我校女教师占23%, 男教师占77%, 这一比例和我校的男、女生比例不相符, 不利于体育教学中男、女分班授课时教师的安排。

2.2 教师的学历水平反应了学校师资水平

虽然说教学水平和教师的学历并不成正比, 但是教师的学历层次往往制约着一所学校的发展, 他们这种不同的学历决定了教育眼界的不同, 学历水平高了, 前瞻性就强一点, 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也就大一些。

我校没有博士学位的体育教师, 可见我们的学历水平和层次还有待于提高。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有5名, 占体育教师总数的29.4%;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有11名, 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4.7%, 比例有点庞大。上述的这种学历状况实际上已经体现出了教师在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这种学历偏低的现象已经制约了我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2.3 教师的职称衡量着教师的教学水平

职称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资状况,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 是教师获得教学认可的重要标志, 也是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高厅[2002]5号) 中提到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精神, 要求青年教师中高职称比例应达20%。

据研究调查得知, 我校助教职称的教师有3人, 占总数的17.7%;具有讲师职称的有9人, 占总的教师数量的52.9%;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5人, 占总的教师数量的29.4%, 这是我校基本的职称状况, 我们可以发现, 我校没有正教授职称, 因此我们要在教师当中发现和重点培养高水平的拔尖人才, 使30岁左右在教学、科研上有较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及时起到学术骨干作用, 在学校在评定高级职称 (特别是教授) 的时候, 要向有真才实学和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倾斜, 予以破格评审。

3 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与教科研能力

学校的的教科研能力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关键, 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升华和见证, 我们必须把教科研提到关系学校生死存亡的重要地位, 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色和考核指标。我校也确立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 并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规划了科研立项目标, 建立了健全的科研工作奖励机制, 实现了从组织到规划再到落实的一系列发展计划和措施。

就目前我校科研情况看, 我们的科研水平不容乐观, 在我调查了17位体育教师当中, 在近3年内没有公开发表论文的占到了41.3%, 公开发表一篇的占了23.6%, 二篇的占11.7%, 三篇的占11.7%, 三篇以上的占11.7%。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 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我校的体育科研能力落后,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很多体育教师兼任班主任, 并且体育活动多,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搞科研。其次, 我们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现状问题, 他们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比较少, 而其它专业的课程交流的则比较频繁。最后, 学校对我们体育学科经费投入不足, 这也严重地制约了体育科研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加强体育学科的教科研工作, 就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寻找到正确的道路, 不断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

4 学校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

4.1 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情况

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必要设施, 是体育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因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都在体育场馆中进行, 并且需要一定的体育设施, 并且这些也是规范办学的重要内容, 上级主管部门对此也要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估, 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经费了维持场馆和器材的使用。对于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配备情况, 实际上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一文中有如下规定, 在校生人数为10000人及以下规模的普通高校, 对于室外场地设施则要求学生平均面积4.7m2, 并必须配备400m标准田径场 (内含标准足球场) 1块;25m或50m标准游泳池1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共35块以上;健身器械区若干;室内场地设施要求学生平均面积0.3m2;必配类设施有风雨操场1个;健身房 (室内活动用房) 面积若干;有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

根据以上规定标准, 对照我校实际体育设施情况, 我们发现我们的田径场、足球场基本上能够符合要求,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明显存在着的, 那就是我们的体育场馆资源不足, 种类也不齐全。

4.2 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情况

体育器材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老师进行体育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只有体育器材设施完备了, 我们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对体育器材的配备也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进行配备, 但实际操作的配备并不如人意, 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 我们发现有40.2%和15.4%的学生表示学校的体育器材对于他们的需求不能满足和严重不足, 只有12.9%和31.4%的学生的评价是完全满足和基本满足。在调查当中我们也了解到, 学生们都是把缺少场地器材放在了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的首位, 这也说明了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目前是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的需求。

5 结语

纵观我校办学条件, 我们会发现在师资队伍上, 我们的教师职称基本上是合理的, 就是缺乏尖端人才, 我校体育教师队伍还是比较年轻的, 但是在男女教师比例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外我们的学术论文发表比较少, 也说明了我们学校体育教学中科研水平还比较低。我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还是刚刚处在及格线上,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还不能适应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想发展我校体育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长远规划, 分步骤有行动, 逐步把我校的体育教育做强。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遇际.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M].兰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经营方案下一篇:甘肃省草原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