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2024-10-25

苏州园林(共12篇)

苏州园林 篇1

1 苏州园林造景中山、水的结合

1.1 山、水结合的景观层次

苏州园林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誉。现代都市人既要享受城市文明, 又留恋湖山之趣, “城市山林”正好统一了这个矛盾。在园林的象征方面, 假山有特殊的地位。假山不但丰富了园林的景观, 增加了景观层次, 产生了空间感, 而且由于遮挡或掩蔽了一部分原应在视觉之中的景物, 因之更增加了园林的深幽气息。但明代以前, 人们更多注重的是山的意境美和居、息、游、养的气氛, 是和“仁者乐山”的比德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到了明代, 建造假山时才开始着意于山体形态的多变, 更多地把山作为纯观赏对象而追求新奇的形式效果。由假山的假景引出观赏者的真情, 经过观赏者审美判断后的假山就变成了真山。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就必须遵守一些基本法则, 不同的景致如峰、岩、峦、洞、穴、涧、壑、坡、矶、瀑, 园山、楼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 各有形式章法, 不能混同。除此以外, 特别忌讳毫无章法地使用大量的名贵山石。

1.2 沧浪亭园林中山、水的应用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 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 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 迎面一座土山, 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沧浪亭三面皆水, 山下凿有水池, 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的水就像它的灵魂一样,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山下的复廊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 景通内外, 复廊外侧是园外的水面, 有小亭观鱼处和厅屋面水轩, 可俯览园外水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 园门北向而开, 前有一道石桥, 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 土石相间的假山, 山上古木新枝, 藤蔓垂挂于其上, 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2 苏州园林中的水元素

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水, 水是江南园林之魂。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 亭台楼阁依水而建, 灵石桥梁亦依水而造。有了水, 园林就有了活力, 仿佛水是园林血液;有了水, 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 太阳有了反光, 仿佛水是一面镜子, 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使园林的空间感、层次感更加强烈。

水, 无论在古代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中, 水通过其自身的运动和变化起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水体的变化, 既可以创造园林意境, 又可以提高造园的艺术水平。园以水活, 无水不成园水赋予园林以生机和活力。水也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创造了中国园林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 园林的审美功能代替了单纯的原始虚妄崇拜。自魏晋以来, 老庄的追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识。这种流行于历代文人中的隐逸、休闲、寄情山水之间的审美思潮, 深深地影响着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原则。苏州园林的设计是这种理想境界的集中体现, 而其中尤以水环境的巧妙设计而为世人瞩目赞叹。

江南的园林建筑大多临水而筑, 自然观念在园林中处处尽显。在空间上采用自山布局的形式, 依地势借助亭台回廊的穿插、草木花石的虚实相间, 表达一种“虽山人作, 宛自天开” (计成《园冶》) 的创作思想。这种对“城市山林”理想境界的追求, 造就了江南园林独特的审美观。苏州园林因水而活, 因水而美。“无水不园”, 是中国古代文人和造园行家对其园林特色和构园方式的一种形象化概括这一特点的形成, 与古人的“智者乐水”, 水有灵气, 水喻财源, 以及因水而活的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息息相关。水景的表现形态是对自然的模仿, 往往以斑驳交错的天然山石为其驳岸, 如同山涧溪流;也往往与其周围空间互相呼应, 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泾形态, 一步一景、步步为景的审美情趣, 水渗透于各个空间, 就水而言, 是刚柔并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园林审美文化。

3 苏州园林中的石头景观

石有瘦、透、漏、皱、丑诸貌, 可以表达人格意义上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正因如此, 奇山怪石成为中国园林中特有的艺术符号, 造园者善于运用这些符号来创造优美的景致, 形成深远的意境。园林离不开假山, 而假山离不开石头, 选用何种石头大有讲究。石头的形体虽然千奇百怪, 但都是由于风吹浪激、日晒雨淋, 历经多年而缓慢形成的, 是大自然的精心杰作。因此, 中国人总是把“石”与“古”联系在一起。此外, 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中也说:“石令人古, 水令人远。园林水石, 最不可无。”这一园林美学名言概括了这样一种园林审美现象, 即人们面对奇石名品, 往往会萌发怀古之思:想到它形成的自然史, 想到它和历史上某一名人的关系, 由石上的古题刻而感叹沉思, 这就是“石令人古”的审美体验。品石, 是伴随着叠石而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单枚点缀, 还是成组列布, 当时各园均以太湖石为第一品, 因为其体态丰富多姿, 体形又高大, 有所谓瘦、透、漏、皱的特点, 既可远观, 又能近赏, 是适于点布的理想石品。太湖石在园林上的凹凸和纹理, 也就是计成《园冶》中所说“文理纵横, 笼络起隐”。对石来说, “皱”的功能是破囫囵之体, 去平面之态, 使其立面显隐起伏、纹理丰富。这样, 石头的受光面就富于变化, 色调就不显呆板, 从而使人感到耐看。

4 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4.1 造景植物的选择

绿是植物的统称包括植物的单体美和群体美。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 无论是植物单独布置, 还是与其他元素相搭配都能很好的形成景色, 且构景灵活, 自然多变。植物的花色、叶色、枝干色彩丰富, 不同的植物色泽不同, 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年龄又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因此, 植物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园林色彩, 点缀园林空间。然而竹类植物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

绿化环境, 陶冶情操。竹子生长快、繁殖容易, 一次造林、经营合理, 可供持久利用。竹林绿化能给污浊的空气以清新, 消减喧哗的噪音, 清除城市“三废”, 给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的城市带来新鲜、清静和富有生命力的环境。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竹子与园林山石配合, 可形成写意山水式的组合景观,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手法, 即充满诗情画意的竹石小品。竹子与建筑配合, 除一般植物那样对建筑物起软化、平衡、遮隐等作用外, 常形成画境式景观, 如古典范式中的“移竹当窗”和“粉墙竹影”等。

4.2 植物造景的运用

植物因其具有生命力且不断变化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令人赏心悦目, 心旷神怡;植物中乔、灌、地被因其高低差异而形成高低起伏的变化, 改变地形, 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植物还可以用来软化建筑、美化风景构图, 起到加强和山水气韵的作用。“山得草木而华、水得草木而秀、建筑得草木而媚”阐述了植物必不可缺的地位。

有人说, 园林是未完成的艺术, 游赏者的加入使其艺术性得以完成和实现, 这种说法其实深得园林鉴赏之精髓。在这里, 观赏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合为一处。一山一石, 一花一木, 由于有了人的精神属性而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主观艺术趣味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何林, 陈华进.观赏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开发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 2004, (1) :53~54.

苏州园林 篇2

《苏州园林》是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上课前我听了同年级胡老师的一堂课,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2、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3、这堂课在根据胡老师的思路,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做了回顾并且熟悉(上学期学过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结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气氛相对平时而言比较沉闷。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加入能充分激发学生情绪的环节,而另一方面是学生上课过于紧张的缘故。因此,平时坐不住的、爱插话的学生都“老实”了。

最忆苏州园林 篇3

苏州园林是将自然山水浓缩于住宅之中,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空间的杰作;是园宅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创造;是可居、可游、可赏的人类理想家园。园必有宅,宅多有园,已成为吴文化的一种生活和居住模式。作为苏州园林杰出代表的拙政园,同样是园宅相映、人境壶天,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人境壶天藏名园

拙政园的住宅部分坐落在园的南面,分成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如今,其东部住宅是我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的馆址,西部住宅为现苏州博物馆馆址。

拙政园初建园时,“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康熙《长洲县志》)。其后数百年间,曾一分为三又三合而一,沧桑变迁屡易园主,但住宅部分位于园南的格局始终未变,园宅结合的家居形式始终未变。

从史料上可以看到,清初钱谦益与柳如是曾借居西部住宅内曲房,嘉庆、道光年间潘师益与其子在东部住宅营构瑞棠书屋。咸丰十年(1860年)两宅及花园均为太平天国忠王府,以后又先后为江苏巡抚行辕、八旗奉直会馆等。1920年左右东部住宅被售于李鸿章之侄、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西部住宅其时属奉直会馆及补园所有。至今两处住宅仍存当年旧貌。

东部住宅是坐北朝南典型的苏州住宅,建筑纵深四进,有平行的二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两进楼厅组成。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面阔五间的一间间厅室,衍伸出长长一串景深,铺张了几百年来家庭礼仪的空间规程。东侧轴线安排了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庭园等,是当年园主人宴客、会友、拍曲、清谈之所。建筑前后布置山石花木,幽静雅洁,为宅中最富生趣部分,是居室与游赏景观相互渗透、巧妙组合的典型实例。

西部住宅有平行的三路轴线,纵深五进,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影壁、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东、西侧路轴线也各有千秋。

士人禅意水文章

苏州园林是具有“三绝诗书画”的士大夫们所“写”的“地上之文章”。中国的“士”,承载着社会道义和良心,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苏州园林文化的魅力正源于士大夫的人格精神。

苏州园林主人都受到儒家文化的陶铸,他们自觉地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汲汲于修养,“吾日三省吾身”,有一套自律性的人生价值准则。

尚古尊经为士大夫思维特征,沧浪亭里的“五百名贤”,都能“周还中规,折还中矩”,恪守儒家的礼仪法度,因而为万民之师(“作之师”大匾),赢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止亭)之叹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士人崇高的追求。儒道互补是中国士大夫们的常规心理,“外王”理想被现实粉碎以后,便信守起“内圣”之道。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尝到过仕途蹭蹬的痛苦、政治失意的苦闷,经历过“守道”和“附势”的心灵搏斗,他们大多带着心灵的累累伤痕,从官场遁入“城市山林”,所以,苏州园林犹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士人们向往庄子“无功”“无名”“无己”的“逍遥”和“无待”,效法梁简文帝的“濠濮间想”,追踪庄、惠问答(“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台),企羡农耕社会乌托邦桃花源。“逃禅”既是文人无奈的选择,也不失为养生之法。在方丈石室揣摩无量佛法、拈花禅境(沧浪亭“印心石屋”),“禅依不二门”(留园“亦不二”亭),去寻觅禅宗“无住、无执”境界,心游空寂,无挂无碍,获得“大自在”,在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领悟禅悦。

苏州园林在内涵意蕴上都浸透着中华文人的主体情致,优游倘佯其间,仿佛置身于深山幽谷、穿行于桃源阡陌,能感受到骚韵、禅味、玄理,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感慨隐忧。编辑/林青雨

苏州园林 篇4

拙政园:水面开阔,布局疏朗,最佳是中部的山亭和湖榭的对景、借景手法精妙。大池小院分景疏密有间,小处见大、化整为零的布局精湛。

留园:景色分园池、楼阁、山林和村田等区,楼阁区最有特点,门户重叠,收合转折,空间变幻,布局独特,有名石“冠云峰”而成殊景。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之小园极则”(陈从周语),环池叠石高下参差,环池筑屋,玲珑舒展,别院小巧,咫尺山林。

环秀山庄:主景为明代名师戈裕良所叠假山,山石布局有深山远水的意境,峰、崖、涧、谷宛自天开,曲廊逶迤,通阁临风,幽雅恬静。

狮子林:以假山最著名,洞壑盘桓,回环曲折,厅堂楼阁装饰宏丽,长廊高低起伏,庭院雅清。

沧浪亭: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园林,始于北宋。一条复廊将园内之山和园外之水既分又连,有老树参天,山石嶙峋,古朴而具野趣。

艺圃:是一处精致的小园。一池、一山、一榭为之景。榭挑池上,面阔五间,山石高峻,树木森郁,池水不显狭,山石不显低,房宽而空灵。“乳鱼亭”有明代遗风,彩画梁木原物留存,至为珍品。

耦园:东西两园对偶成双,黄石叠山峭拔、自然、逼真,重楼复道曲廊迂田,装饰古雅。

退思园:外宅内园,临池小桥,厅房石舫,均贴近水面,陈从周师称之为贴水园,小而精致,以少胜多。

各个园林各有各的精妙之处,陈从周师还以古人的诗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俗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词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怡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得知。”懂得古诗词的人,就能领略其中的奥妙了。

苏州这些园林各有其长各有其异,建造时反复揣摩标新立异,故能各具特色而独步天下。

(节选自《阮仪三文集》,阮仪三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鉴赏空间

在课文《苏州园林》中,叶圣陶先生主要是从亭台轩榭布局、假山池沼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层次四个方面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完美的图画美。而阮仪三则在苏州园林的共同点上又分别介绍了各个园林独具特色的景色, 也点明了苏州园林之所以能独步天下的原因———各有其长,各有其异。这一点与叶圣陶先生的“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读有所思]

苏州园林有感 篇5

一曲昆曲,千曲百转,柔软的像一阵阵清风。再听,又似云端飘来。闭眼间,蓦然间心境已变。

只看见一处楼阁,两个戏子,后面笙笛鼓琴。飘渺的声音穿过一池的荷花,伴随着清波传来。我坐在一亭中,正值春天,亭后桃花盛开,片片花瓣飘落而下。湖旁的那棵大树枝叶遮天,似乎不想让这这曲声跑到天边。

又一转,只听见一声声曲调仿佛就在眼前。但走在走廊里,看不见声发何处。走廊清浅而温和,随这昆曲亦是千转,廊上有镂空,空出便是一景,或是柳树一株,上有黄鹂两只。或是一树牡丹,碗般花朵似一团燃烧的火焰。或是一叶芭蕉,雨后更显青青。

最后,我找到一山,旁边一清水簌簌流出,找一石,面朝暖阳,闭眼听曲,听那悠悠的声,品那深深的情。

其实,睁眼看真实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的一景我也描写不出其中的万分之一。但有一种感觉,心平静了不少。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都是中隐隐于市的人。隐于野简单,野外与市几乎断绝,没有外物的扰乱,隐居起来当然就容易了,所以只是小隐。大隐隐于朝,虽身处繁华都市,心却不受繁华所扰。于纸迷金醉中,却是“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境界在心中,何须心外求。大多数的我们不愿身居山野,让习惯了现代化生活的我们去野外着实是一件困难的事,做小隐,我们不愿意。同时大多数的我们连“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都做不到。更何况“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圣人的事我们做不来,做大隐,我们做不到。到是那些士大夫们,像大多数的我们一样既不想回山野,又做不到心外无物。早想到了一种好方法,于市中建造一处园林。

出门是市,进门是园林。仿佛是八卦图上的阴鱼和阳鱼一样,一处是动的,热闹的,一处是静的,清幽的。这种调和便是和谐吧。如果将来我有了钱,我只想说,我好想住在一处像苏州园林一样的地方。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有多高的修养,不能与拙政园孤高不群的主人王献臣比,不能与狮子林主人高僧天如禅师比,更不能与沧浪亭主人名将韩世忠相比。但是,以读书为例,有时候我也会读读诗经,里面淳朴的文字,纯真的情感会时不时打动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有时候会被诗经里这些诗句深深的打动,随诗中的人物而高兴而忧伤,最重要的是感受古人淳朴的民风,纯洁的心地,单纯的爱情和智慧。不过呢,这样的感受总是很短暂的。一方面是自己修为不够高,还有就是诗经的文言不好理解,再有就是环境,先抛开乱糟糟的寝室,但是嘈杂的声音就让你难得一会儿清静。若是在苏中园林就好了,在满园春花盛开的季节,坐在一凉亭中,手捧诗经读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或是站一高处面向湖心轻吟“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在园中,园本身又是无言的诗,身在其中,不知我在园中还是诗中。正因为我不是圣人,所以我受环境的影响很大,那么在这样一个清静幽深的园林里,我的心也会随之清静下来吧。有一朋友曾到过苏中园林,他说不是太好,或许吧,这是让居住的地方,不停下脚步怎会感受它的呼吸?。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篇6

首先,我请同学来读一读这几个生词。(出示生字)

出示课件:训练一、理清文章思路。话题:《苏州园林》——全文构思严密,脉络清晰。

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关于思路,叶圣陶先生有一个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课件显示:建议大家分两步完成:

1.提主句。(提取主句就是提取文中各段的总说句、首括句、中

心句、主旨句、结论句等重要的句子,以表现文、段中的关键信息。)

2.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分析1、2两段与其他段落的关系。(2)分析3、4、5、6段与7、8、9段的位置关系。(3)分析第4段与3、5、6段的关系。

师: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依据来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1)总分关系有几种表现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2)主体部分前四段分别介绍了亭台轩榭的布局美、假山池沼的配合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近景远景的层次美。后三段分别介绍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物的色彩美。(由主到次)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的顺序。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课件显示:

结论:《苏州园林》——全文构思严密,脉络清晰。

课件显示:小结:分析说明文的思路,主要是三“看”——看全文的总分关系;看主体部分的先后关系;看文章段落的位置关系。

课件显示:训练二、分析段落的层次。话题:《苏州园林》——文中段落规范,极有层次地展开。

建议大家这样实践:分析第4自然段的层次。

课件显示:

结论:《苏州园林》——文中段落规范,极有层次地展开。

小结:课文中可以学习的段落层次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主次式。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苏州园林》缜密的思路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前行,去探寻《苏州园林》的语言之美。

浅谈苏州园林经济 篇7

一、园林经济的概念

1、园林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探索和总结, 人们对园林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园林经济理论的框架正在确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园林列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也就是说园林绿化既是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园林经济是覆盖全社会的产业, 为其他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 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又具有复杂的综合的行业内部结构, 特殊的服务功能, 并产生特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在理论界尚未对园林经济作最后的界定, 但从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 园林经济无疑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产业;同时, 园林经济又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三个效益同时并举, 它才能生存和发展。

2、园林经济的性质特征

园林经济是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复杂的复合体, 不仅包括复杂的经济内容, 也包括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园林经济从投入到产出, 供人消费, 涉及动物、植物、气象、水土、环保、货币、市场、审美等多种要素, 这就要求把所有园林经济的活动当作一个复合体, 优化配置各种要素, 采取一系列复合的对策和措施, 在谋取经济效益时, 要特别强调三个效益的结合, 达到合理高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园林经济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效应, 园林经济的主体是园林绿化事业, 这一事业的建设内容是一种艺术创造,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又具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内涵, 一旦脱离了园林文化, 园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园林经济系统不能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支配, 必须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 要有一定的计划性, 或者说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 才能使园林经济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3、园林经济的基本框架

园林经济既渗透到各行各业, 又具有自身的综合的行业内部结构。其基本框架可概括如下:

种植业:用于园林绿化的树木、花卉和其他绿化材料的培育、养护。

建筑业:各类古典建筑、现代建筑。

制造业:园林绿化施工及专用设备材料的制造。

商业:花卉、苗木和其他园林产品、旅游品等商品的经营、销售。

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

教育业:园林、绿化、建筑等相关的中高等专业教育。

服务业:园林内部的各类服务行业, 如茶室、小卖部、照相部等。

养护管理业:树木、花卉、清洁卫生等。

科学研究业:植物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

文化传播业:博物馆、展览馆、报刊、电子网站等。

上述园林经济的各类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仅与市场经济的其他行业密切相关, 而且在园林内部也是环环相扣, 融为一体, 由此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结构。

二、现时期苏州园林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门票收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园林经济

简单地打开园门, 游客量不一定增加。1979年至1986年是一个高潮, 其时是旅游业复苏阶段, 人们从十年禁锢中解放出来, 走出家门去旅游。这时旅游者的兴趣主要是游览观光, 门票收入便成为园林的主要经济来源, 且不需多动脑筋。1987年以后旅游市场发生变化, 旅游者的兴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颖的项目层出不穷, 游客的选择性越来越大, 园门简单地打开, 门票收入就不一定是增加。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 老祖宗的饭碗不好捧了, 必须需在内功上下工夫, 在不断挖掘园林的文化内涵的同时, 对具有园林经济价值的产品, 进行重点扶持, 相继隆重推出的虎丘花会、庙会, 拙政园杜鹃花展、荷花节等, 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 更新换代、更新包装, 增加园林风景的吸引力。经过努力园林游客量保持相对稳定, 由此可得出一条重要经验, 园林门票收入的增长也存在高投入与等产出的正常规律, 要靠一定经济量的投入才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2、建筑工程、绿化花卉是园林经济的重要部分

园林品牌的另一个市场是国内外园林工程, 它的发展已成为园林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园林建筑工程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开拓。

20世纪末兴起的绿化、花卉事业已经跃上一个新台阶, 具有相当大的市场, 经济价值日益显著, 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以苏州花卉为例, 呈现如下四个特点:一是绿化花卉生产商品化;二是绿化花卉产品正在转向多样化;三是绿化花卉产品正在逐步走向配套化;四是绿化花卉生产和经营趋向多元化。以经济手段为杠杆, 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绿化花卉业务, 重点在科技含量、品种质量、管理优化、服务上乘等几方面下工夫, 形成行业制高点。

3、园林经济是大旅游经济的中心环节

苏州旅游的品牌是古典园林 (包括风景名胜) , 具有品牌效应的园林经济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处热点园林带动了一方经济繁荣, 满城园林热点, 促进全城餐饮、宾馆、商业、交通、邮电等行业的大发展。为了进一步打好园林品牌, 除了练好内功还要积极开发园林旅游市场。一是举办特色旅游项目, 二是增强营销意识, 开拓旅游业务, 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促销活动, 多种形式推销苏州园林, 在国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三是开发园林旅游商品市场, 聚集人气。

三、园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依法建立园林经济体系

由于园林经济的三重性, 要保证其健康发展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园林经济体系。如文物法、规划法、绿化条例、风景管理条例、第三产业政策等, 以及地方园林保护条例、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 以确保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加速改革步伐, 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园林经济的发展活力

理顺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政企、政事分开, 公益事业单位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完整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园林经济法人实体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逐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加强科研, 运用科技, 走科技振兴发展园林经济之路

论苏州园林在美国 篇8

现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 苏州园林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在增多, 而将苏州古典园林搬到美国的事例也在增多,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文化产品走出了国门。笔者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园林这一物象表现出来,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认识新时代苏州古典园林的价值, 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笔者探访了位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 纽约史泰登岛上的寄兴园以及洛杉矶的流芳园, 并且调查了波特兰的兰苏园。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一、在美国的苏州园林的情况

(一) 园林的文化背景介绍

“明轩”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 它是仿苏州园林网师园中的殿春簃而成的。1978年, “明轩”由苏州园林系统承担, 整个庭园占地面积460.2m2, 建筑面积230m2, 由门厅、曲廊、主厅、半亭、假山水池、露台、天井、围墙组成。1980年元月2日在纽约正式建设, 27名专家组人员经过102天刻苦努力, 终于在5月23日圆满竣工。建成后的“明轩”保持了苏州古典园林轴线对称、简洁紧凑、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特点。

位于纽约史泰登岛的中国园林寄兴园是各界长期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中包括史泰登岛植物园、纽约市政府、私立基金会、中国中外园林建设总公司、众多个人、公司和财团以及纽约

的各个方面, 使得中国水烟壶不再是普通的生活用具, 而是体现中国人高雅审美情趣的艺术品, 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和时代特征, 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

三.民俗文化美

“本系呵烟器, 呼壶也近之, 鼻嘘雨云驰, 既济占周易, 司人缺礼仪, 最宜微醉后, 旁拏小童儿。”注[1]清代诗人李调元用周易“既济”卦象来形容水烟壶的水火相融的神秘与完美, 同时也描述了充满生活情趣的抽吸水烟壶的情景。吸食水烟壶, 在欣赏把玩之中, 还能感受那“方池小小, 咕噜咕噜”作响的滋味和意境。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声、色、味的多重享受才使得水烟壶在明清到民国时期如此盛行。一般人都认为抽烟是男人的专利, 但抽水烟壶却也同时受到旧时妇女的喜爱。五六十年代的人还能回忆起家里的老爷爷、老太太们手中把玩着咕咕作响的水烟壶, 盘腿而坐拉家常, 那是一种闲逸生活的消遣。

中国的水烟壶也融入到少数民族奇异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中。佤族用点水烟壶作为一种向意中人表达爱慕的方式, 男青年唱起小调, 用装烟点烟来试探姑娘的心意;土家族、瑶族的婚礼上, 水烟袋是不能缺席的婚嫁品;满族家庭里, 新媳妇过门, 怎样伺候婆婆抽水烟, 装烟、点烟是新媳妇的必修课。

结语

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既是一定时代社会的产儿, 又是一种人类心理结构的对应品。虽然说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的水烟壶大都会地区侨界人士。植物园总裁休伯女士于一九八四年提出在植物园修建中国园林的想法。寄兴园由中国中外园林建设总公司苏州分公司施工, 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 已故中国园林设计建筑专家邹宫伍为主要设计师。所有建筑材料配件在苏州加工制造, 精美的太湖石选自太湖地区。一九九八年春材料运往现场组装。四十名来自苏州的能工巧匠不辞劳苦, 埋头苦干, 六个月便工程告捷。寄兴园与一九九九年六月正式开放。

兰苏园在波特兰的市中心, 面积40000平方英尺, 拥有8000平方英尺的湖泊与10000平方英尺的景观。1985年, 中国苏州与波特兰建立姐妹城的关系。1989年美国华人古典园林协会成立, 旨在波特兰市中心创建苏州园林, 2000年9月14日兰苏园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兰苏园的植被将人与自然融会贯通的同时, 也将兰苏园内外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使有限的空间充满无限的想象。在曲折小桥边, 蜿蜒曲径上, 感受异域的苏州园林意境。

位于洛杉矶汉庭顿园林的流芳园, 是由私人募捐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2003年7月, 亨廷顿与苏州园林设计院签约, 由陈从周教授的弟子陈劲担纲设计, 在亨廷顿植物园北侧打造一座面积为12亩的中国园。2007年11月底, 经过1年多时间的建设, 完成了这座海外最大的苏州园林, 并正式命名为流芳园。2008年2月23日开始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遵循地道的苏州园林建筑原理, 结合优美自然景色的山水园林。茂密的树木, 保留下来成为绿意盎然的背景, 而汉庭顿园区当中, 每遇豪雨就会积水的低洼处, 依势改造成了人工湖。苏州式的建筑与来自江南的太湖石, 环绕错落在湖泊周围, 与原生的加州橡树形成有趣的对比。

(二) 苏州园林在美国因地制宜

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来到美国, 也要适应当地的地质环境。位于洛杉矶的流芳园处于加州多地震区, 当地有十分严格的建筑法规。基于苏州园林传统的木结构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在中西建筑师以及园林设计师共同努力下, 他们求承创新, 即采用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在已设计完成的木结构基础上进行, 钢结构在达到结构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留出余地外包木料。在设计阶段, 施工方参与设计过程, 提供细部节点详图及钢结构连接件尺寸, 与建筑设计方、钢结构设计方反复复核调校钢结构尺寸, 使木构件既

的实用价值已经逐渐消退, 但它的魅力, 它的美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的原始使用功能, 它既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结晶, 传承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遗韵和传统手工艺的轨迹, 又浸透着中国浓郁的民俗文化, 为后人留下了研究各民族、各地区的乡俚习俗、市井风情、民间传说的可贵证物。

有哲学家把烟与烟具看作是一个哲学例证, 烟是虚无, 而烟具是存在的。烟有害健康, 它也许会在人类文明中灰飞泯灭, 但是烟具尤其是像中国水烟壶, 承载着丰富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宝贵遗产, 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

注释

[1]清代诗人李调元的《咏水烟袋》参考文献

[1]王安珠.《中国烟具文化》[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2]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3]程厦玉.《陋习用具亦传神—简述千姿百态的水烟壶》[J].艺术市场2010 Z1期.

[4]阿彬.《阿拉伯的咖啡与水烟》[J].世界文化2005年10期.作者简介

肖为,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8级研究生。

能与钢结构牢靠稳固连接, 又能保证完整的古建外观形象。 (1) 此外, 考虑到儿童安全的需要, 他们在设计桥梁时减少了空隙, 增加了高度, 并采用水泥浇筑的桥, 而不是采用苏州园林传统工艺上的木结构。同时也设计了完善的残疾人坡道。因为在加州的建筑法规中要求正常人能到达的地方, 残疾人士也可以到达。坡道的设计体现了美国文化下的人道主义情怀。而这同时也是对苏州园林的进一步发展。

植物造景上结合当地的特点。美国加州多橡树, 橡树高大壮硕, 但在传统的苏州园林里没有使用过橡树造景的经验。为此设计师根据橡树的造型以及周边松树的意境, 营造了“听松亭”和“浣花溪”。“浣花溪”曲水流觞, 结合橡树的高大茂盛浓密荫郁, 营造出苏园曲径通幽, 流水之声宛若悠扬琴声的古典意蕴。兰苏园在波特兰堪称是一座中国植物活化石博物馆。那里有中国丰富的植物品种。园内有近500种植物, 绝大部分来自中国的东南地区, 许多直接取自苏州园林, 并按照植物特性使之交替繁衍, 确保季有花香, 月有果实, 四季常青, 品种繁多而不重复。

二、美国的苏州园林是展示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基地

苏州园林荟萃了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工事等各门艺术, 组成浓郁而又精致的艺术空间。曹林娣教授指出:“苏州园林有山水诗的意境、山水画的美景, 又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是活的艺术, 美的佳作……苏州园林走向世界, 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使者’和‘永恒贵宾’”。 (《苏州园林文化精神的承传和传播》曹林娣)

波特兰的兰苏园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殿堂。在中国古代, 兰苏园是秀才会考之处, 也是文人墨客颂诗作画的胜地。兰苏园的建筑包括舫、廊、闺楼、桥、水榭、堂屋、亭等。在石壁门廊上雕刻着对联、梁眉碑文、谚语或是文人雅士之词。05年为庆祝兰苏园建园五周年, 举办了中秋赏月活动, 还专从中国运来了月饼、石榴。月饼象征团圆、和谐美满, 石榴则象征殷实富裕、多子多福。另外兰苏园还举办品茶会, 展现中国特有的茶道。

有海外最大中国园林之称的流芳园, 其开展的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已不胜枚举, 在文化领域更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流芳园李关德霞馆长的率领下, 进行了中国园林的系列演讲、春节家庭联欢会、春节舞狮活动, 另外还举办进修课程、导向培训项目、中国和亚洲庭园研讨会。2009年还举办了翁氏家族六代书法展览。笔者在探访流芳园时, 正值流芳园邀请国内的专家学者参加苏州园林庭院设计如何运用到加州庭院设计方面的研讨会。流芳园将中国艺术文学建筑植物学和中国文化向国际有识之士交流传播, 并且试图运用到现实的环境之中。

寄兴园是中美政府友好合作关系的产物, 在园内还时常有教师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化, 寄兴园在纽约州地区已经是向中小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很好的教育基地。

三、美国人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居住在纽约州首府奥伯尼的艾瑞克女士十分喜欢园林, 她曾参访多个在美国的中国园林。笔者曾向她展示苏州四大古典名园图片和视频, 她说:“苏州园林建筑的飞檐翘角非常好看, 在她印象中是东方文化的特色。另外她觉得湖石假山在别的国家园林里很少见, 她很欣赏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点。有些还形似动物造型, 不同于意大利及法国园林的雕像, 显得生动可爱。”此外笔者调查了一些美国人, 通过向其展示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如花窗、廊、亭、榭、桥、铺地、家具等, 询问他们的看法。汤姆是一位退休的律师, 他觉得月洞门的造型很独特, 当笔者告诉他月亮在中国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它代表着家庭的团圆, 也代表着人生事业的美好圆满, 他听了更加喜爱月洞门。米兰是一名美国大学的研究生, 他说:“白色粉墙上的花窗很特别, 我印象中的中国艺术是小巧而精致的。透过花窗看到对面的景物, 显得与众不同。这和我印象中的中国文化达成了一致。”此外, 除了花窗、太湖石、亭子, 鱼池莲花颇得外国小孩的喜爱。笔者在流芳园做志愿者当园林导游时, 深刻了解到外国人对中国园林文化浓厚的兴趣。在明轩, 笔者遇到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休的美国老太太担当园林的导游。在寄兴园每周二都有一个热爱园林的美国人罗尔来修剪园林花木。在流芳园, 每周都有志愿者来担当园林导游、清理园林、清扫匾额楹联上的灰尘或者修剪园林花木。他们为苏州园林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四、苏州园林在美国的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目前, 美国人对中国园林的认识尚不足, 甚至会把中国园林误认成日本园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外开放是近20年的事情, 中国园林在美国也只有少数几例, 日本则不同。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汪悦进教授认为, 中国园林在西方并不是很陌生的东西, 从18世纪以来, 欧洲就对中国花园非常感兴趣。但是20世纪以后, 日本园林就在美国非常流行。二战后, 西方以及美国人情绪的变化, 他们开始追求反主流文化, 从东方文化寻找精神资源。而这时富有禅意的日本园林开始对美国特别的有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 西方对亚洲园林情趣的追求主要还是日本园林文化, 顺带的中国园林只是属于附属的作用。近几年造了很多苏州园, 从中华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 中国园林的影响力在逐步加强。哈佛大学东亚系田晓菲教授认为, 苏州园林已经被世界接受了, 首先它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又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这充分证明了苏州园林的价值。一些海外人士喜爱苏州古典园林, 并为之走向国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望苏州园林海外发展历程, 前途一片光明, 但现在任重而道远。

注释

(1) 黄勤.传承与创新, 异国再造古园林.建筑.2009 (21) . (2) 曾昭奋.兰苏园记.世界建筑.2001 (1) .

参考文献

[1]黄勤.传承与创新, 异国再造古园林.建筑.2009 (21) .

[2]谢爱华.海外最大苏州园林“流芳园”规划设计回顾.中国园林.2009 (3) .

[3]曾昭奋.兰苏园记.世界建筑.2001 (1) .

《当苏州园林遇见北美城市》 篇9

出版时间:年月2015 4

装帧:平装

定价:元98

【内容简介】

苏州园林 篇10

1.1 台基

由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 在园林建筑上追求华丽之风, 日趋繁杂, 台阶也作为美化的对象。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台阶部分, 创造一种雕刻华丽, 用料考究的高级石台阶, 并名为“须弥座”, 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经典, 苏州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前的月台, 也属须弥座, 作为园林建筑的地基, 是随处可见的。

1.2 屋身

苏州园林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 传统建筑的中段多为木柱, 墙体只是作为划分空间的间隔, 不承重, 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有梁柱承担, 再传给基础, 因此古典园林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建筑室内往往不用封闭的隔墙, 而用半透空“隔扇”或全通透“罩”作为分割, 上部天花作成各种形式的“轩”, 秀美而富于变化;栏杆、挂落等各种木装则力求精细, 门窗多空灵通透, 使内外空间连通、渗透。

1.3 屋顶

典建筑的屋顶, 是从汉代开始逐步演变定型, 但形式极为丰富, 如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 而屋顶转角处的起翘 (向上翘) 和出翘 (水平方向凸出) , 更是西方屋顶所没有, 它不仅有利于排水, 同时具有“视觉矫正”的作用, 使房屋稳定、轻快, 曲线跷曲, 流畅轻盈;而其色彩一般素雅明净, 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相协调, 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2 建筑布局

2.1 自由有序, 情趣自然

我国的建筑, 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历代文人雅士和造园者, 把各自的人文思想、审美情趣, 融注到园林的建构中。园林中的一花一木、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维, 形成意境深远、超凡脱俗的园林艺术特色。

2.2 疏密有致, 黑白分明

在园林规划布局中, 景物过密, 就会使人感到窒息, 过疏则又松弛无力, 因此要处理好疏密关系。园林建筑布局同样如此, 才能取得完美的境界。以网师园为例, 其不均匀的建筑布局, 使疏密变化极其强烈地达到了黑白分明的效果。其入口两侧小山从桂轩和琴室一带, 空间紧凑, 建筑排列有序, 分布集中, 使人置身于建筑围合成的天井空间之中, 加上景素众多, 令人目不暇接;岁廊而入, 过濯缨水阁到中部, 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 大水面四周:或桥、或廊、或亭、或假山, 建筑密度顿时减少, 使人视线大开, 心理放松;至“月到风来亭”时感到周身一丝凉意, 心旷神怡;而北部“看松读画轩”与“读画楼”一带建筑又一次相对集中。网师园中园林建筑正是在这种由密到疏、由疏到密中, 或旷、或奥, 奏响了一首节奏强烈的乐章。

2.3 巧于因借, 内外结合

“因”是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内外结合意思是说, 园虽有内外之别, 但景色并无远近之分, 如遇晴山耸立的秀色, 古寺凌空的胜景, 凡是目力所及的, 庸俗的给予遮蔽, 美好的应该汲取过来。例如在园林空间开阔的情况下, 建筑物作为构景要素, 其作用主要在于点景和观景, 正因为点景的建筑占据着山水的“开面”部位, 他们往往也是观景的特定场所, 能够看得远看得尽。

2.4 以围为主, 高低错落

中国园林不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先围合, 然后在此块内进行一番精心的营造, 园林建筑布局紧密地配合着这种封闭的造园方式。而在环境幽寂的地段或者小型的庭园, 则用建筑物虚实高低错落的连续展开, 辅以山石花木, 环绕着一泓清池, 一泓清池而围合成内聚的园林空间。环状的回游路线诱导人们往近处看, 往身边的细致处看, 另具一番亲切宁静的气氛。苏州留园中部面积不足6667m2, 将地形改成西北高, 东南低, 以水面为中心, 园林建筑沿周边整整地布局了一圈, 或上或下, 或轻或重, 或曲或折, 不断改变视角和视线方向, 步移景异, 美不胜收。

2.5 化整为零, 造型别致

苏州园林在总体布局上, 普遍地运用景区划分的方法来创造功能、特点、主题不同的园林空间环境, 而景区之间又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即使较大的人工山水园也多半采取化整为零的“集锦式”的布局, 利用传统木构架建筑群体组合的灵活性、穿插以山石花木而将全园划分为一系列各具不同景观特色的大大小小的空间———景区。景区之间, 曲径通幽, 有弯曲的道路联络;更以“对景”“障景”的手法而形成似隔非隔的联系。由于这些有形的联络的无形的联系, 人们被引导着从一处景观经由峰回路转而达到另一处始料未及的, 全然不同意趣的景观。

参考文献

[1]王玲.略论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空间的意境美[J].山西建筑, 2012 (11)

苏州园林与手卷画 篇11

【关键词】 苏州园林;手卷画;秀;艺术的非公共性;私密;精英;永恒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有关苏州园林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联系起来的研究亦有不少,但将苏州园林与中国传统的手卷画相联系,为艺术的非公共性进行辩护的讨论并不多见。我们这个时代,强调艺术公共性已成为一种流行思潮,“公共艺术”方兴未艾、备受推崇,这本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而要认识艺术的公共性,从其对立面进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众多关于艺术非公共性的素材,苏州园林与卷轴画均是其中显例:前者是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中的代表,后者在唐以来日益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品类,且二者间有着内在精神的相通性。而在卷轴画中,手卷画尤其能够凸显艺术的非公共性,将其与苏州园林相联系来讨论艺术的公共性问题,是反思现当代“公共艺术”思想与实践的有利手段。

一、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绘画精神

以现当代的视角,园林应归入建筑范畴;但在中国古代,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其内在精神却归属于绘画。建筑与绘画有两点不同之处:其一,建筑创作是一种群体行为,现实生活中的房子没有哪幢是一个人盖出来的,建筑需要建筑师来设计,也需要工程队来施工,它是建筑师个人的头脑和工程队群体成员的双手相契合的产物,体现着脑力和体力的分工;绘画则不同,它往往是一种个人行为,有赖于画家个人的得心应手,不管是一般绘画作品还是世界名画,个人创作都要比合作的情况多得多。其二,建筑是对现实空间的塑造,它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群纳入同一个空间;绘画则是再现艺术家心中世界的手段,它所塑造的空间具有彼岸性、理想性,彰显着个人的视角。由此不难理解,建筑与绘画相比,更能体现艺术的公共性。一种造型艺术,其公共性程度越高,在精神上就越接近于建筑,反之则接近于绘画。比如,壁画虽是绘画,但它本身就是墙面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展示性,其精神由此靠向了建筑;而在建筑中,凸显艺术非公共性的品类在精神上也会靠向绘画,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便是显例。“私家园林”的关键词是“私”,正与公共性相对;与同样具有私属性质的皇家园林相比,私家园林规模小、文气足,更能体现类似于个人作画或赏画的语境。在中国古代,建筑总体上被视为一种匠作,但造园的主体却是文人,而非匠人。现存中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园冶》,其作者计成(1582-?)就是一个能诗善画的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少年时代喜好游山玩水,并且十分擅长山水画,这便让人想到中国山水画鼻祖宗炳(375-443)的“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见《宋书·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园冶》作为中国传统造园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其精神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人的绘画。中国传统文人偏爱卷轴画,而不是壁画。卷轴画顾名思义,它可以随时卷起来,只在某些场合才用于展示,这显然凸显的是艺术的非公共性。

二、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私密性

苏州园林的正式名称为“苏州古典园林”,它以私家园林为多,也以私家园林为最。这里所说的“苏州园林”,指的就是这些苏州的古典私家园林,它们作为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代表,最能够彰显出绘画的精神与艺术的非公共性。中国传统绘画中,恐怕只有手卷画在这方面可与之相匹配。手卷画是一种横幅的卷轴画,可随手横向渐次展开,故名“手卷”;为了便于在手中舒展,手卷纵头一般不长,多为20-30厘米左右(最长一般不超过50厘米);而横头可以较长,可长至数百甚至上千厘米,因此又有“长卷”之称。手卷与挂轴为卷轴的两种基本形式;但与挂轴不同,手卷只宜手展,不宜悬挂。换言之,手卷不是挂在墙上“公示”的,而是置于案头,近距离私下慢慢品玩的,其私密性更甚于挂轴。

忽视了手卷画的这种特点,非但有碍我们欣赏绘画,甚至有可能带来非常不好的结果。以传为东晋顾恺之(348-409)名作的《女史箴图卷》为例,它是现存中国早期手卷画的杰出代表,原作已佚,现存两件摹本,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一件被认为是唐人所摹,藏于大英博物馆(图1)。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却不明手卷的展示方式,将其装裱于板、悬挂于墙,结果出现了画面掉渣的现象;更有甚者,为了减少开卷,该摹本被拦腰裁为两截,并以日式装裱方式重新装裱,致使许多文人的题跋和题签被裁剪下来,割断了许多历史信息。[1]要知道手卷画的舒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横头较长的手卷,通常是边展边收,将其肆意截断、重组,然后一股脑儿地并置于墙面,是对它最大的亵渎,因为赏画的私密感被破坏了;加之题跋和题签被裁剪,其私密性遭到进一步破坏,因为这些题跋和题签不仅排列有序,融进了手卷舒展过程,更是历代文人个人视角的体现。纵然《女史箴图卷》的这件摹本如今仍挂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墙上,但它从精神上已经被摧毁。摧毁了手卷画的私密性,也就摧毁了手卷画本身。

相反,苏州园林虽是一种建筑,却因其对私密性的强调,在精神上宛如手卷画。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下卷之上《简傲第二十四》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2]191

这讲的是东晋浙江绍兴(会稽)人王献之(王子敬,344-386)私闯苏州(吴)人顾辟疆的私家园林被赶出的事。顾辟疆的私家园林人称“辟疆园”,被认为是苏州私家园林的鼻祖,由此可知,苏州园林从一开始就彰显出其私属性质。如今,那些著名的苏州园林通常位于闹市的围墙内,外表低调(图2),内部却别有洞天(图3),给人以闺密感。这种无法远观、只能近瞧的观园方式,自然让人想到手卷画;而园中“移步换景”的观园模式与手卷画观画模式更是如出一辙。苏州园林通常占地有限,但鉴于“移步换景”,置身园中的人丝毫没有受限感,因为有限物质空间已让位于无限的精神空间。从精神上说,苏州园林内的空间正是一种手卷画的空间,它不属于公众,而是属于园主。

三、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精英性

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私密性是针对公共性而言,而不是说它们完全属于个人。根据上文所引《世说新语》的记述,王献之闯入辟疆园时,顾辟疆正在宴请朋友(“值顾方集宾友酣燕”)。实际上,苏州园林在古代普遍具有私人会所的性质,与其说它属于园主个人,不如说属于园主和他社交的小圈子。

同样,手卷画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是古代文人交游(交友)的重要媒介。中国古代文人的聚会称为“雅集”,其主要活动内容除吟诗、抚琴外,自然也少不了书画创作与鉴赏。手卷画的形式显然非常适合于雅集——它轻巧、便于携带,且适合随手展示。与苏州园林的情形相似,手卷画也不仅属于创作者和鉴藏者个人,也属于与创作者和鉴藏者趣味相投的文人圈子。这个圈子甚至可以延伸到不同的时代——手卷画上常见的历代题跋和题签,便是明证(图4)。

需要指出的是,雅集通常是在园林中进行,中国古代著名雅集通常会以雅集所在的园林命名,人称“三大雅集”的东晋“兰亭雅集”、北宋“西园雅集”和元代“玉山草堂雅集”均为例证。“兰亭”位于浙江绍兴,是东晋名士王羲之(303-361)、谢安(320-385)等人的会所;“西园”位于洛阳,是北宋驸马都尉王诜(1048-1104)的私家园林;“玉山草堂”位于苏州昆山,是元末江南富商文人顾瑛(1310-1369)的私家园林,属于苏州园林。“三大雅集”中,“玉山草堂雅集”被认为是较为纯粹的文人雅集,且以规模大、频率高、内容丰富、格调清雅凸显于世。[3]苏州园林与雅集的紧密关联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苏州园林还是手卷画,既有避世情结,亦有入世情结。中国古代文人觉得,维护自己内心的纯净与寻找志同道合者并不矛盾,他们清高却不孤独,由此构成一种精英群体。苏州园林与手卷画的这种精英性,与其私密性一样,也是非公共性的一种体现。

四、明清苏州园林与卷轴画有限的公共性

明清时苏州园林鼎盛时期,但至少从明后期开始,苏州园林出现了对公众开放的现象;无独有偶,当时卷轴画中手卷减少,而挂轴有所增加。这些都说明中国园林和绘画的公共性倾向;究其原因,与当时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不无关系。通常情况下,“市场”与“公众”总是会同时凸显其重要性。市场的核心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它具有不定性与开放性的特点;需求在变,购买力也在变,要把握两者的结合,必须面向公众,因为两者结合之处正是在公众那里。

尽管如此,当时园林与绘画的公共性仍是有限的。无论如何,苏州园林普遍拥有围墙,从来不是全然开放的;而挂轴虽然较手卷更适合于挂在墙上展示,但它毕竟是卷轴画,仍具有明显的非公共性。除了榜示,挂轴一般不会用在露天公开场合;即便在室内,挂轴在墙面的布置也是十分讲究的,其展示具有很强选择性。

挂轴的增加与绘画的商品化有着直接关联,卖画的确已成为当时许多文人谋生的手段,这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等江南地区尤为多见;但苏州园林的有限开放只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并不意味园林本身的商业化。当时是有园主开园收取游资,但一般定价较低,有的并不收钱,以至于入园的人会有很多;不过,园林的开放时日却有所限定。明万历年间苏州文人沈瓒《近事丛残》中形容苏州园林“春时游人如蚁”[4]18。清人钱泳(1759-1844)《履园丛话·丛话二十·园林》记述苏州名园狮子林时说:

后为黄小华殿撰府第,其北数百步有王氏之兰雪堂、蒋氏之拙政园,皆为郡中名胜。每当春二三月,桃花齐放,菜花又开,合城士女出游,宛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也。[5]523

清人梁章钜(1775-1849)、梁恭辰(1814-?)所编《楹联丛话》有言:

谢默卿云:吴下园亭最胜,如齐门之吴拙政园,间门之刘氏寒碧庄,井门瞿氏之网师园,委门之黄氏五松园,其尤著者。每春秋佳日,辄开园纵人游观,权扇如云,蝶围蜂绕,群最年少,态其评笃于衣香人影之间,了不为许。金阊名姬,反以此增身价焉。[6]80-81

清代苏州文人袁学澜(袁景澜,1804-1879)《吴郡岁华纪丽》卷三《清明开园》描述苏州园林时也说:

春暖昼长,百花竞放,园丁索看花钱,纵人游览,士女杂遝,罗绮如云。……俗于清明日开园放游人,至立夏节为止,盖亦如《乾淳岁时记》所称放春故事。[7]104

《同治苏州府志》卷三《风俗》亦有类似记载:

诸园皆于清明日开,令人输钱入游,立夏日止,无虚日。妖姬静女、游侠贵介踵相接也。南北园菜花茂盛,踏青人如织。[8]135

可见,当时苏州园林向公众开放一般是在春天和秋天的特定时日,其中又以春天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游园活动中的女性身影每每总是特意描写的对象。明清两代妇女备受礼教控制,特定时日的游园活动成了她们抛头露面的重要场合。中国古典园林与女性的关联已被学者注意到[9],对于那些私家园林的园主来说,园中有美景,没有美人,实乃憾事;他们开放自家园林,引来众多女性,不免有性的意味。明代苏州太仓文人王世贞(1526-1590)在《题弇园八记后》中,特意讲述了他开放自家园林,并在其中偶遇一位佳人的情形:

余以山水花木之胜,人人乐之,业已成,则当与人人共之,故尽发前后扃,不复拒游者。幅巾杖屦,与客屐时相错。间遇一红粉,则谨趋避之而已。客既客目我,余亦不自知其非客,与相忘游者日益狎,弇山园之名日益著。于是,群讪渐起,谓不当有兹乐,嗟乎。[10]247

这些私家园林多在春天开放,亦显出性的意涵,因为汉语“春”一词与性有着明确的关联。明清也是中国春宫画创作的高潮时期,苏州吴门画派的唐寅(1470-1523)和仇英(约1494-1552)均是春宫画高手,在那些推定为他们所作的春宫画中,也常可看到有似园林场景的背景。性是具有私密性的,纵然明清苏州园林有时会“游人如蚁”,但只要以性文化为内涵,就不能说它是公共的。

五、结语:艺术非公共性的价值

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强调诗书画一体,与西方艺术强调建筑、雕塑和绘画一体的观念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一般的建筑与雕塑,以及与附属于建筑的壁画乃是匠人所为,只有与诗书画的精神相应的某些种类的建筑与雕塑,才算得上“艺术”,比如园林和盆景(可视为一种雕塑)就是明显的例子。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私家园林,即便其鼎盛期经历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洗礼,但只要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渗透其中,它就不可能远离其私密性和精英性,而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现当代“公共艺术”的思潮,其实来自西方传统,即是将绘画(图像的塑造)与建筑、雕塑相联系,而非与诗歌、书法相联系。建筑与雕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人的双手塑造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空间;诗歌、书法的内涵则是语言,而语言本是嘴里说出来的,是听觉的对象,其本质在于融入时间。因此不难理解,“公共艺术”其实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主宰现实空间形象,而不是一种能够跨越时间的形象。艺术的永恒性由此让位于它的时尚性。

西方历史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公共艺术”萌生的催化剂,其结果却是图像永恒性与时尚性矛盾的凸显。在资产阶级的首个共和国——17世纪的荷兰,诞生了西方近代第一批生前潦倒、死后殊荣的绘画大师;到19世纪中叶,当资本阶级的统治完全建立时,不少绘画大师(比如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的画家)一度完全成了公众的对立面。悲剧性的人物之所以总出现在绘画领域,是因为画中的形象不像建筑或雕塑那样占据现实的三维空间,它是个人精神的产物,其理想性堪比诗歌。绘画大师创造的是永恒的图像,但他周围的人需要的却是时尚的图像,这样的矛盾,西方人到20世纪才予以解决。20世纪是交通和传媒革命的时代,汽车、飞机、高铁、电话、电视、互联网……这些东西让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纳入到同一个空间之中,结果是时尚性大获全胜。20世纪中叶以来,在以西方文化主导的现当代文化的语境中,“秀”成了艺术的核心内容,所谓艺术家并非那些善于创作的人,而是那些勇于和善于展示自己作品的人。艺术完全公共化了,“公共艺术”大行其道,非公共性的东西似乎已经不可能成为艺术。

艺术的公共化实为时尚化,如果我们将艺术看成是一种精神性的、具有永恒属性的事物,就会发现艺术公共化的“反艺术”性。从这个意义上,维护艺术的非公共性,就是在维护艺术本身。苏州园林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在闹市创造出一个私密的、具有精英属性的空间,它是一种精神空间,与中国文人手卷画的精神尤其相应。手卷画是一种可以藏于袖中、适合在私密场合品玩的艺术,其上常见的历代题跋和题签说明,在此时代低调的艺术,往往能够得到彼时代的分享。

参考文献:

[1]何冰茜.唐本《女史箴图》的归宿争议[J].群文天下,2009(9)下。

[2]刘义庆. 七百种·世说新语[G]//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3]谷春侠.玉山雅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明)沈瓒.明清珍本小说集·近事丛残[G].北平:广业书社,1928.

[5](清)钱泳.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清)梁章钜,等.楹联丛话(附新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清)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清)李铭皖,谭钧培,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9]李金宇.试论女性与中国古典园林[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王世贞.题弇园八记后[G]//王稼句.苏州园林历代文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常羡人间琢玉郎——苏州园林 篇12

下面就以极富诗情画意的沧浪亭为例, 去古人的庭院里散步, 赏其山水、诵其楹联, 以窥苏州园林的另一种灵秀。

沧浪亭由北宋诗人苏舜钦初建, 既是诗人所建, 不免让人想要感受其诗意。诗人之意不在诗, 在乎山水之间也。一来到沧浪亭就会体味到沧浪二字的偏旁, 是的, 一池绿水将沧浪亭与俗世远远划开。没有世间的浊浪排空, 沧浪亭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清秀俊逸的书生。沧浪亭以水环园在围墙深深的苏州园林里可谓独一无二, 而将亭内的山与亭内的水联系起来的是条长廊。顺着长廊, 太湖石林立, 芭蕉叶摇曳。这时走在长廊上临水赏石, 怎么能不龃龉沧浪翁的那句“近水远山皆有情”。走到面水轩, “短艇得鱼撑月开, 小轩临水为花开。”两句犹如马良之笔, 在池面画出一位蓑笠渔翁, 刚捕得大鱼, 一杆撑下去, 水面的月亮即刻被抓花了脸。面水吟诗, 想象诗中的情境, 这水面也跟着活了起来, 一会儿月亮在水面上被搅开了, 一会儿梅花竞开, 池边暗香浮动。沿着复廊穿行, 不禁要透过漏窗眺望园内的假山真石, 花草翠竹。两侧风光宜动宜静, 一开阔一幽姌, 真可谓目不暇接, 恨不得自己一侧长一双眼睛。面对这样独到的景致, 心中喜乐惊叹不知该如何抒发之时, 观鱼处似乎在邀请你坐下细细看、慢慢赏。观鱼处内苏舜钦所作的《沧浪亭记》, 自然不可不读。它会告诉你沧浪之水的美, 沧浪亭的匠心独运:“前竹后水, 水之阳又竹, 无穷极。澄川翠干, 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 尤与风月为相宜。”说的是清水绿竹, 光影在门窗之间交错, 再配上风和月那是最好不过。立于观鱼处读这样的亭记, 水面的风吹来, 立刻觉得即便山高水远天地开阔, 却也只在这一亭之间, 一池之中。

在观鱼处南面廊下有一半亭, 叫“闲吟亭”。它位于中央山的东侧, 亭中有乾隆御笔刻石, 说的是当年江南惨遭暴雨飓风的凄凉情景。似乎和“闲吟”无关, 不过倒也不必面对美景慨叹自然的变化万千, 因为退他几步瞥见两柱上的楹联方可专心享用眼前美景。“千朵莲花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看到这些妙绝佳句都与月与水有关, 真叫人渴望夜游一次沧浪亭。这两句里“风花水月”四者可谓是对眼前山水的最佳搭配。水中的莲花, 天上的月亮不足为奇, 这半亭的风倒是引人遐思, 是怎样的风呢。也因了这“半亭风”, 这副楹联禅意顿生。不要太满, 似乎是古人的哲学, 咀嚼到这也好像感受到了那“半亭风”的律动。

假山上的沧浪亭外观古雅, 翼然欲飞。沧浪亭石柱上有俞樾先生所书的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取自欧阳修的《沧浪亭》, 下联来自苏舜钦的《过苏州》。凑在一起, 相得益彰, 使得这整个沧浪亭的山水立刻都有了人的情感。自沧浪亭内平视可见绿树浓荫, 芭蕉翠竹;向下看, 乱石层叠, 杂草丛生;远目碧水幽隐, 光影交错。配上楹联上的句子, 山水有情, 风月无价, 此时此地, 惟有纵情融于这样的山水之中才能在太阳下看见无价的风月之美。

经过了沧浪亭, 再看清香馆, 好似刚听完交响曲, 来一段乡间小调。清香馆光听其名就好像有一股幽香飘来, 但这是什么香呢?“月中有客曾分种, 世上无花敢斗香。”这来形容桂花, 想必没有花敢不服。清香馆还真不能缺了此联, 因为桂花农历八月最盛, 其他时候似乎清香馆的主角就缺阵了 (四季桂除外) , 但有了这两句诗, 即便是桂花未开的时节, 也能赏玩出桂花盛放时的香气浓郁, 无花可争。

明道堂是园中的重要建筑, 面阔三间, 在古时便是文人讲授学问的地方。堂外参天古木, 堂内窗明几净。走进明道堂, 各派诗词楹联映入眼帘, 来此堂的文人都无法绕开的两句确是薛时雨所题的:“百花潭烟水同清, 年来画本重摹, 香水因缘, 合以少陵配长史;万里流风波太险, 此处淄尘可濯, 林泉自在, 从知招隐胜游山。”据传这是薛时雨在同治十二年 (1873) 沧浪亭重新修葺提写于此。上联融入杜甫诗中的意象, 看得出薛时雨此处将苏舜钦的沧浪亭与杜甫草堂联系到一起, 以显示苏舜钦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下联则写回到沧浪之水上来, 万里大江说的风波太过艰难危险, 还是此处的泉水清澈松林怡人自在啊。不难看出其对清秀俊逸的田园生活是赞赏并向往的。薛诗雨在这里所谓“招隐胜游山”, 现在的我看来这两者各有各的精彩之处。游览名山大川自是豪情壮阔的, 而隐于世外亦是另一种自在闲逸之感。

上一篇:教师的角色担当下一篇:职专数学的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