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2024-10-25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精选11篇)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1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2.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3.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 分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1.正音正字:镂lòu,从钅,娄声,不读lǔ,嶂zhàng不读zhāng。2.补充解词:(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2)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3)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4)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5)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6)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7)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8)闲适:闲静舒适。(9)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2·词义辨析。(1)“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2)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3)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3.学习第2自然段。(1)齐读第2自然段。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7~9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略加点拨。(2)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讲析第二段。

1.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3~6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②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3)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①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4)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③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②分析: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3.指导分析第二层(7~9自然段)。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学生答问。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出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2

一、概念范畴不同

教案是传统教育科学范畴的一个基本概念, 又可以叫做课时计划, 即以课时为单元确定的具体教学方案,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教案的编写依据是教学大纲,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贯彻。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 包括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详细教法、使用教具、时间分配等, 应有尽有。整个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 它深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模式的影响。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 本来是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 指一种研究过程, 也指由此得来的教研文体, 是一种教学构想。它主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 要求以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 追求显著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设计大体应当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程序:“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怎么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教学设计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其中的微观教学设计。

二、对应范围不同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 是教师把某一课题或课时作为研究对象而编写的, 应该对应的范围非常集中, 需要表现为鲜明的“微观性”。

教学设计则是把整个充满各种教学因素的动态复杂关系的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可以对应的范围相当宽泛, 能够显示出显著的“宏观性”。它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 当然也可以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具有比较大的伸缩性。总的来说, 教学设计有这样三个不同的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 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 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所以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使用最多, 但这并没有否认教学设计的对应范围可以远远大于教案这一基本事实。

三、秉持理念不同

传统教案秉持“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 其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把教学内容讲好。因为传统教学理念认为, 知识、技能是客观的, 可以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是知识、技能的接受者;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因此, 教案的编写就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却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予以应有的注重, 这就造成学生虽然学到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往往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秉持以人为本、基于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学习者中心”教学理念, 认为知识和技能不完全是客观的, 是学生在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生成、建构的;学生是充满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内在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 教学设计就不仅重视教师的教, 更重视学生的学, 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性、生成性学习的空间, 以使学生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核心目的。这就必须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 并合理利用现有媒体及其他教学资源, 注意相关的教学反馈, 以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构成元素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步骤 (教学进程) 以及教学后记等构成元素, 还包含了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大致环节。

教学设计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者有关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策略与媒体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等构成元素。其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代表了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程序, 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骨干构成元素。

统观上述两者的构成元素, 除了大致环节和基本程序不同以外, 尤需注意的是, 对学习者的有关分析是传统的教案所忽略、而教学设计不可少的, 因为“任何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生命力在于‘学习者中心’, 这是现代教学设计最本质、也是最显著的特征”[1]。而且, 两者的其他构成元素即使看似相通相类, 其实也还各具不尽相同的含义。

1.“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传统教案用“教学目的”, 就强调了教学行为的意图, 而“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确定了的, 它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 教学中不得超纲偏纲, 即要“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教师没有发挥创造的余地;再则, “教学目的”以教师为阐述主体, 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设计用“教学目标”, 则侧重于教学努力的方向, 而“教学目标”只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灵活制定的, 它只是设定了教学任务的下限, 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再则, “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即“三维目标”) 的有机统一。

2.“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分析”

传统教案是基于“教材中心”的,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材” (即“以本为本”) , “教学重点难点”主要由教学大纲来明示, 并没有关照到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状态, 往往缺乏适宜的针对性。教学设计是基于“学习者中心”的, 学生的学习问题就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解决的根本的教学问题, 教师的任务只是“用教材”去为学生服务, 因而“教学内容的分析”, 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必须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 强调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 尤其是适宜的针对性。

3.“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

传统教案需要的教学工具比较简易, 主要是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 信息承载和发布功能比较有限。教学设计可选的媒体尤为先进, 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电视机、VCD、DVD、计算机 (其技术在不断升级, 其软件在不断更新) 等, 能扩大课堂信息容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降低理解难度, 但教师要用心选择材料, 精心制作课件, 把握出手时机, 讲究实际效果, 它可以和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使用。

4.“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传统教案可以选用的教学方法虽然已经比较丰富, 但也都侧重在指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通过让教师娴熟地传授和训练, 来使学生有效地记忆和掌握, 可以说, “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为实现既定教学目的、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而安排的行为方式。教学设计为实现“三维目标”, 在借鉴传统教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侧重学法指导、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教学策略, 更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和即时灵动性, 可以说, “教学策略”是要教师陪伴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从而达成和享受充满创造性的生命智慧。

5.“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设计”

这两者分别是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重心所在。传统教案的“教学步骤”强调预设的程序, 体现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 但也会带来僵化和苛细的弊端, 不利于教学过程中即时即景的灵活创新。教学设计则大大淡化了传统教案的程式性和繁琐性, 它往往只是一个教学构想, “教学过程设计”并不要求整齐划一, 从而充分尊重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现今已有的教学设计模板初看起来也显得具有相当的程式性和繁琐性, 其实目的只是为教师在认识和运用现代教学设计之初, 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完全可以有所取舍, 并不需要全盘照搬。

6.“教学后记”和“教学评价”

传统教案的“教学后记”可以记的内容比较宽泛, 没有严格要求, 并且和教案本体的关系较为松弛, 甚至在教案编写的实际中时常为一线教师所忽略。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则是其三个基本程序之一, 占有不可或缺的比重。而且, 即使传统教案的教学后记有了教学评价, 也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符合教学大纲的程度, 难以看出其价值取向。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则要同时从三个侧面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要显示出对价值观的充分注重。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使用前者, 这是一种过程评价, 旨在及时诊断和调整师生双方的“教”和“学”, 以完成教学目标;后者主要适用于一个教学阶段 (如一个大的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的教学活动完结以后, 适用于宏观教学设计。

由以上对于两者不同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教案作为人们长期以来经验性教学行为的产物, 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实是现代教学设计赖以产生的必要基础, 但是面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已经表现出显见的理论性不足和教学理念滞后, 必须加以改革;教学设计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 以现代教学媒体为手段, 具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行为凭借, 已经初显出勃勃生机, 但还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发展和完善。二者完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交互融合发展, 拥有了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 或者吸收了传统教案成熟经验的现代教学设计, 必将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篇3

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为“原点”进行“辐射”,通过网络和生活的典型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鉴赏园林风格的兴趣,进而能对中国园林风格做简单的理性鉴赏。

二、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通过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述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四、课型安排

阅读指导课。

五、课时安排

上机准备预习一课时;课文导读一课时。

(一)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网络查询中国名园景色图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美图做点评。

课前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梳理并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抄写表达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网上搜索。

(1)园林的定义。

(2)查找中国四大名园以及有关图片。

(3)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根据课文分析图片体现出怎样的园林风格,制作图文卡片发至老师的QQ邮箱。

(4)利用网络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分组研讨)。

(1)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2)诗文理解质疑,解疑。教师指导帮助。

(3)个人展示图片,朗读相对应的文字;小组内展开研讨,选出图文分析最到位的作品。教师现场制作PPT,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学生再读课文,朗读描写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图文品评。

欣赏美图,作者自己朗诵鉴赏文字,其他同学做评价,修改或者补充,教师点拨。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或静中生趣,或移步换景。

(2)富有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含蓄。

(4)俯仰有别,曲直相对。

(5)应时借景,以少胜多。

(6)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讲究意境。

3.教师总结提升。

借助网络,我们了解了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名园的部分美景,并且利用课文内容对这些园林风格做了具有“专业眼光”的鉴赏,学生发现美与欣赏美的能力超出我的预期!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课文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句,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解决课后练习)

分组讨论课后三个练习题,(引导学生谈谈想象与联想)

知识拓展:我们县城里的龙泉公园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园林的风格,试用你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对龙泉公园的这些景点做一简单的赏析。(教师PPT播放龙泉公园摄影作品,学生讨论发言)

布置作业,抄写文中能够体现中国园林风格的优美语句并背下来。

13_苏州园林_教学设计_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一点不假,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在2001年8月3日,老师就到过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中的留园和狮子林两座园林,至今难以忘怀。

二、请学生欣赏苏州园林景色的图片

提出问题: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由学生写后到展示台展示并读出来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四、苏州园林简介(苏州主要有哪些园林)

五、播放课文朗读mp3

六、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七、合作学习(打印印发给学生)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对苏州园林进行介绍?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吗?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讲究每个角落的图画美、讲究门窗的图案美、讲究色彩的搭配,即色彩美)

4、你认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八、讨论探究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上面的问题吧!

九、全文总结

?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之美,充分显示出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苏州园林,源远流长,闻名全国,誉满世界,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十、探究拓展

课后习题

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苏州园林预习教案设计 篇5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链接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看网上论坛帖子)

4、(提供相关网站)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二、提高和延伸(代作业)

1、古木深深,绿荫如盖是惠荫园水假山的又一特色:花木的栽培按春花、夏荫、秋果、冬阳的景观效果布置;山顶轩外曾有一棵盘根错节、势若虬龙的大紫藤树,上面密密匝匝的藤萝,覆盖在屋子四周。春来紫藤花怒放,就像一串串悬垂着的紫色缨络……

以以上段落的内容为蓝本,结合所学自己编写几道题目。

2、给以下四幅图各起个好听的名字,选取你最喜爱的一幅写上一段美文。(蕉窗听雨、晚意金秋、苏园冬韵、深院幽庭)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 1 篇6

1.1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研究园林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设计方法和技巧,重点介绍园林建筑单体和小品设计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课程设计进行实际设计练习。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同时又有重要的艺术性,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和掌握园林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2)了解和掌握各类型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3)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训练,掌握小型园林建筑的设计。

(4)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

考核以理论考试与课程设计相结合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

40%

课程设计

40%

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

20%

1.2认识园林

古代有多种名称:苑、囿、园、圃、园池等。园林最早的功能是专供帝王游猎,随着发展除供帝王游猎、观赏动物之外,还有欣赏音乐、提供贵族子弟学习的场所及供百姓打柴、猎获动物等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1.2.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以狩猎为主、兼具群聚生活功能。

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有了最初的造园者和特定的造园设计思想

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早期的“公共园林”,更加明确和现实的造园目的和园林建造者。

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出现“园林城市”,区域性大地景观规划,公共性参与性加强。园林四种基本要素: 建筑、土地、水体、植物

建筑艺术可谓集中中国古典建筑大成,均为人工营造,“山水”从自然的山水园逐步转向人工山水园,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代表:宋代宋徽宗参与的“艮岳”,人工山水极致。还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1.2.2园林的四种形式(1)规整式园林

园林规划讲究对称均齐的严整性,讲究几何形式的构图。建筑物的布局对称均齐,植物配置和筑山理水也按轴线左右均衡几何对位关系安排,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2)风景式园林

规划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一种是利用天然的山水地貌并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着重于精炼、概括表现天然风致之美。另一种是将天然山水缩移并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通过“写意”式的再现手法而得到小中见大的效果。(3)混合式园林

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的园林。(4)庭园

以建筑从三面或四面围合成的一个庭院空间,在这个比较小而封闭的空间里点缀山池,配置植物,视为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延伸。

1.2.3世界造园体系

东方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三大园林系统。东方园林:代表:中国园林,包括日本、朝鲜及东南亚 特点: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中国园林大致经历了囿、圃——建筑宫苑——自然山水园——写意山水园——文人诗话山水园几个阶段。经历了从实用型到观赏型的转变。

中国园林受外来影响很小,是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发展缓慢,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

西亚园林代表:巴比伦、埃及、古波斯园林 特点:花园与教堂园

采取方直的规划布局,齐整的植物栽种方法和规则的水渠分布系统,园林风貌较为严整,这一手法被阿拉伯人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艺术的主要传统。欧洲园林(西方园林):

以古埃及和古希腊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2.建筑的概念与园林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的概念:“建筑”通常被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凡供人们在其内部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称为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办公楼、住宅、厂房等;而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称为构筑物,如桥梁、烟囱、水塔、水坝等。从本质上讲,建筑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是人们用劳动创造的财富。建筑既具有实用性,属于社会产品;又具有艺术性,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又是一种精神产品。综上所述: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广义的建筑包括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活动(设计、施工)

建筑的构成要素“适用、安全、经济、美观”是我国的建筑方针,其贯穿于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功能(主导地位)、建筑技术(必要手段)和建筑形象(外在表现)中。建筑物的分类和分级按使用性质分:

(1)民用建筑:住宅,学校,商业,办公等(2)工业建筑:工业厂房,锅炉房,配电站等(3)农业建筑:温室,粮仓,饲养场等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砖混结构建筑(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3)钢结构建筑(4)其他结构建筑 按建筑结构的形式分:

(1)墙承重(2)骨架承重(3)内骨架承重(4)空间结构承重体系 按耐久年限分:(1)一级建筑(2)二级建筑(3)三级建筑(4)四级建筑 2.1园林建筑定义:

园林建筑是指园林中既有使用功能、又有选景、观景功能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和。2.1.1园林建筑的景观功能(1)点景(2)观景(3)引导游览路线(4)组织园林空间

颐和园佛香阁

苏州拙政园

2.1.2园林建筑的特点

巧于立意,恰于选址,妙于布局,精于体宜,特于造型,便于使用,美于天成(1)艺术性高

由于园林建筑特有功能的要求,为人们休想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要求既可观景又可成景,观赏价值要求较高,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2)功能性强

——可游、可居、可玩、可赏(3)灵活性大

构图原则和其它类型的建筑不同,可供观赏景物、短暂休息停留的建筑物很难说清楚其在约制上的要求,可以说“无规可寻、构图无格“。(4)四维动态空间

室内外空间组织灵活,组织空间游览序列和组织观景路线灵活多样。

(5)和整体环境协调(6)整体性强

(7)以人为本、景为人造

以人为中心,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设。

苏州博物馆

2.1.3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关系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始终表现出以人为本、景为人用的基本特点。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能与人的使用需要相统一、且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灵活性、通用住。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1)表现为水乳交融。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

(2)表现为相辅相成。园林是为建筑服务的,首先要先确定了建筑的风格才能确定园林的风格;然后在园林风格中更好地体现建筑,也就是以建筑为主,园林为辅。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如同我国的文化传统二样,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其基本的布局法则与建筑处理手法和西方建筑相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2.2园林建筑的分类:

(1)游憩类:科普展览建筑、文体游乐建筑、游览观光建筑

园林建筑小品。(2)服务类:饮食业建筑设施、商业性建筑设施、住宿建筑设施、摄影部、售票房。

(3)公用类:导游牌、路标、停车场、存车处、供电及照明、供水与排水设施、厕所、管理类、大门、围墙、其他管理设施。

2.3园林建筑的结构和构造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十字脊顶和盔顶等。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传统建筑屋顶形式

2.4园林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园林建筑的结构形式

(1)抬梁式也称叠梁式,屋瓦设在椽上,椽架在檩上,檩承在梁上,梁承受正个屋顶重量再传到柱子上。一个抬一个。流行北方。

(2)穿斗式又称立帖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橼,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

第二章:园林景观建筑设计原理

2.1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动诸如结构、材料、施工等物质手段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艺术技巧等精神要素为人营造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从上文的介绍可知,风景园林建筑由于其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独自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也决定了风景园林建筑在设计全过程的原则、方法、技巧等与其他建筑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⑴强调游憩功能、⑵形态灵活多变、⑶强化景观效果、⑷注重空间组织、⑸突出诗画意境、⑹传递天地情韵、⑺遵从自然生态、⑻建筑环境合一。

园林建筑除遵循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针,在设计手法和技巧上更为强调立意、选址、布局、空间序列、造景等方法的运用。

2.2园林建筑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往往是由多个建筑单体组合而成建筑群体。就建筑单体设计而言,任何一栋建筑单体都是由三类空间组成:房间、交通联系空间及其它部分(露台、阳台、庭院)。2.2.1房间设计

2.2.1.1房间设计应考虑的5个因素 ①使用要求

a使用性质 使用性质指房间的使用功能,如满足就寝功能的卧室、就餐的餐厅、会客的起居室、食品加工的厨房、洗涤淋浴的卫生间等,不同性质的房间功能不同,家具设备布置亦不同,因此,房间的开间、进深大小亦各不相同。

b使用对象、使用方式、使用人数 即使是相同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对象、方式、人数不同,则房间的平面布局也不相同。例如同是满足就寝的功能,旅馆的客房、宿舍的寝室、住宅的卧室由于使用对象、方式、人数不同,因此房间的现状、大小、空间高低内部布置亦不相同。

②基本家具、设备尺寸、活动空间

a.人体基本尺度 人体尺度决定家具设备尺寸。在建筑设计中确定人们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时,应照顾到男女不同人体身材的高矮的要求。

b.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人体活动所占用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c.房间的良好比例

使用面积相同的房间,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比例。但是,如果房间的长宽比大于2:1,则显得过于狭长,使用也不方便。因此,除了库房、卫生间、设备用房等辅助用房外,一般房间的适宜比例为1:1~1:1.5民用建筑房间常见的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设计时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③人流路线和交通疏散

室内的人流路线主要联系门洞和家具设备。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及门洞的位置,影响家具设备的布置。房间设计时应仔细推敲,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提高房间 的使用效率。通常比例狭长的房间往往交通面积大,使用效率低。房间的出人口较多时,应注意将门洞尽量集中,减少交通面积,并留出完整的墙面以利于家具的 布置。门的功能是解决室内外交通的联系,兼有通风、采光的作用。

(1)门的种类: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自动门、旋转门、折叠门、卷闸门等。其中供残疾人使用的门不能用弹簧门和旋转门;自动门、旋转门不能用作疏散门;

公共建筑中设置了旋转门,两侧仍需设置平开的侧门或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儿童活动场所除外)

④自然采光要求 a.采光形式决定采光效果

窗的大小、位置、形式直接决定使用空间内的采光效果。采光形式有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和综合采光。就来光效果来看,竖向长窗容易使房间深度方向照度均匀;横向长窗容易使房间宽度方向照度均匀。为了使房间最深处有足够的照度,房间进深应小于或等于采光口上缘高度的。

b.采光口大小

为满足使用上的采光要求,采光口大小应根据采光标准确定。实际工作中规定了不同类别房间的采光等级及相应的窗地面积比。窗地面积比指侧采光窗口的总透光面积与地板净面积之比值。

⑤热工和通风要求 2.2.2交通空间的设计

交通空间的作用是把各个独立使用的空间 房间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幢完整的建筑。交通联系空间包括出人口、门厅、过道、过厅、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部位,主要取决于功能关系和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一般建筑交通联系部分要求有适宜的高度、宽度和形状,流线简单明确而不曲折迂回,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此外,交通联系空间应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满足安全防火要求。园林建筑的交通空间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及枢纽交通空间三种基本的空间形式。

2.3 园林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是园林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建筑体型设计、立面设计、细部设计等方面。2.4.1园林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五个方面)①建筑的艺术性寓于物质性园林建筑同其它类型建筑一样,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与满足精神需求。②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

③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形式(如雕刻、文学、书法、绘画等),但主要通过建筑的手段和表达方式来反映建筑形象的具体概念。

④体现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继承传统又根据现代条件创新。

⑤建筑业的综合性对建筑造型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2.4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2.4.1构思与创意 定义: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立意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来用何种构图手法的依据。

第一,由于园林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富于诗情画意,因此,比一般建筑更为强调组景立意,尤其强调景观效果和艺术意境的创造。

第二,园林建筑设计必须结合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两个基本因素进行立意构思。2.4.2 选址

《园冶》中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是园林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一座公园或一幢观赏性建筑物如选址不当,不但不利于艺术意境的创造,且会因减低观赏价值而削弱景观效果。如何进行选址主要从以下儿个方面考虑: 第一,在对环境条件及风景资源进行分析调查的基础上,与组景立意密切结合,进行选址。

第二,利于赏景,从点景、观景方面出发,进行选址。第三,结合园林总体布局进行考虑。2.5园林建筑空间组合 2.5.1空间组合原则 2.5.2 空间组合形式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7

1教学设计的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 体现法律职业教育的特色, 在遵循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坚持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培养;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原则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按照以上原则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以项目为载体, 将不同的知识点, 技能点分布在精心选择的学生容易理解又感兴趣的项目上。“教师做导演, 学生做演员”, 教师通过项目的设计, 拟制出司法职业岗位所需工作任务, 对学生进行操练、示范、训练, 以此来实现高职法律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2改革课程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以课程项目任务的需要为主要依据, 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角度进行新的、系统化的改造。具体步骤是:第一步, 依据职业教学目标, 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及时增补, 以达到完成项目实践教学任务需要;第二步, 依据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为: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引入 (项目引入) ;实施 (任务驱动)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归纳 (知识、能力、素质) ;创新 (拓展) ;总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3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创新项目教学设计突出体现在: (1) 虚拟工作职场。如本次课教学内容是检察院工作任务之一的公诉职能起诉。这样就需要按照检察官岗位所需要能力设计训练项目, 以角色扮演方法, 以任务驱动实施教学活动, 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 突出体现学生参与性, 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进而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 (2) 突出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借助网络, 引领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高效便捷地学习专业知识、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及自身综合素质。 (3) 拓展教学方法。①“模拟案例”:采用先“模拟案例”的方法对所要学习和应用的知识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初步的使用, 然后“扩展案例”在做的过程中起到以做带学的效果;最后是“分小组学习”。对要设计的案例先“自主学习”, 如遇到问题再“团队协作”。通过这种方式训练,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还实现了“以学帮学”;对于每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要求学生“比较总结”, 比较自己先后所做效果, 同学之间相互比较, 然后归纳总结, “以比促学”, 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②“教学互动”:“互动”不是简单理解成让学生起立回答问题, 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 “边做边学”、“先做后学”方式互动,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 用任务训练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4) 设计教学评价。对学生实训过程设有教学评价机制, 对学生采取实训过程全程考核。具体考核包括:一是日常考勤10%;二是完成项目各阶段效果 (老师考核35%, 小组考核15%) ;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精神20%;四是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及评价总结等各项文档20%。 (5) 设置个性化教学反思环节。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 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情景是否和谐, 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 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 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 以此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的深入反思, 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能力, 促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总之, 作为高职法律职业教育者, 应以发展国家职业教育, 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为己任, 勇于探索高职法律职业教育改革, 以项目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创新项目设计任务, 用任务训练岗位职业能力, 并充分利用实战项目和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 来服务于课程实践教学, 最终实现实践课程教学与法律职业工作过程的双向结合, 以达到法律职业教育终极目标, 身体力行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法律专业技能应用型法律人才做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柳春, 汝宁林, 徐俐.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师实践教学竞赛方案设计与实践[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61-64.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8

视点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指对学科知识或技能等进行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逻辑处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质就是对这些丰富的内容进行科学处理,而处理的关键是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筛选出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或技能点(视点),并建立起这些“点与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视点结构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从浩瀚的学科内容中,筛选出最有效的知识,建立最科学的结构。现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第五课《童趣》,展现视点结构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它对目前新课改形式下古文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语文目标:能够从事物的细微之处发现物外之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其他目标: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方法,体会古文简洁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童趣;学习古文的方法

2.点定义:童趣:童年时代的体验,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引用课文的导入)

学习古文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主要有如何断句;

翻译古文的两种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

3.关键词:想象,古文学习方法

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课文原文

2.延伸材料:课后陈毓罴对《浮生六记》的概述

3.检测材料:课后“研讨与练习”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点引入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的宿舍里肯定也飞来了一些蚊子。有人仔细观察过蚊子吗?(停顿)对这些蚊子你们是什么态度呢?(讨论结果基本上是厌恶蚊子)这里就有一个人能从蚊子身上找到乐趣,想不想知道原因?请翻开课本19页!这个比你们年长两百多岁的……(介绍作者)

(二)点揭示

1.生字注音

2.师:全文主要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趣)

齐读文章,并注意沈复写了哪几件趣事?

3.老师示范正确的古文断句,教学生断句。(示范一段,后几段由学生完成)

4.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趣事?(师生一起总结)。然后请学生起来复述这个几个小故事(旨在翻译),老师同时指出翻译古文的两种常用方法:加字法、换字法(翻译环节老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古文的简洁性)——同时解决了练习二。

5.最后一段:“惩治癞蛤蟆”,可以让同学们模拟课文的插图,画出“惩治癞蛤蟆”的场景,充分展开想象,即使画得不像,也可通过脑海的画面再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更体现出“趣”味。

(三)点延伸

师问:为什么沈复能从这些大家可能都经历过的小事中发现这么多乐趣呢?结合课后陈陈毓罴对他的评价,讨论……(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再由一位同学发言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全班分享。

(四)能力检测

想象身边任何一处场景或事物,自由发言(要求:体现善于观察,富于想象)。

(五)点回归

(从德育角度,由学生总结)师问:你们喜欢像沈复那样的“同学”吗?怎样才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呢?(老师同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关键词)

六、板书设计

(一)生字:

稚zhì 藐miǎo 强jiāng 鹤唳 hè lì

怡yí 凹凸āo tū 砾 lì 壑hè 庞páng 癞虾蟆lài há ma

(二)童趣事件

(1)夏蚊成雷——鹤唳云端;烟——青云趣(物外)

(2)草、虫蚁、土砾——林、兽、丘壑想象

(3)二虫斗草图;惩治癞蛤蟆

该教学设计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为以后更加复杂的古文学习创造好良好的“会面”。利用视点结构教学法清晰地把该课文的重点——培养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简单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勾勒出来。

“点引入”中,从夏天大家都熟悉的蚊子入手,初探学生对蚊子的感觉。相比之下,年长两百多岁的“沈复同学”不仅观察过蚊子,而且还和蚊子一起玩耍。这里将沈复的简介巧妙地融合进“沈复同学”的这一概念中,既有趣又觉得亲切,使学生从童年的视角去观察沈复。接下来学生对于沈复和蚊子玩耍的事件自然感到新奇,于是顺势进入课文第二段的学习,及时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又实现了简单的古文知识点学习。

在本文三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复述情节,实物与想象物之间的对比,让学生给“惩治癞蛤蟆”画场景,都锻炼了学生的再现、想象能力,且在课堂活动中找到明察秋毫的乐趣,给学生传达用童心细心观察事物、收获生活乐趣的思想。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强化了学生使用古文翻译的“加字法”、“换字法”的方法。熟悉全篇的最后,老师抛出“你想成为沈复那样的人吗?如何才能做到呢?”的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同时,在《童趣》的教案设计中重点体现的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本文中占主导地位,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同时并存。例如在教授学生古文翻译方法——加字法和换字法时,老师实例演习一段,剩下的三段都是学生自己完成,方式就是同桌之间相互配合翻译,讨论出最佳的译文,并且向全班复述。探究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沈复本人的个性、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探讨上,面对相同的事物,为什么他偏偏觉得有趣?通过教案设计可以明显看出,在该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老师始终起的是引导作用。根据最初的教学目标,一步步把学生引入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中,同时一“趣”贯穿课堂,体现了课文的宗旨,也实现了“快乐学习”。

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它能更好地实现语文科学化建设,良好教学设计既能够辅助老师教学,又能够使学生学到更明晰的知识,视点结构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余立新.语文课堂教学概论[M].重庆出版社,2008.

[2]阎立钦等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的:

项目实训课的要求是在教学中通过某一具体项目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态度与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整形修剪是园艺植物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整形修剪的作用和目的,了解各种树形的骨架结构,掌握常规的整形和修剪技术的方法及原理,掌握盆栽花木、地栽花木的造型修剪。

二、教学目标:

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本节课的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理解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的核心目标是整齐美观。(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尝试通过整形修剪去改善植物的观赏效果。

(3)德育目标:提供一个思路,利用书本知识改善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三、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整形修剪的步骤。

(2)难点:理解整形修剪不等于乱剪,它必须符合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正确处理光照、温度、水分的关系。

(3)关键: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比如:为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修剪。

四、教学程序:

1.复习有关《植物基础》课程中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2.导入新课:

园艺工人的修剪是一种强调树的形体美的修剪,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为了营养生长而抑制生殖生长的。但同时我们本节课也要求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整形修剪使得植物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

一般地,在园林植物生长的第二年,等春梢长出后,在主干离地20厘米以上处,选留生长强、分布均匀、相互能有10厘米左右间隔的新梢3到4个。一直到若干年后的形态。通过以上各部的讲解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高潮,创造的火花开始迸发。为了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发挥,进而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创作,要求能够两两地互相观察并作好记录。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苏州园林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

5欣赏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指导

学生利用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师:我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

师: 它叫“明轩”。想看看吗?

师: 就是这个(图)。但它的原名不叫“明轩”,叫“殿春簃”,“簃”是书房。这是它的内景(图)。它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网狮园”中的一个庭院。这是它的庭院(图)。美不美?

师在苏州,像这样的园林很多,有些甚至比“殿春簃”这样美的园林建筑更美!不信咱们再看一些图片。

(背景音乐: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欣赏苏州园林)

这是网狮园„„这是留园„„这是狮子林„„这是拙政园„„这是沧浪亭„„

问题:谈谈你的感受?用一个比喻形容你刚刚看到的苏州园林的风景? 提示:苏州园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令人陶醉

如果能去苏州游览它的园林,会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但限于条件,现在去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神游”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的美丽风景。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字词。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三 作者介绍

他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大学,做过教育部副部长,是我国现代首屈一

指的语文教育家„„他写过童话、写过散文、写过小说、写过诗歌,他是有名的作家„„他编写过教材、编辑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是编辑家 „„,担任过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投影介绍:叶圣陶,教育家,作家,儿童文学家,苏州人)

四 生字检查预习(多媒体投影)

轩榭(xuānxiâ)重峦叠嶂(zhàng)丘壑(hâ)

嶙峋(lín xún)阑干(lán)池沼(zhao)

镂空(lòu)相间(jiàn)模样(mú)着眼 zhuo

(易读错的有“镂、间、着、沼”易写错的有“嶂、壑”)

五 整体感知课文配笛子独奏《姑苏行》,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明确:本文体裁?------说明文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六、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投影:叶圣陶先生:“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多媒体投影问题)

提示:

(1)首先,划出每段的中心句,若无中心句,可找出重点词语或概括大意。

(2)同学们先自主学习,然后同桌、小组相互交流,求同析异,统一看法,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2分析主体部分,理清说明顺序

(1)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的?

(2)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哪四个“讲究?

(3)速读7-9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

(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4)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明确:

1、结构:总——分——总

2、(1)苏州园林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3)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4)说明文顺序-----逻辑顺序(从概括----具体,从主要—-—次要,从整体----局部)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附“板书设计”

对象-----苏州园林

结构----总——分——总

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顺序-----逻辑顺序(从概括----具体,从主要—-—次要,从整体----局部)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神游”苏州园林,了解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感受到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同学们也一定从文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八课堂检测

1注音或写字

轩榭嶙峋斟酌镂空相间丘壑重峦叠嶂2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江苏苏州人,家,家,编

辑家。

3.填空

①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

前总是一幅完美的。

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的布局,讲究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九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了说明对象及特征,理清了文章结构及

说明顺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方法。

2学习准确、生动、严密的说明语言。

3重点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三 复习常用说明方法

为了把说明文对象的特征介绍得更清楚,说明文常常会运用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等阅读3-6节,找出文中所用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师举例: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像图画一样美学生找出一些句子并分析

3归纳总结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品析准确、生动、严密的说明语言

1提问学生:你知道对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吗?

明确:准确(因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你给阅读者的知识一定是准确无误的)。

2提示:一般说来,说明文语言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举例,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③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另外,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分析

4另外,除了上面分析的句子,还有一些语言除准确,还非常有文采。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②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起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五 小结

六 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回答问题

1.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2.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篇11

1 纸质教案存在的一些弊端

目前很多高校要求教员除了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外, 还要求教员制作传统的纸质文件教案。在传统的教案标准下, 很多教员制作的教案大同小异, 多数是对教学用书或参考书内容的拷贝, 还有一些教员一年一年的使用相同的教案, 这些教案从表面上来看, 完全符合标准, 符合要求, 但其内容具有照搬照抄性, 在实际授课中不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也就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就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 大学纸质教案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教科书上的所有内容照搬到教案上, 一种是提纲携领的标题式教案。前者内容繁琐, 很难突出讲解要点, 一边使用多媒体幻灯, 一边要从繁杂的教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显得有些杂乱和不清晰, 容易由于寻找内容而影响思路。后者由于是标题式教案, 仅仅是一个授课轮廓和框架, 信息量太少, 缺乏可参考的注解内容和提示, 讲解过于依赖幻灯课件内容, 也就很难把课讲生动、讲好。

2 电子教案并非完美无缺

电子教案是把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 借助于多媒体投影机而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案, 目前在大学教学中普遍使用。电子教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并为大家所公认, 电子教案传输信息量大, 字体清晰, 还可图文并茂, 若再加一些动画, 更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但是如果认为电子教案完美无缺, 那就错了,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做进幻灯片里面, 虽然电子教案信息量大, 但也是有限的内容传输。每张幻灯片上的文字一般不超过8行, 每行一般不超过25个字, 因此每张幻灯片上的文字部分, 不应该是象书本一样, 密密麻麻的布满文字, 而应该是标题式和摘要式的, 突出要点和主要内容, 这样才能使多媒体幻灯显得清晰和爽眼, 才不易造成学员的视觉疲劳。

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由于传统的纸质文件教案的弊端, 实际上教员很少参考和使用, 一般是对着幻灯课件讲解授课, 这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电子教案要求简洁清晰, 所以不可能覆盖我们要讲解的所有内容和要说的每一句话。因此如果完全撇开纸质文件教案, 过分依赖电子教案, 就只能凭着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解和阐述, 随意性较强, 容易造成讲解不清楚, 用语不确切, 甚至遗忘了讲解要点和内容。

3 设计融电子教案与传统教案于一体的新型电子教案

目前有很多计算机软件都可用于制作电子教案, 如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课件大师及Frontpage和Powerpoint等, 前四者功能强大, 主要用于制作专业水准较高的多媒体课件制作, 后两者功能相对简单, 易懂易用、快速方便。对于多数大学教员, 制作电子教案的目的只是用于教学, 所以在选择电子教案软件时, 要考虑软件的简单、快速、高效性。Powerpoint2000不但简单易用, 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模板、自动版式、动画效果、声音效果、幻灯片切换方式、动作按钮、超链接等, 使教师可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图文并茂、影声齐备的幻灯片教案, 是我们大学教员制作电子教案的首选软件。

在使用Powerpoint2000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功能, 可在电子教案的基础上融入纸质文件教案的内容, 不仅使教案方便实用, 也简化了纸质文件教案的制作。在制作幻灯片的界面上, 幻灯片下方是“备注”栏, 由于“备注”栏在放映幻灯片时并不出现, 所以常常被我们忽略或视而不见。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备注”栏填写纸质文件教案的一些内容和注释说明, 如解释内容、欲举的例子、欲提问的问题、重点难点、版书内容和每一张幻灯片的讲解时间分配等。然后把幻灯片与“备注”栏一起打印, 就可以作为实用性的纸质文件教案。在打印时, 首先在“打印内容”栏选择“讲义”, 然后在“讲义”栏选择每页打印幻灯片的张数, 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每页打印4或6张幻灯片;然后再在“打印内容”栏选择“备注页”, 即可把幻灯片内容与备注内容一起打印。这样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上半部分, 而教员的教案包括上下两部分, 把幻灯片和要讲的注释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该张幻灯片要强调的部分、要阐释的内容和举例等清楚有序, 一目了然。不仅如此, 在实际上课时, 我们还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轻松实现在教员的电脑上同时显示幻灯和备注内容, 而学员的大屏幕上只显示幻灯内容, 看不到备注内容。

4 扩展Windows桌面到另一台监视器上

把Windows桌面扩展到另一台监视器上, 实现教员的电脑显示器上可以观看“备注”栏的内容。设置步骤如下:①在连接了外部显示器或者投影仪的情况下, 在桌面上点击右键, 选择“属性”, 点击“2”号屏幕, 选中“将windows桌面扩展到该显示器”, 同时设置适当的分辨率。单击“应用”。②打开PPT课件进行幻灯片放映前的准备工作, 点击幻灯片放映, 选择设置放映方式, 点击“显示演讲者视图”, 单击确定后就完成了设置。③开始放映幻灯片, 点击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或者直接按“F5”。两者的区别是, F5从头开始放映, 而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是从当前幻灯片开始往后放映。⑤其放映的结果是教员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看到的内容, 包括了大纲栏、幻灯片栏和备注栏全部内容。大纲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的文本大纲, 其中列出了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页码、主题以及相应的要点;幻灯片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详细内容;备注栏主要用于为对应的幻灯片添加提示信息, 对教员授课起备忘、提示作用, 非常便于教员进行课堂讲解。针对这个视图, 演讲者不仅可以看见每张幻灯片的预览, 还可以知晓下一张幻灯片的大致内容, 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备注”的内容, 从而可以把握好讲解的内容与时间。而在实际播放演示文稿时学员在投影屏幕上只能象以往一样看到幻灯片栏中的内容, 而看不到大纲栏和备注栏中的信息, 因此不影响学员的视觉效果, 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员的授课效果。

5 设计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电子教案

目前, 现成的医学类课件很多, 就医学来说, 有“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和“卫生部医学CAI课件”系列, 还有各类医科院校自己制作的电子教案, 应该说, 这些教案都是花费了很大气力制作成的, 甚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都很优秀。但是每个教员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若把这些电子教案完全照搬、直接拿来用于自己的教学, 肯定是不合适的, 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经验和科研水平。而且照搬来的课件的内容、深度、重点难点的阐述等与本校医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不一致, 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 每个教员都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和经验, 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设计出一个针对性强、目标明确、信息量大的医学电子教案, 肯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对教案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反思, 也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在讲解幻灯片时, 可能有的幻灯片讲解拗口、不顺畅或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因此课上要及时记录, 课后要反思和总结, 改进和优化教学,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要制作出满意的电子教案和讲好每一堂课, 不仅要求我们教员有高度的责任心, 还要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对其专业领域知识作出深入思考, 惟其如此, 才能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才能满足学员对学科知识的渴求。

参考文献

[1]裴建明, 王高峰, 张晓东, 等.浅谈生理学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2) :38-39.

上一篇:餐厨垃圾处理说明书下一篇:学生基本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