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

2024-07-11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精选12篇)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 篇1

22.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

20.D

21.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2.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基本意巴对即可。

23.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24.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基本意思对即可。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 篇2

一、猜想、验证,激发阅读兴趣

尚德课堂强调教学从学生的学情开始,学生了解的程度是设计《苏州园林》教学的起点。苏州园林是苏州城市的一张名片,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教学《苏州园林》伊始,我让学生猜想作者在课文中会写到苏州园林的哪些东西,作者会按照怎样的思路写作。课堂上,这两个很简单的问题,把学生和作者的思维巧妙地连接起来。这两个问题勾起了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生活记忆,也勾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在阅读猜想阶段,学生对苏州园林景物的猜想主要指向苏州园林中的典型景物 :假山、池子、围墙、廊子、房屋、花草树木、动物等等,忽略了苏州园林中特别细小的部分。而且,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猜测,也是基于一般的、粗线条的知识积累,如空间顺序、游踪、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是一篇精美的文艺性说明文,堪称说明文教学中的典范。尚德教育中,如何发挥典范的示范性有效进行说明文教学,让说明文知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系统中,是值得教师们好好谋划的。我在本文教学的起始阶段,顺着学生的思路教,也教出了《苏州园林》的理趣境界。虽然学生原有的生活图式和课文自然存在差距,这差距恰恰是我们开展好课堂教学所需要做的事 ;弥补差距,按照学生需要仔细研读课文 ;自我发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文永在学生心海。

事实上,让学生猜测是为了激发想读的欲望,学生就会生成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我到底猜到了作者写的那些东西没有?作者是不是这样写的?所以,在自我朗读课文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边读边用笔圈画,读书效果明显提高。

在验证阅读阶段,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猜想的不足,忽视了园林中细小部分——每个角落、门窗、色彩 ;同时也没有注意到作者写围墙廊子的意义——其实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层次,是写游览者对苏州园林空间的整体感受,而不是单纯地写围墙和廊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只有像作者那样观察苏州园林,才能全面地反映苏州园林的风貌特点。这样,课文的写作顺序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从主要写到次要,从大写到小。但这些内容的学习还仅是基于学生的自我感悟,还不能算是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维,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维的触角在阅读过程中伸向远处高处。

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师 :本文写“苏州园林”是不是写苏州某一个具体的园林?

生1 :不是。是写苏州所有的园林。

师 :这就难了,一篇小文章要写苏州所有的园林?

生2 :文章写了苏州园林中共有的东西。

生3 :抓住了苏州园林中共有东西的共同特征来写。

师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生4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师 :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这一句)

师 :为了体现这个共同的特征,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表述?

生5 :四个“讲究”。

师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读)

师 :这四个讲究和“务必”那一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6 :总分关系。

师:这四个讲究又和下面哪几节一一对应?

生6 :3、4、5、6节。

师 :那还有7、8、9节呢?

生6:7、8、9节包含在“一切”中。因为“务必”一句和四个“讲究”构成总分关系,四个“讲究”“一切”又和下面几节构成总分关系。

师 :那哪个同学来完整地总结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

生7 :作者以总分的结构,从主要到次要,大到小的顺序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通过“本文写苏州园林是不是写苏州某一个具体的园林”这么一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由具体的看得见的东西引领到整体的理性的造园理念上,又通过“这四个讲究和‘务必’那一句话是什么关系”“那还有7、8、9节呢”两个追问,自然把学生引向文章的结构。说明内容一目了然,说明顺序一点就通,但如何自然地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需要细细体会。课堂上,我重点让学生朗读苏州园林共同点的句子——四个“讲究”及“一切”句,让学生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特点,也借机认识段落之间的关系,把文章结构教学不知不觉寄予其中。

从猜想写作内容到写作思路,再验证自己的猜想,不仅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还让学生感知到自己的差距,更激起学生想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是容易让学生接受的。

二、评说、品味,切入文本关键

文本的感受与阅读,其实是“养性励行”的过程。通过文本来涵养学生本性或者个性,恰恰是语文课程目标所期。在“尚德教育”中,“养性励行”强调“养”之有素,方能厚积薄发。《苏州园林》之所以精美,语言的精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者在文中表述了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感悟,属于个人的看法,但希望个人的看法能够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不仅需要生动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更需要用精准恰当的语言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因此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生动性是“养性励行”的重点。

当学生知道了本文写了什么和按照怎样的顺序写以后,我问学生“我们还要学习本文的什么”,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为还应该学习 :本文的语言表达、如何欣赏苏州园林的美、说明方法、写作目的等等。事实上,就语言来说,课文确实非常经典。第一节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中的“据说”一词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据说”,表明作者并没有实际确定证实过园林到底有多少,如果将这个词拿去,意思就变为肯定,与原意不符。第4节“大多引用活水”中“大多”表示大部分,并不是全部,表明少部分也有用死水的。第六节“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中的“必然”意思为“一定”,如果把这个“必然”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园林花墙和廊子设计的精巧。作者用词精致、准确、客观,这些词都能很好地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所以,当我遵从学生的本意,让学生寻找学习方向时,学生的想法都具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学习审美,我们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获得一定的鉴赏苏州园林美的知识方法,作为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也应该是学习的一个要点。但精准恰当的语言能够涵盖这些具体的内容,所以,我把品味本文的语言作为本节课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学习。课堂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准确、生动”的用词,又通过示例的形式先让学生感知,然后才让学生在文中自由寻找、批注,表达自己的感悟。事实上,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感悟出乎我的意料,很有灵气智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自由氛围下的学习热情。我们看这个交流片断——

生1 :第5节“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珠光宝气”指闪耀着珍宝的光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开得鲜艳、繁茂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不仅写出了花的鲜艳,更写出了游览者愉悦的心境,“可是没法说出来”进一步突出了花给人美的享受。可见文章语言的生动。

师 :你分析得太好了,可见你理解得深刻。

生2 :第5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寂寞”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人觉得树也像人一样有情感,既形象地说明景物特征,也写出了苏州园林四季常青、优美如画的景象,读来有诗意。

师 :分析得好,老师再补充一点,“寂寞”是游览者对苏州园林栽种花草树木的总体感受,突出表现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栽种的特色。

生2 :我对第5节“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一句要补充。“珠光宝气”体现了花开时鲜艳的色彩美,“没法”使人对花的鲜艳产生联想。

生3 :第2节中“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句中四个“讲究”采用了排比,写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精心设计。

师 :这四个句子,还有一定的规律呢。看出来了吗?

生3 :和下面的四节一一对应的。

师 :对,每一个“讲究”分别对应下面一节。所以排列次序不可变化。

生4 :第4节最后两句话“鱼戏莲叶间”这一诗句,生动形象地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夏秋季节如诗如画的美景,也与上文“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相照应。

师 :你不仅分析了诗句的美,还分析了诗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非常好。

“顺乎自然”,本是古代“养生”理念。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他在《养生主》中强调“缘督以为经”,说的是养生要顺着事物的自然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这里,庄子强调的“顺乎自然”,即顺乎人体的生理要求,不强行压制,也不汲汲追逐。课堂教学环节当我们“放纵”学生的本心,让他们对文本作一番透彻的阅读,让他们自由建构文本语言的美丽境界,你会发现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比教师的预想精彩得多,深刻得多。事实上,我们有时往往人为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如果回到尚德课堂的自由思考境界中,学生获得的必将是最为精彩的阅读美丽。

三、探究、推测,合理解释写作动机

“尚德课堂”从杜威的“儿童为中心”出发,认为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中心,学生是教学发展的中心,学生是自我学习力发展的中心。在阅读《苏州园林》时,我们怎样让学生的这种自我学习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当学生获得了对课文的完整理解时,一个疑惑也在学生心头潜滋暗长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发展学生本心的追求,我让学生探究、推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根据对文章的整体了解认为 :是为了向大家介绍苏州园林的美,是为了表达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是为了向读者介绍如何鉴赏苏州园林的美。

这三种理解第一种是针对教材文本功能而言,第二种暗合了作者写作的原初目的,第三种是读者阅读文本时获得的读者意。无论哪一种理解,既然学生提出了教师就有义务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根据学生的理解是这样引导的——

师 :我们了解了《苏州园林》的内容和写作的顺序,也鉴赏了《苏州园林》的语言妙趣。你们知道作者当初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吗?

生1 :为了教人们如何审美?

师 :你怎么读出来的?

生1 :第一节“如果要鉴赏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中“鉴赏”是鉴别欣赏的意思,那么作者就有可能是要教人们如何鉴别欣赏园林。

师 :真聪明,从一个词上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很好。还有吗?

生2 :表达对家乡苏州眷恋、赞美。

师 :叶圣陶先生是苏州人,写作本文时他不在苏州,写家乡的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爱很好理解。我们来看书下第一个注解。本文原题叫《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什么叫“深眷”?即“深深的眷恋”,明确表明了对苏州的眷恋赞美啊。

生3 :还表达了对苏州园林设计师和匠师们高超技术高度的赞美。

师 :一篇文章同学们读出了多种情感,叶圣陶先生肯定会为你们的聪明感到高兴。

在学生充分感受《苏州园林》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作者写作《苏州园林》的真正目的是为香港要出的一本摄影集《苏州园林》作的序,并简单地进行了“序言”文体知识的教学。事实上,叶圣陶先生的序写好后,香港的摄影集没出版,却造就了现在这么一篇专门介绍苏州园林的文艺性说明文。课堂教学环节,我出示了《苏州园林》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由此让学生觉得他们读本文时感受到的情感,也是有一定依据的,也是很自然的事。

师 :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为香港要出的一本摄影集《苏州园林》作的序,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序”吗?

生(齐答):知道。就是写在一本书的前面的文章。

师 :对,“序”就是写在一本书前面的文章。文中可以交代写作的原因,介绍书的内容、写书的经过等等。那么我们看这篇文章像“序”吗?

生(齐答):不像。

师 :对,不像了。为什么呢。这篇文章在进入教材前,把第一节、最后一节删去了。我们看最后一节——

叶圣陶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

这节课的最后,我还布置一个猜想性的思考题 :如果叶圣陶先生现在回到苏州,再写《苏州园林》,他又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离开课堂。

尚德课堂以“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为理念。这种追求理念,意味着教师应该遵循本心设计教学,开展顺乎自然的教育规律教学 ;这种理念追求,还意味着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在课堂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学《苏州园林》,我顺着学生的思路,一同猜测、探究《苏州园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顺序,体现了什么样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样的文体……我以学生原初的认识为起点,以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方式逐步深入,努力探究、寻找学生和作者在表达认识上的差距,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强调终身学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全球性发展的战略目标。苏州“尚德课堂”旨在提升深度阅读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趣味、阅读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更强调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深度表达能力、深度求新求异能力、深度交际能力、深度动手能力等。因为,当我们围绕“深度”提升课堂学习力时,我们的学生才能变为“尚德”的最强大脑。

摘要:翁永兴校长建构了尚德教育体系,要把尚德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遵循本心设计教学,开展顺乎自然规律的教学。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遵循本心的开展学习,顺乎自然的发展个性品质。在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教学《苏州园林》,笔者采用尚德理念,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猜测、探究《苏州园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顺序,体现了什么样的语言特点……以学生原初的认识为起点设计教学,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苏州图书馆的城市阅读推广纪实 篇3

近年来,苏州图书馆立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践行城市阅读推广的理念,并建立一种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通过逐步建设遍布苏州城乡的社区图书馆网络,构筑起良好的城市阅读空间,使市民能够就近使用图书馆,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推广城市阅读,读书活动常态化

面对信息载体越来越多元化,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来提升人气,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定期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等等。苏州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品牌“苏州大讲坛”,每年举办讲座超过百场。

苏州图书馆自1998年起就每年举办“苏州青年读书节”,对之后苏州阅读节的举办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2006年,“苏州青年读书节”提升为由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苏州阅读节”。2010年开始,苏州图书馆参与了苏州阅读节组委会的活动方案策划、全市读书活动信息收集等工作。同时,苏州图书馆作为苏州阅读节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宣传活动。此外,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苏州图书馆都会举行“经典美文诵读活动”。

建立苏图模式,公共服务体系化

提到苏州的公共图书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遍布苏州城乡发达的社区图书馆网络,它被业内专家称为与国际接轨的“苏图模式”。

自2005年起,苏州图书馆积极与各区政府、街道开始合作建设分馆,最大限度地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截至2013年4月,苏州图书馆已建成50个社区分馆,总分馆之间实行统一管理、通借通还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胥江实验中学分馆建设模式。该分馆是苏州图书馆与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合作建办的分馆,该馆既是中学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通过开设“阅读辅导课”、编制《缤纷阅读》《教研信息》等形式,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正确阅读行为,培养青少年良好阅读习惯方面的作用。

拓展服务范围,读者服务亲民化

“十二五”以来,苏州图书馆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契机,努力提升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能。

苏州图书馆长期依托盲文阅览室,为残障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如盲人读书会、免费送书上门、“让我的声音陪伴你Ⅰ和Ⅱ”爱心磁带和爱心mp3捐赠活动、盲人爱心电影等,在不断拓展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成立了自己的志愿者组织。

2011年,苏州图书馆参考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图书起跑线”运动,启动了亲子阅读推广项目——“悦读宝贝”计划。这项计划面向婴幼儿家庭,旨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让幼儿从出生起就开始接触书本,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目前,苏州图书馆有2辆专门为未成年人服务的流动图书大篷车(包括学校和社区有27个固定服务点),以及43个流通服务点,为监狱、部队、边远的学校和社区等各类对象,提供图书借阅和读书交流活动。2012年,苏州图书馆推出了首个“工地书屋”,为参与苏州市政建设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今后还将争取把“工地书屋”服务延伸到更多建设工地,惠及更多城市建设者。

创新服务方式,服务管理数字化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毋庸置疑,读者对电子书等数字资源的需求飞速增长,与此同时,读者对纸质图书和资源的需求仍然存在。因此,图书馆不得不同时满足两类图书馆用户的需求,既要“守望”传统,又需拓展服务理念,通过各种形式满足读者用户的多元需求。

苏州图书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图书馆的转型之路。2008年推出了“掌上苏图”服务,只要下载相应的手机客户端,就可以通过点击苏州图书馆官方网站,实现书目查询、读者服务、动态信息,分馆导航四大功能。“掌上苏图”的一个亮点就是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引入手机平台,开创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的新渠道。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篇4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长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浏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上面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4分)

2、选文第一段在说明池沼的特点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评述池沼与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3分)

3、苏州园林的设计别具匠心,处处体现着图画美。例如“鱼戏莲叶图”、“古老嶙峋的藤萝图”等。除此之外,读了选文,假如让你去游览苏州园林的话,你最想去感受的是哪个画面?为什么?(4分)

4、选文的语言或准确、或生动。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3分)

示例: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批注:“大多”一词用得准确。表明并非所有池沼都是活水,突出苏州园林水的特点,使人感觉富有生气。

语句:

批注:

5、运用选文有关信息,说说下面两幅画中哪一幅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请简述理由。(3分)

(图一) (图二)

附答案:

1、(1)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设计显示出的艺术美。(2)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着眼画意显示的美。4分,答到一点得2分。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3分。

3、不设统一答案。4分,如“竹树掩映的假山图”、“重峦叠嶂的假山图”、“决不雷同的桥梁图”、“高低屈曲的河岸图 ”、“一池活水的池沼图”、“俯仰生姿的花木图”等。能从画面的特征及体现的情趣等方面谈感受即可。写出画面2分,理由2分。

4、不设统一答案。选择语句1分,批注正确2分。共3分。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5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本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由高到低

B.由外到内

C.由具体到抽象

D.由总说到分说

3.“一年四季不寂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了事物的动感和层次感的一项是:( )

A.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B.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C.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D.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5.“这是不足取的”中的 “这”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这段说明文字中的议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2.D

3.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4.A

5.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 篇6

▲ ▲ 12.【甲】【乙】【丙】三段文字同样都写到了藤萝,但在写作目的上有所不同,请做具体分析。(3分)【答】 ▲ ▲ 13.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下面的两个句子就能让人“反复地品味”,请你分别说说它们的精彩之处。(4分)①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答】 ▲ ▲ ②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答】 ▲ ▲ 参考答案:

11、示例:文中说到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更具体鲜明地突出“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2分)

12、【甲】文以几个园里藤萝的奇特造型和开花风韵生动展示了苏州园林栽种花木“着眼画意”的特征;【乙】文以幽径这株古藤萝的生机无限又不事张扬来反衬灭美者的残忍,揭示了“愚氓灭美”的悲剧意味。【丙】文以紫藤萝瀑布的盎然生机与无穷活力引出“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的人生哲理。(3分,答出一点给一分)

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篇7

一、1、B (熔岩产生磁性无根据) 2、A3、C 4、D (原文未谈到月球生命) 二、5、C (终生) 6、D (A依靠, 动词于是, 连词B却, 转折连词用, 介词C“的”, 助词无义, 取独助词D都是表轻微的转折连词) 7、B (烈士:有志建功立业的人) 8、 (1) 将要落下的叶子等着微风吹来便掉下, 那么微风的力量大概是很小的。 (“俟”1分, “盖”1分, 句子通顺1分) (2) 才能不及古人的一半, 而功效却几倍于古人。 (“不”1分, “倍”1分。) (3) 又何况那些为贪得大名而冒犯道家的忌讳, 凭借短浅的才智却以圣贤所感到为难的事情为容易的人呢! (“冒”1分, “运”1分, “易”1分, “难”1分, 句子通顺1分。) 9、楚庄王谋画事情十分妥当, 大臣们没有谁比得上他, 退朝后面露忧虑之色。申公巫进言说:“您退朝后面露忧虑之色, 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我听说, 诸候能自己选择老师的, 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 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 就会亡国。如今以我这样不才之人议政于朝堂, 并且大臣们比不上我, 我们的国家恐怕要灭亡了吧, 我因此而忧虑啊!”三、10、⑴同意。 (1分) 上阕写景, 景真如画, 生机盎然。一溪新绿, 几行柳黄, 双飞鸥白。大笔一抹, 颜色斑谰, 水之绿, 柳之黄, 鸥之白, 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2分) 尤其是巧妙地用了“染就”“飞来”“弄晴”等动词, 使画面显得更加活泼, 富于动态美, 收到了丹青难绘的效果。 (2分) ⑵这两句诗写倚楼人眼中景象:远处几片淡淡的云, 一江静静的水, 半山笼罩着烟雾的树, 那寸心所系的, 却依然没有出现。 (2分) 以景显情, 内涵丰富, 意境苍茫渺远。 (1分) “寸心”二字显离情之深远, “目”活脱脱地表现了画面上的女子失意的神态。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 (1) 行程畅快、平稳, 不必担忧 (由“流水通波”分析) ;诗人与柴侍御相距不远, 共一道青山 (第三句) ;明月相照, 相互思念, 心理距离很短 (第四句) 。 (2) 《送》诗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黄》诗表达了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四、12、 (1) 炊烟是轻柔、朴素而淡雅的 (2) 炊烟是母性的 (3) 炊烟是宁静而淡泊的 (4) 炊烟是颤悠悠袅娜上升的13、因为忙于生活的人们常常淡忘了童年的美好记忆,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淡忘了母爱;因为炊烟包含了伟大的母爱和温馨的生活气氛, 所以不该被遗忘。14、 (1) 首尾呼应, 开头写的是闻着炊烟抵达村庄, 结尾是望着村庄的炊烟怀念母亲。 (2) 村庄与城市对比, 村庄的炊烟令人怀恋, 城市无炊烟令人担忧。 (3) “炊烟”象征母爱。 (说清了其中的两点可得6分) 15、 (1) 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赞美) 和对温馨生活的向往 (留恋) (2) 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质丰富) , 亲情 (母爱) 却逐渐淡化和被忽视。16、 (4分) 答: (1) 以前认为阳光单纯、平淡、廉价、简单 (2分, 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得分) (2) 后来认为阳光美丽、充满感性。 (2分) 17、 (6分) 答:对比。 (1分) 将南方的“阳光微弱”与北方的“阳光绚烂”作对比, (2分) 暗示自己已经久违了灿烂的阳光, 表达了对阳光无限的向往之情。 (3分) 18、 (4分) 答: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浮躁骚动, 身心疲惫, 慢慢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意识和情怀, 正一步步沦为生活的奴仆。 (2分) 因此, 人们需要晾晒自己“被尘世所累而日渐发霉的心”, 需要寻觅纯真, 救赎灵魂, 追寻生活的诗意, 提升人生的质量。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9、 (6分) 答: (1) 阳光不仅单纯、平淡, 也美丽、充满感性, 可以让我们沐浴个彻底。 (2) 琐碎的生活渐渐窒息单纯美好的心灵, 内心的失落渴望阳光的照耀。 (3) 阳光可以涤净自己骚动的心灵。 (4) 阳光象征着纯真、诗意的生活, 追寻阳光就是追求理想的生活, 提升人生的质量。 (每点2分, 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肖阳

阅读训练答案 篇8

(一)老槐树

1.笔直 巨大 茂密 绿色 和蔼 快乐

2.慈祥 茂密

3.粗壮 和蔼

4.(1)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伸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2)它那灰褐色、笔直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

(3)三四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合抱不过来。

5.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二)小青蛙

1.轻轻 移动 透亮 机智

2.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在发脾气,一鼓一鼓的。

特点:眼睛大大的、身体碧绿、肚子是白色的而且还很大。

3.因为青蛙捉害虫。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庄稼的损失会很大。

4.我便决定把小青蛙放了。从今以后,我要保护青蛙,善待所有人类的朋友。

5.略

四年级阅读主题:热爱和平

(一)一个苹果

1.(1)A (2)A

2.激烈地(争论) 微妙的(变化)

顽强地(拼搏) 刻苦地(钻研)

3.不重复。“幸福”是“我”为生活在这充满友爱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骄傲”是“我”为身边这些危难之时不怕牺牲自己、首先想到他人的战友而骄傲。

(二)和平鸽

1.动人 驯养 请求 惊奇

2.一只洁白的和平鸽

3.(1)返回巢穴。

(2)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4.竹竿上的白布被他换成了象征复仇火焰的红布。

5.第一层:留辛驯养了一群白鸽。

第二层:徳寇杀害了留辛,并扫射鸽群。

第三层:应留辛的爷爷的请求,毕加索画了一只白鸽。

五年级阅读主题:童年趣事

(一)播种希望

1.高高 哞哞 清脆

2.(1)脊背向前弯曲。

(2)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3.(1)补充说明 (2)补充说明 (3)转折

4.怕“我”失望,想在“我”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并让“我”感受成功。

5.表面上“我”收获了一个大西瓜,实际上“我”还收获了自己成功的事业、乐天的性情和幸福的生活。

(二)童年趣事

1.zhān qiāo

2.(1)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2)形容战斗、竞赛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3.普通 索然无味

4.时间 家乡的歪脖子大枣树

5.春天:用弹弓打马蜂窝被蜇。

夏天: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

秋天:打枣,吃枣糕。

冬天:掏鸟窝,吃鸟肉。

六年级阅读主题:艺术追求

(一)摔琴

1.而来 虚席 如痴 袅袅 震惊 悠然

2.有名 绝妙 宝贵 惊讶

3.(1)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2)安闲、闲适的样子。

4.“余音袅袅”一词写出了观众都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人们正在享受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这件“宝贝乐器”却只有一元六角五分。

5.(1)看五千元的小提琴 欣赏演奏者的技艺

(2)演奏的技艺 欣赏演奏者的技艺

6.观众可能会说:“这么昂贵的琴摔坏了,多可惜啊!”

7.示例:一个好的演奏家,靠的不是昂贵的乐器,而是他的演奏技艺。做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学着看他所掌握的本领。

(二)伯牙学琴

1.①A ②B

2.为了让伯牙从大自然中感受真正的音乐。

3.是大自然中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

4.大自然的清声鸟语。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 篇9

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南浦菰蒲①覆白 ,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②,烽火年年报虏尘。

注 ①菰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俗称“茭白”。②长洲苑:古苏州的一大胜境,始建于吴,可与西汉的上林苑并论,屡遭战火劫难。

(1)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此诗云:“此舟行纪事之作,通篇只写得‘不见人’三字。”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2.(1)“不见人”三字贯串于本诗的前三联写景之中:水路全被菰蒲、白覆盖,少有舟行;东吴的.百姓都去打仗了,野外的棠花孤独地盛开,无人欣赏;江燕归来屋中无人;客人经过不见有人送迎;田野荒芜不见有人耕种。

园林苗圃试卷A答案 篇10

一.名词解释

1.结实间隔期:是指其相邻的两个大年之间相隔的年限

2.播种品质:指种子纯净、饱满、千粒重大、生活力强、发芽率高的品质。

3.遗传品质:是指种子保持原来的速生、丰产、优质的品质。4.种实调制:是指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 5.净种:将种子进一步纯化的过程。

6.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是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种子的重量的百分比。

7.整形:指用剪、锯、捆绑、扎等手段使幼树长成栽培者所希望的特定形状,提高其观赏价值。

8.修剪:指对树木的某些器官加以疏删或剪截,以达到调节生长,开花结果的目的。

9.分株繁殖:是将植物营养体从母株分离单栽借以繁殖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10.容器育苗:就是将培养土或培养基质装入器皿内繁育苗木的方式。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常用的药剂可分为(杀菌剂)和(杀虫剂)。2.基肥的种类有(堆肥)、(厩肥)、(绿肥)。

3.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5.嫁接方法有(枝接)、(芽接)、(根接)、(叶接)。

6.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外植体不同,可分为(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7.按除草剂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8.土壤灭菌杀虫常用的药剂有(硫酸亚铁)、(敌克松)、(福尔马林)。9.苗木分级主要依据(苗高)、(胸径)两个方面。

10.无土栽培即(不用土壤)是(用化学溶液或栽培基质培养苗木)的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嫁接繁殖中,砧穗亲和力是影响其成活与否的先决条件。(√)2.刺槐种子浸种时水温可达90℃。(√)3.萘乙酸是细胞分裂素。(X)

4.净度与种子的贮藏时间(寿命)没有关系。(X)5.所有树种的结实都有大小年现象。(X)

6.播种之前,要对播种沟的沟底进行镇压,其作用是接通沟底毛细管。(√)

7.扦插后应立即灌足第一次水,以后应经常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

8.松类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采集。(X)

9.对富含脂肪有香味的种子,如松、柏等,可装入不带盖的容器中,因此这种香味可以驱除鼠害。(X)

10.嫁接针叶树时,一般采用共砧嫁接。(√)

四.选择题

1.适宜秋播的种子是(C 山桃). 2.木兰的播种床垄为(A 高床).

3.用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时,一般使用的浓度为(A 2-3%)。4.龙爪槐修剪多用(B 重短截).

5.切接法一般适合于(B、砧木较小,接穗较小)时的嫁接。6.适宜高水温浸种的种子为(D 皂荚). 7.适宜低水温浸种的种子为(C 侧柏). 8.月季属于(A 愈合组织生根).

9.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10.对难生根的植物扦插状态应为(B 生长状态).

五、简答题 1.营养繁殖的意义。

答:(1)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2)对园林植物中不能结实的种或品种,可用营养繁殖法繁衍后代(3)繁殖速度快,尤其是组培育苗获得成功以后,繁衍系数得到了极大提高。

2.常用种子的催芽的方法?

答:

1、用水浸种

2、机械损伤

3、化学处理

4、层积催芽

5、其他处理

3.苗木越冬防寒的方法有哪些?

答:l.埋土防寒 2.风障防寒 3.灌冻水防寒 4.假植防寒 5.塑料薄膜包裹防寒 6.塑料大棚防寒 7.涂白防寒 8.活窖防寒

4.种子品质检验有何意义?

答:1.通过种干净度测定可以解决夹杂物情况,进一步净种。2.通过发芽率测定,可知种子发芽情况,为播种提供依据。3.通过测定种子重量可以判断种子的适用程度4.遗过合水量测定可以进行贮藏和保证种子安全。5.通过检验划分等级。6.通过检验可以防治病虫害的传播。

5.接穗与砧木的选择着重考虑什么。

《小说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篇11

2.(1)“我”用种种借口“抢劫”了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钱。(2)暗示反动统治之所以能维持,正是因为人们不反抗。

3.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有权者利用劳动人民的善良、软弱为所欲为的现实,揭露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罪恶。

江苏苏州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篇12

20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英 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六大題,满分100分(不含听力口语3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 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在答題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題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題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題;

4. 考生答題必须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 She has gone abroad,______?

-No. She is still teaching us English at our school now.

A. is sheB. isn’t she C. has she D. hasn’t she

2. - Congratulations! Your speech is excellent.

- ______.

A. Oh, no B. It doesn’t matter C. That’s a good idea D. Many thanks

3. In order to find ______ better job, she planned to learn ______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A. the; a B. a; aC. the; the D. a; the

4. - Could we see each other at 9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 Sorry, let’s make it ______ time.

A. other’s B. the other C. anotherD. other

5. Yesterday I downloaded a new program ______ the Internet. Now I can watch TV and movies ______ my computer.

A. from; on B. with; in C, in; with D. on; from

6. It was ______ lovely weather ______ we decided to spend the day on the beach.

A. such a; that B. such; that C. such; as D. so; that

7. -I hear you’ve got a new iPhone 4S. ______ I have a look?

-Yes, certainly.

A. May B. Do C. Shall D. Should

8. The chairperson received about three ______ applications to join the Bird watching Club.

A. hundred B. hundreds of C. hundred of D. hundreds

9. You don’t know ______ I want to see you again. It’s a year since I last saw you.

A. how soon B. how longC. how often D. how much

10. 一 What would you do if it ______ tomorrow?

一 We have to carry it on, since we’ve got everything ready.

A. is raining B. rains C. will rain D, rain

11. I had to call a taxi because the box was ______ than I’d expected.

A. heavy B. heavier C. the heavier D. the heaviest

12. Some of my friends eat with their eyes. They prefer to order what ______ nice.

A.feels B. smells C. looks D. tastes

13. We haven’t discussed ______ yet .

A. where we are going to put our new table

B. where are we going to put our new table

C. what we are going to put our new table

D. what are we going to put our new table[来源:Zxxk.Com]

14. Maggie wanted an evening job that would allow her to ______ her son during the day.

A. look at B. look around C. look after D. look out

15. The film made by ______ Walt Disney all over the world.

A. is used to show B. is used to showing

C. used to show D. used to be shown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先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 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s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dying? The other day, my wife 16 two teenage children did something we haven’t 17 for ages. It didn’t require the Internet, a TV screen, batteries… or anything else for that matter. But we all 18 it so much we’re thinking of doing it again sometime.

We had a conversation. The kind of real, live conversation that was 19 when I was growing up, but which seems all too rare these days. Today we have chat rooms, text messages, e-mails but we seem to be losing the 20 of communicating face-to-face. We all know 21 young people are out on a date(约会)these days, they spend most of that time 22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teenagers nowadays seem to 23 communicating with their friends by sending text messages rather than actually 24 to them.

If we carry on like this,in the future, we’ll lose the use of our 25 . What do you think? E-mail me, and who knows? Maybe we could even have a real conversation about it!

16. A. andB. or C. but D. after

17. A. made B. known C. done D. seen

18. A. acted B. blamed C. decided D. enjoyed

19.A.commonB. careful C. extra D. enough

20.A.nameB. art C. attention D. aim

21. A. becauseB. how C. when D. unless

22. A. buying B. collccting C. repairing[来源:学,科,网Z,X,X,K] D. answering

23.A.dislike B. prefer C. admire D. believe

24.A.writing B. introducing C. speaking D. hurrying

25. A. eyes B. voiccs C. mouths D. hands

三、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 上将该项涂黑。

A

上一篇:党员作风方面自我评价下一篇:爱喝咖啡的习惯也能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