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条件分析(共12篇)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1
煤炭液化技术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能源利用方式, 借助最新的能源处理方式, 可以对传统的固体煤炭利用进行提升, 实际中的利用价值更高, 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有效。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要认识到相关技术处理的特殊性, 从实践需求出发进行全面的技术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1 煤炭液化
煤炭液化是以煤为原料, 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炭液化技术通常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2种工艺路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类型, 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来看, 制定更为有效的现代煤炭利用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煤炭液化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化石能源中的煤炭和石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都是碳氢化合物, 但煤的氢含量和氢碳比远远低于汽油、柴油, 氧含量却较高, 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 其关键技术都是提高氢碳比。上述2种技术合成的产品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直接液化合成的燃料转化效率较高;间接液化产品使用效率较高, 比直接液化产品的环保性能好。
煤炭液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完成,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需要, 这就涉及到一定的技术提升工作, 煤炭液化技术就是在这个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方式, 自产生以来就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来看, 我国煤炭储量与石油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关的能源投入方面进一步加大, 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全面优化, 构建一种特殊有效的现代意义上的煤炭利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降低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2 煤炭液化技术
在实际的应用中煤炭液化可以分为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两种, 不同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但作为实际应用方式, 可以起到优化煤炭利用方式, 提高能源价值的目的。
2.1 直接煤炭液化技术
直接液化是指将煤粉碎到一定粒度后, 与供氢溶剂及催化剂等在一定温度 (430~470℃) 、压力 (10~30MPa) 下直接作用, 使煤加氢裂解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直接煤炭液化技术相对来说可以节约很多的操作流程, 目前美国的氢煤法H~Coal和HTI工艺、德国的二段液化IGOR工艺、日本的NEDOL工艺和我国的神华工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 而且在实际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在直接技术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用模式,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依靠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相关的技术, 能够实现各项工作持续提升的目的, 是优化经营管理的一种积极尝试。
2.2 间接煤炭液化技术
与直接技术不同的是, 煤炭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净化生产出H2/CO体积比符合要求的合成气, 然后以其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液态产品的工艺过程, 简称F~T合成。随着新的能源不断出现, 尤其是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煤炭液化出现了衰退的趋势。
3 煤炭液化技术应用前景
在当前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过程中, 采用最新的技术提升传统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我国作为传统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如何利用这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相关的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推广。2010年以前为中国煤液化产业化发展第一阶段, 主要以工程开发和工业化示范为主, 主要是为了检验相关的技术成果是否能够应用到实践中, 借助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 进行全面的技术应用推广是非常重要的。神华集团作为我国煤炭液化技术的主要实施者, 在这个过程中投入相关的资金用于生产能力建设工作, 形成煤直接液化一期工程,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
4 结语
煤炭液化技术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密切结合在一起, 利用新的技术对煤炭利用方式进行改变, 不仅能够实现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同时在保护环境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煤炭液化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在整个经济中的价值会进一步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恩泽, 夏皖东, 范肖南.浅谈煤炭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煤质技术, 2015, 06:5~8+12.
[2]马乐波, 夏支文, 杨英.典型煤气化和煤液化技术进展[J].广州化工, 2015, 12:22~23.
[3]煤气化专利技术分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5, 06:88~91.
[4]李地久.煤炭直接加氢液化技术开发的几点思考[J].化工管理, 2015, 19:196~197.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2
【发布文号】交运发(1993)1384号 【发布日期】1993-12-26 【生效日期】1993-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道路运输服务业户开业技术经济条件
(试行)
(1993年12月26日交运发(1993)1384号)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条件规定了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在开业时所须具备的设施、资金、人员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经济条件。
1.2 本条件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的业户。
1.3 本条件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申请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开业审查,及对已开业的道路运输服务业户新增项目、扩大规模进行审查的依据。
2.道路运输服务业分类
2.1 客运站综合服务。是指经营以客运站为基础设施,提供站务综合性服务的业务。
2.2 客运专项服务。是指经营售票、小件寄存等专项服务的业务。
2.3 货运站综合服务。是指经营以货运站为基础设施,提供站务综合服务的业务。
2.4 货运代理。是指经营受他人委托,为其提供代办运输手续,代提、代发、代运货物服务的业务。
2.5 仓储理货。是指为他人的货物在待运、中转期间提供储存、分拣、整理等服务的业务。
2.6 货运配载。是指以提供车、货信息,代车方组货,代货方配车服务的业务。
2.7 存放车辆。是指为各类运输车辆提供停放场地,并代为看管等服务业务。
2.8 运输车辆技术业务人员培训。是指面向社会有偿提供的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等技术业务人员培训服务的业务。
2.9 道路运输服务业的其它服务业务。
3.道路运输服务业户开业的一般条件
3.1 设施条件
3.1.1 须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3.1.2 租用他人房屋、场地设施作为经营办公场所者,要签订一年以上合法有效的租用合同。
3.2 资金条件
3.2.1 须有与业务量相适应的流动资金。
3.2.2 须有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或资产作为事故赔偿的保证金。
3.2.3 开业时应出具合法的资信证明或资金担保书。3.3 人员条件
3.3.1 主要业务人员须掌握与道路运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运输服务业等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
3.3.2 聘用专业人员须签定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
3.4 申请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时,应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写明要求经营的范围。
4.道路运输服务业开业的补充条件
4.1 经营客运站综合服务的公用型客运站业务,其建设规模、设施、设备和机构人员等依据客流量的大小,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4.2 经营代售客票、小件寄存等客运专项服务业务,其营业厅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
4.3 经营货运站综合服务的公用型货运站业务,其建设规模、设施、设备和机构人员,应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4.4 经营货运代理业务,其营业用房面积须不少于30平方米,有必要的通讯设备。
4.5 经营仓储理货业务,应拥有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永久性的库房或1000平方米的场地,及与仓储量和货类相适应的装卸机具和安全、消防设施。
4.6 经营货运配载业务,其营业场所面积应不少于15平方米,有必要的通讯设备。
4.7 经营存放车辆业务,应有封闭的硬化场地,其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停放场内应配备安全和消防设施。公共设施所附属的临时停车场条件适当放宽。永久性的大型专用停车场可以兼营食宿、维修、配载等业务项目。
4.8 经营运输车辆技术业务培训,应具有与教学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器具和师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3名。
4.9 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其它服务业务的名称和补充条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自行确定,报交通部备案。
5.企业组织条件
5.1 有完善的企业章程。
5.2 有合法的法定代表人。
5.3 有健全的经营管理机构。
6.本条件解释权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 篇3
关键词:绿色农业 经济发展 支撑条件 政策建议
1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在地的地域环境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空间分布的特性,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状况、人文环境状态及地区环境容量。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2.3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指:绿色农业生产在农业劳动力、绿色技术与农业资本(含物化资本)的总体水平运动下,可能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
显然,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此外,绿色农业生产力是一种集合生产能力,其中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虽对整体生产能力有影响,但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并不能简单的叠加,而要巧妙结合、有机组装,以达到效益最佳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对其支撑能力的改善应给以相当的重视。
3 加强以上条件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3.1 法律法规
国家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3.2 财政政策
国家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一) 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所谓管理制度落后, 主要是指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 致使企业的运转低效、无活力。这是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不够重视。很多管理人员虽然以前从事过管理工作, 管理水平很高, 但是他们却混淆了经济管理和一般管理的区别。经济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监督和协调工作, 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1]。而一般管理的内涵比经济管理的内涵要小很多。二是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这些管理者囿于企业已有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管理模式上不追求创新, 甚至墨守成规, 这就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未充分发挥。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或者企业的所有者,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 只考虑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获取很多利润以扩大企业规模, 所以, 很少有企业能及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
(二) 人力配置存在缺失。
在很多企业中, 人力资源如何有效配置, 一直是个难题。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够雄厚、成本太大, 导致在招聘时, 往往希望招聘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可是这类员工因为有了较多的工作经验, 往往不能接受低工资的待遇, 这就使得企业的人员流动很频繁, 影响企业的工作进度。同时, 部分企业的奖励制度不完善,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工作未做好, 也使得部分员工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三) 组织架构僵硬。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起步时间较晚,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 也就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与西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 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 就是组织架构僵硬。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过分苛责组织架构上的缺陷, 因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各级工作人员, 由于长期在旧体制中工作, 而对新体制的工作方式还不太熟悉, 对市场的变化规律还未掌握。所以, 他们往往沿袭以前的很多做法, 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组织架构的完善, 这就使得企业运转失灵。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建议
(一) 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企业的正常运转, 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方法, 这正如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所以, 企业首先要与时俱进, 通过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来改变企业管理制度上的落后面貌。一是给各级管理者灌输先进的管理理念。由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间悠久、经验丰富、制度完善, 所以他们的市场经济理论比较成熟, 关于这方面知识的著名教材较多。比如, 使很多人都受益良多的《西方政治经济学》[2]。企业可以请市场经济学专家来公司讲课, 通过给各级管理工作者讲授经济学理论的方法, 让员工改变旧的管理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经济管理制度是可以变化的。这也就使得, 管理人员也就能够区别经济管理和一般管理, 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经济管理,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相关的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二是企业需重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可通过物质鼓励的方法, 对在管理工作中作过很大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同时也可以定期开表彰大会, 鼓励更多的工作人员向获奖者学习。另一方面, 企业需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可以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方法, 让大家对企业提意见, 最后由高级管理人员汇总并及时调整管理模式。
(二) 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还要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那么, 在解决了企业管理制度上的问题之后, 如何最优化地配置工作人员, 便成了企业的工作重心。只有最大化将各级工作人员的潜力发掘出来, 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一是企业应从大局出发, 高薪聘请优秀员工, 并且避免这些优秀人才外流;二是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 最优化地配置工作人员。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人员尽职尽责工作, 为企业的良性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企业也应注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3]。企业面对应届毕业生, 不应一概拒绝, 应有选择性地录用一些优秀人才, 并给予培养。企业的管理实践表明, 积极培养优秀的员工对企业提高效益是很有帮助的。这些优秀的员工往往忠诚度比较高, 工作能力强, 积极性、主动性与其他普通员工相比较高, 对企业发展助力较大。
(三) 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架构比较适用于那个时代的经济体制, 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也应与其相适应的有一套组织架构体系。当然,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能够服务于市场经济的组织制度, 企业也应积极吸取。例如, 计划经济的集中制度, 可以大大地提高的企业的运行效率, 那么企业就应该吸收类似的优点。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的管理者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架构, 就必须积极以市场为导向, 将科学、高效、人性化作为企业的原则[4]。企业中可以采取民主与集中的管理方法, 让员工对企业积极地提建议。同时, 企业也应注意吸收合理的建议, 并且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因为管理人员不参与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一些具体的操作并不熟悉, 而企业的基层员工对具体的操作较熟悉, 因此, 他们在遇到问题时, 总会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将这些措施汇总给管理人员, 就能极大地弥补企业组织架构上的缺失。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找出了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即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人力配置存在缺失和组织架构僵硬。笔者根据自身的经济学知识, 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一是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二是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三是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希望通过分析, 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刘娜娜.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时代金融, 2014, 11:131~143
[2]雷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1:167~168
[3]窦文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文化, 2015, 4:167
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变化分析 篇5
〔摘要〕 对中国经济增长条件的分析可以从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中内含的供给和需求这两个维度展开。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条件是:供给方面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储蓄率下降,自然资源的约束很强,环保的约束加重,技术创新不足;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受到收入分配不公的限制,国外市场变小,政府的投资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是:供给方面主要包括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增加,储蓄率下降趋势会被教育红利的出现抵消一部分,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增大,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提倡使能源供应情况有所缓解;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地区差别缩小,以共同富裕和公平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为基调的改革对国内的需求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趋利避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共同富裕、让劳动人民分享改革的经济增长成果为改革基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条件变化,供给,需求,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3-0005-05
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快速增长了三十多年,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来看,比如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在第三个十年的时候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下降,前两个十年,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第三个十年,在历史上达到了增长速度慢点。反观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能否保持,在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持续二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接下来情况会怎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认为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就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处于一种经济停滞的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就下降,主要指的是拉美那些国家,也叫做拉美陷阱。探讨这种拉美陷阱是否也会在中国出现,就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未来五年、十年,或是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基本条件将会如何变化。许多专家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当前的变化,关心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的季报,研究宏观经济的同志们都是这样。每个季度的季报记录到现在有些波动,在不太好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当然也有些好的消息公布,比如用电量,从三月份开始增加。短期的波动往往造成人们根据趋势外推法对长期趋势所做出的那种简单判断,比如中国已经过了第三个十年,就像韩国、日本那样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陷入拉美陷阱。现在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六千美元,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是中等偏上,虽然人均收入排位比较靠下,但我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那么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会怎样呢?会不会增长速度也开始缓慢了呢?这是一个关乎国力的问题,所以就需要研究这个问题。
对经济增长条件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是从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分析,第二个可以从需求方面分析。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综合的判断。我们的研究按这个思路展开,但是在分析的时候又把它分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研究,可能比那些很复杂的模型还要可靠一些。因为不可能像物理学模型来把握像经济这么复杂、这么不确定的一个变化,所以到目前为止,经济学没有准确预测经济发展的模型。比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个西方主流的经济学家做出正确的预测。有人曾问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某位经济学家:“金融危机那么大个事你怎么都没有预测出来?给专家们看这方面的材料了吗?”这个经济学家就马上回去写了一封信给女王报告原因。非主流经济学家也趁机给女王写了一封信,对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攻击。读到这个我觉得很惊奇。我们应该用简单的模型,不要单纯地专注那些复杂的数据模型。只要把那些影响因素整理清楚,并具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
第一个问题,首先考虑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就是在经济增长条件变化方面有哪些不利条件。这一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谈。
供给方面的不利条件第一个是劳动力供给量减少。特别是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或者是非古典的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最基本的变量是劳动,另一个是资本,并把技术因素加进去。第一因素是劳动,经济增长受劳动力的控制。我们国家劳动的供给量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者蔡航提出,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工业化到一定程度以后,农村的劳动供给量减少,劳动边际产量的变化导致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这一点大家都比较熟悉。他说的这些不是没有根据的。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在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中,年轻人占的比例很大,有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我国这种充裕的劳动力供给可以和历史上三次人口高峰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是1954年到1957年,搞土地改革,生产恢复了,人口有很大的增长,虽然其中包括一部分战争后的补偿性增长。第二次是1962年到1969年,紧接着是1984年到1987年,三个人口高峰,使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裕。前两个高峰,出生率高于30%,后一个高峰出生率是20%。根据联合国的测算,我们的总人口在2013年达到峰值,十四亿六千二百万。劳动年龄人口(指15岁到65岁的劳动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峰值,这个峰值是9.98亿。有人认为1978年到2010年劳动人口增长率是很高的,以后就会发生相反的情况。目前农民工中,青壮年的比例已经开始下降,而且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现在已经是一个老龄化的国家。2009年60岁以上人口1.67亿,65岁以上人口1.1亿,预测2020年60和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34亿和1.64亿。这就是我们劳动力供给的情况,劳动的人口平均年龄界变化,其中青壮年的比例下降,劳动力的供给不如过去那么充裕。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
第二个是储蓄率,或者说是资本的供应量下降。第一点,支撑高增长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储蓄率,而储蓄率归根结底跟年龄结构相关。因为劳动的人多了,那么储蓄的人就多了。我国现在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2008年的储蓄率很高,达到了51.4%,比1978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44个百分点。但是相比老龄化的提高,即抚养比,具体就是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的人口加上65岁以上的人口)和劳动年龄的人口(15岁到65岁的人口)的比例也提高了。储蓄率因此就相应下降。1982年到2009年,总抚养比从1982年的38.5%下降到2009年的27%,同期储蓄率由33.5%上升至54.1%。抚养比下降的时候,储蓄率上升,但是反过来,抚养比提高的时候,储蓄率下降。第二点,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们对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的储蓄也会减少。我们的一部分储蓄是由于过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缺失,这笔钱我们没有花,现在注重民生,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这笔钱作为投资就要被消费,不会形成储蓄。第三点,初次收入分配中居民和劳动者所占比重提高,消费比重提高,储蓄率也会下降。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53%下降到2005年的48%,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所以储蓄率就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在这段时间里低于发达国家的65%到80%。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经济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十二五”末储蓄率在2009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15年下降速度加快,由于过去劳动者的所得比例较少,现在GDP大部分被政府和企业拿走的情况会改变,劳动者的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以及一系列政策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很多人的收入标准会提高,劳动收入在GDP的比重会提高,这样储蓄率就会下降。这是不利的一个变化因素。但就劳动者收入提高这一点,从供给角度来看好像是不利的,但从需求角度来看是有利的。这是一个基本条件的变化,即储蓄率对资本的供应。
第三个是自然资源的约束很强。一方面我国过去的资源消耗很高,另一方面,国内资源勘探和国外资源勘探的困难程度会越来越大。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但是在制造资源消耗的占比中,钢铁46%、煤炭45%、水泥48%、石油天然气10%,主要行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2004年我国制定的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将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30亿吨标准以内,到2009年这一指标已经突破,达到32亿吨,比2001年的14.5亿吨高一倍多,我们的能源消耗比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更快。2000年至2009年每年新增消费量是1.7亿吨,按照这个标准,到2020年,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按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的话,对中国人民来说,就要怀疑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世界人民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因为我们的大量消耗将会把全世界的能源价格抬高,这是不可持续的。我国提出到国外购买资源,这样的案例都是不太成功的,我们不能够指望到国外购买能源。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因素,这一因素会导致经济难以为继,同时发生能源价格被抬高,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出现滞涨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有些国家曾出现过,比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石油危机,就是由石油涨价引起。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来说,资源是一个严峻的因素,其变化趋势是不利的。
第四个是环保的约束加重。我们的环境已经污染到接近于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程度。我国已经在国际上承诺,到2020年的碳排放要比2005年减少40%到50%,这也限制了我们的能源消耗。我们不能再采取高能耗的方式以获取高经济增长率。对我们来说,按照以往的方式发展已经行不通。
第五个是技术创新不足。技术创新不足反映到全国全要素生产力变化方面,原创性制造业的技术发明很少,由过去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比较快也会慢慢下降。2009年以来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全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79年到1989年是10.8%、1990年到1999年是30.8%、2000年到2007年是23.5%,这些年份相对应的资本贡献率是43.6%、54.8%、60%,其贡献率是越来越高,而全要素生产力的贡献率在2009年以来一直下降。投入较多金钱获得较小的经济增长率,这个原因在于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1990年以来虽然有较快增长,研发强度(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2009年达到1.54%,这是历史的最高水平,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很低。比如制造业,2009年美国的研发强度是3.3%,日本是3.7%,韩国是2.0%。在研发方面,他们的投入都比我国的高。提高我国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储蓄率下降,自然资源的约束很强,环保的约束加重,技术创新不足难以支持我们保持过去的增长速度。这是五个不利条件的供给方面因素。
不利条件的需求方面因素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受到收入分配不公的限制。早在2000年,中国社科院就有人提出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家认为这一观点是胡编乱造的,是对改革开放的不满。但社科院说的是事实。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已经达到0.5,收入差距太大。不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不同阶层的差距也在拉大。在不同地区方面,1983年,城市的收入是乡村的1.82倍,2009年是3.33倍。在不同社会阶层方面,城镇20%的最高收入户收入是20%的最低收入户收入的2.1倍,2009年扩大到5.7倍,农村由6.5倍扩大到7.5倍。1986年之后,居民劳动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劳动人民没有相应分享经济的劳动成果,他们没有能力消费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市场经济是一个有买有卖的经济,但是出现了只有卖方没有买方的局面。有些人认为收入不公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这是不成立的。产值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只有30%,大部分的劳动者在非国有企业工作,获得收入,所以分配不公怎么会是30%产值的国有企业出问题所造成的呢?有些垄断行业是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比如电力业是自然垄断,这种政府垄断的企业要比私人的好。实际上是我们非公经济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大的发展,供应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就业经济关系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这样一种现象联系在一起所造成的,不应该避讳这种问题。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供应劳动的存在有积极作用,要鼓励并坚持,但是对供应劳动所造成的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的这种状况要加以节制,要采取一系列政策,如注重劳动者的利益,使众多劳动者能够分享经济成果,注重民生,建设好社会保障体系,都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局面没有改观,基尼系数仍然比较高,这一因素的存在就会使得我们国内市场的扩大,因为经济要增长就意味着国内市场要扩大,但我国的市场扩大程度和产能的增长速度非常不相适应,将来会限制我国的经济增长,这是需求方面的一个不利条件。
需求方面的另外一个不利条件是国外市场变小。这和经济危机有关,国外的经济出现问题,国外市场就会变小。国内收入分配不公导致国内市场的增长和GDP的增长不相称。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快呢?因为我们靠出口。将国内没有销售出的商品出口,使我国对出口有很大的依赖,出口占GDP的比重很大。在国际关系上,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陆国家,对贸易的依存度比日本还要高。我们国家贸易的依存度最高点在2005年达到65.3%,出口依存度最高的是35.9%,也就是说我国三分之一的商品都要靠国外消费。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2007年达到7.6%,2011年贸易依存度48%、出口依存度25%、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是2.7%,虽然这些年来数据都有所降低,但是数据都不低。2011年数据之所以降低,是因为西方债务危机,所以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下降,顺差减少,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样一种过大的出口依存度,它的副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庞大的外汇储备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强大压力。不能为了出口而出口,出口是为了增加中国人的福利,而不是为了增加外国人的福利,但是我国的现状是在增加外国人的福利。我国的产能过剩,收入分配不公,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于是将大量商品销往外国,正好赶上国外产业升级,外国不生产低档次商品,我国正好以低价卖给外国这些商品。同样在中国工厂生产的商品,美国的价位却比中国的低。中国让利于美国,增大出口,赚得美国外汇后,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将国债的一部分资金投资中国,又从我国赚走一批利润,再将国债的一部分资金资助本国的海军陆军,在国防上压制我们国家。我国国内不注重收入分配的调节,造成产能过剩,引起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在一定时期,我国外贸经济增长,表面上看是外需拉动我国经济,实际上是很糟糕的情况。这种情况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因为很多条件正在改变。外国不生产只消费,导致经济危机,购买力下降,所以我们再也不能依靠出口使经济保持高度增长。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变化是需求方面的两个基本变化趋势。就目前状态,如果做趋势外推法分析,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
第三个需求方面的因素是政府的投资减少。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政府的投资来拉动。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如2008年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出台“四万亿”政策,导致现在通货膨胀,和过大的顺差造成外汇人民币的输入增长因素加在一起,引起更高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现在不可能再出现,也不应该出现。所以政府的需求也会慢慢变小。
以上就是在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这两个方面,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利变化。我国在需求和供给方面也有有利的条件在形成,并且将来会发挥作用。
第二个问题,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在供给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是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大学毕业生从以前的不足100万人达到突破700万,人数大大增加,当然会产生就业问题,但是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增加,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而造成经济增长方面的好处,即教育红利。我国的人口红利消失,教育红利将得到发展。由教育红利所带来的好处很难计算,但肯定的一点是它是一个有利因素。
第二个因素和第一个因素相联系,储蓄率下降的趋势可能会抵消一部分。因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高,其收入水平也会高,储蓄率就高,这样会抵消一部分由劳动者数量下降所带来的储蓄率下降。具体估算的方法比较复杂。
第三个因素是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超4%,教育部将9年义务教育提高至12年,国家对科研单位和研发企业投资和补助加大,我国的创新能力会很快提高。投入的加大是个有利的因素。
第四个因素是我们国家比任何国家都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比如我国的新能源电池板出口较多,技术也慢慢成熟,运用在国内能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总之,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增加,储蓄率下降趋势会被教育红利的出现抵消一部分,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增大,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提倡使我国的能源供应情况有所缓解。这是供给方面的有利条件。
需求方面的有利条件。第一是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中国还是一个城市化过程中的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在未来发展中会大大增加,这存在很大的潜在需求空间,等待我们去开发。如一个家庭移居到城市,居住面积按50平方米计算,一年若至少有10万个家庭移居,那么住房需求会增加多少。中国的城市化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一点就可以把我们前面所列的需求变化的不利因素全部抵消。
第二个是地区差别缩小。地区差别缩小以后,社会分配在地区方面的不公就可以有很大改善。201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的很多数据显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西部其次,东部地区的速度最慢。中部地区的企业恰恰是发展比较落后,在城市化程度很低的地区,劳工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很大,发展空间也很大,这一点也可以把需求变化的不利因素抵消很大一部分。
第三个是以共同富裕和公平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为基调的改革对国内的需求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等,会产生非常大的需求。同时,由于有基本的保障,人们增加消费,用于储蓄的资金减少,也会增加我们的需求。
因此,不利条件我们应该看到,但有利条件也是存在的,而且有利条件要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利推动力量,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共同富裕、让劳动人民分享改革的经济增长成果为改革基调。总体来说,首先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来克服供给条件方面的不利变化,第二个是通过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来缓解需求方面的不利变化,发挥我们有利的因素,使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改革的基调不应该再是市场化,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最激进的主张市场化的人,反对一切政府调节的那部分同志,在参加一些座谈会时会有一些潜台词,如反垄断就是将公有制企业全部私有化,公共的垄断变成私有的垄断。大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也很不一样。改革是应该把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作为基调,而不是说再继续发展市场化,西方的市场化就是把公有制全都取消。不应该像西方的极端保守主义那样的改革,恰恰应该往相反方面发展。比如市场不能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在生产资料分配本身就不公的情况下,市场化会放大社会分配不公,放大生产成本分配不公,现在应该想办法限制它。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定不移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要调和劳动分配关系,使社会收入分配相对的公平一点,同时也不要太损害企业家的利益。要把度掌握好,一方面保证劳动人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一方面要让企业家明白增加劳动人民收入在长远来说是对自己有利的,能促进产品的销售。所以在教育、医疗这方面的改革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下去,而不是再发展市场化。有人认为我国的金融系统化不强,缺少衍生工具。为什么总是觉得美国的月亮圆呢?为什么总是觉得美国是我们的榜样呢?我们没有美国经济增长快,没有像美国那样的经济危机,为什么要有应对经济危机所产生的衍生工具。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不应盲目崇拜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反过来看看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不利条件,发现经济增长中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显然这一问题市场化解决不了,就要想想另外的办法,当然这是在不损害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
通过这种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缓解我们在全世界已经名列前茅的需求不公所造成的产能和需求之间的巨大偏差,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在供给和需求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支撑条件,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59-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的人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正处在人生关键过渡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元素和价值取向,面对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们越来越严重的利益追求心理,他們中的一部分呈现出人生价值观模糊且冲突的状态。这些大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即是俗称的“富二代”、“官二代”。
一、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也就是所谓的他们的价值观的冲突和模糊的表现尤为突出,与之俱来的强烈痛苦感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些基本状态。
1.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念错位
价值观念错位是指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人生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偏离正确的轨迹,使错误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念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非主流价值观的盲目趋从和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背离。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群体中,片面追求享受,追求功利,把满足切身利益作为自己目标的功利主义思潮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独乐不如众乐等正确价值观念越来越被这部分大学生选择性淡化。由此可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当金钱的意识普遍强化、社会分配的差距明显拉大时,知识和道义的价值在大学生心中已产生了动摇。在知识与金钱、奉献与索取、道义与利益等价值观的焦点上,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越来越向后者倾斜。
2.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目标混乱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多方影响。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积极的与消极的、正确的与偏离的价值观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使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上产生混乱。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更多更繁杂,使他们更易陷入价值目标混乱的状态。他们容易随着社会潮流亦步亦趋,价值目标不断变化,难以固定;他们总跟在社会热潮的身后,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难以从自身出发设计和实现人生理想。
3.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评价偏差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使当今的大学生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同时尽快适应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这就容易引起他们在价值评价上出现偏差,出现日益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趋向浮浅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社会上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已在大学校园中蔓延,令一些大学生对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挥金如土的生活状态倾心不已。本就生活在衣食无忧环境里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方式的追求愈发严重,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不少人理想淡化,漠视未来,他们对人生的理解逐渐以物质欲望的充分满足取代人生的全部价值。他们把立身成才、为社会服务这些精神型的价值评价标准转化为工资收入、职位、地位等具体要求,使他们的价值评价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多元化的社会造成当今社会情绪的浮躁与多变,人们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有钱的人羡慕有权的人,有权的人又羡慕有钱的人。这种浮躁的社会价值也逐渐影响当今大学生。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更易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影响。他们盲目地接受这种职业选择取向,在本应求学和修身的校园中,不再为未来选择职业踏踏实实地打基础,而是三心二意,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想着考研的同时还想着出国,想着出国的同时还在想着找工作;对于工作是一边想着搞业务,一边想着当官,一边想着挣钱。他们对自己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分析,在职业的选择上取向模糊,对于自己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概念。这直接导致他们什么都想获得,却又都缺乏动力和毅力:学习上不求高分,只求不挂科;恋爱中不求长久,只求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形成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的利益,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缺少规范,加之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市场经济又给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使他们容易形成非理智趋利观念,助长社会恶俗,甚至养成极端个性。
第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作为社会的灵魂,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有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与落后之分,相应地,价值观就有中西价值观、新旧价值观、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先进与落后的价值观等。文化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化,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必然会受到多样化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大众休闲娱乐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在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以其充满功利性的商业色彩,以及所表达出的对物欲的追求和享乐的生活状态,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排挤高雅艺术文化,淡化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过多接触,使他们容易形成追求物质、贪图享乐等不健康的价值追求,甚至因此走入极端。
2.教育不足的影响
当前,国内高校已确立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学分制和奖励制度的实施,把公平健康的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思想的交织和思维的碰撞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不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方面,还存在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缺乏层次性,没有将理论与社会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变得更为宽松和多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引导,不少大学生纪律观念涣散,自由意识过强,缺乏集体荣誉感。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培育和形成,造成大学生尤其是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出现偏差。
3.大众传媒的影响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通过内容丰富、覆盖面极广的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也彰显了个性,对其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也带了许多不利影响。经济利益主导的商业性运作向大学生传递着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观念,同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和价值观念传播,刺激性地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衡。
在多种主要媒介中,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最主要阵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如了解新闻、收发邮件等,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垃圾场”,信息庞杂多样,有不少反动、迷信、暴力、虚假等内容四处蔓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
一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學生,其自身存在着明显且令人忧虑的弱点,这也是造成其人生价值观出现冲突的重要原因。当今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成长在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他们一直生活在富足宁静的环境中,而十余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进入大学前,他们中的大部分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因此,当他们以“冲过独木桥”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大学之门后,不少人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本就优越,又往往被家长娇生惯养,形成自私自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使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奉献、急功近利、贪图享受、害怕艰苦、爱慕虚荣等。这样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遇事较少为别人着想。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上述特点,是影响其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1.调整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适当调整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改革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既重视对主导价值观的倡导宣传,也注重对其他非主流价值观的评析和引导。不仅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民族意识等主流价值观,还要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提倡健康合理的公民观念、责任权利意识、自身慎独的个人修养等。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要健全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切实加强“两课”的教育改革研究,充分体现其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作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应发挥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补充作用,家庭除了应关心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以外,还要注意起好表率作用,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运用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配合、支持学校作好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
3.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识直接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因而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仅仅要求遵守这些既定的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些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主、竞争、效益、法制、开放、诚信的人格体系;在生活方面,通过主观认同和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努力地参与社会,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不仅精通业务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底蕴。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所谓“富二代”、“官二代”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导致的。通过对其价值观冲突表现和成因的研究,探寻积极有效的引导方式和教育对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孔令十.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原因[J].滁州学院学报,2007
2 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A].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汪松明.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6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7
一、农户自主养猪, 实现货币收入
家庭承包责任制推动了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 给发展养猪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取消了生猪的派养派购政策, 农民实现了养多少猪, 卖多少猪, 卖给谁都由自己决定, 政策顺应民心, 从此激发了广大养猪户的积极性, 我国的养猪业驶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也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的生产稳定增长期。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 农户获得市场就业和其他货币收入的机会还比较少, 农户养猪的主要目的是卖钱增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粮和养猪, 至今, 许多地方农户养猪是农村生产的重要收入来源。目前由于生猪价格好, 养猪规模效益增加, 农户出栏一头生猪一般可获利三百元以上, 养猪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农户家庭养猪复兴与发展的同时, 专业养殖也逐渐兴起。随着农村经济发展, 猪业生产上出现了养猪重点户和专业户。重点户以农为主兼营养猪, 改变了过去一户一猪的习惯, 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可能, 多养猪, 作为家庭的副业;专业户有一定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经验, 以适度规模饲养进行专业化经营。这些专业饲养农户都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和经济基础, 生产设施大都比较规范, 投入也比较大, 基础规模不等。近年来, 农村家庭养猪农户减少, 而专业饲养农户增加, 据调查规模养猪比传统散养可缩短一二个月饲养时间, 节约饲料成本, 饲养成本大大降低, 规模养猪有利于质量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 因而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 规模化养猪在农村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户单个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
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积极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养殖业, 农户养猪受到国家的产业扶持。国家从税收、良种繁殖、技术推广、疫病防治、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出台了有力的政策, 来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 保障养猪农户的利益。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 取消了农户的屠宰税。为了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国家按市场经济规律对农户养猪进行组织、指导、控制、协调, 对养猪户进行支持和保护。包括加快完善猪肉供需监测系统, 加强对生猪供需状况的监测和预测, 以便尽早采取措施缓解猪肉供需状况的波动。建立饲料粮调控机制, 缓解饲料粮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疫病疫情防控体系, 加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力度, 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的管理, 加强检疫以及对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 防止疾病流行。建立生猪生产的可追溯制度, 建立生猪免疫档案, 如实记录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情况等各项记录, 以备核查。切实加大对猪肉深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以生猪为重点的深加工, 提高猪肉产品的附加值。为保证猪肉质量和安全, 国家出台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制度》和《兽药管理条例》, 整顿种猪、饲料和兽药的生产经营秩序, 通过法律的手段保证种猪、饲料、兽药质量, 特别要加大对原种猪场、繁殖种猪场和饲料加工企业的检查监督力度, 确保种猪质量和优良饲料供应。国家还积极推动生猪产业化经营,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 用市场带动基地, 以基地连接农户, 来带动农户养猪业的发展。湖南、福建等省为促进生猪流通在收费方面, 把高额税费降下来, 鼓励民间流通组织做好生猪贩运销售, 并对贩销组织采取降低运输检疫费、提供资金扶持、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品种结构, 推广低成本养猪技术,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与外界联系和市场风险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粮食饲料的丰富, 以及人们对肉食的消费数量的增加, 农户养猪数量快速增长。农户养猪除了供自家宰杀食用以外, 其余都被卖入市场, 而专业养猪农户的主要目的就是商品化, 获取货币收入。因而, 农户养猪的商品率不断地提高。然而, 近年来随着市场上生猪价格的波动, 使得生猪的商品率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农户养猪行为充满了变数和风险。
随着国家放开生猪价格后, 养猪业的发展迅猛, 随之猪肉供求矛盾开始形成, 开始出现市场波动。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变化, 居民消费数量增长缓慢, 而规模养猪数量增多, 生猪市场出现周期性价格波动。我国生猪消费以国内为主, 仅有少量出口, 市场相对固定。但是由于在生猪生产中千家万户的饲养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市场形势看好, 养猪效益较高时, 就会蜂拥而上, 加上生猪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快的特点, 因而养猪规模在较短的时期内就能够快速膨胀, 而当形势严峻、效益下滑时, 养猪场户又会一哄而散, 空栏罢养, 造成生猪存出栏量急剧下降。正是这种原因, 使得生猪市场供求时而不足, 时而有余, 养猪效益也是时高时低, 有时还会赔本。近年来, 虽然规模养猪在养猪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但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饲养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重要地位, 所以生猪市场波动还会不断出现, 只不过波动的幅度会小些, 波动的周期会长些。同时由于生猪的流通、加工是垄断性的, 生猪运销由猪贩把持, 价格他们说了算, 养猪农户没有发言权, 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行情好时称重定价, 行情不好时趁机压级压价, 甚至按头估价给钱。屠宰加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的利润, 也存在压级压价, 企业说了算的现象。而生猪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饲料、兽药生产供应企业, 只顾自己的利润, 不管养猪农户是盈是亏。农户养猪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风险。除了猪肉流通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农户养猪产生直接影响外, 农户养猪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市场的影响。因而, 从农户养猪的各个环节来看, 农户养猪都需与外界市场发生交易和联系。与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信息的获取。农户通过信息的传播和获取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四、行业协会抵抗风险
在国家调控和市场双重作用下, 农户养猪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机遇。为了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 改变农户养猪一家一户应对大市场的局面, 养猪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国家也积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各地的养猪协会是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 由农民和龙头企业自主发起, 政府引导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养猪协会是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广大养猪生产者的纽带, 既是民间组织, 也是职能部门向养猪生产者宣传政策、提供信息、组织交流经验、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参与制定和监测行业产品质量标准, 协助进行宏观调控, 具有一定权威的行业组织。
养猪协会近年来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 从全国各地的报纸新闻中可以窥见一斑。特别是生猪生产大省湖南、四川等地, 养猪协会的形式、运作等都日趋完善。各地的养猪协会大致类型有四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大户牵头创办型、技术服务部门领办型和基层组织举办型。养猪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从事生猪产业化经营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统一进行引进种猪、贷款、防疫、饲料、培训、销售、对外签订生猪销售合同等服务, 切实保护了会员利益。
养猪协会对促进生猪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了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对会员养猪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有效地解决了养猪户普遍面临的信息难寻、疫病难防、资金难筹、生猪难销等问题, 完善了生猪产业服务体系。养猪协会还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协会的发展, 使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或大规模的生猪生产基地,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一家一户不再直接面对市场, 解决了养猪户的后顾之忧, 增强了他们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2]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胡浩.现阶段我国生猪经营形态的经济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4 (11) .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范式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 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并非是“原子式的”在完全自由与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活动, 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接、相互影响的。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不仅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网络特征。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不是一个孤岛, 企业在网络中生存与发展, 商业网络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商业关系的总体结构。在这里, 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等伙伴具有直接关系, 而与这些伙伴的其他直接伙伴具有间接关系。持开放系统观点的组织理论学者和结构社会学家们也强调, 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 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社会网络可以定义成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结点所构成的集合。这种观点最终可以归结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 通过关系网络, 行动者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整体呈现出网络特征, 企业的存续与发展与其外部网络息息相关。
二、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在知识经济中, 不仅企业嵌入在网络之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同样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全球性技术竞争的不断加剧, 技术和社会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企业资源的相对不足,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技术创新本身特有的动态、不可逆、路径依赖及创新结果的不可预测和高风险, 单个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越来越困难, 技术创新远远超过一个企业的能力。为了克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稀缺性, 企业不得不与其他组织产生联系, 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 这样就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之间, 以及个人之间联系所形成的网络受到高度重视。东亚尤其是日本的成功挑战, 北意大利工业区的创新能力, 以及硅谷相对于128公路地区的成功, 都说明了网络的作用。
弗里曼对技术创新网络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技术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具有非正式和隐含特征的关系, 网络架构的主要连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王大洲认为, 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技术创新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网络, 指的是企业与各种参与主体, 包括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金融机构、用户、相关企业, 以及公共机构等组成协作集合。他们共同参与技术创新的开发与扩散, 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关系, 参与主体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合同或非正式的安排形成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异质性、协同性、动态性和利益共享性的特征。
研究发现,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除了克服企业本身从事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以外, 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网络扩大企业规模和活动范围, 如果企业在不同的技术能力之间获得协同, 企业的能力可能有很大增强;第二, 可以分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第三, 可以强化学习效应, 创新网络有助于学习过程的实现。组织学习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立在刺激——反应机制上的“单回路学习”, 即组织内部的“干中学”和“用中学”, 另一种是建立在开放系统基础上的交互式“双回路学习”, 即指组织间的“学中学”, 也即是组织间的合作, 相互分享成功经验, 同时将某一领域获得的知识推广并应用到其他领域。双回路学习能学习的更快, 技术创新网络有助于企业间双回路学习的实现, 通过学习提高各企业的学习能力;第四, 效率效应。技术创新网络促进了企业间的一体化, 将单个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其网络优势联系起来。第五, 技术创新网络强化了创新主体处理复杂技术的能力。
因此, 技术创新网络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网络, 是技术创新组织在复杂性条件下进化的结果, 它能很好地解决知识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复杂性难题, 成为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理想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网络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高建在清华大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给出了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 结论是从内部因素看, 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高层支持、研发部门与生产、营销等部门的合作、技术带头人、体制;从外部因素看, 依次是消费者或供应商的合作、政府支持、与研究机构合作、与大学合作、获得咨询服务、与其他公司合作程度等。尽管其调查活动样本选择标准仍值得进一步商榷, 但具备一定代表性, 从中不难看出,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已经非常重视与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其他企业的创新网络的建设。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出现的新特征的组织选择。
三、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对技术知识转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 这对必然对技术知识的转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技术创新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创造过程, 这一过程是知识创造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充分创造、利用和扩散组织内外隐性与显性知识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知识创造活动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特点及来源。因此, 如何促进创新网络中知识的顺利流动, 如何顺利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两者的互动中实现创新, 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依附于载体, 存在于企业员工个体之中。因此,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实际上是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转移、共享和转化的过程。现有研究表明, 在创新过程中, 人们遇到技术问题的时候, 更偏好向其他人求助, 而不是文本信息。这样社会网络就成了行为主体进行知识搜寻的主要路径与平台, 成为知识搜寻、传导的最活跃的地带。企业内的社会网络可以分解为基于感情及信任组成的非正式组织网络, 以及因工作关系发生关联的职能网络。对于隐性知识而言, 非正式网络更加有利于其传导。隐性知识的高度的主体嵌入性, 需要通过行为主体之间多次交互式作用才能被对方所理解, 这意味着, 隐性知识必须借助强联系才得以传递。强联系是指主体间情感密切或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联系, 只有强联系才能导致更多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同时, 企业内部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层次、地位等级构成的“精神距离”, 当“精神距离”增加时, 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转移将变的更为困难。而基于情感、信任及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精神距离”最小, 成员之间交往更密切, 更可能倾听、采纳甚至完全采用对方的知识。非正式网络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加速了隐性知识的传导。据调查, 员工在工作场所所获得的知识中, 有70%来自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交流和沟通。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交流以沟通、娱乐、休闲为目的, 但却无意中传播了经验类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 必要的前提是存在组织内部的联系。联系是指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联系的作用机制是在双方之间架构了可以交流的渠道。交流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 有面对面的交流, 也可以通过书面来往和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交流。但是如没有联系, 双方将缺乏必要的知识交流所需要的信任感, 将无法建立进一步的沟通渠道。Rulke和Anderson研究发现, 关系型交流渠道比非关系型交流更容易传递知识, 也就是说双方已经形成的良好关系将有利于构建较为畅通的知识交流渠道, 促进知识的转移。
仅有交流的渠道知识仍然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 知识交流的本质是知识的交换。企业内部知识的交换是以交换双方的互惠为前提的。知识的无形性、难度量性和外部性, 使得知识拥有者和需求者在缺乏信任的前提下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易。组织内的信任是组织环境的重要方面, 组织成员对其他成员及组织本身所产生的信任预期使得他们愿意分享其资源和隐性知识, 进行合作, 实现资源的交换和组合。
人际网络是组织内资源和信息的流通渠道, 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强弱影响着资源和信息流动的速度和数量。企业内人际网络使得组织内不同个体 (职能部门或个人) 之间产生社会互动, 模糊了部门或群体之间的界限, 使得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协作得以实现, 从而提高了协作效率, 同时跨越正式结构的人际网络使得创新者能够在整个组织层次上发现所需要的资源, 从而促进创新, 人际网络结构对组织内资源和信息的流动也会生重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们不难看出, 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传递与企业中非正式网络的规模、联系的力量、密度及组织内部的信任程度密切相关。企业中非正式网络的规模越大, 网络成员彼此见的联系越频繁、密切, 成员之间拥有越多的关系性信任, 则企业中隐性知识的传导、转换就越频繁有效, 技术创新成功的机率就越高。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知识转化机理, 分析了网络化特征对企业技术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传导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特性,知识扩散,隐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科研管理, 2001 (22) :96~101
[2]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ion: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 1991 (20) :499~514
[3]张伟峰万威武: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62~69
[4]彭新一杨凯云:动态开放网络组织的创新特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2 (4) :68~71
[5]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6]王越: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知识传导及成本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4 (4) :74~77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管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要想了解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 就要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的、活动的过程, 包括招聘、培训、了解企业需求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它是一个持续长期的活动, 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特点。
1、人力资源工作所具有的特点
2、人力资源是一个过程, 所以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工作方式更为多样化, 工作的主动性也更强, 要有遇见性的组织、激励和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而不再停留在管理员工的这个层面上。由此可见人, 力资源管理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丰富了管理和开发的手段, 为了强调人员和岗位的最佳匹配, 不但担负着工作设计、规划流程, 还担负着协调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的挖掘潜能, 把人看作是有待开发的资源, 从而提高人的价值。
3、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的五大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进、留住、激励和开发人才, 进而围绕着这几个方面, 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五大职能, 即:获取, 整合, 保持, 评价和发展的职能。这个五大职能需要以职务分析为基础和核心, 这五大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是为了人力资源能够获取明确的要求, 激励规定的目标, 职务分析确定了企业每一个岗位的权职和资格要求, 从而为培训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给考核提供了标准。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的管理自古就有, 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 其含义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组织内所有的成员作为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 在科学的管理方式下, 获得人与事的最佳配合, 令事得其人, 人尽其才。组织里的人与岗位协调之后, 便可进一步求得人与人的紧密合作, 进而发挥团队的力量, 使得组织能够共同成长和进步。组织的综合实力提升了, 组织成员能够获得的成长机遇将会更多, 如此便能最大化的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进一步为组织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的理论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其他领域, 都关注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政策法规的发展变化。可见, 从宏观层面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有效利用我国优势的人力, 将其最大化的转化为生产力, 能够满足社会再生产的需求, 进而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我国的现代人力资源起步较晚,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之初是采取的包分配包就业的方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转换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自由招聘与求职。人才流动性加大, 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引进和招聘也在逐渐的变化中, 传统的终身聘任制正在逐渐被合同制所取代。人才的自由流动标示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 这也是我国经济开放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环境下, 要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市场经济下必须规范其管理体系
管理人就必须给其一定的规范指导, 这需要我们建立一整套的规范管理体系来进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人才在流动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 以便于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也正因为如此,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市场局部供需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一难题, 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 运用自身的资源和信息优势, 正确有效的引导人力资源的流动量和流动方向, 保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整体上的平衡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应出台一些优惠和保护政策, 有效留住当地的人力资源。同时, 建立人力资源的客观评价体系, 是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方法, 供求双方需要一个公正的人力资源市场价格, 来保证他们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满足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建立起标准化的市场竞争机制, 能够使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趋于平稳有序。尤其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要谨慎, 一旦方法不当, 原本期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政策, 将可能引发更多的失业。当就业出现问题, 富余劳动力堆积到农业领域, 将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所以,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管理十分重要, 它关系着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
2、必须强调宏观调控的作用
宏观调控对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可以调节、引导和控制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和使用, 能够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和维持人力资源的可再生力度。
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立法较早就深入到人才福利保障、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事实上, 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包含浅表层面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 还包含更为细化的各个类型的人才特征的研究, 开发出更具人力资本转化效率的管理方式方法等。在这些宏观层面, 只有政府部门才具备足够管理的职权和条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福利保障部分, 必须要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撑才能平稳有序的进行。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是紧密相关的, 不仅体现在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一层面上。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同步的, 这是一个动态的影响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起到的作用
1、可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运营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拥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 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运行。员工是企业的组成元素, 企业目标通过员工来实现, 所以企业要选择最适合的员工来满足其既定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目标,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不在与“管人”, 而在于“用人”。找到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平衡点, 合理加以利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企业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整合, 只有人力资源合理的利用, 才能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 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2、方便建立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不具备优秀的管理者和劳动者, 是无法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完善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员工的素质是先行棋。同时,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带动员工积极性, 发挥其创造力, 增加企业凝聚力, 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的指导性思想, 一个企业要想卓越, 则必须培养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3、有助于让经营者了解企业现状
企业经营者只有了解企业现状后才可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通过专业人员比对企业现状, 以及与业内同行进行对比, 了解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应当着重发展的方向、发展潜力以及将面临的风险等, 从而适时做出规划, 调整, 临时应对措施, 以便在时代的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
4、可以协助经营者指导企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提到战略层面, 起到指导企业方向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发展, 建立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人力资源的供需计划, 根据科技的发展趋势, 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 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
5、对企业具有基础性、必要性作用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模式也将与时俱进, 人力资源管理愈加的受到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将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指导, 以远景规划要求为方向。也就是说,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企业发展为前瞻, 从而从根基做到服务企业的作用。
四、结束语
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必要条件, 一个国家、地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 所以我国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在结构和管理方式的调整, 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黎中群.市场经济中企业文化战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4 (1)
[2]刘同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 2014, 10:125.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10
1.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定义及我国相关法律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是指东道国为了维护本国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 从法律上对外资银行申请在东道国境内从事银行业务进行审批, 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资格、经营能力等情况进行审查或确认, 以决定是否允许其进入本国金融市场。
在过去, 我国就外资银行监管发布的法律文件极其贫乏, 近年来, 为了全面履行入世承诺, 我国出台了《管理条例》, 随后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 同时于2006年12月起施行。此条例全面提高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 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 是对我国外资银行准入条件进行分析的法律依据。
2.我国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
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条件的规范是各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重点内容。归纳起来, 这些准入条件主要包括申请人的组织形式、资产规模和母国监管等方面。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1准入组织形式要求
各国监管法制通常对申请人提出以某种组织形式进入东道国, 如我国《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外资银行可以以外资独资银行、分行、合资银行、代表处等组织形式进入。
2.2资产规模要求
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普遍将资产规模作为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 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第十二条规定, 拟设分行的外国银行, 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200亿美元。
2.3母国监管要求
母国能够对申请进入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是世界各国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的措施。我国《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 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受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的有效监管, 并且其申请经所在国家或者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同意;拟设外商独资银行的股东、中外合资银行的外方股东或者拟设分行、代表处的外国银行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应当具有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 并且其金融监管当局已经与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3.相关立法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已经建立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 但在具体规定上仍存在着很多欠缺, 而且很多条件与我国入世承诺不符, 而今随着外资银行的涌入更是急需改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准入组织形式问题及其完善
从我国目前引进的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看, 分行的数量远多于其他形式, 造成此种局势的原因主要与我国金融开放之初, 监管立法不足有关:在《管理条例》中, 对分行准入条件的规定除了申请者的总资产要求比其他形式要高外, 并无其他更严格的要求。但对东道国而言, 分行是跨国银行分支机构形式中最难监管的一种, 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国的有效监管, 因此, 许多国家对分行的准入条件更严格。
综上所述, 我国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形式的立法规定,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基于审慎性考虑, 对分行的准入条件作更严格的限制, 如只允许世界排名在前的外资银行分行进入; (2) 要求分行的母行出具保函或支持信, 保证承担因分行准入及经营所产生的一定范围内的法律后果; (3) 对分行的业务范围予以限制, 抑制其扩张速度。
3.2总资产问题及其完善
《管理条例》关于总资产的要求仅规定了申请人提出设立申请前一年末总资产, 该规定存在很多漏洞:单从“总资产”一项指标限制, 过于单一化, 且未明确规定总资产适用的量化标准, 不利于实际操作;“前一年”的说法会给投资者可乘之机, 导致其临时凑数以达到标准, 而在事实上并未达标;未规定总资产的上限, 易使外资银行形成垄断, 冲击国内银行的发展。
条例中于总资产的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 将总资产的评估按国际通用标准进行量化; (2) 适当延长考察时间, 真正审查申请人是否有资格、有能力进入我国; (3) 明确限制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 如把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在国内所有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限制在一定比例之内, 以维护银行业安全。
3.3双重监管问题及其完善
从国际上看, 对外资银行准入监管中的双重许可和母国有效监管要求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并成为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趋势。在此方面, 我国《管理条例》第6条、第7条以及第8条都明确要求外国金融机构是经所在国或地区金融监管当局认可并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机构。但该条例以及其实施细则却没有规定如何确定外资银行的母国, 也没有就如何判定母国有效监管的标准作出规定, 并且, 按照巴塞尔体制的有关规定, 有效监管的标准之一就是母国监管者必须实施全球性并表监管, 而并表监管的一项关键内容是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联系, 交换信息, 进行国际合作, 从我国立法上看, 这方面也有所欠缺。
因此, 我国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双重监管制度。 (1) 借鉴《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规定, 完善我国立法在此方面的缺陷, 如明确界定何为母国及其有效监管标准; (2) 与外资银行母国建立信息交流制度, 如建立有双边信息交换协议, 弥补我国在监管信息交流的空白; (3) 加强与母国的国际合作, 如参照巴塞尔协议, 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对我国与外资银行母国在外资银行清偿能力、流动性和外汇交易头寸监管方面进行合作监管和合理分工, 全面、明确地划分监管责任, 减少监管重复和监管漏洞, 避免出现监管薄弱环节, 防止其逃避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在阐释《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目标时指出, “有效的银行监管是经济大环境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与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稳定的基础。”有效金融监管的本质特征是依法监管, 以法治代替人治, 可以保障监管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持续性。因此,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金融监管的有效手段。我国应以WTO的相关要求和《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为依据, 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法律监管规则, 尤其是外资银行准入监管的法律制度, 以期对外资银行实施持续有效监管, 减小其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冲击, 并使之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茜.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杜娟.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11
【关键词】现代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电化媒在教学上的运用,具体是指录音、电视、多媒体、投影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如果教师能够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就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起来,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现状
尽管现在许多高中教室都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但是教师使用多媒体率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据有关数据表明,只有30%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其中数学课堂使用率更低,甚至不到1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薄弱,调查显示,多数数学教师教学仍然使用传统教学形式,只有在公开课或者评优课上才会使用现代技术,数学教师习惯借助黑板和粉笔来传授学生知识,尤其是数学学科比较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只要达到数学教学目标即可。因此数学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较低,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投影,其中穿插文档、表格和幻灯片等技术。数学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大多需要用到这些技术,但是教师操作这次技术和软件的水平层次不齐,尤其是数学学科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特殊符号、抛物线、图形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难度。
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率的对策
(一)新课改的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要求,即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这要求学校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初次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大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投入,给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硬件教学环境。
(二)教师方面,首先,应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重视在数学课堂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认识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这不仅节省大量课堂书写时间,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运用教育技术的水平,虽然 数学学科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难度系数较其他学科难,但是这种学习现代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一旦学会应用,在制作课件中是相当容易的。
三、现代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材内容生动跃于课堂
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但是数学又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想学生把几千年的数学知识彻底的理解透彻,仅凭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并且学生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上面。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数学知识整合后,创造出多种数学教学情境,再利用多种教学信息资源,增加了数学知识的内容量,使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更加丰富,不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还贴近生活,使枯燥的生活知识生动跃于课堂上,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紧密配合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是到的主导作用,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教师主要控制教学流程和信息的融合。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都是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下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多都是学生只学习到了表面的知识,不能够对数学知识改造创新,举一反三。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很大程度减少这种困难,先進数学课件演示,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对难解的数学问题感到豁然明朗,促使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猜想到证明,把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及时反馈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在课后练习或者检测中才能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种检测知识的过程已经与课程教学脱节一段时间,如果得出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课堂知识,教师还需要重新讲解课堂内容,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还不牢固。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室就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为自己复习功课和预习功课做准备。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将大容量的信息通过动态的形式快捷的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继承和发扬数学教学的优势,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结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目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能呈现出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多边互动的场面,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探索知识提高自己,学习技能和教学效率相应得到提高。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寻求知识的过程,从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李美荣.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越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2]周云霞.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及案例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篇12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趋势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必须认识到消费心理对于当前消费影响的表现和作用。当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费过高,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必须走出消费的误区,引导学生认识影响消费的几种心理及其作用。
一、几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及表现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和归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过去简单的货币消费发展到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等多种形式。消费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许多消费误区。
个人消费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的高低。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消费心理影响的,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服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意见的心理现象。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做同一件事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上,往往是消费没有自主性,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到他人行为的带动,消费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如追求时尚、追赶潮流、追随偶像去购买商品。这种心理在学生消费行为上突出表象在服装上,有许多学生看别人买,他也买,不断去追求时尚,造成很大的浪费。例如少数学生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可看到同学用好手机,就害怕自己用普通手机被人看不起而追求高档次。从我们的调查来看,高一新生中,用1 000元以上的多功能手机的学生在50%以上。
(2)求异心理。求异心理是一种独创、好奇,不愿循规蹈矩,乐于别出心裁,喜欢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心理特征。这种心理表象在消费上是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穿着打扮讲究与众不同和新奇,有的连学习用具都要个性化。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奇装异服、与众不同的各种用具等。据我们对女同学的服装调查来看,一个班级的女同学服装多样化和新奇化的占50%以上。在购买服装时,她们都千方百计地去追求新奇。
(3)攀比心理。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自己高水平的一种炫耀心理。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在物质享受上向高标准看齐,当这种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在学生中表象非常突出,有些学生在攀比心理的促使下,在服装上向名牌看齐,在吃喝上向广告看齐,在娱乐上追求高标准,在人情消费上成人化。有一个刚从农村转来的高二的学生,父母在城里做点小生意,家庭条件并不好,可看到有的同学们穿名牌、用名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多次要求家长帮他买这买那,后来他的家长找到学校,老师才知道他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教育和引导,才使这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攀比消费心理给家庭带来的压力。
(4)求实心理。求实心理是一种不注重形式,只讲究实际有用性,讲究实惠,看重的是事物的使用价值,认为有用性是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动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看重的是商品的实际效用,希望商品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维修方便、服务快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商品。这一消费心理在中学生中还是比较少的。
二、消费心理对个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人的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不同的消费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和结果,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的结构和社会的生产。但对消费的作用不能简单地把每一种消费心理归结为是好的心理还是不好的消费心理,每一种消费心理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这种消费心理能引发一种消费行为,带动某种消费而形成消费的趋势和潮流,但另一方面,也有其消极作用,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
从众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的趋势。使商家不断改进商品的形式有利于商品质量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发展,这是积极的作用。但盲目地从众随大流去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这种情绪化的消费会造成商品的虚假流行,使商品产生和发展的周期太短。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浪费,对于社会来说,也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实际上,消费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在主流上有利于商品创新,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使产品的不断更新,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展示个性的风采。但求异心理由于过分地追求与众不同,不考虑社会的认可,使部分商品缺乏市场,造成时尚商品的价值性高,形成很大的社会浪费。求异心理的消费一方面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消费浪费,带来过重的消费负担。
攀比心理在不同的程度上也能促使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社会购买力。但由于没有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偿还能力,为了撑面子、讲排场,没有支出计划,会形成过度消费,给个人和社会生产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消费心理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增加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求实心理是一种避免盲从的理性消费。能根据自己和社会生产的实际去选择消费,有利于形成比较固定的商品生产,有利于形成品牌商品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但这种消费心理也会导致过于节俭,不利于扩大社会消费能力。
【技术经济条件分析】推荐阅读:
技术经济分析06-06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06-28
经济政策技术分析管理08-11
风电经济技术评价分析10-04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09-0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10-12
技术经济特性07-17
技术经济因素07-19
技术经济路径10-13
经济与技术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