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一体化

2024-05-10

技术经济一体化(精选12篇)

技术经济一体化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抓好管理是根本。设备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和进行生产的主要基础,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 提高机电队伍素质, 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 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大力发展煤炭行业高新技术, 提高行业技术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其关键机电设备环节及其管理, 是目前需要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 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做好设备修理、维修、保养、与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相结合, 为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机电设备, 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维持设备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提高机电队伍素质, 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 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

1 设备维修与技术经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内容, 质量达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投入使用后, 由于有一个平均寿命周期, 它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功能和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1]。在平均寿命周期内, 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 让设备处在正常工作状态,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但由于设备本身原因和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深度不同, 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够完善, 寿命周期也不完全一致, 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因此, 要保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行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维修。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 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操作性能更加完善, 随着设备的维修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短, 因此, 对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设备大修理费用必须小于或等于该设备的成本费用, 如果大修理费用超过该设备的成本费用 (购新设备费) 。从经济角度看, 不如购置新设备, 从技术角度看, 大修理设备性能也不如购置设备, 因此, 设备使用单位维修时应厉行节约, 在安全性能及使用性满足的情况, 杜绝浪费, 让设备大修费用和成本费用成为最低经济界面。

固定设备设大修的主体是使用单位但是大修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计算费用必须等于或小于相同的新设备的计算费用, 抓好机电设备修理费用监控, 节约修理成本。

2 设备更新与技术经济分析

在20世纪, 我国设备管理和经济一体化技术 (产品)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设备管理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设备更新是大修理以外的另一种设备综合补偿方式, 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1 设备更新的方案比较

在进行设备更新时, 方案一般是多样化, 比较时, 必须做到多个方案比较做到满足生产需要, 这样才能做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达到设备年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没有真正的把设备是视为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益为要求前提, 导致影响额正常的生产[2]。就是衡量尺度是设备使用一年, 要支出多少费用, 加大设备改革,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根据设备使用寿命的概念, 设备在经济寿命终了时似乎是最佳盯机, 用先进的技术或用新的设备更换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但是, 当新旧设备的使用寿命、原值和年度不一致, 新设备更换将严重有型磨损使设备更新多种方案, 这就要求依据两设备在需要服务期内使用最小的原则更新设备方案。

3 设备技术改造与技术经济分析

3.1 现代化技术改造

随着这社会的发展, 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是指把科学技术、先进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应用于企业的现有的设备, 适应生产的具体需要, 改变其落后的技术面貌和设备结构, 通过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革和改造, 达到全面或局部的设备水平和设备性能。设备现代技术改造是克服现有的设备技术陈旧状态, 消除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磨损促进技术上的发展, 即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 改造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技术经济分析, 使设备的技术特性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 减少设备的不合理损坏, 所需投资往往别用新的设备更换费用要少, 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去更换成陈旧设备技术。因此, 设备现代化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进步的性质。

3.2 技术经济分析

一般采用的是最低总费用法, 就是用计算各种方案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同的使用时间内总费用, 其中费用最低的就是最佳方案。其回收期计算方法如下: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费 (元) /采用新设备后年节约额 (元/年) 从上可以看出, 回收期限越短, 投资效果越好。实现技术先进性, 保证既提高生产效益, 有效的节约成本。

4 企业对设备技术改造的调节与推动

在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时, 既要考虑设备的自然寿命, 也要考虑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随着设备的老化, 维修费用和次数日益增加。不能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盈利, 从而又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要有比较详细的组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 了解生产技术的发展, 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制定设备技术改造规划, 设备陈旧老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高企业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适应性。

设备的技术改造与购置新设备的关系。企业要把新装备、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权衡好, 减少新设备的购置, 用少的自己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潜质, 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潜力, 走自己武装道路。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要同现有设备的维护、修理、保养结合起来。企业在保证生产计划不收影响的条件下。利用的大修的升时机, 进行分期分批改造, 降低消耗, 提高效益。

5 结语

随着煤炭企业现代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生产力, 预防为主、修理为辅;坚持经济效益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最终实现企业发展。

摘要: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电子技术、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能源部门, 机电管理作为煤矿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系,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管理经过不断的发展, 目前已经基本成熟, 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建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管理系统, 改善机电管理与经济一体化系统的综合发展。本文分别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以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促使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巩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

关键词:设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谢建忠.谈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设计步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9) .

[2]李丽.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9) .

技术经济一体化 篇2

随着国家及建筑企业对建筑技术经济工作的不断重视,建筑技术经济工作越来越成为各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然而,在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问题导致成本投入加大。例如,在某工程中,工程要求建筑地下室的地板用聚氨酯防水材料进行防水施工,然而聚氨酯防水材料对于环境湿度要求极高,倘若地面不干燥会直接影响聚氨酯防水材料的使用。当时施工时正是雨天,空气很潮湿,地板有水渍,常规来说不宜于施工操作,但由于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使得施工地下室重新返工和翻修,大大延误了施工进程,也对施工的成本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2.为节约工程成本,盲目缩减工期,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例如,在某屋面防水工程中,施工人员为了满足业主的时间需要,缩短施工工期,擅自调整屋面的施工工序,将屋面防水的施工提前。由于施工工序的混乱安排,导致后续的施工对屋面防水材料的损坏严重,延误了工程施工的工期,增加了大量的返工费用和维修费用。这一案例,也从根本上显示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问题。

3.建筑技术经济的相关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首先是建筑项目的结算管理和统计管理。在施工中普遍存在工程各阶段资金流向数据统计不及时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相关账目登记不及时的现象,这就造成项目结算依据不足,项目款项回收不及时的问题;其次是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力度欠缺。

二、解决建筑技术经济工作问题以及更好实现经济为技术服务的对策

1.明确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关系,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制定好建筑经济相关工作的内容,才能不断加快建筑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公司技术人员自主研发还是从外公司引进,都要收取一定的经济回报,这就是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第一种关系;再者建筑技术使用之后能对技术引进公司以及技术享用客户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这是建筑经济与建筑技术的第二种关系。在建筑实际施工中,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的问题,各建筑公司应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增强各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减少甚至杜绝施工中错误施工方法的出现,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技术错误导致的施工成本的浪费问题,从源头上缩减建筑施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2.应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经济为建筑技术服务的目标,国家及各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并完善对财务监控的力度。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资金流向,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对标价、施工周期以及建筑质量等进行综合的比较,在比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逐步完善施工各款项的审批制度,深入建筑施工现场,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减少施工进度款的盲目支出,有效合理的控制施工资金的使用,降低建筑建造成本,更好地实现建筑资金向建筑技术创新方面的转化。

3.建立合理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为了更好的满足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各种需求,必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让建筑技术在满足必要的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劳动消耗,并在经济技术相关原理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各项目涉及情况进行各相关性分析。当技术满足社会的需求程度一定时,其社会必要劳动消耗量越少,企业经济效益越大,这就显示出制定完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经济活动中,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经济技术的分析方法,为更好的实现经济、技术的协调发展奠定一定的制度保障。

4.积极寻求建筑技术的技术创新。建筑经济工作主要是围绕降低建造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来不断展开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及时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更要制定方案破解项目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使建筑经济和建筑技术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不断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技术要求,使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项目研发、建造过程中,以便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经济为建筑技术服务的目标。

三、结语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3

成立于1992年的廊坊开发区目前已有910家企业进区,其中包括美国天河集团、澳大利亚BHP、德国WET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国涉及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荷兰、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6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生物制药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被原国务院特区办列为向海外客商重点推荐和重点联系的九个开发区之一。

地理位置:

廊坊开发区位于北纬39度36分,东经116度46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与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之间,距北京国际机场6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70公里,距天津港105公里。从廊坊开发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去北京市、天津市,到机场、港口都不超过一小时。

自然环境:

地形:规划范围内用地平坦,地势从西北缓慢向东南倾斜,自然坡降0.5%-0.8%,海拔10.0-13.8M,适宜建筑。 地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属河湖相沉积层,以河流为洪积亚沙土亚黏土夹粉细砂层为主,岩性相稳定中等,承载力(FK)一般在100-150 KPA,浅层地下水埋深3-5米,矿化度<2g/l,1500-2000m深度以下地下热水有开发前景.

气象: 年平均温度: 11.8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 593.4MM

年平均日照时间: 2689h 最大冻土深度: 70cm

年平均风速: 4.5m/s 年平均蒸发量: 1909.6mm

年无霜期: 179-257日

市场范围:

廊坊开发区地处中国环渤海经济的中心.如果以廊坊开发区为中心,在100公里半经的国土 地范围内,有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的全部和河北省的部分省.市,常住人口3000万.如果再扩大 到以500公里为半径的国土范围,陆域面积58.6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6.1%.但创造的国内生产总 值(GDP)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有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座,常住人口2亿多,占全国总数六分之 一.可以说,这一地区是中国北方产业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市场

发达,市场容量大的黄金地带.

基础设施:

廊坊开发区已拥有完备的道路,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燃气,工业蒸汽,电信系统等基础设施.

1.道路:开发区修建了高标准道路网与市区及京津塘高速公路联为一体.

2-3.供.排水:开发区水厂目前日供水能力50000吨,供水出厂压力为0.4MPA,开发区有排污站一座, 排污能力为28立方米/秒.

4.供电:开发区有京津塘电网200kv直供,电能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5.供气:开发区内的廊坊市燃气公司为用户提供管道天然气和罐装液化石油气。

6.供热:开发区投入运营的供热站有三座,其中一座为高温热水站,两座为高温蒸汽站。

7.工业蒸汽:开发区供热站一天24小时可为用户提供0.8-1.5MPA,170-193摄氏度的高温蒸汽, 并可按用户要求提供符合特殊需要的工业蒸汽.

8.通讯:开发区现安装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话交换机。可办理国内,国际电话,电报,传真, 无线通讯,可视电话,数据传输等电信业务以及国际函件收寄,特快专递等各类邮政业务.

社区服务:

廊坊开发区有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区内有涉外宾馆数座,配备餐饮,娱乐, 展览,经贸洽谈,签约,写字间,商务中心,信息中心的现代化智能会展中心一座.区内还有教学设施现代化、师资力量雄厚的各类学校、医疗设备良好的医院,环境幽美、娱乐设施齐全的公寓、高级别墅区,门锁齐全、货源充足的商业纲络、信誉至上、服务周到的金融、保险机构。

办事效率:

廊坊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廊坊市人民政府实行区域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运作均参照国际 惯例,开发区内海关,商检、税务、银行、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审设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法院等机构健全,开发区所有办事机构制定了办事承诺制、投资者可以简便、快捷地办理所有投资和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事宜。

投资形式:

外国(或外地区)投资者可以采用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对外加工装配、补偿贸易等多中形式在廊坊开发区进行投资。另外,外国(或境外地区)投资者还可以出让权益(特许权)、提供贷款、提供投资基金、设立BOT项目等方式进行投资。

技术经济一体化 篇4

技术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技术规划、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效果以及技术政策,从而实现技术在资源中的最佳分配,促进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中国技术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和工业基础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建筑学等领域,其分析方法涵盖可行性研究、不确定性分析、费用效益分析、项目后评价和价值工程分析等[2,3]。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差异巨大,传统的技术经济学研究侧重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算、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机制的运用、技术贸易与技术市场体系的构建以及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的跟进[4]。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河南时提出经济“新常态”,指出中国经济应从当前的阶段性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调整为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使中国在新的发展机遇中形成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促使中国技术经济学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前沿。

新常态下,技术经济学研究革命呼之欲出。2015年10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主办,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技术经济论坛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100余名技术经济学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紧密关注了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前沿,追踪了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动态,指明了技术经济未来的研究方向。2015年中国技术经济论坛的主题是“创新驱动与中国制造2025”。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研究员发表主旨演讲,在“互联网+、技术革命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中阐述了“互联网+”行动的时代背景、背后的技术革命、新业态与新技术-经济范式、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有待深入探讨的几个悖论。李平所长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正在孕育新的突破,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构建连接新生态、新模式的互联网、大数据研究成为当前技术经济学追踪的热点。应当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认识科技创新的作用,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结构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巨变,推动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技术经济学发展的新契机和新挑战,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前沿动态研究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当今经济建设发展中突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新常态”下中国技术经济学应聚焦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转型,政府治理、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以及创业与创新、能源与环境、公共经济学等研究领域。

二、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转型

在过去的30多年来,中国经济依靠要素驱动成功跨越了低收入国家的贫困陷阱,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在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存在严重隐忧: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5]。经济新常态中明确指出,应当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6]。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创新理论”中指出,“创新”是通过引进新产品、使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提供新原料等实现企业的新组合,即是要素的新组合。而在中国现行的经济条件下,支撑中国发展的红利空间正在缩小,现有的资源容量(如土地、能源)已难以维持经济增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不足,产品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单纯依靠要素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发展只能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经济增长亟需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竞争优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创新红利”和“制度红利”[5]。

构建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科技创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间的关系是新常态下研究经济发展转型的前沿问题。此次论坛上,部分学者针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前沿问题展开探讨,得出了诸多有益结论。白俊红和王林东以中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就全国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β收敛趋势,并且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创新驱动对全国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收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收敛进程;周边地区创新驱动对地区间经济收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本地自身创新驱动的影响并不稳定,甚至可能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蔡跃洲和张钧南依托Jorgenson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增长核算框架,对1977—2012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进行细致分解,据以分析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两种效应,发现ICT的替代效应体现为ICT资本对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仅为3.4%,但1990年以后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12期间更是高达9.83%,接近同期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在ICT资本和TFP增长测算基础上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印证了渗透效应的存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掘ICT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有望为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吕岩威和李平运用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算了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通过分析科技体制改革对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发现,创新效率是中国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全部推动力,而技术进步与创新效率变化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我国“十三五”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创新效率。郭瑞东基于索洛余值法,采用C-D函数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技术进步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构建了影响技术进步的多变量回归计量模型。研究表明,内部因素对于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外部因素,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R&D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弹性最小。唐五湘和程晓芳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4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统计模型计算得到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两型社会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综合评价值,并与传统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综合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可知,两型社会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分别与科技资源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王方舟在诠释新常态的概念、动力的基础上,以河南三门峡市经济发展现状为例,关联测度了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对外贸易净出口和GDP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GDP与固定资产投资间的关联性最高,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消费和对外贸易净出口次之。在对发展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常态下三门峡市的发展动力应是“创新、消费和城镇化”。

三、政府治理、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

新常态下,经济需要转型,制度也需要创新。制度创新离不开政府治理的改革与创新,政府治理是现代化整体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治理主要研究政府内部管理效率和政府对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对政府约束的有效性[7]。尽管当前政府治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尚无定论,但是有关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收入阶段,政府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产出间的关系并不相同。当处于收入较低的阶段时,政府治理能力和经济增长产出的相关性较低,当处于收入较高的阶段时,政府治理能力和经济增长产出的相关性较高,随着经济的显著增长,政府治理能力显著提升[8]。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较高的收入阶段时,政府治理能力的低下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研究新常态下的政府治理问题成为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此外,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是推动“新常态”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技术经济学前沿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015年技术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政府治理、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方面的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程桂枝结合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价的特点,在分析服务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及其开展服务型绩效评价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客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方法4个要素的服务型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绩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围绕“科技公共服务效果”、“履行职责效率”和“自身管理效能”进行设定,致力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强调服务意识,强调正确履职,强化管理效能、注重多元评价,提倡科技管理创新。司增绰和苗建军使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实证分析了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演变过程。综合技术服务业是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而且影响力系数有上升的趋势,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感应度系数较小,而且感应度系数有下降的态势,受到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弱。目前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都很高,而且存在上升态势。综合技术服务业是科技服务业中重要的产业,政府和企业应当关注、支持其发展。谭洪波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计量分析方法,借助中国省级工业二位数行业和服务业一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赚取中国工业偏向型的要素市场“扭曲租”而形成的,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工业增长而不利于服务业增长。肖远飞从微观层面专用资源和宏观层面专用资源两个方面拓展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一个框架来分析国内产业的国际动态竞争。假设资源差异及其转移壁垒体现了资源对于竞争优势的价值,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国际竞争的基本形式,研究认为产业国际化竞争类型取决于产业系统中国内外微观和宏观资源价值关系,产业国际竞争的动态化也取决于这种资源价值关系的动态变化,国内企业对国际竞争应对过程的实质是一个战略资源的调整过程。张三峰基于世界银行调研的中国企业统计数据,对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企业雇佣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融资难度每增加1%,企业雇佣降低2.9%。金融的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劳动需求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张维春在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即交易金融模式,以解决金融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交易金融是一种通过创新交易方式在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建立桥梁的场外交易模式。其可以盘活金融资产存量,联通买卖交易主体,提供价格发现功能,创新产品结构模式。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可以从市场尺度和价格尺度两个维度提升金融资产流动率。

四、“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计划,指出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传统产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效率均得到有效提升[9]。“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产业”,当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融合,形成了苏宁、国美的网上商城;当互联网与传统交通运输业融合,形成了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当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融合,形成了携程网、途牛网等旅行网站……传统产业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作为传播的工具,更应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运用大数据的手段,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提升服务水平。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渗透,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明显[10]。李宗洁和王玉荣以经营性交通工具为例,对该创新模式进行深入分析。近年来,打车、租车、拼车及专车等应用软件快速进入公众视野,学术界在频繁议论或研究该类应用软件的营销模式或商业模式,但较少观点是从模式创新出发研究该类应用软件的经营方式。他们从应用软件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经营性交通工具在技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同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在移动互联网出现前后及打车软件出现后经营性交通工具的创新模式。夏宜君对双边市场中的市场的结构和特征、竞争模式、企业的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以网络文学市场为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她认为在制定双边市场中的定价策略中时应注意以下特点:价格结构与成本结构不同、网络效应会削弱垄断力量、网络外部性支持差异化服务定价以及平台用户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力量。

中国制造2025是借鉴德国工业4.0而提出的。中国制造业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过度的资源消耗而实现,其基础脆弱,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11]。当前中国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工业背景,实现中国制造2025并非易事。应当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工业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新常态”下,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又一个重点领域即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戴建国研究了废旧荧光灯制造纳米节能灯技术的行业背景及技术处理现状,介绍了光能处理技术及CGN技术工艺,并将中国光能废旧荧光灯管处理技术与国际竞争对手工艺对比,发现了CGN中国光能的核心竞争优势,并对项目市场投资机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光能废旧荧光灯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市场前景非常明显,废旧灯具回收市场前景巨大,利国利民。黄蕊基于仿生学的视角,提出了利用“融知发酵”模型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瓶颈问题的研究路径。“融知发酵”模型与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发酵反馈模型,可以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这一评价范式对吉林省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检验。通过对吉林省7家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实际走访调研,认为“融知发酵”模型可以清晰地指明企业技术创新瓶颈,并通过模型系统性地运转方式,发掘出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原因所在。这不仅突显了“融知发酵”模型在解决技术创新瓶颈问题上的优越性,更为企业未来完善、优化技术创新路径指明了方向。

四、其他技术经济学前沿

1. 创业与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是中国政府寻求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处理增长与发展间矛盾的政策创新,是中国技术经济学未来10年间重要的研究方向[12]。“创业与创新”分论坛的与会学者就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赵耀文基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决策,采用心理学关于决策诱发形式对偏好逆转影响的解释,结合济南9所高校样本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创业风险态度偏好逆转的因素。徐晓鹰从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入手,就高校的招生制度、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科研成果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候松描述了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瓶颈约束,并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背景对福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契机进行分析,最后对其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徐长生和孔令文以研发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衡量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基于A股2008—2011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否激励了企业创新。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没有显著提升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变换多种匹配方法后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仍未显著激励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康兴华在对比中、美风险资本特点和西方小型科技型企业与中国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有针对性和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吴翠花在构建技术创新、价值创造、企业能力与企业家导向间关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并应用实验数据进行检验。彭炳忠提出,作为“两型社会”基础的“两型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他从“两型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分析其特征,探讨了“两型技术”对经济社会系统的特有功能。

2. 能源与环境

在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能源与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前沿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围绕如何破解资源约束,如何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能源与环境在专题汇报中研究了中国能源产出效率、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北京市能源体系和中国电力消费等方面的问题。李平和陈星星根据SDEA模型测算了中国28个省份的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同时运用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分析各省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单位能耗GDP产出量和能源消耗产出效率较低,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呈U形;区域间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各省份普遍存在能源消耗规模效率递减的特性。纪玉俊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省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处于较低水平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汇福在非线性框架下,基于非对称性协整和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非对称性门限协整关系;能源消费体系在受到外部正冲击后,将较快恢复到原来的均衡状态,但外部负冲击将会对能源消费体系产生更持久的冲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间存在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王喜峰对经济增长与水资源需求的关系进行分解研究,在利用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编制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对驱动水资源需求演变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07间中国技术进步和最终需求为水资源需求分别贡献582%和-518%。贾品荣将能源变革、智能制造、智能社会变革对需求的促进划分为3个阶段,同时构建了适应于新工业革命的北京现代能源体系,即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主旨,适应绿色化趋势、智能化趋势和服务化趋势的北京能源技术体系、北京能源互联网创新体系、北京能源供应体系、北京能源消费体系。李科构造了一个包含有生产率增长方程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从而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电力消费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电力需求呈刚性增长,电力自价格弹性始终为正;不同要素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化的替代或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呈现出资本消耗而劳动节约的特点;电力价格显著推动了电力生产率提升,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3. 公共经济学

新常态下,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政府行为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公共预算和税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在技术经济学研究中长期跟踪。论坛上,孙辉等实证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双重影响,发现财政农业支出既可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效率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而且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在增加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农业支出与其他农业投入要素的协同效应,这对于中西部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李银才通过分析农村合作医疗重建历程,发现制度之间冲突是农村合作医疗重建失败的重要原因。认为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质量和实施效率,关键在于制度设计时相关制度必须高度融合。曹卫等在研究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特征的基础上,从传统供求、不同维度和产业链价格传递等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同时从国家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和生猪产业监测预警体系两方面进行归纳,认为未来应做好生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实现生猪养殖规模化,建立生猪期货市场。陆昌华等针对我国养殖业管理现状与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指出兽药残留是我国当前畜产品安全问题中对社会公众健康及经济健康运行危害尤为严重的问题。通过构建由兽药残留事件引起出口受阻的损失评估模型,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畜产品兽药残留问题,指出市场失灵是主要危害。即表现为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扭曲、欺诈交易和偏好不合理现象。他提出纠正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市场失灵,政府需选择合适介入的角度和做法,包括认清政府自身定位及选择主动培育市场和组合运用多种市场干预方法。

新常态下国内经济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信息科技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时期中国经济具有新的发展特点,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前沿动态也发生新的变化。未来国内技术经济学研究将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与金融创新、互联网与空间信息技术、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深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建言献策。

摘要: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处于“新常态”的换挡期,国内经济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信息科技已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内技术经济学前沿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转型,政府治理、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以及创业与创新、能源与环境、公共经济学等领域拓展。

关键词:技术经济,前沿动态,新常态,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陈玉和.论技术管理学科体系及建设--兼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改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6-101+121.

[2]王金菊,闫雪晶,陈戈止.对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5:122-130.

[3]崔乐,鲁婧.对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29:149.

[4]傅家骥.技术经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4,01:18-20+31.

[5]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02:69-75+159.

[6]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01:5-11.

[7]何增科.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J].行政科学论坛,2014,02:1-13.

[8]张弘,王有强.政府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阶段性演变--基于不同收入阶段的跨国实证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3:151-159.

[9]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

[10]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05:1-5.

[11]贺正楚,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03-110.

技术经济学 篇5

1、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在一国范围内,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通常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表示。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程序:

1、确定分析目标。

2、收集资料。

3、设计各种可能方案并进行分析。

4、方案综合分析评价。

5、确定最优方案。

6、最终完善方案。

技术经济学在国外一般被称为工程经济学,源于1887年亚瑟姆。惠灵顿的《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他首先将成本分析方法就用,开创了工程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格兰特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我国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开创发展、全面破坏和全面发展。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技术经济是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2、技术经济学是连结技术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经济学与谋生技术 篇6

经济学只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思维方式的说法广泛存在,有位著名经济学教授就曾经多次强调这一点,并用以反驳那些认为经济学理论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的说法。我记得他在什么地方说过:他学经济学的时候,常听前辈讲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学了就要运用于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上陈岱孙先生的课,最记得的也是陈岱老的这一说法)。但他后来发现,经济学看上去讲得头头是道,其实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他的观察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或发财与经济学毫无关系。有钱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凯恩斯,决不是学经济学才致富的。他们有赚钱的天赋,所以不学经济学照样能赚钱。经济学学得好但仍然赔钱的也大有人在,他举了马尔萨斯、熊彼特为例。而且,他认为企业成功与否和老板是否学过经济学也没关系。比如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就没有多少是经济学出身的。同时,经济学也不能经国济世。比如经济学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制定政策是政治家的事。所以他认为经济学的唯一功能就是教人一种思维方法,学经济学只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因为经济学的许多道理能让人更了解人生,能够正确对待人生。

实际上,如果真正在企业做过就会发现,经济学决不是只能为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对学生说,学了这门科学与没有学这门科学相比,人们在工作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经济学尤其是管理经济学,不仅仅只能为学生提供思维方式,它也完全可以成为像车钳刨铣那样实实在在的一门技术。

之所以说经济学或管理经济学可以是一门技术,就是指的人们实际上可以把那些比较抽象的模型和数学公式,当成一门技术或工具,来为自己的想法和决策增添科学的依据,让它成为你所提供的一种产品或服务。比如说学生刚刚走人工作岗位时企业往往会让他们做一些协助工作,如针对企业货品库存太多的情况帮助企业制定清除库存的策略。清除库存的策略有多种,降价是其中一种。但是,降价能否促销?如果能促销的话降价多少合适?学过经济学的人就可以展示自己的技术:首先设定一份问卷,将产品降价的各种幅度比如1%到10%罗列成表格供消费者挑选。现在假如面对的是18000部手机库存,而调查所得资料经过计算后的结论是:手机价格从1000元降到800元,销售量会由3000部增加到6000部。如果学过经济学,你就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得出:(6000-3000)/(1000-800)=15(部/元)。这说明,价格每增加或减少1元,会减少或增加销售量15部。这时,如果想让销售量达到8000部,就可以按照条件列出方程:Q=18000-15P,代入预期销售量8000,就有8000=18000-15P,计算的结果:P=666.7元。所以,如果想让销售量增加到8000部,价格需要下降到666.7元。据此,你就可以科学的、逻辑的做出一份建议书或报告交给你的上级(或者当成产品卖给他)。这不是产品是什么?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不就是一种模型或公式吗?谁又说这不是一个产品呢(这是世界上最值钱的产品)?

因此,学习经济学完全可以当成是在学习一门技术,掌握这门技术其实就是拿到了一个饭碗,就像蓝领工人有了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

这门技术还可以这样使用:比如你经营着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有家经销商提出用8元的价格订购A产品。你的公司如果接下了这笔订单,就要减少B产品5000件。你很想接下这笔订单,但又不愿意接受8元的价格,因为产品A的批发价格是12元。如果这家订货商就是不愿意让步的话,你接还是不接这个订单?

接或是不接当然要看成本,但看什么成本,怎么看成本是个关键。按照经济学的观点,虽然产品A的批发成本是12元,但这12元中有一个部分是接不接这笔订单都要支付的成本,比如你使用的厂房水电以及已经为机器支付的费用。因此你可以计算一下接这笔订单增加的收入,再计算因为接这笔订单而减少的收入,两相对比,接单的收入大于因接单而减少的收入,就可以接下这笔订单,否则就不接。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但这个简单计算背后的理论可以让我们认识很多经济现象(这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思维方式)。比如说,上述计算背后的理论就是将该企业已经支付出去的成本(房屋水电费用以及现有机器的成本)看成是过去的成本,这种成本已经支付而且收不回来了,已经支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也称历史成本。在沉没成本之后再发生的经营决策,对沉没成本完全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已发生的成本与最新管理决策无关。

按照这种理论我们马上可以发现,中国通信领域中的产品价格,比如语音服务的价格(即每分钟通话多少钱),应该大幅下降。这里的理论很简单,假如通信部门耗费了1000亿资金铺设了线路,按照一般理论,这1000亿资金就构成了通信部门提供通信服务的成本。实际上,通信部门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他们按照这一成本再参照运营费用,为我们设定了语音服务的每分钟费用甚或是双向收费费用。但是按照前面所说的成本概念,在通信部门的这笔投资支付之前,这1000亿确实是成本,原因在于,这笔钱如果不用来铺设线路,还可以用做别的事情,所以,通信部门的成本就是这些本来可以用1000亿去做并赚取的利润但又没有去做而且没有赚到的利润。

但是,一旦通信部门将这1000亿投资于网络线路建设并且线路竣工,那么,投资于网络线路的这笔资金就不再是通信部门提供语音服务的成本了。因为,这个庞大的线路网络除了提供通话服务外,不能转做他用,已经成了沉没成本,而且没有了他用的机会。所以,用户拨打电话应该是没有成本的。只要用户肯给一点钱,比如每分钟通话1分钱(实际只有几厘成本),通信部门也应该接受,因为通信部门的线路已经铺好,已经不能转做他用了。

这就是革新我们思维方式的技术支撑。

这种技术支撑实际上是可以用来经国济世的。比如美国国会议员但凡向国会提交议案,事先都要找经济学家提供经济分析予以支持。比如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立法。众所周知,垄断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支持这种说法的经济学根据为,垄断厂商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势力,以较少的产量和较高的价格为自己谋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与此相符的经济现实是在1929~1931世界大萧条期间,垄断厂商宁愿毁掉自己的产品,也不愿意降价提供给市场(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将牛奶倒人海中,也不给没有饭吃的穷人)。现实状况再加上理论模型和公式的分析,使世界各国政府都忙于制定反垄断法。为了给议员们上条陈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持,经济学家发明了几种量度垄断的技术方法,一种是用来估计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水平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水平之差异或偏离程度的勒纳指数;一种是估算某一厂商市场力水平的需求弹性法。正是依据于这种方法,美国政府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拆分为几家小公司。

微软的情况更是可以用来对经济分析工具左右政府决策进行证明。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全世界的普及,很多人认为,微软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世界个人电脑的90%”。正是因为这样,美国司法部对微软提起诉讼,要将微软一拆为二;一个操作系统公司(视窗),一个应用公司(微软办公软件、互联网浏览器和其他应用软件)。美国司法部的做法引起很大的争论。支持方提供的经济学证明为:微软是利用网络业务的收益递增来为自己建立垄断市场力的。按照经济学的说法,这是一种人为创造垄断的手段。因为数据计算说明,在一种网络设备的用户数量达到30%的市场占有率时,实现下一个50%的市场份额就会更加容易。微软的策略是对微软的搜索引擎IE采用不收费策略,但却将IE与视窗捆绑销售,这一策略不仅使微软迅速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而且成功地取代了网景的网上搜索引擎,从而最终占有了90%的市场。这种人为的垄断正是司法部的反对目标。但从全球化角度进行思考,微软的这种垄断正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众多的美国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为反对拆分提供经济学支持,并最终使得美国司法部放弃了对微软的拆分。也因此形成了反反垄断经济学。

事实上,经国济世绝不能狭义的理解为面奏条陈,当然,面奏条陈并获得采纳,是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居庙堂之高的最高理想。但现在提倡法治,贬抑人治,想要通过面奏条陈的办法实现经国济世的理想恐怕不太现实。就算有这样的可能,那也只有一二人而已。所以,我们还是将它作为安身立命的技术手段,作为经国济世策略的技术支持为好。虽然不怎么有志气,但是实在。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7

定位本

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主要覆盖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

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中_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KCCSE中同核心学术期刊;中同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屮闰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_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屮丨5|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核心栏目介绍“技术创新”栏目: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而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同家科技政策、同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 (含组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

“产业技术经济”栏目:产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与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等。

“K域技术经济”栏目:冈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幵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科学园区和创业园区管理等。

“技术经济分析”栏0:项目层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目技术评佔与预测、项目市场评估与预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等。

“创业管理”栏目:创业企业战略;创业企业治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过程管理;企、Ik成长规律;企业成长战略等。

评审流程本刊实行双盲匿名评审。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任何作者不得一稿两投, 一稿两投者一经发现, 本刊将严肃处理。

投稿方式请登录《技术经济》网站�www.jishuji_i.cn) , 运用远程投稿系统, 注册并上传稿件。请注意按规范填写相关文章及作者信息内容。

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8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 每月25日国内外公开发行, 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 邮发代号为80—584。定位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主要覆盖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检索工具收录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栏目介绍“技术创新”栏目: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国家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 (含组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产业技术经济”栏目:产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与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等。“区域技术经济”栏目: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幵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科学园区和创业园区管理等。“技术经济分析”栏目:项目层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3技术评估与预测、项目市场评估与预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等。“创业管理”栏目:创业企业战略;创业企业洽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过程管理;企业成长规律;企业成长战略等。评审流程本刊实行双肓匿名评审。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任何作者不得一稿两投, 一稿两投者一经发现, 本刊将严肃处理。投稿方式请登录《技术经济》网站�mw.jishujirigji.cu O, 运用远程投稿系统, 注册并上传稿件。请注意按规范填写相关文章及作者信息内容, 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联系方式:010—62792422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9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同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 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 每月25日国内外公开发行, 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 邮发代号为80-584。定位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主要覆盖管理学门类的丁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检索工具收录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巾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中_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同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同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栏目介绍“技术创新”栏目: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同家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 (含组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产业技术经济”栏目:产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与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丨k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等。“区域技术经济”栏目: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科学闶区和创业园区管理等。“技术经济分析”栏目:项目层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目技术评估与预测、项目市场评估与预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等。“创业管理”栏目:创业企业战略;创业企业治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过程管理;企业成长规律;企业成长战略等。评审流程本刊实行双盲匿名评审。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任何作者不得一稿两投, 一稿两投者一经发现, 本刊将严肃处理。投稿方式请登录《技术经济》网站�vvwvv.jishujingji.rn) , 运用远程投稿系统, 注册并上传稿件。请注意按规范填写相关文章及作者信息内容。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联系方式:010—62792422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10

《技术经济》是由中同科协主管、_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 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 每月25 H国内外公开发行, 月刊。同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 同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 邮发代号为80—584。定位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主要覆盖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检索T.具收录情况屮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巾国核心学术期刊;屮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令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同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屮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屮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收录期刊;中义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栏目介绍“技术创新”栏目: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国家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 (含组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产业技术经济”栏目:产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与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等。“区域技术经济”栏目: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开发K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科学园区和创业同区管理等。“技术经济分析”栏目:项目层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目技术评估与预测、项目市场评估与预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等。“创业管理”栏目:创业企业战略;创业企业治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过程管理;企业成长规律;企业成长战略等。评审流程本刊实行双肓匿名评审。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任何作者不得一稿两投, 一稿两投者一经发现, 本刊将严肃处理。投稿方式请登录《技术经济》网站�www.jishujingji.cm) , 运用远程投稿系统, 注册并上传稿件。请注意按规范填写相关文章及作者信息内容。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

技术经济一体化 篇11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50-02

1 前言

传统教育已不再能达到现今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亟待更改策略。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借助计算机多方面操作各种媒体信息(数据、文本、图形、声音、影像与视频)让它们创建逻辑关系链,构成一个体系且具备交互性。它席卷整个教育,不但是教学办法和方式的更改,对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内容、教育原理以及教育方式都带来更深入的变革,信息技术和科目融合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2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任教中的重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与特效等,包括无穷的幻想空间。它不但更改了学习与思考问题的办法,并且慢慢借助其直观、生动的特征与较强的交互性能,补充了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时一些层面存在的较单一的不足,能带来多样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助于知识的获取,营建最理想的学习氛围。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是看中听说、图表简单而且不准确、视觉感较差的缺陷,让授课的内容更生动、形象,课堂氛围更活跃,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十分好的教学成效。

3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劣

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的优势

1)人机交互性强,全面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独特特征,不通任何其他媒体。多媒体是计算机在交互式模式中所独有的,并且可以立即进行人机之间的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环境来与学生进行兴趣学习的互动,并选择学生想了解的内容,根据特殊的教育方式将不同以往的教育方法应用到教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学习课程的强烈愿望是互动模式具有的重要意义,多媒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可以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之中。这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核心的课堂培训模式。

2)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灵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电子黑板的功a能,能展现大量的信息以及更多的内容,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它提供了强大的图形呈现性能。如机械制图课程有很多、很大的空间图形,如果图片太多,传统课本和黑板难以进行展现;若图片较大,传统的课本也难以实现。但有了多媒体在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空间图形的动态模拟,能够更容易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以及了解更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局限性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有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展示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状况下都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地调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若是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不能说比传统教学更优秀。

如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授课当中,涉及计算或原理推理过程时,不宜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件。因为推理过程前因后果逻辑关系缜密,而幻灯片篇幅有限,不能将缘由与结果都表述全面;若是不断翻页,会打乱学生想法,并且不带板书过程,不能表达计算或原理的演练与变化过程,不好被学生理解。因此,在没有较好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一些计算或原理推论过程最好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4 适当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坚持适当原则 适当也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放在“精彩”的地方,用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勇于突破重点,处理难点之处。比如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中讲解装配这部分内容时,用大量的机器装配的生产现场图片演示装配过程,且下载汽车生产的全过程,由开始的板材下料、冲压定形、所有零部件的装配[3],到最终整车的校正、喷漆等过程都十分清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对机器生产的整个环节都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坚持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既不要喧宾夺主地乱用,也不要因噎废食而一点儿都不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重“辅”而不重“主”,不可喧宾夺主。

2)课件制作不要太过看重表面的生动、界面的美化,这样会导致教学内容脱离教课方向。

3)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的平台,过度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有时也会淡化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不要只走形式 在进行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将程序教学取代课堂教学,让学生整节课根据计算机课件所给的流程来学习,表面上觉得十分适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但实际上是将带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改变成一种仅是信息输送的机械活动,课件取代了师生间的交流,教师由原来的“满堂灌”更新成当今的“满堂放”,由原来填鸭式的“人灌”模式到现今的“机灌”模式。

另外,由于采用了投影、幻灯等设施,学生长久地处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视听感官处在十分紧张的状况下,无形之中增添了学生的紧张感与疲惫感,这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色彩的适宜搭配、画面的工整美观、布局的紧密与谐和声像的完美结合。

坚持适时原则 适时就是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能够选取最有助于学生学习教学要点、难点,并让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时机。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很多较为抽象的知识,以往教师在解说时常常觉得力不从心,而适时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比如教学钳工工艺学时,标准麻花钻头切削角度的原理是钳工专业学生在现实生产中进行麻花钻头刃磨与修磨时所需要的原理基础,同时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个要点与难点。教师能否把这部分内容讲解成功,主要看在讲课中是否能让学生在想象中真正构建出标准麻花四个辅助平面与角度的空间定义。标准麻花四个辅助平面是人们为估量角度而想象出来的,在空间上是不存在的。教师除去定义的讲解,还要借助计算机模拟出四个想象的辅助平面,构建出空间的模型,学生就会十分容易理解了。

5 结语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将多媒体信息技术适当、适度地应用到专业教学中,能够优化教学模式,让枯燥的专业课堂更加生动活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加深对定义的认识,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特别是对于机电一体化这种复合式专业,更应该按照科技进步的潮流发展,更好地发挥多家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旭方.浅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育信息技术,2011(5):39.

[2]周桐,薛培军.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现状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与装备,2012(6):29.

《技术经济》征稿启事 篇12

《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学术期刊, 现任主编为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本刊1982年创刊, 每月25日国内外公幵发行, 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 邮发代号为80—584。定位本刊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主要覆盖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检索工具收录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 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核心栏目介绍“技术创新”栏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问题, 如国家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技术战略、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技术创新的要素 (含组织、知识、能力) 管理等。“产业技术经济”栏产业技术升级的路径与战略;产业技术进化的技术轨道;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战略与管理;产业的技术经济预测与技术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技术政策;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等。“区域技术经济”栏目: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产业发展;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现;科学园区和创业园区管理等。“技术经济分析”栏r:项目层面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如项目技术评估与预测、项g市场评佔与预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项H风险管理等。“创业管理”栏目-创业企业战略;创、丨k企业治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人力资源管理;创业融资;创业过程管理;企业成长规律;企业成K战略等。评审流程本刊实行双盲匿名评审。来稿无论录用与否均不退稿。任何作者不得一稿两投, 一稿两投者--经发现, 本刊将严肃处理。投稿方式请登录《技术经济》网站 (www.jishujingji.cn) �运用远程投稿系统, 注册并上传稿件。请注意按规范填写相关文章及作者信息内容。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联系方式:010-62792422

上一篇: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下一篇:光伏功率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