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适应性

2024-06-26

技术经济适应性(共9篇)

技术经济适应性 篇1

0 引言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 对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意义, 同样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节能环保的关键环节。

1 建筑垃圾概念简述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在城市地基与道路开挖、建筑物拆迁、建筑工程实施等工作开展过程中, 制造出的废弃物。一般而言涵括了下面五种类别, 即废弃块渣料、废弃金属料、废弃竹木料、废弃化学料、有毒有害废弃料。

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

我们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划分成两个级别, 即初级与高级。其中初级资源化一般是指那些相对较为直接的运用, 其最为重要的就是所选择的分选技术以及机械设备;高级资源化一般指的是生产建材原料, 对其实现进一步的处理与运用。

2.1 初级资源化利用

对于那些废弃的金属料可以选择回炉熔炼的方式加以第二次利用;对于竹木料要充分借助其可燃这一性质, 加以焚烧处理, 并对焚烧过程中散发的能量加以回收;对于化学料我们能够将其和植物纤维加以混合, 进一步制作成塑木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质, 且十分环保, 能够取代木材的应用。在全部的建筑垃圾中占有八成以上比重的为废弃块渣料, 这同时也是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 关于废弃块渣料这类建筑垃圾的初级利用, 一般是经过初步的破碎处理之后, 将其当作回填材料加以直接性的利用。根据国外相关数据, 对于建筑垃圾而言, 其运用较为普遍的就是回填应用, 在美国, 对于建筑垃圾总的利用率高达七成以上, 而回填应用就占到了约六成。

2.2 建筑垃圾的分选技术与机械设备

对于建筑垃圾而言, 要想实现其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做好分类工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建筑垃圾数量庞大, 在进行分选工作的时候主要应用机械设备, 人工分选加以辅助, 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 要结合具体要求选择与建筑垃圾实际特征最为适合的机械设备。针对建筑垃圾加以破碎处理是进行分选工作的首要步骤, 结合具体的开展情况, 分选工作能够在施工作业开展现场、中转站点、收纳中心等地方开展。在破碎处理之后, 要结合材料具体的性质特点选择相应的分选工艺, 一般来说, 对于金属料通常会选择磁选的方式, 利用物质自身的磁性不同来实现有效分拣;针对化学及竹木等材料通常选择风选的方式, 利用材料本身的密度不同, 在鼓风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分拣;对于废弃块渣料, 一般是利用其颗粒直径不同来实现的。现在在我国, 对于以上几种建筑垃圾的分选依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来实现, 在机械设备的研发问题上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

3 思考与建议

3.1 做好源头的把关, 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当前建筑垃圾问题愈发严重, 要想从根本上缓解这一问题, 就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做好源头的把关工作, 切实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一般我们可以借助以下对策来实现:

首先, 要延长现代建筑的寿命长度, 增强现代建筑本身质量。据调查数据显示, 当前在英国, 建筑物的平均寿命为一百三十二年, 美国为七十四年, 但是反观我国却只是短短的三十年, 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针对这一问题, 不仅要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质量, 提升建筑本身的耐久性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要避免对建筑的随意拆迁改建。如果是必须要拆除建筑物的话, 必须坚持末端处理的类别划分原则, 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实现建筑物的结构解除, 对于那些能够再次利用的建筑结构, 如门框等要尽可能地确保其不受破坏;对于建筑物本身有毒害的要首先进行拆除, 采取单独处理的方式, 从而降低有害物处理工作所需的成本投入。

其次, 要在建筑设计与材料选择阶段, 实施降低建筑垃圾产生的对策, 比如说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结构, 尽量选择那些产生建筑垃圾较少的建筑设计形式, 另外还要防止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情况的出现, 这样会因为过度修改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对环保节能材料的运用, 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材料的选择过程中, 要充分考量日后其维修及改造问题。

最后, 在建筑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于节能环保工艺的推广, 加大施工精确程度, 防止日后修补所造成的成本浪费及建筑垃圾问题。另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 增强工作人员本身的环保、成本控制观念, 防止出现因为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返工及废弃材料的产生。

3.2 支持企业培育产业, 助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专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要改变这一现状, 国家要着力保障, 大力扶持。建设部2005年颁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多地也制定了建筑垃圾处置的地方性规定, 但是这些法规缺乏整体性和强制性, 无法为进一步开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国家要尽快出台建筑垃圾处置的强制性条例、完善建筑垃圾利用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在建设项目环评内容中增加建筑垃圾处理内容等专项法律, 政策上鼓励扶持, 利用贴现拨款、低息和无息贷款等金融优惠政策, 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经济上杠杆调节, 提高天然砂石资源的使用价格, 对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实行收费制度。研究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 共同研究开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再生利用技术, 为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 要让垃圾产生者担责任、付代价, 让建筑垃圾利用企业有利润、能生存, 促进资源化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3 强化环保认知, 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宣传、措施、行动, 让全社会了解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重要性。政府部门要率先使用绿色建材产品, 消除人们对再生材料“不安全”“不环保”的种种顾虑, 引导鼓励完善机制, 提高全社会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积极性。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市垃圾问题愈发严重, 其中建筑垃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问题也逐渐的发展成我国建筑行业节能环保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事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在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针对循环经济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及适应性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建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5:187-189.[2]聂江婷, 毕金栋, 李昌勇.掺加拆除建筑垃圾水泥熟料的性能[J].水泥, 2012, 12:9-11.[3]陈家珑, 高振杰, 周文娟, 李飞, 周理安, 严新兵, 孙丽蕊.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2 (06) .

技术经济适应性 篇2

煤炭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公司会在正确认识、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我公司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以多种方式反哺社会,例如持续开展并稳步推进抗震救灾、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环境保护等活动。履行责任,回馈社会,共生发展。

1、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能源保障

“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是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方略,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上,加上一些燃煤发电工程和众多煤化工项目的相继启动,煤炭需求将持续增大,我公司在资源整合后,会扩大公司规模和人力资源队伍,将会采取和力争研发出新的高端技术,高效、绿色、安全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证。

2、依法纳税,遵章守法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公司定会执行自己的法律责任,依法纳税,不逃税、不漏税,积极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公司资源整合后保守估计,预计三阶段每年缴纳税款分别为流转税税收1448万元,所得税2112万元;流转税税收2896万元,所得税4224万元;流转税税收10860万元,所得税15840万元。按照乌鲁木齐县政策规定,三阶段每年上缴费用分别为800万元、1600万元和6000万元。这将会使当地政府合理分配资金用于建设当地经济的发展。

3、实现安全生产

正确认识和把握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保证安全生产,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坚持“装备、管理、培训”三并重原则,在矿井安全管理、机械化程度及员工综合素质上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针对瓦斯、冲击地压、自然发火等重大自然灾害,加大技术攻关,形成了体系完善的综合防治措施,齐头并进、均衡发展,打造安全高效矿井。

4、实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加大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额投资力度,改善恶劣的生产条件,复杂的员工结构,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安全系数。承担起实现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体社会责任,推行科学民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法参加并按时按标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关心员工的生活困难和身心健康;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水平。

5、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生产经营计划中考虑环境因素,资助社会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在企业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支持员工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对供应商提出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制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办法,制定开采回填,与覆盖植被制度。在保正安全,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机械化的高效开采,绿色开采,安全开采。

6、兼顾地方建设,提供就业机会

我公司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矿区资源整合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需要招聘很多劳动力,我们会积极完善延伸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我们会首先考虑从附近的居民中选取合适人选,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并提供一切安全

保障后上岗,这将会促进附近居民的就业,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7、兼顾地方建设,解决生活难题

(1)鉴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矿区许多居民还没有自来水,生产和生活用水取自天然水体,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加上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经常出现饮水困难现象,为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我公司将会为矿区附近居民免费接装自来水,对无电的居民安装居民用电设备。(2)鉴于当地气候的变化,我公司愿意为附近居民提供冬季集体供暖,免费用煤服务,并针对的向居民提供家用电器等设施。(3)鉴于乌鲁木齐县现阶段对牧民固定居住点的建设水平,为支持地方政府和提高矿区周边牧民生活水平,规划为矿区内固定居民点按每户无偿提供5000元安置建设费。

8、兼顾地方建设,改善服务机构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对企业所在地的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工作力量。具体规划如下:(1)为方便周边居民的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为了减少有害气体污染,我们将会加大对道路建设的犹如,反哺当地居民,投资硬化路面,发展交通,同时还配备小型洒水车一辆,用以降尘、净化空气(2)为了使附近居民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我们将会投资给当地的教育机构,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更换新的桌椅,引进新的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水平,资助社会贫困大学生,奖励职工子女,奖励优秀教师,并对当地的学龄儿童免学杂费和对能够继续深造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等。(3)为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让居民放心、方便看病,养病,我们将会投资于当地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设施,促进医疗制度的改革,提高医疗水平。并对大病,重病的居民另外提供生活补贴,以保障患病家庭的正常生活

9、兼顾地方建设,配合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乌鲁木齐县属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极端气候的出现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的加大,必然会对区域地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公司愿意出资出力,配合政府的各项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排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

10、为了丰富当地居民的生活,我公司会投资于附近居民的小区建设。修建主题公园,安装健身器材,安装路灯和监控设施等以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组织职工家属和居民参加一些教育性的讲座和活动,或者旅游,丰富人生阅历。今后公司还要在信息、技术、资金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附近村的帮扶力度。公司还加强与帮扶村的指导和联系,相关负责人经常深入帮扶村,及时了解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九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整合后,我公司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的有关规定,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使各煤矿将坚持高效开采、绿色开采、安全开采、打造绿色矿山的建矿思路,在矿井建设的同时绿化矿山,美化环境,使矿井的升级改造融入崭新的发展理念。

(1)矿区绿化

将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恢复地貌,进行绿化的精神,在已恢复的地貌上进行植树绿化,在矿区道路两旁、生活区、办公区以及矿区范围的其他空闲地,因地制宜地植树和植草,例如场内、外道路两侧分别选择油松和杨树进行绿化,并实现绿化覆盖率100%。为确保和巩固绿化成果,把管护责任的落实放在了前位,实行“三包”责任制,即包种、包活、包管护,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在全公司形成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建立了绿化管护的长效机制。

(2)矿山废水治理

板房沟矿区煤层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矿区涌水量不大。矿山产品为原煤,不见洗煤厂,生

产污水也很少。因此,针对矿区的生活和生产污水修建排洪渠,解决了矿区的排水问题。

(3)煤矸石及其他剥离废石的管理

选择合适的场地,建立规范的废石堆放场,结合环境治理和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探讨煤矸石、废石的利用途径,使矿山固体废物尽量资源化、减量化。对于暂时没有利用的废石和煤矸石做好防尘及其他安全防护工作,建立了一座可储存原煤的大型筒仓,有效遏制煤尘飞扬。煤矸石和废石的利用,除用于回填矿坑外,还可以用来修筑道路和一般建筑用石料,煤矸石现在开发出了发电、制砖等用途。我公司准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矿山正常生产后,研究适合本矿山实际的废石和煤矸石利用途径。

(4)噪声污染的治理

首先从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上加以控制,造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声型号的设备,采用有利于控制噪声的工艺流程,其次对噪声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再者在煤田中心区域建造远程风井,治理噪声污染。

(5)采区扬尘和粉尘管理

建立了一座可储存原煤的大型筒仓,有效遏制煤尘飞扬,力争实现了“产煤不见煤”的煤矿新形象。为治理有害气体污染,我公司采取的措施是硬化路面,同时还配备小型洒水车一辆,用以降尘、净化空气。运煤车两加盖篷布,严禁汽车超载,定时对运煤车、矿区道路洒水降尘;配备专门人员清扫路面煤渣,实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同时在生产的各环节设灭火、洒水,洒水装置。

(6)露采台阶的维护和治理:将露采剥离熟土集中堆放保存,留待露采台阶绿化恢复使用。在露采下行到一定阶段,对已踩空的台阶做好边坡维护,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覆土,植被恢复,避免岩层长期裸露影响环境。

(7)我公司会增设环境保护办公室管理科,其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矿的环境 保护管理工作,人员组织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对环保工作和基本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做好环境统计,以推动本矿考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8)在设计开采中,凡有村庄及生产、生活建筑物及设施处设保安煤柱,尽量使地面建筑、设施不受破坏。加强地面巡视工作,除对裂缝,沉陷及时平整填充外,此时可采取临时复垦,待全部开采完后最终土地复垦,对地表采取堵截疏排或改造等措施,避免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

(9)对复垦后的土地除了种植植物外,我公司还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对复垦后的土地增设灌溉和排水沟渠等配套设施,力争让荒山空地变身为肥沃的田地,让煤业矿区及周边区域将实现:改善小气候、减尘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

十 公司发展步骤及阶段工作安排

在对我公司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集团公司内部环境分析后,制定了符合我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总体战略是公司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质、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的十六字方针,实施归核战略。以煤炭资源开采为基础,打造煤-电-化一体化增值产业链,以资本经营为手段,以产业经营为基础,以资源与控制为核心,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用煤炭产品为龙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将公司建成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力争以公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首先完善本安体系,确保安全发展

增强全面本质安全发展意识,实现我公司由生产安全向全方位、全景式、立体交叉安全模式的转变,构建起政治、经济、上产三大本安体系,实现安全发展

(2)抓好项目开发,推动产业发展

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战略性,推进项目布局优化调整;强调持续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显价值性,推进技术结构优化调整;着眼竞争性,推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关注支撑性,推进企业人才结构调整;注重保障性,推进管理组织流程优化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注重经济增速向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不断拉长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铁路等相关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实施人才工程,集聚人才优势

实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保证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和完善人才的招聘引进、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实施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深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明星展示、高技能人才选拔等活动,推进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4)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围绕煤炭、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整合、优化和配置科研资源,实施科技创新专业化管理,并注重发挥企业整体研发优势,加强关键性技术攻关,认真落实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力争煤化工生产装备及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集群,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在炭基材料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6)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战略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科学配置资源,强调持续改进,实现管理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信息化,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形成规范、顺畅、高效的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流程和机制,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管理优势并形成合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和执行效果。

(7)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反映企业特色、为广大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本公司煤矿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企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完成对鑫源在这个阶段初步恢复被损坏环境,对从前遗留下来的废弃采坑、矿洞,破坏的草场进行治理,对废弃物进行清理填埋工作;初步完善公司安全技术和安全体系;对公司的项目进行初步整体考虑,挑选出重点项目;初步完成一些先进设施的配备;健全和完善人才的招聘引进、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扩大集团公司人才队伍总量;对产业结构进行初步调整,建立符合本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制度;建立企业发展战略。这

第二阶段:对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基本处理完毕,绿化覆盖率有所上升调整和优化集团公司人才队伍结构,创新型,专门人才比重上升,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优化产业结构,使第一主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完善企业文化,通过宣传。培训,学习让每个员工了解公司战略,并执行公司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已经确立,应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构建主业突出、应变自如、适应形势变化的战略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对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全部处理完毕,使绿化率达到100%;提高集团人才队伍整整体素质;使第一主业为公司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创新,永无止境

技术经济适应性 篇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2011年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明确提出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规划》的批复实施, 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国家赋予山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青发[2009]16号) 中提出把青岛建成蓝色经济先行区, 实施与发展战略配套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政策。因此, 努力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为蓝色经济区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正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院校之一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在转方式、调结构、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 主动服务青岛蓝色经济和产业发展, 于2009年11月召开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服务蓝色经济专业建设研讨会”, 提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加大调整专业力度, 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011年, 在原生物与化工学院的基础上, 成立了“蓝色工程学院”。根据产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结合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地选择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试点的改革建设, 在全院“学、教、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下, 开启了“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改革传统“2+1” (2年在校内、1年在企业) 培养模式, 实施“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将校企合作培养时间向前延伸, 由原来的1年扩展为1.5年。前1.5年为化工通识教育, 后1.5年从第四学期开始, 在合作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将所有学生编排到由企业冠名的实习就业“意向班”, 以“意向班”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 在专业技术课中增加合作企业典型产品生产技术, 专兼教师联合授课, 并穿插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及安全生产教育等, 最后进行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

2.2 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调整、设置专业及方向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于2003年9月通过省教育厅批准, 2004年正式招生, 2008年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 2011年被确立为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青岛地区高职院校中只有我院开设本专业, 毕业生供不应求, 网签率、大企业就业率、平均起薪均列各专业之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本专业适时调整了专业服务方向, 重点培养石油 (炼制) 化工、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高端技能型人才, 2011年申报设立了“海洋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2012年正式招生, 重点培养盐化工、海洋生物化工、海水综合应用领域高端技能型人才。

2.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3.1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把教育的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所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叫做该层次或该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把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叫做人才培养规格。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看作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的基本要求;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看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专业对人才具体的特殊要求, 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专业对人才的专业或职业性规定, 是学校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和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也可以说是培养目标在不同专业的具体化。[4]从“高级操作人员”、“高级 (部分中级) 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不断被改变, 内容不断被充实, 层次不断被提升。[5]

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依托于行业企业的发展, 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经过广泛而深入的专业调研, 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调研及行业企业专家访谈结果显示, “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石化化工行业的人才状况呈“哑铃型”, 位于两头的本科及以上学生、技校生供大于求, 而处于中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生, 以其准确的职业定位、良好的职业素养备受青睐, 他们在职业技能及心态上优于本科生、研究生, 在专业知识及学习能力上优于中职 (技校) 生。因此,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掌握化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能从事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生产调度及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2.3.2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 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依据。

(1) 职业岗位分析。通过人才需求调研, 确定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化工生产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产品检验、DCS控制、化工生产管理等岗位。其中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化工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是化工企业的急需岗位。通过职业岗位分析, 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化工操作工、班组长 (工段长) 和生产调度员等。

(2) 人才规格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 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为专业的和综合的两个方面。

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从事本专业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化工基础知识和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分离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技术、化工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化工技术知识;综合知识主要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文写作、责任关怀等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

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工艺操作能力、设备维护保养能力、识图绘图能力、DCS控制能力及分析检测能力等;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环境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及发现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主要包括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拥有严谨、细致、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等。

2.4 以培养“技高品端”人才为目标, 实施课程改革

“技高品端”是上述人才培养规格的高度凝练, 为实现“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实施了课程群、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隐性课程建设、顶岗实习管理等系列改革。

2.4.1 基于化工生产过程, 建设特色课程群。

2011年12月31日,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立项建设批复。围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分离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技术》、《化工生产技术》五门课程进行整合优化, 形成了化工生产过程联合课程。联合课程涵盖了化工生产过程的三大系统 (即原料的预处理系统、化学反应系统和反应产物的精制或分离系统) , 其中《化工原理》是化工生产过程的基础,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化工分离技术》和《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技术》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根本保障。五门课程以化工生产过程为主线, 形成了完整的化工生产过程课程体系, 他们既相互支撑, 又相对独立, 既避免了知识点、技能点的重复, 又避免了重要知识点、技能点的遗漏。

2.4.2 创新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以《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为例。本课程属于联合课程中的综合课程, 处于本专业1.5+1.5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二阶段, 学生面临选择未来实习就业单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关键时期, 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一是要满足现代化工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知识回顾、总结与拓展, 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职业态度;二是要满足区域内典型化工生产工艺岗位 (群)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 选取区域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项目, 及时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融入教学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 吸收大量化工生产实例,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学生顺利走向实习岗位、实现优质就业和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按照“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掌握典型生产技术、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这一课程设计思路, 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上下两篇, 分别在第一学期、第四学期开设。上篇为化工导论, 引导学生认识化工、认识化工生产过程。从2009年相继出台的国家省市产业振兴规划、石化化工行业调整振兴规划, 到“十一五”石化化工行业取得的成绩和“十二五”各级规划, 通过大量真实的数据和案例, 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鉴于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 特增加清洁生产、责任关怀等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对清洁生产、责任关怀重要性的认识, 为学生提供一种绿色化工的新思维、新方法, 使学生走出校门前即树立国际绿色化工理念;下篇为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以工艺过程原理、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的分析与组织为重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学生掌握工艺条件分析与确定的方法、具备流程配置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为后续专业学习和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课堂教学中实施专兼教师联合授课。聘任企业一线技术骨干作为课程主讲教师之一, 优化了课程组的师资结构, 同时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 将真实的生产工艺、岗位操作法呈现给学生, 针对性强、实用性强。

2.4.3 创设职业环境, 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本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中突出“学教做一体化”外, 还特别注重职业环境这一隐性课程的建设。如, 将企业检修换下的典型仪表、阀门、管件及仪器设备等加工处理后放置在教室内;将合作企业的工艺流程图做成展板张贴在走廊内;将合作企业的价值观、工作作风等企业文化植入到实训室内,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如同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2.5 以完善管理制度为抓手, 推进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

顶岗实习是培养“技高品端”人才的重要实训教学环节,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规范顶岗实习管理, 学院自2006年开始, 先后实施了“顶岗实习手册”、“专业导师”、“教师企业研修”、“顶岗实习资格审核”、“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顶岗实习答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不断推进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通过教师企业研修, 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使整个顶岗实习工作有计划、有标准、有监督、有考核, 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2.6 以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为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18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 教授2人, 副教授3人, 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50%;硕士9人, 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3人获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6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4人具有10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 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67%, “双师”教师比例89%。除校内专任教师外, 还聘用了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山东省首席技师15人作为兼职教师。

3“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3.1 实施成效

3.1.1 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

由于合作培养的时间前移并延长, 有利于学生和企业的相互了解、感情融合, 顶岗实习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就业岗位。本专业大企业就业率高、网上签约率高, 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 且失业量较低, 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是名副其实的高职高专绿牌发展专业。

3.1.2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由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 所以不少学生毕业不久便得到重用, 如在青岛炼化的2名07届毕业生荣获大炼油开工阶段一等功, 检验中心的4名班长均为我院07、08届毕业生;在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中已有多人毕业半年即担任班组长、生产调度员;在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3名毕业生, 仅仅半年就从生产车间调到调度处工作, 从生产一线岗位提拔到管理岗位;在中一监测公司工作的12名学生中, 1人为公司高层管理干部, 3人为公司中层管理干部, 6人为公司基层管理干部, 其他人员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 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储备干部。

3.2 存在的问题

“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得益于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

3.2.1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尽管组建了校企合作培养班, 但在1.5年的联合培养中, 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两张皮”问题。在校期间的培养, 企业参与得还不够, 如正常工作时间很难派出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 设立奖学金的不多等;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 学校参与得还不够, 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尚未完全到位。

3.2.2 校企合作保障缺失。

近几年来,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制度支持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但法律、政策、制度保障仍有欠缺, 校企双方缺乏利益驱动和有效的互利互惠动力机制, 责、权、利不明晰, 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因此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以及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仍不够高。如学生的实习保险、实习补贴、住宿补贴及教师的企业研修补贴、兼职教师费用等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

摘要:本文以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目标, 立足为青岛蓝色经济先行区产业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在转方式、调结构、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 主动服务青岛蓝色经济和产业发展。在学院“学教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下, 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试点, 实施“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形成系统的、基于蓝色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案例, 为同类院校提供成功的范式。

关键词:蓝色经济,应用化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3]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

[4]葛锁网, 叶春生, 周丕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研究 (上)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01 (10) :10-14.

适应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表述,对现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客观基础作出了新的研判,提出了经济发展新阶段对发展动力新的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新的方向,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的判断,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判定方位,理清思路。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我国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将近10%的高速增长、总体上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不仅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原有的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劳动年龄人口和资本积累率的下降使潜在增长率降低将成为必然趋势和常态,而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产能过剩、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等几个因素的叠加,都使得经济不可能再维持此前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减速或换挡是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更为重要的是,与前期增长减速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不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源于经济基本条件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因素,而这种减速也不能继续简单地沿用过往凯恩斯主义的总量需求政策了。

新常态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转换。除了原有的总量平衡外,结构调整、预调微调、防范风险和稳定预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常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八大以后中国新领导层在对现阶段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特征提出全新的分析判断基础上,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目标、取向和政策工具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创新。中央的界定了“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提法有了重要的区别;中央提出“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但是没有把产业、价格政策放在宏观调控体系之内,这表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面,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稳”字当头,并提出“上下限”论,体现了底线思维的宏观调控方针。在宏观调控的取向方面,今年初以来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政策思路从过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重视结构调整转变。与此相适应,在政策工具方面,从“全面调控”向“定向调控”转变,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工夫,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和区域实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

面对新常态,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正如总书记所说的要有“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标志着持续高速增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意味着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的重要性下降,也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淡化使用,这将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偏好与思维定式。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中央所提到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对于企业来说,在增长速度下降、产能过剩的年代,劳动力等低端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过去依靠拉关系、走后门等寻租行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成本或难度也加大了,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价值的创造才是企业立足的基础,因此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篇二)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面对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面对新常态,如果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就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就会处于被动境地和淘汰行列。我们要把对新趋势、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篇三)

26日上午,**教授给我们作了题为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报告。**教授站在全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高度,直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状况,科学地、贴切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发展的新常态,用深刻的理论论述了如何适应新常态,加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洪教授的报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对于如何加快我县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认为应该结合**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发展的设想。我有一些体会:

首先,当前我县已有的产业和发展情况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县的第三产业一直不太景气,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消费不足,消费主要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真正用于购物、娱乐和高档消费的并不多,所以繁荣商业和服务业应该优先考虑。修建超豪华的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吸引外地客商,还可以促进本地人口的消费,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如修建超豪华的歌舞厅、酒吧、茶吧、新华书店、游乐园、商场等。变星罗棋布为旗舰式引领。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树木、花草的需求量上升,对绿色、环保的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具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成规模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较为缺乏,发展现代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推动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常态经济”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民政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弱势群体应保尽保,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解决优抚、安置、低保、医疗救助等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扶贫工作开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都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必然结果。

**的发展要作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安排,要逐步地去实现,要根据财力状况实现渐进式地发展,**才会越来越美好。(篇四)

中共**县县委中心组(扩大)会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于2014年9月26日上午在**大剧院举行。会议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原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作了题为《在新常态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的专题讲座。教授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宽广的视角、丰富的资料、新颖的理念、精辟的论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如何在新常态中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中心组的一名成员,多年来我加强对党委中心组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把理论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完成。对此,我个人认为,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修养,与时俱进,立志有作为

1、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组织观念。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忘记作为共产党员的职责,不能忘记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表率作用。

2、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辈子始终不渝。在工作中不断地警示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3、要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接受监督。对于群众的批评意见,要能够听得进,坐得住。要按照《党章》的要求,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本着“事无不可对党言”的精神,向组织敞开思想,诚恳地接受组织的监督,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明确方向。

二、群众工作是必修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功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习书记提到“给群众办成事儿没那么难?根本在于你想不想办。是不是始终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妹、甚至子女,充满感情的办,挖空心思的办”。让我们年轻干部更加深刻体会到为群众办事的重要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零距离”是干部“以民为本”意识的大考场,考官就是群众,考卷就是切实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以此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构建具有**特色的经济结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于推进**经济各项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尽管近年来**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深入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完善和落实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体现到重大项目的落实上、体现到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上。

四、大胆改革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研究和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全国和全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大胆改革创新,坚持把解决好“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中,抓住机遇,开拓奋进,积极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工作中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扶贫开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抓好水利这个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大事,大规模兴修水利,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按照“新常态经济”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推动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如果心里没有群众,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就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常态经济”着力加强民生工作,建立健全民政救助体系,对符合条件弱势群体应保尽保,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解决优抚、安置、低保、医疗救助等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扶贫工作开展,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都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必然结果。

六、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当前,“新常态经济”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主导产业、骨干优势企业不够强、不够大;区位和交通条件处于劣势;财政收入困难,财源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数量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等等。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更好地推进“新常态经济”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统筹抓好教育、科技、人才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领导干部应养成实干的工作作风。

七、勇于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的振兴,对于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乡镇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近年来,我县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抓特色,夯实基础促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但认真分析我县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的问题。

(一)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立县 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乡镇迅速崛起的关键。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快项目引进,是乡镇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营造全县干部群众共营发展环境、共引项目资金的招商引资浓厚氛围。按照县委政府研究制定的“成子湖生态大棚提升方案”和市委政府研究制定的“一村一品”招商引资策略,利用我县特有种植、养殖特色产业,搞好现有2个项目的资源整合的同时,有计划的引进大项目,充分发挥我县的种植、养殖特色产业交通区位优势,将该产业做大做强;依托鲜食蔬菜这个平台,积极引进新的项目,走深加工和培育特色的路子,盘活创新传统农业。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优化环境,使资金、项目引得进来;二是通力协调,使项目留得下稳固发展;三是宣传扶持,让资金盘活资产、项目带动产业。同时,结合实际制订招商引资奖惩制度,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镇村干部年终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强化招商引资责任。

(二)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

突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化程度。注重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通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延伸农业产业链,逐步扩大以葡萄、韭黄、番茄、小米辣等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产品为重点,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我县特色农业在省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注意扶持引导,壮大民营经济

积极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县党委、政府要积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民营经济企业。

(四)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

以观赏、品尝、休闲、度假为主发展乡村旅游业,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一是努力挖掘本地乡村农业旅游资源,逐步开发特色产业资源。结合“大禾庄园休闲娱乐中心”的开发利用,把葡萄采摘、农产品推介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葡萄、大棚蔬菜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餐饮、娱乐一体化。二是优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加强与省、州旅游公司的联合,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格调与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借农业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各地客商来投资,兴办旅游产业。

(五)搭建发展平台,加快城镇建设

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一是继续完善镇驻地的配套设施,对主要街道进行高标准整修,配备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进一步进行美化、绿化、亮化,为群众提供好的便利。二是加快新哨小集镇建设,建立商业贸易服务区,进一步繁荣集市贸易,引进较大客户到商业区投资兴业。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吸纳多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让群众切实看到效果,为企业的落户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篇五)

9月26日我参加了**学习会,认真聆听了经济学家**的《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专题讲座,使我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我认为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最核心的是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要认清其必然性,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未来的政策不应频繁变动,而应保持相对稳定,给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预期。今后一个时期,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要科学把握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新常态。

一是精心培育产业。在新常态下,要通过政策调控和行政引导,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更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转移到产业培育上来,做好成链、集群、融合、创新。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新材料、天然气、机电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科技服务八大成长型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大力推动纺织服装、木业精深加工、新光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或管理经验实现能力提升。对具有前瞻性、引领型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投资,建立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园;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高度协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经营。

二是抓改革攻坚。要突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破利益格局和机制枷锁,构建充满活力、竞争有序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放活微观管理,给市场主体松绑,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减、下放”,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

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重视城镇管理,着力构建“人性化、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清爽、干净、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推进形成“一镇一园、一村一品、社企结合、产销联动、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研究 篇5

1 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影响因素

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存有相应内在规律, 且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按照系统原理, 可将其影响因素 (图1) 进行以下分析:

1.1 外部影响因素

(一)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各类运输方式在交通运输系统内都可独立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且对运输需求加以满足, 但各类运输方式又与其它方式存有必然联系。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公路交通需适应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 且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二) 可持续发展影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 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要求在建设、交通事业过程中必须对环保、资源加以重视, 做好约束工作。

1.2 内部影响因素

(一)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改变。交通运输能够对人、货物对空间位移要求生产活动加以满足, 交通条件是否便利对区域区位优势提升极为有利, 通过提升交通建设水平, 能够吸引投资、加大开发区域资源与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 改变产业结构也将直接影响交通运输需求规模、结构, 能够持续满足多样化、高质量运输需求。

(二) 改变公路建设规模。作为实现交通运输业服务能力提升的根本前提,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对经济适应性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于经济影响而言, 公路交通投资建设规模主要表现在对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协调性的影响, 其规模是否合理对能否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极为重要。

2 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定量分析

作为事物、系统特性准确描述的指标, 适应性大小可进行测度, 对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分析, 其实就是对公路交通经济适应度的计量。本文从四方面对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进行分析, 具体如下:

2.1 协调发展度

为达到公路交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需选取协调度对公路交通、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适应度进行衡量与准确计算。首先应进行两者指标体系的建立, 这是确定其是否具备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因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间存有极大关联性、复杂性, 在选取评价指标过程中, 一般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且分为2个环节构建指标体系, 如下:

(一) 综合法。格局相应标准对现存指标群实施聚类, 达到体系化目的。如进一步对拟定指标归纳整理, 实现条理化后即可完善指标体系。

(二) 分析法。是指将度量对象目标进行多部分划分, 且不断细化形成各级子系统、功能模块, 直至各个部分都可通过实际统计指标进行表示。

本文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发展选取分析法进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阶段不同, 其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要求也不尽相同。为实现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需对建设质量、服务水平等和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加以重视, 做好分析。在描述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关系时可选取多个指标, 通过多指标评价方式对以上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进行评价时, 应将不同评价对象内容、量纲统计指标进行相对评价值转化, 如指标量化、归一化处理指标值与确定指标权重。

2.2 潜在需求均衡度

潜在运输需求函数能够对现有经济发展状况的运输需求进行度量。基于此, 也可通过潜在供给能力函数对现有公路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进行分析。但内在关联性往往存有两大系统之间, 其主要以运输供给、需求关系为表现形式, 微观上无法准确通过函数对以上系统间的供给、需求量进行准确描述。在文献内王庆云 (2006) 将经济系统作为一个空间位移或流通的“消费”系统, 社会经济活动构造的交通运输需求生产函数能够对潜在交通运输需求进行充分反映。除此之外, 也可通过产出运输服务生产系统表示公路交通系统, 可通过DEA方式对两者供求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潜在供给指数能够对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利用程度进行充分反映。利用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 可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 进行经济效益产出。该评价过程内, 需将公路交通系统指标参数投入, 实际发生交通量为产出指标。

2.3 资源利用效率

作为极为复杂的系统, 公路交通系统内部协调性将对公路交通系统资源利用率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公路交通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需投入一定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且能够对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作为公路交通内部对交通配置资源利用率的量化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对交通系统内部协调程度进行充分反映。评价公路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度, 就是定量分析公路交通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按照经济学原理, 生产部门效率=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为适应经济活动需求, 需进行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投入, 公路交通产出的服务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一般评价公路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可选取Malmquist—DEA方式, 其中公路交通系统投入资源为输入指标, 公路交通系统产出为输出指标, 按照指标选用规定, 对数据可得性加以充分考虑, 本文公路交通资源投入指标可选取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营运车辆数等, 客货周转量等为产出指标, 具体如表1所示。

2.4 环境友好指数

环境承载力对公路交通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在综合运输系统内, 公路交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最大, 其中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 还会给道路应用人员带来安全威胁。环境友好指标评价需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思考。现阶段环境友好指数评价指标不多, 在影响自然环境方面, 可通过公路绿化率、汽车尾气达标率等进行分析, 安全方面, 可选取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安全反映与处理能力等为指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系统性分析,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是否合理与认识问题是否正确息息相关。作为社会生产的必然条件,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公路发展, 确保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是我国交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分析 篇6

一、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是指公路交通系统内部的所有方面和区域经济发展所有方面有效协调, 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 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如何相适应的问题。其内涵如下:

第一, 公路交通发展在对供需平衡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 还需对经济是否能够满足交通需求进行分析。要求按照经济发展现状, 以促进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分析, 对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

第二, 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需适应经济发展特定阶段、水平。公路运输发展速度应满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应满足运输需求。

第三, 区域公路网发展规划需适应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公路网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地域上能够对生产力起到引导作用, 确保其开展、分布的合理性。区域公路与其网络布局应与区域资源分布状况相适应。

第四, 区域公路交通发展需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达到多式联运有效运用的目的。公路与其网络建设应配合、连接好本区域其他运输方式, 如机场、码头等都为公路运输必须衔接的位置。

第五, 公路交通发展需适应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作为区域整体规划的主要构成部分,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为建设路网必须思考的因素。

第六, 区域公路和其网络建设需适应于附近区域公路发展, 尽可能防止断头路问题产生, 做好出口路建设, 才能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

第七, 协调公路交通系统内部。路网建设和发展需适应站场发展需求, 要求路网自身规模、等级结构实现合理化, 这也是提高路网服务水平的主要方式。

二、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一种系统性分析,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是否合理与认识问题、思路与标准选择是否正确息息相关。针对各类评价, 必须按照目标需求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要求其不仅符合适应性分析标准, 还能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因此指标选取是否具备科学、合理性极为重要。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公路交通系统存在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 因此, 由多个单项指标进行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其应将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适应现状、程度进行充分反映, 且有效评价系统现阶段的运行状态。根据“木桶理论”在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适应性分析的运营, 可将公路网建设、发展和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作为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 根据区域经济与公路交通适应性发展特点, 进行和公路网相关的多项评价指标的确立。其主要分为3类, 如能够对路网本身技术状况指标进行充分反映, 与符合不符合运输需求没有直接关系;或指标能够对路网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适应程度进行反映, 其需符合路网能力及满足路网需求;或能够对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之间适应性能进行充分反映的补充性指标, 具体如表1所示。

在一定经济发展条件下, 主体指标应对公路网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等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进行充分反映。如此类指标无法将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性质进行真实、全面反映, 则需将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指标适当引入, 以此补充主体评价指标体系, 其计算结果也可修正、补充综合评价结果。

(二) 主体评价指标

1. 公路网总里程:

区域公路通车里程的总和, 其能够对本区域公路网发展规模进行充分反映, 该指标可表示路网密度。实际里程和理论里程之间的差异, 可对公路规模与本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否相符进行充分反映, 能够在量方面对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反映。

2. 高速公路比重:

在公路总里程内区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所占比重, 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路网技术等级结构进行充分反映。

3. 干线公路比重:

在公路总里程内区域干线公路通车里程所占比重, 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路网行政等级结构进行充分反映。

以上三个指标能够对区域公路建设发展规模、发展结构进行充分反映。从本质角度分析, 高速公路比重与干线公路比重可对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进行充分反映, 能够充分体现区域公路网运输能力, 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公路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和集散能力协调性进行充分反映。

4. 路网饱和度:

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 路网饱和度=公路网流量/公路网容量, 其能够对公路网能力适应需求与公路网拥挤程度等进行全面反映。

5. 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能够对公路质量进行充分反映, 如行车全天候问题等。

从功能方面以上2个指标能够对区域公路交通对公路应用人员进行良好服务的反映。

6. 公路网连通度:形成公路网的边数和节点数目比例, 公式如下:

其中, 公路网连通度由DN表示;

区域面积由A表示;

区域内应连通的节点数目由N表示;

区域公路网的变形系数由ξ表示。

该指标能够对公路网布局是否合理进行充分反映, 其能够以整体性角度对路网内各节点的连通与通达情况进行反映, 且能够对路网节点连通强度进行充分体现。

三、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交通运输在各类产业生产发展中, 占用的资源与消耗的能源较多, 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 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公路交通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具有客观作用性, 很难由微观角度对其内在复杂性进行准确描述, 也就是说无法通过既定函数解析方式对以上二者的关系进行清楚表述, 为更好地分析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 可站在宏观角度通过DEA方式对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适应性问题进行表述。本方式以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据为依托, 通过相对有效性角度分析, 准确评价各单元和部门相对效率, 无需进行决策单元具体输入、输出函数的预先设定, 在对多个决策单元相对效率进行测定, 实现优化各个决策单元的目的, 其获取的相对效率为最大值, 也可得到最优权重, DEA方法的应用步骤如图1所示。

首先, 按照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及DEA模型, 设定输入指标, 如公路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 1为输入指标, 输出指标则为系统内的所有指标, 可获取系统协调范占的有效度h A与h B;其次, 公路建设程度的各项指标作为模型输入, 也就是输入为公路建设, 如由公路建设投入到效益产生的整个过程, 其输出为社会经济的各项指标, 于社会经济系统来讲, 公路建设协同发展有效度则为h A/B, 当该值不断增加则表明公路建设利用率越高;最后, 社会经济各项指标为模型输入, 输出指标则为公路建设各项指标, 也就是输入为社会经济, 当社会经济大量资金投入公路建设, 可对公路建设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通过该模型分析计算, 可对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的有效性指数进行分析, 其可由h B/A表示, 表明该值增加社会经济系统利用率才会随之提升。计算以上2个系统间的协同发展有效度饿公式如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交通运输是人们克服空间距离阻碍的重要途径, 其联系与影响已经远远超出运输业自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生产的必然条件,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满足公路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需求, 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才能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摘要:我国公路交通目前正处于“滞后型”转变为“适应型”的重要阶段, 公路交通发展在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通过对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分析与研究, 可充分了解与掌握我国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且对未来公路交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与建设重点加以明确, 以此实现公路交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公路交通,区域经济,适应性,基本内涵,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卫东, 王稼琼.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刍议[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5 (3) .

[2]徐海成, 李健, 杨艳.中国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

[3]陶莹, 高建峰, 张秀燕.对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J].科技信息, 2011 (1) .

[4]徐美娜.江苏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及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7.

[5]裴玉龙, 王永岗, 杨光.评价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改进层次分析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1) .

[6]朱从坤, 张国林, 董兴武.基于经济发展层次的公路网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7 (2) .

[7]刘奕, 贾元华, 石良清.基于DEA模型的区域高速公路社会经济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 .

论劳务经济与监狱企业的适应性 篇7

监狱企业, 是我国监狱为了改造罪犯和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依法设立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监狱生产作为改造罪犯手段的载体, 有双重任务既要改造罪犯, 又承担着一定的经济任务。罪犯在参加劳动过程中改造思想、矫正恶习、学习劳动技能、逐步成为守法公民。如果没有监狱生产的存在, 劳动改造这一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难以充分运用。监狱企业是为改造罪犯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 是在回归企业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赋予了服务罪犯劳动改造的职能, 并要作为重中之重。监狱企业必须把服务改造罪犯作为自己的使命, 始终坚持两个价值取向, 一个是不断优化劳动改造手段, 一个是不断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劳务经济适应监狱企业特点

劳务经济的特点与监狱企业的特点相适应,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务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设施较简单, 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工业类型的监狱企业拥有的厂房和设备, 只要稍加改造, 投入少量的资金, 就可在较短时间内投产。即使农业类型的监狱企业, 有足够的场地空间, 解决劳务经济基础设施也比较简单,

劳务经济适应监狱企业特殊的罪犯劳动力特点。监狱企业的劳动力是罪犯, 与社会企业的一般劳动力相比, 罪犯劳动力具有文化低、恶习重、素质差和被动劳动的弱势。罪犯劳动力也具有很多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集中、突击性强、配置性强、纪律性强等方面。2稳定优势。监狱企业拥有稳定的罪犯劳动力资源。劳务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多为熟练工种, 技术含量低, 正适合罪犯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差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罪犯劳动力, 在一定时间内, 数量是相对稳定的。3价格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支持上。罪犯劳动力的价格远远低于同地域社会劳动力价格。从罪犯劳动力的这些特点中, 不难看出, 监狱企业适应劳务经济的要求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

三、监狱企业发展劳务加工的必要性

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提高监管安全系数, 保证监狱长期安全稳定。劳务加工现场相对集中, 罪犯的劳动战线大大收缩, 狱政管理与经营管理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高度一致, 其安全系数优于其他形式的监狱企业生产类型。劳务经济相对简单, 大大减少了监狱人民警察的经营活动, 有利于集中精力抓改造, 改造的社会效益和生产经济效益在劳务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发展劳务经济有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狱内劳务生产技术要求低、操作简单、单机流水作业的特点, 劳务产品多由罪犯个人或小组独立完成, 便于量化考核。通过考核对罪犯实行奖惩, 激励了罪犯改造积极性。

狱内劳务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为罪犯的技术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司法部规定:着重培养罪犯掌握三至五种劳动技能, 是改造罪犯社会效益的最直接体现。罪犯刑满释放其回归社会的能力、融入社会的程度, 取决于其在服刑期间掌握的劳动技能程度。劳务经济工艺简单, 易于为罪犯掌握和熟练;劳务经济是劳动密集型经济, 在社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中占有很大比重, 所以罪犯如果能够掌握劳务经济的劳动技能, 在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 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工作。

有利于监狱企业规避风险。“两头在外”的监狱企业内劳务项目与传统产业项目相比, 只需要选择适合的合作方、订立规范合同、明确责任。在具体运作时, 按合同办事, 保证工期、质量, 一单一清、及时回款, 降低监狱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既不需要生产启动资金, 如购买原材料资金, 也不用担心产品滞销、积压等因素带来的投资风险。

劳务经济收入稳定、市场前景广阔。监狱企业在为实现改造犯罪社会效益的基础上, 还要有利于监企业的生存、运行和发展, 突出经济效益。劳务经济模式是监狱企业在当前形势条件下,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四、大力发展监狱劳务加工产业, 提高附加值的对策

优化硬件设施, 改善投资环境, 向营销要效益。引进好的项目, 必须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改善硬件设施, 优化投资环境, 倾力为引进的项目企业筑好“巢”。同时, 劳务加工业必须转型, 承接高单价、高难度订单, 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附加值其基本路径不在产品之中, 而是根据客户的需求, 在价值链上不断寻找创新机会, 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因此, 我们监狱企业要在服务和营销上下功夫。

加强现场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监狱系统要统一建立一个适应当前形势的劳务加工管理制度, 推行精细化管理, 搞好流水线设计, 通过专业测算方法, 规范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及人力, 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提高生产效率。

强化对劳务产品的财务管理核算。对来料加工的材料进行单独会计核算, 对来料加工的原材料料等进行财务记帐处理, 由财务部门加强管理;如果对收到加工材料不进行帐务处理, 只建立备查帐, 那么公司就要建立、健全原材料的收、发、存等的内控管理制度, 加强对原材料、产成品、来料加工材料的管理、控制。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与监区要每隔一段合理时间对备查帐进行对帐, 保证备查帐登记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营销部、生产部、财务部必须每月掌握来料加工的材料的数量与发出的成品的数量。

加强统筹规划, 推进信息建设, 向市场要效益在系统内制定统一的劳务生产加工相关制度, 建立一个劳务加工生产信息共享平台, 各个监狱加强信息沟通, 统一规范劳务加工价格, 监狱与监狱之间避免不良竞争, 达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戴欣, 关于监狱企业发展劳务经济必要性的探讨, 辽宁警专学报, 2010 (1) 1.戴欣, 关于监狱企业发展劳务经济必要性的探讨, 辽宁警专学报, 2010 (1)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分析 篇8

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个靠陆, 一个向海, 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均占据重要位置。西北五省经济的发展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重要环节,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青海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 宁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新疆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西北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不完善, 加上西北地区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地区十分有限, 尚有很多贫困人民未纳入社保障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盛紫君 (2011) 认为社会保障的投入对经济有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 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两者的平衡。刘苓玲, 徐雷 (2012) 分区域讨论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eldstein (1974) 得出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成资产替代效应和引致退休效应, 最终影响结果是取决于两者效应的大小对比。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会增加储蓄的利他主义精神, 通过刺激物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Laitner, 1988;Barro, 1974) 。赵怡 (2007) 采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 选取相关因素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Giorgio和Carlotta (2000) 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纵观已有文献, 国内外学者均将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整体, 从其影响消费、投资、人力资本角度阐述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 本文从社会保障的各部分入手研究我国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数据和实证分析

(一) 灰色关联模型

考虑到本文样本量较少、变量较多的特征,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

1. 对数据进行初始化

对于单位不一致、初值不同的时间序列, 在计算关联系数前, 应首先进行初始化。

2. 关联系数

设有两列时间序列:

关联系数为:

3. 关联度

由, 关联度值越接近于1, 则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强。

(二) 数据的选取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关于中国各地区的数据。由于数据缺失, 本文使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对青海省2008年的生育保险的数据进行了拟合预测, 最终将这5个省份的数据合并得到综合指标 (见表1) 。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三) 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体来看, 五大社会保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 (见表2) 由大到小排序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部分, 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养老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99, 显著地高于其他险种。养老保险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其他险种不同, 养老保险可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 可以促进消费, 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医疗保险支出与GDP的关联度为0.86, 明显低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于这些地区, 经济的发展与医疗保险的投入不是十分匹配, 存在提高的空间, 这表明西北地区医疗保险制度缺乏效率, 并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表明, 当前西北地区失业保险水平适应经济发展, 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 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不能盲目增加, 如何把握投入力度、投入方向能有效地刺激经济才是最重要的。养老保险依旧是社会保障的主力, 加强改革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扩大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上的投入, 以此来发挥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西北经济发展中, 不断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体系, 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加强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体系改革, 着重发展失业保险, 以保障西北地区居民享有基本的失业津贴和基本的医疗服务。在西北经济发展中加强失业保险保障力度, 财政加大对失业保险的投入, 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加快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领域的改革, 助力经济发展。有实证分析看出,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在西北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 必须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区特点, 有效推进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改革, 充分释放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对经济增长的关联作用。

摘要: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证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有至关重要。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 计算2001-2013年西北经济带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自的关联度, 比较得出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关联度

参考文献

[1]盛紫君.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及政策建议[J].现代商业, 2011, 07:210-211.

[2]刘苓玲, 徐雷.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12, 03:70-76.

[3]Feldstein, M.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 82 (5) :905-926.

[4]Laitner, J.Bequests, Gifts, and Social Secur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8, 55 (2) , 275-299.

[5]Barro, R.J.Are Government Bonds Net Weal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 82 (6) , 1095-1117.

[6]赵怡.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 2007, 12:152-153.

技术经济适应性 篇9

1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首先,公路交通的发展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可以为公路交通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公路交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公路交通的要求也不同,基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需要提高公路交通的建设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公路交通所发挥的服务职能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则需要公路交通运输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一要求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在一定时间内,运输的供给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为了保障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保证二者之间的数量均衡。

最后,公路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区域公路交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公路交通系统内部比较复杂,有机的协调其内部各项因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路交通输运活动和资源的投入具有直接关系,公路交通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资源的约束力,做到资源合理利用,这是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究其本质是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这一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2 区域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1 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指的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域发展其自身具有的吸引、控制或者转化资源的能力,以及为居民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投资建设公路,主要是利用投资乘数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进一步拉动区域内的行业发展,主要是由于交通运输可以吸引并整合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2.2 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加强相邻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受到资源的制约,而公路交通可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间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优势,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在完成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后,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了公路交通运输的整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还可以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公路交通运输、动力设施以及通讯设施三方面的因素,相互合作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中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 提高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

公路交通系统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全面的、科学的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定位,是建设区域公路交通的重要方向,通常情况下,每个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也不同,而生产要素与公路交通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公路交通才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而不断优化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由此要做好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工作,保证公路交通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

3.2 建设公路交通时要以促进流动要素为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的各种流动因素,其中包括人流、信息技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有效的促进这些流动因素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这些因素的流动性,才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发展,增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要想使这些要素不断地流动,加强区域间的公路交通建设是重要措施,公路交通建设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对于实现相邻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公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要以促进区域的流动因素的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加强流动要素的流动性,可以活跃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员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发展,为区域积累更多的人才,信息技术自始至终也不是封闭发展的,是需要不断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才可以不断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而这些因素的发展都离不开人,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而公路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基本工具之一,由此看来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实践应用效果来看,其起到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合理布局城乡公路交通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地加深,其发展速度迅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公路交通起到着承载的作用,在面临这一现状时,需要公路交通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其作为沟通城市与乡镇的骨架,公路交通主要是为城镇提供基础的交通设施,此外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为区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建设公路交通可以带动公路两旁的城镇发展,不仅为城镇企业提供发展机遇,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紧密联系,由此在进行公路交通的布局时,要将联系最多的城市点与乡村点为基本原则,充分的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不同区域提供发展机会,做好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工作,公路是国民经济命脉,更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命脉,改善交通环境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遵循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

基于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设公路交通时,需要严格遵循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不同类型的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高速公路主要是加强不同区域间的相互沟通,扩大区域公路交通建设,加强与不同多个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公路连接与沟通相邻干线的基础设施作用,建设综合的运输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公路交通系统具有覆盖面积比较广,通达度比较高等特点,在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时,发挥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对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其连接着两个或者多个城市,对高速公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将生产要素集中利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现状,加快建设城市以及周围城市组建经济圈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优化并调整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其不断优化与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协调好产业所占的比例。

4 结束语

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当二者之间在规模程度、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相互适应后,起到的是相互促进的作用,积极的协调好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反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这需要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适应性,为彼此之间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翟一.我国交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刘毅.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共建共享服务下一篇: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