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特征(精选7篇)
技术经济特征 篇1
一、创意产业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所谓的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产业等,包括文化产业、设计类和建筑类三大块。与传统工业产业相比较,其特征可概括为:第一,知识资本成为创意企业的核心资本。创意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取决于该企业知识资本拥有量。在知识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上,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智力资源、人力资源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无形资产对创意企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与传统经济中依靠投入大量有形资产相比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知识资本成为创意企业的首要资本,较以前的货币资本更为重要。第二,突出了无形资产的重要地位。现行会计往往忽略了知识资本的核算,如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排在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项目之后,揭示的内容也不够详细,没有突出无形资产的重要地位。因此,随着知识资本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必须改变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滞后现象。第三,知识产品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风险加大。创意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如计算机和网络行业等,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二、创意企业的会计特征分析
(一)创意企业资产特征分析。
在创意经济时代,经济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知识资源。知识资源由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人力资源是知识的载体,创意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知识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在现有的会计实务中,虽然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也被确认,但其在企业资产中只占次要地位。而在创意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二)创意企业资产核算的特征。
1.创意经济丰富了企业资产的内容。创意企业的资产不但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还包括公司、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和知识优势等人力资产。2.知识经济影响了资产的计量方法。在传统会计中,知识、人才、信息等资产的取得通常没有可靠的计量方法,对现有无形资产或用历史成本计量或不予考虑,这种计量方法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不能反映其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和其所能提供的未来收益。3.要求无形资产报告的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增强。传统财务报表没有报告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和投资;会计处理将人力投资作为费用处理,而不是作为资产核算,无法反映人力资产的投资收益;不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使管理方法可能低估取得或培训人力所需要的投资,也会低估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导致决策失误。
(三)创意企业会计计量的特征。
1.成本核算的内容进一步拓宽。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创意企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知识资源即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计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创意经济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此外,创意经济中的企业追求的将是“双盈”效益,因而环境成本也将构成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2.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亟待改进。目前制造费用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产品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可能将不复存在。由于适时生产系统、零存货及顾客化生产的出现,企业的生产将以小批量的单元生产为主,加之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产品的生产经营周期与成本计算期保持始终一致成为可能,此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将不复存在。
三、创意产业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挑战
(一)创意经济环境下会计目标的创新。
在创意经济时代,虽然“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不会改变,但使用者关心的重点不再仅仅是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和偿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无形资产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企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因此,以工业经济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会计目标的内容必将得到完善。会计目标的确定应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目的。创意企业的会计目标将从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服务转向为企业主体服务,即会计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型会计目标模式。
(二)创意经济环境下会计假设的创新。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创新。很大一部分创意经济存在于网络经济中。随着创意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的主体还将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信息使用者为导向来界定会计主体是与会计目标要求相一致的,并且在会计核算上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来确定哪些信息可进入该主体的信息系统,解决了“网络主体”核算范畴不确定问题。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创新。创意经济时代,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更趋激烈,风险更难预测的经济环境,产品以及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工具大量涌现,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在这种风险环境下,企业随时都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呈现出“短暂性”、“临时性”特点。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可以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假设,对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或“网上实体”,由于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假设以外采用非持续经营假设。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创新。创意经济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网络公司”的出现,各成员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因业务需要整合成公司,也可以在短期内因业务的完成而解散,其存续时间的伸缩性很强,且存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的。鉴于上述情况,为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会计分期假设对期间的限定上实行浮动制。根据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进行任意划分。如采用季报、月报、旬报、周报等,或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时差的报告制度。这在会计电算化普及和网络覆盖面较广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很多新型的对公司有重大意义的资产因无法用货币进行准确计量而不能在现行报告系统中进行反映,使企业的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实际脱节。然而许多不能计量的资产恰恰是许多创意公司增长最快和最重要的部分。随着人力资源等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货币计量假设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创新迫在眉睫。
(三)创意经济会计要素的创新。
对会计要素的改进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会计要素的涵盖性与穷尽性。所有的会计要素能涵盖全部经济事项,任何一项经济事项都能明确归属在特定的会计要素之中。一是把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知识价值等内容包含进来,进而将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概念外延为智力资产概念;二是把人力资本所有者也纳入到企业的产权主体范围之中,确认人力资源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共同拥有,进而形成新的共同所有权理论;三是在正确分析智力资产增值性的基础上,把置存收益(即预期增值性收益)也纳入到收益范畴之中,从而变会计收益概念为经济收益概念。2.会计要素之间内容的相互排斥性。每个会计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各个要素之间有相互交叉的内容。会计要素的数量不可太多,否则就会失去归类功能的意义,但也不能太少,否则很难反映类别的特征。3.会计要素的分类设置应与相关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相协调。因为会计要素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作为会计理论的一个概念,还是作为会计准则的一项内容,它都应前后一致,相互协调,存在一定的关系。4.会计要素分类设置的对等性。各个会计要素的层次应对等,切忌将存在包容关系的内容作为并列的会计要素。
摘要: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意产业结合灵感、创意带来了企业的发展潜能与就业机会。本文分析了创意产业中的企业(以下简称创意企业)其会计理论的特征,并提出了创意产业会计理论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及对策。
技术经济特征 篇2
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这表明网络经济正在形成,虽然目前还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建造未来的经济。
2、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很多人将信息产业归于第四产业,但是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行业经济的概念,它不属于工业社会中的经济范畴。
3、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经济产物。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等因素,它是技术诱发的在人类以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出现的必然现象,但是又是所有智慧的人类所没有预测到的,无论是从古代圣哲的训导还是宗教中的天堂,抑或是空想主义者的睿智,还是当今预测学家的智慧,都不曾真正预测到网络和技术对人类的深刻影响。
纺织经济呈现三大特征 篇3
根据新形势,行业开始进行产业转型服务化,由产品制造向产业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延伸,并向市场提供定制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跨国资源配置也出现新趋势,走出去、生产转移到具有要素资源比较优势的区域,专注于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由数量增长向科技创新、品牌提升转变。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应用,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是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而品牌提升更多的表现在质量、设计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增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适应了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快速反应的需要,电子商务已成为纺织行业重要的流通渠道,同时拉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生产、投资、利润增速继续回落
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换挡期”,纺织行业发展增速也有趋缓表现。从盛泽丝绸化纤、柯桥纺织、常熟男装、叠石桥家纺、大朗毛针织等国内主要纺织指数来看,2014年以来,上游市场景气指数下滑较快,中游面料景气指数波动调整,下游男装景气指数始终低迷。
至2014 年8月底,A股中报已披露完毕,从105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仅为1.16%,剔除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从投资来看,投资增长减缓,新开工项目同比负增长。1~8月,行业投资增长13.86%,较上年同期减缓2.21个百分点,行业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0.98%。行业投资区域结构调整有趋缓表现,东部、中部地区投资增速均有放缓,东部、中部投资占比有所下降,西部投资占比有所提升。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放缓。1~8月,我国纺织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11.51亿元,同比增加10.87%。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接近终端的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利润增长较快。
从质量效益指标看,1~8月销售利润率同比增长0.12个百分点,三费比例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体现出行业盈利能力继续提升,但今年以来的管理效率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运营成本有所提升。
欧美日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
据统计,今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218.99亿美元,增长5.95%,较2013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出口价格下降0.51%,出口数量增长 6.28%,数量增长快于价格。美国、欧盟、日本、东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重点市场,占我国对全球出口比重的55.75%,较2013年提高1.1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美、欧市场恢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占美市场份额减少0.97 个百分点,占欧盟市场份额1~7月也降低了0.68个百分点,占日本市场份额1~8月减少3.9个百分点。
国内零售电商一枝独秀
在内需方面,国内零售需求规模继续扩大,服装需求增速低于整体需求。今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限上消费品零售额为8.3万亿元,同比增长9.7%;限上服装类零售额5415.5亿元,同比增长10.4%,低于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1.7个百分点。百货渠道销售增长缓慢,1~8月,我国重点百货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78%;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61%;零售量同比下降2.25%。
引人注目的是,行业电子商务总体呈快速发展态势。1~6月,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8.18%,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的24.91%。其中,纺织服装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2%;服装家纺网络零售总额为2770亿元,同比增长39.20%,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25.18%。前8月,各主要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货物吞吐量也有较快增长。
预计全年仍能实现平稳增长
谈到行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夏令敏认为原料是首要问题,国内外棉花价差较大,且国内用棉形势复杂,化纤原料发展滞后于产品发展,且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二是综合成本上升,劳动用工成本继续上升,涨幅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上半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增长10.3%。三是节能减排方面压力增大,对印染行业影响尤其严重。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内需。国际竞争对手国的综合要素成本低,蚕食市场份额,致使国际竞争加剧。
对于未来的内需市场,夏令敏分析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国际需求方面,国际市场暂无大起大落。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欧洲三季度复苏力度有所增强。受消费税上调的影响,日本二季度经济大幅收缩,但仍然处于复苏轨道中。新兴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金砖五国经济增长疲软,“新钻十一国”经济走势良好。
杭州区域经济特征分析 篇4
关键词:杭州,区域经济,分析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概况
2010年5月, 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按照规划将把长三角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 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为副中心, 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 以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宁波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台州市十六个城市为核心。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 长江三角州城市圈也是世界六大城市圈之一, 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 且年增长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进出口总额, 财政收入, 消费品零售总额都稳居全国第一。
二、杭州区域经济特征
1. 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 地理环境优越
杭州都市圈是浙北地区的一个以杭州为核心, 湖州、嘉兴、绍兴三个城市为副中心的都市圈。根据由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创新力”课题组共同完成的“国内六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报告, 杭州都市圈综合得分位列首位。
依照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为870万。2010年杭州市GDP已达到5 945.82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同比增长约12%, 已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快于全国与全省数字。人均GDP 1万美元是普遍认同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准线, 按户籍人口计算, 2010年杭州市人均GDP为86 642元, 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 这一数字为68 398元, 增长9.7%, 以2010年的平均汇率来换算, 上述两项人均水平都双双突破1万美元大关。以世界银行的评价和划分标准, 杭州市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迈入“上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2. 经济总量大
杭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八、副省级城市第三和省会城市第二位。
2010年, 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 (GDP) 5 945.8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2%, 连续二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07.96亿元, 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 844.47亿元, 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2 893.39亿元, 增长12.3%。“十一五”期间, 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4%, 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产业结构。
3. 工业生产规模大、效益好
2010年,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 500.29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7%,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实现全部工业销售产值12 821.87亿元, 增长1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 114.53亿元, 增长24.2%,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 002.13亿元, 比上年增长24.4%;实现利税1 216.34亿元, 比上年增长41%, 其中利润753.48亿元, 增长51.6%。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72%。
4. 非公经济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 杭州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 规模不断壮大, 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杭州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0年, 杭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 比2005年的56.5%提高了9.5个百分点;全市共有私营企业16.2万户, 从业人员145.6万人, 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82.5%和55.1%;个体工商户29.9万户, 从业人员65.3万人, 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2.2%和26.1%, 民营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居浙江省第一位, 杭州市进入“全国五百强民营企业”的数量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和浙江省第一。杭州市正在实现从民营经济大市向民营经济强市的跨越。
5. 财政收支平稳较快增长,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杭州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收入质量不断优化并着力加大城市建设, 促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 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道路交通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地铁1号线计划于2012年10月开通运营。
2010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 245.43亿元, 比上年增长22.2%,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1.34亿元, 增长28.9%。2011年1—11月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财政支出稳步运行,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 419.54亿元, 同比增长22.6%, 为预算的10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2.54亿元, 同比增长21.2%, 为预算的98.7%;财政支出累计完成617.13亿元, 同比增长26.7%, 为预算的96.7%。
6. 金融业发达, 企业发行上市踊跃, 规模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 084.35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19.6%;贷款余额15 078.73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15%,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 426.46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23.3%。“十一五”期间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0.4%、22.2%。
杭州市2009年共有各类金融业机构已达242家, 其中银行38家 (政策性银行3家、商业银行26家, 邮储银行1家、村镇银行1家、外资银行7家) ;省级分公司以上保险公司58家 (两家保险公司总部) ;各类证券期货机构133家 (3家证券公司总部) ;信托公司两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8家, 全市银行机构实现利润已达228.05亿元, 证券机构实现利润24.38亿元, 期货机构实现利润2.88亿元。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44.12亿元, 同比增长16.5%, 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占GDP比重8.7%。城市金融实力居全国第五位。
2010年新增上市公司19家, 共募集资金258.27亿元, 至年末, 全市上市公司累计83家, 实现上市融资818.6亿元。
7. 人民生活富足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 035元, 比上年增长11.8%,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7.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1 075元, 增长12.3%, 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为2 189元、1 651元, 增长2%和3.4%, 转移性收入8 896元, 增长13.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0 219元, 比上年增长8.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 186元, 比上年增长11.5%,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7.3%, 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0 267元, 增长13.3%。“十一五”时期,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6%,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 990.97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16.4%。
三、结束语
杭州区域经济发达, 经济高速增长、民营资本充裕, 直接带动杭州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作为杭州市现代经济的核心, 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四大支柱, 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全面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杭州是全国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也是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效率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杭州已成为金融机构齐全、金融市场发达、金融辐射功能强劲的“长三角”区域性金融中心, 是上海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看, 杭州金融业在通过资本集聚和资源配置在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 不仅完善了金融作为中介的各项服务功能, 而且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直接贡献和带动作用, 有效促进了杭州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金成, 高国力, 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R], 2011-06.
[2]杭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 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201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11-02.
[3]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组.2010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R], 2011-02.
[4]王宁江, 江玲洁.环杭州湾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浙江经济, 2003, (9) .
[5]黄勇, 等.全球化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杭州湾地区战略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2.
[6]梁熠.杭州市金融业运行情况简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07, (11) .
论德育经济功能之特征 篇5
4.德育经济功能的间接性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5.德育经济功能的长效性。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6.德育经济功能的整体性。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总之,德育对经济发展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它是现代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条件,这是被实践所证实的客观事实,但德育经济价值不易量化,只能做定性分析。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五大特征 篇6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我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解决。
由于我国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循环经济立法,一方面要总结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有机结合,形成有特色的循环经济立法。
特征之一:综合管理法
国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多由经济专门机构负责,往往带有很重的单项法的色彩。而我国在立法时,是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协同全国人大法律委、财经委、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法律的起草工作,层次高,立意深,表明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并非单一法,而是涉及众多相关部门的综合性管理法律。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达到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目的。
与其他国家循环经济法的发展历程相比较,能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循环经济法的这一显著特征。如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从孕育、产生到不断健全和完善,都体现出了明显的环境保护色彩。1994年,日本内阁制定环境基本计划,首次提出“实现以循环为基调的经济社会体制”。《环境白皮书》提出“环境立国”的新战略,将环境保护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尽管已经做出上述努力,但是由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仍然是日本面临的主要国内问题之一。为此,在1996年的《环境基本法》之下,日本于2000年召开“环保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和修订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多项法规,并相继颁布实施了废弃物处理、资源有效利用、政府绿色采购以及涉及容器包装、家电、建筑材料、食品和汽车再生利用等八部专门法。显而易见,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起源于废弃物问题,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目标,旨在解决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是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法律。
特征之二:减量化优先的全过程治理法
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多强调资源化,强调环境保护。而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遵循“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要求,重点强调“减量化”,从而保证在发展的源头上实现资源节约,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利用,在发展的结果里实现综合效益。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与实践在世界上广受好评。该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经过工业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所剩无几。与此同时,大量的废旧物资,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等却“堆积如山”。这在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以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此外,由消费带来的日益增加的垃圾(包括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废弃物),也成为德国面临的最大国内环境问题之一。到上世纪中后期,德国意识到,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德国在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该法的目的是彻底改造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延伸)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因此,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是由垃圾问题而起,重点是“垃圾经济”(3R和最终安全处置),并向生产体系(企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延伸。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不仅面临因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而来自消费环节的大量废物问题,更面临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中生产经营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产生排放严重所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将着力解决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前端减量化潜力大的问题,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为此,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遵循: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环境友好的条件下,以减量化优先为原则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减量化优先原则与再利用和资源化优先原则相比,包括了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内所有的减量化活动。比如,不仅对“减量化”有一些原则性的特殊规定,还分别对“生产过程中的减量化”和“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提出要在“减量化”的前提下,做到“再利用和资源化”。可以说,这是一部减量化优先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全过程治理法。
特征之三:既有总体框架,又重点突出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既有一般综合法的框架,又突出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筑、造纸、纺织、食品等主要工业行业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其中的大企业在资源消耗中又占很大比重,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抓住了这些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就等于抓住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关键。因此,我国循环经济法专门设立了重点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强制要求,并定期进行审核。
可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是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特征之四:法律文本与配套法规有机结合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既要普遍适用于全国不同地区,又要涵盖从资源开采到废物最终处置的整个经济过程,还要突出重点行业和企业,因此,在循环经济法立法的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规范、制度、标准、技术支撑体系,为我国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技术保障和行为规范。
目前,已出台的配套文件中,关于基本制度的有11项,关于减量化的有24项,关于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有10项,关于激励措施的有16项。其中,与统计、标准等基本制度相配套,与国家质检总局职责相关的有30多项标准,主要涉及节水、节材、可再生资源、废旧产品及废物的回收利用等四个领域。仅节水领域就涉及到《用水单位用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水嘴用水效率限额及等级》等10项配套文件。与评价和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规定》,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统计局、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中。众多配套的规定、办法、标准、规划与循环经济法同步实施,保证了法律条文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特征之五:制度安排十分完善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设立了八项基本制度。第一,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明确政府绩效评价考核和鼓励、限制或禁止措施的具体要求。第二,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杜绝一些地方重经济增长、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做法。第三,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规范政府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依据和手段。第四,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者应依法承担其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的责任。第五,建立对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筑、造纸、纺织、食品等主要工业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管。第六,完善产业政策制度,规范和引导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发展,限制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第七,建立政策激励制度,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鼓励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第八,建立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责任的有关制度,以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公众的参与作用,形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现阶段中国经济六大特征 篇7
本文作者将目前中国经济归纳为六大特征,客观的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中国经济“百象图”,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后发性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就全世界而言,现代化过程是各国相互关联、相互竞争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许多国家“后来居上”,实现了追赶或超过现代化先行国的跨越。
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先后出现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经济起飞花了43年时间追上英国;第二次是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起飞,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美国。日本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28倍的世界纪录(年平均增长率1.95%);第三次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
因此,国家从现代化角度看可以分为先行国和后进国,先进国和落后国,追赶者和落伍者;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可以分为创新者和追赶者,主导者和模仿者。所谓后进国是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国家。按照格申克龙(Gerschenkon)所说,后进国与其说是在某一点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发动工业化和进入工业化时这一问题上,发动(进入)时间相对滞后的国家。中国属于现代化的后进国,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称为后发性经济。
转型中的经济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涉及29个重要国家近16.5亿人口,是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目前以及相当长时期也都处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变革对经济学提出了重大挑战。
当前,集中体现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在经济转型实践中已经遭到失败,而根本不符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标准处方的中国改革却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还只是初步建立。
在比较长的时期,中国经济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行政管理、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关键性领域仍然存在着体制性障碍,需要突破;市场经济体制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露;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革除,而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取得的某些积极社会经济成果却在体制转轨中有所流失。因此,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任务还没有完成。
还要看到,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是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才达到现在的成熟完备的水平。所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完善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时,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的推进。
成长中的经济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追求像发达经济体那样的的平稳增长,是各个发展中国家的理想目标。然而,当今世界上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却呈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成长中的经济,一种是停滞中的经济。
成长中的经济,从近期看,都是问题成堆的,比如说,工人下岗、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生产安全事故不断等。但是每隔5年或10年回头一看,就能看出经济的巨大变化。停滞中的经济,从近期看,好像问题并不突出,隔了10年回头去看,发现变化不大,这种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几乎是停滞。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一直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认为,成长中的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从这个特征来看,我们要允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努力把这些问题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这就像骑自行车,骑得必须快一点,骑得快就稳,骑得慢就晃,不骑就倒;走钢丝必须往前走,“走”才能保持平衡。从中国经济的这个特征出发,就必须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大国经济
从国际化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战略,有大国战略,也有斯堪的维亚半岛的小国战略。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以前不被人当成大国来看。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采购和国内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影响在上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大国战略。大国战略的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首先要争取一个大国的国际环境,要从世界规则的接受者走向世界规则的制定者。以前中国对国际经济规则的设想太少了,建设性不够。
第二,我们要兼顾国内国际政策协调,在汇率政策、利率政策上,我们的国际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完全有办法以正面的、巧妙的办法回答和解决外界的疑问。
第三,要从追求双顺差转变到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一味的追求双顺差,会有很多利益损失。
第四,内需为主非常重要。国外形势好时对于我国经济有拉动,国外形势不好时我们说“这边风景独好”。因为我们是大国,不会受特别大的影响,内需很重要。
社会主义经济
有不少人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时,不喜欢或不愿意承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实,经济不可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性质而孤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更多的体现了社会公平。
在谈到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时,邓小平指出,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他说:“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小康目标所达到的一万亿美元算不了什么,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也就是百分之几的人生活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还是贫困。“但如果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处于小康状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但是,必须清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非均衡经济
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对中国基本国情做出了如下精当的概括。
第一,“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过去50年中国长期形成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及两种差异甚大的生活方式,它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
第二,“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根据人均GDP划分收入组,中国存在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指已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2%;第二世界是指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如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26%;第四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