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2024-12-04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精选12篇)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篇1

一、建立经济技术档案的目的

建立经济技术档案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量、本、利”进行总结分析, 从中找到规律, 为矿井其它工作面生产提供借鉴, 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完善的经济技术档案是矿井规范运作, 严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技术档案是推动矿井技术进步,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础保证, 是人们从事科研、生产、建设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是经济技术活动的原始记录, 是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 对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经济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经济技术档案共分三部分内容, 十个方面的档案。采掘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由图纸、基础资料、分析总结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图纸, 它涵盖设计、掘进、防治水、安装、回采、回撤期间的各种图纸;第二部分为基础资料, 它涵盖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规程和措施、各种原始记录、各项费用的投入、统计等;第三部分为分析总结, 它涵盖工作面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回撤各阶段遇到的各种技术管理和经营情况的分析总结。

采煤工作面经济技术档案十个方面的档案具体如下:

1. 设计档案建立的内容

设计档案的具体内容有 (1) 图纸:工作面设计图、设计变更图、断面支护图、生产系统图等并且进行编号管理; (2) 资料:地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地质条件变化的勘察资料等; (3) 分析总结:设计的依据, 设计的优缺点比较, 该设计与相同或相似工作面对比有哪些突破和改进, 设计与施工有何差异, 该设计对生产有哪些利弊, 对设备布置、排水有哪些好处, 选择的采煤方法对资源回收、经济效益是否有提高, 巷道布置形式对支护是否合理, 回采时对巷道和工作面压力有何影响。设计要与相近邻或相似工作面比较, 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总结要单独列出一节, 分析总结要与图相匹配, 工作面结束后形成完整资料交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存放。

2. 支护档案建立的内容

支护档案建立的具体内容有 (1) 图纸:开工报告、施工图; (2) 资料:掘进作业规程的汇编, 地质说明书, 相关通知单、整改单、验收单, 材料费用统计台帐, 巷道变化量统计卡片, 记录巷道长度、规格、用途、施工工期、起止时间。负责统计巷道的煤岩类别、掘进头数; (3) 分析总结:部室要建立掘进队总的管理台帐, 并进行分析总结, 分析总结要分章节。

3. 日常技术管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施工的每个工作面都要建立专门档案, 把工作面的名称、施工的时间、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产技术管理事项进行详细记录, 并且要进行每月的分析总结, 掘进、回采工作面及时填绘工作面的月度进度图, 及时标注在各自施工图纸上, 各单位同时建立电子档案, 以备检查。每个工作面结束后形成完整材料交档案管理人员装订成册。

日常技术管理档案主要内容有 (1) 图纸:工程平面图、生产期间的构造变化平面、剖面图、停采线图; (2) 资料:地质说明书、回采期间的规程、措施, 各回采单位要建立基础台帐, 详细记录生产中的各月份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工作面基本情况, 生产时间材料费用统计基础资料; (3) 分析总结:技术档案的整理分析:回采期间的经济技术分析总结要求分章节, 分条理进行分析等。

4. 防治水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图纸:钻孔布置图等; (2) 资料:底板改造设计、统计注浆工程量、打钻工程量、材料费用统计等; (3) 分析总结:要求有章节、有顺序, 底板改造的前期评价和后期总结。包括对二次物探、顶底板加固钻孔设计, 加固施工组织, 存在的隐患及问题, 注浆效果与相邻工作面比较, 以及对加固时间、回采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总结。

5.“一通三防”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图纸: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监测与监控系统图 (调度室提供) ; (2) 资料:要有各阶段通风构筑、通风设施、瓦斯、煤尘情况的相关数据和材料费用统计台帐等; (3) 分析总结:通防部要结合日常管理和基础资料的建立情况, 并且在区队小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析总结。

6. 安全管理与生产组织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 (1) 资料:1不同支护方式下的不良操作习惯记录;2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阶段安全隐患记录;3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质量标准验收情况;4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安全处罚记录, 示范工程、示范区队以及质量标准化奖励情况;5建立各采掘工作面各时期出现的各类级别人身事故记录, 发生各种工伤事故的处罚以及工伤治疗费用情况。 (2) 分析总结:按章节有条理的分析总结。

7. 经济成本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资料:建立基础台帐, 每个工作面的材料费用消耗都要建立台帐, 分层次、分明细记录配件、支护材料与支护用品、火工品、大型材料、建工材料、其它材料、专用工具消耗、修理费、租赁费等, 并且要有合计, 各种材料消耗要有地点、时间。不同工作面不能混淆。 (2) 分析总结:每月要有掘进、底板改造、安装、回采、回撤各阶段的费用并进行分析, 还要与相邻或相似工作面进行比较, 有哪些差异, 每个阶段结束后要有总的分析结论, 以及取得的经验和不足。

8. 机电设备管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图纸:设备安装布置图、供电系统图; (2) 资料:各安装与拆除工作面的台帐、生产工作面的设备台帐, 安装、拆除工期, 材料、费用统计台帐; (3) 分析总结:按照章节和顺序分析总结。

9. 煤质管理档案建立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资料:在煤质中心建立基础台帐。统计各采煤工作面从安装到回撤结束各阶段的煤质指标、奖罚情况、责任人以及工作面影响煤质的构造、顶底板岩性特征、涌水情况的资料, 各月份煤质计划与完成情况的统计。 (2) 分析总结:按章节、按顺序进行分析总结。

三、技术档案的作用及意义

经济技术档案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使生产技术资料实现了集中分类管理, 达到了生产技术资料共享目的, 充分发挥了生产技术资料的作用。这些资料为以后工作面的生产提供了借鉴参考的依据, 避免在生产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解决了生产中许多实际问题, 对一些模糊的生产经营问题作定性定量分析, 为技术管理、生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矿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经济技术档案为推进矿井技术进步、全面提高矿井整体管理水平, 发挥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经济技术档案是推动矿井技术进步,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础保证, 是人们从事科研、生产、建设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是经济技术活动的原始记录, 是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 对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煤矿管理,经济技术档案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篇2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竞相发展,依靠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制造水平,增加产品的应变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能源和材料消耗。煤炭系统也在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旧设备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它已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实现高效、安全、机械化采煤和煤矿机电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摘要:近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洁净、结构优化的煤炭业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文章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以及机电管理进行阐述。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应用;发展趋势;煤矿机电;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管理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需要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方向,不断创新,培养大批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企业及相关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员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具有较大的就业岗位群。

一、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运用的复合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向传统机械工程渗透而形成的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顺应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煤炭生产是将数百、数千万吨煤炭从地层深处采掘、运送到地面,因此需采用大量的机电设备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机电一体化煤矿产品则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最好选择。机电一体化将机械与电子技术融为一体,使物流、能流、信息流融为一体。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主要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中的应用矿井提升机是目前煤矿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设备,全数字化交直流提升机。尤其是内装式提升机,从结构上将滚筒和驱动合为一体,机械结构大大简化,充分体现了机械一电力电子一计算机一自动控制的综合体。而全数字化提升机高度可靠,采用总线方式,大大简化了电器安装,此外,硬件配置简单,互相兼容。..九五期问,国 产数字化直流提升机已成为煤矿提升机的首选机型。我国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提升机,其核心部分..ASCS是由双..CPU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其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此外,我国还应用..sIMADYND和..s7研制成功了第一台交一交变频器供电的交流提升机。目前,最大装机容量已达到..5000kW,主、副井提升机可做到全自动化,不需要专门的绞车司机。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电牵引采煤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的一个典型应用。与液压牵引相比,它具有一下特点:

良好的牵引特性:可以在采煤机前进时提供牵引力,使其克服阻力移动,也可以在采煤机下滑时进行发电制动,向电网反馈电能。

可用于大倾角煤层:牵引电动机轴端装有停机时防止机器下滑的制动器,因为它的设计制动力矩为电动机额定转矩的1.6~2.0倍,所以电牵引采煤机可用在..4O。~50。倾角的煤层,而不需要其它防滑装置。

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电牵引和液压牵引不同,前者除电动机的电刷和整流子有磨损外,其它元件均无磨损,因此工作可靠,故障少,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

反应灵敏,动态特性好:电控系统能及时调整各种参数,防止采煤机超载运行。

结构简单、效率高:电牵引采煤机机械传动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只做一次转换,效率可达99%,而液压采煤机的效率只有65%一70%左右。

煤炭总院上海分院与波兰玛克公司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采用交流变频调速 MG344一PWD型薄煤层强力爬底板电牵引采煤机以来,我国的电牵引采煤机有了较快的发展。国内上海天地公司、太原矿山机械厂、西安煤机厂、鸡西煤机厂等都生产交流变频和直流电牵引采煤机,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近2O年的研制开发,我国的电牵引采煤机逐步走向成熟,为煤矿生产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带式输送机由于长距离连续输送、输送量大、运行可靠、效率高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煤矿井下原煤输送 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因此,成为近几年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重点。目前主要采用机、电、液一体化的..CST可控软启动装置。它是一种专门为平滑起动运送大惯性载荷,如煤炭或金属矿石的长距离皮带运输机而设汁的软骄动装置.一条皮带运输机可以由一台或几台CST驱动。由于尚未解决动态分析和在线监控技术以及启动延迟技术,我国带式输送机的中间驱动点不能不知过多,~般为三点驱动,这样就限制了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和运量。而且,输送机的监控设备功能少、可靠性较差、灵敏度和寿命都较低,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

煤矿机电一体化装置液压支架则向电液控制方向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控制有机结合,实现定压双向邻架或成组自动移架,避免对顶板和支架产生冲击载荷。我国神华集团大柳塔矿采用从德国和美国引进的电液控制的支架,移架速度为6~8秒/架,最快的移架速度达3秒/架。龟液控制装置还可检测支架的工作状态。

煤矿供电的特点是供电要可靠,质量要高,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要求。因此应该推广节能型产品。高压开关柜采用维护量小,使用寿命长的真空开关。采用集中 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功率因数,减少供电系统无功电流,减少无功功率损耗。目前高、低开关柜普遍采用..微机保护,具备网络功能,可以实现远程遥控、遥测、遥信和遥调。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造的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都具有智能化、程序化、信息化的特点,以及设备体积小、操作、维护方便、保护齐全、性能可靠等优点。这些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水平和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继续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装置:

增加产品的通信功能,以适应综合自动化的需要;开发以微处理器和微机为基础的矿井设备工况和健康监测以及微处理器、计算机和专家系统的应用等;煤矿机器人仍然是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基础的机械技术、以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动技术。而在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采煤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尽量选用先进的采煤工艺,从而到矿井的高产高效的目的。随着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在矿上的应用目益增多。

因为煤矿是高危行业,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大减少用人,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矿机电的自动化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高效、又好又快发展。

电气自动化在采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采煤机从中厚煤层起步,发展到薄煤层、大功率、大采高强力滚筒采煤机。从有链牵引、无链液压牵引方式,逐渐发展到了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和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液压支架高度从薄煤、中厚到厚煤层,支架型式由占主导的掩护式,逐渐发展到有四柱支撑式低位放顶煤、两柱式的高位放顶煤(单输送机)、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项煤液压支架等多种架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煤炭生产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作用。目前从国内煤矿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效益出发,电液控制液压支架主要用于年产400万t以上的一次采全高长壁工作面,600万t以上各项煤工作面及薄煤层高效开采工作面。将在近年内结合各矿特点尝试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采煤的过程更加人性化,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监控及专家诊断系统的可靠性是国产采煤机研究的主要内容。该系统能够实现综采装备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远程监控,使采煤机根据煤层的变化实现自动割煤、煤层的软硬自动调节采煤速度,检验并完善动态监测综采支架液压系统压力和各受力点的状态,自动调节支架推移输送机的拉移等,使综合机械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矿井运输提升产品的应用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对煤矿机械化采煤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随之对井下、井上的运输和 提升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今,对于国外一些采煤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煤矿井下大巷的运输系统大多是采用带式运输机,他们基本上是采用直流式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方式,主要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

在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生产已经实现了皮带化,采用大巷强力带式运输机运输的方式也非常普遍。另外,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们具有很多种及时故障诊断和自我保护等功能,如应用过程中的轴承温度、倒转、跑偏及断带等故障,可能在某些方面没有面面俱到,在使用上还不能满足一些功能,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全数字化提升机高度可靠,采用总线方式,使电器安装大大简化,此外,硬件配置简单,互相兼容。我国研制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提升机,其核心部分ASCS是由双 CPU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其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准确可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中的应用,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为煤炭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矿井安全生产 监控系统是最能体现煤矿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之一。20世纪 90年代以来,紧跟世界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潮流,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控系统,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的KJ90系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的KJ95系统等。自此,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不仅为各煤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且促进了各厂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代表了我国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

四、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尽管各地方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 2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二是机电生产。

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机电管理人员不足,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 职能管理作用淡化,技术手段落后。

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及机电技术力量薄弱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经常发生。设备故障较高,因电气失爆而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几乎年年发生。用电管理 两票三制坚持不严,带电作业,约时停送电时有发生。

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末能定期防腐。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2h的停产检修时间,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或 试验及记录不规范。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非阻燃的电缆、输送带仍在井下使用。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

改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的办法重视机电管理,首先是矿井领导人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

因矿制宜建立机电管理机构,授予职权,统一管理矿井机电管理机构体系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授予机电部门职权,实行统一管理。一般机电部门要具有以下职权,即: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杈;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

认真落实规章制度,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加大机电培训。达到培训的目的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培训上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严谨机电培训走过场。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到目的。

对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思考在20世纪,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了煤矿每个环节,但相对国外先进煤矿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要让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必须掌握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发展的动态。

应提高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程度:以计算机为机电一体化的核心装置,因为计算机运算和存贮能力非常强,且体积和功耗小,更加适合于工作空间狭小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设计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时,应尽可能的选用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计算机,从而保证工作性能更可靠:对于新开发的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有通信功能,同时,要选用很好的开放性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模块,方便与控制网络进行连接通信控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需要达到智能化发展水平,能判断机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的状态,使设备能自动适应环境并以最优的状态工作,同时能快 速地对所采集的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对故障进行诊断,再根据这些诊断结果对以后工作过程中的故障进行预测;要对矿用传感器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提高矿用传感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考虑传感器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维化,使矿用传感器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信号的测量,并保证其测量;准确度,并具有自校正、自诊断、状态识别和自我调节等功能;要关注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将那些适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的高新技术用于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从而提高煤矿现代化,达到煤矿自动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殷际英.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结束语

当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将更加广阔。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流成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色。其产品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采、掘、运装备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洁净、结构优化的煤炭工业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煤矿开采中绿色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煤矿开采;绿色技术;环境污染

煤矿开采中最直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同时干预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站在煤矿绿色开采的角度上,煤矿行业应注重绿色技术的应用,降低煤矿开采中环境污染的力度,营造完善、可靠的开采环境,体现绿色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价值,深化绿色技术及环保排污的重要性。

一、煤矿开采对绿色技术的需求

煤矿开采对绿色技术的需求比较明显,绿色技术也是煤矿开采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煤矿绿色化开采的实际状态,分析绿色开采的需求。

1、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煤矿开采绿色技术的应用重点,通过规范开采技术防止煤矿开采出现偏差,做好煤矿开采的保护工作[1]。我国煤矿开采事业起步晚,发展缺乏成熟性,因而潜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提供安全的采煤环境。煤矿开采绿色技术的安全需求,可以在安全管理、技术应用方面实行绿色化的控制,提供安全的开采环境,杜绝煤矿开采中的安全影响,煤矿开采根据安全需求的程度,规划绿色技术的应用,营造可靠的开采环境。

2、环保需求

环保需求是煤矿开采绿色技术应用的直接需要,防护煤矿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力度非常大,如:地质、空气、生态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地质沉降、变形等。针对煤矿开采的环保需求实行绿色技术,保护煤矿周围的环境,避免出现环境破坏或资源损失。据有关数据统计,煤矿开采中的环保问题,水资源污染占30%、地质破坏占20%、生态及空气问题各占15%,其余20%属于物种、烟尘、土地方面的破坏。由此可见:煤矿开采中应积极推进绿色技术的应用,满足环保的需求。

二、煤矿开采中的绿色技术

煤矿开采中深化绿色技术的应用,结合煤矿开采对绿色、安全的需求,例举常用的绿色技术,如下:

1、充填开采

充填开采技术可以降低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风险,着重解决沉降、瓦斯问题。充填开采时,工作人员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填充物,如粉煤灰,填充到采空区内,防止采空区发生沉降事故,而且提升粉煤灰等物质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矿开采中的废物排放[2]。充填开采是绿色技术中的代表,其可缓解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压力,方法简单便捷。充填开采时只要协调好采空区的填充物即可,严格分配充填开采的应用。充填开采技术的优势明显,但是其在煤矿开采中消耗的成本较大,煤矿企业应最大程度的降低充填开采的投资成本,降低充填开采时的经济消耗,其中充填开采中的膏体充填方法效益最高,也是目前煤矿开采中最为常用的绿色方法。

2、保水开采

我国煤矿分布的地理位置较为广阔,再加上地质特殊,促使煤矿开采面临着透水风险,开采越深,事故发生机率越大,引发大规模的水资源浪费。保水开采能够规避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防护透水事故。保水开采绿色化的核心是岩层处理,压实岩层中的裂缝,强化岩层的密实性,进而隔断水资源径流的渠道,演化成具有保水作用的隔水带,保护煤矿开采周围的地下水。保水开采是一项成熟的绿色技术,其在具备隔水条件的煤矿开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缺少隔水条件的区域内,保水开采的难度稍高,其为保水开采技术研究的重点。

3、综合共采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受到瓦斯影响的机率较大,为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水平,需要积极发展综合共采的绿色技术[3]。瓦斯在煤矿中的含量高,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因此,我国在煤矿开采时,也实行瓦斯开采,利用共采的方式降低煤矿开采的风险。综合共采不仅是绿色技术,也是一项煤矿开采的模式,提升了瓦斯资源的利用效率,最主要的是降低煤矿开采环境内瓦斯的含量,营造安全的采煤空间。综合共采技术仍旧处于不断的研究中,近几年,在煤层结构相对简单的煤矿内,已经实现了综合共采,可应用到连续开采中,复杂的煤矿环境中,还要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以免降低综合共采绿色化的效益。

三、煤矿开采中绿色技术的发展

煤矿开采中的绿色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非常关注绿色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及发展,结合煤矿开采的状态,加快绿色技术的发展速度[4]。规划绿色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发展方向,如:(1)创新发展,煤矿开采的传统技术,弊端明显,不符合煤矿绿色化开采的理念,深化绿色技术发展中的创新理念,促使煤矿开采技术可以达到安全、环保的标准,进而优化绿色化开采技术在煤矿事业中的应用;(2)热化学控制,其为绿色开采中的新概念,工作人员在煤矿地下开采中,采取控制燃烧的方式,利用煤炭热化学的特性实现气体转化,直接运输可燃气体,减轻煤矿绿色化开采的负担。煤矿行业根据绿色技术的实践应用,依照绿色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强煤矿开采绿色技术的研究力度。

结束语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降低开采环境的安全水平,煤矿行业应意识到绿色开采的重要性,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体现煤矿绿色开采的效益,落实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绿色技术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煤矿开采的重点内容,体现了绿色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效益价值。

参考文献

[1]闫绍恭.浅论煤矿开采技术与工艺发展[J].科技资讯,2012,30:69.

[2]周远生.试论煤矿开采方法与技术应用[J].价值工程,2012,23:98-99.

[3]王建东.试析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5-6.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篇4

一、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是搞好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1.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突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进程, 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离开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一切都无从谈起。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 通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 围绕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的难度和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这个重点, 面向市场, 转变观念, 大胆改革和创新, 大力开展技术革新, 加强管理, 增加品种,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创收效益, 就能把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争创一流, 多做贡献, 促进煤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2.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对煤矿企业来说, 要实现科技兴煤, 走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路子, 就必须依靠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搞“五小”发明、提合理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来改变煤矿形象,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各种生产要素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彼此能够获得1+1>2的系统效应的全新关系, 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者素质的目的, 为实现“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 不仅仅是在资本营运、技术创造、市场开拓等方面要有大的突破, 增强竞争优势外, 要努力塑造具有煤炭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以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为主线, 使职工在活动中自觉注入改革创新意识、开拓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形成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这样, 我们在创造高质量物质产品的同时, 也营造了使生产者得到良好熏陶和淬砺的文化环境, 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提高煤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行为养成, 从而始终保持企业的旺盛活力。

二、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不断取得新成绩的活力源泉。煤矿企业开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就要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 给力竞赛, 以求取得新的成绩。

1. 内容上要新。

煤矿面向市场, 最主要的是竞争。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煤炭质量, 降低成本, 减少投入,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 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的内容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盈利为目的。活动的内容要由过去单纯赛产量、赛进尺、赛速度的向效益型、智力型、技巧型发展;除正常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练兵比武等群众性的技术进步活动外, 要以销售为龙头、以质量为生命、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尤其要在煤的综合利用上进行深、精、细、尖项目的加工和开发, 使科技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如铜川矿业公司运用新科技加工洗精煤和筛选中块煤等, 就赢得了市场,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领域上要宽。

由于活动内容的变化, 其领域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过程, 而是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煤炭销售以及产品宣传、走访用户、盘活资金、修旧利废、降耗减排和节约挖潜等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竞赛活动的参加者和依靠对象也要以注重生产工人竞赛转为组织企业全员参与, 包括从事技术、科研、供销流通以及党群部门的全员参与。总的要求是:在领导层赛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创新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组织领导能力上;在科室部门中赛设计开发、协调指导、解决问题、实现即定目标的检查落实能力上;在生产工人中赛岗位技能、产品质量、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能力发挥上;在辅助后勤职工中赛双增双节、优质服务、创造优美环境、面向社会创收, 实现自负盈亏物业化管理创新能力上等。全方位参与活动, 多层次进行竞赛, 分阶段分项目掀起高潮, 这样就会使竞赛活动产生持久强大的生命力。

3. 方法上要活。

煤矿行业的特点, 决定了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于其它行业, 它既有井下采掘机运通同工种、同业务之间的单一竞赛, 也有不同工种不同工序之间的协作赛;既有地面不同科室部门之间创先赛, 也有科研项目和“三型六化”学习型单位指标单项赛, 还有长期目标的综合赛以及厂矿之间跨行业、跨地区的夺旗赛等。总之, 竞赛的方法要生动活泼, 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充分体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的群体性、科学性和新颖性, 做到常赛常新, 一浪高过一浪。

三、建立完整的技术创新及运作机制

1. 摆正位置, 确定重点。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首先把体现煤矿职工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 具体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下功夫、见实效。其次保证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兑现和落实, 及时考核和兑现奖罚, 使职工在活动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再其次加强企业的创新管理, 动员职工深入开展“学先进、练内功、强管理、提效益”活动, 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为重点, 尤其要积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 注重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创新, 营造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良好氛围, 使煤矿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最后重视传统的清仓核库、修旧利废、增产节约等, 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 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不断开发新产品, 开拓市场新领域, 降低能源和物化消耗, 优化低碳环境, 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2. 现顺关系, 齐抓共管。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 对经济技术创新和竞赛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经不是工会组织一手抓了。为了保证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必须坚持企业党政工团统一组织领导, 齐抓共管, 建立技术创新竞赛委员会或竞赛领导小组。党的组织应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方向;行政应与工会组织协商制定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条件、标准、考核、奖励办法, 自身优势, 主动承担组织发动、综合协调、检查评比等工作任务;团组织要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的作用, 组织青工积极踊跃参加, 争创先进标兵。同时, 各级组织要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 深入到现场、观察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效果, 观察活动运行机制的配置程度, 随时调整竞赛方案, 解决问题、排难攻坚, 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3. 结合实际, 狠抓落实。

煤矿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论文 篇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在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的基础上,减少了煤矿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了煤矿的经济效益。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煤矿机电一体化的一些关键技术,阐述了煤矿机电一体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同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有机结合起来。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并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技术。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为煤矿企业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煤矿开发;安全事故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3-0056-02

1 概述

随着煤矿开发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这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上的人为因素。而从根源上看来,这是由于工程队在煤矿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忽视技术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导致的。虽然煤矿开发与建设事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和机会,但是煤矿建设中的安全生产与技术管理问题是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

2 当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机电设备日渐老化

从现实情况看来,伤亡事故(矿难)频繁发生的一大原因就是相关煤矿业主在煤矿开采和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过少,导致工程队不能及时更新和应用现代化的机电设备。诚如我们所知,机电系统的及时更新和升级在整个煤矿安全生产事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的老化,无疑会导致机电设备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出现,而机电设备负荷过重更是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的效率、质量与安全,再加上当前工程队的机电技术测试模式没有调整,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很难发现存在已久的安全隐患。

2.2 专职技术人员缺乏,作业随意性大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煤矿开采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专职技术人员缺乏的现象。一方面,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专业人员较少,难以吸纳人才;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煤矿业主忽视专职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工程开发建设而有意为之。总地说来,这直接导致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监控和辅助,导致工程队作业随意性大。在机电设备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安全危机发生过程中专业技术指导的缺乏,往往会加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

损失。

2.3 缺乏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机电设备维护措施不到位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当前的煤矿生产中,往往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才的参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相关煤矿业主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具体来说,不少工程队都将事故防范工作放在火灾、水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当中,而忽视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机电设备的采购、验收、维修等一系列环节,相关工程队都没有很好地监控和检查,不少投入生产的机电设备并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也有不少机电设备处于报废阶段却仍然高速运转。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快生产速度,工程队日常并没有停下开发工作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养;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在长期遭受高温、粉尘、腐蚀性气体等恶劣外在环境的损害时,工程队也没有应用相关的检测设备对机电设备的指标、性能等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测。

3 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的具体战略和措施

正如上文所述,当前煤矿开采的机电技术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规划来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 加大资金建设投入,加强机电设备维修工作

一方面,煤矿业主要充分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意识,重视安全事故的规避和防范工作,在机电设备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具体说来,在制定相应的资金预算和生产规划时,要为机电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保养预留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从而更好地保障机电设备的质量和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在煤矿生产建设实际中,相关工程队要加强机电设备应用和维修的质量。具体来说,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工程队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检测周期对机电设备开展定期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排查和检测出设备的负荷情况和安全隐患,以最大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2 健全机电设备安全制度建设,完善安全事故责任人制度

在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相关工程队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严抓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生产工作。具体来说,领导小组要明确安排和分配设备管理的基础任务,建立、保管设备的相关档案,编制、审查机电设备的购置、更新、维修与配件计划,对机电设备购置到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推动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管理的公开化、规范化。此外,为了更好地完善制度建设,有关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事故责任人制度,将机电设备分区、分片管理,对相应区域的管理人实行事故责任人制度,与他们的绩效考核实现“捆绑”,进而更好地落实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质量。

3.3 引进专职技术人才,加强原有职工的技能培训

不可否认,当前的煤矿开发和建设事业普遍缺乏专职技术人员。因此,煤矿业主首先要注重引进专职技术人才,并加大对现有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

具体来说,工程队要注重聘请有经验的机电技术人才参与到生产实践当中,并让这些有经验、有技术基础的人才对原有职工进行机电技术培训,通过现场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缺乏经验的职工更好地了解机电设备的操作与运转原理。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上,有关部门还要注重完善考核监控机制,将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成效与他们的工作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成效。

3.4 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完善监督监控体系

除了前期的资金、制度、人才的准备和规划外,机电技术的现场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完善相关的监督和监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从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装、运行到检修,工程队都要严抓安全质量。在安装过程中,工程队要提前制定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划,设备管理员要严格验收和检测每一道安装工序;在运行过程中,工程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将设备的在线和离线点检工作纳入到数据库分析轨道上,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的设备故障问题;在检修过程中,工程队要制定完备的停产检修计划,在检修完成时,进行严密、规范的试运行工作。从安装到检修,每一个过程都做到精细化、规范化。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充分认识当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资金、制度层面加大投资和建设,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事业的新发展、新飞跃。

参考文献

[1] 林华.关于机电设备安全监控的路径思考[J].财政监督,2010,(11).

[2] 李芳.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2011,(8).

[3] 李孟,吴富如.浅谈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

[4] 张福力,李磊.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J].商品与质量,2009,(12).

煤矿应用的技术经济 篇7

1 完善现有的煤矿技术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活动执行的基本依据, 因此有关部门在开展煤矿机电设备以及技术的管理活动时, 必须要根据现有企业的情况, 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煤矿技术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使得未来的煤矿技术管理活动有据可依。一般来说, 煤矿技术以及设备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对机电设备、线缆、保护装置以及辅助电器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 在对煤矿机电技术设备进行管理时, 就应该根据不同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以便能够实现管理活动的分工负责, 提高管理效率, 另外, 加强不同的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还能够促进队伍的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 培养团队精神和默契。此外, 在阶段性的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过程中, 还应该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现有的设备以及线路等运行状况进行统一的归档和整理。

2 加强基础管理

2.1 推进基础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目前来看, 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还处于一个比较粗放的管理状态, 这是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煤矿机电技术可持续发展的, 必须要在未来的管理过程中逐步的实现向集约型和精细化的转变, 一般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认真的分析现有的系统配置以及结构设置, 并努力实现现有设备以及线路的最优化的管理;其次, 为了保证设备的系统设置能够满足现有的煤矿机电技术的运行要求, 要在正式运行之前进行模拟测试, 并进行细节检测和调试, 以使系统能够最大化的满足煤矿机电技术的运行要求。

2.2 严格控制设备的质量

设备的自身质量, 对于整个系统运行状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在煤矿机电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并且要认真的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以及许可证书。此外, 在正式的安装之前, 还应该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 保证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3.1 加强对设备安装过程的把关

安装过程对于实现设备的正常性能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管理, 并按照设备的安装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严格执行, 避免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的设备运行故障。此外, 在对某一个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 还应该认真的审查整个煤矿机电系统的网络图, 避免线路的安装混淆。最后,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 应该在每一步完成后, 认真确认安装质量, 在进行下一环节。

3.2 加强对设备运行过程的把关

设备的运行过程是设备性能实现的核心环节, 因此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 应该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 并且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和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目前来看,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监控, 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了人力, 还实现了更加灵活的设备运行情况的跟踪, 并且便于监控系统的调试。

3.3 严把设备检修质量关

一是狠抓设备停产检修, 即在每次停产检修前, 应制订严格、细致的停产检修计划, 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 经机电、安全等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审核把关后方可停产检修;待检修结束后, 相关管理人员应进行设备的试运转, 不合格的不能进行验收、签字, 保证了每一项目的检修质量;二是应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 应完善设备检修质量时限责任制, 以确保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 促进机电设备完好、安全运转, 以有效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

4 创新机电安全管理,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和预防性检修

4.1 落实责任, 加强考核, 不断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应落实机电设备各级领导的包片、包机责任制, 实行定期上岗巡回检查制度;二是应加强对现场机电设备的检查, 即:对机电设备进行逐台开盖检查;对电气设备实行双测双绘、开盖检查管理;定期测定机电设备的运转温度、测定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绝缘值等, 做到超前防范、超前检修, 确保设备开机率在95%以上;三是应加大下井、查隐患、现场解决问题的考核力度, 实行分管矿长考核科领导、科领导考核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考核队组、队组考核班组的层层考核责任制, 使机电设备完好检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4.2 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应制订和完善机电设备检测管理制度, 坚持每月定期检查和试验各种机械保护、联结件、润滑部位等, 并实行责任负责制度, 可以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并且有利于实现对管理方案的落实;二是应定期测试综采工作面及变电所得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 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三是应开展大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预报工作, 即可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电气设备下井前或使用中进行定期试验, 应利用润滑油化验、铁谱采样分析对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的润滑油进行化验、分析, 以确保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转;四是应对调拨进矿的电气插件等配件进行检验和测试, 保证这些设备的运行功能和运行质量合格后, 再将其投入到系统中;五是可充分利用一些节假日对大型设备进行预防性停产检修, 以及时消除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无法处理的设备缺陷。及时的排除安全隐患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5 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

工作人员作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直接管理和操作人员, 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想实现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必须从加强人员素质入手。因此, 要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 则应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 做好“培育人、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的实际工作, 即:一是在人才的培养上应积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 即请师傅进来与送职工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以培养一批优秀的机电技术人才;二是应制定《机电维护人员技术培训发展计划》, 坚持每年从队组中抽调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工人进行机电技术培训, 同时在培训中采用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使其能掌握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能;三是在培训过程中还应严格其考核制度, 采用每月坚持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 每季度组织考核的办法, 就“查阅其会议点名册、培训教案、授课记录、职工考卷及成绩统计”5项内容, 对培训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 以检查其学习情况;四是可采取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奖金奖赏, 以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机电技术职工学技术、钻业务,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6 结束语

浅议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 篇8

1 煤矿开采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生产还停留在粗放型生产阶段, 因而在煤矿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安全生产隐患, 由于受开采技术的限制使资源回收率不能提高,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并且矿区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生产现状也给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的生产目标造成了拖累。通过对我国煤矿生产相关数据的分析, 发现每年的矸石产出量非常大, 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大。这些矸石山在矿区周围防治还会不断释放有害气体以及污染水体, 严重时还会发生矸石山爆炸事故。这种现状不但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 而且对矿区生产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我国的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 每年排出矿井水量也很大, 浪费了矿区大量的水资源。由于煤矿生产投入的不足, 给技术创新及改造造成了困难, 使大部分煤矿只能沿用以往的技术。针对目前煤矿生产现状, 在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都相对成熟的矿区, 推广应用适合我国采矿地质条件的绿色开采技术, 如保水采煤技术、煤水共采技术以及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等是非常必要的。

2 在煤矿开采中应用新技术的意义

在煤矿生产中不断研究和应用新技术对改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环境保护, 降低矿工的劳动强度, 促进我国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进步和矿区社会和谐及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提升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 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

3.1 脉内采准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采矿法综合技术。

该技术使矿石回收率提高, 综合成本降低。该项技术利用矿渣胶混充填进行煤矿开采生产, 此项开采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地质条件下充填法采矿脉外采准工程量大、大量废石需地表排放等生产技术难题。此项开采技术把充填巷道布置在脉内, 对采矿工艺进行优化组合, 实现了立体交叉式采矿, 不但突破了脉内充填采矿生产能力不足这一技术瓶颈, 还将开拓系统建设产生的矿渣胶混充填, 实现了充填采矿和废料低成本、大规模利用。

3.2 矸石不出井充填置换煤技术。

煤矸石露天排放和地表塌陷破坏是煤矿生产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根源, 是影响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同时, 大量的“三下 (建筑物下, 铁路公路下, 水体下) ”压煤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 是目前煤矿资源采出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井下分矸系统, 解决了井下煤矸直接分选与转运问题, 为实现生产矸石不出井、直接充填采空区奠定了必要基础。此项煤矿开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工作面高效机械化矸石充填液压支架、自压式矸石充填机、中间驱动可缩桥式胶带输送机等关键设备, 长壁综采工作面矸石充填采煤工艺, 可以有效的解决长壁综采工作面充填采煤方法的关键装备和技术难题, 从而实现长壁综采回采工艺与矸石充填工艺的优化组合以及综采面矸石充填采煤新技术应用的新局面。另外“V“型花纹皮带和高度可调、伸缩自如的高速动力抛矸机关键设备的应用, 解决了煤矸石运输、密实充填采空区和有效控制岩层及地表移动的技术难题, 这项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形成了长壁普采、炮采生产和井下矸石充填采空区的一体化技术体系。提高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及生产效率, 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此项技术在煤矿开采生产中的应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了, 使企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推动我国煤矿矸石废弃物井下处置、“三下”呆滞资源安全开采和提高矿井资源采出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3 保水采煤技术。

保水采煤技术应用的前提是有水也有煤, 有水, 才需要保;有煤, 才可能采。采煤条件下保水, 目的是保护环境, 保护生态。采煤过程中不可能不造成一定的地下水渗漏, 但保水采煤到底保到什么程度, 才算是保了水。这就给保水采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空间。在具体应用中确定保水程度至少应考核以下两个指标:一是不至于造成泉水的干涸或大幅度减流, 对泉流量的影响不大, 最起码应该使泉流量衰减幅度不大于20%;二是对植被的生长条件不产生大的影响, 就是不影响植被的生长状态问题。所以, 保水的程度, 应该使地下水位下降后确保本地区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还应对风沙区适应生态、农林的合理地下水位、最佳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消长的和谐关系, 以及煤炭开采与地下水的协调关系等都应进行深入的考虑。采煤保水的关键有两方面, 一是合理选择开采区域 (主要是矿区规划阶段) , 二是采取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工程措施 (如充填开采) 。在开采前必须对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 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开采区域, 以免给开采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确定开采区域后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 对于煤层埋藏浅的区域, 应推广充填开采技术和限高开采方法。对于不含水或煤层埋藏深度较大的区域, 应推广长壁综采技术。但无论采用任何开采技术, 都应该建立采空区地下水位监测系统, 确保采空区地下水水位的基本稳定, 并保持在一定的埋深范围内, 以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

3.4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可分为地面抽放技术和井下抽采技术。这两类方法不断进行着自身理论基础与工程技术的改进, 也相互结合、补充, 以便更好地进行瓦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我国含煤地层一般都经历了成煤后的强烈构造运动, 煤层内生裂隙遭到破坏, 煤层渗透率普遍较低, 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的难度很大。因此, 利用井下采掘巷道, 通过有效利用煤层采动影响后煤层渗透率提高的抽采技术和方法也就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此技术原理是通过“首采煤层”的开采, 在煤系地层中产生“卸压增透增流”效应, 形成瓦斯“解吸-扩散-渗流”活化流动的条件并通过合理高效的瓦斯抽采方法和抽采系统, 实现瓦斯资源的高效抽采。

4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针对煤矿生产实际条件科学合理的选择应用新技术, 从而为煤矿生产创造更好的安全条件, 为提高煤矿生产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 如果在生产中技术应用不当就会给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不断的更新煤矿开采技术, 为煤矿生产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创造条件。本文对煤矿开采技术应用现状, 在煤矿开采中应用新技术的意义及煤矿开采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孔凡贵.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及前景[J].山东煤炭科技, 2012.[1]孔凡贵.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及前景[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煤矿边角煤开采技术的应用 篇9

某煤矿由于地质原因和当前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 再加上压煤所造成的影响, 在对长壁工作面进行开采时产生了39个形状不规则的边角煤块段, 尤其出现在断层、采区边界和采区上下山附近。可采储量为1274万t。如果能及时将这些边角煤开采出来, 就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

2 煤矿边角煤产生原因

针对该矿区的边角煤进行分析, 其产生原因有四点。一是由于私采乱挖现象导致形成大量边角煤, 这是最主要原因。私采乱挖使用的技术手段的机械化程度不高, 易产生大量、大面积的边角煤。因此, 进行边角煤回采时, 要先从这些地方着手;二是工作面正规布置方式的原因。切眼与顺槽直交的切块方式会产生小面积的边外三角煤;三是由于地质构造影响了工作面的布置, 在一些复杂地段形成一定数量的边角煤;四是在矿井煤柱和采区煤柱等周围形成了边角煤。

3 煤矿边角煤开采技术应用

3.1 采煤特征

由于边角煤存在的条件较为复杂, 一般表现为如下特征: (1) 由于受到地质因素如冲刷层、断层的较大影响, 煤层厚度的无规律性变化, 导致现有的工艺回采设备并不能完全地适应厚度无规律性较大的变化; (2) 边角煤产生的形状导致开采的困难, 一般存在树叶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不规则形状; (3) 采煤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留的边角煤均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 如一些断层带, 开采顶板并不完整, 破碎化程度加剧的同时也增加了采煤压力, 不仅增加了技术采煤的技术条件要求, 而且采煤的威胁也增加, 开采的技术性管理条件更加严格。

3.2 采煤原则

(1) 充分使用现有的生产系统, 以最低的投入进行集中生产, 确保实现安全; (2) 在正规工作面上进行回采前要先开采边角煤, 因为在正规工作面开切眼后会导致不能再采边角煤的情况; (3) 在边角煤开采前要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每个边角煤块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找出最合理的开采方案; (4) 由于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 因此对工作面的布置也会有差异, 而无论是什么布置形式, 都应该想尽办法回收更多的煤炭资源; (5) 开采边角煤的过程中, 经常要添加或减少相应的设备, 而且往往还会转移工作面, 这就要求其配套设备必须轻巧、简单、易移动。

3.3 采煤方式

目前能使用的采煤方式包括三种, 分别是:高落式巷柱采煤法、短壁式放顶煤开采、短壁式分层开采。应针对不同采煤方法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高落式采煤法相对其他两种方式来说, 生产工艺相对要落后, 而且没有完善的通风系统, 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回采率也不高;短壁式分层开采方式在高落式采煤法的基础上提高了回采率, 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然而这种方式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而且生产集中化程度不高, 工作效率很差。而对于具有众多呆滞煤量的不同矿区应选择短壁式放顶煤开采方式进行开采。

3.4 工作面、巷道布置

3.4.1 工作面现状

一采区以下部分即1301综放工作面, 从西边开始向东回采, 倾斜宽为192.00m, 总长1608.12m, 3煤平均煤的厚度有9.1m, 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多样, 3煤上下层间夹矸石厚度有0.40~1.80m, 其硬度系数f=3-4。工作面切眼位于EF44正断层附近 (H=9.5m) , 会存在少量的煤炭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 通常会将工作面切眼沿着EF44断层进行布置, 如图1所示, 运输顺槽端头要设置在轨道顺槽端头前面51.5m的位置。

3.4.2 巷道布置情况

(1) 工作面配套设备。由于3煤上下煤层间的夹矸非常厚, 而且具有很高的硬度, 因此对工作面的主要配套设备都有很高的要求, 通常在工作面都会配备一些高产高效设备如SGZ-10001050刮板输送机。且由于轨道顺槽与工作面的切眼成75°的角度, 则工作面在进行采煤的过程中, 要进行调面工作。调面完成后, 要对切眼实施安装, 从机头开始, 要依次布置不同型号的支架, 注意安装时不能超出轨道的顺槽的两侧煤壁, 要考虑移动支架的可拆卸空间; (2) 切眼顶煤预裂应对措施。安装好工作面后, 要预先实行深孔爆破, 使顶煤破裂, 以便移架后顶煤可以掉落, 从而降低初放损失; (3) 采用的回采工艺。1301综放工作面的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工艺。采煤机的割煤方式为端头斜切进刀。回采过程中, 需要使用该大斜刀进行机尾推进、机头不动的形式切割, 选择切割的过程中, 需要先定切割线。首先将切刀与工作面的刮板运送机进行垂直确定;其次, 再将距机尾依次为1/3、1/2、2/3的距离处进行样线定位。这样确定后才能进行边角煤的切割, 但对机头、机尾的使用要依据开采现场的情况来选择, 一般使用两峒机尾与1峒机头的形式来不断推进这样的切割循环。之后仍然是进行又一次的循环工作, 从调面开始, 这次的调面工作在使用上述操作的同时, 要依据支架的移动情况与运输机的移动方式来确定, 尽量避免出现“挤架”现象。另外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顶板进行支撑, 如使用护帮板进行护顶。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是添加或减少支架。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选用轻巧的设备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工作面的形状进行一定的改变, 台阶状的工作面更加利于添减设备, 另外将皮带顺槽成直线布置, 尽可能不设置过度支架和端头支架, 更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添减设备。

3.5 特殊情况的有效应对

(1) 开采边角煤时必须要审时度势, 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遇到相对复杂的地质构造, 很难通过的断层时, 又如遇到顶板压力突然增大的情况, 此时支撑点也出现严重损坏, 更有甚者是严重死架, 那么应及时将机器设备撤离, 重新寻找切眼; (2) 对一些难以布置工作面的区域应选择更合理的开采方式。例如开采少量、小面积的边角煤时应考虑采用高落式巷柱开采的方式进行开采, 另外在回采前需要进行充分周密的设计; (3) 回采极小的煤块时要在确保开采安全的同时, 使用分层仓房进行开采, 合理安排局扇通风。

4 结语

在开采边角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采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轻型支架放顶煤开采、短壁轻放开采和正规普通综放开采等方式, 从而提高边角煤回采率。

参考文献

[1]郭志伟, 等.浅谈邓家庄煤矿边角煤开采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 2011 (04) .

[2]路占元, 孙广义.小倾角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创新与优化[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北平, 徐智彬.煤矿地质分析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问题探析 篇10

1 煤矿采矿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分析

煤炭在我国多个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高产、高效和安全是煤矿开采考虑的重点, 而要想实现这三点就要应用高新的开采技术。机械自动化生产是煤矿开采企业的一大进步, 有80%的国营煤矿企业都实现了自动化开采。然而在现实中, 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所以, 需要不断地完善采矿技术。采矿大致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前者安全度高, 对技术没有太多要求, 多采用大型机械, 开采速度快、损失少且质量有保障, 以公路、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但是, 露天煤矿已经开采殆尽, 当前以矿井开采为主。受地质构造、水文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矿井开采难度较大, 尤其是深度开采, 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常见的矿井采矿技术有: (1) 深度开采。矿井下含有大量的瓦斯, 温度高且上部压力较大, 使开采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因此, 在矿井开采的过程中, 使用采矿技术时必须要避开这些问题。综合上述内容可知, 此技术适用于地热危害较小、冲击地压力较低、煤层岩石抗压性能良好的地段。目前, 还有许多技术上的难点, 比如勘探技术落后等。 (2) 崩落开采。该技术又可细分为阶段崩落、分层崩落两种, 是指通过崩落煤层围岩来开展采矿工作。使用该技术的矿体地表必须允许坍塌, 并且围岩崩落难度不能太大。 (3) 充填开采。在采矿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地表沉降等现象, 或形成采空区域, 此时, 需借助相关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 降低地表沉降带来的损失。以往多使用固体非胶结物填充, 经过对技术的不断改进, 现在多使用胶结物进行填充, 以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 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采矿技术在不断地进步, 许多现代化技术也先后被应用于煤矿开采工作中, 比如3S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在开采前全面了解矿区的布局、深度等信息, 并且预估潜在的风险, 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 在实际应用这些技术时却出现了很多不足。

2.1 眼光不够长远

煤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但是, 部分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缺乏长远的眼光, 只顾眼前不顾未来, 不肯将资金投放在新设备和新技术上。这样做, 企业虽然能盈利, 但是, 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固步自封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造成更大的损失。也有部分企业虽然考虑到了长远的发展, 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 但是, 没有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条件, 引进了许多高端技术, 可这些技术并不适用于当地的环境, 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制度尚不完善

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工作, 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进行保护。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地势地形差异大, 加上企业规模不同, 很难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 而且现存的规章制度也明显存在不足。现阶段, 多数企业都使用机械化的开采方式, 在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机电设备, 但是, 在对其管理和维护方面还没有健全的制度, 以至于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甚至还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埋下安全隐患。虽然少数公司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但是很难落实, 也不利于开展开采工作。

2.3 技术相对落后

技术水平决定开采水平, 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 采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国外相比, 国内的采矿技术相对落后, 并且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 缺少自主研发的技术。不少企业不会选择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技术, 他们的选择要么过于陈旧, 要么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些都会对开采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 技术更新不及时也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一大问题。开采技术落后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和质量, 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再加上技术应用不合理, 会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3 解决采矿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3.1 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企业领导必须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在经济利益面前不能只顾眼前, 还要考虑未来, 要从全局考虑, 加大对相关设备、技术的资金投入量。矿产投资较大, 但是收效慢, 所以, 要有耐心。从能源角度上来说, 要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用煤需求的同时, 不破坏环境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 企业要积极研发新技术, 保证高回采率, 建立集约化体系, 逐步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3.2 不断完善行业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煤矿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规定煤矿生产的流程、守则和工作目标, 让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方式和任务, 大家各司其责, 各尽本分, 保证煤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 充分发挥煤矿采矿技术的实际效用。只有营造一个协调、有序的工作环境, 才能让员工各尽其责、相互配合, 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实现工作目标。

3.3 积极研发并合理利用新技术

除了要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外, 还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府谷县对新技术的鼓励政策包括发放技术研发补贴、实行技术产权保护等, 对积极研发新采矿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从企业的角度考虑, 这样既可以研发新的开采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又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 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政府对煤矿企业研发的新技术要给予一定的产权保护, 既要认可企业和新技术, 也要为研发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护。

4 结束语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既要满足社会需求, 注重速度, 还要保证生产安全, 考虑生产成本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 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开采技术, 积极研发新技术, 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西凯.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4, 20 (6) :176-178.

浅谈变频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煤矿井下;变频节能技术

1概述

煤矿企业需要在井下进行生产,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对于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其中尤其是传动设备,对于传动设备来说直接影响着煤矿井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如何保障良好的传动系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对于煤矿的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动系统加入了变频技术,变频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异步电动机的多样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成本较低等优势,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发展。

煤矿井下工作的环境较为恶劣并且具有多变性,井下设施容易受到生产具体条件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设备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电气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另外由于生产的要求和环节问题对于大型设备的传动调速要求也不一样,如何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必须提高设备的传输条件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的保障煤矿的井下生产,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完成对加速、减速、正转、反转等方面的控制,对于不同的生产设备都能有效的使用,目前来说多采用PID控制器和PLC控制器配套使用,很好的解决了传动设备调速的问题,对于煤矿的生产起到了有效的促进和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

2 变频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

变频技术主要指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达到对设备的控制自动化,是现代化无附加转差损耗的调速方式。使用变频技术,可通过机电设备负载段变化值,在系统前段设定设备的参数值,改变设备的运转情况,以期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转效率。

由于煤矿井下的环境比较特殊,瓦斯、煤尘等作为主要易燃易爆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变频节能技术并没有轻易在井下环境中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变频节能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机电设备中。采用了变频节能技术的设备,可以使得设备运转效率大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能,同时还节省了用于设备维护的支出,提高了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变频节能技术能够显著改善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

3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3.1 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主要设备就是使用PID控制器和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能够对速度的加减、正反向等实现控制,并且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如何适应煤矿的压风、排水、煤矿提升等要求,就需要对变频调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技术更为复杂,本文不做赘述,以下以压风机为基本示例进行相关研究,压风机中对变频技术的有效应用就从一方面表明了变频调速技术的经济成本低和操作优越性。

通常情况下来说压力风机的操作是党罐内压力达到预定值之后压力调节器就会作用,从而处于闲置状态,对储罐压力进行不断的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机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工作中,空气压缩机很难达到理想的空气压力,并且在输出过程中压力会有较大程度的波动,对气动工具造成影响,直接耽误了工程的效率,通过变频技术的加入之后能够对空气压缩机的气压输出有所保障,基本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水平,对于煤炭开采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能够对检测信号直接反馈,从而控制变量,根据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不断调整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当储气罐压力超出预定值时,就要对压缩空气同气仓进行调节,直到平衡状态,相反,如储气罐压力低于目标,应调节储气罐压力同目标压力近视平衡。总的来说就是在风机运行中加入变频调速技术之后,能够有效的保持空气压缩机的恒定生产,保证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处在恒定的状态,促进了生产的高效安全的进行。

3.2 变频技术在通风机中的有效应用在煤矿开采作业中,通风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被称为煤矿开采工程的呼吸系统。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通风机运转时间较长,要保持通风系统的一直运转。因此,随着煤矿企业开采作业中的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机需要的功率也要不断增加。所以,对通风机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通风机在启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电流过大容易导致机电设备损害,对电网设备产生摩擦和损耗,在通风机中应用变频技术,不仅能对风机运转实现有效的控制,最重要的是能实现节能环保,达到通风机软启动的效果,进一步延长通风机的使用周期。

3.3 在煤矿空气压缩机上的有效应用。在煤矿空气压缩机上应用变频技术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通常来说在煤矿风动电机的应用中空气压缩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通过交流电机的带动电动机能够持续处在工作状态,空气压缩机的主要工作状态就是通过上下两点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就是说交流电机持续处在工频运行的环境下,一旦空压机气缸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就会自动关闭空压机气阀,这时候就不再有压缩气体的产生,电动机处在空载状态,电动机的空载状态就会造成压力的不断下降,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候接近预设值时候,空压机气阀会自动打开,从而继续产生压缩空气,这时候电动机重新运行处于负载状态,由于在煤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实际用气量和产气量很难达到平衡,这就会使空压机频繁的空载和负载,这种频繁的变化对于电网以及电动机來说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就对变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频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其中包括控制精度较高、容易上手、维护工作简单等,变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负载变化过程中不用进行改动,针对具体的井下工程来说要对转速进行科学的调整,变频器驱动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空气压缩机加载与卸载供气控制方式,通过调整电机用气量的大小来实现转速自动调控,以确保供气压力自身的恒定性,使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减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变频调速技术也发展迅速,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在煤矿的开采中也是一样,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并且对于社会经济和价值的促进也有所促进,随着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将来将会更好的适用于煤矿的生产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马修峰.变频技术在煤矿主通风机设计中的方案优化[J].煤矿机电,2010(4):102-103.

[2]代会胜,刘海东.变频技术在煤矿空压机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7):98-99.

[3]马修成.基于变频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89-90.

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篇12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煤矿采矿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矿的设备能力与工艺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已经一跃成为了现代煤矿采矿品质级别的关键衡量标准。同时,煤矿采矿技术措施也成为了现代采矿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推广。因此,煤矿采矿行业的工程师必须综合把握勘探机理、采矿体系、机具设备以及工艺工法等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为实现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丰富与个性化的宏伟目标,对煤矿采矿技术应用中的机械化、大型化以及标准化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从而使我国煤矿采矿产业向国际先进水平大步迈进。当前,煤矿采矿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我们更应当积极转变传统观念,通过对现代机具设备和工艺技术客观现状的有效结合,把握其应用要点,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并保证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安全与质量,使得现代煤矿采矿行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其对策,同时对其发展趋势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1 当前我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探讨

1)健全煤矿采矿产业体制,实现煤矿采矿技术的规范化。当前,我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规范化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煤矿采矿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煤矿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目标,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以及矿工更加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任务。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擅长的技术活,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使采矿技术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实现煤矿采矿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对于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愿去投资研发新技术的现实问题,政府可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创新,积极引导其研究和发展新的采矿技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技术的研发是一个艰苦且漫长的过程,其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新技术成功之后所能带来的价值往往是超越之前所付出的。对新研发的技术进行产权保护,既是政府对企业及其新技术的认可,也是对其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对研发企业的一种保护和支持。

3)完善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实现一线采矿人员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优秀的人才是企业能够长久兴盛的重要保障,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培训,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矿工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大多矿工从事的工作都是繁琐、重复的,他们对其工作非常的熟练,但那毕竟还是停留在体力活上。企业完全可以选一些比较努力且点子较多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矿工们在工作之余,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2.1 深井技术在煤矿采矿中的应用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随着我国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需要不断地向深部挖掘。由于矿藏埋藏较深,地压增大,岩温增高,因此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曾遇到过的技术难题,比如矿山的提升、排水、支护、通风等诸多方面的困难都会随之增大,这样就要求煤矿采矿工艺技术和机械设备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只有不断地提高采掘技术和矿山机械设备性能,发展安全、高效、低耗的采矿技术,才能开采越来越多的深矿资源。

2.2 环境保护是煤矿采矿技术应用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在煤矿采矿时很容易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通常还会遗留下各种垃圾,从而导致气体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污染,严重时甚至会给整个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对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我国开始对矿山环境的严密保护以及综合治理给予极大的重视,着力研究变废为宝的技术和措施,促使煤矿采矿技术向无污染、无废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迈进。

2.3 信息数字化是煤矿采矿技术应用发展的大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煤矿采矿技术也随之收益良多。其在采矿工程设计、生产调度、系统监控及灾害预报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正在得到深度的挖掘以及长足的发展。煤矿采矿技术的数字化发展,是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对整个矿山进行重新认识,并将煤矿采矿技术合理分解,通过各种小型软件工具进行重新实现,并以高效、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为手段,最终实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高效率,以至实现无人采矿和智能采矿。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水平的持续进步,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成为现代煤矿采矿的关键所在和主流发展趋势。尤其是这些年来,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要求和需求水平越来越高,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展开了跨越式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这种综合了设备与工艺乃至采矿体系优化配置于一体的煤矿采矿模式,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安全与节能高效的生产场所以及生活环境,而且还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不同要求及其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段明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2(6).

[2]唐国毛.浅谈乡镇煤矿采矿技术与安全[J].民营科技,2012(5).

[3]王海青.乡镇煤矿适用采矿技术[J].吉林劳动保护,2010(12).

[4]令狐荣礼.浅议当代采矿技术发展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

上一篇:工作方式创新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