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路径(精选12篇)
技术经济路径 篇1
1问题的提出来
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强大的负外部性,以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全方位的作用和辐射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即节约能耗、 降低废气排放,是为应对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缓解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困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提出、国务院 《节能减排 “十二五”规划》和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的出台,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目标指引。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性,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使得我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需因异质性区域经济体的客观条件而异,具有差异性、变动性和灵活性。因此,本文立足前期研究关于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和讨论 ( 如图1)[1],对不同类型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探寻符合不同类型区域的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减排路径,为我国总体减排目标的实现和区域经济体的低碳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关注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
关注区域是目前人均GDP产值较低、人均碳排放量也较低的区域。该类区域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较低,碳排放总量的历史积累较低, 使得区域内生态保护总体较好,环境污染较小,碳汇潜力大。因此,关注区域的减排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相对富裕的森林、植被、草地等资源优势,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牧业,实现生态资源在生态服务功能配置与物质性产品上的协调与优化。
2.1发展清洁农牧业
清洁农牧业的发展以对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为支撑。据预测,到2050年,利用自然能源、能源作物、农林种植、农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能源可能提供世界40% 的燃料与60% 的电力,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获得资源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牧业废弃物量大,种植物中40% ~ 50% 的废弃物直接燃烧,畜牧业产生的大量粪便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污染气体。关注区域发展清洁农牧业,首先可加强对秸秆、水稻废弃物等农作物剩余物的再循环利用, 一方面可通过直接还田、堆腐种植作物等方式将其肥料化、饲料化。例如,将秸秆粉碎,抛洒于田地, 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形成土壤的重要有机质组成部分; 又或利用秸秆种菇,该方法已在贵州农村循环经济新范示的研究中得到良好应用,形成了 “水稻 - 秸秆 - 蘑菇 - 菇渣肥田 - 水稻”的循环生产模式,使得水稻平均增产4. 8% ~ 8. 7%[2]。 另一方面,可加强其能源化处理与利用。当前国内外对秸秆能源化利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秸秆气化发电技术、秸秆直燃发电技术、秸秆致密固化成型技术、秸秆热解液化制造生物燃油技术等。且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对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及效果分析, 每2t秸秆的能源化利用热值等同于1t标准煤,但是煤的平均含硫量为1% ,秸秆只有3. 8‰,是良好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其次,可大力推进沼气技术的使用,通过沼气池发酵畜禽粪便、减少粪肥污染,利用沼气替代薪柴、煤炭等燃料,利用沼液、沼渣为田地提供有机肥、改善土壤。沼气工程在我国已发展了80多年, 其目标已经从能源回收过渡至环境保护,功效也从点灯做饭发展到供气发电,关于沼气的建造设计工艺、高效发酵工艺技术不断提高,早已形成 “猪沼 - 粮 - 果 - 蔬”、“太阳能暖圈喂猪 - 沼气池 - 贮肥池 - 水窖 - 果园”、“稻 - 猪 - 沼 - 稻”、“猪 - 沼 - 鱼”、“牧草 - 兔 - 猪 - 沼 - 牧草”、“田 - 鸽 - 猪 - 沼 - 粮田”、“鸡 - 猪 - 沼 - 菜”、“猪 - 沼 - 菇”、 “鸡 - 猪 - 沼 - 孵鸡”等多种沼气循环利用的模式。 网络资料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农用沼气将累积建成4 100个,年处理农牧业废弃物1. 23亿t,年产气能力4. 5亿m3,约等于58万t标准煤。对以农牧业为主的关注区域而言,沼气技术的广泛推广能够在农牧业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2.2发展节水农牧业
研究表明,若能将当前我国0. 45的农牧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到发到国家0. 7的水平,则可节水900 ~ 950亿m3; 如果采用节水农牧业,2030年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将达0. 65[3]。对用水大户的农牧业而言,节水化发展就意味着减少能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改善环境。早在10年前,河北省曾进行的为期5年的节水试验表明,基于农业工程节水形式、农艺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管理制度等集成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平均节水30% 以上、提高用水效率60% 、实现粮食增产20% ;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河西走廊2010—2012年期间的节水农业发展历程表明,66. 76万hm2的节水示范区共节水10亿m2,增收5亿元[4]。此外,节水农牧业能有效防止关注区域内原有的大水漫灌产生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缓解地下水过量开采、河水大量引用等造成的环境问题。因此,关注区域大力发展节水农牧业,既能为区域减排作出贡献,又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重效益。
关注区域发展节水农牧业,通过改变传统的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采用喷灌、微灌、 滴灌等技术,可还原连接渠道与田地间的田埂、沟渠、畦等土地,能增加种植面积10% ~ 20%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节水灌溉实现作物按需灌溉,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喷灌增产率为10% ~ 20% ,微灌增产率为20% ~ 30% ,控制灌溉量的水稻会增产5. 3% ; 同时,节水农牧业技术的应用能减少农牧业能耗,例如渠道防渗技术平均每年可节电2. 7kw·h / m2或节油1. 2kg /m2,若在井灌区采用该技术,每年可节电5. 6kw·h /m2或节油3. 0kg /m2, 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较之于土渠输水可节能25% ~50%[5]。
2.3发展节投农牧业
区域可积极探索化肥、农药等有害投入品减量与替代技术。一方面,通过超高产栽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栽培技术、使用有机肥等途径实现化肥减量化使用。超高产栽培施肥技术在黔西南和黔东南州的推广结果显示,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0% , 产量比常规栽培增加15%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广西的推广结果显示,肥料利用率提高了6% ~ 8% , 节约化肥两万多吨; 有机肥在以畜牧业、农业为主的关注区域取材便利、应用较广,是化学肥料良好的替代品。另一方面,以生物农药、物理治虫代替化学农药,推广绿色植保和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农药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无公害” 农药,全球生物农药需求量以5. 6% 的年增长率不断攀升,未来10年我国生物农药将取代20% 以上的化学药品[6]。 我国90% 以上的生物农药是微生物发酵品种,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昆虫病原真菌三大类, 国内目前已研制成功并产业化使用的有阿维菌素、 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烟碱等20多种,为关注区域限制传统农药的使用提供了丰富、 理想的替代品。物理治虫可通过防虫网、杀虫灯等方式进行,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平均可减少田地用药1 ~ 2次,比常规少用药50% 左右。
3困难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
困难区域是人均GDP产值低、人均碳排放量高的区域,曾依靠丰富的煤炭、石油等高碳资源初加工发展经济,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与生产模式导致环境破坏、污染严重、碳排放量累积较高,且形成了区域资源对其他生产要素排斥性的逆向发展态势。该类区域面临着资源枯竭与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在现有资源、产业、经济水平制约下,优化资源开采利用并调整资源产品结构是其保持经济发展并实现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
3.1优化资源开采利用
总体而言,困难区域应突破以往的资源开采利用模式,建立节能减排的区域开采治理和发展理念, 综合考虑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优化与协调,实现资源开采的可持续化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和健全区域资源开采准入资质与条件,采用精细集约、先进环保的现代开采技术和管理流程对资源进行保护性、综合性勘探开发利用;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回采率。以煤炭开采为例,困难区域多年来的高强度大量开采使得多数矿井储备接近枯竭,缺乏备用储量,而薄煤层煤炭资源由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限制却被大量弃置,虽然其可采储量约占总可采储量的20% 左右, 但是历年的薄煤层开采量不超过10. 4% 。在技术条件发展与资源递减压力下,困难区域可进行煤矿薄煤层煤炭资源的经济性优化复采,借鉴国内外薄煤层开采工艺,诸如长壁式开采技术、短壁式开采技术、螺旋钻采煤技术、连续采煤房柱式开采技术等。 此外,目前对薄煤层以外的呆滞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的比较成熟可行的技术还有保护性煤柱开采技术、 复杂地形残留煤炭开采技术、煤层气资源开采利用技术等,都已经得到技术与经济效益检验,效果良好。以煤层气资源开采为例,英美德俄罗斯等国家对煤层气的利用已经进入产业化状态,主要利用煤炭开采前抽放、采空区封闭抽放等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技术,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位列世界第三,每年采煤的同时可合理利用的煤层气总量达80亿m3, 相当于1 000万t标准煤,可发电300亿kw·h; 且煤层气燃烧几乎不产生污染物,是相当便宜的理想的清洁型能源,值得困难区域进行大力利用和优化开采。
3.2调整资源产品结构
首先,区域要大力深化产业链,促使区域内资源型企业由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出向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例如,煤炭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被称为煤矸石的固体废弃物,是典型的煤炭共生资源,与煤伴生、灰分大于50% , 占全国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40% 以上,露天弃置下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等有害气体。困难区域可对煤矸石进行循环利用, 利用煤矸石替代燃料进行发电、化铁、烧锅炉、烧石灰; 生产普通硅酸盐、特种、无熟料等标号的水泥; 生产结砖、轻骨料、煤矸石棉等建筑材料; 制造结晶三氯化铝、水玻璃、硫酸铵等化工产品。此外,通过煤矸石非胶结干式和煤矸石似膏体管道自留输送交替的综合充填工艺,进行煤矸石回填井下空区,可实现其大量、高效、完全无污染物排放的二次利用。我国120余座煤矸石电厂的装机容量可达184万kw,年发电量87亿kw·h; 163座煤矸石水泥厂的年生产能力为1 250万t水泥; 129座煤矸石砖厂的年生产能力折合标砖为30亿块。“十一五” 其间,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量超过3. 9亿t,发电利用2亿t,制砖利用0. 9亿t,造田筑路及井下填充1亿t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为困难区域贯彻煤炭工业循环发展思想、实现煤炭共生资源产品结构扩展提供了重要指南。
其次,区域要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建立高效、 高水准的生产工艺与流程,通过产品延伸和产品性能的转化,实现矿产资源中碳、氢、氧等有效成分的最优化利用,对硫、氮等成分进行回收、深加工和转化利用,以控制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例如, 每吨煤燃烧会产生4. 04t二氧化碳,利用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推进热电、热电冷联供等多联产技术以集约有效的提高煤炭转化率,可大力降低碳排放[7]。再如,通过煤的清洁利用技术, 将大量不能作为一次能源使用的高硫劣质煤和焦炉气制成一甲醇和二甲醚,即煤基醇醚燃料,是典型的清洁替代燃料,将其作为燃料可对柴油、汽油进行完全替代,既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山西、陕西、四川等地进行类似研究充分、 技术成熟。例如山西省自 “十五” 以来已经销售M15甲醇汽油20万t,并且已加注车辆800 ~ 1 000万辆 ( 次) ; 销售M85甲醇汽油6万t,且已经制造变比例甲醇燃料汽车1 440辆[8]。该类研究目前已进入商品化阶段,其社会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已经充分体现。
4挑战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
挑战区域是人均GDP产值高、人均碳排放量高的区域。该类区域内高碳产业发达,强烈依赖化石能源,碳排放量巨大。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呈线性相关,区域经济的增长总是拉动着区域碳排放量的增加[9]。面对区域内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人口、 交通、资源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挑战区域保持经济增长不减速的同时降低碳排放的最佳选择。
4.1开发利用新能源
研究表明,世界65% 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自能源使用,84% 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有关,到2050年,新能源的利用将会减少至少17% 的二氧化碳排放。挑战区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深度减排中心,开发利用通过自然界力量再生和补充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逐渐替代和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使用,是挑战区域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式发展的必要途径。
当前,新能源的利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突破和发展,为挑战区域进行新能源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借鉴和经济价值参考。其一,当前太阳能利用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以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为途径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已经成熟。从经济角度看,太阳辐射有取之不尽的能量。与传统煤电相比,太阳能最高可达80% 以上的发电效率,具有更高的能量回报率; 且太阳能利用不会带来煤电共生的温室气体、废弃或噪声污染,即便是太阳能利用系统报废后,也少有能产生污染物排放的遗留问题,具有极佳的长久的社会与经济效益[10]。其二,利用生物质能转化为电力和替代性燃料的利用技术也已经在澳大利亚、芬兰、德国、英国等国得到推广,例如世界经济合作开发组织的欧洲成员国利用纸浆造纸剩余木料进行废热发电,巴西、哥伦比亚、印度、菲律宾、古巴、 泰国等国家实现大规模甘蔗工业废物甘蔗渣发电, 等等。同时,研究显示,利用生物质能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效率很高,以替代煤炭发电为例,当前全球电力的40% 产自煤炭,若用生物质能替代这其中1% 的煤炭,就会产生8GW的生物质能装机容量,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Mt; 若用生物质能替代其中5% 的煤炭,则每年二氧化碳减少量可达300Mt[11]。 其三,地热能发电和直接利用的技术也已经成熟, 已经在中欧、东欧等工业化国家实现了商业化发展。 当前世界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已达9 000兆瓦,我国西藏羊八井地热电厂世界排名第15位,装机容量24. 18兆瓦,每年发电量约为129百万kw·h,发电广泛用于采暖、制冷、干燥、温室、医疗、养殖等方面,效益良好。此外,从现有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出发,风能成为了世界性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 000万kw·h,风电机组的广泛应用使得风能成为技术最成熟、规模化发展前景最看好的新能源。
从众多发达国家成功利用新能源的实践与经验看,德国是率先将新能源技术产业化的国家,其实践表明,大力推广利用新能源能够很好地节约化石燃料,节约力度最大的是电力部门,其次是取暖与燃油部门。在减少二氧化碳方面,风能与生物质能对发电的减排量最大、最明显,生物质能在取暖和燃料供给方面的贡献最多。挑战区域立足区域能源消费结构,通过大力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 实现从化石燃料消耗到电能方面的能源消耗转变, 能够为所有终端用能行业创造减排机会,促进区域能源结构的有效转变与整体减排目标的实现。
4.2实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挑战区域内目前以钢铁、石化、汽车、建材等第二产业为主,对高碳能源依赖性大,实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是要逐步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渐进式地实现区域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过程中, 既要顺利实现减排目标,又要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 维持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12]。
从总体看,挑战区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的技术路线构想: 利用产业梯次接替,经历资源产业支撑———接续产业过渡 ———替代产业主导等阶段,通过提高非资源主导产业比重形成多元化的新产业支柱,最终摆脱对石化能源的依 赖。如大庆市 产业转型 的技术路 线, 2010—2015年为产业链延伸模式阶段,做好化工项目建设投 产、 发展精细 化工、 培育非油 产业; 2016—2020年为新兴产业扶植阶段,做好优势非油产业的重点扶持、新兴产业政策倾斜; 2020—2030年为新兴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撤出衰退产业,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新一轮产业发展模式, 用25 ~ 30年的时间,通过发展乳制品业、新材料、 食品加工、旅游、纺织等新兴产业,将大庆65∶ 35的油产业与非油产业比例调整到30∶ 70的状态,最终形成多层次、技术密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的脱钩,从产业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13]。
从内部看,挑战区域实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经济、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区域内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以区域内龙头企业为主导, 通过兼并、接管、破产、倒闭等途径进行行业战略重组,增加产业链网高附加值生产与投入,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源节约、组织集中度提升与规模经济, 为产业升级提 供完善的 产业体系 和经济基 础支撑[14]。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外对于静脉产业暨环保、循环再利用产业的技术范式与经济效益的研究众多,为挑战区域逐步淘汰和关闭高碳产业、推广新型低碳能源产业、引领产业部门向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经济参考。
5理想区域减排的技术经济路径
理想区域是人均GDP产值高、人均碳排放量低的区域,以高科技、服务贸易等产业为主,经济高度发达。由于已经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因此,理想区域进行减排的重心在于低碳产品的供给和低碳消费模式的引导,通过引导区域低碳消费行为与低碳生产模式,促进区域内经济行为主体自觉减排,达到碳排放量的进一步下降,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碳排放量的永远脱钩。
5.1加强低碳产品供给
理想区域以高技术、贸易、服务等行业为主, 加大低碳产品供给,要求区域内企业将低碳化发展要求与节能减排目标融入到产品原材料使用、结构与包装设计、生产管理、流通使用、回收再利用的一系列过程中,考虑产品的资源属性、环境需求, 大力生产与供给节约能源、易回收利用、不含有害物、符合环保评估、使用周期长的产品。以低碳家电产品供给为例,其重点发展方向为房间气温调控系列产品、平板电视、电源盒照明灯、家用电冰箱等。若将我国10% 的空调设计为节能空调,可节约用电3. 6亿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t; 平板电视技术更新换代快,平均增长率在电子产品类稳居第一,是低碳化设计需要优先考虑的对象; 电源和照明灯的节能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若用LED节能灯替换掉全国现有白炽灯的三分之一,一年可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其减排力度不容小视; 家用电冰箱的能耗占居民用电的50% ,若进行低碳化设计,可节能50%[15]。
5.2引导低碳消费模式
消费者日常进行的直接与间接的能源性商品消费、交通出行消费、食品消费以及生活废弃物等都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经由家庭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人均2. 7t,仅家用能源和日常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就为社会总排放量的21%[16]。因此,引导低碳消费模式、降低消费者日常碳排放量,对于经济发展已经与碳排放脱钩了的理想区域而言,是进一步减排的重点。
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在低碳消费方面的努力与做法,理想区域可进行低碳产品认证。近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瑞典、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在低碳产品认证上不断发展和推广,在认证技术与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英国制定的包括PAS2050以及碳信托在内的碳标签相关标准,日本的碳足迹系统项目和碳标签计划,德国基于I型环境标志的认证和基于III型环境标志的低碳产品认证,韩国发布的碳标签认证指南等。我国国家发改委和认监委共同制定的 《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3年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理想区域进行低碳产品认证,目的在于通过对产品碳排放量的披露与公布, 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低碳产品,以之为动力,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设计、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目标。
6结语
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减排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符合区域现有产业结构、能源效率、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的技术经济路径为前提,制定区域节能减排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减排目标实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减排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使得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减排必成为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深入的研究,以保证我国不同类型区域的减排能不断选择技术可行、经济优化发展路径, 推进减排目标稳步、健康实现。
技术经济路径 篇2
论循环经济及其实现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作 者:谢育新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81刊 名:天府新论 CSSCI英文刊名:TIAN FU NEW IDEA年,卷(期):“”(z1)分类号:F120.3关键词:循环经济 主要问题 对策措施
中国实体经济的重塑路径 篇3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各届的共识。政府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比如强调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等。这些重大战略措施,都对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作用,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是远远没有解决的,我们需要重新考量实体经济,探讨实体经济重新发展的道路。
重塑中国的实体经济,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该怎么办?
制造業新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2012年的冬天比2008年还要寒冷。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几乎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
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中国制造企业大多通过低成本抓住机会快速扩张,先把市场占领,拥有规模优势。当神话褪色,沿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奔跑,则可能跌入断崖,成本上涨、订单流失、融资困难让他们开始思考转型。
知易行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有代价的,只要是转方式,就意味着对现有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而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寒冬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影响下,位于神经末梢的企业难免会有刺骨之痛。
他们曾经心存幻想,把业绩的大幅下跌归咎于不景气的外部环境,甚至将复苏的希望再次寄托于中央政府的刺激政策。然而在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行业的产能依旧过剩的当下,再来一次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幻灭 ,“转型”这个老话题从未像今天这样现实而迫切。在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后,他们必须要适应“平速增长时代”的生存法则,要找到中国实体经济的重塑路径,他们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经济高速发展时,机会无处不在,但需要规模才能捕捉。“平速增长时代”,规模效益失灵,而需要更注重投资机会的选择与细节把握,这将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深谙全产业链的要义,他明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创造利润、创造价值。利润是中粮通过整合企业资源、降低社会总成本创造出来的,而价值则体现在整个链条上统一的标准上。
当然,全产业链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平速增长时代”的第二条出路是精细化。在本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任建标说:“中国有大量中小企业,完全可以从满足个性化消费入手进行发展。”这的确是好事,当很多中小企业没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仔细研究消费者特性,提供一些定制化的产品,也是一条有意义的道路。
路径三是加速推进国际化。当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一片愁云惨淡,企业们纷纷海外求生。三一牵手“大象”公司,山东重工的“谭大胆”大手笔收购法拉第、凯傲,中联重科海外建厂……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掀起出海潮。选择是对的,国内业绩下滑了多少,海外销售额几乎就增加了多少。
还有路径四,即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内部的结构变革。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的思考更为长远:“很多人都在强调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在的变化。我们内在优化了,不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天下雨,身体就都能扛过去。”
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篇4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环境决定论即环境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种是人定胜天论,认为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一种是比较温和的协调论,这种观点认为人可以实现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渐严重,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协调论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发布了意义深刻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唤醒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思,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从此人类找到了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新理念。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66个国家的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加强了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1977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标志着国家对气候变化合作向前迈出重大一步。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第十五次大会的召开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一时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话题。
1 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公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现在低碳经济被阐述为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制度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朝着节能、减排、增效的方向发展。由于这种技术的创新以低碳为方向和指引,因此这种技术被我们称为低碳技术,它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型:(1)减碳技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2)无碳技术: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3)去碳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以及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2 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新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例如:中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年增长速度接近翻番;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1)由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编制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我国近期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中国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中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仍然令人担忧。因为我们的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
2.1 风力发电技术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
2.2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构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5月21日才首次公布智能电网计划),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
2.3 在发展清洁煤技术方面,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相关项目刚刚启动,关键部件尚不能国产。在中国,常规火电站的投资约为每千瓦5000元人民币,而IGCC示范电站高达每千瓦1万余元,比常规火电站高出1倍多。(2)总之,我国总体低碳技术水平落后,尤其是先进的低碳技术开发还相当滞后;低碳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科学技术;不同的低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低碳技术的运用成本很高,所以低碳技术产业的示范与应用的市场推广度还不高。
3 英日美德等国低碳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状况
发展低碳经济缓解能源和气候对人类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节能减排、缓解气候变暖、促进经济复苏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3)
英国是世界上控制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近年来,英国一直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和经济作为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英国通过发展热电联产技术极大的节约了燃料(此技术使用了发电时一般会浪费掉的热能),通过大力投资发展清洁煤技术,将清洁煤技术从大规模的研发阶段向大规模的商业化推进,并出台了《能源政策法》、《低碳经济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以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技术,政府通过碳信托基金与企业展开合作开发污染控制技术、碳捕集封存技术(CCS),并重点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有步骤地发展有竞争力、可尽快实现出口的潜在能源技术。日本是世界上节能最先进的国家也是新能源开发最领先的国家,日本已经设计出了一套低碳技术的路线图,包括私有资本以及政府资金对增值反应堆循环技术、生物智能应用技术、地化石燃料消耗直升机、高效能船只、气候变化监测与影响评估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等的开发、注重采取政府调控手段,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专门的节能资金促进节能技术的研发。日本将光伏发电作为重点领域来推动,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提高太阳能发电量。美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世界气象组织的最大相关活动资金提供者,它鼓励使用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技术,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氢能基础建设及无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汽车技术。德国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型主导产业重点扶植,德国也推行热电联产技术,并将低碳发电技术作为发展重点。总结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经验,主要有:第一,各国政府在制度、政策以及资金上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二,各国都有自己集中攻克的技术领域。如英国高度重视清洁煤技术,德国着重发展低碳发电技术,日本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第三,社会各方协同建设低碳经济。政府起主导作用,与企业之间建立协作伙伴关系,并且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学、民间组织等各方力量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4 我国低碳经济下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中国的低碳之路跟为复杂,因此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低碳之路。
4.1 加强低碳技术开发的政策、制度以及资金的支持。(1)对于一些新能源技术可能是世界攻克的难题,这就需要政府为在国家层面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新技术的共同研究和开发铺平道路。(2)国家应该在涉及全国的大型低碳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智能电网)上应该加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3)国家在财务上支持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攻克,提升整体低碳技术的档次。比如说风机核心技术的研发。(4)制定低碳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规划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5)建立低碳技术发展的专项基金从财务上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6)给予采用低碳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税收优惠,以降低低碳技术的应用成本,加大低碳技术的需求,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型;(7)健全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从制度上给以保证;(8)加快低碳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和储备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技术专家。
4.2 从企业层面,企业必须以低碳为向导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会失去竞争力。(1)企业以短期盈利为目标导致其为短期目标放弃求长远发展的低碳技术投资。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营销理念和盈利模式,使得经济发展模式与技术之间达到一种高效的平衡。(2)低碳技术的研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压力。单个企业投资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企业应该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分散风险。(3)加强技术引进,通过国际间的技术贸易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加强技术创新,并加强专利产权的保护。
4.3 从科研机构层面,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与企业合作,寻求资金支持,集中加强包括煤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核电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输配电和电网安全技术的研发,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低碳技术水平。除此之外,科研机构也应该积极推广技术市场化,促使低碳技术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2]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3]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8下).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5]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6]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2010-2015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展望分析.[EB/OL].http://www.hdcmr.com/bgfree26275.html’2010-10-13.
建筑经济质量提高路径分析论文 篇5
2.1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要充分把握
我国目前所形成的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并进行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如果建筑行业想要从根本上促使经济质量提升,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的利用市场经济发展为企业提高的机遇,将优质的资源及时的掌握在企业的手中[1]。我国建筑行业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但要面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外企业所带来的冲击。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通过吸取国外企业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促进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确保我国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2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整合,提升企业的.经济规模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中小企业居多,而且发展层次也比较单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发展现状,就必须极大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将一些效益相对较低且经营风险较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合并兼容。将大型企业的模范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周边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对于一些具有极大发展潜力、市场份额较大或者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大型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尽可能的使发展资源流向这类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大型建筑企业数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对于促进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的加强,使这些企业可以在行业中发挥出其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3加强建筑企业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技术
不管什么行业都需要专业的人才,而人才也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建筑行业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大型企业还小型企业,要想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2]。而作为建筑行业则必须充分的重视对企业现有员工的专业素养培训,积极的从企业的内部进行人才的挖掘,同时对于行业内的专业人才也要不断加大引进的力度,积极的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重视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积极引进,对于陈旧机器设备必须及时的予以淘汰。
2.4进行建筑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大型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经济中组织结构的主导者,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大型企业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建筑企业的组建,并为其发展提供经济、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使其可以迅速的发展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出自身的特色,将企业逐步的做强、做精。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的进行中小型企业数量的控制,确保整个建筑行业可以实现结构分布的逐步合理。
3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事关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就目前而言,国家、社会都必须依靠宏观调控对其发展进行认真的审视。才能在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夏峰海.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中国发展体育经济路径分析 篇6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制创新
An Analysis into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Sports Economy in China
WANG Yu-xia
(He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nalyzes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economic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ountries with highly developed sports industry,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taking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ose countries as reference, begi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sports economy and mak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so as to find a way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Keywords】sports economy;sports industr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体育经济是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目前,体育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的体育经济,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巨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当务之急。从体育产品的特性出发,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体育经济应该是产业和事业的结合。根据体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将体育经济分为三大方面: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中国体育经济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然而,究竟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体育经济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管理制度如何改革,目前存在许多争论和模糊之处〔1〕。
一、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
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很长时间以来,体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并在持续发展中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2〕。20世纪90年代,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显著作用。具体而言,发达国家体育经济表现出以下特征:
(1)体育产业资本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已成为值得注意的新趋向。
(2)国际体育用品业已形成销售额达数千亿美元的大市场,今后10年还将持续增长〔2〕。此外,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得到普遍重视。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销售已成为惯例,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体育资金的重要来源。体育赞助业、体育博彩业获得长足发展。
(3)国际体育产业的全球化、集约化和垄断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下一世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3〕。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中国体育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发展体育经济符合中国宏观经济目标要求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又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事业,可以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
2.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过程显示,居民休闲消费的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体育消费支出将显著增加〔4〕。
3.体育经济是朝阳产业,国家的扶持政策必将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修订后的三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和娱乐业一起组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和其它体育三个门类,体育产业的地位明显得到提高。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在原来的机构设置中新增加了体育经济司。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体育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三、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看,中国体育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
距。尤其是中国体育经济目前仍在一种不平衡状态下运行,这种不平衡状态使体育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摩擦,造成大量的体育经济资源浪费,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以致约束了中国体育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5〕。
1.体育经济的主体产业的定位不明
比较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国体育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和无形资产三大主体产业。但是三大主体产业的规模目前市场状况还很有限,运作也不十分规范。体育产业的结构缺陷还表现在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的发展不足。
2.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问题突出
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甚至法规性文件一项都没有。虽然一半以上的省、区、市中,大多数的省会城市已经发布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仍需要高层次的立法予以明确。管理权限的不明确,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楚,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有的体育项目管理还存在交叉管理。有的体育项目甚至没有人管理,对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因此,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对体育市场管理进行立法,使体育产业的管理有法可依。另一个问题是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除个别地区在进行尝试外,全国范围内尚未启动。很多地区的管理停留在简单审查许可阶段,尚未实行积极的行业管理。因此,进一步实现市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是当务之急。
3.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不到位
体育消费属于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目前来讲,没有政策遵循。如体育彩票是由政府给予的一项很优惠的体育产业政策,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增加体育消费的一项有效的途径,但是体育彩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立稳定的发行政策〔5〕。
4.体育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
体育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供给方看,市场主体在企业规模、组织形式(如公司化)、经营方式(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经营)等方面发展都很不成熟,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尤其是服务营销)、市场反应速度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等方面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从需求方看,市场主体在体育消费者的观念中还没有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5〕。
5.面临来自国外体育企业的竞争压力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阻挡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体育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体育市场,并在部分体育市场上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6.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匮乏
目前中国体育市场人才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大学设立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系。缺乏的体育经营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6〕。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四、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总体方向和主要途径
发展体育经济必须转变治理方式,政府主导部门要逐步由“划桨型”向“掌舵型”转变,更多地依赖制度、法律等宏观管理手段实现对体育产业的治理〔6〕。
1.强化中国体育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完善产权结构
由于中国的体育管理机构——国家体育总局本身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其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过渡产物,不仅存在着不符合目前市场经济规律的制度缺陷和问题,更不适应加入WTO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2.改革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
通过对国内外几种体育管理制度变迁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形成的背景、我国社会结构分化趋势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和西方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基本特点的分析,可以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培育体育社会团体,促使我国现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向由社会团体实施专业化、层次化管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转变。
3.建立规范的体育经济政策、法规
首先,要制定体育市场经济法规和产品标准,规范和监控体育市场秩序;其次,利用体育市场运行规则和行政手段,仲裁不法市场行为,保证体育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第三,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调节体育经济,保证体育市场健康运行;第四,参与体育经济运行,进行体育服务产品的公共采购,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公共产品;最后,制定体育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和克服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短视行为〔7〕。
4.规范政府行为,维护体育经济秩序
市场秩序是市场自身及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市场活动中的买卖双方行为而形成的正常关系。按我国政府各行政部门经济职能的分工,市场秩序的管理主要是由各级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负责,他们行政执法的依据是国家法律、部门规章和产品标准。按国务院赋予国家体育总局三定方案中的“研究拟定体育产业政策,发展体育市场;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的职能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在维护体育市场秩序的管理工作中,国家体育总局应负责制定相应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依据体育行业法规和体育产品标准,对体育市场的商品实行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与工商行政部门共同维护体育市场秩序,非工商行政部门一家管理。 (下转第52页)(上接第24页)
总之,在当前的中国,发展体育经济的公共政策选择应首先确立优先发展领域,其次才是给产业提供配套发展的政策、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加速产业立法,制订游戏规则;(2)提供优惠的政策(如:减免赋税等);(3)完善产权结构,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国家可利用体育基金,彩票资金作为国有资本入股,扶植和发展竞赛产业);(4)加速市场培育,运用宣传导向,加速明星企业的成长;(5)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网络,形成复合型的人才供应机制。只有进一步向市场和社会下放权力,扩大运动项目协会的自主权,鼓励和支持第三部门参与提供体育健身娱乐产品与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迎来又一个春天〔8〕。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吴瑞,卢彦岭,姜海兵.制定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J〕.硅谷,2009,(2):131-132.
〔3〕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甄浩,祝朝选.经济环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J〕.中国市场,2008,(52):14-15.
〔5〕董云丽.关于体育经济的几个概念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3-4.
〔6〕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余兰.体育产业经济〔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8〕李建忠,孙长江.中国体育经济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9):137.
技术经济路径 篇7
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各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正在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产业发展路径也面临着重要抉择,以增强开放性、网络互动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创新成为提升区际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动力量。全球化视角以及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衍生发展不断丰富着区域产业创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在开放型创新机制与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下,通过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不断深入与发展。
1 理论研究背景
1.1 区域产业创新的理论溯源
1912年,熊彼特(Schumpe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创新”与“发明”,认为“发明”是新知识的产生,“创新”是知识的商业化,并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将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不仅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是创新,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开拓新的市场、改进新的生产工艺流程等都是创新。德鲁克(Drucker)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他将创新定义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并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种,认为需要从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角度来考虑创新问题。1980年代兴起的探讨科技创新机制的理论,即“技术的社会形成”(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简称SST)理论,认为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自发的过程,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历史进程,技术革命、创新或进步与社会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1]。
创新理论最初的发展是嵌入技术发展历程,而随着技术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而不断与其他元素融合,从而包含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诸多内容。而创新本身也从技术变化的单元和单个企业的活动,发展为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行为的综合,融入到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展中,呈现从点到线再到系统的演进趋势。在熊彼特之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创新系统:一些学者重视一定的制度、文化下的创新网络,将地理边界作为创新系统的边界,产生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些学者则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因技术转移、供需联系形成的创新协作关系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当两类理论发展到对区域产业创新的研究之后,又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1.2 技术经济范式的相关研究
1982年,创新经济学家多西(Dosi)将科学哲学的“范式”(Paradigm)概念引入到技术创新研究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将其描述为基于自然科学的高度选择性原理的、解决特定技术经济问题途径的“图景”(或模式),以及那些以获取新的知识为目标、并尽可能地防止这些新知识过快地扩散到竞争者的特定规则[2]。1986年,弗里曼(Freeman)和佩雷斯(Perez)在继承多西“技术范式”的基础上,使用“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术语来描述被广泛传播的技术通过经济系统影响企业行为和产业的现实。在他们看来,“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力”[3]。弗里曼和佩雷斯的技术经济范式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方法论。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有赖于科技——产业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统一[4]。
一般而言,技术经济范式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二是一定时期内各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主要是由这些主导技术群所决定的;三是随着主导技术群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也因之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所谓新技术经济范式,即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而形成的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范围、规模以及水平[5]。其中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主要是指对整个经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体系变革,其中包括有多组渐进性创新和重大创新,并且最终可能包括若干新技术体系,实际上意味着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
2 全球化与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区域产业创新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区域经济活动越来越深地卷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重组中,并由此引发社会、文化、制度等更深层次的变动。推动这一结构性重组的主要动力是跨国公司的组织经营活动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发展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地化认同之间所展现的现实张力为区域产业发展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6],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交织与互动也是理解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背景[7],促使各区域在寻找独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同时充分考虑全球化对这种本地化的产业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
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引发了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衍生和发展。在新技术经济范式下,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大的变革和调整时期,世界科技和产业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加紧筹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通过新技术革命引领产业革命,抢占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不仅美欧等发达国家,其他各国都在积极制定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并投入巨额战略资源,全球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进入新一轮的产业调整期。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节能环保、渗透带动效应强的产业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的目标产业。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和“新能源”战略、欧盟“2020”战略、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与此同时,后发国家认识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话语权缺失等不利因素,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国家发展模式的新一轮转型将成为后发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任务,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摆脱过分的外资和植入性技术依赖,形成内生性的财富增长循环机制,在保证正常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基础上侧重强调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扩散意味着原有技术基础、产业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及相应的经济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国家,由于既有的技术体系、产业结构以及制度结构、文化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会形成以区域为单位的“马赛克”模式。这一方面使得区域产业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另一方面大大拓展了区域产业创新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即围绕区域产业包括技术体系、制度结构在内的创新与变革。
3 区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3.1 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构建
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是各主体通过创新网络内的互动合作实现的,互动是创新的基础,互动即包括学习、结网、集聚和联盟等行为。通过开放的创新网络,将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等各类要素尤其是知识性要素在产业内聚集和进行高效配置,使内外优势资源间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极和创新场,实现资源的聚合聚变效应。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是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格局形成的介于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系统之间,开放有容的网络体系。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基于产业间经济联系和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产业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动,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是将新的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方式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使系统具有新的功能,其目的是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经济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而“开放”的目的是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创新的高效率,强调的是一种制度设计、创新与制度安排。
区域创新网络是从区域产业的层面考察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其功能特征。区域创新网络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网络、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网络,以及以中介、金融等服务机构为核心的服务创新网络,在这三个网络背后是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网络,构成以技术创新网络为主体,知识创新网络、服务创新网络、制度创新网络为支撑的结构(图1)。
3.2 创新集群的培育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知识及其创新成为推动区域与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产业集群的出现,为创新活动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但对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在工业化发展成熟前,集群中的近距离产业联系并不能保证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集群与产业创新并无必然联系,如Mccormick(1999)、Caron等(2006)、王缉慈(2010)等。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条件下,我国区域产业发展路径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和重要抉择,集群发展也从第一阶段的“集群制造”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关键动力和目标的“集群创新”的新阶段。如何促进集群新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扩散,推动区域及产业的创新升级(包括技术升级、经济升级与社会升级)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集群更强调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知识交流。以技术交叉、产业融合,新知识生产、新产品大量出现为特征的创新集群侧重从创新网络观和知识观层面来考察创新型组织集聚的创新特征与行为,不仅包括产业集群升级,还包括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科学知识驱动的原始创新集群以及倚重创意和知识的创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创新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构建动态优化、促进产业不断升级的开放型创新网络,是实现区域及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动力,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
2001年,OECD出版了研究报告《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将创新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创新集群不仅是产业集群的升级或高端化,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等跨产业组织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提供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的技术商业化网络空间。Lundvall(1994)、Preissl(2003)强调创新集群就是以互动学习和集体行动为核心特征。Bortagaray等(2000)认为创新集群是一个组织结构,以知识交换、互动学习和可分享价值的高度集中为基础[8]。随着集群发展阶段不同,集群企业的创新过程与学习模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9]。
创新集群来源于范式不连续性、技术复杂性、累积性的学习过程以及范围经济性。有关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讨论主要是围绕“自上而下”(政府力量驱动型培育机制)和“自下而上”(市场力量驱动型自然演化机制)两种过程模式展开[10]。Marzetti等(2008)基于对OECD成员国的实证研究,强调创新集群的形成来源于集群内部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宁钟等(2003)认为聚集经济、知识溢出和技术多样性创新集群的主要形成动力。李顺才(2008)强调了知识流动及互动学习机制在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关士续(2002)指出区域创新网络在创新集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来看,创新集群形成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聚集经济性、技术多样性、社会资本、学习机制等。
4 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与措施
4.1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机制
创新是中国下一轮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术机构研究能力的提高,知识扩散速度空前加快,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创新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创新模式正在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既要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必须参与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去。
在全球化继续加快并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的配置与流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区域产业创新模式正在从过去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呈现出各种创新要素互动、整合、协同的动态过程,其创新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方面既要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也必须参与到全球创新网络中,通过与世界级先进企业的合作机会,学习、挖掘其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等资源,迅速积累和整合自己的技术资源,从过去单纯“技术引进下的模仿创新”转变到“技术消化吸收下的开放性创新”,直至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突破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4.2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优化升级机制
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不能脱离全球价值链而实现,更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间接地、表层地嵌入全球价值链。而是应主动地深度合作嵌入全球价值链,即与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建立起紧密的、重复性的生产合作、研发合作和交易关系,缩短关系距离,增加交流频率,以更为直接方式获取有关技术和全球市场变化的信息,积累创新和升级的能力[11]。通过深度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获得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主要路径。但向价值链高端的进一步升级则要靠“从模仿生产转变到自主创新”来实现。应积极引导和推进产业整合,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实力的主导型企业,并发挥主导企业在创新与技术示范、网络辐射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中小企业建立分工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关系,主动向价值链两端拓展功能,对于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来说应向上游研发和设计方向发展,对于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应向下游销售和渠道管理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能力。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和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中国企业有条件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关键是如何避免低端锁定实现产业升级。
4.3 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与生态补偿的长效创新机制
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多年来未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权衡中,一些区域往往选择先发展后环保,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有效管理以及补偿是建立在资源环境信息充分公开透明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及管理的数字化、定量化、智能化、精确化和透明化的轨道,特别是在碳排放、环境污染及监控等重点领域信息的定量化和透明化,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相应的监督、控制、惩罚和补偿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的集约、循环与适度利用[12]。这对区域产业创新体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区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并实现区域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以增强开放性、网络互动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创新战略成为提升区际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新一轮腾飞的客观要求,构建动态优化的、开放的、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区域创新网络,促进创新集群的培育与成长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峰.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Research Policy,1982,11(3):147-162
[3]弗里曼,佩雷斯.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M]//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8-74
[4]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139-146
[5]王春法.新经济:虚幻与真实——经济大国的复兴之路[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6]AMIN A,THRIFT N.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571-587
[7]梅丽霞.全球化、集群创新与创新型企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BORTAGARAY I,TIFFIN S.Innovation clusters in Latin America[C].Presented at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yand Innovation Curitiba,Brazil,August 28-31,2000:1-40
[9]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BRESNAHAN T,GAMBARDELLA A,SAXENIAN A.‘Old Econ-omy’inputs for‘New Economy’outcomes:cluster formation in thenew Silicon Valley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835-860
[11]武云亮.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1):51-54
技术经济路径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实施路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
一、低碳经济模式内涵与特点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 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 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 简单来说,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 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 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
二、技术创新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
“科技将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将创造未来能源”。从科技角度讲, 我们在重新认识自然资源价值的基础上, 要重视资源生产率革命, 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 推动产业升级, 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寻求技术突破, 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只有将资源生产率置于技术发展的中心地位,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 才有可能减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真正实现科学发展[2]。
从技术超越的角度来实现低碳经济, 简单来说就是开发新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 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1. 替代、再利用或减量化技术。
所谓替代技术就是指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再利用技术就是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 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减量化技术指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 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
2. 资源化或能源化技术。
资源化技术就是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循环代谢分析, 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能源化技术可分为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氢能、风能利用新技术等, 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即开发节能新技术。
3. 制造、建筑、生物、化学和材料领域开发绿色或节能技术。
例如, 开发“绿色再制造技术”, 既通过对报废产品进行修复、改装、改进或改型以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 使其保持、恢复可用状态或加以重新利用;开发“节能、环保建筑技术”, 即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节能设计技术, 采用各种高效保温的节能技术, 加强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 设置“温度阻尼区”技术等;开发“生物炼制技术”, 即用生物质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材料、生物质制氢技术。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物理化学方法制取氢气, 另一类是利用生物转化途径转换制氢,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实行“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技术中最理想的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 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 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 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 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
4. 绿色消费技术。
绿色消费技术主要是指在生活消费领域中, 对公众性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技术, 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置及再利用, 尽可能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
中国还应重点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 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 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 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工具设想
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目前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五类, 下面做简单探讨。
1. 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
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 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得市场难以完全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从而出现市场失灵。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就必须借助政府干预来完成。现代市场失灵理论认为, 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大, 既说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也对政府管理效率有了较高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 经常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碳基金等手段。政府管制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逐步淘汰现存的高碳产品, 并对进口贸易商品确定并认定其能耗标准;碳排放税就是政府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 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政策工具之一, 有望成为撬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低碳经济的杠杆;补贴又称为“反税收”工具, 其作用与税收的负激励作用相反, 是起到正向激励的效用, 诸如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给予补贴等等;碳基金就是通过设立基金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 例如中国目前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政府基金) 和中国绿色碳基金 (民间基金) , 以支持低碳发展的资金需要[4]。
2. 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
这一观点认为, 在处理外部性问题时, 市场失灵与产权紧密相连, 效果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3. 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
是指为了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
杂的委托—代理问题, 依据激励相容机制理论设计的政策工具, 包括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具体措施, 用以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愿协议主要指发达国家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烈的企业, 通过自愿承诺减少碳排放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以实现减少政府管制的目的。标签计划、ISO14000认证等均属于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企业通过这些认证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态足迹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4.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
凯恩斯将不确定性牢牢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 并指出“不确定性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政策三大规律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低碳经济政策工具研究上, 对于不确定性碳排放和企业责任测度, 成为低碳政策工具的重要内容。
5. 基于生态工业学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
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 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 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 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这类政策工具主要倡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已经成为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关注焦点。2009年5月, 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了低碳科技示范专家组, 提出了《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工作方案》。据此方案, 科技部将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 建设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推动和完善推广, 通过可复制的模式探索, 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5]。
实现低碳经济, 还包括一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 在相关法规修订过程中, 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 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
总的来说, 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要求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 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 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 使中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要求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研究提出中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 高性能电力存储, 超高效热力泵, 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 形成技术储备, 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政府政策规制上讲, 采用经济、立法和行政等政策手段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效机制。近期将提高能源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政策以及实现碳税、碳金融等手段;中远期 (如2030年) 利用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 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Feb, 2003.
[2]付允, 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5-20.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
[4]李俊峰, 马玲娟.低炭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节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 2008, (2) .
技术经济路径 篇9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近些年来, 人们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且密切的联系,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为此, 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域经济, 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其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 现职业技术教育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 如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生物领域、服务领域等。此外, 职业技术教育还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强专业性及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 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第二, 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其还有先进的设备, 储备了大量的最新信息, 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如职业技术教育可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 或与企业合作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 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企业发展, 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 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进行, 提高了当地的人文水平, 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 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结构。此外,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可发现, 要想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实究根结底还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 新设备新技术才能真正应用于企业的活动当中。职业技术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成为企业劳动者再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 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基础,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也必然会做出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其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也就越多, 这就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 其可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 而经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 为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第二, 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 不管是要进行改革还是进一步发展, 其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校舍的扩建、专业设置的改变等方面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若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佳, 其很难给予职业技术教育足够的投入, 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就很难实现, 自然教育质量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 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 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为此,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 在设置专业时需具一定的预见性, 既要顺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又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及新专业的更新周期。
第四, 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 而且更需要相应的组织人员及管理人员, 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还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就需改善其教育目标, 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为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现状
虽说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是就贵州省当地而言, 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还存在很大问题, 导致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 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贵州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 至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 现贵州省的独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30所, 所涉行业包括电力、化工、交通、电子、航天等。办学层次多为大专, 也有中职及高职, 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仅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要求:至2020年, 贵州省的技能型人才问题需达90万人, 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需达27.78%。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 要达到此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 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才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贵州省近些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增设专业课程, 但其仍以授予理论知识为主, 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少, 再加上缺乏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的沟通, 故其还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降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 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目前而言, 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 但其转化率较低, 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 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研发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正确处理产学研的关系, 一直以来, 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都是独立的, 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 依然坚持传统的办学模式, 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沟通甚少, 甚至与企业生产脱节, 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四) 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现贵州省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了解还不够深刻, 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也并未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项资源。有些企业或单位虽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也只是形式, 并未真正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此外, 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 很多地区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支持很少, 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难以扩大、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 而区域只有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 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 还是政府, 亦或是企业和单位, 都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一) 改善教育模式, 改变教育目标
为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就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 以企业职业需求为方向, 重建教学体系, 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以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 从而加快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二) 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培养“三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为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就需一支具有强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 即“三师型”师资队伍。“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及科研导师合为一体的教师模式。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也就是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近些年来, 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虽有所提高, 但仍缺乏“三位一体”的师资力量。为此, 可与相关企业合作, 让教师深入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类工作, 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 调整师资结构。
(三) 倡导产学研合作
未能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主要原因, 为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 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 就必须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及各单位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同担。通过产学研合作, 不但可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 而且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同时还能为学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供最新、最灵动的信息, 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现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其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改善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目标,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 深入企业研究其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 从而为社会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高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 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从而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及人文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为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不但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做出改变, 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而且还要求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单位给予经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D].燕山大学, 2010.
[2]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08) .
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低碳经济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经济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 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 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 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 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 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 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 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 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 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 低碳意味节能,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国际社会施加的巨大压力, 要求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义务;二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重化工产业不可避免的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一、能源的供给和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因素
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导是重化工产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实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化。从发展速度上来看,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 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用这一指标来衡量, 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8%是比较客观和实际的。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高增长的动力和压力。从发展规模上看, 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意味着,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比其他经济体都要大。
2. 中国的环境压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重化工工业化特征相当明显。近年来, 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0年超过了50%。2000年共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60%, 2003年达到63.5%, 增长势头迅猛。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重化工产业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基本特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不同, 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来分阶段出现、分阶段来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为短短30年的发展中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 呈现明显的“复合型”、“压缩型”特征。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在于排污总量的增加、生态破坏范围的扩大和资源供需矛盾的严峻, 而是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相影响, 已经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有的研究足以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 按不完全的保守估计, 就相当于GDP的7%~20%。由于中国面临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艰巨发展任务, 未来的发展必然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而且这种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所谓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 重点是低碳, 目的是发展, 是一种更具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 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 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措施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由此而知,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 我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 重新选择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 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当然, 要实现低碳发展, 关键是技术创新。
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3]齐建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
[4]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路径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路径
实体经济自1990年开始就进入到了黄金发展的时期,这使得我国金融行业逐渐实现了集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实体经济所获取到的支持逐渐增加,经济与金融之间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金融业开始大幅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体经济,这样就使得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良性关系被打破,两者之间出现了虚实分离的问题。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路径,使得金融可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恢复金融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金融经济实现平稳发展。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
1、金融本身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体经济本质上指代的就是各项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领域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则是一种货币流通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以货币为对象,开展与货币相关的经济活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金融对实体经济有着服务的职能,而实体经济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金融行业主要是利用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整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其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金融行业所具有的作用逐渐凸显,而且其所做出的贡献也获得了认可,其作为实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加大的影响作用。
2、实体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
金融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人类活动逐渐发展的进程中,金融也在发展,并且为了能够符合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金融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这就使得货币逐渐出现和成型。货币成为了金融交易的主要物质,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融资活动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从而产生了银行融资体系。该体系的出现有效的推动了金融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成型。
二、金融与经济“虚实分离”的原因分析
1、政府过于干预市场行为的结果
在金融融资的过程中,出现资源配置错误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情况的时候,或者是相关金融企业没有严格的依照相关的理论来进行资金的运作,从而使得一些区域出现了资金运行紧张,而一些区域资金过剩的情况,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过分的干预以及政府做出了隐性担保等行为,使得实体经济的风险增加,也使得实体经济效益理论出现了理解上偏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市场行为出现错误。
2、市场化转型与行政化管理之间的矛盾
我国存在影子银行,所谓的影子银行就是一些包含借贷以及涉外业务的金融活动,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还沿用着原有的监管政策,没有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金融监管机制进行改进,这样就使得我国的银行机构业务在发展上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我国的金融行业与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在这种趋势下,金融监管与机构监管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由于监管方法的不恰当,导致银行等众多的金融企业都会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开始钻业务空子,从而使得我国的市场化转型与行政化管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
3、金融监管环境宽松,影响资本运营效果
由于我国的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监管内容不健全,从而使得我国的金融监管环境相对来说过于宽松,使得资本在运行的过程中,运营的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不断进行深化渗透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行业也正在向着多角度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分业监管体制的影响下,造成了监管真空以及重叠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得金融监管存在很大的问题。
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在这种逐利思想的影响下,很容易使得金融行业打破行规,冲动发展,从而使得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关系被打破,从而使得资本的运营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到资本运营的效果。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
1、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效率
要想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就需要針对资本市场进行多层次的建设,并且对股票的发行进行合理的注册登记改革,开展多方面的融资,使得市场融资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融资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和公开性的特点,在公平这一平台上,市场竞争可以有效的开展,也能够使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我国目前的资源结构均是以银行借贷为主,所能够产生的直接融资仅占17%,因此,就需要我国不断的进行市场化融资比例的扩大和调配,合理的进行股权融资的改进和发展,制定相关的准则,使得债券市场更加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要对我国的债收益率进行曲线划定,合理制定债收益率。
2、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所谓的普惠金融就是一种包含可以为社会群体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体系。我国目前采用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合理的发展惠普金融,利用惠普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来合理的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这一机制进行建立,同时要对贷款进行低压产品的机制进行改进,另外,针对普惠金融统计机制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3、推进利率市场化,激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基础作用
要想使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就需要合理对实体经济体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利用相应的手段,促进存款利率的转型,使得存款利率逐渐实现市场化。并且对国企进行有效的改革,制定出相应的国企发展方略,合理的对一些软约束现象进行治理,从而更好的使得金融服务可以落实到实体经济上。
4、防金融风险,确保实体经济运行安全
现代金融风险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传染性,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可从一个部门扩散形成系统性风险,甚至转化为经济危机。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首先,建立风险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其次,盯防重点领域风险。最后,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四、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遭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金融经济的平衡发展,因此,就需要金融业可以大力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运行,在保障金融实体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发展路径,对金融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进行保障。但就本文的而言,探究的层面还有一定的不足,还需要相关的人员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以完善该课题。
参考文献
[1]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2]杨丽.浅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J].才智,2009(13).
[3]冷奇.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4).
[4]李玉芳.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0(10).
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研究 篇12
一、循环经济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必然性
1、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迫使人类反思, 寻找新的出路———循环经济。从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找的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中不难发现, 工业革命以来, 资源的消耗、能源的匮乏和环境生态的恶化严重地困扰着人们。事实证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已达到空前的水平, 这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高新技术已掌控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同时由于盲目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片面地强调GDP指标, 人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早在1965年, 不少科学家预言:人类如果不理智规约自己的粗放行为, 地球将在100年之内达到增长极限。面对这个严重的事实, 人们不得不调整和终止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野蛮式发展模式, 寻找转变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发展途径, 这就是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
2、从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的现实出发, 必须与世界接轨, 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但市场和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日渐消失, 资源、环境、生态日趋恶化。仅以资源在全球144个国家的排序来看, 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靠后, 比如土地、耕地、森林都排在55位之后, 石油、天然气方面也不容乐观。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应当清楚地认识到, 不少GDP成份是靠牺牲资源、生态、环境, 以市场资源、人力资源换技术得来的。因此, 在发展模式上, 国人必须警醒, 要转变思维, 更新观念, 走科学发展之路。和世界各国一样,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也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 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进行掠夺式发展, 与世界争夺资源。怎样寻找适合中国国情而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发展之路呢?这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 积极保护环境, 适度索取, 发展清洁生产和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把节约和科学利用资源放在首位, 发展循环经济。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有三种路径, 即微观路径、中观路径和宏观路径, 也称为三个层面, 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
1、所谓微观层面, 主要是在企业层面、点状层次的循环。即选择典型企业或大中企业, 也可以是小型企业, 以清洁生产方式, 减少输入端的物耗能耗, 实施污染排放的最小化、治理化。企业层面循环又叫小循环, 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 采用新的工艺设计和技术攻关, 将单位产品的各种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 尽可能做到零排放、无害排放。
2、所谓中观层面, 即指区域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等开发区改变过去那种按产业分类布局的做法, 而是按生态产业链的要求将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组合在一起, 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这种中观路径循环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和信息技术集成, 按原生态物料资源———产品———废料———二次物料的路径转化形成再生资源, 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形成一个汇聚诸多优势的产业链群。
3、所谓宏观层面, 即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整个社会都按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论、实施要求, 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实现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目前实施的循环经济, 主要是从企业间的物质闭环循环的角度实现循环经济, 忽视了循环经济应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综合运行, 大循环应该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上, 分别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理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 进而形成一体化体系。循环经济系统是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和集成, 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可借鉴案例研究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对策, 本文列举下面两个案例加以说明。
1、五粮液集团科技创新、探索循环经济的路径。五粮液集团是四川省几大支柱之一, 时下品牌价值达386亿元, 但曾一度为酿酒的废弃物——酒糟发愁。生产一吨酒将产生10吨以上的废弃物, 酒糟的堆积一是占用大量的场地, 二是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 三是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几年前, 集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方位技术攻关, 自主创新实施《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弃酒糟技术》项目, 特别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 利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 结合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反复试验、反复研究, 攻克技术难关。集团每年成功地处理消化废弃酒糟30万吨以上, 生产复糟酒6000多吨、乳酸600吨、DDGS饲料2.4万吨、白炭黑2000多吨、沼气500万立方米、蒸汽35万吨、实现热量梯级利用。同时, 还投入上亿元兴建废水处理系统, 新增环保锅炉除尘系统、废水治理系统、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等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做到了清洁生产、无污染排放、废弃酒糟分几次全部变成再生资源, 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废物减量或零排放的无毒无害化、环境保护修复化、能量梯级多级利用化、资源链式利用开发化。五粮液集团还无偿将有关技术推广给同行,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循环经济, 其探索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实现循环经济的实例, 受到国家环保部门和中华环保基金会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获四川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的称号。
2、四川天源集团“干法电石渣生产水泥”, 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达100%。天源集团的主导产品聚氯乙烯的生产是以电石为主要原料, 但是生产一吨产品将产生1.7吨以上的电石渣。如果将其弃之, 对环保后患无穷;如果将其堆置, 既占场地又要受环保部门罚金, 以年产30万吨产品计算, 每年缴罚金达1275万元。为了彻底解决电石渣问题, 公司特组建了技术攻关队伍, 集国际国内关于电石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创新, 经过几年的反复攻关, 终于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全废渣生产水泥的环保工程, 将本集团所有的废弃电石渣全部转化成再生资源, 实现了完全循环, 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主打产品的扩张提供了技术保证、环保保证、效益保证。此后, 集团公司又于2005年建成年产40万吨的电石渣生产水泥生产线, 顺利实现集团生产的扩张和可持续发展。
天源集团实施循环经济, 推动了主导产品的顺利跨越或发展, 而且, 循环经济的效益也非常可观。不计算节约的堆放费 (罚金) 外, 仅以电石渣为原料一项, 就比传统水泥厂的生产成本低11%以上, 加之工艺上的创新带来了综合能耗大大降低, 比国内同类厂家耗能低8%以上。再与传统水泥厂相比, 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创新, 粉碎尘埃污染、噪声等问题得到解决, 成本也将降低一半以上。在环保方面, 从根本上解决了主打产品的废弃物电石渣的资源转化, 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要堆置废弃物而占用大量场地、土地的问题, 关键还解决了由堆置造成的污染问题, 为长江上游, 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环境改善起到可靠的屏障保护作用。天源集团公司首家建成中国最大的全废渣生产水泥环保工程, 成功地创新了中国氯碱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唯一最完整的集能源、电石、化工、建材为一体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 也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 打造了公司的核心技术, 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上面列举的两个案例已说明各自的发展模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实施定位应先易后难, 由于微观循环、中观循环路径节点相对较少, 路径相对容易闭合, 政府易于监管和推动, 企业间、产业间的经济利益与投入相对对称, 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所以, 应该先在微观和中观层面进行循环, 逐步深入, 直到实现整个社会循环, 建立科学发展体系。
摘要:社会经济要科学发展, 必须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国策。对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本文提出三种路径, 即微观路径、中观路径和宏观路径, 并列举两个可靠的企业案例加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