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急救论文

2024-10-22

综合急救论文(共10篇)

综合急救论文 篇1

摘要:研究综合急救措施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中的应用疗效。选取收治的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1例, 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急救, 观察组采取综合急救措施。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作为评价指标, 判断综合急救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中的作用。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 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 且二者相比, 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5%, 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的80%。采用综合急救对小儿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急救能够取得明显疗效, 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急救,小儿重症心力衰竭,应用效果

心力衰竭即是指在静脉回心血量正常的前提下, 由于左心室无法泵出足够的血量满足各个脏器组织的正常生理需要而导致的体、肺静脉瘀血, 同时伴随发生的还有心脏形态和功能异常以及神经体液调节的紊乱[1~3]。该病的危险因素众多, 重症患儿如不能及时抢救, 快速控制病情, 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死亡[4]。因此在患儿发病之初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后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有报道指出, 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在多种危重疾病的抢救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而目前尚无关于综合急救应用于小儿重症心力衰竭的报道[5]。在此背景下,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儿采用综合急救措施并与常规急救措施取得的临床疗效对比, 以探讨综合急救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1例, 年龄6个月~10岁, 平均4.45±1.04岁, 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 女13例;观察31例中男16例, 女15例。经确诊, 对照组11例重症肺炎, 心肌疾病6例, 先天性心脏病13例。观察组重症肺炎11例, 心肌疾病6例, 先天性心脏病14例。两组除采取不同急救措施外, 其他诸如年龄, 性别及疾病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急救措施的基础上, 从接诊开始就采取措施尽可能的明确病因、判断病情, 在此基础上, 根据患儿病情及体质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安排专职护理人员看护, 并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尽可能地消除等措施相联合的综合急救方法。

1.3 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检测, 同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ROSE标准[6]:治疗后ROSE标准评分在0~2分患儿心衰症状基本缓解视为有效;评分在3~9分患儿属中轻度心衰视为好转;评分在10~12分则为重度心衰, 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监测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 (P均>0.05) 。而治疗后发现,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以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心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以观察组降低明显;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表现出增大的趋势, 以观察组增加幅度较大。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无效2例, 好转11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达93.5%, 而对照组无效6例, 好转13例, 有效11例, 总有效率仅为80%, 与两组相比,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小儿重症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生长发育, 给患儿家庭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但由于该病病因复杂, 类别多, 给临床上的急救带来诸多困难。如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左心衰、右心衰或全心衰竭, 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慢性心衰或急性心衰, 此外根据其他分类标准又有低输出量心衰和高输出量心衰等, 但一般以低输出量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较多见[7]。临床上急救治疗是治愈该病的重要步骤, 能够快速控制病情, 维持心脏功能。传统的急救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虽取得较好疗效, 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随着近年来急救治疗的不断发展及临床医生的不断探索, 摸索到了一套能够更有效的治疗小儿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 临床应用证明这一系列措施效果较好, 这一系列措施被统称为综合急救[8]。综合急救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年龄患儿的心力衰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的处置措施, 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保障患儿生命安全。本研究结果表明, 综合急救能够更明显地改善患儿症状, 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由42±3mm下降至21±4mm, 心率由185±17次/min下降至116±8次/min, 左心室射血分数由42±12%升高至72±10%。同时观察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综合急救对小儿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急救能够取得明显疗效, 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印兰.先心合并心衰患儿呼吸支持的选择及需机械通气时镇痛镇静的应用[D].山东大学, 2013.

[2]李婉丽.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衰心衰的急救和护理 (附10例报告) [J].黑龙江医药, 2012, 25 (5) :775-777.

[3]张乾忠.小儿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用药的若干临床问题[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 20 (5) :447-451.

[4]李奋, 周万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 20 (5) :472-474.

[5]李玖军, 刘春峰, 袁壮, 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诊治策略-从强心药物应用到开胸手术减轻心脏负荷跨世纪的进展[C].//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儿科危重症研讨会论文集, 2008.71-73.

[6]Rose RD, Bollinger RO, Pinsky WW.Granding the severit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infants[J].Pediatr Cardiol, 1992, 13 (2) :72-75.

[7]吴红敏, 陈之光.新生儿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1, 18 (4) :296-298, 302.

[8]刘玉峰, 李玉兰.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8) :2129-2130.

综合急救论文 篇2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的生命遭到急重症、内部创伤或中毒等威胁时,医生所采取的入院前急救治疗的医学行为[1]。有学者调查,随着社会发展化学物品的应用,生活习惯的改变,急诊发生率急剧增加,并急诊死亡率也随之不断攀升,甚至高达5%-20%[2]。急诊疾病的特点为,病情复杂难辨,发展速度迅猛,病发死亡率高。故而院前急救措施一定要迅速及时并且安全合理,如若不然则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是患者死亡[3]。分析患者院前急救的方式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成了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恢复率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选取了620例内科急救患者进行论证分析,以期提高内科急救的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以往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620例,其中脑血管疾病患者17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34例,昏迷患者138例,其他疾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急救患者320例,女性急救患者32例,男女比例持平。由于患者病种不同,故而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在其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临床研究及观察,以下将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急救分析。

1.2方法

根据观察需要院方自行设计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种等先关信息在内的院前急救观察表。根据620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登记,以便医疗研究。现以昏迷患者为例进行观察分析。昏迷是一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下降,一般呈现睡眠状态,生命体特征存在,但是对外界刺激并无反应,不能随外界的召唤而苏醒。在患者昏迷时对其进行立时救治,防止病情的恶化或因救治不及时而产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去除患者上呼吸道堵塞物,如食物残渣及分泌物等,一避免患者窒息。如患者呼吸停止则给予患者使用简易呼吸机,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特征。急救时要对患者进行血压、血氧、以及呼吸、心率等常规项目的检测,患者心跳停止则进行简易治疗以期心率复苏。除昏迷患者外其他患者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进行不同急救方式。基本急救原则如下;快速掌握患者的病发原因,给予患者初步的病症诊断,以便采用有效的急救方法。观察患者的反应变化,并在鉴定患者病种时,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进行相关的有效治疗,以此维持患者的生命体特征。若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则可根据情况给予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按压或气管插管等心脏急救措施。最后在移动患者时,要注意防止患者的管道脱落。

1.3急救效果判定标准

虽然内科疾病的病种繁多,但是对于其急救的效果判定,则是通用的三个判定标准,即,显效、有效与死亡。显效: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改善,其血压、心率等项恢复正常。平稳渡过危险期,接近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稍有改善,其血压、心率等项好转,其他等项有所好转。死亡:急救无效,患者无呼吸、无心率,其他生命体特征消失,患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数据应用x-±s表示,计数数据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脑血管疾病患者178例,急救后存活165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234例,急救后存活230例。昏迷患者138例,急救后存活125例。其他疾病患者69例,急救后存活65例。示范案例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有效而合理,值得推广及借鉴。其他内科疾病的急救措施同样具有借鉴及推广意义,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P值如下表)。然后由于内科急救是保证患者存活的重要医学方式,故而内科急救的方式方法仍需要提高,以保障患者的存活率。

3讨论

综合急救论文 篇3

【关键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98-0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进展性临床综合症[1]。机体出现冠状动脉硬化,血管壁不稳定斑块,很容易出现破裂,进而形成血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对临床急救与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2]。其中,男48例,女32例,患者年龄在3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3.2)岁。广泛前壁梗死19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梗死20例,不稳定心绞痛16例。

1.2方法

1.2.1急救护理 入院后对患者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与体验,特别是肌钙蛋白,从而排除非心脏病导致的胸部不适,避免误诊。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持续24-48小时静脉匀速滴注硝酸甘油。与此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治疗。积极进行对症治疗,预防患者猝死。若患者出现心绞痛,需立即吸入氧气治疗。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并动态关注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警惕室颤、室速等心律失常问题。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应给予患者除颤、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药物治疗等对症处理。

1.2.2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起病急、进展快、疼痛难忍,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耐心、细心听取患者主诉,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的危害,使患者保持平稳、良好情绪。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以及治疗配合的重要性。

1.2.3饮食护理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发病后12小时内应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在疾病恢复期,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多摄入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避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

1.2.4通便护理 若患者出现排便排尿困难,则需耐心讲解原因,及时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感。还可通过轻柔膀胱区等方式,诱导患者排尿。指导患者进行适宜活动,预防久站久坐,通过提肛保健操,增加患者肠胃蠕动,提高肛门括约肌输缩能力。

1.2.5并发症护理 溶栓治疗很容易出现以下并发症:①过敏。警惕患者皮疹、发热、寒战等表现,若患者过敏反应较严重,必须及时针对性处理。②出血。出血是溶栓治疗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注射。若必须穿刺,则需延长压迫时间。及时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从而早期发现,及时处理。③低血压。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治疗,预防出现心源性休克。④心律失常。准备好抢救药品、设备,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钾离子紊乱情况,应使钾离子水平维持在3.5-5.5mmol/L。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嗽、肺部湿罗音、夜尿增加等心力衰竭症状。避免情绪烦躁、用力排便、饱餐等加重心理负担的因素,合理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警惕急性肺水肿发生。⑥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主动活动,预防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如下标准[3]: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疼痛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无效:患者疼痛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

2结果

通过急救护理干预,显效68例,显效率为85.0%;有效11例,有效率为13.8%,无效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8%。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心肌损害,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预后非常关键[4]。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急救意识,准确、快速判断病情,并积极配合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鉴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特殊性,其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个性化、创造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不同方面的舒适状态,进而降低患者不适感。通过急救护理,能有效维持患者心室动能,降低心衰几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紧张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通过饮食护理与通便护理,能合理增加患者营养、平衡膳食,增强患者体质,指导患者养成良好代谢习惯,预防并发症出现。通过并发症护理,能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几率,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通过本文研究证实,通过急救护理干预,显效68例,有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8%,提示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冬梅,谷秀改,娄红.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90-291.

[2]辛星,孙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6):953-954.

[3]陆夏凯,黄海英,林松,覃艳.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3):365-367.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院前急救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多数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50例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急救,为院前急救组,30例患者没有实施院前急救,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患者37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最大是92岁,最小是32岁,平均是(62.7±5.3)岁;院前急救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患者年龄跨度是36-88岁,平均是(61.8±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有心绞痛病史,且发作过程中伴有呕吐与恶心,患者普遍存在出冷汗、烦躁不安、濒死感、紧缩感等,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疼痛。80例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院前急救方法

1.2.1 心理安抚

患者普遍存在较重的精神负担,加重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感,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绪波动增加患者冠状动脉的痉挛频率,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的出现,造成患者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在院前急救。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话语谨慎与举止文雅[2],避免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以促使患者保持镇静,提高治疗的信心,尽量为患者营造舒适治疗与康复环境。

1.2.2 吸氧

院前急救的关键是吸氧,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给予面罩式或是鼻塞式吸氧,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以缓解患者的胸痛。

1.2.3 现场急救

急救医生抵达现场后,需即刻给予抢救,例如:人工呼吸、心前区拳击、心脏挤压等,并为患者构建静脉通路。患者处于决定制动状态,切勿搬运,需尽量降低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

1.2.4 构建静脉通路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静脉通路构建越早越好。在患者前臂内侧位置的大血管进行血管穿刺,并留置静脉针,以避免患者受到抽血化验与溶栓药物的影响而出现出血,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及时给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2.5 药物治疗

吗啡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皮下注射15min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再追加同一剂量的用药;阿司匹林主要是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降低患者体内前列腺素[3]的含量,急救医生在确定患者无禁忌症后,给予患者用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

1.2.6 心律失常治疗

急救医生在到达现场后,若发现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现象,需及时进行处理,心室颤动患者实施电除颤,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需给予利多卡因,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可持续用药。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资料,均用χ2验证相关计数数据,并均以(±s)表示本文的计量数据,开展t检验,同时,认为P<0.05为相关的对比数据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50例院前急救组患者中,均安全抵达医院,患者均未在出诊或者是转送过程中死亡,26例患者的胸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13例患者的病情无恶化,1例患者的病情改善不明显,在到院后,在CCU病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中,4例患者在出诊或者是运送过程中死亡,死亡率是13.3%,其余26例患者均送至医院接受治疗。院前急救组中,48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是96%,对照组中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是76.7%,差异性显著(P<0.05)。院前急救组患者胸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症属于一种心血管病急病,基本病理以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为主,临床特征主要是心肌缺血,院前急救极为重要,是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冠脉综合症与患者的血管闭塞、心肌存活时间[4]等存在密切关系,在发病早期需及时确诊以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死亡。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和非冠心病患者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急救医生需进行快速诊断与处理,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急救配合度,因此,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医生需安慰患者家属的激动、焦虑心情,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急救医生需遵照以下几点进行:(1)急救医生提供有效、快捷、沉着的护理服务,避免情绪眼神或是语言,以避免激发与患者家属之间的矛盾;(2)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病情以及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情,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并签字确认;(3)在患者搬运过程中,尤其是需下楼的患者,医务人员需做好安全措施,以预防摔伤患者,引发医疗纠纷;(4)患者在运送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不间断进行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颤,给予电除颤处理,以保证患者顺利到达医院,接受介入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5)在患者运送前,医务人员可给予患者肌注利多卡因,以降低患者心室纤颤的发生率,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5]。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降低休克、死亡、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率,且早期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猝死。同时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还受到道路交通、距离以及应急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极为重要。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多数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对照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院前急救组患者均未在出诊或者是转送过程中死亡,对照组患者中,4例患者在出诊或者是运送过程中死亡,差异性显著(P<0.05)。院前急救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6%,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76.7%,差异性显著(P<0.05)。院前急救组患者胸痛缓解率是70%,对照组是46.7%,差异性显著(P<0.05)。与马静波[6]等的探究结果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极为重要,严重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临床症状缓解率。因此医院针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家属需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救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惠玲,童超.85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144-145.

[2]赵冬云.舒适性护理干预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评分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5):61-62.

[3]张华,王尽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056-1057.

[4]谢芙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焦虑心理护理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0,29(21):153-153.

[5]陈二娟,周海红.16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配合[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40-140.

综合急救论文 篇5

《海上急救》、《精通急救》实操教案(合)(2011年10月)

1.心肺复苏

一、人工呼吸

1.人工呼吸是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时最重要、最常用、最简便的抢救措施。

2.5种人工呼吸的方法: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②口对鼻人工呼吸法;③举臂压胸法;④仰卧压胸法;⑤俯卧压背法。

其中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法效果仅次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且简易有效。特别适用于服毒的伤员。3.口对口人工呼吸适用于溺水、触电、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等突发性的呼吸停止时的抢救。(口对口人工呼吸禁忌症,其他人工呼吸的方法选择见下注意事项(4))4.人工呼吸有效标志:胸腔出现扩张,肺部能听到呼吸音。

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1)保持呼吸道通畅。

先尽可能地将病员置于空气流通处,松开衣领和裤带,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有假牙需取出,若舌头堵塞气道,则用纱布或布片包住后把它拉开。

(2)判断准确,快速进行。

判断病员是否有呼吸的方法:3L(feel,listen,look):施救者面颊部贴近病员的口鼻附近感觉是否有气体从口鼻出来,耳朵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看病员的胸腹部是否有起伏运动(判断时间约5秒钟)。判断呼吸停止后,立即开放气道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

(3)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不宜过猛,吹气的时间占呼吸周期的1/3,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约1.5秒),潮气量成人800毫升左右,吹气同时要观察病员胸廓起伏运动,轻轻隆起时为吹气合适。

(4)禁忌症:服剧毒药物及口鼻部严重外伤者不能做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胸背部损伤明显者,不做仰卧压胸、俯卧压背及举臂压胸法人工呼吸。

二、胸外心脏按压

1.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如严重疾病、溺水、触电、窒息或药物过敏)会发生突然停止跳动,称之为心脏骤停。均可用此法抢救。

2.判断心脏骤停的指征是:意识丧失,颈、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紫绀,胸前听不到心音。

判断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小于10秒钟)。

3.一旦确诊应争分夺秒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争分夺秒要争取在5 分钟内恢复心跳,否则难以复苏。

4.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颜面肤色、口唇、指甲色泽转红润;瞳孔由放大逐渐恢复;可摸到大血管,如股动脉、颈动脉搏动;自主心率恢复;能测出血压。

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注意事项:

(1)首先病员应仰卧放在硬板床上或地上,解开衣扣、裤带。

(2)按压部位应准确,约在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胸骨剑突上两横指上缘,成年男性体表定位大致相当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如部位过低,可能会损伤腹部脏器(肝脏、脾脏撕裂),或引起胃内容物反流;部位过高,可能损伤大血管;不在中线,可能会引起肋骨骨折。

(3)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使得胸骨下陷4-5cm,频率100次/分左右。如用力过猛可导致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心包积血或填塞、血胸、气胸、肺挫伤,肝或脾撕裂等并发

《海上急救》、《精通急救》实操教案(合)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如不是较大动脉出血,可不使用止血带。(2)上止血带后,在显露位置做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防止因肢体长时间阻断血流,而致缺血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要尽量缩短,以1小时为宜,最长不得超过4小时。在使用止血带期间,应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放松止血带时可用指压法或加压包扎法止血,加压包扎能够止血时,可不必再上止血带。但若有大血管损伤,出血已很多时,不要轻易松止血带,以免引起严重后果。放松止血带1-3分钟后,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止血带,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缚扎。

(4)止血带绑扎的松紧要合适,过松时仅能压迫静脉,不能压迫动脉,过紧易压迫神经和引起组织坏死。判断松紧以不流血为度。

(5)上止血带前应将患肢抬高片刻,使静脉回流。扎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即靠近心脏的那一端),并应尽量靠近伤口。前臂和小腿不宜扎止血带,因其有两骨(前臂桡、尺骨,小腿胫、腓骨),骨间可通血流,止血效果较差。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引起远心端的肢体麻痹。应扎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扎止血带在大腿下1/3处。

(6)在止血带的下面要垫好衣服、毛巾等物,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并要垫平不应有褶,以免损伤神经。

2、指压动脉止血法

是一种暂时性止血方法,简便、有效,可迅速施行,但该方法但止血时间短,常需与其他止血法结合使用,以赢得时间进而采取更有效的止血措施。主要用于较大血管特别是动脉损伤时的出血,适用于头部和四肢的大出血。

原理:根据全身动脉血管的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干,将动脉干压迫在深部的骨面上使血管被压闭,以阻断血液的流通而达到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的压迫点就是止血点。一般应压迫在出血伤口动脉的近心端(即靠近心脏的那一端)。压迫时最好能触及动脉搏动处,并将血管压迫到附近的骨骼上,这样止血效果才会更佳。

(1)颞动脉(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头顶部、前额、颞部(太阳穴)出血。方法是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前上方1-1.5cm凹陷处,将颞动脉压迫到颧弓根上,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图1)。

图1 指压耳前 颞动脉(颞浅动脉)

(2)颌外动脉(面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口鼻面颊部的出血。方法是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或食指压下颌角前方1-2cm 的凹陷处,将动脉血管(面动脉)压于下颌骨上,其余四指托住下颌。由于面部血管交通支较多,常常需要同时压迫双侧面动脉才能止住出血(图2)。

《海上急救》、《精通急救》实操教案(合)

5指压上臂内侧 肱动脉

(6)手部出血:指压桡动脉及尺动脉,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桡动脉(手腕腕横线近心端的大拇指侧)和尺动脉(手腕腕横线近心端小手指侧)动脉搏动处,用力压迫到桡骨及尺骨上(图6)。

图6

指压 桡动脉及尺动脉

(7)手指出血指压法:出血在手指时,可压迫手指根部两侧指动脉(图7)。

图7 压迫手指根部两侧 指动脉

(8)下肢出血指法:当大腿小腿外伤大出血时,压迫同侧股动脉。使伤者大腿屈曲,抢救者用双手拇指或两手掌根重叠,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间稍下方,将股动脉斜向股骨头方向用力压迫。由于股动脉较粗,位置较深,血流量大,压力高,常需双手同时用力压迫(图8)。

《海上急救》、《精通急救》实操教案(合)注意事项:

1.包扎前要暴露伤口,判断伤情,并对伤口做初步处理。伤口可不必敷药,以免造成清创困难。一般简单包扎即可。材料就地取材,有条件最好用消毒敷料,敷料要能全盖伤口并至少超出伤口边缘3厘米。2.对伤口内脱出的组织、内脏、骨骼等禁止塞回伤口内,以免引起深部严重感染和组织损伤。

3.包扎时注意无菌操作,禁止用手指直接接触伤口,禁止用微笑堵得水冲洗伤口。一般伤口用2%的碘酒,75%酒精消毒伤口后,用消毒辅料盖上包扎固定。包扎要牢固可靠,松紧适度。

4.包扎时首先要先环形两周固定,以后每周压力要均匀、松紧要适度。指(趾)端应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肢体血运情况;绷带每周应遮住前周绷带宽度的1/2,以充分固定;绷带的回反与交叉,应当成一直线,互相重叠不要使皮肤露在外面;包扎结束,再环行两周,用胶布或撕开带尾打结固定;固定的打结处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不要固定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用三角巾包扎时松紧要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一.三角巾包扎的基本方法

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任何部位伤处的包扎,具有使用灵活、容易掌握、包扎面大、效果较好的特点,使用时要求边固定、角拉紧,中心伸展与敷料贴实。1.头面部三角巾包扎法(1)头部包扎法

底边齐眉沿耳上方拉向脑后,两底压住顶角,再绕到前额打结。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3)面部面具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兜住下额,罩住面部,左右底角拉紧在枕后交叉,压住底边,再绕到前额打结,根据情况可在眼、口、鼻等处剪开小孔。(4)面颌部包扎法

2.上肢三角巾包扎法(悬吊法)3.胸部包扎法(双胸、单胸)

底边横放在侧胸部,顶角拉过肩部到背后,与左右底角在背后打结。4.下肢三角巾包扎法(臀部三角巾包扎法)5.肩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一底角放在对侧腋下,顶角过肩向后拉,再用顶角上的带子在上臂上1/3处绕紧,然后把另一底角向背部反折至对侧腋下打结。6.下腹部包扎法:

三角巾顶角向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顶角由两腿后与底角打结。

《海上急救》、《精通急救》实操教案(合)

1.右季肋部:肝右叶、胆囊、横结肠右曲、右肾

2.上腹部:肝左叶、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胰头、胰体

3.左季肋部:脾、胃、横结肠左曲、胰尾部、左肾 4.右腰部:升结肠、小肠、右肾

5.脐部:横结肠、小肠、输尿管、主动脉 6.左腰部:降结肠、空肠、左肾

7.右髂部:盲肠、阑尾、右侧输卵管及卵巢 8.下腹部:回肠、输尿管、膀胱、子宫 9.左髂部:乙状结肠、左侧输卵管

1.阑尾点:即麦氏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当阑尾病变时此处有压痛。2.胆囊点: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病变时此处有明显压痛。

3.肾区:竖脊肌与

绝大多数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止血,可用消毒敷料包扎创口或用较清洁的布类包扎,既可以预防出血、防止休克,还可以防止创口再污染。骨折端已戳出创口,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防污染伤口深部,可用消毒敷料或清洁布单包扎伤口即可。(3)妥善固定

固定是骨折急救时最重要的工作,用适当的方法将骨折的肢体固定起来,但不可试行复位。

临时固定可以止痛,防止休克,避免骨折端在搬运移动时更多地损伤组织。

固定材料以特制夹板最好,也可用木板、硬纸板代替,若没有可用材料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

固定要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并要求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变化,如发现指(趾)端苍白、麻木、青紫、剧烈疼痛应松开重新固定,松紧适当。

固定的材料不能与皮肤接触,必须用绷带、棉花或布条包住才能取用,或在皮肤与夹板之间,尤其在夹板两端、骨突起和空隙部位要用棉花或代替品垫好,防止皮肤受压、组织坏死。

4.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1)指骨骨折

用一与手指等宽、长由指尖至手腕的小夹板放在掌侧后,用绷带由指缠到手腕做固定。(2)掌骨骨折

用一夹板由指至前臂中部,宽度相当于手掌,夹板置于掌侧,用绷带固定,将肘关节屈曲,再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于胸前。(3)前臂骨折

夹板由肘到指,宽与前臂相称,掌心内放一团棉花让病人握住,夹板放于掌侧固定,如有两块夹板,可于掌、背两侧各放一块固定,再用三角巾将肘关节屈曲吊起(三角巾前臂悬吊法)。(4)上臂骨折

于上臂外侧用长、宽相当之夹板,置于骨折处固定,再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胸前,最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上臂固定于胸廓上。(5)小腿骨折

用一至两块长由大腿中部至足跟的来板,放在伤肢内、外侧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可放在小腿后面托住骨折做固定,足与小腿固定成直角。(6)大腿骨折

用一长由腋下至足跟夹板固定于外侧,另用一长由腹股沟至足跟的夹板置于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足与小腿固定成直角。

5.骨折病人的转运(脊柱损伤的固定搬运)骨折病人现场转送时首先应查清是否有合并其他的损伤,未做固定者严禁运送,对昏迷者头应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特殊部位骨折的病人,转运时要注意体位,如对疑有脊柱骨折者应保持脊柱平直,不能任病人站立或坐起,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搬动病人需3-4人,并由一人指挥,协调一致,平起平放,切忌一个抬上身另一人抬腿的错误做法。转送病人应用硬担架或平板,,如不得已使用软担架时病人应俯卧。搬运颈椎损伤的病人,要使头部固定于中立位,不屈不伸,颈部两旁用卷叠的衣服垫好,防止颈部旋转,运送时要轻轻牵引头部,保持住与躯干纵轴方向的牵引。

8.急救箱物品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1)急救箱有专人负责管理,航前要进行检查,及时补充或更新,对有些药物要注意失效期及特殊的贮存方法。(2)急救箱内物品的名称应书写清楚、排列整齐、位置固定、取用方便。

综合急救论文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82例, 男56例 (68.3%) , 女26例 (31.7%) , 年龄43岁~76岁, 平均年龄 (56.3±4.7) 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 (64.6%) , 急性心肌梗死26例 (31.7%) , 猝死3例 (3.7%) 。

急救护理: (1) 所有患者来院后立即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 吸氧浓度为30%~50% (氧浓度=21+4×氧流量) , 较大流量患者不适, 较小达不到提高动脉氧分压的要求。 (2) 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初步评估患者, 确定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还是急性心肌梗死。同时进行心电、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监测。 (3) 所有患者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6 mg/次、阿司匹林300 mg口服, 建立静脉通道, 缓慢静滴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酯, 严密监测血压。同时抽血进行心肌酶谱或心肌标志物测定。 (4) 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立即给予抗缺血治疗, 并尽快转入病房[2]。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立即通知心脏科医生, 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情况下护送至CCU接受进一步治疗, 危重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运。 (5) 对于发生猝死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心理护理:让患者减少活动, 稳定情绪, 服从治疗, 解除心理负担。

2 结果

其中在急诊室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 36例在EICU治疗后心绞痛停止, 12例减轻和缓解, 5例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室诊断心肌梗死26例, 安全转入CCU接受进一步治疗。在急诊室发生猝死3例, 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自入院至接受药物治疗时间 (11.9±4.7) min。

3 讨论

3.1 ACS的病理基础及诱因

目前研究认为ACS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其斑块容易发生破裂, 或导致血栓形成是其主要原因[3];另外晨起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寒冷、药物变化等, 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使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

3.2 建立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4]

急救工作中我们按照“4Ds”流程, 即ACS患者在症状发作后抵达医院大门为“DOOR”时间, 入门至EKG检查为“DATA”时间, 10 min;EKG检查至决定治疗为“DECISION”时间, 10 min;决定治疗至用药为“DRUG”时间, 10 min。有计划地做好协调工作, 缩短辅助检查时间, 使抢救节奏加快。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 使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 行之有效。

3.3 良好的业务素质及应急能力是提高急救效果的根本保证

护士必须迅速地评估患者是否有高度或低度危险的ACS, 这是对护士的最大挑战。作为急诊室的护士要具备心脏病护理技术, 能处置AMI, 用电子微泵进行输液, 识别心律失常和准确处理严重心脏危象。患者到达急诊科, 护士是第一个接待者, 护士必须在获得检查数据和医生作出诊断之前, 选择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 其中急诊EKG是必需的。急诊护士尤其应在鉴别处于ACS临界值的患者时给予适时、有效的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护士需要在医疗资源有限的环境下, 在患者床边判定紧急情况, 减少延误。

3.4 仔细观察病情、良好的预见能力

约半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梗死前极短时间内先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先兆[2]。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处理、观察ACS患者时, 要对病情拥有良好的预见能力, 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3.5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实行整体护理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 以从容镇定的态度, 熟练的技术, 整洁的仪表, 稳重的姿态, 给予患者信任与安全感。同时应注意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并应同情关心家属, 主动与其沟通, 及时提供抢救信息, 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取得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390

[2]陈维洲, 许玉韵, 吕俊升.心血管病治疗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21

[3]陈灏珠,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81~294

综合急救论文 篇7

1 病因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破裂, 血小板处于异常黏附、聚集、释放状态下, 凝血系统被异常激活,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同时该病发病后患者易出现血管痉挛病理学改变, 使血管腔处于狭窄状态, 甚至发生完全堵塞, 最终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肌坏死[6,7]。活化物质的异常释放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如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相关代谢产物, 可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造成直接影响。一些已被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可通过与受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黏附, 进而侵入到血管壁内部, 破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 从而发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学改变[8]。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病理学机制为相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在冠状动脉内发生严重松动或破裂,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使心脏处于急性缺血状态, 从而引发一系列综合征[9]。

2 临床症状表现

发作性胸骨后闷痛, 紧缩压榨感、压迫感、烧灼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疾病患者的最为突出的标志性症状表现, 且这种感觉出现后, 还可能进一步向患者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进行放射, 呈现间断性或持续性状态, 部分患者发病后还可同时伴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等情况, 通常情况下持续时间在10~20min之间, 通过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后, 如不能完全缓解则提示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部分患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前数日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乏力和胸部不适, 活动时会有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表现[10,11,12,13]。

此外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呼吸困难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不典型症状表现。上述不典型症状在老年、女性、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14]。临床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 特别是当心电图检查结果表现正常或发生临界性改变时, 被忽略的可能性较大, 甚至还会延误治疗, 应加强对该类患者进行连续性观察。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无明显的体征[15]。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听诊检查可闻及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第三心音、心包摩擦音、奔马律等异常表现[16]。

3 危险因素

3.1 主要危险因素

(1) 年龄与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该病患者的临床发病年龄有不断年轻化趋势。与男性相比, 女性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较低, 但当女性度过更年期后发病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大。 (2) 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功能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改变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或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水平异常增高, 相应的载脂蛋白B (Apo B) 水平异常增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异常降低, 载脂蛋白A (Apo A) 水平降低, 均被临床认为是导致该病出现的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 (a) 水平异常增高也是导致该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临床TC及LDL两项指标增高的关注度更高。 (3) 高血压:血压水平异常增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关系密切,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有超过6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会同时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性与血压水平正常者比较, 要高出4倍以上。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异常增高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关系密切。 (4) 吸烟:有吸烟习惯者与不吸烟者比较,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出6倍以上, 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5) 糖尿病和糖耐量状态异常:糖尿病患者不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 且病变进展更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耐量水平降低者在临床也十分常见[17,18,19]。

3.2 其他危险因素

(1) 肥胖。 (2) 从事体力活动相对较少,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常出现工作紧迫感。 (3) 西方的饮食方式:高热量、多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等食物的摄入量过大。 (4) 遗传因素:家族中50岁以下者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 其近亲患病的可能性会比无这种情况的家族高出5倍以上。 (5) 性情较为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者[20]。

3.3 新近发现危险因素

(1)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增高。 (2) 胰岛素抵抗明显增强。 (3) 血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含量异常增高。 (4) 病毒、衣原体感染事件发生。

4 急救护理方法

4.1 急救护理措施

一旦患者病情被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启动急救相关绿色通道流程, 与心内科、急诊科、介入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心电图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进行联合, 从而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急救护理, 确保绿色通道能够畅通无阻, 使疾病的抢救、检查、术前准备更加快速准确。患者绝对卧床, 保持病房安静, 给予氧气吸入, 实施心电监护,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现场采血, 检测心肌标志物, 如患者胸痛剧烈应遵医嘱应用吗啡和哌替啶[21]。

4.2 急诊溶栓治疗

掌握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溶栓前对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血型等情况进行检查;输入尿激酶150万单位, 30min输注完毕;关注心电图、心肌酶、肌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情况;掌握冠状动脉再通标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是否有鼻、牙龈、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发生, 询问腹胀、腹痛、便秘等情况, 及早发现出血先兆, 特别关注颅内出血[22,23]。

4.3 急诊介入治疗

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时应尽量选择患者左上肢, 为可能经右侧桡动脉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做好充分准备[24]。在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操作过程中, 多数患者通常会感到心前区位置有剧烈疼痛, 应特别关注患者主诉, 密切观察疼痛部位及对疼痛耐受情况, 必要时可给予硝酸甘油。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应监测有创血压、无创血压、心率、心律及病情等情况, 密切观察心电、血压变化情况, 积极配合实施扩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避免由于低血压状态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水平明显减少, 诱发血管血栓性闭塞[25]。

5 小结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学界公认的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头号性“杀手”, 其中最为凶险的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随着临床护理服务模式的不断更新, 患者对临床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 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规范化急救护理方式和流程, 对该疾病急救成功率可产生积极影响, 形成有效的护理绿色通道, 要求相关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 还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准确的判断力, 在患者病情发生恶化前, 应对其实施相关急救护理,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救治效果。

摘要: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已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 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 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及时抢救是该疾病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在救治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可充分保障救治效果。本文主要从急性冠脉综合征疾病的病因、病情症状表现、急救护理干预方法等进行综述, 以归纳该病患者的共性体征, 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提供参考。

综合急救论文 篇8

1存在问题

1.1管理层面

急救管理制度及组织不健全;口腔门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医院实际情况不符;无突发意外疾病的急救流程;无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评分标准;急救培训考核未能常态化开展;无急救考核要求及相关评分标准。

1.2人员方面

医务人员对急救制度、组织及应急流程不知晓;急救药品及相关急救技能培训不足[1];急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全或知识老化,部分医生对突发意外疾病不能及时作出判断,导致急救措施不及时;急救基本技能操作及急救设备仪器操作不会或不熟练;急救模拟演练时整体场面混乱,医护配合度低,应急处置能力弱;医务人员对急救知识重视度低,学习主动性低;医生整体情况低于护士,尤其在仪器使用、急救技能操作方面。

2原因分析

2.1管理因素

医院职能部门重视度及考核度不够;急救培训开展少,急救技能及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急救培训考核结果未能及时分析原因,做到持续改进;未能及时修订完善急救相关制度组织;急救物品管理形式化;急救药品、物品配备欠缺或不合理。

2.2人员因素

口腔医务人员整体接受急救培训少,无病房或急诊工作经验,急救知识掌握欠缺,急救能力低;重视度低,学习主动性低;临床工作中实际应用少,培训的内容靠临时记忆,易遗忘。

3对策

3.1建立健全急救管理制度及组织

3.1.1加强急救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成立有分管院长为组长,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救制度及各项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整改。

3.1.2进一步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并落实

修订口腔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急救流程,包括过敏性休克、晕厥、循环呼吸停止、缺血性心脏病、窒息、高血压急症6个意外疾病;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制定急救模拟演练方案及评分标准。

3.1.3急救管理纳入科室考核及岗位培训

一是急救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按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对各项急救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奖挂钩;二是把急救理论培训放入新职工岗前培训,急救技能操作放入轮转培训中,要求新职工必须在每科室学习一项急救操作技能并由护士长考核通过。轮转结束后护理部及医教科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抽考一项急救操作技能,理论及操作合格后方可定科。

3.2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3.2.1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内容包括药品固定基数、每月检查、距有效期3个月及时更换、药物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做到四定、每班清点检查、不外借。

3.2.2落实急救物品管理

门诊每楼层配备抢救车,建立急救药物品清单,根据临床实际抢救 状况调整、补 充和完善 现有的药品储备品 种及基数,合理配套 设施[2]。药物品 全院统一,按编号顺序摆放,严格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并纳入科室5S管理。由护士长为总责任人,公共班人员为包干人,每月1日对抢救车内物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及功能状态进行双人清点检查,无误后封 条封存。公共 班每天查 看封存情况并登记。遇 封条启封 后即时补 充,双人清点后封存登记,急救仪器按要求定期监测,保证急救药物品处于一级备用状态。

3.2.3规范急救药品管理

在科室每月自查的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联合药剂科人员对各科室急救药品种类、数量、有效期、质量、高危药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逐一检查,以确保急救药品万无一失。

3.3加强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

3.3.1摸底

为了解医务人员培训前急救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医教科牵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急救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护理部牵头确定四项急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每项操作各抽考10名医务人员;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随机抽出6名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的急救模拟演练。

3.3.2培训

理论培训:一是选派4名医护人员参加省级继教培训项目:2010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指南。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内容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预防及处理,符合口腔门诊工作特点,针对性及实用性强。

操作培训:一是医院新增设一个示教室,并购置一套高级成人护理CPR模型人及相应物资。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进行4项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培训形式为先由急 诊科护士 长边示范 边讲解,之后本院4名护士长现 场操作,由急诊科 护士长进 行指导及点评,确保正确 掌握操作 方法。三是护 理部修订各项操作评分标准,4名护士长由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根据操作标准再 对科内人 员进行示 范讲解后 手把手教学,学员反复操作练习,以“人人都会”作为教学目标[3]。

急救模拟演练: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 确定模拟 案例:过敏性休克、高血压急症。医务人员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进行 模拟演练,每科室组 织一个演 练组,设主考官1人、医生2名、护士3名、家属1名,要求流程正确流畅、判断 准确、用药合 理、医嘱执行 及操作真实准确、医护配 合默契、人文 关怀到位、符 合院感要求,由质量管 理小组现 场指导并 反馈。在此基础上邀请本市质控组的医疗、护理、院感3位专家来院对各科演练进 行指导点 评,针对演练 中出现的问题现场 反馈,提出整改 措施。各组对 每个模拟 案例通过反复整改,直到能正 确、有序、快速的 应对所有的病情变化场景为止[3]。

3.3.3考核

医教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基本理论考试一次,护理部对每项急救技能抽考10人次,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4个科室各抽查一项模拟病例进行急救模拟演练。通过考核以加深培训知识,并了解培训后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握情况及应急处置能力。

3.3.4巩固

研究证实,培训后学员的急救技能有效保持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4]。因此以竞赛为载体巩固急救知识。护理部牵头开展一次心肺复苏竞赛,医教科牵头开展一次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及药物过敏的模拟演练竞赛。以竞赛形式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热情,巩固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

4效果评价

综合急救论文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ARDS患儿24例;男18例, 女6例;年龄18个月至12岁;原发疾病:重症肺炎14例, 肺挫伤4例, 溺水复苏后2例, 开胸术后2例, 休克2例。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时间3~14 d。

1.2 结果

24例患儿经过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 病情7~10 d好转, 20例患儿14~20d临床痊愈出院, 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家属要求放弃治疗, 2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

2 护理

2.1 配合抢救, 改善通气和组织供氧

ARDS进展快, 早期机械通气是治疗的关键, 常给予小潮气量 (5~9 ml/kg体重) , 气道压力限制在30 cm H2O以下, 以避免大潮气量、高气道压引起的肺泡过度膨胀, 进而加重病情[1]。PEEP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措施, 通过其呼气末正压使陷闭的支气管和闭合肺泡张开, 又可驱散肺泡及间质的水肿液, 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肺水肿, 改善ARDS的呼吸功能, 成为ARDS的主要治疗措施。呼吸机各项参数的改变与ARDS病人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应熟悉ARDS患儿的通气参数及动态地观察病情变化, 如动脉血氧饱和度能否维持在一个正常稳定的范围, 吸入氧浓度能否满足ARDS患儿, 自主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患儿的神志、面色、瞳孔、温度、尿量变化等。机械通气期间, 应动态监测血气、复查胸部X线片, 及时处理各种报警, 根据血气分析报告调节呼吸机参数。确保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内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 H2O, 避免压力过低导致呼吸道漏气, 压力过大造成气管内局部黏膜坏死[2]。

2.2 维持血容量, 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在保证血容量、血压稳定的前提下, 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 输液量为60~70 ml/ (kg·d) [3], 滴速为3~4 ml/ (kg·h) , 24 h均匀泵入。记24 h出入量, 尿量为2~3 ml/ (kg·h) , 维持出入量平衡。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 应随时观察患儿神志、心率、氧饱和度、自主呼吸、体温、血压、末梢循环、尿量等变化, 同时观察患儿双侧胸廓起伏、双肺呼吸音情况, 节律是否与呼吸机同步, 并详细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妥善固定气管导管, 在胶布松动时应及时更换, 每班护理人员随时检查气管导管有无移位, 记录导管插入深度。患儿清醒时, 作好患儿双手约束, 防止自行拔管。此外, 在搬动患儿或变换患儿体位时, 应注防止导管移位。每次吸痰后及外出检查回来后, 均应测量插管深度, 并记录。

2.4 呼吸道管理

掌握吸痰时机, 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患儿需要进行适时吸痰, 减少吸痰次数, 从而减少对患者的机械刺激[4]。使用密闭式吸痰能复张塌陷的肺泡, 改善肺的顺应性, 减少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对机体的危害。在吸痰过程中不需要脱离呼吸机, 既可以保持吸痰的通气及吸入气氧浓度, 还能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防止出现交叉感染[5], 降低患儿病死率, 有效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吸痰时由浅而深, 禁忌一插到底, 以免引起患儿呛咳, 时间少于10 s, 吸痰完毕将吸痰管完全退出气管插管外, 避免增加气道阻力。采用深部吸痰法, 动作轻柔, 下吸痰管时确保无负压。有肺高压、严重组织缺氧时过多的吸痰可致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加重呼吸道刺激反而影响肺通气。翻身拍背2 h, 改变患者体位,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加强呼吸道湿化, 湿化罐温度维持为36~37℃。

2.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呼吸机部件及管道的消毒工作, 湿化灌内的水每日更换1次, 储液瓶应置于管道的最低位, 及时倾倒冷凝水, 防止倒流, 每周更换呼吸机管道。吸痰及进行各项侵入性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加强流水洗手的规范。

2.6 撤机的护理

患儿自主呼吸恢复, 神志清醒, 血压、心律平稳, 逐渐给予撤机, 撤机前4~6 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 mg/ (kg·d) 。充分吸净气管内、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气管插管内分泌物送细菌培养。保持呼吸道通畅, 每2~4 h超声雾化、翻身、拍背1次。观察神志、呼吸情况及有无青紫现象。加强胸部物理治疗。

2.7 加强综合性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期间给予暂禁食、胃肠减压, 防止胃食道反流。病情稳定后给予鼻饲喂养, 同时配合静脉全营养液的应用。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口腔、皮肤、臀部的清洁与保护, 每次口腔护理前后吸尽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防止交叉感染。

3 小结

对高危患儿应严密观察、加强监护, 一旦发生呼吸加快、Sp O2降低等肺损伤的表现, 在治疗原发病时, 应早期给予呼吸支持和其他有效预防。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动态监测血气和血生化分析,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 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气道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保护重要脏器及内环境稳定, 才能提高ARDS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赵祥文, 樊寻梅, 魏克伦, 等.儿科急诊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512-513.

[2]薛梅.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27 (13) :264.

[3]张育才, 崔云.急性肺损伤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液体管理策略[J].中华儿科杂志, 2011, 49 (2) :125-127.

[4]尚彩花.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9) :44-45.

综合急救论文 篇10

关键词:毒蛇咬伤,急救,防治

蛇咬伤是农村常发的咬螫伤之一, 而毒蛇咬伤常会很快引起全身中毒, 甚至出现溶血、肾功能不全和多器官衰竭, 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处理和综合治疗。我们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22例毒蛇咬伤病例, 经积极有效的处理, 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 女7例, 男女比例2.14:1;年龄14~75 (平均43.6) 岁;病程0.5~4.5 (平均12.5) h;留观2~4 (平均3.2) d。均为夏秋季受伤, 蝮蛇咬伤17例, 赤练蛇3例, 竹叶青2例;咬伤四肢18例, 躯干部位3例, 面部1例。

1.2 一般资料

全组均有受伤部位出血或渗血、渗液、肿胀、疼痛等表现, 疼痛多呈烧灼样、搏动样疼痛, 肢体肿胀为向心性蔓延, 并逐渐加重;全身乏力不适、酸痛感13例, 头昏、恶心呕吐11例, 视力模糊、轻度胸闷心悸2例, 烦躁不安、言语欠清者1例;外周血象增高5例, 出现尿蛋白、隐血2例;无昏迷、休克、肺水肿、急性心衰肾衰的病例。

1.3 急救处理

患者来院后立即行清创术, 四肢受伤者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伤口的近心端, 将患肢低垂;用3%过氧化氢或0.05%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 剔除毒牙、清除污物;在伤口中央作十字形切开, 稍扩大伤口后充分引流, 使伤口内的毒液排出;用2%利多卡因溶液10ml加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中, 在患肢肿胀上方3cm处进行环形封闭, 深度达皮下[1];伤口较深肿胀明显时, 用三棱针扎刺伤口周围肿胀的皮肤, 用吸乳器或拔火罐等抽吸排出毒液。

1.4 治疗方法

急诊处理伤口后, 应常规将患者留观。用季德胜蛇药片调成糊状外敷在伤口周围, 并内服该药;按照致伤毒蛇种类, 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 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按需使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早期、短程、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炎抗毒抗过敏、提高应激能力;对有出血征象者, 应用止血药物, 给予扩容、利尿, 加速毒素排出, 保护肾功能。

2 结果

全组22例患者全身症状消失时间为5.2±3.8h;局部症状消失时间为53.7±34.3h;全组均急救成功、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经随诊伤口均愈合, 无1例肢体活动感觉障碍、肾功能不全、精神失常等后遗症。

3 讨论

3.1 研究背景

我国大约有50余种毒蛇, 剧毒者10余种, 以南方居多;毒蛇咬伤留下一对较深齿痕, 蛇毒注入人体内, 引起严重中毒;蛇毒是含有多种毒蛋白、溶组织酶以及多肽的复合物[2]。本地区位于江苏省中东部沿海, 为亚热带海洋气候, 毒蛇一般有蝮蛇、竹叶青、赤练蛇等, 以蝮蛇为最常见;农牧民、建筑工人和野外活动者在野外作业和活动时常会受到毒蛇的攻击。蝮蛇属于兼有神经和血液的混合毒素, 被咬伤后局部疼痛明显, 迅速肿胀并向心性蔓延;全身乏力, 口周及四肢末梢感觉异常、麻木、肌肉震颤, 严重者烦躁不安、头晕目眩、言语不清、肢体软瘫, 呼吸抑制, 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呼吸循环等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处理, 阻止和减少毒素进一步吸收, 中和已经吸收的毒素, 避免患者死亡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急救体会

急救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处理伤口、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来院后应简短询问受伤史、毒蛇种类, 观察患者全身表现和患处出血、肿胀、循环、渗液、坏死等情况, 判断病情。立即冲洗伤口、清除异物, 必要时扩大伤口、充分引流、局部封闭, 促使毒素排出;将患肢适宜结扎, 并处于低垂位置, 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 减少毒素吸收;抗蛇毒血清是中和蛇毒的特效解毒药, 国产的抗蝮蛇蛇毒血清的治愈率达99%[3], 应及时注射;合理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破伤风抗毒素、抗菌药物等, 积极对症处理, 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急救成功率。一旦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等情况时, 应及时转院。

3.3 预防措施

(1) 在野外劳动作业的人员, 要掌握预防蛇伤的技能, 在深山丛林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 戴好帽子, 穿好长衣裤、长靴或用厚帆布绑腿; (2) 选择宿营地时, 要避开草丛、竹林、石缝等阴暗潮湿的地方, 夏秋季晚上不要睡到户外和露宿;搞好居所周围的环境卫生, 铲除杂草、清理乱石、堵塞洞穴, 消灭毒蛇的隐蔽场所; (3) 遇到毒蛇时不要惊慌失措, 应远道绕过或设法驱赶;若被蛇追逐时, 应向上坡跑, 或转向折弯跑, 寻找机会利用手中工具或拾起树枝自卫; (4) 户外工作者要学会自救和互救技能, 一旦被蛇咬伤, 不要惊慌, 应减少活动, 适宜结扎患肢, 延缓毒素扩散;用水反复冲洗伤口, 尽量不要用手挤压伤口, 口腔内有伤口或溃疡者不能用口吸毒; (5) 及时到附近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切勿迷信民间偏方和郎中, 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 毒蛇咬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急诊清创、引流排毒, 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 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预防并发症, 大多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向寰宇.综合治疗毒蛇咬伤75例[J].江苏中医药, 2012, 44 (7) :47-48.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93-194.

上一篇:学习策略指导下一篇:技术经济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