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质量

2024-05-11

急救质量(精选11篇)

急救质量 篇1

摘要: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正确评估,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提高急救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 减少护理纠纷, 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 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 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评估,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护理服务的职业, 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从业者承受的危险[1]。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最前沿, 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及以后的康复。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持续发展进步、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公民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意识到就医过程中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性、急迫性、技术性与法律性, 风险性也不例外, 并日益引起医疗护理界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 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与挑战, 同时也给医疗护理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要求。因此, 系统全面地评估急救护理风险, 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等, 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避免医疗护理纠纷, 才能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安全的救护, 更好的完成急救任务。

1 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护理风险

1.1 急救信息不准确

急救电话接听不详, 没有问清病情及具体地址, 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一方面使专科医生常派错, 救护车空跑, 延误病人的抢救时间;造成医疗成本浪费或增加;另一方面使出诊准备不能到位, 急救药品、急救器具材料筹办不足导致现场无法实时抢救;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有效及时救治, 延误病情, 到达医院前未与相关辅检科室和接诊收治科室接洽而迟延耽误病人的抢救, 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 急救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

护士急救技术不熟练、动作慢, 现场抢救心理素质差、不沉着, 不能及时完成护理操作, 如难度较大的静脉穿刺、外伤包扎、心肺复苏等;消毒隔离意识不强。对有可能传染的疾病防护不当, 造成运送车污染或患者、工作人员感染;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不够, 未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及预后或医疗费用, 当病情变化或医疗费用过高时, 患者或其家属不能接受而引起纠纷。

1.3 病情评估不仔细

在转运过程中, 由于专业知识有限, 不能预先估计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 或发现有病情变化但不知如何处理, 以致病情恶化;途中安全护理不到位, 护士因责任心不强或专业知识欠缺, 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在车上因为颠簸而引起的静脉输液外渗、急救仪器脱落或体位变化等情况;专科护理知识不全, 转运途中对一些特殊患者不能采取有效、安全的护理, 如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心肌梗死等患者的体位护理, 病情观察不到位, 延误抢救时机。

1.4 未实行告知、知情同意

未对患者及其家属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并发症、注意事项, 如窒息、休克、血压剧降、呼吸心跳骤停等, 以致转运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家属不理解或无法接受。也有些医护人员态度生硬, 对某些问题解释不当。如此等等, 都可能直接导致诊断处理救治不当, 影响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 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满, 并引发医疗纠纷。

1.5 缺乏有效沟通, 护患关系冲突

急诊病人多是突发或者危重病人, 患者或者家眷性情急躁, 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有时护理行为没有过失, 但因为患者或者家眷无应相应的专业常识, 医护人员解释不到位, 潜存曲解性的医疗矛盾。

1.6 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法律意识淡漠

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对医疗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理文件书写不够规范, 记录不全, 不及时, 重点不突出, 存在涂改现象等。这都导致医护职员在医疗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 从而成为影响护理安全的一大隐患。

2 对策

2.1 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

“120”指挥中心系统应当从树立急救行业的良好公众形象与声誉出发, 努力保证所有急诊人员在接到“120”急救电话时, 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并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正确、规范、及时、有效地实施急救的同时, 加强自身建设, 保证指挥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问清患者、伤者现况、地点等, 并准确及时告知距离最近的医院。

2.2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

在医院和有关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使有关培训教育到位的情况下, 急诊科护理人员自身不应当自暴自弃, 而要从职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 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时刻保持对患者、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2]。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保证做到主动接诊、及时处理、及时救治、灵活采取措施、及时运送;在同时救治多个患者时, 不消极等待医嘱, 不推委病人;对危重患者, 只要有1%的抢救希望就应做100%的努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 努力与医生、司机、患者及家属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协作关系, 形成同心协力、配合默契、整体互助的群体救助格局。由于院前急救护理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多变性等特点, 急救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当本着对生命热爱和对事业热爱的美好情感。

2.3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素养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业务技术的学习, 要从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度, 持续不断地学习掌握与急诊护理相关的一切业务技术知识、操作规程与护理技能。面对急救病人往往数量大、病种繁杂、病情危重而紧急、变化迅速而多样化的特点, 在急诊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上应做到如下几点:a注重患者外在表现与内部隐患的存在;b应动态观察疾病发展全过程;c定时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d应边观察边处理;e特殊处理过程中和处理后的症状观察 (包括特殊用药) ;f对机械通气病人的观察;g急、危重症病人各种附加管道的观察与护理。通过全面、细致、及时、准确地全方位观察与护理, 不但有效提高了急诊抢救成活率, 降低了死亡率及伤残率, 同时, 也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疾病康复率及患者满意度。挑选有一定经验的、素质高的临床护士到院前急救组并进行训练, 使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努力培养、训练他们沉着、冷静、果断、平和的性格, 使具备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采取院内集中培训和科室随时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效果明显。

总之, 院前急救护理与院内急救护理的内容有所不同, 它强调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 其特点是在紧急情况下急救现场条件差, 操作难度大, 护理人员体力消耗较大, 设备条件有限, 隐患尤多。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3]。急诊急救护理中不可制止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拟定行之有效的急诊急救风险管理机制, 促进护理质量连续革新, 加强风险教育, 做到防范未然,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 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隐患, 减少危险因素, 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护理, 才能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裘爱萍.522例护理评估质量分析与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 14 (8) :805.

[2]姜莉鸣.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J]北民族学院学报.

[3]沈馨, 沈艳君.急救生理职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10, 5 (20) :1257.

急救质量 篇2

一、仪表端庄,着装规范,室内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有序。

二、做好交接班工作,检查、测试通讯设备。急救通讯设备不得用于非急救通讯,并做好通讯设备的保养工作,发生故障立即报告,采取措施保证通讯畅通。

三、接到急救呼救信息后,问明地址,判断病情及现场情况,合理派车,并做好记录。

四、遇到重大灾害事故,在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和急救车辆的同时向领导汇报。

五、出车内容登记及时、详细,和院前病例相符,无跳跃式派车。

六、急救电话振铃三声后,必须接起电话,1分钟内必须排除车。

急救中心:辨识晕厥 现场急救 篇3

辨别晕厥与类似急症

辨明晕厥与类似疾病的区别,对于晕厥的急救很重要,以下列出几种类似急症的鉴别方法,供参考。

昏迷:意识障碍通常持续较长时间,恢复较难,而晕厥经适当处理常可自行恢复。

眩晕:主要感到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而一般无意识障碍。

癔病:发作时可有屏气或过度换气、四肢乱动、双目紧闭,发病前多有精神刺激,病员虽不语但意识清楚,多见于年轻女性,用暗示疗法(如注射生理盐水)常可奏效。

癫痫(俗称羊角风):发作时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与晕厥相似,典型表现为阵挛性和强直性抽搐,面色由苍白转青紫再变红,可伴有咬舌、尿失禁。

休克:临床上晕厥与休克并无明显界限,其鉴别主要在于休克的早期意识仍清楚,常出现焦虑不安、呼吸浅快、皮肤苍白湿冷、脉搏快且细弱,常有脱水、失血或感染病史。

现场急救

晕厥的现场急救原则是查明病因、清除诱因、尽早治疗,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将病员放平,松开紧身衣扣,并将双下肢抬高,呈头低脚高位,以利于畅通呼吸和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查看病员呼吸和脉搏。

2. 让病员处于空气流通处,立即掐人中、中冲、合谷穴,另可让病员嗅氨水,有助于病员恢复意识。

3. 清醒后,如有条件,可饮热咖啡一杯。如果怀疑晕厥和低血糖有关,可适量饮糖水。

4. 晕厥好转后不要急于站起,以免再次晕厥。必要时由家人扶着慢慢起来。

5. 如发现晕厥时病员面色潮红、呼吸缓慢有鼾声,脉搏低于40或高于180,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应及时拨打120,以免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小心预防

晕厥发生多有诱因,情绪紧张、疼痛、过度疲劳、看见出血及处于闷热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之中、空腹等都可能诱发。避免上述诱因和加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预防晕厥的发生。为防直立性晕厥(直立性晕厥发生在人们快速坐起或站立时),睡眠时可将枕头抬高,以利于晨起时血压调节,坐起或站立动作宜缓慢,防止脑部血液突然快速流向躯干而出现脑部暂时缺血缺氧;为防排尿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这是由于过度紧张时,回心血量减少),平时不要储尿过久,尽量避免站立排小便。没有心脏病的年轻人,晕厥通常并不严重,不留后遗症,因此过多的诊断性检查和治疗是不必要的。然而在老年人,晕厥发作可能与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关,需要慎重对待。

小贴士

人中:人中沟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中冲:中指指端的中央。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管理的探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制定与调度工作相关的管理指标

围绕调度工作流程,制定与质量、服务相关的工作量化标准。

1.1.1 平均摘机时间

是指呼救电话触发报警信号到调度员接通来电的平均时间。以振铃号音为准,一声接起为优秀,二声接起为良好,三声接起为合格,超过三声为不合格。月统计优秀率与不合格率[2]。

1.1.2 平均接处警时间

从接通电话开始到派车指令下达的时间,以读秒为准,60 s以内为优秀,120 s内为合格,>120 s为不合格。月统计优秀率与不合格率。

1.1.3 受理电话工作量

与调度工作相关的电话流水量,每月通过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统计。同一工作时间周期做平行比对。

1.1.4 派诊工作量

调度员一定工作时间内派诊数量。通过管理软件实现日、周、月、年的时间段统计。

1.1.5 派车单合格率

派诊三要素包括地址、病情、联系方式,要求准确无误。地址是必须准确的要素之一,且越详细越好。其次为人员伤情,视事件性质具体情况而定,如为车祸现场的群体伤亡,要求判明人数。如为家庭个例则对联系电话重点要求。

1.1.6 就近派车率

有无就近派车反映调度员对地址的熟练程度和对车辆状态的把握,直接关系到院前急救的质量、效率。通过每月质控检查统计,查找原因,弥补短板。

1.1.7 改派率及原因

指令发出后因各种原因而改派的数量。改派既浪费急救资源,又延误救治时间。通过追踪统计此类数据,可以分析原因,暴露问题,利于整改。由于改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患方因素,又有急救站和指挥中心的因素。从调度质量的管理上,我们重点查找调度因素造成的,如业务不熟、车辆状态掌握不准确等,从而减少或避免二次派车,为患者赢得时间。1.1.8电话回访患者的满意率由调度员、质控组长共同对一周内调派事件进行随机电话随访,要求随访率占每周工作量的30%~50%。从患方的视角评价“120”服务流程质量,增加医患沟通的渠道。

1.1.9 急救分站反馈满意率

由指挥中心向分站发放对指挥调度的满意调查表,每月一次听取反馈意见,加强沟通,共同整改提高。

1.1.10 系统安全维护率

重点统计调度员在夜班0:00~8:00以前的系统测试维护率。从夜班12点交接开始,每30分钟通过座机和手机拨打一次“120”,测试系统安全运行情况。

1.1.11 调度员上机打字速度合格率

以听打为测试统一标准。100个字/min以上为优秀,80个字/min以上为良好,60个字/min为合格。从每周考过渡到月考、季考,低于60个字/min为不合格,周考合格上升至月考。

1.1.12 急救指导的合理运用

学习规范的急救知识,合理运用在电话指导中。急救指导的作用以及效果如何是体现质量的重要环节。

1.2 调度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1.2.1 训练基本功,提升业务能力

调度基本功是提升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打字速度的快慢,对市区、郊区地图地理的熟悉程度,是否掌握急救专业知识以及沟通协调能力、调度时的灵活掌握应对方法等,直接影响到调度质量。通过每月二次的案例分析讨论,学习总结交流等提高调度综合能力;通过定期训练考评打字速度,背地图、画地图,走街道,考察地理位置信息、急救知识讲课等夯实基本功。

1.2.2 规范调度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实行首接负责制,要求受理一分钟,派车一分钟。从制定摘机时间标准到调度受理全过程,通过对急救指导、平均接处警时间等各项目标的周期性考核,制定各类应急指挥预案,优化流程,进行操练。全方位督促调度员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1.2.3 规范调度用语,提高服务水平

从“您好,120”开始到调度中的急救业务指导,科室分内、外、妇、儿专业制定书面的规范调度用语。在语音、语调、语气词上摒弃方言和个人用语习惯,沿用普通话中的规范标准语音与分站沟通,如用“明白”、“收到”替代“知道了”;与患者沟通时灵活运用普通话或方言,以取得高效、快捷、准确的效果。

1.2.4 人人参与质控,做质量的管理者

科室成立质控组,有固定的质控组长,但质控组成员由排班轮转,对质控管理目标项目内容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日查、周查和月查。对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制定下一步整改计划和措施。

2 结果

2.1 调度时间缩短,整体工作效率提升

平均摘机时间缩短,优秀率提高。从2006年的平均摘机时间为12 s,2011年平均摘机时间缩短到6 s。优秀率从2006年的30%提升到现在的80%,平均接处警时间2006年为150 s,2011年12月提升到平均100 s。2011年京珠高速7.22事件和2012年京珠高速5.28事件的院前指挥调度成为科学、高效、准确、及时的成功案例,多次被专家点评赞扬。

2.2 服务水平提高

从急救分站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患者对服务满意度评价显示,服务满意率显著上升,投诉减少,表扬感谢的电话反馈占回访事件的98%以上。

3 讨论

(1)调度工作质量事关院前急救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急救对象的生死存亡。因此,提高调度工作质量是提高出诊效率乃至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一环[3]。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对指挥调度实行全程量化质控与管理,对促进院前急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很有必要。

(2)管理指标的合理拟定和工作流程的规范优化是实行调度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调度工作具有多重性,既是技术工作又是业务工作还是管理工作[4]。对其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我们不断在工作中探索与提高。如对未分配上台的电话和震铃未接听的电话实行全部回拨这一质量控制指标是否适度合理,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3)对质量的管理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重在引导思想中的文化理念,院前急救理念的提升有助于调度员的自律、慎独与敬业。院前急救提倡黄金时间和急救白金10 min[5]等分秒必争的时间理念,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急救理念是调度质量管理的文化沉淀。先进的急救文化理念有助于质量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摘要: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 对受理120急救电话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标准,对指挥调度实行全程量化管理。结果 工作效率提高,平均受理派车时间缩短,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满意度达98.1%。结论 对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工作实行全程量化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升质量水平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院前急救,调度,质量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武秀昆.有关调度受理摘机挂机问题的释疑[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86.

[2]靳毅,袁海,王雅南.院前急救调度工作的绩效管理[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59.

[3]武秀昆.调度工作质量控制的标准确定与实用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0):947.

[4]武秀昆.院前急救调度工作量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9):851.

急救车急救标语 篇5

1、安全救护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对生命的`承诺,对爱的奉献。

3、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人类和平进步。

4、覆盖全市,统一调配,病人至上。

5、岗位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

6、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您的每一天。

7、和天使比爱心,与死神拼速度。

8、红十字应急救护,为您提供健康守护。

9、厚德,精医,博时,竟进。

10、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11、急救拨打120,统一高效更便民。

12、急救工作全天候,优质服务全过程,抢救治疗全方位。

13、急救为人道。

14、加强120急救网络建设,促进急救医疗服务均等化。

15、建设“快捷有效安全”的120急救网络。

16、精心救治,文明行医,服务热情,勇于奉献。

17、救死扶伤,争分夺秒。

18、救死扶伤争分秒,扶危济困献爱心。

19、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快速反应,救死扶伤。

20、凝聚人道力量,共建和谐社会。

21、抢救生命,快速反应。

22、人道,博爱,奉献。

23、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24、时间就是生命,呼救就是命令。

急救质量 篇6

在门诊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十几年来,我每天上班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抢救车内的急救器材是否齐备、完好,急救药品有无过期、变质和失效。尽管每天都重复着这一工作,但我却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因为我深知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资,只有确保急救物资的齐备完好,才能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保障。现将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例成功抢救病案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

病例简介:患者兰X,男,30岁,因咽喉疼痛到药店买药,店员推荐该患者使用头孢类药物,但未告知患者需要做药敏试验。患者在服药几分钟后便出现皮肤瘙痒与荨麻疹等症状。患者随即前往我院皮肤科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紧、面色苍白、出冷汗、紫绀、脉细速、血压下降等一系列过敏性休克症状。听到医生的呼救,我立即将抢救车推到皮肤科诊断室,配合医生对患者就地进行抢救。按照过敏性休克急救方法,我先将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根据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随后马上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同时给予患者氧气吸入。经过这一系列的抢救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胸闷气紧的症状消失,呼吸逐渐顺畅,血压回升至正常,根据医嘱又加入10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半个小时后,患者荨麻疹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在观察1小时后患者痊愈出院。

急救质量 篇7

1 资料来源

选取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急诊科接诊的创伤患者163例, 分为2个组, 以2006年1-12月接诊的80例为对照组, 2007年1-12月接诊的83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见表1。

经过检验,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例数、年龄、创伤原因及现场评估意识情况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

病例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 见表2。

对2组病例进行χ2检验, χ2=5.60, P<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1.6%, 高于对照组77.5%。

3 讨论

3.1 以往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层医院条件的限制, 无专人负责, 导致院前急救质量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人员安排不合理。基层医院急诊科由于人力不足、无专人负责院前急救等因素影响了现场急救职能的发挥。一旦遇到群众呼救或者110报警, 随机安排上班人员出车。②现场急救流程不够明确、合理。以往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无专门的流程, 途中监护也没有明确的流程和质量监督机制而导致抢救成功率不高。③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不到位。受基层医院条件的限制, 抢救病人相对较少, 急救仪器使用频率不高, 护士在现场急救中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够, 急救操作不够熟练等, 如气管插管成功率不高、反复静脉穿刺等均影响了基层医院对创伤病人的急救。

3.2 建立院前救护体系

鉴于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 2007年1月, 医院加强对创伤病人入院前管理, 改善院前急救模式, 优化急救流程。

第一, 建立完善的院前救护体系。

①增加护理人员配置数, 合理安排随车急救人员。在2007年1月申请院部增加2名急诊随车护士, 安排有一定工作经验, 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技能, 思想和业务素质较好的护士随车急救, 实行24小时值班制。②完善救护车内急救物品器械的配备, 备有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等常用抢救药品, 呼吸机、吸引器等抢救设备。③规定值班人员一旦接到报警, 3~5分钟内必须出车救护。

第二, 建立并完善创伤救护流程。

自2007年1月起规范了创伤现场急救流程, 具体步骤为:①快速外观评估判断伤情; ②根据评估情况, 决定建立循环或维持气道通畅或止血, 如心跳呼吸停止, 立即给予CPR, 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立即予以甘露醇250ml静注, 动态GCS评分等;发现患者意识不清,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排除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症状, 待初步控制休克、大出血后作进一步评估;③病史采集, 重点询问受伤时间、受伤方式、撞击部位、上止血带的时间要标明, 有无昏迷史等;④护理体检, 按创伤评分原则指导体检, 包括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部、骨盆、四肢、动脉和神经等。⑤安全转运, 对于严重创伤病人, 首先抢救生命, 然后利用好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 及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并汇报病情, 转运前, 对病情进行评估, 做好适当的救护准备, 转运途中,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动态变化, 保持气道通畅, 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 做到安全、有效, 保证患者到院时能及时检查、及时抢救和及时手术。

第三, 加强监督与培训考核。

科内每月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和呼吸机的应用等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 安排急诊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现场模拟抢救训练等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培训, 科内绝大多数护士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 能正确使用呼吸机、除颤仪、多参数监护仪, 掌握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 现场急救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车护士必须经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随车。

4 小结

基层医院是110、交警部门及群众首选的呼救对象, 如何有效地缩短院前急救有效时间, 安全将病人转送到医院内急救是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之一[2]。本文通过对2年来163例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 认为建立和完善创伤救援体系和创伤救治模式[3], 加强基层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 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 为院前和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 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邓勇, 柴中民, 韩庆.创伤急救模式对救治水平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11 (20) :682-684.

[2]何秀凤.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5, 19 (3) :545-546.

急救质量 篇8

1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急诊“120”共实施院前救护14645例,其中抢救成功为14066例,成功率达96%,年龄最大92岁,最小96 d。根据本院近二年来对住院患者的问卷调查、随访、结合急救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投诉和纠纷处理,将36例不满意事件分别列出并逐一分析。

2结果

医务人员自身因素,见表1。

3讨论

3.1 影响院前急救质量主要因素

3.1.1 医务人员自身主要因素

①急诊科医生、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术不熟练,反应不敏捷,动作迟缓;②在急救过程中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其严重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不向家属及当事人交代或交代不详细,如窒息、血压下降、呼吸心跳骤停等;③转送途中医生、护士观察伤病情不仔细,处理不及时;④现场检查不仔细、处置不当。在进行一些创伤性操作时未征得同意,侵犯了患者知情同意权;⑤现场急救后遗留一次性用品,可能招致医源性损伤,造成严重的不该发生的后果;⑥患者的贵重物品,没有妥善保管而丢失,造成矛盾和纠纷;⑦忽视诊疗护理记录的书写,家属知情记录不全,患者出现意外易导致家属误解;⑧服务态度方面,医护人员言语不慎,责任心不强。讲话不注意,解释不恰当,态度不够好。

3.1.2 院前救护设施缺陷

①急救器材检查维修不良,使其处于非应急状态或“带病上岗”;②出诊携带急救用品不全;③急救用完的物品、器械不能及时添加、复位,影响下次急救使用;④急救车性能不好,驾驶不稳妥;⑤交通不畅、出车路线欠熟悉,地址不详,不能在最短时间到达救护地点。

3.1.3 院前急救网络缺陷

①“120”专线故障,呼救信息不能及时接到。非救护业务占线(骚扰电话太多或熟人占用);②接听不详细、不规范,以致救护车不能及时接到患者,使呼话者不满意,影响急救效果。

3.1.4 院前急救管理缺陷

①领导管理力度不够,有布置没检查,赏罚不明,救护人员有章不循;③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不能满足病患要求。上述的调查结果和分析使笔者认识到,降低院前急救风险,细节管理是保障院前急救安全的良策。

3.2 对策与防范

3.2.1 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避免急救过程中因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引起事故,确保患者安全,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

3.2.2 强化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意识

院前救护工作具有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病种复杂、病情严重、环境复杂、条件差、口头医嘱多的特点,因此,要求医护的人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必要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当接到紧急任务后迅速出发[2]。抢救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干,干时能胜。

3.2.3 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要求是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良好的协调及应变能力。特别对新分配的医生、护士上岗必须进行严格的、高水平的岗前培训 ,选择有经验的医生、护士 “传、帮、带”后,经急救技能专业培训后才能单独上岗工作。培养和造就其服务勤、技术精,有全科救护知识技能的合格的出诊医护人员。在岗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急救技术的模拟训练,如常年坚持不懈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心电监护、中毒抢救、静脉穿刺留置针、外伤包扎、骨折固定等技能培训与考核;并要求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基础生命支持(ABCD)、尤其CPR,医护能配合默契[3]。

3.2.4 提高院前急救质量,重视院前急救的服务过程。

①建立等级责任制院前急救小组,人员配置充足,合理排班,做到老少结合,专长结合,新老搭配,医护配合默契,节假日弹性排班,领导昼夜开机,随时联系;②规范护理物品,抢救仪器的应用和管理:保证救护车单元的完整性,认真做好交接班,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各种抢救器材的操作考核和维护保养,随时检查、补充救护车单元内物资、药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并纳入交接班内容;③规范120急救调度管理制度 :“120”电话必须24 h专人值班随时接听,严禁私自使用急救专用电话,要求驾驶员熟悉掌握全市的地理方位、街、巷名称及路线,提供最短行车路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启用“电子地图”,使用规范用语、回答问题措词严谨、简练,最短时间内问清伤员的详细地点,伤病员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争分夺秒迅速出车,5 min内完成调动相关人员出诊,做好各项记录。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交通事故应报告有关领导,迅速组织后备急救力量;④规范途中通讯通畅制度:联系患者确保通讯通畅,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告之患者我们正以最快速度前往,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有效的自我救助;⑤规范院前现场急救方案: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需保持冷静的头脑,按院前急救“先救命后治病”的基本原则进行抢救,做到:1)尽量不盲目移动患者;2)注意“三清”(听清-患者或亲人的主诉,问清-发病经过与发病相关细节,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体征及面部表情);3)迅速完成必要的基本检查,针对性地按照从头-颈-胸腹-脊柱-四肢顺序进行,切勿漏查;4)认真做好必要的急救处理,如有效的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骨折固定,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执行急救口头医嘱时,一定要复述复核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核对无误后执行;⑥规范安全转运患者制度:转运患者途中,不管患者病情轻重,医护人员都要守护患者的身边,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者的面色、表情、瞳孔、意识、呼吸深浅度、血压、脉搏的变化,呕吐物、伤口渗血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并随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危重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应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患者到院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患者;⑦规范现场急救后医疗废品的处理 :必须将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安瓶等医疗废品全部带回、规范处理,以防流入公共场所造成危害,也利于医疗查对,保全证据。到达医院后要与急诊科医护人员详细交班,内容包括病情及用药等情况;⑧规范院前急救护理记录书写管理:及时、准确、记录院前急救,记录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所用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给进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及信息;⑨建立完善随访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才能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从而提高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

4小结

院前急救工作急危重患者多,抢救工作任务重,各项医疗护理操作频繁,安全系数小、医疗风险大,时有医患纠纷发生。急救安全隐患贯穿在诊疗护理操作和危重患者抢救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若处理不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或引起护理差错事故。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高标准、高素质急救服务队伍势在必行,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执行院前急救细节安全管理的措施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摘要:目的调查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之间在金坛市人民医院急救的1464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并结合急救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投诉和纠纷处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院前急救设施缺陷、院前急救网络缺陷和院前急救管理缺陷等方面。结论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强化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意识和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院前急救,质量,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4:15-23.

[2]彭刚艺.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

急救质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属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负责院前急救的急诊科医务人员共有28人,其中医生11人,护士11人,司机6人,救护车5辆,车上备有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机、电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心电机、快速血糖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简易担架、敷料箱、气管插管箱、急救箱(内放各类急救药品及物品)等。

1.2 方法

1.2.1 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急诊科护士长制订质量控制路径小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控制效果。

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1)政治思想素质:院前急救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情操,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形象。(2)业务素质:重点加强急救知识学术讲座和业务学习,定期学习培训(侧重于医德医风的学习、医疗护理纠纷的防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急救仪器设备、药物质量控制路径首先对救护车上所有仪器、药品、物品造册登记,定点安置,标志醒目,实行三级质量控制路径:一是每班对药品、物品的清点及仪器性能检查的交接,确保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有记录;二是设专人每周对所有药品、物品、器械的全面检查保养,确保四无、五定,并认真记录;三是护士长每周随机抽查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及器械质量及各班的记录情况。

1.2.2 评价方法

取质量控制路径实施前与实施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差错发生率.

2 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前后急救护理服务质量比较,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3 讨论

院前急救最大特点是情况紧急,有呼救立即出车,到现场立即抢救,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性,而制定科学、严谨、规范的急救护理路径是使救护工作达到迅速、准确、高效安全的有力措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反应能力及急救技术水平。实行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及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使急救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准确、及时处理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健康的护理问题,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急救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忙乱、无序。为此,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过去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隐患,加强了出诊前准备工作的管理,对急救药品、物品及器械实行三级质量控制路径,人人参与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药物器械准备不全、摆放位置不熟悉或对药物性能不熟悉等导致的紧张、慌乱或差错。将急救护理路径作为新入科人员的培训教材,使其在短期内掌握急救护理规范,避免处置失当[3]。实行质量控制路径后,有效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差错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上升。因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指示,而是主动地按照路径内容和程序有计划、有预见性地实施治疗护理工作,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救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紧急求救的心理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效果。结果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实施质量控制路径使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最。

关键词:院前,急救,质量控制,路径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晓玲,胡秋秋,唐唯佳.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运用于临床[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6):16~18.

[2]严翎,毕勤奋.推行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实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804~806.

急救质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对五个分中心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检查,质量控制检查表为护理部自行设计,检查中主要涉及的检查项目及常见问题见表1、2。

2 结果

2.1 2013年与2014年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见表1所示,2014年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合格率较高于2013年。

2.2 2013年与2014年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数字统计比较见表2所示,2014年较2013年有所减少。

3 讨论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质控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由于护理部人员配备不足,检查时间有限,在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时未能做实,做细;有些科室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参与科室护理质量检查的护理人员有时忙于院前出车,致使质量管理措施不落实,疏忽了潜在性安全问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别护士长强调客观因素,不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以致于护理质量管理停滞不前;每次检查结果虽与绩效挂钩,但个别护理人员思想不重视,有时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影响质控工作的落实。

护士长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人物,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和检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各分中心的质控小组应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注重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在次月进行检查时,将整改措施是否落实作为复查的内容,充分发挥护理部-分中心护士长管理体制的作用。

3.2 加强仪器、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确保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急救仪器、设备保养和维护不到位,如除颤完毕后不能将电极板擦拭干净;过期物品不能及时更换;使用完毕后的医疗垃圾不能及时处理;诊箱中药品过期或药品安瓿字迹不清晰。造成急救药品过期的原因有:①近失效期的药品无法退回医药公司;②由于中心采取标准化配备药箱,但医师救治患者时的用药水平和用药习惯不同,造成有些药物长期不用;③有时医师休假,同样造成诊箱内的物品不能及时使用[3]。④急救人员每班接班时要认真仔细检查诊箱内的药品和物品,由于药品多是一支支插在诊箱的隔板中,故而需要将每支安瓿从诊箱隔板上取下查对后再插回去,从而造成药物字迹不清晰。针对以上原因,分中心采取了相应的整改:①建立药品发放登记本,详细记录药品的有效期,同时按照失效期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②遇有短期内停用的诊箱,护士长要将诊箱内的物品进行调配;③在安瓿的尾端标注药物的失效期,方便药物的检查。

3.3 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质量标准。

规范急救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如院前急救护士工作职责,交接班制度,明确当班人员接班时要认真清点诊箱及出车所携带的仪器、设备等。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贵重仪器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送修;建立仪器设备消毒登记本,及时消毒,保持清洁。

3.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心是做好院前工作的前提。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懈怠,不能严格执行中心规定的护理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认识不到急救工作的风险性。护理部和各科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士自律及依法护理的意识,使护士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变为主动自觉地维护护理安全,使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只有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坚持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才能降低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 对护理部进行的质量控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护理质量有一定提高。结论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心,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冯晓薇,吴仙蓉,向美焕,等.质量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71.

[2]黄建英,应文娟,李一鸣,等.ISO9000标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6):1484-1485.

急救质量 篇11

近年来,国际生物恐怖活动的威胁日趋严重,美国“9·11”事件之后发生的“炭疽白色粉末邮件”,预示着生物恐怖已成为现实威胁,并成为恐怖活动的一种新手段[1]。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使得一些过去从未出现的传染病和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由于新的病原变异株而重新爆发流行。2003年春夏之交发生的SARS和近年肆虐于东南亚的禽流感均属于烈性传染病,对人类已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形式之一。无论是生物恐怖袭击还是烈性传染病,其本质都是生物污染和生物危害,都会危及国民健康与生命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积极应对生物恐怖威胁和烈性传染病,我们研制并定型了一种既具有过滤净化超压防护功能又具有过滤净化负压防护功能[2]的伤病员急救车,如图1、图2所示。

一方面,当需要通过生物污染区运送、急救伤病员时,急救车内部能形成超压防护,保护车内环境不受污染;另一方面,当需要运送、急救生物污染伤病员或烈性传染病员时,急救车内部能形成负压防护,保护车外沿途环境不受污染。

对防生物污染伤病员急救车(以下简称“急救车”)来说,车厢环境主要包括:超压/负压环境(压力、换气量、O2体积分数和CO2体积分数)、车厢温度环境、生物污染环境、振动冲击环境、噪声和照度等其他物理环境。为考核车厢环境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实现安全、舒适地运送、急救伤病员,我们对急救车的车厢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

2 超压/负压环境

采用美国TSI公司的压力计、多参数通风测量仪、风量测量仪和空气参数测量仪,对急救车超压/负压防护状态下的车厢压力、换气量以及O2体积分数和CO2体积分数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Pa

m3·h-1

结果表明:车厢超压/负压防护的各项指标均优于GJB 1629和WS 233的技术要求。说明研制的过滤净化超压/负压防护装置、采取的车厢结构密封措施是有效的,既能确保急救车通过生物污染区域运送、急救伤病员时,保护车内人员和环境不受污染,又能确保运送、急救生物污染所致伤病员或烈性传染病员时,保护沿途环境不受污染。

3 车厢温度环境

3.1 车厢温度和气流速度试验

在总后车辆装备检测试验中心高低温实验室对急救车车厢的升温、降温性能和气流速度(微风速)进行了试验。取车厢作业域内7个位置分别测试了人体头部、腹部和足部的温度和气流速度,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测点1、2、5位于车厢纵向对称平面内(X=0 m),测点3和7位于卧姿伤病员头部处,测点4和6位于车厢尾部左右角处。在每个测点的垂直方向上各分布3个测量位置,测点1、2、4、5、6对应人体头部、腹部、足部分别取距底板高度为1.6、1.1、0.1 m等3个位置[3],测点3和7分别取距底板高度为1.6、1.1、0.6 m等3个位置(0.6 m高度对应卧姿伤病员头部位置)。按GJB 898A—2004对各测点温度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车厢升温、降温特性如图4所示。

试验表明:在环境温度为46℃的条件下,启动制冷空调60 min,车厢内的平均温度能降到24.1℃;在环境温度为-41℃的条件下,启动加热装置60 min,车厢内的平均温度能升到14.4℃。图5为试验得到的7个测点在3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气流速度分布情况。

从图5可以看出,在Y=1.6 m水平截面内,测点1位于空调送风口附近,所以其气流速度最高;在Y=1.1和0.1 m(0.6 m)水平截面内,测点5的速度较高,测点3的速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测点5位于涡流运动的边缘,而测点3位于超压防护箱和担架支架(伤病员座椅)之间的区域,气流运动受到阻碍。测点4和测点6分别在Y=1.6、1.1和0.1 m水平截面内形成了关于测点5对称的速度分布。

3.2 车厢温度场和气流速度场数值模拟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试验只能得到车厢内有限测点的温度和气流速度大小,难以获得所有位置的温度和气流速度分布情况。为此,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4],通过建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方程,对急救车车厢内的稳态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使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控制方程的离散化,采用六面体单元对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单元数为410 000个。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上述试验一致。

分别进行了单独开启空调、同时开启空调与超压送风以及同时开启空调和负压排风等3种工况下车厢内温度场和气流速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车厢内绝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均在23℃左右,温差为3℃左右,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1.6 m高度水平截面(射流区域)内温差为5℃左右,站姿人体头部热舒适性稍差;超压送风或负压排风对车厢内温度场分布影响不大。

车厢内大部分区域的气流速度都在0.5~1.0 m/s,人员感受舒适性较好;1.6 m高度水平截面内气流速度较大,为2.0 m/s左右,使位于空调射流区域的人员头部产生一定的吹风感;超压送风或负压排风易造成车厢尾部和两侧壁区域的涡流运动,影响气流组织的分布形式和污染物的运动扩散。

以同时开启空调与超压送风为例,车厢内不同截面的温度场和气流速度场分布分别见彩色插页7-3图6、图7所示。

4 生物污染环境

4.1 车厢内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试验研究[5]

采用黏质沙雷菌,通过气溶胶发生器施放生物气溶胶,分别模拟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的车外生物污染环境和运送烈性传染病员时的车内生物污染环境,在车厢内对称中心处距底板高度分别为0.1、0.6、1.1、1.6 m处,依次设置了A、B、C、D等4个采样点,经安德森采样器采样后再经生化培养,即得到超压/负压防护下车厢内生物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试验场景及测点布置如图8~10所示。

按照急救车的实际使用情况,试验分4种工况进行:超压防护状态下不开空调、超压防护状态下开启空调、负压防护状态下不开空调、负压防护状态下开启空调。在上述各种工况下分别测试气溶胶发生后30 s、1 min、5 min和10 min时4个采样点的生物污染物浓度。结果见表4~7。

4.2 车厢内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数值模拟

跟温度和气流速度试验一样,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污染物浓度试验也只能得到车厢内有限测点的浓度大小,难以获得所有位置的浓度分布情况。为此,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方程和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超压/负压防护下急救车车厢内生物污染物的运动扩散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网格单元数为473184个。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上述试验一致。

同试验工况一样,数值模拟进行了超压防护状态下不开空调、超压防护状态下开启空调、负压防护状态下不开空调、负压防护状态下开启空调时,车厢内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场的仿真分析,结果见彩色后插页7-4图11~14所示。

仿真结果表明: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超压/负压防护下生物污染物颗粒在车厢内运动扩散的时空分布状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超压防护状态下车厢内污染物浓度很低,车内人员是安全的,负压防护状态下车厢内污染物浓度较高,医护人员应穿戴有效的个人防护器材(生物防护服、生物安全头罩)。

5 振动冲击环境

5.1 卧姿伤病员承受振动的仿真分析与道路试验

以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6,7]为基础,借助ADAMS软件,建立了包括车厢及车内急救设备、担架支架(含担架)、卧姿人体质量块在内的振动系统模型(见彩色插页7-4图15所示),模型拓扑结构如图16所示。

左右担架支架分别通过7个钢丝绳减振器与车厢底板相连。对担架支架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卧姿人体质心处垂向振动加速度时域波形如图17所示。

在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进行了卧姿人体承受振动的道路试验。将试验采集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担架支架上特征测点垂向振动加速度时域波形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如图18所示,二者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对比及相对误差见表8。

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但钢丝绳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减振性能的优化研究。

5.2 车载担架支架减振性能的优化研究

以担架支架上卧姿人体质心处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对钢丝绳减振器进行了参数优化,但优化后的减振效率仍只能达到14.7%,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并且在冲击减振效果中,动位移较大,稳定性不足。为此,在钢丝绳减振的基础上,在担架下支架和车厢底板之间对称布置了4个液压阻尼器,以弥补钢丝绳减振器阻尼过小的不足[8]。对加装钢丝绳-阻尼减振器的车厢振动模型再进行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如图19、图20和表9所示。

加装阻尼器后,钢丝绳减振器的安放位置、方向与加装前的优化结果几乎没有变化,但系统的减振效率明显提高。优化结果为:Ky=2 685 N/m,C=2 565 Ns/m,垂向减振效率η=1-0.3486/0.5608=37.84%,满足了工程设计要求。

优化前后担架支架上卧姿人体质心处垂向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比如图21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采用钢丝绳-阻尼减振器减振后的优化结果,基本保持了在相对较高频段内的减振效果,同时又在较低频率范围内实现了有效减振。总之,钢丝绳-阻尼减振器在相对较宽的频段内实现了有效控制振动的目的。

采用峰值为5 g、冲击持续时间为10 ms的半正弦波加速度脉冲作为系统激励计算冲击减振效果,得到优化前后担架支架减振系统冲击响应的相对位移和加速度对比,如图22、图23和表10所示。

从优化结果的对比图、表可以看出:加装液压阻尼器前(只有钢丝绳减振器),担架支架减振系统的最大响应加速度较小,但振动衰减缓慢,且最大响应位移较大,系统稳定性较差;加装液压阻尼器后,钢丝绳-阻尼减振器虽然使担架支架减振系统的最大响应加速度降低相对较小,但振动衰减迅速,且最大响应位移也较小,合理平衡了稳定性与减振效率这一对矛盾。

d B

6 噪声与照度环境

对急救车车厢内不同部位的噪声和照度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11、表12所示。

lx

7 结语

车厢环境质量直接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程度、身体健康、作业效率乃至生命安全,因而是卫生技术车辆十分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本文根据“防生物污染伤病员急救车”的特点,主要研究了超压/负压环境、车厢温度环境、生物污染环境、振动冲击环境、噪声照度环境的质量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影响车厢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不断改善和提高车厢环境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防生物污染伤病员急救车的车厢环境质量,实现安全、舒适运送、急救伤病员。方法:通过试验和仿真,主要研究并掌握车厢超压/负压环境、温度环境、生物污染环境、振动冲击环境、噪声照度环境等的质量状况。结果:车厢超压/负压环境、温度环境、生物污染环境、振动冲击环境以及噪声照度环境等均优于技术指标要求。结论:该车车厢环境质量良好。

关键词:急救车,超压/负压防护,生物污染,车厢环境质量,数值仿真,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新安,曹务春.生物恐怖的应对与处置[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刘亚军,徐新喜,王政,等.具有过滤净化超压和负压防护功能的车用生物防护系统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6):550-554.

[3]GJB898A—2004工作舱(室)温度环境的通用医学要求与评价[S].

[4]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徐新喜,刘亚军,王太勇,等.具有超压/负压防护功能的急救车防生物污染的安全性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7):105-110.

[6]王猛,徐新喜,任旭东.某型急救车担架台隔振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27(8):77-80.

[7]陈立平,张云清,任卫群,等.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ADAMS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急救质量】推荐阅读:

急救模式07-16

急救能力05-08

心理急救05-23

家庭急救06-17

触电急救07-01

急救转运07-02

急救处理07-04

急救策略07-26

急救价值08-03

外伤急救08-14

上一篇:幼儿教育的现状下一篇:组建学习型小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