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处理(通用12篇)
急救处理 篇1
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过程、内呼吸过程和血液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呼吸衰竭通常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1呼吸衰竭的分类
根据血液气体的变化特点, 通常把呼吸衰竭分为低氧血症型 (即Ⅰ型) 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 (即Ⅱ型) ;根据主要的发病机制不同, 也可将呼吸衰竭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两大类;根据原发病变部位不同又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根据病程经过不同还可将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
2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除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症状外, 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缺氧和CO2潞留所引起, 但它们大都相互错杂,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四方面。①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②低氧血症所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 表现为频率和节律方面改变, 如中枢性呼吸衰竭呈潮式, 间歇或抽泣样呼吸。周围性呼吸器衰竭辅助肌活动加强, 表现为点头或提肩样呼吸器。主要体征有紫绀、烦躁、焦虑、意识模糊、谵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震颤;③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头痛, 主要体征有皮肤和结膜充血、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体循环血压高、神志改变, 淡漠、昏睡, 扑翼样震颤等;④呼吸衰竭所引起各脏器功能障碍, 如心功不全, 血清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等均可升高, 严重缺O2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3呼吸衰竭的治疗
呼吸衰竭可直接危及生命, 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①积极除去诱因, 如抗感染、清除蛇毒, 切除胸腺等;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以保障充分通气与供氧。气道不畅使呼吸阻力增大, 呼吸功消耗增多, 加重呼吸肌疲劳, 也使炎性分泌物排出困难, 加重感染, 同时也可能发生肺不张, 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a.清除口、咽、喉及下呼吸道分泌物, 在患者排痰功能仍健全时, 可应用祛痰药, 并注意气道的湿化, 痰液的稀释。当排痰功能丧失时则通过人工吸引的方式来排除, 对于深部大量分泌物积聚不易排除者, 可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取。b.解除气道痉挛, 可选用茶碱、B-肾上腺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淡化异丙阿托品等。目前推荐首选气道吸入, 但在气道阻塞严重时气雾剂或雾化吸入均难以吸入肺内, 应首先静脉给药;③纠正缺氧:a.给氧指征:氧疗是通过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增强氧的弥散能力, 提高PaO2和SaO2, 增加可利用的氧, 氧疗对低肺泡通气、氧耗量增加,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障碍的缺氧有效, 而对肺炎所致的实变, 肺水肿和肺不张引起的肺内动静脉样分流产生的缺氧疗效不明显。一般认为当PaO2<8Kpa (60 mm Hg) , SaO2<90%应给予吸氧。b.给氧浓度:①高浓度给氧:吸入氧浓度>50%或纯氧, 多用于急性呼吸衰竭, 如呼吸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和ARDS等严重缺氧患者, 应用高浓度或纯氧吸入。因重要脏器如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 PaO2<3.3 kPa (25 mm Hg) 时即丧失功能, 严重缺氧超过数分钟, 即使高浓度吸氧, 仍可产生不可复原的损伤。高浓度氧吸入, 细胞内氧分子还原成水时产生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 (H2O2) , 若超过组织抗氧化系统如过氧化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酶的清除能力, 可造成肺组织损伤;②低浓度 (≤35%) 持续氧疗:在缺氧伴CO2潴留的患者, 一般宜用低浓度持续给氧。以往过分强调了低氧驱动性减低危险, 事实上低氧血症比高碳酸血症更危险。c.给氧方法:①常用的为鼻导管或鼻塞给氧, 其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关系如下:吸入氧浓度%=2 1+4 ×吸入氧2流量 (L/min) ;②面罩吸氧:简易方式面罩, 面罩两侧有气孔, 呼出气可经气孔排出, 当氧流量>4 L/min时不会产生重复呼吸, 增大氧流量可达50%~60%, 此种面罩吸氧浓度不稳定。另一种Ventari面罩, 根据Ventari原理制成。在喷射气流周围产生负压, 携带一定量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或侧孔流入面罩。因输氧孔有一定口径, 以致从面罩边缝或侧孔吸入的空气与氧混合后可保持固定的比例, 调整面罩边缝的大小和驱动氧流量, 可改变空气与氧比例, 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氧浓度的高低。
4讨论
对于重症的病例, 即使在休息状态下无缺氧的表现, 也应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有低氧血症者, 通常需要比较高的吸入氧流量, 使SpO2维持在95%以上。避免离开氧气活动 (如:上洗手间、医疗检查等) 。须注意部分患者经氧疗后虽SpO2能维持在93%~95%, 但呼吸频率仍在30~50次/min, 呼吸负荷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时应及时考虑作进一步的呼吸支持治疗。若需高流量 (>5 L/min) 吸氧, 才能使SpO2维持在90%以上者, 建议选用面罩吸氧, 但应避免过高浓度吸氧而导致进一步的肺损伤。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3) :130-134.
急救处理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骨折的症状及处理原则
掌握骨折急救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2)能力目标
能在骨折发生时冷静恰当地实施急救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幼儿骨折事故的处理技能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课程导入:5岁的瑶瑶不幸前臂骨折,家长将瑶瑶送到医院,医生初步做了检查,只是进行简单的固定就让家长带孩子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家长发现瑶瑶的手臂出现了异常,带孩子重新回到医院,令医生和家长惊讶的是,孩子的手臂出现了畸形,原来,当时没有对瑶瑶进行深度检查,孩子的手臂骨折远比医生想象的严重,未及时纠正,出现畸形。讲授新课:骨折的症状
(1)因断骨刺伤周围组织,有剧烈疼痛和局
部明显的压痛;(2)骨折后失去正常功能;(3)组织肿胀,局部出现畸形。
幼儿骨折特点:由于幼儿骨骼韧性大,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容易被忽视。
急救原则:(1)观察伤者情况,若有大出血,先止血;
(2)制动,固定。
现场处理:视频演示
肢体骨折,肋骨骨折,颈椎骨折,腰椎骨折
2、技能训练
学生以自然小组为单位,进行四种骨折急救的模拟操作,分别扮演受伤者和施救者,并进行角色互换。
3、技能提升
情景模拟比赛(自然小组)
要求:(1)全员参与,每个成员都要有具体分工;
(2)组长分配角色,自备道具;
(3)施救方法展示清楚到位,要点明确
(4)每一小组推举三名评委;(5)每组所得分数计入平时成绩;(6)表演结束后,学生代表进行评价
教师准备:五种具体情境
学生抽签准备5分钟--各小组表演---代表打分
4、总结评价
农村易发事故的急救处理等 篇3
一、被狗咬伤。农村有养狗看家的习惯,且狗都是自由放养,狗咬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被狗咬后,特别是咬出了血时,要抓紧时间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2%的苏打水或肥皂水反复擦洗伤口,并立即到防疫站或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二、被蛇咬伤。在夏秋季节,农民耕作或夜里出行时,易被蛇咬伤。当被蛇咬伤时,如能断定是无毒蛇咬的,则只要对伤口用清水反复冲洗即可;如果不能肯定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乱跑,避免毒素加快吸收,同时用绳子或带子紧扎伤口近心脏的一侧,但注意每隔30分钟解松绳带1~2分钟,并立即用利刀在伤口切十字口,用力挤压伤口两侧排出毒液。同时,应尽快请医生上门诊治或送患者上医院,上医院时,患者最好坐车或用担架抬送。
三、意外触电。有的农户家里的电线架接不规范或电线杆倒塌等原因,引发意外触电事故。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用干木棍或竹竿挑开电线隔断电源,而后立即把触电者外衣脱掉,仰面放于湿地面上,并用湿沙或湿润的细土覆盖触电者腹部以下,促使触电者身上积电尽快释放。同时立即通知医院来急救。记住:隔断电源前一定不能直接用手去拉触电的人。
四、溺水。当发现有人溺水时,如水面不大,先可把长棍伸给溺水者或抛给轮胎等进行施救;如下水施救时,一定要游到溺水者的背面,抓住溺水者的头发并尽量使溺水者的头露出水面。救上岸后,先要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淤物,确保呼吸道畅通。然后,把溺水者脸朝下压肚子,使喝入的水全部吐出。对溺水严重的,还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为医生抢救赢得时间。(江西省兴国县政府农办 张魁 邮编:342400)
小心报纸上的杀手
时下,报纸已深入千家万户,很多人都习惯用旧报纸包裹食品。我国目前的报纸还是用油墨印刷,其黑色染料中含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它的毒性与农药差不多。油墨内多氧氯联苯随着包装的食品进入人体,积累到0.5~2克时,就会引起中毒,轻者眼皮红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严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破坏细胞的遗传基因,引发癌症,直至死亡。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急救处理措施 篇4
1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主要症状
1.1 全部胎衣不下
新生犊牛产出后, 全部胎衣滞留在子宫或阴道内, 有的部分胎衣外露在阴门之外, 呈红色→灰红色→灰褐色的绳索状, 带腥臭味, 质脆、易断。
1.2 部分胎衣不下
就是犊牛产出后有部分胎衣仍残留在母牛子宫内, 不能正常排出。
母牛胎衣不下时常伴有子宫炎和子宫颈延迟封闭, 胎衣腐败分解产物可被母牛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性反应。子宫内的胎衣在1~5d内会分解腐化, 并从子宫排出, 排出时可看到有红褐色的恶臭粘液和胎衣碎块。由于牛的耐受性较强, 故常无严重的全身症状, 农户也不太注意。病初只见牛拱背、举尾及努责。当胎衣腐败产物被机体吸收后, 母牛体温开始上升, 食欲减退或停止, 进而出现乳房炎、少乳或停止泌乳等症状。发病严重时, 母牛会因等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2 治疗
2.1 药物治疗
在犊牛产出后12~24h, 发现胎衣不下时应进行药物治疗, 可选择注射催产素:牛肌肉注射50~100单位, 视牛的体重用药, 若在2个小时后未排出, 可再进行重复注射1次。当牛出现发烧时可在另一侧进行肌肉注射退烧、消炎药物, 30%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1ml/kg牛, 每天1次, 连用2~3d。
2.2 手术剥离治疗
当药物治疗后, 胎衣仍不下, 需进行手术剥离。牛胎衣不下手术剥离最佳时机为产后24~36h, 但在炎热的夏季最好在胎衣不下10~36h内进行。剥离时应固定栓好牛, 让畜主站在一旁抓住牛尾巴, 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母牛外阴, 手戴长袖塑料手套握住胎衣轻牵拉, 顺摸着胎衣伸入子宫内, 沿宫壁或胎膜找到子叶基部, 向胎盘滑动, 以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住胎衣成束状, 并以拇指辅助固定子叶, 然后以食指和中指剥离开母、子胎盘相结合的周缘, 待剥离半周以上后, 食、中两指缠绕胎盘周围的胎膜, 以扭转的形式将胎膜从小窦中拔出。手术剥离时动作要轻, 不能强拉、大力扯, 这样容易拉扯断胎衣, 不利于手术剥离, 同时必须在牛安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剥离必须完全剥离, 不能留有残质, 手必须伸到牛子宫最深处剥离。手术剥离后要进行消炎, 可以用青霉素500~1000万单位, 用100~150ml生理盐水稀释, 然后通过输精枪塑料管套+50ml塑料注射器子宫灌注;同时肌肉注射30%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1ml/kg牛, 每天1次, 连用2~3d。
3 总结
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 篇5
毒物的分类是根据来源和用途将毒物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
中毒的原因根据不同将分为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
职业性中毒 在农药、化肥、药物及各种化学试剂、工业原料等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劳动安全保护,接触有毒的原料、中间产物、成品以及在有毒物品的保管、运输、发放、使用过程中违反安全防护制度均可引起中毒。职业性中毒以慢性中毒常见。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概况 篇6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方法;治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27-01
在急诊科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从而导致呼吸减弱,情况严重者,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尽快洗胃清除毒物,及时配用解毒药物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的关键。农民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人群之一,所以农村医务人员关于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处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抢救成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23.5岁,其中喷药时皮肤中毒14例,为自杀口服中毒17例。毒物种类:敌敌畏、敌百虫、倍硫磷、乙硫磷、甲胺磷、马拉硫磷等。中毒严重的有8例,中等程度中毒的有10例,中毒较轻的有12例。中毒症状: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头晕、多汗、躁动、昏迷、失禁等。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处理法 一般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通过插胃管用水对胃进行彻底清理,直到胃液全部纯净为止,同时对头面颈部进行彻底清洗,褪去有毒物沾染的衣服;第二,中毒近期内重复注射ChE复活剂;第三,通过抽血来判断中毒轻重和用药量;第四,给中毒严重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1.2.2 药物治疗 迅速给患者进行阿托品肌内注射,根据中毒程度,判断注射量:中毒较轻者2-3mg,1次/1-3h;中毒中等程度者3-5mg,1次/20-35min;中毒严重者5-10mg,次/16-36min。
对于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只需根据病情轻重来选择用药剂量,无需规定用量限制。比如,中毒严重患者,可以先注入10mg阿托品,如果注射后没有反应,10min后可以继续10mg,直到完全阿托品化,然后维持16min左右注射一次。如果出现阿托品使用过量的情况,要马上减少用药量或者拖长供药时间,如果出现不足,就及时加大注射量。
1.2.3 呼吸治疗法 患者出现深度昏迷、低氧血症、呼吸减弱、心跳减速、血流不稳定等状况,要考虑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把最先PEEP水平设置为6cmH2O,并把间歇强制通气和压力支持进行结合,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
2 结 果
8例中毒严重患者中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是呼吸肌麻痹,10例中毒中等程度患者中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是室性心动过快。总死亡率为7.8%。8例患者进行了呼吸机辅助治疗,经过长时间救治,22例最终痊愈。
3 讨 论
有机磷农药毒液一旦进入小肠,人体就会更快将它吸收,所以,及时对胃进行彻底清洗是中毒急救成功的关键,纵然中毒时间已经超过6小时,依然要对患者进行洗胃处理。对于说不清毒物名称的患者全部使用清水洗胃,清水温度維持在30摄氏度左右,温度过低的话,会引起患者身体颤动,温度高于人的正常体温的话,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扩张,从而加强对毒液的吸收,反而不利于急救。在患者洗胃的时候,要让他头顶比腰腹部位置低,这样可以加快胃液引流,防治出现窒息[1]。对那些中毒严重出现深度昏迷的患者,要进行气管插管洗胃,这样做能对气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洗胃时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一,胃管插入后要先把胃中毒物吸尽,然后再灌水;二;灌水量不能过大,以免导致胃扩张,使毒液进入身体其它部位;三,要根据患者中毒轻重、身体状况来确定洗胃时间和灌水量;四,洗胃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对胃造成损害;五,及时预置导尿管,及时运用利尿剂,使得毒液尽早排出;六,洗胃后,如有必要,给患者导泻,因为中毒后,患者的肠位移动能力较差;七,及时更换被沾染的衣物,对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清洁处理,以免毒物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
阿托品的使用要坚持用药早、迅速、多次、适量的原则,在洗胃的时候就要进行,直到出现阿托品化[2]。阿托品的使用在药量、用药时间、毒物种类、毒物吸收程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医学家们主张的是“在观察中用药、在用药中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3]。阿托品化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抑制腺体分泌,扩张血管,导致皮肤干燥,面色发红;二,瞳孔变大;三,心率大于100/min;四,体温升高;五,阿托品使用过量,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等现象。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过程中,长托宁的治疗效果比阿托品的更好,有医学专家建议,让长托宁结合复能剂代替阿托品作为常规解毒剂使用,长托宁的用药剂量一般为:中毒严重者13.0mg,中毒中等程度者7.0mg,中毒程度较轻者2.7mg[4]。
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止中间型综合征,就是患者在胆碱现象消失之后,出现肌无力、发声困难、抬头吃力、呼吸肌出现麻痹、呼吸困难等症状[5]。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间型综合征,应该立即使用呼吸机进行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是否合理,是急救能否成功的关键,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毒物在体内发展迅速,这就要求基层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洗胃技巧与用药对策,科学合理用药,帮助患者净化血液,保持呼吸顺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成功急救,从而降低中毒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王和厥.有机磷中毒病人人工气道洗涤排痰法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1,17(6):329-330.
[2] 任广兴.延时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9(7):423-425.
[3] 崔新厂.应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1例[J].临床荟萃,2008,18(16):709-710.
[4] 惠志清,朱沙,周玉梅.纳洛酮抢救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0,10(6):26-27.
心脏刀刺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2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53岁, 平均年龄35岁, 均为胸部或胸腹部刀刺伤入院。同时合并心包填塞2例, 失血性休克6例, 肺破裂2例, 血气胸2例。
1.2 麻醉方法
入室立即面罩给氧, 迅速建立两条以上外周静脉通路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经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均选用全麻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 术后均带导管送重症监护病房。
1.3 监测及麻醉处理
麻醉早期以浅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 血气胸及心包积液未纠正前宜慢速输液, 其速度以维持收缩压在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左右即可, 血气胸及心包积液纠正后快速输液, 液体以平衡液为主, 辅以血浆代用品以及全血或成分血。血压维持不满意时可灵活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休克得到纠正后应相应加深麻醉, 尽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均急诊直入手术室, 其中3例患者入室紧急行表面麻醉气管插管, 立即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 抗休克治疗同时运用静吸复合麻醉行开胸探查, 迅速控制大出血, 心脏修补, 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7例给予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芬太尼、依托咪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行开胸探查。2例术前合并血气胸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2 结果
术后全部带气管导管返回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其中1例术后3 d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例5 d后败血症死亡, 其他10例均清醒拔管, 痊愈出院。
3 讨论
心脏创伤病情严重且变化快, 病死率高达50%~80%[1].能否迅速有效地控制大出血, 恢复有效血容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转归和预后。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围麻醉期处理,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遵循从简从快的原则。在麻醉诱导前, 积极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 补液以新鲜全血或成分血为原则, 晶胶体相结合, 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最大程度缩短组织低灌注时间, 这是麻醉和手术成功与否, 以及术后并发症是否发生的关键。补液期间即时监测血液成分, 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来指导输液, 可避免合并有肺损伤患者因过度输液而发生肺水肿, 以及防止急性右心衰竭。在快速补液的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尽量使平均动脉压达50~60 mm Hg.对于心包填塞的患者是否术前行心包穿刺有不同意见[2], 如即将发生心搏骤停可术前心包穿刺减压。对合并血气胸患者, 如病情稳定可先行胸腔闭式引流, 遵循以浅全身麻醉加肌松药的原则[3], 麻醉诱导应尽量避免使用显著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抑制心肌的药物, 麻醉深度宜先浅后深。本组2例血压测不出, 呼吸微弱, 未用任何麻醉药, 除紧急气管插管外, 余10例麻醉诱导均选择常规诱导药物, 剂量较正常用量减少1/3~1/2,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均获满意效果。因异丙酚在麻醉诱导期间有心肌抑制作用, 降低血压作用强[4], 所以要慎重用药。危重患者早期甚至仅用少量镇痛药或镇静药即可进行手术, 防止造成严重循环抑制。麻醉深度应先浅后深, 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预防心搏骤停, 保护心、脑、肾功能,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整个抢救手术麻醉过程中, 应积极治疗失血性休克。一般情况下应实施头部降温, 实行脑保护。可给予激素、脱水剂如甘露醇、碳酸氢钠纠酸。在行心脏破裂修补术之后, 中心静脉压 (CVP) 一般维持在5~10 cm H2O, 平均动脉压 (MAP) 维持在70~90 mm Hg, 心率100次/min, 同时根据MAP、CVP指导输液和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保证心脏氧供需平衡,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氧耗, 以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防止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填塞的患者,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的连续监测, 是判断循环骤停的较为敏感指标[5]。
4 结论
心脏创伤急救不应当拘泥于一般麻醉处理, 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麻醉方式, 从而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中民, 范慧敏, 卢容, 等.心脏破裂早期诊断及处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 (3) :156-157.
[2]朱水波, 殷桂林, 庞大志, 等.急性心包填塞的外科救治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 2005, 28 (1) :28-29.
[3]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817.
[4]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84.
严重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急救处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肝破裂54例、脾破裂组86例、肾破裂组30例以及胰腺破裂组30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保密知情书, 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入选标准:①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②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护理人员, 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排除指标:①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4脏器损伤标准:根据美国创伤学会于制定的脏器损伤分级, 将损伤分为Ⅰ~Ⅴ级。Ⅰ级为最轻伤, Ⅴ为最重。①Ⅰ级血肿固定在包膜下, 面积<10%, 包膜撕裂, 深度<1 cm。②Ⅱ级:血肿在包膜下, 面积<50%, 包膜撕裂直径<5 cm, 深入实质1~3 cm, 未累及小梁血管。③Ⅲ级:血肿面积>50%, 或有实质内血肿破裂, 撕裂深入实质>3 cm或累及小梁血管。④Ⅳ级:撕裂导致失血大于人体血液量25%。⑤Ⅴ级:脏器完全碎裂。
1.5急救处理方式
1.5.1研究组:采用急诊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即患者进入急诊室后, 医师立即采取补液, 止血抗休克治疗以及床旁B超明确出血部位后, 立即送手术室进行剖腹探查手术, 手术后将患者送入ICU病房进行相应治疗, 如呼吸机辅助呼吸, 补液输血, 抗休克, 抗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待患者一般症状稳定后, 转普通病房继续进行[3]。
1.5.2对照组:采用急诊室-普通病房或ICU-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即患者进入急诊室后, 医师对患者进行保守观察, 询问患者外伤史, 查体, 进行腹腔穿刺, 床旁B超或CT检查, 同时进行积极补液抗休克等治疗, 若患者症状稳定, 则转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若患者病情严重则转ICU继续观察, 若患者出现休克、持续腹痛进行性加重, 呕血, 腹部移动性浊音表现, 则转手术室进行手术探查, 术后和研究组治疗顺序一样。
1.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病死率。
1.7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 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 采用均数±标准差 (±s) 描述, 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 用χ2检验法。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脏器损伤分级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脏器损伤分级 (Ⅰ~Ⅴ)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死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死率分别为: (213±23) m L、 (75±13) min、2%; (426±102) m L、 (125±38) min、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5.9、5.6,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一般腹腔脏器损伤后, 首先要进行的是补充血容量, 以及压迫止血, 多通路补液是抢救的前提。在临床中颈外静脉置管最为有效。在血源未及时提供时, 按失血量的3倍补充液体或血浆代用品[4]。第二要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导尿判断泌尿系统有无损伤, 影像学检查确定脏器损伤的范围, 观察外伤后是否出现休克、贫血等症状, 依照受伤部位、临床表现进行床旁B超定位, 一旦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应该积极送手术室, 避免病情加重。术中要全面检查腹腔, 避免遗漏其他脏器损伤, 避免二次进腹。如患者损伤重、不能承受手术时, 仅给予有效止血暂时关腹的处理。手术完成后, 还需要进行补液、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并发症。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死率分别为: (213±23) m L、 (75±13) min、2%; (426±102) m L、 (125±38) min、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研究组患者采取的急诊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较对照组治疗顺序更为合理, 更能减少患者术后的病死率, 此治疗方式不仅减少患者搬运环节, 避免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所需时间,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5,6]。有文献报道对于严重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应该避免早期保守治疗, 因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 因为严重器官损伤者早期表现为腹腔出血, 从无症状到重度休克、意识障碍需要一定观察时间, 而且伤员早期不能提供明确症状, 造成诊断的延误。文献指出[1]早期出现休克、持续腹痛进行性加重, 呕血, 腹部移动性浊音, 检查腹腔穿刺阳性, 血红蛋白下降, 表示有大量失血, 结合B超、CT检查准确率高, 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而若对患者早期采取观察, 或转普通病房后, 会失去手术救治的最佳时间, 增加术后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 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在救治中, 因减少搬运环节、避免重复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所需时间, 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从而为救治赢得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我们对两组人员采取不同急救处理方式, 研究组患者采取:急诊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对照组:急诊室-普通病房或ICU-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脏器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死率、分别为: (213±23) m L、 (75±13) min、2%; (426±102) m L、 (125±38) min、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在救治中, 因减少搬运环节、避免重复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所需时间, 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从而为救治赢得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腹腔实质脏器,损伤,急救
参考文献
[1]黎介寿.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26 (8) :561-562.
[2]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318-1345.
[3]王荣华, 张勇刚, 陈军, 等.外伤性脾破裂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22 (1) :55-57.
[4]戴朝久, 许永庆.脾外伤的分级与外科治疗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12 (24) :711-713.
[5]Christopher P, Michetti, M.D, et al.Physical Examination is a Poor Screening Test for Abdominal-Pelvic[J].J Surg Res, 2010, 159 (4) :458.
急救处理 篇9
1 临床资料
2006-2008年, 本科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 (GCS≤8分) 患者85例, 均经临床表现及头颅CT确诊。其中男性62例 (72.9%) , 女性23例 (27.1%) , 年龄14~76岁, 平均46岁。脑挫伤32例, 硬膜外血肿26例, 脑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24例, 脑干损伤3例;其中并发脑疝12例。受伤原因:车祸62例, 跌伤9例, 打伤8例, 其他6例。治疗方法:48例无手术指征者在急诊外科监护室 (EICU) 进行救治, 给予相应急救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7例需手术者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送入ICU, 进行多系统综合监护。
2 急救
2.1 急诊抢救
患者送入急诊科后, 要及时、果断、准确地进行抢救, 掌握急救原则, 迅速判断患者伤情, 同时维持气道通畅, 建立有效的静脉大口径通道, 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若病情允许应立即做各种辅助检查, 如CT、X线等, 快速检查诊断和紧急处理应穿插进行。
2.2 病情观察和监测
(1) 意识。意识是颅脑外伤最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意识状态标志着颅脑损伤的程度, 病情愈后的趋势[3]。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因此应注重了解颅脑损伤后的意识状态、昏迷程度及变化趋势, 可通过GCS评分进行动态观察, GCS评分逐渐上升, 作为病情好转的标志, GCS评分持续下降, 说明病情加重, GCS评分升降不定, 说明病情反复。 (2) 瞳孔。瞳孔变化是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变化的可靠体征之一, 应随时观察并记录。一般急性期15~30min观察1次, 如两侧瞳孔不等大, 一侧进行性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并伴有意识障碍, 则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发生, 应及时汇报医生行手术治疗;如果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大、对光反应差等为脑干损伤的特征;如果双侧瞳孔散大、伴深昏迷、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是患者病危的现象, 应及时报告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本组12例并发脑疝的病人, 通过护士认真仔细观察, 及时提醒医生, 争取手术时机, 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3) 生命体征。颅脑损伤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能较早反映颅内继发的损伤。每15~30min测量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若患者出现血压增高, 呼吸深慢, 脉搏慢, 则表明有颅内血肿形成并导致颅内压增高, 有小脑幕切迹疝的可能。若脉搏细速, 血压下降, 呼吸浅慢不规则, 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或合并内脏损伤。体温的变化, 一般病人在颅脑损伤急性期体温可达39~40℃, 经5~7d后逐渐下降。如体温持续不退, 或下降又上升, 要考虑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所致。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可高达40℃以上, 且持续较长时间, 直接加重病情, 甚至威胁病人生命, 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4) 神经系统。观察肢体瘫痪及各肢体抽动的先后情况, 对诊断受伤部位有一定帮助。如脑挫裂伤后可立即出现一侧肢体偏瘫的状况;伤后进行性加重的瘫痪或延续出现的一侧病理反射阳性是脑部受压的表现, -般是瘫痪肢体对侧的脑部受压。如有大脑强直状态、角弓反张样抽搐则为脑干损伤。
3 护理
3.1 急救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 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脑疝病人应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降低颅内压;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3) 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失血过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休克病人应快速输血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 同时保持平卧、注意保暖。
3.2 一般护理
(1) 体位。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有脑脊液鼻漏者, 需半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 头偏向患侧, 以便引流, 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2) 呼吸道护理。患者取头高位, 床头抬高15°~30°,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痰液黏稠给予雾化吸入。每1h拍背协助排痰1次, 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对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病人行气管切开术, 加强气管切开护理, 吸痰动作要轻, 以防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前后给予气管内滴药, 使痰液稀薄, 易于吸出。气管切开患者, 纱布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套管加盖双层湿盐水纱布, 保持气道湿化, 防止灰尘、异物吸入。1日2次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3) 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 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 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 严禁阻塞, 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 以免引起逆行感染[4], 每日测体温4次, 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4) 高热护理。感染或脑干损伤均可引起高热, 应查明原因。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 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 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 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 (5) 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 定时翻身拍背, 清理呼吸道, 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每日按摩骨突部位, 做好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的发生。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 应由专人看护, 给予适当约束, 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6) 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恶化与护理密切相关, 因此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对患者要给予安慰, 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做好亲属工作, 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通过对8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工作的回顾总结分析, 笔者深刻体会到, 在救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过程中, 严密观察病情,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和精心护理, 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和精心护理, 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开颅手术56例, 保守治疗29例, 治愈64例, 占75.3%, 好转12例, 占14.1%, 植物生存2例, 占2.4%, 死亡7例, 占8.2%。结论:严密认真仔细的观察,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是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急救处理,护理
参考文献
[1]李东海.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进展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2) :26.
[2]张小年, 张皓.创伤性颅脑损伤国内研究进展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 14 (2) :101-104.
[3]李桂荣, 张洪霞, 王开玉.浅谈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J) .现代护理, 2009, (10) :155.
急救处理 篇10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中男性58例, 女性10例;年龄9月-54岁;特重烧伤1例, 重度烧伤12例, 中度烧伤39例, 轻度烧伤16例。其中火焰烧伤36例, 热液16例, 热蒸气13, 热金属3例。
2 急救处理
现场抢救要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危及生命的救治措施。迅速脱离热源, 用非易燃物品覆盖, 隔绝灭火;忌奔跑呼叫以免风助火势、烧伤头面部及呼吸道。被热液浸渍过的衣裤, 在冷水冲淋后剪开取下, 注意强力剥脱易撕脱水疱皮。小面积烧伤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或浸泡。在现场附近、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 或行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以保护受伤部位。火焰烧伤常使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伤,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临床治疗
3.1 烧伤休克
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 关键在于补充液体。患者入院后, 立即寻找较粗且易于固定的静脉行穿刺或者切开, 以保持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早期补液方案如下[1]:伤后第1个24h, 每1%烧伤面积 (II°、Ⅲ°) 补胶体和电解质液共1.5 m L/kg (小儿2.0 m L/kg) ;胶体和电解质液比例为0.5:1, 广泛深度烧伤、小儿烧伤可为0.75:0.75;另加50%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 m L, 总量的一半应于伤后8h内输人。第2个24h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1个24h的一半, 水分仍为2000 m L。严重烧伤后因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 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广泛增高, 大量补液加剧渗出, 细胞间隙积液将影响氧的弥散;体腔内组织水肿、积液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故快速补液时不得不慎重, 特别是婴幼儿。广泛深度烧伤者, 常伴有较严重的酸中毒和血红蛋白尿, 在输液成分中可加1.25%的碳酸氢钠。由于病人伤情及个体差异, 抗休克期间更应强调严密观察, 要根据病人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监测尿量、精神意识、脉搏、血压及呼吸等;如果出现血压低、尿量少、烦躁不安等现象, 则应加快输液速度;输液的同时, 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的通畅。否则, 只靠输液, 休克期是不可能平稳度过的。
3.2 烧伤全身性感染
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 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创面烧伤创面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一旦发现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 患者在伤后2天内均用青霉素治疗, 根据其体温变化调整或停用, 或者改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等[2]。严重并发全身性感染可联合应用三代头孢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静脉滴注。感染症状控制后, 应及时停药, 烧伤创面未修复前常伴有体温升高, 不及时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同时, 注意患者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的纠及脏器功能的维护等。
3.3 创面处理
I°烧伤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消退。如烧灼感重可涂薄层油脂。小面积浅Ⅱ°烧伤清创后, 如果水疱完整, 要保留, 只需要抽去水疱液, 消毒包扎即可。如果水疱皮已撕脱, 可无菌油性敷料包扎。如创面已感染, 应勤换敷料, 清除脓性分泌物, 保持创面清洁, 多能自行愈合。深度烧伤应选择外用抗菌药物如1%磺胺嘧啶银霜剂、碘伏等;同时积极手术治疗如早期切痴或削痴, 并立即皮肤移植。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需要皮肤移植。
3.4 吸入性损伤
1) 吸氧:伤后立即吸高浓度氧, 立即70%以上高浓度氧, 尽快使血CO浓度降至正常, 时间为13h左右;之后吸40%浓度氧;2) 气管切开或经鼻气管插管:预防性气管切开或经鼻气管插管可有效的改善因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缺氧;掌握其适应症[3];3) 清理呼吸道:清除气道分泌物和气管, 支气管灌洗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措施, 有利于清除残留的致伤物和气道内炎症介质, 可减轻气道内炎症反应。
4 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的急救处理与临床治疗后68例患者中死亡4例, 其余生命得以保存。死亡患者中内脏并发症2例 (为心血管及肺疾病) , 吸入性损伤者1例, 全身性感染者1例。
5 结论
热力烧伤患者大都是病情急, 更有病情严重者。在急救处理后临床医生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于抗休克处理, 吸入性损伤者要保持呼吸畅通, 早期进行创面处理及抗感染治疗等。本组68例患者中4例死亡, 说明热力烧伤患者治疗的严峻性。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 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积极总结临床急救处理与治疗经验以提高自身救治水平, 争取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9-185.
[2]郭志芳.烧伤271例临床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08, 37 (9) :785.
急救处理 篇11
【关键词】 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63例,男52例,女11例;年龄14岁-66岁,平均40岁;损伤类型:21例为开放性损伤,42例为闭合性损伤;25例患者为单纯胸腔伤,38例伴有脑、腹、四肢、脊椎、骨盆等处损伤,其中12例伴有内脏破裂,9例伴有颅脑伤,17例伴有四肢、骨盆伤,43例伴休克。
2 抢救及护理措施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对有呼吸道不畅的病人要迅速建立畅通的呼吸道,给予面罩吸氧,保证氧和,避免重要器官缺氧,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前提。①开放性气胸:对开放性气胸要及时用凡士林纱布、消毒纱布把伤口封闭,使开放性气胸闭合。②闭合性气胸:少量气胸者(X线检查显示肺压缩没有超过30%)可卧床休息,等待自行吸收,但要注意严密观察;大量气胸者(肺压缩超过30%)要进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进行闭式引流[1]。胸腔引流管可放置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5肋与第6肋间隙,24h引流量<50ml,或24h后无气体排出,肺已复张,可以拔出引流管。③张力性气胸:对张力性气胸要及时用粗号注射器针头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穿刺排气减压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能立即减轻症状,随后要注意观察排气量变化情况,应排除支气管、食管伤,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血、补液以抗休克,维持有效的循環血量。对有休克前期或休克期症状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病情严重者可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以快速大量输血、补液,迅速纠正休克。
2.3 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 该类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多为多发伤,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病情要密切观察,这对病情预后意义重大。对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应置病人于半坐位,水封瓶置于患侧胸部水平下60cm-100cm有利于胸腔积液的引流。同时要持续心电监测,检测各项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查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畅通与否,还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尤其是要警惕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①对于钝性伤,在伤后早期(小于2h)首次胸腔闭式引流新鲜血液超过1000ml或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小时超过200ml,连续超过3小时,常常需要手术探查。对于锐器伤,在伤后早期(小于2h)首次胸腔闭式引流新鲜血液超过500ml或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小时超过150ml也需要手术探查,此时应积极做好开胸手术的术前准备。②保持大小便通畅,若留置尿管,要密切观察尿液的色、质、量,还要做好记录。当每小时尿量<25mL时,表示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给予加速输液、输血处理。③重视迟发性血胸:受伤超过48h发现胸腔有积血,且积血量超过500ml者称迟发性血胸。对胸外伤患者,特别是多处肋骨、锁骨或胸骨发生骨折的患者,要警惕迟发性血胸的发生。对该类患者至少要检查三次胸片,且要每3天检查一次;告诉患者要减少活动,咳嗽时不要过于剧烈;备血2-3U,以备急用;当患者出现气急、胸闷、血压下降,要考虑到患者存在迟发性血胸,要马上拍片检查,或进行胸腔穿刺以确诊病情,病情确诊后要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然后再进行其他后续治疗。对于外伤性气胸患者发生迟发性血胸的比例比普通胸部外伤患者更高,因此,对外伤性气胸患者尤其是合并肋骨骨折者,不管是否存在胸腔积液,均应尽早在腋中线第六或七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这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2.4 缓解疼痛,加强心理护理 ①疼痛护理:胸外伤患者常有严重的胸闷、胸痛症状,因此造成患者不敢进行正常的咳嗽或翻身活动,有时还会伴发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因此,在入院后就要向患者讲述如何咳嗽、翻身、深呼吸等能减轻疼痛,当患者因胸部疼痛而不能或不敢咳嗽时要指导患者或家属双手按压胸壁,以减轻疼痛,疼痛不能忍受时要给予镇痛药物处理,对肋骨骨折的病人采用多头胸带固定,给与适当的维持固定,这样可以减少骨折断段之间的摩擦而减轻疼痛。②不要随意活动,因为随意活动很容易造成错位,平时减少弯腰及坐的姿势。③注意保暖和饮食营养,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④心理护理:该类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恐惧心理,要具体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给予护理,护士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得当,还可以向患者讲述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让他们客观科学地对待疾病,从心理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稳妥转运 在没有纠正休克前禁止搬运患者,一般在纠正休克半个小时候,还要待病情基本稳定时才能转运患者。搬运中要做到轻、快、稳、准,对伴有脊椎损伤的患者用平板或质地较硬的材料制成的担架,在患者上下担架或移动时,要小心谨慎,要求有3人或4人照护,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稳抬稳放,要让头部和躯干保持要同一直线上。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滚动”的方法将患者移到担架上,在转运的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留意发生压疮。
3 讨 论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一般病情危急、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这给急救和护理带来了挑战。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前提。在早期救治的过程中,检查、诊断、救治要同时进行,不能丧失任何抢救的机会。当患者合并有其他损伤时,要按照胸、腹、脑、四肢的顺序来进行救治,救治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还要保证有效血液循环,做到稳、准、快,分秒必争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患者。作为医护人员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尽早发现病情,并及时作出处理,才能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和挽救病人生命,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急救处理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8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 均行手术治疗, 分析临床资料。将行院前急救的2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 其中男10例, 女10例;年龄22~70岁;平均 (42.3±10.5) 岁;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lasgow Coma Scale, GCS) 为3~8分, 平均 (6.4±0.6) 分;损伤种类:硬膜下血肿伴脑挫伤4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硬膜下血肿6例, 颅内血肿2例;致伤类型:打击伤4例, 坠落伤6例, 车祸伤10例。将未经医院院前急救 (患者亲友或其他在场者送至医院) 的1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 其中男10例, 女8例;年龄28~67岁, 平均 (40.3±9.9) 岁;入院GCS指数3~8分, 平均 (6.7±0.5) 分;硬膜下血肿伴脑挫伤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硬膜下血肿共5例, 颅内血肿1例;打击伤5例, 坠落伤6例, 车祸伤7例。排除标准[2]:入院时已经受伤超过24 h的患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肝、心、肾严重功能障碍;不愿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或其他非医生人员送至入院, 无专业救治处理。观察组患者均为本院采用院前急救措施的患者, 救治措施: (1) 急救车内急救药品、仪器等设备齐全, 接到120电话后定位路线, 3 min出发。 (2) 救治途中及时了解患者受伤时间、原因及目前伤情, 指导现场人员使用正确的方式救治, 制定救治计划。 (3) 现场施救时护工、医生密切配合, 行早期气管插管, 于5 min内完成初级创伤急救工作并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行心肺复苏、静脉通道建立等。 (4) 回程监测瞳孔、血液及心率等体征, 观察意识变化, 对语言反应能力较好的患者进行沟通, 稳定情绪, 给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对骨折进行固定, 止血包扎, 及时联系医院告知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结局[3]:意识清晰, 肢体活动无明显阻碍, 能自理生活为良好;伴有轻微意识障碍, 能自行入厕、穿衣为中残;无法自理生活, 需陪伴入厕, 严重意识障碍, 肢体活动困难为重残;严重意识障碍或昏迷不醒, 无肢体运动为植物人;死亡。对比入院首次 (入院后2 h内) 氧合指数 (oxygenation index) 即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气氧浓度的比值 (Pa O2/Fi O2) 、血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Sp O2) 水平;对比两组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结局对比
观察组经手术治疗后结局良好率较高, 重残和死亡率均较对照组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入院首次Pa O2/Fi O2、Sp O2水平及昏迷、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入院Pa O2/Fi O2、Sp O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住院时间及昏迷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可导致患者缺氧, 使脑细胞变形, 出现脑水肿、脑缺血、脑实质坏死及脑肿胀,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在创伤早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帮助改善预后, 在伤后1 h内约35%的患者死于颅脑损伤, 该段时间是死亡高峰期, 而未能行院前急救的患者死亡率更高[4]。院前急救作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使患者尽早入院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院前急救以快为最重要目标, 缩短路途时间, 加强途中救治手段对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使用GPS定位能有效缩短前往现场的时间, 并及时掌握患者情况, 针对患者颅脑创伤发生的时间、原因等制定合理、科学的救治方案, 避免到达现场再制定方案, 可有效缩短时间;在途中给予有效救治, 缓病情进展, 患者预后得以改善[5,6]。通过手术患者结局评估提示观察组约50.00%的患者状况良好, 重残患者达15.00%, 死亡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及重残率均较对照组的死亡率 (15.00%) 及重残率 (27.78%) 低, P<0.05。院前救治再到达现场前要保证急救车内救治物品齐备, 对针对颅脑创伤的急救药品及器械快速清点, 平日做好专病专放, 井然有序;人员的配置应优化,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急重, 对出诊的医生及随行护士专业素养要求非常高, 要求配备男护工以便配合护士及医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将患者转移[7,8];平日要对院前急救小组进行有素的培训, 提高及应急能力。颅脑重伤患者呕吐物、口鼻腔分泌物、脑脊液漏等均可阻碍患者呼吸, 导致呼吸困难, 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使得早期并发率约为48%~72%[9]。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无法自我保护, 无气道反应。因此需要通过院前早期气管插管使患者呼吸道通畅, 改善血氧状态。吴奕华[10]研究者在院前急救中使用早期气管插管帮助患者呼吸, 发现患者低氧状态和二氧化碳滞留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有利于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内血氧状态及预后。此外也有研究发现通过院前气管插管能保护患者多个重要脏器功能, 降低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6]。除建立气道外还应尽早给予患者利尿剂、脱水剂以缓解患者脑水肿及脑肿胀, 减少脑疝风险, 减少丘脑及脑干损伤。
综上所述, 重症颅脑损伤有必要进行院前急救, 急救过程中要提前掌握患者病情等信息, 制定急救计划, 使救治工作一气呵成;笔者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发现患者呼吸道得到良好护理, 低血氧症状有效缓解;急救过程中减少对患者的搬运, 使患者头偏向一侧, 做好保暖等措施防止二次伤害, 积极开导家属使其正确配合救治人员可保证救治顺利开展, 为挽救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院前急救能有效改善预后,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措施并总结经验。方法 将90例急性重型颅脑伤患者按院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院前急救) 和对照组 (无急救措施) ,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局、首次氧合指数 (PaO2/FiO2) 及血氧饱和度 (SpO2) 水平、住院及昏迷天数。结果 观察组重度伤残率 (15.00%) 及死亡率 (5.00%) 均较对照组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入院首次测出PaO2/FiO2及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昏迷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院前急救能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院前急救,预后
参考文献
[1]梁秀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 2012, 34 (4) :637-638.
[2]向旭平.院前急救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中临床诊治分析[J].四川医学, 2014, 11 (4) :464-465.
[3]焦磊, 邓引生, 刘介平, 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江苏医药, 2014, 40 (16) :1960-1961.
[4]金海明.院前急救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8 (6) :25-26.
[5]王小刚, 高丁, 李涛, 等.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 (8) :36-39.
[6]刘雁平, 黄美笑, 杨艳青, 等.急性重型颅脑复合伤院前救护及绿色通道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 2015, 23 (12) :2660-2661.
[7]吴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分析[J].河北中医, 2012, 34 (6) :922-923.
[8]梁秀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 2012, 34 (4) :637-638.
[9]郭万玉, 罗先平.小剂量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对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休克的作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2) :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