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

2024-11-15

急救医学(精选8篇)

急救医学 篇1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近年来已成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必备的常规装备。它们平时使用率低, 空闲时间多, 但技术要求高, 需用时非常紧急, 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管理, 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 使其在需用时的紧急情况下, 能够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作用。现将对这些装备的管理作一些探讨。

1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范围

这类装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动洗胃机、输液泵、注射泵、供氧及负压装置、气管插管装置、简易呼吸器等。

2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调配及故障处置流程;指导临床使用科室日常保养和技术指导;定期组织预案调配及故障处置演练。

3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处的状态

A类:应急预案保障下的紧急救援工作, 需要各科室应时刻处于待用状态;B类:职能部门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C类:达到100% 完好率, 随时可正常使用。

3.1 A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

临床使用科室对A类装备应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1) 组织人员学习预案及流程; (2) 使用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并可熟练操作装备; (3) 做好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对装备使用和完好情况进行记录; (4) 遇有故障必须及时报修。

对于A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设立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①科室因业务需要 (抢救患者) 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②装备发生故障时。 (2) 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应明确组织结构与职责:医院应成立“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 (图1) , 统一指挥应急保障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由医院统一领导, 医疗设备科具体负责, 职责是负责预案启动后装备的调配、外借、紧急采购供应、维修及协调处理等各项工作。

临床医务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1)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装备的学习和培训, 熟知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 (2) 装备应在固定位置放置, 医务人员应知晓放置位置; (3) 使用科室应每日检查设备状况,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医务人员发现故障不能自行解决的, 应立即向医疗设备科修理组报修, 并在《医疗设备使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 (4) 医疗设备科分管工程师每月巡检, 并做好二级维护保养工作; (5) 对配有蓄电池的装备, 使用科室应定期放电、充电, 使蓄电池处于良好状态, 工程师巡检时, 须检查电池状况; (6) 在使用装备过程中, 医务人员应随时观察装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3.2 出现紧急情况时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处置方法

科室因业务工作需要 (抢救患者增多) ,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全部处于在用状态, 仍需要此类设备时, 应联系医疗设备科调配中心进行紧急调配或医院相关科室进行院内紧急调配。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达现场, 服从医院统一指挥, 协调设备中心及全院各科室调配设备, 如无法满足使用时进行院外调配 (向本市其他医院、供应商联系借调或应急采购) 。在用的装备发生故障时, 操作人员按程序关闭故障装备, 并采取紧急替代措施。如简易呼吸机替代呼吸机, 除颤监护仪替代心电监护仪等。并向医疗设备科报修, 同时向调配中心申请紧急调配或院内紧急调配。医疗设备科工程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维修, 对不能立即修复的装备, 应将搬离工作区, 不易搬动的应挂上“故障暂停使用”的标识;同时向医疗设备科科长汇报状况。

3.3 对于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职能部门应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医疗设备科对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对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并做好二级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工作由医疗设备科分管工程师按照工作制度每月定期巡检、安全检测, 填写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监管记录表。

临床使用科室对B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1) 填写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记录本”; (2) 临床使用科室每日检查装备性能, 每班交接, 对故障及时上报医疗设备科; (3) 临床使用科室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 做好日常维护及保养, 保证装备表面清洁、结构完好等, 确保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4) 临床工作中装备出现突然故障, 应及时汇报科主任, 并第一时间通知医疗设备科, 及时报修, 实时监管。

3.4 对于C类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

保证装备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完好率100%;故障装备及时报修并尽快修复;对不能及时修复的情况, 在修复之前由医疗设备科调配中心提供备用机。

总之, 我院通过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细致科学的管理, 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也使我院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 同时也间接预防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帅万钧, 晁勇, 李玉鑫, 等.医院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3, 37 (6) :460-463.

[2]唐伟.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重庆医学, 2007, 36 (4) :378-379.

[3]曹江丽, 张崇英.急救设备中心化管理中的工作探讨[J].医疗装备, 2012, 25 (7) :36-38.

[4]胡怡, 段波, 王峥, 等.急救类与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实时监管措施探讨[J].重庆医学, 2013, 42 (33) :4093-4094.

急救医学 篇2

一、入室后发现发生煤气中毒,该怎样正确处理?

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当他意识到中毒时,常挣扎下床开门、开窗,但一般仅有少数人能打开门,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主要采取:

(1)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查找煤气漏泄的原因,排除隐患。

(2)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二、发现溺水的急救步骤

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的淤泥和杂物,迅速进行吐水急救,抢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右和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

三、脊柱损伤伤者的搬运法

在现场可采用轻拍,轻呼叫和疼痛刺激伤者来判断有没有昏迷,注意伤者有无肢体感觉丧失。对疑有脊柱骨折的伤者,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

正确的搬运方法是:先将伤者双下肢伸直,上肢也要伸直放在身旁,硬木板放在伤者一侧,用于搬运伤者的必需为硬木板、门板或黑板,且不能覆盖棉被、海绵等柔软物品。至少三名救护人员水平托起伤者躯干,由一人指挥整体运动,平起平放地将伤者移至木板上。

急救医学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 篇3

所谓急救医学设备(E m e r g e n c y M e d i c a Device,EMD)是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抢救、手术等医疗处置过程中所使用的医学设备,也是医院必备的常规医疗设备。

急救医学设备主要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与患者生命直接相关,是临床使用中特殊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用时急急救医学设备多用于紧急、突发性事件场合,无法对设备进行用前检测、质量控制,医护人员必须十分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程,才能立刻投入抢救使用。

(2)闲时多急救医学设备大部分时间闲置,造成设备质量下降绩效低,医护人员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下降。

(3)分布广几乎所有医院科室的医护人员均会涉及到急救医学设备,培训面广,管理问题多。

(4)风险大急救医学设备是医学设备中风险因素最大的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此可见,对于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直接生命支持的急救医学设备来说,由于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建立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管理意识,是保证急救医学设备临床安全可靠使用的重要手段。

1 风险

所谓医院中的风险是指医疗设备在使用环境下可能给患者与医疗人员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全美技术评估权威组织对风险指的是在规定的适用条件下对医疗技术用于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的人员所造成的伤害的可能性的程度。1997-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管理局(FDA)共收到40多万份报告,其中造成6636人死亡。所以很有必要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到使用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确保医疗设备应用的安全、有效。

为了确保急救医学设备质量和安全,必须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对医疗设备正确使用和预防性的维护,做好医疗设备使用前的质量控制,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医护人员和临床工程技术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

2 风险类型

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有以下三种类型:

(1)物理风险是由物理因素引起的风险,最典型的诸如电击,机械性损伤,易燃易爆物失控造成的伤害。

(2)临床风险是在医疗设备使用中操作不合理或错误造成引起的,或因应用技术上问题而引起的伤害。

(3)技术风险是随着医疗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性能指标有所下降,或者是由于测量的误差而引起的误诊与漏诊,延误了治疗机会对病人造成伤害。

此外,因设备属性、设备特性、安全性能、致死状态、使用频率等也会产生的各种风险。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实施风险控制,以便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建立一种平衡。见图1。

3.1 风险分析

通常可以通过案例、相关经验与知识进行风险的分析,包括可能引起多种危害的定义,以及与危害有关风险的估计。其中有医疗设备的固有风险:包括设计、技术条件、工艺、材料(如生物相容性、化学残留与放射性)等因素;也有临床使用的风险:主要是操作不熟练与错误、器械协同不当及设备功能失效。

3.2 风险评估

3.2.1 医学装备风险值

医疗设备风险值(Risk Level,RL)评估,通常是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目的(用途)、机械电气特性、功能、安全措施、使用频率等各方面风险水平进行量化后得出的。通常由专家集体评分,根据风险的可承受程度确定权重。

3.2.1.1 使用属性

根据医疗设备使用目的不同,得出风险值,见表1。

3.2.1.2 设备特性

设备特性主要指设备的电器特性,如电子类设备、机械类设备、有活动部件、有需定期更换的部件、存在系统性关联停机、需定期清洁等特性。同一台设备可有多项选择,每选中一项增加2分,最高不超过12分。

3.2.1.3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是指医疗设备安全保护和报警功能的设计情况,包括9项:患者情况报警、故障报警、声光报警、故障码显示、连续的后续测试、机械安全保护、连续的操作警告、开机自检和手动自检等。每缺少一项累计1分,最高为9分。

3.2.1.4 致死状态

致死状态指由设备故障可能引起的致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果是直接的5分;间接的3分;不发生为0分。

3.2.1.5 使用频度

风险分值随着设备使用频率升高而增加。使用频率很低为0分;使用频率度低为2分;;使用频率较高为4分;使用频率高为5分。

依据上述方法对医疗设备进行评估,超高风险医疗设备其风险值为(RL)>40,如呼吸机、麻醉机、除颤器、监护仪、加速器、起搏器等。高风险医疗设备其风险值为30-40,如心肺机、电刀、麻醉机、复苏器、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血透装置、导管机等。中风险医疗设备其风险值为20-30,如各种X线机、CT、MRI、ECT、PET等。低风险医疗设备其风险值为10-20,如B超、肺功能仪、血氧/血压/气体监护、生化和检验仪器等。无风险医疗设备其风险值为<10,无影灯、手术床、实验室非诊断仪器、消毒清洗设备等(见表2)。

3.3 风险控制

众所周知,风险分析的目的在于进行风险控制,风险值不同,风险控制的等级和投入的资源成本也不一样,量化的结果便于医院依据医疗设备的风险值(Risk Lever),继而算出设备预防性维护的频率(PM Freq)和预防性维修间隔(PM Inter),以便医院根据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

表2的风险值使用和管理的风险控制是根据设备的风险水平确定应采取的质量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动态评价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并反复对风险估计和风险分析进行调整。

针对急救医学设备的特殊性,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解决其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除了预防性维护和安全使用制度的完善同时,重视医学计量检测可以减少急救医学设备引发的技术风险,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为了管理好急救医学设备,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急救医学设备台帐;加强验收工作,杜绝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进入医院,既为患者负责,也为医院负责,堵住设备不合格因素而产生的不良隐患;对于超限或检测数据不合格的急救医学设备必须强制报废或降级使用,保证医院急救医学设备整体的优良状况。

2010年8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同年的8月—12月,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活动。专项检查重点包括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组织,规范器械管理部门建设,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日常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有关阳性检出率等定期检查制度和落实执行情况;医疗器械应急预案建立情况;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开展情况;重点科室的高风险类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等。

为确保急救医学设备质量和安全,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来指导临床使用和预防维护,做好设备使用前的质量控制,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同时,医护人员和临床工程技术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院医学装备专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医疗机构改革和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摘要:分析了急救设医学装备风险类型,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模式、风险分析方法,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分值计算),风险控制的要点。急救医学设备风险分值高,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急救设备,医疗设备,风险

参考文献

[1]周丹.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A].第一届中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研讨会[C]2008,10.

急救医学 篇4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军人绿色通道开辟情况、救治效果,总结绿色通道管理经验、抢救救治经验。方法:分析军人绿色通道开辟现状。结论:军人绿色通道的急救效率仍有待提高,需特别注意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

关键词:急诊科;绿色通道;抢救

急诊科是医院收治危急重症的一线科室,急诊科抢救符合绝大多数危急重症抢救存在“时间窗”、损伤控制理论,在黄金时期内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是许多疾病患者存活的关键,这是活体组织生理性、病理性变化客观规律决定的[1]。对于那些需要优先抢救的濒死、高死亡风险对象,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可争取时间窗,从而降低病死率。军人绿色通道与普通医院的绿色通道存在较大差异,军队因其特殊性,急诊危重症多见心脏骤停、创伤患者,病种相对集中,这要求急诊科不仅需要关注绿色通道的管理效率,还需要关注特殊病种管理,注重某类疾病的急救技术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军人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水平,本次研究试回顾性分析基层军人绿色通道开辟情况、救治效果,总结绿色通道管理经验、抢救救治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X年1月1月~201X年12月31日,医院急诊科开辟军人绿色通道主要用于现役军人、预备役创伤、心脏骤停等疾病的现场抢救。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X-201X年绿色通道患者基本情况。

2结果

基层开辟绿色通道转运的现役军人,从病种分布来看,以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创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采用的急救技术主要为心肺复苏,主要针对大量失血、原发心脏病、严重脱水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神经系统疾病多见脑梗死、脑出血,此类对象多发生在气候剧烈变化时,另多见军队战士青年型卒中,多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无明显先兆。创伤疾病包括严重的骨折、内脏破裂、创伤出血导致的休克、血管损伤,极少部分包扎、枪弹伤、刀伤,也多见于训练创伤,多为保护措施不到位所致。消化系统疾病多见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以及食物中毒。典型案例:男,21岁,战士,训练过程中突然晕倒、心脏骤停,现场急救员进行了简单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敞开衣襟、开口预防窒息,接到呼叫后,10min内卫生员抵达现场,查体见患者面色苍白、腹部下可见散在的黄斑、肢冷、心率为0,无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判断为心脏骤停。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速率100~110次/min,持续替换人员维持有效的按压,持续6min,同时连接便携式呼吸机供氧,在此同时,迅速转运到当地医院急救,心跳恢复。转运过程中开通静脉通道,院内应用扩血管复苏药物,心电图恢复,期间停跳1次持续十数秒,立即采用电击除颤,能量200J,恢复正常,转移到上级医院。

3讨论

应加强对部队以及专业卫生人员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从基层卫生机构转运上级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情况来看,多见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心脏骤停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危象之一,心肺复苏是最急需的抢救技术。本例对象在早期接受急救员的现场基本处理,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道管理预防误吸。卫生员迅速抵达现场进行了徒手胸部按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推广要点:①有报道显示,心肺复苏失败与心率恢复速度有关,需做好对基层急救员的培训,重视现场的心肺复苏,组织部队干部、战士,特别是一线救护员,学习心肺复苏技术;②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心电图表现、早期通气方式有关,对于送院、急救过程中出现的VF心电图表现,需予以重视,遵照指南尽快、有效完成心肺复苏各项操作,包括强化通气措施、必要时气管切开、合理的胸外按压,准备好心电除颤、药物复苏,及早除颤,使用束缚带有助于增加潮气量,有助于肺通气,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也不应停止按压,适当引入心肺复苏仪等辅助设备;③对心脏骤停者短暂复苏者,也不应放松警惕;④积极控制心脏骤停的原因;⑤尽量安排2人配合,1人取器,1人开展胸外按压等操作,100/min的速度可能影响生理病理状态,100~120/min的胸外按压是合理的,按压的深度在5cm为宜,应避免过深,但实际情况是出于担心按压过深导致肺创伤,绝大多数心肺复苏实际按压深度几乎不会超过5.5cm,对于心肺复苏,非必要的中断是被允许,但应尽量缩短,特别是除颤前,应避免按压中断;⑥准备好急救药物,针对顽固性VF、pTV,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急救员做好药箱的管理,做好扩血管药物、抗心律失常、强心等药物等管理,确保足量、合格、方便取用。军队急救,多见于训练、军队生活有关的病种,包括潜在的`由高强度的训练诱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变,往往表现为发病急骤,可出现心脏骤停,死亡率高。另外青年型卒中,病情相对较轻,多见于训练后,另见训练保护措施不到位、器械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创伤,包括严重的骨折、内脏破裂、创伤出血导致的休克、血管损伤,此类伤情可轻可重,医院应购入应对创伤的外固定设备,可借鉴美国的战伤现场救助设备,如Bastiani架、许氏单边固定支架、Wagner、Charnely、hoffnann支架等。站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了解战士们的身体负荷情况,做好体检,发现冠状窦性电轴左偏、右偏,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表现,结合动态心率评估身体压力状态,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评估展示的健康状态,寻找潜在的心脏骤停风险因素。综上所述:军人绿色通道的急救效率仍有待提高,需特别注意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韦再华,高燕琳,苏建婷,等.20XX-20XX年北京户籍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人群分布特征[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XX,46(7):651-652

[2]刘元生.心肺复苏20XX年指南与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XX,24(6):401-408

[3]魏捷,胡念丹.《20XX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之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J].临床急救杂志,20XX,17(1):1-3.

急救医学 篇5

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急救技能培训往往只关注技能操作的准确性, 而忽视了人文方面的教育, 导致医学生不能充分掌握急救过程中医患沟通技巧, 影响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医患沟通问题, 急诊科带教教师在教学中也努力将急救技能培训与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相结合, 以期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

1 加强医学生技能培训, 要求学生正确完成每一项操作

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自信来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所以技能培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巩固理论知识。这要求医学生全面掌握相关技能操作, 力求准确无误。通常情况下, 技能培训主要在技能中心完成,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能在患者身上完成相关操作, 因此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机会, 也缺乏实战经验的积累。学生有可能在模拟人身上完美操作, 但面对患者时由于紧张而动作走形, 以至于操作失败。所以技能培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1 充分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每一项急救技能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技能培训是对理论学习的延伸, 在开始技能学习之前必须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才能获得更好的实习效果。尤其是在临床实习中, 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 这就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可能由于没有牢记最根本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技能操作选择上出现失误, 直接延误了对患者的救治。

1.2 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

每一项急救技能都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必须切实掌握每一个操作要点, 并且反复练习。带教教师必须耐心指导, 并及时总结。

1.3 在临床实践中巩固技能培训成果

技能培训不能仅局限于模拟中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 应尽可能将学生引入临床。医学生如果没有临床实践机会, 必将难以积累临床经验。而如何掌握临床实践时机, 应由带教教师严格把握。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良好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医学生在实习阶段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技能, 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沟通不仅包括语言上的沟通, 还包括表情和肢体动作交流[4,5]。

(1) 带教教师应引导医学生时刻自觉加强人文修养, 实现与患者间的良性互动。学生应留意自身言谈举止, 尽可能做到大方、庄重, 避免轻浮、粗俗。在面对患者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练习, 包括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

(2) 带教教师引导学生在门诊、病房和监护室观摩临床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要求留意不同情况下医护人员的表情与语言, 进一步加强学生感性认识。

(3) 带教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后, 鼓励学生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包括询问病史、简单查体、定期询问病情变化等。

(4) 对于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带教教师应及时总结。

3 将技能培训与医患沟通有效结合起来, 使学生尽早感受到临床工作氛围

3.1 轮流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提前适应临床急救氛围[6]

角色扮演练习是指在充分技能培训基础上, 将学生分为医生组和患者家属组, 每组3~5人, 对模拟人进行抢救, 具体病情变化由带教教师掌控。让学生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家属, 从不同角度体验现场急救氛围。

在练习开始阶段, 学生只是单纯地感觉热闹、有趣:“家属”想方设法为难“医生”, 催促“医生”尽快做出诊断并开始抢救, 指责“医生”操作失误, 甚至有“家属”发生晕倒、呕吐等现象;而“医生”有人忙着询问病情, 有人进行急救, 有人安抚“家属”, 现场较为混乱。经过1~2轮角色扮演后, 学生自己就发现了许多问题:抢救程序出现错误;分工不明确;急救操作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不准确, 以至在混乱的情况下出现与“家属”沟通不良、不能安抚“家属”现象;现场秩序混乱, “医生”不能掌控大局等。

此时, 由带教教师进行总结, 指出问题所在, 与学生共同商讨最佳解决方案。然后带教教师参与到医生组, 亲自组织、指挥抢救, 通过语言、眼神、肢体动作等与同组人员进行交流, 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作为一个抢救小组的成员, 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尤其强调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要使“家属”能在最短时间内明确“患者”目前病情危重的现实;能够理解“医护人员”正在进行积极的抢救;提供有意义的既往史与现病史;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以至于无法交流;及时通知未到场的亲友。在与“家属”沟通过程中, 要求“医生”表现得镇静、从容, 既要明确交待“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又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经过上述训练后, 学生逐渐意识到在急救过程中, 医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制定医嘱、组织抢救, 更重要的是沟通工作。同时, 他们还发现沟通是需要技巧的, 不是简简单单的“说话”。同样的一件事情, 沟通得好可以获得家属的理解, 沟通不好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因此, 在后续角色扮演练习中, 学生通常会有明显的进步, 既规范了抢救流程, 又能进行良性沟通, 态度更加认真、严肃。

3.2 观摩临床急救过程, 真正理解操作技能与沟通的结合

没有实践就没有经验的积累, 医学生只有参与到临床工作中, 才能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医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过程中, 需要多多观摩急救过程。唯一不理想的是由于急救发生的不确定性, 带教教师无法提前为学生安排观摩时间;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 带教教师更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 尽可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急救氛围。观摩教学时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如下。

(1) 基本抢救流程, 包括抢救组织者宣布患者病危、开始抢救, 医生与护士迅速配合, 每一种抢救药品、每一项急救操作的选择和应用等。

(2) 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 包括震惊、悲伤、激动、焦虑甚至有可能对医生指责与不信任等。

(3) 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如医生对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变化、急救过程中患者的反应、了解既往史等, 也包括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情绪的安抚与劝慰。

(4) 抢救过程中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抢救组织者与参与者、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之间的配合。

通过上述内容观察, 学生初步体验到什么是现场急救, 不再是角色扮演中的“热闹、有趣”, 而是真正感受到家属的心情、医护人员的紧张, 更了解了技能培训与沟通相结合的重要性[7,8]。

3.3 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急救工作中, 积累实战经验

综上所述, 急诊科日常工作突出一个“急”字, 如果学生在实习中能够真正学会技能培训与医患沟通相结合, 必将受用终生。但是如何更好地安排急诊科实习内容, 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需要急诊医学教师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吴贵, 万娅莉, 丁芝灵.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技巧[J].当代护士, 2013 (5) :146-147.

[2]魏有东, 朱丹, 秦新月, 等.神经内科医患沟通模式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3) :339-341.

[3]覃爱开, 周宇凤, 郭靖.产科医护团队合作的急救培训模式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1, 18 (9B) :17-20.

[4]于晶.内科急诊危重病人有效沟通的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6) :176-177.

[5]叶添文, 王来根, 张凤琴, 等.急诊骨科教学中医学生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 (3) :88-89.

[6]胡金伟, 尹文强, 王伟, 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角色干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 27 (3) :382-384.

[7]罗正菊.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沟通技巧[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25 (12) :1717-1718.

急救医学 篇6

1 基础生命支持的现状

目前来说, CPR技术不仅没有在大众中顺利普及, 即使在专业的医务人员中, 真正称得上范化操作的人也很少。根据美利坚合众国1997年数据分析, 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有953 11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457 670人死于癌症;92 070人死于意外心脏病发作;74 420人死于慢性肺部梗阻性疾病;401 878是其他原因致死;66 630人死于肺炎及流感。根据

通讯作者:潘琴山

[1]韩玲秋.足月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武秀芳, 王霞.119生长受限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3]肖静, 朱付凡.14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周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

妇产科杂志, 2011, 27 (7) :539-541.

2004年WHO统计, 每天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7200人。平均每12 s就有一人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骤停0~4 s。在69例心脏骤停病患者的研究中, 男42例, 女27例。心血管疾病包含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有30例, 占40%;呼吸系统疾病有12例, 例占18.5%。外伤包括颅脑外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有11例, 占16.9%;脑血管疾病有10例, 占15.4%;中毒包含有机磷农药、毒鼠强中毒有5例, 占7.7%;溺水有1例, 1.5%。而早期实施CPR, 即刻实施心肺复苏能使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跳骤停患者存活机会提高2~3倍[1]。

2 基础生命支持的疑难解决策略

基础生命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急救措施,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检查患者反应。一旦确定急救场所是安全的, 急救者首先应该检查一下患者的反应。轻轻拍打病患者的肩部, 并且对其大声地呼喊:“你还好啊?”, 如果这时患者有了反应, 但是受伤或需医疗急救, 急救者必需暂时离开患者并且立刻打急救电话, 然后尽快返回到病患者身边再次对其进行检查。 (2) 立即启动EMS系统。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 如没有一点活动或者对刺激没有任何反应等, 则启动EMS系统 (即刻打急救的电话) , 然后取出AED (如果此时有AED) , 马上回到病患者身边对其进行CPR。如果需要, 可立刻进行除颤。若有多个急救者在, 第一个急救者按照步骤实施CPR, 另一名则开启EMS系统, 并取出AED。在救助一个淹溺者或是窒息性 (呼吸系统) 骤停病患者, 专业的救护者应先实施五个周期 (大概两分钟) CPR, 然后才能再离开病患者, 打急救电话, 开启EMS系统, 打开气道来检查呼吸。 (3) 将病患者仰卧并平放于硬质平面上实施CPR。实施CPR分为以下步骤:打开病患者的气道, 打开病患者的气道又分为两种:非专业的救护者先打开气道和专业的救护者先打开气道。非专业的救护者先打开气道, 无论患者是否已受伤, 均实施仰

[5]陈惠迟, 金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

科杂志, 2002, 18 (1) :12-13.

[6]苏秀莲.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防治[J].中国误诊

学杂志, 2006, 6 (13) :2631-2632.

头举颏的方法打开病患者的气道, 不推荐使用双手抬举下颌方法, 那是因为非专业的急救者要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是很困难的, 同时这也不是一个打开患者气道的有效方法, 可能还引起脊髓的移动。专业的救护者先打开气道, 如果没有迹象表明病患者的头或者颈部有受伤, 专业的救护者可以实施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若专业的救护者不确定患者的颈部脊髓是否有损伤, 应该实施双手推举下颌法打开患者气道。一旦实施双手推举下颌的方法不能打开患者的气道时, 应立即采用仰头举颏的方法。在改良后的下颏前冲法中: (1) 采用双手推举下颌的方法; (2) 检查患者的呼吸在气道开后, 通过听、视和感觉来估测患者是不是还存在呼吸。对专业的急救者来说, 无法在10 s之内检测到患者足够的呼吸, 应该先对其实施第二次吹气。对非专业的急救者而言, 不愿或是无法给患者紧急的吹气, 就应该立即实施胸部按压。紧急吹气步骤: (1) 给予患者二次紧急吹气, 而每次吹气必须超过1 s; (2) 给予其有效潮气量, 让患者出现可看见的胸部的起伏; (3) 避免快速抑或是过猛地吹气; (4) 当实施了进一步的气道干预 (如气管内插管) 后, 两人马上实施CPR, 其中吹气的频率为8~10次/min。不用考虑通气和按压同步。通气时, 胸部的按压不暂停。所有的人工呼吸 (不论嘴对嘴、嘴对面罩还是球囊面罩抑或是球囊对高级的气道) , 应全部维持通气1 s以上, 以保证足够量气体流入肺部并且使胸廓起伏。但是过度的通气有可能有害, 所以应尽量避免。对非专业的急救者而言, 若患者意识丧失并且没有呼吸, 就可以假设其为心脏停搏。对专业的急救者而言, 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检查患者是不是存在脉搏。因为确定脉搏是不是存在有困难。但是, 检查脉搏的时间不能超过10 s。若在10 s之内无法查到脉搏, 就实施胸部按压。紧急吹气却不进行胸外的按压 (此仅限专业的急救医护者) 。若患者还有自主循环 (通过触知脉搏可知) , 仅需通气的支持, 则吹气的频率为10~12次/min, 或每5-6秒钟吹一次气。不管是不是实施高级气道的干预,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该超过1 s, 而且每次吹气应可以看见胸部的起伏。紧急吹气的过程中, 大概2 min就估测1次脉搏, 而且每次估测的时间不能超过10 s。有效进行胸部的按压是CPR能否产生血流的关键。有效进行胸外的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按压的深度为4~5 cm, 在进行按压之后, 胸骨完全回缩是允许的, 按压、放松时间应一致。应该减少在实施对胸外进行按压的外干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决定最佳的按压通气的比例, 以此获得理想生存率、神经功能的恢复率。按压通气的比例大致为30:2。这个方法专家们一致同意, 却没有明确凭证。每分钟的实际按压的次数取决于按压频率、开气道时间和吹气时间及允许AED的分析时间。单纯的胸外按压的CPR在CPR的过程中, 要想持续正常通气血流的比值, 则必要有一定分钟的通气量[4]。因此, 最最好的CPR方法就是按压、通气一起进行。但对非专业的急救人员而言, 若其无法或不愿实施紧急吹气, 应鼓励只实施单纯的按压CPR。胸外心脏的按压体表标志着心脏按压的手的定位应在胸骨往下压下4~5 cm的距离。有效胸外的按压是提供外周血供的关键。CPR时, 实施救助的医务专员须给予足够的频率 (100次/min) 和深度胸外的按压, 让胸璧能够弹性复位, 并保证实施胸外按压的连续性。除非已经建立人工气道或者除颤, 中断按压的时间不能超过10 s。其中检查脉搏、人工呼吸也都应该在10 s内完成。在心脏骤停时, 胸外的按压能保证心肌、大脑血供。按压深度和频率与脑血流量和冠脉相关。

3 复苏成功的标准

复苏成功的标准有以下几方面:患者的颜面和口唇以及皮肤己转红润, 意识渐渐恢复;可以触到患者颈动脉、股动脉的搏动;心跳已恢复;血压恢复在90/60 mm Hg上;自主呼吸已恢复;散大瞳孔逐渐缩小。

4 讨论

CPR技术在历经了四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3]。许多的实践表明, 4 min之内实施复苏的患者一半以上可能被救活;4~6 min后才开始实施复苏的患者;只有10%可获救;而已超过6 min实施复苏的患者存活率仅有4%;10 min以上实施复苏的患者, 存活率就可能更低了。规范的CPR技术是急诊的医护专员必备技能, 也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怎么样提高CPR的成功率, 有效挽救病患者生命, 已成当今的急诊工作人员面临的最重要难题。参照心脏骤停疾病谱可知, 心血管疾病既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也是决定CPR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本文资料中心血管疾病占40%, 而通过对心血管疾病一、二级的预防, 对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理论已经被证实。在研究的69例病患者中, 复苏成为16例, 复苏失败为53例, 复苏的成功率为18.5%, 复苏开始时间早, 则复苏的成功率高。但就目前而言, 公众对于心血管疾病认识非常片面[4]。因此, 宣传规范的治疗, 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诱发, 避免导致心脏骤停显得异常重要。现阶段, 我国利用传媒, 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对广大人群普及急救技能和知识。而有些具备条件的社区还邀请医疗专员在社区内开展相关的急救知识讲授, 并且利用社区宣传栏区向社区的居民讲解比较重要的急救常识。一方面, 红十字会、当地的急救中心以及一些医学学校也向公众进行一系列有效积极的急救的培训。通过多种类型的途径的普及, 公众急救技能和知识有了显著提高。但目前, 我国公众急救培训上依然存在许多非标准化问题, 无统一考核办法和相关技能, 不能形成统一的一套急救体系。无论如何, 心脏骤停的抢救关键是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要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加强CPR技术普及、完善相应的急救设备、建设相关城市住宅的急救通道, 这些都是有效提升CPR成功率的关键。

摘要:心肺复苏 (CPR) 是医学急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4年WHO统计, 每天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7200人。平均每天12s就有一人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骤停04s。在众多病例中, 有很大部分患者或急救者因为没有专业的急救知识致患者病情延误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不治。本文旨在探讨心肺复苏的发展和现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以资参考。

关键词:心肺复苏,医学急救,作用,基础生命支持

参考文献

[1]方向韶, 符岳, 黄子通.解读《2005国际心脏复苏与心血管指南》 (3) ——生命基础支持[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1 (3) :239-240.

[2]樊寻梅.对2005年AHA CPR与ECC国际指南有关儿科应用部分的一点商榷[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2 (3) :157.

[3]王一镗.急诊外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22.

急救医学 篇7

在教学活动中, 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教学。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主, 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在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教学中, 一般多以老师为主,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基本上可以说是以老师为中心。但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 而是学。在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中,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执行者。为了达到各自的人生目标, 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学习的道路上奋勇拼搏。教学必须始终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

急救技术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西方发达国家, 急救理念和知识已经比较普及。急性疾病和意外创伤, 是人们随时可能发生和遇到的, 急救是否及时、妥善, 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愈后, 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分秒必争地在现场正确地施行急救, 病人才有挽救的希望和可能。目前中国的急救体系总体来说还处于传统的医院内封闭模式, 医务人员缺少院外环境尤其是条件恶劣环境下的专业技术训练和最新急救系统知识。要大力普及医学救援知识技能。尤其应该对公安、消防、旅馆饭店、旅游交通、矿山电力等遭遇灾害事件机会较多的部门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使他们能自救互救。因此, 急救教学任重而道远, 不仅医学生要学, 还社会普及的要求。学生如果长时间的坐在教室里被动的听老师讲课, 再努力的学生也不可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只有不断的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舞他们的学习精神, 消除脑力劳动的疲倦, 使学生们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一直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灵活地使用教材;要经常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在摸索中产生疑问, 有了疑问就会有更大的兴趣, 也会更加努力的继续深入探索。在这样不断的循环中, 获得进步, 产生一些新的新鲜感, 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在医学急救工作中要用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 对病人生命的现象进行监测和治疗, 才能更好和更快地救治病人。因此要求急救人员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及管理, 明确各种参数的临床意义。急救技术的理念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进步, 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很快, 需要急救人员与时俱进, 不断获取新知识, 能够及时使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 应用最新的方法进行医疗救护。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把相应的仪器及说明书发到学习小组中, 使学生们自己摸索仪器的使用方法, 激发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 产生疑惑、新鲜感, 增强自主意识,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即使以后遇到不同的仪器设备, 也能很快掌握。以学生为中心来教学, 就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而且学生们年龄相近, 成长经历也大体相同, 思维方式, 认识能力, 表达水平等方面也相差不多。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展开讨论, 协作, 大胆设想, 各抒己见, 一定会启发学生们的思路, 甚至产生出某些创造性的理念。在急救教学中, 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 教师提出一个急救主题, 然后由学习小组去讨论、交流, 进行协作, 编演出一套救护情境。一个小组表演完毕后, 由其他小组来提问和评价, 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 看问题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 这样使学生从自己的同学那里得到一些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形成取长补短的模式, 最终获得进步, 达到多赢的效果。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和表演来学习急救知识, 理解更透, 记忆更牢;同时还看到了其他小组的救护情境, 对开拓视野和全面把握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形式, 也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急救技术的实践性很强, 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 应以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和“如何做”为出发点, 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及急救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模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实训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实训活动既要动手, 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真正的工作角色;也要动脑, 通过实训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概念, 并融会贯通, 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和记忆。通过模拟现场急救场景, 骤然面对心脏骤停病人的时候, 要进行快速的评估及徒手心肺复苏术;而面对受到创伤的病人时, 则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的操作。这些操作活动既具体又真实,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能很好的掌握相关技能, 并能灵活运用,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 不是说只有学生自己学习。要反对一味的以学生为主体, 而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点明学习的重点的难点, 多鼓励学生, 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 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要做学生的朋友, 真诚而平等地对待学生, 用心思考学生的前途和发展的需要, 帮助每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多讨论、交流, 以便取长补短, 共同前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以引导学生为己任, 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形成不断探索, 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学习的道路上, 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的合作者, 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尽, 在特定情况时,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精诚合作, 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有句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些学生取得的成就甚至要高过老师, 这也是我们人类社的发展, 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的真实写照。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终生, 不仅学到专业知识, 也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并能经得起大风大浪, 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学习课程, 从以往的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我对什么有兴趣我就学什么。这种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人生存状态的教学组织形式,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也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对学生采用协作式、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解放学生的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达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目的。

急救医学 篇8

1 现阶段急诊医学教学

急诊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不是以独立的器官系统来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 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程度来界定[1]。在现阶段, 急诊医学存在着许多突出的弱项, 特别是急诊医学教育的薄弱更加成为阻碍急诊医学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2]。医院急诊科作为急诊医学的主体, 肩负着急诊临床教学和研究的重要任务[3]。而临床工作是急救医学的重点, 在具体工作中, 急诊医师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类急危重症患者, 因此对于急诊医师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4]。传统的急诊医学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 教学形式单一, 互动性差, 实践性不强, 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能力明显不足, 不利于培养急诊医师的创造能力和现代医学思维[5]。

另外,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 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在进行急诊医学临床实践学习时, 因现实环境所限, 缺少实践的机会。患者经急诊抢救后很快转至专科治疗, 传统教学方法在这里受到限制。

2“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急诊医学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去面对临床急诊问题, 应将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决策能力与综合抢救能力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来着重培养。因此, 急诊教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在“急诊”这一特殊环境下快速判断病情、建立诊疗思路、完善相关检查、做出相应处理、综合急症救治的能力。

2.1 以症状为纲

新的课程建设中, 打破以病种为纲的内容编排, 教学内容以症状为纲。设置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 如: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昏迷等。尽管学生已在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中学习了以急性腹痛为发病症状的相关疾病, 但学生并不清楚在面对一位以腹痛为主诉的患者时, 如何厘清临床诊疗思路, 并运用所学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知识做出初步诊断, 进而实施检查并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就以腹痛为教学内容, 模拟医生在急诊室的实际工作场景, 对上述症状进行引导性教学, 以教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指导,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让学生在回顾已学知识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如何进行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 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 (见案例1~2) 。通过设置这样的学习内容, 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如问题导入式教学、PBL教学等, 使学生在学习腹痛这一内容后, 能够在临床、在急诊遇到腹痛患者时不至于感觉无从下手, 并随着其临床经验的积累, 对腹痛这一常见急诊病症有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准确的临床判断和正确的诊治处理。

案例1:急性腹痛。

病史:李某, 男, 33岁, 因“上腹痛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在正常饮食情况下, 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 且持续性胀痛, 初始尚可忍受, 至次日晨加重, 并出现左腰背放射性痛, 进食后加重。遂急送当地医院诊治 (具体资料不详) , 腹痛不能缓解, 故急送我院急诊内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 睡眠极差, 近两天未进食水, 小便偏少, 大便未排, 体力下降。既往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2℃, P:110次/分, R:20次/分, BP:120/80 mm Hg。神志清, 营养中等, 精神差, 自主体位, 急性面容, 面部无红斑, 眼睑无水肿。皮肤、巩膜无黄染和出血点, 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口唇无发绀, 口腔黏膜无溃疡。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正常, 咽无充血,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无抵抗感。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平, 腹肌稍紧张, 剑突下压痛明显,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区无叩击痛, Murphy’s征阴性, 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减弱。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7.9×109/L, N:0.88, L:0.10, Hb:117 g/L, Plt:88×109/L;ESR:63 mm/h;尿常规:RBC (+) , WBC (-) , Pro (+) , 比重:1.030, p H:5.5, 尿糖 (+) ;尿淀粉酶:5 417 IU/L;粪常规正常;血清生化显示:胸部X线显示:双肺纹理增粗, 考虑感染;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腹部B超显示:胰腺体积增大, 局部液体积聚, 建议CT检查;腹部平片:肠腔气体积聚, 余无明显异常。

(1) 根据现病史, 请学生学习和思考: (1) 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 该患者上腹痛的病因可能是什么? (3) 上腹痛的诊断思路是什么? (4)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5) 作为急诊内科医生, 需要给患者进行哪些治疗?

(2) 根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请学习并思考: (1) 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 (2) 该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3) 该病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4)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5) 作为住院部接诊医生, 如何开出治疗患者的临时医嘱? (6)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案例2:案例1中患者李某入院后的病情汇总如下。

病情发展:患者入院12小时出现神志不清, 极度烦躁, 胡言乱语;呼吸困难;无尿。

体格检查:T:38.5℃, P:140次/分, R:38次/分, BP:130/70 mm Hg。神志不清, 口唇发绀, 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正常。双肺呼吸音粗, 布满干音、痰鸣音, 双肺底有湿音, 心率140次/分, 律齐。肠鸣音消失, 余腹部查体不合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8.9×109/L, N:0.89, L:0.10, Hb:117 g/L, Plt:68×109/L;尿常规:RBC (+) , WBC (-) , Pro (+) , 比重:1.030, p H:5.5, 尿糖 (+) ;尿淀粉酶5 417 IU/L;粪常规正常;血清生化显示:ALT:66 U/L, AST:111 U/L, TP:59.2 g/L, ALB:34.9 g/L, Pre-ALB:62 mg/L, TB:17.2 umol/L, DB:2.80 umol/L, ALP:39 U/L, r-GT:6 U/L, TCH:3.22mmol/L, LDH:838 U/L, K+:5.79 mmo L/L, Na+:133.4 mmol/L, C l-:94.0 mmol/L, Ca2+:1.55 mmol/L, Mg2+:0.92 mmo L/L, BUN:31.14 mmol/L, Scr:340.40 umol/L, UA:510.1 umol/L, Glu:21.69 mmol/L, HCO32-:16.80 mmol/L;血气分析:p H:7.31, Pa O2:52.1 mm Hg, Pa CO2:28.3 mm Hg, BE:8.9 mmol/L, Sa O2:83%。

(1) 根据上述信息, 请学生学习并思考: (1) 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如何考虑? (2) 试分析该患者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及机制? (3) 目前的诊断? (4) 目前的处理?

(2) 通过对案例1、2的分析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 掌握腹痛的常见原因; (2) 掌握上腹痛的诊断思路; (3)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 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5) 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2.2 以疾病为重点

对与外科学、内科学重复的内容, 在急诊医学课程设置中则不再重复, 如气胸、急性左心衰、消化道出血等, 而对于急危重症所特有的、多发的、常见的疾病则在明确了症状诊疗思路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述、学习。以休克为例,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 并无某一门课程系统、详细讲述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救措施, 而休克又是每一位医生, 尤其是急诊医生经常需要面对的, 因此对即将进入临床的医学生以急诊的角度对休克进行系统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这将使得学生重温休克的病理生理知识, 联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所学的可能导致休克的疾病, 进而明确休克的病因学, 最后掌握休克的治疗原则。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的视野将得到极大开阔, 不但能将以往学习的知识通过“休克”联系起来, 更能将休克的具体治疗方法带入到各专科的临床实践中。

2.3 以急救技术为关键

在学习了急诊症状诊疗思路、常见疾病诊疗后, 急救技术则是急诊医学的落脚点, 也是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因此, 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相比, 本教学将急救技术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例如将心肺复苏术、多发伤处置、气道管理 (含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深静脉穿刺等急救技术加入到课程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操作能力。对基本技能的教学, 我们以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教学场所, 采取模拟教学, 先由教师讲解、示范, 再由学生在模型上训练、掌握, 最后设置各类急诊场景对其进行考核[6]。以心肺复苏为例, 以往学生通过大课学习了心肺复苏的知识, 但由于并未真正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心肺复苏理论课程中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细节讲述, 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设置了心肺复苏实践课程, 充分利用临床学院所拥有的现代多媒体模型, 采取小班授课, 教师手把手教,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 我们科学制订了考核标准, 以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为指导, 编写了标准化的考核大纲, 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急诊医学教学中, 以症状为纲, 形成急诊医学的诊断思路;以疾病为重点, 掌握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急救技术为关键, 掌握常规的急救技能。夯实急危重症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急危重症的诊疗思路、掌握急危重症的急救技能, 以适应新时期对急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 “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教学模式也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 在急诊医学教学中采用“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 以症状、疾病、急救技能为核心, 与各专科形成互补。此教学适应现代教学和急诊医学发展的趋势, 应用这种模式, 不仅能够使医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 而且能够培养其学习能力, 提高其在处理临床问题时有效运用知识的能力。

摘要:传统急诊医学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内容多、教法少”等问题, 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渐进式教学模式, 以症状为纲、以疾病为重点、以急救技术为关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参与度, 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症状-疾病-急救技能”,急诊医学,渐进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文亮, 熊建琼, 刘明华.急诊专科医师的理论和技术培训[J].中国急诊医学, 2005, 25 (10) :744-745.

[2]张鸿, 代华平.PBL教学法在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查房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病案, 2010, 11 (3) :53-54.

[3]唐子人, 李春盛.急诊医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病案, 2013, 14 (11) :65-67.

[4]王长远, 秦俭.加强急诊医师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4) :757.

[5]赵威, 李俊杰, 尹文.EBL联合PBL综合教学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 41 (1) :9-13.

上一篇:猪场夏季饲养管理方法下一篇:战略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