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经济发展

2024-06-06

苏州市经济发展(共8篇)

苏州市经济发展 篇1

2009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具挑战性的一年。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谋创新与促发展相结合,重民生与抓经济相结合,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综合经济实力

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更趋协调,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增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8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2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农林牧渔业

现代农业建设加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6.6%。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5.5千公顷,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78个,其中万亩以上14个。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到56%。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总数达1402只。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碧螺春茶、苏太猪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年末累计拥有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1个。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874万立方米,疏浚整治各级河道1718公里,加高加固圩堤141公里,增砌护岸184公里。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发展。全市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新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09家,累计达到2821家,持股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超过90%。农村村均集体收入增长14.7%。

工业

在一系列保稳促调政策措施的有力提振下,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重点产业保持优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营效益逐月向好,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704.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35.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7.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工业产值3357.35亿元,增长4.1%;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电子、纺织、冶金、化工和装备制造等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912.6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整体运行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和传感器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增长4.4%。

经营效益稳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9%;利税总额1504亿元,增长4.1%,其中利润总额1025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4.8%。

建筑业

建筑业稳步发展,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03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施工面积7341.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43.9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2.0%和6.4%。建筑企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全年本地建筑企业在外市完成建筑业产值1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有

3家建筑企业荣登江苏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6家装饰企业荣获江苏建筑装饰10强称号。

运输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明显提速。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6.4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63.7亿元,港口建设投资26.7亿元。全年完成公路、水运客运量3.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67.9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8.0%和6.4%;完成货运量1.1亿吨,货物周转量103.2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11.4%。现代物流生产规模继续提升。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集装箱运量271.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8%。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攀升。全市年末拥有机动车186.9万辆,其中汽车101.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2.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比上年增长26.9%。

邮电通信稳健发展。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发送函件2.49亿件、特快专递1371万件、报刊3.09亿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26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143.70亿元,增长5.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1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46万户,比上年增长11.2%。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84.32万户,比上年增长27.7%。

国内贸易

全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完善,商贸中心区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01.1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5.65亿元,均增长15.9%。

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为99.98亿元、88.76亿元和676.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28.4%和19.3%。汽车、高端科技产品、时尚消费品、更新换代产品成为消费热点。热销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5.3%,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24倍,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增长31.2%,家电类零售额增长25.7%。

消费刺激政策显现成效,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2.33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达到6.5亿元。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时代广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平江新城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相继竣工,久光百货、天虹百货、沃尔玛等一批著名百货、超市品牌进入苏州市场。

金融业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切实将信贷资金投向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点领域,有效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450.54亿元和9032.2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0.53亿元和2451.71亿元。

股票交易活跃。年末全市拥有证券营业部48家,当年新增5家。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15.68万户,比上年增长33.7%。全年股票、权证、基金成交金额19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0%。全年发行企业债券43亿元。

保险业务稳定增长。全市新增保险机构3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到5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财产险收入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人寿险收入9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49.14亿元,比上年下降11.4%。

房地产业

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引导,积极提振市场信心。2009年以来,市场刚性需求得到释放,全市商品房销售走出低谷,房产交易比较活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4.4%。商品房施工面积6929.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竣工面积148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5%。商品房销售面积2182.5万平方米,增长11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82.97万平方米,增长126.8%。全年市区二手房交易成交面积467.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9.7%,其中住宅412.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1.9%。

旅游业

旅游业围绕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强化规划引导,整合旅游

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接待境外游客21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旅游外汇收入9.97亿美元,增长0.2%;接待国内游客5870万人次,增长11%。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58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68家。全市4A级景区点23家,5A级景区点2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7273.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苏州成为长三角城市中拥有最多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线路的城市。

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接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创新力度加大。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全市新增15家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18家,累计发放贷款额76.2亿元。全市新增上市公司4家,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共募集资金227亿元。稳步推进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市容市政管理体制和公交运行机制改革。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2.65万家,年末累计达15.73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629.97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4205.53亿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13万户,年末累计达到32.55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38.25亿元,年末累计注册资本153.81亿元。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6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7.1%,实现工业总产值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

7.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9%。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22.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1.1%。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定发展。全市新引进内资项目6220个,比上年增长26.6%,其中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742个,比上年增长28%。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40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新增外地注册资本38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对外贸易

面对外需萎缩的不利局面,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苏州市外贸出口保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140.9亿美元,分别下降11.8%和13.4%。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呈现“低开平走逐步回升”态势,由一季度的下降25.9%、上半年的下降24.7%、前三季度的下降21.3%,收窄至全年下降13.4%。全市出口总额占全省、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7.3%和9.5%。

传统出口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新兴市场出口跌幅逐步收窄。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达707.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2.0%,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盟出口额290.44亿美元,下降17.1%;对美国出口额314.88亿美元,下降2.9%;对日本出口额101.99亿美元,下降5.2%。对拉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出口跌幅收窄,出口额达133.93亿美元。

利用外资

全市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对结构优化升级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2.27亿美元,增长1.2 %。其中服务业利用外资16.9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20.6%。全年新增5家投资性公司、11家独立研发中心、8家创投企业等具有总部经济业态的外资项目。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4家落户苏州。服务外包业务稳步发展,苏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年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13.98亿美元,离岸接包执行额8.7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93.5%。

外经合作

“走出去”形式日趋多样,形成了境外资源开发、境外高科技风险投资、境外传统产业投资的多元化格局。当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1个,中方境外投资额3.2亿美元,分别增长76.2%和57.0%;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资源类项目占五成,民营企业占九成以上。全年新签对外劳务承包合同额5.5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4.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8%和27.4%。

开发区建设

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全新的功能载体。积极引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29.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97亿美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9.11亿元,出口总额994.08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81.8%、81.4%、54.9%和87.1%。苏州工业园区加快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苏州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国首批3家试点单位之一,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建设正式启动,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之一,张家港省级出口毛纺产品产业集聚监管区正式获批。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以及新兴产业的投入,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839.75亿元,比上年增长58.1%;私营个体投资922.90亿元,增长16.9%。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6.46亿元,增长34.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05.0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55.86亿元,增长24.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5.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环保、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社保福利等有关民生投资比上年增长68.0%,科技、电信、金融等先进服务业投资增长73.2%。

全社会施工房屋面积12789.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竣工房屋面积4626.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房屋竣工率为36.5%。全市新增固定资产2348.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9.1%。

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76.99亿元,比上年增长50.5%。完成火车站北站房主体工程和相配套的道路河道、绿化景观等工程,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进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高峰阶段,2号线已开工建设。常昆高速公路、苏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加快施工。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252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总里程5422公里。港口建设加快实施,建成8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104个。

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

全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 全面均衡提升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推进各类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市政交通规划、村镇规划的编制。完成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色彩、高度形态、雕塑规划、城中村和无地队改造等规划研究。城市化率达到66.25%;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新增林地、绿地面积8140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2%。

公用事业

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努力优化公交服务,精心落实“公交优先工程”。切实加大公交车辆更新改造力度,全年新增、更新国III排放标准空调车401辆。深化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以实现公交营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公交出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市区新辟公交线路20条,年末营运车辆达到2957辆,营运线路236条,线路总长达到5242公里;全年公交运客总量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市区年末营运出租汽车3203辆。城乡客运一体化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农村客运(公交)班线15条,行政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保持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0%。

公用事业投入加大,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市区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37座,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4座,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敷设污水管网1209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含扩建)51.25万吨。

市区管道天然气供气总量6.3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6.2万吨,人工煤气供气总量7475万立方米,家庭燃气普及率100%。全社会用电量879.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0.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坚持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年环保投入达到270亿元,增长13.4%。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1.3,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9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

标率为100%。实施20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3.04万吨,二氧化硫减排量5.03万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市新增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100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200家,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0家。生态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常熟、昆山、太仓被确定为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张家港、常熟、昆山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国家论证。全市共建成44个环境优美镇,新增省级生态村25个,省级生态村总数达到43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7.3%。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全年实现节能152万吨标准煤。

科技事业

全市以落实科技扶持政策,营造科技发展环境,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抓手,夯实创新型经济发展基础,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28.77亿元。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4家,累计达到695家,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903个,累计达4424个。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中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1.7%,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创新载体建设水平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中科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动工建设,园区生物纳米园成为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全年专利申请量6.13万件、授权量3.93万件,分别增长26.3%和115.0%,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

围绕转型升级推进创新人才引智工程。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10.4万人。实施海外引智项目30个,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411人。2009年末,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5万人。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事业

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68所,在校学生96.08万人,毕业生23.47万人,教职工总数7.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30万人。在苏州的高等院校有19所,二级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8.77万人,毕业生4.10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98万人,毕业生1.38万人。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53%,苏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1个。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镇(街道)以上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行政村公益性文化设施覆盖率达85%以上。

文艺精品新作连创佳绩。滑稽戏《青春跑道》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滑稽戏《顾家姆妈》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剧目奖;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被文化部评为建国六十周年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

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年末数字电视用户215万户,总数居全省各市之首。在2008全国少儿广电节目精品评比中,我市获奖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一。

卫生事业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52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7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3万人,其中医生1.6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0.7%、7.2%和4.8%。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3%。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继续做好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顺利完成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母婴阳光工程全面推行。

体育事业

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迈向长效化,竞技体育取得丰硕成果。苏州健儿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18金16银5铜,获得现代五项世锦赛和蹦床世锦赛冠军,苏州世界冠军增至16人。成功承办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东亚俱乐部男子手球锦标赛和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51项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新建全民健身工程(点)162个,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初步建成。体育彩票销售创新高,实现总销量14.23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成为全国首个销量超10亿元的地级市。

人口与就业

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进一步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全市出生49663人,出生率为7.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户籍人口出生婴儿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33.29万人,比上年增加3.54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40.21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

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全市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新增就业13万人,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9%。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37万人,再就业培训8万人,其中技能培训2.9万人,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培训25.99万人,其中技能培训5.28万人。新成长劳动力培训1.73万人。高技能人才培养8500人。

社会保障

全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86万人、306万人、249万人、236万人和234万人,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均超过99%。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35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6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151元。

人民生活

民生保障日益加强,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全市通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收入增长机制,增加转移性收入,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12969元,比上年增长10.0%。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非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区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7.5%、45.4%和11.6%。

住房保障受益面扩大。全市新增廉租住房1226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25万平方米,给2565户发放了租赁补贴。对市区的18个老住宅小区、185条街巷和202幢零星居民楼实施了综合整治。市区直管公房完成解危11.8万平方米。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新增25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122亿元。

市场物价

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回落、国内存贷款利率下调、部分产品产能相对过剩等因素叠加影响下,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呈低开、探底、回升的V型走势。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6%,消费品价格下降0.1%。八大类消费价格“四升四降”,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2.3%、2.9%、4.6%和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及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6%、6.1%、1.2%和2.6%。

苏州市经济发展 篇2

《苏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也是苏州市“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江苏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把苏州市作为江苏省该项规划的先行试点, 在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指导和帮助。苏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并组织精干力量, 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 编制完成了规划评审稿。

专家组经过评审, 一致认为该规划的定位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 规划确定的“完成一个转变、实现两个现代化、彰显3个特色、突出4个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框架, 符合苏州市的发展实际,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是苏州“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纲领。

苏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篇3

一、生动的实践

近几年来,在苏州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变废为宝”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常熟市汽车饰件厂,通过采用专利技术,每年消化掉当地服装行业产生的数千吨废弃边角料,生产出多种汽车内饰件,为国内众多知名汽车生产企业配套;在昆山市,出现了20多家专门消化当地200家IT企业产生废物的企业,其中有一家昆山中环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可以利用废液生产出再生蚀刻液产品1.6万吨,返回给上游企业继续使用,同时还可以生产出硫酸铜产品6600吨、氢氧化锡300吨;在苏州高新区,13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绿色采购行动,各种线路板、电子终端产品、注塑件、包装箱等关联产品在企业间形成生态循环,初步形成了“松下电工线路板产品链”、“福田金属废水代谢链”、“佳能-金钟默勒废物塑料代谢链”等生态工业链……不久前,苏州生活垃圾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每天有1050吨垃圾被投入焚烧炉里变成绿色电能,由此开始,苏州市区将近一半的生活垃圾都将以焚烧发电的方式变废为宝。

据市统计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以来,苏州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在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出现了万元产值能耗下降、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的向好趋势。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06年以来为0.3吨标煤,比上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明显下降。

二、历史性选择

众所周知,苏州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城市,近年来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阶段,面临着历史上外延扩张型增长方式带来的种种问题。如,资源制约加剧、能源瓶颈突显、环境负荷加重、人口压力加大等等,要求苏州必须及时从战略上,体制上,机制上,以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既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客观要求,又是苏州争创新世纪发展新优势的历史性选择。

为此,苏州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决策,选择以循环经济为载体,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平台。2002年8月,苏州市政府就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县级市、区及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暨发展循环经济试点领导小组。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统一认识,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近年来,苏州市采取了传媒宣传、会议集训、党校上课等多种形式,向各级领导、广大企业主和社会公众等,广泛传播循环经济的理念、特征、实现形式等系统的内容,使不同层面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循环经济逐步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互动,公众行动”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局面。二是编制规划,为发展循环经济描绘蓝图。2004年,作为《苏州市生态市建设纲要》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并付之实施。苏州下辖的5个县级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也相继编制和实施了具体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这就从总体上保证了苏州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三是培育典型,使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可操作性。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苏州着力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全方位推进

近几年来,苏州市从点、线、面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而使循环经济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有效益的全社会行为。

(一)在企业层面上

苏州市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引进关键技术、工艺、装备等,使试点企业的资源、能源得到梯度利用和循环利用,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甜头。至去年底,全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新增253家,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新增80家,31家企业被树立为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点。

(二)在区域层面上

苏州市彰显开发区的主力作用,通过构建工业生态链,努力实现区域污染排放最小化。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加快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苏州高新区、张家港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在社会层面上

苏州市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率先组织成立了市循环经济推广中心、全国首家国际环保技术交易中心,构建了循环经济技术、产品、信息交易服务载体。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完成一期建设,46家中外环保企业入驻,成为一个环保科研、培训和产业于一体的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循环经济发展和企业生态化改造。与此同时,苏州市努力激发公众的主人翁精神,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着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15个省级“绿色社区”,5所国家级、54所省级“绿色学校”。苏州市还积极引导循环经济向农业、服务业领域延伸,在全市4A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全面开展ISO14000环境体系论证,提高旅游区环境质量等。

四、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将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20%;有效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单位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30%,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5%;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0,努力实现在江苏省率先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

为此,苏州市在生产环节,将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采用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优化能源结构;在废物产生环节,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现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进城市生活节水管理、污水再生利用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做好国家、省循环经济试点,开展循环经济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态型居住区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强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4项,投资23.6亿元。

今年,苏州市将新增100家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新增1000家通过完成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完成28家省环保厅下达的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任务;启动苏州市静脉产业园建设,努力实现区域内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新增15个国家环境优美镇、30个省级生态村,50个省、市绿色社区,50个省、市绿色学校,10家省、市绿色宾馆,1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等,进一步推进苏州市的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

苏州市经济发展 篇4

∙ 来源: 浏览:221 2014-03-11 13:24:43 ∙ 我来说两句

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的养老服务事业,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和《省政府批转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2〕9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机制和运作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⑴服务对象公众化原则。以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服务为发展宗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⑵服务方式多样化原则。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⑶服务队伍专业化原则。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养老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⑷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加强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和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⑸运作机制市场化原则。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公平竞争市场。⑹城乡发展一体化原则。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三)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即苏州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现城乡一体化网络,街道(镇)建有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建有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

30%以上。各类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全部实行持证上岗服务。

(四)规划布局: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发改委、建设、规划等部门按每个镇、街道拥有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不低于200张(不包括县级市、区以上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数)的原则和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当地的养老服务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一处或多处、分期分批建设,并尽量安排在交通便利、环境良好、适宜人居的区域。

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

(五)项目审批政策。对符合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有关部门要给予优先审批。对列入规划的包括原来已经建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或改变性质。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或占用的,应按照有关拆迁办法给予补偿安置。

(六)土地使用政策。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列入用地计划。按照法律、法规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应予划拨供地;应当采用协议供地的优先搞好用地服务;应当公开交易的通过公开交易方式供地。

(七)费用减免政策。经县级市(区)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等社会福利机构(下同),可减免有关费用。所涉及的税收按国家现行优惠税收规定执行,免征营业税和暂免征企业所得税,暂不征收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免收按职工人数收取的城市人防建设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规划技术服务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基金、教育地方附加费、治安联防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绿化补偿或占用绿地费;暂不征收污水排污费;减半收取人防建设费、义务植树费;救护车及生活用车养路费经报请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后减免征收;减半收取房屋产权登记费;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收费;安装电话免收一次性接入费,使用电话及办理其他有关电信业务执行住宅电话资费标准收费;安装有线电视减半收取初装费,月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执行。

(八)培训和用工政策。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吸纳持有苏州市(含各县级市)《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政府免费提供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可申请享受当地社会公益性岗位政策。

(九)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为老年人提供专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如申请医疗保险定点,在符合同等条件情况下给予优先审批。

(十)社会捐助政策。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可按社会福利机构规定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可公开向社会募集款物。所募款物全部用于改善收

(寄)养对象的生活和设施,并接受捐赠人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募集的资金应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捐赠支持养老服务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凭受捐赠单位出具的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十一)政府资助政策。政府财政部门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资金扶持。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资助标准如下:对社会力量兴办(新建)的养老机构,根据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的不同类型和相关设置要求,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只床位不低于2500、3000、3500元的标准分3年给予资助;对以社会独立法人名义经营的养老机构(包括原来由政府办现实行转制,或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的养老机构),以入住6个月以上的本地户籍老人数,按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种类型,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50、80、100元的床位补贴;对每年固定服务(连续时间6个月以上)老年人达到一定数量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给予经费补贴,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外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

按固定服务每50户老年人家庭不低于5000元/年的标准给予补贴,对经卫生部门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固定开设每50户老年家庭病床不低于1万元/年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取得ISO质量体系认证的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补贴。其他市(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参照以上标准自行制定。

政府对居家养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援助服务。对居家低保孤寡老人、低保边缘孤寡老人以及生活困难的老劳模、重点优抚对象、归国华侨、当地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残疾的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进养老机构的居家“三无”老人,当地政府应安排他们进机构养老;对生活困难且不能自理需要进养老机构的老劳模、重点优抚对象、归国华侨以及当地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残疾的80岁以上老年人,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以上政府资(援)助资金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相关机制

(十二)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目标管理机制。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为实事项目,具体由有关部门明确量化指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十三)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各级财政要不断增加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从2006年起,各市(区)按上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以每人80元的标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不含各级政府原来对“三无”、“五保”老人 的保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今后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其中,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区按现行财政体制,市里承担30%,区里承担70%。养老服务事业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等。

(十四)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化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路子。社会力量可以合资、入股、购买和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养老服务设施的经营。对各市(区)以下政府、集体办的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开展经营主体改革试点,逐步实现“管办分离”。各地可采取养老机构房屋产权和使用性质不变、内部设备公开转让实行经营主体转制,由社会组织或个人负责经营;也可以采取由社会组织或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民办公助”机制,政府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施资助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对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创办的养老机构,有关部门要明确其产权关系,防止发生产权纠纷。

(十五)建立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机制。民政部门对各类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制度,会同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保、卫生、安监、公安、环保、物价等部门实施行业监管。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十六)严格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要做好辖区内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社会福利机构认定工作,进行行业监管。对申请认定社会福利机构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民政部门要会同建设、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按照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12—99)和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008—2001),对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床位设置、服务设施等方面以及服务人员配备进行严格验收,向社会进行公示,符合规定条件后方可认定为社会福利机构。

(十七)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照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进行定期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不执行整改或整改以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停止社会福利机构享受的各种扶持政策,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对盗用社会福利机构名义骗取各种扶持政策的,有关部门有权中止并追回相应的减免资金和资助经费;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十八)加强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市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的规范管理,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试行)》,对全市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2008年底,凡是享受政府扶持政策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其服务从业人员一律要求持证上岗,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社会福利机构资格和相关扶持政策。

(十九)培育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以各市(区)为单位,由民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

四、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组织领导

(二十)各级政府要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当

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统筹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二十一)各地老龄委要充分发挥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集中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当好政府的参谋,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政策扶持、经费资助、日常监管等具体操作办法,并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发改委、财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规划、房管、交通、文广、卫生、安监、物价、税务、工商、国土、供电、供水、电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主动承担任务,落实相应措施,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苏州市经济发展 篇5

根据国务院国函〔2016〕40号《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要求,现将我市2016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点推进和方案落实情况

自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试点以来,在商务部和江苏省政府的指导下,苏州市政府围绕试点工作的要求,制定上报了试点实施方案和七大行业行动计划,推出了38项创新举措和做法,推动全市服务贸易实现了15%的增长,试点工作按预期时序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及时完成了苏州市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及报批工作。在去年9月下旬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苏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后,市政府立即按试点工作要求将实施方案报商务部备案。

(二)成立苏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以曲福田市长为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盛蕾为副组长,商务局、市发改委、等24个部门及10个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商务局吴新明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召开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江苏省政府批复苏州试点实施方案后,市政府立即于10月初组织召开了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大会,苏州下辖各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商务局领导以及市相关部门领导参加。曲福田市长、盛蕾副市长在会上部署了全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曲福田市长提出了服务贸易规模5年“翻一番”的目标和 “四个优 先”、“五个突出”的工作要求。

(四)制定七大试点行业领域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推进创新试点工作的落实,我市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运输、金融、知识产权、国际维护和维修、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七大试点重点行业创新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并在全市推进工作会上与实施方案一起印发,通过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了各市、区的试点任务和各部门的具体责任。

(五)建立试点推进工作联系协调制度。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建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作联系制度,各市区商务部门、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分管处室,负责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联系,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渠道的畅通,形成了试点任务有人负责,具体工作有人推进的工作机制。

(五)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试点支持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财政部、商务部财行(2016)212号《关于2016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我市共获得国家服务外包资金8574万元和服务贸易公共平台资金800万元,其中,服务外包资金已经全部拨付至各企业和平台建设单位。服务贸易公共平台资金已使用119万元,其中56万元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1家平台企业,63万元用于市服务贸易统计系统的前期开发建设。余款拟于2017年继续用于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和统计系统的建设。二是落实海关、商务部署加函(2016)242号《关于进一步推广实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进口货物保税监管模式的通知》,部分企业开展了实际操作。三是认真学习财政部等5部委财税(2016)122号《关于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推广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正与科技、国税部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

(六)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考核。服务贸易增长目标分解 到各市区,并在与外贸、社零等指标一起进行考核。

(七)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围绕创新试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我市提出并实施了38项改革创新举措,从扩大双向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强化金融服务、开展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创新发展模式等5个方面开展改革创新工作。

二、试点主要成效

(一)服务贸易取得明显增长。

在市政府的积极推进下,全市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外管局数据,2016年全市实现服务贸易总额14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5%,比去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7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从七大试点行业来看,国际维护和维修服务同比增长304.5%,旅行同比增长25%。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同比增长6.74%,文化同比增长5.9%,知识产权同比下降2.8%,运输同比下降8.4%,金融同比下降21.8%。

(二)服务业“双向开放”成绩喜人

1、服务业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市主要领导赴日韩开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活动,与30多家日韩知名跨国公司合作意向。组织开展“融合创新 合作共赢—苏州·跨国公司恳谈会”活动,市主要领导率各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沪与100多位跨国公司区域总部高层、美日新等国驻沪领馆高官务实对话、共谋发展。2016年我市服务业新设外资项目503个,占总数的71.7%,注册外资29.7亿美元,占总额的45%。现代服务业新设项目、注册外资分别占服务业的35%和38%。

2、服务业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参加印度、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荷兰、香港、英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会以及东盟外交官代表团座谈会,推动我市企业以商业存在的方式投资境外提供服务。2016年全市新增服 务业对外投资项目229个,服务业中方境外实际投资额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42%。2016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三)服务贸易特色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1、总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2016年全市新增31家总部企业,其中综合型总部企业28家,职能型总部企业3家,累计达114家,新引进和形成的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23个,累计达250多家。

2、创新型企业和品牌企业培育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开展苏州市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认定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第二批苏州市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累计达75家,涵盖金融服务、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其中技术创新12家,商业模式创新16家,品牌创新2家。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四)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根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八大任务的要求,我市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创新,在扩大开放、贸易便利化、强化金融服务、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发展模式创新等5方面推出了38项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

1、在扩大开放方面:

(1)简化外资准入管理。做好国家、省下放项目核准事项的对接,最大限度缩小外资项目的核准范围,进一步扩大项目备案范围,简化外资项目备案管理程序,核减备案项目申报材料,下放项目备案管理权限。目前绝大部分投资准入事项实现无纸化电子备案,程序更简便、办理更高效,投资便利化程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服务业开放方面,已有13家外资融资租赁企业获准兼营商业保理业务,外资融资租赁企业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 本限制、外资投资性公司股份制改造、设立外资资信调查公司等政策也均已落地。

(2)改革境外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企业境外投资主体地位,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管理模式,优化境外投资管理流程,实现境外投资工作从以审批为主向投资促进为主的转变。除国家规定的项目外,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以下的其它项目,全部实施备案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实行境外投资自行备案,备案时限减到3个工作日。

(3)推进并联审批,规范中介服务及“多评合一”制度。出台《关于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规范中介服务的意见》,对于市权限内审批事项,除选址、用地两项前置外,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并联审批。贯彻落实《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制度的实施意见》,制订“多评合一”的实施细则。明确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稳步开展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治理工作。

(4)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企业登记住所方面,出台《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实施意见》并制定《苏州市商务秘书公司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和《苏州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操作办法》两个配套文件,统一规范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在企业名称方面,完成在网上对外开放企业名称库工作,开通网上企业名称预核申请,年内完成企业名称自主选择系统的开发。昆山和高新区开展“一址多照”试点。

(5)建立“走出去”服务体系。一是搭建国际化人才培育、国际商事法律培训平台。组织企业参加跨国企业集团外汇和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培训班、“一带一路”建设法律实务研修班、香港法律服务论坛、全省对外承包工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活动。二是搭建企业家互助服务平台。举办苏州市“走出去”企业家交流会,分享对外投资合作的经验和资讯,实现资源共享和抱 团“走出去”。三是建立苏州市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为企业国际参展、国际贸易以及知识权纠纷提供帮助。四是加强文化“走出去”项目组织。青春版《牡丹亭》先后赴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等地巡演,苏州评弹赴美国参加首届国际爱乐节开幕式演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赴卡塔尔参加“2016中国—卡塔尔文化年”演出;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展赴意大利、苏州碑刻技艺展赴英国、中国昆曲文化图片展赴拉脱维亚、“精彩江苏——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赴德国展示、展出。全年文化“走出去”项目47批次,涵盖“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和欧美23个国家和地区。

2、在贸易便利化方面

(6)持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实现加工贸易无纸化报核、联网企业无纸化报核、电子化手册无报关单报核;成功开展全球维修业务试点;成功开展加工贸易工单核销试点,并完成一周期核销。

(7)构建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通过对全球维修产品采取“全数核查、全过程监控、全数复出口”的“三全”监管方式,努力构建“六个一”全球维修检验监管新机制,即:创建一个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一套企业维修管理制度、制订一套企业维修流程、开发一个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一套对企业和产品差别化管理模式、构建一个质量共治合作机制。目前,苏州地区开展全球维修和再制造的企业已达到20家。开展全球维修业务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问题,吸引了跨国企业的产能转移,极大地提高了苏州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8)率先开展检验检疫无纸化综合改革。通过该系统贯通申报数据化、派单随机化、流转网络化、操作移动化、记录电子化、放行自动化、档案数字化八个关键环节,依托“双网双+”手段,综合集成监管场地和装备建设、模式和手段创新、检测技术革新等内容,在苏州部署建设了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综合改革 样板。

(9)推进太仓港“单一窗口”建设。截至2016年11月底,通过太仓港“单一窗口”平台,共完成一般贸易货物申报及结果反馈11966票,进出境船舶申报2349艘次。目前太仓港“单一窗口”一期功能基本完备,实现海关船舶结关无纸化,检验检疫船舶无纸化和水运系统对接改造,取消多头客户端,全面实现通关申报和结果反馈全互联网模式。太仓港为江苏首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行口岸。

3、在金融服务方面

(10)建立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16年,平台注册企业已超11700家,共为4700多家企业解决近万笔1295亿元融资需求,平台融资需求解决率达到75%;融资成本低于企业平均贷款利率约1-2个百分点。从企业分类看,知识产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28.6%和10%。

(11)建立苏州地方企业征信系统。系统共对接18个政府部门及水、电、气3个公共事业单位。累计征集企业授权约9.6万户,累计采集数据近4000万条。征信平台的授权模式和运营模式在全国属创新之举,引起了国办金融局的关注,人总行和省分行也多次来苏专题调研征信平台建设情况。

(12)建立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中心。已有27家银行、7家保险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支持中心”通过验收。

(13)创新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为创新型轻资产企业提供信用融资,460余家企业获得222亿元信用贷款;近1230家企业获得超过76亿元“首贷”、“首保”,非抵、质押类贷款金额600多亿元,占比超56%。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与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共担风险,1000余家企业获得超过32亿元“信保贷”。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投贷(保)联动引导基金。(14)创新服务小微企业。积极推动小微金融端口前移试点扩面。目前,苏州银行、常熟农商行两家首批试点银行已成功拓展合作电商平台51家,为991户企业线上授信余额23.11亿元。张家港、昆山、吴江和太仓4家农商行第二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15)加强金融对“走出去”、文化、知识产权的服务。一是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贴政策,补贴资金121万元。二是搭建“走出去”金融支持平台,深化银政企合作。梳理重点企业融资需求与苏州国开行对接,联合中信保发布支持“走出去”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三是深化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修订《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文贷通”全年为11家文创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1亿元,文化产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为30家文创企业提供了5999.5万元的风险补偿额度,拉动银行对文创企业发放贷款23.9亿元。

4、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

(16)建立对外投资经济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出台《苏州市对外投资国际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上线运行“苏企海外通”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事中事后监管软件系统。

(17)搭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一是旅行社诚信管理平台一期上线运行、与市诚信平台有效对接。推广旅行社电子合同,年新增旅游电子合同约4万份、涉及游客约2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倍。二是成立了苏州旅游数据中心并即将实体化运作。三是设立了“12345”旅游专席,推动建成“苏州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姑苏旅游巡回法庭”。

(18)建立专利违法行为公示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执法信息公开的要求,将违法企业相关信息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档案,定期将假冒专利、专利侵权等信息报送市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19)建设苏州服务贸易统计系统。建设包括基于企业收付 汇、企业服务贸易合同、自然人流动、境内外商业存在等5个子系统的苏州市服务贸易统计系统。目前已完成5个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正在开展基于企业收付汇、企业服务贸易合同的两个子系统调试及试运行,并组织全市1000家服务贸易企业在直报系统进行注册。

5、在发展模式创新方面

围绕苏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确定的运输、金融等七大重点行业,积极开展创新发展工作的推进,一些创新措施和做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运输服务

(20)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由苏钢集团牵头、联合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太仓港港务集团、苏州铁路西站申报的“苏南公铁水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项目”近日入选江苏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并已由江苏省推荐到国家交通部,成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候选。此次入选江苏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苏满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经过3年运作,初步形成了集中欧、中亚、中俄进出口班列为一体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平台。“苏满欧”出口班列2016年共发运120列,同比增长33.3%;10706个标箱,同比增长27.6%。

(21)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常熟港区、张家港港区)向现代化综合服务型港、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转型发展。2016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540万TEU。目前,苏州港太仓港区共开辟沿海、近洋航线总共183条,包括外贸干线22条。

(22)推进虚拟口岸建设。苏州物流中心虚拟空港项目,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搭建虚拟海陆空港物流平台,接入了全球SITA系统,实现了苏州货站与航空公司航班信息数据交 换,目前已为近2000家企业代理了空陆联运进口业务,为200余家企业代理开通了陆空联运出口业务,成功对接和打通上海浦东、虹桥,南京禄口、杭州萧山以及苏南硕放的货运通道。

(23)推进智慧物流发展。由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公共信息与交易平台,作为政企合作项目,具有政府监管和企业市场化运作双重属性,已正式上线运营。平台涵盖了水路、铁路、公路、港口等运输节点的信息发布、运力在线交易、物流路线优化、多式联运解决方案、政府监管、政策发布等功能。

(24)推进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对接。苏州国际快件处理中心2016年处理邮件量突破5415万件。进出口邮件业务增幅主要来源于国际小包和国际E邮宝等跨境物流产品,96%以上均为跨境电商类邮件。苏州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国际邮件处理量连续三年增幅超过100%,年服务跨境客户数达2000多家。公司建立海外仓服务系统和网络,覆盖美、英、德、澳等欧美国家,总仓库面积达3万平米以上。以在线发运平台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各类物流服务。建立跨境综合服务平台和进口国际邮件邮政服务系统,年服务客户数超1万人次。

知识产权服务

(25)搭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2016年11月,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正式开业。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为会员技术和知识产权需求、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投资、入股、质押以及其它转化运用活动提供服务。苏州市知识产权服务超市也正式上线运行。

(26)建立苏州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创建区,目前全国仅三个。

金融服务(27)深化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扩面共享。苏州工业园区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扩大至全市,9月末,跨境人民币贷款参与企业家数达49家,跨境人民币贷款提款金额37.7亿元,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20笔,对外投资金额26亿元;台企集团内部人民币双向借款家数达275家,双向借款金额达149亿元,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获批并正式启动;张家港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推进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利用新政已办理跨境融资25笔,折人民币近20亿元。

(28)探索“股权+债权”、“投资+贷款+保险”、“投资+保险”等投贷保结合业务。人保总公司与苏州地方创投共同出资设立总额5亿元的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为全国首例保险资金直投科技企业债权。

(30)推动在苏设立跨国公司跨境财务结算中心。大力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17家企业获批开展业务,合作银行从2家扩大到8家。芬欧汇川、亨通财务等公司已设立并运营亚太区跨境财务结算中心。

服务外包

(31)修订《关于加快苏州市服务外包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拟对企业设立境外接包中心给予支持。支持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支持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支持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建设。

(32)加强各级示范基地建设,截止2016年,苏州已形成了“1+2+8”服务外包基地发展架构,即拥有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城市和8个省级示范区。

国际维修和维护服务

(33)推动全球维修业态创新。市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 值、无污染”为基本准则,制定出台《苏州市国际维修和维护业务创新发展试点行动计划》,积极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维修检验监管示范区”,促进企业从加工贸易转型到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丰厚的服务贸易。

(34)推动产业链延伸。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由原来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后期检测维修服务延伸,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有效拓展企业市场空间。世硕电子建立起百万级的苹果手机维修再制造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10亿美元。名硕电脑今年获得全球维修资质后,2016年的维修货值预计达3.4亿美元。

文化服务

(35)搭建文化贸易发展新平台。举办第五届苏州创博会,参展单位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58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948家,参展作品5.8万件,共举办各类对接、论坛活动38场,现场签约项目266项,实现交易总额65.4亿元。成功举办“2016中国苏州动漫国际合作峰会”,签订6800万美元的动漫版权合作交易合同,成为中国动漫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探索开展版权合作的重大成果;

旅游服务

(36)启动城市旅游服务总入口工程。线上总入口集信息查询、线上导览、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和公共服务于一体,年内已完成方案设计招标。线下总入口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交通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现已完成汽车西客站试点工作。

(37)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优化“苏州好行”等特色服务。“苏州好行”现营运7条精品线路,全年服务游客60万人次,月均接待量环比增幅约200%。

(38)利用国际网络平台,大力开展境外营销。持续运营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国际社交平台。年 初组织启动的“让全世界通过网络看苏州”活动,吸引了超过20亿人次的海外游客的关注。与全球最大的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合作,联合打造苏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成功举办“千名美国游客游江南水乡”等活动。

四、2017年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安排

2017年将是我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决胜年,我们将积极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加快实施《苏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加大力度,统筹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各项工作。

(一)明晰目标

坚持目标引领,完善“四大体系”:

一是规模增长体系。2017年,全市服务贸易保持15%以上的增长。

二是结构优化体系。重点抓好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知识产权、国际维修、文化、旅游等七大试点重点行业,力争年均分别增长10%、5%,8%、10%、100%、25%、30%以上,到“十三五”末,新兴服务行业进出口占比提高到50%以上。

三是创新驱动体系。一是创新服务贸易统计办法,开展全口径统计。二是努力创造制度性创新成果。2017年争取再推出30个以上创新发展新举措,努力为全国提供经验、作出示范。三是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引进培育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促进技术进出口,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贸易。

四是载体平台支撑体系。制定苏州市服务贸易发展试点园区、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贸易重点企业的认定管理办法,力争2年内建成10个以上有较强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认定30个苏州市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园区,以及200家重点服务贸易企业。

(二)强化支点

实施差别发展,突出“四个优先”:

一是出口优先。优先发展出口,努力提高苏州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减少服务进出口逆差。

二是重点企业优先。大力培育本土服务贸易企业,到“十三五”末,全市服务贸易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本土企业争取达到30家以上。

三是品牌优先。将服务贸易出口品牌建设纳入到全市外贸品牌培育体系中来。“十三五”末,市级服务贸易出口品牌达到50家以上。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优先。依据苏州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国际贸易,助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畅通路径

强化政策创新,提升“四大环境”:

一是提升贸易环境。着力破除综合保税区阻碍来料加工和国际转口、物流、分销、仓储等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苏州的综合保税区试点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改革;针对服务贸易相关货物产品特色,开展以生物医药研发为代表的服务贸易通关相关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探索海关接受软件、带料加工贸易等服务贸易报关,建立和完善特定种类的服务贸易报关方式;积极申报国家全球维修示范城市,争取不区分自产产品和非自产产品的覆盖面更广的全球维修。

二是提升投资环境。在试点重点行业以及苏州具有优势的对台、对新、对德服务业合作领域,积极对上争取改革试点和政策,尤其要争取取消或降低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推进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的建设运营。

三是提升金融环境。积极争取“一行三会”金融创新政策在 苏先行先试,营造有利于跨国公司跨境财务结算中心生存发展的环境,扩大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和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试点,创建有利于离岸转口贸易稳定和可预期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大宗现货市场向有国际交易商参与的国际化报价、交易、结算、交割转型,尝试开展中远期期货交易。

四是提升政策环境。出台苏州市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梳理阻碍服务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整套创新的政策诉求,不断推进相关改革,积极向上争取政策。

(四)聚焦重点

精准把握重点,聚焦“四个环节”:

一是聚焦行业重点。立足苏州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重点推进物流、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外包、国际维修和维护以及文化和旅游这七个行业领域,落实具体行动计划,完成既定的增长目标。

二是聚焦自贸市场。当前我国已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项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除了在货物贸易领域促进了成员国间的互相开放,大部分涵盖了服务贸易领域的便利和开放措施。苏州必须抢抓机遇,大力拓展自贸市场的服务贸易业务。

三是聚焦总部经济。跨境财务结算中心是总部经济中的高端形态,在税收、人才、高端就业等方面对地方贡献很大,应予以重点发展。借助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机遇,充分用好财税等方面的试点政策,依托中心商贸区、开发区等载体,大力培育跨境财务结算中心,争取形成突破。

四是聚焦模式创新。注重推动货物贸易演变成服务(如: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等数字内容产业)、传统服务产品演变为电子服务产品、有型货物产品提供多功能服务,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第三方服务模式。附件:(共10 个文件)

1、《关于推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规范中介服务的意见》

2、《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制度的实施意见》

3、《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实施意见》

4、《苏州市商务秘书公司登记管理试行办法》

5、《苏州市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操作办法》

6、《苏州市对外投资国际合作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7、《关于推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8、《苏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

9、《关于打造产业新平台引领经济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0、《苏州市平台重点企业和特色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市商务局

广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篇6

近几年,广州市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广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有着多种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增长加快,这对于经济外向度高的广州非常有利。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与落实CEPA的不断加强,给广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Ⅰ〗2003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受“非典”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市坚持防治“非典”与经济建设“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出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年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创8年来新高。

2003年,广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典”过后的下半年,经济增势强劲,增速不断加快,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快,动力强,结构优,质量好”的特点。全年广州市生产总值达3466.63亿元,比上年增加465.15亿元,增长15.0%,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亏损总额下降。2003年1-11月累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7%,比上年同期提高24.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9.93%。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加快增长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广州重点加快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在国民经济中起重大影响的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3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4705.91亿元,比上年增加917亿元,增长26.5%,增速比上年加快11.5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94.31亿元,增长37.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3%。

三、投资、出口需求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77亿元,增长14.7%,增速为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3年我市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市3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40亿元,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增势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81.66亿元,增长17.7%。支柱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民间投资能量进一步释放,投资渠道多元化。全市民间投资达443.70亿元,增长9.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近四成。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民营经济发展加快。

利用外资形势喜人。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广州利用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喜人态势。利用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呈现出“制造业项目多、大项目多”的特

点。200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0.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4亿美元,分别增长27.0%和15.5%,合同利用外资中七成多投向制造业。

四、一度受“非典”影响明显的行业稳步回升。

受“非典”影响,2003年二季度我市第三产业遭到一定冲击,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出现少有的负增长。下半年以后,这些行业已逐步恢复正常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当月增速由5月的6.5%提升到12月的16.8%,全年累计增长11.0%。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针对非典疫情期间居民消费变化情况,广州积极落实扶持、振兴商贸旅游业、服务业的一系列措施,连续举办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大型购物、展览、展销活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旅游业逐步恢复,城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5月份为77万人次,下半年逐月回升。

交通运输回复正常。4-7月份我市客运量连续4个月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9月份以来客运量当月增幅恢复到5.5%以上。

五、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价格稳中有升。

200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27850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3元,增长12.1%。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价格微升、农民负担减轻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农民收入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趋势。目前,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服务性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达33.9%。

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200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①

〖Ⅱ〗2004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4年,广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呈现“速度快、结构优、质量高、动力强”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115.8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比上年增长15.0%,连续两年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0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0亿元,增长13.8%。从横向对比看,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稳居前列。

(二)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2004年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3.02∶43.13∶53.85调整为2.81∶44.16∶53.03,第二产业的比重又提升了1.03个百分点。第一、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0.21个和0.82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51.22%和47.66%,经济发展呈现二、三次产业双轮驱动、互相促进的格局。

(三)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明显。

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2%,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8%。在8大类价格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和居住类3大类价格分别上涨5.4%、2.5%和2.0%,其余5类价格下降。受生产消费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影

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5.3%;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4.8%,生产消费价格上升8.7%。在生产资料需求强劲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延续2003年以来的上涨态势,连续10个月升幅逐月加大,直至11、12月开始回落,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

(四)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01.44亿元,增长5.1%。一是增长速度快。2004年,全市工业新增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43.57亿元。二是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增速也快于轻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由上年的50.5∶49.5调整为46.6∶53.4,标志着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是支柱产业拉动力强。规模以上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34.82亿元,增长35.4%。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32.53亿元,增长34.5%,快于全市工业增速14.8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快发展,消费品市场活跃。2004年,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全年成交额达521.79亿元,全市商品销售总额为5178.85亿元,增长22.7%。二是交通运输业增速提高。三是金融业平稳发展。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0322.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203.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2004年,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547.04亿元,增长20.2%。全市共接待过夜旅游者2674.71万人次,增长12.9%;其中海外旅游者437.15万人次,增长20.6%。

(六)外贸出口增速创新高,出口结构优化。一是增速快。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47.96亿美元,增长28.2%。其中,出口214.73亿美元,增长27.1%,创1994年来的新高;进口233.23亿美元,增长29.2%。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商品逐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104.66亿美元,增长34.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8.7%,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43.07亿美元,增长58.7%,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20.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七)利用外资规模扩张,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我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24.01亿美元,增长64.4%;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2.05亿美元,增长25.6%;合同利用外资1046项,增长20.2%。迄今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7933家外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27家进入广州。利用外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项目多,增资扩产比重大。全市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60个,占新批项目的15.3%,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53%。二是主要投向制造业,尤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中投向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资金增长近2.8倍。

(八)就业规模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08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84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25元,增长8.1%,创1997年来最高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一是居民家庭支出中的服务性消费支出逐步扩大。二是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升温。2004年,我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0.8%,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上年增长17.8%。

二、2004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瓶颈的制约。如电力供应紧张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对于电力供应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良好。原材料价格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上涨趋势已有所缓和。此外,民营经济发展相对

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需引起重视。②

〖Ⅲ〗2005年经济发展状况

2005上半年,广州市经济发展呈现“增速前缓后快,物价涨幅稳定,就业基本稳定”态势。

一、总体判断

(一)增速前缓后快

一季度,广州市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轨道上回落,增长放缓,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9.4%,低于上年同期5.5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增长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3.21亿元,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二)物价涨幅稳定

一是消费价格涨幅回落,涨势稳定。上半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1%,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4、5、6月累计同比涨幅均维持在2.1%。上半年,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5.1%。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势平缓,进出差价有所缩小。上半年,广州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2.3%;升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上半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升10.3%,升幅同比略高0.1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

(三)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上半年广州市城镇从业人员队伍基本稳定,6月末为317.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8.29万人,增长2.7%。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93.5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2万人,下降0.4%;同比增加5.8万人,增长3.1%。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万人,同比减少

1.3万人。6月末广州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低于全年预期控制目标(3%)。

二、基本特征

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供给动力:农业平稳发展,工业依然是广州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第三产业稳定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99亿元,增长2.5%。全市完成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6.85亿元,增长2.7%。

上半年,广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053.55亿元,增长15.1%,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值1298.90亿元,增长9.8%;重工业产值1754.65亿元,增长18.4%。近年来广州市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发展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工业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广州市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构筑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发展。

(二)社会需求:出口需求继续高位运行,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上半年,广州市进一步扩大出口,大力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外贸出口延续上年高位运行态势,但增速逐月放缓。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广州外贸出口总值达118.34亿美元,增长23.1%,1-5月累计增速分别为39.9%、28.0%、24.4%、23.8%和23.5%。外贸出口强劲增长促进了广州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上半年,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12亿元,增长14.0%,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全年提高1.6个和1.9个百分点。其中,贸易业增长14.8%,餐饮业增长11.3%。节假日销售畅旺。“五一”黄金周期间,列入统计的12家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3.40亿元,增长21.7%。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一季度,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落,2、3月累计增速分别为-4.7%和-16.6%。进入二季度,各月累计增速止跌回升。

4、5月累计增速分别为-9.4%和-1.7%,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

(三)运行质量: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财政收入增速逐步提高。上半年,广州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98亿元,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是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上半年非税收入31.64亿元,占总收入的18.8%,增收额占财政增收额的51.4%。主体税种收入增幅持续放缓。增值税完成28.48亿元,同比下降10.0%;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营业税共完成74.54亿元,占财政收入44.3%,分别增长11.8%、10.3%和11.3%,同比分别回落12.6个、7.5个和7.4个百分点。

随着广州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广州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广州市职工平均工资16148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1元,增长7.7%,比一季度提高

1.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工薪收入8491元,增长4.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货币收入3990元,净增219元,增长5.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7%,值得关注。其中工资性收入2028元,增加169元,增长9.1%。

上半年,广州市经济在克服各种困难下,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而且增速不断提高,这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正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力促发展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经济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受资源瓶颈约束和市场影响,工业发展受到制约

首先,工业生产放缓,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减弱。上半年,工业对广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07%,而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为50.51%和49.57%,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广州市工业生产放缓,一方面是受电力紧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的影响。上半年,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中,除汽车制造业一支独秀外(上半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30.5%),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增速大幅回落,上半年分别增长13.5%和3.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回落39个和43.3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放缓,直接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的提升。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广州市工业发展存在潜在危机。

其次,利润总额降幅收窄,亏损总额升幅加大,产销衔接欠佳。1-5月累计,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6.95亿元,同比下降6.1%。6月份,广州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仅有96.52%,上半年累计98.17,均为今年以来最低。

(二)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结构亟需调整

一是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理想。目前广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与全国(1-5月增长26.4%)、广东省(1-5月增长16%)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为了增强广州经济的抗波动能力和发展后劲,必须千方百计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与投资速度。

二是更新改造数额小,所占比重小。目前广州投资结构存在“基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高,技改投资比重低”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已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相比之下,广州市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明显偏低。2004年,广东省为12.69%,广州为12.19%。1-5月,(三)出口退税机制对广州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半年,广州市出口退税由地方财政负担12.5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同比增长2.2倍,拉低财政收入增速5.3个百分点。上半年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1%,若没有出口退税的影响,实际增长16.4%。可见,出口退税增加了财政部门收支平衡压力。③

四、走势展望

展望下半年,广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总体有利,自身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尽管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密切监测,精心调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持续健康发展将是下半年广州经济的基本走势,全年经济增速可望比上半年有所提高。

① 2003年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广州市统计局

浅析苏州市城市综合配送体系发展 篇7

>城市综合配送体系各领域情况

作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支撑, 城市配送在维护城市功能正常运转、促进新兴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与快速增加的城市配送需求相比, 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与方法相对滞后, 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极大影响了城市配送效率, 增加了物流成本, 加剧了城市拥堵。

为此, 2013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改委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 努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2014年,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提出优化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江苏省内无锡等地也出台了专项指导意见, 促进城市配送健康发展。为解决城市配送发展难题, 苏州市也正在加快综合城市配送体系建设。

城市综合配送体系各领域情况

城市综合配送体系是由各个行业配送领域组合而成的, 针对各个领域情况, 笔者以苏州中心城区 (以下简称“城区”) 为范围, 调研主要货类的配送情况, 分析城市配送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范围涵盖食品饮料类、烟酒类、服装类、针/纺织品、日用品、家用电器类、家具类、石油化工、汽车类等十大类。

结果表明, 各商品的城市配送主要由承担营销的商贸企业 (包括超市、专卖店、商场、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企业等类型) 负责, 其中, 商场卖品的配送由商场内各品牌经销企业负责, 商场并不直接参与城市配送活动。商场的销售与物流模式与专卖店类似。

同时, 超市、专卖店、电子商务及批发市场等四类销售渠道根据卖品细分行业特点、产权形式以及主营商品不同, 物流运作模式差异也非常显著。因此, 为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笔者将四类销售渠道细分, 并相应选取代表商户作为重点走访和调研对象。

(一) 超市

超市商品种类繁杂, 其中有不少冷冻生鲜商品所需的专业冷链物流设备, 包括冷藏车、冷库、保温包装等。一些特殊食品 (肉类、海鲜类等) 在配送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其他商品隔离, 以避免造成气味的影响或变质。

1.大型商超

城配模式:大型商超企业在苏州门店的配送量大部分通过区域配送中心直送门店。区域配送中心多位于苏州城区外围。其它小部分商品由苏州本地供应商配送到门店。

配送网点布局:几大国际性超市门店会吸收一部分短期仓储, 利用少量存货来满足销售需要, 配送终点为超市门店本身。

仓储设施布局:主要外资超市在苏州一般不设分拨仓库, 大多数货品配送均由区域总部总体负责, 从区域分拨中心直接送至苏州各大门店, 这些门店不仅包括位于城区的门店, 也包括整个苏州地区位于其他县区的门店。各大外资超市覆盖苏州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一般位于上海。

2.社区超市

城配模式:社区超市在苏州城区内有门店的主要是华润万家、全家、怡家乐等, 他们的配送中心多位于苏州及周边城市。大部分商品都是配送中心统一送到门店, 另有部分商品由供应商直接送往超市门店。

配送网点布局:本地超市的配送点即各门店本身, 门店规模相对较小, 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例如怡家乐超市有超过100家门店, 散布于市区, 特别是居民区较为集中的地段。

仓储设施布局:本地超市的配送中心一般离市区较远。

(二) 专卖店

1.家具类

城配模式:负责家具类城市配送的主体是各品牌家具在苏州的分销商。

配送网点布局:绝大多数的家具与家居产品都是直接从苏州的中转仓库配送至消费者家中或者企业单位的办公场所, 所以配送终点的布局散布于市区各地, 特别是居民区和写字楼集中的地带, 如吴中、新区和园区。

仓储设施布局:服务于家具类专卖店的仓储设施基本上由各家具品牌代理商单独租赁与管理, 多集中在相城蠡口。这些仓库只用于暂时存放与中转, 规模偏小, 缺乏专业性, 分布零散。

2.家电类

城配模式:大型家电配送与家具类的模式类似, 分销商负责安排配送及上门安装。小件家电则是从分销商的仓库运到城区内的门店 (如苏宁的门店) , 消费者在门店购买商品后自携回家。

配送网点布局:多品牌综合类分销商的网点以大卖场的形式位于核心商圈与其他热门商业区。与家具相同, 大件家电的配送终点为消费者家中或者企事业单位写字楼, 而门店仅用于产品展示与销售活动。小件家具多数会配送至门店, 多品牌综合分销商通过线上销售的小件家电也会直接配送至消费者家里。总体来看, 大部分的家电产品城市配送的终端主要是居民区与写字楼, 相对集中于吴中、新区和园区。

仓储设施布局:由于苏宁、国美和五星等综合类家电分销商在商贸层面已经实现了较大层度的聚集, 其货量占据了苏州家电货量的70%以上, 苏州的家电业仓库自然的行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目前多分布在吴中。

3.服装类

城配模式:负责城市配送的主体是服装类的代理商, 代理商大多在苏州地区设立分拨仓库, 城区配送主要是分拨仓库运送至城内各个商圈的零售门店, 包括购物商场内的门店和购物区的街边店;另外还有城内门店间的调拨。

配送网点布局:服装类专卖点主要集中在苏州的四大核心商圈, 分别是观前街、石路、新区美罗和园区时代广场。另外还有一些相对规模较小、较分散的专卖店散布在居民区集中的区域。服装类专卖店内一般有一定比例的后仓, 与家具家电类不同, 服装类的配送终点就是销售点本身。

仓储设施布局:国际或全国大品牌商的全国总仓一般位于上海, 部分在苏州设有规模较小的分拨仓库, 负责苏州地区的配送, 分拨仓库多集中在吴中区。

(三) 批发市场

城配模式:苏州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南环桥蔬菜批发市场、肉联厂、德合水果批发市场、郭巷粮油交易市场等, 均位于城区周边, 配送车辆在清晨 (5点之前) 从其他省市长途运输进入批发市场, 经市场摊贩、门市部老板挑选购买后用自有 (或租用) 的三轮车或面包车从批发市场运输至城内社区菜市场 (苏州城区有46个) 或者经销门市部。

配送网点布局:经销果蔬、肉类及粮油的菜市场或者门市部多分布于居民区相对集中的地方。

仓储设施布局:南环桥蔬菜批发市场主要生鲜农产品, 货品周转快, 没有配备仓库;肉联厂、德合水果批发市场、郭巷粮油交易市场内配备有一定的周转仓库供短暂储存。

(四) 电子商务

城配模式:电子商务主要以包裹快递的形式进行配送, 对信息跟踪与反馈的要求较高。所有类型的电子商务运营商都依靠快递公司将货物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从物流的角度看, 电子商务涉及苏州城区部分的配送模式是通过快递公司的配送网络进城直至配送至终端的模式。

配送网点布局:电子商务的配送终点为消费者家中、单位写字楼或高校内, 散布于苏州市区各处。

仓储设施布局:主要的物流公司在苏州都设有分拨中心, 一般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如顺丰和中通。

城市配送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 目前苏州城市配送市场主体覆盖业务范围广泛、门类齐全、竞争充分, 目前基本满足了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对城市配送最简单的要求, 也涌现了一些行业龙头企业, 具备综合城市配送服务能力。但是, 城市配送作为保障城市运行的基础产业之一, 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在公共管理方面, 城市配送涉及规划、城管、交通等相关管理部门, 但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机制, 对城市配送难以形成集中规划及管理;而相关政策也以条块为主, 无法形成合力, 部分政策甚至有相悖现象, 制约了城市配送健康快速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 目前城市配送相关子行业在仓储方面, 多由各品牌经销商在市区周边租赁仓库, 分布较为分散、资源利用效率低, 缺乏规模效应;部分仓库由旧厂房改造, 仓储设备简陋。此外, 仓储管理技术水平与操作效率低下。

在配送模式方面, 目前城配模式主要分三种:一是经销商自组车队配送 (家具家电等商品) , 该模式由于配送车次过多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整体配送成本较高;二是经销商将配送业务外包给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或某个“车老板”, 货物送到后由经销商另外安排人员上门安装, 该模式服务单一、管理水平低、诚信度不高;三是经销商与第三方物流共建物流, 如海尔与阿里巴巴共同组建日日顺物流负责大家电配送, 该模式受注册地不在苏州的影响, 在中心城区有较大的通行限制, 导致配送时效性大打折扣。

在服务质量方面, 目前能够提供城市配送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中多为中小型物流公司, 经常出现货损货差、配送慢、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城区不少专业市场附近存在非法营运现象, 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及货物安全。

发展城市综合配送体系的措施建议

一是明确各部门分工。确立总体牵头部门或成立城市配送领导小组, 负责协调各部门合力推进建设城市综合配送体系, 并会同相关部门对全市城市配送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分析、通报和督查。

二是优化城市配送运力。规范拥有城市配送车辆的企业经营行为, 强化对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措施, 建立需求量与发放量的联动机制, 完善并公开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证发放管理制度, 科学调整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时段和区域。

三是加大城市配送监督力度。加强对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管理, 督导配送车辆按照规定的时段和路线通行, 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停车作业, 减少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影响。严厉打击城市配送企业达成垄断协议、串通商定价格和以低运价抢夺货源、排挤竞争对手等违法行为。

四是增建城市配送配套设施。综合考虑城市配送通道网络、节点布局、运输组织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等内容, 针对城市内部装卸转运、停车、出入通道等基础设施做出建设规划方案, 并结合城市交通状况, 出台“分时段配送”相关政策, 制定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停车装卸的具体细则, 保证城市配送企业快速完成装卸作业。

五是推广应用先进的设施设备。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使用先进技术, 大力推进标准化仓库、专业仓库和冷藏保温仓库的建设, 推广标准化托盘、自动化搬运装卸工具、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在城市配送中的应用。

六是鼓励发展先进的配送组织模式。鼓励发展以共同配送模式为核心的城市配送, 通过集中存储、统一库管、按需配送、计划运输的方式整合资源, 强化配送可控性, 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的商贸业发展需要, 避免多头配送带来的运力浪费。鼓励物流配送企业针对特定的商业聚集区和生活居住区制定专业的配送实施计划, 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服务。

七是规范发展货运出租车。找准苏州市货运出租车的市场定位。按照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总量控制的原则, 在现有《苏州市货运出租汽车运输管理办法》的规定下, 贯彻货运出租车“五统一”标准, 明确货运出租车在市场中应发挥的作用, 完善货运出租的运营管理制度, 促进城市货运出租规模化发展。

八是加快城市配送信息化建设。加快共建城市配送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部门间管理信息资源及企业间供需信息资源共享, 引导配送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企业、城际干线运输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及公共配送调度平台信息资源的整合, 建立城市配送综合运营指挥调度系统, 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在城市配送运力调整、交通引导、供给调节和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优化城市配送运力

苏州市经济发展 篇8

关键词:江苏省苏州市;农业园区;新农保;农民纯收入;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47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园区应运而生。现代农业园区的出现,让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还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文件。本研究以苏州市78个现代农业园区作为调查对象,对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对苏州当地农民的积极影响,以期为现代农业园区在全国推广找到有力的支撑。

1苏州市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1.1蘇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区域分布

就园区占地面积而言,苏州市现有34个万亩园区(占43.6%)、44个千亩园区(占56.4%),共78个(表1)。

从园区区位上看,位于吴江区的农业园区数量最多(22个),亦即约1/3园区位于吴江区;常熟市、昆山市农业园区数量大致相同,分别有13、14个,各占18%左右;太仓市和张个港市农业园区数量分别有9、8个,各占10%左右;吴中区和相城区城镇化进程相对更快一些,农业园区数量最少,分别有6、5个(表1)。

1.2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类型

从批准部门、投入主体、产业数量、园区功能、主导产业等不同方面来看,苏州的农业园区有着不同的类型。

从园区的批准部门上看,苏州的农业园区有国家级农业园区(即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等国家级部门批准建立)、省级农业园区(即由省科技厅、省农委等省级部门批准建立)和市、镇级农业园区(即由苏州市委市政府、区政府、镇政府等部门批准建立)。苏州市拥有的国家级及省级农业园区的数量相对较少,而大部分的农业园区都是苏州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

从投入主体上看,苏州市农业园区的投资主体有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和多方合作几种形式(图1)。纯粹依靠政府投资建立的有24个(占31%),由企业投资建立的园区有5个(占6%),由专业合作社建立的有7个(占9%),由农民建立的有3个(占4%),剩下的39个农业园区(占50%)都是由多方联合建立起来的,而在多方联合形式中,园区投资由政府参与的园区有23个(占多方合作比例的59%)。

从园区的功能上看,园区只具有1种功能的有32个(占41%),其中81%为生产型园区、13%为展示示范型园区、6%为休闲观光型园区;而剩下的46个农业园区(占59%)都兼具多种功能,具有生产、展示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的园区的占50%,具有生产和展示示范功能的占33%,具有生产和观光功能的占17%。大部分园区的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这些园区尽管兼具多种功能,但生产功能却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具体情况见图2。

1.3苏州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情况

1.3.1基础设施投资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园区的总投资中包含了园区自筹投资、企业投入和政府投入。有少部分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是仅靠自筹、企业投入或政府投入,但大多数的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是由园区自筹、企业和政府多方面共同投资建设的。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的平均水平为11 042万元,资金自筹的平均水平为4407万元,企业投入的平均水平为6 623万元,政府投入的平均水平为8 316万元(表2)。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中未自筹比重达49.3%;没有企业投入的占比67.1%;没有政府投入的占比27.4%。

园区的基础设施在累计投资方面:1 000万元及以下的有9个,占比12.33%;在1 001万~5 000万元之间的有35个,占比47.95%;在5 001万~10 000万元之间的有12个,占比16.44%;在10 001万~20 000万元之间的有5个,占比6.85%;在20 001万~50 000万元之间的有7个,占比9.59%;在50 001万~100 000万元之间的有5个,占比6.85%(表3)。

园区基础设施的累计投资额度在1 001万~5 000万元之间的居多,在5 000万元以下的比重为60.28%;自筹投资额在5 000万元以下的占比75.68%;企业投入在5 000万元以下的占比66.67%;政府投入在5 000万元以下的占比58.49%。在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中,政府的投资比重相对较高。

1.3.2信息化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不断地引进了信息化技术,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国,信息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重要建设内容和创新领域,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现代农业园区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农业园区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推动园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农产品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从而形成規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迄今为止,苏州市的现代农业园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进和开发了多种农业信息化项目;但是,从整体而言,苏州现代农业园区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有52个农业园区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系统,园区对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认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信息技术人才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能力的形成。其中有部分园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是相当先进的,例如御庭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慧农业公共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全程可逆溯源,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智慧农业田间二维码的应用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手机端APP应用及监控软件的开发,可实现消费者手机、iPAD网上下订单购买蔬菜。

1.4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经营情况

2012年,园区总产值的平均水平为16 77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的平均水平为9 072万元;园区的销售收入平均为13 688万元,其中农业销售收入的平均水平为9 479万元;年利润总额平均为2 592万元(表4)。

从表4来看,苏州地区各个园区的标准差数值都非常大,这说明苏州地区农业园区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而从平均水平来看,农业总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重为54.1%,农业销售收入占园区销售收入的69.3%。

从园区的产值来看,总产值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17.91%,总产值在5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65.63%,而总产值在50 000万元以上的园区仅占7.81%(表5)。

从农业总产值来看,农业总产值在1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18.75%,农业总产值在5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70.31%,而总产值在50 000万元以上的园区仅占3.13%(表5)。

从园区的销售收入来看,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17.19%,销售收入在5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65.63%,销售收入在50 000万元以上的园区仅占4.69%(表5)。

从园区的农业销售收入来看,农业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21.88%,农业销售收入在5 000万元及以下的园区占71.88%,农业销售收入在50 000万元以上的园区仅占4.69%(表5)。

以上种种数据说明,园区的发展纯粹依靠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即便是实行品牌战略也不可能实现足够的利润;所以必须多种产业相结合,或者是拉长农业产业链,让销售不仅仅局限在初级农产品方面。

2农业园区的发展对农民的影响

2.1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从园区内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及以下的园区仅占园区总数的17.95%,在1万~2万元之间的园区占19.23%,在2万~3万元之间的园区占57.69%,在3万~4万元之间的园区占3.85%,在4万元以上的园区占1.28%。数据显示,园区内农民的人均收人大多在2万~3万元之间,只有少数园区内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

2.2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从园区带动劳动力的就业人数来看,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100人及以下的占园区总数的25.64%,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101~500人之间的占园区总数的33.33%,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501~1 000人之间的占园区总数的11.54%,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1001~2 000人之间的占园区总数的11.54%,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2 001~5 000人之间的占园区总数的7.69%,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5001~10 000人之间的占园区总数的2.56%,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占园区总数的7.69%。数据显示:园区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大部分在100~2 000人之间,也有一部分大规模的园区带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1万人以上。

2.3对农民养老的影响

苏州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13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8 896元,人均纯收入的中位数为7 9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收入組人均纯收入仅为2 583元;2014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9 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而苏州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1578元,在全国2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榜首。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农保”)。新农保的最大特点就是筹资方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其实质就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在参保新农保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国家的补助或集体的补贴,新农保的资金其实主要就是来源于个人缴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民收入在整个社会阶层来说,他们还属于低收入群体;所以很多农民的收入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参加新农保。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参保能力,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是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说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他们的支付能力也就越强,新农保的参保意愿也就越强烈,反之则越弱。

苏州市农业园区的发展让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这也大大提高了农民新农保的参保率。截至2009年年底,苏州地区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人数达52.42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9%,有23.91万人享受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苏州地区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4月起苏州市全面实施《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意见》,实行普惠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截至2012年年底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在99%以上,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9%以上,按月享受养老待遇覆盖率为100%,城乡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双并轨”。

3结论

农业园区的发展不仅大大可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加快了新农保推进的步伐,同时也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硫酸_教学设计方案下一篇:*校第三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