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验

2024-09-29

苏州经验(精选6篇)

苏州经验 篇1

苏州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总揽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协调城乡矛盾到统筹城乡发展

迈进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后,苏州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互动并进的发展新阶段。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苏州适时调整“三农”工作思路,从以往注重协调城乡矛盾转变到统筹城乡发展上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苏州科学地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全市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基本完成了农村镇村布局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水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目前,全市63个乡镇2517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全部完成了规划编制,初步落实了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四个百万亩”的空间布局,启动实施“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建设,建成30个“市级示范区”。

建设新农村,合理村庄布局是一大重点。针对江南水乡特点,苏州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5种模式,分类指导新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展示吴文化、水文化的传统风貌和深厚底蕴,深受农民欢迎。

据统计,如果让散布在工业规划区以外的村办企业“退二进三”或“退二还一”,苏州可新增建设用地10多万亩;如将现有农业用地集中整理,可增加10%~20%的耕地,预计在15万亩;如将农民居民点从目前的2.1万个按照村庄布局规划调整到2517个,可增加建设用地48万亩。仅此3项,全市就可以“增加”70多万亩发展用地。

今年5月,苏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等提出16条具体政策意见,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制度创新帮助农民变市民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苏州大批农民“洗脚进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苏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新制度,帮助“农民”顺利变身成“市民”。

苏州市明确,必须充分维护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三大经济权益(即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分配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通过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土地股份和社区资产等三大合作,实现“承包经营权换股权”和“社保、农民宅基地换住房”,让已经离开农业、离开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自愿进城。

本着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思路,苏州市已初步明确,对于农村资源整合后新增的土地,按照4:2:4的比例分配,40%用于农民居住安置,20%用于新型工业化,40%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的土地收益将主要归农民所有,让广大农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预计到2012年,苏州农民的投资性、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8.6%提高到40%左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将超过1.5万元。

近年来,随着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苏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的幸福感普遍增强。2004年3月起,苏州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全部延伸到农村。

截至目前,苏州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基本保障的参保人数突破200万,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率已达85%,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达96%,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和养老补贴的老年人比例为99%,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7%。至此,苏州已基本实现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全市所有乡镇15分钟内可上高速,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超过99%;区域集中供水入户率超过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99%;农村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367个村全部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此外,苏州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具有行政、商贸、卫生、警务、文体等综合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60多个,覆盖面超过60%。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苏州在推进城乡统筹中走出了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以城带乡的成功之路,城乡统筹发展态势领跑全国。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也面临着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外来人口增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户居住分散、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健全等。苏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住机遇大力深化农村改革,在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中探索解决深层矛盾的新办法。

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农业地位是关键。苏州随着农地逐步减少,主要农产品自给率已不足30%,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7%(不计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苏州农业新定位是“三生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在力保主要农产品自给率30%的基础上,正向园区化、股份化、规模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农业的“体质”更强了。

通过改革,农村合作经济加快发展,农民增收有了组织保障。目前,全市累计成立“三大合作”组织2300多家,入社农户96.6万户,其中80%农户拥有股份。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75元,较1978年增长了50.3倍,年均增长14%。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取得突破,2007年村级经营性总资产达272亿元,村均收入302万元,有78.4%的村级收入超过100万元,农村社会事业源头“活水”充足。

让农民长久获益的途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苏州正在建立村级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贯彻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同时通过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广大入社农户从过去“实物形态分地”,转变为“价值形态持股”,使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不再种地的农民,照样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化解农户承包的土地高度分散、自然田块人为分割、30多年来人地变动的矛盾日益尖锐等一系列问题。

今年8月,苏州市被列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城镇与农村之间,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土地、劳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最近,经国务院同意,苏州又成为国家发改委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联系点。

苏州经验 篇2

好吧,正片时刻到。

一共是120min的归纳和20min性情测验。

归纳测验是以一个银行的业务部门区分的,然后每个业务部门都混杂数学、逻辑、言语、英语。总的来说既是一切行测题型打乱次序的考。没有知识题,可是有一些专业题,对于人力资源的鼓励政策啊,办理神马的,介个是蒙的。

个人感觉难度适中,时刻没有很赶,管用的当地都有时刻的。英语的话是含阅览+单选+完型的那种,难度也还行。

可是很讨厌的是每次按下一题都会接连跳好几题,然后就要按上一题来回查看遗失神马的,略费事。第2次碰到这么的状况了,不知道是不是人品的疑问。

然后即是性情测验,即是自个表现嘛,没啥好说的~

苏州经验 篇3

从国家层面来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理念, 十七大正式提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到2020年让城乡居民享受大体一致、大致等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促进城乡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发达的县域经济基础、城乡统筹的现实需要、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引导, 推动苏州率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1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1.1 基本做法

1.1.1 构建城乡公共服务新载体———农村新型服务社区综合化。

如何构建农村的新型服务社区, 苏州各市区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农村特点, 因地制宜, 采取灵活的多样的社区架构模式。对于融入城市化地区较深与城市社区相似的建立现代社区型服务中心;对城镇化地区主要建设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对于农村现代化地区主要建设配套庄稼医院、化肥农药专卖店等突出农业生产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在农村新型服务社区的经费来源上, 根据社区不同的事务划分规定不同的资金来源。对于行政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日常的党政事务经费主要由村集体承担;对于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警务治安等, 大部分由市 (县) 、镇两级财政来承担;对于商贸超市、肥药专卖、物资回收、电器维修等可以市场化运作的服务项目由服务商来承担。

1.1.2 做大最亮民生品牌———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

一是政策引导。2006年, 苏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村小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全市农村中心小学以下, 非独立建制小学的发展格局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和措施。2010年, 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示范区, 就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提出优先发展, 率先推进的方针, 2011年颁布《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示范区评估标准》, 从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管理体制、办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七个方面制定了量化标准和考核指标。

二是资金保障。“十一五”期间, 苏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 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 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38.9%和154.7%, 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超过18%。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从4710元增加到9878元, 年均增长20.34%;初中从5260元增加到13057元, 年均增长25.52%;普通高中从5654元增加到12144元, 年均增长21.06%;学校建设总投入达121.16亿元, 约占财政对教育总投入的29.92%。充足的经费支持, 是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也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保障。

1.1.3 搭建城乡软实力新平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一是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工程。在推进市和县 (区) 级图书馆、文化馆普遍达标的同时, 建立健全文化阵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完全实现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市、县及市 (区) 、镇 (街道) 、村 (社区) 四级全覆盖;二是提速数字文化服务升级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四位一体”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全面提升文化信息数字化建设的服务质效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工程。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 构筑立体、整体、多维、开放的历史文化节庆平台。

1.1.4 巩固城乡居民健康新堡垒———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 并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实施大市范围统一政策、开展异地结算和经办资源整合工作。在城镇职工医保方面, 正式启动全市各统筹区职工医保覆盖范围、保障项目、待遇支付标准、医疗救助办法和内外管理制度的“五统一”工作, 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 不断提高新农合补贴标准.

1.2 基本经验

1.2.1 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推进机制。

典范可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并且可以取得关键领域的突破和减少改革的成本。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苏州首先选择23个经济基础比较强的乡镇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导区, 鼓励“先行先试, 敢闯敢创”, 然后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政策性的经验文件予以推广, 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效果。在推进进程安排上, 从重点突破, 到整体推进, 再到全面提升, 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先搭建基础平台, 再进行正式实施, 然后形成机制进行推广, 避免大冒进和大失误。

1.2.2 政府支持、政策支撑的引导机制。

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行试点地区, 苏州政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新任务, 构建统一、协调的领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苏州紧紧抓住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 科学谋划,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牢固确立了城乡一体发展导向, 加快形成了城乡一体推进机制, 着力建立了城乡一体政策体系。

在政府支持上, 苏州专门成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和协调, 下辖的各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由主要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小组, 并建立了市各部门与示范村、先导区挂钩联系制度与督查制度, 形成了上下互动、城乡联动、整体推动的领导体制和引导机制, 从而保障了这一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政策支撑上, 苏州近几年来相继出台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改革的指导文件90多个, 其中涉及到城乡就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文件就多达30多个, 苏州下辖的各区市也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区域位置等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1.2.3 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的协调机制。

科学规划、统一部署, 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 保证一体化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 又可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保证一体化工作逐渐取得成效。在统一规划中, 苏州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 有效整合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立足现有的城乡公共服务基本设施, 逐步把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 把城市的公共服务基本设施向农村延伸, 社会服务设施配到农村, 分类、分步地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逐渐构建“全域视野、政府主导、一元标准、倾斜配置、优质共享”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

2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展望

2.1 未来发展瓶颈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有两个维度, 即县域内一体化和市域内一体化, 目的都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 进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过程中, 城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文化等基本达到目标水平,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2.1.1 农村社区化后基层事权与财权不对等。

农村新型社区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在治理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后, 要享有相应的市民待遇, 客观上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 而社区居民的属地化管理, 为基层的乡镇政府财政带来一系列增支因素, 包括原村级干部人员与公用经费补助, 相关新型居民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行费用等等。而且随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区管理人员不足、财力不够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这种“小马拉大车”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庞大的公共支出负担不相适应的矛盾会阻滞一体化进程。

2.1.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领先全省、领跑全国, 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苏州部分地区仍存在县乡“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全面形成, 这种管理现状制约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布局、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水平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优质均衡, 影响了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2.1.3 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是完全同质还是差异供给。

在行政村转化为社区后, 每个社区融入城市化的程度不一样, 村民转换为市民后只是“身份符号”的改变, 农民的素质亟需提高。而且城市与农村也可能由于长期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个体素质等的差异, 对公共服务概念理解不同, 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上, 城市居民可能更偏重于一些具有深层文化价值的高雅文化形式, 而农村居民可能更侧重于喜闻乐见、带有娱乐的性质的形式。这就要求在提供城乡公共服务时, 对于基本的公共服务应做到完全同质, 对于其他的公共服务可以因地制宜, 采取相应措施。

2.2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城乡公共服务未来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根本入手, 在公共服务实现数量突破的同时, 更加注重质的提高, 以率先全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建设“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

一是要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中心监管水平。坚持把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广大农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作为提供社区教育和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阵地, 作为畅通广大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渠道, 提高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城乡公共医疗并轨步伐, 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等农村公共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 提高群众受益水平;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吸引优质民营资本参与医疗经营, 构建“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城”的卫生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为指引, 以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试点入手,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 创作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力作, 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一种常态, 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苏州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经验 篇4

我花了四个月时间准备考试,九月份开始,语文教学论118,英语政治76 75,333教育综合太低就不说了。最开始搜集信息时,在研究生招生什么的官网上看了苏大语文学科教学招生100多人,当即兴奋想就这个了!随便考考就上了!到了11月份感觉有点奇怪,就在考研帮上问了下,才知道那是全文学院的招生数目,这个专业往年也就招20/30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苏大这样报人数啊哭!学弟学妹们不要步我后尘惹。

刚开始看了一些考研贴,发现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型战争,而且是场信息战啊!什么往年真题,报考人数,考录比,什么联系学校,找导师,看导师研究方向投其所好,之类的门道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不太会找资料,找了很久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苏大文学院口风好紧,不论是不给参考书,官网没历年真题,学长学姐不愿意说多,qq加不上,更别说导师信息。我看看书,看看日历,想着书都没看嘛也不知道,不如先专心把知识背牢才能兵来将挡。就没继续找信息,把书买了,历年真题搜集了,就开始背书了。

每门分科说经验好了。

1,语文教学论,苏大都没给参考书,翻了论坛,学姐说参考书说是张中原徐林祥的《语文教学论》。最开始拿的是这本书,看到学姐文章说这个最好拿分,要先看这个书。于是我学她,最早开始慢悠悠看这本书。现在我觉得早不应该那样,因为容易好拿分,所以应该先准备333,那样我就知道背书不易要抓紧时间。

《语文教学论》翻了大约三四遍。第一遍主要有个大致印象,觉得时间来不及,又找不到苏大的学长学姐。就买了一个同参考书的杭师大的学姐的笔记。然而发现被坑,因为我想要的是那本参考书的详细笔记,但她的是按杭师大出题模式自己总结了一些名解简答和论述。答题灵活,但不适合我夯实基础。于是自己整理了一遍书,详细到一段话所有里的点都不放过。后又有同学给我她的简要提纲,一页一章。简详搭配,一个理解背诵,一个最开始搭建构架和最后回忆记忆。

还有教案,我自己是学汉语言文学,所以以前自己写过一两个教案。又有全年级同学汇总出来的人教版初中三年的教案,就没怎么准备,一直到考前前一天去找了下教学方法有什么。我是因为时间来不及,没太上心,不要学我。

还有一点是,之前几年考试重点都是考阅读写作两章,于是我把那两章背得滚瓜烂熟,其他都随便看看。然而卷子发下来四道论述,一道教案,没一题考那两章,我差点想交白卷,劝了劝自己,就按自己的理解答题。一二三四点,那样分条论述一题接一题答完了。我也不知道我答的是狗是还是别的什么,但是有自己思考分析。所以不要太过相信有捷径,不要有侥幸心理昂盆友们!

教案也是,虽然那篇文章一眼看过去糊里糊涂一通,但是多看了几遍也就硬拉出一条线索出来,前面重难点很好写,板书才考验人,最好要打草稿,因为我就花掉了一个板书。

二,英语我一本书都没买,只最后买了一本老蒋作文。单词书和真题都在图书馆借的。真题没做完,只略略做了四张的阅读,15年的没做。大学三年没学英语,六级也就随便过了。知道不会不及格所以没花时间。就每天花一小时背一个list的单词,早上或者晚上,到了晚上如果专业课没搞完,那天也就没背单词。记不住也得背。背单词不要贪多,刚开始想到有几千单词要背,又看到帖子说人家一天背一两百单词,速战速决掉。我就心急,喜欢一样一样消灭,就学他,两天背了好多单词,再一看嘛也没记住。实际上我到最后也只至多背了一千五,这一千五估计还有一半记不住。就是记性不好。作文也要考试前买书背模板,这就不说了。这几年的作文格式没怎么变,所以接下来要特别注意其他格式的。对了,英语要先写作文,我到考试前一天才知道这件事,考试时写完作文特别满意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又快又好又漂亮,然而写阅读时候紧张到不行以为时间来不及。坐最后又看不清前面的钟,稀里哗啦连蒙带猜写完发现还有好长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吧好像。于是又回头写阅读,本来紧张没看懂的文章一下清晰了不少,改过来了好多题。这就是没练过,没认真做过一张卷子的原因。

英语二简单,我的分也不算高。基础不好的话还是像大家那样提早好好背单词做题吧。基础好的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惹。

三,政治,我参考书买政治买得最多。人家有的我好像都觉得要买。跟的是肖秀荣。其实真的不用啊,根本没怎么翻过因为没时间。我是觉得文科生,只要买本大纲,反复看熟看熟,考前八套题四套题。对了我时政都没看。最后考前瞄了一眼朋友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练的时候总蒙对一半以上。不过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也有很多同学说一千题比大纲好。然而我还是觉得重来一遍的话,我会把大纲看熟。最后拿到政治八套题四套题,每次练选择题的时候简直生无可恋,分超级低,每做完一张卷子选择题都憋着一口气,就是相信这张卷子不是我的真实水平,于是继续做下一张来证明,有一次连做了五张。心想完了,政治肯定挂,没想到最后考出来还不错。真题和练习题的思路规格还是不一样的,错题都改正过来就好了,你们不要太紧张。

四,最后说我的伤心处。买的书是凯程教育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和《应试题库》,以解析为主,题库看看就好。前面三门你们都看我说没时间没怎么看。时间去哪了?全在333。我看了经验贴,上午背一章,下午就赶紧复习。或者下午背一章第二天上午赶紧复习。我就是这样,敢说考研的4分之3时间都在这门科目上,昏天黑地,我背这个书不读出来就进不了脑子,像有阅读障碍,每天嗓子常常是哑的。然而我记性不好,看一遍,读一遍,背一遍,记不住。当时看大纲,教育学60分,教育心理30分,中外教育史各30分,我就想反正来不及,那就把教育学和心理学全背熟,史就背一遍看一遍,怎么都得100分以上吧。结果教育学背熟了,心理学背熟了一半,二史有点印象,卷子发下来一眼好多不会的中外教育史题目。当时我就懵逼了。还是那句话,不要太依靠大纲真题,不要有侥幸心理。

教综考前浏览复习一遍很有必要,至少提个印象。其实我到现在都在想,只要再给我十五天,把整本书好好过一遍,我就能考好。考教综前一天我看书到凌晨一点,翻了一遍,第二天考试许多题目都是靠前一晚那一眼的印象。

我认为教综不太需要整理笔记,因为点太细,看凯程教育的《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那本书,已经总结得很精炼,一本书全是需要背的。后来同学给了我她做的333笔记,根本没时间看,还是把书看透吧。人家说跟着看视频比较有印象,我又是天生不爱上课的人,看着一个中年男人面无表情念念念看得我总想快进,不然会睡着。所以我不知道看视频会不会比较记得住,你们自己看吧。

总之就是教综是大头,大头中的大头,背背背,背完了你就赢了。提早背,记性不好的至少花个5个月背。加油,题目不难,考研不难,谁努力谁上。

提早开始,像我九月开始,看了两个大神说准备三四个月考了390+,我就以为自己也可以。然而每个人的天分还是不一样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理解分析力外语语感还行,记性啊细致力啊真的像老人家。因为从小到大从没努力念过书,每天睡昏死,所以觉得努力一把成功很容易,其实真的不容易。这世上比我有天分的人海了去了,没有侥幸这一说,没有复制成功这一说。

苏州经验 篇5

一、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的意义

(一)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 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种创新资源的聚集中心, 其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不断提高, 因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科研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内负责科研发展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和协调, 对外负责科研活动的国内外交流, 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和切实保证。因而科研管理创新对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乃至高校的综合实力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是协同创新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八大指出, “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协同创新”。高校的协同创新是指将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 通过突破高等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开展的大跨度的创新组织模式。而高校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仍存在分散、封闭、低效等突出问题。解决资源分散、重复配置、利用率低等问题, 就需要创新科研管理, 建立起科学合理、活力高效的体制机制, 打破壁垒, 改变各自为政的科研组织模式, 促进各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与协同发展, 从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倍增或放大, 即实现“2+2>4”的协同效应, 提升高校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造出更多的协同创新成果。

(三)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是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整合与配置, 使科研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和区域界限, 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已成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实现高校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国内高校引进了众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地区) 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国际合作专项、国际机构委托项目等在内的众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生力军和主战场。但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往往在交流合作双方的人员互聘、经费分配、平台搭建、成果认定、技术转移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进行了不合理的束缚, 制约了合作交流, 使多数合作还停留在口头纸面无法落地, 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而创新科研管理, 建立健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才能发挥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实效, 拓宽学术视野,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使高校参与到更多的国际重大科学研究中。

(四)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职能的根本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进展与管理工作密切相关, 可以说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促进剂。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要顺应形势发展而不断创新, 通过解读国家地方最新的科技政策, 结合学校实际, 来改革科研组织和运作模式, 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协调科研与人事、财务、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关系, 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 加强信息化建设, 使高校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实现科研管理自身的价值。

二、苏州大学科研管理改革创新的经验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 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坚持实施“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从“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方面推进学校科研工作, 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由2006年的38项增长到2014年的324项, 获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总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地方高校第一;2013年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2014年首次跻身“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7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

(一)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提升科研管理效能。为了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学校发展的新趋势, 学校于2010年组建了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统筹科技、军工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实现了科研管理模式从分散到综合的转变, 形成了科技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管理服务体系, 从而实现了从科技创新到成果转化的“一气呵成”, 大幅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同时实行各学院 (部) 、直属科研机构及科研管理部门的科技目标考核制度, 每年对各单位在项目、经费、论文、奖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增长目标, 并由校长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 年终进行考核与奖惩, 进一步调动了各单位的科研积极性, 深入挖掘了创新潜力。

(二)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近年来学校投入7个多亿, 面向国家未来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需要, 引进了150多位高层次人才, 包括4位院士、27位“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位“长江学者”、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些人才的加盟极大增强了学校的创新活力和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为发挥这些人才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学校采用“大师+团队”的模式, 围绕重点研究领域构筑创新平台, 建立直属科研机构, 形成了国际型、交叉型、基础临床转化型、特色型、产业型等五大类科研团队, 打造了近20个重点科研机构, 这些团队分别由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和“杰青”领衔, 使学科实力和创新能力直接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同时也注重对本土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展了“校内特聘教授”遴选、“东吴名医”培养计划、“东吴讲席教授”制度等。

(三) 完善科研管理政策与措施, 创造有利创新的软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关于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多次制定或修订了科研管理条例, 如《苏州大学纵向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 (自然科学类) 》、《苏州大学纵向项目科研经费间接费用分配及使用实施细则》、《苏州大学自然科学类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等, 深化制度建设, 强化导向作用, 确保科研经费使用合理规范。在国家重点重大项目具体申报过程中, 实行四阶段指导, 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选题阶段, 组织召开专题辅导报告会和研讨会, 帮助教师选好科研方向;申请书撰写阶段, 邀请校内外专家一对一全程指导申报书撰写;申请书提升阶段, 聘请学科领域专家、主管部门专家有针对性地修改;申请答辩阶段, 组织校内外权威专家进行预答辩, 聘请二审专家修改答辩PPT, 确保答辩成功率。

(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引领科技创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按照有利于加强原始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产业化的要求, 逐步完善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逐步向以重点重大项目、国家科技奖项、国家级平台、高影响因子和高引用率论文等反映科研质量和水平的指标倾斜, 实现了从以考核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考核质量、贡献、水平、能力为主的转变;摒弃“重基础不重应用”的评价方式,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 对基础研究和应用产业研究进行分类考核, 例如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达到一定数量后可等同于一项国家级重点或一般项目进行认定, 可用于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将教师高级职务按岗位性质分为科研为主型和应用推广型, 打破了学校教师职称评定以论文和项目为主的评价体系, 为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的教师职称评定开辟了新的通道。

(五) 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提升科研管理效能。以“懂科研, 善管理”为目标, 不断完善管理理念, 将科研管理工作从“管理”发展为“指导”、“组织”、“协调”、“服务”, 着力建设和培养了一批“职业科研管理”队伍,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局部服务为全程服务。科学技术与产业部人员不分职务, 统一面向教师服务, 每个人都有分工联系的学院 (部) 、科研机构, 实时掌握各单位的科技动态, 对口做好相关的信息沟通和申报服务工作;要求所有人员都及时沟通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 摸清信息, 做好学校与上级部门的信息交流和推荐工作;主动联络兄弟高校, 学习它们的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

三、结语

创新高校科研管理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才能形成完善的运行体制机制。苏州大学的科研管理将继续总结经验, 改进不足, 拓宽思路, 锐意改革,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引领区域高新技术发展, 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占元.在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4

[2]范红.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与策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苏州经验 篇6

2013年11月25日至26日在台北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上, 科技部部长万钢提议商签的两岸科技合作协议中提出, “推动两岸在大型科学仪器研发、共享及实验动物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搭建两岸科技资源分享平台”。为此为提高科技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技术的认识、加强实验动物福利技术观念, 推进海峡两岸实验动物学术交流, 相互了解两岸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知识、审查机制、管理操作规范, 学习借鉴先进的动物实验技术、环境设施技术、饲养管理技术, 产品新技术, 准确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科研动态, 以推动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 特举办此次活动。

欢迎各实验动物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科研与技术、饲养与管理、药物安评、研发及生产相关人员, 实验动物饲料、垫料、饮用水、饲养器具、净化工程及福利伦理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积极报名参与。

联系人:刘鹏杰

报名热线:010-51338699

E-Mail:ceasn2013@126.com

上一篇:产妇睡眠质量下一篇:高中校园网络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