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共6篇)
苏州市区 篇1
《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自2008年实施以来, 效果显著, 不难发现, 较之以前, 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化解了参保人员的重特大疾病风险, 切实减轻了参保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负担。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医疗救助体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办法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分析, 从而为下一步的立法和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1 《办法》的出台渊源及内容
1.1 《办法 》的出台渊源
2002年 , 苏州市颁布了《苏州市区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试行) 》 (苏府〔2002〕36号) , 根据《苏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苏府[2001]60号) 精神, 为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苏州市城市 (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补助) 金领取证》的苏州市区居民发放医疗救助IC卡, 持卡在医疗救助机构就医实施费用减免。2004年出台《苏州市市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 对年度医疗自负费用较大的人群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偿。2008年1月, 又根据《关于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 (苏政办发〔2005〕101号) 、《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苏政办发〔2007〕105号) 和《苏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 (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2号) , 出台《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
1.2 《办法 》的基本内容
《办法》主要明确了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社会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医疗救助工作的职责分工、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的选择确定、不同救助对象的救助方式、社会医疗救助的程序等。医疗救助的对象是按照规定在本市市区同一统筹地区参加了相应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并经民政部门、总工会、残联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定的市区困难人群;社会医疗救助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社会捐赠等进行筹集, 并纳入财政专户, 实行专账核算, 专项管理;医疗救助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劳动保障、民政、总工会、残联、卫生、财政等的职责分工;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就医、服务优良的原则选择确定后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的方式视不同对象分为保费补助、实时救助和年度救助。
2 《办法》的创新举措
2.1 开创了 “四位一体 ”的综合性救助体系
(1) 保费补助。2005年正式实施 , 为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和学生医疗保险中的困难人员 (包括低保人员、低保边缘人员、三无对象、五保人员、特困职工、优抚对象、重症残疾人以及持有《残疾人证》且父母没有工作的残疾学生、家长为特困职工的学生) 提供“0元”参保, 其医疗保险费由财政全额补助。目前, 按所参加险种年度缴费标准的不同, 救助对象分别享受80-420元不等的免缴金额, 同时, 持有全国各地民政部门核发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件的参保大学生均可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2) 实时救助。2008年正式启动 , 市区统筹范围内参加各类社会医疗保险且持有民政部门、总工会核发的社会救助证件的人员 (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三无对象、五保对象以及特困职工中的重病患者) 均可申报享受。救助待遇一是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诊疗费;二是门诊费用自负部分在2000元范围内享受80%的救助; 三是住院起付线费用全额补助, 其余自负部分享受80%的医疗救助;四是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的救助对象, 每一结算年度发生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费用超出20万元封顶线以上的自负部分, 由医疗救助金补助95%。救助对象在苏州市区救助 (公惠 ) 医疗机构就医时 , 可直接划卡享受实时救助待遇, 免除了个人垫付、费用报销的环节, 真正方便了患病人员。
(3) 年度救助。2004年正式启动 , 于每年1月对各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年度自负医疗费用超过一定金额的给予一次性经济救助, 救助标准按照自负费用分档次确定, 自负费用再同一金额范围的人员享受同样金额的年度救助金。
(4) 专项救助。2011年正式启动 , 救助对象为低收入家庭人员 (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月收入在苏州市低保标准2倍以内) , 全年医疗费用自负金额符合当年年度救助金发放条件且未享受实时医疗救助待遇的人员, 按全年医疗费用自负金额的60%计发一次性年度专项医疗救助金。
2.2 与医疗保险一体化运作
本办法的实施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实现了社会医疗救助职能的整合, 并由市社保中心对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实行“一体化”管理, 从而建立起适应各类人群、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在全国首创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新机制。
不难看出, 一体化管理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救助范围和对象的一体化。现在医疗救助的受益人群已涵盖了单位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协保”人员、退休人员、城镇居民、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征地保养人员、少年儿童、大学生等社会各类人群。同时, 医疗救助对象不单独设户籍限制, 与参保的户籍要求完全一致, 因此凡是符合相关条件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 (如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学生医疗保险的外地户籍及外籍人员) , 均可享受一视同仁的医疗救助待遇。 (2) 管理部门的一体化。本办法将卫生、民政、工会、残联等多家部门分散管理的医疗救助职能有效整合, 并由社保部门扎口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 彻底改变了原先“政出多门、分而治之”的现象, 解决了多头管理、多种救助造成的待遇享受不均的问题。 (3) 待遇享受的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的参保人员可概括为两类:一是对全体参保人员提供的“普惠型”的医疗救助 , 即对个人自负费用负担过重的大病和重病患者, 再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补贴;二是对经民政部门、总工会、残联等部门认定的特困人群提供“特惠性”的医疗救助, 参保阶段享受免缴, 就医阶段在享受基本医疗待遇的基础上, 享受更高水平的报销比例, 及挂号费、住院起付线等费用的减免, 基本解除了困难人员的后顾之忧。 (4) 流程方式的一体化。一方面, 特困人员审批与医疗救助申报同步管理, 每年度新获得特困证的人员, 医疗救助可进行实时申报, 及时享受待遇。二是就医、救助“一卡化”, 救助对象的医疗保险卡既有医疗保险功能, 又有医疗救助功能, 实现了一个系统、一张卡、一次完成医疗行为和医疗救助, 享受年度救助和专项救助的人员, 由医保信息系统自动比对生成发放名单;实时医疗救助人员则可直接在苏州市区救助 (公惠) 医疗机构划卡就医, 费用“打折”直接完成, 待遇享受一步到位, 不再需要费用垫支。三是对就医过程全程救助, 参保时进行事前保费补助, 就医时实时救助对象同步享受事中救助, 费用结算后每年医疗费用负担过重、超过规定金额的可享受年度和专项救助等多次补偿。
3 《办法》实施以来的成效
从2002年苏州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试点至2012年的10年历程中, 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依托于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完善, 实现了一系列整合与创新, 从单一的费用补贴到“四位一体” 的综合性救助体系 , 从特困人员覆盖至社会各类人群, 从各部门分而治之到社保部门扎口一体化经办, 社会医疗救助的待遇水平、保障层次、覆盖范围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苏州医疗救助事业实现了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服务社会化。
数字见证实效, “一体化”医疗救助体系带给了弱势群体真正的帮扶和实惠 , 减轻了就 医负担 , 提升了民 生幸福指 数 , 为构建百 姓的“幸福新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保费补助。从2005年至今 , 共有55522人次享受了保费补助 , 免缴金额达974.5万元。 (2) 实时救助。从2008年实施以来 , 共有52878人次享受了实时救助 , 累计支付15473万元。从历年享受情况来看, 实时救助享受人数逐年增加, 分别为11463人、13897人、14091人、13427人 ;个人自负率连年下降 , 分别为8.3%、7.7%、7.5%和5.5%;实时救助对象发生门诊、住院合计人次成倍增长, 分别为39783人次、78309人次、97722人次、125122人次;救助基金支付金额增幅明显, 分别支付563.9万元、1202.1万元、1599万元和2103万元;定点医疗机构从最初的13家增加至目前的19家。 (3) 年度救助。年度救助实施以来, 共有45427人次享受了年度救助, 累计支付8030万元。救助门槛逐年降低, 救助标准不断提高, 救助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救助人数从2004年的573人增长到2011年的14672人, 发放金额从21.4万元增长到2494.86万元, 增长分别达到25倍和119倍。 (4) 专项救助。2011年度共有529名被救助对象享受年度专项医疗救助, 发放专项救助金额311.74万元, 与2010年实施首年的254人和149.85万元相比, 救助力度明显加大, 享受人数、金额均翻番。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走访和调查, 《办法》的实施尽管较之以前有了巨大进步, 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并建议如下: (1) 增加定点医疗机构, 缓解看病拥挤现象; (2) 增加可报销的药品品种, 减少大病患者的自付比例; (3) 提高门诊救助标准, 统一住院门诊的结算方法, 简化报销程序; (4) 完善异地报销规定, 方便异地报销; (5) 治疗期间费用 (2-20万) 延长到康复期间使用; (6)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 避免过度治疗。
摘要:自《苏州市区社会医疗救助办法》实施以来, 效果明显, 经过全面客观评估, 不难发现, 其“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以及一体化运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苏州市医疗救助水平和效率, 此次评估, 将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医疗救助体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四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评估报告
参考文献
[1]张银, 等.发展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建构问题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11.
[2]崔秀荣.农村医疗救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J].安徽农业科技, 2008 (10) .
[3]洪人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4]褚方亮, 王汝芬, 唐云峰.国内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概括[J].社区医学杂志, 2007.
[5]李华, 等.完善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人口学刊, 2009 (1) .
[6]赵江利, 等.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衔接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0 (1) .
苏州市区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同时因幼教成本不断增加,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幼教质量,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幼教服务的需求,促进我市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教财〔2005〕105号、苏价费〔2005〕379号、苏财综〔2005〕101号)精神,经调查研究,现制定苏州市区幼儿园(托儿所)收费管理办法如下:
一、适用对象
市区(含工业园区、高新区)各类公办、集体办、民办幼儿园(托儿所)。
二、收费项目及标准
(一)保育教育费。我市各类幼儿园(托儿所)的保育费、管理费、杂费、代办费合并为保育教育费,保育教育费用于幼儿园的教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及福利费、社会保障支出、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用、业务费用、修缮费用、图书及设备购置费用、幼儿活动及学习、生活用品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他正常办园经费等支出。
凡经省教育厅确认的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和市教育局评估认定为市现代化、一类、二类的幼儿园(托儿所),根据本通知规定,按相应的类别收费。其他经登记注册的幼儿园(托儿所)一律按合格园幼儿园标准收费。公办、集体办幼儿园(托儿所)保育教育费标准见附表。2006年9月前已入园的幼儿仍按原收费项目、标准执行。
(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项目按上述规定设立,收费标准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按成本收费。其成本必须在执行前一个月内到所在地价格认证部门办理价格认证手续,并报所在地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备案。
(三)伙食费。幼儿园(托儿所)举办食堂、为幼儿供应伙食的可收取伙食费。伙食费可每月预收,每月公布伙食帐目。伙食费按实际成本核算并每月结算,多退少补。幼儿请假不来园的,按实际用餐结算。
(四)除保育教育费、伙食费外,幼儿园(托儿所)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幼儿园在园时间内(上午8时~下午4时,每天为8个小时,各地可视季节变化作调整),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
三、减免政策
烈士、解放军边防指战员、城乡“三无”、“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的子女入园凭有关证明,可向所在幼儿园申请减免,减免额度为公办合格幼儿园基准保育教育费的50%。减免费用由同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对幼儿园(托儿所)予以补偿。各有关幼儿园(托儿所)要认真落实减免政策,不让幼儿因贫困而影响他们的入园、入托。
四、费用报销
(一)本市职工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户口在苏州市)入园(托儿所)的保育教育费,按每月200元标准,2006年9月前已入园幼儿的保育费、管理费按每月合计110元标准,上半年在女方单位报销,下半年在男方单位报销。
(二)经确认的烈士子女、解放军边防指战员子女和单亲(丧父或丧母)幼儿入园(托儿所)的保育教育费,全部由苏州市区的家长工作单位负担。
(三)职工子女户口在苏州市区,经单位同意寄养在外地幼儿园(托儿所)的费用,凭就读幼儿园(托儿所)收据,按苏州市区的报销标准报销,超过部分由家长自理。
(四)婴幼儿寄托于家庭托幼所的,可凭统一收据,每月报销120 元,报销方法同上。
五、经费管理
注册为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幼儿园收取的保育教育费、伙食费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公办幼儿园(托儿所)收取的保育教育费,应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伙食费不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应直接留归幼儿园按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六、凭证收费
幼儿园(托儿所)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各幼儿园应当持教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登记注册证书》、《幼儿园等级证书》和收费标准等文件,民办幼儿园还应持《办园许可证》到同级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接受年审。
七、收费公示
幼儿园收费实行公示制度。各幼儿园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97号)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公示。
八、收费监督和管理
各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健全幼儿园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对违规乱收费或平调、截留、挪用幼儿园收费的行为,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教育乱收费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苏办发〔2004〕21号)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九、执行时间
本通知从2006年秋季新生开学起执行,以前有关收费管理规定与本通知不符合的同时废止。
各县级市幼儿园收费标准可根据本通知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可以下浮,但不得突破本标准。
苏州市区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苏州市各中学 (及职校) 13~20岁在校学生共27 878名, 涉及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新区、园区共38所学校。其中男生14 745人, 女生13 133人;初一8 735人, 初二 7 694人, 高一5 993人, 高二5 456人;职业院校2 275人。
1.2 方法
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细则》[1]的要求, 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2], 由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视力, 左、右眼分别记录, 裸眼视力≥5.0为正常, <5.0为视力不良, 其中4.9为轻度, 4.6~4.8为中度, ≤4.5为重度, 双眼视力不良者归入视力不良人数统计[1,3]。检测数据用Excel录入后进行筛选统计, 再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5]。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视力情况
受检的27 878人中, 双眼视力均≥5.0的仅有4 174 (14.97%) 人, 其中右眼视力≥5.0的5 376人 (19.28%) , 左眼视力≥5.0的5 650人 (20.27%) ;视力不良21 021人, 占受检人数的75.4%。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 (78.8%) 明显高于男生 (72.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66, P<0. 01) 。各年级之间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0.13, P<0.01) , 差异最大的为初一与高一 (χ2=618.47, P<0.01) , 最小的为高一与高二 (χ2=0.939, P>0.05) 。4个年级男生之间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6.91, P<0.01) , 女生之间的视力不良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394.98, P<0.01) 。 各年级女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2.2 视力不良程度构成
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175.43, P<0. 01) , 男、女生视力不良程度构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85.20, P<0.01)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苏州市区中学生视力现状堪忧:视力不良检出率不仅远高于2000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水平[6], 也高于近几年其他城市和地区[7,8,9]。其中重度所占比例也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 该结果也与国内研究的结果一致[7,8,9]。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1)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运动时间不足;女生及重点中学的学生可能会有更长的视近时间, 更少的活动时间。 (2)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的发展, 学生会有更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看电视等。 (3) 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较薄弱, 尚未对视力不良的严重后果有清晰的认识, 且视力不良情况越普遍, 学生就越容易将异常看作正常, 从思想上掉以轻心。 (4) 学生普遍没有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且用眼卫生知识也相对匮乏, 导致用眼卫生习惯不良[10,11]。
苏州市区 篇4
苏州市属教育局:(管辖苏州市区所有公立高中、初中、几所大专、小学和幼儿园。)笔试内容:(满分150分,两个半小时)
①公共知识(50分):教师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与心理学,新课改理念与知识等。
考题回忆:题型有:填空、选择(没有说是单项选择)、问答(3题约20分)
1.邓小平提出教育应面向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2.问答题:
(1)一堂好课包括那些方面内容?
(2)有一段比较长的材料,主要说对教师的考核从备课、学生考试成绩等量化评价,你怎样看待?
还有一题不记得了,选择、填空都是2分一题,很偏,记不清了。
②学科专业知识(100分):根据招聘岗位学科,相关专业课。
考题回忆:高考卷形式(考小学也是做高考卷)
1.根据拼音写汉字10个:(斡)旋等
2.名句填空10个:沧浪之水清兮,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等
3.诗词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
4.文言文阅读:《史记·李将军列传》题型有:
选择:文言实词正确的一项
翻译:3句话
问答:①分析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②描写飞将军李广的性格中有些并不是闪光的,体现了史家怎样的笔法?(高二的《史记》选读课本上有一句话:不虚美、不隐恶)
5.分析沈从文《边城》中,天保、傩送的人物性格特征。
6.海明威《老人与海》中,老人叫什么名字?(桑迪亚戈)小说中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硬汉精神、执着),请你能根据一些具体的情节来分析一下。
7.作文35分:香港首富李嘉诚说:“富,就是会赚钱;贵,就是会花钱。”这是他对于富和贵的理解,你对富和贵也有自己的理解。请你写一篇关于富贵的文章,不少于1000字。
5.面试内容:
苏州市区 篇5
据统计, 城市路灯照明占我国照明耗电30%左右的比例, 一个一万盏路灯的城市, 每年仅在路灯照明上消耗的电能就高达2000万千瓦时以上。不少地方路灯管理部门曾经尝试通过“半夜灯”、“隔盏灯”或者“单边灯”、LED灯等方法来减少电能消耗, 但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城市的实际照明需求, 存在缺陷, 为治安管理及夜间交通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有违城市路灯系统规划和设置的初衷, 因此, 我们要研究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节能方案。
1. 路面平均亮度的计算
首先我们要根据路灯的排列和路灯的高度等因素计算出道路中各点的亮度, 从而取出n个点算出街道区域的平均亮度。考虑到照明强度的均匀性, 假设两排路灯交错排列, 设路灯高度均相同, 且均为h, 同侧路灯间距为l, 街道宽度为d, 两排路灯如图1所示, 将路面根据灯的排布划分成如图所示的数个三角形, 在路面的某个三角形区域内任取一点 (xi, yi, 0) , 每个三角形中的点由受其周围最近的5个灯影响, 其余路灯由于距该点较远影响较小, 同时也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 故对该点的影响忽略不计。
在道路上均匀取n个点, 分别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其各点亮度Ii。
路面平均亮度Lav=, 显然此时Lav与功率p呈线性关系, 故可推出理论需要的功率p, 再考虑到钠灯的光转换率大约在17%至18%, 可得到实际需要的功率p1, 再推出实际需要的电压U (v) 。
2. 实时道路车距的计算
经推理可得车距b= (v-a·s) /a,
其中:a=max{a1, a2, …, an}, n为车道数, a1, a2, …an为每一车道每分钟的实时车流量数, s为路面车身平均长度, v为所测平均车速。
3. 亮度与反应时间及反应时间与车距的关系
对于上述所得路面亮度以及道路实时可得的车距情况再结合反应时间, 我们需要在这三者间建立一种关系。
经过查询资料, 亮度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如下表:
得到的曲线拟合公式为t=348.523+193.348·/0.018+99.975·/0.258,
再推导出反应时间和车距车速的关系:t
4. 数据模拟
以下我们给定车流量或平均车速之中的一个变量, 模拟电压分别与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以此查看这两个变量分别对所需电压的影响情况。
(1) 固定车流量, 考虑车速与电压的关系如下:
图2、图3纵坐标是电压U (v) , 横坐标是车速v (m/s) 。图2反映的是在车流量a=1.4 (辆/每秒) 时, 电压与车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速度的增加, 电压随之可以适当调低。
(2) 固定车速, 考虑车流量与电压的关系如下:
图4、图5纵坐标是电压U (v) , 横坐标是车流量a (辆/每秒) 。图4反映的是在车速v=16m/s时, 电压与车流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 电压随之可以适当增高。
考虑到高压钠灯的特点, 为了不影响路灯的使用寿命, 我们将电压变化范围控制在额定电压220v的上下15%左右 (即取在190-230V之间) 。并将其进行分段调节 (当U≤190v时取190v;当190
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综合考虑车流量和平均车速的变化, 从而给出所需的电压, 以此达到节能的效果。
5. 结语
如果运用本文给出的方案, 节能可以达到10%左右。
本文尚有些局限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 建立在可以获得实时的平均车速和车流量的基础上的, 必然和现有道路条件会有些不相符之处;其次, 路面亮度计算等没有考虑天气、路面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可能导致一些计算公式比较粗糙,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消耗, 节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提的话题。对如何解决现在城市道路照明耗电量大的问题, 以何种参数估计灯光亮度的需求等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 运用照明强度公式、平均亮度等概念得出路面照明亮度, 获得关于照明亮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及其数值拟合的关系结果, 最后根据现有车流量、车速等数据推算出车距公式。作者基于苏州市道路路灯耗能现状, 旨在通过监测到的车流量、车速等实时数据, 设计合理可操作的程序, 改变路灯两端电压, 调节路灯亮度, 在保证路面安全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节能, 对道路节能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苏州市市区,路面路灯,变压节能
参考文献
[1]刘英婴.用反应时间研究道路照明光源的相对光效[J].灯与照明, 2007, 31 (1) :41-45.
[2]张家昕, 仇海全, 卢中其.基于数学建模的城市路灯优化与节能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5 (1) :53-55.
[3]发光率与发光强度.http://wenku.baidu.com/view/daf6e 8050740be1e650e9afa.html.
苏州市区 篇6
一、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背景
2001年,根据苏州市政府指示,苏州市房管局对市区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标本兼治、造福于民”的总体思路,向市政府提出了老住宅小区初步综合整治的方案。2005年6月15日,作为首批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试点小区,平江、沧浪、金阊区的东环新村、里河一村和三元一村综合整治方案通过会审。8月5日,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此次市区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范围为:市区1994年之前建造,房屋、道路、绿化、雨污水排水系统和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住宅小区。目前苏州市区1994年之前建造的旧住宅小区约为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其中问题相对集中的约300万平方米。除部分年代较久、破损严重,缺乏整治价值的小区,结合城市改造计划,在规划时通盘考虑外,根据不同情况,对老住宅小区进行分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分担、综合整治”的原则,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综合整治工作要达到“修缮房屋,延长使用寿命;完善配套,方便生活需要;改造道路,通畅小区交通;整修管线,保障居住安全;拆违增绿,净化美化环境;倡导物管,巩固整治成果”的目标要求。按照老新村综合整治日程表,原则上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区老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
此次市区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范围为:市区1994年之前建造,房屋、道路、绿化、雨污水排水系统和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住宅小区。目前苏州市区1994年之前建造的旧住宅小区约为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其中问题相对集中的约300万平方米。
二、养蚕里一村综合整治的基本情况
(一)养蚕里一村基本情况。
南门街道养蚕里一村位于苏州市竹辉路以南,内城河以北,竹韵河以东,报社小区以西,共有24幢住宅楼,居民816户,人口2,310人,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24万平方米。该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限于当时的条件,一些基础设施没有配套,本身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的地方,加上二十多年的风雨侵蚀,造成了年久失修,房屋及公共设施损坏严重,自行车库及车位缺少,道路狭窄,雨污水管改造没有到位,无物业管理,卫生状况差,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
(二)综合整治的工作目标。
(1)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整治达到小区环境优美,全面提升小区生活设施条件和环境面貌。(2)住宅楼修缮。解危整固房屋,延长使用寿命。(3)道路改造。拓宽、改造新村道路,畅通小区交通。(4)绿化改造。改造新村绿化,美化环境。(5)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增建宣传栏和自行车库,新建和翻建小区配套用房、值班室及社区活动室。
(三)资金使用情况。
整治费用按照市、区两级财政拨款为主,相关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受益群众合理承担的原则分担。经测算,养蚕里一村综合改造工程所需资金约1,200万左右。需要居民承担费用的情况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翻建工程,属直管公房的,原面积安置部分不收改造费用,超面积安置部分按1,000元/平方米(相当于造价)收取改造费用。属房改房(私房)的,因为翻建后房屋质量提高一个等级,按260元/平方米收取改造费,超面积按2000元/平方米收取。如此计算,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的费用在2万元左右。另一类是安装防盗门和“一户一表”改造所需的费用,每户在二三百元。
三、取得成效
在沧浪区南门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下,人大代表对老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对老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大家认为,在进行老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坚持的:
(一)周密组织。
由于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房管、建设、规划、街道等许多部门。为使住宅小区的综合治理这样一项深得民心的工作,能自始至终保质保量的进行,从市到区再到相关街道都成立了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给予改造工作组织上的保证。正是有了周密的组织,才使整治工作得以较顺利的进行。
(二)广泛宣传。
整治工程涉及的被改小区的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让尚未进行整治的小区居民非常关心,这使得整治前及整治中的宣传工作异常重要。在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有关部门和整治小区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将整治规划公示之后先后召开了多次居民代表会议,方案公示期间,养蚕里一村以展板的形式对三个方案及有关设计情况进行了公示。街道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还将有关方案发放到居民手里,综合整治现场办公室安排人员全天值班,听取居民意见。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对整治方案进行不断的修订,最终选定了得到大部分居民认同的方案进行施工。
(三)精心施工。
整治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施工的质量是否得到保证。因此施工队伍的挑选就成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焦点。小区整治面广量大,工程种类很多,相应地对工程队的要求也就比较高。从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整治的居民小区的情况看,居民对施工队伍基本上是满意的。这种满意应该是与在选择施工队时进行招投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分不开的。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程序挑选出来的施工队基本上都是胜任的。
(四)严格管理。
和所有的建筑工程一样,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之后,严格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一是对施工队伍的监理。相对而言,后者显得更加重要。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应由专业的监理公司对房屋修缮、道路绿化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进行全面的监理。只有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监管,才能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存在问题
作为一项造福于民的实事工程,老住宅小区的整治工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在肯定整治工作成绩的同时,许多居民仍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就要影响到大多数居民的利益。由于整治过程中有的居民楼翻建需要全体居民的同意,但有的住户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出资,这就会使得翻建无法进行。对此不论是居民还是施工单位都显得很无奈,除了做工作希望其配合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
困惑之二——对个别蛮不讲理的“钉子”户,也缺乏措施。在养蚕里社区的整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一位离休的老同志由于他的不配合,致使一条通道被迫变窄,人为地造成了道路的梗塞,在群众中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困惑之三——空中何时干净。经过整治,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但美中不足的是各种线路无法完全埋入地下。有的居民说,整治后的小区,低头看干干净净,昂首望“蛛网”密布。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对这一问题,市政府的有关文件也只是说“有条件”的要进入地下。在现实中,由于空中的管线涉及供电、邮政、广播电视等多个部门,协调存在一定难度,更重要的是资金的来源难以确保,以至有关部门对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困惑之四——老问题为何得不到解决。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但仍然有些老问题没有借整治的机会彻底解决。比较突出的是养蚕里小区的雨水管道问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小区的地势比较低,每逢下大雨时都会发生雨水倒灌。大家本来都寄希望在整治中将这一对生活造成很大麻烦的问题彻底解决,可惜的是本次整治还是没有能满足群众的愿望。
五、几点思考
老新村的综合整治,是苏州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其他的市政建设项目更牵动百姓的神经。所以,如何将这一件深得广大群众拥护的事情办好,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要做好这件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造费用要精心筹措。
对于有功能缺陷的老房子,各种配套设施老化严重,在整治中需要居民承担部分改建费用,出于各种原因,往往难以统一居民意见。对此,实行小区改造时就要做更加细致深入的调查工作。把无力出资或不愿出资的情况加以区分,再按困难程度的不同适当给予优惠政策。
(二)宣传力度还需加强。
尽管在施工前有关部门已经有了几上几下的反复来征求群众意见,但在施工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问题出现,造成群众和施工方的矛盾。所以,要非常重视和群众的宣传工作。在施工之前尽可能地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力求施工方案达到最佳。
(三)施工过程还需透明。
作为一件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实事项目,必然牵动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群众对其关注度也就会前所未有,所以要将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都做到透明。从施工队伍的选择、工程进度的公开、施工过程的监管等都要时刻处于群众的视线之内,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四)后期管理还需跟上。
对老新村进行整治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更有挑战性的还是后期的管理。其实这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老新村改造结束后管理得比较到位,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单元楼道内部的清理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加重视,整治的成果很有可能将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