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功能(共12篇)
经济社会功能 篇1
音乐怎样影响我们, 在哪些方面影响, 有些什么影响, 或者说, 音乐究竟有些什么社会功能, 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音乐的美育功能分析
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提出:“原天地之美, 而达万物之理。”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用, 表达思想感情, 反应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它的美学特征是凭借旋律, 节奏等一系列音乐构成要素, 表现作者的审美感情,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得到陶冶和感染, 因此音乐作为意识形态具有表情达意、移风易俗、审美娱乐的功能。
1. 表情达意
人有丰富的感情:欢歌、乐唱, 悲吟、哀咏。然而, 表什么情, 达什么意, 寄寓什么思想, 却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
审美观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由于地理方位的不同, 加之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 因而音乐审美也表现出差异, 北方民众喜爱粗犷、高亢的梆子腔、皮簧腔, 而南方民众则喜爱柔婉、抒情的昆腔。
2. 移风易俗
《汉书·艺文志》说,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这是因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乐记》认为“乐”有感化、礼化、德化、道化的陶冶作用。所以, 我国历来主张“乐和”, 和天地、和自然、和社会、和人间。在感情上, 求得人与人的融洽、谐调、中和, 使得上下长幼、人各安其本分;在征伐中, 力促“民齐”, 以使“民劲城固”, 这是乐和感召人、鼓动人、团结人的力量所在。把“乐”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 把音乐的功能提到礼的高度、德的高度、道的高度, 这是音乐的重要目的。
3. 审美娱乐
音乐的怡神娱悦早就为人们所追慕, 它是国家生活、民族生活、社会生活, 乃至个人生活中一张一弛的“驰”, 是不可缺少的一面。音乐的审美、娱悦作用是音乐富有强盛生命力的保证, 是人们、社会、民族、国家所需要的功能, 也是人们生活、社会生活、民族生活、国家生活所必需的组成部分。
二音乐的表现功能是思想感情的表达
音乐是以表情性为主, 描定性为辅的, 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音乐语言有共同性、世界性, 能超越地区界限, 所以有相对共同性的音乐审美观。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经历能影响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不同艺术趣味和神明习惯, 其时代的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 音乐审美观又具有个别性。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从音乐的产生过程来看, 首先来自美的魅力, 人们通过耳濡目染, 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 它的功能还包括智育功能、思想功能、德育功能等。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对牛弹琴”是徒劳无益的, 得不到任何效果反应。但科学试验, 证明常听音乐可使奶牛多产奶。人脑通过音乐刺激活动程度就越高越发达, 如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 也是著名的音乐爱好者, 音乐对他的刺激增进了他的科学思考。还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音乐能促进大脑中酞的分解运动, 脑酞正是形成思维、记忆的关键动力。因此, 音乐能促进大脑, 促进人的智力功能。
音乐, 能使人感染, 产生联想, 引起共鸣, 让欣赏者为音乐美所陶醉, 与音乐同欢乐、共哀伤。这就体现了音乐对人们心灵的影响, 显示了音乐的思想功能。贝多芬, 人们尊之为伟大的音乐家, 与此同时, 也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 宣传鼓动家, 甚至称他为“政治家”。因为, “扼住命运的咽喉”“为了自由和进步”“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既是他个人的毕生信念, 也是他作品中热烈赞颂极力宣传的思想主题。
音乐课外活动也同样蕴含着思想渗透和教育功能。音乐与体育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广播体操音乐, 体育向艺术化提高。现代科技项目中, 首先在自由体操评分规则中规定, 在满分十分中没有音乐就得减去一分, 音乐失误或动作与音乐配合得不好也将扣分。音乐使硬邦邦的体操动作与优美的舞姿组合成一串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美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它是智商和德育不能包括也不能代替的。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 对德、智、体有巨大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在现在教育, 未来教育将越来越显示其特殊意义。因此, 学校要开设音乐美学, 大力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审美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审美实践, 如参与学校、社会的各种演奏演唱会, 参与并观赏民族的、民俗的、礼仪的各种音乐活动等, 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政治的、社会的、民族的、民俗的、礼仪的等感受和知识,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愿我们都能打开音乐大门, 好好欣赏千百年来我们祖国, 乃至世界各国的音乐家们创造的艺术珍宝, 我们将更深刻体会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说的一段通俗、却有富于哲理的名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经济社会功能 篇2
社区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探微
——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角、以银川市正茂社区为个案
曲
正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750002)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区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银川市正茂社区的15个社会组织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成绩突出、经验丰富。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角、以银川市正茂社区为个案深入分析、研究正茂社区的15个社会组织,探讨正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自治领域的社会功能,对进一步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社区社会组织;正茂社区;社会功能
[作者简介]曲正,女,宁夏社会学学会会员,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的变化,在大量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社区能有效承接政府、社会的各种职能和消化、处理各种矛盾,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反映社会诉求,尤其是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的诉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而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则有其独特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建设、增进社区团结、疏导舆情、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在我国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基层社会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社会组织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2007年底,民政部用“社会组织”的概念取代了“民间组织”的概念,这就从地位上确定了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社会组织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样的服务形式,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区发展或者社区发展模式,即表示一种地区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实质内容的发展;也表示为一种发展理念,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表示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一种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控制、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区工作方法。美国学者罗斯曼(J.Rothman)在总结美国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社区组织的三大实用操作模式,地区发展模式是其中运用非常广泛的模式。
根据罗斯曼的定义,地区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其目标在于建立社区自助的能力和社区的整合。着重于推动社区内不同团体及居民广泛地参与,界定本身的需要,并采取自助及互助的行动去改善社区关系,解决社区问题,进而改变社区。这一模式的过程目标强调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居民互动及交往的增加、邻里关系的改善、居民及团体间重建紧密的联系、居民觉悟到参与的重要并愿意承担责任、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
这一模式尤其强调过程目标的重要地位,将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自助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该模式比较适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这类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单一,社区不同群体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且居民对政府比较信任[1]。
银川市正茂巷社区位于西夏区贺兰山路,该小区建设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银川市较老的小区。辖区面积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原自治区党委、宁夏财经技术学院、贺兰山宾馆等16家单位,40幢居民楼,辖区现有常住居民2466户,人口6994人,低保户84户,人口212人。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60岁~69岁的老年人376人,70岁~79岁的老年人242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49人,空巢老人146人,独居老人79人,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小区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士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来看,小区居民大多收入不高,生活不富裕。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以社区支部为核心,抓党建,取信于民;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抓组织,共建家园;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平安促进和谐,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正茂社区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残疾人协会、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志愿者协会、群众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站、巾帼建功服务站、爱心互助站、党员服务站、青少年活动站、便民服务站、劳动保障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等15个社区组织,会员人数达800多人。在正茂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这15个社区组织克服重重困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对正茂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地区发展模式理论为视角,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社会服务创新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培育民主价值观念,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
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意,民主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民主化的文化基础是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价值观,而社会组织的发展、成长则是培育公民民主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正茂社区社会组织是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结社、自我管理,为共同的目标组织在一起,在组织活动中,人们学习了如何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并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分歧及其他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学习了如何以民主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样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出民主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我们对正茂社区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群众艺术团进行了考察,在这些社区组织中,成员从开始的彼此防备、怀疑,到逐步的增加互动与交往、关系的改善、自觉的参与、主动的表达并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直到达成一致。在驾驶员协会里,大家不论收入、职业、民族、身份,一律平等议事,民主决策,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普遍提高了,社区居民遇到困难,驾驶员协会的成员都是志愿者,主动出车,伸出援手。有了民主的价值观,才能建立强有力的公民社会,才能有善治。“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2]
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社会福利 应该说,近几年我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它强大的、多元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从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渊源主要表现为历史上致力于自由结社和慈善事业的传统,在现代社会,公民社会组织则明显表现为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力量,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日益呈现出不可替代的地位。正茂社区15个社区组织几乎都表现出其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领域中,15个社区组织相互配合、协调运行,在居民委员会的倡导下,合力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前所述,正茂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为了切实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在居民委员会主任孙仙梅的大力倡导、积极努力下,老年人协会、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志愿者协会、群众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站、巾帼建功服务站、爱心互助站、党员服务站等社区组织热情响应,2009年5月,正茂社区“老饭桌”开张,不但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需要,而且是老年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社区对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饭菜,对6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实行半价收费,60岁以上有收入的老人有偿就餐,只收取饭菜的成本费,一日三餐只要8元钱,就能吃饱吃好。个别老年人有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的,社区还会准备专门的饭菜或送餐上门。
三、运用团体成员的合作精神,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 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通过调动团体成员的协作、互助精神,组织各种团体活动,解决了社区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完成了一定的社会任务。如协助青少年活动站推行服务青少年的计划,开设社区小网站,引导青少年浏览健康网站信息,协助农民工子女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协助社区独居老人、空巢家庭老人获得必要的社区照顾,开设“老饭桌”,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协助社区贫困家庭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正茂社区群众演员协会已经帮助社区困难居民获得上百次的演出机会和参与几十个广告的拍摄,协会的群众演员都有了一定的收入,解决他们的生活之需;协助残疾人获得必要的社会福利;协助社区建设和推广社区文化,使党的方针政策在正茂社区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
四、疏导舆情、增进社区认同 “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疏导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社区中发挥作用。作为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社会组织,它们功能多样,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不同居民的社会舆情信息。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的舆情疏导功能逐渐显现,成为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社区社会组织的出现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它们植根于社区,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从而促进了社区居民公民观念的形成,使居民增强责任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扶持,使社区居民增强对它们的信任感,这也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这些因素使社区社会组织具备了引导舆情的基础条件[3]。正茂社区建立较早,在银川市的老小区中具有典型性:基础设施陈旧、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老居民多、老年人多、社会问题多,及时了解社区舆情、疏导社区舆情是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调研中我们经常可以体会到在15个社区组织中化解矛盾、疏导舆情的情形。社区居民对社区、对邻里的认同感日益增强。
五、建设社区和谐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的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显示出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社区文化的开展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社区文化的生力军是社区群众,社区文化的依靠也是社区群众,社会文化服务对象更是社区群众,而且社区文化又形式多样,雅俗共赏,所以群众对社区文化都非常热心,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由于社区文化的鲜明特点就是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所以也为乐于参与的群众创造了条件,通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正好为他们展示才华提供了机会。社区建设的一条重要任务是推动精神文化建设。社区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社区公民道德规范,拓宽人们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渠道,丰富社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当中,群众艺术团成立于2005年5月,成员有300多人,下面又设有腰鼓队、秧歌队、秦腔队、歌咏队、健身队。成员自由选择参加,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大家普遍感到了精神生活的充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体娱乐团体开展的文娱活动,在满足居民的自娱自乐、体育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个性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实现了人格的社区化、社会化,这些活动都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集体意识,强化了居民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正茂社区回族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在15个社会组织里,回族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成员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六、促进社区社会环境改善、提高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正茂社区是老居民区构成的,过去几乎没有环境规划,居民楼大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设备落后陈旧,居民没有活动的空间,过去的小区“路不平,灯不明,每逢下雨路泥泞。”治安条件差,居民怨声载道。近几年,在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委员会团结一致,带领全体居民为建设良好的社区社会生态环境而奋斗。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寻求政府的大力主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社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软环境方面,正茂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以及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正茂社区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充分肯定,曾先后被自治区授予人民调解工作优秀调委会、全区残疾人工作先进居委会、全区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文明楼栋、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还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文明楼栋、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巾帼文明健身队等全国性荣誉。近几年,随着社区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的抱怨少了,对政府的信任增加了。
总之,从地区发展模式理论出发,我们总结了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六个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我们的结论还显单薄、虽然这些功能还只是初露锋芒、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但这些功能的潜力是巨大的。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脚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最基层民主的表达主体,其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的功能能量会不断释放出来,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将从这里产生出来。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功能 篇3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多元治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把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次决定当中,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把社会参与与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联系在了一起,明确地把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共治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组织自身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它们社会协同治理作用的发挥。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进行一个基本的描述:
(一)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放缓
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最近这十年,就是2003年到2012年来看,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从2003年的26.6万家增长到2012年49.9万家。什么概念?现有社会组织几乎一半都是这十年内成立的,发展还是很快的,最近十年是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十年。虽然社会组织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从增长率来看,2006年开始增长速度连年放缓,2010更是创下了2%的历史最低谷。远远落后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但是2011年出现了一个拐点,2012年增速更是大幅度提升,可以说在社会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强力推动下,社会组织终于开始扭转低迷的状态,正式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能力不断增强的,但是相对稚嫩
尽管是社会组织在不断的发展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无论从数量以及发育程度来讲都是比较初级的。就数量来说,如果以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的数量来考量,发展中国家基本在10个以上,发达国家就更多了,美国是52个、日本是97个、法国是110个,但是我们国家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的数量只有3.8个左右,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差距也还很大。另一方面,世界上社会组织的就业人员占就业人群的比例它也是有一个数字的,它可以占到4.8%~10%,我们只能占到1.1%,社会组织的发展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二、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定位困惑
在我国由于一些体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自身的行政化和商业化倾向十分明显。从我国社会组织的起源来看,体制的内生性决定了它们初始自主性的不足。很多的社会组织原本都是国家的一部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们逐渐被剥离、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虽然他们在自主性、民主性方面不断做出努力,不断增强对公众和社会的服务意识,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地严重依赖国家。这种先天的“依赖关系”而非“平等关系”,使得社会组织习惯性地顺从政府的指示,否则便无法生存。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尴尬”的关系,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困惑。
(二)资金短缺
我国社会组织大部分是自筹经费,经费供给渠道有限,保障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一大瓶颈,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都是资金不足。政府资助力度有限,获得政府拨款的社会组织仅是凤毛麟角;而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间接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的这种方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制度的建设也较为滞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政府还没有从大量公共服务中“抽身”出来,实现职能的转变;社会组织也无法通过“接手”公共服务来获得自身发展的资金支持。
(三)人力资源匮乏
社会组织缺乏固定的人力资源补充途径。社会组织与企业和政府相比不仅就业的稳定性差,而且报酬和福利水平明显偏低,所以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专业人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显示,从19个行业分类来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类的年平均工资最低,仅为11738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8%。社会组织工资水平整体偏低,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社会组织整体的素质和能力。
(四)信任危机
社会组织当前的信任危机源于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政府而言,因为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使得它在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挤占”政府的传统空间,而且社会组织集聚的社会力量,很有可能会影响政府的社会基础。所以,政府对于社会组织一直以来的态度是,不过度限制、也不大力支持。对社会公众而言,目前社会组织较多地存在公益领域,公众参与程度不高,难以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同。而且,近几年随着“天价餐”“万元帐篷”“郭美美事件”等负面信息接二连三的曝光,使社会组织公信力大打折扣。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思路
社会组织的发展,要依靠政府、社会组织自身以及公众等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慈善法》的出台作为最大的期盼,认为此法一出,横亘在社会组织面前的问题就会被一扫而空,社会组织从此就会走上康庄大道。但是,社会组织的发展仅仅寄希望于一部法的出台是不现实的,《食品安全法》就是前车之鉴,曾被寄予厚望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了几年了,现在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所以,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工作,也是同等重要的。这就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要把制度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不断进行完善。
第二,政府要加大扶持的力度。一方面积极推广社会组织的公益孵化器项目,针对初创期的社会公益类组织,为他们提供在开始阶段最需要的资源和平台,包括场地、办公设备、小额补贴、专业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是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的直接扶持。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间接的扶持和培育。购买公共服务的寓意其实很深刻,政府把一部分资金提供给社会组织,你可以跟我签合同,我给你钱让你做一些事情。此外通过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进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中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而且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开始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市场交易,市场交易就是平等交易。
第三,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制度的完善、政府的扶持,都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第一步,就是要规范、强化内部管理。现在大部分社会组织在成立的时候,并不重视章程的制定。有的非常简单,为了应付登记草草了事,在实际工作当中,人事任免方面、财务制度方面,一旦有了争议、出现了问题,没有章程的约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非常麻烦。所以,规范化很重要。第二步,注重公信力建设。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决定了公信力是它们生存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来自公众的信任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生命线。
第四,公民公共精神的树立。社会组织离不开社会这个土壤,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精神的树立才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13.
[2]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古代的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功能 篇4
“佛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 为诸比丘说大小持戒犍度, ……不把持金银七宝, 不娶妻妾童女, 不蓄养奴婢、象、马、车乘、鸡、狗、猪、羊、田宅、园观, 蓄积蓄养一切诸物, 不欺诈, 轻秤小斗, 不合和恶物, 不治生贩卖。……量腹而食, 度身而衣, 取足而已。”
但是, 佛教自西汉末期传入我国后, 由于中国的环境与印度有很大差别, 加之其他种种原因, 原始佛教的一些戒律难以遵行。如在印度佛教普遍实行的托钵乞食、结夏安居和过午不食的做法, 到了中国难以坚持。僧侣们要想修行弘法, 就必须适应中国的特殊性, 依佛所说根本法, 走本土化发展之路。从历史的角度上看, 佛教寺院经济在中国从无到有的过程, 是适应中国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制度变迁的结果, 期间受到了国家权力、文化习俗与佛教本身戒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其制度形式
寺院经济是佛教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早期寺院经济的出现与历史上封建君王和官僚阶层对佛教的特殊照顾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或出于个人真诚的信仰, 或出于对佛教的利用, 给予僧人很多的特权和利益, 如免除僧人役调、赐予寺院大量的土地和钱财、甚至允许寺院拥有“浮屠户”和“僧祇户”来供养寺庙僧侣等。佛教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制度性同构关系成为寺院经济形成的重要原因, 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的社会性格。
据史籍记载, 佛教初传时期僧人数量有限, 僧人的寺院生活也未定型, 而且这一时期的佛教混同神仙方术, 并以此获得统治者的支持。如佛图澄为了取得暴虐成性的石虎石勒的信任, 曾利用种种“神异”之术使之折服。汤用彤先生也曾对佛教初传时在社会民众中的巫术化现象予以了考证:“乱世福祸, 至无定轨, 人民常存侥幸之心, 占卜之术, 易于动听。” (汤用彤, 2006:122) 但方术化的佛教也可能因此而被统治者视为有祸乱民心引起社会动乱的潜在威胁而被严禁随意向社会流传。《晋书·佛图澄传》记载:“汉代初传其 (佛) 道, 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 以奉其神, 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 亦循前例。”因此, 佛教初传中土时社会影响很小, 局限于统治阶层, 还谈不上出现寺院经济。而这种限制的突破则与汉代末期贵族阶层不断增长的佛教信仰需求有关。《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丹阳笮融:
“……乃大起浮屠祠, 以铜为人, 黄金涂身, 衣以锦采, 垂铜磐九重, 下为重楼阁道, 可容三千余人, 悉课读佛经, 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 复其他役以招致之, 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
笮融为招揽佛教信众而许以“复其他役”的条件, 不仅突破了原先不许汉人信教的禁令, 而且也成为僧尼拥有免除役调特权的先例———这成为佛教寺院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先例一开, 遂成习尚。不仅帝王贵族“性好释典, 崇修佛寺, 供给沙王, 以数百靡费巨亿而不吝也” (何兹全, 1986) , 典型的如梁武帝、北魏文帝。不少富贵之家亦热衷“舍宅为寺”, 而民间老百姓也因躲避繁苛的捐税以及严酷的“贱民身份制度”而“多奉佛, 皆营造寺庙, 相竟出家”, 甘愿舍身为寺院的僧祇户和佛图户, 以寺院作为庇护之所, 成为寺院经济的另一重要来源。
此外, 寺院也有自己的经营性收入, 如碾硙、无尽藏 (宋代称长生库, 又称解库、解典库) 等。碾硙是一种将谷物粮食加工磨粉的用具, 它或是王公豪强的捐施, 或是寺院通过兼并购置而获得。在隋唐五代时期, 拥有碾硙意味着一种社会地位和拥有特权。 (何兹全, 1986) 无尽藏是在隋唐时产生的一种寺院金融储备制度。受佛教因果报应之说及功德思想的影响, 王公贵戚以及百姓向寺院大量布施财物, 使布施具有了一种赎减自己罪孽和获取功德的象征意义。寺院所获布施远远超出了寺院日常开支所需, 于是便累积而为寺库的资财储备, 并建立无尽藏 (长生库) 开展借贷业务。
寺院经济经魏晋南北朝的形成和发展, 隋唐时期已很繁荣, 但至宋元时寺院经济已渐趋于衰落。
二、寺院经济的社会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 寺院作为一个宗教性的社会组织, 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开展宗教活动的需要, 必然会与社会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 并在此过程中同时展现其宗教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因此, 寺院经济的功能大体上可以有“宗教性的”功能和“社会性的”功能两个方面。此处着重讨论寺院经济的社会性功能。
史籍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佛教寺院借发展寺院经济以行弘法利生事业的例子。第一, 济贫赈灾。如在僧祇户上交寺院的收入中专门留出一部分用于赈灾, 《魏书·释老志》记载:“……即为僧祇户, 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 赈给饥民。”北齐武平六年灾害连连, 寺院成为了政府的赈灾机构, 《北齐书·后主纪》:“七年春正月壬辰诏:去秋已来水旱, 人饥不自立者, 所在付大寺及富户济其性命。”第二, 开办社会慈善事业。在当时的社会, 由于国家没有专门的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性的慈善福利机构, 而寺院僧人往往出于佛教慈航普度、济世度人的悲悯心, 在寺院里设立悲田院、养病坊, 容留这些孤寡贫病无依者。如《唐会要》记载, 在会昌法难时期, 宰相李德裕奏请武宗拨给寺院一定田亩, 并希望地方州镇“有羡余官钱, 量予置本收利”以使寺院保留原有的悲田坊 (后改为养病坊) 。至宋代, 这类机构名称虽改为“安济坊”“居养院”, 但仍多设于寺院之中, 并有僧人管理。第三, 支持农事生产。在农事生产季节寺院的寺户常常会向寺院租借谷物稻种以播种。如一段敦煌文书记载:“子年二月六日, 普光寺人户李私私为种子及粮用, 遂于灵图寺常住处, 便麦肆汉硕, 粟八硕。典贰升铛壹口。其麦粟并限至秋八月内送纳足。如违限不还, 其麦粟。仍任掣夺家资等物, 用充麦直。如身不在, 一仰保人等代还。恐人无信, 故立此契, 用为后验。” (谢和耐, 2004) 第四, 维持寺院日常供给。《台州金石录》中记载:“本院诸殿堂虽殿主执干, 尚缺长明灯。遂募众缘, 得钱叁拾叁贯, 入长生库。置灯油司, 逐年存本, 所转利息买油。”第五, 治病除疫。当发生疾疫流行病的时候, 佛教徒往往担负起了义务拯救施治的责任。佛教大药藏即因此而设。史载南朝末年沙门慧达闻说“又疠疫大行于扬都, 修大药藏以济之。” (何兹全, 1986) 第六, 应急借贷。隋唐时期, 信行法师依据佛经中“无尽藏”的思想, 建立了作为布施的修行法则, 而急需钱用的大众百姓则可以向寺院的“无尽藏”院借贷。借贷手续当时很简单, 也不收利息, 到期偿还即可。“亦不作文约, 但往至期, 还送而已。”完全是一种社会慈善事业 (国风, 2006) 。第七, 为过往客商提供住宿和饮食方便。寺院在古时交通不方便的时代, 由于其或建于交通要道, 或建于深山幽谷人迹罕至之处, 往往成为商旅、赴京应世举子等人寄宿栖身之所。第八, 对民众的保护和劝化。实际上, 在中国中古时期严酷的“贱民身份制度”下, 委身寺院的僧祇户与寺院之间构成了一种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5世纪建立起来的僧祇户制度, 在原则上来说是一种从事社会救济的慈善机构。” (谢和耐, 2004) 寺院在当时似乎充当了一个附属于帝制政治体系中作为社会减压阀或减震器的角色。另外, 寺院当家和尚中不乏饱读诗书之人, 他们一方面与当时的社会名士常相往来问学。另一方面也在寺院附设一些读书的地方以教育一方的儿童。而寺院清幽的环境也很能吸引文士以为习业之所。
实际上, 受佛教苦行济世度人思想的影响, 佛教僧人的社会慈善事业不胜枚举, 但由于这些事例往往出于个人或个别所为而没有能够形成一种群体化的效应, 没有能够在整体上影响社会。
三、结束语
史籍中所记载的大量有关佛教寺院经济及其社会活动的例子, 诸如支持农事生产、设立社会慈善机构从事慈善福利事业、济贫赈灾、治病除疫等社会性活动, 一方面反映了古代佛教僧人悲悯精进的高尚宗教情怀, 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窗口。寺院参与这些社会性活动当然是缘于寺院的宗教性本身。寺院根据佛教因果报应和布施-功德的教义解释, 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行为伦理和修行准则。例如, 隋唐时期流行的无尽藏院, 原本即是三阶教的信行法师根据大藏经中关于“无尽藏”的思想而建立的一种合布施与苦修于一体的修行方式, 是为了修善离恶。另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僧祇户制度, 它不但被统治者有意用作灾荒时要求寺院赈灾的理由和手段, 而且也成为寺院开展慈善活动、践行佛教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教义的经济基础。实际上, 在当时的僧侣们看来, 寺院的经济范畴和宗教范畴之间, 并不存在彼此间的本质区别。寺院经济的合法性与弘法利生的宗教精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此外, 历史的经验也说明, 寺院经济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 寺院经济的形成发展与世俗权力、更与寺院的宗教性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中国佛教寺院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 寺院经济是一个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环境和不断制度化的过程。受中国强势的国家权力的影响, 佛教初传中国时曾不得不作为国家权力运作体系中的一个功能设置而发挥作用。与统治权力体系结成一种制度性同构关系有利于寺院经济初期的发展, 也有利于佛教初传中国时获得一种安全保障。然而这种制度性的同构关系也易使佛教因世俗政权的动荡和变化而受影响。实际上, 世俗权力既可以影响寺院经济制度的设置, 也可以直接干预寺院以废除之。如“养病坊”以及无尽藏院的兴起与废止。而“三武一宗”的法难也揭示出皇权与寺院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的利益冲突。唐代“农禅合一”寺院丛林制度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因应这种政教冲突的反映, 也是佛教对来自教外的各种指责批判的回答。其产生的深远意义是使佛教逐步摆脱了对封建王权和官僚阶层的依赖, 有利于佛教的经济独立和自主性的发展。事实上, 从托钵乞食、私人布施到国家供养, 从唐代以后农禅合一的丛林制度的产生到现代社会里“工禅”和“商禅”的出现, 佛教正是在逐渐趋向“自养”、“自立”的过程中, 其社会适应的能力和社会参与的影响力不断地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中华书局, 1983.
[2]、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自我评价的社会功能 篇5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还做过许多研究,来看自我评价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为另外一个人帮了什么忙的时候,他/她在以后就会更加喜欢给这个人帮更多的忙。因为他/她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我有价值,我能够帮助别人。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ben franklin effect)。同样地,如果一个人第一次开始恨(讨厌)另外一个人,他/她就会越来越恨/讨厌他/她[25]。杰克尔(jecker)和兰蒂(landy)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他们让一些学生参加一个智力竞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笔不菲的钱。然后,获奖的学生分成三部分:1/3的获奖学生(a组)由研究人员去把奖金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研究人员自己的科研经费,由于经费不够,所以要拿回奖金;另外1/3的获奖学生(b组)则由秘书去把奖金要回来,理由是奖金来自系里的办公经费,由于经费不够,所以要拿回奖金;其余的1/3的获奖学生(c组)则没有人去要奖金,由学生自己归还。最后,研究人员对全部获奖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是否喜欢研究人员。结果发现a组学生比b、c两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b组学生也比c组学生更讨厌该研究人员[25]。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获奖的学生由自我评价主导他们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而且应该获奖,而拿回奖金导致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受到威胁,进而就会对有关人员产生恨意。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巨大的人际障碍。相反,如果获奖学生没有这样的自我评价,例如他们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凭运气或者偷看获奖的,因此拿回奖金回被认为是取走了本来不应该拿到的东西,会感到自我评价并没有受到威胁,就不会怎么讨厌有关人员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富兰克林效应在起作用,拿回奖金本身就威胁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此会产生对研究人员出尔反尔的恨意;而谁拿奖金,学生就必然对谁多一份恨意。由于研究人员亲自去要奖金,学生就把多的那一份恨意直接加在了研究人员身上,所以由研究人员去拿奖金的那组学生最讨厌研究人员。本来因自我评价受到的威胁而产生的恨意在三个组中间是一样的,关键是第二次恨意导致该组学生加倍地讨厌研究人员。
自我评价还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人一般也不大会正确评价别人。而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如何评价别人,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别人。也就是,人们的评价决定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26][27]。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自我评价与三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评价别人,另一个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有就是他人的自我评价。它们与自我评价一起构成了“自我感觉”的“压力表”。从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角度来说,正确的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他人评价对一个人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当一个人对别人的评价正确、适度,从别人那儿获得的对自己的评价跟自我评价相吻合时,其自我感觉就会良好,内心处于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之中;反之,如果一个人所期望得到的别人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相一致、或高或低时,就会产生心理失衡,导致自我评价障碍的发生[28]。其次,评价别人对心理也会有影响。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别人,他会感到自己有良好的评价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就是经常说的“看人很准确”。这样,他会增加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他人对他们自己的自我评价也对我有心理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交往圈里都能或者大都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对此人的自我评价必然会有帮助,在观察和潜移默化中此人也会不断学会自我评价。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交往圈里都不能或者大都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此人若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他会感到很自豪,心理非常得意,从而更加愿意继续同这些人交往;此人若不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他也不容易悲观。不过,在一个大多数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交往圈里,会表现出两种倾向,继续交往(因为我感到不悲观)和减少交往(因为我感到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没有长进)。
自我评价对人生价值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人生的自我评价和人生价值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29]。而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满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的基本需要,人生的社会价值从本质上就说就是人生在世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实践活动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需要实质上不过是一个特定环境内人的需要之外化;如果没有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就失去了根据。”[29](p80)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往往折射出他/她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态度。从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不可能的。因为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导致主体不正确的自我追求,导致对自己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加以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自我评价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人成为社会人,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使社会充满了人生的正气。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篇6
关键词:宗教;社会功能;佛光山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8-01
一、人间佛教的缘起与基本涵义
人间佛教运动于20世纪初叶由太虚大师发起,后在印顺法师、赵朴初、星云大师等高僧大德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间佛教理论,而且对目前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其佛教理论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1、人乘正法,即人成佛;2、即真即俗,建设人间净土。其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种种善法。人间佛教力图面向人间,走向社会,在人的生命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实践中求得悟与解脱。其将佛教原本被动的济世行为变为僧侣走出山林,走出寺庙,走向人间的积极主动的济世渡人。
二、佛光山教团介绍
佛光山是全台最大的佛教道场,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佛教团体。其本山佛光山寺,地处台湾高雄,星云大师为开山宗长。佛光山自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办了两百余所道场,分布世界五大洲;僧众多达1300余位,另外会员、义工、信众也可以百万计。自创办佛光山以来,星云大师把“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作为佛光四大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其慈善服务包罗生、老、病、死等各个领域。
三、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人间佛教在发起后的百年来逐渐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不无道理,主要在于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也在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主要有这三种社会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发展中的各个要素凝聚成一个整体,也称社会一体化,从而能维系社会系统的团结与稳定。社会的整合有三个层次,凭借社会制度进行整合,凭借社会组织进行整合,凭借社会大众舆论进行整合。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世俗制度不同的是它依靠神圣性信仰来对普通大众产生强大影响,信众因为共同信仰而凝聚起来。人间佛教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法会、祈福活动都是大众组织进行整合的体现。佛光山在台湾佛教兴盛,民众笃信佛教的大环境下对社会整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举办各类禅修活动,依托于佛教的义工活动更是有很大的号召性,包括国家青年禅学夏令营、在扬州举办的素食博览会都对大众有巨大影响力。佛光山兴办大学发起的“百万人办学”活动在台湾参与民众之广就能看出佛光山的巨大社会整合能力。舆论整合方面,佛光山依托于自有媒体即人间卫视和人间福报宣传慈悲济世的佛教思想,这也是利于社会和谐的价值思想,对社会的团结稳定有很大贡献。
(二)个体社会化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指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化过程。人通过社会化文化的内化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的学习,熟悉各类社会规范,逐渐获取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宗教也能充当社会化的关键主体,尤其是在人间佛教这种主张积极渡人的宗教实践活动中。佛光山主张以教育培养人才,这其中既包括僧伽教育(兴办佛学院等),也包括普通社会教育(涉及儿童、中学、大学),只在台湾由佛光山兴办的大学就有四所。同时,在教育思想上,星云大师的三好思想(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及佛有四给(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都是在从佛教的视角来看社会人生从而给予社会人一个整体性的指导,从这一点上来说人间佛教帮助了处于迷茫中的人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完成其自我的社会化。
(三)心理调试功能。
宗教之所以能缓解人们的精神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主要是依靠其对灵力等非自然力的追求,这使得人们心理得到安全感与平静,而这就是宗教心理调试功能的体现。人间佛教在对待人生态度上持有更为理性正面的思想,同时强调信众要有理性的信仰。并且通过佛法来对信众进行开示从而使其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摆脱俗世的烦恼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星云大师强调“以共修净化人心”,除对本山僧俗二众以持修净化内心外,对信众也有各种讲经布道的法会,短期出家、七日禅等活动来达到以宗教净化信众内心的目的。很多信众生活上遇到烦心事也会找佛光山的法师诉说寻求帮助,自此佛教扮演的是一种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谈话的过程正是正确的信仰建立的过程,以此来帮助信众处理心理上的一些难题,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信众希望通过佛教来得到心理安慰的行为体现也正人间佛教心理调试功能的极大体现。
四、总结
人间佛教作为一种现代佛教的体现形式对提高信众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睦,净化社会风气,带动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其通过信仰建立的广大群众基础又能将信众变为社会和谐的建设者,对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有很大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建峰.佛教组织的社会功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
[2]缪方明.台湾人间佛教发展考察[J].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三期
[3]王涵.论人间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J].五台山研究.2015年3月
[4]邓子美,毛勤勇.赵朴初与星云的人家佛教理念及实践[J].五台山研究.2005年3月
市场经济下体育的经济功能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育,经济功能
世界经济经过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调整之后, 进入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时期。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国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又使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 生活水平得以提高。5天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和定期休假等的实施, 加上家务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使得人们闲暇时间大大增加, 参加体育活动成为了一种可能。
一、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卫星传递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过电视、网络可以收看世界各地的精彩体育比赛, 电视还丰富了比赛信息, 各种各样的比较和数字丰富了比赛中的激情和挑战, 使得比赛更具有诱惑力, 高水平体育赛事在全球观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 竞技体育的规模日益扩大, 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 在第三产业中, 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迅速, 比重越来越大, 被誉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颇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在欧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美国体育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 比石油化工 (533亿) 、汽车 (531亿) 还多,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体育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 增长率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 其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24万亿里拉 (182.5亿美元) , 跻身于国内十大经济部门, 现在约为500亿美元。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体育产值为68.5亿英镑, 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体育产业都有相当庞大的规模。在日本, 1990年的体育产业的年收入已达4.2万亿日元, 在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体育产业被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视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 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运会的重要性日渐提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旅游业出生的尤伯罗斯去借助商业化运作, 使第23届奥运会大获成功, 最终盈利2.15亿美元。首次实现了举办奥运会扭亏为盈。正是商业、金钱和现代传媒的大量介入, 使奥运会在20世纪后半期从一只讨人嫌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娇艳欲滴、光彩夺目的白天鹅, 成为众多国家争夺的对象。体育现在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并带动了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已成为激活主办国经济的强大动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纯利润高达3亿多美元, 创历届奥运会最高记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奥林匹克景气作用。”1964年的18届东京奥运会促进了整个日本经济的腾飞, 加快了日本现代化的步伐。举办奥运会还可以促进主办国商业、贸易、旅游、交通、建筑、通讯、能源等各行各业的发展。主办一届奥运会其潜在经济效能甚至能持续8年~10年, 其经济效益可达奥运投入的8年~10倍。同奥运会一样最受人瞩目的世界杯, 也给举办国带来滚滚财源。如, 意大利政府把职业足球看成是一种“无烟工业”, 并且从中获得了十分可观的收益。1989年政府从足球彩票中获得7.33亿美元, 相当于上海宝钢1991年利税的1.5倍……。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经济衰退之后, 世界杯给韩国带来了1.76万亿韩元的效益, 成为韩国经济的转折点。提供了35万个就业机会、还吸引了34万外国游客, 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旅游收入。使韩国经济得到复苏。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早先, 国家对体育不计成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也被认为是纯消费部门, 是为国争光的。它投入的是物质, 产出的是精神。没有人认为体育也可成为一个产业部门。现在,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 体育经济功能的日益拓展和深入, 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已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体育作为现时代的新兴产业, 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有利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在体育产业中投资的回报率将明显高于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作为“注意力经济”的集中体现, 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激活主办国经济的强大动力。1985年, 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 体育被正式列入第三产业, 从而使其产业性质得到了确认。
四、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 在我国, 体育的产业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 整个体育行业部门还仅仅处于场地出租和有偿指导等浅层次的经营阶段, 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体育用品制造业就业人数占了很大比例, 体育服务业还有待发展, 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以职业体育为龙头的体育产业目前还很不成熟。为了吸引媒体, 树立企业形象, 使自己的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 一些企业纷纷介入体育产业, 出资组建职业俱乐部。如:万达集团、吉利集团等都曾投资足球队。但由于我国足球产业中既有行政手段又有市场手段, 法律滞后, 管理不完善, 对“黑哨”、“假球”等现象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畅通, 所有这些投资的企业得不到回报, 最终纷纷退出。因此, 加强体育立法, 完善管理机制, 是我国体育产业乃至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超林杨晓生主编: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岩张尚权曹缔训:体育经济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
[3]刘晓忠李琦玮陶于臣:论体育的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的作用[J].产业经济, 2007, 2
网球运动社会功能初探 篇8
关键词:网球,社会功能,体育经济
网球是一项发源于12~13世纪的运动,最初是法国传教士们在教堂回廊用手掌击打裹着头发的布球,之后渐渐演变为一种在法国王室中颇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发展至今,网球运动不论在运动的形式还是运动的内涵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单论网球的文化内涵,作为绿色健康的新型体育运动,网球已成为了一种喜闻乐见的集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社交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本文正是围绕网球的社会功能展开,以理清其社会功能,从而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1 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1 . 1培养个体规则的意识
作为一项具有较深文化底蕴的运动,网球的规则是非常公平合理的。在网球的比赛中一般没有一局定胜负的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对抗双方需要经过多次对决才能分出胜负。
网球的规则要求每一局结束之后,双方都要互换场地,保证可能由场地风向、采光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公,而每一局结束后双方还需交换发球权。当双方都得三分的时候则为“平分”,平分后要净胜两分才算胜。此外网球规则规定要通过抽签或者是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发球顺序或是挑边,选择了发球权之后则由对手选择挑边。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网球的规则尽力在各个方面做到公平公正,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透明的,这不仅对网球运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参与者对于事物的认识,将这种公平公正且不失风度的精神带到社会生活中,势必能够对社会有序的发展做出良好的推动作用,此外这种公平公正的精神也是社会法制化的一个外在体现。
1 . 2促进个体竞争、协作意识
作为一项强度较高的运动,网球需要参与者在各个方面都能够胜出对手,可以说它是一场集体能较量、技能较量和智能较量为一体的竞技运动,所以参与者想要取胜,首先必须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作为保证。
反观当下的社会,社会化分工日益明细,个体、集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不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生存上的困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网球运动能有效的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正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团队合作的精神在网球运动中也有体现,例如:双打中必须两人合作才能够取胜,这又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将个体竞争转向团队的竞争,在实现人与人合作的同时,完成更大规模竞争的准备。
1.3 帮助个体的教育
培养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而在现实生活中,离开了学校之后人们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兴趣和机会,而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较强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 则能够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实现社会人的再教育。可以说对于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社会人,网球能够培养其不同的气质,陶冶其情操,有效的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
2 有助于增强人际交流
作为一项格网类对抗项目,网球对于场地有一定的要求,而参与者往往在2~4人,在这样的小范围内,参与者能够有效的加强交流,促进互相之间友谊的加深。
不论参与者的身份和地位,在网球场上参与者是平等的,因此不论对方是你的上司还是公司谈判对象,你都能够有效的通过球友这一层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并获得对象的信任。
根据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网球的参与人群往往都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我们能够与更多有知识涵养或是身份的人相识,从他们身上学习自己缺乏的东西,无形当中给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
3 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学者王锐在《成都市网球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当中就指出,据网球产业协会的统计,2000年全球网球拍及相关的辅件批发额为2.4亿美元,而网球的服装销售则为2亿美元。2003年的四大网球公开赛吸引了近200万名现场观众,而170多个国家通过电视转播了比赛,收看比赛的总人次以10亿为单位,为举办过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则超过15亿美元。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保健的意识也不断的得到增强,“花钱买健康”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因为这样,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网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能量。杨学文在《长春市网球运动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仅以上海为例的话,保守的估计每位网球人口年均消费要达到4000元,而2008年上海的网球产业规模则为12亿元。
可以说,作为一项“朝阳产业”网球作为一项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阶段,网球产品的消费空间也处于上升的阶段。随着竞技网球中我国运动员屡创佳绩,作为一项休闲运动产业,网球的市场潜力、发展速度等方面都优于大多数的体育产业。
除此以外,网球运动能够增强参与者的体质,同时提高其社会生产力,对于参与者的身心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球本身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有较强的推动能力。
4 制约网球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就目前而言,网球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但网球如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社会功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以下几点制约了网球社会功能的发挥。
4 . 1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贫富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加大,此种现象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了网球运动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地区网球发展不平衡、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间网球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网球发展不平衡等。
与其它项目不同,网球运动至少需要有一块场地一个球网,但这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往往不能够得到保障,试想项目本身的普及都成了问题,社会功能的发挥自然会出现问题。
4 . 2网球运动场地不足
从中国知网上检索,我们发现研究地区网球发展状况的论文有很多,例如《成都市网球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小城市的网球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福州、厦门经营性网球场的经营现状》、《对上海地区“网球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市网球运动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等等,但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场地不足制约了网球的普及,同时也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实现。从表面看上去, 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似乎拥有不少网球场,但是从人口与场地比就能够看出,其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可以说相比较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我们在网球场地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4.3 宣传滞后的制约
就目前而言,对网球运动的认识有部分人还停留在“贵族运动”这个范畴上,这也制约了参与网球的人群。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是多方面的,而在诸多原因当中,宣传的滞后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媒体对于网球运动解读的有误,致使人们在网球运动中发生了各种偏差,部分媒体在宣传网球的时候,依然用“贵族”作为运动标示,这使得部分准备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望而却步。
(2)宣传态度的不积极,对于网球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相比较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而言,目前国内媒体对于网球的重视程度不足,节目安排也较少,这使得人们缺少了解网球的机会和途径,直到近年中国女子网球在国际赛场上屡屡有优异的表现,媒体才开始关注这个项目,但在报道内容的版面上依然显得单薄。
4.4 政府保障不足
体育事业本就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尽管在现代社会里, 体育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否认作为公益事业的本质。
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网球的推广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从目前很多网球俱乐部的经营情况上我们发现大部分经营者都指出税收过高的问题,而且政府至今很少对他们有优惠的政策。例如杨传高在《我国休闲网球运动现状与开发的经济效益研究》中就指出,上述的原因导致很多网球场馆出现亏损情况。
浅析藏族舞蹈社会功能 篇9
一、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
(一)历史性。藏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据相关的考证舞蹈的萌芽出现在原始社会。当时的藏族人民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人们集体打猎采集,奔跑、攀登成为了人们生存必备的技能。当人们狩猎归来,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常常燃起一堆火,群体围着火堆起舞,由此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在藏族人民群居的地区相续出土了大量的古物,都带有藏族舞蹈文化的印迹。
(二)传统性。藏族舞蹈具有明显的传统特征,这与藏族人民的生存条件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藏族人民自古以来都生存在雪域高原当中,在他们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佛教文化特色,相信万物有灵,并且将这种文化特色逐渐融入到藏族的舞蹈当中。藏族寺庙中的壁画大多与宗教题材相关,舞蹈的内容多以镇邪驱妖为目的。藏族人民长期在雪域高原上生存,过去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交通不发达,让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在藏民族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产方式,而藏族舞蹈成为了的艰苦条件下藏民族寻找生活乐趣的主要形式之一。藏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此藏族舞蹈多与畜牧文化有关,并衍生出许多与牛、羊、马以及农业相关的舞蹈项目。
(三)民族性。藏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十分的稳重、含蓄,舞姿优雅,这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十分的少,思想相对不开放,也造就了藏民族忠厚、朴实和善良的性格特征,而藏族舞蹈是藏民族的性格和思想的表征,因此藏族舞蹈的风格也十分的稳重和内敛。藏族舞蹈是在藏民族的生活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民族风格,体现着藏民族的集体审美特征。
(四)地域性。由于地域的影响,藏民族的服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致使舞蹈也出现不同的差异。舞蹈是通过不同地域中的人来表演的,因此舞蹈能反映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舞蹈的风格产生不同的影响。藏族地域辽阔,长期的农牧业生活使藏族人民养成了强健的体魄和粗狂的性格,因此这种内在的气质和特征表现在舞蹈上就形成了藏族人民特有的舞蹈风格,因此藏族舞蹈带有着矫健、欢快的气质特征,富有鲜明的草原特色。
二、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文化功能。周代时期舞蹈作为一种祭祀礼仪被人们广泛关注,因此舞蹈也带有着鲜明的宗教文化。从传统藏族舞蹈的频率上来看,多出现在表演的仪式上,而这种舞蹈表演多与宗教信仰有关,通过舞蹈仪式传递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将舞蹈作为媒介,消解人们心中人神对立的状态,通过舞蹈鼓舞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宗教信仰。例如在藏族有一种舞蹈通过巫师在宗教仪式中歌唱做法事,击鼓时扭动身体,跟随击鼓的节奏慢慢变快,边舞蹈边唱歌,随着声音挪动舞步,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在丰收后也会有谢神仪式,在仪式中也会有舞蹈,将人和神联系在一起,实现心中的信仰。歌舞在藏族作为表达信仰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带有浓厚的宗教思想。在祈祷狩猎丰收的仪式中也会引用舞蹈,人们会将舞蹈动作编排成制服猎物的情景,通过舞蹈表达狩猎丰收的喜悦。在狩猎启程时人们也要进行舞蹈,如《丰收歌》就是典型的狩猎前的舞蹈,猎人们会在狩猎前的仪式中舞蹈,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在春种前人们也要通过祭祀仪式进行祈求。在仪式上,男女围着祭台,口中唱着没人能听懂的歌词,用交叉的舞步进行舞蹈。
在当今社会,佛教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动中仍少不了藏族的舞蹈,其中由僧侣表演的佛教舞蹈在藏区的各大寺庙中均有体现。藏族舞蹈带有着鲜明的宗教色彩,表现着藏族人民的信仰。
(二)健身功能。藏族舞蹈的动作技巧主要总结为五个字:“颤、开、顺、左、绕”,脚步的基本动作就有12种,技巧也是千变万化,舞蹈动作近乎杂技。因此藏族舞蹈的动作十分的复杂和丰富,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操作性十分强,因此人们在具体操作时能够使得全身各个部位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藏族舞蹈极富感染力,具有丰富的舞蹈氛围,例如藏族舞蹈中典型的锅庄,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类型,需要边奏乐边跳舞。舞蹈动作比较缓慢,意境十分厚重和悠扬,讲究手臂的协调,挥动起来的动作幅度比较大,显得十分奔放又不失优美,整个舞蹈画面显得十分壮观。再例如在跳弦子舞时需要群体表演,一起聚散,掌握轻重缓急,舞姿十分的洒脱飘逸,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舞蹈的脚步变化多端,节奏也随之变化。其中有降谐和觉谐之分,降谐时人们的舞步较慢,觉谐时舞步较快。有的舞者将长木板放在脚下,人们在木板上舞蹈进行踢踏,这样可以增加脚步的声音,显得更加的响亮,这种舞蹈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视觉,还能给观众听觉上的震撼。而热巴舞需要将说唱和舞蹈三者结合起来。因此在藏族舞蹈中不同的舞蹈类型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演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审美风格和特点,需要身体上的协调和全身的相互配合,既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又能达到强健体魄的功能。
(三)民族凝聚力。舞蹈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更是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传递着民族精神。藏民族舞蹈中的连臂舞在舞蹈形式上需要众人拉手或是围着臂膀形成环状,它不仅是原始公有制的一种表达,更是氏族部落中人们公共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学者认为连臂舞是一种团结文化的表征,蕴含着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藏族舞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无论是宗教舞蹈还是民间舞蹈,无论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祭祀,都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藏族人民民族精神和面貌的整体表现。藏族舞蹈中的舞蹈形式表现着藏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精神,作为民族凝聚力指引着藏民族的发展和演变。藏族舞蹈的产生带有着藏民族共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需要,对藏民族的发展具有引导的作用,让人们在社会中自觉地遵守集体规则,向着集体意识发展,增强社会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在藏族舞蹈中传统的宗教舞蹈仪式被时代相传下来,并遵守着民族共同的礼俗。在藏族的重大节日中人们都穿着带有鲜明藏民族特色的舞蹈服装共同舞蹈,增强了舞蹈的整体审美感觉。在藏族重大的庆典和仪式上人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舞蹈服装,跳羌姆等舞蹈,但舞蹈不是重点,重点是藏族舞蹈在长期的演变中仍旧传承着藏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节日中人们都参与到舞蹈当中,增加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藏民族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逐渐的呈现出来,将藏民族的美好品质展现出来,他们热爱自然,尊重万物,惩恶扬善,内心宣扬统一和团结。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穿藏服自觉地加入到民族的活动当中,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既强健了体魄,又陶冶了性情,在集体的游戏中获得了广泛的交际和人缘,增加了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进行文娱活动时他们还进行物资交流,通过这种形式将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增强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空前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精神文明来填充内心的空白,因此以锅庄舞为代表的舞蹈在大小城镇中生存,近几年来随着广场舞的流行,藏族人民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藏族的男女老少都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文化氛围当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充分的发挥了藏族舞蹈的带动作用。
(四)弘扬藏族文化功能。藏族舞蹈作为带有先民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与藏民族的文化积淀有着很大的关系,与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很大的关系,并带有藏民族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的生活习惯。藏族舞蹈中充满着藏民族的民族个性和气质,与藏民族人民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体现了藏民族的宗教观念和社会观念,从而在藏民族群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和气质,与藏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思想文化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在藏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中,惩恶扬善、崇尚自然等思想观念都在藏族的舞蹈中有体现,向世人展现藏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并在藏族舞蹈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藏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发扬光大。例如近几年在青海热贡举办的六月会,将藏族舞蹈发扬光大,进一步展现了藏族人民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相关部门还专门为这种艺术形式举办了艺术节,发挥其在文化弘扬和传播中的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藏族传统的歌舞融入其中,有效地推动了藏族舞蹈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作用。
(五)创建和谐社会功能。近几年来随着对藏族舞蹈艺术形式和内容的逐渐传播,不仅藏族人民,其他民族的人们也加入到藏族舞的学习当中,尤其对藏族的锅庄舞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各种娱乐性的场合中人们加入到锅庄舞的表演当中,打破了民族间的界限,洋溢着民族团结融洽的氛围,沉浸在藏族舞蹈文化的艺术氛围当中,既强健了体魄,又增进了民族的进步和团结,因此藏族舞蹈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上起着不小的作用。
三、总结
藏族舞蹈是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的艺术积淀,充满着藏民族的气质和个性特征,展示着藏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精神,对藏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身体的形态体现审美活动,而藏族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分类,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藏族舞蹈具有社会功能,对藏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进行分析,探讨藏族舞蹈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藏族舞蹈,社会性,功能
参考文献
[1]尕藏吉.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J].西藏研究,2011,(2):62-71.
[2]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2,(4):85-89.
[3]尕藏.探析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J].中国藏学,2011,(2):245-247.
[4]华毛措.试论藏族舞蹈的屈伸颤动韵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29-132.
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篇10
新闻照片是具有照片的直观表现特点, 通过新闻的采集模式完成相关的实际情况表现过程。新闻照片在事件发生现场第一时间完成真实的图像采集, 从而保留需要呈现的新闻事实。新闻照片与传统意义上的照片不同, 需要具有照片的拍摄性, 还要具有新闻的特殊性。根据新闻的艺术特点进行合理的照片比例采集, 对相关的新闻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多技巧的拍照, 从而保证新闻照片具有的特殊性新闻视觉冲击力, 加强新闻照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一名良好地新闻照片拍摄者需要对新闻的具体情况、舆论导向、政治文化艺术修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控制新闻照片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比例, 对于反应新闻照片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新闻照片的相关拍摄过程, 对每一张新闻照片进行系统的角度认识和分析, 记录新闻照片拍摄前后的相关内容, 提高新闻明快数据的统计, 提高照片色彩控制过程, 制定良好的新闻视觉认识, 从而提高新闻照片的可读性、艺术性, 实现新闻照片的基础性社会功能。
二、新闻照片的特点
新闻照片的艺术核心问题是以加深人们的内心印象, 保证新闻照片的整体刻画效果, 保证有效化的内容分析过程, 加深深刻的人物内心描述过程, 从而实现对复杂的新闻场景的定向描述过程控制, 实现主题思想内容的提炼, 构造良好地构图画面, 保证有效化的综合性新闻内容分析过程。通过运用巧妙的光线对比, 抓取人物的基础思想情感。例如, 《西岸难民营》新闻照片作品, 通过对一位士兵从破坏的墙壁中跑出的状态, 表现出整体照片的意境, 从而认识难民营的难民表现状态, 通过士兵的状态表现难民营的困苦窘态,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更加耐人寻味的意境, 从而给人们的内心心理状态带来不同一般的震撼状态。这张照片通过逆光的运用过程, 对照片内的士兵和难民进行对比, 从而凸显整体杂乱环境下的主题内容。加深照片情景和内容的分析过程, 对新闻照片的综合性艺术色彩进行分析, 制定触景生情的照片表现过程。采用合理化的选题控制, 通过观察对整体的相关思路进行分析, 确保新闻事件在发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被拍摄者抓取到, 根据相关的拍摄角度和拍摄光线的不同情况, 对整体的拍摄过程进行有效化的分析, 第一时间的发现可以用眼睛思考的相关新闻视角, 从而通过各类景致对不同的新闻内容进行分析。例如, 温暖的阳光下, 给人以安逸祥和的状态表现。对于不同类型的主体内容思想进行不同状态的效果分析, 从而完善各项光感、阴影内容的处理控制过程, 保证对于不同效果的不同内容表现的合理性。针对低色蕴的照片拍摄过程, 采用照片的高温处理过程, 实现对镜头的合理掌控, 从而实现对温度平衡, 照片曝光情况等问题的有效化处理, 增强照片的新闻感染力, 保证新闻的可读性效果。采用环境观察的方法, 对相关的色蕴状态进行分析, 确保整体场景的合理化色彩烘托, 从而保证各种主题色彩状态下, 不同镜头的处理和运用过程控制, 保证有效化的画面的表达效果, 在静态的艺术特效表现手法过程中, 实现对于不同画面、虚实结合状态、艺术特效分析过程等各类问题的有效化内容控制。针对新闻照片的各种不同状态情况的分析, 对拍摄照片的社会基调进行掌控, 从而对各类新闻素材下的相关内容进行照片拍摄强调。例如, 伴随着我国的文化改革, 各类科技、农业、工业生产逐步扩展开来, 对于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的生产过程, 采用照片的形式对相关的人们、生产场景和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刻画各类庞大规模的、富有感情色彩精神的相关劳动内容, 表现出生产、创新、扩建的条件下各类感染人、感动人的效果。通过对劳动过程的创业问题分析, 对相关的静态画面给予活力生气, 采用不同角度的阳光、云雾的衬托, 增加新闻照片所采集内容的深刻内涵, 加深各种画面下的思想韵味, 保证照片收集下的各类物体的大小对比程度, 从而实现对于主体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状态的突出显示, 加强整体画面的可读性。可以采用广角照相机设定合理化的画面角度, 确保整体壮阔思想下, 相关的长焦影响的枷锁空间程度, 制定良好的综合性壮阔气魄景象控制过程, 对现场的各类光晕和光柱比例进行主体思想刻画, 保证画面的整体色彩多姿的效果, 逐步完善拍摄场景的各种大角度、多角度的拍摄过程, 呈现不同色彩基调下新闻照片可以表现出来的内容。通过记者对相关的采访过程的有效化控制, 实现灵活的新闻照片处理, 从而保证照片的内涵思想的有效化掌握。在照片采集过程中, 将直观的表现形式赋予深刻的含蓄内涵, 确保新闻的整体意境的合理性。例如, 通过对中央大街上作画、买画的艺术人士的描写, 表现出画家作画、卖画的相关场景, 照片中的每一个主人公具有的位置和场景都有不同, 合理的控制新闻照片的相关关注程度, 从而直观的加强各项新闻照片的直观内容分析, 从而提高综合性新奇思想的赋予效果认识, 提高整体艺术思想内涵中的相关内容, 营造出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含义的综合性效果认识, 实现景观中有内容, 内容中有意义的深刻画面认识, 提高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共鸣程度, 提高读者的逆向思维认识, 加强整体照相机光圈的控制过程, 制定合理化的表现程度控制过程, 对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制定良好的人物情态动态认识, 提高整体表现态度, 从而提高良好的照片拍摄手法, 实现新闻照片的艺术思想等级的提升。
在新闻的传播控制媒介中, 采用合理的思维模式认同控制, 保证人们对于各类思想认识的控制过程, 提高相关的摄影技巧的统计, 实现良好的各类思想表现发展, 从而制定良好的照片作品分析过程认识。新闻记者在拍照过程中, 对各类事件的发展变化程度进行分析, 确保整体思维变化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提高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眼光, 保证新闻拍照的综合性艺术要求的合理性, 在较短的时间和空间下, 采用合理化的技巧分析, 完成整体新闻照片拍摄过程控制, 从而保证各类有效新闻瞬间的采集效果。在不背离相关新闻真实情况的前提下, 对新闻照片的各类美感、完美瞬间进行合理化的记录, 提高各类新闻的艺术升华程度, 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思想内容的有效化分析, 保证新闻照片的整体性, 合理性和艺术效果, 提高新闻照片的功能性和创新性, 完成新闻照片采集过程的有效化分析和控制整理, 提高整体新闻节奏过程中的相关受众比例, 实现在新闻照片中各项思想内容的有效化控制。
三、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意义分析
(一) 新闻照片的功能分析
社会新闻的照片由新闻图像表、新闻漫画和普通照片构成。通过图表对新闻中相关的图像内容进行标示, 对新闻内容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 数字统计可以较为直观的完善各项内容的有效化分析, 新闻图示可以表现新闻事件的采访内容的相关因素, 新闻漫画采用幽默的方法对各类新闻事件进行讽刺类的分析, 从而提高整体新闻内容可以借鉴的效果, 实现新闻照片思想的有效化控制。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新闻图片本身的基础内容核心上, 通过对新闻图片内容的真实思想表现, 对各类真实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相关新闻图片进行真实意义解释, 加强整体新闻照片思想内容的有效化分析, 提高整体新闻照片思想内容的有效化数字技术分析, 制定良好的新闻影响力控制过程分析, 提高整体数字化技术合成的效果, 保证新闻照片在真实反映新闻内容的前提下, 实现对新闻思想意境的深入表现, 从而将整体新闻照片的基础性内容进行提升, 加深整体新闻照片的思想意思表示, 提高整体新闻思想状态的有效化控制过程, 保证整体数字效果的分析过程认识程度。另外, 可以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各类新闻照片进行信息采集分析, 制定良好的新闻思想内容过程控制管理, 加强整体思想内容的有效化控制过程, 提高新闻照片的真实场景表现效果的平衡过程, 保证新闻照片技术内容的真实有效性, 提高新闻照片基础性内容的分析过程, 实现新闻图片数据的有效化课程分析, 制定良好的图片内容分析控制过程, 保证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导向准确性, 以一个窗口的形式加强新闻照片的基础性内容效果认识程度, 保证合理化的新闻内容表现性。
(二) 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舆论影响方向
新闻图片通过新闻途径完成信息的传播,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直观的认识, 从而对社会价值中各类舆论思想内容进行控制意义, 实现媒介思想内容的控制效果分析, 保证有效化的新闻思想内容分析过程, 提高各类新闻照片的采集、分析和解说, 对各类特殊思想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塑造一系列的相关价值意义过程控制管理, 从而保证各类思想意识形态的分析导向过程控制, 实现良好的社会价值格局控制管理。新闻图片采用主观性, 辅助客观性的表现形式对新闻照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意义认识, 确保新闻采访的照片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道德思想信息, 保证新闻采访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直观性, 提高新闻照片采集过程的有效性, 保证新闻图片的整体产品质量。采用主客观同时分析的方法, 加强文学性内容的主体描述性效果, 对新闻图片的相关意境进行合理化的分析, 确保道德层面上确切的数据分析过程控制。人们通过图片在其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照片的新闻性更具有直观的真实性效果, 人们认为眼见为真的照片更让人们能够相信拍摄的效果真实性。通过对照片的合理化处理过程控制, 实现对新闻媒体记者的价值认知分析过程, 从而保证整体主观性新闻信息的认识程度。对于政府性新闻报告的照片一般会具有强烈的新闻线索表现, 通过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问题分析, 具有良好的政府形象宣传寓意, 通过合理的分析相关的内容情况, 制定良好的新闻控制过程, 从而提高综合性的新闻照片控制过程, 加深新闻的思想内涵表现。看似简单的照片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思想内涵。
四、新闻图片的社会行为导向
新闻图片是一种摄影方面的文化艺术思想, 通过对传统的新闻摄影模式完成自我内容的新闻创作, 是任意特性的自由行文创作过程, 这与实际的新闻采访和新闻摄影不同, 具有特殊的独特性效果, 不违背社会的各项伦理道德, 是具有较为清纯的艺术性作品。通过社会上的各类行为表现, 对新闻图片进行系统化的作用分析, 从而加深新闻社会道德机制的约束和管理, 加强综合性艺术效果图片的视觉效果分析过程, 保证良好的传播信息展示过程控制, 提高综合性的社会深层内容的产生影响内容控制过程管理, 从而对照片拍摄过程中的各项情况进行角度认识、思想内心描写和内容表现, 实现整体社会信息传播效果的分析管理。新闻图片的伦理导向问题要求对新闻中相关的人物、内容、读者的心理和心情进行分析, 从伦理思维的角度上, 认识可能造成的各类观众的内心思想变化过程, 从而呈现出一种适合各类人群, 不同身份、不同思想角度的理解, 加深新闻的伦理内容的功能导向作用控制, 保证拍摄者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 加强各项新闻图片的编辑过程控制, 制定良好的伦理道德分析层面认识, 提高整体新闻摄影采访效果的传播管理, 保证信息的有效性, 实现各项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功能内容的应用, 经过拍摄、编辑后的图片更加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采用合理化的编排过程, 提高新闻照片的良好舆论导向作用, 从而逐步发挥其内在的深刻价值, 保证有效性的伦理认识程度, 提高综合性的导向作用控制管理。
五、结语
通过对新闻照片的综合性社会功能和效果的分析, 对新闻拍摄者、新闻照片拍摄环境、新闻照片编辑过程、新闻照片的各类思想认识情况进行合理化的问题分析, 制定良好的新闻照片功能社会效益认识情况, 加深综合性过程分析描写, 从而保证整体新闻照片的可读性和社会效果分析性, 实现新闻照片的拍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敬邦.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电视实务丛书[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04:17-108.
[2]钱嗣杰, 余玮.新闻老照片的背后[M].新华出版社, 2010:92-109.
标题音乐的社会功能 篇11
一、两种不同的音乐美学观
音乐作品需不需要标题?这是古今中外多年以来一直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在国外,以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标题音乐学派,一直用他们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来证实标题音乐的价值。舒曼强调音乐是感情的表现,把感情提高到音乐艺术的首位。他坚决反对将音乐同现实生活隔绝开来的论调。李斯特也强调音乐作品需要用文字来确立标题,他所创作的13首交响诗每一首都是有标题的。与此相反的观点是以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利克为代表的音乐美学学派。他认为:情感表现完全不是音乐的职能,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同音乐之外的思想范围无关。他的最终结论是:“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
在中国,对音乐能不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音乐需不需要用标题来说明的问题也已经争论了一、两千年。笔者支持儒家关于音乐能表达人的感情的美学理论,但过分强调乐与政通的说法却有些片面性。至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论点则属于唯心主义范畴。
笔者认为:标题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优越性,特别是从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和音乐教育功能的需要,应该提倡标题音乐创作。我们在推崇标题音乐的同时并不否认无标题音乐,即所谓“纯音乐”作品的存在;也不否认那些从事无标题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对于有的理论家完全否认音乐能够表现生活,特别是否定能够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观点持相反态度。
标题音乐的倡导者李斯特给标题音乐下的定义:“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李斯特对标题音乐所下的定义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如果从广义的概念上讲,一切声乐作品,包括独唱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曲、清唱剧、电影配乐、话剧配乐、舞剧音乐等等都应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音乐的标题可以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构想来拟定,也可以取材于文学、戏剧、美术等作品。但有些作品的题目,看似标题,例如《F大调弦乐四重奏》、《c小调交响曲》、《夜深沉》、《老六板》等则不属于标题音乐的范畴。它是用来说明作品的调式、调性、曲牌、板式和体裁形式的。
多少年来,中国人创作的《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梁祝》等著名的有标题乐曲家喻户晓,从来没有人对这些有标题的作品提出过异议。有什么理由能够否认标题的合理性呢?在法国,从17世纪的库普兰、拉莫到20世纪的德彪西、拉威尔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有标题的。
二、标题音乐作品的特殊性
标题音乐作品不同于文学、美术、戏剧作品,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音乐作品属于听觉艺术。主要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各种形象,表达各种感情。音乐艺术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相对局限性。我所说的音乐艺术主要是指无歌词的音乐作品。由于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对某一形象做非常细致、具体的描写,更不能像美术、摄影作品那样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再现。这种抽象性和相对局限性正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给听众留下了巨大的联想空间,每个听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去捕捉音乐艺术表现的各种事物和人物形象。这种联想和捕捉过程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为了给听众限定或提供一个联想和捕捉的范围,所以李斯特建议在乐曲前面写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使乐曲变为标题音乐。而某些认为音乐是无内容、无哀乐的艺术理论家则利用听众的不同联想差距来否定音乐具有表达生活内容和人类感情的艺术功能,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退一步讲,就算人们的联想各不相同,但对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和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能起到而别的艺术所起不到的作用。
三、标题音乐的社会功能
无论是标题音乐还是非标题音乐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在多数情况下标题音乐的社会功能指向更明确一些。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医疗功能、陶冶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和智力开发功能等等,其中主要是教育、政治、陶冶和娱乐功能。
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认为:“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荀子在这里主要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
经济社会功能 篇12
一、社会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团体又称社团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等。根据我国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尽管学界对社会团体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但大致上均认为社会团体具有四性, 即组织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和自治性。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时期。在此转型过程中, 包括政府、企业和弱小的第二部门在内的整个传统社会体制都在向现代体制转变, 而其中社会团体的现代转型及其功能再定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进程。在制度的演进过程中, 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是一种对应关系。有了制度需求, 就必然会产生制度供给。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上的制度设计。个人权利是市场经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追求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天性之所在。为了充分满足个人的利益, 伸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发展壮大社会团体就成为与市场体制相互支撑的必然的制度需求, 并由此催生了社会团体的有效制度供给。这是社团发展的根本的动力机制。
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团体的特点
随着国家放权让利的力度日益加深, 在原有的计划行政体制之外, 新出现了许多体制外力量, 如三资企业、自由职业者、民营企业家等, 体制外的社会自由流动资源的数量在增加, 社会自由活动空间在加大。这些体制外力量与体制内力量相结合, 产生了结成合法社会团体的理性诉求。因而, 从1988年开始, 我国的民政部门恢复对民间组织稳步发展。纵观这16年来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团体在功能与性质上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转型。社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本质是区别于企业组织的重要标志其主旨是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经营活动作为社团的合法经费来源是为了增强社团自身的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团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社会团体不能因为开展经营活动影响自身作用的发挥。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 不仅会影响到社团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而且会使社团的发展方向出现偏离损害社团应有的社会形象。正确处理社团主旨与经营活动的关系还应使社会团体办的实体掌握在适度的规模上一般以满足团体事业经费预算计划为标准。避免形成”大实体、小社团“的格局。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团体发生复杂的变化, 产生具有支持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合作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辅助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分化功能的社会团体、具有抵触功能的社会团体等类型。转型时期的社会团体管理具有政治领导的重要性、利益协调的复杂性、潜能开发的迫切性、资源整合的效益性。社会团体管理应该注意人治与法治、灵活与原则、激励与自律、发展与管理的关系。
三、市场经济中社团的内在制度功能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一方面原有的社会组织、社会机构调整或分化;另一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团体。目前, 管理部门对于新兴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缺乏指导和协调的经验, 往往是对团体的初期发展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一旦出现问题就从严限制, 使政府部门的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的状祝。这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中,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 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留下了广阔的制度空间, 此类空间对社会团体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社会团体由于其非官方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的特点, 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完成微利或无利可图的任务, 需要有同情心和对个人关心的任务, 以及牵涉到贯彻道德准则和个人行为职责的任务方面, 更胜一筹。“市民社会对制约市场的政府的权力而言带有根本性。没有公民社会联系的教化, 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都不能有效运转。而且, “最重要的是, 他们推动社会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由此开成的稠密的信任网络“为稳定和成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平台”。
社会团体大多具备一定的经济力, 是市场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固然, 社会团体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与政府部门的不同, 往往是通过自我约束、志愿服务等机制实现的。它们以基层社区为依托, 广泛动员社会, 进行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而且, 社会团体在公共部门自身建设中, 可促进增加透明性和社会公开度,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有利于增进公共利益。因此, 社会团体的发展与壮大, 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之相应地形成教育、信息、文化等产业, 并由此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层社会组织研究课题组, “社团理论及其组织和管理”, 《社会学》2000年第3期
[2]、Lester M.Salamon,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73 (1994) , 109.
[3]、中国科协学会管理处:《学术性社团的功能与设立标准调研报告》2005年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经济社会功能】推荐阅读:
生态功能型经济07-22
个体经济功能家庭09-24
经济法的平衡功能07-03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08-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功能拓展问题11-12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简介05-30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及教育的功能08-24
经济投资工程经济07-10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09-11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