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精选12篇)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1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高校进行教育的阵地, 在高校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高校图书馆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方面的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及其无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因此成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时刻体现着对先进科学知识信息的需求, 现在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为主导的信息时代, 对这种需求就愈显强烈。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已经成为教学、科研重要成果的展示平台, 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知识信息, 顺利完成规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从而培养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 高校图书馆首要的教育职能:“要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说明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 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体验、认识与践行, 以便于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也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构成我国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是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系。德育是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 具有社会性,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也具有历史性,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德育内容确定的依据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要求。高校的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图书资源,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鲜明德育教育的书籍, 通过这些教育素材,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通过灌输理论知识来完成的, 也是通过自身所创造的文化氛围,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情绪、塑造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个体的共鸣, 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既是教育者, 又是受教育者, 同时更是教育影响者, 其工作行为,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广大学生, 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的智育功能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说:“智育叫人研究学问, 求知识, 寻真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智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据《周礼·地官》记载,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六艺之教。智育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现代,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在智育问题上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国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 为学生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 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高校的图书馆在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智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作为图书馆员可以因馆制宜, 通过编制专题索引、组织图片展览和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 向大学生进行智育教育, 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要把握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阅读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健康向上的优秀书刊, 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 开拓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 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大学生在图书馆员细致入微的引导服务中, 在博览大量图书过程中, 自觉地进行自我检测、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从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文化品位和鉴赏力的目的。而且作为图书馆应该多储备一些视听资料, 结合文献, 这样图文视听相结合, 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 将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和理想, 使学生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学生们的道德面貌、政治品质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 认识历史, 同时可以发展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学生们的生活, 提高学习效果。美育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 人们的一切审美活动和艺术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 也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学生除了在教室和宿舍以外, 在图书馆的时间是最长的。充分利用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学习的时候,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作为图书馆员不仅要为学生推荐有利于培养学生美育情感的图书, 还要通过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影响学生。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活动, 图书馆员也是育人的教育者, 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仅次于任课教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思想活动表现出来的多变性、差异性、独立性和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 以及学生们接触到的多元文化, 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此, 高校图书馆自身也处于多样文化的包围中, 其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技术先进性, 以及教育的自由性、可选择性, 使高校图书馆教育与课堂教育平分秋色。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利用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和丰富的文献资源, 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 不断拓展文化育人的渠道和空间;另一方面, 大学生通过在图书馆大量阅读、讲座、欣赏、感受中完善美育, 激发创新能力, 无不体现出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强大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湘莉.谈怎样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3) .
[2]田平.谈图书与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2, (03) .
[3]张桂芬.新时期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2) .
[4]冯崎峻.深化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3) .
[5]周小欣.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新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11) .
[6]王彦.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4) .
[7]宋毅.谈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明建设[J].太原科技, 2001, (02) .
[8]张宝颖, 赵世华, 成惠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S1) .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2
实施有效的义献采访质量控制,强化导读引导,创新德育方式方法。高校网书馆采访丁作必须重视读者的信息需求,要时刻关注教学进程,天注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中主体的信息和情感需求,保证文献采访质置,并做好藏书质量的评价。导读工作要服务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要增强导读活力,强化导读的德育功能。有关革命理论知识、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文献及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优秀书籍应成为导读的重点内容。开设网上专栏,介绍读书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立导读栏目,以此宣传馆藏的文献资源,进行教育。
3.2净化高校图书馆上网环境
净化高校图书馆上网环境,配备健康资源。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要考虑其特定的用户,即高校师生,特别是学生。应定位自身在网络世界的地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加强自身的净化,把网站建成健康的网站。
3.3综合素质的教育
参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存在方式的总和。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文化设施,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影响,强化图书馆的德育角色和作。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々题研讨会、图片展览、书评和相关的知识竞赛,定期举办图书馆活动周、活动月,借助校园网,随时进行网上交流与咨询等宣传馆藏,推荐文献。
3.4利用文献检索课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
高校图书馆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使用文献的技巧和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开设义献检索课,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检索策略和检索技术,达到自己能独立操作的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意识教育,包括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守法意识.以培养学生信息活动巾信息行为的自主性、独立性及其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注重对学生信息观念的教育,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思考 篇3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师生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成为一个既能满足高校师生多元化需求,又能承担教学科研知识储备责任的综合体。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图书馆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馆员素质、注重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对策
一、引言
作为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它不仅具有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和管理等功能,还是高校学术交流、情报传递和信息开发利用的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等,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逐步呈现多元化。
二、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的服务功能
1、灵活便捷的借阅服务
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在过去这项服务由人工完成,不仅使读者的时间耗费在排队上,极大地降低了效率,而且用机械操作限制了具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的才能发挥,既提高了人工成本,又浪費了人才,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如今发达的科技已可以部分取代人力:通过自助借还机,读者能够自主借还书籍并查询、缴纳图书逾期罚款;通过自助打印、复印及扫描一体机,读者可以自行将含有所需章节但不供外借的杂志、书籍带走;通过互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在图书馆主页上完成书籍信息查询、预约、续借等活动。这样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使图书馆员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开拓和提供机器无法完成的服务,全方位地丰富图书馆的功能,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系统专业的学科服务
除了基本的借阅服务外,高校图书馆还要为本校的教学、科研等服务,为师生提供知识专业而系统的馆藏,降低师生搜寻信息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成本,提高师生在其专业领域的贡献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考虑推出学科馆员工作制,按本校学科群设置及学科特点设置多个学科服务组,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学科服务为院系师生提供更加学科化、个性化的服务。学科馆员需负责信息联络、资源建设、资源宣传、用户培训、信息导航、学科动态跟踪等工作,与院系读者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将更新的馆藏资源信息传递给对方,并收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为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便利。
3、丰富的多媒体服务
由于信息科技,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都以电子形式储藏,单纯的纸质资料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势必要向多媒体方面延伸,为师生提供数字资源查询、多媒体资源利用与咨询、多媒体软件使用、多媒体会议研讨、多媒体加工与制作等服务,方便读者上网浏览信息,查询网络数据库,使用音视频资源,进行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在一贯安静的图书馆中开辟可供集体研讨的区域,动静相宜,使高校学术气氛更加浓厚,突显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作用,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从视、听、说等各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与科研相关的专题服务
开展科研是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经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院系的学科水平,也关系着学校与院系的声誉。在科研过程中发表的论文既反映了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可以反映出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因此,图书馆应根据他们的需求,购买相应的数据库、电子期刊、多媒体等各种数字资源,提供查收查引、科技查新、专题检索、引文统计、论文制作等服务,做好高校师生坚实的信息资源后盾,使他们将精力集中在科研上,为学术做出更多的贡献。
5、馆际馆内互动服务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之间应开展馆际互动,为用户提供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等服务,满足读者广泛的阅读需求,并节约资源。同时,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也应有丰富的互动。图书馆应建立渠道,征集读者对书刊、电子资源、论文等的荐购信息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6、多彩的文化服务
知识不仅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图书馆应通过其他渠道提供知识源。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宽敞的大厅或迂回的长廊等空间,举办图片展、主题展等活动,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向进馆学生宣传某种风俗文化、弘扬某种精神、介绍某位名人的事迹和成就等,不仅可以丰富他们书本外的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7、新颖别致的“微服务”
所谓“微服务”,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服务空间为读者提供的一种不同于传统信息服务的全新服务方式,体现了图书馆多元化服务的理念。它通过新颖、短小、细致、活泼的信息推介形式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充分发挥馆藏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和馆舍空间的文化功能,为读者营造一种快乐学习和真情互动的氛围。“微服务”通过微博、微信、微课堂、微电影、微记录和微刊等形式,让读者在图书馆体验到更加细微、时尚、精致和快乐的服务。
三、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对策
就目前而言,尚有许多高校图书馆仍未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理念落后,设备陈旧简陋,发展建设未得到重视,无法提供以上所提及的多元化的高质量服务,难以满足师生的真实需求。为改善这种情况,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投资
建设多功能型的图书馆,充足的经费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高校从政府提供的资金中拨款;各种社会基金、公司和个人资助;校友捐款。首先高校本身应对图书馆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信息库,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图书馆是高校在学术方面获得声誉的必要条件。社会资金支持的力度取决于支持者的能力与意愿,也取决于高校及其图书馆的声誉,因此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图书馆建设方面有所建树才能更多地吸引社会资金。为获得校友的捐款,高校首先应做好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才有可能反哺母校。
2、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
随着用户对图书馆服务要求的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传统的文献提供者向各种服务的组织者、开发者转变。由于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服务教学及科研的职能,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选择、提供以及开发利用应比以往更具责任,图书馆员应由过去被动地提供服务向主动开创服务内容、积极更新服务模式转变。此外,由于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高校图书馆员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能力,以适应新型图书馆建设的要求。
3、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社会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中,各种现代科技正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并且在上述的高校图书馆应具有的服务功能中,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改良服务内容和模式,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高校的良好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黄黎容.浅谈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发展——以江苏牧院图书馆为例[J].黑河学刊,2014,02:161-162.
[2]杜华珍.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功能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06:9-11.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篇4
1. 信息服务
所谓“信息”, 本文指的是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藏书是图书馆千百年来最基本的功能, 即便从当下来看, 很多图书馆员的主要工作依然还停留在做好“藏”的层次上, 包括图书、数字和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储存、整理、编目归类和采访等等内容。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信息的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信息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如报刊资源、网络资源、电视或网络视频, 甚至电视剧、电影等。再如一些新兴的在线图书馆, 如Google的数字图书馆, 到目前为止, 谷歌已扫描了1000多万本美国和欧洲图书。这些新型的信息源、信息形式和庞大的信息数量,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与之相比, 图书馆馆藏资源愈发显得杯水车薪。
近期,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为61万册, 2012年55万册, 2013年48万册, 两年时间图书借阅量减少了13万册, 年均降幅都在一成左右”;虽然平时图书馆座无虚席, 但“基本都是来上自习的”, 图书馆悲剧性地沦为了“自习室”。
因此, 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寻求改变和突破, 优化馆藏资源结构, 提高质量, 增强吸引力。如根据一段时间的借阅数据, 来调整优化方向。2014年, 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的图书馆流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年度借阅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和《藏地密码》, 属于时下最热门的网络小说, 另外武侠小说在排名前20位的图书里占多达6本, 其中5本均为金庸小说。而作为理工科高校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近3年 (2012年~2014年) 图书借阅榜前20名, 却几乎被人文社科类书籍占满, 排名前20名的60本书中, 有55本为人文社科类书籍, 仅有5本理工科书籍上榜。可见, 要想增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不能想当然, 必须立足实际, 根据实实在在的“大数据”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这样才能使馆藏资源真正为读者所喜爱, 同时也促进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2. 咨询服务
长期以来, 图书馆员“守摊子”“混日子”的现象较为常见, 对咨询服务严重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同时, 馆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也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跟不上, 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对专业人员要求比较高, 例如, 美国和加拿大的图书馆员就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
实际上, 图书馆服务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 其中涉及学科服务、项目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等专业内容。因此, 严格馆员准入制度,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 对提升图书馆咨询服务的水平至关重要。
另外, 优质的咨询服务还要求馆员必须拥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热情的服务态度, 待读者如亲人, 使其能够无拘无束地进行信息咨询, 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 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3. 教育服务
高校图书馆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教育, 为学生、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因此, 图书馆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多学科专业能力, 变“服务者”为“学科专家”, 将基础性服务和深层次服务相结合, 在帮助师生查找资源、让师生学会使用资源的同时, 深入科研、教学前沿, 与科研人员和教师一起, 开展情报跟踪、搜集、研判和学科建设、教学优化等工作。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 针对对口学科的教学进度和科研课题进行定期定人、定向跟踪服务, 同时与对口学科的师生和主管科研的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定期了解学科科研的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 根据学科发展, 协助选购、补充专业文献资料等。
此外, 图书馆还应积极实施学科分馆、学科资料室、学科知识库、网络学科导航平台等建设工作, 将特色学科信息资源汇聚到一起, 缩短查找时间, 增强针对性和服务效率。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5
暨大馆员赴美培训学习分享会的通知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作为“生长着的有机体”自我拓展和不断壮大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技术与人文环境下,文化建设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尤为迫切。
近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因时而变,创新服务模式、整合文化品牌、拓展服务功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广东省高校图工委交流合作委员会特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馆长伍方斐教授为兄弟院校同仁作《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功能拓展》报告。
届时还将有暨南大学图书馆今年赴美培训学习的两位馆员同大家分享他们的赴美学习的心得与感受。
诚邀贵馆的同仁参加,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和现场交流。
报告会时间: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14:40
地点:暨南大学图书馆一楼文献演示厅
联系人:李老师、朱老师
电话:***0传真:85228920
邮箱:LIBO@JNU.EDU.CN
广东省高校图工委交流合作委员会
暨南大学图书馆
2014年9月10日
附:报告人简介 伍方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文学博士。广东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会长。出版《走出“现代”的迷思》、《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等著作,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社科成果奖著作奖、论文奖。目前致力后现代与文化创意、图书馆功能拓展等课题的研究。
分享人简介: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李政道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美术馆 科技馆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5-0039-03
Discussion on Multifunc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sung Dao (T.D.) Lee Library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culture activities makes people thinking of exploiting new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ons, colleg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build a new kind of multi-function library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sung Dao (T.D.) Lee Library.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Tsung Dao (T.D.) Lee Library; aichives; museum; art gall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ll
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和扩散装置已存在了千年,基本职能是收集、整理文献并提供使用[1],但其具体功能源自于社会需求,且随着社会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展。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教育职能机构,是辅助教育科研活动、弘扬大学文化的重要场所和基地。高校的教育科研文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变化等,都会引起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转变。一些学者也已从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的角度对图书馆的功能拓展提出了一定的想法和见解[2],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具备其他文化机构的功能,并逐渐发展成其相对固定和常态的功能,如展览功能、档案存储功能等。随着又一轮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的兴起,如何合理运用资源,在规划之初即吸收其他文化机构的精华,设计并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的多功能体系,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已是高校图书馆人应当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在多功能化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介绍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其它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扩展实践有所借鉴与启示。
1 李政道图书馆概述
2011年,由教育部审批的李政道图书馆建设项目启动,图书馆选址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毗邻计划建设中的理学群楼,目标是建设成为激励后学、弘扬科学精神、展示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
1.1 李政道图书馆的多功能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在李政道图书馆设计过程中,咨询和征求了图书馆、学术界、宣传部、博物馆、档案馆等多方专家意见,对其功能定位充分调研论证,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终决定设计、建造一座以图书馆、档案馆为主,兼具博物馆功能,有限扩充美术馆和科技馆功能的“五馆”合一的多功能图书馆。
(1)图书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体系的组成部分,李政道图书馆建成后将严格遵守图书馆各类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业务流程和规范;承担资源存储、流通、阅览等职责;承担教育、科研辅助功能,包括文献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学科服务等;采取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相同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即阅览区域一门式管理,推行大开放、大服务格局,采用借阅合一与学科化服务模式。
(2)档案馆。全面收集并保管李政道先生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与长期保存工作,对人物和历史进行研究。制定资料使用规范,实现“藏、编、管、查、参”五位一体的有机服务与管理机制,行使档案馆的功能。
(3)博物馆。以专题为主,编年为辅,利用陈展宣教的形式,履行教育和传播功能,展现李政道先生的传奇人生和科学精神,传达出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理念和育人理念,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文化和精神的重任,体现出其作为博物馆的功能。
(4)科技馆和美术馆。将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到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中,通过资源建设和陈列展览的手段,设置互动科普装置,展出经典艺术作品,体现出科技馆和美术馆的功能。
在建设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还多次邀请物理学专家、图书馆专家、博物馆专家、档案馆专家、建筑设计专家、艺术家等组成多领域专家委员会,从图书馆功能定位、建筑设计、功能布局、陈展设计等方面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保障李政道图书馆实现多功能的可行性。
1.2 李政道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李政道图书馆丰富、多样的文献馆藏资源及对文献和特色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理,是李政道图书馆实现多种功能的前提条件和核心要素。李政道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主要有:
(1)学科资源建设。李政道图书馆吸纳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体系,延续资源建设的“三一”原则,进行理学学科重点资源建设。
(2)特藏资源建设。李政道图书馆吸收了李政道先生捐赠的各类珍贵资料,包括手稿、奖章证书、艺术作品、生活物件等实物资源数十万项,同时还吸收通过社会征集和采访所得的各种形式资源。
为了出色地完成李政道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立多个专门工作组,如系统发展部、技术加工部、采访编目部连同物理学专家协同工作,完成资源整理、揭示及数字资源中心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
2 李政道图书馆实现多功能的路径
李政道图书馆由“实体图书馆”和“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3]组成,五大文化教育机构功能充分融合,“无处不在”的理念是李政道图书馆实现多功能统一的途径。建设初期对网站和实体馆进行充分规划,使得李政道图书馆从硬件到软件都以支持多功能的新型图书馆为目标建设。
2.1 虚实一体的多功能支撑平台
2.1.1实体馆舍从建筑设计和功能设计上支持多功能
实体图书馆的建设充分考虑其功能、美感和用户使用行为,在其建设初期就为支持多功能奠定好基础。
(1)实体馆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方案先后经历过数次论证,最终确定以“诺贝尔山”和“无尽无极”这两个体现李政道先生科学和艺术特色的主题作为建筑主题,使整个建筑与人物精神融为一体,同时将博物馆的特色巧妙融入建筑外观中。
(2)图书馆由主体建筑和“诺贝尔山”两个部分组成。主体建筑首层为入口门厅、多功能展厅、开放式展厅;二层为开放式阅览区域,设立小组学习室,并结合交通空间局部布置开放式展览;三层为开放式阅览区,设立小组学习室;四层设有李政道先生工作室、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和特藏书库。同时,“诺贝尔山”上设计有学生活动的聚集空间,山内设有下沉式会议中心。主体建筑和诺贝尔山两位一体的设计,使得功能区域明朗,不至于互相干扰。
(3)馆内合理地利用空间,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的功能既有侧重,又互相融合。馆内设有阅览区域、咨询台、自助借还系统、小组学习室、多功能会议厅等,充分体现图书馆功能;还设有特藏区域,对资源建档管理,支持其档案保存功能;有集中的陈展区域,体现博物馆功能,同时展览以科艺结合为脉络,有序分布在其他区域中,遍布全馆;科技馆和美术馆的特色则以陈列展示、特藏资源等形式在各区域交叉体现。
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和实体图书馆,在现实和虚拟的两个空间中,分别构建出多功能的信息、知识和文化的殿堂,同时又互为补充,二者虚实共现,形成功能上的呼应。
2.1.2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从资源、技术、内容设计上支持多功能的实现
网站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国际化网络平台,保存与传承信息资源,提供浏览、检索等服务;同时,独具匠心的展览式页面设计,立体动态地展示李政道先生生平事迹、学术成就、赤子情怀与艺术情操,广泛链接相关资源,让“五馆”功能在网络上实现。
(1)多种类型资源数字化,参照爱因斯坦网站的建设思路,统一成符合国际标准格式的电子资源。李政道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形式包括手稿、书籍、照片、信函、物品、音视频等,采用扫描、拍照、制作等方式将其数字化,提供检索及展示用途。
(2)兼容传统与移动端的浏览模式,让阅读无处不在。考虑到目前用户习惯使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数字资源中心的门户系统兼容各类终端设备的浏览,即系统具有多终端页面浏览功能,使PC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都能登录系统,阅读资源,并根据不同的终端提供整套的功能服务。
(3)对于特色资源,根据其保密程度制定数据开放原则,在保证所有用户能获取所有信息的元数据的前提下,实现不同类型用户、不同资源的开放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开放资源。
(4)在内容设计上具备陈列展览特色。网站由“史记”、“物理”、“授业”、“科艺”、“实时”五大版块组成。“史记”主要是对李政道先生的综合性介绍,体现档案馆与博物馆之功能;“物理”主要呈现李政道先生的研究内容、资料成果及影响意义,体现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功能;“授业”展示李政道先生为推动国内科技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体现档案馆、博物馆功能;“科艺”由艺术空间和科普天地组成,包含李政道先生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与其他艺术家合作的科艺作品,体现博物馆、科技馆和美术馆的功能;“实时”是整个网站的信息平台。
2.2 “无处不在”的泛结合理念
李政道图书馆的五项功能都基于资源基础,图书馆通过无处不在的泛结合方式,实现信息的迅速传输和功能共享,使图书馆的多功能浑然一体。
2.2.1资源信息无处不在
李政道图书馆对所有特藏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用作馆藏数据库资源和网络陈展,充分展现李政道先生论文著作、手稿、讲义各种图片及多媒体等资料;跟踪、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学术进展和研究动态,实现实时互动、交流。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利用李政道图书馆的多种功能,多渠道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同时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结合更加紧密。
2.2.2 功能服务无处不在
引入RFID技术后,实体图书馆实现借还书自动化管理,人员配置更加专业化,工作人员将更专注于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网络拓展、陈展宣教,为读者提供信息、知识和文化服务。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面向读者的一站式服务。
2.2.3 文化精神无处不在
李政道图书馆采用泛陈展的手段,将虚拟和现实陈展结合在一起,打破时空的界限,泛而不散,给受众带来无处不在的“沉浸感”,同时对资源给予高度优化利用,从时空上让文化和精神无处不在[4]。
在“无处不在”的泛结合理念下,加强人员建设,完善图书馆功能建设,既符合当代读者的信息行为方式,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李政道图书馆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功能的统一。
3 结语
李政道图书馆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对空间、人员、工作机制合理规划,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的功能融合在一馆之中,从而开拓出一条“五馆”合一的多功能之路。但多功能化也给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挑战。如,在李政道图书馆中,图书馆功能要求对资源进行编目整理,博物馆功能则要求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且由于李政道先生个人的特色,其资料的形式和涉及知识范围跨度非常大,对资源的整理和深度挖据是不小的挑战,需要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同时,不同功能对于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李政道图书馆从图书馆角度需要全天候采用一门式管理,并长时间对外开放,而从档案馆、博物馆角度考虑则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到适用于多功能管理的门禁系统。在对多功能进行协调管理时,不仅要考虑其冲突问题,还应考虑功能叠加效应,尽量发挥图书馆的多功能优势。另外,不同功能对于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对人员构成和培训机制有着较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刘兹恒,董焱,等.图书馆学基础(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柯平,洪秋兰.图书馆发展研究的新视角[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6-11.
[3]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EB/OL]. [2014-09-28]. http://www.tdleelib.info/.
[4]王群.大学城图书馆现状及其功能研究[J].现代情报,2007,(5):140-144.
论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机制创新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机制创新
现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方面均受到广泛影响, 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也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作为大学德育重要阵地的高校图书馆, 在实现其基本职能的同时, 德育功能的发挥和机制创新研究能力的亟待提高, 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和高校德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一项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在经济发展、祖国统一、科技进步、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同时, 面对国际上的战乱不断、纷争四起的风云变幻, 大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真实含义, 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团结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但与此同时,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不少问题, 不容忽视。
1. 政治信念不够坚定。
少数大学生对于党的重要政治思想, 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学习不够。目前, 大学生对党的基本政治理论和指导思想普遍认同, 但有些学生认为这些都是大话、套话, 没有实际应用价值, 不能做到知行统一。还有一些学生积极申请入党, 但入党动机不纯, 认为死记硬背一些党的纲领文献顺利过关即可, 跟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坚定政治立场相偏离。甚至有个别学生受到一些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 对共产主义信仰抱悲观态度, 而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功利主义价值观追捧, 把它当做自身的信条。作为国家未来中坚力量的大学生, 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 不容忽视。如今我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处于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 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也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服务奉献精神。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尤其是“90后”大学生, 在高中毕业以前除了学习外, 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加上家庭的宠爱, 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思维定势与行为习惯, 不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功利化。比如, 在思想上,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推崇公私兼顾及合理的利己主义, 理不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缺乏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在择业选择上, 大学生大多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待遇好的地方去, 较少或几乎不考虑迫切需要人才的贫困地区;在与人相处方面, 有些大学生只考虑自身利益, 很难用宽容的心胸和换位思考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将自己放在利益中心的位置上, 经常意识不到自身的不足, 而出现对他人的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过低的不对等现象, 不利于大学生成长。
3. 道德意识模糊, 社会主义荣辱观淡薄。
长期以来,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文化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 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 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相对滞后, 对他们的人品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塑造有所忽视, 加之市场经济负面作用所引发的拜金主义、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影响等,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形成, 致使一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淡化, 在道德观念上陷入困惑、迷茫、模糊的误区, 不能明辨是非。有些学生自称有自己的哲学, 被称作所谓的民间思想家, 深陷自己的所谓逻辑, 犯了错还会振振有词。更有甚者还缺乏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缺少基本的法律意识, 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影响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和谐。
二、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缺失
现阶段大学图书馆更多的是疲于图书馆管理, 实现其最基本功能, 如借还书籍、查阅资料、文献传递、代查代检、提供课余学习文化生活场所、提供电子阅览媒介等,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德育功能, 导致德育机制缺失或单一, 或者德育功能流于形式。目前大学图书馆的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环境和资源的优化,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举办一些学术讲座等,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陶冶和感染的德育效果, 但需要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图书馆德育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创新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机制
1. 利用拓展图书馆资源, 开辟德育阵地。
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审批和采购图书、补充馆藏的时候, 要认真鉴别其思想内容, 合理采集那催人奋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献, 内容从人生哲学到历史、文学艺术乃至恋爱和运动等, 任何涉及大学生思想困惑方面的内容都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图书馆中寻找到。除了传统的图书资源外, 现在还有丰富的网络电子资源, 更容易让新时期的大学生, 尤其是“90后”大学生接受。品位高、知识性强、具有感染力的优秀图书、文艺作品、电影电视等媒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2. 结合地方高校特色文化, 建立德育基地。
将校园文化与图书馆德育思路相结合, 创立德育基地, 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学校校风、校训的感召下更容易接受图书馆德育的熏陶, 德育效果更具实效性。如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与相关部门联合创立的“周恩来研究基地”, 鼓励学生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伟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引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在实践中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升华
3. 组织开展多种德育活动, 构建德育群体。
开展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 如各类读书节活动、学术讲座、图书展览等, 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 在互动中培养学习的兴趣、诚信守信意识等, 形成努力学习、积极竞争的良好氛围。在读书活动开展过程中, 让大学生群体熟知图书馆, 将他们吸引至图书馆良好的德育氛围中来, 促使大学生将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 养成进图书馆学习的习惯,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4. 与德育工作者互动, 拓展德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引路人, 工作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线, 所以要将他们从课堂请进图书馆, 结合他们的本职工作和与学生交流中遇到的种种典型问题, 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各类资源, 构建切实有效的德育平台。如由高校辅导员引导, 将理想缺失、没有目标的大学生吸引到图书馆中来, 培养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 让他们确立目标, 为目标而努力学习。或请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德育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培训, 帮助他们正确利用图书馆资源。另外, 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给图书馆采购等提供中肯建议, 让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使德育平台更广泛地发挥作用。
5. 鼓励学生参与服务, 发扬主人翁精神。
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可以请大学生直接参与, 让大学生的读者转变为管理者、服务者, 如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成立大学生图书馆社团、号召学生成立义工服务站等, 通过角色的转变, 让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来, 提高学生的服务奉献意识, 学会换位思考, 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精神, 培养学生对图书馆的感情, 为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如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 更容易理解对图书、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的爱护, 对图书馆卫生人文环境的保护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体会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变, 进而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 以学生的语言来回答学生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与生俱来, 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块阵地, 我们应该关注它和建好它, 不断发展其德育功能, 创新其德育机制, 使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谈红玲.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83-84.
[2]司新霞.关于高校图书馆德育职能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0:360-361.
[3]方文, 苏志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初探[J].中国德育, 2006, 1 (11) :52-53.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8
一、对常规服务进行不断创新, 彰显育人功能
(一) 通过引进现代企业营销服务理念, 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分为常规服务和延伸服务
常规工作是指图书馆的一些基本职能, 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在其常规工作中得到具体而充分的体现。教育和情报是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两个最为基本的职能, 其教育职能必须通过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得以实现;与此同时, 图书馆的情报职能也要以育人和人才培养为前提和目标, 开展具体工作。图书馆的这一基本属性和功能, 决定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应当在其经常性、常规性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和实施。高校图书馆要树立育人的观念, 重视日常管理和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思想, 从而实现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 对图书馆的情报资源进行不断的扩大和及时调整, 配合高校教学工作改革和结构调整, 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持
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是保证馆藏在数量上的合理以及结构上的优势, 这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根本。只有正确处理好馆藏情报资源的数量和结构的关系, 才能有效推动人才目标的实现。为了保证二者关系的顺畅, 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适应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时代特点的需要。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产生巨大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需要, 适应这一转变, 高校进行相应的专业结构调整, 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为此, 高校图书馆需要对馆内的图书情报资源进行结构上的调整, 将其视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其次, 要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 为此, 图书馆要重视对馆藏资源方面扩充和调整, 明确情报结构转变的任务, 对资源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更替, 尤其是要及时购入一些前沿性的图书情报资料。
(三) 推动图书馆相关制度和规范的创新, 适应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进行图书馆管理制度化的过程中, 要彰显人性化和柔性化管理的思想。柔性管理是针对组织内部员工而言, 还包括组织机构服务和管理的对象。对于柔性化, 主要体现在对图书管理员人性化管理和对图书使用者的的灵活性服务上。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实践中, 柔性管理更多地应用于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务上。要从服务的观念出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服务。这种柔性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有着本质上的契合, 二者互相促进, 共同进步。
二、开展延伸性服务, 强化育人功能
1.延伸性服务指高校图书馆由一般性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基础上, 采取一些更为方便读者的服务举措。这种服务所对照的是常规性服务, 是对基础工作在领域上的扩展和延伸, 更加富有挑战性和拓展性。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际出发, 通过延伸服务做好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
2.在图书馆现有资源基础上开展形式丰富的导读服务。以学校的教育宗旨为价值导向,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方向。导读就是将最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读者, 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阅读。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目标, 图书馆也要遵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定位, 推荐给他们合适的书籍。针对学生的阅读误区, 有针对性地提供导读服务。针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较多的特点, 有目的性地开展导读, 有区别地做好服务。
3.以图书馆为载体, 建设大学生促进学习平台。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所,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以此为基础, 建设学习平台。例如,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月活动, 在此期间图书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读书、成才等方面的研讨会, 组织人员为学生资料的查询提供信息服务, 开展读书方面的演讲竞赛, 既陶冶了情操, 又锻炼了能力。图书馆组织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成长的活动, 与学校内一些科研机构实现联系, 一方面能够将一些学术活动引入图书馆, 实现图书馆的育人职能, 又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重复性的活动, 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节约。
三、结束语
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讲, 以图书馆的常规服务和延伸服务为基础, 配合学校的人才发展战略, 实现育人的功能与目标, 是一种重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源于人才发展的艰巨性。为了迎接这一挑战, 有效实现人才发展的目标, 高校图书馆人员要以自身的实际特点为前提, 正确把握常规服务和延伸服务的概念、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知识经济条件下, 人才发展战略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努力实现图书馆各项工作以及育人功能, 能够为人才培养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 这才是我们探讨育人功能的终极目标。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校图书馆的一般常规性服务和延伸服务两个方面, 探索了图书馆育人功能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常规服务,延伸服务
参考文献
[1]聂书新.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09, 01:76.
[2]崔汝静.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7, 31:17-18.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教育功能,功能开发,实现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显性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现实的, 同时也被认为是高效率的;与此相对应, 隐性教育则会对受教育者产生非直接性的影响, 并且, 这种影响往往是指向未来的, 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更加深刻和深远[1]14。对高校的图书馆而言, 读者在对其文献、资料等信息所承载的知识进行学习时, 表现出来的便是显性的一面, 而除此之外, 蕴含 (或隐藏) 在图书馆之中的馆舍建筑、人文环境、馆员的素质等,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激励读者的行为, 使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情感上的慰藉, 兴趣上的唤起, 意志力和毅力的淬砺, 长此以往, 读者的意识和行为将因此产生一定的共振效果, 而这便是图书馆隐性教育因素所起到的作用。由于受到前期教育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中, 教学资源的投入更多地表现为“显性”, 对于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的忽视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释义
1. 隐性教育释义。
(1)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对, 是宏观主导下的教育行为, 它通过无计划的、间接的方式, 使受教育者的心智受到影响, 并达到教育受教育者的目的。隐性教育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不经意间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重塑其价值道德, 改变其态度和情感[25,3]。虽然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分属于不同的教育范畴, 但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对应, 彼此补充的良性关系, 在显性教育中适当的增加隐性教育的成分, 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效果, 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增加显性教育的成分, 能够明确教育的目的, 使受教育者茅塞顿开。但是, 现实情况是, 对显性教育的应用较多, 而对隐性教育的使用和研究则正好相反。 (2) 就方法而言, 隐性教育的方法或形式更加含蓄甚至隐蔽, 需要受教育者自身去观察、提炼和体会, 但是这一过程往往是轻松的、自由的、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开放性的甚至是愉悦的。隐性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只不过我们经常将其忽视罢了, 在我国古代, 此类事情时有发生, 并以典故的形式长久的流传了下来, 成为佳话, “孟母择邻而处”便是对这一话题的经典诠释, 而在现代社会中, 购房选择教育环境、商业环境、生态环境适宜的区段也是对这一问题的真实反映[4]18。可见, 从古至今, 隐性教育一直被人推崇, 其教育价值的合理性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当今社会, 社会环境纷繁复杂, 利益争夺异常激烈, 价值观念多元共生, 在这种情况下, 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 而应该因势利导, 通过隐性因素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 使其在内心深处强大起来、独立起来、正义起来。
2.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1)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的内涵。对高校图书馆来说, 以此为载体开展隐性教育是理由充分的, 因为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 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教育的素材, 这些素材能够向学生提供非正式的、无意识的教育, 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 规范和端正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5]618。这些素材包括图书馆的馆舍和馆藏环境等硬件设施, 图书馆哲学与精神, 图书馆的价值观念和外在形象, 向读者群体提供的服务和馆员的职业道德等方面, 也包括图书馆的馆纪、馆规等制度方面的因素。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 当读者进入到图书馆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时, 图书馆的建筑与布局、图书馆的馆风和制度体系, 都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 读者与这些隐性教育要素经过长时间的接触, 便会在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形成认可情绪, 并据此指导着自身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2) 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除常规的教育功能外, 高校图书馆同时具备规范功能和陶冶功能。首先, 积极、健康的图书馆内外部环境, 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较高的阅读标准, 这一标准虽是隐性的, 但却能够向读者传递一种正面的信息, 使其在图书馆这样一个环境中, 自觉的规范自身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动机, 调整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并对预期达到的阅读效果产生强烈的期望。与此相对应, 如果图书馆的隐性教育环境较为低劣, 就会缩小读者对自身阅读过程的默许和诉求, 阅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与此同时, 图书馆的隐性教育环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或叫主体意识) 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其能够正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其情感和道德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其次, 高校图书馆能够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对读者进行引导和教育, 比如, 通过对建筑装饰的美化, 对借阅空间的优化, 对学习氛围的强化等,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读者的态度, 净化读者的心灵。而与之相适应的, 便是图书馆馆员的行为方式, 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会对读者产生直接的影响, 这种影响还存在外化的可能, 即从影响图书馆的馆风继而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可见, 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是十分强大和影响深远的, 它不但会影响到组织的内部运行、读者的心态, 还会通过特定的渠道对高校的现行教育因素构成影响。
二、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因素分析
1. 建筑因素。
从建筑学和行为美学的角度讲, 图书馆实现了 (或者正在实现着) 有形建筑与无形资源的完美结合。对外, 大多数图书馆都会将文化韵味装点在其建筑模式或者宏观布局上, 这从世界各地图书馆的外观造型就可见一斑, 有的就像一本正在被翻阅的书籍, 有的犹如一只急书的鹅毛笔, 有的宛若两只手掌托起未来……对内, 图书馆会无一例外的将其最具文化特色和文化吸引力的要素展现出来, 有的直接展示其丰厚的图书文献, 有的开辟专区介绍其特有的资源, 有的胸襟大敞, 让读者各取所需, 应有尽有……单就从其建筑艺术或者建筑初衷的角度讲, 图书馆的外部造型往往都会通过艺术的语言, 向读者展示一种视觉艺术上的孔家享受, 使读者的情绪受到感染, 心理发生变化, 使其在潜意识里形成对文献资源的阅读渴望和对知识的原始冲动。
2. 美学因素。
从色彩学和空间艺术角度看, 图书馆阅读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并非阅读环境好就一定能够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 。尤其在当今时代, 不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 人们对社会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尤其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 要求更加严格。因此, 图书馆经过精心的设计完成的阅读环境能够带给读者舒适感、安逸感和静谧的享受, 这对读者的心理健康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人员因素。
无论是具有感染力的外部环境, 还是温馨和谐的内部环境, 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最终实施都要依靠馆员来完成。倘若馆员的服务工作是低质甚至是无效的, 那么再宏伟的建筑再优雅的阅读环境也无法带给读者心灵愉悦。因此在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应重点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促进馆员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提升, 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氛,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最大限度地释放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 全面释放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1. 加强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 实现间接育人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首先完成对硬件设施的建设, 完善外部环境, 它们是: (1) 对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进行统一规划, 在视觉上令读者产生于学校整体形象的一致认同, 规范图书馆的价值观, 以此为读者构建一个适合的阅读环境, 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2) 在空间布置方面, 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将深厚的文化韵味和办学精神融入其中, 通过外在的感化, 使读者能够据此形成独特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 (3) 避免嘈杂, 保证图书馆阅读环境的安静性和稳定性, 使读者能够全身心的进行阅读。
2. 构建优良的精神环境。
良好馆风的形成需要优良的精神环境, 这种环境或者氛围一旦形成, 就会长时间影响读者心理, 规范读者的行为, 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 甚至是进出图书馆的过程中, 都会从中接受教育, 逐渐的完善自身的人格, 健全自身的心灵。当然, 高校图书馆的馆风毕竟是隐性的, 要想让其真正地发挥作用, 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证明其确确实实的存在, 并能够被读者感知, 这样一来, 读者的言谈举止就能够得到外在的和内在的双重规范, 使读者受益匪浅。
3. 改革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体系。
为了将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发挥出来,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相关方面外, 更重要的一点是改革图书馆现有的工作评价体系, 以一个新的标准或者规范, 促使图书馆馆员及其他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隐性教育的标准面对读者。比如, 改变图书馆的运行模式,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衡量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以读者的满意度对馆员的服务打分等。只有这样, 才能“顺瓜摸藤”, 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隐性教育往往被认为深藏在显性教育之后, 但是事实证明, 在现代社会中, 在高校的图书馆中, 隐性教育因素是无处不在的, 决策者应该对这一重要的因素予以高度的关注, 使其与显性教育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共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发挥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熊孝孟.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4) .
[2]姚巧云.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及其功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8) .
[3]宁艳艳.浅谈开发学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J].现代情报, 2001 (1) .
[4]金丽华.大学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的思考[J].晋图学刊, 2006 (10) .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10
关键词:医学高等院校,图书馆,教学服务
0 引言
医科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诊疗的医务人员,医学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是馆藏文献资料专业性很强,且学科集中,在馆藏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医科资料一般占全部文献资料的70%左右。[1]医学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获取医学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医学专业文献、资料、情报的重要供应源泉。[1]本文针对医学图书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有效发挥医学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密集的综合优势,提高医学高校图书馆的教育教学服务的职能。
1 普通医学高校图书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的教学服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我国的医学高校实际情况来看,离我们需求的目标还差的很远。我们的目标是:一是拥有包括教学、科研需求在内的珍贵的馆藏资源,能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各方面文献需求;二是已拥有一个真正为读者着想的、周到细致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要成功地发挥好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就要克服自身的种种不足。
1.1 教学服务质量和水平普遍很低,不能有效适用当前医学教学的要求
不少馆员受传统思想影响,观念未发生改变,只求看好门、守好摊、立好卷、编好码、图书资料不丢失便可不思进取的思想;“重藏轻用”思想根深蒂固,不少人还习惯于固守“守株待兔式”的被动服务,满足于“一采二参三流通”的低水平服务,这一切影响了图书资料对教学人员的吸引力。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偏低,另外一线教师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内部结构及本专业的藏书不了解,未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其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读者到馆率不高。[2]
1.2 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主动服务与教学服务意识不强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发展迅速。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老化,专业人才及高学历人才稀缺等问题日趋严重,图书馆不仅缺乏一定数量的既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又懂图书馆专业的高级软件设计人才,也缺乏一批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操作现代化设备、既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有图书馆专业知识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致使某些图书馆不能有效跟踪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及时编写目录索引、文摘汇编、题录、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在电子教学服务系统开发、多媒体课件支持、教学资源导航方面还做得不够,这些都使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造成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严重滞后,更谈不上超前性。因此,重视人才培养,重视知识更新,加快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专业人员,提高图书馆馆员团队的服务能力是为医学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医疗服好务的根本保障。
2 医学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医学高校图书馆最基本职能是保存和传递医学教育和科研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其独特之处是它的教育职能和科研服务的职能。[3]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教育职能是医学高校图书馆最主要职能。图书馆以收藏的文献资源为主要工具,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根据医学高校图书馆的师生情况,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
2.1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职能
医学图书馆不仅要配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医学相关知识教育及其他综合知识教育,而且要配合学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和业务合格的人才。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被公认为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义不容辞,并且对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教育优势。理想的物质环境是图书馆文明的载体,它直接反映图书馆精神风貌,对大学生有着潜在陶冶作用;理想的人文环境能够营造出和谐、宽松、安静的学习软环境。馆员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对大学生起着无形的教化作用[4]。
2.2 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职能
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各科、临床医学各科、护理、药学、医疗器械维修等方面。但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以自学的方式来完善和补充学生的专业知识。主要形式是书刊外借、阅览、推荐参考书目、目录索引等,以满足读者自学、独立钻研的需要,进而达到补充和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教育是课堂教育的继续,因此,加强图书馆教育职能,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5]
2.3 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职能
医学图书馆有为医学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职能。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传递和开发是其重要价值所在。医学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单位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满足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实际需要,为大学生提供知识产品和信息服务,使他们拥有和享用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这是图书馆职能的体现。医学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提供高素质人才。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把握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使他们更好地就业,履行自己的教育和服务职能,提高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
2.4 对于教师的教育
医学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教师获取新知识提供广泛途径,包括教师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动态,新学科知识和需要不断提高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为教师临床教学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最终为教师的终身教育而服务。
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以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为起点,继续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常用软件与网络知识培训,并拓宽到信息素养与信息道德培训,以满足读者掌握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
3 如何有效发挥医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服务作用
作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特点,认真分析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图书馆育人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1 优化馆藏结构,合理采购使图书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医学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检索中心,根据学院发展、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进行馆藏资源文献建设,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立项,做出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医学高校主要是以医学教学为主,因此在采访时就要注意医学教材医学教学参考书以及医学考试习题等为主要采购对象。
采访馆员要协同各学院负责教学资源建设老师保持好联系有效沟通,确保馆藏的专业性,特别是任课教师能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其与读者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增种类减复本”,在照顾到重点学科的同时适当采购小专业,采购的文献要能适合各种层次的读者需求,同时还要提高馆藏的利用率,由于医学院校图书馆即要满足大学生专业课程系统学习的需要,又要满足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求新、求快、求准的需求,所以应采取印刷型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重的方针。总之,医学院校图书馆要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本馆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加强特色化馆藏建设,找准两种资源的最佳结合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目的。
3.2 提高管理人员对读者的信息服务水平
图书馆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密切与临床授课教师的联系,明确教学任务、目标,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随时掌握教学进度,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随着电子出版物的迅猛增长和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的价值将集中体现在信息服务质量的高低上。馆藏书籍应实行开架借阅,让读者在书库中自由查阅,选择所需要的文献,尤其是在医学图书馆图书种类少、复本量少的情况下,实行全开架服务有利于学生就近查找书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耐心主动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布局,使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这样,既提高了信息服务水平,又密切了与医疗、教学、科研的联系。[7]
3.3 利用医学文献检索课,提高学生的检索技能
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最新信息尤为重要。医学高校图书馆利用现有条件对学生开展免费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医学文献检索”,使他们能够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获取医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医学文献检索课,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源检索到的文献具有全面、准确、快速、新颖的优势,对帮助其消化临床知识,了解医学信息、临床解答、撰写医学论文等有着无可比拟的益处,调动了学生上机检索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文献检索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医学文献的调研能力和鉴别能力。[8]
3.4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医学资源推送服务,促进专业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馆员可以利用QQ,电子邮件等网络资源对读者用户进行开展医学资源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配合教学提供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主动地将相关书目推荐给教学授课老师,通过电子邮件向有关教学人员定期发送新书快递,建立起读者图书荐构信息档案供教学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授课老师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借阅,为教育教学提供好服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4 结束语
医学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机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帮助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是医学院校老师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是提高教学质量、输送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所肩负教学重要任务的医学高校,其图书馆在教育职能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好医学高校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创建特色的服务型、教学型、开放型、拓展型的现代话应用型高校一流图书馆,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与学习中要不断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医疗的信息资源要求。
参考文献
[1]宋瑛琦.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医学生服务的点滴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201-202.
[2]兰杰.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工作在教学、科研、医疗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96-97.
[3]湛佑祥.医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4[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
[4]魏美莲.浅谈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优势的发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38-39.
[5]魏天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图书馆的职能[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2,(3):220-221.
[6]谭玉莲.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思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6):701-703.
[7]徐雪峰.高校图书馆的教学服务功能及完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8):5-7.
[8]许志雄.医院图书馆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7):3130-3131.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 篇11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图书馆;功能;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徐军玲,上海电机学院图书馆。
2009年9月,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了有关“云计算与图书馆”专题研讨会,在图书馆利用云计算的问题上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这次会议毕竟可以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业应用云计算的开始,使高校图书馆进入一个新的过渡时期。这一新的过渡时期,以图书馆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建立自己的服务架构为主要标志。三年来,高校图书馆正在试图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重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动图书馆一系列重大变革,阔步迈入云计算的新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高校图书馆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资料获取、存储、检索等操作方式和服务架构,不仅使基于互联网的图书借阅、信息浏览、个性化服务等可以延伸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云计算更使跨馆甚至跨国借阅、交流、定制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一、关于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影响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一词自2006年8月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以来,目前仍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定义。Google的“云计算”源于Google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亚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2009年2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David A. Patterson等人在《云计算白皮书》中这样描述云计算:“云计算包含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中心提供这些服务的软硬件设施。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一直被称作软件即服务,所以我们使用这个术语。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就是我们称作的云(Cloud)。当云以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给公众的时候,我们称其为公共云,这里出售的是效用计算。当前典型的效用计算有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AppEngine和微软的Azure。不对公众开放的企业或组织内部数据中心的资源称作私有云。因此云计算就是SaaS和效用计算,但通常不包括私有云。”[1]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云计算:
从计算设施方面来说,云计算是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各种服务及这些服务所依赖的软硬件设施。这些服务一般是指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Service,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或“硬件即服务”( Hardware as a Service,HaaS) 。
从计算技术方面来说,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综合。
从服务模式来说,云计算是一种依赖互联网的即用即付方式的计算服务模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软件的安装、维护,并提供相关服务,云计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服务,共享数据,并将数据安全地存储在基础系统中。
毫无疑问,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了无限的商机。Google、Amazon、Saleforce、Sun、微软等大型IT企业先后推出了云计算服务平台,成为第一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云计算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一致重视。2008年5月,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OCLC)率先与Google公司签订协议,实现图书数据互换共享,由Google提供Worldcat电子图书链接,并依靠OCLC Worldcat资源共享网络,使其用户可以搜索包括我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170多个国家数万所成员图书馆中的15亿多条馆藏数据,接着又推出了Worldcat Mobile测试版程序,实现了移动终端访问该馆数据的可能,一举成为第一个应用云计算的国家级大型图书馆[2]。
我国图书馆利用云计算起步相对较晚。如前文所述,2009年首次图书馆前沿技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云计算与图书馆”的专题研讨会,标志我国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开始。同年10月,杭州市图书馆正式与美国OCLC签约,成为我国图书馆中首家OCLC管理性会员,实现数据共享。一方面,杭州市图书馆将本馆所有书目数据向全世界开放,另一方面,OCLC向其开放4个付费项目,通过OCLC的系列数据库,读者可以在国内查询到世界上14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2000所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及信息机构的馆藏资源,这可以算是国内图书馆通过OCLC利用云计算的首例。我国高校图书馆云计算应用尚处于理论研讨阶段,离形成我国自己的图书馆云,并加入全球“图书馆云俱乐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高校图书馆主动适应科技的发展,迈向“云端”的脚步不能停。随着云计算的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人必须适应这一改变,才能达到“腾云驾雾,翱翔九天”的理想境界。
二、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拓展与转变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研机构。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收集、整理各类文献并提供咨询和使用。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一个特殊的教育科研机构,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教育教学,提供情报咨询,收集、保存科研成果,推广科技创新。由于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将发生一系列巨大的拓展与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lc202309031407
1. 馆藏文献载体由纸质文献向网络电子文献(数字文献)转变
高校图书馆经过十余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各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载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数字文献已经在馆藏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旦图书馆加入“云计算俱乐部”,图书馆内部的“私有云”数据量和“公共云”中的数据相比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到那时,衡量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量,只统计“私有云”数据显然是不合适的,馆藏文献数量统计将由计算馆内文献数量向计算云文献数量转变。国家的评估机关在高校办学基础设施评估过程中,对图书馆馆藏的评估标准一定会作相应的修改。不管从办学设施评估还是为教学科研服务方面来说,通过交换、购买来扩大云文献拥有量是每个高校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重要投资方向。
2. 文献出借业务将主要体现为文献下载,文献流通量的统计将以统计下载次数为主
随着云计算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传统的以纸质图书出借为主的图书馆业务,将是图书馆文献出借业务(如果还称为“出借”的话)中很小的一部分。因而纸质图书出借将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文献流通量的统计将不仅要统计传统图书流通量,更重要的是统计云文献(包括私有云和公共云)的流通量,即云文献下载次数统计。随之改变的是除了上文提到的图书馆投资方向的改变,还要注意图书馆机构部门的调整与人员的培养、调配,如图书馆是否还需要庞大的采编部门等。
3. 文献阅览业务将逐步由纸质文献阅览为主拓展至浏览网络文献为主
传统图书馆的阅览业务,向来以阅览纸质期刊和文献为主,数字图书馆建设使各高校图书馆拥有数字电子阅览室,但还没有达到超越纸质文献阅览的境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浏览图书馆拥有的任何文献,可以预见图书馆一旦走上“云端”,文献阅览业务将由阅览纸质文献为主转为浏览网络文献为主。这是因为“云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将远远超越图书馆拥有的纸质文献。这里只以万方数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万方数据拥有学位论文36万篇、会议论文40万篇、成果专利170多万项、科技文献40多个数据库960万条记录、政策法规14000条、中外标准16个数据库20多万条记录、企业公司及产品信息20多万家、2500种科技类核心期刊、500种社科核心期刊。即使如此,万方数据一旦走上“云端”,它的数据量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一斑。
4. 情报服务范围将逐步由校内、国内拓展至校外、国外
情报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是高校教学科研无可替代的保障。云计算的到来,将大大扩展图书馆情报服务的范围。一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展。只要图书馆走上“云端”,将和国内外的众多图书馆联网,图书馆的情报服务人员面对的不仅是本学校内部的师生,还有国内其他学校或国外的人员。图书馆的情报服务人员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一个老外关于中国道教起源或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课题绝不是天方夜谭。二是情报范围的扩展。目前,我们的情报服务人员情报搜索的范围主要是本馆拥有的科技情报,少量的是国内其他图书馆或科技信息部门的情报。一旦走上“云端”,情报搜索的范围将大大扩展,花不多的钱我们就能检索利用全世界浩如烟海的科技信息。当然,不对外开放的“私有云”的信息除外。为适应这一改变,图书馆情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待提高。
5. 图书馆安全保障由物理安全为主转向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并重
如果说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那么安全就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保障。随着云计算的应用,网络安全、云安全的问题将提上图书馆人的议事日程。有人说在“云端”是绝对安全的,殊不知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往复循环才是永恒。因此,未雨绸缪,及早重视、规划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才能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9年10月,微软的Danger发生重大断线事件,由于Sidekick几乎将所有资料存在云端,造成大规模资料毁损,导致大部分用户资料无法恢复[3]。无独有偶,2008年7月Amazon s3服务曾断网6小时;2009年2月,Google Gmail邮箱爆发的全球性故障,使服务中断时间长达4小时,同年3月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停止运行约22个小时,使大量的用户蒙受巨大损失[4]。这一切都说明云计算并不是绝对安全。
因此,图书馆的安全保障由过去的物理安全为主转向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并重是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唯一正确的选择。网络安全或云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运行即硬件的安全性,二是网络或云本身的安全性,三是网络或云服务的安全性。只有软硬兼施,从云物一体去考虑,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图书馆在云环境下的安全,把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对策
如果把图书馆的所有数据也看作物的话,那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对象就是人、财、物,管理的目标就是人尽其才,财尽其值,物尽其用,管理的重点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就是服务。面对高校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功能的拓展与转变,高校图书馆管理如何改变才能适应云计算环境,这里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云馆员”引进和培养是图书馆实施“云服务”的保障
在任何管理过程当中,人的因素都是第一位的。云计算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对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人来说,云计算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因此,高校图书馆“云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云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进行全员云计算普及“扫盲”,使图书馆全体成员知道云计算是怎么回事,图书馆与云计算结合会有哪些变化,自己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另一方面,对于“云服务”平台建设,要引进、培养“云安全”保障等需要的专业人员。另外,由于情报服务范围的拓展,情报服务部门的人员要加强外语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随着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强,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云馆员”的引进与培训将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图书馆适应云计算的重要保障。
nlc202309031407
2. 适当调整部门机构是图书馆适应云计算的有力措施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部门机构设置大都是传统图书馆的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技术部、情报部等,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深入,这样的部门设置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图书馆的数字化、移动化建设,当图书馆迈步“云端”,这样的设置无疑是雪上加霜,更难以适应云计算带来的图书馆变革。例如现在的图书供应商大都在出售图书的同时提供书目数据,图书到货后只要加上少许馆藏信息即可。这里是否还需要一个庞大的采编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建立,日常的开发、维护是不是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更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何适应这一变革,要在云计算应用、发展过程中逐步调整、优化。
3. 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是图书馆“云发展”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自始至终存在一方面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图书馆资金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彻底的解决。有人说,因为具体的硬件配置和更新都是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用户只要一个终端浏览器就能享受云服务提供的信息、知识、服务等,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这不仅可以为图书馆解决一些经费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工作强度。 有人估计云计算还可以帮助图书馆节约80%的使用面积,60%的电源和制冷消耗, 预计将达到三倍的设施利用率[5]。希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云端”一样没有免费的“午餐”,杭州市图书馆与OCLC的签约,在交换其积累了50年数据的基础上,OCLC向其开放4个项目,但这4个项目的使用要付费就是明证。因此,立足自己有限的资金,合理利用好这有限的资金就是高校图书馆“云发展”战略最根本的保证。
4. 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平台是图书馆走向“云端”的第一步
尽管云计算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云计算毕竟走到了高校图书馆人的面前,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接纳而不是拒绝。因此,高校图书馆建立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就是走向“云端”的第一步。在迈出这一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图书馆外部条件来说,国家或行业有关云计算的政策、标准、协议等有待建立和完善,国际上类似的问题也一样存在,但云计算浪潮汹涌澎湃,相信不用很长时间这一切都可以很快解决。从图书馆内部来说,人员的引进与培训,部门机构的调整,资金的筹措,馆藏数据的整理、整合,数据的备份与云安全的考虑等都要一一做好。特别是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规划,从硬件上考虑现有网络及存储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换代,网络带宽是否需要增加等;从软件上考虑现有馆藏数据格式是否需要统一,数据接口是否适合,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的动态等;从平台构思与实现方面要考虑网络功能的拓展,终端设备的了解、整合、设定,一般图书馆业务和个性化服务的设想、实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了解、选择,接入的先后次序等。这些无一不需要高校图书馆人团结一致、相互合作,向云计算迈出踏实的一步。
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高校图书馆技术进步、服务升级进而战略发展的一个绝好契机。它为高校图书馆克服资金短缺而又重复低水平建设的弊端,扩充信息资源,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了可能。当然,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如安全性、兼容性、可移植性、标准化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但是,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前景是那么的美好,完全值得高校图书馆人为此付出百倍的努力,我们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勇于进取,相信基于云计算的具有崭新功能的图书馆将在我们这一代高校图书馆人手中实现。
参考文献
[1] 卢大勇等译. 伯克利云计算白皮书(节选)[J]. 高性能计算发展与应用,2009(1):10-15.
[2] OCLC News Releases.OCLC and Google to exchange data,link digitized books to WorldCat[EB/OL] ,http://www.oclc. org/asiapacific/zhcn/news/releases/200811. Htm, 2008-05-09.
[3] 51 Testing微软云计算遭质疑 Sidekick断线资料毁损谁来买单? [EB/OL]. http://www. 51testing. com/html/74/n-170374.htm1,2009-l0-16.
[4] 朱一红. 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与潜在风险[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 32-35.
[5] 云计算与图书馆(二)[EB/OL]. http://hi.baidu.com/silversand1014/blog/item/99fd03f37886545a342acc6d.html,2012-08-30.
浅议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篇12
一、电子阅览室概述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 集电子型文献 (光盘、软盘、网络信息资源) 的咨询、阅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这里所指的电子型文献即电子文献是以光、磁性物质等为载体, 并以数字形式反映其内容, 运用计算机或远程通信手段进行阅读的文献、是信息社会文献载体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以校园网为依托, 改变传统的服务阅读方式, 以网络数字化、电子化的多媒体信息为阅读对象, 形成以图书馆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电子阅览室, 是读者获取网络信息资源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
二、建立电子阅览室的意义
首先, 电子阅览室拓展了新的服务领域, 为读者服务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服务平台, 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功能, 实现从传统服务向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顺应新时代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其次, 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认识, 形成新的图书馆理念。馆藏文献数字化, 数字资源网络化, 充分发挥多元载体的文化传播作用, 为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 电子阅览室建设是一个发展项目, 其对外开放阅览有一定经济回报, 降低了服务成本,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再续服务创造条件, 改变过去那种紧迫的局面, 提升图书馆的自身形象。
三、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1、教育功能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使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充分发挥, 让图书馆的服务范畴扩展到社会每个角落, 覆盖整个社会。
2、检索功能
馆藏文献数据库的检索, 无论从信息含量还是检索速度方面来说都比传统的查阅优越得多, 并可以多个入口检索, 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3、上网功能
互联网有着广泛的信息资源, 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图书馆, 突破了图书馆地域和馆藏信息等方面的局限, 大大拓宽了信息来源的渠道。
4、收藏功能
电子阅览室是利用、收藏电子出版物的场所, 由于电子出版物体积小, 存贮信息量大, 它的收藏解决了纸介质出版物与馆舍紧张的矛盾。
5、娱乐功能
电子阅览室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功能, 是与图书馆的内涵、职能相一致的。读者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浏览新闻、欣赏音乐、电影、收发电子邮件、聊天交流、网上购物等, 丰富了读者的业余生活, 也有利于推进网络文化的普及, 充分展现了网络的无穷魅力。
四、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 集电子文献、网络信息的检索、阅览、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既是读者服务的一次技术手段与思想观念大变革的产物, 又是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 更是图书馆电子化的必然发展方向, 它与传统阅览室相比, 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改变了过去那种利用卡片目录的藏书机构和单一的印刷藏书模式为学生提供信息的检索服务, 而新型的电子阅览室利用计算机及网络, 运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和检索表达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检索出自己所需。这是传统阅览室无法比拟的。高校电子阅览室还具有馆藏资源丰富、阅读环境雅静、舒适、读者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服务对象由来馆的现实读者扩充到所有上网询问、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网上读者等等特点。电子阅览室的诞生, 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新的生气, 它以一种崭新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展现在广大用户面前。
五、建立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应满足高校师生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所需的电子文献信息、网络信息需求.其服务平台应具有学习的导向性、知识性、研究性和学术性, 应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电子阅览室, 避免社会上网吧的不良信息和行为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渗透、蔓延和影响.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阅览的场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根据学校教育对象以及特定的专业课或研究领域的要求, 选择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 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 建设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平台, 从而促进读者对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网络教育的独特优势, 让读者熟悉和掌握电子阅览室的馆藏电子文献资料和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分布、使用、下载等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 充分有效地获取电子文献信息, 完成学业.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高校教书育人、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读者学习的重要场所, 是引导学生利用新型文献信息载体的最佳场所, 同时也是抵御社会网吧对当代大学生侵袭的最佳屏障。信息时代, 电子阅览室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工作.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 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手段, 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 使电子阅览室真正成为学校师生教学、科研、学习及文献检索的主要学习场所和第二课堂。
摘要:电子阅览室的诞生, 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新的生气, 它以一种崭新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展现在广大用户面前。为师生利用信息资源提供方便,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参考文献
[1]李梅:《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读者服务》, 铜仁学院学报, 2010, 12 (1) 。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功能】推荐阅读:
高校图书馆的现状05-08
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05-23
高校图书馆的馆员素质06-27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09-03
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建设09-05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09-25
高校图书馆的职业精神09-25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07-19
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06-21
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