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条件

2024-05-25

知识经济条件(共12篇)

知识经济条件 篇1

摘要:知识经济条件下全球政治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加剧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竞争已经体现在人才的竞争,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财富, 而创新型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创新教育最终将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在国际中的地位。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理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空前加快,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表现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全球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各国的疆域;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低文化层次和“功能性文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失业机会。这一切表明,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地发生变革,世界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相对于知识经济前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金融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只有知识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知识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知识经济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去完成,创新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1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被严重固化。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考试。经过这样的历程之后学生的灵感、悟性都被消磨殆尽,因此学生受到教育程度越高,思维越是单一,视角也越是狭隘。美国也有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候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起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说明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被知识的不足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我国的教育如果不注意到让学生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培养出的大学生将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创新性国家的需要,势必会阻碍我国创新性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在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现实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面对汹涌而来的知识经济的浪潮,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纷纷制定有关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教育发展战略中,更是积极调整教育目标,主动进行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演变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竞争。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21世纪的今天,现阶段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现实要求;的地方,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不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这一特征决定了它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具有很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1.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观念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创新人才。所以学校要对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扬弃,例如也不能全面否定应试教育,不能把教育产业化,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改变以知识多寡、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旧标准,逐步树立起“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会创新”的新人才质量观、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淡化教育的工具价值,重视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深度地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发挥学生才能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意识培育。教师要通过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的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手段。我们常常抱怨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乱说话,学生的素质低,实际上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是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我们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没有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思维。倡导教授、知名学者给学生上课,帮助学生了解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

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安排上,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到自己联系或由学校负责安排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多参加面向社会的科技咨询,教育服务等有益的活动。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实习,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创造条件。

3. 教学民主化

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进行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学生围绕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学生是学生的主体,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只注重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过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的结果通过合适的方式反馈给老师,让其他同学对这种反馈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总结,正确的反馈结果予以肯定,错误予以纠正,有创新的地方予以表扬。例如可以开展讨论法、提问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的熏陶,才能培养出具有自尊、自爱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江泽民书记在全教会上曾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种宽松的环境就是教学的民主与开放。

4.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轻易否定考试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然而现在中小学以至于大学都把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特别是高考这个指挥棒指挥方式的不变化,我们中学教育评价制度估计永远都不会变。美学上也讲:走极端的都是不美的,不合理的。所以要改革考试的形式,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可信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课外时间结合起来。在大学里面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允许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例如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已经完成了由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的一个过程,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明白了自己到底哪个方面弱,哪个方面学习得比较好,这样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而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还在执行着总结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最终在考试结束的时候给一个分数,学生也不知道自己不足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下一阶段应该在那个方向努力,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稀里糊涂,没有健康地成长。

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因为教师各自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有的适合科研,只要他们能够在科研上有成绩,学校管理部门也要给予肯定,让这些科研型人才发挥他们的优势;有的老师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那这些教师就属于教学型人才,学校就应该肯定他们对于教学上的贡献。目前,浙江大学推出了教师评价系统,把教师分为下面几个类型:一是教学型老师;二是科研型老师;三是管理型老师。这样每位老师都有一定得归属,能够调动每位老师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是一刀切,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的潜意识里面要使自己和大多数人看齐,创新萌芽被扼杀。典型例子是在中小学穿校服,统一着装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减轻个别学生的精神压力,但是这种行为有意无意地提示着学生的大众化。学生是生活在班级这个集体单位里面,尽管集体有集体的纪律和规则的要求,但是在管理和规范时也要兼顾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才能使有创新素质的学生个性张扬,有利于学习中的创新。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分析他们错误的原因,帮助改正错误的地方,对于有积极动机和目的的行为要给予肯定、引导。

市场化的冲击给大学这个学术的殿堂带来了乌云,有些学生整天忙于炒股票、兼职等事物,结果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太少,导致了毕业论文的抄袭现象,对于这些剽窃他人论文,侵犯知识产权现象应该严厉打击,有必要采取现代数据库技术监督学生的学术论文。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就有这样的系统,只要学生的论文被检索到有2%“拷贝”现象,就视为不合格,甚至被取消学位授予权。在我国的大学中有必要对学生和教师的论文也采取这种数据库检索系统,保护和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创造弘扬创新的精神,使我国成为一个创新强国。

参考文献

[1]许娜.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2008 (2) :3

[2]林松涛.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 (4) :48

知识经济条件 篇2

经济适用房买卖规定多,首先购房者看好自己是否符合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符合条件才能购买;其次,卖房人要看房子是否可以进行买卖,经济适用房政策对房屋价格如何规定。最后买卖双方应该知道经济适用房买卖完成后,自己的购房资格是否发生改变。

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各城市对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规定都不同,所以此处小编以深圳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为例,供大家参考。

1、申请人有本市户籍;

2、申请人与共同申请人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包括申请人及配偶、子女、父母等。申请人已婚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必须作为共同申请人。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户籍的居民,只能作为共同申请人;

3、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不拥有任何自有形式的住房和建房用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安居房(含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商品房,自建私房等;

4、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在本市及户籍迁入本市前在国内其它城市未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未领取过未购房补差款;一定年限内未曾转让过自有形式的住房;

5、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提出申请前连续两年均低于本市低收入标准线;

6、家庭总资产不超过一定限额;

7、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经济适用房买卖最新政策:

1、经济适用房规定未满5年不得正式上市交易(不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但是可以将房屋以不高于购房单价的房价出售于满足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的人。

2、政策规定满5年后,可以上市交易,但是要按照访问成交额的10%补交综合地价款,把经适房转为商品房后就可以合法销售。

补交综合地价款计算方式:例如一套面积为80㎡的经济适用房,原购房价格为4000元/㎡,市场出售价为5000元/㎡,补交价款为5000×80×10%=40000元。

3、目前还未满5年情况下,签署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附:1、“住满5年”的标准

以购房家庭取得的契税完税凭证的时间或者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的发证时间为准的。可由业主提供两个证件中的任一个来确定经济适用房买卖政策的居住时间。

2、经济适用房买卖价格如何制定?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最低单价为1500元/㎡,价格制定需要参考房屋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等情况。

经济适用房卖房人要注意:

①若房屋注满5年,只要您将自己名下的经济适用房按照市场价出售,便不能再次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其他保障性质的住房。

②出卖未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需满足两点:购房者只能是符合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条件的人,房屋的交易价格不能高于原购房价格。这种情况下,如果卖房人仍然能够满足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还可以再次购买经济适用房。所以,经济适用房到底卖与不卖,卖房人一定要考虑清楚了。

经济适用房买方要注意:

①经济适用房出售对象:家庭年工资收入3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同等条件优先考虑教师和离退休职工)。

知识经济条件 篇3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企业管理 创新意识

1.如何培养管理者的创新认识

在新经济时代激烈的竞争下,只有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变革和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时代的发展下立于不败之地。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创新,社会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因此培养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变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想象毫无根据可言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智慧,学会借鉴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启发,可以使创新工作少走弯路,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理智、成熟。

1.2要学会借鉴和组合。借用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而自己却不努力是不行的。借鉴可以是思路,也可以是方法,更可以是产品。我们要学会知识的借鉴,不要认为“拿了”别人的心里就会有负担,要学会“取长补短”,借用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新,那才是我们发展自己的上上之策。所以,要想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借用别人的经验和成果很重要。

1.3遇到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考虑,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单纯的为创新而创新,出现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只有从多方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才能出现解决问题的灵感,才能创新。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灵感的,一旦产生就要记录下来,时间一长,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自然就出现了。

2.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而且诸多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下面让我们从以下幾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管理理念的创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往往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存在的,没有自己的独立经营权,企业管理表现为一种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内涵随之发生了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企业都被定位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企业的管理理念也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学会审时度势,实现有由传统的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由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管理营销的转变,是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2技术创新。现代竞争是以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只有产品技术创新向高科技、智能化进军,产品能够保质保量,才是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事实证明,领先的产品核心技术是竞争胜利的基础条件,只有提高开发创新能力,抓好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技术突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竞争优势,才能达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要点:第一,重视制度要求所带来的制度创新,而基本上忽略了对制度供给的分析;第二,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是决定性的因素;第三,只有制度创新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活动才能发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还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2.4组织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应该树立“知本观念”,对知识和信息加强管理。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则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一是改变规制结构的彻底性的创新。管理创新的目标是以改变组织中成员的行为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管理方式首先致力于改变人员的态度,导致人员行为的修正,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在以组织自身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修正组织机构,改变技术、增强沟通、改变奖励方法,改善工作环境等来改变人员的行为。

3.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3.1创新是企业谋求生存的灵魂。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不创新就死亡”。因此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面对竞争和挑战才能使企业有独挡一面的实力,跟上时代的脚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管理创新能够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焕发勃勃的生机向上发展。

3.2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创新是企业、企业家的内在本质,是实行新的实业和服务的手段。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只有在生存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寻找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平衡点,使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发动机,构成了知识经济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的强弱,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国家,很难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但最终还要体现在经济效益指标上。因此无论企业是当前还是长远利益的提高,都是在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为企业下一轮的发展目标做准备。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作者简介:彭静,1975年2月生,女,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会计审计学。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目标的选择 篇4

(一) 会计假设制约着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是人们运用财务会计想要达到的标准, 我国长期以来使用财务会计的任务来说明会计职能的具体体现。“随着对会计本质转向以经济信息系统来揭示, 计划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也采用西方流行的会计目标来表述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不再使用会计的任务来表述了”。美国的财务理论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现在仍然是以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通常所说的四项基本会计假设都与财务会计目标密不可分,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很重视会计基本假设对企业财务会计确定的影响。

(二) 会计对象限制着会计目标

会计被视作人造信息系统, 其目标则不能由人随意主观地提出, 要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我国会计对象问题, 从扩大再生产的财产运动→资金运动→价值运动及其相关的信息流, 日益触及到了会计对象的本质, 客观存在的会计对象制约着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只能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根据人们的要求来提出, 同时会计目标如果能够实现, 又进一步证明了对会计对象认识的科学性。会计四项基本假设前提从空间和时间上限定了会计对象的范围, 所要求的财务报表要素主要还是构成两个基本会计方程式的六大基本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分别反映价值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及其相互转化, 而这些假设客观上总是限制着对会计对象的确定。

(三) 社会环境影响着会计目标

会计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存在的经济管理手段, 会计对环境具有反作用, 会计环境的变迁是会计目标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社会环境中, 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发展的核心因素, 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经济结构、所有制类型、经济体制、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等多个方面,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都是以一定的经济环境为前提和依托的。

二、我国会计目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由于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发展的核心因素, 因而以经济环境为基础, 依据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产生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关于选择财务会计目标的理论。

(一) 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会计信息的提供主要是基于一种契约关系的约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日益分离, 受托者接受委托, 管理所交付的资源, 承担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 使其尽可能的保值、增值的责任, 并如实地向委托者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委托方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情况。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客观性;由于受托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关系, 在会计确认上, 只确认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事项, 在会计计量上, 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 较注重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于受托责任是不同经济利益主体利益的分配, 因而强调会计信息的精确性。

(二) 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日益完善, 资本市场不断规范, 企业规模壮大, 股份制已成为现代企业主要组织形式, 两权普遍分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委托方日益变得模糊, 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增多和复杂化, 越来越多的相关利益组织和主体特别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 为满足所有这些利益方的决策需求, 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应运而生。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股东和债权人更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 重点关注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 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只要不违背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分析;在计量方法上主张多种计量方法并存择优, 主张积极应用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应与一国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二者服务的对象———委托方和经济决策者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地位和未来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对二者的统一性也提供了实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各方”包括受托责任观中的委托者, 又包括决策有用观中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就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性质规定看,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损益表被受托责任观中的委托方所重视, 而现金流量表被决策有用观中的经济决策者所认同;投资者在经济决策中都尽量回避风险, 因而既重视当期收益, 又重视未来现金流量, 那么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客观性, 促使他们必须将受托责任现和决策有用观有机结合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我国会计目标选择确定的影响

由于知识经济带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从而对会计假设、会计对象和会计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一) 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冲击

首先,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主体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 会计主体的认定有一定困难。其次, 传统的会计分期假定是为了及时满足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作出及时决策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的充分及时供应成为决策致胜的关键, 将企业各种原始数据直接在网络上提供, 由使用者各取所需, 即时利用, 会计分期的假设毫无意义。再次, 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一个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主体具有多变性, 使得人们对一个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的辨别上难以分清, 再加上企业跨生产、销售、科技的广泛联合, 并随市场要求不断变换联合对象和范围的“借壳经营”现象大量出现, 因而企业持续经营的假定没有价值。最后, 传统的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了币值不变的假定,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产品知识含量高, 更新换代速度极快, 价值变动的频率和幅度极大, 加入WTO后贸易壁垒进一步打破, 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强, 使币值变动更具不确定性。

(二) 知识经济使会计对象的范围空前扩大、内容日益深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 知识和知识型员工将是企业的主要资产, 企业的创新能力将成为计量知识资产的主要依据, 构成价值运动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尤其是知识资产的加入, 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超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知识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成为世界性的会计难题。

(三) 知识经济最大地改变了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而“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 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发生巨变, 这必然引起会计目标、会计理论、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政策规范等方面的变化, 势必要重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 最终极大地改变了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具体表现在:第一, 知识经济使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工业经济时代花费主要人力、时间处理日常会计资料以取得历史数据和信息, 在电子计算机、英特网的支撑下, 变得异常简单;同时通过运用相关财务软件实时进行可行性研究, 及时提供可供调整、选择和决策的多种供产销方案, 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全时态信息使财务会计的时间概念得到完整体现。第二, 知识经济使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 工作重心转移。知识经济条件下, 会计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开发, 企业的会计人员掌握全面的财务会计和有关电脑网络方面的知识, 加之电脑的普遍运用和信息的直接共享, 高科技手段带来高效率, 财会部门将精简机构, 权责落实到人, 处理程序和方法更加简洁, 省去了大量的中间环节, 网络使有关会计工作人员直接与财务总监、财会经理联系, 大幅度减少了会计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 财务会计岗位发生重大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资本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要求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和未编码的知识资源会计转移, 大量繁琐的日常账务处理已由高效的电子计算机完成而只需要少量人员操纵, 大量会计人员将从繁琐的会计核算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 转向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运用。第三, 知识经济运用了先进、方便及时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提供信息。电子计算机和其他高新技术在财务会计中得到广泛深入地运用, 企业内部网络与全国乃至世界网络信息实现了共享, 随时可获得相关信息, 实时财务报表成为可能。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会计目标

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应尽量与国际接轨, 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 应该将财务会计目标确定为受托责任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应将财务会计目标确定为决策有用观。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第十一条提出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尽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会计信息还是要为国家服务;二是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这是除国家之外的有关利益主体;三是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有用、及时的信息。

(一)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主, 兼顾“决策有用观”

1.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 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是通过较为完备和成熟的资本市场来实现的, 而是采取委托人与受托人直接接触的形式来进行的, 因而受托这样一种契约关系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2. 我国的国有企业机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

以产权明晰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尚处在发展成熟阶段, 我国的股份制改造远未达到成熟资本市场的要求, 即使是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的企业, 有许多也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监事会没有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更没有去忠实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种种义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要求会计人员为有关利益各方提供真实、有效、实用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

3.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中, 资本市场成熟

度较低, 同时资本市场的运作也极不规范, 这必然导致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只有1000多家, 占我国企业的比例较小, 而且上市公司的股份中有50%以上是国有股, 因而按照金融学的有关资本流通理论, 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完全自由流通的上市公司;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性质决定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要求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企业应具有控制权, 保证国有企业的资本相对集中, 可以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资本市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里, 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还是采用的是传统的筹资方式, 受托责任关系将主要通过国家及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形成, 资源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 因此, 将现阶段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为以“受托责任观”为主, 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要求的。

(二) 从长远发展来看, 我国的会计目标必然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较高的经济增长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保证了我国有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多年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通过对外开放, 吸引并有效利用了大量外资, 引进了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为我国企业的前进和发展树立了标杆。我国成功加入WTO, 为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外在压力。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而言, 既是良好的机遇, 同时又是严峻的挑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资本市场必然会日益走向成熟。随着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 企业的融资、投资是发展的关键环节, 由于股权融资相对于其他的融资形式更加能够最大限度的分散风险, 且融资的数额巨大, 这必然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内在动力, 到那时, 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必然会定位为“决策有用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晨明.论中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 (8) .

知识经济条件 篇5

摘要: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革命以其极大的冲击力改变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波动,即将为新的特征所代替。

经济周期是指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的波动。传统的经济理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四个阶段,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但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的宗旨即是探求这种新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成因。

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工业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纵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工业社会的经济是在走两步退一步的周期性波动中发展起来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质及深刻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科学揭示,即由资本主义本身的基本矛盾所致。只要这一基本矛盾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周期性危机就在所难免。现代经济研究已经证明,除了制度性原因之外,“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及其所特有的物质技术关系,是产生经济周期波动根本的、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条件”。马克思也曾明确指出,经济周期波动是“现代工业所特有的生活过程。因此,在研究现代社会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时,必须注意“现代机器大工业所特有的物质技术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周期波动的影响。

二战以后,特别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经济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危机间隔时间缩短,发生较频繁;2.经济危机周期过程中危机、萧条、复苏与高涨阶段界限已不明显,成为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3.经济周期波动发生了某些形变,危机相对温和,没有大起大落。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后的复苏从1991年4月到5月已经持续了110个月,不仅大大超过战后前八次经济复苏50个月的平均期限,而且超过了美国历史上60年代经济持续增长106个月的最长记录。另外,美国经济的这次持续增长既没有强劲的复苏,也没有明显的高潮,经济增长率一直在2%-4%的窄幅区间波动,并且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有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实行干预,缓和了危机的深刻程度,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等。但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生与深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形成,才是经济周期波动发生变形的“最根本的、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原因。技术革命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被经济学界所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次以英国、法国、美国有关资料为基础作出统计数列,显示出经济波动的长周期趋势,提出了长周期假说,被称为康氏周期,又称长波理论(Kondratief,1926)。当时,康德拉季耶夫并未揭示出长周期波动的发生机理,其重点只是对长周期波动的统计描述,而且有许多学者提出反例加以反对,因此长周期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于是,在理论上揭示技术革命与长周期的必然联系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熊彼特(Schumpeter,JosephAlois)在其著作《经济周期》中曾经指出,长周期是技术革新引起的,并首先提出技术革新的长周期。他认为,技术革新处于周期性不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熊彼特在康氏周期论之后提出技术革新长周期,分别是:1.18世纪80年代―1842年的“工业革命”时期;2.1842-18的“蒸汽机和钢铁时代”;3.1897年以后的“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70年代,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和停滞膨胀,康氏周期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按照康氏周期,上升期、下降期各对年左右,长波在50-70年左右。美国50年代前后应结束下降期进入上升期,70年代至80年代会进入下降期,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会进入上升期。后来,长波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伴随着长周期的一些经验性特点。其中,长期波动衰退期间产生的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和重要发现、发明通常只是在下一次长期高涨开始时才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熊彼特研究的基础上,德国经济学家G・门旅在他的1979年出版的《技术停滞一革新克服衰退》一书中认为,基本技术革新能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劳务,并能开辟新市场和新兴工业部门来提供这些产品和劳务,并认为大约在1825年、1886年、1935年产生了新技术创新群,并产生出全新的产业部门。新的巨大市场使这些部门得以快速增长并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竞争使需求饱和,出现新的技术僵局。只有基础技术创新,产生新的产业部门,才能打破这种“技术僵局”。

目前发生的技术创新即信息革命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特别关注。如法国学者卜勒富里埃也支持技术革新长周期说,但认为同康氏长周期相结合的巨大改革浪潮分别发生在纺织工业(使用蒸汽机),铁路与钢铁工业,汽车、电力、化学工业,石油、飞机和电子工业。正在酝酿中的技术革新浪潮同以往四次长周期革新浪潮不同,它不仅加强了人的物质力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的智力,它的基础是信息和信息技术。

5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新浪潮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群的产生为特征的。以往的技术革新都是以扩大物质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物质生产的能力为特征的,是大机器工业制造能力的提高,是人的体力劳动的节约,是物化劳动和劳动物化的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在技术特点、功能作用和产生的结果,以及产生结果的运行方式和周期规模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如果说,以往的技术革新主要是以革新成果来替代和增强人的体能的话,那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则是用其成果替代和增强人的智能。它使人直接操纵机器的劳动方式变成在人的控制下的智能机器间接操纵机器的劳动联结方式,使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生产自动化与过去产业革命形成的自动化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它产生了庞大的信息产业。历史上经济学家的判断所依据的周期波动规律和产业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渐缩小,信息产业尤其是以知识、智能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在大幅度增长,使得传统产业的衰退与高涨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的影响力减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0%左右,比起工业革命时期的50%以上,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然是大大下降了。传统的、由工业的兴衰决定的经济周期波动必然要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第三次产业的.周期波动将会对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点产生决定性影响。第三产业的周期波动将不取决于固定资本的更新,而取决于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获取方式。在当今的信息网络化时代,新技术、新知识,及其获取方式的创新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工业技术革新的速度。如电话、电报、纸版图书、校园教育,计算机、电视、录像机,计算机与通信综合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网络,光纤通信、多媒体计算机、卫星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全球通信和数据传输网等新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导致新行业、新市场、新需求不断涌现,成为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工业领域,如

计算机集成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和周期发生变化。传统的大机器生产线适应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当生产规模扩大到市场所不能容纳的地步时,就必须更新技术,更新设备,生产新产品以适应新的需要。因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就成为经济由危机、萧条走向复苏、高涨的起点。在计算机控制下的集成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种“柔性”系统,或称“弹性”系统。它在满足市场需求变化时具有及时适应性,可以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制造。它的寿命长短主要由计算机软件决定。设备的改造更新,往往是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计和改进所致。这样,机器设备的更新,更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自然寿命,而不是社会寿命。这就是说,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将使固定资产的寿命延长,从而减缓由于固定资产更新所引发的周期波动。

第四,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生产―体化的发展使从科学发现到相关技术的创新,再到新产品生产的周期发生变化。有资料表明,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到投产所需时间在逐渐缩短,至今已出现一体化趋势。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1885―19间,一项发明从设想、研制到试产的平均时间是30年,从生产上掌握它到投入市场的平均时间是7年,整个周期为37年。1920-1994年间,上述指标相应地缩短为及8年,整个周期为24年;1945-1964年间又相继缩短为9年和5年,整个周期为;而现在,整个周期缩短到以内,甚至不到1年。这种巨大的进步,除了源于高技术本身的“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之外,也与现代企业组织特征有关,即:企业中科技人员比重不断增加,企业成为集中科技人员的主要场所之一。另外,一些企业本身已经成为大型的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的综合性实体,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即贝尔系统),许多信息、技术的重大发明告出自该机构,同时该公司又是美国最大的电话公司。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篇6

一、地理区位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是江苏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南京位于我国黄金水道长江下游中部,横跨长江南北两岸,濒江近海,承东启西,横贯南北。南京地处沿海开发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部,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南京良好的区位,再加上悠久的历史发展,使南京称为长江三角洲除上海以外的最大经济中心。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相接,北枕长江。苏州地理位置优越。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境内河港密布,公路四通八达。横卧北侧的长江是通往外地的重要水运干道。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都是国家一类口岸,其中太仓港还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和苏州工业园区的配套港苏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计15个城市。

苏州紧邻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正好落在上海100公里都市圈的范围内,处在上海的紧密联系圈层内,是上海的强辐射区,经济发展受上海影响较为强烈。

二、交通条件

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在水运方面,南京港位于我国沿长江、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和水运、公路、铁路主要运输通道交汇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枢纽港。在公路方面,全南京市不仅建成了多条通往市外的高速和一级公路,而且实现了“城市成网、城外成环、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框架,南京现有国家级公路4条,省级公路9条,县、乡公路和专用公路近2000条,总里程达6800多公里,基本形成干支相连,城乡贯通的公路网络。沪宁高速公路为苏南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增加了一条便捷的陆上黄金通道。同时南京也拥有华东地区较大的客货两用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苏州紧邻上海,处于长三角的交通接点和沪宁杭、沪苏杭的中心位置,区位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捷。“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同江至三亚、上海至成都线在此相交,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312国道和长江横穿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绕城高速公路环抱苏城,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型开放式的大交通框架。

上海,正如一个巨大的热力源,向它的有效辐射半径,释放其经济带动的势能,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上海周边城市所认可,而接轨大上海无疑成了沪周边城市利用自身区域优势,提升本地经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毗邻上海的苏州已经成了这一策略的最先受惠者。也正是因为苏州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拥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并能够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并转化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使得苏州在接轨上海经济圈这一过程中能成为最先受惠者。

三、支柱产业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目前已成为中国东部地区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苏州有六大支柱产业,分别为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纺织产业、轻工产业、冶金产业、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11%,装备制造产业年均增长233%,占全省比重达到182%,纺织产业年均增长159%,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06%,轻工产业年均增长1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91%,冶金产业年均增长203%,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01%,化工产业年均增长195%,占全省的比重达到164%。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苏州承接上海的产业,同时负责外包。而南京主要是重工业城市,二者在支柱产业上有很大区别。

四、总结

苏州经济规模不断做大,2016年中国评选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可见苏州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已经渐成规模效应。进入新世纪来,渐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区域之一、中国最大的 制造业城市之一、中国最大的外贸进出口地区之一。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迅猛的发展,都得益于上海的辐射。苏州借助自己的区位条件,与上海紧密的关系,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经过多年的积聚,苏州已经具有一定的综合经济实力,这些年苏州GDP发展迅猛,2015年苏州GDP全国排名第七。苏州作为江苏一个重要的城市,带动了江苏的发展,但还称不上是区域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中心,对周边地区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和影响力并不强;因为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才,兼之良好的区位条件,苏州具有很高的经济开放度,在一些领域是新思想、新技术、新体制的创新基地,但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通讯、信息、科教、咨询、商业、市政公用业等方面还不十分发达。而南京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都市,也作为江苏的省会,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与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衡量城市发展不能仅看经济增长速度的数据,更要考虑软实力,南京和苏州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都具有很大潜力。在未来,苏州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基础设施,发挥人才优势,加强自己软实力。(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管驰明,姚士谋,李昌峰.从区位功能和投资环境看南京的发展走向[J].人文地理,2001,16(2):17-21.

[2]赵渺希.全球化进程中长三角区域城市功能的演进[J].经济地理,2012,32(3):51-56.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篇7

一、内涵及发展趋势

(一) 知识经济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 对与有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乎情理的培训、组织以及调配, 使人力、物力时常保持最合适比例, 同时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以及行为进行合乎情理的引导、控制及协调, 并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人能尽其才, 事事能得其人, 人和事能相宜,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二)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走势。

人力资源管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 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这之间世界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然焕然一新,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社会正在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祖辈靠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祖辈的竞争手段也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的变化, 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面临着太多的挑战, 同时也迎接着崭新的空间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加快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态势, 以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和调整战略决断机制, 顺应变革潮流, 方可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 获得优势处于不败之地。

二、存在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 我们的体制改革还没有获得充分的突破, 这是因为管理者头脑中遗存了太多的计划经济观念。观念不变即使是名义上的体制改变了, 仍就像新瓶装老酒, 这就是用旧体制的做法和规则在名义的新体制下做事, 没有树立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一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太过于片面化和简单化, 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单纯的看作是一种技术问题认为只要用一两种工具就能帮助企业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三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重视对本企业具体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诊断。然后就是在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时常常忽略人力资源规划。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多,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 人力资源很容易获取, 所以没有认识到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但是, 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差、质量低, 而质量是无法通过数量来替代的, 好比说, 我国的生物技术人才、IT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都有特别大的缺口。当拓展到新的领域、新的行业、新的业务时, 由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 整体能力的缺乏, 故而导致经营失败, 这就是由于没有人力资源的规划, 一方面缺乏良好的机制来吸引更合适的人才去管理, 另一方面也缺乏在客户服务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实施能力而造成的。

三、对策和建议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配置已慢慢成为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人员计划调配方式的影响也日渐衰落, 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成为影响企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元素。如果要创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 企业就一定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建立系统的培训机构, 使竞争和激励的机制更加健全。逐渐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吸引和留住优秀以人才为本企业服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配置已逐渐成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表现方式,

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采取有效的人才管理方法、方式从内部或从外部引进管理人才, 是企业最为重视的问题。在新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下, 只有结合企业竞争策略和战略目标, 制定人才的发展规划, 深层次的挖掘内部人才潜力。拓宽外部人才的引进渠道,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

薪酬制度也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的一项主要方法, 既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立对员工具有激励力的薪酬管理模式, 就必须要使平均主义思想在计划经济下消失, 让效率和公平结合。为此, 企业薪酬体系应有多种的分配形式, 而且必须要有激励性。员工的薪酬也必须要结合绩效考评。与业绩挂钩, 使各个员工的工资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以及企业贡献的多少紧密得联系在一起, 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四、总结

由此可知, 在科技和信息快速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面临着太多的挑战.只有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酬薪激励制度, 从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未来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顺应历史的潮流,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汪梅, 汪健.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 2010 (30) [1]汪梅, 汪健.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 2010 (30)

[2]李飞.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 2008 (18) [2]李飞.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 2008 (18)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创新 篇8

1. 文化的含义。

文化一词自古已有, 在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动词, 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在西方, “文化”一词在拉丁文原义是指农耕和对植物的栽培;在近代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B·Taylor) , 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这样写道:“从人种志学的观点看,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 企业文化。

海能 (1990) 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角度出发, 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们是组织成员的共同思想体系。彼得斯、沃特曼 (2000) 也认同海能的观点, 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能使公司上下互相协调一致的传统, 为企业员工构建明确的价值观和规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给人们提供崇高的、大展宏图的机会。此外, 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 (1997) 从企业的两个层面的价值观出发, 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各个部门, 至少是企业高级管理者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 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共通的价值观念, 二是部门行为规范。这是价值观视角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总体看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 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3.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综合前述各种描述,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都是文化的要素, 举不胜举。目前主要是以“麦肯锡7S框架”作为分析工具。20世纪70年代, 为了研究战略、组织机构与管理效益的关系问题,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组织两个研究组, 一个是战略研究组, 一个是结构研究组。经过向企业家、理论家求教和深入实际的调查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种明智的管理, 都涉及7个相互关联的变量。这7个变量是:结构、战略、制度、人员、作风、技能、共同价值观。他们把这7个变量用一个结构图来表示, 由于这7个变量的英文都以“S”开始, 因此便称为“麦肯锡7S框架”。

4. 企业文化的类型。

鉴于企业文化是一种庞杂而抽象的概念, 为了研究或测量的需要, 常将企业文化予以分类, 以使企业文化的抽象程度降低。同时, 通过企业文化类型的测量, 达到进一步研究之目的。关于企业文化分类, Schein (1985) 曾说:“多位研究者对文化本身的定义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但因分类方式的不同, 使的企业文化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也有学者喜欢通过对文化的分类, 以求能以整体的观点来观察企业的现象, 而非仅探讨企业文化的个别概念。

5. 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 是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从而形成企业统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进而达成建立企业发展原动力;加强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目标、政策、制度等的贯彻执行力。因此, 总体来看,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少在三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发展壮大的终极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因此, 海尔的“创新、效率”的企业文化激发了所有海尔人的智慧与激情, 所以海尔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扩张;通用以效率为主导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引导了通用公司在经历了一百年以后仍然以每年不低于50%的发展速度继续壮大;可口可乐因为有了可口可乐文化, 所以即使在它所有的厂房全部烧毁也能在一夜之间迅速建立起来。

(2)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维护力, 即是对制度或组织的维护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 而企业文化又承载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文化形成了企业的道德准则补充了企业制度制约的盲点, 而企业文化对于思想的统一又有效地消除了人对于制度控制的抗性!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

3.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行的凝聚力。企业文化让企业内每个成员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是大家在共同完成一项事业, 是在追求崇高的目标奉献自己, 是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协助、共同完成, 于是, 企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不但加强了现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性, 还可以吸引更多有智慧有抱负的人加盟到企业中来。

二、知识经济及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 也不是资本, 而是知识, 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具体来看,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主导经济增长;二是知识工人的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是知识资源具有加速折旧的特征;四是企业的竞争向更高形态发展。

2.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来,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有着共同的理论核心——重视知识。二是企业文化与知识经济有着共同的主题——以人为本。三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特征。

(1) 速度文化特征。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 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 (2) 创新文化的特征。在剧烈变动的时代, 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 敢于大胆创新, 不畏风险的人, 通过自身主体的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3) 虚拟文化的特征。企业经营的虚拟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利用高信息技术手段, 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软件操作系统整合优势资源, 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 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 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 只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 而不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资金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普通工业生产中。 (4) 学习文化特征。企业不再是终身雇用的组织, 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 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 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 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 (5) 融合文化特征。知识经济时代, 各个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在竞争中进行合作。因此, 企业必须不断的融合多元文化。

2. 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更加突出知识和人才;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具备更强的应变能力;三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更加突出创新功能。知识经济条件下, 过去成功的经验已变得无能为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那些经受着知识浪潮洗礼, 在竞争中赢取了主动的企业, 其秘诀就在于他们奉行永远创新的理念, 在于他们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包括产品的创新, 市场的创新, 企业制度的创新, 组织结构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其中占核心地位的是观念的创新, 企业文化的创新。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对策

1.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人本管理为中心。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育人兴企,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创造效益, 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应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从现实中的企业管理文化来看,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就有一个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 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视为广大职工群体, 这个理解无疑是正确的。通过尊重、理解和关心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要解决好以人的什么方面为本的问题。因为人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人有七情六欲, 也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观, 也有人生观;有经济利益, 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属性, 也有社会属性。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本, 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济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 往往过分依赖工资、奖金等外在激励手段, 缺少运用文化手段, 为人锻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举措, 这样的以人为本不可能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以人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 而在人的社会属性中, 又要以人的理想信念为本, 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范畴, 同人的思想观念、本质、需要和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支配人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重点。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 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 通过对企业价值观、经营观念、企业道德观念等总结和提炼而形成。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性。笔者认为, 应侧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1) 宣传教育、舆论导向。要充分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 使企业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形成宣传企业精神的浓厚氛围。并使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让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企业精神的存在, 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在企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 领导者应自觉贯彻企业精神, 按照企业文化规则办事, 以自己的率先垂范来影响职工、教育职工。 (2)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 一直是引导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大张旗鼓地开展选树能够体现本企业精神的先进典型活动, 是培育企业精神、发展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选树先进典型, 既不能求全责备, 又不能搞“高大全”, 而是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看成绩、看主流, 既让职工感到真实、可信, 又让职工感到可学、能学。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 弘扬企业精神, 使之形成广泛的影响。 (3) 严格制度、规范行为。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种精神活动, 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因此, 培育企业精神, 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保障可行的制度, 以严格的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 促使职工养成自觉贯彻企业精神的习惯。

3.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树立创新观念为灵魂。

从微观层面讲,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机制”是一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观念创新。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面临新经济和网络时代,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国际网络、快速反应”的新观念。 (2) 战略创新。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和我国加入WTO等内外环境的变化, 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将融入国际大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内外同行业的佼佼者。因此, 企业文化的战略定位和起步, 必须是全球化的经营战略。 (3) 制度创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从根本上讲, 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不是单纯的一种权利再配置或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而是包括深层次制度变革等因素在内的创新过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 是从重构国有资产, 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出发, 来构造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国有资产的盈利和增值主体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 (4) 机制创新。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之间的沟通和协同, 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来实现, 而市场机制本身也要求企业加强自身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传递、反馈和沟通。健全、灵活、合理、有效的企业经营机制, 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 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反映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4.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知识的共享为支柱。

在以知识的选择、获取、应用、创新为重要特征的新形势下, 企业除应关注个体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外, 更应关注知识的传播与使用, 即构建知识共享型文化。要构建知识共享型文化需致力于以下几项工作。 (1) 建立知识共享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是知识共享的基础, 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Internet网络或在互联网上设立站点以实现知识交流的快速、便捷。 (2) 建立企业知识库。在企业的Internet上设立知识库是实现知识共享必不可少的, 它可大大提高知识共享效率。 (3) 培养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 如通过人员培训传递知识共享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庆典礼仪等创建知识共享氛围等。 (4) 发挥核心管理层的示范作用。企业核心管理层的行为可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 并成为其行动的典范和榜样。因此, 企业核心管理层应通过自身有目的的行为来强化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

五、结论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只有建立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 企业才有可能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以信息技术变革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 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 经济模式有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 从而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外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变化。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 如何认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成为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前提, 在此基础上, 企业才能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根据客观规律办事, 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 构建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 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1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1

[2].彼得·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M]1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89

[3].杰克琳·谢瑞顿, 詹姆斯·L·斯特恩.企业文化:排除企业成功的潜在障碍[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

[4].刘光明.企业文化[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1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员工培训 篇9

一、强化培训观念, 重视企业培训

“性格决定命运, 思路决定出路, 态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 所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要想把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 首先从管理者心理学角度对企业培训的性质、作用、意义、方法等, 必须予以重新的认识, 充分地认识到员工培训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甚至生死存亡的大事, 通过强化培训观念, 重视企业培训, 推行严格生产, 积极争取提高企业形象。企业管理者要从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发现、使用人才, 不断给现有人才“充电”, 着力于继续教育工程有人才的忧患意识, 要明白今天的人才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从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发现、使用人才, 不断给现有人才“充电”, 确保人才发展的连续性, 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不断的加快,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人才、技术的需求逐渐扩大, 加强员工队伍培训迫在眉睫, 但是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 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 长期以来缺乏对职工的劳动技能的再培训和思维方式转变的教育, 僵化的员工观念和企业体制,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机制, 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 企业管理者对培训定位不清, 并不是十分清楚公司人力资源的瓶颈所在, 觉得培训工作是国家的事情与企业无关, 只是简单的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 其实培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一个系统工程。对于一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 决不仅仅只是重视眼前的成本, 他们看到的是远期的收益, 是着力把人才培训当作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来抓的。所以, 要想做好新时期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必须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 应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把端正员工的思想观念作为培训的重点之一。

二、科学地选择受训员工, 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 “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 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 人也是一样, 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企业在培训员时, 既要考虑到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 也要能发挥员工的才能, 必须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 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促进员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三、加强教师资源建设, 促进培训质量提高

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的对象由最初的工程技术人员扩展为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 它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 同时又可以使员工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达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 员工与企业的共羸, 使企业的意志和理念在人文关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灌输企业, 通过专业的发展获得知识, 技能和能力, 达到企业现阶段的要求。所以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基地、培训师资队伍,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使职业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实践环节的老师。为了不使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产生脱节节, 培训教师根据企业经济环境和经营特点不断学习深造不断提升自我。另一方面, 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与仿真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加强攻防对抗综合作战仿真系统的研制步伐, 通过仿真学习, 不仅能全面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且还能让学员切实了解自己所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重视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再培养, 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促进杰出人才大量涌现, 已成为企业的生命和持续发展的依仗, 只有建立完整的培训系统, 对企业各级员工的有效选拔、任用、教育, 才能为企业产品今后的市场地位奠定基础, 才能更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磊.浅谈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安徽建筑, 2008 (4) .

知识经济条件 篇10

一、人的个性发展观与知识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性发展的历史。”[1]而且, 马克思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即“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是完全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生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阶段。”[2]从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看出, 三个阶段的划分理论最终将人的全面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了人的个性自由上。

人的个性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 个人的知识、兴趣和审美能力全方位多向度发展。其次是“作为目的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4]。这是人的个性发展最基本最一般的含义, 这种能力潜藏于每一个个体身上, 并通过每个人的实践活动、艺术活动, 形象思维等表现出来。三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交往和交往形式的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共同作用, 构成了人的个性发展的基本过程,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人的个体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研究对象。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人的发展直接成为个人发展, 重视和尊重个体能力, 鼓励个性自由和解放。“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5]“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另外, 我们还要考虑共性的问题。个性发展必不可少, 还应遵循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唯物辩证法。“全面发展”不单单指个人的发展, 也不单单指在经济中的发展, 而是个人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整体和谐进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也为人的共性和谐提供了机遇。

兴起于上世纪末全球化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的知识经济, 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由于它又是以人的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存储和消费上的经济, 因此, 又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的最重要和第一位资源是人的智力, 因此, 拥有这一资源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的推动力, 很多学者在这一点上已经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逐渐形成共识。知识经济的知识, 不单单局限于学识水平, 还应该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等内容。在智能化和信息化比较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努力促使个人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马克思人的个性发展理论题中应有之义。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的个性的解放意义重大。与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理论相一致, 我们可以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通过人们使用自身劳力或进行劳力合作对自然和资源进行配置和占有, 以人的体力劳动为核心的人的依赖关系, 即自然经济阶段;其次是人们通过广泛的交往和使用先进生产工具来改变自身生产方式, 进而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的商品、工业经济阶段;第三种是以脑力 (智力) 劳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 人们通过对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的配置特别是对知识信息的合理利用, 逐步取代工业经济阶段的短缺资源, 进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经济作为最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是相适应, 相融合的。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人的个性不断得到解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个性发展表现出其独有的特质。

1. 个体劳动智能化

劳动是人类的特性, 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7]个人劳动的知识化、智能化对于经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农耕文明时代, 技术不发达, 教育水平低下,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体劳动力, 生产分配方式也主要是按照对劳力资源的占有而进行的。工业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打破了旧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机器代替传统手工工具, 以动力代替体力、畜力,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渐改变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形成了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技术水平, 扩展了人的文化知识范围, 使人的智力劳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个人付出的劳动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机械式的操作, 而是使用知识, 依靠智力创新, 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从而使人具有了劳动智能化的特点。

2. 人的社会交往形式和范围更加广泛

在经济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 交往对人的个性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性总体说来是人所独有的, 因此, 人的发展必然包含个性的发展, 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所述。但是, 人的发展“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 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范围之内取得的。”[8]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 个人交往受到严重限制, 人与人之间只有简单的小范围的交往, 这种交往所呈现的是一种明显的距离约束。因此, 就有了人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彼此之间关系 (交往) 范围扩大的需求, 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 才能有个人自由。”[9]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兴盛,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 资源的整合和分配也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等, 人的交往范围和方式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个人的才能突破传统社会中的层层障碍得到充分展现, 人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发展。

3. 人的个性能力不断提高

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这意味着人的个性潜能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个体之中。社会客观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不断完善将会激活每个个体中的个性潜质, 促使个性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意味着人的个性将不断得到催化、整合, 促使个人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其个性发展之中, 个人就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主体性。知识经济社会中, 人的能力要求十分严苛, 人的个性能力也需要得到充分激发。相反地, 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完善为人的个性的发展给予了可能, 但是,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10]因此,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人的个性能力的不断提高, 要求人作为经济和社会主体不断挖掘个性潜质, 激发个性能力的提升, 更好地为未来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知识经济与人的个性发展间的互动

重视人的个性自由, 重视知识经济的繁荣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应该如何处理与人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张扬之间的关系, 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一, 知识经济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11]当然, 人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束缚。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将创造更加丰富的生产资料,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的个性将得到充分发展。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讲, 知识经济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 将会使人们的交换行为与范围不断扩大, 进而突破传统的地域和国家界限, 使人不依赖于某个或者某些共同体而独立发展, 个人将更加自主、自由、自立, 从而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 知识经济对人的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首先,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 因此要求每个人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要求每个人不断地进行创新, 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样极易形成自我、功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使得个人的发展走向畸形。其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复杂的体力劳动, 因此就会使人产生只需要发展科技知识而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出现, 人们日常的思维逻辑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虚拟空间中的文化、交往以及价值主流多元化趋势明显, 容易形成“百家齐鸣, 唯我独尊”的局面。这就要求个人在彰显个性的同时, 更加注重文化水平的提升, 注重思维逻辑的合理性, 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意志的坚定。

第三, 人的个性自由需要知识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更加健全的社会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服务体制。如前所述, 人的个性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发展, 而且, 这一发展是以人的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就需要在未来社会将知识摆在极为关键的战略地位, 将知识纳入到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中;就要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依靠土地、资本、机器和劳动等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 转变为依靠知识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就要“经济为知识护航”, 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机制, 培养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保障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就要建立全社会的服务体系, 在基本生活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劳动报酬等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经济投入, 努力消除个人之间的“类差别”, 保障人的个性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和谐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知识、信息技术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不断使人感受到知识经济在理解人、关怀人当中的积极作用和对人的个性的促进作用。

我们现代化建设既要重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应注意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附带的负面效应;既要把这种消极影响适时转化, 又要将人的个性自由融入到知识经济的运行发展过程中, 这样, 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稳步前进。

摘要:人的个性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在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下, 如何更好地发展人及其个性, 是人学现代化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 篇11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理念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新的发展模式是企业的必修难题,企业不能忽视对经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上的漏洞,更新更加适应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维护企业自身的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二、政企分离的内涵及意义

1.政企分离的内涵

政企分离,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的职能与企业的职能的分离。在现代企业的制度中,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根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来把握市场,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不能出于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考虑,以各种身份和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企分离不仅仅是职能上的分离,还应当是政府的运行目标和企业的运行目标的分离,是政府的行政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分离,更是政府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机构和企业作为资产权益所有者的分离。

2.政企分离的意义

伴随国家的计划经济,政企一体曾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但政企分离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提出来。实现政企分离,能够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划分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经济组织的权限,从根本上杜绝同一政府机构既承担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又承担行政职能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政企分离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上有所欠缺

政企分离后,企业实行自行管理模式,更多的企业管理高层把关注点放在了生产经营活动上,忽视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企业在思想上的放松,致使管理制度漏洞百出,无法发挥其作用,即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加大,有的企业认识到了管理制度上的重要性,但是对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的问题上没有经验,甚至照搬照抄原来的制度规范,同时,企业的用人制度不够规范,依旧依靠领导的个人喜好,裙带关系无法避免,造成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不高,各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强,工作积极性缺乏,行动力迟缓,办事效率低下,无法贯彻执行企业的要求,落实工作难以展开。

2.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我国摆脱计划经济建立新的市场经济模式时间尚短,发展虽然迅速但经验不足,很多企业的组织结构依旧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模式,有的企业甚至一直沿用至今,无法适应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威胁。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企业不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不创新则止步不前。企业的管理部门缺乏灵活性,面对新的形势下的挑战局限于曾经的经验和教条,迎合不了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造成资源上的枯竭,使经济管理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四、改善政企分离后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1.经济管理应突出人本化和民主化

经济管理模式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快慢,经济管理模式除了要适应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外,还需考虑国家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符合我国宏观上的经济目标,更要实际地考虑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避免空泛模式[3]。企业除了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外,更应该注意的是建立高效的经济管理模式,科学的用人制度,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对企业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企业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企业员工同样具有发言权,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

2.管理理念要推陈出新

企业虽然在社会主义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下遇到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符合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的是企业应当摒弃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必须不断地根据市场上的需求,调整企业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多变复杂的市场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管理理念必须与时俱进,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同时,企业应该鼓励创新,不能停留在以技术为先的层面上,要双管齐下,逐步确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优势地位。

五、结语

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涉及方方面面,要想完善如今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填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上的缺失,优化企业的固有组织结构,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逐步完善经济管理模式,与过去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告别,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张万秀.探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23):54.

[2]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7(No.51901):84-86.

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 篇12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占主导地位。而且经济的发展, 也出现巨大变化, 如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 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 大大增大;电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 使会计信息处理与传递的速度愈来愈快;企业员工以高智力的人材为主体;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正在加速占领市场。传统财务管理, 难以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要求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

1、在知识经济中, 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企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张,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也不再局限于企业所在的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已经使全球的经济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今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利用因特网可以对任何地方的商品、服务、信息进行交易, 网络已经把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企业活动的地域界限逐步消失。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密切关注全球的经济变动情况, 了解各类信息, 使企业在整个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2、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主体, 对企业的资本金流动过程进行管理。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 参与经济活动, 履行经济责任与义务。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局限于企业法人, 从其资金活动出发, 进行预测、分析和决策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加强, “媒体空间”中的财务管理主体会越来越多, 外延也愈发难以界定。因此“网上实体”的出现及其扩散效应, 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依附的空间更加变幻莫测。

3、建立网络财务, 知识经济时代, 面临信息日益集成的严峻考验。

企业各信息子系统的分工, 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应建立网络财务的技术构架, 将各个分立的信息子系统, 集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财务的特点在于:其一, 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为使企业的业务活动同财务资源相结合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需要运用网络技术。其二, 在线管理。为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管理与监控, 及时部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并作出财务安排, 通过快捷、准确的在线管理, 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三, 电子商务。这预示着企业财务管理从思想观念到方式手段, 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

三、知识经济要求风险管理方法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 表现在: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 会扩大投资开发风险;企业内部财务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 如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 知识资产推销方法的选择, 会使现有资本结构不稳定, 技术资本的泄密、流失、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 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

因此, 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风险管理, 确定风险管理目标, 建立风险的计量、分析、报告和监督系统, 以便采取恰当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知识经济要求财务分析内容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 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 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 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因此,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对知识资本的分析, 即评估知识资本的价值, 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 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 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知识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同时, 应设立一系列知识资本考核指标, 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知识资本成本率、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指标。

五、知识经济要求财务分配方式创新

财务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 在工业经济时代, 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利润分配额的多少。随着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知识资产逐渐转变成为财务分配的轴心, 因此财务分配方式也必须创新, 确立知识资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地位, 使掌握知识及利用知识能力较强的职员在总体上分享更多的企业利润。

六、知识经济要求财务报告内容创新

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挑战, 传统财务报告内容把重点放在物质资产上, 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些知识资本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 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只有对企业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进行充分揭示, 才能体现企业的整体价值, 使财务报告客观、公正、公允、实用, 满足财务报务使用者的需要。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财务管理的思想、手段和方法, 都面临新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对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改革。本文将浅要谈谈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上一篇:十一五下一篇: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