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2024-08-30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精选12篇)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1

就当前来看, 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其主要是在各国之间贸易量不断增加及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中而逐步形成。同时, 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 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促进各国之间经济交易顺利开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因此, 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制定, 对促进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就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学分别进行探讨, 以供参考。

一、探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其经济交易过程愈发呈现全球性特征, 尤其在市场、技术及经济等形式上面, 久而久之便会逐渐减少地方性、民族性等特征[1]。如此看来, 经济全球化可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一, 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经济来往, 以及促使各国国内经济规则维持一致, 进一步优化世界经济发展。第二, 不仅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 还使得以往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体制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一体。第三, 促使各国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渐加强, 并且对世界经济形成强有力地约束和规制。总的来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 并形成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其生产与发展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增长与各国对贸易活动的干预逐步增强而形成。

二、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的联系

最近几年, 由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显著。所以, 这便要求各国之间在进行经济贸易来往时, 既要考虑到自身利益, 还必须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利益[2]。鉴于此, 我国《民法通则》中就有明确法律规定, 同时为了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也作出了相应的改进, 其中包括: (1)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不仅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还促使各方经济活动及交易更加和谐及稳定。因此, 在没有特殊要求下, 不应随意调整经济活动, 以免制约其他经济活动。 (2) 当前, 国际经济法不再受到其他体制的影响, 且其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 从而使得国内及国际法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变。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学的变化

(一) 促进国际商法统一进程日益加快

众所周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商人的经济交易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并且速度惊人, 因此为了保证交易顺利进行, 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使得国际商法的统一化刻不容缓[3]。据目前形式来看, 国际商法的统一有了一定的发展, 其中国际商会逐步确定商人间的习惯法, 并将其制定成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相关规定制度, 从而有助于商人们跨国行商的行为更具便捷性。另外, 国际商法的统一, 促使各国国内立法中, 全方位的考虑到与国际相连, 进而制定出诸多得到认可的法律法规。

(二) 弱化各国经济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 各国的经济主权逐渐形成相对趋势, 并且一些非国家行为体也逐渐参与进本属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事务当中, 尤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公司等影响最为显著[4]。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逐步扩大, 并深入至各国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 以及形成相对深远的影响。

四、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 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同时, 随着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 国际经济法应当得到逐步完善, 并且不断适应当今新的挑战。总的来说, 国际经济法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为:新旧两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后如何确保国家经济独立。因此, 为了迎接新的挑战, 国际经济法必须在新矛盾及挑战中逐渐完善自己, 从而保障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 必须重视国际经济法的积极作用。一方面, 需要各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 应当强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另一方面, 合理利用国际经济法, 使其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则必须强化国际经济法, 并且根据国家国情制定出科学的经济策略, 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相互融合。

摘要:现如今,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又伴随着巨大的挑战。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 国际经济法是受其影响最深的法律部门, 但在当前发展趋势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国际经济法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及新的问题。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 并针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 以期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学,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珊.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43-45.

[2]王广辉.浅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经济法[J].市场研究, 2014 (09) :38.

[3]薛亦飒.简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J].法制博览, 2015 (09) :89-90.

[4]朱兆敏.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新论[J].国际商务研究, 2015, 36 (205) :52-60.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2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及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生产活动全球化、跨国公司高速发展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等一系列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特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必须采取立足自强,发展周边,加快对外开放的速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放在重要位置等对策,才能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便更快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 者:何传添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刊 名:国际经贸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年,卷(期): 16(2) 分类号:F7 关键词: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有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的经济联盟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问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4

全球化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将全世界的产品和经济金融市场整合起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贸易和FDI流入呈现大幅增加。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据统计资料显示, 从1978年到2008年,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现象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他们很自然地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起促进作用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各地区发展存在着的差异。全球化只是与扩大的不平等同时发生, 还是促进了这一现象?

2 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讨论非常激烈。然而, 许多关于全球化和不平等的文献仅关注发达国家, 极少的研究关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区域不平等的影响。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 不仅涌现出了大量构造模型的理论文献, 而且也不乏将理论模型付诸于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林毅夫 (1998) 采用基尼系数测度了中国的地区差距, 发现1986-1990年间, 中国的地区差距上升幅度并不明显, 1990年以后的上升幅度略大。蔡昉, 都阳 (2000) 认为人力资本的初始秉赋, 市场机制的利用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原因。此外贺灿飞等 (2004) 用Theil系数衡量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省区经济差异的总体趋势是1978-1990年省区差异缩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扩大。

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衡量、形成及经济全球化对其的影响。但是这些文献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研究的时间段基本上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在空间范围上大多数集中在地区间的差异;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关注点在收入不平等上。本文采用1978-2012年中国29个省市的区域数据,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估计经济全球化和其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型分析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贸易和FDI流入呈现大幅增加。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 到1988年便突破了1000亿美元, 到2012年更是达到了36000多亿美元。而FDI的流入更是惊人。它在1978年时几乎为0, 到1994年时高达6.03%, 然后到2012年下降至1.36%。中国的外贸和直接投资的激增伴随着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带来了中国经济在34年里实际GDP超过24倍增长。对外贸易和FDI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许多研究表明贸易和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成就。以外资的影响为例, 它可为投资地带来资本、技术和就业机会, 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变化;可加强投资地的竞争优势,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 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法规和体制改革等等。然而, 经济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分配到不同地区。从基尼系数可以看出, 区域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19增到2002年的0.27, 到2005年甚至达到0.49。尽管区域不平等的上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外贸和直接投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开放度和FDI与区域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然而, 我们不能简单推断出原因, 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着区域不平等。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系统的框架来量化诸多因素对区域不平等的促进作用。

在本文中, 我们使用面板数据集, 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了一个间接的方法来量化FDI和经济开放度对增长和区域不平等的影响。本文对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以缓解异方差。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 y是GDP总量;a是截距项;l是劳动投入;KD是国内资本存量;KF是国外资本存量;Edu是教育变量;Trade是贸易占GDP的比重, 即开放度;Post是邮电业务总量, 代表基础设施;βi是要估计的参数。误差项代表对产出的随机冲击, 与其他变量不相关。

4 数据和实证结果

本文数据样本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78-2012年面板数据, 其中, 不包括西藏自治区数据, 重庆市数据并入四川省数据分析。本文分析所用的所有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978-2012年有关各期。进入模型分析中的各统计量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劳动投入L:以各省份就业人数代替。

国内资本存量KD,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算方法是Goldsmith开创的永续盘存法。定义t时的资本存量的估计公式为:

其中i指第i个省区市, 式 (2) 涉及以下四个变量:当年投资额I;投资品价格指数, 以便折算到不变价格;折旧率δ;基准年资本存量K。对于当年投资额的选取, 本文参考单豪杰的方法, 即选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投资额, 价格指数Pt是累计价格指数, 是以1978年为基期, 然后根据固定资产的年度价格指数推导出来的。1991年以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本文对于1992年以前的价格指数使用各省投资隐含平减指数代替。δ为资本折旧率。在分省的估算中折旧率统一取10.96% (单豪杰, 2008) 。基期的资本存量的初始价值, 也参考了单豪杰的研究工作中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

国外资本存量KF, 以各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额 (FDI) 数据代替,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以美元为计价单位, 在模型分析中, 把以美元计价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乘以当年人民币汇率均价换算成以人民币计价的实际利用外资额FDI。

教育Edu:衡量教育水准的标准很多, 本文以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衡量。教育也作为一种投入是抓住了新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的影响。

开放度Trade:贸易 (进出口总额) 占GDP的比值表示, 其中进出口总额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省区的进口值与出口值之和。

我们先进行回归得到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值, 同时为了考察2001年加入WTO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无影响, 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制度虚拟变量, 令各省市2001年及以后的数值为1。还引入了一个区域虚拟变量, 把中国省区划分为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 以内陆省份为参照系, 引入沿海虚拟变量Coastal, 重新估算模型, 分别考察了FDI和贸易对经济的区域效应。结果在表1中。

注:括号中的数为t统计量;*** (**、*) 表示在1% (5%、10%)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在模型1中, 我们只考虑了衡量经济全球化的两个变量, 发现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 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而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的回归系数虽然符号为正, 但是并不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一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区域差距程度也越高。在模型2中, 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投入, 结果与模型1基本相同, 对外开放依然显著, 而外商直接投资变量符号依然为正, 同时仍然是不显著的。在模型3、模型4和模型5中, 我们依次在上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三个变量, 结果发现, 三个变量都在统计上显著, 并且其符号均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即国内资本存量的提高会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程度的提高;地区越是重视人力资本, 即教育水平越高, 其经济增长差异程度就会越低, 即教育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扩大;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提高。从模型1到模型5, 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变量始终是高度显著的, 符号为正, 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以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度量的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会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程度的上升。在模型6中, 制度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 说明加入WTO这项制度会减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模型7中, 沿海地区虚拟变量与开放度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且显著, 表明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不如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模型8中, 沿海地区虚拟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且显著, 说明沿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大于内陆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6) :3-10.

[2]蔡昉,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

[3]贺灿飞, 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 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 2004, (8) :8-17.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5

经济全球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各国不得不面对的客观事实,而因其对各国的影响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对此,发达国家多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资本、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带来了市场的扩大、效率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注意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造成的威胁,全球化进程不平衡造成的贫富分化,对人类环境的更大破坏,以及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而产生的各种国际矛盾和冲突。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也反映到了各国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不同对策上:前者调整政策,修订法律,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化之中;而后者则多采取谨慎、批判的态度,贸易保护主义、排外浪潮屡见不鲜。综上,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目前各国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正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而我们要在这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则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进程对传统制度、秩序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举措和规范。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 Globalization)一词可以追溯到197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但是,直到90年代以后,全球化一词才真正被广泛使用。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进程,在这种进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限制,而成为全球性的。这种“全球化”多表现在经济领域,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多指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范围涉及从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到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环境保护,打击国际犯罪、移民,劳动保护等许多领域。

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体化,是以市场经济为特点的跨国界经济交流与交往。其形成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种因素长期以来共同发展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资本和市场天生具有的不断扩展、膨胀的本质促使之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是全球性、无国界市场成为可能。另外,跨国公司在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值得肯定的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积极的开放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几个国际经济法问题

上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关系这样那样的变化,必然要求新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加以调整,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

经济主权,作为国际法意义上国家主权的一个方面,是指国家有完全的自由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运行规则、制度规范,而不受制于他国的权利。上面提到过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它必然要求全球运用统一的市场规则。反映在法律中,即要求各国法律制度的趋同化(这也便是学者们所争论的法律全球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为障碍,保证正常的经济流转,达到效率最大化。而达到这种趋同化的运作方式便是改变国内法律规范中与全球经济活动规则相冲突的部分。否则,便将被抛到全球经济增长的边缘,永远与贫穷为伴。“自我封闭”的后果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明证,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也不例外。目前,反映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的有关条约的缔结(如WTO),给缔约国发挥经济主权提出保留的空间就越来越少了。这说明,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服从它的统一化规则,经济主权应做出一些让步。

但法律的这种趋同化并不意味着主权的侵蚀和丧失。如何客观地看待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权?首先,国际商业交易的根本特点在于涉及不同法律的适用问题。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整,都离不开跨国、跨法域的前提。这说明,无论国际关系发展如何,无论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到什么程度,无论人权多么重要,至少在国家或法域存在的条件下,一国主权不会消失。否认了主权,就无法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日益加深的条件下,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如今,国际贸易、投资、信贷等经济交往不限于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关系,而大量的是各国民间交往、民间同国家的政府或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其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已非传统的国际法或国内法某一单独分科所能解决,这就使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作用,越来越显得不可忽视。这样,一部反映国际经济新秩序,包括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庞大的、独立的国际经济法体系就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反映出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因此,在承认、尊重各国经济主权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国的经济主权,即根据其国家利益处理国际经济事务的权力,尤其在解决国际经济争端方面,使得在双边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被滥用的在国强国的经济权力让位于多边规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利大于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运行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加以运用,维护其经济利益,就是例证。

三、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产生

一切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理论总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实践需要而产生的;关于法学分科的理论也不例外。国际经济法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首先就是因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给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空前迅速发展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国际融资、国际税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许多方面。自18世纪以来,世界对外贸易就在数量上存在长期增长的趋势,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贸易出口相对于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是长期滞后的。这反映了生产国际化还停留在低级的、肤浅的水平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贸易增长率一贯地、持续地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反映了生产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强劲趋势。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越小,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西方国家中的小国如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都在2/5以上。

在世界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金融业务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货物贸易。种种世界经济现象表明,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已经越来越直接地、深刻地影响到平常人的工作、收入、消费和生活。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国际经济法律知识的需要,国际经济法必然要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法律学科。

(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最近二百年的`历史证明,各国经济都不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孤立运转。在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之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状况都会对国别经济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各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关系的内涵、形式和数量不断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必须随着调整;如果国际经济法律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践,国际经济关系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国际经济类法律规范的成功助长了人们发展这类法律的热情,这类法律的迅速增加成为战后世界法律史的一大特征。今天世界上的国际经济法律规范已经如此规模庞大,以至于不可能有人能够在该领域内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专家。国际经济法学科也不得不分成许多分支,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税法等。应该说,国际经济类法律规范的大量涌现,为国际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奠定了法律渊源的基础。

从法律渊源来看,国际经济法的内容,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的产生同西方经济学兴盛及其对法学的渗透是分不开的。例如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秩序规则的GATT/WTO法律,它们所包含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原则等,都是直接从国际经济学中吸收来的。

从历史上看,国际经济法的前身是中世纪的商法,这是主要建立在商事习惯和惯例基础上的国际性商人习惯法。但是,由于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国家强调行使主权,重商主义经济学说风靡三个世纪之久(16-18世纪)。国家干预商人的贸易活动,商法的发展遭到挫折。从18世纪开始,欧洲各国把商人习惯法纳入各自的国内法,作为一项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商法停止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社会开始尝试制定统一的国际商事规则,战后以来,大批国际经济统一法以条约和惯例的方式出现。在世界经济秩序趋向法制化、国际经济统一法又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国的涉外经济立法不仅有义务同自己所参加的国际条约保持一致,也不能不同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否则就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对,或者让本国企业丧失生意与利润。因此各国涉外经济法就不能不成为国际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篇6

关键词:全球化;爱国主义;新含义;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交往将不断增多,国界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人服务于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人出国。要使人们的行为不损害国家利益,有利于国家建设,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爱国,这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与实质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对爱国主义的一个概括性的表达。对爱国主义的传统表达是,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感情。国家是具体的,因而,爱国主义也是具体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穿梭于世界各国之间,频繁地与其他国家打交道,不可避免地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世界各国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爱国主义必须被赋予新的含义:第一,爱国必须接受祖国的社会制度,接受祖国执政党的领导。第二,爱国必须树立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第三,爱国必须正确对待国货,维护民族品牌。第四,爱国必须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形象。爱国主义是人的一种感情,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是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中表现出来的。在氏族时期人们以氏族为集体,捍卫氏族的共同利益;在部落及部落联盟时期人们处于一种比较复杂的二元集体中,既要捍卫氏族或部落的利益,又要捍卫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利益;在民族国家时期,人们既要照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利益,又要维护国家的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国家集团,人们既要考虑国家利益,又要考虑国家集团的利益。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国家集团都只不过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存在的一种足以保护或扩大一部分人的共同利益的集体。国家正是现阶段足以保护和扩大本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一种利益共同体。

二、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在全球销售、资本在全球流动、信息为全球共享、人权为全球共谋——这的确是一幅美好的景象。事实上,的确有不少人离开自己的祖国,在其他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会习惯这个国家的生活,甚至会对这个国家产生一定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对爱国主义产生了怀疑,认为现在全世界都成了地球村了,还谈什么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呢?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个人利益与国家更是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更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更加凸显出来,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今天,国家不仅能够凝聚本民族的意志、动员本民族的力量,而且是本民族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尽管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某些方面的职能产生了挑战,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未变,国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集中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未变。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今天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以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无论是区域经济联盟,还是跨国公司,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体地位。再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保障力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事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大国的影响和控制,损害别国利益,特别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引起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整合民族资源,在一定的框架下保护民族经济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抗衡大国控制、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无可替代的权威力量。最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国家更是肆无忌惮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他们的民主、人权,有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西方某些大国更是把中国看作潜在的竞争对手,妄图西化和分化中国,不论他们对中国采取何种斗争策略,西化和分化(实质上是弱化)中国的战略始终未变。

2.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个人利益与国家更是息息相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依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越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在争取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及其他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国家越强大,为本国公民争取的权益也就越大,本国公民的权益也就越有保障。2009年5月,在墨西哥大规模发生H1N1型流感期间,中国派包机接回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人们更容易体会国家对个人的关照是多么重要。到墨西哥工作的南京姑娘冉向书说:“我觉得祖国就在身边!”一位从利比亚归来的荆州老乡在讲述从利比亚归国的经历时说:“当我们畅通无阻地上车、上船、上飞机时,我们看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侨民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为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正因为此,越是远离祖国,“祖国——父母之邦”的感受愈深,人们就越是想念祖国,人们的爱国热情也就越高。

3.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无处不在。在现代国家,“以民为本”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当公民遇到困难时,就感觉到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温暖。在平时,国家通过法律,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人们在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下幸福生活——这就是国家的责任。如果国家面临分裂、战争等不幸,国家或许没有能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但当公民遇到困难时,政府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帮助公民解决困难,这一点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共识和责任。当公民遇到灾难时,国家倾注全力投入抗灾,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帮助受灾人民重建家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国家领导人都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倾注全国的人力物力,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通过组织灾区重建、对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辅导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抚慰着灾区人民的心灵,使灾区人民重拾信心,建设自己的家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坚强有力的后盾,人们难以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冷战思维、种族歧视阴魂未散。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喜悦之中,然而,西方国家的政客们却没有忘记冷战,也没有忘记“文明的冲突”。不管其他国家、民族、种族、宗教背景的人们如何归顺于西方的“普世价值”之下,不管西方人如何标榜自己如何地宽容,其实,在一些国家,种族主义阴魂仍然没有散去。国家、民族仍然是人们最基本的立足点。美籍华人麦大志、李文、李李·黄和陈跃强等人在西方国家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 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 全球化条件下, 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 既有矛盾也有统一, 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 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 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 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 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 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如果处理不当, 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 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 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 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 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 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 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 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 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 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 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 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 风险是很难规避的,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 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 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 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 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 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 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 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 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 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 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 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 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 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 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 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 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 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 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 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 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 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 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 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 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 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 相辅相成, 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 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 2004 (15)

[3]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试议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篇8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90年代得到认可, 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概念, 大部分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及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 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 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

全球经济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 若处理不当, 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

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 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特权的共同机构, 进行长期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 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 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 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 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 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推行必要的措施, 实现一体化目标, 是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 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 同时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 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 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 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很显然,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推动又有阻碍双重作用。相比较来说, 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很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 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因为, 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提高其区域经济效益, 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依存。而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所以, 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强化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 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不惜代价阻止其他区域或国家产品进入。这一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综上所述,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 但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它们会慢慢形成互补,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造了统一的市场环境, 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坚信, 在全球化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 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得以良性发展, 最终推动世界经济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Z].

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篇9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展开紧密的交往与合作, 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了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竞争与制约的局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雏形 )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0世纪以后, 特别是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尤其是在90年代以后, 其发展迅速更是突飞猛进, 具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二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三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清了政治障碍;四是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 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疏通商品流通渠道;五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迅速推进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贸易的全球化;二是生产的全球化;三是资本的全球化;四是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在经过以上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另一方面, 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正如我们所知经济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 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其中,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使得他们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成为最大的经济受益者,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带来的既是机遇, 同时更是一种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而位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也不例外。

总之,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机遇表现为有利于资本、知识、技术、人才的流动, 促进经济发展;挑战, 加剧了南北贫富分化, 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空前的巨大挑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的发生, 一步步演化和扩大, 最终成为了一场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对危机,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 中国政府更是这场危机中的主角, 因此, 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应该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 大体表现以下几点: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无法阻挡的, 需要政府以及相关人员采取一种积极应对的态度, 化解危机, 接受挑战, 变危机为机遇。其次, 中国要抓住这一机遇, 结合我国的具体的国情, 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并且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第三, 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以及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风险, 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第四, 中国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团结, 一起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共同斗争, 使得当下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得到改善。总之, 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 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迎接挑战, 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方法和对策

1.立足于我国国情, 加速我国经济改革

首先, 我国要认清自己的经济实力, 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共同主宰世界经济, 认真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从中发现我国经济体制中, 以及经济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优势,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并且要依靠发达国家的力量, 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 要对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进行分析, 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 加强我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第三, 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这一优势作用, 分析我国贸易总协定中存在的缺陷, 设立法律性强制措施, 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全面解决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中的贸易纠纷, 实现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第四, 在运行我国经济过程中, 要基于规则而非强权的基础上,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 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健全经济体制, 扩大对外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经济要想在世界经济中生存与发展, 就一定要健全经济体制, 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 要完善各项经济体制, 保证我国经济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与世界贸易体系相吻合;同时, 还要建立和完善各项争端解决机制, 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往来中发生纠纷, 提供公平合理的和建设性的解决贸易纠纷方案, 在经济往来中, 不能因为畏惧经济纠纷而退缩。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边贸易, 根据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需求, 逐渐取消贸易壁垒, 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更广泛的贸易往来, 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 通过贸易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其次, 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至“十五”末期, 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已达到72.3%, 私营企业法律单位600万家, 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80%, 个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3/4以上。而这些正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刺激, 因此, 需要我国在此基础上, 要加强与国外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往来, 带动和刺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实力。

3.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 逐步发展中国市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其中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弊端是, 使得国内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受到国外经济的巨大冲击。有利之处就是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 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其优势作用, 扬长避短,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另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需要将其优势作用与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起来, 构建一个系统性核心工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这也是解决我国其他社会问题的关键。同时, 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运用到经济发展, 认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以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出发点, 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4.提高风险意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 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 建立各种风险防范机制, 加快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 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改善人民生活,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发挥其优越性, 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另一方面, 要通过经济的发展, 保持我国社会稳定,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在世界经济领域中, 掌握国际斗争主动权, 实现我国更好更快发展。其次,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认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因此,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还要运用科学的发展理念, 做到以人为本, 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处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科学地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为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才能推动我国社会走上全面和谐发展道路。第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 要全面解决好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努力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积极创立民族品牌, 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化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强化风险意识, 勇于挑战, 同时,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原则, 不能过于依赖发达国家, 采取有效措施, 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 使我国屹立于世界经济的领头地位。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为中国的经济全球化疏通了渠道, 但同时, 也对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背景,经济发展,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明辉.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2]陈辉.崇阳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经济全球化与名牌产品创建 篇10

一、创建名牌产品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 使世界各国的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 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控制和全球市场争夺、其他国家广泛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优势的一种潮流。这种潮流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全球化。主要表现是, 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 资本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空前活跃。国际金融市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

三是国际贸易迅速提高了各国对国际经济的依赖度。国际贸易内容不断增加, 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服务领域。同时, 贸易规模迅猛扩大。世界贸易正以高于世界生产1.5到2倍的速度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 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 是跨国公司之间以相互购并、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等方式绕开关税壁垒和国家之间其他方面的障碍, 在生产、金融、贸易等领域不断进行全球扩张。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1999年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共计389892.8亿美元, 公司平均资产额779.8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6472.3亿元;营业总收入共计114634.1亿美元, 公司平均营业收入229.3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1902.9亿元;利润总额共计4402.7亿美元, 公司平均利润8.8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73.1亿元。有人统计, 如果把世界上国家和跨国公司的经济总量比较, 国家占49%, 而跨国公司占到51%。其次, 是跨国公司本身数量规模的扩张。据联合国统计, 1976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公司才422家。而1999年排位世界第500家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已达到89.02亿美元。在70年代末期跨国公司仅有1万多家、海外分支机构10万余家;1997年分别达到53万家和45万家, 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达3.5万亿美元, 总资产12.6万亿美元, 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25%, 出口额更高达7万亿美元, 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98年11月10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98世界投资报告》断言:巨型规模的跨国公司将主宰未来全球的经济。 (《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 孙立堂, 2000年4月, www.dajun.com.cn)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包括:通过资源要素的世界性流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扩张中实现成熟产业和技术转移, 有利于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 缩短技术研究和应用周期;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提升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水平, 特别有利于促进落后国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各个国家都根据自然资源禀赋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业发展情况取长补短, 获得相对优势和相对利益, 并通过相互经济交往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全力创建名牌产品

我们必须看到,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言是相对的。经济全球化是企业竞争跨越国界的结果, 是国家竞争的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家经济质量的比赛和较量, 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获得的利益及利益的多少, 取决于其经济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异。

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 集中表现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所交换产品品位的差异。目前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 发生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 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一种是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 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另一种, 是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 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迄今为止, 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 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重要分工形式。水平型国际分工, 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 分为产业内“差异产品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 即不同产业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水平型国际分工, 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主要以垂直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无论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 产品在技术密集程度、劳动密集程度、附加值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率为9.4%, 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 与1989年相比, 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 高技术产品、高竞争力服务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过小。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及产品, 基本上是适合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1992年~1999年间, 平均出口额占同期工业产品总出口额的36.1%, 其中又以“服装业”产品比重最高, 为24.6% (《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 张伟, 《统计研究》, 2001年12月) 。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我国正处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转折点上, 正处在培育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所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应竭尽全力创建名牌产品, 特别是创建世界名牌产品, 在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创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创建名牌产品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创建名牌产品, 是我国产品鼎立于世界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创造名牌产品的困难重重, 任务艰巨。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1.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

名牌产品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世界级名牌产品。世界名牌产品是在国家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来自两个市场同类产品的6种竞争压力和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一是国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上国外同类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二是国际市场上的三种压力:国际市场上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国际市场上国内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和国际市场上同类非名牌产品的竞争压力。两种非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 是指非同类替代产品和互补产品由于调整价格等策略形成的威胁。因此, 跨国经营的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忽视国内市场经营会造成后方空隙, 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从而使国际市场失去可靠而稳定的基础。不重视国际市场经营又会降低国际化经营程度, 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级名牌产品。两者相比, 我国更应该提高名牌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 1991年世界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名55位的蒂森公司, 1989年销售收入为340亿德国马克, 其中48%来自国外;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990年销售收入的44%来自国外。肯德基在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0多家分店, 1993年销售额71亿美元, 其中37亿来自海外, 占销售额的52%。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 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企业多达一半以上, 其中可口可乐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占70% (利润80%来自海外) , 而雀巢和飞利浦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相比之下, 青岛海尔集团, 1996年销售收入62亿人民币, 出品创汇5700万美元, 外销比例也不到10%。 (《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 党宝珍, 《今日浙江》, 2001年03期。)

可见, 我国名牌产品更应该加强国际化经营, 提高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和知名度。

2. 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是制约名牌产品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决定名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总体而言, 我国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 与国外同类先进技术有较大的差距。有关资料表明:从我国企业整体技术装备方面来看, 大约只有20%左右达到国际20世纪60至80年代水平, 而其余80%是40至50年代水平, 甚至还有30年的设备 (《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 党宝珍, 《今日浙江》, 2001年03期) 。《洛桑报告》分析构成科技要素的26个单项指标中, 与企业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就有15个。与参评的其他46个国家 (地区) 相比, 我国这15个指标的排名普遍靠后, 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指标排在30位以外。这些都说明, 我国在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方面赶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还有一段路程 (《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 赵明, 国研网, 2000年07月06日) 。近几年来, 我国主要名牌消费品有了快速发展, 有不少名牌产品甚至走向世界, 这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的过程中, 必须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 要进一步认识技术引进对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 制定有控制的技术引进战略, 继续引进关联效应大、行业空白或急需、有市场前景的技术, 以促进和支撑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 加快我国企业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步伐。另一方面, 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和大国地位, 决定了我国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改革开放20多年, 我国企业引进的技术规模和技术质量都达到了在许多行业足以开展自我技术创新的需要, 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队伍, 有能力通过自我技术创新推进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现在缺乏的是社会创新机制、社会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专家刘世锦提出, 中国应发挥“特大型国家”的竞争优势。这种“特大型国家”优势不仅仅是大市场优势, 也包括独立技术开发能力的优势。因此, 创建名牌产品尤其是创建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和国际名牌企业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的技术创新。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 选择优势技术行业和新生行业制定远期技术创新战略, 确定远期技术创新目标, 争取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从这个角度看,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焦点首先应该是“科教兴企”。现在有一种倾向, 认为自我技术创新成本高、周期长, 通过发展“三资企业”同样能达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目的。可以设想, 中国如果没有技术创新, 名牌产品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 就永远在世界名牌产品群中没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仅靠“三资企业”不符合大国的风范。

3. 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好酒不怕巷子深”, 是对小商品经济条件下近距离销售的质地优良产品的一种赞美。在经济信息化的今天, 优质商品、名牌产品也需要广泛传递信息。实践中有两种偏激的认识和做法:一是仍然奉行“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 认为只要质量稳定、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就会有市场, 做促销是一种浪费。二是认为“促销出名牌”, 坚持大量做广告就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把广告作为强化市场竞争的法宝, 把产品市场的竞争等同于广告形式的竞争。这两种认识都不利于创建名牌产品。按第一种观点难以创建名牌产品, 现在市场上雷同产品多、远距离销售多, 增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消费者不了解产品信息就不会认知购买。按第二种观念更难以创建名牌产品, 企业通过媒体传递产品信息的目的是让有购买能力和欲望的潜在用户接受这种信息, 认识和比较产品带来的效用价值, 激起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必要的, 在短期内也有重要作用。但在理智消费的今天用户已不像过去那样容易受广告的诱惑, 过多过滥的特别是不真实的广告已使人讨厌甚至被视为一种“文化污染”。少数片面追求广告效应和急于营造名牌产品的做法已受到市场的惩罚。创建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以质量为依托, 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强化广告促销手段。

4. 正确认识和处理“创”与“保”的关系

“创”名牌产品和“保”名牌产品, 都是企业创建名牌产品不可缺少的过程。“创”是基础过程, “保”是延续过程, 两者缺一都会对名牌产品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创”有“虚创”和“实创”。“虚创”是指通过广告、推销等方式将一般产品“包装”为名牌产品的过程, 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名牌产品创建。“实创”是指根据名牌产品成长规律, 一步一个脚印铸造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形象、积累品牌价值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社会贡献率的过程。目前企业“创”名牌产品的途径主要有:争夺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强化管理、联姻结盟等。但有些企业由于对“保”的重视程度不够, 使辛辛苦苦创立的名牌产品过早地成为“昔日黄花”。但无论是企业保护、地方保护和国家保护, 都难以真正形成保护名牌产品正常发展的环境屏障。首先, 表现为法律观念淡薄没有及时注册而被抢注, 我国2000多万家企业, 实际使用中的商标超过500万个, 而注册商标仅80余万件, 商标注册率不到20%。其次, 表现为品牌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 众多拥有国际名牌产品的大公司涌入, 利用一些企业急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心理, 通过合资、合作、控股等形式使我国许多名牌产品市场萎缩, 大量名牌价值流失。再次, 表现为名牌产品失真, 假冒名牌产品猖獗, 影响了名牌产品的市场形象、市场占有率和出口。1998年被假冒的146家企业所造成的利润损失总额是15.9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 在创立名牌产品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创”与“保”的关系。一方面, 要大张旗鼓、实事求是地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 认识到“保”名牌产品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保不住也就创不好名牌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名牌产品“保’不到位的关键是有没有群众举报、新闻监督和责任到人的三联动的奖惩机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分割国际市场利益的主要手段, 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体现。全力创建名牌产品, 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创建名牌产品, 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创”与“保”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有竞争力的产品,世界名牌产品,创建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孙立堂:关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背景条件的研究, 2000年4月, www.dajun.com.cn)

[2]张伟: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统计研究, 2001年12月

[3]党宝珍:我们离世界名牌有多远.今日浙江, 2001年03期

[4]赵明:分析: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下降值得认真反思.国研网, 2000年07月06日

[5]埃里克·乔基姆塞勒等: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出版。

[6]勾殿红:名牌: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国经贸, 2006年第6期

现代食品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分析 篇11

关键词:现代食品 食品科技 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82-02

1 食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地位

食物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食物,人类将无法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科技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食物种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但即便是这样,在世界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着数以亿计的人类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悲惨状况中,每天每时,甚至每秒,都有大量的人类因吃不到食物而饿死。另外一方面,高度的不合理饮食与过剩的能量使很多人肚满肠肥,整天为他们的文明病忧心忡忡。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人类为解决食物问题而进行的努力带来了一系列伦理、意识、经济乃至政治方面的困惑与冲突。

在非洲国家和地区,人们虽然仍处在食不果腹的现状中,但却拒绝接受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人道主义救助。无论在这些非洲国家还是在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食品工业仍然是各国所有产业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食品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这也推动了各国食品科技领域的发展。当然食品科技领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扩展了人类食品的范围,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了食品的鉴别能力,从而诱导了食品危机。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由于人类的体质、性格乃至思维情绪与食物息息相关,人们已开始意识到了食品科技的发展对人类进化的深刻影响。现代食品科技已成为全球化社会中备受关注、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

2 食品科技全球化的起源与发展

食品科技全球化并非空穴来风,是存在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现实需求的。食品科技全球化的起源,可以说与医疗技术的深化分不开。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通过显微镜发现了“致病微生物”,人类明白了食物中隐藏着这种生命杀手,从而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引发了一场“杀菌技术革命”,这也促使食品储藏技术得以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开始通过储藏或罐装等方式,延长了保质期。

罐装食品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给战争提供了充足可靠的后勤保障,当然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过程中,也加快了罐装食品的全球化进程。因罐装食物分量重,体积大,不易携带等原因,后来又陆续涌现了压缩饼干等便携式的食物,压缩饼干的出现,可以说在食品科技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战备物资,在和平年代,成了市场的宠儿。无论是旅游、探险,还是太空探索,压缩饼干等都被人们充分利用了起来。

再后来,随着运输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食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人们开始研究发明食品冷藏技术和速冻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冷藏和速冻技术的发展。

3 全球化时代最为紧迫的食品科技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近些年来最热门的食品关注焦点,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重视,归根结底主要在于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特别迅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迅速地蔓延至全球各地,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至今仍未有定论。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对于农业、食品工业等相关行业,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不像過期食品,在短时间内就能判断出其危害性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可能需要短则数年,长则好几代人的持续监测,才能给出最后的定论。目前市面上的转基因食品,生物界与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即便是支持转基因的推广,但在态度上还是稍显暧昧,而食品科学家对于转基因的安全还存在质疑,态度也相对谨慎。转基因的出现也并非没有现实根据,因世界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有增无减,推广转基因食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类的持续繁衍。但在大力推动,转基因食品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转基因对人类健康体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综合起来考虑,并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监测,才能最终为转基因食品进行定论。

除了转基因食品,人类对化学及生物对食品的污染也非常关注。比如二恶英事件、疯牛病、禽流感等,虽然这些事件发生在局部地区,但因信息的全球化,其恶劣影响和恐慌情绪还是迅速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在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发生后,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及时作出了应对措施,在进口上进行控制,加强进口食品的安全检测,在消费上加大宣传力度。

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我国的很多食品无法达到国外的食品检测标准,被很多国家禁止进口。所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比如快速测试技术和鉴定食品、水中的化学和生物污染物技术等,只有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才能让人们“吃得放心”。

4 我国食品科技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我国的食品要想通过出口创汇,必须在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积极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的食品检测技术。当然除了在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挂钩,我国还应该大力发展民族产业,大力发展特色食品,积极提升我国食品的安全性能,创造属于我国的民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食品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食品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扩展了食品的领域,另一方面也提升食品检测技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食品只有不断提升检测标准,不断发展我国特色食品,不断创造民族品牌,提升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被人淘汰。

参考文献

[1]王琳.现代食品贮藏与加工[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吴时敏,吴谋成.浅议现代食品科技与经济全球化[J].中国食物与营,2003年02期.

[3]王寿魁.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标准导报,2006年02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律发展 篇12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 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 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 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 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 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 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 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 市场经济一统天下,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 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又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必须应对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学习、引进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的法律力度, 因此, 法律移植对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就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 我们在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立即就得融入国际大环境中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场竞争, 并要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 难度之大, 要求之高, 变革之剧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中国法制的发展既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实践, 又要吸纳世界法律文化精华, 通过以符合本国法治发展方向移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某些法律作为自己国家法律的基干, 来构建本国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体现中国法治实现现代化和努力学习国际经验, 以摆脱其落后和封闭状态, 不仅可能, 也是必要。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等世界发展潮流, 一种世界性的意识被要求植入我们的思维。需要具有世界性的法律意识, 创建一种基于世界意识之上的法学, 这是有别于过去的全新的法律理念。况且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法律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容是没有国界的, 国际社会中各国长期交往过程也形成诸多的国际公约、惯例是没有国界, 理所应当为人类所共同享有。中国作为世界的成员国之一必然会参与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 这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必须与国际法律规则同化。根据世界法律发展的规律来看, 法制的构建和法治的现代化都必然导引其国际化, 即通过法律移植的途径努力借鉴和学习国外法治建设和法制发展的有益经验, 并在一些必要的场合和部位实现其国际接轨, 以充分利用人类法律文化的共同财富, 吸纳世界的已有成就, 从而收到简约中国法制和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行程之功效, 使其一开始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由于法律移植的研究的不深入和不成熟, 虽然我们说近二十年来中国法律移植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不小的成绩, 但中国法律移植的理论内涵尚未有质的飞跃和升华, 还只是属于浅层次的理论研究。单纯地依循外国的法律思想、照搬和抄袭别国的法律成果是忽略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的表现。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国本土的法律文化和历史、国家意识、本国资源等综合因素。否则, 盲目地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移植的外国法律, 并不能发挥预期的效用, 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形同虚设。

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艰难, 法治建设的最大挑战也就在于法治思想的深入人心。对于中国目前的法治现代化的建设, 不应先盲目的大规模移植西方国家的法律, 而应先引进西方法律的思想及价值观念, 大力普及法律观念, 法律思想的教育, 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排除西方法治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为人类创造了发达的法律文化, 我们只有大胆地移植其先进的成果, 才能加快中国法制现代化、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法治的建构以及以后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同样, 没有完备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不仅难以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 还难以实现法律文化的创新。要实现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法律制度建设是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 必须移植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律制度的同时还应改进中国的行政, 司法体制使之相互协调, 也应注重法律制度的国际化, 以完善自身从而使法律顺畅实施, 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建构予以支持和保障。

由于特殊的发展经历, 中国在传统的法律发展基础上迈向现代化的法治国家, 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中, 有许多不利因素会产生消极的制约作用。经济的全球化, 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中国如何搭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列车, 并进而领先于世界, 是中国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问题。西方国家如今处于一种在整体上的优势, 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这种优势对中国构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应对世界的发展, 吸取外部优秀的因素, 从而促进中国法治国家的实现。任何压力都会成为积极的动力。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法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中国提供了更加频繁的对外交流的机会。现代社会, 法律的发展更离不开国际交流的开展。离开世界的发展是行不通的, 中国必须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经验, 以与世界同步, 满足国民的发展要求, 才能避免在新一轮的发展竞赛中落伍。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 对中国的法律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这一趋势下把握机遇, 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离不开对国外法律文化和制度的借鉴。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组比较重要的关系。一方面, 法律发展和国家主权的关系。中国的法律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又有人提出了法律的全球化问题。由于发达国家的整体优势, 经济全球化必然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在所谓法律全球化的名义之下, 中国也必须正确认识国家主权和法律的国际化问题。不可否认, 国际法意义上的法律越来越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需要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与国际接轨。例如, WTO规定的内容广泛且有很大的法律效力, 其法律规定对成员有极大的约束力, 而且其总协定对各成员方实施WTO的法律也规定了严格的监督程序。这些都要求中国要协调好遵守WTO规则与维护法律主权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消极作用就是会损及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经济全球化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推行霸权的一种新的形式, 因此, 要提防法律国际化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法律发展与具体国情的关系。中国法律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法律的借鉴, 甚至法律移植, 许多方面必须要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任何法律, 都首先是适应母国的国情, 一种法律制度在母国适用, 并不意味着在他国同样适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在其长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各国具有不同的特点,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对于在一个发达国家运行良好的法律制度, 要想移植到中国, 就必须认真分析该法律制度的历史形成, 运行土壤等因素, 决不可生吞活剥。

当前有人认为, 要实现中国的法治, 只需照搬西方法律制度即可。这是一种简单化, 理想化的思想, 也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理论。盲目移植, 只会给中国的法律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最后, 继承优秀的法律传统文化与法律发展的关系。作为对世界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法系之一, 中华法系也有许多值得继承的优秀因素。中国法律发展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养分, 否则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中华法系博大精深, 内涵深邃, 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鲜明的与民族特性。中国法律文化提倡“礼乐刑政”, 综合为治的精神;追求法律统治的和谐性与整体性等。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因素, 必须有选择地继承, 一味移植国外法律是行不通的。只有民族的和世界的有机结合起来的法律, 只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 才是真正能促进中国法治发展的法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促进中国经济, 政治, 文化的全面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目前, 中国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快解决。法律体系不健全, 部分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完善立法程序, 建立统一、稳定、合理的立法制度, 使各种法律文件都能在一个有序的体制下各自发挥有效的作用, 是使中国实现法治的重要前提。中国提出要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将对中国的法律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 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和应对外部世界的挑战。如果不能抓住发展机遇, 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这一道理已经为大多国人接受。中国的发展已经与世界的发展连为一体了。

参考文献

[1]、郭成伟.中华法系的精神[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沈宗灵.评“法律全球化”理论[N].人民日报, 1999-12-11.

[3]、孙国华, 朱景文.法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贵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兴革的取向[J].国际经济法论丛, 2000 (3) .

上一篇:临床成分输血情况分析下一篇:应急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