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

2024-10-14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精选11篇)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 篇1

体育经济是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前, 由于体育与经济的联系不紧密, 对体育经济的研究不为经济学界重视。进入80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和经济的蓬勃发展,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然而, 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经济学界对体育经济仍然未予应有的关注。目前经济学界对体育经济的关注程度与体育经济本身的发展状况颇不相称。经济理论研究的滞后已影响到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重视和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界的当务之急。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 必须结合世界体育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国情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1 知识经济与体育教育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经济。它是以信息的生产为核心, 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 以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为支柱, 以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为后盾, 以求知识价值为不断更新为目标的, 且富有生命力的经济。而体育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教育为目的教育。体育张扬着人的个性, 强健人的体魄, 完善人的品格, 丰富人的情感, 甚至改变着人生活方式。因此, 它是一种通过身体练习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 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和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 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树立起“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教育的新理念。

2 知识经济与体育教育的互动关系

(1) 知识经济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涵

首先, 知识经济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科学化, 拓展了高校体育教育方式, 特别是高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被体育教育的应用, 使体育教育不断向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迈进。其次, 知识经济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体育教育这个概念不再是一个课程内容, 而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生活态度。有的专家说过:“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再次, 知识经济的发展拓展了高校体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面。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 “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更加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

(2) 体育教育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给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培养新世纪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 体育教育必须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首先应该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尤其是体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和进取精神方面应发挥独特的作用, 而创新正是新世纪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使学生具有现代化思维和强健的体魄, 这样才能在本世纪竞争中成为最成功的劳动者。

3 知识经济对群众体育的牵动和发展

(1) 全民健身与经济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影响知识型工作者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身体素质中, 健康处于其重要位置, 并且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可能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资源。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 健身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 它除了应有其他资源所共有的特性——资源稀缺性, 它还应有一个有别于其他资源的特性——时间局限性, 即是说健康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讲在时间上都是有限的, 任何人不可能永远拥有它。因此在新时代, 如何开发健康资源将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新问题。全民健身作为大众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广大知识型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全民健身也是开发健康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 从这一角度出发, 全民健身一方面提高了知识型工作者身体的健康状况,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健康资源, 另一方面由于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趣, 必然带来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此促进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不断加快, 全民健身运动所提供的产品——健身资源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经济发展又为健康资源的生产源——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经济上保障。全民健身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经济发展保证了全民健身的实施, 同时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 而更好的健康状况所带来的更多健康资源也会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4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为中国的高等体育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但是, 高等体育教育本身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予以解决:第一, 大学体育教育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 需要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类型转变;第二, 大学体育教育未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第三, 大学体育教育仍是封闭式的教学思路, 应树立开放办学的新型教育思想。因此, 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严峻挑战。

5 知识经济拓展了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路

(1) 转换教育思想观念, 强化开放意识。

知识经济的到来, 有力的冲击着高校体育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 因为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 同时与国内高校建立密切联系, 使学生在身心、能力和人格品质上和谐发展。

(2) 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观

未来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一是身体素质;二是科学文化素质;三是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学校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基础, 它除了增强体质外,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新理念, 培养终身体育观为归宿。这正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吾人提倡运动, 非以运动本身为目的, 而是以运动的一种方法, 籍此方法以完成良好的性格、道德与学问, 又养成运动习惯, 匪仅在学校中受益, 抑在离校另有职业后亦受其惠。”

(3) 亟待提高师资水平, 强化竞争意识

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水平高低, 因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办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外国资本抢滩中国高等教育, 必然引发教育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传统教育的滞后性暴露无遗, “学会生存”成了当今最强音。

(4)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创新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从教育方式方法都应贯彻创新思想。新的教育方法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庄小平.知识经济时代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1.

[2]王良炬.我国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3.

[3]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4]钱津.知识经济时代全民健身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J].浙江体育科学, 2001.

[5]张承玉.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 2000.

浅谈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篇2

一、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的简称。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中,知识被纳入生产函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生产、传播和使用,高科技的投资流向,就业服务等等,都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职业教育则是给劳动者,同包括农村劳动者传授某种职业技术、生产劳动、供求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

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 知识巳经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在知识经济影响下, 我国正在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走生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道路。这样,就要求提高工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需要大批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需要有大批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需要 既懂专业技术, 又能组织生产, 经营和销售的人才。因此,就需要依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另一方面, 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职业中专教育必须面向青年,注重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资源和物力资资形成办学规模。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设置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 拓展专业服务方向, 培养更多的融技术、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推动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发展。

二、经济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动力。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巳见端倪” 。胡锦涛领导的二十一世经的经济时代,巳占国际经济的主体地位。这一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机遇与挑战。

1、从劳动者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有技术、懂管理的社会劳动者。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并不佳,出现了一些专业招生人数少,市场供需不平衡现象,比如,我们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护学院,教育系、机电系等,每年中专招生上千人,甚至两三千人,而艺术系、经管系等专业,有的每年招生只有几十人。显然,职业技术教育无法培养出足够的,很难满足市场各种经济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劳动者,也就达不到普遍提高苈动者素质的作用。

2、从办学规模来看,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走规模办学的道路,集中人力、物力,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就我们宜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也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一要求。如艺术系的主持、表演等专业老师短缺,而其他系有的老师,甚至行政人员对这些课程教学很专业,而并没有骋任他们来担任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 。因此,专业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影响到招生规模的扩大。

3、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来看,知识经济条件下,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专业趋于重复建设,如我校的教育系有舞蹈专业课,而艺术系有舞蹈专业班,教育系有幼儿〔艺术〕教育专业,而艺木系有艺术教育班,这些专业教学'课程的内容,还存在重复的现象,特别是艺术系,有的班有的专业只有几个学生,就把几个专业的学生合并成一个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但农牧业专业、法律专业并没有开设。

三、对策与思考

要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具体的工作,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力求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明白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培养专业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办出自已的特色,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蠃得良好的信誉和生源市场。

2、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专业。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专业,开设以工农业为主,以管理、法律等为辅的一能多专的复合型专业,为市场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3、加强科学意识,不断引进新课程内容,更新教学设备,强化实验基地,使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在高层面上运行。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学生毕业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出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去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使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制定优惠政策,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帮助职业技术学院校走规模办学之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当地经济增长点来抓,使职业技术教育真正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 篇3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或功能区之间的技能人才配置不均衡,与发展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至2006年末,主要功能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占滨海新区从业人员的近一半,其中高素质技能人才占55.8%,而天津港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只有13%;滨海新区隶属的其它行政区的技能人才结构与全市情况基本相似,大专学历人才存量偏低。基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这种技能人才结构造成了提升新区经济结构、推行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瓶颈”,需要尽快调整、改善。

天津的高职教育体系和结构分析

1. 高职教育的现状

目前,滨海新区共有5所高职学院,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5624人。显然,滨海新区的高职教育资源偏少,不足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与滨海新区尽快实现中心区域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共同支撑新区的开发开放对人才的需求。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重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高职教育,无论是教育规模和水平,还是就业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天津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6所,其中有1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层次的学院、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4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师培训基地。高职毕业生总数到2006年已达到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6.1%,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年增加14%,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为94%以上。

2. 职业培养体系的建立

天津市秉承大职业教育观,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使职业培训与单纯的学历教育实现了功能互补与融通,为职教改革、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职业培训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公共实训鉴定基地。2004年围绕天津市六大支柱产业,投资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公益性、市场化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二是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市劳动保障部门为了指导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滨海新区就业,针对他们缺乏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差的弱点,着手建立了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三是实施技术工人蓝领双证工程。让有技能无学历或有学历无技能的职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四是实施新生劳动力双证工程。将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由各类职业院校扩大到普通高校,实现全覆盖,毕业生的双证率达到40%,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在宏观上,高职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培养应用的技能领域领军人才的教育机构,本科与专科的比例过小,不利于专科学生继续深造,阻碍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联系,导致中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对职业教育仍有偏见,职教生源难以保障。

在微观上,高职院校对就业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学校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与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衔接,因而人才市场仍存在需求错位现象;课程设置缺乏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不能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性,教材没有新意,培养的学生缺乏职场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协调,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和动手能力不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僵化,重形式不重实效,职业道德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结果既影响了社会生产率,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态度。

天津高职教育与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要实现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达到规划的目标,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天津市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中级及以上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因而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市场短缺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显著作用。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做到:

1.完善职业教育规划

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调整职业教育规划的目标,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在加快高职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质量和内涵的提升。

2. 深入调研论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专业设置要根据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建立在行业与技术领域职业分析和所需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

3. 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在继续加强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和办学模式探索的同时,教育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避免创新的形式化或异化。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人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教育。

4. 继续强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正处在快速转型阶段,产业的技术水平正在快速提高,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的技术层次提升,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明显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滨海新区现有的从业者有一部分是外来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占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他们的职业技能平均水平为初级,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从业者占约70%。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把适合传统密集型产业的一般劳动力资源优势,加速培养成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为提升经济结构创造充足的人力资源。有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滨海新区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更大作为。

5. 进一步推进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 篇4

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一、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可以分为广义的课外活动和狭义的课外活动。

广义的课外活动包括除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课外活动就是指学校内的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1、科技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科活动

3、文体活动

4、课外阅读活动——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5、社会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参与

2、自主活动

3、形式多样

4、内容开放

(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它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3、个人活动

(五)、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协调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一)、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调方式

1、互相访问

研究性家庭访问;常规性访问;家长访问学校;家长访问班主任。

2、通信联系

3、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与家长联系主要且高效的途径。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类型,其中较多的是召开班级的家长座谈会。

4、建立家长委员会

5、开办家长学校

(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协调方式

1、学校的社会宣传、社会服务工作。

2、加强学校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3、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4、聘请校外辅导员。他们所在单位具有较高的声望、有专长、关心教育、热爱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三、教师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构成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角色具有逻辑性和形成的主要条件

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2、树立学习榜样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三)、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和注意力特征。①观察力特征。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教师的观察力具备客观性,敏锐性,精细性。

②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教师思维能力具有逻辑性和创造性。③注意力特征。

2、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人格特征主要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领导方式。

①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品质包括教师的爱和教师的期待。教师的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②意志品质。

③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四)、教师的成长心理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①新手阶段

②熟练新手阶段 2-3年

③胜任阶段 这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3-4年

④业务精干阶段 ⑤专家阶段

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②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也成为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

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③教学决策训练。

④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建立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

四、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余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有以下标准:

1、认同教师角色,能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教师职业角色问题

2、抑郁

3、付出与获取的反差造成心理矛盾。

4、交际不适。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1、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力

2、激烈的角色冲突

3、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

4、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及我国教育现状。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改变认知

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经常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不合理认知有:对教师职业的错误看法,错误的学生观,错误的人才观。

②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2、自我调适

①情绪控制。首先,客观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其次,要能变换角度看问题。再次,与人相处心理换位。

②合理宣泄 ③学会放松

五、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②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③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④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⑤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谈话法。

①观察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

②谈话法。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理话,有意识、主动的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ⅰ 确立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指全班同学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总概括。

ⅱ 建立班委会。建立班委会应遵循四个原则:民主性原则,用其所长原则,教育与锻炼相兼的原则,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ⅲ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ⅳ 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范围广、形式多,其中最主要的、经常开展的班级活动有教学活动、主题性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①优秀生的教育工作。优秀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中学生,可塑性大,不稳定性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可能性大。需做到以下两点:加强理想教育;客观评价。

②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点: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4、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5、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呢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操作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班主任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六、课堂纪律

(一)课堂纪律的类型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讲学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

2、课堂教学结构

A教学实践的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行为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

B 课程表的编制 C 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课堂问题行为

1、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种。

外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容易被察觉、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主要包括攻击性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故意惹人主义的行为以及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

内向性问题行为,即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不易被教师察觉的、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主要包括为注意力涣散行为,对课堂活动的回避行为,对课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抗拒课堂的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A 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与敬业精神。B 学生的身心因素。具体包括学生的生理障碍与心理缺失、倾向性。

C 环境的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处理和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生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已经发生时,应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体的 行为还是对于团体的问题行为,教师都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

a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b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c 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 d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e 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 f 建立家校联系

g 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七、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的原则

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2、教师的领导风格

3、班级的状况。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

4、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所谓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职业和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存在某种固定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期望是教师长期交往方式和一般行为的结果。

(三)课堂气氛的类型

1、课堂气氛的类型

课堂气氛通过知觉水平、思维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注意状态等指标反映出来。根据上述情况在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可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性、消极性和对抗性(学生不认真听课故意捣乱)三种。

2、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课堂气氛最好)、教师的威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3、良好课堂气氛创设的条件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八、班集体

(一)、班集体的概念和特征

1、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班集体的特征

① 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② 健全的组织系统。班集体中健全的组织系统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的 ③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④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班集体的形成主要包括班集体组建,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和班集体的发展

成熟三个基本阶段。

1、班集体组建阶段 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班主任是班集体建立的核心力量。班集体创建阶段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班风,为班集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班集体骨干力量的形成阶段。

班集体内部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学生干部骨干力量的培养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3、班集体的发展成熟阶段。全班同学都能团结在班委会的组织下,这是班级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三)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教育活动和阶段性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模块七 中学德育

一、中学社会教育

(一)、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下所示:

1、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

建立生存教育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重视生存教育;加强生存教育的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

2、改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的主阵地。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1、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

2、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活教育

3、让生活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三)、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1、学科教育

2、专题教育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四)安全教育

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2、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五)、升学就业指导

升学就业指导的意义

1、改变学生盲目被动的升学选择

2、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 升学就业指导的基本途径:

1、升学指导

升学指导是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进行过程中须注意思想指导;复习指导;心理指导三个方面的工作。

2、就业指导

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 篇5

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联系

国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结,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影响

至今为止,对国学的定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学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汉学,当然此处的“汉”是指中华民族。通常认为,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诸子百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国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总和。国学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道德的操守、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及综合表达的能力。其中,国学的教育以道德为基础和中心。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底蕴的积累。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新闻知识的理解把握。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有着对新闻知识通透的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深受国学思想影响的。国学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其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代熏陶和检验,而新闻是为历史作准备的。新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到每家每户,大到国家之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了未来时代发展的一个向导,也为国学增添了内容,丰富了国学体系,使得国学更有活力。

(二)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补充

国学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为研究的对象,它还有两个称呼:“古学”、“旧学”。而新闻知识突出在一个“新”字上。新闻知识的广泛性也涉及了对他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是国学内容里面欠缺的地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晓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还要对新闻业发达的西方新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闻知识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学内容的不足,也扩展了国学的教育体系。

国学教育的现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在衰退

在某一时间段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致使国内兴起了崇洋媚外和全盘西化的高潮,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在国内传播所做的努力,而导致国学教育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今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在上升

2005年,新浪网关于国学教育渴求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调查对象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3%的家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国学教育中受到了不少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近90%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表明国学教育对孩子人格修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于西方文化,在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国人渐渐意识到重振本国文化迫在眉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文化底蕴和陶冶情操。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提升还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有关。

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中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它并不是仅供炫耀的资本,而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次,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千百年來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民族性,还体现在综合性、全球性。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学术文化特征,与这个国家有没有自己强劲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不再只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当然,文化实力的竞争也被列入了竞争的范围。

最后,进行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我国的新闻界沿存诸多问题,有偿新闻、假新闻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国学教育的熏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素质起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理性地对待国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者需要系统地学习国学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知识来分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扬长避短,立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予以取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一些文化快餐所带来的问题,如:没有深度思维,没有文化内涵,知识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较为空洞。虽然,现在国学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传播国学思想的书籍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接受国学教育的途径主要还是靠媒体的传播,媒体渠道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若因为新闻工作者相关的新闻知识缺乏,对国学的教育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国学教育扭曲化或让民众长期停留在文化快餐上是不利于人们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化自身对国学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对历史文化的解释才能经得住民众的考验,同时有利于对国学教育的接受程度。

(二)对国学教育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树立民族意识又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正确取舍,善于学习和引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本国文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新途径,有利于对新闻知识的全面把握,又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三)要时时刻刻维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宣传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对于弘扬先进的优秀文化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兴起的“国学热”,新闻工作者不能陷入热炒的泥潭,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和产生的舆论效应不能仅仅是一场无意义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炒作。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和自豪。现阶段,国学教育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安邦定国了,在社会生活中,国学教育体现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生活伦理方面。国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是一场深厚的民族文化运动,它不同于当前的电脑热、明星热,进行国学教育需要理性的心态,它的发展、弘扬和创新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体力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 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王 姣

高等教育与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篇6

一、高等教育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1.社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社区经济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区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家庭消费结构, 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发展较快的社区由于高等教育投入增多, 加之物质条件改善, 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强烈, 也大大刺激了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此外社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也对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速度和规模提出更高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社区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提供经费支持与政策优惠。

2.高等教育对社区经济的影响

社区经济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表现为社区内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同的社区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时, 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 形成一个与社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 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 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二、高等教育与社区经济互动发展问题透视

高等教育通过为社区技术经济建设服务, 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有利于培养多层次的合格人才, 提高企业的技术和人员素质, 为社区带来显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这于高校、社区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但目前进展并不理想。

1.高校相对封闭, 企业自身改造力度不足

高校长期封闭造成以下弊端:一是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市场需求, 不能灵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和企业在协作的实施阶段方法与目标不同。选题上高校追求学术意义, 企业则希望拿出具体东西;落实课题计划时, 高校希望能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 时间安排上循序渐进, 有一定的连续性, 而企业则希望完成课题计划, 有突击性。三是高校由于本身研制条件和实验装置限制, 提供的技术往往是不完善的, 缺乏生产工艺试验和必要的工程设计, 不能将技术直接应用于企业。

2.高新技术产业化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高等教育融入社区技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是高新技术产业化, 其主体便是高技术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要求各方面的配合, 其中金融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政府投入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的资金不足, 风险投资业由于法律环境、收益保障、税收、导入与退出渠道等问题迟迟形不成规模, 难以推动科技创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对有一定市场基础的校办或联办高科技企业还未能出台金融支持政策, 使高等教育在融入社区技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了“润滑剂”。

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1.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 进行体制内创新, 整合现有高等教育资源, 形成与社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1) 加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部属大学多为学科性大学, 学科少, 专业面窄, 难以适应当今科学与技术高度综合、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和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 造成大量生源外流。因此应加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 发展尖端科技,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国际性人才,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国家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但不应影响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 其合并调整应以原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为主。此类大学面向全国, 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 属国家办学, 归教育部管理。

(2) 与社区经济发展相适应, 发展社区性、地方性高等教育。其第一个层次是与大都市圈社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社区性高等教育, 属综合性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大学, 跨省、区、市共建, 国家宏观调控, 由共建各省、区、市联合管理。其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应紧密结合所在社区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 主要面向社区招生, 科研要服务于社区经济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地方性高等教育, 多为教学型大学, 由省级政府举办, 归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省内招生, 服务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

(3) 从提高劳动者素质, 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直接为社区经济发展的角度,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此类高等教育为省、自治区下属的地级市或直辖市下属的区级政府举办, 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多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 处于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交叉部位, 应不断调整专业, 及时修正教学局部目标, 一方面缓解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 满足社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对高中后教育的动态需求;另一方面, 不断为高等教育传递市场信息和改革动力。其定位为高等教育的外围开放部分, 为高中后非学位教育, 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培养适应社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该层次应呈高度开放状态, 招生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广大在职劳动者, 保持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多的接触点。

2.企业应重视高校科技力量, 采取紧密合作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 企业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通过科技振兴企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 基础研究力量雄厚, 师资强, 还有一支由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力量及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因此, 企业领导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 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 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社区大中型企业在重大技术开发、引进、改造等决策时, 要主动邀请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 使高校明确企业的科技难题, 及时修正研究方向。企业振兴靠科技, 其关键是高水平人才, 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 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 使各种在职人员有继续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支持工程技术专家登上高校讲台, 参加高校学术活动, 合作研究、共同培养研究生。还要积极支持协助高校在企业建立教学、科研基地, 以吸引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校企紧密结合, 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

3.制定激励高校与社区经济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 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

国家要加强制定政策的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 改变政出多门的状况, 还要收集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 以保证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建立和完善高校与社区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 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 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扩大企业自主权, 增强企业依靠科学技术的活力和实力;高校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服务于社区技术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 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 报酬、奖励和荣誉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使那些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高校与社区技术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 任何社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社区高等教育的支撑, 高等教育要上规模、上水平、谋求大发展, 同样离不开社区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形成与社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企业重视高校科技力量, 采取紧密合作措施;制定激励高校与社会经济建设合作政策, 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支撑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帆.试论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 2002 (3) :68.

[2]李亚青.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4) :73.

经济危机与美国高等教育变革 篇7

一、1873年恐慌(The Panic of 1873)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内战的结束标志着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奴隶制的废除使以农业为主的南方和以工业为主的北方地区都摆脱了束缚,美国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工农业的发展需要新的技术和技术工人,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提高应用科学知识以促进工农业的发展成为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因此,进入大学不再是有闲阶层的特权,学生来源多样化在内战后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多样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来自英国大学的经验越来越不适应美国这样的新型工业国家,高等教育变革迫在眉睫。

(一)1873年经济危机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契机

内战后由于北方铁路热潮而产生的经济过度扩展使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危机时期。1873年9月首发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长期衰退,美国经济因此遭受重创。但是,此次危机对欧洲的影响更大,英国被认为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它失去了大部分引领欧洲经济发展的大工业。德国、法国以及奥地利等国的经济也陷入了困境,而1870~1871年德法战争更加恶化了两国的经济形势。经济危机和战争挫伤了欧洲的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重心向“北美”转移,年轻的美国逐渐成为新的世界工业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教育秩序成为了这一成就的核心所在”。[1]因此,1873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水岭,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由此逐渐超越欧洲。

(二)1873年经济危机与哈佛、耶鲁运动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布鲁贝克教授认为,自殖民地时期以降,交替支配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主要有两种,即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但二者并非绝然分离,而是常常相互交织,在同一时期或对同一问题同时发挥作用。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变革,要求更新、更实用、更高层次教育的呼声在几乎所有老式学院的校友间响起并发展成压倒所有保守派的一场运动,这一时期的“青年耶鲁运动”就是典型代表。这一运动由耶鲁的校友们发起,他们认为古典的、英国式的自由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求学校能够摆脱浓厚的宗教气氛,从繁杂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并要求学院形成校友的部分控制、更自由的精神和更广的选课范围。[2]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哈佛学院的毕业生也团结起来缓解学校的贫困状况并要求新的变革,旧式的经典教育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要求提高和加强入学要求,扩充课程和发展选修课,将法学、医学和工程学的职业训练提高到研究生水平等运动推动了哈佛大学的改革。东部地区的高等学府抛弃了教会的领导,西部地区的学校则扩大了学习范围,树立了大学新的社会使命,教育不断地被推向更高的标准。入学标准在1872~1873学年及1876~1877学年急剧提高,学校采用了学生事务管理负责制和明智的纪律处理手段,并开设了很多新课程——自然科学、音乐、美术史、高级西班牙语、政治经济学、物理、古典语言学和国际法都涵盖其中,[3]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开始盛行。

二、1929年“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与新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生成

一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趋于繁荣,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尽管这一繁荣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1929年初,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引发了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大萧条”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与政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大萧条”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冲击

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如同经济一样的黄金发展时期,捐赠基金在数量上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各大学都建造了宏伟的校园建筑。而“大萧条”的到来则让昔日的辉煌不在,尽管石油大王爱德华·S·哈克尼斯在经济崩溃前夕所提供的资金使得哈佛和耶鲁大学得以启动大规模的建设计划,使之成功度过最黑暗的萧条岁月,然而其他大学则没有那么幸运。“大萧条”使大学缺乏足够的资金增加建筑和教职员工的数量。随着捐赠的减少、投资红利的萎缩和税收支持的下降,基本建设费用在1929~1930学年至1933~1934学年之间下降了大约86%。同时实验室和图书馆的拨款也有所减少,教授的数量虽然没什么变化,但薪水却下降了。大量年轻的硕士和博士连同初出茅庐的医生、律师、药剂师、工程师和建筑师,开始加入到失业大军之中。在1933年,失业队伍中包括大约20万拥有资格证书的教师。四处碰壁后,这些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去从事卖保险或真空吸尘器等工作。[4]

(二)“大萧条”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大萧条”使人们更少去关注传统,从而为变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说,这场灾难部分地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一些古老大学的传统开始动摇,教学单元、必修课程、考试、学分制,甚至成绩等级和学位这样古老的条例都面临着挑战,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传统得到了强调,新的关注点被吸引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创办的像本宁顿学院和沙拉·劳斯学院这样一些非传统大学上来。[4]

这一时期传统大学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变。以哈佛大学为例,从1933年科南特任校长开始,哈佛逐渐从一个“闲人雅客型”大学转变成一所“精英化”大学:根据学术水平挑选教师,根据智力水平录取学生,并创造了一种以国家和国际学术名望作为判别标准的校园文化——这一进程被教育评论家称为“美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成功事件之一”。1936年9月,哈佛大学迎来了她300年校庆,校庆出席者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科学家和文人。因此,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而是由几十位世界著名学者参与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盛宴,它是“美国大学之母的300年华诞”,也是“有史以来最卓著的一次知名学者的聚会”。它使得两条真理得到彰显:“第一,在探求知识的征途中,世界是整体,人们是兄弟;第二,就学者、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大学和学院事业的繁荣来看,美国时代已经开始。”[7]哈佛300年校庆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一方面,它展现了哈佛大学以至美国大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它表明欧洲在研究机构、知识领袖以及追求学术自由上都输给了美国,新大陆取代旧大陆成为世界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中心。

三、2008经济危机与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

(一)2008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大学的影响

2008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对大学的经费、入学率以及科学研究等都造成了冲击。当然,今天的社会与“大萧条”时代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在经济衰退、预算下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仍会是国家优先考虑的资助对象而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但当前的经济危机也正悄然改变着美国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

首先,州对高等教育资助的能力下降。2009年在美国55个州中,有31个州预算不足,州和市政当局被迫削减劳动力和支出,其中包括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投资,导致一些公立大学经费不足,从而影响了大学的教育与科研活动。[8]

其次,经济衰退为人们重返学校提供了动力,但经济的拮据也影响了学生的负担能力。最近美国大学联合会的研究表明,过去五年的数据显示出高等教育的反周期性的特征。在经济下滑的时期,通常会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大学入学率比经济增长时有显著的增加;二是州收入的减少使其面临削减支出的压力。预算削减使公立学校的学生可能得到的资助机会变得更少,因而一些私立的网上学校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再次,经济危机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危机使一些联邦的学生贷款项目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局面,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大学奖金学数目和机会也减少了。与此同时,美国大学学费的逐年上涨也加重了学生和家庭的负担,在四年制的公立大学里,大学平均费用在2000~2001学年到2008~2009学年期间,增幅超过了26%(见下图)。60%的学生毕业后都有债务在身,学生个人的债务总量超过2万美元。面对这一庞大的数目,很多即将入学的学生认为他们无法负担大学费用,很多在校的大学生也无法继续学业,不得不延期或搁置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在大学入学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占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中,94%的高中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人群中,比例只有54%。[9]

最后,大学本科入学率降低。由于资助机会的减少,寻找资助或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很多学生不得不中断或推迟自己的求学计划,以免加重他们自身和家庭的负担。2008年12月23~28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国第43届“美国新生”年度调查,此次对全美340所本科学院和大学的24.058万名首次入学的全职学生进行的访问,很好地反映了在2008年首次进入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140万全职新生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少资助,越来越多的新生开始寻找兼职工作、经济资助或放弃进入他们梦想的大学。43%的学生认为,经济资助对他们选择大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比例是此项调查实施36年来最高的一年,而2007年这一数据则为39.7%。这项调查还发现,49%的学生表示他们需要一份工作以支付大学费用,而2007年这一比例为47%。[10]

(二)大学使命、联邦责任与高等教育未来

在危机时代,变革不仅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摆脱危机的重要策略。大学通过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创新而在国家经济复苏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大学在危机时代应该更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使命,而将营利置于次要地位。当然,大学不仅在重振国家经济繁荣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协调社会的矛盾、缓解因危机而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压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大学确实充当着世俗教会的角色。

在美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联邦政府也总是远见卓识地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和机会来保证美国的未来。面对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联邦需要更加关注对基础研究和教育的资助,而美国联邦政府和领导人也正在践行着以往的传统。在2009年通过的《美国2009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2009)中,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超过了900亿美元,其中150.6亿用于佩尔助学金,将其最高标准从4,731美元提高到5,350美元。[11]佩尔助学金在2009-2010学年的数额上限为4,860美元,在2006~2007学年,佩尔助学金的最高数额为4,050美元,2007~2008年,最高数额为4,310美元,而2008~2009年(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的最高数额则为4,731美元。该奖学金的最高数额每年因该项目得到资助的多少而会有所差异,其目标是到2012年,最高数额达到每学年5,400美元。[12]从目前经济复兴法案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难事。

尽管新的经济复兴计划给予高等教育足够的关注,但在经济不景气时代,联邦政府在提高大学入学率,保证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孩子能够负担得起高等教育的费用,保证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继续引领世界等方面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克雷明.美国教育史(第二卷)[M].洪成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1.

[2]Yong Yale[EB/OL].http://query.nytimes.com/mem/archivefree/ pdf?_r=1&res=9506E0D713EEE34BC04851DFB1668 38A669FDE,2009-03-03.

[3]The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EB/OL]. http://en.neworldedu.org/html/2008/5/19534/,2009-02-28.

[4][6]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1929-1941[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86,185,183,184.

[7]哈佛300周年校庆故事[EB/OL].http://big5.ce.cn/gate/ big5/edu.ce.cn/foreign/xy/200805/13/t20080513_15445333. shtml,2009-03-01.

[8]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Act[EB/OL].http://president. asu.edu/files/Higher%20Education%20Investment%20Act% 20NYT%20Ad%20121608.pdf,2009-03-01.

[9]A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 Renewing America' s Promise [EB/OL].http://www.whitehouse.gov/omb/assets/fy2010_ era/A_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2.pdf,2009-03-03.

[10]The American Freshman:National Norms for Fall 2008 [EB/OL].http://www.gseis.ucla.edu/heri/pr-display.php? prQry=28,2009-03-05

[11]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Recovery_ and_Reinvestment Act of 2009#Education,2009-03- 02.

论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增长

肩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相互协调, 互动发展, 而且高等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经济作用, 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高等教育是一种介于纯粹的公共物品和纯粹的私人物品之间的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 即效益是可以定价, 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其特点是它的效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 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可以享受高等教育提供的效益;但实际上接受高等教育要交费, 只有为高等教育付出费用的人才可以享受高等教育的收益, 即受益的排他性。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 但其生产或消费却可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这类物品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由此而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 必须由政府给予补贴, 以避免出现供给不足。如果由公共部门直接出资经营, 往往需要市场的销售渠道, 利用市场价格机制。

(一) 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由西奥多·W.舒尔茨 (Theodore W.Schultz) 最早应用并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即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可以影响人从事生产性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 可以将人力资本投资描述为, 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其生产能力的投资。它是指通过能增加收入的资源来影响未来货币与心理收入的活动, 具体可以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多种形式。人力资本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其显著特征为, 既是凝结在人身上的人力, 又是获取收益的资本。所以,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既不能转让, 也不能被当做财富来继承和买卖, 但它能够对经济起生产性的作用, 使国民收入增加, 满足人们未来的需要。

高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它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是一种使隐藏在人体内能力增长的生产性活动, 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未来收入。教育投资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 它并不一定能获得即时回报, 而是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逐渐显现其内在价值和意义。从个人角度, 教育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而进行的私人投资。从国家角度, 国民的人力资本可视为一种国家生产要素, 教育投资可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 增加国民经济总产值。

(二)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传递、积累和借鉴前人的科技成果, 是其发展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高等教育进行基础学科传授, 使前人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得以传承。二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创造和开拓出新的科技领域。三是新技术的掌握和新机器的使用需要具备将科技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一般条件, 而高等教育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 在转化中起着中介作用。四是高等教育是再生产科技的重要阵地, 具有发展科学、推广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功能。其中, 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拥有优越条件的科研单位本身就是传递科技的场所, 同时, 在浓厚的学术和科研氛围中, 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 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往往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技术经济活动, 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又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在其宏观动力和内在运动规律的共同作用下, 不断运动和发展, 并且不断被应用于生产。当新技术被商业化应用于生产而产生经济利益时, 可以激发企业家通过应用新技术而获得超额利润的渴望, 从而推动着技术创新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等。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给定变量, 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将焦点集中于技术进步, 而新增长理论与传统增长理论有着重大的区别, 主要从内生技术进步出发解释了技术进步的源泉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 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系统可控制的变量, 提出决定经济增长的物质因素、人力因素已经弱化, 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的作用已经强化。

罗默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 并认为知识的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指出知识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效应, 而且能够渗透于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卢卡斯认为,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具有内生性特点。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外部正效应, 进而说明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永久动力, 各国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所致。

(二)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途径

1.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是国民生产要素之一, 高等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 高等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观点, 经济社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从而导致新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大力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口素质, 使技术不断得到进步, 以及使这些技术在生产领域不断得到应用, 从而弥补其他方面的缺陷。因此, 不断提高人口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推动技术进步及其有效应用, 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通过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科技进步能够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强化资源优势, 弥补资源的不足。科技的进步加深了社会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不仅引起经济总量的增加, 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丰富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3. 通过投资和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教育投资是指投入教育领域中, 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 以及提高劳动能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是一种兼具“消费”和“生产”二重性质的投资。目前, 我国居民对于精神产品的消费明显高于物质产品, 其中教育排在首位。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供不应求的“短缺产业”之一。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 如果增加一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投资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 决定了在基建过程中需要原材料的就地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 从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就业,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另外, 如果假设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在5000元左右, 一所大学的在校人数为10000人, 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经济产值的增加直接贡献5000万元, 若再将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考虑在内, 该贡献将达到上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 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能够极大地拉动消费, 并增加就业。从而在无须国家和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 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高等教育投资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但是, 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 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 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拓宽资金渠道, 加强支教力度, 并对高等教育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 在数量和质量上多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 同时要吸引人才、利用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最终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从高等教育投资和消费中得到拉动, 而且可以从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中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二) 重视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R&D (指研究开发) 投入强度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应加大对高校R&D的投入力度, 提高其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通过一系列措施, 调动高校的积极性, 引导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朝着与实际生产活动接轨的方向努力, 增强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 从而加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智力支持

人力资本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实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的作用就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因此, 应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升级的需要,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并根据区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靳系武.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陈国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0) .

高等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村经济,关联分析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还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的观点。由此可见农村经济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本文采用关联分析探讨高等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1 关联分析法简介及关联函数的选用

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就是从给定的数据集中发现频繁出现的项集模式知识(又称为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统计方法,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然而回归分析有其固有的弱点,因此它大都只用于较少因素的、线性的系统,对于多因素的,非线性的则难以处理。而灰色关联分析法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少,不要求数据有典型分布,计算简单,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经济、教育、生态环境、军事、医学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也即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系统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的比较,即对几种曲线间几何形状进行分析比较,几何形状越接近,则发展变化态势越接近,关联程度越大。

关联分析是以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的计算为手段的。在关联分析中将数据分为参考数据列和比较数据列,而关联度是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关联度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如果两者在发展速度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即影响力大;反之,两者关联度就小,影响力则小。

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的具体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取系统参考数列X0={X(t),t=1,2,…,n}和比较数列Xi={Xi(t),t=1,2,…,n}(i=1,2,…,m).并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初始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初始化的方法通常有均值法和初值法,本文通过初值法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即用数列中的各数除去本数列的初值(第一个数)而得到新的数列。

第二步求绝对差△i(j)=|x0(j)-xi(j)|(i=1,2,…,m;j=1,2,…,n)

第三步按下述公式计算在时刻t=j时,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式中,a是分辨系数,一般在0与1之间,通常取0.5.

第四步求关联度:

式中的即我们所求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第五步排序。按ri的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的大小。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表明该因素影响主行为因子较大;反之,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说明主行为因子不受或较少受此因素的影响[1]。

为判断时有个标准,有人提出了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等级,下面介绍一种四级划分法:

|r|<0.3弱相关

0.3≤|r|<0.5低度相关

0.5≤|r|<0.8显著相关

0.8≤|r|<1高度相关

2 指标选定

在指标的选择上,本文主要选择中部六省有关高等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键指标进行关联分析。

2.1 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选定

国际上常用的几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分别是毛人学率、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校舍总面积、生师比、校均规模、专职教师比例。下面选取其中一部分指标做一粗浅分析。

(1)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

这一指标常用于考察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或国内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当用于国内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性评价时,该指标可较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我们也可以用此评价中部六省的教育发展情况,算式如下:

(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已经入学人数(无论年龄多大)与适龄人口之比,主要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现状以及比较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目前通用的计算公式为:

(3)高校师生比

师生比是指某类学校专业教师所负担学生数的比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是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之一,用以确保教学质量。

(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中的R&D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这一指标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系统性、创造性活动时的支出,主要用于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的组织系统.要求我们在遴选指标时必须尽量全面;同时指标的遴选和设置需要考虑典型性和代表性;另外,农业经济发展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鉴于以上考虑,我选取了如下指标: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师生比来衡量中部六省高等教育现状。

2.2 中部六省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选定

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应有:(1)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及其商品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2)乡镇企业产值;(3)农民人均纯收人;(4)生态环境质量;(5)农民消费水平;(6)农业科学技术利用水平。这六类指标相互联系,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这里鉴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本文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中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2]。

3 相关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来表征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通过分析2006年中部六省高等教育现代化各个指标构成即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师生比和R&D经费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从而得出这些消费结构同纯收入的定量关系。

选取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即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师生比和作为比较数列Xi={Xi(t),t=1,2,…,6}(i=1,2,3,4),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系统参考数列X0={X0(t),t=1,2,…,6},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根据计算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和数据建立2006年中部六省初始模型如表一。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第一步对表一进行初始化处理得表二

第二步求绝对差△i(j)

第三步根据公式(1)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第四步根据公式(2)求关联度

根据公式(2)得出X1、X2、X3、X4与X0的关联度,即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师生比和R&D经费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如下:

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r1=0.46909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r2=0.590331;

师生比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r3=0.47072;

R&D经费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r4=0.503066

第五步排序

4 结束语

从以上表中部六省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中可以发现,不同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大,R&D经费支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次之,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和师生比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小,但关联度也分别达到0.469096和0.47072。由此,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快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表中我们发现有两个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R&D经费支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发展受高等教育影响较大。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而农村人力资源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促进中部各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就应该考虑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2)中部六省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中部六省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较高关联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较低水平的矛盾中可以得出,中部六省的现代化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亟需得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虽然整体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但这种促进作用只可能在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才能突显出来。而中部六省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质量方面还是在毛入学率等基本指标上,均未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所以,中部六省要坚持将毛入学率、R&D经费支出、师生比和平均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等作为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指标,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教育隐藏的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高度显化,真正体现到农民收入的提高。

(3)从表中我们也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高达0.590331,位居四个因素之首,说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关系最为密切,这一指标对促进农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评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着重加强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的核心地位,稳步提高其办学规模。这一点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规模方面实现了快速扩张和发展,总量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各类大学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大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迅猛增加,这也成为中部六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标志,所以在高等教育初步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郑远红,俞凯.影响农村经济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4,(2):57-58.

知识价值问题与现代教育转型 篇10

关键词:位育;受教育权;知识价值;教育转型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187-006

1854年,社会学家斯宾塞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讲,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又称“斯宾塞问题”)(1),引发长时间和大范围的讨论,至今未休。(2)20世纪90年代,阿普尔提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问题(又称“阿普尔问题”),认为斯宾塞将问题简单化,只强调意识形态对课程的重要影响。[1]序言6

斯宾塞和阿普尔关于知识价值的讨论并非没有问题,学界已经做过检讨(3),但还有可商榷之处。阿普尔忽略了斯宾塞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斯宾塞问题”体现的意识形态元素(4),斯宾塞则忽视了知识价值问题的复杂前提。这些都影响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现代教育路径的选择。本文拟通过揭示知识价值问题的复杂性、相关研究的局限性,探讨受教育权的滥用和教育转型问题。

一、受教育权的滥用影响知识价值观和教育转型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知识所蕴涵的巨大价值,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2]。他抨击英国古典主义教育“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不只在过去,在我们现代也差不多一样: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3]7,进而呼吁推行实用性强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确有必要,但是斯宾塞的论证并不充分,他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存在,也没有认真分析为什么当时和过去差不多一样,总追求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而轻视“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

其实,斯宾塞所批判的古典主义教育保留了古老的贵族教育传统。这种教育面向贵族,培养国家精英暨统治者和守护人,自然不会太重视与生活技艺有关的知识。孔子少年贫贱,“多能鄙事”[4]110,却主张“君子不器”[4]57。孟子说得更明确,“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4]258治国保家需要特别的知识。所谓“不学诗,无以言”[4]173、“大夫九能”(5),正是此意。西方哲人也持相似观点。柏拉图就强调文艺教育对保家卫国的重要性。[5]82-110“在希腊的学校中,主要科目是音乐、诗歌、修辞和在苏格拉底(Socrates)任教以前很少联系到行动的哲学;而对于生活技艺有帮助的知识只占有次要的地位”[3]7,就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对象而言,这些知识虽然无关生活技艺,却并非如斯宾塞所说都是虚饰的知识。只要国家和社会需要管理者和守护人,这种教育便不可或缺。

贵族教育和后来的古典主义教育都有特定的对象。贵族教育并不是古代教育的全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多样化。活跃在各个历史阶段,时时出现在中西文献中的乐官、医士,还有百工匠人等等,或是在做中学,或是在专门场所学习,各有其授受渠道。(6)这些教育的发展壮大,有助于解决受教育权滥用的问题。可惜它们历来不受重视,发展不够充分,相关研究也不多。

距孔子时代并不遥远的西汉初期,学校教育已有新变化。“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6]1720-1721中下阶层人家的子弟可以读书,然后通过招考做小吏;也可以不考小吏,继续学习,然后出仕为官。这种制度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层次的教育需要,可是人们却不大重视它。政策细节和执行情况不见于历史记载,即是明证。另一方面,培养官宦的教育却广受追捧。西汉韦玄成“以明经历位至丞相”,“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的民谣于是流传,并被载入史册。[6]3107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又为阶层流动开辟了固定道路,更加助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学而优则仕”[4]190、“君子不器”长期以来遭到狭隘而庸俗的理解。

其他国家也多如此。“从公元6世纪晚期起,英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学校其首要目的是进行职业培训”[7]136,“中世纪教育大体上仍然是职业性质的”[7]139,还有“手工艺和贸易方面的学徒制度,以及骑士制度……是和学术体制同时并存的,这提醒我们实际存在的社会结构对教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7]139。“18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中学,它们为商业、工程、艺术和军事机构服务”[7]142-143。可是直到十九世纪,多数英国人仍只看重古典主义教育,“一个男孩必须硬背拉丁文和希腊文,也不是因为这些语文有内在价值,而是免得他因不懂这些语文而丢脸”[3]7,“社会上认为那是良好教育的一部分”[3]8。斯宾塞说“每个男女都在那里争取为王为后或坐较次的尊位。出人头地,受人尊敬,并且逢迎上级,成了人们全力以赴的普遍竞争”[3]8,“都不满足于安静地在各方面充分发展我们的个性,而是很焦急地渴望使我们的个性深深打动别人,并且很少支配他们”[3]9,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随着受教育权的日渐扩大,人们往往不能合理使用这种权利,竞相追求古典主义教育,以此为时尚,造成了对受教育权的滥用。斯宾塞注意到这一问题,可是没有深究,只据此提出自己的知识价值观。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自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滥用受教育权的现象与资源不足、分配不公有关,也与人类寻求物质和精神超越以及抢占资源的冲动有关。它反映出病态的知识价值观——人们多轻视“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盲目追求精英教育。这种知识价值观既戕害个人,又阻碍教育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危机。但是,通过舆论和外力强制更新知识价值观,根本无法解决滥用受教育权的问题,应该面对实际,从制度规范、舆论引导和教育规划等层面综合思考,积极行动。endprint

二、为己之学和分层教育是教育转型的力量之源

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公牵涉更大层面的问题,可见教育转型并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应该在广义的制度层面制定规范并加强舆论引导。否则,教育转型仍将步履艰难。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改变某些制度和舆论风向并不容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通过教育来合理约束人类的超越冲动。这是可行的一步,也是首要的一步。

前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受教育权滥用的问题,但对此早有察觉,也提出了对策。荀子在孔子之后,也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8]13,“为己之学”是“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尔动,一可以为法则”[8]12;“为人之学”则“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8]12柏拉图也特别强调“为己之学”,“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5]107-108,“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5]108。在中西先贤眼中,“为己”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意义。

柏拉图同时还提倡分层教育,以建构教育的理想国。他提议6至18岁的所有儿童都可以接受普及教育,之后,农民和工匠去务农做工,未来的军人和哲学家继续深造[5] 140、305-310。这是一种相对可行的办法,中国汉代的做法与此类似,可惜未能传承下来。务实的德国人从19世纪初开始倡导双轨制,“双轨之一是与大学衔接的文科中学,之二是训练平民子弟的国民学校和职业学校。以后经威廉二世演至魏玛共和国,此种教育体制不断强化和完善。1920年颁布的法律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四年以后开始分轨。覆盖全民与分轨制的两大特征导致德国教育在两个层面上收获了巨大的效果。在第一层面上,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导致德国成为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培训出的优秀工人托举起它的制造业……在另一个层面,德国的大学和学术研究自20世纪初至‘二战前,也几乎是世界第一”[9]29-30。事实证明,分层教育切实可行,值得重视。

英国也搞分层教育,“二战”结束后就曾“支持德国继续魏玛共和国时的三轨制”[9]31,但他们自己的分层教育却遭到破坏。尽管汤顿调查委员会在19世纪中后期曾设想把中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不同阶层服务[7]147,但是这一设想没有变成现实,英国没有坚定地实行分层教育。理论建设方面也如此,从斯宾塞到威廉斯,都没有认识到分层教育的作用。威廉斯甚至认为分层教育“显示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等级思想残余,从而限制了在形式上得到承认的公共性职责的实际执行”[7]153,是“一种新的论阶级而定的教育”[7]144。在他看来,分层标准不科学,“并不是被认为与某种特定的心智测量相合的智力水平,而是其成员所要求达到的教育水平”[7]153。因此,为了教育机会的平等,为了消除阶层间的社会隔阂,减少学习能力差异,“必须以一种真正开放的方式来重新看待人类的学习”[7]155,“提出每个受教育的普通孩子所应达到的最低目标……调整教育机构”[7]161-162。

当时关于教育目的的争论,也给分层教育带来致命打击。坚持教育应为所有人服务的公共教育工作者和工业培训论者,与守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人文主义者最终达成了妥协,“但工业培训论者更为强势”[7]148-152,19世纪60年代后期,“新的课程(古典学、数学、一门现代语言、两门自然科学、历史、地理、图画和音乐)被建立起来,‘公立学校也被确认为应面向不同的阶级”[7]146-147,大学教育也扩大了课程范围,同时确保培养的学生拥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7]148这些行动满足了工业发展和民主进步的需要,也几乎放弃了学校教育多样化甚至教育多样化的追求。

与斯宾塞提倡以五种最有比较价值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一样,威廉斯也追求一种试图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的学校教育[7]161,这两种观点都将导致学校教育的标准化、模式化和多功能化。雄心可敬,方法却不可行。我们需要且可以寻求教育内容的最大公约数,但不能违背教育乃“为己之学”的本质和学习需要自我建构的原则,不能不尊重教育多样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经验,继承并完善分层教育。分层教育的推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却无法约束不合理的教育要求,抵制对受教育权的滥用,因此还要提倡“为己之学”,由内而外、由己及人,建构必要的秩序和规则。

潘光旦的“位育”主张值得借鉴。他注重界限的厘定,认为“任何人的生命是在一个十字街头……东西指的是空间,是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南北指的是时间,是往古来今,是历史”[10]140,学习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关于人的,其间又可以分做两部分,一是关于一般人道的,关于人与非人的界限分别的;二是关于个别的人的,关于我与非我的界限分别的。此一部分教育的目的是在取得人对于自己的了解,进而对于自己的控制。第二步就涉及十字街的交叉点与其邻近的地带了,这就是题中所说的乡土教育了,其间必然包括到乡土的历史与地理。第三步才是一般的史地教育。这两步的目的也不外先之以了解,继之以控制……如果说第一步里包括一切关于人与社会的学问,第二第三两步里的‘史就包括一切的人文科学,而两步里的‘地也就包括一切的自然科学。以此绳目前流行的教育,无分中外,可知大病所在,即是本末倒置,或舍本逐末,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第三步。”[10]140

与斯宾塞一样,潘光旦也注意到教育中的本末倒置现象,但他为教育转型提供了不同的思路。首先,“位育”不从他者的立场判定知识价值,而是让学习者认清身处的现实,合理利用受教育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学习内容。其次,“位育”尊重并强调个体的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步骤来满足这种需要,增强个体和社会的互动,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能动性。第三,“位育”不提倡标准化、模式化的学校教育,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类型的教育都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实施“位育”,保障人的个性化成长和教育的多样化发展。endprint

三、学校教育应去标准化、模式化而追求多样化

与知识价值问题备受关注不同,“位育”至今没有引起教育界特别是课程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末倒置的教育弊病仍然普遍存在。如今,通过知识价值问题的研讨来探求教育转型的办法已经不大可行,普遍实施科学教育的现代教育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诚然,斯宾塞的偏颇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边沁、法拉弟、穆勒、赫胥黎和斯宾塞等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要求废除古典教育在学校中的统治地位,代之以科学教育”[11]。他们没有充分考虑教育现实,一味推行科学教育,使学校教育过于标准化、模式化和功能多样化。过度强调实用价值,也造成了课程片面化、功利化和教育的结构性失衡。

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化有关。威廉斯注意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英国人口激增,城市人口比例加大,儿童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上升,“即使是一个比18世纪实际存在的教育体制还要好得多的体系,也会被这些变化弄得乱七八糟。”[7]143社会发展过快,使人们丧失了等候教育缓慢转变的耐心和信心。仓促推行科学教育,课程设置过多过杂,难以实施,教育的全面发展便成为空谈。

斯宾塞问题提出前后,科学教育迅速兴起,教育转型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渐增多。阿普尔注意到意识形态对课程的控制问题,更多的人则对科学主义深感不满。大卫·W.奥尔直言,不能“强调技术效率而不是道德感”[12]3,不能再“把这个世界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分开的部分叫学科和子学科,学科之间相互隔绝,密不透风”,而应“具备大视野的整体世界观”[12]7,将大地装入心间,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驾驭学科知识,而是驾驭人性”[12]9。

有价值的知识很难全部由学校教育来授受。如果要落实斯宾塞的主张,学校将难堪重负。以养育子女的课程为例,斯宾塞也考虑过施行的困难,声称“如果我们主张所有父母都应当精通这些科目,那显然太不合理……我们只要求了解一般原理,附带知道一些为了了解一般原理所必需的例证就够了。这些都容易教,如果教的时候不能阐明道理,就教条式地教吧。”[3]29即便如此也未必可行,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给教师增加压力,他们或会像阿普尔一样心生焦虑,埋怨意识形态干预课程。

这是课程难以实施而产生的焦虑,并不一定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消除这种焦虑的办法是反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就像呼吁教师授课应注重启发、对话和生成一样,课程专家在设计学校改革蓝图时,应尽量减少面面俱到的冲动。

学校教育不堪重负,其他类型的教育却备受冷落和挤压。仍以子女教育为例,斯宾塞的主张先后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呼应。鲁迅“研究怎样改革家庭”[13]129,呼吁尊重生命本能和个体,爱子女而不是施加恩情,不给子女留下精神或物质上的缺点[13]131-136,做到“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13]136。同时指出,“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13]140潘光旦强调:“父母教育应该寄寓在一般教育的里面。至少父母教育应该和一般教育随在呼应,不应该各不相顾,或竟彼此冲突,彼此抵消。”[14]491

的确如此,直到今天家庭改革也未见起色,父母教育仍然任重道远。(7)恰如潘光旦所言,“在现行的一般教育之下,父母教育实在没有多大活动的余地”[14]491。学校教育抢占了太多的资源和注意力,却无力承担过多的教育功能;其他类型的教育虽然可以承担这些功能,却被冷落、排挤到一边,甚至被遗忘。

所以,要检讨斯宾塞的科学教育主张,切实减轻学校教育的负担,复兴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重建多样化的教育结构,满足不同的教育需要。

除了过于标准化、多功能化,学校教育还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学校教育原本多样化,18世纪英国的九所著名学校中,有七所“总体上是倾向于为全国的贵族和乡绅提供教育服务”[7]142。此外“大多数靠捐款建立的文法学校则是为当地服务的……其服务对象有很多是店主和商人,在他们的大力影响下,这些学校在18世纪的时候,开始扩大了学校的社会构成,也拓宽了课程范围,尤其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7]142。可是人们倾力追求学校教育的模式化以实现标准化、多功能化。从斯宾塞到雷蒙德·威廉斯,都专心思考“每个受教育的普通孩子所应达到的最低目标”,追寻最佳的统一的教育模式。

两人的差别在于,威廉斯开始直面“能力和兴趣方面多样化的问题”[8]162,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7]162,因而注意到“教育机构的多样化”问题。[7]162这提示后来者: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尊重人的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多样化。一旦注意到这一点,也就会触及教育多样化的问题。

教育要多样化,首先是教育机构的多样化。教育机构要多样化,必须复兴其他教育类型。多样化的教育不只提供技能教育,还有古典教育等等,“怎样做父母”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其中。

四、学校教育和教师是现代教育转型的中坚力量

提倡教育多样化,并不是要动摇学校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要动摇教师的地位。

斯宾塞、威廉斯和阿普尔等人继承了夸美纽斯的遗志,都有“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冲动。[15]65斯宾塞和威廉斯从正面探索建构基本课程体系的可能性,阿普尔则反思这种冲动无法完全实现的意识形态因素。这种反思只是追求课程实用性遭受挫折之后的应激反应,没有就知识价值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有学者指出,阿普尔的反思“没有彰显出作为活生生的学习者的存在,没有从学习者的眼光或视角来看待课程问题”[16]17。不过也不能矫枉过正,过度重视学习者的课程需求,就是相对于学习者的他者的自我放逐,容易陷入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淖。

“知识权相对化”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表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渐入人心,知识权相对化的倾向也日益强烈。“文化相对主义学说促进了那种鼓励以庸人态度对待知识的教学理论的繁荣”,“在学校里,儿童的主观经历被赋予了相当的权威”,“教师的职责不是传授这一经验之外的知识,而是发展孩子们已经具有的洞察力,使其发挥出来。”[17]51“教育体系不是尝试通过挑战和压力来激励儿童,而是致力于使他们感觉舒适。”[17]98endprint

提供学生应知应有的知识是教师的天职,也体现这个职业的根本意义和终极价值。不能放弃自身在判断知识价值上的优势地位,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知识应知应有,既要考虑学习者的现实需要,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将来发展,还要考虑民族的未来。[14]495借鉴“位育”的思路,就必须先确定学习者所处的位置、学校教育在教育中的位置、教师在教育中的位置,然后才能确定课程。

据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是精准的个性化教育,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都可以建立在对过去行为数据的分析基础上”[18]。如此,教师更不能轻易放弃通过知识授受来推动个人、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使命。一旦突出了教师的作用,也就是强调学校教育的作用。两者都是现代教育转型不可动摇的中坚力量。

五、结 论

教育转型有助于知识价值观的更新,知识价值观的讨论却很难推动教育的转型。“斯宾塞问题”和“阿普尔问题”增进了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却没有触及受教育权滥用的问题。受教育权的滥用阻碍了教育转型。“为己之学”及“位育”可以从内在需要层面减少这种滥用;分层教育的不断完善,则可从制度层面强化个体认知,推动对教育需求的自觉。两者都是现代教育转型的内在的力量源泉。

学校教育并非教育的全部,现代教育转型也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转型。要区分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责,区分不同类型教育的功能;也要把握学生与教师、学习与生活、社会文化进步与民族性的健康秀拔的关系,据此调整教育结构,去标准化、模式化而追求多样化。同时,应警惕文化相对主义对知识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捍卫学校教育和教师在现代教育转型中的独特地位。

注释:

(1)这次演讲后来被整理成论文,发表于《威斯敏斯特评论》1859年7月号,是斯宾塞最著名、最常被引用的教育论文。

(2)如[美]布劳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A].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第五卷)智育[M]. 唐晓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7-206;[美]迈克尔·W.阿普尔. 意识形态与课程[M]. 黄忠敬,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序言,6;黄忠敬. 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10.

(3)现代研究虽然对斯宾塞问题进行了反思,但实质上都是“照着说”和“接着说”式的研究。

(4)斯宾塞提倡科学教育,意在反对当时盛行的古典主义教育,对抗传统意识形态,建立新形课程意识形态。参王乃忱. 斯宾塞论知识价值观概述[J].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87(1).

(5) “大夫九能”见毛亨,传. 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注疏[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59.

(6)《庄子》中轮扁的话(郭庆藩. 庄子集释[M]. 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491),《孟子》中弈秋教艺(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332),都可证明古代存在不同的教育类型。

(7)前些年出现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近来时常爆出初中生、高中生产子新闻等等,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W·阿普尔. 意识形态与课程[M]. 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铁成,熊梅.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基于斯宾塞课程思想的思考[J]. 长春:外国教育研究,2013,(5):74.

[3][英]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7][英]雷蒙德·威廉斯. 教育与英国社会//漫长的革命[M]. 倪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8]王先谦. 荀子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9]郑也夫.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吾国教育病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潘光旦. 说乡土教育//潘光旦文集(第6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方晓东. 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M]. 北京:《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2009.

[12][美]大卫·W.奥尔. 大地在心[M]. 君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3]鲁迅.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4]潘光旦. 父母教育与优生//潘光旦文集(第8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 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6]黄忠敬. 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7][英]弗兰克·富里迪.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 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8]喻长志. 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 江淮论坛,2013,(4):192.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篇11

关键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综合素质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这说明,通过教育可以把我国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但是,要真正搞好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专职教育机构的学校在这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合格的人才必定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特别是在道德方面应该是健康的。

一、道德和知识是构成人的素质的两大重要支柱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学校就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的地方,道德教育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家庭和社会的事情。产生这种认识误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上,因为道德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并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正如德洛布尼斯基所认为的那样,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侵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道德的表达方式也是多样的,这样就使人认为学校不用安排单独的时空进行无形的道德教育,让家庭和社会去渗透就可以了,因此学校在学科教学设置上有形有位,而德育工作仅仅是讲起来重要,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主观上,就在于我们在教育观念上长期存在着一种“泛政治化”倾向,从而导致无法在摆正德智体美劳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到道德素质在整个人的构成素质中的基础地位。

人的综合素质是由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各种素质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道德和知识是两个重要支柱。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知识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知识是道德进步的促进力量。知识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部分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它的发展最终必将和其他社会生产力因素一起,导致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从而引起道德的发展进步。而道德的发展与人们的知识程度和认识水平有密切的联系,道德上的文明总要依赖于知识的一定发展,道德上的愚昧落后往往是与知识上的愚昧落后相关联的。诚然,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阶级地位、世界观及他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决定的,但是,个人的道德自觉性、道德修养程度及道德评价能力则是与他的知识上的修养,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水平分不开的。

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众所周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以下素质的人: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立;能适应社会,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有能力迎接挑战,忍受挫折,追求人生的不断超越与完善;能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培养这样的人,就要求学校教育围绕道德教育展开。究其原因,按照上面的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学校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播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学科知识,还要积极探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新途径,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倾向。

三、固强补弱,力争做到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

为了加强道德教育,不少学校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德育工作稳步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得到加强,师资队伍和德育工作者队伍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所有这些成绩都是可喜的。但是,由于过去我们不够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造成了学校的智育与德育不同步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必须在进一步发展智育工作这个强项的情况下,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大力加强德育工作,力争做到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

在工作指导上,要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使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统一协调发展。培养“四有”新人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因此,学校的教育都要围绕这个根本目标进行,要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使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统一协调发展。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实质上是红与专的关系。专不等于红,不能认为知识传授好了,学生道德水平就一定高;红一定要专,一个具备良好道德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立足培养“四有”新人这个大目标,才能从指导思想上确保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统一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在组织实施上,要切实保证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要高度重视,切实摆在重要位置。校长负总责,专职人员亲自抓,其他教师各司其职,是加强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并使它们统一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次,要以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一些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活动。智育和德育同其它教育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

在综合配套上,检视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与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促进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协调发展。虽然今天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但是学校是可以通过精雕细刻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浓厚知识和道德氛围的小环境的。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诺维奇认为,人和外部存在之间的关系构筑起一种文化,由文化刺激就产生了各种需要并形成了所谓的“动机圈”,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人的行为和态度。既然学校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均衡发展,而人的发展性向和潜能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处于不同境遇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知识需求和道德认识,所以,学校教育就要求形成刺激多种动机、满足多种需要的多层次的文化环境。

上一篇:跨铁路线下一篇:病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