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2024-08-28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通用9篇)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1

引言

研究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环境的传热对建筑节能设计有重要意义,对此,国内外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Jan K.等针对复杂材料的热传导提出三维热桥动态传热模型方法[1],C.Lombard和E.H.Mathews研究了计算多层材料导热问题的两站围护模型[2],Changhai P.等提出求解建筑外围护结构周期性传热的热电分析法[3],H.M.Kunzel等研究了建筑及其围护与内、外环境的热、湿交换[4]。国内,以江亿院士为代表的学者们对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薛志峰等阐述了智能围护结构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5],陈盛、胡平放和王沣浩等在建筑围护的能耗分析上做了大量的研究[6,7,8]。

在日照作用下,建筑围护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在门窗等开口内、外侧产生热压,还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产生风压,形成贯通建筑的自然通风,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对建筑节能有积极意义。围护和室内空气的温度受建筑与环境的辐射与对流换热和自然通风换热的影响。据了解,目前还未见有文献研究自然通风与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环境换热的耦合问题。因此,本文将研究自然通风与建筑热环境的相互作用,计算自然通风条件下围护结构与室内空气的温度。

1 物理模型

本文将研究一栋5m×5m×5m的单体建筑,在该建筑的南墙上,距地面1m高处有一2m×2m的窗口。在太阳照射和自然通风作用下,建筑与室内、外环境间进行着传热-传质的耦合作用,将该过程简化为图1所示。室外空气温度为To,室内空气温度为Ti,室外环境对建筑外墙的加热包括太阳的直射辐射qb,天空散射的太阳辐射qds,地面的发射及反射辐射qde,大气的长波辐射qda,建筑外部的散热包括壁面的有效辐射qef和壁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qco。建筑外墙的净热流量qo=qb+qd+qds+qda-qef-qco,通过墙体材料的导热传递到内墙,墙体的厚度为L。建筑内墙的换热由围护结构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qci和辐射换热qri,以及透过窗口的太阳辐射qbi构成。建筑与环境的空气流量由通过窗口的自然通风量m决定,假定窗户全部打开。

2 数学模型

2.1 建筑围护结构的导热模型

围护结构的温度由内、外表面的换热及结构的导热决定,由于围护结构的厚度远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因此可采用沿厚度的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近似,有:

式中:ρw、cp,w、λw—分别为围护材料的密度、比热和导热系数;tw—围护结构温度;τ—时间;x—沿厚度的坐标。

在围护结构的内、外边界都以得热为正,式(1)的边界条件为:

2.2 室内空气温度的计算

室内空气的温度与室内的得热量有关。忽略围护结构内墙与室内空气的辐射换热,室内的得热量由自然通风、通过窗口的太阳辐射和围护结构通过对流作用于室内空气的热量组成。假设室内空气温度均匀,列出室内空气的热平衡方程:

式中:ρi,ci—室内空气的密度和比热;V—室内空间体积;ti—室内空气温度;G—通过窗口的自然通风量;to—环境空气温度;αi—室内空气的吸收率;F—窗口面积;θ—太阳入射方向与窗口平面法线方向的夹角;Aw,j—围护结构内表面的面积;hi,j—对流换热系数;twi,j—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度。

2.3 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传热计算

式(2)中,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直射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大气散射辐射和地面反射辐射的计算可参考文献[10]。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有效辐射等于以其温度发射的辐射与反射辐射之和,若外墙的温度为Two,则: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hw可用对风速Vw的Nusselt-Jurges修正式计算[11]:

式中:a、b、n—经验常数。

2.4 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传热计算

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对流换热可视为大空间竖板自然对流计算。

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太阳辐射为穿过窗口的直射太阳辐射到达内表面的能量,为简化计算,假定由窗口发出的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则内表面的太阳辐射可表示为:

计算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辐射换热时,可将围护结构内表面和窗口平面包围的空间视为一个封闭腔,由于打开的窗口平面不会反射辐射,因此可假定为发射力等于太阳直射功率的黑体表面,该表面还吸收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根据封闭腔的辐射理论可推导内表面k的辐射换热为:

式中:qri,k—内表面k辐射热流;εw—围护结构的发射率;Twi,k—围护结构内表面k的温度;Xk-j—表面k对表面j的角系数;Xk-F—表面k对窗口F的角系数。

2.5 自然通风量的计算

通过窗口的空气流量根据热压作用下的通风换气量确定。令窗口的高度为H,面积为F,中和面距窗口下缘的高度为hm,则中和面将窗口分为上、下两个风口B和A,当ti>to时,空气经下侧风口A流入,上侧风口B流出。根据质量平衡方程,两风口的空气流量相等,即:

式中:μA、μB—A、B风口的流量系数;FA、FB—A、B风口的面积;Δp—风口的内外压力差;ρ—空气的密度。

若窗口的面积为F,则:

令h为风口中心距中和面的高差,则可将Δp表示为:

将式(9)~(11)代入式(8),得到:

因A、B在一个窗口上,μA=μB,式(12)可简化为:

将式(13)解得的中和面高度hm代入式(8)~(11)就可以计算得到通过窗口的自然通风量。

从前面的推导看到,围护结构的温度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互影响,不仅如此,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换热量和通过窗口的自然通风量时与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的温度有关,因此计算时需要将式(1)~(7)和式(13)联立求解。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作为算例,本文计算了广州地区夏季一天24h内,图1所示的建筑、围护材料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灰砂砖砌体、浮石混凝土、橡木和玻璃情况下,围护结构及室内温度的变化。5种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列于表1。

室内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室内空气温度从6时开始随时间上升,玻璃围护结构由于热惯性小,对太阳辐射的透过性强,室温上升最快,到13时最高达到58.7℃。橡木围护结构也因为热惯性较小室温上升较快,到15时升至最高41.3℃。其他3种围护结构则因为热惯性较大室温上升较缓慢,至18时才升至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室温最高为39.6℃,灰砂砖砌体和浮石混凝土结构的室温最高约为36.7℃。室温升至最高后遂开始下降,玻璃和橡木围护结构的室温下降较快,其他3种围护结构的室温下降得较慢。

图3(a)、3(b)分别表示屋顶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到,由于太阳辐射从6时逐渐增强,屋顶外表面的温度从6时开始上升,并在12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钢筋混凝土、灰砂砖砌体、浮石混凝土和橡木材料的热惯性依次下降,对应屋顶外表面的温度变化曲线趋于陡峭,12时的温度分别为56.4℃、59.9℃、64.4℃和66.0℃,玻璃屋顶外表面的温度在13时达到最大,为61℃。比较图3(a)和3(b),屋顶内表面的温度也从6时开始上升,玻璃屋顶内表面与外表面的温差很小,不超过1℃;其他4种材料屋顶内的升温滞后于外表面,橡木屋顶内表面于15时达到最高温度,钢筋混凝土、灰砂砖砌体、浮石混凝土屋顶内表面于17时达到最高温度,内、外表面的温差最大都接近20℃。

4 结论

建立了自然通风条件下建筑及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环境进行空气与热交换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广州地区夏季某天中围护结构和室温的变化。研究表明:

(1)室温从上午6时开始上升,围护材料热惯性越小,室温上升越快,上升幅度也越大,室温升至最高点后即逐渐下降,当围护结构采用玻璃类透光材料时,室温最高。

(2)就本文研究的5种材料中,玻璃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不超过1℃,其他4种材料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温差较大,特别是在屋顶和东(西)墙,分别达到20℃和10℃左右。

(3)在相同材料的围护结构中,屋顶温度最高,升温最快,其次是东(西)墙的温度,南、北墙的温度最低,热惯性较大的围护结构东(西)墙和南、北墙的升温都较屋顶有不同程度的滞后。

参考文献

[1]Jan K.,Elizabeth K..Multi-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through complex building envelope assemblies in hourly energy simulation programs[J].Energy and Buildings,2002,34:445-454.

[2]C.Lombard,E.H.Mathews.Atwo-port envelope model for building heat transfer[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9,34:19-30.

[3]Changhai P.,Zhishen W..Thermoelectricity analogy methodfor computing the periodic heat transfer in exter-nal building envelopes[J].Applied Energy,2008,85:735-754.

[4]H.M.Kunzel,A.Hol m,D.Zirkelbach,A.N.Karagiozis.Simulation of indoor temperatureand humidity conditions including hygrothermal interactions with the building en-velope[J].Solar Energy,2005,78:554-561.

[5]江亿.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陈盛,狄洪发.单体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供暖能耗分析[J].暖通空调,2005,35(2):116-119.

[7]胡平放,江章宁,冷御寒,等.湖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与住宅能耗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74:69-70.

[8]王沣浩,王东洋,罗昔联.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能耗模拟及节能分析[J].建筑科学,2007,23(2):22-26.

[9]丛琦.民用建筑室内温度实时仿真研究及其软件开发[J].节能,1998,(11):21-23.

[10]彦启森,赵庆珠.建筑热过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1]J.A.Palyvos.Asurvey of wind convection coefficient cor-rections for building envelope energy systems′modeling[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8,28:801-808.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2

退休后养老金:每月领取金额根据缴费年限.最后一次交费基数及当地现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后发放.

失业金领取:失业后月领取金额按当年月交费基数的40.6%发放.发放期限:缴费满一年的发3个月,满5年以上以下发1.5年,最长发放期限为2年.

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根据发票及用药明细除去免赔额后按80%赔付,1级医院(乡镇)免500元,2级医院(区)免700元,3级医院(市)免900元;同时医保金按月发放,每月发放金额为交费基数的3%,20为943*3%=28.2元/月.

工伤保险:医药费100%报销及伤残 补助.

生育保险

年5月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3

关键词: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大兴安岭与蒙古高原结合部, 即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与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边缘结合地带, 属寒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为春季天气多变, 降水少, 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 水热同季;秋季降温快, 霜冻来得早;冬季寒冷漫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加, 每年春旱、秋涝、低温冷害、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阐述海拉尔地区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应对策略。

一、农业生产现状

海拉尔区耕地面积31333公顷。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633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990公顷, 占总播种面积的76.0%;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463公顷, 占8.9%;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189公顷, 占4.6%;其它作物播种面积2991公顷, 占10.8%。主要种植小麦、大麦、油菜、马铃薯、蔬菜瓜果及饲料作物等 (见图1) 。

二、自然资源条件现状及变化趋势

1. 气温的冷暖变化

根据海拉尔区1951~2010年60年气象数据统计资料[1]:海拉尔区年平均气温为-1.3℃, 1月份最低, 平均为-25.8℃;7月份气温最高, 平均为20.0℃。无霜期平均118天, 平均初霜期在9月10日, 终霜期在5月24日;冻结期平均每年10月29日至次年4月9日解冻 (10厘米土层) 。全年平均≥10℃的活动积温1930℃。在作物生长的4~9月, 日温差较大, 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及种子果实优良品质的形成 (见表1、图2) 。

从气候趋势变化看 (见表2) :海拉尔区年平均气温逐年升高, 1971~1990年与1951~1970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1.0℃。1991~2010年与1971~1990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1.4℃, 而1991~2010年与1951~1970年相比平均气温升高了2.4℃。气温升高将缓解本地区农业生产光照有余、热量不足的矛盾, 积温增加, 延长作物的生长季, 减轻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同时, 扩大了农业生产布局。气候变暖对蔬菜生产十分有利, 有利于保护地栽培, 缩短蔬菜淡季的时间, 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2. 光照与热量

以“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1951~2010年) 数据为准:海拉尔区年平均日照2690.3小时 (见表3、图3) , 5月日照最长, 平均为284.7小时/月, ≥10℃积温为1930℃, 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为5325.6兆焦耳/米2。海区光照充足, 可满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从气候趋势变化看 (见表4) :海拉尔区年日照时数减少, 1971~1990年与1951~1970年相比日照时数减少1.7%, 1991~2010年与1951~19701年相比日照时数减少11.7%。

3. 降水量

以《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1951~2010) 数据为准:年平均降水量348.35毫米, 具体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见表5、图4。年际变化较大, 最大降雨量541.7毫米 (1990年) , 最小降雨量124.5毫米 (1986年) 。降雨量小而蒸发量大, 全年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3.4倍。

从气候趋势变化看 (见表6) :全年平均降水量较小, 且年降水量总的演变趋势是在波动中减少。1991~2010年与1971~1990年相比年降水量减少了6.8%。特别是2001年至2011年间, 除2002年、2004年、2008年和2009年降水量与均值相当外, 其它10年降水量低于均值, 可谓十年十旱,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全年降水中, 其中, 春季 (4~5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11.3%[1], 夏季 (6~8月) 占67.5%, 秋季 (9~10月) 占14.4%, 冬季占6.8%。降水量在年内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异常偏少现象出现最多的月份是4月和5月;降水偏多现象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 8月次之。春夏多干旱, 春、夏干旱频率分别为58%和51%【2】。春旱影响春播出苗, 初夏旱造成春播作物缺苗断垄。由于海区灌溉设施不健全, 往往干旱条件成为产量增长的制约因素。

4. 耕地土壤养分

通过2008年土壤养分含量与1985年土壤普查比较:耕层土壤 (0~20厘米) 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明显下降, 有效磷显著提高。有机质由45.54克/千克降低到34克/千克, 降低了25.34%;全氮由2.12克/千克降低到1.79克/千克, 降低了15.57%;速效钾由168.28克/千克降低到126.18克/千克, 降低了25.02%;有效磷由11.53克/千克提高到23.41克/千克, 提高了103.04%。

三、农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灌溉体系, 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断加大农业投入, 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2.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 改革种植制度

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减缓干旱化趋势, 增加农业抗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后, 要适当增加玉米等抗旱作物种植面积;采用免耕播种等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 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 防御农业气候灾害,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分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 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 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

4. 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

选育优良品种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适应性对策之一。引进、培育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 以增强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 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严寒、干旱等自然灾害, 推广现代农业的高产、稳产措施。

6. 建立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系统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总的趋势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灾害强度更大。因此要加强气候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加强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霜冻、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测预报, 制定防旱抗涝、抵御寒潮、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 做好防范工作, 最大限度减少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7.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为了分担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减轻农民因灾造成的损失, 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对于防灾减灾、稳定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作用。

8.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化肥工业的高速发展, 农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 有机肥的施用则逐渐减少, 尤其是近20年来, 化肥大量施用, 忽视有机肥的投入, 造成了土壤有机质下降;氮磷钾三要素施用比例失调。通过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建立了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专家施肥系统, 做到因土、因作物施肥, 使平衡施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本文所用1951~2011年历年降水量、温度、土壤水分等气象资料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

[2]王希平, 赵慧颖, 等.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牧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GB/T7714-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4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社会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2、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旨在提高个人业务素质者,均可报名参加进修班学习;3、申请硕士学位者,须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引言

农村政治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实施可以促进农村向社会化政治生活发展。但目前很多农村依旧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村政治社会化方式, 使得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对此, 应当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为背景, 重视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农民的利益相一致、强化政治输出机构人员的素质来优化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 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活而努力。

二、农村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

政治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国家等政治现象之后, 个体再社会化过程中逐渐接受被现存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 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实施的本质就在于强化人们的政治准则、政治认同等政治文化, 促使人们具有较强政治意识、政治素养、政治文化的公民。而在农村实施政治社会化是进一步落实政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促使农民逐渐形成政治意识、政治立场, 这将会使农民逐渐转化“政治人”, 促进农村政治社会化发展。基于以上内容, 农村政治社会化实施, 其所具有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 强化农民政治知识、能力

为了使农民从自然人转化为政治人, 就需要利用农村政治社会化来向农民灌输政治知识、能力, 促使农民与政治体系联系起来, 进而融入到政治体系之中, 成为政治成员。

(二) 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农村政治社会化的实施, 会逐渐将政治知识、政治能力、政治制度、政治体系, 使农民形成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态度, 继而按照政治体制约束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相应的农村社会政治将会保持平稳。

(三) 传播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为了使当下的农民能够继承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 强化农村政治社会化显得尤为必要, 可以向农民积极传播和传输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 使农民的政治文化水平的意义提高。

三、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有效途径

尽管农村政治社会化具有强化农民政治知识和能力、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传播传统的农村政治文化, 但现阶段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使农村政治社会化发展不佳。对此, 笔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

(一) 促进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之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强化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 主要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政治观, 一直引导和教导着广大人民群众弃恶从善, 提高精神境界, 最终实现“无讼而治”的社会理想。在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思想意识较低的情况下, 同时向农民群众进行伦理教育和政治教育, 可以向农民灌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弃恶从善等伦理教育内容的同时, 渗透政治知识, 促使农民群众的政治意识、政治观念、政治素养得以提高。所以说, 积极实施有机结合的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 可以强化农民的政治知识, 促进农村生活向政治社会生活发展。

(二) 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与提高农民的实际利益相一致

相对来说, 农民群众是非常看重实际利益的, 如若要在农村积极推行政治社会化, 就要保农村政治社会化不影响和破坏农民的实际利益。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一定要与提高农民的实际利益相一致。那么,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保证政治信息传播与提高农民的收入相结合、政治宣传与切实减轻农民实际需求相符,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农民实际利益得到提升的同时, 使农民重视农村政治社会化, 积极投入政治学习中, 成为政治成员。

(三) 强化政治输出机构人员的素质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农民的公仆, 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向农民群众传播和传输政治知识, 积极落实政治体系, 促进农村政治社会化的实施, 为实现政治社会生活而努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强化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 使基层干部的言行举止都符合政治体系的要求, 从而有效落实各项政治工作。

四、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政治社会化方式改革, 需要将伦理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与提高农民实际利益相一致、强化政治输出机构人员的政治素质, 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农村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提高农民政治知识和能力、维持农村政治社会稳定、传播农村政治文化, 促使农村生活向社会化政治生活转变。

参考文献

[1]易九桂, 邹荣.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政治社会化功能及有效途径[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3) .

[2]张丽萍, 陈其贵.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化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现代畜牧场选址必须的自然条件 篇6

畜牧场规划场址应考虑的自然条件包括畜牧场的地势地形、水源水质、土壤地质和气候环境等4个方面。

1 地势和地形

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地形是指场地的形状、范围以及地物 (山岭、河流、道路、草地、树林、居民点等) 的相对平面位置状况。平原地区一般场地比较平坦, 开阔, 场址应注意选择在较周围地段稍高的地方以利于排水;靠近湖泊河流地带, 场址要选择较高的地方, 以防涨水时受淹;山区应选择稍平缓的坡上, 坡面向阳, 坡度不宜过大, 选址要注意地质构造情况, 避开断层、滑坡、塌方地段。总体上, 畜牧场的场地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及排水良好, 避开低洼潮湿的场地, 远离沼泽地。地势要向阳背风, 以保持场区气候温热状况的相对稳定, 减少冬春季风雪的侵袭。

2 水源和水质

水是动物生存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是畜禽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般水约占体重的60%~80%。畜禽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养分的消化、吸收与运输, 机体体热调节、物质代谢等, 都必须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 加强饮用水的管理, 保证畜禽饮用水的供应和饮水卫生, 满足畜禽场水质的需求, 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畜牧生产过程中, 畜禽饮用、饲料调制和畜舍、设施、畜体的清洗等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水源, 并且水量充足, 能满足场内人畜的饮用和生产、管理用水需要, 还需考虑防火和长期发展需要。水质良好, 能满足人畜饮用的卫生要求和建筑施工标准;便于防护, 保证水源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污染;取用方便, 人工交货处理投资少。

3 土壤和土质

土壤是畜禽生存的重要环境, 土壤的透气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及土壤化学成分等不仅直接和间接影响畜牧场的空气、水质和地上植被等, 还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土质对畜牧场建筑有着重要影响, 砂壤土最适合场区建设, 但在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的地方, 选择理想的土壤条件很不容易, 需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日常使用管理上, 设法弥补土壤缺陷。

4 气候环境

气候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畜禽生产性能, 而且影响到畜禽的健康状况。影响畜禽生产的主要是气温、气湿, 气流和气压。寒冷和炎热都可使畜禽发病, 所致疫病往往非某些特效疫苗所能控制, 冷、热应激均可使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一般的非病原微生物即可引起畜禽发病。气温资料不但在畜舍热工设计时需要, 而且对畜牧场防暑、防寒日程安排, 及畜舍朝向、防寒与遮荫设施的设置等均有意义。风向、风力、日照情况与畜舍的建筑方位、朝向、间距、排列次序均有关系。

散放条件下大天鹅的自然繁殖观察 篇7

1 饲养环境

该园百鸟园于2002年建成, 占地面积6986m2。分为南北两个馆舍和一个散放区。馆舍占地面积986m2, 由舍内饲养间、参观廊和外运动场组成, 用于饲养珍贵鸟禽和部分鸟禽的冬季越冬。散放区占地面积6000m2, 中间用隔离网将散放区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用于散放饲养鸟禽, 另一部分供游客行走隔网观赏展区内散放鸟禽。散放区内植被丰富, 主要以落叶松人工林为主, 区内设有人工水面300m2以及栖架、假山石、蔽雨棚、木质鸽楼、木雕等辅助设施。

2 饲料组成

该园散放区内饲养的大天鹅与其它雁鸭类、涉禽、雉鸡、鸽子等混合饲养, 饲料也是混喂, 主要有鸟窝头、白菜、玉米、高粱、颗粒料、鸡蛋、鲫鱼、活泥鳅、水果等。由于是混养, 包括大天鹅在内的鸟禽对饲料的摄取、采食并不均衡。

3 繁殖情况

自从散放区内实行混养后, 每年均能拾到数量不等的孔雀、野鸭、白枕鹤卵, 但始终未拾到大天鹅的卵。园内饲养的8只大天鹅入园时各不相同, 其中一只雄性鹅2005年由于右翅膀受伤, 被外县农民送到本园救治, 伤愈后, 失去了飞行能力, 只得留在园内, 平时与另外2只鹅 (1雌1雄) 常聚群活动。2007年4月份该只天鹅变得异常凶猛, 经常对与其结伴的雄天鹅和饲养员进行攻击, 并将另一只雌性天鹅据为已有, 互相亲近, 相互对鸣, 两鹅非常主动, 在晨昏时间内, 发现有交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饲养员及时在散放区该对天鹅经常活动的区域内准备了充足的干草、树枝等。在以后几天, 发现雌性天鹅在一鸽楼底下叨草和树枝筑巢, 筑巢行为一周内完成。巢的直径有1m, 巢高20多厘米, 巢筑完后, 雌天鹅在上反复踏实。从5月2日开始, 雌天鹅产下第一枚卵。由于本园新购置了二台全自动电脑孵化器, 我们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提高雌天鹅的产卵量, 二是为了确保孵化的成功率, 我们将雌天鹅产下的7枚卵中的前4枚陆续送到孵化室用人工孵化, 后3枚卵未动, 由雌天鹅自行孵化。整个产卵过程持续了15d。雌天鹅产下第7枚卵后不再产卵, 并开始孵化, 整个孵化过程由雌天鹅来完成, 雄天鹅在周围警戒, 不许其它鸟禽靠近。饲养员投喂饲料和饮水须小心慎重, 与雄天鹅保持2m远的距离。雌天鹅每次离巢前都要用干草、树枝等把卵掩盖好, 然后梳理羽毛、散步、饮水、吃食。孵化期间, 在巢边放一饲料盆和一饮水盆, 饲料盆内放有活泥鳅、混合饲料等供其觅食。由于雌天鹅的筑巢地自己选在了鸽楼底下, 而且地势相对要比周围略高一些, 因此, 遮阳蔽雨的问题也就不需要考虑。在整个孵化期间, 由于雄天鹅警戒和驱赶作用, 其他鸟禽未对孵化造成影响。在节日期间, 尽管游人量大, 但隔离网与巢距有10m之远, 游客的嘈杂声也未对孵化造成影响。

6月13日中午12:20第一只幼雏出壳, 13:45第二只幼雏出壳。雏为早成鸟, 24h不进食, 出壳后在巢内伏在亲鸟腹下。由于幼雏出壳, 即引来许多其它鸟禽的好奇、围观, 并对幼雏表现出攻击伤害行为。为了避免幼雏遭受袭击伤亡, 饲养员及时把雌雄天鹅连同幼雏和巢移到馆舍外运动场, 6月14日下午14:00第三只天鹅出壳。第三只幼雏因卵黄吸收不好于2d后死亡。由于育雏期间的雄天鹅攻击性尤其强烈, 每次饲养员进舍清理卫生、送食、送水时, 雄天鹅异常凶猛, 动作过大, 几乎伤及幼雏。考虑到这种情况, 我们将幼雏取走送育雏室, 人工育雏。育雏室内使用2个长60㎝, 宽60㎝, 高50㎝的纸板箱用来交替育雏, 箱外底部放置电热毯, 箱内放置绵质毛巾, 毛巾要定时清洗、消毒更换, 箱上部放置100W灯泡用来取暖。4d后两只雏鸟可放在地面活动, 活动区内铺设草莲子, 草莲子要定期晾晒、更换, 室内通风良好。期间雏鸟每天2次拿到室外草坪活动增加光照。雏鸟活动的草坪之前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异物以免误食, 草坪是否喷洒过农药等。每次室外光照不得时间过长, 约20min左右即可, 不可暴晒, 以免中暑死亡。雏鸟室外活动最好选在上下午气温不超过27℃左右、光照较柔和的情况下进行。

育雏期间, 雏鸟的饲料主要是白菜、窝头切碎后拌麦麸、蛋黄, 并隔日投喂牛肉馅, 牛肉馅不易过多, 每只每天50g左右, 分四次投喂, 同时注意钙质的补充, 饮水中加入龙牡壮骨冲剂。每次投食时以雏鸟八分饱为准, 喂的过饱, 易造成雏鸟营养过剩, 运动不足而死亡。每天投喂4次, 分别为4:00、10:00、15:00、18:00, 随着日龄的增加, 投喂次数、每次投喂量要做相应的调整。由于酵母富含B族维生素, 同时又有助于消化, 所以饲料中要注意添加。

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的4枚卵, 前3枚为无精卵, 仅出壳一只幼雏, 由于孵化时间过短, 第30d出壳, 于第2d死亡。

4小结与讨论

(1) 该园饲养的8只大天鹅从2002~2006年均选在室内越冬, 2006年我们尝试大天鹅散放区室外越冬获得成功, 大天鹅的室外越冬方式, 有利于增强其体质和抗病能力, 对于提高大天鹅的繁殖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大天鹅能否自然繁殖成功, 选择种鹅是关键, 野生种鹅较利于自然繁殖。

(3) 散放条件下, 能为大天鹅之间选配提供更大的机会, 同时更大的活动空间, 可以避免雄鹅间争斗造成伤害。

(4) 雌天鹅所产的7枚卵中, 前三枚为无精卵, 我们分析, 在群养情况下, 大天鹅 (包括其它鸟禽) 相互干扰有关;另外, 雄性种鹅翅膀有伤, 虽然伤愈, 但却丧失了飞行能力, 直接影响了雌雄鹅间交配。

(5) 雌鹅育雏受外部环境条件和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为了提高幼雏的成活率, 可以采用人工育雏的方式进行。

(6) 种鹅营养过剩, 不利于其自然繁殖, 因此, 对种鹅的饲喂要注意饲料的调整。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8

统计表明,火灾中85%的人员伤亡源于火灾烟气,因此火灾烟气控制是建筑消防排烟系统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1]。建筑内常用的排烟方式为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在无外界动力条件下,利用热压和室外风压将烟气排至室外,自然排烟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自然排烟设计对排烟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然排烟口设置位置、排烟口面积和环境风速的影响等都会影响自然排烟效果。

本文就某剧院休息厅的消防排烟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设计,设定最不利火灾场景,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其自燃排烟的效果。运用FDS软件模拟了火灾时剧院内不同场景的烟气蔓延情况,获得烟气温度、能见度、CO浓度等参数,分析自然排烟口位置、排烟口面积和环境风速对自然排烟的影响。

1剧院休息厅概况

大剧院由体量A、B两部分组成。体量A能容纳1700多名观众的主观演厅;体量B能容纳600~800多名观众的多功能厅。大剧院的建筑面积为71305.2m2,地上建筑面积为54517.8m2,地下建筑面积为16787.4m2。

大剧院存在着多个贯穿多层的大空间,且空间形状不规则。主要的中庭有歌剧院休息厅高度17.87m,临湖入门厅11.2m,综合演艺厅前厅共享空间及贵宾休息厅15.2m。其中以歌剧院休息厅的面积和高度最大,剧院休息厅长78.5m,宽45.8m,中庭高达17.87m。剧院休息厅作为一个独立的防烟分区,设计北侧开窗、东西立面开窗及顶部开窗三种方式,考虑环境风速影响,模拟火灾时烟气蔓延情况,调整不同开窗方式时的开窗面积,确定合理的开窗方式和开窗面积。剧院休息厅的开窗位置见图1。

2烟气流动规律

烟气的流动规律及其特征参数是判定建筑火灾中某位置的烟气环境是否达到人体的耐受极限以及确定探测器和自动喷水系统启动时间的重要依据。正确认识烟气流动规律,掌握烟气流动的特点,对合理设计防排烟系统和开发更好的防排烟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

2.1羽流质量流量

在火灾规模一定时,可燃物的质量损失速率、燃烧所需的空气量是一定的,因此一定高度上羽流的质量流量主要取决于羽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能力。当火灾发生在远离墙体的地面上形成的烟羽流成轴对称烟羽流,见图2。

竖直扩展的烟羽流受到顶棚的阻挡,热烟气将形成水平流动的顶棚射流,顶棚射流烟气沉降到一定高度遇到建筑门窗时,烟气将溢出到其他区域,顶棚射流的发展过程见图3。

2.2自然排烟理论计算方法

(1)等效直径

根据功率相等的原则可将非圆形的火源面换算为圆形火源面,等效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为火源等效直径,m;Q为火源的热释放速率,kW;qe为火源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速率,kW/m2。

(2)火焰高度

ISO 16734:2006给出了标准大气压下平均火焰高度(L)的计算公式:

(3)虚点源

虚点源的位置取决于火源的热释放速率和火源半径,标准大气压下,ISO 16734:2006中虚点源位置Zv的计算方法:

式中:Zv为燃烧表面到虚点源的位置,m。

(4)羽流质量流量

羽流质量流量由三部分组成:可燃物质量损失速率、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及卷吸的空气量。当火灾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羽流质量流量取决于羽流对周围空气的卷吸量。标准大气压下,轴对称型羽流质量流量mp(kg/s)的计算方法:

式中:Qc为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kW,取值为0.7Q;z为火源到热烟气层的垂直距离,m。

(5)羽流平均温升

火焰上方的羽流平均温升(K)的计算方法:

(6)自然排烟的排烟量计算方法

式中:T0为环境温度,K;Cd为流量系数,TM19建议取0.7;d为烟气层厚度,Ts为烟气层保持在z处时,高度z处的烟气层绝对温度,K;Av0为排烟口面积,m2;Avi为补风口面积,m2;ρ0为环境空气密度,kg/m3。

为了保证烟气层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平面,研究区域内火源的烟气生成量应与排烟量相等,即满足下式:

烟气的体积流量见下式:

2.3自然排烟理论计算分析

(1)计算结果

假设剧院内火源为稳态火源,羽流为轴对称型羽流。火灾发生后,热烟气层和冷空气层有明显的界面,可采用双区域模型计算烟气的相关特性。设火灾时补风口面积为排烟口面积的50%,参考CIBSE规范取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速率为500kW/m[2]。环境温度为20℃,空气密度为1.2kg/m3,烟气层的比热为1.0kJ/(kg·K),烟气层的厚度为2m。火源功率设定为2500kW。理论计算的结果见表1。

(2)结果分析

通过自然排烟的计算可知,对于该建筑计算的需要的排烟口的面积为169.41m2,研究区域面积为3595.3m2,排烟口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7%。

2.4防排烟性能标准

(1)热辐射

人体对辐射热的耐受极限[3]:热辐射强度为小于2.5kW/m2,耐受5min以上;热辐射强度为2.5kW/m2,耐受时间为30s;热辐射强度为10kW/m2,耐受时间为4s。

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对人员对热气耐受极限影响显著[4]:温度小于60℃,水分饱和,耐受极限大于30min;温度为100℃,水分含量小于10%,耐受时间为12min。

(2)烟气能见度

小空间和大空间的最低光密度和相应的可视距离[5]为:小空间的光密度为0.2OD/m,能见度为5m;大空间光密度为0.08OD/m,能见度为10m。

(3)烟气的毒性

通常以CO的浓度作为判定标准,30min内人所能忍受的CO燃烧产物的最大剂量及浓度[6]分别为1.5%和1%。

为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距剧院地面高度2m以下应满足以下性能标准:温度不大于60℃;能见度不小于10m;CO浓度不大于500ppm。

3火灾场景设计

3.1确定火灾发展模型

实验研究发现,火灾的热释放速率是随着时间变化的[7],是数值模拟的基本参数。从起火到旺盛阶段,热释放速率呈时间的指数增长。这种火灾类型可表述为火灾按t2增长,称时间平方火[8,9],即:

式中:Q为火灾的热释放速率,kW;α为火灾增长系数,kW/s2;t为火灾发展时间,s。

不同的可燃物火灾增长指数不同,根据α的不同将火灾发展分为:超快速增长、快速增长、中速增长和慢速增长4个类型[10],其火灾增长指数[11]分别0.1876kW/s2、0.0469kW/s2、0.0117kW/s2、0.0029kW/s2。

剧院休息厅可能引起火灾的可燃物为沙发和座椅等,试验所得到的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t2火比较,可以发现沙发火的火灾初期发展规律与α=0.0469kW/s2的t2快速火相似。火灾热释放速率的确定参考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J 08-88-2000《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的相关内容,火灾场景中计算火源热释放速率为2.5MW。

3.2火灾场景设计

根据最不利和起火部位的代表性原则确定火灾场景。综合考虑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以及建筑内可燃物性质与分布后,针对剧院休息厅火源设计如下火灾场景,见表2所示。

4火灾烟气模拟

4.1场景1模拟结果

场景1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北侧开窗,开窗面积占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5%,3m/s的北风。模拟结果显示在17.87m平台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烟气层温度在241s时超过60℃到达临界值,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162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4-图5。

4.2场景2模拟结果

场景2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东西两侧开窗,开窗面积占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5%,3m/s的西北风。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166s时降低到10m以下,而距离休息平台(+13.20m)2m高度的能见度在569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6。6.00m平台在1200s内未达到临界值。

4.3场景3模拟分析

场景3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上方设置顶窗,开窗面积占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5%,环境保持无风。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烟气层温度在474s时超过60℃达到临界值见图7所示。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218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8。休息平台(+13.20m)及剧院休息厅内烟气能见度始终保持在15m以上。

4.4场景4模拟结果

场景4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北侧开窗,开窗面积占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6%,无环境风速。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169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9。其他平台及休息厅在1200s内未达到临界值。

4.5场景5模拟结果

火灾场景5,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东西两侧开窗,开窗面积增大至6%,无风。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183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10。

4.6场景6模拟结果

火灾场景6受水喷淋系统控制,休息厅顶部开窗,开窗面积增大至5%,无风。仅存在距离休息平台(+17.87m)2m高度的能见度在241s时降低到10m以下,见图11。

4.7模拟结果分析

对比分析上述6个火灾场景的模拟曲线图,可以得到如下结论:6m以下到达临界值的时间均大于1200s。13.2m和17.87m到达临界值的时间见表3。

5结论

(1)开窗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开窗位置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为:顶部开窗自然排烟效果最优,东西侧开窗要优于北部开窗的自然排烟效果。

(2)环境风速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对比场景1、4和场景2、5,3m/s的环境风速有利于烟气的排除,可延长烟气达到临界值的时间,其自然排烟效果与开窗面积增大至6%的排烟效果相近。

(3)剧院防排烟的策略是采用东西侧开窗和顶部开窗以及环境风速的共同作用将烟气排至室外,既保证剧院的排烟又节约了能源。

参考文献

[1]杨林,王彬彬,蒋勇.基于数值模拟的室内商业街火灾烟气运输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51-54YANG Lin,WANG Bin-bin,JIANG Yong.Study on thesmoke movement of an indoor street fire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51-54

[2]The 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Delta House.CIBSE

[3]S.M.Hockey and P.J.Rew,“Human Response toThermal Radiation”Contract Research Report No.97/1996,HSE books,Sudbury Suffolk,UK(1996)

[4]D.A.Purser,Polymer International,47,p.1232(2000)

[5]D.A.Purser,“Toxicity assess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SFPE Handbook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Quincy,Massachu-setts,Third edition,2002:2-6

[6]BS DD240:1997,Fire Safety Engineering in Buildings

[7]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5-60

[8]Custer R L P,MEACHAM B J.Introduction to perform-ance-based fire safety[M].Boston,MA,USA:Society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s,1997:96-100

[9]程远平,陈亮,张孟君.火灾过程中火源热释放速率模型及其实验测试方法[J].火灾科学,2002,2(11)CHEN Yuan-ping,CHEN Liang,ZHANG Meng-jun.The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Testing Method of Heat Re-lease Rate of Fuel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ire[J].Fire Saffty Science2,0022,(11)

[10]Beyler C L.Fire dynamics[C].Dinenno P J.SFPEHandbook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Third Edi-tion.Quincy,MA,USA:Th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Association2,002:2-24

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论文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松桃县普觉镇干佃村, 海拔440m, 年均气温16℃, 水稻生长期4~9月的平均温度22.5℃。试验田为潮沙泥田, 肥力中等, 水源条件较好, 前作为油菜。供试品种为黔香优302, 由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分别为:行距30cm, 穴距22cm, 每小区198穴 (A) ;行距30cm, 穴距20cm, 每小区220穴 (B) ;行距30cm, 穴距18cm, 每小区231穴 (C) ;行距30cm, 穴距16cm, 每小区253穴 (D) ;行距30cm, 穴距14cm, 每小区297穴 (E) ;行距30cm, 穴距27cm, 每小区165穴作对照 (CK) 。小区面积13.02m2 (3.1m×4.2m) ,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旱育浅植技术, 于2008年4月7日播种, 播种时, 种子用旱育保姆进行包衣, 均匀撒播于苗床上, 覆土厚1cm左右, 再盖塑料薄膜, 然后盖无纺布;秧苗出土后, 揭去塑料薄膜, 整个苗床期无纺布全程覆盖。5月15日移栽试验田, 窝栽2粒谷, 秧龄37d。试验田施牛粪22.5t/hm2、25%复合肥750kg/hm2作底肥, 然后翻犁耙平, 分小区栽秧。5月18日结合除草施尿素225kg/hm2, 全生育期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各2次, 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各2次。黄熟前保持6cm以上深水, 不控苗, 让其自然分蘖, 黄熟后落水晒田, 各处理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9月5日收割。收割时每小区分别全割全收, 晒干、扬后称重,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C的平均产量最高, 达到9 216.59kg/hm2, 比CK增产15.72%;处理B的平均产量也达到了9 062.98kg/hm2, 比CK增产13.79%;处理D的平均产量为8 625.19kg/hm2, 比CK增产8.29%;处理E的平均产量为8 348.69kg/hm2, 比CK增产4.82%;处理A的平均产量为8 164.36kg/hm2, 比CK增产2.51%。经方差分析, 处理C较CK差异达极显著, 处理B较CK差异显著, 其他处理较CK差异不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 F区组

2.2 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 不同密度对株高和千粒重影响不大, 株高变幅为105.69~109.36cm, 千粒重变幅为26.69~27.11g, 全距极差仅为0.42g;而有效穗数变幅为213.0~237.0万穗/hm2, 相差24.0万穗/hm2;结实率则是密度越大, 结实粒越高。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栽插行距30cm, 穴距为18~27cm, 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栽插行距30cm, 穴距为14~16cm, 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行穴距为30cm×18cm、30cm×20cm是适宜的栽插密度, 尤其以30cm×18cm为佳。

摘要:为探索松桃县中低海拔地区水稻在自然分蘖条件下的最佳栽插密度, 为水源枯竭地区提供最佳栽插方案, 特进行了不同密度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在自然分蘖条件下的最佳密度为30cm×18cm, 产量为9 216.59kg/hm2。

关键词:水稻,自然分蘖,密度,产量

参考文献

[1]严宗卜, 游俊海, 陈惠查, 等.杂交香稻黔香优302施尿素量与栽插株数栽培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 2008, 36 (2) :42-44.

上一篇:内蒙古高校下一篇:民间服务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