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2024-07-03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精选12篇)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1

人类社会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关于信息的定义, 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原因何在?信息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是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体;信息科学还不够发达, 还未进入本质定义阶段;人们实际需要不同, 对信息有不同的理解。显然, 要对信息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是很困难的。目前比较全面和具代表性的, 是《信息基础理论概论》一书中的定义:“信息是信息源所发生的各种信号和消息经过传递被人们所感知、接受、认识和理解的内容的通称。其根本特质是包含着新内容、新知识, 能消除对某种物质的不确定性, 使人们对该事物获得一定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和作用, 特质中不含新东西则不能成为信息。”

一个完整的信息过程包括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储存、加工、利用。信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可压缩性、再生性、中介性。

在人类处理的信息中, 经济信息占据了最大量、最主要的部分。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 经济活动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 (社会、自然环境) 中, 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服务以及其他经济目的十分明确的活动的总称。经济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为物质精神生产提供的服务。在开始活动之前必然要有很强的计划性, 在活动中必然伴随着大量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利用。由此, 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活动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 经济活动是产生信息的基础。

具体地说,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1 信息, 特别是功能信息, 本身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信息是人们活动所必需的知识, 对于经济活动来说, 尤为重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条信息救活一个企业的报道, 这也是信息被称为“无形财富”和“特种资源”的原因。一般地说, 一种产品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其价值也越大。平松守彦在《软件的商品化》一书中写道:“试以妇女的服装为例, 二次大战刚结束时凡是纯毛和纯棉的就是好的。现在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料子的代价明显便宜了, 款式的设计费上升了。购买服装与其说是购买衣料, 不如说购买的是融化在衣料上的设计。正如某周刊杂志上所说的那样‘近来的妇女是穿着信息在走路’, 这是恰当的描述。”纵观人类文明史, 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新资源, 更有效地运用资源的过程, 而信息资源是人类在经济发展中发现的新资源, 它能更有效地使其他资源得以运用。

2 信息是经济活动的神经系统, 信息对经济活动起协调指导作用

经济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 经济活动系统各组织之间除了物资、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联系外, 还有着信息的联系。信息是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形式, 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总离不开互通情报、交换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把离散的个体联接成相关的整体, 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活动。在现代, 社会经济系统的元素数以亿计, 其联系之错综复杂是前所未有的。联系越多, 信息就越重要社会越向前发展, 经济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在物资、人力、资金等方面的联系越广泛, 越密切, 信息的流通量就越大, 信息网的结构也就越复杂。只有依靠这些互相协调的信息部门和统一的信息网, 才能保证每个组织的功能的实现;也只有依靠这个信息网, 经济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

3 信息生产的总过程是人们寻求良好的生存、享受、发展环境的一项关键性过程

从信息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的活动,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活动归纳为从外部提取信息, 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再发出信息去控制外界的各种行动这样三个过程的循环。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首先就必须从认识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开始, 也就是从获得信息开始。人类对事物表面信息的收集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根据感性认识对事物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处理, 做出判断, 形成概念;将概念进行综合、归纳与推理, 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系统化和优化就是知识;人们利用信息和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适当的控制——改造世界。我国曾发生的特大洪水, 泛滥成灾, 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缺乏环保意识,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也是缺乏一定的信息保证的结果。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 决定了人们活动的成功。

4 信息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信息包括了被传递的知识, 可以说从信息中可以得到最新的知识。当前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成爆炸性增长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飞速而巨大的增加和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信息传输的速度、数量和范围空前扩大。这种信息增加及其传输手段的现代化又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增加。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也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信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说: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经济, 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 知识是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此可以说信息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信息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基础。

5 信息与经济的互动

信息, 特别是知识信息是以经济活动为载体的, 是隐含在经济活动之中, 能够反映经济活动本身的一种表征性的东西。在当今社会发展中, 经济的知识含量或称信息含量以几何数量级增长, 而知识和信息则通过经济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互动过程, 一方面使人们从新知识的视野观察周围的一切, 当然也包括经济, 从而展现一幅新的世界图景;另一方面, 人们随时随地都置身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 整个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存方式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变化。我们可以说信息是发展经济的基础, 但是信息的采集、储存、加工、利用、特别是传递, 无不依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 经济又是信息发展的基础。信息和经济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没有不发生信息的事物, 也没有不

来自事物的信息。作为人类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 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大量的信息, 反过来这些信息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日) 平松守彦.软件的商品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85, 1.

[2]陈禹, 杨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1, 1.

[3]谢新洲.信息管理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4]杨宏进, 薛澜[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5.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2

摘 要: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系统,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到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与经济才得以相互融合。理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也会使得文化和经济学得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2] 。

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3]。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

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4]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

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6]。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6]。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7]。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

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6]。

三、文化与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文化经济学一方面以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以文化的视觉解读经济行为,二者互相结合,互相融合。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总的概括,一般包括文化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生态学等等。文化经济学是文化学的一部分,重点在于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也是采用文化学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例如量化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动态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文化与经济有着各自内在的独立性、运动发展机制和规律,二者又存在着共生、互动和一体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丰富完善了经济学的体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幸福。

参考文献:

[1]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8.

[2] 陈庆德.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3] Schulze・Gunther,Mark Editori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6]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3-15.

[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苏国勋,谭方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相关阅读:

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

分析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

强化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探究 篇3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所谓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的持有和运动,既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传统金融资产又包括由金融创新所派生和组合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

2.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货币的出现和信用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货币与信用则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我们可以看到,在实体经济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经济主体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正是为了规避实体经济活动风险的需要,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所以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实体经济状况良好,则虚拟经济的运行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实体经济出了问题,虚拟经济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一定的实体经济活动规模决定了虚拟经济规模不可能无限膨胀。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资本价值量的可变性以及资本追加和撤回的便利性与随意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它具有降低风险、增加流动性等功能。

3.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3.1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即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基本工具。虚拟经济通过有效的信息揭示及相应的金融创新,可以处理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激励问题;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信息功能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投资业绩的优劣,使虚拟资本可以迅速从效益低的领域流向效益高的领域,促进优良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重组,提高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

3.2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储蓄的不断上升会限制生产投资的增长,使许多生产过程因缺乏投资被困在没有经济效益的规模上。虚拟经济则可以其流动性和高获利性吸引大量暂时闲置和零散的资本投入到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上,全社会的沉淀资本就由此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的资金需要。

3.3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

各项投资经营活动常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当经济发展中间接融资比例过高时,这不仅使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企业的利息支出使成本开支上升。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则为风险转换为现实收益提供了转换机制,成为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套期保值和转移风险。如果没有多种多样的保值方式和避险手段,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主体就只能自己承担风险,从而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抑制。

3.4有利于产权重组深化企业改革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实物资产商品化、证券化,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实物资产转让的困难,更可以打破所有制、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通过产权的分割、转让、组合和控制等手段加速资本流动,促进企业完善组织制度。

3.5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虚拟性更强,自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是和投机活动相关的;风险性更大,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使较小资本控制几百倍的资金,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从而加剧风险;稳定性更差,同实体经济比较而言,影响虚拟经济变动的因素更多,其稳定性更差。如果虚拟资本在现代经济中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6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

虚拟经济若以膨胀的信用形态进入生产或服务系统,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使得虚拟资本交易的利润和风险成倍增加,在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心理影响下易造成投机猖獗,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会使微观经济主体陷入流动性困境,带来经济动荡甚至是陷入经济危机。

3.7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

由于虚拟经济的价格形成更多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如果出现对虚拟资本过高的预期,使其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基础,从而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也脱离其价值上涨,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人们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将使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企业破产频繁,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坏帐。

3.8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还会掩盖经济过热

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着双重价格机制,在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会从商品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其间股价一路攀升,通货膨胀通过股票转移到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掩蔽式的通货膨胀,由此掩盖了经济过热。

4.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4.1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资产投资和交易的回报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国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不合理、资本严重固化、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以及国家所有制进行调整,努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资本活起来,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应通过政策性扶持、鼓励民间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4.2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比较小,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规模小、品种少、运作不够规范;金融创新也是刚刚开始。因此应当借鉴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经验,积极探索虚拟资本的新形式以及虚拟资本交易的新技术,促进实体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发展。在增强防范和消除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把开发具有避险和保值功能的各种衍生工具作为虚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

4.3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

由于虚拟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内在的不稳定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网络化电子化手段加强,使得金融交易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多变性,特别当金融扩张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时,以资金融通和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资本运动使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增加,若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必然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应加强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督,建立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同时要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管理,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和投机。我们要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要重视研究虚拟经济[J].中国经贸导刊,2003(2).

经济信息与银行工作的关系探究 篇4

关键词:经济信息,银行,关系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中尤为重要的产业, 它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而经济信息作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或者在微观经济调控中占有重要的比例, 它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的银行的发展, 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 我国的相关经济部门和银行单位就要明白并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 了解经济信息的定义

所谓经济信息, 就是可以反映经济活动实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总称。广义的经济信息具有以下的特点:知识型、创新型、整合型、数字化以及虚拟化。不论是在宏观经济还是在微观经济中, 都存在着大量的经济信息, 人们通过其接受、传递和处理, 反映和沟通等各个方面经济信息情况的变化, 借以调控和管理生产, 从而实现管理环节中的联系。

2 经济信息的地位

在当代社会, 信息已经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信息业务也被国际上称为“第四产业”, 对于全球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 这些年来, 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造就了更多的人才去选择和信息有关的工作。经济信息作为信息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 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

3 经济信息和银行工作的密切关系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的重要企业之一, 它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和支配。一方面, 通过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等进行资金的管理和分配工作。另一方面, 通过货币的流通来进行资金的供应和调节。银行作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单位, 它主要就是通过办理这些资金业务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需要。但是只想依据银行日常业务的开展来促进其快速发展是不可行的, 还需要银行积极实行改革, 在内部管理中开展经济信息的相关工作, 让经济信息和银行工作挂钩。这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既可以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也可以让银行工作的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所以, 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明白, 开展经济信息工作,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是银行方面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枢纽, 银行企业遍布与我国各大城市和乡镇,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要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 银行单位本身就反映了很多有用的经济信息, 它的发展也时刻体现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对于各种经济信息和经济情况的传播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 要想保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银行方面需要对于货币和资金作出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银行的管理人员要明白, 经济发展地越快, 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也就越大、越明确, 这就更需要银行在支配资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而且, 经济信息不仅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所赖以支撑的重要依据, 还是促进银行工作的有力保障[2]。经济信息可以使得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根据其提供的快速有用的信息, 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迅速做出合理判断, 并且让银行中的资金及时地流通出去。当前, 由于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种经济的不断提升,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获得大量准确的经济信息, 并以其作为依托, 这样对于日后银行工作的开展, 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4 银行开展经济信息工作的具体原因

我国银行之所以要积极开展经济信息工作, 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银行的工作质量。众所周知, 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只有掌握了更多准确的经济信息, 才可以去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所以,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必须积极开展经济信息的工作, 这也是为银行今后的快速发展收集更多的有用素材, 以便日后工作的使用[3]。第二、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想要了解社会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就需要掌握准确的经济信息。要知道, 在当前的商品经济时代, 对于商品的买卖和生产都需要在了解了一定的经济信息后, 才可以根据当时情况, 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判断。为了让自己的商品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济信息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就好像是为广大企业和个体人民点燃了一盏指路灯, 让他们在商品经济的的社会环境下, 能够审时度势, 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4]。

5 银行开展经济信息工作的根本目的

在银行的工作过程中, 开展经济信息工作也是为了使得银行的相关业务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 银行单位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 银行的发展不单单是个体的行为, 更是关乎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银行的工作中, 积极开展经济信息工作, 既是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在银行工作中开展经济建设, 以此来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水平[5]。

6 银行开展经济信息工作的有利条件

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我国的经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 银行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银行有很多机会去接触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的经济信息, 从而为企业和人民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并且, 银行和社会中的各种企业性质是不同的, 社会中的各大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 而银行则是作为一种单独的经济部门, 不会与其他的企业产生经济冲突, 所以, 这就有利于银行去获取各个企业中的经济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银行的发展关乎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水平, 所以国家和社会都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银行工作中, 开展经济信息工作, 是促进我国银行单位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也是加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 国家和银行单位要努力将银行工作和经济信息工作联系到一起, 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而且, 银行内部的管理人员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 重视经济信息在银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把经济信息工作快速地向前推进。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我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广大人民的切实需求, 也是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从而努力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云峰, 李仲飞.中央银行沟通、宏观经济信息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财贸经济, 2011 (1) :56-63.

[2]余秋玲, 朱宏泉.宏观经济信息与股价联动——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14, 17 (3) :15-26.

[3]周舟, 成思危.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中的宏观经济信息发布与价格发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12) :3045-3053.

[4]钱丽乔.刍议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3) :133, 146.

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篇5

多年来,经济学界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统称为宏观经济调控,虽然已经有个别学者注意到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但至今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讨论的文献。产业经济学文献中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主要是产业管制问题)的论著,管制经济学、反垄断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学领域的文献也有大量的讨论经济管制问题的文献,这些文献主要讨论的是产业管制、微观经济管制问题,而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则有大量的讨论宏观经济调控的论著。这些论著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专门领域的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但并没有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在政府经济学文献中,也鲜见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的系统讨论。在专门讨论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讨论政府的经济职能的文献中,流行的观点是将宏观经济调控与政府的经济职能等同起来。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将政府等同于宏观,凡是政府做的事,都成了宏观经济调控;二是对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明确区分两者的异同。实际上,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一回事,宏观经济是有确定的涵义的.,并不是任何经济活动都属于宏观经济活动,从而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政府对经济进行的任何干预活动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明确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不仅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而且对规范政府政策、规范政府行为和政府有效地履行经济职能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二者的相互联系与差别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  )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  )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  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  )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

股指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市场出清;市场预期;期望收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54-02

一、股票价格指数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

股票市场发展带动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是人们的资金有了更多的去处,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除银行之外,另外的一种融资途径。使投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将资金注入了效益好效率高,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中。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股票价格指数时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来反映出人们对于经济信息的掌握,对未来市场的预期的波动。从而了解到每一个投资者对于经济事态的看法,从而可以对实体经济走向起到一个大致预测的作用。

依据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在股票投资中,人类受知识经验所限,对长期预期的准确性缺乏信心,加上人生短暂造成的短期行为,使大众用一连串短期预期取代长期预期。专业人士要想在股票投资中只能遵循一般投资大众的思维,并采取顺应的策略。一只股票对于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心理价值。如果一个投资者对一只股票进行购买,那么他一定预期会有人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支股票。短期交易的投资者并不关心在长期中股票会给自己带来多少的长期收益,而是关心股票在其他投资者心目中的价值是不是高于现在股票的票面价格。股票的短期买卖变成了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种经济信息的影响。其中股票的基本面可以将股价为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而对于股票的各种消息影响人们对于一只股票的心理价值。一般来说,基本面多确定的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比较稳定的,而心理价值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股票市场的股价不断波动。

由于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的心理预期会因乐观或悲观的市场信息而发生剧烈变化。可以提前预知市场信息的人可以更早地进行股票操作,先发制人,从而赚取丰厚的回报。但是获取信息是有成本的,每个投资者都会受到一定的预算约束,花一部分资金去获取足够的信息并不一定对于每个投资者都是最优选择。

假设投资者受到的预算约束为I,提前获取信息的花费为e,购买的股票数量为k。那么获取的期望收益便是股票数量与信息的函数,记为&(k,1),没有购买信息时收益记为&(k,0)。那么投资者会花费资金去收集信息的条件是

&(k,1)-e=&((I-e)/p,1)-e>&(I/p,0)。

其中投资者会进行投资行为的条件是

&(k,1)-e>I

&(k,0)>I

對收益函数求导得d&(k,1)/dk=d&(k,1)/pdI>0。

所以预算约束I越大的时候期望收益越大,相对来说,信息费e占期望收益的比例越小。设购买与不购买信息无差异的的预算约束为I*,那么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者,当I>=I*时,投资者才会花资金用在收集信息方面。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资金充足的人掌握着市场的最新消息,而中小型投资者收集信息速度就比较迟缓。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中小型投资者不能及时得到信息,那么他们所做的决策便会根据资金充足的人所做的决策来制定。中小型投资者只能通过观察股价来确定资金充足者所做的投资决策,因此中小型投资者总是会比资金充足者晚一步进行决策。于是股票市场上便有了追涨杀跌的行为,从而可以提前获取市场信息的大型投资机构在做出股票交易行为时往往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花资金收集信息的人往往可以在实体经济波动之前看出些许端倪,从而提前做出了投资决策,剩余的中小型投资者在看到资金充足者做出投资决策后迅速反应。所以在实体经济状况波动之前,股指便会提前波动,同时确切的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但是在实体经济中,可能是由于价格粘性或者是合同制约等因素约束,商品市场并不会像股票市场这样迅速出清,所以在商品市场中,经济的波动并未体现,但是在股票市场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然拉开序幕。

二、市场预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假设,最初的信息收集者得到了有关经济衰退的信息,并在股票市场中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引起了股价的下跌。因为此时实体经济并未让所有人都察觉到经济即将衰退,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中小型投资者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只知道提前预知信息的投资者已经作出了抛售股票的决策,中小型投资者们猜测提前预知信息的投资者得到了不利于市场的消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变得悲观起来,为了避免损失,中小型投资者便会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市场价格时刻都在变化,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股票交易越来越便捷,使得股票市场的出清速度远远大于实体经济。

在实体经济中,由于普遍的悲观预期,人们便会捂紧自己的钱包,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会变低,从而造成消费减少。使得商品市场上物品供大于求,企业便会有许多商品卖不出去,由此产生了非意愿性存货。企业便会解雇工人,并减少投资,减少生产。因为大量的失业,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将少了居民消费支出,而这些行为又再一次减少了GDP。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直到使GDP下降到某个均衡水平为止。所以,总需求的减少可能是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悲观的市场预期使得本来衰退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

以下为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与GDP增长率在08年初到09年末的变化情况。

从以上的经验数据中便可以看出,在08年初到09年末这段时间,股票价格指数与GDP增长率波动状况惊人的相似,而且,股票价格指数比GDP增长率总是提前2-3个月波动。

结束语:宏观经济的某些因素会引起实体经济的波动,但是在短期内,商品市场无法出清。但是股票市场以其市场出清迅速,对消息反应灵敏的优点,使得股票价格指数在实体经济发生变动之前可以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对未来实体经济的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票价格指数正是反映出了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虽然,利用股票价格指数并不能非常准确的测算出未来GDP的数据,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股票价格指数仍然是预测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作者简介:陈睿(1989— ),男,山东省寿光市,青岛大学国际学院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巴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浅谈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创新,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企业, 信息领域中不断涌现出大量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主要分为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随着分工的细化, 形成了信息技术产业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信息技术产业链不断发展完善, 信息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强, 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 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提高。

二、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 形成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企业通过持续创新, 信息产品性能不断得到提高, 而信息产品的成本相对下降, 这会导致市场结构、产品需求量、产品供应量、信息产业的生产决策跟着发生改变, 最终信息产品的恒定质量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 质量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促进了销量增加, 企业利润随之增加, 企业利润又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能力。

(二) 拉动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范围最广的关键技术,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特别是一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产业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提升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 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就业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 其就业吸纳能力也随着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创新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会, 对就业有积极影响, 虽然信息技术的扩散, 也会减少一些传统的就业机会, 但是这种结构性失业恰恰带动了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 提高了就业能力, 同时改善就业市场结构。

三、信息技术有效抑制区域经济通货膨胀

信息技术创新导致信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对宏观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创新, 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繁荣, 助长了全球性的价格竞争, 电子商务具有通货紧缩的性质, 下面以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电子商务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可以实现在全球范围的竞争, 为了提高或保持市场占有率, 低价策略成为商家主要的手段, 促进商品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

其次, 保持低价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降低成本,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和营销成本, 目前许多传统企业在行业内也纷纷联合建立网上虚拟的采购市场, 实现原材料的集中采购, 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特就联合建立了网上汽车零配件采购市场, 通常参与网上集中采购的商家可以节省采购成本的5%到10%。

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通过采用联机采购系统, 采购成本下降了30%。在营销成本方面, 企业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站, 直接发布企业的各种信息, 如新产业的发布、促销信息、服务承诺、企业介绍、售后服务等, 通过自己的网站可以与消费者接沟通, 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建议, 企业还可以方便地搜集竞争对手的情况, 了解全世界的市场行情, 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 减少了销售人员到处跑的情况, 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

第三, 有效降低了库存, 用信息的流动代替了物质的无效流动, 不论是原材料库存还是成品库存, 由于信息沟通充分及时, 库存积压越来越少, 甚至可以做到零库存生产, 节省了在很多库存管理等中间环节上的投入, 同时也加快的资金周转。另外, 电子商务还能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特别是跨国企业, 利用网络调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 加快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 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在信息经济中, 电子商务依靠信息的低成本的快速流动, 代替了引致通胀的物质的消耗和浪费, 再加上全球竞争的加剧, 所以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可以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 信息技术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从根源分析, 信息经济规律与传统经济规律的之所以不同, 在于信息经济遵循的是边际成本递减的摩尔法则, 而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 所以, 我们如何科学运用信息经济规律, 是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关键。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影响了社会的活动规律, 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深度化。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性, 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就必须主动学习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使之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 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限制将会越来越明显, 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科学运用信息经济规律, 是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郑春燕.甘肃新农村建设信息保障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9.

[2]李梅.中美IT产业比较及其关键因素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 2009.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8

1 关于信息化概念

信息化和工业化一样,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项新的标志。它最初是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形态演变进行描述的综合性概念。

早在1959年美国学者丹妮·贝尔就曾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中就包含着“信息社会”的含义,这也是信息化概念的前身。在1963年,日本学者梅楮忠夫发表过一篇题目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文章中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动物的进化过程很相似,知识创造与信息流动相关联的信息产业,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很快的发展起来,形成社会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以及大脑,进而推进社会的不断前进。1977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马克·尤里·波拉特撰写了《The Information Economics》一书,书中曾提出包括信息价值的测算、信息业从业人数的测算以及信息产业的划分等几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农业、服务业、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四分法,对美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我国的信息化问题提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对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

我国的专家学者通常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对信息化进行了解,所以在理解上产生了差异,但一般认为信息化所指的就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通常是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社会信息基础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允许信息化发展的自由度,信息活动不断提升和丰富的一个过程。

2 信息化对产业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2.1 信息部门关于对生产总量贡献的计量

包括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的信息部门,直接创造出来的产值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增长的部门,潜力非常大,而且正在以裂变的方式迅速的发展。因为信息产业有着高增长、高渗透和知识技术密集等特点,所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由于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组成了信息部门,所以,我们可以把信息化对生产总量的贡献分为:信息产量的增加值和非信息产业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2.2 信息化加快了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信息产业是如何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就要我们对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研究。斯密认为劳动的效率(劳动生产力)和劳动数量推动了财富的增长。由此可见,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提高劳动效率来实现。所以一些专家学者便从劳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化加快产业经济增长的机制。

通过劳动效率可以得知,信息技术在各个经济部门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但是这种判断却遭到了索罗之谜的尴尬。索罗之谜是指:美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脑以及软件在飞速发展和普及,可是却找不到有力的生产率增长数据来支持IT促进增长的经济机制。

3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的不断结合,构成了信息化的发展,它不仅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非均衡经济增长的理论可以得知,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不但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状况有所不同,而且经济结构的转变,尤其是非均衡的条件下的结构转变,同样可以使经济飞速增长,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动。

现代经济的飞速增长,通常情况下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而进行的,即: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增长的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科技进步则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技术是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关联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技术的联系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因素。

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传统的产业受到了科技进步和市场容量的限制和阻碍,经济的增长一定要依靠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创新要通过结构转换来得以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能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及长远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完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现如今要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以及发展信息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就是说,当技术变革引起了产业结构转化的时候,通过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新经济的增长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可以促进新型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的提升。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产业化促进了新兴产业—一信息产业和相关部门的诞生。例如:设备业、网络业、信息服务业等多种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加快了原有的产业及产业部门的改进,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改进,可以改变生产面貌,提高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原有的产业与部门产品的更新,并且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三,加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强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和信息化水平之间是相关联的,根据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可以确定,信息化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 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4.1 我国产业经济飞快增长的推动力,依然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资本要素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贡献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说明产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大量有形资产以及物资资源的消耗。

4.2 信息活动是我国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劳动的投入和信息活动对产业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在大体上是一致的,信息的投入已经和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并列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在产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所以,只有加大信息化发展才是上策。

5 加快产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源,加强我国产业经济中信息要素的含量和产业信息的素质,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增长。

5.2 把信息化作为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加社会中信息要素的比例,与集约化、效益和效率型经济增长目标相同,通过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化。

5.3 在现阶段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以此为龙头,加快我国信息化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增长。

6 结语

信息化是通过信息要素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带动产业经济的增长。所以它对产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对信息化的加强与建设,才能够使我国产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产业经济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摘要: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及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信息化。它是通过信息要素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它逐渐成为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以外,推动产业经济增长的第三种动力,本文就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建议与政策,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经济,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鸿,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2].张敏,马泽昊.信息化、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佣.财政研究,2013(8).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9

一、信用的基本界定

(一) 信用的基本概念

在分析问题之前, 首先对关键词“信用”加以界定。信用除指狭义的银行或金融信用, 信用还有“诚信”、“信誉”、“信任”等涵义。本文主要涉及企业信用。

信用分为“守信”和“失信”两种行为。守信是指信守合同、努力工作、不偷懒等行为。失信则表现为违约、欺骗、造假售假、缺斤短两、偷懒等行为。企业信用产生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活动。

(二) 信用的经济学性质

1.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信用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企业组织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软科学。企业信用是企业向外界的一种信号传递, 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对单个企业在整个产业中的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组织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产业组织保持良好竞争状态的最好因素。

2.信用具有经济外部性

企业生产经营究竟是守信还是失信, 不仅对企业自身还会对整个产业组织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企业选择守信行为, 那么会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正面效应, 有利于社会守信环境的建立;反之, 如果企业采取失信行为, 会对整个市场起到负面影响, 引起社会失信行为凸显。

3.信用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 (成本)

从博弈论角度说, 如果整个社会市场主体之间都采取守信的策略, 那么这将是他们共同的占优策略。因为, 这样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就很容易进行, 可以省去交易时间成本、交易的谈判成本、交易的违约成本以及交易的监督成本等。

二、失信与信息不对称

(一) 失信的信息不对称原因

非凸经济环境①的现实使得古典经济学理论受到挑战, 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学——信息经济学, 它研究的是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问题。

信用问题就产生于现实非完全信息经济环境当中。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 信息不对称分为两类, 据此失信分为两类。第一类:隐藏信息, 即有些信息一方当事人知道而另一方当事人不知道。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可能隐藏自己的信息, 将此现象称为“逆向选择”。第二类:隐藏行动, 即签约时信息对称而签约后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信息, 采取“偷懒”或“不尽力”行为, 给对方带来损失。这类失信称为“道德风险”。

(二) 防止失信的机制设计

首先, 针对“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是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使交易各方的信息对称起来。其次, 对于“道德风险”问题, 重点在于建立“行动激励机制”, 一方面使守信者得到奖励, 同时使失信者得到惩罚。从机制设计理论角度看, 委托人为使代理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必须给予代理人一定的“信息租金”②。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诚实守信行为, 使其产品品牌价值升值, 从而使自己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产生“产品差异”③化, 进而这个企业就可以以高于其他同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格。这种现象就可以视为市场给予守信企业的激励补偿。

现实经济中不仅要对守信行为加以正面激励, 还要对失信行为施以惩罚, 否则会产生信用“逆向选择”。其条件是在设计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时一定要使失信行为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行为的“失信收益”, 否则信用“逆向选择”难以避免。

三、信用问题与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关系

(一) 信用问题与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的有机结合, 它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机构或是生产、经营和销售的方式, 它还包括企业无形的对企业具有非常意义的价值构造。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形式构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信用则是企业外部文化组织形式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为获得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利润并且努力使利润最大化的。亚当·斯密 (1759) 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道德或信用与经济人假设是不相矛盾的。所以说作为企业文化的企业信用是与企业的目标不仅不相矛盾, 反而是企业达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或途径。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同的信用行为其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采取失信行为, 企业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好处, 但长期来看, 这是不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 严重者很可能是企业永远的退出市场,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鹿奶粉事件”。当然如果采取守信行为, 企业往往会因此而得到长远发展,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着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老字号、老品牌, 当然他们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终究企业文化中的诚信是其共同的成功秘诀。

所以说, 企业信用是企业组织中重要的内容, 它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生存、发展;反过来说, 企业组织必须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 特别是企业信用问题更是企业外部影响力的反应器, 不讲信用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 没有信用的企业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更不会在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二) 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是反映整个产业竞争状态的, 它的基本分析结构是:S-C-P。S代表市场结构, 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等;C代表市场行为, 主要是指各企业采取的措施、行动;P代表市场绩效。产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反过来各企业组织的变化对整个产业组织也具有影响力。好的企业组织形式能够使企业在整个市场中长久生存, 使整个产业处于勃勃生机, 反过来, 好的产业组织会影响企业组织的变化, 以使企业能够在大的经济环境中自觉遵守行业规则, 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竞争状态。

(三) 信用问题与产业组织

从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的关系可以看出, 信用问题同样会对整个产业形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绩效水平。企业守信可以使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呈现出差异化趋势, 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诚实守信成为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内容, 成为市场上各企业所采取的最优策略, 那么这样会使市场竞争状态更加优化, 对经济发展有利, 反之, 失信行为将会导致市场竞争混乱, 干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四、企业信用自律与政府信用规制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信用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命令, 市场经济首先要靠信用,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它对市场竞争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也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仅使三鹿整个企业倒闭, 还对整个奶制品市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几年前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的发生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在生产经营中采取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策略, 这需要企业自律来维护市场信用机制的发挥, 这也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力的结果。

然而, 一般情况下, 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守信行为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奖励;而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的失信行为又得不到必要的惩罚, 这样就会产生信用市场运行中的“市场失败”。“信用市场失败”就是守信行为趋于减少, 而失信行为趋于增多。社会的“逆向选择”可能是中国目前失信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因此, 往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恰当的规制措施进行干预——信用规制。

政府在信用规制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市场规则、社会规则。政府规制同样包括政府作为和政府不作为两种, 而且政府规制也是有限度的, 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产生对企业行为的歪曲的影响, 企业行为的扭曲往往会造成对社会不好的负面影响。

总之, 要使“守信”成为流行, 一方面企业自身必须看清“失信”的害处、“守信”的益处, 要想成为真正的大企业首先要做到——企业信用自律;另一方面, 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 无法回避市场失败所产生的逆向选择, 因此,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应机制的设计——信用规制。但政府部门在规制时应以经济实际情况和经济运行的规律为制定规制标准的前提, 否则规制有可能变成促成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因素, 达不到政府规制真正的目的。

企业信用问题关乎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正常运转, 诚实守信是一个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题中之意。守信行为将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因此它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事, 更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的行为准则, 因此, 社会经济主体必须做到——信用自律,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 (政府等权力部门) 要设计出相应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机制——信用规制, 二者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守信的市场经济国家。

摘要:信用问题是关系企业组织进而关系到整个产业组织绩效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的失信现象, 从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学的角度, 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分析了信用的性质, 失信的种类与产生原因, 提出了要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以及企业自律角度防止失信问题, 促进企业和产业的有效运行,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信用,信用规制,企业自律,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

参考文献

[1]谢军.中国产业组织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8, (1) .

[2]程民选.信用的经济学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11) .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殷红.几类特性物品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5]杨咸月.信息不对称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2) .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10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7%, 就业占55%~78%, GDP比重占50%以上, 出口总量占40%~60% 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 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关注。到目前为止,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已有相当的数量, 且在很多方面已达成共识, 即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 银行信贷都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公认为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 如何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关系型融资是1990年代开始引起经济学家关注的前沿问题, 该理论认为银行在与企业长期交往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内部信息, 克服信息不对称, 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 关系型融资的信息经济理论解释

1.1 关系型融资概念界定

关系型融资 (relationship finance) 是199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关注的前沿问题, 该理论认为银行在与企业长期交往过程中可以了解许多内部信息, 克服信息不对称, 这构成关系银行相对于其他贷款人的比较优势。但对于关系型融资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统一的概念。从信息经济理论的角度, Boot (2000) 将关系型融资定义为银行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 银行在提供服务中为获得企业专有信息进行了关系专用性投资, 并通过与企业的长期交易来评价这种投资的盈利前景, 从而获得回报。

关系型融资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企业专有信息和银企之间的长期交易是关系型融资的必备条件:正因为长期交易, 才使得关系银行获得企业专有信息, 而获得这些有助于关系银行更好地了解贷款项目的质量, 并在长期交易中反复运用这些信息获取更高的回报; (2) 专有信息在公开市场上无法获得, 关系银行必须在与企业长期交往过程中才能获得, 因而这些信息一般只为关系银行掌握, 局外人如其他金融中介、企业的竞争对手无法了解, 这样能够给企业提供融资的只有关系银行, 关系银行因而在竞争中取得垄断地位; (3) 关系银行所掌握的企业专有信息是通过给企业提供长期服务获得的, 并在长期服务中获得回报, 这样关系银行有可能在短期发放一些盈利不强的贷款, 以期在长期内得到回报; (4) 在关系型融资中, 关系银行是以贷款项目的长期盈利为保证来发放贷款的, 为保障贷款安全, 关系银行可能需要干预借款企业的治理。

1.2 关系型融资的信息经济理论解释

信息不对称 (information asymmetry) 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论述了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或者一方信息的不完全性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起,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 特别是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 使这一理论的作用充分显示出来。信息不对称也称非对称信息 (asymmetric information) , 主要包括3种情况: (1) 交易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 (2) 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有关信息; (3) 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用方面的地位都是比较清楚的。在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上, 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于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融资才能获得发展时。

根据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金融市场上, 资金使用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资金提供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 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 使资金的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 即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和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问题。所以企业选择何种融资方式, 按照这种融资方式能否取得资金, 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 信息是银行贷款决策的基础。如果未能掌握充分准确的信息, 也就意味着银行贷款的风险是巨大的。贷款者的信息分为数码信息与意会信息。数码信息 (codified

information, 也称“硬信息”) 是指那些可以表示为计算数字、书面或口头报告的信息及通过分析这些信息的内容可以得到的信息。与数码信息相对, 意会信息 (tacit information, 也称“软信息”) 是指无法通过简单加总的数码式信息获得而只能在有限域通过关系合同或特定的经历得到的信息。对于银行而言, 一般来说, 企业的“硬信息”是比较容易取得的, 特别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银行可以随时获得客户的各种“硬信息”, 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 经营时间短, 信息的透明度较差且信息不具有公开性, 中小企业的“硬信息”也较其他企业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来调查取得, 更何况那些不容易获得的, 也不容易传播的“软信息”, 而“软信息”在许多条件下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状况和潜力。对于贷款者而言, 不仅对其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包括项目前景、风险状况在内的各种有关信息十分了解, 而且还全面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 这使得银行处于劣势地位。银行为了控制风险, 对中小企业出现“惜贷”现象。关系型融资可改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和企业之间保持长期、密切而且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不仅可以通过办理企业的存贷款、结算等业务获得借款企业的信息, 也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所在社区获得关于企业经营情况, 企业主行为、品质等多种“软信息”, 从而缓解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2 我国关系型融资发展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我国发展关系型融资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文化传统上都具备天然的优势, 这为我国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经济环境的适应性:经济转轨阶段为关系型融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市场发育不成熟, 信息交流不是很畅通, 无法充分地以“硬信息”提供项目的赢利性和风险估计, 只能利用一些不易标准化和量化的信息, 如企业家的素质、品格、信誉和专业技能等, 这些知识均不能数码化和文明化, 只能以意会知识的形式存在。因此, 在经济发展初期或转轨阶段只能通过长期交易和组织内部收集到“软信息”, 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 帮助银行较准确把握融资可行性, 这恰恰是关系型融资的独特价值所在。由此可见,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关系型融资有较好的适应性, 研究并发展关系型融资存在广阔的空间。

2.2 金融体系的适应性:金融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沃土

比较美英和日德关系型融资发展现状时发现, 美英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一种松散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 其融资大多遵循“啄食顺序理论”①, 而日德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银行对企业全面介入, 形成了银企高度融合的一体化模式, 银行在融资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与这种银企关系对应的融资模式就是关系型融资。我国是金融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是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独立支撑金融体系, 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较高, 大量资金流向银行, 致使银行以绝对优势成为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随着政府的扩权让利, 财政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 其财政实力不断削弱。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选择了“金融支持”②, (1) 通过向金融部门 (尤其是银行) 创造租金机会, 使之获得特许权价值, (2) 政府采取市场准入等措施限制银行间的竞争, 维持银行的垄断地位, 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由此可见, 我国的这种金融体系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沃土。

2.3 国家政策的适应性:国家政策是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小而弱”的一面。其中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要素资源制约日益趋紧。融资不畅依然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据统计数据显示, 浙江省1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约有70%以上的企业存在着融资难, 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中国银监会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颁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这些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融资提供了政策支持, 已有一些地方银行, 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4 产业环境的适应性:中小企业集群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助推器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群内一般都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 加上一致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大家认可的交易规则, 使相互信任和满意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 进而使集群内中小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具有明显的根植性。

在集群条件下, 关系型融资将会更好地发展。 (1) 集群这一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的信息沟通机制比较便捷、顺畅, 可生产足够的“软信息”以满足关系型融资的需要, 减少信息不对称, 减少逆向选择;而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不确定性高, 容易造成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并带来逆向选择。 (2) 集群内专业化的分工合作环境和维护声誉的考虑使企业愿意按照合约规定使用贷款, 减少道德风险;而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不清晰, 容易受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吸引改变投资方向, 道德风险隐患扩大。 (3) 集群容易获得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合作的机会进而获得外部经济效益;而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贷款“急、小、多、繁”, 收集“软信息”成本高, 无规模效益。 (4) 集群中的信贷风险较多地体现为产业风险, 而产业风险具有一定可预测性, 同一地域存在众多同行业中小企业, 便于银行比较分析企业的实际资金缺口并给出合理的贷款数量及期限;而单个游离的中小企业缺乏对比分析的对象, 企业规模小且运作不规范, 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无法预见产业风险, 银行贷款风险加大。 (5) 银行对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会产生规模效应并由此提高银行的积极性;而对单个企业的贷款数额小, 银行利润空间不大。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使得发展关系型融资的条件更为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民间自发和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下, 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产业大规模集群化发展的现象, 特别是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发展很快。我国产业集群中除少量为较大型企业外, 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为关系型融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2.5 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关系社会”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发展关系型融资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费孝通先生 (1948) 曾用“差序格局”描绘出了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状况, 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传统中国长期延续的人际关系状况。这种传统的“关系社会”为关系型融资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背景。所谓的“差序格局”实际上就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 沿着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向外延伸, 通过现有的“关系”可以建立新“关系”, 不断把别人纳入自己的社交网络, 形成网内人员一致默认、一起维护和遵守的相互信任、合作的规范。通过关系型融资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关系型融资的实质恰恰就是一种以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准市场交易, 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正好有助于促进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关系型融资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中, 随着利益导向机制的形成, 社会成员的利益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 利益成为差序格局中决定人际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的资源分配方式又将促进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使关系型融资中的收益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结 论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达成的共识。但是, 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学界研究的共识认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关系型融资恰恰能够帮助银行获取中小企业的“软信息”, 避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因此, 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是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当务之急。

我国发展关系型融资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文化传统上都具备天然的优势, 经济转轨阶段为关系型融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金融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沃土, 国家政策是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集群是关系型融资发展的助推器, “关系社会”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发展关系型融资, 这为我国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文平.关系型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6) :139~143

[2].全丽萍.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 2002, (6) :144~145

[3].徐万坪.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均衡分析和均衡的突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2, (1) :1~6

[4].黄冲.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探索[J].市场周刊·商务, 2004, (9) :55~57

[5].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10~18

[6].闵宗陶, 刘小明.关系型融资与我国银企合作机制优化[J].学术研究, 2005, (12) :23~25

[7].青木昌彦.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体制比较, 1997, (6)

[8].赵秀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条良策——浅谈关系型信贷[J].经济论坛, 2004, (14) :50~51

浅析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篇11

[关键词] 文化经济发展负相关性自成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就是社会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环节。特别是普遍文化认同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方面,以及在适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起到其他系统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倚重就显得更为突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经济的“奇迹”,尽管“奇迹”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远不是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对经济还具有久远而深刻的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优势的竞争,更是文化优势的竞争。

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经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为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当我们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恩格斯就曾说过,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胜过十所大学。在经济的刺激作用下,文化内部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文化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需要,而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时,必然会使其物化成为产品,从而转化为商品价值,并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这样,文化就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并为其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以实现自我发展。显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 。

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发展和进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经济发达,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相反,经济落后,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变更我们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才能够战胜强势的西方文化。因此,现代化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经济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政治现代化,上层建筑现代化,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并且,这种直接作用的存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并且坚定地认为,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濟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然而,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甚至成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

我们注意到,文化发达,与之并存的经济有可能非常落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同时,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正面的效应之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快餐”式的文化使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下降。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制约其扩大的内容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自成逻辑并不能证明文化发展的自成逻辑,正如生产力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却并不意味着文化也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一样。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也即负相关性,正是说明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文化繁荣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同样,经济发达也并不意味这文化发达。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两大车轮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是,一方面,文化与经济虽然其发展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导向性作用,二者具有互动效应,并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恩富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占彪: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J].中华文化论坛,2006,134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篇12

一、“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概念及假设

1、“国有经济”的概念。

国有经济一般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存在形式包括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

2、“民营经济”的概念。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不存在“民营经济”这样的概念, 民营经济是从我国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一个概念, 且现在尚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概念。本文认为“民营经济”是指以反映投资主体或经营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成分, 是在一个国度里由本国居民投资创办、经营或控股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要素的总和。也就是说是外资及外资控股、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经济成分的总和。

3、一些假设。

在进入正式的讨论之前, 本文先做一些假设, 假设一:在明确了本文所论述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概念之后, 这里将境外资本 (包括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 抽象掉, 不做考虑。假设二:不论企业的具体名称是什么, 如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独资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等, 都仅从企业的资本构成角度来进行讨论, 资本的所有形式分为三个类别———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个人资本。其他的资本形式, 如法人资本最终也可以追溯到这三个类别中去。假设三:将个人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总称为民营资本。

首先, 本文所讨论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中均不包含国外经济和港澳台经济成分, 且主要讨论的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 将境外资本抽象掉更有利于论述。其次, 企业的名称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定义的, 而本文重在从经济角度考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比重进而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 因此就从资本构成的角度看待企业更利于分析。具体来讲, 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完全是国有资本则为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是国有资本为主、民营资本占少数则为国有控股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是国有资本占少数、民营资本为主则为国有参股企业或民营控股企业 (这里采用国有参股企业这一说法) ;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完全是民营资本则为民营企业 (民有民营企业) 。当然, 从这个假设的角度来看, 国有经济就包括了国有国营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部分;民营经济则包括了民有民营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民营资本和国有民营企业中的经营权部分。最后, 本为将“国有”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所有”, 将“集体所有”这部分划入广泛意义上的“民有”这部分。另外, 本文为了叙述上的简明, 用“国企”一词指代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总体, 用“民企”一词指代民由民营企业、民营控股企业 (国有参股企业) 。

二、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争论

1、有关“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三种观点。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国进民退”现象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三种。观点一:反对“国进民退”。这些学者认为, “国进民退”背离了改革的方向, 是“死胡同”, 是很危险的。观点二:赞同“国进民退”。这些学者认为, 国有经济在某段时期、某些领域的“进”和“退”, 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促进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并且认为这恰是“中国模式”优势的体现。观点三: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他们的说法主要有——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 即便存在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的现象, 也是个别的、局部的;无论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比重消长或者从市场经济运行的操作层面看, 还是从理论逻辑与论断的准确性看, 所谓“国进民退”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观论断;“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 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现状不符合, 也不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

2、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述。

总观上述的三种观点, 可以看出承认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人, 不论是反对的还是赞同的, 都看到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所存在的相互替代的一面。并且, 这正反两方的争论还突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而且“国有经济”在竞争中有主动权——即当国有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则民营经济的比重就被迫下降了, 当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时, 则民营经济的比重就上升了;然而, 不存在反过来的情况——即当民营经济的比重上升时, 迫使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 当民营经济的比重下降时, 则国有经济的比重上升。虽然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此消彼长, 但是民营经济是被动的, 国有经济是主动的, 二者相互影响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不承认“国进民退”现象的人其实是针对宏观层面来说是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

对于上面的这种说法, 应当辩证地来看。首先, 应正视“国进民退”这种现象。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国企与民企在实践中的冲突是确实存在的, 因此正视这种现象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 是有助于国民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其次, 应明确分析的视角, 是从宏观经济的总体来看, 还是从中观的不同的区域 (地区) 或是不同的行业来看, 还是从微观企业中的产权结构来看。不同的分析视角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最后, 关于“关系”的分析, 既应看到其对立的一面也应看到其统一的一面。上面的说法显然是揭示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部分对立面, 并且其对立面的分析也不全面, 同时这二者之间的统一的一面更加无从论及。因此, 本文就将以这种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国退民进”这一现象, 进而透过这个现象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辩证关系。

三、“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下面对这种“统一性”和“对立性”做具体的分析。

1、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统一性”。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具有“统一性”:第一, 从宏观角度来看,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工具”, 二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如表1所示, 自2000至2010年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并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也是逐年增加的, 由此可见二者是呈现出“共进”的态势, 并且统一于整体产值的增长中的。这一点在图1和图2中也可以较好地体现出来。第二, 从中观的不同地区以及行业来看, 二者相互竞争, 此消彼长的态势交替进行, 这种竞争既活跃又稳定了经济, 从而推动了整个地区以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即二者统一于地区经济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以东部地区为例, 从1995年到2003年国有企业产值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 民营企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至2004年国有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相对上年有所回升, 相应民营企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此后一直到2009年, 国有企业所占的产值比重继续下降, 民营企业产值比重继续上升。可见, 从1995年到2009年间, 国有企业比重与民营企业比重此消彼长, 国企与民企呈现出竞争的态势, 但东部地区的工业产值整体是呈上升态势的。因此,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竞争是统一于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中的。第三, 从微观角度来看, 通过企业内部股权的转让方式, 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竞争, 二者的竞争直接统一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中。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硬预算约束的基本单位, 其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 任何股权

结构的变动都是以成本收益为依据的。

2、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对立性”。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 从宏观角度来看, 对于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整体是一定的,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有相对高低的差异, 比重方面时而国有经济大于民营经济, 时而国有经济小于民营经济, 时而国有经济等于民营经济, 但二者相等是偶然, 不等才是常态, 即二者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2000年国企数量比重为32.8%、民企为13.6%, 国企是民企的2.4倍, 以及国企产值比重为47.3%、民企为6.1%, 国企是民企的7.8倍, 这就是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大于民营经济的情况。再如, 2002—2004年数量方面, 国企占比从22.7%到12.9%, 民企占比从27%到43.1%, 则可粗略判断大约在2003年国企与民企的数量持平;2008—2010年产值方面, 国企占比从28.4%到26.6%, 民企占比从26.9%到30.5%, 可粗略判断大约在2009年国企与民企的产值持平, 那么从数量和产值这两个维度来看,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应在2003—2009年间的某一时点上持平, 即比重上国有经济等于民营经济了, 但只是很短的时间。又如, 2010年国企数量比重为4.5%、民企为60.3%, 民企是国企的13.4倍, 以及国企产值比重为26.6%、民企为30.5%, 民企是国企的1.1倍, 这就是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小于民营经济的情况。更进一步地, 从2000至2010年这整段时间来看, 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产值上, 国企比重都呈下降态势, 民企比重都呈上升态势, 二者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是十分明显的。第二, 从中观角度来看, 当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处于同一地区或是同一行业中时, 一般情况下国有经济较民营经济的实力雄厚, 因此, 竞争是不公平的, 并且在竞争地位上, 国有经济是处于强势的。第三, 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看,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有弹性的, 即在企业的内部会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出现国有资本将部分或是全部民营资本挤出, 抑或民营资本将部分或是全部国有资本挤出, 从而呈现出民营企业被国有化成为国有经济, 抑或部分国有控股企业被私有化成为民营经济。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四、当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及趋势预测

1、“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我们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理应分布的经济领域。也就是说, 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领域, 如果国有资本比民营资本更有优势, 则就应由国有资本来进入;如果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优势相当, 则应共同参与并展开竞争;如果民营资本比国有资本更有优势, 则由民营资本进入。如果按这个理论来分析, 那么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自然垄断的、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经济领域应由国有资本来进入, 其他的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则视具体的情况由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进入或是由民营资本单独进入。

假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 并实现了上面的这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理论上的分布, 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 看如果改革到了这样的程度是否还存在问题。首先, “类别1”和“类别3”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各自的领域中施展能力, 那么就暂且认为在这两类中是不存在问题的;那么再来分析“类别2”。

首先, 这些领域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参与, 体现在民营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以及国有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形式的参与。在这种竞争性的领域中, 国有经济的单独参与形式不能是国有国营企业, 因为国有国营企业就像一只老虎, 而民营企业就像一群小白兔, 小白兔是会被老虎吃掉的, 即使暂时不吃, 当个别民营企业壮大起来时, 威胁到国有国营企业的利益时, 这只老虎就会发威将其国有化。这是“竞争”的本性——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因此, 国有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是不可取的。而众多民营企业的参与, 将活跃市场, 增加竞争的有效性, 因此民营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是有利且必需的。国有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形式体现在股份制企业当中, 即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现代股份制企业的产权可转让性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相互转化提供了渠道。从国有资本到民营资本———这种转化显示出了一种“刚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这种刚性对于维护国有经济在社会总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有利的, 因为国有资本一旦私有化, 在现在股份制企业中就有可能会被进一步地为外资所掌控, 这个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是有威胁的。从民营资本到国有资本———这个转化显示出了一种“弹性”。在实践中多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了就被收为国有了。这对民营经济来说是重大的损害, 影响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进而损害了市场的活跃性。上面的这一“刚”一“弹”既有利又有弊。其有利的一面体现在, 维护了国有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尤其是当遇到经济危机时, 民营资本是根本无法对抗这种巨大的经济波动的, 若让这些民营企业倒闭则会造成就业率下降等重创, 此时若为国有资本收购助其渡过难关, 当经济好转时再转为民营企业, 这对于民营企业本身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不利的一面则体现在, 国有经济的将民营企业国有化较易, 国有经济的民营化较难, 久而久之, 会造成民营经济整体比重的下降, 对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造成损害, 进而影响市场的活跃性, 最终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

因此, 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适度的相互转化问题。其实, 即使去掉前面的那个假设——“假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 并实现了上面的这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理论上的分布”, 这个关键问题也仍然是存在的, 只不过将上面的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都抽象掉更容易看清楚这个关键问题。

2、“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三大预测。

对于这个关

键问题的处理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演变趋势:趋势一:国有经济过度侵害民营经济。即任由民营资本国有化的“刚性”发展, 而国有资本的民营化的弹性却不予提高的结果。这个过程是较为缓慢的, 在短期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仍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 但如果取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核算国有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这一指标时就会发现, 国有资本的比重大大增加了, 国有经济的增量超过民营经济的增量, 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国有化, 民营经济则被边缘化, 甚至是退出历史舞台。趋势二:国有经济为民营经济所吞噬。即过度提高了国有资本民营化的弹性, 过度削弱了民营资本国有化的刚性所带来的结果。我国的经济会呈现出整体的民营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较大, 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复存在。趋势三: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划江而治”。即国有经济仅存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自然垄断、拥有安全性和战略性意义的经济领域, 民营经济则活跃在除去这些领域以外的其他经济领域。也即国有经济仅仅存在于“类别1”中并占统治地位, 民营经济则占领“类别2”和“类别3”并占统治地位, 当然, 民营资本在“类别1”中的部分国有控股企业中也有参与, 但是仅为附属的成分。另外, 通过财政体系, 将从民营经济那里收到的的税、费用以补偿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损失。

其实, “趋势一”的描述貌似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路径, 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国有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全民所有了, 然而, 这个路径实质上是激进的, 非自然的。因为, 进入社会主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阶段是要具备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这个条件的, 即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时才可以, 而非通过“国有经济”的“仗势欺人”来从表面上、形式上来达到的。因此, “趋势一”是不利的。“趋势二”显然是退回到资本主义上的一种道路, 这是很危险的, 这对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会造成巨大的毁灭性的打击。“趋势三”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接受的模式。发展到这个阶段, 既有国有经济稳定整体经济、国家安全、提供公共产品, 又有民营经济活跃市场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 从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进而为走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

从上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处理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对于稳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五、关于处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建议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相互转化这一关键问题, 下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以达到相对削弱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转化的刚性、提高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转化的弹性、保证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适度的相互转化。

1、宏观方面。

宏观方面主要是建议政府断开与国有经济的亲缘关系, 以一个中立者的姿态, 依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引导和调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总量上进行适度的相互转化。具体来讲, 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政企分开, 包括中央政府与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分开以及地方政府与国有国营企业、固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民营企业的分开。这里政府与国有企业方面的关系是历史上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 所以关注的较多, 理清这二者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却往往具有隐蔽性, 地方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干预是无形的, 也往往伴随着一些交易。这些干预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专心致志地搞经营, 进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职能应归位到宏观调控上来。通过硬的决策机制 (即制度安排) 和软的相机抉择, 来引导全社会范围内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相互转化。这种调节应以经济周期为依据, 达到这样一种效果, 在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内, 当经济繁荣时主要是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方向转化, 即民营经济的占比提高;当经济萧条时则主要是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的方向转化, 即国有经济的占比提高。当然, 这里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其一, 政府只是引导并不参与到具体的企业内部操作。其二,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也存在局部的、地区性的、行业性的或是个别企业的由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的转化, 反过来, 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同样也存在局部的、地区性的、行业性的或是个别企业的有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的转化。这里需要慎重考虑的是经济繁荣时, 应依据动态的比较优势来分析, 该民营企业的民营资本是短期的比较优势下降还是长期的比较优势下降。若是短期比较优势下降, 则应考虑优先由其他的民营资本进入, 具体的形式如其他民营企业对该民企的并购重组等;若是长期比较优势下降, 则应考虑由国有资本进入, 以便给民营资本以休整的时间, 当民营资本的优势恢复时再考虑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民营资本再进入的问题。

2、中观方面。

中观方面主要是建议行业协会制定一些规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行规, 构建有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 并及时发布有关国企民营化和民企国有化的信息和通告, 进而在行业内形成一层仅次于法律的软约束, 从而有助于监督和调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局部范围内进行适度的相互转化。

其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其一, 行业协会是企业的一种自律组织, 因此应排除行政干预;其二, 制定规范国企和民企的行规中应注意在平等的基础上, 适度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保护程度;其三, 构建的有关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包括国有企业之间的、民营企业之间的以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三种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其四, 行业协会在组建具体的一个兼并收购事项的监督人员时, 注意不应引入当事人, 以保证公平性;其五, 注意及时发布有关具体企业的兼并收购的意向、进程及结果, 保证信息的透明度, 并收集社会反映。

3、微观方面。

微观方面主要是建议完善有关企业股权转让行为的相关法律, 以使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企业微观层面上自发地进入和退出, 进而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地自发地转化为民营企业, 也可以使得民营企业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地自发地转化为国有控股企业。

企业股权转让方面: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 “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 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 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条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规定是出现在《公司法》有关“特殊股份转让的限制”的规定中的。由此可见, “国有股权”在我国法律中是受到特殊保护的, 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化的难度可见一斑。并且, 国企的股权转让要经过审批这一点又明显地没有将政企分开。因此, 应完善这部分的法律规范, 体现政企分开的精神, 并区分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参股企业在法律中的不同地位, 不应所有的“国有股权”都搞特殊, 如部分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的国有股权可以与民营股权保持平等的地位。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有关“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的三大观点, 得出应辩证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得出二者具有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这一结论。进而, 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适度的相互转化问题。最后,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仍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目的就在于通过这些措施来利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立面的竞争性, 既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又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 并协调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比重关系, 最终得以统一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李政:“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J].社会科学辑刊, 2010 (5) .

[2]刘得扬、杨征: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的“进与退”[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1) .

[3]胡乐明、王杰: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兼论“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1) .

[4]吴强: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J].红旗文摘, 2010 (6) .

[5]罗志荣:国企崛起是“中国模式”优势的重要体现[J].企业文明, 2010 (2) .

[6]卫兴华、张福军: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3) .

[7]汪海波:对“国进民退”问题之我见[J].经济学动态, 2011 (1) .

[8]周新成: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兼评“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争论[J].当代经济研究, 2010 (4) .

上一篇:区域物流体系下一篇: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