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属性

2024-06-19

道德属性(精选3篇)

道德属性 篇1

摘要:人类进入到商品经济时期的同时, 也真正地进入到文明时期, 因人类社会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就是人类文明, 而主导不同时期文明的内在力量是道德的存在。

人类在自身发展历程中, 实现了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主体, 人的自然性要依靠人的社会性才能实现。人类的社会性使人类能接受社会共同体的生活, 商品经济使得这个共同体生活得以维系。人的自然性需商品经济行为结果对自我需要的满足, 社会有组织的生产为人类实现这个满足提供了条件。人类进入到商品经济时期的同时, 也真正地进入到文明时期, 因人类社会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就是人类文明, 而主导不同时期文明的内在力量是道德的存在。商品经济作为道德规范下的人类文明实践行为之一, 其关键是商品生产, 这决定了商品作为社会存在必然具有道德属性, 商品这一属性是企业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自身道德修养注入到商品之中的行为表现。

对商品属性的再定位

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从劳动开始的。劳动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唯一途径, 居这一途径首位的是生产, 生产把人与人结合在一起。人类的生产行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所表现的方式及目的不同, 马克思说:“越追溯历史, 个人, 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 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自然的自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 后来由于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 到十八世纪‘市民社会’中, 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 才只是达到他私人的目的的手段, 才是外在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生产率和组织力量的发展, 人为了自我目的的实现, 在生产中的独立性越来越大, 从而产生了社会分工,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 社会分工是人实现私人目的最有效手段。

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意识到生产更多的产品用于换取自身或氏族成员所不能生产的产品, 将会更有利于自身或氏族的生存, 这种交换的结果远比通过战争进行掠夺的效果要好。于是, 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产品——以劳动的手段生产出来的用于交换的产品, 我们称这样的产品为“商品”。可以看到, 商品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交换目的与行为赋予了它的特殊性。只有当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时才能交换出去, 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之一。这种价值是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这样, 人与物就有了必不可分的联系, 这个联系以人的劳动凝结为标志, 从而使得商品具有了价值这一属性。就此我们说, 商品作为物的存在, 其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生产者为实现商品的价值, 须让度其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为获取商品使用价值须让度等量价值, 就是说商品的两重属性需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由此, 商品的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是分离的, 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市场占有最大限度的商品消费者时, 它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实现;商品消费者只有通过市场最大限度的比较商品生产者时, 他获取商品使用价值的目的才能最优化实现。“市场占有”与“市场比较”的统率因素则是商品自身中隐含的“道德”。换句话说, 商品生产者只有在道德引导下, 本着诚信待人、合法经营、服务社会、公正竞合的道德理念, 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场, 为更多消费者所选择, 这样的交换过程决定了商品具有道德属性。商品道德属性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商品使用价值的潜在效能, 直接决定着交换行为的未来趋势。

商品的道德属性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灵魂,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商品道德属性的外在表现。对商品生产者来说, 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 经济效益的实现要依靠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市场交换过程实现, 这一过程也是商品生产者道德素质通过商品的表现形式外化的过程。在商品道德属性的价值引导下, 现代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都在力求构建以商品最优化占有市场为标志的、适应本企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即企业文化建设。

商品道德属性要求建立现代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不再把人的要素视为劳动力, 而是在将其看作企业工人的同时, 又将其看作企业成员, 故而现代企业中的人本思想就凸现出来了。

现代企业的人本思想是商品道德属性成为现实的基础性条件, 这样, 人本思想就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要素, 其目的在于形成能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良好的管理价值观。企业管理主要涉及到质量管理、人才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研发管理, 在这些管理之中占有统率地位的则是人才管理。因用好人方能办好事, 企业文化层次由里向外依次为: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在这四个层次中, 与客户直接联系的是物质,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商品。在一个企业中, 商品是通过员工的实际生产和管理行为生产出来的, 而员工的实际生产和管理行为必须在本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度的约束之下进行。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产物, 企业以什么样的理念经营即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直接决定着企业成长的态势。

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多为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创新研发, 为社会、客户、股东和员工服务。这些理念具体化就是商品道德属性的市场化, 只有把这些理念以道德属性方式内化于商品之中时, 企业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才能真正地实现商品的人性化。企业文化的最核心层次——经营理念只有通过企业管理制度落实于企业员工的生产行为, 最终借助于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市场化得到客户认可。在这一过程中, 商品的道德属性在优秀企业制定经营理念时已潜在了, 当优秀企业按经营理念把商品生产出来时, 商品的道德属性就成为现实。商品道德属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 而核心又在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 这一理念的产生须由处于社会实践中的人来完成。具体到一个企业, 其经营理念的制定要由本企业决策者——企业家来完成。企业家主导该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会受到企业家职业良心、道德素质和人格情操的影响。

企业家道德建设

21世纪的企业家多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进程中脱颖而出的。在这段时间里, 中国大部分企业家把赚钱聚财作为当务之急, 无暇顾及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道德修养等精神层面, 即使搞企业文化、品牌战略、社会慈善, 也只能把它们当作营销手段, 或为某种个人目的进行。当然也有些企业家在自身道德修养方面做得很好, 但就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而言是凤毛麟角。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公肥私、徇私枉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呼吁企业家在经营行为中“道德回归”。

企业家作为制定企业经营理念的决策者, 在谋求企业发展、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 要以道德形态来制定企业经营理念。有道德的企业家会把企业管理、员工福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客户反馈、法律规章和创新竞合联系起来, 不偏废任何一方, 从而使其企业经营理念具有道德表现形式。在以诚信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的支配下, 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为才是道德的, 进而其生产的商品方能具有道德属性, 这种属性是获得社会效益的基础所在, 所以, 企业家道德行为最终是以商品的道德属性通过市场传递给客户。市场竞合过程中, “名牌战略”的实施是企业家将其道德素质注入到商品之中的道德化市场行为, 这种行为的外在表现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内在表现是商品道德属性的社会认同。

企业家能在所有与他的公司相关联的个人和团体之中树立起信任、忠诚和努力的形象, 对企业发展及企业文化建立至关重要。企业家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在于对客户、员工与竞合者的正视与定位。客户是水, 企业是舟, 企业家是舵, 员工是水手, 竞合者是航标。企业家在制定企业经营理念过程中, 第一要考虑的是客户, 因客户是企业的生存空间, 对待客户要本着诚信、负责和服务的理念。舟的行驶离不开水手, 企业家在管理过程中要以人性化方式管理企业员工, 这是基于对人的基本权利、个性与尊严的尊重, 将使企业凝聚力增强。舟在水中行驶, 须正确识别航标, 掌舵人要敢于超越航标, 又要善于分析航标的具体情况以适时调整行驶方向。

企业家的诚信的外化结果直接表现为本企业所推出产品的质优价廉及售后服务的快速与周到, 间接表现为由此而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的发达与个人事业发展, 只有以凝聚了诚信理念的投产决策、技术设计、制做过程、质量标准作为保证, 才会有货真价实、富含道德属性的商品产生。企业家行为是否符合职业良心, 符合的程度有多高, 总是通过其行为结果——产品和售后服务反映出来。本质上, 企业家职业良心是企业家的主观意志, 一旦付诸实现而生产出客观存在的商品, 就会以利益相关人的口碑反映出来。

2011年5月18日, 第十四届科博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最新研制的空气动力型汽车。

道德属性 篇2

一、道德的二属性:主体性与规范性

道德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影响最大的观点认为:“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规范性”。这从我国一些权威工具书、教材和专著的一致性表述中可以得到印证。比如《辞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中国大百科全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学界关于道德的本质属性出现了两种不同看法:其一, 认为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规范性;其二, 认为道德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我们认为, 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 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分析人的本质属性时采取了不同的两种视角。前者从社会本体的角度出发, 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强调道德先于个体;后者从人的类特性 (区别于其他生命体) 出发, 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 (精神性) , 强调个体建构道德。实际上, 人既有社会性, 也具有精神性, 即主体性。所以, 我们认为, 道德本身就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道”, 即道德规范, 也就是指做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原则, 这是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和谐生活所必须的。孔子所说的“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中的“道”就是指做人应该遵循的道理;二是指“德”, 即德性, 也就是一种人格品质, 这是人的精神性的体现。实际上, 当道德规范尚未内化于主体时, 道德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社会行为规范, 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调节作用, 此时道德的本质属性表现为规范性;当道德规范内化于主体而成为人的内在德性时, 道德就不再表现为对道德主体的约束, 而是道德主体自主、自觉的精神性追求的一种高尚人格, 此时道德的本质属性体现为精神性, 或者说主体性。正如戚万学指出的, 任何道德都有社会的一面或根本上说是社会的, 但是, 如果把道德完全说成是一个社会规则和行为系统, 说成是一个只具有约束力的规范体系, 从而把有道德的看作就是对这些规则和规范的服从, 则是片面的、肤浅的[3]。杜振吉也指出:“道德现象本身就是个人追求与社会制约、主动选择与被动遵循的统一, 亦即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即是道德在他律和自律这两个层次上所表现出的不同性质。”[4]可见, 道德实际上既有规范性的一面, 又有主体性的一面。因此, 我们对于道德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 在道德规范未内化于道德主体时, 道德就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做人的规则、道理, 这样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规范。其二, 在道德规范内化于道德主体后, 道德就表现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一种精神性追求, 这样的道德是人们完善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主体性追求。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激发主体追求德性, 引导主体内化道德规范

作为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规范的道德在未内化于主体时, 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具有约束性的规范。此时道德与道德主体之间表现出分离和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是迫于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所以此时, 人们对道德的追求是不具有长期性和一贯性的,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时而遵循道德, 时而违反道德。当道德规范内化于主体, 成为主体的德性后, 道德规范与道德主体之间是“融合一体”的关系。此时,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是被动的迫于任何外在的压力和要求, 而是主体自主、自觉的积极追求和超越, 人们对道德的追求具有长期性、一贯性,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贯地、自觉地符合道德要求。由此, 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 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

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的道德教育的可能性依据是什么呢?如果说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的可能性依据是“美德即知识”, 那么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何以可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回答人有追求德性生活的需要吗?我们认为, 人对完善道德人格、过道德生活的精神性追求根植于人向往“自由而崇高地生活”的本性之中。虽然人的本性中既有与一般动物没有区别的“动物性”, 如生存需要、生理需要等, 但人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如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换言之, 人是有超越物质利己主义的精神性需要的。康德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有追求自由生活的本性, 自由是人的最高追求。只有处于高尚人生境界的人, 才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本质力量和意志自由, 才能感受到外在规范不是一种负担或义务。所以, 人要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境界, 就需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和不断追求道德人格的完善。檀传宝也指出:“人性中兽性是基础, 但只是人的工具性;生活中物质生活层面是前提, 但也只是生活的出发点。而神性是人性的目的性, 意义生活是生活的归宿”, “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精神性依赖于生物性而存活, 而存活了的精神性又绝对走向对这一基础的无限超越。”[5]

三、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道德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本质既然是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 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 那么, 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 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的有效教育策略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在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方面, 可以通过道德审美教育来实现。要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 就是要促使其对道德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使其从心灵深处向往完善道德人格。为此, 就必须使其体验到道德地生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愉悦和美。而道德审美教育恰恰就是使道德主体体验到道德地生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美和愉悦的教育。所谓道德审美教育就是把道德教育置于审美的关照中, 以引导道德主体体验、感受道德人格、道德生活之美为手段, 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并最终促使道德主体形成追求道德生活、完善道德人格的精神性追求动机的道德教育模式。正如康德所说:“美是道德的象征”[6]。可见, 道德是善与美的统一。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 与智育相辅而行,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张世英也认为:“要超越主客关系, 达到审美意识的天人合一, 就需要审美教育。美的教育不是教人以知识, 而是教人体验生活, 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超凡脱俗的高尚气质”[7]。所以, 激发道德主体追求道德生活和完善道德人格的动机就须通过引导道德主体体验崇高道德生活、完善道德人格的审美教育来实现。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的道德教育就是以道德审美教育模式有效地将古今人类所创造的道德价值转化为学生内在德性追求的典型。他们把英雄人物的生动形象和事迹编成一部道德价值文集, 极力使这些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形成道德美感, 并且通过这些榜样激发, 引导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感受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灵之善良与崇高。

我们认为, 在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方面, 可以通过把做人之“道”还原到社会伦理关系中去理解的伦理教育来实现。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 就是要引导道德主体“化道”、“得道”。要引导道德主体“化道”、“得道”, 就必须要使道德主体深刻理解“道”的应当性, 即解决“为什么要那么做才是道德的”这一问题。为什么要把做人应该遵循的道理、原则放置到社会伦理关系中去理解呢?因为道德规范的“应当性”正是来源于社会伦理关系。伦理就是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界定, 就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即所谓的“人伦之序”。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理”源于我们所处的“伦”, 又由于我们所居之“伦”对我们在道德生活中的身份和角色作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 我们只要明白了“伦”, 就能理解“理”的要求。所以, 要帮助道德主体“化道”、“得道”, 就是要引导道德主体识“人伦之序”, 懂“理”。当然, 我们这里所说的“伦”不是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伦”, 也包括个人与社会、国家、环境的“伦”, 而且其内涵也被赋予了时代的内容。

由此, 如果我们从主体性与规范性两个层面理解道德, 把激发道德主体追求德性, 引导道德主体内化道德规范理解为道德教育的本质, 采取道德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策略,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一定会得到根本提高。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3]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杜振吉.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3) .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康德.判断力批判 (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道德属性 篇3

新民诉修订, 我国之所以在民事诉讼领域创设专家辅助人制度, 其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既与社会发展的相应需求有关, 也是为应对现有民事诉讼制度中许多病症而开出的一剂药方。专家辅助人制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审查鉴定意见太过流于形式, 能够充分发挥庭审质证的功能。

一、专家辅助人的性格分析

笔者认为, 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兼具两大法系鉴定人特点, 具有独特双重性格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一) 专家辅助人具有中立性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在对案件专家辅助人必须保持其中立的地位, 才能体现公平和正义。在诉讼活动中其必须坚持以科学为依据, 发表的专家意见必须是客观公正的, 不应有偏袒任意一方的立场, 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扰。在担任某案件的专家辅助人后, 必须保持内心的绝对中立, 在主观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辅助工作。专家辅助人的职业属性决定其没有必须支持聘请方当事人主张的责任, 而只有对当事人争议的专门性问题就其专业领域内提供意见的义务。

(二) 专家辅助人具有倾向性

专家辅助人是对抗制诉讼下的主体。专家证人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无法保持客观中立的, 这是由于对抗性诉讼模式与专家辅助人的中立地位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专家辅助人是由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 所以专家辅助人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提供帮助的, 其必定会与鉴定人形成对抗;而特殊情况下双方当事人都有委托专家辅助人的可能, 双方专家辅助人都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己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提供帮助, 那就会出现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辅助人之间的对抗。在法庭的询问环节中, 专家辅助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 也可以主动将自己与鉴定意见不相符的观点以书面形式提交法庭。专家辅助人正是通过提出有力的专家意见,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

二、学界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争议

具体来说, 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专家辅助人是否可以隐瞒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专业意见, 如医疗纠纷中, 原告患者聘请的专家辅助人发现鉴定意见中有与己方当事人情况不符的鉴定, 加重了患者的身体受损程度或者错误地作出医疗机构的过错导致患者的损害的鉴定, 专家辅助人是否应当据实说明, 驳斥鉴定意见?基于目前理论界中立性和倾向性的立场, 学者们对该问题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中立性学派的观点认为, 在庭审过程中,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除了司法鉴定制度外, 法官、律师和鉴定人的另一个“守门员”。目前, 中国的专家辅助人群体大部分都是鉴定人或者医生, 他们将此作为兼职, 并不是专职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鉴定人或者医生, 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毁坏自身的声誉和职业前途, 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为当事人出具与事实不相符的专家意见。如果在处理专业问题过程中, 发现有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事项, 专家应当只按照自己对专业的理解, 据实全面说明真实情况, 而不受他人的引导, 不得隐瞒某些事项。

倾向性学派的观点则认为, 在法庭上辅助询问当事人时, 专家辅助人应当是作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的身份, 针对某一案件事实的鉴定意见, 根据案件的事实, 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这份鉴定意见是否正确, 是否对己方当事人有利, 如果不利将采取什么对策来解决, 并且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接受询问和交叉询问, 与鉴定人或对方专家辅助人进行对质的义务。如果出现不利于己方当事人的资料或证据, 只要不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 就可以不向法庭提交, 以免造成己方当事人败诉, 违反自己的职业道德。专家辅助人并不是以中立的立场参与诉讼, 而是以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为基础。

三、专家辅助人立场之中立性大前提下的倾向性

笔者认为, 专家辅助人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通过提供各种的专门性法律服务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职业。在司法实践中, 对当事人而言, 当然是希望专家辅助人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所以在聘请专家辅助人时, 往往会选择看上去对己有利的人。在实践中, 通常医疗纠纷诉讼的当事人需要医学专家辅助的, 一般会聘请专职的专家辅助人, 而不会聘请在医院任职的医师为专家辅助人, 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更何况聘请专家辅助人的费用是由当事人本人支付, 谁会希望自己花钱请来的人做出对己不利的事呢?这种观点法律上认为是普遍的, 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的, 不能一味的否决倾向性而片面强调中立性。当然, 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专家辅助人的最重要的责任, 在接受当事人委托时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事实为依据, 在当事人提出违反国家的禁止性规定的要求时, 专家辅助人可以拒绝委托;但一旦接受了委托, 就应当倾向性的为当事人服务, 不得作出有损当事人利益的行为。只要不是出于任何目的同当事人沆瀣一气, 诬蔑诽谤对方的, 在不损害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允许专家辅助人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适当的倾向性的行为同样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第79条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 专家辅助人从科学精神角度来说具有中立性, 从职业道德准则上又具有倾向性。过分强调其中立性或者过分强调其倾向性都是有失偏颇的。本文将通过分析专家辅助人的双重性格, 对在具体实践中其是否可以帮助己方当事人隐瞒对其不利的专业意见这个在目前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 提出笔者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中立性,倾向性

参考文献

【道德属性】推荐阅读:

大学属性07-17

心理属性10-21

法律属性05-12

景观属性05-28

分析属性06-12

属性知识06-25

属性处理06-28

属性特征08-07

技术属性08-20

住房属性08-24

上一篇:宽带计划下一篇:知识点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