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属性(共11篇)
质量属性 篇1
一、五种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在于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计量和确定, 因而会计计量及其方法决定于会计对象的内在规律。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已被确认对象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如资产、负债等) 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 使之转化为定量化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会计处理过程。会计计量的实质是在账簿上和会计报表上如何登记和列报被计量对象或项目的金额。计量属性 (Measurement Attribute) 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 即被计量对象必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对经济业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量化, 从而得到不同的计量结果, 即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会使相同的计量对象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额。现行财务会计中几种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现值。
1. 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对于资产是指购置时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或为购置资产而付出的代价;对于负债指的是以债务为交换而收到的款项的金额或是在债务发生时, 按照正常经营状态预计为偿还负债所要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历史成本以成本作为评价及入账的基础, 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 入账的成本就不再变动。
2. 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对于资产是指按照目前如要购置相同或类似资产将必须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对于负债是指按照目前要求清偿债务所需要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未经贴现的数额。
3. 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 又称现时销售价格, 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销售某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运用现行市价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的、活跃公平的市场, 尤其是二手货市场、旧货市场;要能找到近期的、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参照物 (已经成交或已标价尚未成交的均可) ;要能在市场上收集到参照物的技术资料和交易资料, 地理位置方面的资料, 功能方面的资料以及交易时间、条件、动机和价格等方面的资料。凡是现行交易市场有交易的资产, 均可运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现行市价法主要适用于单项资产交易价格的评估。
4. 可实现净值。
可实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 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出, 又称预期脱手价格。可实现净值对于资产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处置该项资产目前可以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 扣除转换时尚需发生的直接成本;对于负债是指它们的结算价值, 即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结算负债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未经贴现的数额。
5.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资产是指按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预期这一项目可以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减去为取得这些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的现值后的差额;负债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结算负债预期的未来净现金流出的现值。
上述五种计量属性反映了被计量对象的不同特征或方面, 这些不同的特征或方面主要表现为时间的序列 (是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未来的, 即分别衡量经济活动的历史状况、现实状况以及未来状况) 、交易的性质 (是实际的交易、现在假定的交易还是未来预期的交易) 、交换价值类型 (是投入交换价值还是产出交换价值, 会计计量应以交换价值或转换价值为根据, 而交换价值有两种:一种是投入价值, 即反映企业在经营中为了使用而获得各项资产所付出的代价———投入资财;另一种是产出价值, 即反映企业的资产或劳务通过交换或转换而最终脱离企业时所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信息的质量特征 (是强调相关性还是强调可靠性) 以及可操作性 (是易还是难) 。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1. 相关性。FASB认为, 一项信息具有相关性, 主要有三个因素所决定, 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
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预测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 则此项信息就具有预测价值。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 作出最佳决策。因此, 预测价值为相关性的重要因素, 它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投资者及债权人要能预测其投资及信贷的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及不确定性, 才能决定是否购买、持有或出售其投资或贷款。而投资者或债权人的现金流量又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 财务报表应有助于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 才能对投资者和信贷者有所帮助。会计信息的预测性概念尽管对财务报告未来的潜在发展很有帮助, 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的困难在于缺少一个经过检验的、标准式的投资决策模式。由于并不知道需要哪些输入信息, 从而使一相情愿地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没有任何用处。会计信息的预测性概念的另一个困难是,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甚至是不相关的。
反馈价值。一项信息如能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 即具有反馈价值。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 使之与当初作决策时所预期的结果相比较, 即知过去的预期是否有误, 将来再作同样决策时可将其作为参考。
及时性。所谓及时性, 是指信息应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 它是附属于相关性的。信息只具备及时性, 不一定能成为相关的信息, 但是倘若不及时, 相关的信息则肯定会变为不相关。因此, 任何信息如果要想影响决策, 必须在决策前提供。
2. 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 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信息如果不可靠, 不仅无助于决策, 而且还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因此, 可靠性也构成信息的主要质量。一项信息是否可靠, 可就其三个组成因素加以反映照, 即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反映真实性。所谓反映真实性, 是指一项计量或叙述, 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应一致或吻合。会计计量如不能真实反映其要计量的经济事项, 即不具有可靠。要想反映真实, 必须选用正确的计量方法或计量制度。如果所选用的计量方法不适当, 不论会计人员如何审慎无误地计量, 所得出的结果仍是不正确的。反映真实性的品质, 旨在减少计量方法的偏差, 它会使信息更能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从而使其更具可靠性。反映真实性的最大困难在于, 当一项业务在时过境迁之后, 如何保证其反映真实性。
可核性。所谓可核性, 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 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 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 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换言之, 可核性确保计量人 (会计人员) 正确而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加以计量;不论该方法是否适当, 计量人已正确地使用, 并未掺杂其个人的偏见。
中立性。中立性的含义是, 在制定或实施各种准则时, 应当主要地关心所得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而不是偏重新规则对特定利益者的影响。会计人员不能为了达到想要得到的结果, 或诱致特定行为的发生, 而将信息加以歪曲或选用不适当的会计原则。中立性与无偏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中立性意味着对预知的结果不掺杂偏向。
三、不同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 历史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是, 取得数据比较客观、可靠, 具有可验证性, 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历史成本计量是所有会计计量方法中最具有可靠性的。但这种可靠性是相对的, 历史成本法存在大量的确认、计算、分配和备选方案, 使损益计算严重失实。其相关性一直以来就受到抨击:在物价变动的环境中, 既不能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般物价变动, 也不能反映被计量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软资产无法计量。更具相关性的价值计量将取代其成为会计计量的中心, 这无疑是可靠性与相关性权衡的结果。
2. 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与会计信息质量。
现行成本计量的优点是:相关性强;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现行成本及时反映当前的取得代价, 极具预策与决策价值;同时, 现行成本下, 收入是现行价格的收入, 成本费用是按现行成本重新计价的资产为基础调整了的成本费用, 它们配比得出的收益是真实的, 不会造成耗费补偿不足、资本无法保全的现象。其缺点是现行成本计量容易渗入主观意志, 且获取现行成本代价太大, 难以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二者外在表现形式并无二致, 只是针对不同的会计主体而言的, 它们的优缺点是相同的。
3. 可实现净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可实现净值计量的优点是: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直接费用, 符合谨慎性原则, 具有相关性。例如, 对应收账款的计价, 要考虑到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预测出可望收回的应收账款净额。缺点是可实现净值的得出依赖人们的主观估计, 可靠性差。
4. 现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现值计量能够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FASB7认为, 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捕捉和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为了使财务报告能够提供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 现值必须能够反映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的某些可观察的计量属性。第7辑公告把这种属性称为公允价值。
现值计量的问题是, 企业管理当局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最优估计与其公允价值并不一定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预期的基点与真实市场 (如果有的话) 中的其他市场交易人是不完全一致的。比如企业管理当局对该项资产 (或负债) 的使用 (或清偿) 具有同其他市场交易人不同的打算和意图, 或者管理当局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或者掌握某些商业秘密和程序, 能够在未来实现与其他市场交易人预期所不同的现金流量等等。
四、小结
每种计量属性都有其优缺点, 其计量结果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不能两全, 于是出现了多种计量属性共存的局面, 它们互相取长补短, 使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 从而成为决策有用的信息。
摘要:计量是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确认和计列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可用于计量的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现值等。每种计量属性都有其优缺点, 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简单介绍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探讨了不同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计量属性,信息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1]FASB.Props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Using Cash Inflow information and Present Value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 June, 1997.
[2]卢永华.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J].金融会计, 1999, (11) .
[3]汤云为, 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4]谢诗芬.现值研究的国际动态概述[J].当代财经, 2001, (1) .
质量属性 篇2
属性层次模型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属性层次模型,以土壤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指标及各样本建立层次结构,将层次分析法中的比例标度转化为相对属性测度得到各指标权重,再计算合成属性值来实现对各土壤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地区农业土壤环境8个样本、6项重金属污染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相一致,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分级贴近度法的评价结果略有差异;计算简单、合理,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作 者:洪棉棉 王菲凤 杨晖 张江山 HONG Mian-mian WANG Fei-feng YANG Hui ZHANG Jiang-sha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环境科学导刊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年,卷(期):27(2)分类号:X825关键词:属性层次模型 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 评价
基于属性一致度的属性约简算法 篇3
摘要:在属性一致度的概念和性质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属性一致度的属性约简算法。利用一致度构造属性间模糊相似矩阵,并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属性重要性作了分类,从而得到动态属性分类图,得到了与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最后,用实例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属性一致度;属性约简;模糊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8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粗糙集在处理不精确、不相容、不完备数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粗糙集理论在模式识别、决策分析、数据分析处理、机器学习以及数据库中知识发现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当前的粗糙集理论中,知识约简算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按定义求解,而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所有的约简已被证明是NP一完全问题,无法实际中得到应用。另一种是1991年分辨矩阵求解,而这种方法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两个不同决策对象的所有属性值进行逐一比较,这样会产生海量矩阵元素,既占用非常大的存储空问,且时空性能又差。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此方法作了大量改进,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2008年孟庆全,金传山等从传统的属性依赖度概念出发,对属性集和属性集依赖度两个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独立于定义求解分辨矩阵法之外的新方法,即通过属性依赖度求解属性约简和知识核的新方法。而第三种属性约简算法基本都是基于属性重要性为主的一种算法,这类方法通常都会遇到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属性的重要性没有统一的定义,使得约简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甚至会使约简结果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第二,在约简属性得重要性相等的情况下,其相对约简很难确定。
属性相似度反映着粒度的相似程度,也反映着属性之问的相似关系。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夏克文博士从属性相似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相似度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不仅计算简便,同时还能区分不同约简的优劣性,克服传统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存在的缺点。
文献虽然给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相似度的属性约简算法,但该文只考虑了决策属性与条件属性之间的相似度问题。本文将定义条件属性之间相似度及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问的一致度,利用一致度构造属性问的模糊相似矩阵,并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属性重要性做出分类,从而得到属性的动态分类图,得到了与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
2属性一致度的概念与性质
定义1 在一个信息系统(U,C,D)中,U为论域,即U={x1,x2,…,xn},C为条件属性集,P,Q∈U,D为决策属性集,定义属性问的一致度(consistent degree)如下:
上述公式(1)对于条件属性集C中的任意属性与决策属性问的一致度计算也适用。
条件属性子集P∈C与D为决策属性集的一致性σ(P,D)也可类似定义。
命题1在一个信息系统(U,C,D)中,U为论域,即U={x1,x2,…,xn},C为条件属性集,且P,Q∈C,D为决策属性集,属性的一致度具有如下性质:
3一种基于属性一致度的属性约简算法
1)依据信息表,计算属性的一致度。
2)依据属性一致度,构造属性问关系模糊相似矩阵。
3)依据属性问关系模糊相似矩阵,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4)依据聚类分析求属性约简,并确定核。
根据基于属性一致度的属性约简算法,通过表1样本信息表,先给出对象集的按各个属性的等价分类。按照定义1可得:
根据以上3.2给出的属性问的一致度,可以构造属性问模糊相似矩阵:因为R2≥R,因此R不是模糊等价矩阵。容易求得模糊相似矩阵R的传递闭包
这是一个模糊等价矩阵,求t(R)=R*的水平截集,得到动态分类: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条件属性c2,c3与决策属性D的一致度偏低,它们是必要属性,构成约简的核,c1,c4与决策属性D的一致度高,在属性约简时,可以把条件属性集中与决策属性D一致度高的条件属性约去,构成最简属性约简。
不难看出,{c1,c2,c3),{c4,c2,c3)是信息表1的两个约简,由于σ(c1,D)=0.8,
σ(c4,D)=1.0,因此{c4,c2,c3}是比{c1,c2,c3}更好的约简,这与属性分类动态聚类图是一致的。
4结束语
质量属性 篇4
带钢是钢铁的主要产品之一,其质量的优劣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带钢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带钢的表面质量、工艺性能、力学性能、板形、尺寸精度以及与产品特性相关的其他因素[1]。传统的带钢质量综合评价由质检人员通过概率统计和经验形成带钢质量报告。这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主观性强、评价结果一致性难以保证,不能真实合理地反映带钢质量等级的分布情况。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工作较少,吴艳萍等[2]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级模糊评价模型,该模型复杂且模糊数学的取大取小运算会损失大批中间值的信息,因而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客观地对带钢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并避免模糊运算所导致的大批中间值损失的问题,本文将广泛地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属性识别理论,如模式识别、聚类分析、决策系统和质量评价[3,4,5,6,7,8,9]引入到带钢质量的评价中,建立质量等级属性集,由影响带钢质量的各个指标的单指标属性测度计算出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最后根据置信度准则对带钢质量进行分级,并依据评分准则对同一质量等级的带钢质量进行排序。
1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1.1对象空间和属性集
将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对象空间,记为X。在对象空间X中取n个样本x1,x2,…,xn。对样本测量m个指标I1,I2,…,Im。样本xi的指标Ij的测量值为xij,可得测量矩阵[xij]n×m。对象空间X中样本所具有的某类属性的集合称为属性空间,记为F。属性空间F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可称为一个属性集。
1.2属性空间的分割与有序分割类
设F为X上某类属性空间,C1,C2,…,Ck为属性空间F中的k个属性集。如果C1,C2,…,Ck满足
则称C1,C2,…,Ck为属性空间F的分割[10,11,12]。
属性集之间可以建立强序或者弱序关系,属性集的强序关系记为C1≻C2≻…≻Ck,属性集的弱序关系记为C1≺C2≺…≺Ck,满足强序或者弱序的属性集C1,C2,…,Ck为有序分割类。如果指标Ij的分类标准已知,则分类标准矩阵可记为
1.3属性测度
设A为一个属性集,“x∈A”表示“x具有属性A”。“x∈A”是一种定性描述,为了定量描述x∈A的程度,用一个具体数字μ(x∈A)或μx(A)表示,称之为x∈A的属性测度[10,11,13]。方便起见,要求属性测度在[0,1]之内取值。
1.3.1 单属性测度
单属性测度即样本xi的指标Ij的测量值xij具有属性Cp的属性测度μijp=μ(xij∈Cp),且满足
当xij≥sj1时,取
当xij≤sjk时,取
当sjt≥xij≥sj(t+1)时,取
样本xi的各指标的单属性测度确定之后,便可得到单指标属性测度矩阵[μijp]m×k(i=1,2,…,n)。
1.3.2 综合属性测度
已知样本xi的单指标属性测度矩阵,采取加权和的方法可计算出样本xi的综合属性测度。设指标权向量w=(w1,w2,…,wm),其中,wj≥0且
1≤i≤n;1≤p≤k
所有样本的综合属性测度确定之后,便可得到综合属性测度矩阵[μip]n×k。
2 权重向量的确定
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很多,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分析法等[14,15,16]。本文将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得到相应的对比矩阵,然后进行权重向量的求解[17,18]。采用对比判断标度法建立对比矩阵的方法如下:①若指标Ik比Il更重要,则排序标度ekl=1,elk=-1;②若指标Il比Ik更重要,则排序标度ekl=-1,elk=1;③若指标Il和Ik同等重要,则排序标度ekl=elk=0。
由上述对比判断标度法可得到对比矩阵E′=[eij]m×m。根据最优传递矩阵原理,构造对比矩阵E′的传递矩阵S′=[s′ij]m×m,其中
由传递矩阵S′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C′=[c′ij]m×m,其中
c′ij=exp(sij) (6)
对C′的每一行求和得到向量D=(d1,d2,…,dm),其中
然后,对向量D进行正规化,得到m个指标的权重向量w,其中
3 属性识别准则
当综合属性测度矩阵确定之后,应用属性识别准则中的置信度准则判别样本xi属于哪一类,并应用属性识别准则中的评分准则对判别为同一类的不同样本进行排序[10,11,19]。
3.1置信度准则
引入置信度λ,取值范围通常为0.5≤λ≤1,一般取0.6与0.7之间。当C1≻C2≻…≻Ck时
p0=min{p:
当C1≺C2≺…≺Ck时
p0=max{p:
根据属性集之间的强序和弱序关系,来选择式(9)或式(10)进行计算得到p0。根据p0可判断样本x是否属于Cp0类。
3.2评分准则
用分数来表示属性集之间的强弱关系,即强属性集的分数大于弱属性集的分数。属性集Ci的分数记为ni。当C1≻C2≻…≻Ck时,有n1>n2>…>nk;当C1≺C2≺…≺Ck时,有n1<n2<…<nk。样本x的分数为
若qx1>qx2,则认为x1比x2强,记为x1≻x2。
4 应用实例
已知某企业钢卷的主要质量指标是表面质量、板形、尺寸精度、机械性能。本文选取带钢表面质量、衡量板形的板形值、衡量尺寸精度的厚度公差和宽度公差、衡量带钢工艺性能的应变强化指数n、塑性应变比r和杯突值,以及衡量带钢力学性能的屈服强度σs、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为带钢质量的评价指标。其中,表面质量由专家或检测人员根据经验给出表面质量分值(百分制),分值越大代表表面质量越好,其他9个指标可以通过试验或者使用仪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进行检验。本文以相关研究[2]为基础,并对其中的评价指标及与质量等级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假设某企业某种型号厚度为a的带钢的上述10个评价指标与质量等级的关系如表1所示。
在一批产品中抽出4卷钢卷,质检人员通过检测得到的钢卷质量记录如表2所示。
由专家根据比较法对各个指标影响带钢质量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对比矩阵:
E′的传递矩阵为
从而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C′,进而计算出指标的权重向量w=(0.2219,0.1802,0.1182,0.0487,0.0384,0.0300,0.1461,0.0775,0.0775,0.0613)。利用单属性测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4卷钢卷10个评价指标的单属性测度矩阵:
利用综合属性测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综合属性测度矩阵:
取置信度λ=0.7,因本例中质量级别之间的关系属于强序的属性集关系,故由置信度准则计算公式(式(10))对每卷钢卷的质量级别进行计算。应用评分准则计算每卷钢卷的具体分数时,取ni=6-i(1≤i≤5),按
文献[2]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带钢质量进行分级。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带钢质量分级会出现分级不清、结果不合理的问题,其原因是模糊数学的取大取小运算损失了大批中间值的信息,而最大隶属度原则也不适用于带钢质量评价,同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带钢质量分级不能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级,即不能对质量级别相同的带钢质量进行进一步的区分。带钢质量评价是有序分割类的识别问题,因此本文建立的带钢质量评价属性识别模型很好地解决了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导致的问题,并且相对于传统的质量等级的离散判别来说,本文方法所给出的判别结果可以做到质量等级的连续判别。
5 结语
针对钢铁企业对钢卷质量评价过于简单粗糙的现状,本文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的基础上,以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为判别准则,建立了带钢质量评价模型。在带钢指标权值及带钢指标值确定之后,应用判别准则对属性测度矩阵进行处理便可得到钢卷的质量等级,并对同一级别带钢质量进行排序。实例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可信,计算过程简便,实用性强。
摘要:针对带钢质量评价属性多、指标多的特点,提出了带钢质量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依据属性识别理论中有关属性集、属性测度、有序分割类等基本概念,建立了质量等级属性集并计算出带钢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以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为判别准则,根据置信度准则进行带钢质量的等级评定。同一等级的带钢质量差别由评分准则来区分。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易于计算且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金融的属性 篇5
同任何事物一样,金融活动也是基于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一系列变革和危机后逐步完善,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经济、文化、历史和制度的烙印,具有自然、文化以及社会等多重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特征的本质的描述说明。借用自然属性阐释金融,意在揭示金融最根本的特征。金融在不同社会阶段、国家和区域存在差异,但它们具有共同或类似的功能、作用、现象和规律,即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这些属性是金融有别于其他领域比如财政、工业、农业等的基因。因此,谈及金融,人们会自然想到融资、契约、信用和风险之类的概念;谈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也会想到它们各自的属性和功能。正是基于金融的自然属性,不同经济体对同类金融机构才有相似的管理制度,才有很多共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相对通行的规则指引。金融的自然属性是我们认识和行动的基本遵循,偏离了自然属性,就可能导致扭曲的金融行为。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金融的自然属性也会相应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认识。
文化属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东西,是渗透到骨子和血液里的东西,也是最难改变的东西。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认知,虽然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加大,但文化差异始终存在。宗教、种族、语言、政治、修养、认知等都会导致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金融,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体,由于文化、历史、法律等差异,在金融体系、金融结构、金融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文化差异相伴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金融模式。美国文化崇尚自由、开放、创新,因而资本市场发展充分;德国文化崇尚严谨、契约、务实,因而注重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中国文化崇尚信义、包容、忧患,因而善于学习和危机管理。因此,理解和比较国际主要金融制度不能脱离文化属性。
社会属性。社会性也是金融与生俱来的特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居民金融资产和负债不断增加,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的社会性更加凸显。这是因为,金融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运转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高效运转的关键环节;金融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资源配置效率、公平正义,涉及债权人、投资人的权益,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可以提高效率,也容易加剧社会不公,特别是金融泡沫和风险会对社会和公众造成危害。因此,把握金融的社会属性,核心要注意风险、公平。正因为此,许多经典著作都非常关注金融的社会性。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以及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都研究和关注金融的社会属性。普惠金融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的兴起,一定程度上也是金融社会性的体现。
金融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把握这些属性有助于深化对现代金融的认识,更好地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社主编)
责任编辑:宗宇翔
质量属性 篇6
大学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既受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影响, 也受大学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与资源配置的影响。立足于大学教育系统本身, 大学教育质量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综合, 与大学系统内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治理模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不同的大学制度设计将会导致大学活动场域内不同的行为主体的行为表现, 而不同的行为表现最终会反映在大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与大学教育质量的现实差异上。大学治理是大学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层面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大学实体层面的具体表现, 它涉及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系统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运行和调控, 既是大学制度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性条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行的建立在国家行政管理基础上的大学教育治理模式势必会导致大学教育活动主体行为的异化, 从而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1] 。因此, 大学的“去行政化”和“回归学术共同体本位”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致性共识 (张文红, 2012) 。如果以大学教育质量是大学教育系统在合理而科学的治理结构中的产出作为研究预设, 那么建立起适应大学教育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就必须回答以什么为基本框架来分析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现行的行政治理模式为什么会阻碍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何处等问题。本文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角度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行政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要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大学去行政化必须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 理顺国家、政府、大学之间的外部关系并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突出各主体的作用, 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大学治理结构。
二、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与大学治理的关联性分析
在大学诞生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虽然大学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其功能定位几经改变, 但大学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基本事实却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既决定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作用的大小, 也决定着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在整个社会化分工系统中大学被定位为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种基本功能。大学功能之间的比例结构是区分大学类型的标准, 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 为受教育者提供知识服务, 进行人才培养,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价值的社会公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而判定其基本功能发挥得好坏的标准就是大学的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大学自身的命运, 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教育质量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多个主体, 既与大学组织内部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有关, 也与大学组织外部的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的利益有关, 是多个利益主体价值判断和评价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决定了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复杂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是多重属性的综合。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是宏观环境巨系统内的子系统, 具有自有的投入—转换—产出系统。大学教育质量是以人为载体的, 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组织认同、学习参与和系统训练等教育活动程序后的变化程度, 是典型的系统性产出, 是特定的宏观外部环境下, 大学教育提供系统中的活动主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大学教育质量虽然表现为一种结果, 但与活动过程有关, 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非线性加总。大学教育的过程质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验性的服务质量, 发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各个时间和空间节点,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功能质量, 既与行为主体的过程参与动机、参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也与整个大学教育系统的各质量要素的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有形性有关, 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结果, 存在着过程性。大学教育的结果质量以大学教育活动的结束为时间节点, 反映在受教育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知识的增长和能力提高等多个层面上, 类似于服务质量中的技术质量, 其结果质量不仅在个体上存在差异, 而且在显示和隐形两个维度上均有所表现, 其对社会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环境的变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既决定于大学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也决定于活动内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其主体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程度。
在相同的宏观环境条件下, 大学教育质量决定于行为主体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机会、积极性和参与方式, 而行为主体的参与机会、积极性、方式是由结构系统决定的,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2] 。现代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功能质量主要是通过服务接触管理实现, 结果质量主要通过服务质量系统改进来达成[3] 。服务质量具有主观性、差异性、互动性和过程性的典型特征, 服务质量的属性特征决定了服务运作的管理与产品生产管理的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不同[4] 。D·凯特指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5] 。缪勒把治理定义为:关注制度的内在本质和目标, 推动社会整合和认同, 强调组织的适用性、延续性及服务职能, 包括了战略方向的掌控, 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协调, 资源的有效利用, 外部性的防治, 顾客服务宗旨的实施等内容[6] 。理论上, 大学教育质量是以受教育者为载体的, 发生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过程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教育服务, 也有互动过程中的知识增长。如果按照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将大学教育质量视为特定环境下的组织绩效, 那么教师和学生就在大学教育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重要的主体。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定位就决定了大学的外部环境, 而大学环境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 如果将大学作为一个组织, 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系统性思考, 那么大学教育质量的研究就必须从外部制度与内部制度安排两个层面着手进行分析, 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微观层面的大学内部的制度安排。
大学治理模式与大学教育质量有关, 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的保证性条件的形成和作用发挥是通过大学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的, 与大学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大学治理结构是大学教育系统内外部的一套旨在实现大学理念和目标的制度安排及相应的组织架构、权力规则体系。在大学治理中, 结构是一个基础性条件, 所有的决策活动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治理结构中展开的, 也就是说大学办学理念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 (顾建民, 刘爱生, 2011) 。总体上, 从世界现有的大学治理模式分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受大学办学历史、国家制度和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 宏观层面上的大学治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既有行政、学术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也有市场权力主导下的大学治理, 不同类型的大学治理的效率即大学教育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7] 。微观层面上, 如果将大学教育系统视为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知识性服务生产系统, 那么在投入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产出的效率或大学教育质量就决定于转换过程, 而转换过程在微观组织层面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特征, 在这种结构系统内, 组织内部的权力、资源分配、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构成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 大学治理由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组成, 外部治理通过一定媒介作用于内部治理, 两者之间具有传递性、反馈性且具有自洽功能, 这客观上要求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一是必须涵盖大学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其纳入到其决策主体的范畴内, 是多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治理;二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两个关键要素教师和学生对大学教育系统活动本身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 对大学教育质量有决定性作用, 其决策参与机会应在制度层面予以保证;三是权力下沉的治理, 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发挥作用, 相互之间界限清晰、相互制衡, 运行有序。
三、大学行政治理与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 行政治理导致政府与大学关系错位, 大学偏离其学术本位
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性决定了国家、政府教育投入和大学对教育资源的正确使用的应然, 这也决定了政府和学校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系和角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筹集资源、建立大学教育质量外部评价机构、设立大学董事会;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大学教育目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 保证大学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保持高度的自治。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关系清晰的前提下, 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寻找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在一种竞争市场上, 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将会自动地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自律机制, 也就是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市场驱动而非政府驱动的, 也只有在这种模式中, 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成为大学的自觉行为而得以保证。在大学行政治理模式中,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且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与行政官员的任命交织在一起,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发生在行政体系内部, 大学彻头彻尾地成为了庞大的政府统治机构中的一部分。大学行政治理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别基础上, 其结果势必会导致大学等级秩序的出现, 其治理机制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 依靠教育资源的行政化和差异化配置来实现其治理目标。为激励大学管理人员, 体现政府意志, 政府通过惯行的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对大学进行各种类型的考评且以考评结果作为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和大学管理人员升迁的主要依据, 忽略了大学教育质量的发展规律。出于个人理性和官僚政治理性, 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将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把满足上级政府的要求和政府官员的政策偏好作为学校行政决策的主要风向标, 倾心于做让上级政府和直接委托人满意的事, 对大学教育规律的坚守和维护将让位于政府意愿和长官意志。以此为背景, 所谓的大学教育质量就极有可能成为阶段性目标或只是停留在各种类型的评价指标的完成上而非大学教育系统的自觉行为。在这种治理模式下, 高校将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各种类型的评估和考核上, 大学的学术本位难以受到应有的尊重, 现实表现就是不断地给教师下指标和校园内热闹的迎评活动。长期的结果是大学精神的逐渐丧失和与大学格格不入的组织氛围的出现, 不良校园文化的形成将会使大学在偏离其学术本位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大学教育质量不仅难以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证, 也难以在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层面上得到重视。
(二)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边界模糊, 导致大学教育质量活动主体行为异化
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既离不开学术权力, 也离不开行政权力, 是两者协调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合理而科学的大学治理结构中,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在各自的决策范围内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为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共同实现大学教育目标。事实上, 大学的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目标的实现是以大学教育系统的学术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 学术权力应成为大学教育系统内教育资源计划、配置的主导性权力。学术权力主导地位的确定是教师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生通识教育、心智训练等大学教育质量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大学教育系统的行政权力作用于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行政管理系统, 为大学教育质量服务, 承担大学教育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的教学服务, 通过行政权威的应用发挥作用。
大学行政治理是以行政命令的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为主线的, 行政权力具有其先动优势。在权责范围不清的情况下, 大学行政治理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 而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必然会导致三种程度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学演变成为一个官僚组织。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大的必然结果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系统内部的弱势。在弱势的环境条件下, 为了生存, 学术组织将会以自身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的丧失去换取存在空间而逐渐成为大学官僚组织的附属物, 学术自由成为大学学术共同体海市蜃楼般的理想图景。学术权力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治理主体地位的丧失、大学成为单一中心的行政官僚组织, 大学的组织属性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在整个治理结构中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模糊,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模糊在学校决策层面必然导致大学教育系统内部运行的混乱和无序, 大学教育系统正常运行和质量保障条件建设所必需的资源难以从制度上得到保证, 其典型表现就是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 学校管理者凭借其独享而不受监督和约束的行政权力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且立竿见影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大学出现了一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管理和服务理念的错位现象。三是教师的自我矮化。出于价值理性, 为迎合行政管理需要, 教师丧失对学术的坚守, 失去对学术应有敬重, 学术工作成为教师渔利的工具, 导致学术活动场域的大面积失范和败德行为, 教师的失范和败德行为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模范性和教育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加剧了教师内心深处的冲突和价值观的扭曲。教师层面的失范和败德行为在大学教育系统内,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验和感知而影响和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观念。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的丧失必然会导致没有灵魂的工具和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量出现, 严重地影响到大学教育质量的社会属性。
(三) 大学行政治理忽略了大学教育活动规律, 剥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教育质量与大学教育过程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教育质量体系尤其是在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这客观上要求, 任何行之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及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维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建立在传统的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大学行政治理模式将大学作为国家庞杂的行政组织中的一部分, 并将大学整合在一个层级结构明显的官僚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国家通过对大学教育资源的行政垄断、计划、分配和人事的任免实施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大学外部行政治理通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扩张渗透到大学教育系统内部, 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相关政策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大学党委—大学校长—院系等多个层级传递到大学教育系统中的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身上, 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是单一的纵向传递, 层级多且缺乏信息反馈, 政府决策过程缺少来源于基层的相关信息且相关政策容易被层级结构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加以选择性应用而出现决策目标与实际执行状况相差甚远的现象。与此同时, 学生和教师的相关诉求逐层向上传递, 受传递层级的影响, 正当而有用的信息将会被逐层过滤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了解掌握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信息可能与大学教育系统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 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决策难以反映客观现实而失去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 在大学行政治理结构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被置于整个大学治理结构的行政命令体系中的最底层, 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行政权力体系中仅为行政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各项行政规定的执行者,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一个政府和校长行政意志实现的工具性角色, 而非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大学教育质量属性中的主动性难以实现, 不难看出, 大学行政治理是见物不见人的, 这种模式的运行结果使本应成为大学共同治理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被排斥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决策体系之外, 其参与大学治理的机会被剥夺, 从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感, 进而失去对学校教学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 》把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放在了战略高度, 不断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主旋律。为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大学教育的提供系统必须具有一套与大学教育质量属性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是在了解大学教育质量形成机理基础上, 以国家、政府和大学之间清晰的关系定位为基础, 能够对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激励和控制, 并保证在整个大学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畅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的多元化、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治理与其它组织的差异性。大学教育质量的多元性决定了大学应是一个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治理的共同体, 大学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和结果性决定了大学、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大学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单一中心的行政治理结构将会导致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大学的学术本位的丧失、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失去, 从而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现行国家加大财政投入的大前提下, 应着眼于现代大学教育规律, 着力搞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而顶层设计的核心是理顺国家、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建立良好的外部治理结构, 以此为基础将大学教育相关利益者纳入到整个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中, 形成多主体的合作治理模式, 以满足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达到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鸿渊.多重制度环境下的高校行为异化研究[J].江苏高教, 2011, (2) .
[2][美]米歇尔.克罗各耶,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3]洪志生, 苏强, 霍佳震.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探析[J].管理评论, 2012, (7) .
[4]温碧燕.服务质量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D.Kttle.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
[6]MUELLER.R.K.Changes in the wind in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981 (spring) :9.
质量属性 篇7
市场竞争的激烈意味着顾客有更多的选择,顾客也单纯地从关注价格转到质量和服务。对质量管理的忽视,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减少,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质量管理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关键问题,质量管理具有战略性意义。只有通过质量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质量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就是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报告及分析、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质量成本控制和考核等内容。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管理的起点,通过对各种质量成本的全面计量,才能确保质量成本分析正确,质量管理有的放矢,最终使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创造效益。质量成本核算通过货币计量来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情况和成效,通常是根据产品投入产出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投产前的策划准备、市场调研、技术验证、生产制造、销售实现直到质保期结束,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资金耗费、损失等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收集处理的过程。
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于1956年提出,随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美国质量协会主席哈林顿以及瑞典的桑德霍姆、日本的相羽弘一等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质量成本的分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从成本控制角度分,可以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从成本计量上分,可以分为显性质量成本和隐性质量成本:从表现形式上分,可以分为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或机会成本);从成本成因分,可以分为符合成本和非符合成本。
现代质量成本管理观点推崇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即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的构成如图1所示,其基本内容包括:
(1)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质量达到预定目标,为防止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所需的全部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即企业质量体系中,预防质量问题、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及开展质量管理所需的费用,以及质量培训费、工序控制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含新产品)评审费、工资及附加费和质量情报信息费等。
(2)鉴定成本:是指检查、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工序检验费、成品检验费、试验和检验设备校准维护费、试验材料及劳务费、检测设备折旧费、(检验、试验而发生的)办公费、(专职检验、计量人员)工资及附加费等。
(3)内部故障(损失)成本:是在产品出厂前,由于质量不好、不满足规定要求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及支付的各项费用,例如:废品损失费、返工损失费、复检费用、因质量问题发生的停工停产损失、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费、质量故障处理费和质量降等降级损失等。
(4)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售后,由于产品质量问题、不满足规定要求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及支付的各项费用,例如索赔损失、违约损失、退货损失、降价处理损失及保修费等三包费用。
(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在合同环境下,根据顾客提出的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统称为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其中包括:为提供特殊的附加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等所支付的费用;产品验证和评定的费用,如经认可的独立试验机构,对特殊的安全性进行检测试验所发生的费用;为满足顾客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支付的费用。
二、常见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介绍
质量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费用的一部分,但不属于职能成本,既不同于对象化了的生产成本,也不同于期间性的管理费用,质量成本分布于各项成本费用中。目前,常见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三种。
1. 设置质量成本会计科目体系的方法
在会计系统中设置"质量成本"一级核算科目,再按质量成本的构成项目设置二级核算科目,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按部门车间或责任中心设置三级核算科目。这些科目用于归集质量成本的发生额,但只是过渡性的会计科目,账户的借方归集当期发生的成本,贷方反映分配转出数额,在各会计期末不留余额,全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
这种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出于充分利用原有会计核算体系的想法,看似合理简单,但是并未真正全面反映质量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1)应当予以对象化的费用,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质量成本,由于在发生当期结转至"本年利润",造成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在会计核算上的混乱;
(2)利润表中没有"质量成本"项目,通过"质量成本"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的金额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列示,引起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逻辑钩稽关系缺失;
(3)显性质量成本可以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但是隐性质量成本由于无法可靠计量,不符合任一会计要素的定义,而不能在财务会计系统中予以核算反映,只能通过与会计计量不同的测算、评估等手段来核算。
2. 利用统计手段收集数据的方法
我国《质量成本导则》GB/T13339-91规范了质量成本科目设置、归集内容、费用开支范围以及费用来源等,其提出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与统计的方法为:
(1)预防成本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设计开发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根据费用支付凭证统计:
(2)鉴定成本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设计开发部门、设备管理部门、采购物流部门等按费用支付凭证统计;
(3)内部故障(损失)成本数据由检验部门、生产车间、货仓统计员等根据废品报废单、生产工作票等原始凭证统计;
(4)外部故障(损失)成本数据由质量管理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等根据反馈信息凭证统计。
这实际上是以统计方法来收集质量成本数据的核算体系。由于统计方法缺乏可靠的计量标准,会导致各部门收集的信息不完整,并仍然存在隐性质量成本无法统计的情况。因此,基于统计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也无法全面反映质量成本。
3. 费用矩阵表核算方法
费用矩阵表核算方法是从费用发生部门的角度来归集质量成本,其将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人员费用,折旧费用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等都分为质量成本费用和一般成本费用两大类。通过设立人员费用矩阵表、设备折旧分配表以及其他制造费用表,将会计系统中的成本费用数据在表中按既定的比例分摊至质量成本费用和一般成本费用,最后将质量成本按部门汇总。
该方法没有有效利用会计系统,其侧重于系统外的表格核算,工作量较大。
三、基于费用属性分类的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目的是为质量管理收集正确的信息,提供质量分析的基础数据。但正如上所述,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和范围与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核算的内容和范围不尽相同,因此与会计核算有所不同质量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虽然管理会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是财务会计方法通常无法满足管理会计所需的全部信息。因此,质量成本核算要从成本费用的属性出发,将质量成本按成本计量进行分类统计,而且既要依赖于会计核算体系,但也要利用统计估算的方法,并借助于信息系统、电子表格等软件来收集数据,以实现全面反映质量成本。
1. 显性质量成本在会计系统中主要体现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折旧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基于会计系统的数据构成来分类归集质量成本数据
(1)与质量成本相关的材料成本主要是废品损失、返修损失等,会计系统中有相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因此可以直接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会计科目采集数据。
(2)人工成本在会计系统中一般按部门归集入成本费用科目除了与废品、返工、停工相关的人工成本已计入"生产成本"可以通过会计系统直接采集数据外,其他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人工成本,可以根据各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工作量,对会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再次分配。首先,由人力资源部门在年初或月初根据上一会计期间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来估算本期质量管理工作工时,以此计算人工成本中质量管理工作所占的比例(见表1),如:总经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20%的时间用于日常质量管理,则其工资福利费的20%计入质量成本。然后,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再确定质量成本具体构成项目的比例,如:总经理的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为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工作。
(3)折旧成本在会计系统中一般按功能归集入成本费用科目,与质量成本的分类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应当按固定资产用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工时,对会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再次分配与统计。首先,由设备管理部门在年初或月初根据上一会计期间的工时统计来估算本期质量管理工作工时,以此计算折旧成本中质量管理工作所占的比例(见表2),如:质检设备的折旧100%计入质量成本。然后,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再确定质量成本具体构成项目的比例,如:进货检验设备的功能是对材料质量进行鉴定。
(4)显性质量成本的其他费用在会计系统中,有的项目是有唯一的会计科目予以归集,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都属于"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质量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可以直接取自于该类会计科目;有的项目与一般的成本费用项目都在同一会计科目中核算,如:质量培训费是在"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会计科目归集的企业培训费的一部分,售后服务人员为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差旅费和其他各类差旅费都归集在"管理费用——差旅费"中,此类质量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在会计系统中设置质量成本明细项目代码的方式(见表3)予以归集。在编制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时,通过项目代码查询方式将质量成本数据分类汇总。
2. 隐性质量成本一般归属于外部故障成本,其实质是机会成本,即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未能达到零缺陷状态应取得的市场占有率或未能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而导致客户忠诚度降低、品牌信誉受损等所引起的机会损失。虽然隐性质量成本实际发生,但是其表现为未来市场销售份额的降低,实际并无费用支出,通常难以计量。目前常用的估计方法主要有乘数法、市场调研法以及田口质量损失函数法。这三种方法估算质量成本的依据各不相同,分别为: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和质量衡量指标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在各会计期间保持一贯性。
四、质量成本核算实证举例
下面通过对某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核算过程的解析,来说明上述质量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
1. 人工成本分配
各部门人员质量管理工作工时占当期总工时的比例如表2所示,并按质量成本构成分配各部门人工成本(见表4)。
2. 折旧成本分配
工艺规划部根据固定资产功能及工时等信息折算折旧成本的分配比例如表3所示,并按质量成本构成分配至各部门(见表5)。
3. 其他费用
通过一一对应的会计科目归集的质量成本费用,可以直接在会计系统中以会计科目查询的方式(见表6)采集数据。
以项目代码方式在会计系统中标示的质量成本费用通过项目代码查询(见表7)在会计系统中采集数据。
4. 隐性质量成本
运用乘数法计算得出隐性质量成本为200,000元。
对上述质量成本明细数据分别按职能部门和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编制汇总表,以反映各职能部门的质量成本发生情况(见表8),以及质量成本的费用属性(见表9),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质量成本的动因,为质量改进指明切入点。
5. 质量成本报告
五、结束语
通过对质量成本构成的属性分析,对不同性质的质量成本采取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既利用了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又采用了可行的统计方法,保证质量成本核算正确、全面、切实可行。根据核算结果汇总得出的质量成本报告,有助于明确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方向,最终帮助企业通过质量管理创造效益。
摘要: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正确核算质量成本,全面反映质量成本,才能保证质量成本分析有效,为质量改进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对质量成本构成的属性分析,结合会计和统计的手段,提出具有实用意义的质量成本核算方法。本文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质量成本核算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核算,会计,统计
参考文献
[1] 尹美群,于泽.对质量成本及质量损益核算内容的重 新认识商业研究.2003. 10. p31-35
[2] 戴京香.论质量成本会计.金融经济.2006. 14. p158-159
[3] 罗旭.安适民.李鸿渐.企业质量成本的思考.财会研究.2005. 6. p57-59
[4] 王学民,李福兴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初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p64-67
[5] 尤建新,匡竹平,武小军.汽车制造企业质量成本核算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05. 6. p66-68
[6] 汪玉春.质量成本的计算及其控制.质量成本管理.2006. 8. p23-28
质量属性 篇8
关键词:信息质量特征,资产计量属性,影响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财务概念框架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计量的桥梁。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与会计计量必须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IASC在1989年7月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提出,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有四项, 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IASC认为相关性和重要性联系在一起, 认为一项信息的相关性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影响;一项信息的可靠性与否则由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和完整性等要素共同决定。FASB在APB和AICPA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80年在其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提出,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首要的信息质量特征, 可比性是属于次要的信息质量, 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子质量特征构成, 而可靠性也包含了客观性 (如实表述) 、中立性 (不偏不依性) 和可稽核性 (可验证性) 等三个要素。ASB于1999年2月在其发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与财务报表中信息内容的主要信息质量特征, 而可理解性、披露、可比性、一致性和及时性是与财务报表中信息“表述”有关的信息质量特征;此外, 它还具体明确指出, 最低的信息质量是重大性, 信息质量的最高标准是“真实与公允”。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0年12月《企业会计制度》, 虽然没有专门提出信息质量特征, 但实际上已经论及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认识与FASB是相似的。综观上述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各种代表性观点, 虽然存在个别差异, 但不约而同的将可靠性和相关性列为最为重要的两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权衡的相关性倾向
IASC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 将可靠性定义为“当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 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做依据时, 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2) 英国ASB在其《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指出,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信息没有重大错误与偏见, 并且可以在给使用者确定的陈述中作为依据。 (3)
IASC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 将相关性定义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件或通过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 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 信息就具有了相关性。” (4) 英国ASB在其《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指出, “为使会计信息有用, 会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制定决策的需求相关, 相关性是关于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信息的评价, 这种评价会受会计报表项目表达方式的影响。” (5)
在理想状态下,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实现有机统一, 这无疑是最佳的, 因为既相关又可靠的会计信息的效用最大。但是在现实经济环境下, 可靠性和相关性经常会产生矛盾。 (6)
当会计目标的定位从“受托责任观”转变为“决策有用观”后, 相关性无疑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
1.虽然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孰轻孰重上, FASB并未表明他们的态度, 但他们对相关性的偏好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从其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排列顺序以及他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
2.ASB在关于财务报表的质量中明确提出了FASB所一再回避的问题:财务报表的信息必须相关和可靠, 当两者互相排斥, 需要对产生信息的方法选择时, 所选择的方法应当是能使信息相关性最大化的方法。
3.AICPA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 (Jenkins Committee) 《改进财务报告—着眼于用户》认为, 应当更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 并使其成为贯穿这份综合报告的主线, 而可靠性则略略带过。
4.美国SEC委员之一的史蒂文·M·沃尔曼 (Steven M·H·Wallman) 在《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未来:彩色报告方法》一文构建的彩色模式中, 五个不同的报告层次都涉及到相关性, 而可靠性则在某些报告层次中成为可以缺省的因素。 (1)
三、信息质量特征对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
1.现行计量模式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从会计计量产生迄今,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之所以长期能在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现行的混合计量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而其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缘于缺乏相关性。总的看来, 有关机构和人士对按现行混合计量模式编制的财务报告的批评, 尤以美国会计团体最为激烈, 他们认为: (1) 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 许多目前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都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如自创商誉等; (2) 财务报告提供的是历史信息, 它未能提供与企业未来风险和报酬相关的信息; (3) 现行报告不能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及时性也不够; (4) 现行报告未能考虑不断出现的非常复杂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5) 现行报告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 (7)
传统和现行计量模式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考虑, 会计人员愿意以较差的相关性换取较高的可靠性。“会计人员以过去买价的客观性为依据, 为历史成本假设做掩护, 同时也驳斥了现行市价的论据。” (8) 然而, 即使在资产的取得日, 历史成本、市场价值和现值是相等的, 市场价值和现值仍会随着时间以及市场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威廉姆·R·司可脱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 通过现行实务“折旧”、“递延所得税”、“石油天然气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与成效成本法”说明了传统和现行计量模式下的可靠性是相对可靠的。宋德亮博士用模型也论证了其获得的只是客观性而不是真正的可靠性。 (9) 可见, 在传统和现行计量模式下, 可靠性也是相对的, 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与市场密切兼容、涵盖多种计量属性的整体概念, 一个既综合而又分工具体的计量属性、一种区别于“成本”观念的全新的“价值”观念。公允价值在世界范围的崛起, 首先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相关性: (10) (1) 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对现行经济情况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评价, 公允价值变更反映了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时这些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在竞争性的公开市场经济中决定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体现了到计量时所有可得到的信息。 (2) 资产的公允价值代表了其期望现金流量按与风险相称的市场报酬率折现的现值 (考虑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 , 公允价值比其他计量属性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 因为公允价值是市场基础观, 因此公允价值不受下列各项的影响:a.资产的历史。公允价值不取决于取得资产的日期。b.持有资产的特定企业。如果两个企业进入同样的市场, 其公允价值都是一样的。c.资产的未来使用。公允价值不取决于资产是否或何时被打算处置。于是, 公允价值代表一个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年复一年一贯的无偏见计量, 其在任何计量日都是可比较和可加的。 (4) 公允价值不仅反映管理层取得或销售资产的决策, 而且反映其继续持有资产的决策影响。 (5) 公允价值报告所有金融工具将减少现有的混合的成本—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会计的异常。FASB在最近的公告中也承认了当前混合计量模式这种弊端。
3.公允价值的应用性受到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来自于它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两种计量属性中, 市场价格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初始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同样也符合客观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于是人们的怀疑便集中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上, 认为它是一种估计的结果而缺乏应有的可靠性。这种怀疑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技术, 1953年由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组成的会计名词委员会把会计定义为“一种艺术”, 其实就是基于会计存有大量估计客观现实的考虑。威廉姆·R·司可脱的一句经典名句, 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估计存在的现实意义:“无法精确解释收益概念使得在资产估价和收益计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 而正是这种主观判断使会计职业具有价值。”此外, IASC在其编制的财务报表框架中也明确指出, “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 合理地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 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对公允价值的可行性最为频繁的关注还在于, 可观察的市价并不总是可以获得的, 如果估计不是基于可观察市价, 则它们可能是不可靠的。但是在估价技术中已经有一些重要的进步, 这些技术可以合理反映市场定价方法。即使金融工具没有可观察的市价, 其公允价值也可用体现资本市场定价原则的技术和有关现行市场情况的信息来估计。布雷克—斯克尔斯模型 (Black-Scholes)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套利定价模型等估价技术的可靠性也都获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 应用也日益广泛。现在广泛运用的软件也使许多计算工作的成本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
另一种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的怀疑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这种论断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因为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所作的理性预期, 由于不断会获得新的信息, 预期会不断的变化, 所以波动性是资产, 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基本属性, 会计人员既没有资格怀疑价格的合理性, 也没有资格在财务报告中使其平滑。
可见, 公允价值是在追求会计信息的经济真实性, 它是通过提供真实性来提高相关性。
4.计量属性的选择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相权衡的结果。“尽管财务信息必须同时相关和可靠才能有用, 信息具备这两种特征的程度可能不同。尽管不会以其中的一者完全代替另一者, 但财务信息可能牺牲相关性以换取可靠性, 反之亦然。财务信息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具有其他特征, 在这些特征之间的权衡可能是必须的或有益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犹如熊掌与鱼不可兼得, 在强调相关性的同时, 将会导致可靠性的削弱;反之, 在强调可靠性的同时, 将会导致相关性的降低。相关性与可靠性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不存在取舍问题, 只相关不可靠, 或者只可靠而不相关, 都将是无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函数, 这是由会计目标决定的。那么, 计量属性的选择, 就应当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相权衡的结果。也就是说, 我们既不能光凭相关性来选择计量属性, 也不能仅仅靠可靠性来挑选计量属性, 而应当从两者组合的效用最大化的视角来选择计量属性。通过前文分析, 在“决策有用观”目标导向下, 由市场价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种计量属性构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信息效用无疑是最大的。
计量属性的选择, 就如同可靠性与相关性孰重孰轻的辩争,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里面存在宏观层面的影响, 也存在微观意义上的制约;既存有经济利益和动机的驱动, 也会受到诸如政治、技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笔者认为, 它更是一种观念倾向的表现。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就是历史成本的忠实捍卫者, 他始终认为会计师本质上是“成本员”而不是“估价员”;葛家澍教授认为, “不相关的信息固然无用, 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无用, 而不可靠的信息更为危险”, “在可靠性的前提下, 选择最相关的信息”。19SEC首席会计师瓦尔特·斯库茨却持有这样的观点, “的确, 在缺乏清算市场的情况下, 得到公允价值是很困难的。然而, 一旦历史成本有问题, 它就失去了相关性。当我们寻求替代物时, 我们需要寻求最相关性的。如果我们有一个真实的却不相关的数据, 则最具相关性的数据往往会获得认同。在识别这些计量方法时, 会是一个困难的学习过程, 但我们在寻求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具相关性的资产。”11吴水澎教授则认为, “财务报告中将更多地容纳估计和预测的成分, 其精确性虽然不如建基于历史数据基础上的财务报告, 但事实可能证明此类信息更具决策有用性。”
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认为, 两者的冲突缘于经济学理论与会计学理论的某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在经济学中, 当前的数据 (现行价格) 以及与未来的预期相关的价格对决策才具有意义, 而过去的数据 (前期价格) 是不重要的。而在传统的会计学中, 未来的价格因其不确定性而不适宜于会计记录, 过去的价格 (成本) 代表企业管理层过去决策的结果, 这些历史数据对管理层当前甚至将来的决策至关重要。但是, 会计学与经济学在理论上也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学某些概念的内涵必定逐渐向经济学靠拢,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正是二者互动效应的一个现实反映。
注释
1 葛家澍, 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2 (4) 财政部会计司编译.国际会计准则200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3 陈宇学.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认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3)
4 (5) 陈宇学.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认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3)
5 (7) 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6 (8) 斐内.米勒.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译.会计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7 (9)宋德亮.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理论分析[J].上海会计, 2002 (4)
8 (10) 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质量属性 篇9
美欧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重视公路养护质量管理,其中,美国在养护管理系统(MMS)中提出了公路养护质量的概念;1980年,英国运输部颁布了《干线公路管理和养护说明》,提及了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方法。我国先后颁布并修订了《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和《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建立了公路各组成部分的养护质量评价体系,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1~3]。本文探讨了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属性识别理论为基础,对公路养护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公路管理、养护经费及养护对策的制定等多个方面。由于公路养护的对象有着广泛性的特点,除道路、桥涵、隧道之外,还包括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绿化以及环保等方面,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多因素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4,5,6,7]。
本文通过对公路各组成部分的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3层次的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层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各评价指标间相对独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见表1。
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通过资料调查进行量化,例如:横向力系数、车辙深度、桥梁承载力、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可以根据评价指标的定义,按照公路沿线的实际调查情况确定相应的指标值。而各种桥梁构件的缺损状况、标志标线等指标难以直接客观量化,本文建议采用集体经验判断法来对指标进行量化。集体经验判断法是由一定数量的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在一起讨论,各抒己见,根据指标定量化标准,确定不同的指标得分值,然后求出相应指标值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定量化的最后结果。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即对各评价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能把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进行层次化,把决策过程中定性和定量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调查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贡献程度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排序并建立判断矩阵,本文建议采用1~3标度法建立判断矩阵,比较标度表见表2。
对每一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对各相关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可得到若干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构造判断矩阵A。矩阵中aij表示对A元素而言,ai与aj重要度的标值。例如aij=1表示ai与aj的重要度相等。
在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即对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这里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规范化特征向量。
为防止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影响,最终决策需要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当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小于0.1时,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8]。
显然,可以用wi作为评价指标Xi的权重。
2 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模型
公路养护质量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养护的目标是否达到,养护是否合理有效,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的养护决策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提高养护质量的目的。属性识别理论在工程建设、环境评价等项目中广泛应用,评价结果客观有效[9]。本文利用属性识别理论对公路养护质量进行评价。
2.1 单指标属性测度分析
设X为公路养护质量评价对象空间,对X中的每一个评价元素x要测量m个指标I1,…,Im。对X中元素的评价集为(C1,C2,…,CK),CK(1≤k≤K)为评价等级或评价类。单指标评价划分类别标准见表3。
设x的第i个指标值为t,由表3确定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μxik(t)。在表3中aik满足ai0
假定ai0
2.2 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分析
在公路养护综合评价中,每个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参照上节层次分析法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假定利用单指标属性测度分析得指标xi的属性测度为(μx1,μx2,…,μx K),属性测度矩阵为
则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属性测度向量为
2.3 属性识别及养护决策模型
属性识别分析的目的是由属性测度μxk,1≤k≤K,对x属于哪一个评价级别作出判断,进而做出相应的养护决策。本文利用属性识别准则确定养护质量评价等级及养护措施。
假设公路养护质量评价及养护决策的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则利用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分析子系统中计算出的综合属性测度及综合评价的评价标准,计算该评价对象的评分为:
公路养护评价标准等级与养护分级相对应,评分结果既可以为养护决策提供直观参考,又可以为下一层次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便进一步评价。
3 工程应用实例
国内某高速公路是我国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对其养护质量进行评价。限于篇幅,本文以路面养护质量评价为例,详细说明属性识别理论在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路面状况指数PCI,即通过路面破损状况的调查全面掌握路面出现的病害情况,对其进行量化,具体PCI值可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查计算得到。
路面强度指数SSI,为路面容许弯沉与实测代表弯沉之比,主要用于评价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以确定必要的养护措施。
行驶质量指标RQI,行驶质量用纵向的平整度来评价,RQI=11.5-0.75×IRI,其中,IRI为国际平整度指数。
横向力系数SFC,是反映道路抗滑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采用横向力系数测定仪测定。
借鉴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本文制定了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详见表5。公路养护质量其余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与之相近,在此不再赘述。
对评价路段的路面指标的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见表6。
根据专家调查意见,利用3标度法建立路面养护质量4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经检验,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计算得出指标权重向量为:
由公式(1)~(5)可求得多指标测度评价矩阵:
由公式(6)可求得评价路段公路养护质量的综合测度评价向量: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质量评价及养护决策标准如表7所示:
由公式(7)可求得评价路段公路养护质量的评价结果为81.4,评价等级为良好,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由于评价得分为良好级中的较低值,需密切注意路面使用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保障公路的良好使用性能。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该段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指导了养护部门工作的实施。
4 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养护逐渐成为道路工作者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公路养护的特点,建立了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中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体系的属性识别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衡量评估公路的养护质量,为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摘要:通过对公路养护质量要求的分析,建立了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属性识别理论,构建了公路养护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属性识别模型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公路养护质量。
关键词:公路养护,养护质量,层次分析法,属性识别,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强,陈长,孙立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Z1):76-80.
[2]徐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评价体系研究[J].中外公路,2009,29(03):64-68.
[3]范跃武,李小重.英国公路养护规范及路况检测评价方法[J].中外公路,1999,19(04):51-55.
[4]崔亚萍,张捷,张江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外公路,2008,28(04):70-73.
[5]王芳,苏小军,胡兴华.高速公路养护及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28(3):600-603.
[6]赵吉广,陆键,项乔君.高等级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04):1-6.
[7]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8]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教育的过程属性 篇10
教育的知识性、人文性
知识性。教学是借助知识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
知识是事实的抽象、智慧的结晶,知识有含智量的高低。聪明学研究认为,按含智量的高低知识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事实(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多数,含智量较低;另一类是基本知识,包括概念(概念、原理、公理)、方法,以及由方法将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结构,是知识的少数,含智量较高,由于它们的迁移性、再生力强,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母知识”。教学传授的知识主要是“母知识”。
迁移是运用“母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对学生而言,迁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作业。不能不要作业(包括书面作业),“零作业”的提法不妥,没有作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技能。合理的作业是经过优选的、能够强化“基本知识”建构的“基本作业”,或称“母作业”,重视“母作业”是减负增质的根本举措。
教学简单化、“减负增质”“少就是多”是教学的黄金法则,通俗地讲,就是少教(少学)多得。“少教”即教“母知识”,筛选出举一反三的“一”,触类旁通的“类”,它们是知识的少数;“多得”,“母知识”有迁移性,教“一”为“百”,一通百通。
北京二十二中原高中数学奇特教师孙维纲,常常将一个月的课一节课教完,秘笈是教“母知识”,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由他们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自主作业。他的学生是没有优选的普通学生,三年毕业,升学率百分之百,其中百分之五十进入北大、清华。回头又教一轮,效果亦然。
人文性。人文,人的素养和文化。
其一,素养。素养和人格、信仰接近,是人的典型特征、精神面貌的概括。
素养和知识是质的不同的两个概念。知识是外在的、共同的材料、工具,可量化;素养是内在的、个体的,是知识融入本体、支配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一种抽象。
近5个世纪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标榜的“心学”很有意思,他说,“心其根也”“心明便是天理”。学生问他,很多人知道孝悌而不孝,为什么?答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讲的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通常理解的“知识”;讲的被私欲隔断的“私欲”,是对“心”和“天理”的背叛,心、天理则是“素养”,即王阳明“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
真诚恻怛的素养是教育终极、永恒的追求。人格缺失、信仰危机是一切问题的病根。
其二,文化。文化是群体素养,如听课,听者甲自觉关了手机,是素养,如果所有听课人都集体性无意识地关机,则构成了文化。俨然,文化指积极意义的文化,是信仰、灵魂、生命,是社会文明、力量、面貌的表征。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担当着文化继承、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群、民族、地区等在文学、艺术、习性等方面的氛围、积淀、固化,有传承性、稳定性。
族群的多样性决定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单一”就没有文化,或称反文化;从教育层面讲,“有教育无文化”的教育是僵死的教育。高度集权、大一统的教育,千校一面,背离了教育的文化性。蔡元培先生说,中国教育的希望是取消教育部。于光远先生在诗歌《我们不会思想》中说,“我们不会思想,我们不必思想,因为有权威在思想”。诗中反复用了几个关键词:“不敢思想”“没有能力思想”“失去思想”,最后“不会思想”。万马皆喑,只有“一个思想”,令人悚然!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教育的多样性。需要警示的是文化的消极效应,中国文化的限制性因素太多。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玛塔·傅洛平依据大量数据对比研究发现,对于竞争,中国学生比其他国家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他甚至表示,在基因层面上,中国人都是“天生的战士”。傅氏对不同国家、种族人群的前额叶表层的多巴胺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在应对竞争时中国人更容易表现出平衡模式,也就是更容易成为不断追求成功的战士,更愿意主动寻找挑战,是中国“听话”“服从”的文化抑制了他们不断寻找挑战的生理本性。通俗地说,文化的消极功能束缚了中国人创造的天性。
北师大陈会昌教授对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高成就者的传记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取得高水平成就需要的心理条件包括:对自己感兴趣事物的巨大的内在兴趣和高度热情,不可阻止的、自发的学习行为,强烈的成长动机(超越巅峰动机),反潮流精神,独立性、创造性、求新求异性,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韧精神。其中前5条与主动性、创造性有关,只有后1条与自控性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研究发现,“创造包含善于发现问题,独创性思维方式,强烈的成就动机,对模糊性的容忍度,失败后重新尝试的意志力、时间和精力。”他特别提出第4条“模糊性”,指的是解决问题时答案的非唯一性、不确定性,这是我国当代文化尤其稀缺的,需要教育人深思。
教育的选择性、发展性
选择性。选择是天性,快乐痛苦、成功失败是选择的结果。选择与人形影相伴,人的一生是选择的一生,选择是人认知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普遍概念。选择的核心是智慧——以简驭繁。“简洁出自智慧”(莎士比亚),也产生智慧。
教育是一种选择,始于选择,终于选择。没有不选择的教育,只有选择质量的差别。对教师来讲,人类历史上下五千年,知识、智慧的积累是丰富的,而且越来越丰富,不能都给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对学生来讲,信息资料浩如烟海,要“沙中拣金”必须有选择能力。
选择是一种发现能力。选择是发现,是超越美的美。“美并不缺少,只是缺少发现。”选择是一种创造能力。“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是平庸,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洁是创造力。”(爵士音乐家查理·明格斯)选择是一种识鉴。选择和知识底蕴、价值取向、判断见地密切相关。选择是一种思维方式。选择是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过程,选择质量和思维质量为正相关。
选择是一种心理品质。选择有风险,它不仅同认知、志趣有关,而且需要有胆有识、不怕牺牲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选择是一种力量表达。选择是自信、成功的起步,选择和成功是孪生兄弟。选择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主体意识的醒悟、确认,是行为选择升华为无意识的本能。选择是一种思想境界。陶渊明舍弃“五斗米”,吟出“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李白舍弃官场名利,道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清幽;王维舍弃了浮世华美,悟到了“人闲桂花落,庙静春山空”的雅致……选择是舍弃,是至高境界。
人的多质性决定教育的选择性,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各有自己的优质潜能,教育是适应学生,不是促进学生全面、完美发展,而是扬其所长,找到自己。同时要多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实践中负效应较大的观点,一是教育万能。“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教师”,诸如此类,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把学校、教师推向了绝路。二是环境决定。“人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以此推理出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是一模一样的,有简单、低俗之嫌!
发展性。发展指智慧发展,是教学的本质。
智慧与知识有关,但不是知识本身,是在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等。
按智慧含量,思维可分三个层次——“思维三层说”:一层,类化思维——聪明,主要特征是速度快,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是动物性思维;二层,创造性思维——才智,主要特征是改变角度,表现为思维的新颖性、重组性,是人超越动物的才华;三层,模糊思维——境界,主要特征是“模糊”,表现为思维的选择性、整体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含电脑)的最高智慧。
由此演绎:其一,正确认识知识教学。“知识教学”一直被诟病、批判,是大谬!智慧是知识的活化,知识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习主体对知识的理解、创新的超越感,是诱发教学志趣和持续进取的内在动力。问题不是要不要知识,是教什么知识、如何传授知识。这里有一个微妙的被遮盖的概念差错:知识和“个体知识”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客观的、无限的,是智慧的结晶;后者有主观性,由于个体知识结构不同,知识的智慧属性被分化,出现两面性,有的转化为智慧,有的成为智慧的障碍,在编码混乱的情况下,知识越多人越“笨”。
其二,正确认识发展教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重心是“思维三层说”的第二层——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改变角度认识问题、学会跟别人不一样。然而,当前教学普遍停留在第一层——思维的速度,强调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心理学研究证实,快、灵巧跟遗传基因有关,许多动物比人强;“深刻”,有些动物可以形成“三级条件反射”,可以看到事物“类似的类似的类似”。
其三,教学应该传授方法。聪明学确认,方法是智慧含量最高的知识,是智慧的象征。西方的教学理念是“通过传授知识传授方法”,方法在教学中的定位不言自明。科学是在改变角度中前进的,创造首先是方法的创造,错误往往是方法的错误,如不少学者预测,“某年电脑可以代替人”,是方法知识的缺失。
教育的双边性、互动性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只有一边——教或学,就不是或不能叫教学。教学的两个元素——教与学——哪个重要?它们的关系如何?有三种主张:
一是教为主——教师主导说。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决定教学的方式、性质、方向和质量。
主导一词来自中国戏曲的乐队。乐队的多种乐器中有一种乐器——司鼓(现在乐队的指挥棒)——起引领、协调、决定作用,称主导乐器。建国后,学习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强调教师主导、主宰。
主导说仍是我国当今教育的主流意识,“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教改的瓶颈是教师素质不高”等,我国官方和代表报刊如是说。当前,以课标、教材为依据,按教师的理念、知识结构设计教学,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对话进行教学,仍是我国主要的教学范式。但就宏观讲,这种范式在弱化,“课堂还给学生”“师生角色换位”等理念,小班、跑班、跑课等形式,都是对以教为主范式的冲击、修正。
二是学为主——学生中心说。教“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最后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转化为教育生产力。心理学研究确认,对行为有深远影响的是通过学习内化为血肉的“知识”,这个知识是学生“发现”的,不是教师传授的。
反思以教为主,按既定班级、教材,依据教师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有局限性,它压制了尖子生、特长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学为主,倡导来自学生视角的教学方式、知识组合、专业设计,蕴含着好奇心满足、潜能开发、专业创新等的无限性,其内涵是充分发散。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青年》介绍了两位年轻的科学创造者:一位是泰勒·威尔森,他独立建立了核反应堆,发明了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了现有设备;另一位是15岁的中学生杰克·安德拉卡,他叔叔因癌症去世,为此他致力于“胰腺癌”早期检测方法的研究,在尝试超过4000次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判定癌症的标志物,发明了便宜可靠的癌症试纸。还有比尔·盖茨、乔布斯等,都是对以学为主的诠译。
三是动态说——教学即运动。教学是运动,是个动态概念、动态结构。量子力学确认,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拥有固定的位置和判断,量子思维的基本观点是“互动”“不固定”“不唯一”。
教学的动态性决定师生角色的不确定性,在教学运动中师生的位置、关系不停地调整、转化。如讲授,教是教学运动的起因(内因),教确定之后,教学过程即刻或同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由教学运动的起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条件(外因),学生由教学客体(外因)转化为学习主体(内因)……可以“先教后学”,可以“先学后教”,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都允许对方插话,可以“讲讲议议、议议讲讲”(茶馆式教学),也可以对话、质疑、讨论,或多种方式交错进行。教学运动的不确定性、千变万化决定师生角色的不停调整、变化,甚或说,师生角色的转化有模糊性。
不论哪种主张,不论出现什么新技术,教学都要落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教学双边、互动的属性不会变。教学的背景、具体的情况不同,允许强调、确认某一方面——教或学——更重要,或两个方面同等重要,或模糊。非此即彼的思维、主次矛盾的辩证思维,是学术认可的,但也是廉价的思维方式,它们背后隐藏着一个僵硬的假设:双方只能一方正确或一方主要。如果认识只局限于这两种方式是作茧自缚,是思维的僵化。
教育的双重性、缺憾性
双重性。其一,教育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教育的积极效应是教育的主流意识,被掩盖、被忽视的是教育的消极效应,有时它的作用、影响还颇强烈,甚至超过积极效应,如,“听话教育”“应试教育”“标准答案”……还有教育管理方面的“超大班级”“超级学校”“军事化管理”……典型的高考“牛校”如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招收学生过万,以高考为宗旨,进行封闭式训练,每天学习16个小时,时间分配精确到分,在高考指挥棒的“鞭打”下,学生像陀螺一样旋转,同时伴随有“今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过”……类同传销式的心理暗示,强化灌输升学意志,学校变成了“考试工厂”,学生被训练成了“考试机器”。这不是教育,是人性的虐待。
据知,类似的学校还有不少!见怪不怪,就这样的“教育”往往是群众支持的、政府默许的。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地犯错误。
其二,教育有超前性和滞后性。超前性,就宏观讲,教育应走在社会发展前列,引领社会前进,这是教育精神的灵魂。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将未来的知识教给学生,有效的举措是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就微观讲,教学必须超越儿童现有水平一个相位。按最近发展区学说,教学应从儿童的潜在水平开始,通过教学将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将尚未成熟和正在成熟的心理机能转化为成熟的心理机能,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人们通俗地比喻“跳起来摘桃子”,可见,发展性教学是有难度、有压力、有负担的教学。“快乐教学”“寓教于乐”的“快乐”,不等同于娱乐的快乐,是获得新知、身心超越的快乐和体验,是智慧提升、心灵觉醒的内蕴性感受。
滞后性(延时性),是指教学结果的滞后。就宏观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周期长,是“慢的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素养——思维能力、实践技巧、批判精神等,不可能立竿见影,是长期、反复积淀的结果。汉代《风俗通》“杀君马者道旁儿”很有意思,这是说,对于骑快马的人而言,道旁观众越是喝彩,他就越快马加鞭,马被催得越跑越快,最后气绝身亡。同理,对待教育不能当“道旁儿”,今天“211”“世界一流”,明天“争获诺贝尔奖”,后果将是悲凉、错愕!
就微观讲,学生获得新知、掌握技能,由客观知识、技能转化为“我”的知识、技能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其三,教育的显性和隐性。显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教育,如学校教育等。隐性是不以之为教育目的而产生教育实效的教育,如战争、文化,建国后一系列的“运动”“反腐”等,虽不以教育为宗旨,但它的教育功能、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再者,“身教重于言传”,教育方式、教育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有些也是隐匿的。
教育是个广义概念,和生活、社会同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好教育是社会净化、文化雅致的复制。
缺憾性。教学是创造。教师上课同时上着两种课:硬课和软课。前者指课的目标、内容,以及课的程序编排等,看得见,可以量化;和硬课同步的还有软课,软课是硬课的软化(个体化、艺术化),它不是教育目的、内容、方式的本身,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体验。一个教师一个样,“不可学习”“不可重复”(包括自己的课),永远是创造、再创造。
创造是不完美的,所以,缺憾是教学的真实,换言之,没有缺点的教学是不真实的教学。好的教学不是完美,而是缺憾美,是教师的见地和真情实感。事无完事,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人不是人,没有缺憾的课是平庸的课。好的教学不是完美的,而是充满情怀的、震撼的,完美是一种理想,但有值得反思之处。
质量属性 篇11
近些年,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孵化器,崛起了大批大品牌、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顺丰、圆通、中通与韵达等,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如雨后之春笋,活跃在中国物流市场上,顾客物流选择也变得多样化。为了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各大第三方物流品牌相继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在营销、管理、服务、风险等方面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其中在物流服务方面,各大第三方物流品牌都相应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以此来提高品牌满意度。然而,由于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缺乏,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尽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但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对物流品牌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服务质量属性。本文旨在分析服务质量属性对品牌形象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策略参考。
1 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文献回顾
1.1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术语早已被广泛运用,但是至今没有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西方社会的第三方物流概念从广义角度看是指物料的物流功能由商品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企业承担,则承担全部或部分物料的第三方企业则属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s)。狭义来看,第三方物流指第三方专业性的物流公司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具有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系统化与契约化等特征。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是20世纪90年代初传到中国,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彭望勤认为第三方物流指商流与物流实行社会分工,物流业务由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承接办理。
1.2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发生在第一方物流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料需求方之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对象企业和顾客的感知,即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是顾客对物流服务的主观感知。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就是第三方物流通过提供物流服务,达到服务产品质量标准。
1.3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属性
美国营销学家Parasureman、Zeithaml和Berry认为服务质量具有5个属性:可感知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与移情性。
(1)可感知性。服务是无形的,但却是可以感知的。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顾客对服务的感知往往是其判断服务好坏的关键因素。
(2)可靠性。物流服务可靠性指物流提供服务的专业效能和作用。由于物流服务的无形性,感知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就成了顾客判断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3)反应性。反应性指物流企业能否及时准确满足顾客物流需求的能力。物流企业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不仅仅只包含简单的运输,还包括包装、配送、服务失误处理及顾客投诉处理等。
(4)保证性。保证性指物流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顾客财产完整性、服务高效性的能力水平。
(5)移情性。物流企业的移情性是指物流企业满足顾客精神需求的程度,移情性往往与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一线服务人员的人员素质等相关。
1.4 品牌形象
Levy和Gardner最早提出品牌形象(Brand Image)的概念,指出品牌形象是一种营销整合的结果,是消费者将产品或服务的优劣与品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对产品或服务的印象。Kapferer认为在品牌传播中,商家采取一定的差异化战略,创造出有别其他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形象,经由相关传播媒介的传送,传达到消费者的脑海中,从而形成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2 服务质量属性对物流品牌形象的影响
2.1 可感知性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优劣好坏形成的印象,所以品牌的优劣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形象感知的优劣。而企业形象的优劣取决于企业提供服务或产品的优劣。消费者如果无法感知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则对企业品牌形象感知则也相应缺失。消费者如果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较深,则对企业形象感知也相对较深。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会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品牌印象,劣质的产品或服务会使消费者感知消极的品牌印象。无论如何,可感知性是企业构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积极印象的关键。
2.2 可靠性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可靠性反映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同时也反映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服务与其承诺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反映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高水平化的重要衡量标准。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业务是否可靠是决定消费者是否选择该物流服务的重要指标,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2.3 反应性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反应性指物流企业能否及时准确满足顾客物流需求的能力。其中及时准确是衡量反应性的关键。物流企业其核心业务是运输,运输的及时性以及信息的准确性就自然成为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要素。
2.4 保证性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保证性是第三方物流自身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自身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自信,是一种企业魅力,是一种品牌魅力,高保证性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高信赖,给消费者留下的就是高品质服务、高效率服务、专业化服务的品牌形象。
2.5 移情性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物流企业的移情性是指物流企业满足顾客精神需求的程度,当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到一定程度时,其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就成为品牌维护的关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属性对物流品牌形象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可感知性是使消费者能够感知物流服务的关键,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提;其次,可靠性是物流企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反应性是物流企业及时准确得提供物流服务表现,在当下中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下,及时准确的服务就能够使消费者满意;保证性是物流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是对自身服务实力自信的表现,也是企业承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高保证性的物流企业往往实际服务于承诺服务之间没有差距,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最后,移情性是除了满足消费者的物流业务的需求,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方面的诉求,真正地将物流企业文化深深的植入到消费者脑海中,并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使顾客变成忠诚顾客。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属性与品牌形象的关系如图1所示。
3.2 建议
①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注重自身对外形象,尤其是消费者可感知的部分,例如:人员、包装运输车辆等;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时刻提升自身的专业化、高水平化服务,以此来获得消费者信任;③运输作为物流业务的核心,提高运输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取得顾客基本满意度的基础,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运输管理的效率与运输数据更新的及时准确性;④结合自身实力给予消费者适当的保证与承诺;⑤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将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一线服务人员的人员素质深深植入到消费者心中,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的思想。
摘要:近几年,中国飞速发展的第三方物流(3PLS)在整个物流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和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成为物流行业的主导力量。众多第三方物流品牌也相继出现,竞争激烈。然而,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品牌形象。本文在研究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属性的基础上,分析探究其对物流品牌形象的影响,旨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优化措施,以此来提高物流品牌形象。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彦萍.第三方物流的价值[J].中国流通经济,2001(5).
[2]周昌林.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