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相关(精选3篇)
属性相关 篇1
Protel 99se软件功能强大。其采用了*.DDB数据库格式保存文件, 所有同一工程相关的SCH、PCB等文件都可以在同一*.DDB数据库中并存, 非常科学, 利于集体开发和文件的有效管理。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自动布线引擎很强大, 在双面板的前提下,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布通复杂线路。
Protel 99se软件中集成了多种编辑器, 元件就是各种编辑器的基本元素之一, Protel电路设计就是以元件为基础进行的。学生在学习PCB设计的过程中, 经常会因为对元件的属性相关性认识不足而产生许多错误。笔者针对这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元件的相关性
在加载网络表 (Load Net) 或者在同步设计 (Update PCB) 的过程中, 要求非常熟悉SCH元件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 否则在自动产生网络宏命令时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 (Error) , 同时也不便于尽快地修改设计, 减少错误的发生。下面阐述Protel软件中的元件相关性, 并提出PCB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SCH元件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 包括两种元件的序号 (Designator) 与它们的封装属性 (Footprint) 。
2.SCH元件引脚属性与PCB元件焊盘属性的对应关系, 包括SCH元件引脚序号 (Pin Number) /PCB焊盘编号 (Pad Designator) 、SCH元件引脚数量/PCB元件焊盘数量。
二、基于元件相关性的PCB设计要求
基于以上元件及引脚属性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在SCH至PCB同步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元件序号的对等转换关系, 要求SCH原理图中的所有元件的序号具有唯一性, 不允许重复编号。否则, 如果元件序号重复, 在同步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丢失元件的设计错误, 但又无错误提示。
2.基于元件封装属性的对等转换关系, 要求SCH原理图中的所有元件的Footprint属性定义正确, 符合印刷线路板中的实际元件特性参数, 具体包括元件的形状大小、焊盘间距、焊盘位置、焊点数量等参数信息, 而且在当前PCB编辑器已加载的PCB元件库中确实存在所定义的PCB元件封装。否则, 在同步设计过程中会出现Footprint not found in Library以及相关的Net not found网络加载错误、或Node not found节点添置错误提示等。
3.基于原理图元件引脚序号与PCB元件焊盘编号的对等转换关系, 要求在同步设计过程中, 原理图元件的Pin Number引脚序号与PCB元件的Pad Designator焊盘编号一一对应。这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一点。事实上, 原理图元件引脚序号Pin Number主要表示其引脚功能, 而PCB元件焊盘编号Pad Designator则代表其相应引脚的焊盘位置信息, 应该高度重视其对应关系, 如果处理不当, 则会出现很多连带性设计错误, 如在同步设计过程中出现Node not found等错误提示, 而学生很难找到并修改错误, 严重影响PCB设计进度。
4.基于引脚与焊盘数量上的对等转换关系, 要求SCH元件的引脚数量与必须与PCB元件的焊盘数量相匹配。否则, 会出现最基本的PCB常规错误。
三、基于元件相关性的PCB设计错误分析
如果注意到Protel软件中的元件相关性, 就很容易解释PCB自动化设计过程中的疑问, 并能迅速修改设计错误, 完成PCB设计。
1. PCB同步设计过程中的宏命令约有10类:
Add node增加节点
Add new net增加新网络
Add new component增加新元件
Remove node删除节点
Remove net删除网络
Remove component删除元件
Change net name改变网络名称
Change component footprint改变元件外形
Change component designator改变元件序号
Change component comment改变元件注释
2. 在执行宏命令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及其释疑:
例1.在执行宏命令Add new component (增加新元件) 时出现错误提示“Footprint not found in library”:
根据Protel 99se中元件属性的相关性, PCB元件封装属性是同步设计属性相互转换过程中必需的内容, 因此, 应检查在原理图中是否未定义元件封装, 或定义了错误的元件封装, 或元件封装定义正确但在已加载的PCB元件库中无此元件外形。
例2.在执行宏命令Add node (增加节点) 时出现错误提示“Component not found”:
这是由于未找到相应的PCB元件封装导致宏命令Add node无法执行, 具体来说可能是在原理图中未定义元件封装, 或定义了错误的元件封装, 或元件封装定义正确但在已加载的PCB元件库中无此元件外形。根据Protel 99se中元件属性的相关性, 注意到节点属性也是元件属性中的一部分, 重点检查与宏命令中提示节点有关的PCB元件封装外形有无定义、正确与否等。
例3.在执行宏命令Add node (增加节点) 时出现错误提示“Node not found”: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原理中定义的元件封装名称正确, 但由于脚位 (节点) 名称不一致, 出现找不到节点的错误提示。因此, 只要根据Protel 99se中元件属性的相关性修改原理图元件引脚属性, 或者修改PCB元件封装的焊盘属性, 即能达到元件脚位的一致性要求, 最后完成PCB设计错误的更正。
其他设计错误还有很多, 在此不一一举例。在查找PCB设计错误的有关疑问过程中, 要从综合的角度注意同步设计过程中宏命令的类型、错误提示的类别、错误之间的关联性, 另外还要特别注重Protel 99se元件属性的相关性, 只有这样才容易发现错误并迅速修改设计。这对刚开始学习使用Protel 99se来进行电路板设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摘要:Protel 99se软件使用简单, 功能强大, 是目前众多高校电子专业学习EDA设计课程的常用软件, 但Protel软件的一些特性让刚接触它的学生感觉到困惑。本文主要针对SCH元件与PCB元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单说明, 希望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Protel 99se,SCH元件,PCB元件,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江思敏, 姚鹏翼, 胡荣等.Protel电路设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龙安国.浅谈Protel99se中的元件相关性[J].电子制作, 2007, (1) .
[3]郑美玲.Protel99SE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 2003, (11) .
[4]郭勇, 董志刚.Protel99SE印制电路板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属性相关 篇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讨论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第2号 (SFAC NO.2) 指出,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1989年公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也指出“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可见, 决策有用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而可靠性和相关性是有用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可靠性, 即信息客观、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被验证且不具偏向性。SFAC NO.2指出, 可靠性是指信息应以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情况为基础, 同时又通过核实向用户保证, 它具有这种反映情况的质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自反映真实性、可核性 (可验证性) 和中立性 (不偏不倚) 。
相关性, 即提供的信息应与企业经营决策、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以及经营管理目标相关, 有助于决策。SFAC NO.2认为, 会计信息要与投资者、债权人等使用者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 就必须通过帮助其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果做出预测或者是证实或更正先前的期望, 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 (时效性) 三个方面的属性。
不论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还是提供者都一致认同理想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既可靠又相关, 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现实中, 两者却是存在矛盾的, 常常相互冲突, 难以两全其美。 (1) 历史与未来的矛盾。可靠性要真实、可验证, 就要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如实反映, 是立足于历史的。相关性要满足决策需要, 决策任何时候都是面向未来的, 这就要求相关性立足于未来, 其要求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也是面向未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 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立足点是矛盾的。 (2) 客观与主观的矛盾。可靠性要对企业过去的客观情况进行如实反映, 强调客观性, 具有排斥主观估计的能力, 可以较好地防止任意性。相关性因其立足于未来,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则不可避免地需要较多的估计和专业判断, 其主观性较强, 这就与可靠性要求的客观性容易产生矛盾。 (3) 精确与及时的矛盾。可靠性较为注重精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事项。现代社会瞬息万变, 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应该是及时的。信息应在一定的时效范围内, 在其失去影响决策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 否则相关的信息也会变得无关。但是要提高时效性, 对精确度的要求就会降低, 其只要不影响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即可, 这又与可靠性的要求产生矛盾。
二、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博弈与各会计计量属性的相互影响
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此消彼长的最终产物。而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不同选择和不同的重视程度会产生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中最典型的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性和可靠性博弈的结果使得在博弈中占有优势的一方会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样, 会计计量属性的不同选择反过来又会影响相关性与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地位, 激发它们之间的冲突。
在工业时代, 基于企业的代理关系, 传统会计是为报告和解除资源受托者的经济责任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时的会计目标倾向于受托责任观。在这种情况下, 强调会计信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 自然要求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 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博弈结果倾向于可靠性, 可靠性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更具影响力。因此, 选择可靠性强的历史成本这一会计计量属性作为基础, 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金融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由评估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转变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提供未来经济活动情况, 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预测未来, 从而做出决策。实践表明, 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 最相关的信息乃是现金流量的信息, 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可见在新一轮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博弈中, 相关性占据了上风, 选择现行市价、现值等更具决策相关性的会计计量属性成为必然的选择。
当然, 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博弈过程中, 两者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针对具体的情况, 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权衡, 这使得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不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优势, 出现了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局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现行的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中每一种计量属性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主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侧重程度不同。在选择历史成本为会计计量属性时, 因为历史成本的可靠性较强, 因此会强化可靠性在博弈中的地位。而选择现时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等相关性较强的计量属性会强化相关性在博弈中的地位。因此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进一步加剧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使得它们在博弈过程中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继而又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这就是可靠性、相关性博弈与会计计量属性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我国现实环境下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鉴于以上分析, 会计信息两大质量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博弈结果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其博弈是在具体环境下进行的, 即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会计计量属性的相互影响的立足点应该是会计环境。
当前, 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更大程度的分离, 还有IT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博弈, 相关性应占有优势。虽然我国近年来证券市场发生的多起“大案”都涉及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等问题,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广泛关注, 但对可靠性的关注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相关性。在新一轮的博弈中, 相关性依然占得上风。
这是因为, 首先, 以历史成本信息为代表的可靠性虽然在解除受托责任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但在为现存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其次, 信息需求者的结构层次发生变化, 所需要的信息内涵也不尽相同, 这就推动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升。再者, 会计信息的生成系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时信息报告系统成为可能, 使得提供的信息更及时、相关, 同时可靠性也得到增强。
针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 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进行了较大修订, 正式确定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 并比较全面地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导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可以说是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重视信息相关性的结果。但是鉴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以及我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与执业能力参差不齐等现实原因,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 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有条件的、限制性的, 公允价值计量处于非主导地位。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这说明我国是在坚持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前提下, 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 同时坚持公允价值的非主导性。在具体准则中几乎所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准则都规定要以成本进行计量,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能够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并且规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显然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 不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用公允价值。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在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因此, 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贯穿选择过程的始终, 会计计量属性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博弈并非要选择某种计量属性作为单一计量属性, 而是要解决谁主谁次的问题。笔者认为, 相关性应优先于可靠性, 但是这种优势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下并不是非常明显, 这使得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影响下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还不具备绝对的、排他性的优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正是体现了这种多种会计计量属性长期并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2].邹春舫.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 2007;2
[3].张翠青, 牛克林.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辨析.商场现代化, 2007;2
属性相关 篇3
一、中职文化基础课尴尬的现状及缘由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尴尬的现状
由于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比较低, 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不会”“管不住”的问题, 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显示, 有50.7%的文化课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职业倦怠中的高情绪衰竭。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部门、学校不得不对中职文化基础课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各有不同, 有的地方不断压缩文化基础课课时, 更有甚者, 干脆在某些专业中不开设相关文化基础课。理由很简单:反正学生听不懂, 学了也是白学, 与其让他坐在教室白白浪费时间, 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在实习工厂练练技能。有的地方迫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压力, 只好根据专业的需要, 有选择地挑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用压迫式的方式让学生“背会”其中的知识点。也有的地方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 规定中职学校必须按照统一的教学指导方案开设中职文化基础课程, 并按时进行教学质量检测, 而学校实际上只是把上级教研部门编好的会考题库在学期开学初就发给学生, 让学生“背答案”, 以应付上级检查。还有的地方也确实想从根本上来解决中职文化基础课的问题, 也在尝试诸如专业文化基础课、素质文化基础课、综合文化基础课等改革, 但是推行起来又遇到了师资、政策等层面的阻碍, 未见明显成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中职文化基础课何去何从, 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不得不先从源头上来进行探究。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困境产生的缘由
1.九年义务教育资源优劣分布不均, 中职学校为其后果“埋单”。教育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作了一项调查, 调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2007年入学新生数学、英语实际水平进行测试, 二是对2005年—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3年入学新生中考成绩进行统计。
水平测试试题分小学四、六年级, 初中一、二年级4组, 由小学、初中的特级教师和教研员设计, 试题难度低于相应年级中等生水平, 即在难度系数为0.75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有111所中职学校的45886位学生和45596位刚报到的入学新生分别参加了数学、英语两科水平测试。从数学看, 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从英语看, 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课题组对中职学校2005年—2007年3年入学新生进行了中考成绩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中职入学新生总体处于不及格水平, 而且大半处于50分以下水平;中职入学新生中考“主科”水平更低;中职入学新生的文化水平离散度极高。
九年义务教育在分流的最后选择过程中, 近一半的学生成了中职学生, 而这些学生大部分却是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标准, 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2+1学制, 让中职文化基础课无所适从。前面提到,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 从《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的要求来说, 就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第五条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不仅要为他们补上这一课, 还要保证中职学生毕业时具备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 在文化基础课教学时间安排上, 必须保证2年的学习时间;但另一方面, 中职学生还要承担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 由此带来了学习时间的冲突。很多学校无奈之下, 减少, 甚至在二年级停开文化基础课。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层级的提高, 还要优先保证专业技能课课时, 在短短的2年完成这些教学任务,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出现本文中开始提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文化素质作为人的核心素质, 如何在文化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科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也使得中职教育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必须重新认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而在2+1学制下, 面对越来越高的“素质教育”要求, 中职文化基础课到底应进行怎样的改革呢?
二、国内中职文化基础课课改的几种主流声音
(一) 蒋乃平的“宽基础、活模块”再论系列
蒋乃平先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发表的“宽基础、活模块”再论系列, 在全国职教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从课程开发的方式、方法、内容, 课程设置的原则、内容、形式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在中职文化基础课体系上, 蒋乃平强调课程设置的原则应该是:第一, 满足需要, 不仅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满足社会需要及教育公平需要, 还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第二, 实事求是, 正视生源总体文化水平低, 正视生源学习能力的特点, 正视学制和培养目标对学生文化水平提高的制约;第三, 尊重差异, 尊重生源文化水平离散程度高的差异, 尊重学生发展途径多的差异, 尊重专业多样性对文化基础课需求的差异;第四, 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每个学生在原有智能上发展。
蒋乃平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中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一般为3∶7, 根据专业上下浮动比例在1以内;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应该是语文、数学、计算机, 英语根据专业来定必、选修的课时量, 语文、数学也应该根据专业不同来确定课时量, 工科专业语文课时量少点, 数学多点;中职文化基础课标准分三类, 数学、英语分基本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三类标准, 语文和计算机只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两类, 不设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对应小学毕业水平, 一般要求对应初一水平, 较高要求对应初二水平;文化基础课模块化, 开发通用和应用两类文化基础课模块, 通用模块属于基础性内容, 应用模块依据专业特点, 注重功能化, 强化应用性。
蒋乃平的论述, 源于他对一线教学的深入调研和亲身体验。暂且不论合理与否, 至少多了一种选择, 当然也多一种选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二) 石伟平、徐国庆、马成荣的“项目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模式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课改也提出了相关原则:第一, 浅显性原则, 建议内容不宜偏深、偏难, 许多知识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 没有必要深究其学理渊源;第二, 广泛性原则, 建议要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德育等这种框架, 重视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际沟通、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第三, 生活性原则, 建议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特别是目前的生活来开发文化基础课课程内容, 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 而在以往的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到课程, 要求这些课程内容应当按照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 用更加实用的话语进行阐述。
“项目课程”模式, 对文化基础课的改革更多地注重于文化基础课的实用性, 更多地要求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更多地趋于文化基础课的内容职业化, 更多地改造文化基础课的形式项目化, 更多地实施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化。
(三) 姜大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姜大源先生在其著作《论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中认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有3个理论层面的创新:第一个是关于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问题;第二个是方法论层面的行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是哲学观层面探究潜在的技术与实在的技术转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力图从教育学层面解决技能和知识整合的难题。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绝对不是消灭知识、不要知识, 而是重构知识。它包含两个命题:一个是“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及专业课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解构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学科体系中去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 并与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另一个命题是:“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质量发生变化, 不是知识的空间物理位移而是在工作过程中的融合。”
很显然, 姜大源认为“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其实就是解构后的文化知识如何通过工作过程的学习进行有效融合的问题。但是“适度够用”的尺度如何拿捏仍旧停留在理论的表述之中。同时, 对于工作过程组成的学习领域课程, 如何体现文化基础课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也是一个难解之结。
不管是“宽基础、活模块”, 还是“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 中职文化基础课因其在整个职业教课程体系中, 起到了固基强本、提升素质的作用, 都阐述了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强调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如何体现职业性, 如何更好地融入专业课和技能中, 为专业课和技能服务。
三、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衍生与实用主义
我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下, 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必将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上下工夫。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要为个体进入工作岗位做一般性准备;二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要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美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专门委员会, 进行长期调查与广泛分析, 最终提出在当今的技术时代,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都应具备5种基本能力和3种基本素质。5种能力为: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3种素质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个人品质。因此, 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性, 就应该紧紧围绕“三重任务”、“五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基本素质”的要求, 整合教育资源, 改革教学方法, 为学生就业和走向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也必须贴上职业属性的标签。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的理解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衍生出来的指派性规定。文化基础课它本身赋予的职能是人的认知、素养、情感的特质。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社会、现代职业、现代人的内涵共生和交织, 表现为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 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 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 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 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而言, 现代教育具有培养人的规定性,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人。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性也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精细而显现出来的。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实用主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 新的职业相应产生, 旧的职业逐渐消失, 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比例不断发生变化。职业结构变化总的趋势是, 体力性、非技术性职业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 而脑力性、技术性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要求, 要求劳动者在上岗前接受一定的职业技术培训。因此职业教育便出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过分凸显职业教育的社会筛选与分配功能, 而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质功能——育人。杜威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 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 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于是就出现了把职业教育当做职业培训来做, 把文化基础课功利化、替代化、过分职业化的种种现象。于是也就出现了把中职文化基础课分块、分割、分类、拣选, 想方设法赋予其专业特色, 成为专业课的一部分等等实用主义现象。
(三)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不同于中职文化基础课庸俗化的实用主义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与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发生必要的联系。如在语文课程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案的策划与编写、产品描述与口头介绍等;在数学课程中融入专业学科的元素, 如美术装饰类专业, 让学生学会装饰预算的编制、空间测量与计算等;英语课程, 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生活化编排, 如职业人员英语口语交流300句等。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这种职业性融入和庸俗化的实用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庸俗化的实用主义纯粹是把文化基础课中认为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挑选出来强化学习, 不相关的内容干脆摒弃掉, 或者弱化掉, 进行所谓的彻底的文化基础课改革。这与职业培训中教师列出一个电学公式, 其中用到三角函数的数学内容, 培训师临时性的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任何区别。
四、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与超脱的理想主义
进入21世纪, 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网络化的今天, 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21世纪的人才, 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 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 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 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 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 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 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去甚远。因此想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 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 是可以通过文化基础课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人”和“文”, “人”关心人、关注人, “文”即文2010年、文化, 故“人文”之本意即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谈到, 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现世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人们的现世生活就应以其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所谓服务, 就是为社会、国家和别人服务;所谓享乐, 主要是指心灵的快乐。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主流教育之一, 理所当然也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内涵。职业教育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有利于培养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为他们自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主动权与自由权。这是职业技术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是职业技术教育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从当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说,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才。而当代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不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等非技术能力和素质。因此, 不管人们主观上如何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这些非技术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从性质上说, 都属于人文教育。
因此,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原本蕴含的人文精神。只不过这种人文精神被喧哗与浮躁的功利主义所掩盖, 进而逐渐迷失。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重新认识有助于这种人文精神的回归。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应该避免理想主义
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文化课的基本技能, 更应在文化基础课程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但是, 是不是一定要照搬普教课程模式, 语、数、外、史、地、物、化、自然、社会、音、体、美都要兼顾呢?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就会走进另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主义状态中。前面提到的中职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程度决定了文化基础课程必须放在“劳动者素质”和“公民素质”提升的目标上来设置与开发。“劳动者素质”前文已经阐述了。“公民素质”是社会进步和谐的重要因素, 也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因素。试想一下, 中职生最终要培养后代, 是下一代的第一位教师, 他们的“公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代“公民素质”。
因此, 中职文化基础课在人文属性上, 调子不能定过高, 但也不能忽视其最根本的教育本质。
五、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与人文属性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 中职文化基础课既要体现其职业属性, 又要兼顾人文属性, 最终达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据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应该正视现状, 但不能为现状所左右, 不能偏听偏信, 走上极端;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专门化职业人才;人文教育、职业教育、敬业诚心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有效途径。
为了彰显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性、人文性, 在职业教育实际工作中,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 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组织上中体现专业特色, 为专业技能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础。
其二, 以学生会学为目的。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 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中得到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默化。
其三, 以美育带动智育。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 尽量能够创设令人难忘的职业情境, 在美的意境中学会知识, 得到熏陶。
其四, 以实践促发展。中职文化课不该是呆板的背诵, 不该是理论的说教, 也不该是无趣的演算, 而应该是在某个职业情境中的一次实践, 实践的内容可能是某个计算、测量, 某次演说, 某次洽谈, 某个制作, 某次写稿……通过实践, 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发展, 人文修养得到提高。
其五, 以教育部中职文化课程改革为契机,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课例来带动广大文化课教师钻研教法、学法, 改造目前呈现的中职文化课课堂生态, 坚定信心, 将中职文化课上好、上“活”。
摘要:中职文化基础课一直以来在它的属性、功能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上模糊不清。本文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入手, 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缘由, 列举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几种主流声音;着重阐述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特性、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二元融合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人文属性
参考文献
[1]刘晓明.试论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文属性[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2]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 2008 (11)
[3]段振榜, 张洪.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J], 高职教育文摘, 2007 (3)
[4]蒋乃平.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职教文化课体系[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5]蒋乃平.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P], 中国教育报, 2008—7—4 (8)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7]徐国庆.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8]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