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属性

2024-08-30

文化属性(共7篇)

文化属性 篇1

关于企业文化具有道德属性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的模糊性,源于人们对企业文化内涵和领域的宽泛化理解。明确企业文化的特定内涵和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有助于避免出现对企业文化认知的偏差。文章试图从社会学角度,从道德层面阐明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为人们准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提供参考。

企业文化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然而人们在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却常常对它本身的认识模糊不清,导致在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出现偏差。出现这种情况,与人们对企业文化理解得过于宽泛有重要关系。任何管理形式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领域,超越了这一界限,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因此,准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厘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从道德层面上看待企业文化,对人们准确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十分有益的。

一、企业文化有特定的内涵企业文化研究中常见的现象是内容过于宽泛,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与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企业的管理方式,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属于广义的企业文化,后者属于狭义的企业文化。问题在于广义的企业文化概念常常对人们准确认识管理中企业文化的特定内涵造成困惑:企业文化似乎成了无所不包的概念。任何一种管理方式一旦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必然是模糊不清的。其实,企业文化是有特定内涵的。

1.从管理发展历程看企业文化的特定内涵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程看,每一阶段的管理理论都有它特定的研究范畴,并不存在“包罗万象”的一般管理。从早期以泰勒和法约尔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通过“时间动作分析”和“管理原则”,致力于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和组织效率;到后来以梅奥、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通过满足人的社会、心理需求,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20世纪70年代,以巴纳德和西蒙为代表的现代管理学派,通过提出“社会系统理论”和“决策理论”等,论文发表着眼于现代组织的系统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

20世纪80年代,以威廉·大内等人为代表的企业文化学者,在其代表作《理论》、《企业文化》等着作中,提出了以“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主要着眼于解决企业中人的精神世界方面的问题,用共同价值观来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使员工关心企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的文化内涵是显而易见的,是企业文化理论不同于以往管理理论的明显特征。因此,企业文化的内涵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员工的思想领域,解决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员工的内在驱动力问题。

2.企业文化主要解决企业员工思想领域的问题在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之前,企业是通过企业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建立企业秩序的,这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例如通过部门和岗位职责来明确员工的责任;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方法,通过标准和程序来确定工作内容,等等。然而,组织和制度虽然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却不能约束人们的思想,在员工的思想领域管理存在空白。人们来到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还有精神需要,有思想追求,有归属感;人们在企业也不仅仅满足于被动工作,还要有主动精神,发挥创造性。企业仅依靠组织和制度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处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形成企业向心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存在局限。

企业文化旨在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形成“上下同欲”的共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能够把员工从一个“社会人”逐渐变为“企业人”,解决归属问题。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对新员工都要集中培训,灌输松下的价值理念,使之先成为合格的“松下人”,然后再造松下的产品。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还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和创造精神,深度挖掘人的潜在价值。如日本企业广泛开展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员工自发地组织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攻关活动,提合理化建议。这是企业单靠组织和制度无法办到的。有些企业虽然赚了钱,却没有造就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企业中“人”的问题,未能形成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的局面。

3.企业文化主要解决企业发展中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问题.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是广泛和深远的,然而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企业发展中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问题。企业能否做大,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能否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当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企业除了用组织和制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还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来统一员工思想,形成凝聚力,做到大而不散。如海尔公司在其多元化的进程l中,每兼并一个新企业,总是企业文化先行,通过输入海尔文化来统一新企业员工的思想,这是它不断壮大的精神保证。麦当劳对它遍布全球的3万多家分店用统一的价值理念进行规范,这也是它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

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能否长久。企业要长久发展,通常要解决三个方面的文化问题,第一个是企业之魂的问题,即统计论文发表/tjxlwfabiao/是否有指导企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理念:企业如何正确对待员工.、对待顾客、对待经营伙伴,对待社会等;第二个是员工的归属问题,即能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统一员工的思想,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第三个是企业领导人的更替问题,当一位创业者领导企业走向成功后,在他身后能否留下文化遗产。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原来的领导人不在了,但只要他创建的文化还在,企业就能长久。像松下这样的知名企业,其创始人离去后仍能健康地发展,正是文化的传承作用使企业长而不衰。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造成人们对企业文化认知困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长期以来,很多教科书把企业文化结构归结为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这显然是把企业制度看作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文化属性 篇2

一、中职文化基础课尴尬的现状及缘由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尴尬的现状

由于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比较低, 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存在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不会”“管不住”的问题, 课堂秩序难以维持, 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显示, 有50.7%的文化课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职业倦怠中的高情绪衰竭。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部门、学校不得不对中职文化基础课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各有不同, 有的地方不断压缩文化基础课课时, 更有甚者, 干脆在某些专业中不开设相关文化基础课。理由很简单:反正学生听不懂, 学了也是白学, 与其让他坐在教室白白浪费时间, 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在实习工厂练练技能。有的地方迫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压力, 只好根据专业的需要, 有选择地挑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用压迫式的方式让学生“背会”其中的知识点。也有的地方根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 规定中职学校必须按照统一的教学指导方案开设中职文化基础课程, 并按时进行教学质量检测, 而学校实际上只是把上级教研部门编好的会考题库在学期开学初就发给学生, 让学生“背答案”, 以应付上级检查。还有的地方也确实想从根本上来解决中职文化基础课的问题, 也在尝试诸如专业文化基础课、素质文化基础课、综合文化基础课等改革, 但是推行起来又遇到了师资、政策等层面的阻碍, 未见明显成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中职文化基础课何去何从, 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不得不先从源头上来进行探究。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困境产生的缘由

1.九年义务教育资源优劣分布不均, 中职学校为其后果“埋单”。教育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作了一项调查, 调查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对2007年入学新生数学、英语实际水平进行测试, 二是对2005年—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3年入学新生中考成绩进行统计。

水平测试试题分小学四、六年级, 初中一、二年级4组, 由小学、初中的特级教师和教研员设计, 试题难度低于相应年级中等生水平, 即在难度系数为0.75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有111所中职学校的45886位学生和45596位刚报到的入学新生分别参加了数学、英语两科水平测试。从数学看, 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从英语看, 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 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课题组对中职学校2005年—2007年3年入学新生进行了中考成绩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中职入学新生总体处于不及格水平, 而且大半处于50分以下水平;中职入学新生中考“主科”水平更低;中职入学新生的文化水平离散度极高。

九年义务教育在分流的最后选择过程中, 近一半的学生成了中职学生, 而这些学生大部分却是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规定的标准, 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2+1学制, 让中职文化基础课无所适从。前面提到,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 从《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的要求来说, 就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第五条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不仅要为他们补上这一课, 还要保证中职学生毕业时具备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 在文化基础课教学时间安排上, 必须保证2年的学习时间;但另一方面, 中职学生还要承担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 由此带来了学习时间的冲突。很多学校无奈之下, 减少, 甚至在二年级停开文化基础课。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层级的提高, 还要优先保证专业技能课课时, 在短短的2年完成这些教学任务,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出现本文中开始提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文化素质作为人的核心素质, 如何在文化基础课教学中渗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科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也使得中职教育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必须重新认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而在2+1学制下, 面对越来越高的“素质教育”要求, 中职文化基础课到底应进行怎样的改革呢?

二、国内中职文化基础课课改的几种主流声音

(一) 蒋乃平的“宽基础、活模块”再论系列

蒋乃平先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发表的“宽基础、活模块”再论系列, 在全国职教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从课程开发的方式、方法、内容, 课程设置的原则、内容、形式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在中职文化基础课体系上, 蒋乃平强调课程设置的原则应该是:第一, 满足需要, 不仅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满足社会需要及教育公平需要, 还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第二, 实事求是, 正视生源总体文化水平低, 正视生源学习能力的特点, 正视学制和培养目标对学生文化水平提高的制约;第三, 尊重差异, 尊重生源文化水平离散程度高的差异, 尊重学生发展途径多的差异, 尊重专业多样性对文化基础课需求的差异;第四, 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每个学生在原有智能上发展。

蒋乃平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中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一般为3∶7, 根据专业上下浮动比例在1以内;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应该是语文、数学、计算机, 英语根据专业来定必、选修的课时量, 语文、数学也应该根据专业不同来确定课时量, 工科专业语文课时量少点, 数学多点;中职文化基础课标准分三类, 数学、英语分基本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三类标准, 语文和计算机只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两类, 不设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对应小学毕业水平, 一般要求对应初一水平, 较高要求对应初二水平;文化基础课模块化, 开发通用和应用两类文化基础课模块, 通用模块属于基础性内容, 应用模块依据专业特点, 注重功能化, 强化应用性。

蒋乃平的论述, 源于他对一线教学的深入调研和亲身体验。暂且不论合理与否, 至少多了一种选择, 当然也多一种选后可能产生的风险。

(二) 石伟平、徐国庆、马成荣的“项目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模式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课改也提出了相关原则:第一, 浅显性原则, 建议内容不宜偏深、偏难, 许多知识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 没有必要深究其学理渊源;第二, 广泛性原则, 建议要突破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德育等这种框架, 重视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际沟通、环境教育、两性教育、各地文化教育等内容;第三, 生活性原则, 建议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特别是目前的生活来开发文化基础课课程内容, 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 而在以往的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到课程, 要求这些课程内容应当按照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 用更加实用的话语进行阐述。

“项目课程”模式, 对文化基础课的改革更多地注重于文化基础课的实用性, 更多地要求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更多地趋于文化基础课的内容职业化, 更多地改造文化基础课的形式项目化, 更多地实施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化。

(三) 姜大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姜大源先生在其著作《论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中认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有3个理论层面的创新:第一个是关于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问题;第二个是方法论层面的行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是哲学观层面探究潜在的技术与实在的技术转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力图从教育学层面解决技能和知识整合的难题。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绝对不是消灭知识、不要知识, 而是重构知识。它包含两个命题:一个是“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及专业课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解构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学科体系中去提取适度够用的知识, 并与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另一个命题是:“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质量发生变化, 不是知识的空间物理位移而是在工作过程中的融合。”

很显然, 姜大源认为“适度够用”的文化基础课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其实就是解构后的文化知识如何通过工作过程的学习进行有效融合的问题。但是“适度够用”的尺度如何拿捏仍旧停留在理论的表述之中。同时, 对于工作过程组成的学习领域课程, 如何体现文化基础课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也是一个难解之结。

不管是“宽基础、活模块”, 还是“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 中职文化基础课因其在整个职业教课程体系中, 起到了固基强本、提升素质的作用, 都阐述了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强调了中职文化基础课如何体现职业性, 如何更好地融入专业课和技能中, 为专业课和技能服务。

三、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衍生与实用主义

我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下, 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必将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上下工夫。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要为个体进入工作岗位做一般性准备;二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要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美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专门委员会, 进行长期调查与广泛分析, 最终提出在当今的技术时代,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都应具备5种基本能力和3种基本素质。5种能力为: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3种素质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个人品质。因此, 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性, 就应该紧紧围绕“三重任务”、“五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基本素质”的要求, 整合教育资源, 改革教学方法, 为学生就业和走向劳动力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就决定了中职文化基础课也必须贴上职业属性的标签。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的理解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衍生出来的指派性规定。文化基础课它本身赋予的职能是人的认知、素养、情感的特质。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社会、现代职业、现代人的内涵共生和交织, 表现为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 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 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 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 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而言, 现代教育具有培养人的规定性,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人。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性也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精细而显现出来的。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实用主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 新的职业相应产生, 旧的职业逐渐消失, 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比例不断发生变化。职业结构变化总的趋势是, 体力性、非技术性职业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不断减少, 而脑力性、技术性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要求, 要求劳动者在上岗前接受一定的职业技术培训。因此职业教育便出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过分凸显职业教育的社会筛选与分配功能, 而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本质功能——育人。杜威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 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 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于是就出现了把职业教育当做职业培训来做, 把文化基础课功利化、替代化、过分职业化的种种现象。于是也就出现了把中职文化基础课分块、分割、分类、拣选, 想方设法赋予其专业特色, 成为专业课的一部分等等实用主义现象。

(三)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不同于中职文化基础课庸俗化的实用主义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与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发生必要的联系。如在语文课程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文案的策划与编写、产品描述与口头介绍等;在数学课程中融入专业学科的元素, 如美术装饰类专业, 让学生学会装饰预算的编制、空间测量与计算等;英语课程, 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生活化编排, 如职业人员英语口语交流300句等。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这种职业性融入和庸俗化的实用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庸俗化的实用主义纯粹是把文化基础课中认为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挑选出来强化学习, 不相关的内容干脆摒弃掉, 或者弱化掉, 进行所谓的彻底的文化基础课改革。这与职业培训中教师列出一个电学公式, 其中用到三角函数的数学内容, 培训师临时性的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没有任何区别。

四、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与超脱的理想主义

进入21世纪, 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网络化的今天, 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21世纪的人才, 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 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方式的变革。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

而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 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 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 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 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 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去甚远。因此想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 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 是可以通过文化基础课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一)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人”和“文”, “人”关心人、关注人, “文”即文2010年、文化, 故“人文”之本意即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谈到, 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现世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人们的现世生活就应以其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所谓服务, 就是为社会、国家和别人服务;所谓享乐, 主要是指心灵的快乐。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主流教育之一, 理所当然也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内涵。职业教育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有利于培养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为他们自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主动权与自由权。这是职业技术教育所体现的一种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是职业技术教育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从当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说,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才。而当代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不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等非技术能力和素质。因此, 不管人们主观上如何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这些非技术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从性质上说, 都属于人文教育。

因此, 中职文化基础课的人文属性本源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原本蕴含的人文精神。只不过这种人文精神被喧哗与浮躁的功利主义所掩盖, 进而逐渐迷失。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重新认识有助于这种人文精神的回归。

(二) 中职文化基础课应该避免理想主义

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文化课的基本技能, 更应在文化基础课程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但是, 是不是一定要照搬普教课程模式, 语、数、外、史、地、物、化、自然、社会、音、体、美都要兼顾呢?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就会走进另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主义状态中。前面提到的中职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平程度决定了文化基础课程必须放在“劳动者素质”和“公民素质”提升的目标上来设置与开发。“劳动者素质”前文已经阐述了。“公民素质”是社会进步和谐的重要因素, 也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因素。试想一下, 中职生最终要培养后代, 是下一代的第一位教师, 他们的“公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代“公民素质”。

因此, 中职文化基础课在人文属性上, 调子不能定过高, 但也不能忽视其最根本的教育本质。

五、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与人文属性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 中职文化基础课既要体现其职业属性, 又要兼顾人文属性, 最终达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据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的改革应该正视现状, 但不能为现状所左右, 不能偏听偏信, 走上极端;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专门化职业人才;人文教育、职业教育、敬业诚心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有效途径。

为了彰显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性、人文性, 在职业教育实际工作中,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 以就业为导向。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组织上中体现专业特色, 为专业技能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兴趣的基础。

其二, 以学生会学为目的。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 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中得到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默化。

其三, 以美育带动智育。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 尽量能够创设令人难忘的职业情境, 在美的意境中学会知识, 得到熏陶。

其四, 以实践促发展。中职文化课不该是呆板的背诵, 不该是理论的说教, 也不该是无趣的演算, 而应该是在某个职业情境中的一次实践, 实践的内容可能是某个计算、测量, 某次演说, 某次洽谈, 某个制作, 某次写稿……通过实践, 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发展, 人文修养得到提高。

其五, 以教育部中职文化课程改革为契机,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课例来带动广大文化课教师钻研教法、学法, 改造目前呈现的中职文化课课堂生态, 坚定信心, 将中职文化课上好、上“活”。

摘要:中职文化基础课一直以来在它的属性、功能定位以及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上模糊不清。本文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现状入手, 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缘由, 列举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改革的几种主流声音;着重阐述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特性、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职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二元融合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属性,人文属性

参考文献

[1]刘晓明.试论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文属性[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2]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 2008 (11)

[3]段振榜, 张洪.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J], 高职教育文摘, 2007 (3)

[4]蒋乃平.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职教文化课体系[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5]蒋乃平.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P], 中国教育报, 2008—7—4 (8)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7]徐国庆.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8]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文化属性 篇3

明显的同质倾向

理论上讲,教辅读物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是无法避免的。大家在面对同一类别的教育人群、同样的教育内容开发教辅读物时,内容选择的同一性势必会导致辅助内容的雷同。特别是在一些基本的陈述性知识譬如定义、定理、概念等“死知识”的识记、再现方面,编者几乎别无选择。

但是,在某些偏重于基本能力、方法,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程序性知识方面,不同的编者却可有不同的处理。因为这些知识所面向的更多是一种技巧、一种策略,它们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体现,而这些载体,是有着选择的弹性空间的。譬如测评某个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编者自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范围和对读者能力的一般评估,选择不同的作家作品。

不过,市场上占很大比重的教辅图书在很多程序性知识的测评、助读题目的设置上,却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同质倾向。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在网络上输入相关的题目,可以检索到很多一模一样的网页。

教育理念的忽视

无论是课堂上的正规教学,还是适应教学的教材,特别是辅助教学的教辅读物,都与特定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它们在教育目的、教育效率、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影响、引导着具体教学行为的走向。

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为例,自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所有的中小学教材都围绕它展开了新一轮的编写和实验。那么,与之相关的教辅读物的编写,则不仅要注意是否与教材配套、衔接的问题,同时要反映《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否则,教辅读物将不能帮助读者增强,提高学习能力,相反,还会使读者通过教材学习已经获得的某些与新的理念相互适应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受到教辅的错误引导,而走向歧途。

从许多教辅读物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图书都在申明“围绕课程标准理念”而编写,但实际上在这个方面却作为无多。

原创动力不足

就近年的教辅读物来看,往往是某一创意独特且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上市不久,即有类似的大量的跟风之作出现。譬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以数年之功打造的“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因在引领学生迁移所学知识、扩大视野、培植情感、提升鉴赏能力等诸多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于是“带动”了为数不少的同类选题的开发,但与前者相比,后起的同类图书显然特色不明显。

实际上,原创动力的不足并非只由简单的模仿造成。对于和教育图书密切相关的教育理念的忽视和误解,也许是更为隐蔽的和更为深刻的原因。许多跟风图书所以受到冷落,根本上是无从真正落实被模仿者引以为傲的对于相关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扎实演绎。严格来看,教学辅助读物并不单纯依傍于教材,它更不是简单拓展、延伸教材内容所形成的习题集台,它包含着教学辅助工具、教学偏误纠正工具、教育理念转化工具、教育理念评价工具、教育功能实现工具等多种多样的功能。而对于教辅图书的这些功能,可以负责地说,国内的认识、研究、开发都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基于教育理念转化工具、教育理念评价工具、教育功能实现工具等功能的教辅图书开发,相当有限,这使得最需要也最能够体现教辅图书原创动力的一个方面却乏善可陈。

阅读适应与阅读取向的被动塑造

教辅图书广泛存在的上述多个方面的问题,对读者的最初影响当然是阅读适应与被动认同。

教育理念的忽视与原创动力的不足,使得相应图书所负载,传播的信息出现不周延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则是读者难于获取全面正确的知识、无法独立地判断思考和获取更大的满足空间,其辅助功能实际上并未真正实现。而由于同质图书的放大效应,本来在教与学上需要得到辅助的读者,会在缺少判断能力的情形之下,无意识地被动认同理想的教辅图书就应该是它们所见到的市场上教辅图书的样子,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读者便适应了此类图书。浏览一下专业的教育网站,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对待一个问题的见解纷繁歧出,仔细分析可以知道,很多不同的见解乃是源于个别教学辅助读物的误解,教师只是沿袭了所见的错误认识而已。

文化属性 篇4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在继续注重企业文化的一般属性如管理属性、文化属性等的同时,还要强化和重视其战略性、跨文化性和先进性属性,并就加强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论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作为西方的一个经济管理模式,其理念和理论被引进中国。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理论界全面接受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在企业界逐渐推开。经过近20年的建设,企业文化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青岛海尔集团、广西玉柴集团等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以广西首府南宁为重点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区域和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将在未来10余年里,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和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1]。

广西领导正在把本区的发展重点放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来,提出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战略。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正在加速,国际和我国东、中部省市的入驻企业日益增加。一个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的开放开发新气象正在北部湾大海涛声中崛起。

显然,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广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经济工作而言,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保证企业在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又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一、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新属性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发生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这是企业员工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二是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的优化,企业文明形象的塑造,企业人的素质和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含量的提高;三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长期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精神,即以人为中心并将人与物质结合的现代管理理论[2]。这里说明了企业文化具有管理属性和文化属性。围绕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除了要继续注重上述的一般属性如管理属性、文化属性等外,还要强化和重视其战略性、跨文化性和先进性属性。

(一)战略性

企业文化在生成之初,其核心本质是管理属性。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建设成功,即企业文化走向成熟的时候,企业文化就进入了企业战略层面,由执行层面上升到决策层面,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要想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打造企业文化的战略属性,而不是仅仅将其看作和用作一种管理手段、管理模式。[!--empirenews.page--]

这种战略性要求和属性的形成,是企业生存的时代和环境所决定的。置身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考察、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清楚认识企业发展的坐标,这就是: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4个“有利于”:“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1]

因此,围绕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着眼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对其间的和未来将要出现的企业文化做出新的判断和界定,使其企业文化理念或理论,真正能与这一重要的战略部署相协调。

(二)跨文化性

1.对区域文化的整合。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的一部分,依据文化与经济存在互动关系的原理,它的存在与发展必然受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包括钦州保税区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因素,它们与广西地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等,在交流、碰撞、磨合、融合的过程中,正在形成独特的北部湾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这种区域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必然受这种跨文化性特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多元性的作用,建立一种非传统学说或非西方理论的多元性的企业文化理论。如此才能将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地区的发展经验和企业文化理念借鉴过来,融入北部湾文化、广西文化之中,形成崭新的北部湾企业文化。

2.泛北部湾文化的吸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交往中多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经常会进行碰撞、交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增强应变能力。泛北部湾文化是中国南方环北部湾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一体化合作发展的跨国性的区域文化,包含有中华(儒家)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东南亚土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的前沿平台,在开放开发中必然以面向东南亚为重心,泛北部湾文化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传播交流、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程度必然十分广泛和深刻。因此,无论是整个北部湾经济区的氛围、环境、政策、规划,还是企业的设计、生产、服务、销售,都同样会或迟或早地受泛北部湾文化的影响,都会因此或主动或被动地做出文化适应性的调整,并使其逐渐进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构建之中,在企业文化中包含有泛北部湾文化的因子,以此使企业发展的国际化目标相适应相协调,全面促进企业在国际性竞争中适应市场,把握商机,获得效益。[!--empirenews.page--]

(三)先进性

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伴随着高起点、大战略、多效益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而生,它的先进性性质与生俱来,先进性的体现靠未来在积极主动的建设中磨砺、彰显。其先进性表现在:立足国际市场的战略规划、与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科学指导的生态生产、福祉社会的终极追求。先进性是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的灵魂。尽管我们同意“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的说法,但仍认为:一切仅以个体企业的利益而生,不能与时俱进培育和发展先进性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是一些“伪文化”或“落后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将无法在“风生水起”的北部湾涛声中漂浮太久,终会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并消失。坚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是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选择。[1][2]下一页

说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具有战略性、跨文化性和先进性的属性与特征,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握住这种趋势,强化这种属性,就有利于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规划的目标。

二、加强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近几年,广西经济经过发展,目前已培育并逐步形成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其中糖产量已突破600万吨,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正式展开,临海重大工业项目如石化、钢铁、汽车等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建设,使广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把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统一体,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紧迫而长远的意义。

(一)内部意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实质来源于企业的文化。资金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凭借企业文化,资金与技术才能发挥更大效益。可以这么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整体形象的基石和强大动力。

1.企业文化在发掘企业形象、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和科技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越来越依赖企业的人文管理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企业形象、知识产权在企业效益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这些,都需要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发掘。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也靠的是人的智慧和知识潜力的发挥和发掘,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科技生产力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建设成为高新科技园区,用国际上最新、最好、最先进的设备武装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是广西“开放开发”、“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技术保证。企业文化在整合科技人才、发掘科技潜力、提升科技生产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在运行中与国际接轨是必然选择。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仅是经济行为,而且是文化行为,包括交流、交融与冲突。我们必须发挥文化的优势,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效,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大的效益。[!--empirenews.page--] 3.科学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起点高、任务重、责任大,但是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高消耗、高污染型的经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有利于保护中国海岸线最后一片洁净海域和沿海区域生态,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经营观的形成和实施,也有利于企业长期持久的发展经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外部意义:发展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

长期以来,企业信奉“利润最大化”理念。其代表性理论即“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企业的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3]。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人权问题的凸显和社会的进步,弗氏理论逐渐被人冷落,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理念逐步被企业界所接受。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中,被普遍认同的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构成了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企业文化对于巩固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新贡献。在社会上,表现为一种文化景观,一种文化品格,一种文化力量。它不仅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动力和不绝的利益,也给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理念,展示生动的文化形象,让社会感知先进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企业精神。这就如今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所看到的,许多企业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的场景令人感动和感奋!以往我们只看到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贡献,现在更清楚地知道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文化贡献[4]。它们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成果和必需的养分,丰富和发展了企业的终极发展目标——福祉社会。

机床属性总结 篇5

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

常见机床类型

车床:

(1)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2)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转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3)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4)多刀半自动车床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局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3~5倍。

(5)仿形车床能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环,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轴、卡盘式、立式等类型。

(6)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梁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一般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7)铲齿车床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8)专门车床是用于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9)联合车床主要用于车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还可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镗床 铣床:指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运动为主运动,工件和铣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它可以加工平面、沟槽,也可以加工各种曲面、齿轮等。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铣床除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效率较刨床高。刨床 磨床 钻床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的控制单元,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主机,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的呢过机械部件。它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它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检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即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程、存储等。数控机床加工流程说明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2D或3D的工件或立体图设计 CAM:即计算机辅助制造。使用CAM软体生成G-Code CNC:数控机床控制器,读入G-Code开始加工 数控机床加工程式说明

CNC程式可分为主程序及副程序(子程序),凡是重复加工的部分,可用副程序编写,以简化主程序的设计。

字元(数值资料)—字语—单节—加工程序

只要打开WIN操作系统里的记事本就可编辑CNC码,写好的CNC程式则可用模拟软体来模拟刀具路径的正确性。数控机床基本机能指令说明

所谓机能指令是由位址码(英文字母)及两个数字所组成,具有某种意义的动作或功能,可分为七大类,即G机能(准备机能),M机能(辅助机能),T机能(刀具机能),S机能(主轴转速机能),F机能(进给率机能),N机能(单节编号机能)和H/D机能(刀具补正机能)数控机床参考点说明

通常在数控工具机程式编写时,系统信息 系统型号: 版本号: SN码: 出厂时间: 注册天数: 剩余天数:

系统软件信息 NCU: PLC内核:

DRU驱动程序: CNC: FPGA:

用户版本信息 用户参数: 用户PLC: 固定循环:

PLC报警文件:

机床型号: 机床编号: 机床信息: 机床厂信息: 用户信息:

伺服软件信息 X轴: Y轴: Z轴: 主轴:

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加工尺寸: 最大回转直径: 进给速度范围: 主轴最大输出转矩: 定位精度: 最大行程:

快速定位速度: 主轴电机功率: 主轴最高转速: 最小移动增量: 主轴外径: 主轴锥孔: 工作台行程: 最大的切削量: 几何精度: 切削精度:

车床

最大车削直径:mm 最大工件长度:mm 卡盘直径:mm 主轴电机功率:KW 最高主轴转速:r/min 主轴最大扭矩:Nm 轴向行程

X轴mm

Z轴:mm

C轴:mm 快速进给速度

X轴m/min

Z轴 m/min

C轴 m/min

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 刀架上最大车削直径 最大工件长度 主轴孔径

马鞍内回转直径 马鞍内有效长度 主轴转速级数 正转 反转

主轴转速范围 正转 反转

纵向快速移动速度 横向快速移动速度 最大纵向行程 最大横向行程 刀架工位数 主电动机功率 机床外型尺寸 机床重量 机床(类型?)床身最大回转直径mm 床鞍上最大回转直径mm 中心高mm 最大工件长度mm 主轴孔内径mm 主轴锥径M.T

主轴转速范围r/min 刀架快速移动速度m/min 刀架重复定位精度mm 最小输入量mm 刀架工位数

尾座套筒最大行程mm 尾座套筒锥度M.T 系统分辨率mm 主电机功率kw 机床净重 外型尺寸

不同类别的数控机床的技术参数不同,主要包括以下:

1、机床规格,数控车床是回转直径、车削长度等,加工中心是工作台尺寸、行程等,是表明数控机床的加工范围;

2、性能指标,如控制轴数/联动轴数、刀库形式/刀位数量、刀架刀位数、主轴转速、快移速度、主电机功率、数控系统,是表明数控机床基本性能

3、精度指标,如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是表明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等

一. 主参数。机床的主参数是最为重要的,是代表机床规格大小的一种参数。主参数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直接反映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和特性。2)能决定其他基本参数值的大小。3)作为机床设计和用户选用机床的主要依据。对于通用机床,主参数通常都以机床的最大加工尺寸来表示。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卧式车床是以床身上被加工工件的最大回转直径作为主参数。齿轮加工机床是最大工件直径。外圆磨床和无心磨床是最大磨削直径。龙门刨床、龙门铣床、升降台铣床和矩形工作台的平面磨床是工作台工作面宽度。卧式铣镗床是主轴直径。

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是最大钻孔直径。

牛头刨床和插床是最大刨削和插削长度。也有的机床不用尺寸作为主参数,如拉床的主参数是额定拉力等。

二、第二主参数

第二主参数是为了更完整地表示机床的工作能力和加工范围,在主参数后面标出另一参数值、称为第二主参数。车床的第二主参数是最大工件长度。铣床和龙门刨床是工作台工作面长度。摇臂钻床是最大跨距。

其他尺寸参数包括与工件、工、夹、量具、机床结构有关的参数。与工件主要的有关参数,如摇臂钻床还要确定主轴下端面到底座间的最大和最小距离,其中包括了摇臂的升降距离和主轴的最大伸出量等;龙门铣床还应确定横梁的最高和最低位置。

与工、夹、量具有关的参数,如卧式车床的主轴锥孔。与机床结构有关的参数,如床身宽度等。

运动参数是指机床执行件(如主轴、工作台、刀架)运动的速度,即主轴的最高转速、最低转速、主轴转速数列、进给量最大值和最小值、进给量数列等。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又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带有带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多功能数控机床。

铣床:

工作台面尺寸:mm 320*1325 工作台最大纵向行程(手动机动):mm 700/680 工作台最大横向行程(手动机动):mm 255/240 工作台最大垂向行程(手动机动):mm 320/300 工作台最大回转角度:正负45度

主轴中心线至工作台面距离:mm 30/350 主轴转速级数:18steps 主轴转速范围:30~1500 工作台进给量级数:18steps 主电机功率:kw 7.5 进给电机功率: kw 1.5 机床外型尺寸: mm 2294*1770*1610 机床重量(净重):kg 2650/2950

加工中心:

工作台台面尺寸(宽X长):590*1450mm 工作台T型槽(槽数X数量X间距):18*5*125mm 工作台最大承重:1350kg X/Y/Z向行程:1270/610/760mm X/Y/Z导轨形式:滑轨

X/Y/Z快速移动速度:20m/min 切削进给速度范围:1~8000mm 主轴中心线至主柱导轨面距离:635mm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150~910mm 主轴锥孔:ISO50 主轴电机功率:11/15kw 主轴转速范围:20~6000rpm 主轴最大输出扭矩:95.4N.m 刀库容量/形式:16/斗笠式24/圆盘式(选配)刀具最大重量:15KG 刀具最大直径/长度:147/350mm 换刀时间(刀对刀):8S

定位精度:+0.010mm 重复定位精度:+0.005mm 机床总功率:35kw 机床外型尺寸(长X宽X高)机床重量

镗床

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属性

高校档案是记录和传承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的载体,也是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校园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更是学校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它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档案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创新,建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保持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

高校档案是一所高校整个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通常可以分为纸质、照片、电子以及声像等几种形式,但是档案包括的内容却很丰富[1]137。档案中通常包括高校各个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思想、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高校的灵魂所在,一所高校没有了档案,也就没有了高校文化,更没有高校历史可谈。因而要重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它是一所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遗产。

高校档案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首先体现在厚重性上,高校档案作为高校文化活动的积累,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信息资源,是一所高校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次它还具有创新性,高校档案不仅记录了高校的丰富的办学经验,还通过不断积累与传递将高校文化进行传播。通过对于高校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过去已有成果的不断研究,以此来实现不断创新的目的。高校档案还具有生动性,档案的内容各种各样, 收集了大量的优秀手稿和典型事迹等,生动形象地给读者展示文化的魅力。最后,还具有特定性的特征,特定性主要是教育对象的限定性,根据专业的不同以及公共基础学科的不同,高校档案各自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这也是高校不同特色的原因所在。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档案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还要吸收其他档案馆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二、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体现

1.沉淀功能。高校之中档案的门类众多,馆藏资源也比较丰富, 是高校文化的源头代表,在其中能够发现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2]68。它包括高校中党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计划以及会议记录等,在这些档案中记载了学校的办学思路以及发展方向。教学档案中还有教务处、学生处以及研究生处等教学部门大量的教学成果、教学实践等文件材料,从这些材料中能够看出教师的教学活动进展情况、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等。在科研类的档案之中,还存有大量的科研处、各院系老师的论文著作、发明专利、教师业绩等,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科研力量。

2.传播功能。首先来说,高校的档案馆已经走出了封闭式的时 代,充分运用信息和网络将档案馆进行开放,可以使所有成员公开查阅;档案实体的利用,可以使档案文化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利用文书档案可以创作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同时部分科技档案可以投入到生活生产之中,利用化学配方可以制作化学物品、生物配方可以制作生物产品等。再者,高校档案馆经过整合和开发,将各大资料进行汇编,制作成不同主题的编研成果,不仅能够方便读者利用,而且还能够宣传档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地位。

3.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高校档案文化很强大的功能之一,它凝聚了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高校人的奋斗精神,高校档案将他们的拼搏精神和贡献都记录在档案之中,对于学校的新青年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激励作用。高校本身就是文化继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这给档案文化的传播和构建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档案教育的质量的直接影响了档案文化功能的实现。档案记载了一所高校几十年甚至百年走过的历程,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档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因其自身较强的接受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吸收档案中的文化成果,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在高校的档案中常常保有学校的历史改革、机构变迁以及干部的变化等等,学校的教职工们可以通过这些档案去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体会学校的发展艰辛,感受前辈们的奉献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高校档案中包含有著名老教师们编写的教材、发表过的论文专著等,这些都展现了他们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青年教师要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档案馆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举办校史展、学生优秀作品展、杰出校友展等,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学校的发展,从内心为自己的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争取以后为母校增光添彩。

4.其他功能。高校档案馆除了有上述功能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高校档案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各种不同的休闲利用服务。当师生们空闲时可以去档案馆坐坐,既能够休息和欣赏相关的杂志等,又能够查阅档案资料,不仅增长了自身的文化知识,还能够从学校的历史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享受。

高校档案馆可以设置一些休闲桌椅,简单的文具用品和饮水设施,在空地上摆放一些植物盆景等,给利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查阅氛围。学校还要注意结合广大师生的生活,提供与之相关的资料,比如教师出版或者发表的论文、学生参赛的获奖情况、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等等,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展示在档案馆内,使得档案馆的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同时也将档案文化推向大众,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3]107。

三、发挥高校档案文化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丰富档案馆藏资源,加大开发力度。高校档案要更好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不断规范管理,深度挖掘和开发档案馆藏资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含量和质量。高校档案部门应根据档案管理的新标准、新规范及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有偿征集、无偿捐赠、上门收集、代为保管等方式,加大档案资源收集、征集工作力度和范围,丰富馆藏资源;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对需要经常提供的档案信息要认真选题、选材,集中精力重点开发,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完整系统、准确可靠,编研更多适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档案编研工作需与本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编研成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4]145。

2.创新宣传教育服务方式。在利用高校档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创建宣传教育平台,创新服务方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和发布档案信息;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板报、社团活动等渠道进行档案文化传播;依靠档案资源建立校史馆,举办各种办学成就展、名人档案等专题展览,建立档案网站,开展网上档案远程查询和利用服务,举办网上展览、视频点播节目,扩大档案文化教育面和影响力,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开创档案文化建设新局面。

3.加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档案部门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需求,根据自身的特点,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对一些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特色档案数据库,提高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效率。同时,应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发更多更好的管理软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门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此外应根据办学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数据库,如对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材料,经过加工筛选,建成有特色的教学档案信息库、科研成果信息库、学籍档案信息库、学生就业档案信息库、教师业务档案信息库、荣誉档案信息库等,激励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学生发奋学习。充分利用高校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平台,建立安全的高校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检索工具,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推动校园文化的网络化发展。

学校德育 品牌的文化属性与创生 篇7

文化属性:厘清与把握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作为品牌经营者(主体)与消费者(受众)互相之间心灵上的烙印。从狭义的角度看,学校德育品牌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和孩子互相之间心灵的烙印。这种烙印通过孩子直接影响到家庭和社会,或是由学校直接给家庭、社会留下心灵的烙印。

品牌不是说做就能够做出来的,它一定是为消费者所认同的。这种认同不是基于简单的利益价值并通过公关等手段就可以实现,而更需要他人心理和情感上的价值认同。德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通过心灵的互相作用,让孩子置身于德育活动情境,使其心灵在与德育主题的亲密接触中留下德育的烙印。德育品牌需要时间的塑造、验证与认可,需要心理情感的价值认同,需要通过公共关系等手段获得广泛的认可,需要通过有形的标识让人触摸。在目标、性质、内容、主体等方面,学校德育品牌都不同于流通领域的商品。之所以从品牌的视角来研究学校德育,关键就在于强调对其卓越品质的追求。

德育具有文化属性,这种属性指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当下属性,另一个是未来属性。前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身份问题,后者涉及到德育的文化使命问题。德育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其身份定位自然是文化身份;德育承担着认同、整合、提升、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些使命规定着德育的文化属性。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形态,在实施的过程中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文化创造能力。而“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和“文化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文化活动中,通过文化实践活动,才能直接作用于生活在文化氛围中的人,才能在人的心灵中留下文化的烙印。有人形象地比喻说,教师是行走于校园的文化符号,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同样是不断丰盈着的文化符号。强调学校德育品牌的文化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从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出发,遵循孩子文化成长的规律,满足孩子文化成长的需要,撷取学校生活中丰厚的文化资源,追求全体教职工的文化认同,引领学校德育主体的文化践行,从而促使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文化创生:践行与恒久

人们常常慨叹,从名校走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般。显然,是因为这些孩子身上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是因为德育品牌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形成高雅的文化气质。学校德育品牌的创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践行、积淀的过程。

1.传承,寻找德育品牌的根

一所学校的德育品牌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是有“根”的。这个“根”便是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气质,即使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小学,哪怕从校名上也能寻找到特定的文化意蕴。只有实现了德育品牌与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的对接,才能为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找到成长的沃野。

古镇石港位于南通北郊,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此渡海南归时,曾写下了传世佳作《卖鱼湾》。由文山书院改建而成的石港小学立足渔湾古风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导孩子收集古镇的诗词歌赋和童谣,孩子们的收获真不少:有《文山烟雨》《广慧晨钟》《慈阁招凉》《睹院闻莺》《双桥落雁》《范堤牧笛》等吟诵渔湾十景的诗,有《渔湾竹枝词》,有石港一带流行的儿歌、童谣,有石港小学30年代初幼年级歌词:“快乐呀,快乐呀,红的花,白的花,我们同在太阳下,没有风来吹,没有雨来打,小鸟飞来同你话,同你说的什么话。我是好宝宝,天天上学早,手面很干净,指甲常剪掉,坐得很安静,嘴里不乱叫,书也读得熟,字也写得好。”有祭孔歌词:“大哉孔子百世师,春秋礼乐易书诗;后生小子钦佩我先师,后生小子尊敬我先师。”学校把新童谣教育作为德育品牌来建设,引导孩子们写童谣、说童谣、唱童谣、玩童谣,将旧谣与新谣进行对比,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川港小学的故事始于20世纪初。《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通有小学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周家禄、刘桂馨等所设之川港白华学塾……依官学堂例,国文、外国文并授,兼课历史、地理、算术、图画、体操。白华学塾是中国人在南通创办的第一所小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107年过去了,虽然饱经岁月沧桑,校名也由白华学塾易为川港小学,但是,秉承的百年文化基因──“诚劳”,始终未变。1922年9月所立之“白华校训”是这样刻写的:“诚劳。真实曰诚,耐苦曰劳。真实则人亲,耐苦则事举。人亲事举矣犹奚求,诸生勖哉。”诚,信也。《礼记•中庸》有言:诚者自成也。此乃立人之本。劳,耐苦也。《尔雅•释诂》有言:劳来,勤也。此乃为事之道。“诚劳”已成为学校道德实践与师生生活完美结合的一种教育智慧和育人宣言。近年来,学校传承“诚劳”文化传统,探索将“生活德育”作为一种精神,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栖居于校园,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引领孩子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建构了敞亮、明丽的内心世界。正是由于对学校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才铸就了学校今天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

2.融合,强壮德育品牌的茎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能靠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能只是追逐时尚,而要历经岁月的洗涤与锤炼,才能成为展现学校育人理念的一面旗帜。当前,社会浮躁之风盛行,学校教育中茫然跟风现象同样比比皆是。实际上,学校德育缺的不是品牌,而是对德育理念恒久的实践。学校德育品牌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像植物一样拥有强壮的茎。德育品牌建设必须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生活其间的师生在践行美德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平常,真正成为学校生活的常态。

新童谣教育已经融入到石港小学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师生吟诵新童谣已经习以为常。以语文为例,老师把童谣、诗教结合于一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资源,引导孩子体会童谣的意蕴。学校的德育主题活动处处有童谣:晨会、班会让童谣成为响彻校园的口头文化;红领巾广播台、电视台让童谣入眼入耳入心;少先队主题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更是让童谣融入儿童生活,成为孩子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学校集会时,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互相拉童谣、唱童谣、吟童谣、赛童谣:“一二三,来一个;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很着急……”孩子热情高涨,沉浸在快乐、幸福的童年里。在“三清清”系列教育活动中,孩子中流传着这样的童谣:“我们学习‘三清清’,校园变得更美丽。墙面清清不涂抹,地面清清不乱扔,我们从小讲文明,心灵清清很快乐。”“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传唱着这样的童谣:“‘日行一善’活动后,墙面少了点污垢,纸屑扔进废纸篓,花草不再皱眉头,同学心灵更纯洁,湛蓝天空也落后。”即便是在广播操比赛中,新童谣也成为了无痕的精神感召:“你帮我,我帮你,练好了广播操,咱们成了好朋友;早也练,晚也练,晒黑了皮肤,练出了劲;你来练,我来练,练出了意志,练出了一个生龙活虎的我。”“想第一,盼第一,全班同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练出了全班的同心结……”

为满足小孩子爱玩的天性,石港小学每天晨会后都会给孩子留出20分钟的时间来开展“校园童谣大课间”活动。老师引导孩子将童谣应用到自己的游戏中,在游戏中吟唱,在吟唱中悟得,在悟得中受教。如此,童谣成为游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孩子在玩中学、玩中传、玩中诵,童谣、童心、童趣共同浸润着孩子的课余生活,让更多健康向上的童谣深入而持久地“活”在孩子的口头上,“活”在孩子的心灵上,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如:《跳绳歌》:“嬉笑声,脚步声,‘稚墨苑’里把绳跳。单脚跳,双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你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挺起胸,向前瞧,脚儿轻轻别摔跤。”《跳皮筋》:“皮筋短,皮筋长,皮筋上面玩花样。跳个蜻蜓水上飞,跳个燕子衔泥归,跳个锂鱼龙门跃,跳个马儿把家回。皮筋短,皮筋长,越跳心里越欢畅。”课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童谣游戏,德育在童谣中变得那样妥帖、自然、无痕。

3.拓展,丰盈德育品牌的叶

学校德育品牌实践了崭新的育人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成长的要求。但品牌建设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融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德育品牌,还必须不断扩大包容性,不断吸纳、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品牌的整体影响力。

我们不妨把视角投向商品领域。不难看出,每一种品牌都有其文化存在的方式,品牌名:品牌中可以读出的部分——词语、字母、数字或词组等的组合,如海尔、红双喜1999、TCL等;品牌标志:品牌中不可以发声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明显的色彩或字体,如耐克的一勾造型,小天鹅的天鹅造型,IBM的字体和深蓝色的标准色等;品牌角色:用人或拟人化的标识来代表品牌,如海尔兄弟、麦克唐纳、米老鼠、康师傅等。

学校也应在德育品牌建设中逐渐形成自己品牌的文化存在方式。川港小学实践的“生活德育”,从百年校训“诚劳”入手,不断丰富德育品牌的文化标识。教师文化是“四讲”:讲真诚,讲勤奋,讲合作,讲品位。学校德育的核心是“四德”:“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耐苦负责”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校的品牌活动载体——学科学习、班队活动、日常管理、校社互动。在视觉系统方面,学校的基本图案为由川小音序字母组合成的白鸽,它优雅柔美,灵动活泼,象征着学校的蓬勃生机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标准字体: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相得益彰,体现传承、包容、吸收的文化内涵;色彩:图案为多色,底色为蓝色,蕴涵着学校特有的追求——闪亮的生命、高远的志向、环保的意识;布局:同心圆状,可大可小,可倾可正,有序对应,呈现团结、和谐、发展、圆满之义。基本图案被应用于校徽、校旗、办公室门牌、展板、导视、文件夹、名片、包袋、水杯、信函、校车等上面。在听觉系统方面,学校的校歌是:“白华,白华小学堂,光绪廿八,南通第一,川港白华。‘诚劳’校训,百年流芳,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诚劳’校训,百年流芳,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白华,白华小学堂,老师爱我,同学相亲,友情如花。今天好好学习,明天努力建设中华。今天好好学习,明天努力建设中华。我爱白华,我爱母校,成长的摇篮,童年的朝霞。成长的摇篮,童年的朝霞。”学校行为识别音乐包括上、下课音乐铃声、劳动音乐、进场乐曲、“快乐一刻”乐曲、午间休闲音乐、放学告别乐曲等,都是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时录制的孩子自己演唱的歌曲。在生态环境方面,校园里移步换景:门厅笑脸地砖、书卷式屏风;小广场迎宾石、江海风光;大草坪月光廊下,曲径通幽;教学楼阳光小屋、快乐天地;花坛感应节能灯……校外的步行道、围墙景观节能灯、花箱、长凳、校门口电子屏幕、快乐之窗等孩子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有效的拓展,使得学校德育品牌诗意地栖居,无处不在,犹如植物的枝繁叶茂,在阳光下合成无穷的营养元素,滋养着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了深刻、丰满、鲜活的心灵烙印。

4.推广,绽放德育品牌的花

德育品牌之花之所以绚丽绽放、芳香扑鼻,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对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著名学府之所以能造就许许多的名人大家,就与学校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分不开。德育品牌在普通人身上种下了善的种子,其短期效应是学校培养的孩子的文明素养得到社区、家庭的认同,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品牌的知名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品牌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传媒的力量,走上街头放眼四望,品牌比比皆是。因此在实施德育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学校还真切地感受到媒体的宣传与推广为德育品牌建设所注入的巨大活力。

石港小学打造的“新童谣德育”品牌引起了区委领导的关注,通州区委在学校举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推广德育新经验。《通州教育》用很大的篇幅详细报道学校的做法与经验。《江苏教育》A版“独家报道”栏目以《踏歌行知》为题,用5个版面报道了“童谣•生活德育”的经验。《成才导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大视野》等多家媒体也相继作了长篇宣传报道,新华社内参在2615期上介绍了学校生活德育成果,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还专门批示,要求推广生学校活德育的经验。学校把媒体的宣传报道作为学校教师学习的素材,增强了教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展板、广播、校报向孩子介绍媒体报道的情况,孩子倍感欢欣鼓舞,家长也深受感染。我们坚信,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开了什么花,就会结什么果;童谣虽小,功能巨大,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中,它是一抹绚丽的朝阳。

文化为德育品牌建设注入了生命活力,德育品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把握品牌建设的文化属性,学校德育品牌的成长就拥有了绵延不绝的力量,从而不断促进孩子的德性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江苏南通226314)

【文化属性】推荐阅读:

大学属性07-17

法律属性05-12

景观属性05-28

分析属性06-12

道德属性06-19

属性知识06-25

属性处理06-28

属性特征08-07

技术属性08-20

住房属性08-24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下一篇:名校考题答案七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