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精选12篇)
儿童道德 篇1
一、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7~11岁儿童自律道德的阶段性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7~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 由于协作和运算思维的获得, 儿童能够在规则实践和规则意识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协调, 并逐渐形成了自律的道德。最终达成自律道德的儿童在思维和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1) 儿童认识到规则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 个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加以改变,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2) 在对某一行为进行评判时, 不仅仅只考虑行为的结果, 同时注重考虑行为的动机。 (3) 能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 自己的观点不再绝对化。 (4) 能平等的看待同伴或者是权威, 客观的进行评价。但是, 由于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 7~11岁儿童的自律道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 整个发展过程很容易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影响。
2.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到认知能力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的制约。7~11岁儿童认知结构的完善以及个体的社会化是自律道德形成的主要因素, 而个体认知的发展以及社会化的过程离不开活动, 因此, 活动特别是协作活动就成为了个体发展自律道德的根本动力。一方面, 个体通过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来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为道德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个体的协作能力不断提升, 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最终上达成自律。
二、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与电视的关系
自律道德时期, 7~11岁儿童对于道德行为进行思维判断时主要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但是, 由于儿童受到自身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阅历的影响, 儿童所形成的内在标准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信息时代, 电视以声音、图片等方式传达的信息, 成为影响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大量的电视信息通过儿童的主动接收、伙伴之间的交流传递、儿童的被动接纳等方式, 充斥着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 这些丰富多样的信息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世界, 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不断建构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 复杂的电视信息所传达的各种价值观念使得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电视所传播的道德理念与社会现行教育理念并不一致的现象并不少见, 两极化的价值理念很容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认知观念, 进而影响其自律道德的发展。
三、电视对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单一性使得他们对成人和外界只产生单方面的认知情感, 但是当儿童到了7~11岁左右,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 思维的可逆性为他们发展相互尊敬的情感提供了智慧的工具, 这使得他们在接收电视信息的过程中, 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互动, 尊重电视信息所表现的行为, 接纳电视信息所传达的观点。因此, 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所接收到的电视信息对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比前运算阶段和感知运算阶段具有更深的影响。在关于电视信息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当中, 有研究表明:90%的儿童在观看电视时, 或多或少地会模仿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电视节目中的信息也能较容易地被儿童接受。所以, 电视信息对儿童的模仿行为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一些积极的儿童形象, 能够给儿童有一种归属感, 常常成为儿童评定自己的参照物, 正面的示范和导向的作用在儿童认知结构以及自律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 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的节目形式对儿童极大的吸引力也使得电视信息在对儿童正确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加深刻的效果。
2. 消极影响。
电视信息给7~11岁儿童带来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 电视向公众传达的价值观念很多时候是与儿童道德发展路径相背的。大部分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播出的根本目的是盈利, 电视以一种单向的、直接输送的方式向公众传达符合自身需求的各类信息, 他们的目标群体一般是成人, 而对于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并没有区分开来重点考虑。因此, 在很多时候, 儿童单方面的被动接受了适合成人的电视媒体信息, 而电视媒体中所传达的负面信息或社会现象, 往往会在儿童正确道德观念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制约力量, 使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遵循错误的价值标准, 最终使得自律道德的发展偏离正轨。同时, 目前而言, 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新闻当中所传达的暴力信息也越来越多, 校园暴力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引发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常见。这些信息无疑对7~11岁儿童自律道德形成造成了巨大冲击。
四、电视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7~11岁儿童, 正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发展自身认知结构、形成自律道德的关键期, 这一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作为影响儿童自律道德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 电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扮演角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罗列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控制儿童观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
据统计, 美国儿童在14岁之前, 在电视中共目睹了13000人被杀, 另外还有无数次打斗、攻击、伤害和流血的场面。我国相关数据统计也显示近年来电视中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场面出现频率持续升高。这些不适当的内容难免会引起儿童行为上的效仿和观念上的同化, 对儿童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 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者, 对儿童观看电视的内容进行有效控制, 显得十分必要。家长应鼓励孩子观看积极的、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电视信息, 使得正面的电视信息对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 儿童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也应该有效控制。过长的观看时间不仅会造成儿童沉迷于电视节目, 对电视节目产生过度依恋, 同时也会对儿童的视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家长进行正确引导。
7~11岁儿童对于信息的判别能力还比较弱, 对于是非好坏的区分能力还不够高, 所以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家长应该加以适当地引导, 对于正面的信息, 家长应该和儿童进行适当地交谈, 加深儿童对正面信息的印象, 以起到强化的作用。对于不良的信息, 应当尽量避免让儿童观看, 或者家长可以将不良的信息内容作为反面教材, 通过反面教材的分析来提高儿童分清是非好坏的能力。
3. 提高儿童频道的数量和质量。
就目前来看, 中国中央电视台只有一个少儿频道, 各地方卫视也鲜有专门为少年儿童准备相应的电视频道。这造成了儿童节目数量的严重不足, 选择面狭窄, 对儿童缺乏吸引力。大部分儿童打开电视均在收看成年人的节目, 加之其判断信息能力的薄弱, 从而易产生误导。所以本文建议, 增加适合儿童观看的专用频道数量, 给儿童相应的频道选择的空间。
儿童电视节目除了数量上需要一定的增加之外, 其节目质量又是另一个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儿童节目的成人化现象越来明显, 这对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瑞典一项关于“儿童的电视收看行为及其社会化过程”的抽样调查发现, 那些好斗行为征兆明显的孩子大都是大量观看电视的孩子, 而且他们经常观看刺激性的内容和给成年人看的节目。所以, 少儿频道的正规化、少儿节目与儿童的匹配化是当前各大电视台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4. 电视行业尊重儿童发展。
7~11岁儿童的自律道德发展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家长、学校做好有效措施的同时, 社会对于儿童道自律德发展所给予的关注也是至关重要的。电视媒体行业作为信息的发出者, 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更应该考虑到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在传播电视信息时, 应尽量考虑到这一阶段儿童的特殊性, 避免播出对儿童自律道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负面信息, 更多地推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生动有趣的儿童节目。对于儿童节目及其节目间插播的广告更应该重点关注, 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应当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播放易对儿童产生误导的电视画面时, 应给出相应的文字或者图形提示, 避免误导儿童, 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赵丹, 皮亚杰.儿童道德培育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2]彭聃龄, 丁朝蓬, 姜涛, 等.电视与儿童认知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1) .
[3]化得元, 高治合.电视与儿童的社会化[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2) .
儿童道德 篇2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述评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儿童期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并形成最初个性倾向的时期.
作 者:罗鸿 LUO Hong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刊 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2(3)分类号:关键词:
儿童性游戏无关羞耻道德 篇3
第一节课:实话实说
主讲人:小薇的妈妈
女儿的班主任王老师给我讲了一件令我震惊的事。
原来,王老师无意中发现小薇和另外一个女生跟随3个男生跑进了男厕所。两个小女孩蹲在地上观察几个男孩如何尿尿……
我把女儿接回了家。一进门我一巴掌扇在了女儿头上,女儿“哇”的一声就哭了。我非常严厉地告诉女儿,女孩子要自尊、自重、自爱等等。看着女儿似懂非懂的脸,我的心头仍然盘踞着挥散不去的担忧。
果然,期中考试小薇的成绩下降了20多名。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同学们也不愿意多接触,甚至不肯与他们拉手,在家也常常一个人待在卧室里。
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面对女儿那样的行为,我到底该如何处理?
第二节课:实案分析
有一张图片大家可能都看过:一个小男孩将自己穿的裤衩用手撑开,一个小女孩好奇地伸过头,朝里面张望。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然而,如果图中的孩子变成了自己的子女,你是否可以接纳呢?又该如何应对?9岁的小薇走进男厕所观察男生尿尿是不是一个不知羞耻的行为呢?
其实,这只是青春期之前非常普通的儿童性游戏行为。
1.什么是儿童性游戏
人的一生,“性”包括着广泛的内涵:带来“我”这个个体生命的性,如小孩子常常会发问“我从哪里来”;单纯对身体快乐的了解和探索,如男婴会一边吮吸母乳,一边玩弄自己的“小弟弟”;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如孩子们会好奇什么是男孩,什么是女孩;以及成年后真正的性生活等。
对于青春期以前的儿童,对性别的好奇以及自身性别认同是“性”的主要内容,这是儿童性意识发展中自然而然的表现。
2.儿童性游戏的重要特点
①以知识性探索为主,一旦获得答案,好奇就随之结束。
儿童对性的好奇是包含在他们对世界的普遍好奇之中的,而这种好奇又受到其自身年龄、思维、知识等因素的限制,在不同年龄段显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
②没有性交需求驱动,甚至对真正的性交是抗拒的。
儿童的好奇也好、身体抚触也好,都是源于他们的探索和自我取悦本能,并没有成年人式的性交需求驱动。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作用,儿童几乎是本能厌恶和抗拒真正的性交行为的。
③在同龄人中进行,年龄不相差3岁,出于儿童自主自愿。
国内外多年来的调查显示,儿童期也是性伤害发生的高危期。因此,只有发生在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同龄人中,完全出于儿童自主自愿的性探索行为才可以界定为正常的“儿童性游戏”。
3.儿童性游戏的一般表现形式
①模拟式性游戏
孩子们常常通过模仿成人世界来探索和学习,这种方式同样出现在“性”成长上。如小伙伴之间扮新郎新娘、假扮医生检查等等。在游戏中,孩子们会互相观察身体,借机察看异性同伴的生殖器,通过体验掌握自己的性别角色等。
②比较式性游戏
孩子们会对划分出性别的事物好奇并产生探索欲,如男孩女孩为什么要分厕所、澡堂?爸爸妈妈的内衣为什么会不同?孩子会希望能够有机会探索或窥视这些内容,像进异性厕所、和异性父母一同洗澡等等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③自我体验式性游戏
这种性游戏会随着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对身体某些特殊部位的抚摸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其中抚弄阴茎和用手刺激阴蒂是最普遍的现象。这种性游戏会延续至儿童期。
第三节课:父母对策
1.突破成人羞涩,承担性教育责任
性教育绝不是某一阶段教育孩子的任务,也不是可以依靠学校来完成的,而是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摆在父母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性教育对于父母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如何突破来自成年人自身对性的隐晦和羞涩。与孩子的纯真坦然不同,父母们常常把自身的性羞涩转化成对孩子未来性成长的担心,继而将自身的逃避描述成为了孩子好尽量不与他们谈论性话题。
任何对教育责任的逃避,结果都是可怕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性教育不可或缺。
2.面对儿童性游戏,最忌打骂等恶劣态度
当孩子发生了性游戏,家长直接加以干涉,或者对孩子严厉责骂、压制和惩罚,会使孩子产生自己做了坏事情的感觉,他们会开始担心自己不再被父母所爱,进而自责自厌。就像小薇,妈妈严厉的态度使得她陷入恐慌,这种恐慌不但会影响她正常的学习,还会影响她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最重要的是性上的被指责,常常使儿童产生不洁感。小薇就是感受到这点,才不愿拉小朋友的手。
这些错误的教育行为会对孩子今后性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孩子成年后削弱他们接受和给予性爱愉悦的能力,最后还会干扰他们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3.清晰界定性游戏,平和传达性知识以及性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也不能因为性游戏的存在而允许孩子一切的性行为,要清晰界定哪些是儿童性游戏,哪些是可能带来性伤害的行为。只有符合儿童性游戏特点的行为才能被界定为正常的性游戏。
面对孩子的性游戏,正确的态度是:
第一,不莽撞介入或打断,而是在一旁静静观察,以确保孩子的行为是安全的、合理的,避免性伤害的发生。
第二,当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困惑或者遇到外界意外的反应,父母应以平和的态度,常识性地对孩子传达科学的性知识和健康的性态度。
(责任编辑/王小艾)
E-mail:wangxiaoai1981@126.com
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 篇4
故事通过情节营造情境, 经由若干问题的呈现带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倡导某种价值导向, 对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认、价值判断和行为践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被称为“电脑时代”或是“读图时代”的当代社会, 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对此的现实省思而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 探索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
一、故事伴随儿童成长
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 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 [1]故事伴随着个人的童年生活一起成长。故事中埋下了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的种子, 虽说某个阶段我们是为了避免“鼻子会变长”的惩罚而去遵守此类规训, 但儿童的道德已伴随故事一起成长, 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来源。故事能够引起儿童在故事情境中正视自己的认知与判断, 唤起儿童的“联合记忆、心智图景、品格概念和思想深度”。[2]而故事中的道德礼俗也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 使之成为人的“第二天性”。[3]可见, 故事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经验的工具, 也是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由此, 儿童就能从具有确切道德观念的故事中获得德性的成长, 并以那种形式在阅读之后的时间里指导着自己的行为。[4]儿童受故事之邀, 进入故事所展现的道德图景与期望模式中, 进而发展道德认知与判断。从小红帽、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 故事形塑了儿童的经验和理解, 伴随着儿童一起成长,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故事提升儿童认知
我们所熟知的故事, 内容一般都是普通百姓常见的人或事, 故事情节所隐含的常识或道德判断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是人类所积累的经验范畴。故事建构了人类的经验, 通过叙事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经验的意义与价值。而这种经验正是教育的重要来源, 其中暗含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认识和判断。伴随着故事的传承, 这种教育内容也传递给儿童, 在故事中对于个人或是人类经验的反思扩展了儿童的认识广度和思想深度。诸如我们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孝顺;丑小鸭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自信等。而且, 道德知识不同于可操作的科学知识, 是一种需要体悟的“意会性知识”。故事作为一种教育文本在儿童个性化解读之后, 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并演绎成具有个体差异的新的认知。从中, 道德认知通过故事溶入了儿童的生命体验和道德理解, 构成了儿童的道德经验。儿童的道德图式 (1) 也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获得生长和重组, 作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 在道德活动过程中统摄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三、故事感染儿童情感
故事以感化或说理的方式为儿童呈现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 以示范、对比等理性诉求或道德诉求的手段向儿童传达某种道德取向, 使道德要义通俗易懂, 让儿童感受真切。这种特有的对话方式使得故事能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中国历史上“周处自新”的故事也是借由周处的情感转换达到对儿童的教育效果。周处年轻时经常打架斗殴, 危害乡里, 当地百姓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做是三大祸害。周处被乡亲劝说去除掉侵害百姓的蛟龙和猛虎, 三天三夜过去了, 人们误传周处已经死了, 开始为“三大祸害”的消灭而奔走相告, 互相庆贺。周处回来后, 看到人们的态度才猛然醒悟, 自己就是一大祸害啊, 从此改过自新, 发愤图强。儿童通过这一故事获得了情感体验, 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通过故事, 将儿童道德上的情感体验挖掘出来, 借由儿童对自我经验的回忆、想象与建构, 表达个体的道德困惑与道德需要。可见, 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故事的内化和外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故事作为感染儿童心灵的重要方式, 引导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这是故事对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现实启示之一。
四、故事引导儿童判别
故事一般被用来传播教义、阐发做人的道理。成人用故事来引导儿童辨别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 由此促使儿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在故事中, 价值导向的介入多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话语实现的, 一般的故事中有意安排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 通过人物的话语及行为结果体现了故事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多视角的介入和故事中的两难选择和判断, 旨在教育儿童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 从而促使儿童通过故事去认知、体认并践行故事中的道德意涵, 极大地增强了对儿童的教育效果。我们熟知的两兄弟的故事就是通过正反角色的对比引导儿童做出判断的。故事中的哥哥好吃懒做, 却总想着要霸占弟弟的劳动成果, 弟弟勤劳善良, 一直在帮助哥哥, 最终哥哥被弟弟感化而幡然醒悟、改头换面。从故事中, 儿童自然会判断孰是孰非,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较之道德灌输或是说教必有其优越之处。因而, 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 重视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十分必要。
五、故事鼓励儿童践行
故事中讲述的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礼俗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 并成为儿童的行为标准或规则。儿童内在的生命结构与社会伦理规范形成同构和契合, 从而促进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 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故事鼓励儿童效仿故事的主人公做个与其一样的人, 其中所提倡的道德普遍性通过控制人而使之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5]这就达到了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意蕴的目的, 进而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听过说谎话鼻子会变长, 所以儿童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听过孟母断织、孔融让梨, 儿童懂得如何去尊敬长辈;还有熟知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儿童知道了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还要勇于舍己助人, 哪怕面临许多困难与危险, 也要做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等等, 如此的故事不胜枚举。故事情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 引发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 进而促进了儿童具体的道德行为。把故事结果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特定的年龄阶段, 为儿童提供恰当的故事材料, 引导儿童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
讲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 它保存和分享个人或群体的智慧。蕴含在故事中的道德意义也由此传递给儿童, 儿童对故事中的规范和价值引导更容易接受。由此, 建构和生成儿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 并发展为一条鲜活的、不断生长的道德路径。总之, 要走出现代德育的狭隘视野, 改善德育低效的现状, 要重视间接德育的价值。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 重视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意义, 是道德教育有效的改革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Connelly, F.M&Clandinin, D.J.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enquiry[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0, 19 (5) :2-14.
[2]Kerfoot, J.B.How to Read[M].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1916:82.
[3][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 1991:91.
红旗小学留守儿童道德品质活动 篇5
活动目的:
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活动主题:秋天的颜色。组织者: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校长动员,并对户外安全及所带物品进行强调。
2、把学生分成六组,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带队,确保户外安全。
二、进行活动:
1、第一、二、三小组去马大塘,那里水清、林密、鸟多,是个值得观赏赞美的好地方。
2、第四五六小组去龙穴山,那里山高树多花多,景色肯定美不胜收。
三、活动结束后:
1、校园小记者对各小组进行采访:留守儿童刘传玲说:“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五彩缤纷的,特别是登上山顶后,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2、组织在各班讨论、交流、谈感受,总之一句话:秋天的大自然五彩斑斓,孕育生机,充满活力,祖国大好河山真是风光无限。
儿童戏剧中的道德人格意蕴 篇6
关键词 儿童戏剧 道德人格 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Moral Personality Implications in Children's Theatre
ZHU Kaili
(Depart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Xi'an, Shaanxi 710068)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apidly changing moder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oth for children acquire knowledge, broaden their horizons, develop the ability to provide a broad platform, also brought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blurred moral values, lack of emotion and so on. Children's theater stage as a unique art form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a unique value.
Key words children's theatre; moral personality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曾经展演过郑渊洁的经典童话剧《魔方大厦》,剧中演绎了一段神奇感人的故事情节,故事中主人公皮皮鲁和鲁西西因为一个传说中的魔方,由最初的相互挤兑、相互较劲和相互对抗最终走向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相互接纳,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密无间和温暖。走出剧场,许多家长跟孩子都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除了激烈的讨论故事中兄妹感情的变化,也反思当今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应该说,在儿童3~6岁这样一个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童话剧《魔方大厦》甚至可以说儿童戏剧为孩子们全面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正如美国艺评家葛拉哈尼说:“儿童戏剧具有娱乐、心灵的成长、教育的发展、美学的欣赏及未来观众的培养等价值。”儿童戏剧作为戏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以适龄儿童为主要对象,为了满足儿童的美好愿望,迎合儿童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特点而创编的。它具有戏剧的一般特征:以舞台表演为载体,在戏剧的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塑造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故事发展符合客观现实,利用视听觉的刺激给予观众以思想教育和艺术享受。儿童在近乎仿真的时间与空间里验证自己的想法及在群体里的角色,借用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自己多元化的想法。儿童欣赏观看高雅的儿童戏剧作品,不但被剧中的真善美所感染,也潜移默化地汲取着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艺术宝库的优质养料,从而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1 儿童戏剧与道德认知发展
儿童戏剧的教育内涵倾向于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和是非观念,儿童在受到一定的情感渲染和感动的基础上,领悟戏剧中深藏的道德精髓,以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戏剧的创作总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美好的写照,儿童在欣赏戏剧作品的过程中,受到的是人性中最为真实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教育,使儿童从小就感受到了人类的诚实、友爱、宽容、勇敢、正直、坚强等优秀的品质,对世界充满希望,同时,又会刻画出反面人物的形象,运用对比、衬托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善恶,明确儿童的是非观念,增强幼儿的道德认知。比如,我国著名木偶剧《神笔马良》中运用马良受欺压的情境让儿童产生同情、气愤的情感体验,又刻画出贪婪、凶狠的财主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发儿童对于善与恶的思考,认识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在欣赏富有情感的戏剧情节中,儿童内心的正义感、是非观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并把自身形成的道德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转化和实践。
2 儿童戏剧与道德情感取向
儿童戏剧具有多元的教育功能,除了让儿童传递人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经验外,从感性的角度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塑造,引导儿童朝着真善美的方向整合、规范和提升。既肩负着引导儿童、教育儿童的使命,又肩负着提升儿童道德情感、净化灵魂、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功能。比如,经典儿童戏剧《琪琪的红舞鞋》中,主人公琪琪为了追求自己的舞蹈梦想,锲而不舍,然而却不知她的这一梦想会刺激曾经在舞蹈表演时出意外的母亲内心的隐痛,父亲竭力阻止女儿琪琪学舞蹈,不想让女儿的梦刺痛妻子的心。故事的结尾,经过不断努力,琪琪在爱的鼓励下,开始踏上实现梦想之路。在整个戏剧的情节中,人物关系的戏剧性冲突和变化在九曲回肠的情感激荡中使人久久不能平息,在这个以爱为主旋律的戏剧中,琪琪和父母的爱从隐晦走向坦荡,从隔膜走向真诚,从自我臆想走向奉献,这样的戏剧情节让儿童感受到了浓浓的爱,体验到爱的美妙、细腻与娇嫩。以儿童戏剧为媒介对儿童进行道德情感培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体验式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儿童戏剧与道德理想建立
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儿童在欣赏儿童戏剧的过程中,会受到戏剧情节和人物角色的感染,不断对旧的观念进行批判性的否定,更新观念,获得新的道德经验认知和情感,从而追求理想状态的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有助于儿童道德理想的建立。儿童戏剧中多以“真、善、美”作为道德情感发展的主旋律,旨在向儿童传递理想的道德秩序和规范的道德人格建构意向。儿童天生具有追求自由,渴望超越的力量,儿童对束缚自身的一切外在规范进行不断突破、不断升华的真诚愿望,以期建立更为完美的道德理想。例如,儿童戏剧《小红帽》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主线,通过小红帽勇斗大灰狼过程,表现小红帽的机智勇敢,伸张正义;《丑小鸭》以主人公从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过程,歌颂了在逆境中奋斗不息的品质,塑造了一个坚强而美丽的人物形象;《皇帝的新装》以为皇帝做新装为主要线索,使儿童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诚实、勇敢等道德美的力量。纵观儿童戏剧的主题,总是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主要价值取向,反映了人类最真的道德观念,在欣赏这类戏剧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道德判断,为构建符合儿童特点的道德理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儿童戏剧与道德行为塑造
优秀的儿童戏剧的主题的选择和情节人物的设置都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为儿童理解客观世界和戏剧世界之间的联系搭建了一座桥梁。儿童在观赏过后,将周围生活中的经历与戏剧中的知识、情感、行为相联系,形成儿童自己所独有的有序的、合理的印象,为儿童塑造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奠定基础。儿童戏剧所塑造的美好形象同样也给儿童带来美的体验,儿童在欣赏儿童戏剧时,感到精神愉悦,情感真挚,轻松模仿,儿童也会由此将习得的知识、情感与技能转化为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自觉地去鉴别美好与丑恶、纯真与虚假。儿童通过自然拥有的“模仿”冲动,使他们在戏剧中看到的美与善的事物转变为内在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去做好人、做好事。比如《马兰花》中各种小动物随着音乐欢乐地跳起舞蹈,互相问候早安,形象地展现了大森林里动物生活的真实场景,并且通过拟人化的手段将小动物活灵活现、活泼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儿童感到亲切与平等,使儿童产生关爱和善待小动物的冲动与行为。
综上所述,文学与道德既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儿童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单纯、形象形态的审美符号系统,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儿童戏剧肩负着道德教化与浸染的时代使命,在儿童精神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释放能量,对于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及道德行为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
[2]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 詹艾斌.狄德罗的理论诉求与当代儿童戏剧的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
[4] 郑慧俐.试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道德人格的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9.
儿童道德 篇7
一、童谣游戏及其精神实质
在中国许多传统民间游戏当中, 童谣与游戏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面是朗朗上口的纯真的童谣, 一面是欢快俏皮的游戏。如“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零一。”这曾是在中小学广泛流行的一个童谣游戏。韵律和谐的童谣, 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 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体验、生活气息和娱乐精神。此外, 童谣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特征, 加之与各类形式的游戏活动相结合, 更为广大少年儿童接受和认可。因而, 童谣游戏即指一定地域内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一种以游戏方式存在的歌谣活动, 它有着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 丰富多彩的言语内容和自由开放的游戏场所。童谣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 它对儿童道德的养成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其所具有的精神特性更是我们所应了解和重视的。
1.自由性
生命是自由的, 充满活力的, 这是发自生命的内在需求。教育应体现人文关怀的宗旨, 应该承认、尊重并利用人的游戏本性[1]。童谣游戏正是摆脱了现代游戏教育观念的束缚, 将童谣融入游戏, 让儿童在自己的游戏领域共建一片乐土。因为童谣没有明确的编者, 多属儿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产物, 内容丰富多彩, 游戏形式多样。儿童在童谣游戏中, 自主性得到了体现, 他们完全在本真的状态下进行活动, 不会追求功利的目的, 只追求在童谣游戏过程中自我的释放和身心的体验, 充分享受童谣游戏过程。这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德育的目的使人向善, 在于主体的自由自觉的道德行为。德育活动的实质, 就在于以活动主体积极自由的活动, 培养主体自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2]因此, 自由是童谣游戏的本质特征, 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和指向, 是儿童过有意义生活的必要前提。
2.教育性
自由如果意味着放任, 那么童谣游戏则将与社会、文化、教育相背离, 走入一种毫无秩序的混乱状态。虽然儿童具有游戏的本能, 但游戏绝不只是一种本能, 它是根植于本能而与文化纠结缠绕长成的巨木。[3]童谣游戏包含行为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行为层面的游戏仅仅是将童谣作为游戏内容而构建的各种游戏活动形式, 如角色表演游戏、童谣朗诵比赛、童谣接龙游戏等, 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游戏活动形式;但另外一种精神层面的童谣游戏是将游戏看做一种精神特质或精神状态, 它更为强调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 是本体意义上的建构, 这正是童谣游戏所体现的教育性所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应仅看到童谣游戏的工具价值, 应特别强调其所具有的本体价值。首先, 童谣游戏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顺应天性的法则, 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自我的发展;其次, 童谣游戏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关注儿童文化的视角。在现今数字化的世界里, 还有多少儿童仍在玩跳房子、跳皮筋、编竹篮等传统游戏, 孩子们远离了自然与乡土, 远离口耳相传的童谣, 也远离了他们应有的童年文化。童谣游戏正是于无形中唤醒了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回归其本真世界的关注。
3.生活性
回归生活是当前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更是学生形成主体德性的根本源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4]童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特征恰巧体现了“生活德育”的原则。童谣游戏及其游戏精神作为童年生活的标识与实质, 为儿童教育向童年生活的回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实现路径。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要给予儿童天赋的游戏权利与机会, 鼓励儿童游戏精神的释放, 让儿童在童谣游戏中获得身心的解放、精神的享受和生活的回归, 让他们真正过上“有道德的生活。”[5]
二、童谣游戏与儿童道德养成
1.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 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的形式具有统一性。第一, 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童谣游戏的主角是学生, 从童谣游戏主题的确定和设计, 到游戏活动的准备与实践, 都是学生自己策划设计的。游戏的过程是游戏者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第二, 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并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辨方式建立起来的, 也不是靠灌输, 而是靠儿童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获得的。对于儿童而言, 童谣游戏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趣体验与感悟, 正是这种享乐、体验和感悟促进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三, 童谣游戏反映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性。童谣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回归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让他们在享受中幸福成长。道德教育以童谣游戏的方式存在就是要把道德教育变成学生的家园, 让孩子在自己家园快乐地成长。
其次, 童谣游戏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从内容上看, 童谣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将德育童谣融入游戏, 通过边说边玩的形式展现出来, 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 从形式上看, 童谣游戏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表演式、胜负式和集体式等。在不同的游戏中, 儿童都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体验, 能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培养品格与完善个性。正如福禄贝尔所言:“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所以, 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 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和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6]
2.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 儿童道德教育中游戏精神的衰落。
胡伊青加曾说过, 文明发展到了今天, 游戏因素有着日渐衰落的趋势, 随着技术、商业利益等因素的蓬勃发展, 古老的游戏精神有丧失的危险。而今, 为教学所驱逐的游戏、为商业所殖民的游戏、被游戏所“控制”的儿童, 已远远剥离了传统中所固有的游戏精神——享受与发展。在当前德育活动中, 学校也较少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游戏常被看做学习的对立面而存在, 即使是游戏, 那也是作为规范训练间的休息、作为极难得的奖赏。游戏被当成某种目的达成物被成人运用, 教育者带着某种社会价值取向干预、指导、评价儿童的游戏, 使得游戏的性质发生微妙的变化, 也使得儿童游戏独立性逐步丧失, 游戏精神逐渐衰落。
第二, 童谣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和精神, 正是德育活动所欠缺的。
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主要问题在于: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追求, 忽视学生的自主自由;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的视阈, 是空洞抽象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而童谣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实质恰巧弥补了德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因此, 有必要将童谣游戏注入道德教育之中, 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
三、基于童谣游戏促进儿童道德养成的策略
既然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 那么应该怎样具体有效地运用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呢?
1.游戏主体:创造与体验
童谣游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是在人们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 其中大部分童谣游戏都是儿童自编自创的结果。无论是德育童谣的搜集, 德育童谣与游戏的整合创编, 还是童谣游戏的付诸实践等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故而, 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是童谣游戏得以实现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德育是否内化的关键。“从游戏的氛围分析, 作为自发、自主的活动主体,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即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 也是判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重要标志之一。”[7]童谣游戏的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道德品质具有养成性, 它是在无数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这种养成靠的就是感悟, 即于活动中体验、巩固并升华其所获得的认识。这样, 寓德育于童谣游戏, 游戏过程也成了游戏者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
2.游戏场地:开放与共享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 进行游戏场地的营造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 游戏场地的设立应是开放的, 既可设在教室内, 也可在走廊、操场、社区内或在家里。儿童能够根据游戏形式和人数的不同选择游戏场地, 如表演式童谣游戏就比较适合于教室内开展, 这类游戏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且主题明确, 教室环境能够使学生迅速融入游戏的状态, 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而一些集体式游戏或胜负游戏则易选择场地比较开阔的地方开展, 如操场, 这样的环境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束缚, 还能使他们完全放松, 完全施展, 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此外, 游戏场地不仅是开放的, 也是共享的。在游戏活动中, 应极力避免学生为争抢场地而出现的争吵打架的状况, 否则大大远离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场地共享会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 为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 教会儿童掌握交往技巧, 让他们懂得分享的意义。
3.教师家长:支持与配合
在许多家长和教师的眼里, 游戏即“玩”, 是逃脱学习、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行为, 更别说有什么教育作用, 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了。于是, 游戏便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禁令, 让孩子们苦苦翘首、望尘莫及。因此, 应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游戏的真正本质和内涵, 了解童谣游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了解童谣游戏给儿童带来的积极影响。雅斯贝尔斯也说过:“真正的教育绝不允许死记硬背, 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 而时间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8]雅斯贝尔斯在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教育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游戏化教育。正是在童谣游戏中, 通过德育童谣的说唱和肢体动作的配合, 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学习到了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道德行为规则, 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此外通过游戏体验, 培养、巩固了良好的道德情感。因而, 教育者们应改变以往的态度, 去除已有的旧思想, 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孩子们开展童谣游戏, 这是德育游戏化付诸实施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徐洁.游戏: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路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6 (10) :3-5.
[2]杨启华.追寻学校德育活动的游戏精神[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3) :68-71.
[3]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5) :37-41.
[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86.
[7]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53-55.
儿童道德 篇8
关注阅读———让书做童年的朋友
为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学校在图书室和阅览室专门开设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周固定时间组织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来到“留守儿童之家”,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并主动同管理人员交流阅读心得。学校还专门安排了值班教师对周末和假期有读书需要的儿童进行指导。为使留守儿童能读到好书,真正体现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学校鼓励和组织了读书结对活动,由老师或其他学生家长和留守儿童读书结对,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我为留守儿童赠送一本图书”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所有成员都必须有选择性地为结对留守儿童赠送一本有意义、有价值的读物,并做好登记,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留守儿童阅读方法并及时写好读书笔记。学期末还会举行一次留守儿童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留守儿童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和家长的热情,全校的读书热潮在这类活动中一再高涨。
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学校及时制定详实可行的图书漂流计划及读书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方案,率先在高年级开展了“生活因阅读而美丽,阅读因漂流而精彩”的“图书漂流活动”的动员工作。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学校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橱窗、标语等形式,营造浓浓的读书气氛,展示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强势宣传营造出了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图书漂流活动”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书漂流———让感情随书去旅行
为确保“图书漂流”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学校鼓励全校师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师生随时可以捐出自己认为可读性强的图书(可多本),贴上学校专门印制的“图书漂流”专用书签,将书放到专设的漂流书架,或随意放在公共场合或直接推荐给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图书漂流。受漂者在漂流标签上填写姓名,并写上留言或读书心得;看完书后,继续把带有漂流标签的书投放到漂流书架上或公共场所,或推荐、转交给下一位书友。漂流结束,图书将归还给主人。学生带来的图书的选择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各班分组成立漂流小组,推选出组长,由组长填写好漂流书籍名称,保管并认真填写漂流记录卡。这张卡片上有以下几项内容:阅读人、阅读时间、阅读评星。这个卡片给孩子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当哪个孩子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都会去填写这个漂流记录卡,在填写的过程中,他会去看,谁曾经读过这本书。如果有要好的朋友的话,他必定会与他的朋友去交流,这样不仅给初读这本书的孩子一个“本土”引领,而且也给了曾读过这本书的孩子一个温习的机会。这张漂流卡也是一个力量的源泉。如果有哪本书上的读者比较多,那么就会给初读这本书的孩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他就会觉得这本书有这么多读者光顾,一定是一本可读的书。如果哪本书上的阅读者比较少,初读者会感到自己能捷足先登也是一种光荣。所以每本书上有这么一张小小的漂流记录卡,来记录访问的人次和对阅读内容的评价,的确是一种激励孩子读书的好方法。
在图书漂流活动中,学校在每周例会中安排十分钟“好书推荐会”。每个班级都创设了“读书留言墙”,师生共同将“好书推荐”“读书心得”等内容张贴在“留言墙”上。每月月底,进行信息汇总和评奖活动,评出“漂流之星”“读书之星”“优秀组织奖”等。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全体师生都能积极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师生均有收获与成长。
活动纷呈———让书籍为成长导航
1. 坚持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早晨10分钟,全校师生一起朗诵美文;中午30分钟,师生进行个性阅读;晚上15分钟,以日记的形式自省自警。
晨诵:每天早上学生做完早操之后的10分钟,确定为我们学校每一个学生和老师诵读的时间。全校学生集中在一起,挑选比较美的文章和段落由学生集中诵读或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聆听共享;有的时候可以是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室里,自由诵读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和段落;有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学生全员参与,每天早晨10分钟,每一个学生都来读好这10分钟,师生同读,生生同读。
午读: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利用好中午的时间,让时间过得有意义,有收获,我们安排了每天中午30分钟作为师生的个性阅读。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发挥学生在学校的最大效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3~6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写读书日记和读书笔记,由教师每周抽取时间作点评,从而不断激励学生的阅读精神和意志。
暮省:学生一天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每天回到家之后需要对自己在校一天的阅读和学习有个自省、反思、体味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暮省”。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把在学校阅读的内容和感受,给自己的父母讲一讲,表演一下,或者和父母共读一本书,然后家长在家校阅读卡上签字,带回学校交给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 每年10月份定期举行“金秋美文诵读”活动。
每年3、4月和10、11月为我校的经典诵读月,每个班级准备适合学生的美文,精心准备,在早操结束后为全体学生朗诵。
3. 成立书友小队。
在学校的3~6年级,每个班级成立5~7个“书友小队”,每个书友队人数以5~7人为宜。每个书友队设队长1名,负责小队的事务。每个书友队都有一个记录小队读书的小本子,就是这个本子记录了每个小队的成员在读书方面的所思所想。在这个本子的封面上设有小队的标签,在本子的第一页上面都记录着每个小队的队名,读书口号,小队长,小队成员一些信息。这个小本子是一种累积,只要孩子在读,本子上的书写内容就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就越大,让每个小队的孩子在拿到自己队的本子开始记忆自己所读的书时,总是爱不释手地翻翻前面的,品味自己走在书中的日子,感受丰收的喜悦。
4. 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感受读书乐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营造‘书香家庭’,不在于家庭书房的有无,也不在于家庭书橱的大小,甚至也不在于家庭藏书的多少。营造‘书香家庭’的关键在于培植家庭温馨浓郁的书香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至关重要。虽然我们学校身处农村,一部分孩子留守在家,但是我们会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孩子与家长见面或电话交流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读书能改变人生的教育理念,激发全体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此改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通过书信的形式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安排的必读书目介绍,介绍自己的阅读生活。有些家长会及时地给孩子寄来要读的书,有的甚至自己也捧起了书。因为他们要和孩子交流读书的体会。“学校的读书活动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让我和孩子都得到了进步孩子。”家长感慨地说。
5. 建立学生个人读书档案。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对策探究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农村出现了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 并将子女留在家乡由亲属照顾的儿童 (6~16岁) 。近年来,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亲子关系中断、农村学校教育不力,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根据农业部的报告,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19亿亩, 在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生产规模条件下, 仅需1.5亿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4.98亿, 剩余劳动力近3.5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大量农民进入城市, 这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户籍制度的制约和城市教育费用昂贵, 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到城里接受教育, 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 并由双方父母或者亲戚照顾, 于是农村产生了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衍生物。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地流入城市, 更多的留守儿童也被“制造”出来。农民工外出务工, 一方面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奔向小康生活;另一方面却暗含着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动, 这种变化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 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 社会的不良风气,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大量问题, 集中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不良行为、人际交往障碍、心理问题等。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素质关系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留守儿童产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
1. 家庭方面
第一, 监护人教育水平低, 缺乏教育能力。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 一般只负责儿童的吃穿。由于文化水平低, 他们对儿童的学习辅导不仅束手无策, 而且很少意识到监督学习的重要性。隔代教育的鸿沟导致儿童与祖辈缺乏心灵沟通, 难以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爷爷奶奶往往溺爱儿童, 视儿童为掌中宝, 会尽量满足儿童的要求, 造成儿童放纵的特点, 无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其他监护人觉得自己不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又不能对儿童要求太严, 否则让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想法。
第二,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17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国家的命运, 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 倒不妨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有些父母在外务工, 很少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 总是认为家庭只管孩子吃住, 学习全听老师的, 平时老师怎么吩咐, 我们就照办。甚至向孩子灌输“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孩子愿意上学就上, 不愿意就出来打工。近年来, 我国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犯罪心理学家认为, 这种情况与家庭早期教育缺失有直接联系。
2. 学校方面
第一, 农村学校资金不足。农村面临“学校少, 并且基础设施薄弱, 学生多”的状况, 农村学校往往是入不敷出, 资金紧张。农村教师工资经常拖欠导致教师流失。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扶助农村教育, 但很多政策往往难以落实。此外, 国家三令五申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但是, 往往比较关注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名牌学校或是希望工程, 部分需要资金的农村学校成为投资的空白。
第二, 教师素质低。农村教师主要是高中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 师范类学校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环境和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去任教, 导致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过剩,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农村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 平时还要体力劳动, 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注重升学率,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很少开设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 从而无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 留守儿童自身层面
第一, 儿童自制能力差。留守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 一般年龄都不大。父母外出务工, 儿童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 让父母在外放心。但在实际生活中感到力不从心, 对许多事情做还是不做、对还是不对, 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第二, 道德水平低。留守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班拉图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在社会生活中, 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可以学习他人的社会行为。留守儿童易接受新事物, 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诱惑, 因此, 留守儿童通过模仿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惯, 如上网、早恋、犯罪等。
三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对策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本应是在温暖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现实中却成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 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家庭、学校、社会必须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 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的新体制。
1. 继续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第一, 转变家长观念, 提高家长素质。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农民工进城务工, 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 却以忽视孩子的教育为代价。因此,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的时间开设专门讲座, 帮助他们纠正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树立“子不教, 父之过”的教育责任感。家长应该从自然型转向社会型, 不断补充自己, 从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 与班主任保持联系, 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这既是对孩子负责, 也是对社会负责。
第二, 监护人充分履行职责。父母在外务工, 留守儿童通常由双方父母或亲戚照顾, 这就要求监护人坚持对孩子负责, 对孩子父母负责, 充分履行其监护职责。监护人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吃穿, 而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情况, 并通过多种途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 对待留守儿童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严格要求, 严加管束, 以免误入歧途。监护人要时刻保持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 共同做好儿童的教育工作。有些监护人教育水平低、教育方法落后, 农村社区可以尝试开设监护人培训班, 使监护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改进教育方法。
2. 学校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一,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和监护人联系簿。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 并对这些儿童特别关注。班主任及时了解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 尽可能多地与儿童交流, 针对儿童问题, 做到“对症下药”, 解决儿童的困惑。如对行为不良的儿童严加管束;对缺乏家庭温暖的儿童多加关怀;对成绩差的儿童加强辅导。学校建立监护人联系簿, 设置亲情号码, 随时与监护人保持联系, 及时向家长、监护人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 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第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 有近65%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60%的儿童不愿与代养人进行交流, 还有1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其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柔弱无助、自卑、逆反心理。农村学校应配备心理辅导老师, 开设心理课程, 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 教育儿童面对现实, 树立自信, 克服自卑心理, 充满自信地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 顺利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三, 提高教师素质, 转变教育观念。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已无法满足社会转型期留守儿童的需要。因此, 学校必须改变过去用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 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素质, 如进行专门职业培训, 开展教师讲课大赛, 组织教师参观考察等。此外, 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同时把法制教育和生存教育引进课堂, 使学生入脑、入耳、入心,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发挥社会合力作用,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第一, 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互助网络。留守儿童是农村“流动的希望工程”, 针对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的现实, 政府应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出版更多的研究专著、大众读物, 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情况、先进事迹等。增加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唤起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同情, 提高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 使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留守儿童, 形成家庭、党政组织、教师群体、社区组织和政法部门关注留守儿童的互助网络。
第二, 社区深化荣辱观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各种行为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基层社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教育活动, 组织农村五老队伍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 监督网吧, 严禁留守儿童进入网吧、游戏厅、赌场等娱乐场所, 以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社区通过建立图书馆、体育场、举办文艺培训班等满足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
留守儿童, 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关乎农民工家庭和农村, 整个社会都必须肩负责任, 必须建立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平台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5)
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道德情感
衡量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高低,不仅只看他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判断,也要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道德规范。通常说来,后者更加重要,因为道德行为更能表明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水平。
一、道德情感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道德情感影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影响着儿童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生,推动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促进儿童对客观事物的了解。
(二)道德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道德情感影响着人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调节、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对于儿童来说,培养其道德情感,不仅有助于到他们的个性、道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是为他们适应社会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家庭教育对培养儿童道德情感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家们都将家庭教育看作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将家长看作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儿童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 家庭教育的先导性。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很多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重要习惯和态度,大多是在其幼年时期形成的。所以,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其幼儿期就应该得到重视。父母要把握儿童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以亲情为基础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亲情,是其他教育所没有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使得教育充满情感,更容易感化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越深厚,感化作用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3.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一个人一生,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随时都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地教育和影响着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持续的,并有一定的顺序性。父母能够根据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身心发展水平的程度,为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从而促进儿童的持续发展。
4. 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父母与子女慢慢形成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这是其他教育中所不能拥有的。同时,子女生活在父母为其提供的物质环境中,依赖于父母。子女听从父母的教导,尊重父母,与父母产生深厚的感情。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二)家庭教育对培养儿童道德情感的重要意义
1.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中关键的一环。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所培养的儿童的发展水平。古今中外,人们都异常重视家庭教育的重大作用。儿童的可塑性最大,如果早期家庭教育良好,能够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有利儿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
2.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以自己的崇高品质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孩子的言行举止,通常表现出他所接受何种的家庭教育。这充分强调了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3.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全面、深刻而持久。
家庭作为儿童最初接受教育的场所,对儿童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从小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中,孩子长大了也会具有同情心,能够关心体谅他人。相反,如果是生活在破碎而不幸的家庭,只会让孩子自卑,更有甚者,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正如美国学者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三、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
良好的道德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而且还有利于其修身养性和文化学习。儿童的道德情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取决于他们后天所生活的环境。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进行文学与艺术的陶冶
掌握正确的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激发儿童道德情感的关键。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为培养儿童形成良好性格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我们要求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就要刻苦勤奋。在家庭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
(四)参与实践,重视行为训练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是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途径。道德情感不仅仅只是表面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发生。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德育场景,让孩子亲身参与其中。所以家长要给儿童提供机会,重视行为训练。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张松德.激发道德情感与投身道德实践辩证统一——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J].道德与文明.2008(4).
[4]肖详.论道德情感与感动教育.(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1期.
儿童道德 篇11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缺位
1.亲情关系失调
我们把留守儿童受监护的类型大致分为隔代监护 、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三种。这三种监护类型基本上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精神和道德教育往往被他们理所应当地忽视。然而,留守儿童在“留守期”大都处于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他们特别需要监护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所以,父母无可奈何地远离和监护人情感传递的不足是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缺失,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重大因素。
2.榜样作用苍白
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需要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必要的引导。然而,父母遠隔家乡,很难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充分地教育和引导,对孩子所作出的楷模作用可以说基本上为零。另一方面,监护人大多数为长辈级人物,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观念比较落后,而且年龄较大,因此,他们大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经常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足够了,换句话说,他们不管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督和教育责任,所以,榜样作用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犹如“看天书”。
3.教育内容 “曲解”
当代留守儿童的父母有时因为自己在外打工受到不公平待遇,会在对孩子教育和要求上发生改变,不再以诚实、勤劳来要求和教育孩子,而是要他们适应社会世俗,甚至以“老实会吃亏”为警戒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来实施的,没有交给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监护人对孩子所传递的知识和教育也是依附在他们对待孩子的行为之中。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
1.教育理念落后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中,在学校看来,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才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生命价值在他们看来却犹如草芥。因此,这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即成绩越好的学生就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爱”圈里渐渐消失。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激情就被这种残忍的理念扼杀在无形之中。
2.教育管理畏难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大多缺乏有效的家庭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相对调皮和难以管教。然而,学校和教师面对他们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的害怕惹麻烦,听之任之,不敢多管;有的尽管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却把责任推给了家庭,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这样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是很难解决的,从而缺乏管理的信心。
3.德育工作迷失
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的学习,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我们把这种学习叫做道德,叫做虔信,有了它,我们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就接近了上帝本身。” 可见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学校依然对新课改所强调的德育持冷漠态度,依旧操守传统的智育至上理念,对德育工作抱迷茫态度,甚至流于形式,使得原本在家庭未能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留守儿童在学校依然“无人问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以此为总体思路,在实践中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当然它也就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力量。为了使“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整个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要实施了“特殊关爱”工程。其主要做法是:
1、以“特别关爱”为主题。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袋,关注“留守”儿童的每一个需要,并切实解决,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心理真空与断层。
2、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探亲和春节休假的时机,举办“留守”儿童“家校联谊会”,与家长充分讨论与交流,探索家校“合力模式”的基本途径和做法。同时,建立家校热线、举办祖父母“孙子教育培训班”。
3、学校、教师、同学多管齐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现状及成长历程,学校有专人负责记录和管理,建立有“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实行教师“家长代理制”,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任务切实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像父母一样呵护、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沐浴到父母般的爱。同时,学校特别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建立温馨、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积极发动其他学生在学业上、思想上、心理上结对帮扶“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4、创设校本课程。学校根据当地学生的传统和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存教育,强化“留守”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抵御诱惑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切实办好心理咨询室,将“心灵对话”专题做好,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让他们掌握解决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方法。
5、学校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在考评体系中降低“分数”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开展体卫艺活动在考核中的比重。通过体卫艺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
(二)、构建适合“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的有利条件,力求在改变家长双方外出方式和沟通交流方式上有所作为。作为学校,就要避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一定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依据调查结果逐一对家长双方都打算外出的家长做好细想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母亲的”出行率“,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在沟通交流方式上,要把握好时间,原则上每两周沟通交流一次;在交流内容上,父母最好不要只谈生活,应该询问、了解其学习、心理、身体有情诸方面的情况,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尽最大可能消除孩子的无助感和孤独感,并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常回家看看”;在沟通方式上,可以使用电话加书信的方式进行。而以上这一切,学校可以在家长外出前举办“家长联谊会”,将以上知识讲授给家长。必须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其他人永远无法替代的。
(三)、注重社会教育。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在校时间上,班主任要主动联系其邻居、社区以及当地的妇联、工会等社会基层组织,切实形成合力关心“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儿童道德 篇1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 心理问题突出, 性格偏激。
儿童时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感受不到家庭的呵护与关爱, 缺乏父母的正确指导与管教, 享受不到同龄人所拥有的父母之爱, 因此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自卑心理严重、脾气暴躁、自律能力较差、易冲动、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等特点, 有些甚至还对父母、家人、社会有敌对情绪。
(二) 学习能力低下, 缺乏约束。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对教育有心无力, 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思想不端正, 缺乏自我约束, 认识不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应付了事的现象。根据调查, 学习成绩一般和很差的留守儿童占69%, 良好的占19%, 优秀的占12%。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社会中诸如“读书无用论”、“教育无用论”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以致他们在学习方面, 动力不足, 积极性不高, 不思进取, 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 道德教育缺失, 出现脱节。
儿童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将社会道德标准内化成自我道德要求的重要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监管的缺位, 导致道德教育只能依靠学校完成, 但是大部分的学校, 片面追求升学率, “重智育轻德育”, 流于形式, 将德育课搁置一边, 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道德判断不清晰、模糊, 产生脱节, 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
(四) 法制意识淡薄, 监管乏力。
近年来, 留守儿童违法事件呈上升趋势, 本身农村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加之由于学校和监护人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 对留守儿童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出现了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而受到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和越轨行为的影响, 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 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原因分析
(一) 家庭关系松散, 成长缺乏亲情的抚慰。
由于儿童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 各个方面还不成熟, 需要和父母经常交流, 父母在这关键时期承担着重要角色, 是临时监护人无法替代的。临时监护人受制于年龄、文化、时间和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往往无暇顾及留守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 使得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有了烦恼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或放任状态”
(二) 德育教育匮乏, 成长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义务教育阶段, 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便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有升学压力, 学校普遍重视学生智育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也相对保守和被动, 学习时间大部分被考试科目所占据, 而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时间甚少;其次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陈旧、僵化, 脱离青少年的实际。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因此也就无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三) 不良因素影响, 成长环境亟待改善。
部分农村存在着崇尚金钱万能等不良风气, 某些人认为“读书无用”, 受这种观念和家长一些不良言行的影响, 一些留守的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 只想和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挣钱, 学习成绩下降, 无心向学。随着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特别是网吧等娱乐场所进入乡村, 个别网吧, 由于监管的疏失和利益的驱使,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加上未成年人自制力又较差, 往往沉溺于网络游戏, 不能自拔, 而这些网络游戏中有些充斥着色情、暴力, 使他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终日寄情于虚拟世界, 往往会把网络游戏中的情形带回到现实世界, 导致一些违法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 巩固基础功能。
一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提升监护人素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取代的, 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家长尽量为了孩子可选择较近的地方务工, 或是一方留在家里方便照顾孩子。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 监护人的素质和意识都亟待提高, 成立家长学校, 对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传授科学教育方法, 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二是积极创造条件, 把握儿童思想动态。父母要经常与班主任沟通, 了解孩子生活和思想状况, 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书信等形式, 与孩子交流沟通, 积极引导孩子。学校利用专门的亲情热线、视频通话等手段, 鼓励孩子多与父母聊天、谈心, 增进感情, 尽量做到每半个月与交流一次, 把握孩子思想动态, 积极配合老师, 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防止出现真空现象, 代理家长进行监管。由于部分临时监护人年事已高或自身责任心不强, 监护不力, 让孩子处于无人监护的状况, 放任自流, 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社区组织热心的退休人员、志愿者充当代理家长, 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健康成长。
(二)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加强主导功能。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德育教育。通过各式主题活动开展, 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及内容, 打造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德育课堂。开展主题班会、读书会、课外实践等途径,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教化, 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标、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等。二是加强管理机制, 畅通信息渠道。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 班主任每月填写, 实行动态跟踪,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 性格特点, 开展教育。定期与家长、监护人沟通、反馈, 让父母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 密切父母与孩子的联系。三是开展心理咨询, 关注儿童成长。建立心理咨询室, 配备心理咨询老师, 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为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开展相应的心理讲座, 进行心理疏导, 以生动的事例讲解,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留守现象、亲子关系和学业成长, 同时进行自尊、自爱、自护等培训, 让孩子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发挥辅助功能。
一是政府出台政策, 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取消户籍限制, 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 不再留守。落实农村学校经费保障, 增加硬件投入, 翻新校舍, 改善住宿, 增加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等文化娱乐设施,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实施营养厨房工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发动社会各界, 开展志愿活动。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 征集爱心志愿者, 形成社会合力, 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利用周末及节假日, 开展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活动, 进行一对一学业辅导, 亲情陪护, 自护教育,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利用寒暑假, 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激励孩子成长成才。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营造良好氛围。联动社区、派出所、文化执法大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清理查缴文化垃圾, 查处整顿黑网吧、彩票投注站、歌舞娱乐场所, 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配备校警、校车, 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军为, 丁成际.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 2010
[2].肖丽华, 李雅兴.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儿童道德】推荐阅读: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09-11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11-02
道德建设与道德追求10-17
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09-27
道德道德品质与公民09-07
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08-08
文明道德演讲稿:道德一论05-15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06-25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加强道德实践05-25
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小养成道德好习惯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