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方法

2024-06-25

道德方法(共12篇)

道德方法 篇1

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道德实践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 对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提高教师道德品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 师德评价适宜于采用教师自评、社会舆论的评价、学生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下面对这些基本的方法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教师自我评价

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人必先正己, 教师道德评价可以从自我评价开始, 如果每个教师首先搞好自身的评价, 就能促进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统一, 就能提高教师道德评价的水平, 实现教风、校风、学风一直到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

什么是师德的自我评价?教师将自我的职业道德行为与既定的师德规范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活动。在教师的自我师评价中, 评价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 这种评价是在教师内心进行的, 它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自觉性, 它通过对教师行为的肯定, 是教师在心里上感到快慰和满足, 鼓励自己坚持教师道德信念, 也就是中国传统伦理所说的“谨乎其外”, 且“养乎其内”。因此, 自我评价要比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深刻、持久得多。

教师自评可以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和认识自己;二是通过与同行的对比来评价自己;三是通过自我分析来评价自己。当然, 这三种方式都有可能得出一些不准确的结论, 原因是主观性强, 客观性差, 易出现评价过高或过低现象, 因而在教师自评中出现误差同样是难免的。我们必须对教师自评做科学的指导, 来达到自评的目的。

二、社会舆论的评价

社会舆论简称舆论, 是指生活在一定环境的群体对社会生活的事物和现象所表达的某种倾向性态度。社会舆论是教师道德评价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量。它以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标准, 对教师道德行为和有普遍影响的教师道德事件和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评价, 形成带有明确倾向的共同看法, 从而对教师道德建设施加有力的影响。所以, 社会舆论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精神力量, 是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 对于利于教师道德的行为或品质给予赞扬, 对于不利于教师道德的行为或品质给予鞭笞, 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关键, 以促进教师道德建设, 为构建和谐教育服务。

三、学生评价

学生既是教师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师道德行为的最直接判断者。在学校和社会中, 每个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对教师道德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道德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 、观察的直觉性。

因为老师的仪表风度和言行举止完全暴露在学生面前, 于是, 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 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教师评价。

(二) 、结论的印象性。学生对老师的观察, 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 直接给老师下结论:好、不好、差和太差等。

(三) 、感情的直接性。

学生有了对老师的评价后, 会很直观的表现在与老师的感情的相容或不相容, 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接受或抵触。

学生评价可以问卷调查与座谈会两种形式进行。问卷必须要设计得科学合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成人尚有一定距离。因此, 学生对教师评价必须合理引导。

学生座谈会一般是用来深入了解学生对某位教师较为集中的意见, 这样能更有针对性的向教师提出改进措施。有关研究表明, 学生评价是可靠的, 对教师的日常师德表现尤其如此。由于一个教师的师德状况在与学生的关系中表现的最清晰和最透明。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评价教师受到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影响, 对其结果要具体分析。

因此,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处处起表率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这就是说:道德规范最大的作用在责求自己, 其次才是要求别人。“身教重于言教”可谓历久弥新。教师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亲其师, 信其道。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推动和谐教育的实施。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 和谐社会乃是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通过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一种有利于满足于人的需要, 促进人的发展的具有良好道德关系和和精神氛围的社会。由此而论, 通过教师自我评价、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学生评价, 形成对教师道德建设的价值认同, 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实现构建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

摘要:教师道德评价方法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教师自我评价、社会舆论评价和学生评价等。通过这些评价方法, 使教师道德由“他律”内化为“自律”, 到达构建和谐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教师道德,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兆明, 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3

[2]杰普莉茨卡娅.教育史讲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58:375

道德方法 篇2

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总之,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目的是能培养出更多思想道德好、素质高的人才,使其能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目前,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应积极分析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

一、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更加满足大专学生的价值取向,信息传递更加便捷、高效,更容易获得大专学生的欢迎,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大专学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都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专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对思想道德教育存有偏见,将思想道德教育看作是单纯的说教,与将来的工作没有联系,没有认识到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

大专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于本科学生还比较薄弱,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不强,思想认识比较肤浅,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此外,大专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大专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就业时,相对于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容易受到“歧视”,这会给大专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大专学生不能科学、冷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过激、极端的行为,与道德理性相背离。

二、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1.建立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为了更好地加强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建立学校、社会以及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当前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努力。在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争取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发挥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对于社会,应严厉打击一些犯罪行为,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大专学生的影响,积极宣传典型事迹,传递正能量,为大专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2.加强课堂的德育作用

在对大专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还应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专业,需要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根据大专学生学习的特点,简化不必要的课程,降低一些课程的难度,使其满足大专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规律。同时,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思想道德好的教师队伍来辅助大专学生的成长。由于大专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心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给大专学生外,还需要为大专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教师在与大专学生沟通过程中需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能够认真反思,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为了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努力为大专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大专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环境建设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就是学校要注重为大专学生打造富有特点和个性的校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软环境上,学校应提倡文化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沉淀。通过完善各项规整制度,引导大专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弘扬良好的校园风气,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在整洁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大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4.加强优秀大专学生的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专院校的学生在思想认识、行为等方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主体意识不强,同龄人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大专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十分相近,并且彼此间容易产生认同感。因此,教师应善于培养和发现优秀的大专学生,通过这些优秀大专学生的榜样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专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当前,大专院校应注重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大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作用,引导大专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璐.关于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23):207.

[2]向赤霞.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当前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2,(34):534.

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篇4

关键词:教师,道德修养,途径,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 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 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 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 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 才能辨别善恶、是非, 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 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 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 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 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 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 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 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 鼓励自己, 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 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 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 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2 参加社会实践, 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 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 从教师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 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 才能辨别善与恶习, 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 脱离实践去修养, 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2.1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 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 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 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 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 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2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 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 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 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 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取长补短, 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 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 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 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 看得见、摸得着, 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2.3 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

把教学当事业乐多, 把教学当职业苦多。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时代, 教师的地位空前提高。教师的职业非常稳定, 可以是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么, 教师这一行, 可以感受哪些幸福呢?

首先, 是育人的幸福。

古人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不亦乐乎?”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的学子,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勃发, 青春的活力和成长的魅力。我们在三尺讲台书写精彩人生, 看着通过我们的辛勤工作, 诲人不倦, 学生一天天进步、成长, 象园丁看着初春的花朵一日艳于一日, 象农人听着初秋玉米的拔节声一夜强于一夜, 不亦乐乎?我们从学生成才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生命燃烧的光亮和价值, 这是教师独有的一份幸福。我们从学生的一封封来信, 一张张节日贺卡, 一声声感激和祝福中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幸福。让我们从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而伟大。

其次, 是研究的幸福。

当你投入工作, 倾心工作, 为提高效率而想方设法时, 你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进而分析这些问题, 最后解决掉这些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单调, 乏味的。只要你钻进去了, 你就可以感受到思考的充实, 解决掉问题的成就, 提高了教育效果的绩效, 以及个人进步的收获。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界的许多名师都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思考、研究, 在幸福工作的过程中成长为名师的。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大家都是这样。我们生活在一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 校本教研越来越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积极投身教学研究, 在提高自己工作成效的同时, 享受研究的幸福。

第三, 是发展的幸福。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篇5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

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总结

道德方法 篇6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测验;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4-0012-04

自从1930年皮亚杰首开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先河以来,道德判断一直是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研究的焦点课题。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并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成熟就是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转换。到1950年,科尔伯格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开发了道德判断访谈方法,继而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乔治·林德在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认知理论及其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逐步建立起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这一理论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基本原理

林德始终认可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能力的最初定义,即“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原则,对哪些是道德的进行决策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根据这些判断付诸行为的能力”。[1]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不仅要有道德原则,更需要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人们在充分考虑自己心中所内化了的道德准则或道德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而作出较好的道德判断并将其付诸行动。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已越来越多地被证明是道德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林德展开了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

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主要包括道德双面模型和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平行论两个方面。

(一)道德双面模型

对个体道德的描述必须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判断某个行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还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个体行为中去。因此,林德认为,道德判断能力更多地可以被看成是将正确的道德意图付诸道德行动的纽带(参见图1)。[2]

道德情感被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态度。道德态度展现出了个体的道德视角,从科尔伯格的六个道德阶段的描述看,也正好表现出了六种不同层面的道德视角,并用来定义个体的道德情感。因此,在林德看来,科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是带有递进发展关系的道德情感趋向。

道德认知,即道德判断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坚持各种道德情感,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判断的能力。林德指出,个体的这种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大致会经历“非道德阶段”“模仿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四个阶段。

在非道德阶段,个体还没有任何道德观念,不关注事物的对错,缺乏道德敏感性。进入模仿阶段,个体能够刻意地去模仿道德语言,但是并没有道德行为上的实践。而到他律阶段,个体的行为已经能够遵从某种道德观念,但是并不理解其意义,他们的行为通常遵循非此即彼的极端道德规则,道德观念还未被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律令,其行为更多是受到外部权威的影响。发展到自律阶段,个体能够整合各种道德观念,经过理性思考,作出符合自己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判断,并且其道德行为既能兼顾到抽象的道德原则,又能考虑到具体的道德情境,从而成为一个自律的道德个体。[3]

(二)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平行论

如前所述,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能使其获得更高阶段的道德观点和视角,而道德观点和视角的更新进步,又能促使个体道德推理发展到更高阶段。

但是,林德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中,教育干预介入后,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高相关性明显地被弱化。林德发现,个体的态度较易在短时间内变化,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道德观念和态度并不会主动转化为道德行为,实验也证明,只有当个体同时具备较高的道德视角和道德判断能力时,他才有可能做出道德的行为。因此,相比较而言,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程度似乎更大于与道德态度的相关程度。

二、道德判断测验的方法创新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林德创造性地开发了“道德判断测验”(Moral Judgment Test, 简称MJT)。经过不断修订完善,直到2009年最新版本出炉,[4]用以同时测量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从而更加全面地考量儿童道德行为与发展的真实状况。

(一)道德判断测验的内容构成

标准的道德判断测验包括两个故事:一个是“工厂风波”,来自于歌剧情节;另一个是“医生困境”,取自于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两个故事都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两难情境,并且主人公的行为是确定的。测验邀请被试首先分别评价主人公决定的对错,接着评判六个赞赏性观点和六个反对性观点,每个观点都代表一种不同的道德取向。这样,道德判断测验就包含2(两个两难故事)×2(两种相反立场)×6(六种道德取向)总共24个争议观点。在测验中,对于每一个两难故事,被试都要在一份从“坚决反对”到“完全同意”的九级量表上进行选择,作出12个评判,最后根据每个评判的权重计算出被试的得分。

(二)道德判断测验的计分构成

道德判断测验的计分由两部分组成,即道德认知分和道德情感分。

1.道德认知分

道德判断测验计分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道德判断能力分(Competent score),简称能力指数(the C-index)。在道德判断测验中,道德判断能力是个体根据内心的道德原则而对两难问题中的正反观点作出评判的能力。因此,这里的能力指数反映的是被试道德判断能力等级。能力指数的计分在1到100之间。林德在对大量被试样本进行分析后认为,道德能力的发展通常可以分为“初级阶段”“拒绝阶段”“高级阶段”和“最高阶段”。初级阶段即最初阶段,个体对不同的论点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分力,其判断的唯一标准仅仅是这些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立场一致,能否用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到拒绝阶段,个体道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开始拒绝一些较低阶段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是支持自己的立场的。逐渐地,道德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个体开始发现,一些观点尽管和自己的立场并不一致,仍然有其可以接受的地方。最后,道德发展到最高阶段,个体能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与自己立场一致和相反的两种观点。在上述发展过程中,判断能力指数由0逐渐增大至100。

2.道德情感分

关于道德情感方面的指标,在道德判断测验中主要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加以评定。由于测验中包含两个故事,每个故事在六个阶段上都有正反两个观点,因此整个测验中每个阶段都有四个观点。道德判断测验要求被试通过在一个从-4(坚决反对)到4(完全同意)的九级量表上打分来表示他对每个观点拒绝或接受的程度,因此每个阶段的分数被相加后的范围值为-16至16。道德情感分包含了代表六个阶段的六个数字,而这六个数字能反映出个体最偏向哪一个阶段,最不认同哪一个阶段。

虽然在道德推理中,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存在着高相关,但研究却发现未必如此。有很多个体虽然获得了较高的道德情感分数,倾向于赞同较高阶段的道德观点,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一定具有较高的道德推理能力。如一个人可以认同普遍的公正原则,这意味着他有一个很高的情感分,但是他可能无法在任何时候都使用它们——尤其当他在评判一个相反的道德立场时,这意味着他有一个较低的认知分。或者如一个人认同的是一种狭隘的道德原则,这意味着他的一个情感分较低,但是他却可以在评判相左的道德观点时表现出一致性,这意味着他的认知分很高。因此,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时,需要统合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这两方面来加以考虑。[5]

(三)道德判断测验的评估指标

验证道德判断测验效度的指标包括分析指标和实证指标。分析指标包括专家基于一系列严格的理论假设对测验项目的检验,对道德判断测验中的论点给出理论充分性的证明,以及被试对测验理解的分析。尤其在对跨文化道德判断测验的修订中,为了保证被试对测试题目语义理解无偏差,通常会按照以下三点来做:外文版本的作者一般情况下要精通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和林德的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对测验不仅逐字逐句,而且要对照理论本身进行翻译;绝大部分作者是采用回译(re-translation)的方法来确保语义效度;同时邀请精通两种语言的道德研究专家对翻译的测验项目提出意见。而实证指标,即理论效度指标,则需要满足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林德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四个严格的效度标准:偏好的顺序性(preference hierarchy)、准简单结构(quasi-simplex structure)、认知-情感平行论(cognitive-affective parallelism)和教育的相关性(correlation with education)。林德等人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几乎所有道德判断测验研究结果都佐证了上述四个指标。

三、对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启示

林德的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不但为我们深化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创新了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这就为我国道德教育的研究与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从引进到创新

林德作为德国人,在学习借鉴美国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中,从道德的认知视域扩展到了道德的情感维度,进而创造性地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而反观以往我国关于西方德育理论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多为文献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国外的德育理论或德育模式。不同文化的民族,其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必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直接或间接引进国外的理论或方法,必将遭遇本土文化的不适甚或抵抗等困难。

林德理论的创新性理路无疑启发我们,关于国外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走向引进基础上的借鉴创新之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厘清中外道德发展与教育的基本历程,在对国外理论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而回归本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二)从规范到科学

林德继承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传统,通过实证研究,创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道德发展理论的进化历程表明,促进理论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催化剂并不是理论自身的精湛绝伦、无懈可击,而是对研究方法的不断探索和革新,从而使得理论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更新与进步。这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开发与推广实证研究范式,努力开创我国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的经验规范与科学实证共生的新局面,促进量化和质性研究的整合,同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为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注入更大的活力。

(三)从知识传递到情境体验

关于道德教育,人们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就是道德可不可教。而目前,我国关于道德教育的认识基本上是一种传统认识论立场,把知识作为道德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走的是一条通过知识教学促进道德提升的知识化路径。而现实对这一路径的回馈是普遍的道德滑坡、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等问题。人们已经痛切地认识到我国德育的弊病,“首先是知识化路线,这种知性德育把学生的真实生活片面化为追求知识的单一活动。”[6]

而林德等在学校实践中所践行的康斯坦茨道德两难讨论法,通过采用“半真实的两难故事”和“反思提问”的有效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充分投入到模拟的典型道德两难情境中,触动内心深处真实的道德判断与选择体验,并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以分享和深化这样的体验。因此,林德在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创新带给学校教育的启发是,增强道德教育的情境性和体验性,创新生活化的德育课程,建构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实施互动性的德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Kohlberg,L. Development of Moral Character and Moral Ideology[M].New York : Russel Sage Foundation,1964:381-431.

[2]Lind,G.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Moral Judgment Competence-A Dual Aspect Theory[M].NJ:Hampton Press,2004.

[3]Lind,G.The Moral Judgment Test:Comments on Villegas’Critique[J]. Psychological Reports,2006,98:580-584.

[4]Lind,G.The Moral Judgment Test(MJT)[C/OL]//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Utrecht,the Netherlands,July 2-4,2009; Symposium:Measuring moral Development Efficiently and Adequately[2011-09-26].http://www.uni-konstanz.de/ag-moral/mut/mjt-engl.htm..

[5]Fasko,D.Jr.,Willis,W.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Mor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M].NJ: Hampton Press,2008:185-220.

[6]段鸿、姚君、刘次林.德育理论走向实践——第19届全国德育年会综述[J]. 中小学德育, 2011(1): 95-96.

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方法初探 篇7

1 科学道德及科学道德问题

“道德”一词源于《道德经》, “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 “德”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 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 也具体表现为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 科学道德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科学的理解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道德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 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其主要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 过分看重短期目标, 急功近利;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 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 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 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 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公民科学素质不高, 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的发生。科学道德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 导致科技资源低效使用, 甚至引发腐败行为。

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道德问题的出现, 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 这就要求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天起就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 摒弃学术不端行为, 牢牢恪守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的基本规范。

2 研究生常见的科学道德问题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 研究生常见的科学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8 种类型: (1) 捏造数据或结果, 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2)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 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 (3) 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抄袭他人作品等; (4) 成果、学术论文一稿多投; (5) 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6) 发表学术论文时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署名, 或未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标注资助基金项目; (7) 虚开或篡改发表文章接收函, 虚开实验经费发票; (8) 伪造导师或专家推荐信及其他评定意见, 伪造导师、领导或专家签名。 其中又以 (1) 、 (2) 、 (3) 最为多见。

3 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方法

3.1 教育引导, 营造氛围

目前,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发现, 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了解, 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过科研道德知识。由此可见, 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势在必行。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发挥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组织的作用, 努力营造境界高尚、底蕴深厚、激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

3.1.1 开设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将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 明确科学道德培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强化研究生对科学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开设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相关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相关科学道德各级文件的解读、古今中外科学道德典范、科学道德问题事件分析及学术论文科学性探讨等。

3.1.2 举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系列讲座围绕“科学道德”这一主题, 从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科研伦理、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楷模等方面着手, 聘请国内资深专家定期举办讲座, 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道德楷模, 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讲座结束后, 就讲座内容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并要求研究生上交书面交流心得。

3.1.3 组织开展与科学道德问题相关的主题辩论会要求正反两方研究生全面收集资料, 突出良好的科学道德修养对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及科学道德问题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危害, 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研究生严格自律, 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

3.1.4 充分发挥导师的模范作用导师在研究生求学过程中扮演了诸多角色, 导师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及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研究生。这就要求导师严谨求实、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营造诚信和创新的科研环境。

3.2 完善制度, 科学监管

对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教育通常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尚未引起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足够重视, 多未形成成文的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研究生科学道德管理规范与监督制度是研究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主动自律的关键。近年来, 我国科协先后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术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使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有据可依、有纲可循。

3.2.1 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 制订和完善科研行为规范, 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 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教育, 加强导师师德教育, 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3.2.2编写《科学道德宣讲读本》《科学道德宣讲读本》以当前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科学道德建设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 作为研究生的学习资料, 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 同时有助于指导研究生遵守科研活动中的科研规范。

3.2.3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 完善记录机制, 内容包括研究生本人承诺书、研究生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基于诚信档案, 对研究生诚信状况按级别进行科学分类, 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 成立相应的研究生诚信评估部门, 构建诚信测评体系。

3.2.4 改革考评制度, 做到奖惩分明改革现行的考核评价、评估与奖励制度, 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将科学道德评价纳入考评范围, 并予以量化, 加大权重,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防范和查处不端行为的力度, 明确奖惩办法, 对违背科学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分、取消资格等处罚。

3.2.5 成立监督机构, 加大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或学生组织, 制订监督条例与办法, 重视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合法而有效的监督手段, 增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威慑力。对查证属实的不端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 使违规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教育和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 有助于研究生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摘要:从科学道德的含义入手, 总结研究生存在的主要科学道德问题, 指出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系列讲座、组织主题辩论会、发挥导师的模范作用来教育引导研究生, 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学道德环境, 同时应制订规范、建立诚信档案、改革考评制度、成立监督机构来科学监管, 方能使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自律, 从而更好地完成科学任务, 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篇8

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要有恰当、有力的途径和方法, 使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只能从外界输入

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它不可能自发形成,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经过无产阶级长期总结形成的, 所以只有经过传播、教育和思想工作才能使受教育者所掌握。因此, 当前应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观点和系统理论的灌输上。与此同时, 要把基本观点的灌输与培养道德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结合起来, 教给少年儿童观察、分析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方法。在对学生灌输的同时, 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使少年儿童在当今各种思潮和观点大量涌入时能独立判断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与行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光靠灌输, 在校园里坐而论道, 必须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关心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即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与行相结合的途径。

三、从实际出发, 坚持正确教育

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觉悟程度的个性差异, 接受教育能力的高低各异及个性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的客观实际, 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应该分层次进行。例如, 对小学生和中学生, 就要抓住“最佳年龄期”, 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即使对同一层次的教育对象, 也应重视个性发展的特殊性, 针对不同的思想特点和心理活动, 有的放矢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法。

坚持正面教育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育者既要向学生耐心地讲清道理, 又要通过人和事, 有说服力的分析, 循循善诱, 防止简单空洞的说教, 使学生自觉提高认识, 口服心更服。

2. 既要运用英雄模范人物和身边好人好事的榜样力量, 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同时, 自我教育, 扬长避短, 也是进行正面教育的途径。

3.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手段, 教育才是目的, 批评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要注意启发学生自我批评, 引起思想矛盾的斗争, 才能起决定作用, 收到好的效果。教师作为批评者, 必须形象端正, 为人师表, 批评才有说服力。身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批评, 要注意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现代企业职工道德教育方法研究 篇9

一、突出一个“贤”字, 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员工个人品德

“四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其外延由大到小, 内涵由浅到深, 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个人品德是其基础和起点, 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则是个人品德的外化与扩大, 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才能由己及人, 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它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各个方面, 因此企业要将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体的“贤”字作为其核心, 引导和教育员工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一要营造学习氛围。 为了提升员工个人品德, 引导员工一心向“贤”, 为员工购买《增广贤文》《论语》等传统典籍;印制并下发《道德与素养》《传统文化经典格言》等学习读本;精心挑选《父亲》《母亲》《感恩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孝亲敬老与爱国红歌, 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员工手中;购买了《和谐拯救危机》《感恩责任忠诚》等视频光盘, 在网上下载了许多员工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故事片播放;定期开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讲堂, 专门聘请知名人士讲解《弟子规》;创建了道德广场等教育特色鲜明的活动场所;还投入大量精力, 对上至《四书 》《五经 》, 下至各个时代的文豪巨擘的著作进行了详细的查阅, 从中摘选出励志、修身、处世等方面的至理名言, 全面点缀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使员工时时刻刻能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要完善学习方法。 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 企业要结合实际,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逐步形成特色学习方法, 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枯燥呆板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 进入到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综合性学习阶段, 将学习同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同现代化企业制度紧密地结合起来, 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使员工的各项素质得到提升, 为“四德”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一个“和”字, 以特色亲情教育提升员工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其核心为“和睦”。 因此, 从员工的人身安全入手, 紧紧围绕“和”字创新工作方法, 开展一系列特色亲情教育活动。

在孝老敬亲方面。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一个“孝”字道尽了几千年来国人对家庭、对亲人的真挚感情。 为了推广孝文化, 需要精心制作母子传情卡, 在母亲节时, 连同礼物一起由员工交给其母亲;在员工双亲生日当天, 员工可带薪休假, 与父母共度生日;开展优秀事迹专题报告会、巡回演讲、“学习道德楷模、争做文明员工”等一系列活动, 大力宣扬模范人物的事迹, 营造浓郁的孝老敬亲氛围。

在夫妻和谐方面。 夫妻和谐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 员工夫妻之间的和谐尤为重视。 围绕安全生产, 开展夫妻安全承诺、夫妻安全论坛、夫妻同唱安全歌等活动, 在做好“二道防线”工作的同时, 极大地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开展“矿嫂井下把夫探”活动, 组织不同员工的妻子到井下一线切实感受丈夫工作的艰辛;举办夫妻亲情晚会, 让夫妻面对面诉说对方的辛劳与优点, 感受夫妻和谐对家庭的重要性;在入井口制作了夫妻笑脸墙, 让员工带着甜蜜和温馨安全生产、愉快工作等等。

在家庭和睦方面。 家庭和睦是幸福家庭的起点。 企业要开展个人、家庭、企业三者关系的大讨论活动, 让员工理清三者关系, 提升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 同时, 开展亲情寄语活动, 将员工对家人的承诺、父母对儿子的嘱托、妻子对丈夫的叮咛、儿女对父亲的期盼等连同全家福照片汇集到一起, 整理成册, 建立起了亲情档案;开展员工家庭论坛活动, 以家为单位共诉亲情, 通话安全;开展节日共联欢活动, 在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国际家庭日等节假日期间, 邀请员工家人到企业共度节日, 并为其献上精彩的娱乐节目。 此外, 还以家庭、亲情和安全生产为题材, 拍摄安全教育片, 极大地提升了职工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 打下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三、固化一个“诚”字, 以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员工职业道德

诚是诚信, 是个人品德之于工作岗位的体现, 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要求员工以诚立身, 诚挚待人, 以诚兴业。 通过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关心员工疾苦及其情绪和感受, 以“诚”待员工, 激励员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一是创造公平公正的从业环境。 企业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办企理念, 重视和关爱自己的员工, 把人人都看做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合理用人, 让合适的人做适宜的事, 为大家提供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 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从业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效能。 特别是对于特殊群体, 让他们与正式工同工同酬, 只论贡献, 不讲身份, 一些贡献突出的还被提升为班组长, 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要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 广泛开展了各项诚信教育活动, 推广“矿荣我荣, 矿衰我耻”理念。 全矿干部员工要逐级签订安全承诺, 领导干部签订廉洁承诺;定期召开廉洁从业大会, 举办廉政讲堂;以管理干部调整为契机进行廉政谈话;鼓励爱岗敬业、安全生产, 每季开展行业无“三违”员工抽奖活动, 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爱岗敬业、认真工作的积极性。

四、扩展一个“善”字, 以公益活动提升员工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方面, 其核心是“善”, 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周围的一切, 涉及广泛。 为全面提升员工社会公德意识, 企业要努力拓展工作思路, 通过三个“把握住”, 倡导各类公益活动, 教人向善。

一是要把握住专题节日的公益活动。 每逢专题节日, 企业要开展相应的公益活动, 如在世界卫生日, 与医院联合到周边村落义诊;在国际环境日, 到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在全国助残日开展助残活动;在植树节到公园义务植树;在儿童节、教师节慰问学生、老师等等, 进一步强化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二是要把握住重要时间节点的公益活动。 如佳节来临之际到周边的困难家庭走访慰问, 送去米、面、油等物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寒门学子, 节后返校前为寒门学子送去返程车票;严冬来临之际向困难地区捐助御寒衣物等, 真正让职工体会到企业的温暖, 做到让职工暖心, 传递爱心。

三是要把握住各类便于日常开展的公益活动。 将学雷锋活动、节能减排宣教、“关爱环境、关注生活”宣讲等公益活动日常化、制度化, 形成了长效机制, 并创新开展了“一日一元捐”活动作为日常公益活动和困难帮扶基金,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提升职工的社会责任心。

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 企业更是如此。 只有真正把职工的道德教育纳入制度化, 突出创新性, 职工的综合素质才会明显提升, 企业的软实力才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王哲, 王萍.道德讲堂与城市文明———常州“道德讲堂”的实践模式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J].世纪桥, 2011 (11) .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析 篇10

如何让大学生自觉遵循网络道德规范, 提高网络道德水平?一般来说, 道德教育往往经历着从道德意识层面向道德实践层面渗透的过程, 只有当被教育者内在的道德意识真正有了提高, 外在的道德行为才会表现得合乎规范, 这一点同样适合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积极稳妥地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就需要从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层面出发, 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自控三个方面出发,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最终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符合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一、深化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教育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倡导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指出, 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知因素。一个人要自觉地按照某种规范去行为和决策, 必须首先对这些道德规范有所认识, 形成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只有这样, 他才能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这一观点明示我们,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网络道德是当前大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首先要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概念, 纠正错误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高他们对网络道德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 现阶段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的认知状况令人担忧。许多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比较模糊, 他们大多认为网络道德是虚拟的, 对网上行为的规范与否持无所谓的态度。还有部分大学生有一些错误的观念, 认为黑客是神秘且值得崇拜的, 等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以说, 网络道德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 以及在道德教育过程大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当前, 学校并不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认知教育, 然而, 教学模式固定单一, 教学内容枯燥无趣, 这些直接导致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教育者要深化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教育, 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做到教育内容生动活泼, 教育手段灵活多样。这里不妨介绍三种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以供参考。

案例分析法。大学阶段一般都开有思想品德课和计算机课程, 借助于这些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认知教育, 还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 案例分析法便是值得借用的一种。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围绕教学目的把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 形成供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案例, 通过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认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一个出色的案例, 往往能成为促成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的工具。因此,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授课内容抓住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丰富的特点, 选取感染力强,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案例, 并且通过电影、幻灯、绘画等多种手法来展示给学生,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 把网络道德教育贯穿在直观形象、富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探讨分析过程大,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授方式。传统的授课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授课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阻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大可以尝试将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 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 参与到课程的教授过程大来。如此, 学生首先要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消化, 并在此基础上查阅各种他们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就在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对学生来说, 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更是一次自我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大能够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对其他同学也会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 落后者必然会产生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 从而积极进取, 刻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授方式使教学过程由单向反馈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 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讲解, 教育者要时时注意给予反应, 这也促使教育者本身加深思考, 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 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网上宣传与网下宣传相结合。除了课堂上的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程度, 还可以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来实现。首先,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作用。学校网站和班级博客是大学生经常会访问和浏览的网页, 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学校的网站, 管理者要密切关注有关网络道德的信息, 注意及时更新, 重要的信息要重点宣传。班级博客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其中, 让学生来管理和维护博客, 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此外, 现在许多班级都建有QQ、MSN等工具的聊天群, 也可以利用这一途径来传达网络道德的信息。其次, 还要做好网下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邀请法律专家或者公安系统的相关人员来学校开展系列的专题讲座, 宣传关于网络道德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相关的知识竞猜、辩论大赛等活动, 引起学生对网络道德的重视和思考, 提高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水平。

二、丰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情感体验

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随意定义自身的角色, 人们的网上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人监督和无需顾及舆论的自主行为。当人们在网上面临大量的关于他人情感状态的情境, 包括他人在不利状态下所产生的痛苦、烦恼、愤怒等等时, 要做出相应的恰当的道德行为, 仅仅依赖于个体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对他人情感的体验, 人们往往会变得冷漠无情, 甚至会对他人做出更大的伤害。不仅仅是网上, 即便是在现实社会, 明知故犯这类事情也总是屡见不鲜。大学阶段的学生, 正处在青年的中后期, 这一时期的青年, 生理机能已经基本成熟, 但心理尚在迅速发展, 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 思维活跃但还存在着逆反心理, 他们会本能地对感兴趣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好奇、模仿和尝试。在缺乏有效的道德约束的网络社会, 如果不好好地加以教育和引导, 他们很容易会走入误区。因此, 对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做到晓之以理, 还要动之以情, 要丰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提高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为此, 教育者可以通过班会开展主题活动, 通过对特定情境的回忆、角色互换和主题升华等环节来引导学生实现上述目的。

对特定情境的回忆。对特定情境的回忆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 有意识地对过去经历过的情境进行回忆, 以此来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 并以自己切身体验来更好地理解他人, 激发移情性体验。教育者可以从网络社会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情境 (比如“网上言语攻击现象”、“网上诈骗现象”) 出发, 确立班级活动的内容。然后, 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回忆在平时的网上活动中亲身经历过的各种情境, 如实地阐述自身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包括愤怒、悲伤、高兴、恐慌、沮丧, 等等, 并且进一步分析引起这一情感体验的原因, 让学生设想在什么情境下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做到情感体验与情境相匹配。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口发言, 也可以从自身开始, 尽量做到轻松、幽默, 调节好气氛, 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在活动过程大要采取自愿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选择, 对于发言的同学要保证使其畅所欲言, 不要给予思想上的压力。

角色互换。在学生对特定的情境进行了回忆并且予以发言之后,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假设, 比如说, “如果你在网上发布的言论, 受到他人的恶意攻击, 言辞粗鲁, 不堪入耳, 你的心情会如何?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这一问题?”“如果你在网上被他人欺骗, 在精神和物质上受到了伤害, 你的心情如何?你觉得该怎样看待网上欺诈问题?”通过这些假定的情境, 让学生转换到他人的位置来看待这些事件。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于分组讨论来加以进行, 让学生们自己归纳出在这些情境中应有的正确的反应和行为, 并且在班级大分享交流的结果和心得。教育者无需参与直接的讨论, 只要在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即可。通过角色互换, 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人的态度、思想和情感, 设身处地地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 提高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

主题升华。教育者在学生进行了角色互换的基础上, 要因势利导, 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将他们的心得体会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 应及时地告诫他们, 网络行为应当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替自己着想, 要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活动结束之后, 教育者还可以根据在活动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拟定题目,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 撰写心得体会, 字数不限, 要做到有感而发, 情理交融。通过这一做法, 巩固和加强学生对于活动的印象, 并且了解学生对于活动的反馈。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控能力

相对于现实社会的道德来说, 网络道德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自主性。网络道德的自主性客观上要求网络主体具有自律性, 正是这一点使得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自控能力具有极端的重要性。网络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与现实社会相比, 网络上的交友、游戏、在BBS上高谈阔论, 更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满足感, 而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容易让他们迷失自我, 深陷其中。如果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各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便会随之而来, 包括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随意谩骂发泄, 浏览网络上的色情、暴力信息, 侵犯他人权利等等。诚然, 网络道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行, 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和防沉迷系统的安装, 这些从道德、法律到技术层面的外在约束, 对于保证大学生健康、安全地上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大学生往往只有在周围环境的严格要求或约束下, 才会去做有道德的事或不做不道德的事, 而难以做到慎独。所以说, 大学生能否进行网络行为的自我控制极为重要, 只有当大学生认识到处理自己行为问题的真正动因是自己时, 他们才会具有改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会自觉地参与进来, 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一般而言, 培养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控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绿色上网承诺活动。教育者可以利用班会或者班级之间联合起来, 开展整个年级甚至学校的绿色上网承诺活动, 承诺的内容包括能够约束上网时间, 明确上网目的, 并且承诺遵守相关的网络道德规范, 健康上网, 绿色上网。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对自己的网上行为和时间做出具体的承诺。对于每位学生做出的承诺, 教育者可以在班级或者班级博客大开辟专栏, 给予公示。教育者要定时对学生执行的状况进行检查, 并且根据执行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绿色上网承诺活动相当于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网上道德行为做出的一个约束, 这就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凭借自己的承诺对他们自身的行为施加某种影响, 使其尽可能地符合行为规范, 逐渐增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控能力。

树立榜样, 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具有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受到深刻的心灵触动, 还能使他们体会到榜样并非高不可攀, 而是通过努力可以接近甚至可以达到的, 从而引起学习意向, 并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在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中, 要使榜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给学生树立的示范榜样, 其形象就应该具有典型性和层次性, 事迹要有突出性。既要有感染力, 又要有思想性, 既要有具体行动, 又要有高尚的情操。大学阶段的学生, 仍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个体对于同伴的行为有着很强的影响性。学生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 等等, 会让学生容易产生向榜样学习的心理倾向。因而, 在榜样的树立上, 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心理, 尽量创造条件, 选择学生中的先进典范, 为学生团体树立内部的榜样。还可以让榜样现身说法, 使教育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培养自我意识。大学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 自我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另一方面, 又面临着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挑战。许多大学生在面对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矛盾和落差时, 往往会陷入一种焦虑、迷茫的困境。网络的出现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摆脱困境, 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部分大学生为逃避现实, 就此投入网络世界, 不知今夕何夕。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 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 该怎么做。因而, 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知识, 比如什么是自我, 什么是人格等等, 学会一些调节自我情绪、增强自信心等方面的技巧, 让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 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除了课堂上教育者的引导之外, 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学校在新生入学的时候, 可以对学生开展心理问卷调查, 在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 对于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出现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各种问题, 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道德方法 篇11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去年我们小学生家庭电脑使用情况进行的调查统计,约有95%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家庭已经联网的占95%以上。而且,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因此,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时代和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问题的提出

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現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我们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说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但是,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无办法。因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目前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网络条件下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若干方法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種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同时为每个办公室和每个班级配备了电脑。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二——六年级选拔出三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曾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我们还计划开展网上文明修身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水平。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我们还积极参加他们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通过这个网页我们可以了解上级的精神、展示队员的风采、阐明队员的观点、倾听大家的建议、反馈家长的心声。目前,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全校各个教室互通网络的新局面。这是一道多么靓丽的风景线呀,它是网络技术在初等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我们德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

道德方法 篇12

1 借助自然美对大学生的道德性情陶冶

自然景观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 以其“造化钟神秀”的自然美, 不仅给人以游览的审美愉悦, 同时在高校教育中运用它, 还给大学生以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 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净化大学生的感情, 开阔大学生的心胸, 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 在大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具有更高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是欣赏自然美, 可以给大学生以审美享受和熏陶, 激发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 发展和增强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增大的时候, 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游览一番, 呼吸一下新鲜自然的空气, 观赏自然形成的奇观, 这样就给大学生以更加强烈的审美熏陶和教育, 释放了很多学习带来的压力, 激发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大学生和自然形成美的完美统一, 也是和自然内容美的完美和谐。

二是欣赏自然美, 能够给人以深刻、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 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大学生生活的哲理思考, 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感情力量。历史岁月留下了许多痕迹和烙印在大自然环境中, 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艺术品和自然景色, 了解当时的历史变迁, 审视美的存在, 这些作品和景色激发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陶冶了情操, 在自然美的熏陶下, 培养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增强了责任感。

三是欣赏自然美, 能够启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探索大自然的真谛, 增强不断追求自然事物的规律性的兴趣。当大自然中的事物在遵循这自身运动变换的规律, 变化形态符合美的要求, 从而不断的展示自身的美, 大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探求这种自然的美景, 促进大学生去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 创造属于自己梦想中追求的生活。

2 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是由家庭到学校最后走向社会, 而大学生就是从家庭和学校最后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 是人生的转折点, 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开始建立新的事业和家庭, 全新的开始就在这里, 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提供了更的的审美空间, 大学生在从事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精神产生的同时, 也在按照审美活动的规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将这个审美观点去影响别人, 对其进行审美教育。

由此可见, 通过社会美的开展, 运用社会美的理论、事物和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培养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端正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李致和感情, 影响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 对于改造整个学校风气, 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的情感又被典型的模范形象所影响, 高校通过优秀模范的事迹感染这大学生的心灵, 对模范的英雄事迹的模仿极大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式的教育, 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塑造完美的形象和人格起到了促进作用。

3 借助艺术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作品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相比, 其表现是更丰富多彩的、更具有审美魅力的, 艺术家通过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来展示他对生活中美的向往, 来表达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社会的感触。高校道德教育运用这些艺术作品来唤起大学生对生活的美的向往, 激发他们奋斗的毅力, 在艺术这个大环境熏陶中, 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能力, 培养审美的意识, 增强对美好事物的美的认识, 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 借助艺术作品即名字画、世界名著、世界名曲等作品来引导大学生欣赏其中美的元素, 激发大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美, 增强艺术细胞, 塑造成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进一步塑造积极健康的思维, 培养大学生尊师重道, 团结同学, 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珍惜, 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 不断被艺术作品所感染, 对道德教育从消极的态度逐步转向积极自觉的去遵守, 由此可见, 高校教育借助艺术美的教学方式是高校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效果重要途径。

摘要:高校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怎样将传统高校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机的融合起来, 成为当今教育的首要问题。

上一篇:工程项目经营下一篇:大功率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