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共6篇)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 篇1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概述
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上独辟蹊径,把对规则的研究作为整个研究的起点,即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态度入手,逐步深入到儿童道德认识的本质。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并且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相连续又相区别的阶段。
前道德阶段(0—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这时的儿童只满足于动作的快感,并不受任何外来规则的约束,也即“在共同游戏之前并不存在真正的规则”,有的只是由某些经常重复的动作惯例和动作规律性的运动图式。这个阶段的儿童根本谈不上对规则有义务的意识和道德的含义,属前道德阶段。随着生长,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
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2—7、8岁),属于前运算阶段。所谓“他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是对成人权威的单方面的尊重。父母和其他年长者通常喜欢通过运用他们的权力来强制儿童遵守他们所制定的规则。这种强制一般不会遭到儿童的反抗,因为他们对成人的权威和成人道德的完善性具有单方面的服从。但由于认知的局限,儿童并不能真正理解成人制定规则的意图,也不能理解道德规则的发生和它们的运用。道德规则对年幼儿童具有强制性,“并不是因为它们总结了什么是正确的或公正的,也不是因为它们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使人们以公平的方式达到相互愿望的目的”,[1]而仅仅是因为这些规则是成人所制定和命令的。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
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9—13、14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随着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他律道德必然被更高层次的自律道德(即协作道德)所取代。所谓“自律”,即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根据皮亚杰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儿童开始明白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只要求盲目服从,而是大家相互尊重并基于互惠原则而共同制定的。儿童为了维护彼此间的团结必须尊重规则,但并不是盲目服从,而且一旦大家一致同意,规则还可以被灵活地修改。所以在儿童的意识方面,规则已不再是权威的意志,而是公共关系中彼此都能理解、都能同意、都愿遵守的一种“人造的社会物”,并且自己也非常严肃地包括在内,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蒙罩在规则之上的那层神秘的色彩消失了。它不仅仅变得十分清晰,其旨意也渐渐内化进了儿童的心里。因为道德规则对于儿童来说更加内在化了,其约束力也更加强了。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对我们当前的幼儿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然而,现实的德育实践仍然存在偏差。
二、问题: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启示下幼儿道德教育的偏差
1. 现行幼儿道德教育超越了儿童的年龄特征。
皮亚杰指出了儿童道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渐进的过程,因此,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科学地进行道德教育。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在现实的幼儿德育工作中,我们试图对儿童进行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主义这种宏观的、大道理且公式化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了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与幼儿道德水平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根本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忽视了集体协作的道德教育方式。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是包括他律到自律两个阶段的,而且从他律到自律是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但儿童的道德观念不会自然地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他说,家长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去构造被儿童所适应、为儿童所学习的社会环境”。[2]皮亚杰特别强调儿童同伴之间的协作而反对权威的强制,认为同伴合作是道德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他主张“在学校里创造一个使个人的实验与反省得以共同进行,彼此相助,互相平衡的场所”。[3]他倡导“小组工作”(即集体活动),认为这种方法准许儿童共同追求他们的目标,并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有利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然而,这种儿童同伴之间协作的道德教育方法往往被忽略。卢乐珍等人于1993年对北京等六省市幼儿教师的调查发现: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有62%的教师主张“评比是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有37%的教师主张“通过游戏进行德育”;有15%的教师认为“主要通过常规教育来进行德育”;更有13%的教师主张运用惩罚。[4]
3. 过分强调了成人权威。
皮亚杰说过:“当儿童自己积极探讨的体验和使用的愿望足以保证正常的智力发展时,试图从外部去转变儿童的心理是无用的。所以,从道德和理性的双重观点看,成人必须是合作者而不是主人。”[3]
三、求解:培养幼儿道德自律的方法探索
1. 以游戏促进幼儿道德发展。
在游戏中,教师通过设置道德情景,对幼儿进行道德判断训练,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渗透在游戏之中,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自主性道德的发展,还可以起到以德育促进智育之功效。
2. 鼓励同伴交往,创造集体协作。
只有通过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高,由他律走向自律。
3. 建立和睦、亲切、民主的师生关系。
皮亚杰曾说过,没有情感上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而真正的道德交流(不是表面的服从和高压手段的强制)也是如此。教师和幼儿应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不是专制关系,教师和幼儿一起制定课堂和游戏的纪律和规则。
4. 与儿童开展对话。
成人应该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和对话。没有平等的智力和道德方面的交流,试图让儿童充分自律是不可能的。自律必须建立在儿童与外部道德主体的相互尊重上。
5. 注重道德知识的传递。
教师及家长的道德面貌和道德行为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幼儿道德教育中仍然应强调成人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Daniel K.Lapsley.Moral Psychology[M].WestviewPress, 1996.1.
[2][美]B.J.沃滋沃思著.周镐等译.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3][5][6][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 (The Moral Judg-mentoftheChild) [M].纽约:自由出版社, 1965.
[4]刘霞.我国幼儿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01.3.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 篇2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另一组儿童则说比较抽象的道理,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儿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由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可以对他们进行有系统的道德品质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避免空洞说教才会有效果。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 特点 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35-01
1 研究背景
本次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实践期间,通过开展绘画、书法、舞蹈等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原阳唯一一所留守儿童学校—丰华实验小学的一百余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心与心的交流。同时,借助于学校老师的指导帮助,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2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突出特点
(1)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首先,必须从审视他们的心理角度出发。孩子的想法大都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舞蹈班有一个叫小雨(化名)的女孩,据了解她没出生时父母就在闹离婚,出生后一看是个女孩,双方都不想要,最后,她就跟着姥姥长大。在生活中,她时常把“不要”这两个字挂在嘴边,用抨击别人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和怯懦,防御意识特别强。丰华实验小学位于城乡交界地段,学校的孩子有来自县城的优越家庭,也有的来自贫穷的农村,经济和地位的不平等也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冷漠等心理。
(2)各种不良行为频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普遍要比非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要强。但是,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即使他们外在的坚强也掩饰不了内心对家庭情感的渴望,他们需要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向父母倾诉自己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因此,当父母不在时,他们只有把这种情感需要转移到异性朋友、网友和游戏中虚拟人物的身上。长此以往,沉迷网游,打击斗殴,赌博偷窃等现象便时有发生。
(3)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虽然导致家庭和教育环境的改变,但却加强了子女和外界的联系,使他们视野开阔,与此同时也带给子女负面影响,让他们的思想变得功利化、世俗化。支教期间,由于我们的队员大多都是女孩,所以一个学弟就和孩子们睡在一起。第一天晚上他回去睡觉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已经把蚊香给他点上了,床头还放了一个雪糕。他当时为孩子们的懂事高兴,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一种贿赂的手段,只为了躲避以后的打扫卫生,洗碗等琐事。
3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况的成因
3.1 城乡差距,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近年来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农民工的一些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虽然肯定了他们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但却仍然无法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毕竟他们大多所从事的是工作环境差、负荷重、劳动强度大而又收入低的职业。农民工的辛苦劳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差距,因此,农民收入在地区和个体之间很难平衡。自古以来,阶级的差异都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对农民的轻视和践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事情。
3.2 情感的“空窗”期
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最为严重和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年龄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爱护和教育,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感的重要聚集地。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农民工常年在外挣钱,与家人团聚甚少。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无法得到父母的呵护和陪伴,致使孩子产生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等情绪,导致他们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甚至面对情感时十分冷漠。
3.3 渴求被关注的心理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发展理论认为,這个阶段的孩童一直在努力保持着积极地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所有入学的儿童都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满心期望在学校里获得成功。但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根据相关的标准被定了一个级。学生一旦被划入低水平组或被评为较差等级,就很快失去了对成功的最初期望,老师也不会多注意他们。此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他们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可能故意做出一些与道德相违的事情。
3.4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既直接又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的。多数孩子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临时监管,他们在承担繁重的劳务之余,已无太多精力进行教育。此外,和孩子之间天然的血亲关系,使他们大多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这种较低的物质需求,而缺少对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此外,祖辈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3.5 学校德育教育的弱化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智育,轻德育”已成为普遍现象。可是,很多留守儿童心灵比较脆弱,一旦教育方法稍有不适,就极有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引发安全等问题,因此德育工作者通常也是比较消极的,在德育工作中追求“安全”也就成为他们的唯一目标。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大多数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因此,也就无法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4 结果讨论
通过这段时间和留守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支教生活,我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德育建议做出如下建议:
(1)政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构筑城乡孩子之间平等意识。同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资支持力度。
(2)监护人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3)学校加强孩子的德育建设,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积极引导,从而消除留守儿童心中实用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
(4)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用爱心培育爱心,用责任培育责任。
参考文献
[1]范先佐.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 篇4
1.1 含义
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1.2 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 地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 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部分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创业、经商等。但是受到城市居住、子女受教育条件的限制, 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居无定所, 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 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把孩子带到身边照顾, 大多数人选择把学龄期的孩子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 大多由家里长辈或亲戚代为照顾。这些监护人平时较多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安全问题, 对其心理、思想、行为等内在发展关注较少, 由此部分留守儿童在缺失亲情的同时又缺少监护人的有效监护, 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不良道德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该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 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群体的思想建设, 影响家庭幸福安定和社会和谐稳定。
2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现状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现状, 2016年暑假期间对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的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案例访谈, 由于本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少, 实地调研过程中较多采用个例访谈, 通过spss和案例分析, 结果得出, 该镇的留守儿童的道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认识模糊
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 是人们通过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评价以及道德观念的体悟, 而形成的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把握。现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人们的生活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利益的多元化也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价值观, 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西方文化的冲击, 大多数的青少年迷恋于外来文化, 而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毫无感情。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 如果未对儿童群体进行正确的干预指导, 不仅不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且会使青少年群体产生是非不分的错误认知, 影响正确的道德认知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 占据青少年群体的一大部分, 由于其特殊的成长和生活环境, 他们的道德认知具有同龄儿童道德认知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但也有该群体的特殊性。
大多数的家长在外出打工后, 因为精力有限, 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安全、健康等问题, 较少关心他们的品行状况, 也很少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家长外出打工后, 经济条件出现好转, 家里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在日常照顾上对孩子有亏欠, 便拿零花钱来弥补孩子情感上的缺失。一部分的留守儿童有了较多的零花钱后, 花钱大手大脚, 结交形形色色的朋友, 同时形成了金钱至上或读书无用的偏离正确价值观轨道的道德认知。另外, 有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把自己外出打工的经历告诉孩子, 当受到来自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或各种价值观的冲击时, 父母本身的价值观也发生较大变化, 因此容易将自身错误的道德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 这无疑也影响着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2.2 情感缺失
道德情感是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和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时对道德要求、道德义务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 对儿童亲子关系的维护受无能为力,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亲情关怀的缺失, 导致他们大多数自卑、内向、孤僻、敏感, 这种不良情绪经过长期发展和沉淀, 便形成了留守儿童内心的不良道德情感。此次调研中发现, 56%的父母觉得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心里话, 亲密感较少;31.5%的孩子性格内向, 不爱说话甚至有自卑倾向;当被问到“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会选择向谁求助”该问题时, 35%的孩子表示会自己闷在心里;45%会找自己的好朋友;12%会找照顾自己的监护人;只有8%的留守儿童表示会和父母联系。虽然这些孩子考虑到父母离得较远, 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 但是通过这些数据, 同样可以了解到留守儿童和自己的父母之间感情较为冷淡。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 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形成对他人、社会冷漠甚至仇视的情感表现, 这也是近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2.3 意志力薄弱
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已形成的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是人们在道德行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主观努力。
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后, 会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产生合理的认知评价, 并努力做出正确行为, 避免违法的社会行为, 在这一抉择过程中, 道德意志起到关键作用。在广西, 3名留守男童半夜爬进13岁女孩家, 对其进行性侵。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到位, 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事后, 有家长推卸责任, 说是别人的孩子带坏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 如果孩子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判断和坚定的道德意志, 便不会轻易受人教唆, 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所以道德意志的薄弱也是此事件发生的一大原因。
2.4 行为习惯失范
道德行为是人们经过长期磨练, 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 发展为长效、稳定的行为方式, 具有持久性、稳定行等特点。
留守儿童因为比较敏感和自卑, 为了避免其他同学嘲笑, 内心更加希望有一个好的成绩来得到大家的表扬, 所以他们在学习方面自主努力, 积极性很强, 但是得不到有效方法的指导, 往往力不从心。长期以往, 有的留守儿童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变得更为懒惰和散漫, 或者采用自暴自弃的方式来故意引起老师的注意, 做出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来寻求老师的关注, 最后只会更加惹怒老师, 使老师加深对留守儿童的偏见和不公平待遇。在作者此次的调研过程中, 一位初二的留守男童, 平时逃课泡网吧打游戏, 和社会上的一些辍学少年在一起吸烟喝酒, 甚至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甚至打骂老师。他的父母常年在青岛打工, 很少过问他的日常行为怎样, 打电话也主要询问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等情况, 主要是爷爷奶奶照顾他, 通过和他的奶奶交流之后, 了解到这个孩子小学时期很乖, 步入初中又是青春期之后, 不太听大人管教, 喜欢我行我素, 并染上许多恶习。
3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留守儿童自身的各个层面。因此, 不能将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认定为某一方面, 应该进行统筹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以下原因:
3.1 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52%的留守儿童认为, 家庭陶冶是他们认识道德、学习良好品德行为的主要来源, 因此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必然会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留守儿童处于心理成熟和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有一种爱的需要和归属需要, 因此更加需要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榜样, 特别是儿童时期, 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等都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在学习父母的道德行为中, 儿童慢慢建立起自我的道德判断标准。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 与子女联系不密切, 一般只是通过电话了解下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 较少关心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 更别提道德品行问题, 只要他们各种听话就行, 这一点在与个别家长的交流中也能明显感觉到。
3.2 学校教育重智轻徳现象明显
重视智育发展忽视德育养成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普遍现象, 这也是我国盛行的“成绩论成败”教育观念的必然要求, 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各科老师都是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实际的品德课程教学中, 实际因为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不容易测量, 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所以很多品德课老师也是轻松应付上课内容, 学生们更是上课随意听讲, 甚至有些思品课被主科课程直接代替。学校领导或老师们对学生品德方面, 关注的重点也仅局限于减少发生大事件, 而不是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 预防和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即便有一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充满关怀, 关注他们的个性成长和品德发展, 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但缺乏一定的目的和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无法保证实效性。
3.3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环境变得日益开放, 这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带来挑战, 青少年的思维开放, 好奇心强, 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 一些网络媒体上散播的新颖内容很容易就被他们吸引, 但这些内容中不乏一些参杂着暴力、颓废、甚至低俗不健康的信息, 这无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恶劣影响。留守儿童作为青少年的一大特殊群体, 本身就比较缺乏父母的有力监管, 自制力较差, 在面对这些信息时, 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留守儿童必然更深受其害。另外, 近年来,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各种娱乐场所开始在农村兴盛起来, 如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 其中有的网吧老板利欲熏心, 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导致个别留守儿童说谎逃课, 沉迷网络, 更有把在网络上学到的暴力手段用到处理人际关系的现实生活中, 造成违法乱纪的严重后果。
3.4 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3.4.1 相关政策缺乏实效性
近几年,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多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 但专门针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相关政策少之又少, 并且现有的关于保护留守儿童的有关政策在实际的执行中, 也遭遇到来自多方面的阻力, 效果不明显。另外, 以往研究提出, 各级政府只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发一些指令性的文件, 制定的政策并没有触及到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根本问题, 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3.4.2 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指出,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 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教育的二元性, 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办公设施等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始终是以城市投入为主, 尽管最近几年偏远地区、落后地区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但同城市相比, 仍相差较远。欠缺的教育资金、教学设备的落后, 以及高素质的教学人员的缺乏, 就算学校领导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也缺少硬性条件的支持, 这些因素都使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难以有效开展。
4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对策
4.1 弥补家庭关爱及道德教育的缺失
首先, 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联系, 不仅仅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还要多了解思想认识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 及时给予有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 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教育, 避免打骂逼迫, 以免适得其反, 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次, 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调研中发现, 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 加上他们又长期远离家庭, 导致其对子女的教育能力有限。考虑到一般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是文化素质较低且年龄偏大, 思想观念容易陈旧, 难以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 因此乡镇或村委会对监护人组织知识文化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 从而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2 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
首先, 转变以往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观念, 把开展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创新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采用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的授课方式, 提高留守儿童课堂内容的接收性。
其次,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示范者, 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一般都爱模仿, 佩服英雄人物, 也期望自身称为大人物, 这一思维特点使得榜样的作用对儿童教育更加有效。因此, 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4.3 优化留守儿童的社区成长环境
首先, 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健康的社区文化可以鼓舞人、感染人, 使参与者的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在寒暑假期间, 乡镇领导和各村委会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鼓励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积极主动参加, 培养各个留守儿童的不同兴趣爱好, 充实和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另外, 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活动, 通过志愿者的身份, 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升自我的人生价值, 培养留守儿童无私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
其次, 目前农村赌博现象较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 村委会领导应加大严禁村民赌博的监管力度, 通过制定详细明确的禁赌条例和惩罚措施, 预防和减少村民赌博行为, 同时加强禁毒的内容宣传, 是每位村民意识到赌博带来的危害, 提高村民自觉禁赌意识。另外, 村委会应配合当地工商部门加大对不良网吧的管理力度。
4.4 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
首先, 国家和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政策性的支持,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加快现有二元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留守儿童能够进城就学提供良好条件。国家号召用工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 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组织高等院校的热心留守儿童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志愿者, 到当地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学业指导、亲情陪伴等方面的志愿活动,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 形成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合力。
其次, 各地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本地乡镇经济和特色农业, 吸引本地年青劳动力就近就业。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农民工文化知识和各项工作技能的培训活动, 鼓励当地务工人员积极参加, 切实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才能, 使他们在本地就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并为他们宣传和讲解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惠民政策, 对有意愿就业创业的, 要有实效性地推荐各种岗位需求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农民工, 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 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状况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文章关注的核心是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访谈, 归纳和总结了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 提出该群体道德教育有效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新浪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6-02-14/doc-ifxpmpqp7668017.shtml.2016-02-1.
[2]张茂聪, 唐爱民.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23-34.
[3]广西一名13岁留守女童遭3名同村男童性侵[EB/OL].大成网, 2013.6.2.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 篇5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通过研究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含两个特定的道德阶段。
1、前习俗水平。关注行为引起的结果,着眼于从行动的具体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凡是权威人物选手的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他们道德判断的理由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在做有关道德判断时,仍会受行为结果的驱使,但也关注互惠性的想法。如果遵守规则的结果是他们能获得积极地东西,他们就推论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果来看待行为,而能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做出道德问题的决定。他们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儿童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求别人也遵守。
3、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反一般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他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看待法律较为灵活,认识到法律、社会习俗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说来,这一阶段是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的,但并不同意用单一的规则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
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个人良心办事。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道德判断已超越了某些规章制度,更多地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准则。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等犯罪现象越来越多,这些悲剧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承担起责任。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启示: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形式主要是德育课,但是德育课的上课数量和质量是不忍直视的,因此如何开展德育课是我国目前德育教育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改变德育课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目前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国的智育课的授课形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也日渐发生变化。以前是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现在,由于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个性,学生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现在我国都在强调学生要居于“主体”地位。
今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人们愈来愈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经验。而我国目前的德育课的形式仍然是授课制,把道德知识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灌输给学生,德育教学仍然是老方法,老套路的讲授,学生将德育课看成可有可无,一点儿也不认真对待,该听的听,该逃课的逃课。因此我们学校教育的立足点应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重视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与选择能力的培养,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使道德教育内容能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所领悟,所内化。因此,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应提倡启发式教学,而对一些社会现象,比如青少年上网,打架等,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充分讨论、明辨是非,这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认识问题的根本所在,他们的体会将更加深刻。让学生在体验中、在实践中构建道德生活经验。
(二)改变德育课的授课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上面提到我国的德育课现在还是灌输知识,因此,我们不仅要改变德育课的授课模式,还有明确德育课的授课内容,像以前的照本宣科,仅讲授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因材施教,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德育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以往我们的德育教学忽视了价值的多样性和对价值的选择性,以至于学生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往往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改变德育课的授课内容,从帮助学生发现、发展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为出发点,培养出适合他们成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就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言,其他学科侧重帮助学生解决是非判断问题,而在道德课程的教学中,价值判断的重要性就显得特别突出。
伟大的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普遍存在与其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但是,个体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越高,道德判断和行为的一致性就越高。所以,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国的德育课应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让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个性化的教育方向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传统的思想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救火车的角色,社会需要什么,思想教育就抓什么,过分强调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却忽视了思想教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这种对思想教育功能的窄化直接影响了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此外,传统的思想教育非常注重对群体的教育,而较少关注个体的差异。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由学生主动来寻求咨询的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的日益强烈,也要求德育教师更多地采取咨询式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这种方式方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交流、自主选择,咨询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受到尊重,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改被动式教育为主动式教育,学生有了各种思想疑难问题主动去寻求帮助,而不是单纯一味地灌输。同时,由于咨询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咨询的保密性、科学性提高了教育的信度,使学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尽快完善学生德育咨询机制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四)壮大德育课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我们的德育课目前面临很多问题,要想改变德育课的授课模式,授课内容,这些都离不开授课教师,因为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整个课堂。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都在强调教师的转型,因此德育课的教师也不能例外。但放眼望去,目前我国的德育教师,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老师,从事德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很少,多是由班主任或者语文老师替代。因此,壮大德育教师的队伍迫在眉睫。
此外,新课改中提出,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课堂的主体者变成了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德育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变化。一名好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还要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智育与德育并重。新的德育课程要求淡化理论性的知识传递功能,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顾问、合作者,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人,并且应当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道德发展阶段,采用适合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的恰当教学法。
(五)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
虽然目前我们的德育课都是授课制,但是我认为德育的培养不应只是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课堂上的讲授可能对于学生来说收获不是很大,在校园中还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氛围,道德氛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在校的学生,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学校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讲卫生要求的严格,学校里的老师也都做到位,那么这个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受其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就构建了自己的德育建设。这种影响我觉得要比单纯的课题讲授更来得深刻。因此在我们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努力提高教育者的品德和公正意识,使学校具有一种公正的氛围,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班级文化也同校园文化一样重要,因为学生毕竟是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呆的时间最长,因此班主任要特别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将班风,学风弄正,要从小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同学和平相处,公平竞争等等。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道德认知 研究生 学术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42-01
1 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现状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为实现个人的学术目的,使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的行为。目前,我国对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深感担忧和不安。研究生刚刚步入学术研究领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1)“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生立功心切,采取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手段;(2)“创造”实验数据,忽视科研的真实性。一些研究生篡改、自编实验数据,进行学术造假,目前这种现象较为普遍;(3)花钱请人代写论文,不劳而获;(4)一稿多投现象严重。
2 科尔伯格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2.1 个体道德发展的关键
劳伦斯·科尔伯格(1awrencekohlberg)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他认为,道德发展存在于认识发展中,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个体的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有较大的预示性,个体道德判断的能力能够很好得展现其道德行为水平,道德判断发展的能力越强,道德行为水平就越高,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也就更趋向于一致。因此,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2.2 个体道德发展的主体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体道德的形成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基础;二是道德判断能力是个体发展的表现,它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而得到提高。因此,个体的道德,既不是由于简单的外部影响而形成发展,也不是由于个体内部的成熟度而形成发展,而是个体内部和外部通过持续不断的积极互动作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3 个体道德发展的顺序和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是人与其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了解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规律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科尔伯格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他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1)前习俗水平(9岁以前)。此水平的学生会遵循规范而免受惩罚或者获得奖励,但没有主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2)习俗的水平(10~20岁)。此水平的个体已经能够认识到社会团体的各种准则,他们接受并且按照准则赋予行动。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即原则水平。这个水平已经超越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对道德有更多的认识,个体具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社会协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研究生的道德水平應该处于后习俗水平,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当代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大多仍处于习俗水平,有些甚至学术道德认识低下处于前习俗阶段。
3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管理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三水平六阶段”模式也适用于分析了解研究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管理中,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1 激发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主体动机
我国传统学术道德教育忽视了个体主体性的发挥,甚至完全剥夺了个体的主体性。而学术道德教育应当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充分强调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包括:第一,激发研究生的内在需求。根据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术水平,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课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研究的动力;第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给研究生提供可以发现探讨问题、自主参与的学术活动的机会,学校和教育者适时给予学术道德上的引导,着手遵循学术道德;第三,强调研究生的主体参与。在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研究生的体会、建议,从主体出发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有利于学术道德规范更有效的实施。
3.2 实行研究生分层管理和阶段管理
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生还处在从“他律”转向“自律”时期,因此,分层管理更加适用于在校的研究生。对处于“他律”阶段的研究生,应该注重从“他律”方面来进行管理,对其可以制定相应的明确具体的制度规范。在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树立模范榜样,使他们更加明确学术道德规范和原则,确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从而有效地指导他们规范自己的学术道德行为。而针对处于向“自律”转变的研究生,我们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参与学术道德监督、管理与评价机制,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断规范自己的学术道德行为。
3.3 优化研究生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不仅受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以社会、学校和导师为主的学术环境的影响。应当发挥高校和导师的培养和监督作用,建立起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规范,加强版权法教育工作,主动预防学术道德失范,在学术过程中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研究,发现学术道德失范,甚至是学术腐败行为时,要坚决予以严惩。[1]
4 结语
运用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的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进行分析,更深刻的认识了我国研究生现有的学术道德水平,加强了我国学术道德教育。强调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供学术活动的机会和学术道德的实践活动,优化研究生的学术环境,有利于缓解当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和学术研究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儿童道德06-23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11-02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09-14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06-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08-02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研究综述论文08-11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8-16
儿童创造力发展与学校教育论文11-22
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论文12-14
科研论文:浅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探讨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