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2024-09-14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共8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C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A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B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A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A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A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D 7.一般认为,婴儿从()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A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B 9.幼儿的记忆以()为主。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B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再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A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B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进行思考。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B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D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A 15.在()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B 16.在()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C 17.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A 18.“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B 19.“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D 20.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三岁左右。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两岁半左右 D.三岁左右

A 21.()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A 22.()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B 2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A 2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D 25.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阶段?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A 2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 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D 2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B 28.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

D 29.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A 30.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机制起作用。A.奖励和示范

B.批评

C.教育

D.表扬

B 3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A 32.在()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B 3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研究时用的。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A 34.下面()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B 3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C 3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A 3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A 3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对道德成熟的影响。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B 39.()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B 40.下列()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C 41.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A.1岁

B.2-3岁 C.4岁

D.7岁

C 42.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D 43.下列()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心理活动的速度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D.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B 44.“江山移改,禀性难移”是指()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人格

A 45.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C 46.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D 47.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A 48.儿童的年龄越(),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D 49.()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A 50.“视觉悬崖”试验说明儿童已有了()。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B 51.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

B 5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B 53.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开始。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B 54.()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A.学习B.游戏 C.劳动 D.手工

B 55.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

B.托马斯

C.维果斯基

D.罗杰斯

D 56.下列中()不是自我体验。A.自尊

B.自信

C.内疚

D.自立

D 57.下列中()不属于自我调控。A.自制 B.自立

C.自主

D.自信

A 58.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

A 59.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

A 60.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是()思想。A.维果斯基

B.华生

C.班杜拉

D.托马斯

二、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8.六七岁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2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 2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2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

2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2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2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

2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2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2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3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3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3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3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3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

3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

39. 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4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41.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大,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大人可暂不予理采。()×

4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4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4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45.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

46.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47.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48.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49.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

50.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有关。()× 51.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52.儿童的早期依恋对其日后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5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54.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的交往。()√

55.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56.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57.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58.儿童在教师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 59.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60.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 61.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62.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

6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64.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为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65.4-5岁儿童已经能在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联想。()√

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67.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

68.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69.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70.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 71.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

72.合作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最高的一种游戏。()× 73.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 74.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 75.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

76.在儿童性别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

77.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 78.消极强化就是惩罚。()×

79.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80.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成熟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81.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

82.替代强化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实际上是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

83.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84.在6岁之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 85.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

86.观察的目的性很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

8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力的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作用。()√

88.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89.所有的心理变化都称为发展。()× 9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试验说明了母爱对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2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同伴关系都是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每一位儿童青少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的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孤独感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间的相关关系,最终为缓解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增加在孤独感研究领域中对儿童的探索和研究。

2 研究设计

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交互水平、双向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

本研究选择了同伴关系水平中的双向关系水平和个体特征水平作为考察同伴关系的指标。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水平,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社交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是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主观评价。

3 研究过程

3.1 被试

在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各平行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每个班级中按照同学成绩的上、中、下水平,在各水平中随机选取11人,即每个班级抽取33人,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99人。发放问卷99份,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97份。其中四年级33人,五年级33人,六年级31人;男生48人,女生49人(见表1)。

3.2 研究工具

3.2.1 儿童孤独量表

Asher等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3.2.2 儿童自我知觉量表

PCSC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是Harter 1982年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

3.2.3 友谊质量问卷

采用《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的简表,共l8个项目,原量表有40个项目。

3.3 施测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老师做主试,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由主试讲明要求,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以确保被试正确理解问卷。

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

儿童孤独感问卷每个项目按照五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从1-5分,这样16个题目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16分,分数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烈。本次调查结果见表2和图1。

由图1可见,较多的儿童集中在分数低的一端,即体验到较低孤独感的儿童比较多。按照Asher的分类方法,现将所得孤独分数标准化,据Z分数将儿童分为三类:高孤独型(Z>1),一般孤独型(-1≤Z≤1),低孤独型(Z<-1),如果Z>2,表明儿童具有严重的孤独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验到低孤独感型儿童占13.4%;一般孤独型儿童占73.2%;高孤独型儿童占13.4%;3%的小学儿童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此结果与Asher和我国学者邹泓调查结果相近。

4.2 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见表3)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66,p=0.511>0.05),也就是说,男女生之间孤独感体验差异不大。

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童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F=1.403,P=0.251>0.05)。

4.3 友谊质量的整体分布

《友谊质量问卷》共18个项目,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这6个友谊维度,该量表为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将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再将l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分数越高则友谊质量越好。本次调查结果见表5:

注:FQ1~FQ6分别表示友谊质量的六个维度,依次为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冲突解决和冲突背叛,下同。

4.4 儿童友谊质量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见表6):在友谊质量的亲密与袒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的亲密与袒露程度要高于男生。男女生的友谊质量总分也差异显著,表现为女生的友谊质量要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7),儿童友谊质量及其六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 儿童自我知觉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社交自我知觉是选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中的一个维度,该量表为4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4分,计算该维度所有项目的总分,得到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分。社交自我知觉分越高则社交自我知觉水平越高。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8)男女生社交自我知觉差异不显著(T=1.580,p=0.117>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9)社交自我知觉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2.209,p=0.116>0.05)。

5 结论

(1)儿童的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交自我知觉较高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较低。(2)积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儿童的友谊质量越高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3)儿童社交自我知觉这一主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比友谊质量这一客观指标与孤独感的相关更显著。(4)社交自我知觉除了与友谊质量的消极维度(冲突背叛)不存在显著相关外,与其他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和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为显著正相关,而与孤独感则为显著负相关。(5)友谊质量的亲密袒露维度得分以及友谊质量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亲密袒露程度和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6)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处于稳定状态。

摘要: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国外对孤独的研究比较多,我国对孤独的研究最近十几年来发展比较快。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发现:研究对象年龄跨度不平衡,针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便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关键词:同伴关系,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孤独感

参考文献

[1]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08-120.

[2]“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1998,10:39-44.

[3]Asher S.R,Hynel S.&Renshaw PD,Loneliness in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4,55:1456-1464.

尊重儿童发展儿童 篇3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儿童立场;生活逻辑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3

课程标准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作了“微调”,但始终将“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作为核心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深化对儿童立场的认识。

一、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更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作为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注重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研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不难发现,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尊重是教学的起点,但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还要进一步建立遵循儿童生活逻辑的课程理念,才是真正对儿童的尊重。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你真好”为例,本单元是新生入学第一课,旨在引导儿童体验小学生活的愉快氛围,尽快适应小学新生活。围绕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四个活动主题:“手拉手 交朋友”“我们的校园”“我也想当升旗手”“小学生活开始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你”为主线,以儿童熟悉的、最想亲近的人为切入点,从认识老师、同学到认识校园、国旗,体现了一年级新生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和认知程度的逐步深化。这一逻辑编排彰显了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相应地,本单元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当儿童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后,他们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这是一年级新生的现实生活,他们需要成人的引领。

教学“手拉手交朋友”时,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如“找朋友”“网小鱼”等引导儿童作自我介绍,为儿童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交往技能,初步形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引领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之后,可让孩子们按兴趣分组,认识新朋友,如游戏“红黄蓝绿大行动”让相同兴趣的儿童在一组活动,促进儿童寻找共同的话题,引发共鸣,从而帮助儿童克服交往中的胆怯、紧张等心理,增强交往意识,加深儿童之间的交往。“我也想当升旗手”则可安排认识国旗,动手制作国旗,参加升旗仪式等活动,遵循儿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让学生初步认识国旗,并在活动中培养和体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由此,让一年级新生真正意识到“小学生活开始啦”,带着好奇和愉悦的心情展开新生活。

这样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开始,引导他们逐渐拓展交往范围和生活领域,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自然会被儿童所接纳。

二、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提升儿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品德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用自己的心灵“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包含的“知”“情”“意”“行”等因素。然而,教学不能止步于此,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提升儿童生活,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彰显课程价值。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不胆小》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就“胆小”问题进行了学情调查,并设计了统计表(见下表)。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实现对学生生活的有效引导。

根据结果统计,“怕黑”是孩子最大的困扰,班里多数孩子害怕晚上独自一人睡觉。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说说“怕黑”的原因。原来,一些孩子们认为黑夜“有鬼”。针对这一状况,教师播放了动画片《咕咚来了》,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小动物害怕的原因,由此,孩子们明白了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是引发“害怕”的因素。教师趁势追问:“你们有谁见过鬼吗?”孩子们纷纷举手答道:“在电视上”“电影里”“游戏中”……教师继续追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鬼吗?”孩子们都摇了摇头。 “电视上、电影里、游戏中的鬼都是从哪里来的?”“人表演出来的。”“是呀,都是导演安排的。”“你现在还认为世界上有鬼吗?”通过一系列互动追问,孩子们找到了胆小的原因,消除了心理障碍。最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探寻“克服胆小”的策略,如“睡觉前可以听音乐、看故事书”“不看恐怖片、鬼片”“相信科学”等等。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找到了提升生活的有效策略。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儿童的权利。每一个儿童无论其拥有怎样的性格、能力、文化或家庭背景,都享有学习权、参与权、发展权。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应享受到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这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

品德教材的编写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素材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都是真实的,选自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但是,编者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教材中凡是涉及学生的不良行为,都以卡通方式呈现,用小动物形象替代反面人物。如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小学生活开始啦》中的“小熊上学的故事”“盼盼迟到了”“匹诺曹的鼻子”等故事;“在餐桌上”辨一辨哪些是文明用餐的行为等插图。这些细节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权利。

nlc202309090529

一位教师曾在教学“匹诺曹的鼻子”这一环节时,请孩子说说曾经说谎的事。孩子们沉默许久,没有人愿意开口。此时,教师意识到策略不当,立刻调整了问题情境:“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有一次班主任检查家庭作业,我没有完成却谎称丢在家里了。”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此时“我”是怎么想的?又该怎么做呢?班上一些孩子曾有过如此撒谎的行为,孩子们对此并不陌生。于是,孩子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我”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许多补救办法。

当众讲述过去撒谎的行为,对孩子来说需要勇气,也许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教师换一个角度,用“我”代替孩子们说出不良行为时,孩子们不再有心理负担,敢于敞开心扉,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乐于改正。犯错误也是孩子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曾经的错误也是促进儿童成长的生活宝藏。尊重儿童的权利,激活错误资源的价值,这样的品德课堂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四、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更要引领儿童的价值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就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尊重儿童并非“做什么都允许”,教师更要注重恰当引导,帮助儿童提升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道德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创设了情境:“在公共汽车上,李明没有给张伟让座,如果你是李明会怎么做”,请学生展开思辨。有学生答道:“我会马上把座位让给张伟。”教师笑着夸奖道:“你真棒!”此时,教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如果张伟个子比我高,我不一定会让座”“如果张伟身体不好,我可以让给他”“如果我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可以与张伟一起坐”……不同的声音似乎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这位教师未能作出评价……

儿童的独特体验展现着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契机,忽视这些不同的声音会挫伤儿童说真话的勇气。从互利双赢的价值观看,学生的回答符合现实中多数人的共识——让座的对象应该是弱势群体,也体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我能帮助别人。由此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偏差,矫正行为。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特质,如此才能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对课程本质和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认识儿童、发展儿童、解放儿童,将品德教学从“皮肤表面”浸入“血液”中,实现“雪泥鸿爪”的无痕教学[1]。

参考文献:

[1]姚玉琴,周海清.基于儿童哲学的小学品德课堂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5(08):22.

( 作者单位: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宿迁 2237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篇4

(1)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家庭环境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就是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3)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或是意志坚毅、或是善于克制、或是含蓄内向、或是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4)总结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原因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篇5

综观本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儿童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相结合。本教材突破了过去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分别论述的状况,将两者紧密结合,在理论部分既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经典理论,又阐释教育心理的基本原理;同时,两者结合的理念始终体现在儿童心理品质的培养中。一方面,发展为教育提供条件,使教育更科学、更合理;另一方面,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发展,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两者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为开发儿童的智慧之花浇水施肥。可以说,儿童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的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2.认知与个性培养并重。本书在充分讨论认知的前提下,专门增设了培养儿童个性的第七章“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和第八章“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与交往能力的培养”,保留了传统的“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九章),大大地加强了个性培养的内容,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此类教材重认知轻个性的编排模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6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与激发

一、填空题:

1、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积极性的外在表现指标主要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意志毅力)

3、揭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是(耶基斯—多德森法则)

4、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5、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教学中要注意(奖励与惩罚)手段的使用。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生长需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校里最重要的、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的需要)

7、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注重声誉,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自信心强,有明确的行动目标)、(精力充沛,求新求异,勇于开拓)、(注重工作,选择高能力的工作伙伴)。

8、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兴趣主义)和(形式主义)。

二、判断题:

1、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是影响学习行为的外部拉力。

(错)

2、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对)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与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错,这里可以交叉组织多题)

4、附属内驱力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错)

5、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对)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归因——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解释。

四、简答题: 请简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五、论述题: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六、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

书香环境与儿童发展 篇7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 创设阅读环境时, 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 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 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 最丰富的语言。

一.创设“书香活动室”

(一) 创设图文对应的书香活动室

我们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选择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文阅读内容为参考来布置我们的活动室。例如, 根据绘本《这是什么?》, 我们选择色调相对稳重的棕黄色、六边形的竹篦子, 连接而成的生动、活泼的毛毛虫为图文背景, 给人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视觉效果, 吸引幼儿的眼球, 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 思考:“这是什么?要做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当我们进行相关读本的阅读活动时, 立刻就有幼儿指着老师创设的环境说:“老师, 那儿也有!”通过老师的引导, 进一步激发幼儿关注图文阅读的环境,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 创设听说与阅读相结合的活动区

1. 我们在建构区、益智区墙面

上按照符合幼儿视角、高低适宜的原则展示了很多照片, 照片选取有助于幼儿掌握操作材料的方法、启发幼儿一物多玩的内容, 起到暗示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幼儿来讲, 观察、理解照片内容, 再到自己的运用、创新过程, 实质上就是幼儿内心阅读的一个过程。

2.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设置“悄悄说吧”、阅读区。

“悄悄说吧”中, 老师展现一些形象突出、图文对应的卡片, 定期更换内容, 为幼儿多提供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入园初期, 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 环境的改变, 每个幼儿阅读经验、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差异很大, 当多数幼儿还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 幼儿又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阶段, 阅读区投放过多的图书, 只会导致图书损坏的更多、更快。因此, 图书阅读区中的图书投放只是挑选一些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适合幼儿年龄阅读的书籍, 随着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 逐渐增加数量。

3. 在班级环境中提供木偶剧场。

配以形象各异的指偶、袋偶, 让幼儿在演一演、说一说的游戏中, 延伸了孩子们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及表现能力。

二.创设“优儿读书俱乐部”

(一) 读书俱乐部的标志

读书俱乐部的标牌的设计采用我园的吉祥物优儿形象, 起名“优儿读书俱乐部”, 和我园的整体文化氛围相吻合。并充分利用门口的博物架, 设置“我们读的书”栏目展示。一方面, 将幼儿读过的书展示在里面, 促进幼儿与家长、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分享;另一方面, 放置一两本即将要阅读的读物, 使幼儿对即将要阅读的读物有一种心理期待与向往。

(二) 读书俱乐部的阅读区创设

在“优儿读书俱乐部”, 我们利用书架的摆放将室内的空间自然分割成几个阅读区域。图书以同类读本共同陈列的方式呈现, 一个时期内, 呈现最近阅读过的两三种读本。这样做的原因是: (1) 避免因种类过多分散幼儿注意力, 而无法专注阅读; (2) 幼儿喜欢反复听或看同一本书, 尤其是他们已熟悉的书, 幼儿在反复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像个专家一样预先知道接下来的内容, 最后他们甚至可以一字一字、一页一页告诉你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这让幼儿建立自信, 并对阅读产生好感; (3) 多次阅读一本书, 可以帮助幼儿熟悉一些常用词汇。这与《朗读手册》中的一项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该研究发现“非常熟悉”的书被孩子们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三倍, 而“熟悉”的书被选择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两倍。由此, 老师在投放图书时, 要充分考虑幼儿阅读时的心理特点。

除了利用书架分割的阅读区, 我们在读书俱乐部还设置了两个阅读软区。软软的地毯, 投放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靠枕, 再以自制的隔断形成相应的软区, 来吸引幼儿, 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阅读环境。孩子们脱去鞋子, 靠着或坐着彩色靠垫, 感觉温馨、舒适而完全放松, 隔断上又有触手可及、方便取放的读物, 孩子们乐在其中, 即舒适又能起到稳定情绪之作用, 逐步使阅读活动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为了适合不同幼儿的需求, 在“优儿读书俱乐部”中我们还创设有桌椅的阅读环境。

(三) 读书俱乐部规则的建立

与幼儿共同协商后, 我们制定了读者俱乐部的规则, 并且由老师用文字配以相应的行为图画, 张贴上墙, 为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爱护图书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读书俱乐部墙面的环境创设

为营造读书氛围, 我们在墙面上布置了幼儿阅读图书时照片, 幼儿看到后感到很亲切, 自然地与同伴交流, “这是我在看书, 我看的是……”, 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另外, 我们以《我会读书》为内容, 配以图文, “我和爷爷一起读书”、“我和奶奶一起读书”、“我和爸爸一起读书”、“我和妈妈一起读书”、“我和老师一起读书”……起到激发幼儿参与读书活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在书香环境中投放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

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是引领幼儿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 它就像纸上的剧场, 为幼儿演绎出阅读时内心世界里呈现的一幕幕画面, 在儿童图画书里, 既有美术中色彩、线条、构图形成的视觉美, 又有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等构成的语言美, 对幼儿想象力、思维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 我们筛选了《母鸡罗丝去散步》、《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因为我爱你》等读物。在引领幼儿集体阅读过这些图画书之后, 老师及时将书投放在阅读区和读书俱乐部, 便于幼儿进一步自主阅读。因为幼儿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阅读, 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 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注意到之前阅读时没注意到的细节, 甚至会有因遗忘情节而在重读过程中重新找到的乐趣。在重新阅读时, 我们更重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如“你喜欢这本书吗?喜欢哪一页?还有哪些地方没看懂?”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 让幼儿感受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乐趣, 体验成为一名独立阅读者的自豪感。

四.建立固定的班级听读时间

每天午饭、晚饭前30分钟作为班级固定的听读时间, 老师为幼儿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不不园》、《青蛙弗洛格成长系列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等, 老师在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 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 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幼儿, 给幼儿以无声的语言滋养、强烈的情感熏陶。

五.开展家庭借阅活动, 建立家庭读书时间, 让家庭中的阅读环境成为班级书香环境的补充和延伸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班级中我们开展向家长借阅活动, 通过班级借阅制度, 家长从“优儿读书俱乐部”借阅图书, 在家庭环境中和幼儿共同阅读, 在这一过程中, 家长和幼儿共同走进图文世界, 感受绘本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视觉上的享受, 让幼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爱、享受爱。

同时, 老师在家长园地中为家长推荐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目, 并通过文字向家长进行导读活动、介绍阅读方法, 引领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自己所发挥的作用。

读书俱乐部里, 老师还设立了“家长阅览区”, 由每位家长提供2—3本成人阅读的图书, 家长在借阅幼儿图书的同时也可以借阅成人图书, 以此扩展家长的教育视野, 转变、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 逐步使得家长成为我们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我们还定期在班级中开展“班级家庭读书沙龙”活动, 为家长提供选择图书和读书的指导方法, 为家长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等机会, 以点带面, 积极倡导家庭亲子共读风气, 让书香溢满班级、溢满家庭。

在营造班级书香环境的过程中, 我们与幼儿、家长一起收获着、一起成长着。我们相信, 这幽幽书香会伴随着我们, 让孩子们从优秀的童书里, 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 获得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

摘要: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 创设阅读环境时, 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 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 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 最丰富的语言。

我国儿童发展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儿童发展 儿童福利 研究内容

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较少,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也迅速增加,在党的十八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不仅仅包括对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1 研究内容

对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条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条件,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发展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且大多集中于对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研究。

第一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所处的宏观的外部环境进行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尚晓援、王小林认为我国的儿童福利主要包括儿童健康与医疗卫生、儿童教育保障、儿童养育与基本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儿童发展性支持等几个方面[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指出我国的儿童发展主要包括了四大领域,分别是: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法律保护以及儿童与环境①;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则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内容,将我国儿童发展的领域扩展为: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以及儿童与法律保护②。

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从儿童自身的发展及家庭内在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

张莉、张莉萍认为除了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素质评价之外,还要关注儿童心理素质发展方面、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儿童个性发展方面的评价[2]。马亚楠认为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家庭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等方面[3]。

2 研究视角

通过对既有文献的研究,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以及政治学视角等。

2.1 教育学视角

叶淑云、邓丽芳从教育学的视角,分析了国内近十年来对于0~6岁的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指出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对于儿童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张梦雪、冯婉桢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通过建设儿童发展实验室的方式为儿童发展以及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实验室必须坚持五种价值观,即尊重、关爱与沟通、促进儿童整体发展、开发儿童潜能、学习与发展[5]。

2.2 心理学视角

张文心、刘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心理虐待对儿童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指出我国对于儿童的心理虐待研究大多集中于初中生,甚至是大学生,而忽略了对于学龄前儿童心理虐待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儿童的心理虐待研究非常有必要[6]。项紫霓、张兴慧等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应该指导母亲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行为,对儿童要有更多的耐心,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7]。

2.3 法学视角

曾燕波从法学的视角对国际儿童福利的法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借鉴这些国家的法规政策,为我国儿童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8]。尚晓援指出为了可以给儿童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对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的法律政策亟需予以明确规定或调整[9]。程福财对1992年以来我国儿童福利政策进行了统计,他指出,近几十年来,儿童福利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比如教育福利重心下移、儿童福利对象扩大化等,我国儿童的福利政策越来越多地强调了儿童的权利保护,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健全的法律保障[10]。

3 研究述评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我国无论是在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方面,还是在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方面,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第一,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目前较多的关注于儿童的健康、医疗、救助、政策等宏观问题,而对于儿童自身的情绪、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行为以及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等问题则关注度不够,关注的内容不全面,这必然不符合我国构建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制度的要求,不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第二,在研究视角方面,尽管我国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视角已经有趋向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仍然不够丰富,在未来的儿童发展研究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国情,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对儿童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

我国当前的儿童发展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儿童发展方面却远不及美国、英国、挪威、瑞士、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而不应只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包括医疗、社会保障、生态、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儿童的发展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国家形象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问题。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政府应该在儿童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注释:

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参考文献:

[1]尚晓援,王小林.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3.

[2]张莉,张莉萍.儿童的发展性特征探析[J].金田,2014(01):213-214.

[3]马亚楠.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概述[J].早期教育,2014(09):18-21.

[4]叶淑云,邓丽芳.关于婴幼儿(0岁~6岁)发展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综述[J].早期教育.2014(06):27-31.

[5]张梦雪,冯婉桢.国外儿童发展实验室建设特色及启示——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儿童发展实验室为例[J].教育导刊,2014(05):87-89.

[6]张文心,刘文.心理虐待对儿童发展影响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4(01):19-22.

[7]项紫霓,张兴慧,黎亚军,等.3~5岁儿童母亲抚养压力类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4):427-434.

[8]曾燕波.儿童福利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当代青年研究.2011(7):19-23.

[9]尚晓援.对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政策亟待改变[J].社会福利,2008(09):15-16.

[10]程福财.超越生产主义:1992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福利政策发展的逻辑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02):31-39.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二年级上学期班级计划下一篇:如何总结文章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