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成因

2024-07-31

道德冷漠成因(精选7篇)

道德冷漠成因 篇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极大程度地损害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民族品质,从南京彭宇案老人“碰瓷”讹诈施救者,到小悦悦事件众人围观冷漠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不但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更拷问着人性善恶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将从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入手,结合传统哲学、伦理学思想探讨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

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总结

在当下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中,我们不光要看到现象的表面,更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种种道德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没素质”、“没同情心”等等就可以概括的,这背后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对道德问题的应对之策,解决道德冷漠、道德缺失的途径也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道德冷漠成因 篇2

关键词:道德,冷漠,解决路径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和思想道德却止步不前,出现了道德冷漠的现象。“小悦悦事件”以及该不该扶老人的问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危机,刺痛着我们的良知神经。对于道德冷漠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解决呢?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探讨与思考这一影响我们中国未来的严重问题。

一、“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形式

旁观者对受害者被害以及其发出的求助漠不关心,不采取积极手段给予帮助,这表现出了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受助者对他人给予的救助不予以言语或行动上的感谢,这表现出了受助者的道德冷漠;还有一种根源性的道德冷漠是来自于实施者,他们偏离了道德,无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对其实施伤害,这是一种严重的道德冷漠。为此,本文对这三种道德冷漠类型进行以下分析。

(一)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中国有个成语叫“冷眼旁观”,但也有句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显示了旁观者的特征。有些旁观者冷眼漠视所见到的人与事,而有些旁观者却能将事情看清。道德冷漠属于“冷眼旁观”,旁观者道德冷漠的出现源于旁观者自身的心理以及受周围其他围观者的影响。

从旁观者自身心理角度来分析,旁观者将伤害他人的实施者与受害者视为陌生的“他者”,认为自己没有牵扯到这件事中并且置之度外是最为安全的,只需静观其变。

从受其他围观者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旁观者自身会观察周围围观人的反应,他们会因为其他人不行动而不主动帮助求助者,认为自己没必要出手帮助。

(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社会道德冷漠并不只是旁观者造成的,受助者也加剧了社会道德冷漠。如今的受助者越来越不懂得感恩,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忘却了中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例如,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的冷漠表现让资助者心寒。

帮助贫困者是资助者发自内心的完全出于道德的超义务行为,所以也需要受助者的感恩。而受助者如果将受助视为权利的话,那他们应向公共机构诉求,而不是向个人资助者提出需要被资助,这种错误认知将会抹杀个人资助者的善德。

(三)实施者的道德冷漠

实施者对受害者实施伤害,漠视了受害者的一切,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实施者的道德冷漠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比如交通事故逃避责任的肇事者,因个人利益出售有害食品的商家等。如果没有这些实施者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就不会有旁观者和受害者,就不会出现道德冷漠现象。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

1. 社会经济的变化。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冲突。人们开始过分追求物质水平,而忽略了道德与精神层面的提高。因此,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表现为过分追求金钱与利益,逐渐迷失自我,出现精神缺陷,最严重的是做出不利社会的事,例如食品安全问题。

2. 竞争激烈的市场。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有关。社会经济的变化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使得各种市场法则泛滥,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当这一思想成为一种习惯时,人们就会对待任何事物都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

(二)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观念

1. 不太完善的社会道德制度。

道德制度用来约束和调节不同的个性行为,使人们认同和遵守公共规则,培养人们的集体行为与心理,构建和谐道德社会。但是,我国社会的道德制度却不是很完善,从而让道德冷漠现象有机可乘。

2. 存在冲突的法律观念。

如今的社会道德与法律发生了一些冲突。道德问题使得法律观念逐渐变为空白,人们将无法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来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利益。因此在权衡自身与他人利益时,人们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加剧了道德冷漠。

(三)道德教育

1.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指学校教育,父母只需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提供金钱与生活支持,却疏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极大限制了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采用一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家长坚持“棍棒下出孝子”,严厉体罚孩子,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则溺爱孩子,造成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中心。再者,有些家长忽视了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道德素质和人格养成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道德行为不端正,嗜赌成性,封建迷信,甚至触犯法律,影响孩子的成长。

2. 学校教育。

谈及学校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高于人格及心理道德的教育。虽然在《中学德育大纲》中有提到德育,但我国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的德育形式是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关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发自内心地以道德品质培养为目标的道德活动,使得学生视道德为束缚,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其次,学校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学校里宣扬真善美,却没有告诉学生现实生活的丑恶与社会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认识社会,无法识别并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再者,有些学校只视道德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这使得道德教育很难实施。同时,有些学校也有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教师施以不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道德教育。

3. 社会教育。

进入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谋生技能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的东西。而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缺乏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诱惑与冲突,人们过多地以金钱以及利益为主线,忽视了社会道德教育,使得自身道德意识薄弱,导致了道德冷漠现象。如果人们拥有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就不会出现各种道德冷漠问题。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路径

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危机,有个成语叫祸起萧墙,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解决路径的探究,笔者选择从之前的原因分析着手,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一)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我国的道德风尚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有些传统道德文化不适合如今的社会,比如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而有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仍然适应社会发展,比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精忠报国等。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减少道德冷漠现象。

(二)加大道德赏罚力度,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道德行为是出于个人的意志而做出的,不需要强制实行,它只会受到道德行为准则的约束。所以,有些人因违背道德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使其道德意志渐渐薄弱,比如旁观者;而有些人因做出道德行为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渐渐漠视道德。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道德保障机制,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加大道德赏罚力度,给予见义勇为的行为一定的奖赏和鼓励,对见死不救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批评或处罚。

(三)加强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是纠正错误的道德思想并输入正确的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我国道德教育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此需加强道德教育。家长应接受一些与教育孩子相关的知识,关心孩子成长,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并聘用高素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应重视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比如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并付诸行动

道德问题从个体逐渐扩大为社会问题,所以建立道德机制,开启道德教育模式,应从社会个体抓起。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大学生更要重视道德问题,并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发自内心地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认真对待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道德素养。步入社会后也要重视道德教育,做一个“四有”公民。不做有违道德与法律的事,不做伤害别人的实施者;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冷眼旁观;受到别人帮助时,给予感谢,并要遵守承诺;在利益冲突面前,不要只想到自身利益,顾虑一下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有道德、守法的中国人,就像问题由小变大一样,道德力量也可以由小变大,道德冷漠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姚蕴蕴.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王鑫,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象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李海艳.道德冷漠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道德冷漠的教育审视 篇3

关键词:道德冷漠;功利化;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12-05

当前社会上各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事件屡见不鲜,不论是前赴后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还是震慑人心的小悦悦事件,都屡屡挑战着社会的道德伦理,折射出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的现实。道德冷漠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各方面的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来分析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应对之策。

一、教育功利化与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一种善的缺乏。万俊人先生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德冷漠(moral indifference)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高德胜教授则认为:“道德冷漠是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这种冷淡与不关心既可能是一种主动的责任推拒,也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道德麻木。”[2]综上,道德冷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疏离和淡漠,以及由此引起的相互之间关心的退隐和责任的弱化,从而导致道德行动上“不作为”的产生。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教育功利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根源。在工具主义的强大冲击下,学校教育深陷功利主义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沦为私利和欲望的工具。正如汤因比所说,“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3]。

在功利主义思维逻辑下,学校降格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厂”,背离其育人的公共属性,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天平上,倒向了私人利益的一边。“校长成了老板,教师成了店员”[4],学生成了购买服务的消费者。于是,最大限度地占有优质资源、超越别人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学校成为竞技场,考试成绩成为竞争的资本,学习生活中本应受到重视的合作、互助和沟通等公共品质变得不再重要甚至隐匿不彰,“人与人的交往在分数面前黯然失色,甚至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变成一种虚伪的道德表演,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学校教育的‘加工厂’中变得毫无价值”[5]。学校组织中充斥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逻辑,致使个人主义、自我主义观念在学校空间中肆意蔓延,侵蚀着正向的道德影响力,助长了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

二、道德冷漠的生成

(一)异化的考试竞争造成学生情感体验缺失

在功利主义思维的钳制下,学校的育人目标被简单异化为考高分、进名校,以选拔为导向的考试机制更是催生了僵化的尖子主义的竞争模式。学生、家长和教师被一并挤进考试分数、成绩排名和考核晋升等狭隘视域的死胡同,迷失了方向。

1.师生关系在功利性的考量中变质

考试竞争的巨大工具性价值对教师产生了无法抗拒的诱惑。他们将成绩排名作为关注的重点,视为超越同事、获得晋升的砝码。如此,师生关系被扭曲为一个“有用物”与另一个“有用物”间的关系。“在‘有用性’的视野里,道德、高尚、同情等品质变得毫无价值,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具有感情交流的作用,只有相互利用的价值”[6]。于是,应试倾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使以立德树人为旨趣的教学活动沦为单纯的知识传递和训练。考试成绩成了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并且进一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质量。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进而产生紧张和自卑的心理,自觉远离老师的关系域。“学生把教师看作是他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教师则把学生看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巴不得把它卸掉,他们都同样盼望彼此摆脱的时刻早日到来”[7]。功利考量中的师生关系之淡漠,可见一斑。

2. “孤独”的学习造成同学之情的淡化

功利化的学校教育鼓励占有式的个人成功。在高分、名校的诱惑下,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私的行为。个体深埋于自己的世界,只关心自我利益,而把他人看作获取成功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恶性竞争模式催生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其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而这种外在的压力,又使得原本属于学生内在需求的学习蜕变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的比赛。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大打折扣,代之以个体“孤独”的学习,同学之情淡化。“求学的过程犹如障碍赛跑的过程,同伴之间的生命关系被扭曲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他人都是自己‘跑道上’需要跨越的障碍,不幸灾乐祸已经相当难能可贵,怎么可能对掉队的弱者表示同情”[8]!大量淘汰式的考试竞争强化了占有、排他等负面的非公共品质的张扬,将道德上尚未成熟的学生过早地抛入个人主义和孤独竞争的境地。这种竞争性个人主义的思维逻辑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灵和道德感,阻碍了学生积极道德心态的发展,使个体的内心走向了冷漠和封闭。

(二)等级化的管理体制压抑学生的道德成长

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还体现在学校的组织管理上。当前学校组织结构属于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科层权力体制,这种权利体制以效率优先为基本原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利运作,权利分布呈“金字塔型”。注重效率的科层体制迎合了功利主义对实利的追求,在这一思维逻辑下,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遵循的是管理和控制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

1. 学校决策权力分配中学生的“缺场”, 抑制其民主精神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在制定学校重大制度、重大决策等方面,学校上层领导独揽大权,学生甚至没有知情权,只是单纯的、被动的受众群体。在很多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决策上,鲜有学生参与,他们的真实诉求得不到反映和满足。且现实中的学校制度“总是被包装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成为合法、合理的正面存在”[9]。学生总是被告知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却不知这些制度规定为何如此,也无权对其是与非进行价值判断。游离于民主生活之外的学生,主体地位遭到漠视,在层级权利关系的压迫下,成为制度的“顺民”。这显然背离了“我—你”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教育本质要求,也与学校制度的育人取向大相径庭。杜威指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的公民只能成长于民主的生活”[10]。生活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中的学生,民主精神自然无法形成。

2. 不均衡的权利分布容易产生不公正现象,侵蚀学生的心灵世界

等级化的管理体制将权力集中于上层领导者,容易造成校长权力的膨胀,主要表现为校长或学校少数领导者主导和掌握学校的重大事宜,握有说一不二的权力。而作为真正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只能被动地执行和服从。这种不合理的科层权利分布使学校制度异化为某些利益群体的“护身符”,成为“官本位”思想和教育领域不正之风滋生的温床。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造成当权者个人权利的不当张扬,出现诸多不公正的现象。众所周知,当权利不在阳光下运行,腐败就会滋生。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学校制度亦如此。学校一把手独揽大权,缺少相应的监督,致使管理混乱、权责不明,拉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甚至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及涉及学生相关利益的决策上,不公正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于是,“在由不公正的学校制度所导致的教育腐败中,学生感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爱’,体会到的却是学校教育的道德冷漠”[11]。

(三)学校德育的“虚无主义”倾向弱化了德育效果

“虚无主义”倾向即“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导向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12]。在功利性思维逻辑的控制下,德育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招牌,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带来的功利性好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以致于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中。

1.德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地位堪忧

具体表现在:其一,德育课遭遇“砍课”危机。承载着公民教育使命的德育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地位。不仅课时量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当“主科”教学时间紧张的时候,为数不多的品德课就成为被占领和剥夺的对象。其二,德育活动只作为必备的装饰,形式化严重。多数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么草草了事,要么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很少真正考虑学生的真实意愿。本应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被隔绝于外,成了名副其实的局外人。尽管学校打着“德育为先”的旗号,但是现实却告诉学生:德育可有可无。学校的现实做法背离了德育应有的价值取向,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2.填鸭式的德育方法使德育效果低下

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钳制下,学校德育偏离了价值引导的功能,异化为简单的知识填补。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被移植到品德教学中,使原本包含着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双向度的价值观教学简单化为“教—学”的单向度行为。道德教育被简化为纯粹的知识性教育,荒废了其价值引导的功能。教师以权威代言人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说教,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这种单向的道德说教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道德心灵沟通,道德教育的价值往往在学生被压抑的道德心理中消泯”[13]。而且,强制灌输的德育更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接纳与自身人格养成之间的鸿沟,乃至使学生的人格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4]。

三、道德冷漠的消解

以功利为取向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因此,要实现道德冷漠的消解,必然要扭转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一)理性对待考试竞争,积极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主宰下,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偏执于对学生进行疯狂的知识填充,以期使学生在考试竞争中取得高分。考试作为一种量化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有其必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在现阶段,考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人才考核和选拔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相对公平且客观的评价方式。学校虽然无力以一己之力抵挡考试竞争的负面作用和道德冷漠的产生,但只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守自己的信念,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可谓抵挡道德冷漠产生的一剂良药。博耶尔最早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15]。小组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最基本单位,是一种相互协作、互助共进的学习组织。小组成员在共同进步的目标指引下,共同解决困难、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对话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认识,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学习的优化和集体智慧的生成。小组成员各有优势和长处,因此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相互交流中,学生从孤立的自我中心状态中挣脱出来,主动与同伴分享经验,积极合作。这不仅使他们在学习上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信赖关系,也拉近了他们心灵上“我”“你”之间的距离。简言之,小组共同体可以冲破个人狭隘学习的藩篱,实现不同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不同视域的融合。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和多维发展,协作意识和关怀品质也能得以增强。

(二)矫正科层化的控制逻辑,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制度会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种制度所体现和倡导的核心道德价值会在一定条件下“位移”向个体。科层管理制度强调服从、存在压抑,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师生的主体性权利,造成学校德育教化价值的缺损,滋生道德冷漠因子的产生。鉴于此,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设计。首先,现代学校制度注重人文性。区别于科层管理体制规训和形塑的管理方式,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以人情味。人文性的原则要求学校管理制度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摆脱控制主义的逻辑,以理解、尊重、责任和爱为前提,融情感与理性为一体,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营造和谐关怀的人文氛围,促进受教育者的精神成长和道德品质的完善。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不仅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而且把人当作“人”,当作具有同样权利和自由的人。学校管理制度不是为了限制教育主体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人的自由。为此,学校管理应充分考虑教育主体的利益需求,尊重差异,平等相待,丰富个性,促进发展。其次,强调公正性。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道德,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性价值,学校制度亦如此。公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灵魂,公正性是学校制度的根本属性,学校制度的公正是制度本身公正和制度运行公正的统一。所谓制度本身的公正,即制度应全面反映各方的利益。制度是利益的表达,公正的制度必须能够充分保障各个利益主体在学校利益分享上的均衡性。学校制度的制定尤其要充分尊重教育主体的利益需求,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促进他们最大程度的发展。有了公正的制度,还需保证执行过程的公正。制度运行的公正需要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保证人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人人获得发展的机会平等。最后,坚持民主性。只有在民主的制度生活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人。不同于科层制下学校领导者的专断独权,现代学校制度强调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改善德育的尴尬处境,增强德育实效性

在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下,学校集中精力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受教育者谋生的本领,却疏远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德育的公益性与学校的逐利要求相悖。因此,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受到排挤,仅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偏安一隅。尽管德育被规定为五育之首,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德育“首而无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规避德育责任,敷衍德育工作,很多德育制度和活动被荒芜。

要改变学校德育的尴尬处境,首先要创新德育价值观念,合理定位德育,真正实现以德育人。德育价值观念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统摄性作用。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活动,一方面要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因而,德育既有工具价值,也有目的价值。兼顾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是德育最理想的状态。其次,要确立德育的整体意识,营造全方位的德育情境,将德育落到实处。“教育中人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居于统摄地位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而非依赖于独立时空展开的[16]”。很多学校将德育独立出来,自立门户,其实是将其束之高阁。很多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只是德育处或班主任的责任,与自身毫无关联。其实不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通过各种教育影响完成的,并非只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或德育活动来完成。学校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资源,无形之中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确立德育的整体意识,创造全方位的德育情境,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时空。最后,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受工具理性和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德育教学中的教学控制十分明显,道德条目的学习代替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异化为教学指令的终端,成为丧失主体性的客体。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必然趋势。对话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尊重差异,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交流、建构知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游戏活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都是对话式教学提倡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变以接受为旨趣的灌输法,培养学生的对话素养和批判精神。

道德冷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教育的角度检视道德冷漠,教育功利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功利主义的思维逻辑下,学校、教师、学生深陷应试教育的漩涡,偏执于成绩、排名等外在符号的竞争,人文关怀和合作精神受到忽视,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学生的生命本真被扭曲,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学校教育作为一种超越性的文化事业,有责任在抵挡道德冷漠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矫正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本真是克服道德冷漠的教育之根本。尽管要克服道德冷漠,仅仅依靠教育的力量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学校教育的不断改进和不懈努力,道德冷漠的现象一定会大有改善。

参考文献

[1]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115.

[2][8]高德胜.道德教育与道德冷漠[J].教育学报,2009(3):76,80.

[3]池田大作,汤恩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61.

[4]郑复兴.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组织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38.

[5]吴亚林.价值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0.

[6]刘亚军.关于道德冷漠的教育思考[J].教育评论,2013(1):73.

[7]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5.

[9]傅淳华.杜时忠,论学校制度情境中的教师平庸之恶[J].教师教育研究.2013(4):2.

[10]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7.

[11][13]刘超良.制度德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58,162.

[12]靖国平.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9.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4.

[15]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73.

[16]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34.

网络道德问题成因探析 篇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网络道德问题正日益凸现.探寻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是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和阐释.

作 者:陈勇 刘婧  作者单位:陈勇(北京政法职业学)

刘婧(曲阜师范大学)

刊 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问题点思考  

道德冷漠成因 篇5

作者:穆建亚

河北学刊 05期

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审计质量与审计效果,在特殊环境下还会败坏审计职业形象,危害审计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审计工作最终失败。按照信息经济学原理,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是审计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在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责任义务,受利害关系的影响,便有可能形成判断失误风险与道德风险。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存在较多的层级,其管理体制并不健全,在这种内部约束机制下,审计道德风险会变得更加严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越来越明显的障碍。因此,有必要防范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提升审计绩效。

一、道德风险与审计道德风险

在公民社会中,社会和谐是社会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人的行为需要和社会秩序相契合,社会则要借助有效途径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要发挥调控作用。比如,为控制主体进行合法性辩护,对可能引起冲突的价值观念加以阐释和引导,借以形成良性的道德氛围。而当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公民社会或和谐社会的构建便会逐渐实现。但不可避免的是,道德会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陷入风险之中,给社会进步造成一定阻碍。

(一)道德风险及其成因

1.道德风险释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媒体、法律、制度等要素的介入,道德风险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但即便如此,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场景之中,道德风险仍有可能形成现实破坏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存在着大量“委托一代理”关系,用以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但是,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道德风险就成为“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直接产物,当委托方处于信息劣势或疏于监管时,代理方就会围绕自身利益作出有损委托人的行为,伤害委托人的利益,道德风险由此产生。而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道德风险具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代理人会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放大自身的效用。

2.道德风险的成因。首先,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前由市场经济所主导的经济文化也是如此,它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和开放,另一方面使道德人格更加多元。一些个体的道德心理出现了“分歧”,道德人格的矛盾与冲突时刻困扰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方面对个人道德极度维护,一方面对社会公德逐渐漠视,在一味地构建服务于自身的道德体系之时,对公共道德的构建袖手旁观。其次,按照意识论的逻辑,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增长认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断裂也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事实。从原则上看,两者是对称、协同和一致的,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对称性和矛盾性正日益凸显,两者的反差在部分大学生群体身上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再次,自我道德修养的“放任”和外部道德教化的缺位。这样一来,个人道德体系逐渐扭曲,其道德行为只为利益诉求服务。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表现

审计是经济行为的一种,指的是依照经济原则和委托人的要求,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进行的专项活动,其职责在于完成受托任务、履行受托责任。从理论上讲,审计道德风险系指从事审计活动者(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在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的不利于他人(比如委托人)的行为。这些问题源于以下情况:在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或限制性的合同中,负有责任的一方(经济行为者)由于未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此也不承担行为的所有后果,不获取行动的所有好处。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亦称“审计败德行为”,是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陈述。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但是,一些审计人员出于对非法利益的追求,在审计报告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主观上的隐瞒,以达到与利益相关者“合谋”的目的――这明显违反了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原则,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市场寻租。一些审计人员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会向被审计单位释放“特定信息”,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向其寻租,以便完成审计造假,出具一些应付性、包装性的审计报告以欺骗委托人――这种审计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强化了不正当竞争,而且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增加了社会成本。

3.职业怠倦。在委托人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会在审计工作中“偷懒”,比如,通过简化程序或省略必要的审计环节减少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消减审计精力,甚至因此获得额外收益――这种行为与审计职业道德直接相悖。

(三)审计工作中引入道德风险的必要性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进步,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构建的法律体系都是不完备的。因此,社会规则的建立除了要强化法律的作用之外,还须注重道德的约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特定案件时,依照法律和道德作出最小偏差的推断和研判。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所采取的任何审计方法都要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和支撑。也可以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的二元函数,单纯依靠专业技术或职业道德进行审计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消除审计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审计失误。所以,有必要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在关注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之外,还要对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和因此而产生的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加以思考和度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对人的约束比制度更为深刻,这也是审计风险因道德而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若想降低审计风险,通常要寻找道德风险的成因和可能爆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设计和审计行为取得良好效果,保证审计准则、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按照既定的路径推进。当然,在审计活动中,在审计管理和审计技术层面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只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部分影响。对于这些微观层面的事件,只要借助制度规范等对应措施就可以有效化解。相反,道德风险对审计绩效的影响是宏观的,由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通常会使社会信用陷入尴尬境地。从这个角度讲,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变量,具有明显的检验意义。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

在传统审计模型中,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风险是难以描述的。所以,在研究审计风险时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总体而言,审计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有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一)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

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外,还应对因审计道德而造成的损失作出明确认定,并给予其极具威慑力的惩罚。但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中国的审计环境不断向好,但与法律相关的约束机制却一直处于软化状态。比如,民事赔偿机制缺位,监管力度不足等。这种状况的存在直接推高了审计师行为失当发生的概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监管和惩处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行为被起诉的概率也越来越低。实际上,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低风险行为或高风险行为被容忍,极易诱发新的道德风险,风险的级别也会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比如,审计师会出于对“显著利益”和“隐性惩罚”的考虑,签发一些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也可能为了“迎合法律”,对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加以粉饰,以增加结果的模糊性。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数量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类人群和组织抗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不颠倒“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的状况,其道德风险就会不断提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二)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

按照行业要求,审计师在履行审计合同所规定的责任之后,会从委托人处收取约定的审计费用。这样一来,审计行为就成为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审计收益三者之间就构成了制约关系。如果审计师追求较高质量的审计,就会因此增加审计成本,而审计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审计收费不断走低、竞争环境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较高的审计质量势必会降低其收益。这样一来,对于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审计师来说,出于对既得利益的考虑,要么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其市场份额,要么放弃更高层次的审计独立性与职业道德,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当然,这种出于不正当竞争而出现的压价行为,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审计主体被迫接受和履行审计合约责任不相称的收费条件,另一方面,也因这种“理性选择”而造成了“偷懒行为”,审计道德风险由此而产生。

(三)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紧密相关。在审计活动中,注册会计师承担主要的审计任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主体存在提供失真审计信息的可能,并以此提升自身效用,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此外,审计作为一种专家服务,审计事故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是否违背了审计准则、是否违背了审计道德、存在造假行为,是很难判定的。但是,一旦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就有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合法审计信息失真与非法审计信息失真,作出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审计行为。

三、审计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道德冲突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矛盾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处于复杂阶段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道德冲突最终导致道德异化和道德选择,而在道德实践中,基于道德异化的道德选择又成为其他道德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道德冲突是人类道德活动的根源,它关乎人类心理机制与社会机制的生成与规范。从这个角度讲,防范和治理审计道德风险需要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一)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

对道德教化主体而言,道德人格是其道德体系的.重要表征。在对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进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重塑教化主体的道德人格是提升其道德教化水准的基本维度。为此,在选择道德教化主体时,应注重其是否具备足以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关键素质,比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有效的沟通力和驾驭局面的引领力等。此外,还应进一步提升道德教化主体的人生价值系统,充分认识到与道德教化相关的工作是神圣的事业。当然,道德教化主体还须具备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教化客体表现出来的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应对其进行重塑和道德教化与内化,将道德教化多主体下的养成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化模式加以实施,使之能够自觉接受道德规范和遵循道德准则,将道德人格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心理诉求。

(二)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严肃对待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认真落实审计意见与建议,对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利益关联,严格按照审计原则和被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或雇员的职能完成审计,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对被审计客户予以正面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和审计活动的担心与质疑。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利润及经济利益,不能为了较多的咨询服务而降低审计服务收费,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审计师的独立性。

(三)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

经验表明,在违法现象普遍存在时,政府或当局即便再强大也难以控制住每一个人――这是管理学中“破窗理论”屡试不爽的定律。在审计活动中,为了降低因道德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除了提高法律本身的效力外,还要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加大惩处力度,通过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消除审计行为主体的违规意愿。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的审计师认识到审计道德缺位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此外,无论是审计师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要熟悉和钻研审计法律法规,通过公平执法、公正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纠正,增加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赖与热情。比如,培养通晓审计业务的法律专业人才,加强对法官独立审判的教育,提升审计职业的社会公信力等。

(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审计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审计技术和审计经验对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客观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会增加经济价值,否则,不仅会降低经济价值,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道德风险,还需要在审计领域内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号召社会或社会组织为增加价值的审计活动支付更多报酬或社会认可。如此一来,技术到位、经验丰富、道德水准较高的审计师就会拥有更好的声誉与审计收费,并会为其事务所带来更多未来收益。同时,审计师也会主动抵御那些“有利可图的诱惑”,自觉完成既定的审计程序,综合衡量审计成本和收益,服务于更多的客户。

(五)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审计行为能否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风险因素,还对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运行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做好各项制度构建”,有必要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以经营管理权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为起点,构建更为严密的审计监督体系,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现代企业内部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层级的分支机构都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认定代理行为是否合法和有效,必须借助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才能完成。从这个角度讲,在保证被审计企业独立性的同时,应以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处罚制度,合理利用和处理审计报告,以防“只审查、不处理”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违规、违纪等不道德审计行为。

审计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存在的,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审计活动在对外经济往来、协调国内和国际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其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倾向、道德倾向对中国审计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各种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道德培训和道德约束,使之能够从职业道德出发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主动践行职业道德行为,为消除审计道德风险、规范审计市场作出更多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升审计职业形象,促进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

关爱他人 拒绝冷漠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过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爱他人,拒绝冷漠”。如果你是个盲人,在漆黑的夜里行走,你会为别人打上一盏灯笼吗?也许你会想到:盲人何须灯笼呢!可是你想过没有,正是这漆黑中的灯笼,是别人看清了路,看到了你,避免相撞,盲人的举手之劳,在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避免了自己的不幸。没有当初那无心插柳,哪来现在的绿树垂阴?关爱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关爱了自己。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冰冷的楼正在飞速讲冷漠注进每一个生命里,高楼顶天立地,而人心也似冰山,亦如高楼般让冷漠与日俱增。于是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可是,世界是不该这样的。时光流转,阳光公平地将温暖分散给每一个生命,将冰冷的角落阴暗的地方轻轻拂亮,让我们感到无限温暖。

“关爱他人”不仅仅是标语似得词语。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在车上给陌生老人让一次座,也许微不足道,但却让老人感到了温暖,也给自己驻留了高尚。

关爱他人也是奉献社会的一种表现。一天傍晚,天下起了大雨,他见公路上有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个孩子,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行走着,雷锋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来探亲的,要到前面十几里外的一个村子里,她着急的对雷锋同志说,今天的雨都把她浇迷糊了,这还有个孩子,是怎么也走不到家的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孩子,冒雨朝那个村子里跑去,宁可自己淋湿全身,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他们送到家。雷锋一生很短暂,却做了无数多件关爱他人的好事,而我们学习的就是他这种奉献社会的伟大精神。

琼·贝奇曾说过:“爱只小提琴,音乐可以停止,但琴弦却始终还在。”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关爱,都发现着关爱。关爱始终都驻足在我们身边。在家中,父亲的严格中透着丝丝关爱;母亲平日里递来的一杯水,一件外套,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浓浓的爱。在学校,老师谆谆教诲的一抹微笑,一个眼神,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对职业的热爱,还有厚厚的关怀。还有朋友间每天一个问候,一个笑脸,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沉甸甸的情意。

同学们,让我们用美丽的心灵,传递人间的真情,把关爱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关爱放到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成我们思想道德中的一部分。最后希望同学们去做一个会关爱他人的人,不要冷眼去看这个世界。拒绝冷漠,关爱他人,让世界充满爱。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因及对策 篇7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0 引言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 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以及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会计行业如果没有职业道德就会存在信誉危机, 也就没有前途和发展可言。

1 现实状况

中国会计学会曾对1200名会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学术界进行积极的反思和学术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结论为:一是会计人员道德败坏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 在不同的年龄层次表现出不同特点。二是处在不同环境的人员, 职业道德缺陷失范的程度不一。三是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会计人员在依法办事和客观公正方面有着严重缺陷和缺失, 会计监督有名无实难以奏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如下:

1.1 大多数会计人员主观意识上并无违反职业道德的动机

例如, 对于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动机, 中国会计学会的调查结果如表1。

1.2 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沦丧、主动违法犯罪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监守自盗,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 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论丧, 走上犯罪的道路。

1.3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陷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 具体表现: (1)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 追求私利, 监守自盗, 以身试法, 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2)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专业技术能力较差, 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 (3)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 不熟悉法规, 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了。 (4)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但有些会计人员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1.4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质量意识淡薄, 作假现象严重, 在证据欠充分的情况下, 随意出具审计报告, 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 不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2) 有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准不高, 执业意识淡薄, 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有意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 保守商业秘密的意识差。 (3) 有些注册会计师承揽不能胜任的业务, 无视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忽视专业胜任能力。 (4) 执业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依赖性, 执业不规范, 职业道德约束力不强, 不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从业者自身

一些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较低, 责任心不强, 工作中墨守陈规, 不求上进, 缺乏进取精神, 不能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 影响了财务水平和经济效益。还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精神, 工作中不能够廉洁自律,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地办理经济事务, 为了自身的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甚至一些会计人员, 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2 单位内部

2.2.1 从业环境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 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 若坚持职业道德, 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 因而有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地做假账。所以, 要恪守职业道德, 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 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 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2.2 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 是出于主观故意, 主动而为, 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 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 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学校教育片面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 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 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 大多只是走走形式, 但实际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2.2.3 单位负责人

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个体利益或局部利益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改写会计报表虚增利润隐瞒亏损从而达到粉饰政绩的目的。会计人员如果坚持原则予以抵制, 很可能被撤职调离岗位等打击报复, 因此难以违抗领导意图从而违心办理违法会计事项出具虚假会计报告。

2.3 单位外部

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作假账的两难选择中, 有的会计人员会选择按单位负责人意见作假账, 虽是保全了自身的利益, 却又陷入了职业道德之失范。

2.3.1 政府监督不力

政府监督不力,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 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 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2.3.2 会计制度不健全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会计制度法规还不够完善, 许多会计为在法规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有些规定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者责任主体过多, 发生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委的现象, 造成无法追究责任, 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2.3.3 职业道德建设滞后

我国尚没有针对会计人员制定出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都是散见于《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规中。仅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原则性的指导, 无法具体指导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 而且有些职业道德规范相当部分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却未作变更。加上没有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来保障和落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2.3.4 社会监管体系不健全

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 在监管组织的建立方面, 分两步走, 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之后,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这一步相对容易做到。待条件成熟后, 可以单独组建中国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来说, 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它的权威性较高。

3 健全对策

3.1 加强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 强化依法办事的工作理念。由于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各种人, 会计工作必须以法律法规为指导, 以会计处理为载体, 严格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法规制度,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加强依法办事的工作理念;其次, 加强技能培训和业务学习;再次, 为确保财务处理的正确性, 必须学习掌握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会计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学习;最后, 加强理论学习, 为做好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要学好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2 加强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 切实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 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 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 我国的法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它在制度建设方面, 与整个改革开放现代化要求相比, 还有不少差距,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

3.3 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造假成本对造假者不仅让其承担名誉损失成本, 还要让其承担物质成本具体而言, 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 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 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 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 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造假者, 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 甚至刑事责任,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 出现做假账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3.4 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 改善会计的内部运行环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 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确的条款加以修改, 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 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起到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的目的。要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未涉及的情况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信者的处罚力度, 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利益, 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二是管理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

3.5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渠道,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积极发挥舆论宣传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 紧紧抓住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形式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加大宣传力度, 倡导诚信, 弘扬职业道德正气,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通过剖析案例等宣传, 是大家充分认识到丧失会计职业的道德给会计职业和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激发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热情和理念。会计工作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应及时对优秀会计人员进行表彰, 除进行物质奖励外, 还应当加强舆论宣传, 从而达到激励先进, 营造良好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

3.6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世, 信以待人, 毋忘立信, 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 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 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若干对策, 但也只是从理论方面提出建议, 后续研究还应更加深入和具体。

参考文献

[1]陈淑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J].辽宁经济, 2006 (, 2) .

[2]张维秀.方飞虎.略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十个举措[J].绿色财会, 2007 (, 2) .

[3]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辽宁教育会计通讯, 2000 (8-9) .

[4]韩传模等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5]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6]李洪会.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监督[J].经济师, 2004, 11.

上一篇:企业励志诗歌朗诵下一篇:第一书记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