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2024-10-16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通用4篇)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篇1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极大程度地损害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民族品质,从南京彭宇案老人“碰瓷”讹诈施救者,到小悦悦事件众人围观冷漠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不但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更拷问着人性善恶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将从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入手,结合传统哲学、伦理学思想探讨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

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总结

在当下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中,我们不光要看到现象的表面,更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种种道德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没素质”、“没同情心”等等就可以概括的,这背后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对道德问题的应对之策,解决道德冷漠、道德缺失的途径也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篇2

关键词:道德,冷漠,解决路径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和思想道德却止步不前,出现了道德冷漠的现象。“小悦悦事件”以及该不该扶老人的问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危机,刺痛着我们的良知神经。对于道德冷漠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解决呢?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探讨与思考这一影响我们中国未来的严重问题。

一、“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形式

旁观者对受害者被害以及其发出的求助漠不关心,不采取积极手段给予帮助,这表现出了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受助者对他人给予的救助不予以言语或行动上的感谢,这表现出了受助者的道德冷漠;还有一种根源性的道德冷漠是来自于实施者,他们偏离了道德,无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对其实施伤害,这是一种严重的道德冷漠。为此,本文对这三种道德冷漠类型进行以下分析。

(一)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中国有个成语叫“冷眼旁观”,但也有句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显示了旁观者的特征。有些旁观者冷眼漠视所见到的人与事,而有些旁观者却能将事情看清。道德冷漠属于“冷眼旁观”,旁观者道德冷漠的出现源于旁观者自身的心理以及受周围其他围观者的影响。

从旁观者自身心理角度来分析,旁观者将伤害他人的实施者与受害者视为陌生的“他者”,认为自己没有牵扯到这件事中并且置之度外是最为安全的,只需静观其变。

从受其他围观者的影响角度来分析,旁观者自身会观察周围围观人的反应,他们会因为其他人不行动而不主动帮助求助者,认为自己没必要出手帮助。

(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社会道德冷漠并不只是旁观者造成的,受助者也加剧了社会道德冷漠。如今的受助者越来越不懂得感恩,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忘却了中国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例如,贫困大学生在受助后的冷漠表现让资助者心寒。

帮助贫困者是资助者发自内心的完全出于道德的超义务行为,所以也需要受助者的感恩。而受助者如果将受助视为权利的话,那他们应向公共机构诉求,而不是向个人资助者提出需要被资助,这种错误认知将会抹杀个人资助者的善德。

(三)实施者的道德冷漠

实施者对受害者实施伤害,漠视了受害者的一切,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实施者的道德冷漠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比如交通事故逃避责任的肇事者,因个人利益出售有害食品的商家等。如果没有这些实施者的不道德违法行为,就不会有旁观者和受害者,就不会出现道德冷漠现象。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

1. 社会经济的变化。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但是却出现了一些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冲突。人们开始过分追求物质水平,而忽略了道德与精神层面的提高。因此,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表现为过分追求金钱与利益,逐渐迷失自我,出现精神缺陷,最严重的是做出不利社会的事,例如食品安全问题。

2. 竞争激烈的市场。

其实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有关。社会经济的变化带来了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使得各种市场法则泛滥,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产生了金钱至上的观念。当这一思想成为一种习惯时,人们就会对待任何事物都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

(二)社会道德制度与法律观念

1. 不太完善的社会道德制度。

道德制度用来约束和调节不同的个性行为,使人们认同和遵守公共规则,培养人们的集体行为与心理,构建和谐道德社会。但是,我国社会的道德制度却不是很完善,从而让道德冷漠现象有机可乘。

2. 存在冲突的法律观念。

如今的社会道德与法律发生了一些冲突。道德问题使得法律观念逐渐变为空白,人们将无法通过法律和道德手段来维护自身以及他人的利益。因此在权衡自身与他人利益时,人们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加剧了道德冷漠。

(三)道德教育

1. 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仅仅指学校教育,父母只需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提供金钱与生活支持,却疏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极大限制了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采用一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家长坚持“棍棒下出孝子”,严厉体罚孩子,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则溺爱孩子,造成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中心。再者,有些家长忽视了自身言行举止对孩子道德素质和人格养成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道德行为不端正,嗜赌成性,封建迷信,甚至触犯法律,影响孩子的成长。

2. 学校教育。

谈及学校教育,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高于人格及心理道德的教育。虽然在《中学德育大纲》中有提到德育,但我国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的德育形式是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关实践活动,并不是学生发自内心地以道德品质培养为目标的道德活动,使得学生视道德为束缚,道德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其次,学校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学校里宣扬真善美,却没有告诉学生现实生活的丑恶与社会问题,使得学生无法真正认识社会,无法识别并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再者,有些学校只视道德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这使得道德教育很难实施。同时,有些学校也有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教师施以不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道德教育。

3. 社会教育。

进入社会,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谋生技能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的东西。而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缺乏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上存在着许多诱惑与冲突,人们过多地以金钱以及利益为主线,忽视了社会道德教育,使得自身道德意识薄弱,导致了道德冷漠现象。如果人们拥有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就不会出现各种道德冷漠问题。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路径

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危机,有个成语叫祸起萧墙,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解决路径的探究,笔者选择从之前的原因分析着手,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一)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我国的道德风尚建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冲击。有些传统道德文化不适合如今的社会,比如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而有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仍然适应社会发展,比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精忠报国等。因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加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减少道德冷漠现象。

(二)加大道德赏罚力度,建立道德保障机制

道德行为是出于个人的意志而做出的,不需要强制实行,它只会受到道德行为准则的约束。所以,有些人因违背道德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使其道德意志渐渐薄弱,比如旁观者;而有些人因做出道德行为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渐渐漠视道德。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道德保障机制,形成相应的法律观念,加大道德赏罚力度,给予见义勇为的行为一定的奖赏和鼓励,对见死不救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批评或处罚。

(三)加强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是纠正错误的道德思想并输入正确的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我国道德教育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因此需加强道德教育。家长应接受一些与教育孩子相关的知识,关心孩子成长,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学校应落实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知识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并聘用高素质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社会应重视道德教育,开启道德教育模式,比如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并付诸行动

道德问题从个体逐渐扩大为社会问题,所以建立道德机制,开启道德教育模式,应从社会个体抓起。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大学生更要重视道德问题,并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发自内心地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认真对待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道德素养。步入社会后也要重视道德教育,做一个“四有”公民。不做有违道德与法律的事,不做伤害别人的实施者;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冷眼旁观;受到别人帮助时,给予感谢,并要遵守承诺;在利益冲突面前,不要只想到自身利益,顾虑一下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做有道德、守法的中国人,就像问题由小变大一样,道德力量也可以由小变大,道德冷漠将不复存在。

参考文献

[1]姚蕴蕴.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王鑫,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3]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象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李海艳.道德冷漠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篇3

关键词 道德冷漠 原因 改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18-02

2011年10月发生的一起小悦悦事件,真是让人痛心,这个小女孩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那么多路人经过,都漠然而去,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最终酿成悲剧的发生。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整个社会进行反思。

近年来类似的道德冷漠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令人咋舌,不敢相信,现在的人们怎么可以冷漠到如此地步。惨痛的事实应该引起整个社会反思,为什么身边的有些人变得如此冷漠。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究的,对此我想通过本文就道德冷漠的内涵进行探讨,针对产生的主要原因探寻其改善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道德冷漠的概念

“道德冷漠是指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种负面道德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而在特殊的情况下所选择的一种‘不作为的道德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对于遭遇苦难的人,在态度上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姿态,不愿意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二、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教育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在授课的过程中偏重知识传授,有关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课程总是被文化课所占用,这种现象在中学很常见。大部分学校普遍不重视道德教育、而现代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娇惯,当然品行方面的教育就被有的家长忽视了。这是造成现在年轻人形成冷漠态度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前几年,发生多起遇到老人当街跌倒在地,还有碰瓷的事件,使得一些好心人蒙受冤枉,本来是做好事,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现在好多人都形成了宁可少一事,不可多一事的思想。这也是造成这种冷漠状态的原因。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风气存在着问题,从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到社会上的一些人让好心人蒙冤,使得大多数有恻隐之心的人自然对别人遭遇困难时,也不得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2.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传入中国,人们对西方国家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西方国家主张个人主义至上的观念,他们看重的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实际上,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没有那么可靠了。生活中一些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达到自己的目标,成就自己的事业,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

三、扭转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礼仪之邦。古人提出“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互帮互助的思想精髓,即使到现代社会,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继承发扬。想要扭转社会的这种道德冷漠现象,我们应该自觉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修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要从小开始加强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党的十八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高道德规范。就我国当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体现的基本利益关系应当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与它相适应的道德也应该是兼顾三者利益关系的社会核心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任务就是调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

3.典型示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古罗马的教育名家昆提利安曾说:“通过教诲,路途是长远而困难的,通过榜样则是短捷而可行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透过榜样人物的言行往往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坚守,默默无闻,人们从不理解,到逐渐被他的所作所为所感动。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榜样到处都是,像王进喜、焦裕禄这样的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他们在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给大家带来帮助。我们现代社会急需要通过树立身边的道德精神楷模,传递共同规范的认同和追求,为形成和树立良好地社会风尚做出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吴蓓蓓,彭凯.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纠正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2,(09).

[2]马桂馨.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及改善途径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4,(2).

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篇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随之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以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大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一、农村政治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意识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熏陶下,不问政治以求苟全性命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社会及村民们更是对政治知之甚少,绝大多数村民只是一味地遵从政府,有着逆来顺受的心理,在政治领域鲜有发言权,缺乏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如“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根植于农民的内心深处,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村民的心理行为。村民政治心理存在问题,这必然会妨碍村民主体意识的产生和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村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削弱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村民的政治冷漠心理。许多村民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政治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会因为“民不与官斗”“胳膊拧不过大腿”等固有思想的作祟而选择忍气吞声,不敢言政、不敢涉政。村民为保自己的利益而选择自己不出头坐等别人出头的“搭便车”行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中“理性而无知”的观念,即人人想要“搭便车”,但最终定会造成人人无便车可搭的后果,因此村民的个人冷漠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农村整体的政治冷漠。

(二)经济因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地方经济仍很落后,人均收入低,经济利益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和奋斗的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需求,才会去追求进一步的满足,而政治显然不属于低层次需求。因而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民主政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奢侈品,而并不是他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城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者改善他们的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村民在低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政治,政治参与的热情低迷,最终形成政治冷漠的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观念侵蚀了许多人的灵魂,毒化了部分人的思想,削弱了这部分人的政治积极性。他们唯金钱是瞻,忽视政治或为了谋利而自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政治参与权,对政治抱持观望及冷漠以对的态度。

(三)文化因素

一个人能够理性处理一般问题的前提在于他拥有相当程度的知识文化,这就表明,民主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与文化为基础,而文化水平通常决定了公民的民主能力。列宁认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飞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我国农村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政治不了解,政治参与及民主意识淡薄,这无疑成为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此外,现在农村中众多男性村民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女性成为农村政治生活的实际主体,女性潜意识的妥协意识、主体意识薄弱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这些无疑成为村民集体政治冷漠的诱因。

(四)组织因素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体制还不健全,农村地区情况尤甚。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政治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适用性;且信息发布渠道及设备落后,多依靠宣传栏及村广播来传达。农村缺乏健全的基层信息发布机制,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不公开、政府透明度低,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村民成为弱势群体。

民意表达渠道不通畅,村民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必须主动去找干部,而很少有干部会主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的。基层政府人员与村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村民声音只听不管或不闻不问,导致村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外,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也很普遍,虽然涉及金额一般不大,活动范围和涉及面也较小,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会使得广大农民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而且会使得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成尖锐对立化,从而挫伤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村民的集体政治冷漠。

二、对农村政治冷漠现象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一)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培养村民的法治观念

要改变农民政治冷漠现象,必须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加强农民的法治教育,树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观念,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政治自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得当代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都有所提升,部分人能够摒弃消极政治参与的传统,逐渐形成民主意识、法治观念。但就整个村民阶层而言,政治意识薄弱,民主活动参与理性不足,政治价值观不正确的情况仍很严重,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需要政府对民主思想、公民享有的权利进行大力的宣扬,来激发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村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政治地位,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摒弃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此外,加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教育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确保村委会干部中的女性比例,争取多设置一些实职、正职让妇女担任,少设副职、虚职。同时,应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完善妇女权益保护机制,鼓励妇女走出纯粹的家务,多关注政治,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政治活动中去。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推进民主文化宣传,普及民主文化教育,培养大众政治参与技能,构建起农村民主政治体系,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使农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二)大力发展经济,为政治参与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政治青春的保持离不开经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一直为生计疲于奔命,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只有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去关注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是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为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不必依靠单一的外出打工来满足物质追求,使村民能够安心从事一些体力以外的事情,改变其政治冷漠的心理。

(三)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都会对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政府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和配套的保障制度,以保证村民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各项规定,明确划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权力,减少双方工作中的职责交叉现象,真正做到党支部管组织、思想和政治,而村委会负责具体的经济发展及公共事务,完善村民自治法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其次,完善相应的民意表达渠道,更新信息发布设备,多方面发布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提升政务透明度,保证民情能上通下达。建立多种沟通途径,让村民的想法与要求有处可诉;让村委会领导端正态度,主动深入群众体察民意,倾听群众的心声。

最后,完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为民谋利,取信于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村委会及村党支部都应该时刻牢记为民谋利,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主动了解民众的困难,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处理,为村民的合法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

(四)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杜绝不良的人为现象

基层干部的言行时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推进村民政治参与、消除村民政治冷漠的关键在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就需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正确处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村委会的工作,要对村民意愿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有时村干部都是内定好的,村民觉得选举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不想参加选举。正因为这样,政府在选举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避免“暗箱操作”的情况,要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村民才能感到自己选举出来的村干部确实是有职有权、能代表民意的,从而激发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转变政治冷漠现象。

政府必须要下大力气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并予以严格的法制教育,保证基层干部能够切实为民谋利,公正、平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农村各项事务有秩序、有效地进行。

上一篇:神奇的小火车的故事下一篇:尚店镇中心小学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第二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