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现象

2024-05-16

道德失范现象(精选12篇)

道德失范现象 篇1

一、网络道德失范定义及基本表现

1、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定义

网络道德的缺失通常用道德失范的概念加以描述, 失范是指“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因此, 网络道德失范则相应地可以被理解为:网络环境中道德价值以及道德规范要求的缺失, 道德不能够有效地对社会生活进行调节, 发挥正常的功能, 从而导致社会行为的混乱。

2、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表现及成因 (1) 网络道德意识混乱无序

齐美尔在对社会学的研究中曾指出, 社会能否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取决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是否能够保持足以相互影响而形成社会单位和社会群体的密度和频率。网络社会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连接, 形成了虚拟的、意思表示真实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 从而将人类社会延伸到“网络社会”, 人类社会规范中所涉及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都被折射到网络社会中, 从而发展出网络文化、网络道德等诸多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跟准则。

网络社会缺乏绝对的管理核心, 每个网络主体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发布信息, 表达观点, 这必然导致对权威道德的怀疑和对道德标准的模糊。在互联网上, 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背景和观点的网络主体可以释放创造力, 另一方面, 实际社会生活中遭到反对和抵制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也找到了土壤。不少网络主体将个人意志作为道德裁判的唯一标准, 怀疑一切现存的社会制度, 将个人主义发挥到极致, 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会运作。

(2) 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层出不穷

网络道德失范导致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层出不穷, 具体体现为网络暴力、网络侵权和网络犯罪。

首先, 是网络不道德信息的泛滥。网络的隐匿性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统计表明, 多达九成以上的网民曾不同程度地遭遇网络不道德信息的干扰, 其中包括人身攻击、不文明用语等积极的语言暴力行为。

其次, 网络侵权甚至网络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网络犯罪主要是指违反国家法律,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在互联网络上进行的妨害信息安全和社会秩序的, 应当依法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近年来轰轰烈烈的“人肉搜索”事件将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到了极致。这背后体现的是网络主体自律性的缺失。

最后, 网络诚信的缺失。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于通过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消费, 很多不法分子借由网络监管的漏洞或者网络技术的瑕疵,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诈骗他人财物, 并且规避法律的制裁, 给社会诚信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3) 网络道德监管薄弱

网络社会是一个离散型的社会结构, 既没有明确的地域划分, 也不存在更加权威的最高权力, 作为一个自主自生的信息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 信息传播效率极高。同时网络主体的身份更加隐蔽, 给网络监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 借助于法律手段、利益机制、社会舆论等途径, 传统道德力量可以威慑不道德行为。网络社会的出现打破了熟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他律”传统, 转而依靠网络主体本身的“自律”来适应网络社会虚拟性和隐蔽性带来的更加宽松的道德环境。

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

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性

首先, 网络加速剥离了人的理性和情感, 造成道德信仰的缺失。网络社会使理性内涵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少网民因为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忽略了对现实生活, 缺乏社会责任感, 产生了社会角色混乱。

其次, 网络造成道德观念的异化。网络道德必须以现实生活中存在认可的实际道德为基础, 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加速了异化的道德观念的传播, 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隐患。

最后, 网络模糊了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界限。网络的普及性已经越来越快的介入了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社会成员的隐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会影响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因此, 更需要通过道德建设对设计网络隐私的服务商进行约束和自律。

2、如何初步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1) 加强网络道德主体的自律性首先, 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使命感。“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有关, 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当务之急是在全社会树立核心价值体系, 从而在网络社会中自觉的维护社会和谐, 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

其次, 借鉴传统道德中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家很早就有关于道德建设的描述, 产生过很多涉及道德规范、道德标准的有价值的思想。如儒家就曾提出“克己”、“慎独”等道德要求, 提倡将个体道德上升社会道德的高度, 将外部道德内化为个体品格。

(2) 强化对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

首先, 强化立法工作。目前各国都在立法领域强化了对网络道德的法制监管, 比如针对隐私侵权问题, 美国出台了《个人隐私权保护法》、加拿大出台了《个人保护与电子交档法》;针对网络安全, 美国出台了《计算机安全法》、日本出台了《反黑客法》等。近年来, 中国陆续推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系列的法律法规, 在2007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更是进一步研究强调要再次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良好网络道德风尚。

其次, 加强国际合作。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可能跨域国家和地域的地理范畴。对相关的网络犯罪行为、侵权行为的制约更需要强化国际网络监管主体之间的合作, 在各国的政府、组织、网络监管部门之间实现有效的分工和合理的配合, 从而维护国际互联网的安全。从1997在摩纳哥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NFO ethics第一届国际大会”以来, 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会议开始探讨网络道德的问题, 对各国在网络道德和网络认识上的沟通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引导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加大网络监管的力度。针对违法和谐社会内容的不良网络信息, 从源头上加以过滤, 定期对网络内容进行整治清理, 确保安全纯洁的网络环境, 必要时要用法律手段予以制裁。

其次, 培养网络人才。网络道德建设要求一大批专业人才网络维护、网络管理和网络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投入, 培养网络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网络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强化技术手段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监管。

总之,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在虚拟世界的延伸, 因此网络道德的价值取向应当跟社会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相一致。

摘要:网络, 正悄然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内容及其发展走向, 并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 在这种关系当中, 人的各种行为被带到网络当中, 而网络极大的自由性在这两者当中催生了诸多的道德失范现象, 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道德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拜金主义等等,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 对正常的社会秩序而言, 失范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反常现象或病态现象, 本文从造成些现象的原因开始, 初步探寻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治愈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胡泳, 范海燕, 译.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 1999.

道德失范现象 篇2

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道德失范现象浅析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原因何在?学术上众说纷纭.从哲学的角度看,道德失范现象隐藏着深层次的物质根由,正确认识和正视这一现象,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关键.

作 者:曹春阳 CAO Chun-yang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3 刊 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 “”(4) 分类号:B824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失范   唯物主义  

技术垄断:文化失范现象透视 篇3

关键词:文化失范;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宗教;后现代

所谓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及价值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而产生的混乱无序状态。它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有:

文化消费感官化、平面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仅满足于追求感官的快乐与刺激,寻求精神上的消遣、愉悦与嬉戏,追逐生活上的轻松与随意;淡化人们的理性思考与对崇高的追求,文化不再有深度与厚度,只有表层的感官享受。

虚无主义弥漫。

人们不再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与目标意义,面对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一方面人们处于物欲诱惑下的焦虑之中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面对汹涌而来的物欲大潮又时常孤独无助,倍感沮丧,寻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而产生梦幻般的人生虚无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之下的人面对现实生活则产生冷漠与无动于衷,它使人失去了创造的热情,失去了对社会的责任,失去了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失去了价值的判断。

各种文化垃圾充斥于社会生活之中。

文化失范使人们失去了文化自觉精神,人不仅不再去清晰地辨认消极与积极、光荣与耻辱、崇高与卑下、进步与倒退这些文化领域的价值尺度,甚至为了满足自身的感官欲求和一己私念而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耻为荣,以丑为美,卷起历史沉渣,挑战人类道德底线。文化失范现象使文化陷入无序状态,导致这种无序状态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根源,但根本的原因即是后现代社会的技术统治。

1.启蒙与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孪生兄弟

现代性以一种对理性新的信任态度开始,这种新的信任首先表现为对自然科学与技术进步的信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人类理性的第一篇章当是苏格拉底时代,这一时代被称为“哲学家的黄金时代”。那时,人们追寻的是人生价值的终极意义,是人生价值至上的时代。为此,人们不断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寻找人生之道,“朝闻道,夕死可以”。到了中世纪,人类把灵魂交给了上帝,把人生价值的意义寄托在超越自然,超越现实的神灵崇拜上,把人的价值献身于宗教共同体。此时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于是,人类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追寻,而把人生的价值确定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宗教教规,人生价值的意义不是在现世,而是在来世。宗教理论渗透并掌握了人们的灵魂,人们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宗教信仰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住所,对上帝的崇拜代替了对人文价值的追寻。人性只能由神性主宰,人类理性被安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之中。自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人的权利开始得到肯定,人类重新有了精神自由。“思想变成了一种权利,而理性的权能变得合法化了。”[1]P.121人的权利逐渐成为世俗思想家关注的焦点,与其同时人对物质的一切追求都普遍地合法化了。当西方思想家的理论由天赋人权发展到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人类被压抑了许多个世纪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被空前激发:人不再为上帝而活着,而是为自己而活着。“上帝死了”,原来由上帝掌管的灵魂也随上帝仙逝天国。人不再是精神上的人,而是物质上的人,现代人类不再关心灵魂之事,只相信科学技术的威力。现实的功利成为人类衡量万物的唯一尺度,而这把尺度又以货币作为刻度,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只能由货币来计算。于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只相信和推崇能够为人类带来现实财富的科学技术时代。从17世纪开始,西方思想家就把科学与进步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对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宗教的信仰,技术理性取代了价值理性,人们对科学的崇拜如同中世纪对神灵的崇拜一样虔诚,汤因比因此把科学称为欧洲的三大宗教之一。从那时至今,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无一不受科学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二战之后,人们对科技的崇拜进一步升级,受原子能研制组织工作的影响,科学进入决策与管理领域。“科技治国论”的兴起并风行于欧美国家,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借助于科学技术来加以解决,这被认为是后现代社会到来的标志之一,技术理性渗透到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并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在技术理性的支持者看来,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一种不可战胜的自主力量,在经济领域,技术理性主义者把经济体系描述成一种复杂机器,似乎只要扳动几个手柄,机器便能有效操作;在政治领域,则认为传统的阶级统治将让位于无个性的技术统治。随着人们对技术理性推崇度的增加,人类的物欲也日益膨胀,而精神家园则日益荒芜,最终形成了文化失范现象。

2.市场挑战文化——人文精神的劫难

在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成果被用于市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这种运用将市场的全部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而市场以其无坚不摧的力量将一切物品商品化,将原本无法以价格计算的东西变成可以以一定价格交换的商品,就连在现代时期仍然与商品无紧密联系的文化,在市场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前,也已经和商品密不可分并按工业生产的方式大批量生产。“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2]P.146“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已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为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用自己的理论来发财,而是说商品化的逻辑已影响人们的思维。”[2]P.146

与商品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成果,其目标取向就是市场需求。为了取得市场成就,这些文化产品丢失了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按生立命之地,即为人的生命提供完全的、终结的价值支持。而后现代文化的许多成果则以情节离奇、怪诞、曲折、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特点,但人们却难以从中解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某种特定的意义。在现代时期,文化成果仍然表现出对人生意义、价值、主体复归的向往,而对后现代的文化作品的作者来说,写作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文化作品也仅仅是缺乏中心意义的文本,只有读者的解读活动才能使文本产生意义。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意义的后现代文化产品,“以解放、色情、行动自由以及诸如此类的名义,猛烈地打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3]P.99它造成的结果是“无人站在秩序和传统的一边”。[3]P.100“剩下的只有追求新事物的愿望——或是对新旧事物的一律厌倦。”[3]P.100在后现代阶段,一切传统的观念,包括盛行于现代时期的传统观念均受到怀疑和挑战,一切价值思想,包括宗教精神都被蛀空了灵魂而徒有外壳。

技术理性与市场偶像相结合已完全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人们认为,物质进步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康庄大道,人可以驾驭的技术理性是最有效的逻辑方式,科学是最可靠的知识形式,而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开发与占有更多更新的物质。当这些观念发展到极端时,对人的终极关怀,对社会关系的关注已经被借助于数学公式等手段去科学的设计未来的研究所代替,人文科学只能在狭小的空间苛延残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实际上已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想得到的东西,人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种各样的传媒的引导。各种各样新奇的含有大量新技术成分的产品引导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这就导致了以商业结构为基础的享乐主义泛滥成灾。如果从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发展并不具有积极意义,它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关系的紧张与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所以,法国思想家利奥塔认为:在今天,“把发展称为进步已不再可能了,它似乎靠一种独立于我们的力量或自主性主动地前进,它并不对源于人类需要的要求作出反应。相反,人类实体的稳定——不管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似乎总是被发展的结果和影响所破坏。”[4]P.145这“不但是它在物质上的影响也包括它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影响”。[4]P.145“人获得了许多对经济有利却并不完全需要的东西,所丧失的是不符合经济利益原则但对人又十分必需的东西,即对人类的最终目标、意义、价值的追求,特别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就使得人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5]P.193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却迷失了方向。一种新的靠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各种危机已经频繁出现:各种恐怖活动层出不穷,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类商业欺诈行为引起的社会公害使人类的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频繁出现的社会危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仅不会减少和消失,而且还会与日俱增,继续恶化。

3.宗教复兴—重寻精神“伊甸园”的艰辛

对科学技术的极度推崇,相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与世界的技术理性推动人类踏入后现代社会,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转变为技术理性支配一切的现状却使人走上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道路。在后现代阶段,人们越来越追求短期可见的物质利益,即使在现代仍被人们视为神圣、高雅的文化,其成果也以快餐的形式向人们提供,于是精神危机乃至新的绝望情绪都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绝望不是在物质贫困和可见的有形压迫下产生的绝望,而是在物质丰裕的社会中,通过“他人引导”而不能自主,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而产生的绝望,因为对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取代人类追求精神境界的另一本能。事实上,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灾难。因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类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因使用方法不同,它可以成为善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恶的东西。”[6]P.373“两次大战利用了全部经济和技术力量,结果给人类带来惨绝人寰的大灾难。”[6]P.373科技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而在后现代时期,人类对技术理性的过度推崇最终导致的物欲膨胀却使人再度迷失了自我,导致了精神家园的日益荒芜。当现实的精神家园被废弃之后,人类追寻精神的本能终于又促使人们把目光移向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如果去掉其习俗和说教的形式之外,其根本内容都是在追求一种永久的价值和理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写道:“光有知识和智能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人类从像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7]P.911因为科学技术不产生道德理想,而没有了道德理想,人就不成其为人,人类社会也无法生存。科学技术的确可以产生无法想象的力量,但这种力量用于什么目的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意志。同样,技术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任何精确的数学公式在设计未来时都无法判断出人的行为会发生何种变化。如果把追求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会导致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迷失,人就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正如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所说:“我们有无数的科学家却没有什么宗教家。我们掌握了原子的奥秘但却摈弃了耶稣的训喻。这个世界有光辉而无智慧,有强权而无良知。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8]P.193因此,后现代的到来,又为宗教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从1970年代开始,东西方国家几乎同时出现了宗教复兴,人类企图重新寻觅上帝,找回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但在重寻“伊甸园”的过程中,人们却惊奇的发现“上帝的确死了”。因为不但宗教产生的原始动因——被压迫者寻求精神慰藉的初衷,早已在宗教组织异化为新的压迫力量的过程中被抛弃,而且宗教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人通过将自身奉献给慈爱和怜悯而忍受痛苦,就可以超越自我,获得解救”的训导也在中世纪神职人员言行不一的行为中被背叛;不仅宗教对世界的解释在现代科学的打击之下无立身之地,而且它发挥其影响的重要领域——对不公正的谴责,对劳苦大众的关怀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被世俗的各类解放运动所代替;宗教所追求的永久价值和理想对人们不再具有磁铁般的引力,因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在科学与技术的引导下不断追求的是物质的进步与享受,人们的目标不再是死后的永垂不朽与天堂,而是现世的幸福。不仅一般的信徒无法抗拒物质的诱惑,就连布道者本身也不能幸免。面对市场攻无不克的力量,宗教组织不仅无法超越,而且也开始按市场规则去考虑行为。“福音传道士现在推崇市场销售学”。[9]P.357因此在后现代文化失范环境下,人们重新将灵魂的拯救寄希望于上帝,但又不能不将希望归于失望——宗教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荣耀。因为现实证明“很多人渴望获得某种超凡的信念又发觉现有的宗教形式过于仪式化,与解决他们的难题无益,从而深感精神空虚。结果,宗教面对自由放任的价值观念的文化冲击,也束手无策,无力博取人们的拥戴。”[10]P.118

当人类的精神世界处于分崩离折的状态下,传统宗教又无法使人们获得精神归依之时,宗教的变异形态——邪教便开始大行其道。今日世界,各种邪教文化与邪教组织日益兴盛,对人类现存的社会秩序形成严峻挑战。推究邪教泛滥的根源首先应当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价值理性的严重缺失。这种由文化失范而导致的人类精神缺失使人们由于缺少正确的价值目标的指引而产生心无定所,四处飘零之感,让非理性主宰了人类精神。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孤独、迷茫、彷徨与焦虑,成为人自身挥之不去的伴侣,人们只能在荒芜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此时难免良莠不辨。邪教正是利用了人们的非理性因素,用其荒谬的价值观念营建人们的精神居所。恐怖、邪教、毒品成为依附于后现代肌体上的三大毒瘤,侵蚀着人类社会的健康。

只有从根本上真正破除对技术理性的盲目推崇,使人文科学占有应有的空间,重构人类价值理性大厦,人类才能重回精神伊甸园,获得健康的而非畸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121.

[2][美]弗·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46.

[3][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99,100.

[4][法]利奥塔. 利奥塔访谈书信录: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5.

[5][波]维克多·奥辛斯基. 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3.

[6][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373.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911.

[8][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93

[9][美]约翰·奈斯比特. 2000年大趋势[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357.

道德失范现象 篇4

1 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 生活和成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总体上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 但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和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道德观念模糊, 缺失正义感

正义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也是高尚道德理性的重要体现。在价值整合较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人们有着较高的道德评价和行为能力, 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而在社会转型期, 由于受多种道德标准的影响, 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中往往陷入矛盾状态。随着部分大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模糊, 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 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还有大学生对社会道德底线熟视无睹, 道德情感淡薄, 缺乏必要的正义感和荣辱观念, 进而导致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 大学生虽然上大学, 但由于社会公德意识较差, 对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遵守仍然不容乐观。例如, 在大学校园常常可看见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 在教室纸屑、果皮满地, 忘记关自来水水龙头等现象。

1.2 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转型期, 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使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趋淡化, 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私利的满足,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明显地以个人为中心, 自私自利, 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还有的学生缺乏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无视高尚的道德理想, 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进而在日常行为中表现极端的利己主义。这种现象对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进而导致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和社会, 同时, 不愿意帮助别人, 有利的事抢着干, 难办的事推给别人, 不能勇于承担责任, 更缺乏为国家繁荣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1.3 道德价值观困惑

大学生由于具备一定的道德选择、判断和评价能力, 在利益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现实生活中, 采取以“国家为重, 关心集体, 乐于助人”为主流的价值取向, 但在进行具体的价值选择时往往采用双重标准。例如, 接受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主动提供工作去向;有的毕业生不按期还贷款而违约。在就业的双向选择中, 存在对自己的个人履历表大做手脚、签约又毁约或签约后不去报到的现象。有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是非颠倒和混乱现象, 把一些非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还有由于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的大学生为了找工作或出国留学, 伪造学习成绩、各种奖励材料、荣誉证书等级证书, 欺骗对方, 达到自己的目的。

1.4 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也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基本人格要求。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实际上是家庭、学校诚信问题的反映。在家庭教育中, 很多父母只对子女提出勤奋、多才多艺等的要求, 却漠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问题, 父母的许多不道德言行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养成带来极坏的影响, 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育中, 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 只注重受教育者对社会的绝对服从, 而无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 结果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影响大学生养成诚信的道德人格。例如, 把考试作弊认为普遍和普通的行为, 虽然考试作弊自古就有, 而且屡禁不止, 但是当前考试作弊的人数越来越多, 方式也多种多样。更严重的是不仅是期末考试, 还有各种考级, 招聘枪手代考。目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与信用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 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而且也对未来大学生步入信用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活也是非常不利的。

2 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一方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在精神文化领域, 大量涌入西方消极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 导致在现实社会中特权腐化、权钱交易、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一系列不良道德的现象。加上, 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控制相对弱化, 社会价值导向的推行机制缺乏应有的约束力量, 为不正之风提供可乘之机;社会风气遭到破坏, 在各行业中存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等种种现象。这种现象有形无形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价值观念, 导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

2.2 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道德人格是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 包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动力, 道德选择的权力感、责任感, 独立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与自信和人格尊严等, 它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意识[1]。道德人格的培养就是充分启发人的道德意识, 帮助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把道德理想的实质看作是对幸福的追求。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 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 其中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 以政治代替道德教育, 即重视世界观、政治立场方面的教育, 而忽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 致使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有知识、无修养;有智慧、无教养”。

2.3 道德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转型过程中, 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极大冲击, 同时, 新的教育模式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 缺乏应有的力度, 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尤其学校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办法不多, 教育观念仍在传统的模式之中。同时, 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担心, 在讲究“实惠”“利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再向学生灌输“道德理想”“奉献精神”的教育是否会受到冷遇。结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育者们觉得束手无策, 感到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找不到, 搬来的东西又不能全用。毫无疑问, 这些因素, 无法阻止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2.4 家庭、社会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许多家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个别家长自身道德也存在问题, 使孩子养成不良品格, 甚至诱发孩子犯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引起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的疑惑与偏离。尤其信息网络的国际化,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 但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他们就很容易产生道德行为上的偏差。

3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教育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然而,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根据大学生道德现状, 逐步探索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

3.1 重视行为规范的培养教育

根据学生的特点, 要着重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 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学生正处于发育但思想尚不完全成熟的成长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性格活泼, 各种情绪时起时落, 思想波动较大, 容易出现冲动和滑坡。因此, 我们要常抓不懈, 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在他们心中扎根, 并成为自觉地行为准则。此外, 我们要把传授科学知识同陶冶高尚情操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把个人利益同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 养成“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

3.2 明确社会的价值导向

社会是复杂的,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思想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时代的影响。在现阶段, 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人的思维的多元化, 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客观地反映在人的思想的层次性上。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其主要文化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社会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明确的、一元的。只有这样, 社会主流文化才具有方向性的示范作用, 否则就会杂乱无章, 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无所适从, 就形成不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新理念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道德教育应该以积极的姿态面向社会, 努力使大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同时还要善于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工作的一切方面, 以形成一种共时性与历史性高度统一的教育环境。应该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使之与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而真正形成一种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大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 并引导大学生如何分析事物的本质、判断事物的价值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同时, 在注重专业的基础上, 要努力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3.4 注重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尽快实施素质教育, 是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根本。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 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为目的。“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2]目前,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 与我国基础教育中忽视德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将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品德修养, 同时大大增强大学生判断是非、明辨真理的能力。

总之, 加强大学生良好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的系统工程, 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我们只有立足现实, 根据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现实特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受到实效。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尤其是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及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建构,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终将会得到切实加强。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小英.论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建设[J].北京:思想教育研究, 2005.

谈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 篇5

谈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现形式,是实现社会控制、形成良好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手段.任何社会都需要建立与这一社会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生活尽可能地规范化、秩序化.道德失范是相对于道德规范而言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行为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或者缺失,或者缺少有效性,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混乱.

作 者:杨凤莺 作者单位: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CIRCLE年,卷(期):“”(6)分类号:B82关键词:

道德失范现象 篇6

关键词:引文失范;忠实原文;转引;误引;去劣取优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19-03

我们在写文章或著书的时候,常常会引文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们就需要注重引文的规范性,无论是史论、散文随笔,还是学术著作,抑或是通俗读物。因为引文规范是著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征引古籍中的一些话往往是我们论点的重要支撑,引文的不规范会损害整个文章或著作的严谨性。而一部分学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偶尔会不注意引文的规范性,造成了引文失范。赖方忠在《引文失范研究》一文中讲引文失范的内容分为6个方面,分别是引而不精、引而不全、引而不通、引而不著、多引少著和引著不矩。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未能忠实于原文

《历史七读》是杨淼所写的一本历史散文集。作者写的是自己对于历史上的某些事件的独特认知和自我感悟,共分为7个部分:政事、改制、兵戎、崇仰、士人、吏治、风俗,集腋成裘,最后整合成一本学术性和趣味性兼具的小册子。笔者读后受到的启发很多,也为作者的旁征博引所折服。但在阅读过程中,却发现了作者在引用古书时出现的一些未能忠实于原文的现象。

在《张巡食人》一文中,作者写道:“从历史记载看,战争中发生‘人相食的事儿,倒也不是绝无仅有。早一点说,《左传》中就记述过宋国都城被楚国围困时的惨状:‘鄙邑易子而食,折骨而炊。”作者所提到的事情发生于公元前594年,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情景,《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中的记载是“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史记·宋微子世家》中的描述是“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作者引用《左传》,却有3个字和原文不同,而且“敝邑”还错成了“鄙邑”。“敝邑”“鄙邑”在《左传》中都有出现过,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一次和9次,而两个词的意义完全不同。根据杨伯峻、徐提编著的《春秋左传词典》的解释,“鄙邑”是“边鄙之县”的意思,“敝邑”是“敝国、我国”的意思。在《左传》里,“敝”有“谦辞”的含义,如“敝器”“敝赋”“敝庐”“敝邑”等,但是“鄙”不可以作谦辞。“鄙”作谦辞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如《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在现代汉语中,“鄙”和“敝”都可以作谦辞,而意义稍有不同。“鄙”用于自称:鄙人、鄙意、鄙见;“敝”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姓、敝处、敝校(《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在另一篇《隐士矫情》中,作者写道:“另一个神话大概是庄周自编的,说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周,庄周说:‘吾闻楚有灵龟,死二千余岁,巾笥而藏于庙堂之上。此龟宁死为留骨贵乎,宁生曳尾涂乎?使者答:‘宁曳尾涂中。庄周于是说:‘往矣,吾方掉尾涂中耳!”作者说的这个故事来自于《庄子·秋水》。《庄子》原文作:“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通过对比可知,作者在引用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未能忠实于原文。

张玉金主编的《古代汉语》也存在着引文和原文不符的情况。其中上册第54页,《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正文第一段下面的注释[1]中说道“冯谖,一本作‘冯煖,《史记·孟尝君列传》作‘冯歡,都读xuān”,查检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第七册卷七十五,此人的名字为“冯驩”。虽然“歡”和“驩”二字读音相同,但引用古书不可改字。

下册第130页(二)释词义中的“毛传:‘窈窕,幽閑也。”“幽閑”,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第570页作“幽閒”,此处引用毛传,也应当忠实于原文。

下册第131页(五)述章旨中的“毛传〈硕鼠〉序:‘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吞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如大鼠也。”下册第51页有《毛诗正义·硕鼠》的原文,可以对比来看,发现有3个错字,“吞”当为“蚕”,“修”当为“脩”,“如”当为“若”。

吴人的《“问马”闲笔——吴人读史札记》一书同样有此类问题。第129页引用了《世说新语·德行》中的一则关于殷仲堪的故事,“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奉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其中“虽欲奉物”的“奉”和“焉得登枝而损其本”的“损”,徐震堮的《世说新语校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朱铸禹的《世说新语汇校集注》、蒋凡等人的《全评新注世说新语》、张万起的《世说新语译注》、杨勇的《世说新语校笺》、张撝之的《世说新语译注》和柳士镇的《世说新语全译》等著作均为“率”和“捐”。由此可见,吴人的著作中这两处为误字。“率物”,徐震堮的《世说新语校笺》解释为“率,表率;物,人也。言为人表率。”“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张万起的《世说新语译注》解释为“言登高位而忘本。捐,弃。”

二、转引未能指明出处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就读的一家私塾的名称。关于“三味书屋”得名的由来,许多人做过考证,比如唐弢。唐弢在《鲁迅的故事》一书中说到:“正中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写着:‘三味书屋。这个典故出在宋朝李淑写的《邯郸书目》的序文里,他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从前人把经、史、子三类书比作三种烹调不同的肉食,而以《六经》为根本,正是封建社会读书人一贯的思想。”此后,很多人在谈到“三味书屋”得名的原因的时候,都会引用李淑的这句话。而事实上,李淑的《邯郸书目》一书现已失传,李淑的这句话保留在南宋王应麟的《玉海》卷五五《艺文》“唐《酉阳杂爼》”一条中(按:此出处蒙浙江大学方建新先生和江苏省靖江市广播电视局的萧旭先生告知,不敢掠美,在此致谢)。《玉海》卷五五《艺文》“唐《酉阳杂爼》”条中记载:“李淑《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故名曰《杂爼》。‘酉阳取大、小二酉山多藏奇书。”李淑的《邯郸书目》,又叫作《邯郸图书十志》。《邯郸图书十志》虽然已经亡佚,而《邯郸图书十志序》还保留在《宋文鉴》卷八十六中。《邯郸图书十志序》中没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的字样,这句话应该是出自《邯郸图书十志》,而不是《邯郸图书十志序》。所以我们如果引用李淑的这个观点,应该指明具体的出处。此外,李淑的这一观点应当是有来历的,陈世桂在《“三味书屋”中“三味”的五种解释》一文中指出:“早在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序文中就已有书‘三味的说法。段在序文中写道:‘无若诗书之味大(同“太”字)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

“孔融让梨”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它的出处是哪里呢?赵琦在《三字经诠解》中指出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孔融传》。事实上,这个故事不是出自《后汉书·孔融传》的正文,而是出自唐代李贤等人给《后汉书》所作的注中。《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李贤等注:“《融家传》曰:‘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融家传》一书现已失传,因此我们说到“孔融让梨”的出处时,也不能单说出自《融家传》,要标明确切的出处。

另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蔡文姬辨琴”,也是出自唐代李贤等人的《后汉书》注中。《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李贤等注:“刘昭《幼童传》曰:‘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刘昭的《幼童传》一书现在也已经失传。朱靖华、饶学刚等人编著的《苏轼词新释辑评》一书第618页给“文姬”一词作的注就直接说“刘昭《幼童传》:邕夜鼓琴……”,不够准确,要说明这个故事是转引自唐代李贤等人的《后汉书》注。

张玉金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54页,《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正文第一段下面的注释[8]中说道:“据《烈士传》载,孟尝君厨有三列。”首先要说明的是,《烈士传》中的“烈”是个错字,应该是“列”字。此处的观点来源于南宋鲍彪的《战国策注》,鲍彪注的原文是:“《列士传》‘孟尝君厨有三列:上客食肉,中客食鱼,下客食菜。”《列士传》为西汉刘向的著作,现已亡佚。既然此处的观点是转引,也要说明原始出处。

三、未能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

在《历史七读》中的《“名士”风气》一文中说到“又如阮咸忝列‘七贤,可单纯只是一个酒徒。一回在饮酒时引来了一群猪,他就同猪一起喝酒。”读完不禁让人生疑,阮咸再怎么放诞,也不会和猪一起喝酒吧!这个故事的原型出自《世说新语·任诞》:“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在这段话中,“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这句不好理解。张万起、刘尚慈的《世说新语译注》就把该句翻译为“当时有一群猪也来喝,径直凑到酒瓮跟前,于是就一起喝起来。”将“直接去上”翻译为“径直凑到酒瓮跟前”是很不恰当的。该事在《晋书·阮咸传》中的记载是:“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这个事情该怎么理解呢?阎步克在《阮咸何曾与猪同饮》一文中对此有详细的解释。杨琳在《训诂方法新探》一书中又对阎步克的观点进行了补充。综合两位先生的意见,这句话中的“直”是“只是、仅仅”的意思,“接去”是“酌而去之”,“上”或“其上”指被猪弄脏的酒的表面部分,“共饮”是阮咸与诸阮共饮,而不是与猪共饮。

殷国光、龙国富、赵彤编著的《汉语史纲要》第十章第三节《被动式的产生及发展》中说到:我们之所以把“于”看作被动句的标记,是因为介词“于”的有无是区分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关键。如: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战国策·赵策》)

第二个例句是错误的,我们看一下上下文,“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这两句话的含义是“虞卿问赵王:‘按人之常情,是愿意受别人朝见呢?还是愿意朝见别人呢?赵王说:‘人当然愿意受别人朝见的,怎么会愿意去朝见别人呢”,“宁朝人乎”中的“朝”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让别人来朝拜自己”,“宁朝于人也”的意义是“宁愿朝拜别人”,所以这句话的前半句不是主动句,后半句也不是被动句,“于”在这里也不是被动句的标记。最早误引此句话的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第五章第三节“受动字”中引用“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这句话,把“朝人”看作外动(大约相当于主动句式),把“朝于人”看作受动(大约相当于被动句式),后来王力的《汉语史稿》和《汉语语法史》也误引此句话,而唐钰明的《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向光忠的《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考》等文章已经指出这个错误,并且有详细的论证,可以参看。

四、对于古人的观点未能细心甄别、去劣取优

在《历史七读》中的《孟尝养士》一篇中作者写道:“蔡邕也是一位大家。熹平四年,诏诸儒校正五经文字,然后命时任议郎的蔡邕用古文、篆、隶三体书写刻石,立于太学门外,这便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作者认为汉代的熹平石经是用古文、篆、隶3种书体刊刻的,这个观点来自于《后汉书·儒林传序》:“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而事实上,范晔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宋代洪适《隶释》卷十四录有熹平石经残石,都是八分隶书,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熹平石经残石也都是八分隶书,是用一种书体刊刻的,没有古文、篆文的写法。而且《洛阳伽蓝记》中也说到“复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里隶书”。到了三国魏正始二年,朝廷刊刻《尚书》《春秋》《左传》于石,由于政局不稳,《左传》未刊完。其石与汉熹平石经相向,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西堂,世称“魏石经”或“正始石经”。《水经注》卷十六:“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因为这次刻经采用的是古文、小篆、隶书3种书体,所以又称为“三体石经”。三体石经残石后来也有出土,完全可以证实正始石经才是用3种书体刊刻的。那么,很显然范晔是把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混为一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王国维在《魏石经考一》中说到:“汉、魏石经同立于太学,其时相接,其地又同。昔人所记,往往互误。”虽然现在关于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在很多问题上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对二者的书体大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熹平石经是用八分隶书体刊刻的,正始石经是用古文、小篆、隶书3种书体刊刻的。我们今天在引用这个事情的时候,应该采用今人的观点,而不是盲从古人。

张玉金主编的《古代汉语》上册第129页介绍《礼记》时说道:“西汉学者戴德将这些资料辑录成书,世称《大戴礼记》,共八十五篇。戴胜(戴德从兄子)又删定《大戴礼记》为四十九篇,世称《小戴礼记》,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礼记》。”其中,小戴的名字应当为“戴圣”。这里主要的问题还是盲从“小戴删大戴”的观点。这个观点是由晋代的陈邵提出来的,到了清代,戴震、钱大昕、陈寿祺等人对此观点进行了批驳,如今信从此说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参考文献:

〔1〕杨淼.历史七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2〕张玉金.古代汉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3〕吴人.“问马”闲笔——吴人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

〔4〕唐弢.鲁迅的故事[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5〕赵琦.三字经诠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6〕朱靖华,饶学刚,等.苏轼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7.

〔7〕王国维.王国维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8〕杨琳.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殷国光,龙国富,赵彤.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赖方忠.引文失范研究[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4):134—140.

〔11〕阎步克.阮咸何曾与猪同饮[J].文史知识,2007,(1):85—91.

〔12〕陈世桂.“三味书屋”中“三味”的五种解释[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11):40.

〔13〕唐钰明.论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J].中国语文,1985,(4):281—286.

〔14〕向光忠.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64—66.

道德失范现象 篇7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原因

一、引言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职业的人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是调整新闻职业内部之间、新闻职业与社会上其他职业、新闻职业与整个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所谓医生有医德, 教师有师德, 任何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 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闻媒体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市场的大背景下,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出现了大量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这些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不仅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对整个社会良好道德的培养也将产生危害。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1) 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新闻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闻业不同程度地走向市场, 新闻媒体逐渐由社会舆论引导者转变为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名利, 从而出现了大量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 阻碍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 媒体之间竞争不断加剧, 新闻媒体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媒体竞争的巨大压力下, 新闻工作者不得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了职业道德。

(2) 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却不尽人意。各大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 有的高校仅将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 很多学生敷衍了事, 更有部分高校根本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其次, 一些新闻单位也仅重视新闻工作者业绩的考核, 忽视了对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 致使新闻队伍出现混乱的现象。

(3) 新闻岗位招聘制度不完善。目前, 新闻类岗位的招聘大多以笔试和面试为主, 注重专业技能的考察。很少涉及对应聘者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考察。德才兼备才是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用人标准, 能力是和品德紧密相连的, 一个人的行为需要有高尚的品德来驾驭。

(4) 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 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不良的社会风尚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危害是极大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 我国的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一个重构的过程。传统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的社会关系, 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尚未建立起来, 造成多种道德观念混乱的局面。一些新闻工作者逐渐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的影响, 动摇了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和意志, 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5) 有关新闻行业的立法不成熟。目前, 我国有关新闻行业方面的立法还不成熟。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和约束, 由于新闻立法的滞后, 我国法律法规尚存在一些“模糊地带”, 致使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一己私利钻法律的空子, 打擦边球。

(二)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观原因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虽然存在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但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主观原因也不可忽视。

(1) 新闻工作者缺少职业道德意识, 自律意识不强。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要明确职业道德的要求, 对职业道德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同时, 还要具备较高的自律意识, 自觉抵制和反对不道德的职业行为。然而, 新闻工作者“言行不一”的现象普遍存在, 认识与行动存在偏差。

(2) 新闻工作者对于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新闻媒体应当以受众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制作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才是最重要的, 收视率才是最终目标。这种完全将受众的需求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是错误的认识。还有的人认为, 新闻即商品, 可以买卖。“只要给钱, 什么稿子都能发, 只要给钱, 什么负面新闻都能压”。小到私营企业老板, 大到地方和机构官员人人都能花钱买卖新闻, 这样的错误认识也导致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首先, 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意识。对于新闻工作者自身, 要注重学习和思考, 结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实践,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不断强化自身职业道德观念, 省察克治, 勇于自我批评, 严于律己。

其次, 改进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各大高校应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之中, 并将其置于首要地位, 课程的讲授也应贴近实际生活, 多以实例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 对于已入职的新闻工作者, 领导队伍也要积极组织他们继续学习, 强化自身职业道德。

第三, 完善新闻岗位招聘制度。招聘增设职业道德考察的环节, 考察应聘者对于职业道德要求的认识, 入岗之后也要定期对其思想进行考察, 设立职业道德评议委员会, 督促新闻工作者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第四, 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净化岗位内不良的风气, 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树立道德榜样, 学习道德楷模, 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其他新闻工作者进行鼓励和约束, 唤起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 增强道德凝聚力。

第五, 加快立法, 实现有法可依。强调新闻工作者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改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并不能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所有问题。将职业道德的建设上升到法律的层次, 依靠法律的手段, 是防范、治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葛作然.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杨允.转型期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状归因[J].辽宁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现象探析 篇8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广告对于儿童来说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意义,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心智尚未发展健全, 对周围的环境和外部世界缺乏认知和辨别能力, 更不具有批判能力,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引导, 尤其儿童的模仿心理, 广告往往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所以当各式各样的儿童广告充斥电视屏幕, 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基本概念

(一) 广告伦理

“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 通伦理也。”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伦和理是两个独立的词, “伦”有“群、类、序”等意思, 人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即治理, 道理, 规律等意思, 由此可知, 将伦理联结在一起, 所谓伦理, 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所需要遵循的准则、原则和规定。

西方的伦理 (ethics) , 则是源于希腊文“ethos”, 有风俗品格之意, 不同的思想家哲学家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 但有一点是我们在探讨伦理学相关问题时必须注意的, 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 伦理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 比如, 在中东地区, 某些国家的妇女必须以纱遮面, 否则将被上升到伦理的高度, 而在大多数开放的国家中, 以干净整洁的面容示人被认为是起码的礼节和尊重。

广告伦理, 根据以上的解释和定义, 即在从事广告相关的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与和规范。广告伦理是伦理学在广告领域具体的应用, 广告是传播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 故广告伦理实质上是传播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综合。

(二) 儿童广告的界定

儿童广告, 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前者包括诸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及其他儿童用品等, 后者是指以儿童形象作为演示主角的广告, 儿童是3B (baby, beauty、beast) 原则中的一种, 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可爱单纯是广告创作者非常青睐的元素之一。

儿童广告的目的是影响、指导儿童的消费, 或者试图通过儿童来达到影响成人消费行为的目的, 理想状态下的儿童广告,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应该是处于社会责任的大框架的约束之下, 以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品质展现为原则, 不应在精神、道德甚至身体方面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

二、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

(一) 利用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较低的特点, 诱导儿童进行直接消费

这种广告可以说是非常赤裸的利益至上的商业观念, 罔顾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就是电视购物广告和需要拨打声讯电话参与互动“赢奖品”的广告。目前在许多少儿频道, 如金鹰卡通等, 都有答题赢奖品的广告, 广告语具有非常直接的诱导性, 如:“小朋友们, 赶快拨打屏幕下方的电话168XXXXX, 就有机会获得游戏机、平板电脑。”同步的画面下方, 是非常醒目的电话号码, 而信息费每分钟三元的提示被放在了画面不易被察觉的角落。作为孩子, 是不能明确分辨“有机会获得”和“一定会获得”的区别, 也无从知道服务商会收取高额的声讯电话服务费。在现实中, 也确实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趁着妈妈打扫卫生的时间, 孩子一个人躲在卧室里拨打电视购物电话, 在他的概念里, 电视上说的都是真的, 只要拨打一个电话, 礼物就会送到家。

(二) 广告商推崇的消费主义和时尚至上的价值观念, 对儿童价值观的误导

广告的终极目标就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所以为了鼓动消费, 广告往往赋予商品以某种精神象征, 比如具有了某种商品, 就可以拥有某种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学习机的广告:“自从有了某某点读机,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将学习成绩的提升与拥有一台点读机建立了直接正面的联系, 似乎成绩不佳的问题可以通过购买一台点读机来解决。同样的还有广告语中非常常见的“长不高”问题, 可以通过购买某某营养液、口服液来解决。在这种产品兜售式的广告浸润中, 儿童容易形成盲目的商品崇拜, 认为一切难题都可以通过购买行为来解决。

此外, 在被各种传播媒介包围的今天, 时尚一词已经不是成年人的专属, 儿童也成为“别有用心”的广告商进行时尚消费训练的对象, 对时尚的敏感年龄愈来愈低龄化。这种儿童广告一般通过对比式的情境来体现, 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炫耀性消费广告, 拥有某件玩具或者礼物就具有某种优越感, 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美, 是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比如某食品广告中, 一个男孩用充满优越的表情炫耀他的泡泡糖:“你的泡泡糖能吹哨哨吗?”周围是几个同龄孩子被放大了的艳羡和惊叹的表情。另一种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情境, 因为没有拥有某种商品, 而产生沮丧情绪, 甚至被嘲笑。广告词中往往还会有意无意地渲染攀比和炫耀心态, 给孩子一种我没有这种商品就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此一来, 儿童从小就被培养了买名牌、用名牌, “别人有我也要有”的不良消费心理。

(三) 儿童广告成人化, 包括广告形象成人化、语言成人化, 以及动作成人化, 误导儿童的心理、生理早熟

某些针对儿童为主要推销目标的广告, 为了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 不顾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 出现了一些暧昧、情爱的画面或者语言, 这一类型的广告最为广泛熟知的就是福建某果冻品牌的电视广告:一名女教师走在女生宿舍走廊上, 这时, 突然从某女生宿舍传来“亲亲”、“我要亲亲”的声音 (此声音被处理得极为暧昧) 。于是该老师认为一定是学生在做什么不雅之事, 就急忙冲破门, 大叫:“亲亲亲亲, 什么亲亲?”于是一帮女生拿着果冻对着她笑, 这时, 女老师一下子态度变了 (此处表情极为不端庄) 说, “我也要亲亲。”虽然广告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但其塑造的过于成熟的儿童形象却令人担忧, 对电视机前的小观众来言, 更是带来了错误的示范。

不仅如此, 在一些非儿童用品的广告中, 儿童也被赋予成人化的语言和举止, 比如在一则男士剃须刀的广告中, 使用了一个粉嫩的小女婴的形象, 裸露着上半身, 在被爸爸亲吻时, 不停摆弄自己的头发, 广告语使用了小女孩儿语调:“男人都是这样, 从来不顾女人的感受。爸爸残留的胡须总是扎我, 真难受。”广告运用婴儿的外貌, 加上成人化的语言, 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极富意味的成年女性的娇嗔语气, 不由使人产生浮想, 仿佛是一对成年男女的互相调情。这种儿童形象的塑造, 已经超出了儿童天真无邪的本性,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稚嫩的声音说出与年龄不符的早熟话语, 我们内心无法释然。

(四) 某些儿童广告对中国传统伦理规范的淡化, 对社会文化的曲解, 甚至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无视, 不利于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培养、严谨学习态度的形成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伦理规范, 然而在绝大多数的儿童广告中, “爱幼”是有了, “尊老”却越来越少。出现频率非常高的电视广告镜头之一, 就是全家在围着孩子转, 为孩子的“不爱吃饭”、“长不高”等问题犯愁, 人物对话无不体现出对孩子的溺爱, 即使孩子对大人不礼貌, 推开送到嘴边的饭菜等, 也没有得到批评。广告商正是利用长辈的这种“爱幼”心理, 大肆宣扬了独生子女这种刁蛮任性、唯我独尊的状态, 这种广告对于模仿心理极强的儿童来说, 可以说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目前非常流行受众广泛的送礼广告, 也青睐利用儿童来做广告。保健品脑白金的广告是此类广告的典型代表, 五六岁的小男孩, 把脑白金送给爷爷, 送给奶奶, 并呼喊“妈妈, 快送脑白金来”。这种广告一方面是不真实的, 孩子尚不具有经济能力, 不可能作为送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对送礼文化的扭曲, 礼尚往来是值得肯定的社会文化, 但广告的内容篇幅有限, 往往只突出了送礼环节, 而忽视了人们日常交往中的宽容谦让, 互助友爱, 让尚不能完全明事理的孩子认为, 人际关系靠送礼就可以协调。

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 就是广告用语对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影响。我们时常听到从孩童口中蹦出来被篡改过的古典诗词和成语, 网络上甚至流行被称之为“恶搞”的广告类型。比如, “咳 (刻) 不容缓”、“你来我网”、“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XXX”、“衣衣 (依依) 不舍” (洗衣粉广告) , 这种现象的出现, 广告用语难逃其责。此外, 英语的普及, 使中英混杂的表达方式日益普遍, 尽管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可以被运用, 但很多儿童广告还是倾向于使用英文概念和英文单词, 比如DHA、KFC、Cool、so easy这样的表达。这也使得很多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中英混杂、不伦不类的表达方式, 从规范语言文字, 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 这种现象是需要加以注意并予以规范管理的。

(五) 儿童广告镜头中不文明现象, 不良习惯, 以及暴力、危险的场景, 容易引起儿童的模仿, 这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曾推崇“枪弹论”, 枪弹论认为, 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 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传播媒介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对于儿童电视广告的低龄受众来讲, 无疑就像是那被射中的靶子, 他们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 犹如不设防的城堡。广告对儿童的传播效果极佳, 影响威力巨大。

尽管清洁洗涤类产品的品牌众多, 但几乎都有过类似的广告场景, 孩子在泥水里滚打, 用满是泥巴的手擦脸, 或者和宠物非常亲密地接触, 白色的衣服沾染上明显夸张的污渍, 妈妈不但不进行制止, 反而微笑安慰说:“不要怕, 我们有XXX牌洗衣液 (洗手液) ”。这种广告表面上主打的是温情牌, 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生活理念, 不讲卫生不要紧, 反正我们有XX产品可以杀死细菌。这是非常明显的对儿童生活习惯的错误引导。

曾经有一则儿童零食类产品广告, 广告中一男孩, 拿出坚果往空中一抛, 然后张嘴接住。这种吃坚果的方式, 在儿童看来是非常酷的, 如果被模仿, 弄不好就会堵在气管里, 非常危险。

三、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追溯

对于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的现象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社会大背景下, 既有内因作用, 也有外因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广告活动的三方参与者, 广告主体 (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 、广告客体 (受众、消费者) 和广告监管者三方面来分析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内部原因。

(一) 广告主体“利润至上”、“业绩第一”的生存法则, 社会责任感缺失, 媒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职业操守不够

从广告主角度来讲, 广告主是广告活动的出资人, 广告的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畅销与否, 盈利多少。在竞争压力极大的情况下,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 为了吸人眼球, 可以自降格调。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相遇时, 往往难以达成“义”与“利”的统一。

在我国, 商业广告的历史只有几十年, 而正规的广告教育历史更为短暂, 虽然自1983年以来我国大陆专、本科广告教育方兴未艾, 但却普遍存在着重“器”轻“道”的教育思想偏失, 由此导致广告的技法传授与职业素养培训的畸重畸轻, 广告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经过学校批量教育和生产的人才流放到广告市场, 经过多年的积累, 逐渐成为广告公司的骨干甚至领导力量, 具有左右广告公司的决策的权利, 这种决策层在广告伦理教育方面的缺失, 已经成为广告伦理建设问题的瓶颈之一。

(二) 作为广告客体, 家长对伦理失范的儿童广告不敏感, 缺乏消费主体意识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产品来讲, 购买力实际上是掌握在家长手中, 家长也是广告信息的接受者, 广告消费的目标受众。同时, 对于五花八门的电视广告, 家长是扮演过滤器和翻译器的角色, 然而, 受到文化素质、审美品位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家长并没有扮演好这一类的角色。对于容易误导儿童行为的广告, 未能及时进行矫正, 对于一些儿童似懂非懂的广告语, 也未做好解释和引导。不得不说, 在谴责广告制作者广告伦理缺失的同时, 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个伦理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三) 儿童广告的管理制度滞后, 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行力度不够

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 (广告活动参与者) , 但可能存在完美的制度, 所以伦理的失范, 背后一定有制度方面的原因。

广告监管就是指国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 运用国家授予的职权, 对广告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和查处的工作, 使之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活动。

综观世界各国, 有关广告法规中均对以儿童为宣传对象或儿童演员在广告中的表现进行了严格限制, 我们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广告的法规和法章, 只是在《广告法》等一些法律法规中设立了一些关于儿童广告的条款。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 存在打擦边球的可能性, 使人有机可乘。更为重要的是, 尽管可以做出详尽的规定, 但是这些政策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大打折扣, 某些城市的广告审查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 审查机构、执法机构各自为政, 社会各界的对广告监管的重视性也认识不足, 有些伦理失范的广告也因此能投放到市场。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和广告业的繁荣, 儿童广告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 都有了很大的飞跃,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广告对儿童和社会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 我们在肯定儿童广告的文化艺术作用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应该正视儿童广告伦理失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摒弃这些不良的影响, 努力创造出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优秀广告作品, 一方面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另一方面保障儿童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权利, 同时对儿童的进行伦理意识启蒙,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降低儿童广告伦理失范现象的消极影响,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 广告主担负起的社会责任, 即对广告的要求要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普遍价值观, 社会责任不能让步于经济利益, 从长远来看, 具有道德感的企业往往更能赢得尊重和口碑, 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 广告从业人员提高业务素养, 改变业绩第一的单一考核机制。广告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 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广告作品的评价标准, 不应只以商业收益的多少来衡量, 更要结合艺术与文化价值来考量。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广告评价机制, 是媒介资源的控制者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再次, 还需要作为消费者的家长, 对儿童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过滤, 增强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对儿童所能接触到的媒介进行选择, 尤其对于一些低龄的儿童, 需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电视节目, 并针对诱导性消费的电视广告进行解释说明。对违背广告伦理的广告作品及时地提出异议, 可向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或者投诉。

除以上几点之外, 最重要的, 还是要进一步完善儿童广告的立法,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完善广告监管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儿童广告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传播伦理和经济伦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陈正辉.广告伦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 .李淑芳.广告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 .陈筱雯.电视广告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新闻世界, 2010 (12) :96-98.

[5] .刘仁.儿童广告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浅析[J].学园, 2013 (26) :198.

[6] .杨媛.广告伦理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0.

[7] .祁晓霞.涉及儿童广告中的伦理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9 (11) :46-47.

微信传播的失范现象研究 篇9

关键词:微信传播,失范表现,失范原因,矫正措施

一、微信传播的普及

微信传播越来越普遍,具体表现在微信用户数量激增和微信在大事件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两个方面。

(一)微信用户数量激增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实现媒体内容的共享和定位。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都已下载微信软件,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同时,微信公众账号数量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二)大事件传播中的重要媒介

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到来,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简称“两微一端”组成新媒体大军。微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事件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由吉隆坡前往北京的航班失联,该航班上包括中国游客153名在内的全航班239人全部失踪。一时间,微信朋友圈被这条消息刷屏,“央视新闻”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了多条信息,其中不仅包括对事件本身进展情况的报道,还通过“一图解读”将外交部应急机制、马航中国办事处电话等信息传播出来,同时微信公众号开通回复关键字“盼平安”进入实施滚动播报平台,微信订阅用户只要在该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盼平安”三字,即可搜索马航实时搜救近况。

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程传播过程中,人民日报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传播赛况,并与支付宝联合,举行“冠军发红包”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接受和参与赛事传播的热情。

由此可见,微信作为用户数量庞大的一个社交软件,在重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微信传播的失范表现

从2011年上线至今,微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微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信息泛滥

微信信息泛滥主要表现在微信朋友圈中“无效信息”泛滥的现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疯狂晒照型”。“拍照党”将在朋友圈晒照片当做每日必做的事情,在朋友圈里晒自拍、晒孩子、晒男友、晒美食、晒风景。表现形式为连续九张同样或相近内容的照片,连续多条霸屏,千篇一律的图片加文字,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十分雷同。第二,“广告霸屏型”。“微商”们常年将各种衣服、化妆品、保健品等广告刷屏。第三,“文摘本型”。每天以“早安”“晚安”等形式发名人名言、寓言等“鸡汤文”鼓励自己。

另外,当人们点开朋友圈时,看到的多是大同小异的热门转载、广告鸡汤等泛滥的“无效信息”,把朋友圈刷到底端还没有看到真实有效的信息,这让人对微信传播又爱又恨。

(二)朋友圈虚假信息快速传播

朋友圈里除了泛滥的信息外,还夹杂着许多虚假谣言信息,而这些文章的内容大多与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防骗、健康养生等相关。

如一些阅读量过千的微信文章《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某地出大事了,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等,“致癌”一词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对生命的威胁,促发大量转载和二次传播,事实上这类文章大多讲的食物相生相克,威胁生命安全,是典型的“伪科学”。而“出大事”“丧尽天良”等极易诱发人们的好奇心或者恐慌心理的词语也是诱导人们点开链接,甚至进行转播的推手。

这类谣言往往是被微信用户阅读后再次将其发布到朋友圈中,形成二次传播。受众接收后又可能出于同样的心理将其进行再传播。这类树状传播或放射状传播的模式其本质就是谣言的扩散。这类谣言的传播人群多集中为中老年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极易引发他们的恐慌。

(三)公众号内容同质化、侵权现象严重

传统媒体日渐衰微的背后,新媒体风头正劲。依托微信平台,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质化、侵权现象严重等成为当前微信公众号平台信息传播的一个严重问题。

微信公众号内容同质化现象,首先表现在内容方面。热门话题出现后,各大公众号纷纷趁“热”打铁,但由于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等原因,多数公众号内容都是跟风炒作,甚至照单全抄。2016年《欢乐颂》热播,作为新媒体的微信公众账号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蹭热点的好机会,于是各种科普《欢乐颂》的文章出现,细数该剧的前世今生。并且《欢乐颂》中的许多经典人物表情和台词被做成各种表情包在各大微信公众号上出现,各种深扒男女主角扮演者的家庭背景、收入、婚恋绯闻等的内容层出不穷。各公众号轮番轰炸,但大多换汤不换药,有的仅仅只是换一个标题直接复制原文,缺乏原创和新意。

同质化传播还引发了侵权问题,当前对于微信公众号是否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上,无标识转载和抄袭现象严重,但由于个人维权成本过高,大多数人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2015年7月2日,深圳南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宗微信公众号抄袭案。这也是国内第一例针对公众号抄袭的案例。

案件的原告是北京优势零壹广告有限公司,其名下的微信公众号《异见》在2015年2月2日首次发表了文字作品《谁将成为第五座直辖市?》。该公司很快发现,深圳某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2月17日在其微信公众号上,以自身名义发表作品《5座“种子”城市,谁将成为下一个直辖市?》,标题与原创者发表的作品相似,而内容完全相同。而深圳某咨询有限公司通过该公众号为自己及关联单位推广,为自己直接发布广告和发表软文来获利。因此,优势零壹公司将深圳某咨询公司告上法庭。

经调解后,法院判处抄袭者赔偿原创作者1万元,并在其公众号上发布道歉声明。

这是我国第一起微信公众号抄袭案的立案及开庭审理,网友表示,这或许将开启我国微信公众号信息维权的新开端。

三、微信传播失范的原因分析

随着微信的不断普及,微信的信息传播失范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微信传播的失范现象,应先从根源入手,找出微信传播的失范原因。

(一)审核机制不完善

微信朋友圈信息发送门槛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等社交工具操作愈发简便快捷,操作成本也低,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微信朋友圈中信息的发布者,一条朋友圈的发送只要十几秒的时间,但这也造成了朋友圈无效、虚假等垃圾信息泛滥。

同时,微信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机制不完善。公众号之间的商业竞争,为了吸引关注度,通过使用猎奇、夸张的标题噱头来吸引用户,导致虚假信息、谣言、伪科普在朋友圈泛滥传播。

(二)受众总体媒介素养不高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手机用户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软件,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频次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软件。这其间,用户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媒介素养不高,导致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造谣、传谣与受谣”是网络谣言形成与传播的三大环节。在微信传播中,一些公众号运营者媒介素质不高、把关无力,或为吸引流量故意制作、散布谣言,哗众取宠,以吸引眼球。

一些受众的媒介素养也较低,当接触到谣言的时候,一旦谣言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时,就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表现出极大的传谣热情,从信谣加入到传谣行列,使得谣言呈金字塔形不断扩散。

此外,从受众自身来说,由于受众本身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许多受众的甄别能力不强,极易接收虚假信息,甚至传播虚假信息。另外,由于一些谣言在人物特征或地理上与受众具有接近性,因而能唤起受众的关注、同情和共鸣。例如,同一社会类型,如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民族等,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对谣言进行转发的原因。

(三)熟人社交导致警惕心下降

微信属于强关系社交,微信好友大多数都是通过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添加的,朋友圈里基本都是熟人,因此,在微信传播过程中传与受之间存在较高的信任度。例如,人们第一次接收《央视终于承认了!癌症越来越多竟是因为他……》等谣言时对其不以为然,但当这类信息在朋友圈中霸屏时,处于从众心理以及对朋友信任的心态也会接收并转发这条谣言。

综上所述,微信作为一种新式的传谣方式,熟人间的信任关系更易使网民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四、微信传播失范现象的思考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微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增加一些矫正措施来解决微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便形成更好更健康的微信传播环境。

(一)加大朋友圈发布审核力度

朋友圈信息泛滥的根源在于消息的发布者。首先,应该加大朋友圈发布审核力度,提升发布门槛;推行网络实名制,通过实名制增强发布者的责任意识。其次,从技术角度提高朋友圈审核力度。西班牙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尔指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好技术“利剑”,通过技术“过滤”、设置“一键举报”等措施规避不良信息传播。

(二)创新公众号运营的内容与模式

解决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同质化现象的问题应从创新公众号运营的内容与模式等方面下手:

首先,创新公众号内容,做好产品定位。坚持原创为主,突出特色。例如,“凤凰评论”“军报记者”等公众号坚持自身特色,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吸纳长期忠实受众。其次,还可以从创新公众号内容表现形式入手。由于现在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形式大多单一、雷同,多以“图片+文字”的形式来编辑,而碎片化传播时代,“文字+图片”的表现形式已远远不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应从丰富传播手段,加入视频、音频等形式的传播形式入手,使信息既“可看”又“可听”。此外,还应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通过精选留言回复功能和不定时发起投票等活动,获得受众的认可,并鼓励受众提供原创内容。这样既能有效实现与粉丝的互动沟通,也能拓宽内容来源渠道。

(三)完善信息传播法制建设

对于微信失范现象,还应从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通过立法对有意造谣、传谣者给予相应的惩罚,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约束互联网信息的传播秩序。其次,推行网络实名制,完善个人信息,使不法分子无缝可钻。再次,网络媒体也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把关意识,认真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守新闻职业道德,成立专门的辟谣信息查证系统,对虚假信息、谣言以及诈骗性的信息及时查证,作出回应。

参考文献

[1]兰甲云,曾思怡.微信公共领域里的失范行为及其法治规范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54-160.

[2]李艳.自媒体对中国人际关系的异化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

广告语言的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方法 篇10

在广告活动中, 存在着许多广告语言失范的现象, 这不仅妨碍了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运用, 影响文化的纯洁性和文明, 同时也降低甚至失去了对受众的说服力。下面, 我们就广告语言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如:语言缺乏真实性、语言庸俗化、滥用成语、表意不清或不当及错别字现象进行逐一举例和阐述。

(一) 语言缺乏真实性。

广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不可避免需要使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创意, 从而增加感染力。但某些广告为了增强其宣传效果, 将广告语言随意夸张, 与现实脱离, 甚至缺乏基本常识, 难以服众。如:

1.啤酒像人类历史一样悠久——某啤酒广告语。关于啤酒的说法之一是出现于公元前3, 000年左右, 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今伊拉克) 地区, 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在王墓的墓壁上得以证实;说法之二是公元 9, 000年前, 亚述 (今叙利亚) 人已会利用大麦酿酒, 用作向女神的贡酒。而人类起源至今有300万年历史, 将有几千年历史的啤酒和有几百万年历史的人类起源相提并论, 显示出广告语言的苍白和无力, 难以达到说服效果。

2.越喝心里越明白——某酒品广告语。这则广告语也有悖于社会常识, 众所周知, 过量酒精会损害大脑细胞和微血管, 使大脑变得迟钝, 情绪变化无常等。而该广告语却说“越喝心里越明白”, 显然有悖于日常逻辑。

3.吃一堆药, 不如喝上它一口——某药酒广告语。某些药酒的确具有健体功能, 但此广告语言过于夸张, 将药品和保健品任意混淆, 随意夸大事实, 违背了《广告法》相关规定, 更违背了世人皆知的常识。

(二) 语言庸俗化。

某些广告只顾追求新鲜刺激, 不惜牺牲品牌的形象, 用语低俗、恶劣。这样的广告语言既不能反映产品的内在特性, 又不能使广告本身得到受众的心理认同, 无法使顾客认购, 也不具有文化品位。如:

1.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某含片广告语。这则广告利用产品名称与“亲嘴”二字的相似发音, 将“亲嘴”这个口语化的一般用语与产品名称相提并论, 呈现于广大受众面前, 显得肤浅儿戏。

2.我喜欢更有劲儿一点的——某床垫广告语。该广告语作为床垫产品广告没有正面宣传产品的质量好, 而是用“有劲儿”一词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广告语言充斥着明显的性暗示, 违背了《广告法》相关规定, 置社会文明和民族道德于不顾。

3.你有二房了吗——某房产广告语。“二房”一词作为历史词汇, 是一夫多妻制的体现, 这有悖于当今法律规定的一夫一妻制。该广告语利用“二房”一词, 本想制造出幽默效果, 但适得其反, 表现出低俗的品味。

(三) 滥用成语。

为更加便于受众记忆, 某些广告语言利用成语, 篡改其中个别字, 作为独创的出位广告语, 这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构成了极大威胁。如:有“杯”无患——某磁化杯广告语, 滥用成语“有备无患”。神驹一到, “烟燃”一笑——某香烟广告语, 滥用成语“嫣然一笑”。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滥用成语“其乐无穷”。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滥用成语“一鸣惊人”。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滥用成语“引以为荣”。

必须说明的是, 广告语言中滥用成语与修辞手法仿词的合理使用是有很大区别的。仿词虽然也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 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 临时仿造新词语, 但仿词手法的使用避免了与语言规范化的冲突。而滥用成语则是随意用音同或音近字替换成语, 极大地影响了语言的规范化使用。

(四) 表意不清或不当。

某些广告语意表达含混不清或不当, 使受众心生反感, 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

1.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修您的居室, 保您蓬荜生辉——某涂料广告语。该广告语意为突出产品的优质, 可后半句中的成语“蓬荜生辉”一词让人大跌眼镜。该成语本意为使寒门增添光辉, 给受众一种不受尊重的感觉, 可谓词不达意。

2.有信用卡经验者优先——某招聘广告语。该广告语言存在严重的歧义, 受众可以理解为“有信用卡开发经验者优先”, 也可以理解为“用信用卡消费过者优先”, 另外还可以理解为“从事过客户使用信用卡付账的工作者优先”等等, 此广告很难达到效果。

(五) 错别字现象。

由于广告创作者的知识文化水准良莠不齐和在广告语创作过程中存在着疏忽大意等因素, 因此, 广告语言中的错别字现象极为普遍。如: 一是储蓄存款那里去?存取方便到邮局——湖北某地邮政广告语, 应更正为:哪里去?二是XX名妆, 美仑美奂——某商店橱窗广告语。应更正为:美轮美奂。三是与阳光相约, 享受金彩人生———某房产广告语, 应更正为:享受精彩人生。

二、广告语言失范的原因及规范化问题

(一) 广告语言失范原因。

广告语言使用的失范,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广告从业人员自身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某些广告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缺乏相关文化知识, 导致了广告作品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规范, 使受众难以准确理解广告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 降低了语言的说服力度, 影响了产品的品牌形象, 从而难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2.产品生产商、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片面追求广告利润。某些产品生产商、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及广告从业人员为了说服受众, 赢得受众对产品的认同, 以此来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故意违反广告语言的真实性原则, 将产品功效任意夸大, 创作出一些恶俗和低劣的广告语。

(二) 广告语言规范化问题。

失范的广告语言在表达的正确、准确及真实性上都有失妥当, 长此以往, 将影响受众的语言习惯, 不利于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巩固和发展。规范化广告语言的使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商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对广告制作和投放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应制止虚假广告和恶性竞争, 各地方机构也应以国家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大对广告语言文字的审查力度, 对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的广告语言和行为进行依法取缔和制裁, 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 净化广告语言环境。

2.提升广告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鼓励广告从业人员树立诚信为本的人生信条,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他们关注长远利益。鼓励他们拓展知识面, 并进行广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让其意识到自己属于受众的一部分, 引导他们从主观上避免广告语言的失范问题。

3.切实提高广告从业人员语言文字水平。对广告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进一步加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将广告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形成有效的良性沟通, 从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语言作为一种信息载体, 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进步。本文就广告语言的失范和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望对广告语言的规范化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修猛.现代广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余明阳, 姜炜.广告经典案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企业 营销 道德失范 成因

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事件、三鹿事件、广药事件等产品安全事件被新闻媒体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企业营销道德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期GSK(葛兰素史克)事件的不断发酵,更是将企业营销道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已成为处于转轨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利益以及企业自身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呼吁。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营销道德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尽管理论界对于营销道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从林林总总的解释中,总体我们可以归纳出:营销道德是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舆论监督和影响下,通过对自身营销行为的自律,约束和规范而形成的企业营销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企业在获取利润的过程中,不能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同时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和满意。对企业而言,重视营销道德能为其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能够帮助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实现双赢。

2.营销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企业营销道德的缺失表现在很多方面,下面就以4P为分类下原则,谈谈营销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①产品(Product)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在产品领域的问题极为严重,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最为直接。产品缺乏应有的质量和标准,违规添加对人体有危害的添加剂,比如之前的“毒胶囊”,“三鹿事件”都是产品策略失范的典型。这种只顾企业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企业必然将走向灭亡。其他产品策略中失范行为还包括:产品包装信息的不真实,缺斤少两,修改出厂日期,产品成分不明,故意夸大产品的功能,过度包装等。

②价格(Price)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营销过程中,价格因素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海南天价海鲜”,“郑州天价理发”以及年年中秋时节都会粉墨登场的“天价月饼”每每都刺激着国人的神经。还有与性命攸关的“天价药”更是让医患关系跌至冰点。价格策略中出现的失范行为包括:为追求利润而变相涨价或漫天要价的掠夺性价格行为;为削弱或伤害竞争者而实行差异性的价格歧视行为;为掠夺消费者及打击竞争者而实行的价格垄断行为;为迷惑消费者而不披露真实价格,欺骗及诱惑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欺诈行为。这些市场上较为突出的价格策略的失范行为,不仅损伤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信誉,更造成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③渠道(Place)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渠道系统,是由执行者把一个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所有活动或功能的一套机构组成的。这套机构的成员包括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等。整个产销渠道中每个环节都有示范的行为存在,主要体现在:中间商违背行业规定经营商品;中间商拖欠或延付货款;零售商从非法渠道进货;生产商进行经营性垄断地位,对干预屮间商的销售活动。

④促销(Promotion)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促销本来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些企业在促销中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只顾眼前利益,无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主要表现在: 滥用标志;强行推销伪劣、滞销产品;夸大产品功能;商业贿赂行为。

3.营销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从现有的资料和调研情况来看,营销道德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就抛离消费者因素不谈,仅从从内、外因这两个方面分别来进行分析。

第一,企业营销道德的缺失。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将利润域大化作为企业惟一的目标和经营思想的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急功近利,不惜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不惜承担违背道德和法律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在企业潜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它对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宣扬惟利是图的经营理念,只要能赚钱,便不择手段,这种理念对企业员工的营销道德滑坡产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企业领导者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领导者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会融入企业的各项决策中,决定企业行为是否符合或违背道德准则。如果,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损害社会与消费者利益,营销决策必然会偏离道德的轨迹。企业领导者对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默许必然会纵容这些行为的蔓延和变本加厉。第四,企业员工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匮乏。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深刻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高低。员工的道德认知程度比较低,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很难形成自律,从而影响了营销过程中的判断,就容易出现了违法或者违反营销道德的行为。

②外因分析

第一,市场本身效应,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求利具有合理性,求利本身在道德评价上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在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得到强化,容易导致企业把个体利益无限放大,唯利是图,从而导致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去获取利益。第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不少企业游走于边缘,谋取暴利。尽管,我国出台了如《广告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过健全,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政策存在一些空白或模糊之处,原则性条款较多,操作起来弹性较大,使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从事违法违规营销活动。第三,信用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企业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尚未建立,致使企业营销道德缺失行为并不造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不会对企业在市场上后续的交易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五,地方主义保护严重。中小企业是各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权钱交易,对当地企业的一些非法和不道德的营销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些中小企业在地方注意的保护下,会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参考文献:

[1]張淑君.论市场营销道德的四点表现[M].北京:边疆经济与文化出版社,2004.

[2]付晓丹.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J].经济评论,2007(9).

[3]王阳.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 [J]. 商业时代, 2008,6.

对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现象的反思 篇12

知识性教材一般以文选为主, 兼顾一些汉语、文学理论、文选、写作等知识。认同此类教材的人声称, 大学语文首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为就业服务。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现代社会变革的渐趋加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大学生只有学到在社会中能迅速转化为技术手段的知识, 才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 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学生不会表达, 不知道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 不知道如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如果大学语文还讲授些大而无当、玄而又玄的内容, 不仅学生没有兴趣学, 这门课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基于此, 他们的观点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课程教学要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 具有可操作性:学习了语言与表达、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言说能力;学习应用文写作, 也就掌握了几种应用性文体的写作技巧。因此, 选择知识性教材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也能提高他们对社会与生活的应对能力, 在社会中成长为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

韦勒克认为, 文学作品包含着价值, 甚至作品本身就是价值的大厦。价值性教材从文学走向文化, 倡导具有普范性的价值。推崇此类教材的人以为, 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培训是中学阶段业已完成的任务,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反倒是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了解不多, 文化品位、人文精神下降, 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是大学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语文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 净化他们的心灵,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在实用主义充斥的大学教育中坚守一点美与善, 不至成为物质化、功利化、无根性的木偶或机器。因此, “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景况, 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 (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 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 令读者不读则已, 一读惊喜) , 才有望进入教材”。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序言》)

从表面上看, 双方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后者理想色彩过于浓厚, 不符合当下社会现实, 也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尤其是课时有限, 人文熏染收效微乎其微, 有些乌托邦倾向。只有走技术路线, 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才能使大学教育不致于与社会发展脱节;后者认为前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是物质性对人精神性的异化, 惟市场的路线只能导致大学生“心灵的根失去了”。只有摈弃大学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教学规范, 倡导价值性教育, 才能让大学生在精神上成长。其实, 细究一下可知, 双方的想法都有些局限。前者方便教学, 能让学生迅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但过于理性化, 忽略了人的精神性建构, 实质是西方科技主义至上观在国内的一种延伸。后者考虑到大学生成人的因素, 凸显了人文性, 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现实情境, 实质是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一种混合。倘若长期纠结于此, 是不能改变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厘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与本源, 并据此总结出契合现状的教学范式。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也就是解决是什么、姓什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直接关系到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与教学范式的确立。其实, 学界探究这个问题之时, 往往在“大”与“语文”之间纠缠不清。究竟是“语文的大”还是“大学的语文”, 它代表了不同的思考进路与价值判断。笔者以为, 大学语文的定性应为“语文的大”, 而非“大学的语文”。

大学语文的表层指向是课程的工具性。我们的学生自出生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中, 用母语交际, 用母语思维, 用母语求知。但对当下大学生来说, 这种语言惯性并没带来语言运用上的优势, 反而在英语霸权的语境下出现了母语智障:不会用母语说话, 不会用母语写作。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 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 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大学语文的开设, 第一个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是基础, 没有语言这门工具, 大学语文其它的赋值也是奢谈。所以, “文革”后复设大学语文时, 匡亚明先生就指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 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 掌握一门语言, 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 语文水平较低。试问, 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 如何能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和完整地表达科研成果?”因此, 大学语文需要从母语教育入手, 充分展现汉语的无穷魅力, 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凭借汉语这一媒介感知社会中人事物的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 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大学语文的中层指向为课程的审美性。大学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文学。首先, 文学是作家依据自我审美眼光、审美方式与审美理想个性化的产物, 其中渗透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情感倾向, 真善美的人事物得到彰显, 假恶丑的人事物得到鞭挞。大学生阅读作品, 能够认清社会人生与心灵的本质, 感悟世间的人性之美。其次, 文学作品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诗意、一种情趣、一种梦想、一种意境。诗意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悠闲, 情趣使我们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质, 梦想能够使我们忽略现实的残酷转而探索存在的多元, 意境使我们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情调氛围, 从而对高度浓缩的工业化环境和商业语境构成了突围, 人也不会成为机器的傀儡, 成为缺乏审美情趣的单向度的人。再次, 文艺作品是人类的想象构成。文学的感性思维性有助于我们突破科学逻辑思维的拘泥, 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文艺活动发达的民族, 一定是想象力丰富的民族;想象力丰富的民族, 一定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所以, 我们就要借助文学的魅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涵咏美人、美事、美味、美德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的深层指向为课程的民族性。大学语文通过母语媒介担当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性格、张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没有民族的, 也就没有世界的, 撇开民族性去谈论走向世界只能是虚妄。现实中, 恰恰有些人没有自我精神、缺失国家与民族观念、遗忘民族文化, 尤其是长着“西方眼睛”, 数典忘祖地“师夷长技”和“拿来”。大学语文要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增强爱国意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把汉语的这种特色, 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 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 这颗心会不朽的。” (王蒙《李商隐的挑战》) 一方面建构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识, 一方面以其作为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源, 建立一个精神家园, 可以诗意地栖居。

大学语文的核心指向是课程的人文性。当下, 人们正在享受科学发展的丰硕果实, 殊不知我们是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科学, 这必然导致科学本身产生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裂变。国人忽视科学精神和内在之美, 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大学语文就要将中国文化中富含人文精神的东西传达出来:大学语文有责任培育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及对未来美好的探索;要培育他们美好的灵魂, 仁义礼智信并举, 有尊严、有理想地生活;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 有责任感, 有使命感, 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拒绝纯粹的工具性和市场庸俗化, 呼唤崇高, 呼唤使命感, 呼唤人性的正常态, 倡导“和谐”成才。

上一篇:教师人文素养下一篇:自然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