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失范(通用6篇)
学术失范 篇1
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破坏学术生态, 败坏学术风气, 给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发布与传播平台,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论文答辩、成果评奖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中介环节, 高校学术期刊积极构建遏制学术道德失范的“防火墙”, 对于推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
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高校师生学术成果的窗口, 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术期刊的职责和地位决定, 高校学术期刊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积极传承先进文化, 不断推出优秀学术成果。作为高校学术期刊的核心支撑, 编辑对于高校学术期刊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是高校学术期刊维护学术道德的重要保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期刊和自身所肩负的崇高社会责任, 恪守出版法律法规和编辑职业道德, 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公道正派的价值取向, 积极维护学术道德, 自觉抵制各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
二、确立以法办刊理念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不仅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 甚至还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给编辑部带来名誉及经济损失。在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亟须牢固树立依法办刊理念。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 编辑要注意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出版政策和法规、国际公约来规范作者、审稿专家乃至编辑自身的学术行为, 用法律武器捍卫读者、作者以及期刊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编辑能力建设
(一) 注重编辑业务能力培养
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是衡量稿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 编辑才能准确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反之, 如果编辑业务能力不强、学术视野狭窄、知识结构陈旧, 则很难把好学术质量关, 必然致使粗制滥造的鱼目混珠之作大行其道。因此,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 日益增强学术鉴别能力。首先, 编辑要自觉按照“学者型”编辑的要求, 加强对所负责栏目相关领域知识的研究, 力争成为一个或几个学科领域的内行甚至专家。其次, 编辑部要支持编辑参加各级新闻出版部门、期刊学会、专业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 增强编辑职业技能, 拓展编辑学术视野。
(二) 提高编辑的规范化意识和能力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和专业化, 有助于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行为。2004年6月22日, 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 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的有关法规、学术道德和基本规范, 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学术期刊编辑部除了加强编辑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培养外, 还要注重对编辑进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培训, 增强编辑的规范化意识, 提高编辑的规范化能力。学术期刊编辑要以维护学术规范为己任, 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规范,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把关。稿件中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 无论曾否发表, 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 均要求作者规范地标注注释或参考文献。提醒作者按贡献大小合理署名, 不随便标注与论文无关的基金项目[1]。
四、建立健全期刊质量保障体系
只有刊发学术质量上乘的稿件, 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也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有赖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严格执行各项编辑出版制度,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
(一) 严把作者投稿关
在作者投稿环节严格把关, 可有效防范部分学术道德失范稿件进入编辑出版流程。作者投稿时, 可要求作者提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开具的“介绍信”, 证明来稿不涉及秘密事项, 无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要求作者签署“版权协议”, 承诺无版权纠纷和虚假署名行为;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实验数据及课题任务书, 以避免篡改数据、虚假标注基金项目行为。此外, 编辑还要认真核查来稿的参考文献和注释标注情况。对于参考文献和注释标注不规范的稿件, 要求作者进行补充和规范。在作者投稿环节, 编辑部还可以运用采编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来稿规范化程度。在采编系统中, 可将上传“介绍信”“版权协议”等证明文件, 以及规范著录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英文翻译等信息, 作为稿件提交的前置条件, 以保证来稿的规范化。
(二) 科学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通过将所上传来稿与海量文献进行全文比对,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有助于期刊编辑部快速高效地甄别抄袭剽窃、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稿件。然而, 系统自动生成的检测报告不能直接作为学术不端稿件的鉴别依据, 还需要编辑通过对复制文字的仔细分析, 科学认定来稿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此外, 检测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系统比对库中对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外文文献等文献的收录范围和时间均不甚完整;缺少海量的学术著作、教材、内部文件等内容;更是无法全部囊括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网页、博客、微信、QQ空间、百度文库、贴吧、数据库等内容。如果来稿复制了检测系统比对库收录范围之外的文献, 系统显然无法检测出来。检测系统对于图片、表格、公式等内容的检测能力比较弱, 对于改头换面的“隐性剽窃”更是无能为力。由此可见,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能作为学术不端稿件甄别的辅助工具, 还需要编辑对检测报告进行科学分析, 有赖于编辑、审稿专家在后续的编辑出版流程中严格把关。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检测系统的作用, 编辑部应在初审前和付印前分别对稿件进行检测, 以防止部分作者妄图利用检测系统数据库的滞后性来“蒙混过关”[2]。
(三) 严格执行审稿制度
审稿是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决定着来稿能否被刊用。高校学术期刊通过严格执行“三审制”等审稿制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足, 有助于对稿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审制”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 既有利于杜绝“权钱交易”“人情稿”“关系稿”等学术腐败行为, 也可以避免由于编审人知识不足或工作疏忽而造成的一些失误, 有助于发现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此外,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还应重视编委会对学术期刊指导和监督作用的发挥。编委会成员通常由学术期刊所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的学术视野。通过把待用稿件呈送编委会审阅把关, 或是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开展期刊审读活动, 有助于发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五、加强宣传教育
有调查表明, 超过1/3的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甚少”和“基本不了解”[3]。由此可见, 对广大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高校学术期刊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对读者、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一是高校学术期刊可通过经常性地刊发学术道德建设方面的学术论文, 建设浓厚的高校学术道德氛围。二是高校学术期刊可利用四封、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大力宣传学术道德、学术规范, 申明编辑部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戒措施。三是编辑可利用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机会, 适时对作者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四是高校学术期刊可发挥学术规范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 通过聘请期刊专业人员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编印学术规范工作手册等形式, 积极参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2]。
六、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 建立健全编辑岗位责任制
论文发表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虽然多发生在作者身上, 但也与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内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分明、管理漏洞较多有关。因此, 学术期刊编辑部亟须建立健全责任编辑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奖优罚劣, 让责任编辑真正负起责任。对于以“文责自负”为借口, 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听之任之的编辑, 要坚决予以惩处;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把关, 多次发现并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编辑, 在评功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二) 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处机制
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处机制, 使学术道德失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是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必要措施之一。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根据在出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学术道德失范情况制定相应对策, 规定明确的惩处措施并严格执行。把情节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者坚决纳入“黑名单”, 一定年限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署名的任何稿件。必要时, 可将其违规行为予以曝光, 并向其单位通报。
七、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大多各自为战, 信息沟通不畅, 这就给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可乘之机。加强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学术期刊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对于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编辑部可充分利用各级期刊学会的网站、QQ群、微信群等平台, 实时交流待刊用稿件目录, 通告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及其作者。如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3年11月17日建立了QQ群“社科family”, 目前已有660余位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加入。借助这个QQ群, 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交流学术规范知识, 曝光学术不端作者, 对于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者, 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应通力合作, 联合采取惩处措施, 共同织就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天罗地网”。
参考文献
[1]王昌度, 程群.维护学术规范是编辑的重要职责[J].科技与出版, 2005 (3) :54-56.
[2]刘彦超.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5 (9) :54-59.
[3]俞涛, 厉亚.学术出版中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J].科技与出版, 2012 (1) :88-90.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2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学术失范 篇3
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养成是其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 再逐步外化为自己的学术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情感指引研究生在知行转化、价值判断和道德反思中坚守学术精神、坚定学术信仰、坚持学术道德。
1. 情感是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和学术自律精神生成的前提条件。
情感主义伦理学家休谟认为:“人类心灵中生来就有一种苦乐的知觉, 作为它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1]人的苦乐知觉即情感影响人的意志活动, 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主要动力和推动原则。受自身道德情感的推动, 研究生更倾向于自觉地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对学术的敬畏感促使研究生形成学术不可亵渎、学术道德规范不可践踏的认知, 对自尊感的渴求激发研究生主动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学术尊严, 羞耻感则在一定程度上警醒着研究生要始终保持学术道德自律。总之, 情感应是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形成的原始动力和前提条件, 它促使研究生自觉地将外在的学术道德规范与自己的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 在道德自律精神的引导下规范自己的学术道德行为。
2. 基于情感的价值判断促使研究生在化解道德冲突中坚定学术信仰。
道德的区别源于道德感, “对我们最为真实、而又使我们最为关心的, 就是我们的快乐和不快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是赞成德、而不赞成恶的, 那么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方面来说, 就不再需要其他条件了”[2]。道德感是人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判断善恶并做出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 只要我们说明了快乐和不快的原因, 也就说明了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缘由。研究生在现实的学术行为中时常会面临道德冲突, 能否在道德两难情境中做出正确、适宜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预示研究生能否真正践行学术规范的道德考量。研究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而赋予认识客体相应的价值评价, 并以此做出符合自己情感意向的善恶判断和价值取向, 在道德冲突中坚定学术信仰, 实现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学术信仰是研究生对学术所持有的一种坚贞的确信、无限的敬仰和执着的追求, 是其学术道德的基石和学术理念中最具精神品质的存在, 更是其践行学术道德规范的恒久动力。
3. 学术道德反思的情感体验指引研究生重构科学道德。
“最严格的道德学也允许我们在反省一个慷慨的行为时感到一种快乐;而人们在想到过去的卑鄙和奸恶时所产生的那种无益的悔恨感觉, 也没有人会认为是一种德的”[3]。当研究生发挥情感的道德反思功能去审视、反省自己先前的学术行为时, 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合宜行为会使研究生体验到愉悦、欣慰、自豪等正面、积极的情感,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则会让研究生产生羞耻感和痛苦、内疚、懊悔等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基于学术道德反思后的积极情感体验, 研究生会自觉地对其先前的正确认知和合宜行为加以强化和巩固, 而消极的情感体验也会指引研究生摒弃先前的错误认知和失范行为, 促使研究生在肯定—否定、巩固—摒弃的学术道德反思过程中重构科学道德与学术精神。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情感归因
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 理性思维增强, 感性观念弱化。他们会权衡利弊, 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自我情感”迷失、道德感失衡、正义感偏颇、敬畏感缺失却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1.“自我情感”迷失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
沙夫茨伯里认为, 人的行为是受情感驱动的, 引向仅对个人好处的“自我情感”是一种人之常情, 是可以被接纳和认可的。但“‘自我情感’增进个人福利的趋向是有条件的, 即必须把‘自我情感’控制在合理的‘度’允许的范围内, 否则, 就会导致个人最大的祸患”[4]。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利己人性和“道德人”的利他人性相结合的人性预设。
自私自利、“自我情感”最大化是人的天性。当前, 一些缺乏道德甄别能力的研究生片面关注斯密的利己人性观, 忽视利他人性的存在。他们“自我情感”极度膨胀, 过分关注个人利益, 奉行有己无人的处世原则。“自我情感”迷失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 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生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利益不惜恶意抄袭、赤裸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毫不顾忌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为了体现个人所谓的学术价值而急功近利、弄虚作假, 无视学术规范和学术正义。当研究生“自我情感”趋向绝对化、学术道德趋向自私化时, 学术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也随之削弱,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2. 道德感失衡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利益化。
理性和情感在道德判断中饰演着不同的角色, 即理性为道德判断辨别事实真相, 而情感负责断定善与恶。情感之所以能够成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正是在于它将社会效用和公共利益作为德性的价值根基。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德性效用价值论被一些研究生狭义地解读为与社会利益相对立的纯粹功利主义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
中国某著名高校校长曾指出:“大学的问题绝非仅仅是重科研、轻教学质量而产生的滑坡, 更多的是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产生的集体功利主义心态。”[5]为了评选奖学金, 为了增加就业筹码, 一些研究生片面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华的学风终将催生学术造假与学术失范。道德感失衡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趋向利益化, 功利化心态开始左右他们的意志和价值选择, 道德的、善的事物不再是大家所渴求和追寻的终极价值。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 被绑架的学术只能尾随其后, 而功利熏陶出来的学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3. 正义感偏颇导致研究生丧失学术道德反省机制。
“德性即寓于对于良心的遵从, 而罪恶则寓于对于良心的乖离。”[6]正义之德和道德良心是人心中的一种特殊机能, 也是人的德与不德行为所遵循的内心指令。人在辨别善恶时往往是听从于内在的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 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反省原则。
研究生群体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一个缩影,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也是社会大背景的产物。作为“人为之德”的正义感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石, 与道德良心一起构成了抑制人性恶和发扬人性善的作用机制。但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个别社会现象所折射出的情感淡化、道德冷漠、良知沉睡, 抑制了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弘扬, 一些研究生的道德反省原则也在慢慢瓦解, 甚至有人抛弃学术尊严、打破道德底线去追逐自己所谓的价值和幸福。缺乏正义感和道德良心的学术道德失去了应有的反省机制,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再受到应有的道德约束和良心谴责, 羞耻感和内疚感荡然无存。
4. 敬畏感缺失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道德信仰危机。
敬畏感是一种为实现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道德情感, 在本质上内涵了“敬”与“畏”双重意蕴, “敬”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人生态度, “畏”由“敬”生, 是一种道德反省和自律精神。一方面, 学术敬畏感之“敬”使研究生对学术产生崇敬感、对学术道德产生神圣感, 从而将学术研究视为一项崇高、神圣的使命, 自觉恪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正义;另一方面, 学术敬畏感之“畏”使研究生对学术产生畏惧感, 自觉地反省学术道德行为、强化学术自律意识、远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敬畏感是人性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需要。没有敬畏感, 人性中的恶将无限制地膨胀。学术敬畏感对于构建研究生内心道德价值秩序, 抑制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有积极意义。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开始陷入科技至上、自我至上的信仰困境, 而将构建价值秩序的敬畏之心抛于脑后。学术敬畏感的缺失导致一些研究生出现道德信仰危机、价值秩序紊乱,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也随之大行其道。另外, 师生间的亲切感也可能代替对学术的敬畏感, 致使答辩委员会的教师因受师生情谊的影响而降低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 使一些不刻苦、不自制的研究生有机可乘。
三、构建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需要平衡理性与情感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 构建完善的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1.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应坚持知育、情育并重。
从个体角度看,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不在于其知识素养和认知能力不足, 而是其道德情感的缺失。目前, 研究生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 这一教育是知德分离、情智分化、知行脱节的, 情感教育严重缺乏[7]。
依据冷冉先生之情知教学理论,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辩证统一, 即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运行过程与感受、情绪、意志、性格、行为的运行过程的统一。因此, 要坚持以知育情, 通过情知教育将人文知识内化为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将学术规范内化为研究生的学术精神、学术品质;要坚持以情促知, 通过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培育其学术创新精神, 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奠定宽阔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要坚持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在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实现研究生学术道德人格的自我超越。
2.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应重塑主张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大爱文化。
大学应以大爱为魂, 大爱文化的精髓就是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8]。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 忽视了教育最核心的育人功能。大部分教师重传学生技艺之道, 解学生知识之惑, 授学生生存之业, 轻传学生德性之道, 解学生情感之惑, 授学生生活之业。
没有大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重塑大爱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教育, 不仅是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境氛围, 也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应有的教育精神体现。在内容上, 要将体现大爱精神的人类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研究生学术自律精神追求的核心。在制度上, 要完善彰显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研究生学术他律制度。在方法上, 要从研究生的情感需求出发, 让他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教育中体验学术价值、感受科学精神。
3.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应大力倾注导师的情感支持。
美国学者胡弗·莱克思纳曾将牛津、剑桥大学中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个人关系评价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这种个人关系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 更是一种情感关系, 它是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求是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石。
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发展的过程中, 导师的情感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情感共鸣提高学术道德培育的实效性。“亲其师, 信其道”。导师只有对研究生倾注情感教育和情感沟通, 使研究生产生情感共鸣, 才能更好地引导研究生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学者, 切实提高学术道德教育实效性。第二, 情感育人提升学术道德教育的层次和境界。“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导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 还要以塑造研究生的美好心灵为己任, 这是“人师”应有的育人理念。第三, 情感期望提振研究生学术自信。根据心理学的“罗森塔效应”, 导师要经常给予研究生暗含期望的情感支持, 使其在善意的爱与关心中增强学术自信, 从而愉悦地体验学术研究的过程。
国学大师陈寅恪将学术精神阐释为:“士之读书治学, 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真理因得以发扬……惟此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9]陈先生对“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的坚守, 启示研究生在当下稍显浮躁、功利的学术氛围中, 学会克制“自我情感”、平衡道德感、重拾正义感和敬畏感, 以恪守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为学者之追求。高校理应加强情感教育, 知育和情育并重, 重塑大学大爱文化, 同时大力倾注导师情感支持的途径, 治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构建完善的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冲突, 使一些研究生陷入到“自我情感”迷失、道德感失衡、正义感偏颇、敬畏感缺失的境遇, 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基于情感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 从道德情感层面提出适宜的治理措施, 是构建情感性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范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治理
参考文献
[1][2][3][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39, 509, 332-333.
[4]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17.
[5]曹遐.教育要摆脱功利心态[N].解放日报, 2011-10-03 (5) .
[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813.
[7]洪瑾.论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04, (2) :33.
[8]田建国.大学呼唤大爱[N].齐鲁晚报, 2011-08-23 (A27) .
学术失范 篇4
一、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表现
(一)学术抄袭隐性化
在著作法中抄袭是指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并且在不加以注明的情况下公开发表。而在研究生群体中抄袭他人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方式更为隐性,具体表现为转述他人学术思想,将公开发表的文章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原创成果。这种隐蔽化的学术抄袭有时很难被发现,却严重损害了学者的利益。有调查显示,94.7%的研究生认为在发表科研作品中大多学生存在着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2]。而类似于“东北财经大学———最牛硕士论文剽窃”等新闻层出不穷。各种迹象表明研究生群体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越轨行为愈演愈烈。
(二)数据修改随意化
研究生培养模式倾向于学术研究,与本科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研究生群体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实验研究与数据调查,特别是理工科和社会学科专业的学生。然而,有些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验和调查的过程中不能脚踏实地搜集实验数据,对待科研数据态度过于随意,甚至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篡改伪造实验数据。有部分学生表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数据与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原因,30%的研究生表示会伪造、修改实验数据。由此可见,中国高校研究生群体中的“黄禹锡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了。
(三)论文刊发功利化
研究生阶段对论文发表有一定的数量指标要求,评奖评优也与论文数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研究生群体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往往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或者将一遍文章进行简单修改便在不同的期刊上发表。有调查发现32.9%的研究生认为一稿多投现象很普遍[3]。除此之外还有署名“搭便车”现象,在自己未参与的课题或文章上挂名,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严重危害了学术研究的公平性和正义性,而且还浪费了稿件审阅的时间和期刊版面。这些功利化的论文发表行为,严重损害了莘莘学子潜心科研之心,更是不断拉低了研究生的科研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原因
(一)主观轻视,学术自律意识淡薄
自律是出于主体自身的,是不受外力控制的道德自觉,是内化的道德规范。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出现的主观原因是部分研究生群体缺乏学术精神,学术功利心过强,学术自律意识淡薄,对研究生的角色和任务缺乏清晰定位,没有准确解读研究生这一角色应该保持的学术态度和立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群体不注意知识积累和学术沉淀,没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术创作时满足于东拼西凑的“成果”,往往力不从心,做出失范行为。
(二)利益驱动,获利远大于付出
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理论提到人们在行为选择之前会对预期收益和付出成本进行博弈,确定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这也是人类重要的理性原则[4]。而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便是一场成本与收益的博弈,是研究生在衡量学术失范的预期收益和付出风险之间做出的非理性选择。当前高校对研究生期间的论文发表数量有着明确的规定,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就也成为其评奖评优、顺利毕业、保博就业的重要衡量指标。而无法承受学术寂寞的学生,在利益的迷惑下失去正确判断的能力,选择铤而走险,做出学术失范行为。
(三)社会纵容,抄袭仅受道德谴责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研究生为了增强自身优势,一味追求学术量化指标,做出急功近利的失范行为。而社会对于他们的失范行为并没有给予过多惩戒,他们也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仅受道德谴责。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文件针对学术失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详细解读,仅有一些单行条例对学术失范者进行行政处分,很少追究其刑事责任。个别媒体曝光的失范个案,也只能对其进行道德谴责。正是社会法律方面的缺失和宽纵,使得学术失范行为愈演愈烈。
(四)教育缺位,学术规范“形式主义”
研究生群体出现学术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学术规范甚至打破了这种规范,高校学术规范教育流于“形式主义”。许多高校忽视了对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规范教育,只是通过简单的说教来宣扬学术规范,没有把学术规范的教育思想深入到研究生群体之中,形成群体规范。此外,高校道德教育过分追求理论灌输而忽视德行培育,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真空现状。另外,整个学术界也存在着不良的学术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官本位”等不正之风侵蚀着研究生,使他们迷失原来坚守的群体学术规范,在面对模棱两可的情况时,他们无法按照群体规范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
(五)制度失范,处罚影响不大
群体规范的出现还需要制度的配合,目前高校在学术评价体系上缺乏严格统一的学术标准,过分追求量化管理,使得学术失范行为缺乏监督和惩罚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更加纵容学术失范行为。此外,学术失范实施惩罚的主体是高校,然而一些高校为了避免学校声誉受到影响,通常对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低调处理,甚至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曝光、不公开现象。即使做出惩戒,其力度也不足为惧,无法对失范者起到震慑作用。这种不健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在无形之中也为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失范行为埋下隐患。
三、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应对策略
当前研究生群体中存在学术失范行为,其原因是多元的,无法依靠单一的措施彻底解决,需要法律、制度、学校、个体等多个层面的配合,才有可能改善这种状态。
(一)个人自律,加强学术道德修养
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行为遏制的主动权在研究生自身,作为教育的较高层次,研究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端正学术态度,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出符合角色的行径,这种角色意识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自律形成的前提。其次,自律不同于外在条约和规范,它是个体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规范,能够对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种内在自律机制一旦养成,主体的任何行为都会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最后,要利用群体协同作用,发挥正式群体的榜样力量,对学术规范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励群体中的所有人向榜样学习,实现规模效应。只有当学术规范深深印入学生心里,内化成研究生的内在道德诉求和自律时,学术失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健全体制,构建监督惩罚机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从根源上遏制学术失范的不正之风,首先要改变当前的学术制度环境,建立严格的学术失范惩戒机制。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单靠研究生自律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度,双管齐下。学术制度是对国家学术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不能违背其本质,要按照法律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同时学术失范惩戒制度要不断完善,让学术越轨者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实现学术失范惩罚的制度化、法律化。高校应该出台相关的文件,建立公平合理的学术规范蓝本,严肃处理学术失范行为,对屡教不改的研究生应该加大惩戒力度,在制度层面严守学术规范。
(三)聚集能量,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会学术风气对学术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每况愈下的学术氛围,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的学术环境显得相当重要。研究生被浮躁的社会学术风气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不再专注于学术“冷板凳”,有些甚至以高价购买他人的学术成果,滥竽充数,冒充自己的学术成就。因此,树立优良的学风,积极开展科学讨论,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对净化学术风气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正能量氛围一经形成,不仅会内化为研究生心中的学术道德规范,更会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所以,高校不能遮蔽掩盖助长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应勇惩学术不端之风,加大论文查重力度,让正义之气蔓延。
(四)规范评价,制定综合评价体系
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成果、学术质量等方面的鉴定有着重要作用,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能够激励研究生自觉恪守学术规范。首先要明确学术评价主体,做到学术评价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可以建立导师和专家双重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进行学术创作要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同时,不能仅仅把学术成果作为评价研究生优良的唯一条件,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为了硬性指标铤而走险。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学术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两个方面,既保持学术评价体系的公正客观性,也体现学术评价体系的合理针对性。只有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为研究生营造低压力、高自由的学术创作氛围。
摘要:文章从高校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表现出发,分析了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了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研究生群体,学术失范,高校
参考文献
[1]Stephen P.Robbins,Timothy A.Judge;李原,孙健敏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52-274.
[2]李超.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宋雪.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学术失范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基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2],自制量表包括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对课堂道德失范行为(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进食、打盹)、考试道德失范行为(作弊)、科研道德失范行为(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等。采用不记名方式。
1.2 调查时间和对象
某医科大学全体研究生。2011年11月发放问卷1,186份,有效回收1,173份(有效回收率为98.9%)。其中一年级392人,二年级500人,三年级281人。专业分布:生物学与基础医学154人,临床医学705人,护理55人,药学176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2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3人,其他18人。学位类型:科学学位484人,专业学位689人。培养层次:硕士879人,博士294人。录取类别:自筹667人,计划378人,委培128人。男619人,女554人。年龄20-44岁,平均(26.39±3.591)岁。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百分比的比较采用似然比卡方检验。
2 结果
研究生对迟到、早退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3.8%),其次是“无所谓”(29.6%),支持者仅占6.6%。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类型(χ2=6.463,19.337,11.185,P均>0.05)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表1),二年级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注:*P<0.05,***P<0.001,下同。
研究生对旷课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1.9%),其次是“无所谓”(31.4%),支持者仅占6.7%。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之间(χ2=3.267,16.394,P均>0.05)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2),二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科学学位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研究生对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62.5%),其次是“无所谓”(33.7%),支持者仅占3.8%。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类型、不同培养层次(χ2=2.214,10.794,2.438,9.183,P=0.057)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3),二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一年级、三年级;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最低。
研究生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79.1%),其次是“无所谓”(16.2%),支持者仅占4.7%。不同性别(χ2=12.541,P=0.051)、不同专业(χ2=30.275,P=0.087)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4),一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科学学位反对者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者;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研究生对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主要是“反对”(79.5%),其次是“被迫接受”(10.7%)、“无所谓”(9.8%)。不同性别(χ2=6.579,P=0.160)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专业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5),生物学与基础医学、药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反对的比例较高;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一年级反对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不同学位类型之间有差异,科学学位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之间有差异,硕士研究生反对的比例高于博士研究生;不同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计划研究生反对的比例最高,委培研究生最低。
3 讨论
3.1 医科研究生总体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持反对态度,学术道德信念比较良好
医科研究生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作弊、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态度持“反对”的比例分别为63.8%、61.9%、62.5%、79.1%和79.5%。可见,医科研究生总体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持反对态度,而且反对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的比例大于反对作弊行为的比例,后者又大于反对课堂道德失范行为的比例。就是说,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失范程度越恶劣,研究生持反对态度的比例越高。可见,研究生总体在目前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面前,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较为良好的学术道德信念。
3.2 关注学术道德信念较弱的研究生群体,不断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信念教育
在对不同分类研究生态度的大量比较中我们发现,三年级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博士、委培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当引起有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设立宣传阵地,提高学术道德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改造工作从面上向点上转变,通过主题活动、师生座谈、个别谈话、“一帮一互助小组” 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大而空转向实实在在的与现实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育上来,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勤奋刻苦的求学之风和文明修身的道德之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塑造各自核心竞争力,从内驱力上解决学术道德失范问题[4]。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也应通过加强自身学习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塑造优秀个人道德品质,明确公共学习场所学习任务与目的,相互提醒劝告以共同营造好自习氛围,形成良好考试动机,确定科研方向,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道德、公共学习场所自习公德、考试道德、科研道德等,这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及个体成长,而且也能够促进个人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摘要:目的 调查医科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态度,为相关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比较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总体以及不同类别之间对课堂道德失范、考试道德失范、科研道德失范的态度。结果 研究生对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与学习无关行为、考试作弊、学术造假和不诚信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分别为63.8%、61.9%、62.5%、79.1%和79.5%。不同类别研究生的态度大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医科研究生总体对学术道德失范有较清醒的认识和态度;要关注态度不端正的群体,不断加强其学术道德教育。
关键词:医科研究生,学术道德,态度,调查
参考文献
[1]孟凡拼.当前大学生学习道德浅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88-90.
[2]马建国,高明磊.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解决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5):166-169.
[3]董娅,廖小明,刘维.大学生学习诚信的现状调查与深度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0-66.
学术失范 篇6
高校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氛围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20年,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然而,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开始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亵渎了学术领域的科学性和纯洁性,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败坏了学风、教风和校风[1]。媒体不断报道个别教授、学生的研究成果有偷换伪造数据、抄袭剽窃结果、伪造履历等新闻,这些“泡沫学术”和粗制滥造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严重挫伤了广大师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对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和整个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
1 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
高校大部分教师都能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踏实的求实创新精神,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和创作出一些新的学术成果,推动我国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能排除,个别教师基本素质差,功利思想严重,学术道德修养滑坡,学术态度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的现象,这不仅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学术道德修养,也和整个社会大环境、高校对教师评价体系、监督机制及媒体营造的负面舆论密切相关。
1.1 高校教师评价监督体系不完善
高校对教师评价指标欠全面。国内众多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多是以量化数字为标准,这些评价指标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它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评先评优、年终奖惩、导师选拔、干部任用等等。各类数字化指标包括论文数量、经费数目、专利项目、课题级别、成果档次,等等,这些指标的累积总分成为评价一个教师的业绩或领取津贴的主要依据。这种单一追求数字的评价考核,促使一些教师急功近利,懈怠学术精神追求,发表论文缺乏实质创新的内容。
高校对教师的督导检查力度不够。一些高校正在积极努力营造学术氛围,鼓励广大教师培养创新精神,自觉投入科研工作中,对目前出现的学术失范行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已发现的学术不端现象,熟视无睹。有些高校,根本没有学术监督机构,特设的监管机构也没有制度约束和履行职责,不能对学术不端行为有效地审查和制止,监管机构缺乏或力度不够,也为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开了绿灯。
1.2 功利化思想冲淡了学术自律意识
教师受社会功利化思潮不断冲击,“功利化”思想直接影响学术界的“求真务实”精神,学术态度变得浮躁。学术领域渗入了社会功利意识,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原因[2]。教师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和学术道德的主要维护者,有些是享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誉“学者”,在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失衡,学术研究的目的走向功利化,面对自己的职称评聘、年终评价的压力,悄然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
1.3 媒体的不实报道起到负面效果
媒体对高校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报道,使得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公众知晓度提升,这些报道所形成的舆论氛围对控制这些行为起到相反的效果,有的高校为了维护本校的名誉采取地方了庇护,对学术造假的教师没有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制度惩治约束,一直保持“默认”的态度,有些教师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已是司空见惯现象。这样,削弱了教师学术道德自警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
1.4 部分教师学术道德素养欠缺
一部分高校教师在社会转型期,动摇了原有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有些教师的对科研目的产生质疑并趋向世俗化,他们全身心应付科研量化指标,为的是年终得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科研奖金,与前一时期自己拥有的在学术道德修养和共产主义信念等支撑下努力开展科研创新的精神存在相当大的反差;部分高校扩招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教师队伍也急剧扩大,带来了教师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或高一级特色专业,申报硕士点、博士点,评定学术成果或重大科研项目时,部分教师也人云亦云,急功近利,造假、抄袭申报材料,丧失了一个学者起码的道德品格。
2 学术道德失范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效应
学术道德规范与人才的培养呈正相关。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的,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即传道、授业和解惑。“传道”为第一位,就是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学生的任何活动与学校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师德”密切相关[3]。相反,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1 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毫无疑问,高校教师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启蒙人和引路人,是培养学生科研情趣和高尚道德的楷模,“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的人格、品质、气质、情操等方面被学生内在模仿,对大学生起到特有的吸引力。然而,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同样也会影响着大学生。
不能否认,今天的大学生对某些教师少了许多尊敬,私下多了不少“评语”。学生利用网络等工具抄袭作业,在学术上可以冠冕堂皇造假,用通讯工具考试作弊、学术论文“泡沫”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不仅影响到高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也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遏制着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大学生中倡导诚实守信、公平正直的道德观是高校的主旋律。不能排除教师的功利性意识对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学术能力的提高需要重复的训练与时间的积淀,教师的精力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勤思考、爱讨论、善表达、新发现、多解决,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学习观,独立思考、勤于思考是大学生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渠道,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能力。
而一些教师大部分时间用于跑课题、批资金、争项目、评成果,以职称晋升和加官晋级为科研工作之目的,忽视了对大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学生平时见老师难,缺少对学术文章的系统训练、对科研方法的运用和钻研、对学术问题的深度思考以及搞不清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趋势,等到做毕业设计时,出现手忙脚乱、东抄西拼现象,致使有些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违背学术诚信,伪造数据,剽窃他人成果。
教师和他的学子们的学术修养一起滑坡,这种现象若不制止,将会玷污神圣的学术殿堂,阻碍学术进步发展,严重影响了教育界、学术界声誉。
2.3 损坏着大学毕业生的声誉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先进文化思想的直接接受者及传播者,是大学生生涯健康成长的领航者。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高校教师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在媒体的曝光和抨击下,人们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高校,学府的“象牙塔”还称的上纯洁吗,网络、微博和电视新闻等多种媒体的报道,导致这种负面舆论效应放大,大学里几年培养的毕业生具有的道德诚信、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良好品质和刻苦钻研、乐于奉献、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精神将会受到社会的质疑。
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削弱了整个社会人们对的公平、正义、善良和真理等道德观念的追求,而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不同工作的岗位上,其扭曲的学术道德必然助长行业上的不正之风,也将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较坏的影响。
教师不仅教学生于知识,还能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在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上,教师要永远坚守学术道德圣洁的底线,把学术道德作为立身情操和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羡慕和追求的学术“偶像”,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高校才会永远立于引领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潮头。
摘要:探讨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成因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高校的教师应具有治学认真、学风严谨的精神,根据高校近年来学术上频有出现的抄袭剽窃行为和造假现象,分析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进一步阐明教师是大学生涯健康成长的领航者,是人才培养的导师,教师若不能为人师表,发展下去,将会对学校学风建设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将会给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带来负效应。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学术道德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和声誉。
关键词:学术道德,失范,成因,负效应,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郝俊杰.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透析及防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1(1):54-56.
[2]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