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失范

2024-11-06

法律失范(共5篇)

法律失范 篇1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平台跃然于眼中, 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也由此产生了网络社会失范行为, 该行为不仅有碍于网络的健康发展, 还会对国家、社会及个体造成损害。因此, 如何对网络社会失范行为进行有效地制约,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技术治理,法律制约

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 迫使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被提上了议事议程。诸如网络上疯传的各类“门”事件、网络版权侵犯、恶性黑客行为均属于网络社会失范行为———“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求, 而在‘虚拟的电子赛博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 以及因为不适当地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1]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 本文将从技术和法律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一、网络社会失范行为的技术治理

网络作为一种以高科技为依托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事物, 因其防御机制的不完善, 而直接影响网络使用安全水平的高低, 故需采取精湛的技术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与治理。

(一) 网络加密技术

网络加密技术是加强网络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一般分为:链路加密、端—端加密。链路加密, 指传输的数据仅在物理层前的数据链路层进行加密。端—端加密, 指数据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加密方式。另外, 计算机指纹锁、声音识别、视网膜识别等技术, 也都能有效防止他人盗取网银账户密码、窃取个人信息等网络失范行为发生。

(二)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 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就好比是我们现实社会的监视系统, 当发现有越界或失范行为时, 监视系统便会发出报警。所以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能有效阻止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行为及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行为。

(三) 网络防火墙与反病毒技术

网络防火墙, 是一个由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备组合而成、位于计算机及其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保护屏障。运用网络防火墙能有效防护网络用户遭受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 并对网络病毒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反病毒技术表现为各类杀毒软件或病毒专杀工具, 这类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设备尚未感染网络病毒之前采取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施, 且当计算机设备感染网络病毒后, 将带病毒文件找出并清除。针对恶意散播网络病毒或非授权访问他人电脑进行破坏行为或盗窃的网络失范行为, 反病毒技术能够起到一定得遏止和防护的作用。

(四) 网络信息过滤技术

网络信息过滤, 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并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手段, 从网络信息流中选取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并剔除用户不需要的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从早期的“上网保姆”、“网络爸爸”到现在的“绿坝”等信息过滤软件, 均采用的是一种主动识别技术。此类网络信息过滤系统, 一方面能有效拦截网络中的色情图片、暴力信息及负面消息等;另一方面也可主动过滤掉带有敏感词的搜索结果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的网页、论坛等内容。

二、我国网络立法现状分析

在网络社会中, 要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单靠技术手段是不够的, 还应建立完善的、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法律体系。如尼尔·巴雷特所说:“计算机王国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社会、一个不用现实社会中法律、条例、警察和军队约束的独立王国。”[3]

我国网络立法方面的框架体系, 是以刑法为中心, 辅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自1991年至今, 我国陆续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

1991年5月, 国务院通过《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该条例旨在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 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利益的关系。1994年2月, 国务院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该条例是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随后, 1996年2月,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该规定加强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管理, 是我国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具有较强效力的法律规范。2000年9月, 颁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该办法是以规范网络信息服务活动, 促进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同年12月颁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为了与国际接轨, 也为了更好地规范互联网络、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我国在2004年11月出台《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 该办法参照了国际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准则, 并结合我国相关规定。不但保障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同时也对我国网络域名系统和域名注册服务进行了规范和管理。2005年1月28日颁布《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2005年2月8日发布《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后在2009年2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6次部务会议审议修正。该办法是为了规范电子认证服务行为, 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

2005年9月, 我国颁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我国规范互联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 旨在更好的规范互联网络新闻信息服务, 满足公众对互联网络新闻信息的需求, 维护公共利益, 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合法权益, 促进互联网络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该条例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的网络立法在初具规模后, 的确对惩治网络犯罪起到了积极和震慑的作用。但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 甚至有些难以用现有法律进行定罪和处罚。可见, 以法治网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网络社会失范行为的法律制约

(一) 网络立法面临的阻力与困难

当前, 网络立法的完善是社会各界不断努力的方向, 也是国际化网络规范治理的必然趋势, 但在前往的道路上还有相当多的阻力与困难。

首先,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而法律却因滞后性和稳定性, 不能对网络社会中急需规范的行为作出适当调整。

其次, 网络取证在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障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省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廖仁斌认为, 我国必须加快网络立法, 并指出, “QQ聊天内容、电子邮件应该都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因为QQ聊天和电子邮件都有相应的IP地址, 从网络技术角度方面完全可以作为法律证据。”[4]

第三, 无国界的网络碰到有国界的法律。由于国际上还没有一部成熟的网络法规体系, 所以当不同国家的网络用户、网络服务代理商、网络内容产品提供商等跨地域的出现网络失范行为时, 就会出现法律适用性问题。不同国家之间对网络的治理均依据各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 不可避免各国间治理行为会产生冲突、引发争议。

第四, 法律效力原则不明确。与很多国家法律相似, 我国刑法规定, 刑法效力原则的归属地应是犯罪行为地或犯罪结果地。但在网络社会背景下, 无论是何种犯罪形式, 其犯罪行为地或犯罪结果地在认定上都有较大难度。

最后, 缺少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无疆域界线的空间, 少不了各国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社会方面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积极稳定的机制来促进国际网络立法的进程, 从而使得网络治理的国际性法律法规的形成与制定进程十分缓慢。

(二) 网络法律的运行

法律运行是立法、实施、作用效果、评价反馈、修改法律、再实施……这样一个循环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纵观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目前已较有成果, 但仍需在网络法律实施过程以及对网络法的评价反馈方面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从网络法实施过程方面来看。首先, 应加强网络执法部门人事管理。在人员的选拔上应严格把关, 从个人品德到法律知识再到网络技能都应符合一定的标准方可录用。其次, 应明确网络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在网络刑事案件中, 有些案件无法准确判断犯罪行为地, 而犯罪结果地又遍布全国, 甚至是境外地区。在这种情况下, 依照我国现有刑法管辖权的规定, 各犯罪结果地相关部门都具有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但因技术不到位、权责界界线不清, 导致对案件调查的不力或司法资源的浪费。最后, 应加快我国电子证据收集程序的完善。任何案件的审理和最终的断案都无法离开证据, 而电子证据又因对物理介质具有依赖性, 易被破坏。所以, 如果保全电子证据合法的收集过程, 是网络法实施的关键。

从网络法评价反馈方面来看。应设立网络立法监督反馈体系。对法律的监督与反馈是法治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也是制约网络立法权合理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网络立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在于:一是对网络立法活动和立法结果的监督。网络立法活动的监督, 则主要针对在立法过程中有无立法根据、其立法活动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对网络立法结果的监督, 是指对立法活动所最终形成的书面文件是否超越立法权限的规定、是否与宪法或其他法律法规产生冲突与矛盾等。二是对网络法实施过程的监督。即对网络执法部门是否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执行, 以及执行过程是否到位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12:92.

[2]百度百科.入侵检测系统[DB/OL], http://www.baidu.com.

[3]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199.

[4]孟德华.代表建议加快网络立法网聊记录应成为法庭证据[DB/OL].http://news.sohu.com/, 2009, 03, 11.

法律失范 篇2

“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 都存在着相应普遍化了的语言习惯、交往方式、衣着制度、饮食习惯、劳动合作的标准形式”, 这些标准形式就是规范。这些社会规范不是随机组合的, 须知, “一个足够的规范性行为模式的框架, 是社会关系能够获得必要的存续期限与稳定性的前提”。依效力层级由低至高, 社会规范及其效力概述如下:

(一) 行业惯例

出租车司机空车营运, 即是发出要约;乘客无须很多话语甚至仅告知司机目的地, 即是接受要约, 按照交易惯例, 即达成合意, 双方各为相应给付。这是典型的、我们习以为常的搭乘出租车流程。然而行业惯例仅仅基于习惯, 并无强制力。相反, 司机因收益较低甚至亏损而拒载, 单纯从交易的市场属性来看是理性算计的结果, 推广来说, 旧惯例很可能被拒载现象的逐渐普遍所改造为截然相反的新惯例, 从而为从业群体重新接受。

(二) 行业习俗 (强烈体现着职业道德)

司机营运期间, 当然不应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如果因乘客目的地交通堵塞而拒载, 当然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拒载司机也会被贴上“唯利是图”、“出尔反尔”此类的言辞标签, 这样的否定性语言评价会带来道德上的谴责, 使司机丧失信用, 乘客不再愿意与之发生交易。

(三) 出租运营公司与司机的合同义务约定、公司管理规范

基于合同与管理规范, 理论上, 如果出租运营公司发现拒载行为, 应该对司机做出内部制裁, 诸如克减工资、令其悔过等, 且对于遵守职业道德的司机应有激励措施;然而现实上, 尽管提供合格的服务是司机义务所在, 但是往往只关心份钱的出租公司不会对拒载行为有任何奖励抑或制裁。

(四) 地方政府管理办法、条例

《重庆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 (渝府令[2007]210) 》为这里的典例。

(五) 部门规章

以交通部颁发的《出租汽车旅游汽车客运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为例。二者反应方式大致相同, 都是课以行政处罚。此处援引后者第9条第11款规定为例:“出租客运经营者拒载或中途无故中断运输的, 每次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 法律

以《合同法》为例。法律的反应是设定强制缔约义务。如果乘客有紧急情况, 而拒载致使乘客信赖利益损失, 乘客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司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补偿信赖利益。

二、纠正拒载现象的社会失范及其原因

事实上, 以上社会规范全部归于无效。为使这一说法更加严谨, 有必要先将论题下的“有效”、“无效”限定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有效与无效, 尤其是从实证的角度来说, 六种社会规范全部无效。

下面分述理由:

(一) 惯例无效

一方面, 假定只有少数人违反惯例, 其他司机仍旧会满足顾客期待;另一方面, 假如多数从业司机都已认识到拒载是经济利益优化的结果, 那么拒载作为新的行业惯例就会形成。简言之, 出租车行业从业群体的行为操控了行业惯例, 因此惯例的“硬度”显然极低。

(二) 习俗无效

相较于惯例, 习俗因为被长久、普遍地接受而强制力层级得以上升。不过, 违反习俗的负面后果微乎其微, 因为这唯对个案有价值:A司机拒载B乘客, 后果即B与A发生交易的愿望下降。虑及出租车行业基数其大, 加之出租服务属于刚性需求, 尤其是大城市繁华路段更常是一车难求, 个案的交易信用丧失不会对司机带来任何额外的营运困难。

(三) 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司机的管理规范无效

原因举不胜举:管理松懈, 乘客投诉困难, 份钱高昂迫使司机不顾职业道德唯利是图……总之, 外部监管缺失, 内部制度设计空有形式。

(四) 行政法规规章无效

这里的行政法规规章, 包括地方政府管理办法、条例及国务院部门规章。

首先, 政府惯常集中整治、以罚代管以打击拒载, 无长期监管制度设计。

其次, 乘客举证困难、行政干预效率低下、息讼止争的社会习俗, 导致乘客一旦预期外部救济繁琐, 便干脆放弃维权。

再次, 当拒载十分普遍时, 不仅反证了外部规范的无效, 更使其流于一纸空文。一言以蔽之, 维持有瑕疵的行业运营, 比打击行业丑象更加重要, 尤其是以当前的维稳政策趋向为背景, 面对一个规模庞大、行动效率高、内部联系便捷、掌握关系一城运转的民生行业群体时, 倘若政府采取强硬手段, 无疑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出于这样的考量, 政府的最优选择是维持一个不太糟糕的现状, 而非厉行打击拒载。

(五) 法律救济无效

法律效力来源有二, 一是认同, 二是强制。拒载违背先合同义务, 司机构成缔约过失责任。但是一方面, 法律与司机的习惯和观念相背离, 另一方面, 民事法救济的症结在于其端赖当事人之诉, 以失衡的成本寻求救济显然会在实际意义上落空。简言之, 从社会效果来讲, 限于制裁个案, 但即便如此, 在中国这样的非法治传统国家, 因拒载提起诉讼的个案也寥寥无几。

三、略论法社会学思维与经典法律思维两种理论进路的异同

(一) 两种理论进路之共性

1、法社会学方法和经典法律思维方法 (以下简称法学方

法) 都是认知与法律相关的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 从广义出发, 前者是后者的分析方法之一。

2、二者都强调价值稳定, 虽然完全的价值中立不可能, 但是价值立场不可随意变化。

3、对于拒载非法的基本定性也无异处。

4、不管是强调理论意义的法社会学思维还是强调工程意义的典型法学教义分析方法, 二者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5、前者的结论对社会效果不负责任, 后者的结论往往要承担社会效果的责任。

(二) 两种理论进路之个性

1、责任构成不同

前者认定结构性的群体责任, 为司机甲的违法拒载预设其深厚的社会诱因而后进行论证;后者认定个体责任, 司机甲拒载则甲违法, 则甲承担责任, 司机乙没有拒载则乙守法, 则乙不承担责任。

2、立场不同

前一立场建构于“当地人视角”, 分析者投身所要研究的司机、乘客之中, 进而熟谙这个群体的规范与价值;采后一立场者都披着一身假想的法袍, 潜意识中都作为法官严格地解释、适用法律;法社会学则考量“民间的烟火与戒规、俗民的悲戚与欢欣”, 法官面前是厚重的法典和冷酷的既成事件——拒载;前者是对象性的关注, 后者是参与性的关注。

3、法律的角色不同

对于前者, 法律是被考量的对象, 考量法律条文是否行之有效, 是law on paper还是law in action;法条是法, 民间法亦是法。对于后者, 法律在于其适用, 法律一旦通行, 即具有效力。

4、视野外延不同

前者的依据在于围绕研究对象引申出的社会动态要素, 包括法律, 动机, 行为, 行业做法, 相关第三人, 概在视野外延之内;后者的依据在于现行法, 就事论事。

5、归宿不同

前者的目的在于认知和解释, 并不以对个案做出判决为归宿, 大体上是一门运用历史比较、实证调研、中立观察等手段的科学方法, 是在回答“是什么”;后者的目的在于认定事实, 适用法律, 初始价值是一门应用技术, 是在回答“怎么做”。

6、逻辑走向不同

师范失范 篇3

“记得当年入学时, 许多同学不愿意当中学教师。于是, 学校展开专项教育, 老师们谆谆教导大家要热爱教育, 毕业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在母校, 上述36人无疑是学校的光荣与骄傲。那么, 当年老师们谆谆教诲我们的要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话又该如何理解?这份名单让我这种老校友看了, 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怎么当年提倡的与今日表彰的完全是两码事?让在校的学生看了, 是否会令他们改变今后的人生目标, 拼着命去当官?让那些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小学生们看了, 会让他们感到疑惑不解———我到底还应不应该报考这所师范大学呢?”

是啊, 我当年进师范大学时, 同学们有时会戏称学校为“稀饭”、“食饭”, 今天我看到的却是“失范”。师范没有了自己该有的范儿, 失掉了该有的精气神儿, 学校已经不在乎自己的品相、成色、器宇、分量所呈现出的那种光华, 陷入了“礼崩乐坏”, 而“礼崩乐坏”的本质, 就是失范, 诸多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均被现实无情地肢解掉了。

不是吗?近年来, 学术界、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腐败、堕落现象不断被揭露出来, 贪污、抄袭、造假、性侵、潜规则等等, 五花八门, 本该是一片“净土”, 官场里存在的肮脏在这里都同样应有尽有, 肖教授雇凶故意伤害方舟子事件, 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证;官场有广西韩锋局长性爱日记, 2010年9月26日, 网上又曝光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某某与多名女生的性爱日记。

所谓师范, 即要以才学为导师, 以德馨为示范。温家宝总理在祝贺2010年教师节时就特别强调:“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不断完善自身道德修养, 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才能悉心教育出品德兼优的人才。”有知识没智慧, 有情趣无情怀, 有信念无信仰, 如果老师的老师蜕变成这样的一群人, 师范自然失范, 师表也自然失去被崇尚的光辉。

师表重要吗?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36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91.3%的人认为好老师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62.8%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初中老师”排名第一 (65.5%) , “小学老师”紧随其后 (63.1%) , 排在第三位的是“高中老师” (48.7%) ,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土壤就有什么样的花朵。

诚信失范及其重建 篇4

一、诚信缺失的表现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 诚信经营无疑应该大力提倡。当前问题的关键则是, 不诚信经营到处泛滥, 甚至出现“李逵”斗不过“李鬼”的不正常现象, 如何才能根绝不正当竞争行为, 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奉行诚信经营, 是我们应当关注的焦点。综观不诚信经营行为, 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为甚, 就以一个“假”字来说, 通过分析其形成要素, 感到我们应从多方面努力, 来精心培育诚信经营的良好环境。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企业对诚信经营准则的“自觉违反”

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诚信观念, 不根据诚信准则行事, 在经营活动中坑蒙拐骗, 尔虞我诈, 甚至还积极地去违背诚信经营准则。它们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 不考虑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 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的行为, 严重地损坏了企业的形象。例如,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虚假性、误导性和挑逗性的变色广告, 假冒伪劣的商品, 任意宰客的行为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对自身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予治理或治理不力等。显然, 在这些情况下, 企业经营的动机是自私自利的, 对于违反诚信经营准则的事实, 企业也是知晓的, 但为了眼前利益、自身利益, 宁愿选择不讲诚信, 这就叫对诚信经营准则的“自觉违反”。

2. 重视诚信经营价值和容忍不诚信经营行为并存

根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8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自己的企业经营中存在诚信经营规则, 并认为经营讲诚信是重要的, 强调诚信经营是企业经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但是, 它们的调查结果同时又表明, 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违反诚信的经营行为又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或持诚信经营的中立立场, 其中对企业外部的领导者与客户关系中的不诚信行为的容忍更为明显。例如.对“贿赂客户”的容忍度为73.1%, 对“缺斤少两”的容忍度为55.4%, 对“不实广告”的容忍度为55.0%。这种情况表明, 我国不少企业的诚信经营只是处在“只说不做”的状态。

3. 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的冲突

诚信经营问题从根本上看应该是一种组织诚信, 是一种组织的追求, 当然这种组织追求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去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 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协调一致, 即二者都是讲诚信的。这样的企业诚信经营的原则能得以确立并得到维护, 企业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二是组织诚信较差与个体诚信较差, 即二者都是不讲诚信的。这样的企业必然会实施不诚信经营, 结果是既害社会和公众, 也害自己的企业和企业的职L。三是良好的组织诚信与较差的个体诚信, 即组织讲诚信, 个体不讲诚信。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纠正个体不讲诚信的状况, 否则将会损害企业的诚信经营价值, 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四是较差的组织诚信与优良的个体诚信, 即组织不讲诚信, 个体讲诚信。在这情况下, 要么组织本身立刻清醒, 重新确立自己的诚信经营价值, 要么迫使个体改变诚信经营的追求, 以适应企业。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重建

信誉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是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是市场经济的硬环境, 生产力不发达是信誉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综观发达国家, 在其生产力落后之时, 几乎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造假情况。后来, 由于生产力逐步提高及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 造假局面才逐步得到遏制。其次是道德水准低下。大多数企业或个人将钱 (利益) 看成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为此而不择手段。这是一种畸形的、可怕的价值观念, 是道德水准的严重扭曲。第三, 是信用制度及其法律不健全。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得力的信用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财富, 也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因此, 必须坚持诚信为本, 企业才能振兴发展。整治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失范现象, 有赖于企业和政府动员方方面面一起动手。

1. 让作假者无机可乘, 使其不能“假”

客观地说, 某些人作假的目的是什么, 无非是想赚钱, 但这些人的行为尚不属于明火执仗公然抢劫, 而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完成的, 当然属于一种不平等交换。为什么这种不平等交换能够完成, 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消费者缺乏交易经验, 以致上当受骗。工业经济发展到今天, 产品种类何止百万, 而且我们国内工业大发展也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 消费者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消费者, 辨别产品优劣的经验不足, 购物经验不足, 很容易被人蒙骗。第二个原因则是某些假冒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这一点经常被人们所忽略。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大众的可自由支配的购买力还非常有限, 正规生产的产品虽然质量优良, 但是成本高, 销售价格也高, 大众消费者买不起, 也只好去买质次价廉的东西, 凑合着用吧。在地摊上花十几元钱就可买一条的“金利来”领带, 谁不知道是冒牌货?只因囊中羞涩。如果厂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使生产出来的正宗产品质优价廉, 谁还去买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呢?第三个重要原因则是技术扩散的结果。现在假冒伪劣产品范围甚广, 如果那些造假者根本造不出来这些产品, 他们还能拿着这些产品去坑人吗?由此想到我们的正规企业, 也确实应该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了, 让那些仿造者连假的也造不出来才是上策。如果没有了作假者生存的市场空间, 让他们的不平等交易无法实现, 赚不到不义之财, 作假者自然就少了。

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使作假者羞于“假”

我们知道, 欧美国家的居民大多信仰宗教, 当代西方影响颇大的思想家马克斯·韦伯,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 通过大量材料分析, 认识到新教徒的伦理观念在资本主义产业化过程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资料表明, 日本在其经济腾飞中, 日本国民的精神素质也功不可没, 例如日本商人蔑视那种只顾个人利益的欧美哲学, 主张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而获得相应回报。日本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认为, 利润是一种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回报, 为了获取更多利润, 就要崇尚科技, 提供优秀产品和一流服务。国外的企业家尚且如此认为, 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国民, 为什么就不能走一条正当的致富之路呢?其实我们过去的商人也是非常讲究职业道德的, 如以前商人敬关公为财神, 其实就是讲究义中取财。今天, 我们更要大力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道德建设, 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要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摒弃短期行为, 追求长远利益, 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一体, 既利己又要利国利民。可以这样说, 打假只能治标,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才是治假之本。

3. 依法治假, 重拳出去, 使作假者不敢“假”

不必讳言, 当前我国以法规范市场行为的工作还远远不尽人意。消费者即使正当权益受到侵害, 在很多时候还难以受到保护, 诉讼、索赔程序的繁琐, 足以让老百姓望而却步。即使壮壮胆告上一状, 你也未必能打赢官司, 好不容易打赢了, 法院的判决也未必能够执行。君不见, 那许许多多拖欠银行贷款的大亨, 法院都无可奈何大不了在报纸上发个公告, 让大家知道有那么一些赖账户, 可这又有何用, 大亨们该不还账照样不还。在法律保护不了社会正义的时候, 实在是一种民族的悲哀。更何况现实社会中权大于法、以权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些搞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人在某些方面都显露出非同一般的才能, 他们大多通过权钱交易, 为自己编好了一顶庞大的保护伞, 越是大骗子, 其根子越深, 一般人很难动其毫毛。再加上某些官员热衷于“傍大款”, 甘心情愿拜倒在大亨们的脚下, 求得一口残羹冷炙, 这都为不诚信经营提供了方便。如果轻轻松松就能大发不义之财, 而且社会正义的力量又难奈其何, 骗子怎能绝迹?不过,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许多改革, 也正是为了营造一个法制化的市场环境。

4. 提高国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 使作假者不必“假”

“人之初, 性本善”。那些造假者也并非天生就是刁民, 其中许多人也是出于一种无奈。试想, 这些人也要致富, 苦于没有真功夫, 只好去搞些假冒伪劣之类, 不登大雅之堂。在某些地方, 这种造假行为甚至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 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条途径, 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 为了大行诚信经营之风, 那就要在全社会中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 重视科技, 重视人才, 发展科技, 培育人才, 让每个人靠知识技术,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起来。

只有讲究信誉, 诚信经营, 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才能赢得“上帝”的青睐, 形成一种吸引顾客的“磁场”, 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企业经营者应该始终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着力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 牢记自身的社会职责, 树立道德为先的经营方针, 切实为用户着想, 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赢得顾客, 真正做到以诚实为本, 凭信誉取胜。与此同时,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运用法律、市场和经济等手段, 引导企业经营者提升“道德”指数, 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促进市场经济向有德、有序的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伟清:论中国信用经济的缺失与重建[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003, (1)

[2]王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EB/OL]http://zgxxb.com.cn

传播的失范及对策 篇5

传播失范的种种表现

偷拍、杜撰及炒作泛滥。“某明星离婚”, “某明星沙滩裸照流出”, 某明星开什么车、住哪个小区、在什么地方与异性吃饭……打开网站, 常常会看到这些娱乐爆料, 不知何时, 这些狗仔队偷拍的或者网站杜撰的新闻成了媒体炒作的一部分。尽管其中很多是未经当事人许可的侵权行为, 但为了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议论, 网站根本不管什么职业道德。而某些尚未出名或想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中的个人, 则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 不惜突破自我的道德底线, 用走光、裸照等方式来刺激大众眼球, 自我炒作或暗地里与网站联手炒作, 以达到提升个人知名度的目的, 试图将公众眼球与神经玩弄于股掌之中。

主观评价过多。传统新闻报道对所报道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公正性有严格的要求。但是,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 商业性质的媒体日益增多, 这些机构的编辑人员、报道人员职业水准有限, 时常在报道中加入一些主观评价, 添油加醋, 通常为了达到炒作的目的, 或者为某些特定的利益个人或群体说话, 这种传播的本质, 已经成为不同利益群体通过传播表达利益诉求或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工具。

有偿新闻。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媒体身上。为扩大政绩影响, 或者为提高知名度、扩大商业影响力, 一些官员或商业机构、房地产开发商千方百计地借助媒体宣扬其政绩、正面事迹;一些机构甚至与当事人合谋, 通过策划制造新闻扩大影响。所有这些, 都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 也腐蚀了新闻工作队伍。

个别机构的从业人员胡编乱造, 制造“假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面前, 在错误的导向之下, 有些机构的从业人员为了“抢先传播”, 在有关真实情况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或机构负责人的授意撰好了稿件, 这就难免出现与事实有很大出入的新闻。还有些记者根据道听途说、网上转载来撰写稿件, 为了突出新奇性, 甚至再杜撰一些情节, 根本不考虑消息来源的准确性, 也不考虑新闻报道的基本水准。

“操控”新闻。如谢霆锋与张柏芝婚变的传闻, 两人有各自的阵营, 已俨然把媒体视为自己的工具, 不断释放攻击对方的“料头”。而在这一事件中, 本应为大众服务、澄清真相的媒体, 却丧失了为大众服务的本色, 面对大众的疑问, 作哑巴状, 于是这一事件上演了很长时间, 甚至于倒了公众的胃口, 引起了公众的反感。

传播失范的原因剖析

传播媒介及队伍迅速膨胀。随着经济发展及传播渠道的迅速增加, 各种媒介迅速发展。电视台的频道、电台的频率不断增加, 报社的子报子刊越来越多, 尤其是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商业网站不断扩军, 不断增加、充实各种频道, 大量招兵买马、扩充队伍, 各大电信运营商也加入到传播的竞争中, 抢夺报道的蛋糕, 激烈的竞争之下,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传播失范问题。

商业环境及媒体商业运营的影响。随着非时政类报刊逐步改制为企业, 所有商业网站、大多数新闻媒体均变为在商业运作下以利润为基础的经营方式, 媒体从业者在工作中不仅面临技术能力的问题, 还面临来自市场的种种要求, 以及来自于激烈竞争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下, 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传播失范情况。

在商业经济环境下, 在媒体经营考评制度下, 记者的月发稿量与薪酬直接挂钩, 在并不是很好的生存环境下, 中国的记者面临更多的生存压力, 为了自己及家庭的衣食住行, 记者也与其他劳动力一样成了“新闻工人”。同时, 市场上有钱的、有实力的企业、单位或企业老板对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商业环境下媒体被个人利益或企业利益侵蚀也常有发生。

娱乐新闻利用网络宣传廉价、监管不到位的缺陷, 提高关注率。传播失范现象, 大量发生在娱乐报道中。明星在公众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但他们往往不是主流媒体宣传的重点内容。于是, 发展娱乐报道, 增加网络点击率、提高报纸传播率成为网络及一些都市报的主攻方向之一。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一些明星有的为了提高身价和作品的卖价, 也有的期望再次回到受众的视野中, 于是不惜代价地将自己的隐私“奉献”出来, 制造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主动供媒体炒作;也有一些策划机构、“网络推手”专门从事网络炒作, 比如推出“芙蓉姐姐”、“凤姐”;再比如兽兽、潘霜霜等利用激情视频、艳照刺激公众眼球, 提高知名度;更有甚者, 大S、汪小菲及某商业网站总裁之间上演互相指责的闹剧, 最后由汪小菲的母亲出面协调, 已被指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 如此的“闹剧”不断上演, 使娱乐新闻在污泥中越陷越深。

引用微博消息来源, 但未经认真核实。如媒体报道金庸病逝的假新闻, 就是从微博上援引的消息来源, 虽然报道发表当时给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事后被证明是虚假新闻, 最终给媒体自身带来了极大的杀伤力。微博自出现以来, 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亿, 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均已开通了微博服务。面对微博的迅猛发展, 一些媒体对于从微博上搜集信息也非常重视, 甚至专门安排人员进行微博信息搜集及与微博进行互动, 但如何在搜集信息来源的同时, 加强调查核实把关, 是每一家媒体都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传播失范的管理对策

建立一个良好的媒介发展环境。在我国, 媒体供给总体过剩。各类媒体你争我夺, 覆盖密度不断加大。在各大网站之间, 在各种新媒体之间, 在新旧媒体之间, 甚至在不同的电信运营商、不同的手机制造商之间, 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电视业界, 省台与市台残酷竞争, 尤其是上星的各卫视台之间出现了“娱乐节目大战”和“电视剧大战”。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 提升广告量, 不断扩大娱乐节目的比重, 不断推出新的娱乐节目, 娱乐化日益严重。有的网站的娱乐频道, 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家, 他们在娱乐方面的报道力量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 但其采编队伍却缺少传统媒体那样严格的准入制度及严格的职业训练。

提高从业人员素养。新闻报道过程中一切失范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人的思想认识及具体操作造成的。因此,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职业水平、道德水平。

首先, 要加强宏观知识的学习, 要让采编人员通过学习, 客观认识我国国情, 熟悉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具体可通过对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会议的讲话学习, 从最高层面把握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难点、重点及改革思路。其次, 加强法律学习, 虽然《新闻法》尚未出台, 但每一个从业人员在法治社会的背景下, 都要严格遵守法律, 在有关报道刊出之前都要考虑其是否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再次, 从采、写、编、排、报每一个环节加强培训, 加强把关, 尽量在报道失范发生之前将其发现并消灭。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 杜绝假新闻、杜绝有偿新闻、杜绝有偿不闻。

加强新媒体管理。可以借鉴传统媒体严肃的管理纪律, 对于传播假新闻的媒介, 要按照始发、转载及造成影响的大小等, 责令向公众进行更正道歉, 始发的要进行责罚, 不仅进行经济处罚, 而且进行人员处理。对于一些恶意炒作, 由网络推手制造出来的“雷人”人物、语言, 严重破坏传统价值取向的, 可以进行封杀, 抵制不良风气的传播。否则, 不知道还有多少所谓的网络推手、网络策划人将肆无忌惮地利用网络的缺陷、公众的善良、好奇的眼球, 利用网络资源和公众资源进行不道德的炒作, 以达到他们个人的目的。

加强微博的适度把关, 也是一个需要提上日程的问题。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 腾讯微博注册账户数则超过2.33亿。粗略统计, 腾讯微博上听众超1000万的明星微博主达到了20个, 而由各级党政官员、机关工作人员开通的微博约为1万个。为防止类似“金庸去世”的假消息通过微博大量传播, 要加强网站对微博的监控及把关, 及时发布警示信息, 阻止假消息的传播。

摘要:随着各种新媒体的不断出现, 传播竞争日益白热化, 为了吸引眼球, 如揭露隐私、乱加评价, 甚至胡编乱造等传播失范现象也屡见不鲜, 本文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管理建议。

上一篇:专业整合下一篇:心脏彩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