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

2024-09-17

道德失范(精选12篇)

道德失范 篇1

摘要:公共行政道德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 究其原因存在的几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道德价值取向, 当代的社会风气冲击, 以及公共行政道德制度上供给不足都造成了公共行政道德的失范。

关键词:公共行政道德,失范,原因

公共行政道德失范, 是指公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活动中违反了行政道德规范, 在公共行政活动和公共行政关系中出现种种伪道德、反道德、失道德的现象或行为。在我国, 绝大多数公共行政人员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行政道德观念。但我们也并不讳言, 在我们的公共行政中存在无道德、不道德, 甚至败德现象, 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出现效率低下、以权谋私和贪污腐化等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民主原则和民主作风, 损坏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降低了公共行政的效率, 影响了公众福利的提高。当然, 这些现象的产生, 有行政主体自身的原因, 但内在的因素主要还是受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社会道德滑坡与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的社会, 家不仅成为价值的出发点、价值取向, 而且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因此, 中国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实质是以家族制作为国家制的原型, 家族制度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使家与国, 血缘伦理与政治等级合而为一, 因而血缘关系、血缘心理、血缘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结构要素, 它渗透到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一切方面, 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血缘文化。

在“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转化过程中, “血缘”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结构要素。血缘在中国文化中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型, 是人际关系的组织结构形式, 中国人的政治关系就是以血缘为关系建立起来的,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 始终如一的政治体制就是家长制。家长制是中国血缘文化的特殊产物与典型特征, 体现了父与君、血缘与宗法、伦理与政治的直接同一。黑格尔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家庭孝敬’, 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的家庭, 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

在血缘文化的氛围中, 以血缘为内核的伦理具有直接的政治结构功能。伦理具有政治的实质, 而政治则具有伦理的形式, 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意识形式—伦理政治。由这种伦理政治模型所产生的中国行政当然也就注重人的内在道德的修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行政个体会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他们对自我的鞭策。虽然传统的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 在这种血缘文化背景下, 行政处于家国一体的血缘伦理政治之中, 而这种行政系统的结构是家的纲常伦理秩序与结构的反映。另一方面。血缘文化使得各个行政系统, 乃至整个国家像一个家庭。国是家的扩充和与放大, 国是一个大家, 高高在上的天子是家的主人, 其他是温顺的臣民, 应忠于自己的主人。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冲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阻来, 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科技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道德滑坡”现象, 社会道德的失范必然波及公共行政人员。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 人们在社会价值的追求上重利轻义和贬抑道德精神的价值, “一切向钱看”的现象随处可见,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道德精神, 只有物质利益或是金钱, 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有说服力的。因此, 把追求金钱以及物质享受当作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相伴一生的是人们道德良知的丧失和道德精神的麻木。曾经被道德专家称为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公德.在不断膨胀的物欲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在社会公共领域中, 那种对公共道德的排斥和蔑视现象无处不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富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而目前的阶段就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现象。对比之下, 人们的心理难以维持平衡, 甚至有些人通过不道德的非法手段而达到暴富。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运行的动力是集体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追求。但追逐自身利益的正当性, 并不意味着为了利益可以为所欲为, 不择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歪曲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利益第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近乎疯狂, 对物质需求的膨胀几近盲目。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与冲动, 不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 社会道德下滑到底线, 社会的治安状况不断恶化, 达到了违法而不是背德的地步。

社会转型期思想的震荡, 标准的丧失, 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呈下滑的趋势。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观, 必然产生惟利是图, 不择手段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驱使, 人的思想方向失去了善的导航, 偏向了假丑恶的深渊。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西文化的碰撞, 信息的流畅, 在思想上出现了良莠不齐, 好坏共存的多元价值理念, 在思想上造成了混乱, 混淆了社会道德。社会的道德状况必然影响具体的各行各业的道德水平, 公共行政也必然大受影响。身处社会大环境中的公务员也不是铜墙铁壁, 面对外来的诱惑, 在这个排斥个人利益的公共领域, 任何一种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都是有违行政道德的。“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抵制外来的诱惑需要更大的勇气与决心, 更需要的是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三、公共行政道德制度供给不足

道德是以人的内心自律、自我规范来实现的, 但在要求以道德规范行为之初, 道德自律的力量还很弱时, 制度的作用就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 道德需要制度的保证。在寻求公正公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公共行政领域, 制度强制行政道德的作用就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行政道德必需有强力的制度与法规所给予有力的支持。

我国的改革虽是渐进式的, 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体制的完善总是滞后于情况的变化, 各项制度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体制改革的进程, 是造成当前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滞后, 使人们的行为缺乏刚性约束和制衡, 过去压抑已久的本能物欲。在商品大潮中被猛然释放出来, 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这必然影响到作为社会调节机制的公共行政部门, 加上没有有效的制度的约束导致公共行政行为的失范。公共行政制度建构滞后造成公共行政行为的失范, 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从客观来说, 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因此制度创新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能系统、合理和完善。因而相对于改革实践来说, 制度创新滞后是一个转型社会无法避免的。从主观上来说, 长期以来, 我们在公共行政道德建设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其表现主要是割裂了公共行政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公共行政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辨证关系, 把它们看作两个不相关的问题来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由此使公共行政道德建设因得不到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的支持、配合而更多的流于形式。

制度供给不足除了指制度的缺失外, 还指以前制度的不合理和不科学。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形成的, 其体制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 诸如政企不分、政府职能泛化、机构臃肿、编制缺少立法、行政权力过分集中、行政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管理目标不明确、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无“程序”、行政监督无法等等, 都为不道德行为预留了空间, 导致了行政腐败与行政道德失范。行政道德失范的实质就是行政管理主体即公务员改变公共权力的性质, 进行非公共活动, 以达到私人和小集团的目的, 从而干扰和破坏了公共合法的社会资源与价值的分配过程。行政腐败与行政道德失范破坏了政府的管理秩序和公共权力运行的公正原则, 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甚至酿成社会动荡。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这种转变必然要求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却相对滞后, 改革不配套, 政策不完善。在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背景下, 社会管理机制出现了大量的制度性、政策性空间。这样就使得一些组织和个人得以钻改革的空子, 为行政权力设租, 进行权力寻租活动。例如, 在地方部门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政府机关往往为本地区的制假售假、欺行霸市、逃废债务等行为充当保护伞。更有甚者, 一些国家干部和公务员为了一己之利而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于不顾, 犯下严重的失职和违法犯罪的行为。

另外在公共行政道德监督和制约机制方面我们更是不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人一旦有了权力, 就滥用权力。使用权力直到尽头。”权力的这种无限扩张的倾向决定了对其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就非常注意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开展了许多运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高度集权式的行政体制, 使实际运行状态中的公共行政监督事实上仅限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而上级对下级的一对多的关系, 又使这种监督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随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 毕竟还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同时,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权大干法、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也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及时惩处, 一些已出台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某些现实条件下难以真正发生实效, 使得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遏制。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进程。

除了缺失对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强制执行的制度与法律外, 对公共行政主体正面的鼓励与刺激的制度也不健全。我们除了要用最低的道德底线制度来规范公共行政, 更要有制度从正面进行引导和规范。例如进行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却还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相比, 而且就以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来说, 也仅处于稍高于温饱状态的水平。而在高通货膨胀的年份, 其实际收入还要下降。所以, 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仍把公务员的工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就很容易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失去心理平衡, 挺而走险, 走上以权力为手段和换取工资以外收益的道路, 导致行政道德的失范。再比如对公共行政中表现优异的进行升迁、表扬的制度。

通过对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我们对公共行政人员的贪污腐化、不作为等现象, 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仅仅宣泄我们的不满和愤怒是不足取的, 更是不理智的。我们应该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 采取理性的态度, 努力探索建设公共行政道德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M].三联书店, 1956:第56页.

[2]吴啥.史学论著选集 (第2卷) [M], 人民出版社, 1986:第486页.

[3]王玉东.道德建设中的非理性文化心态及其矫治[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 1997 (3) .

[4]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第123页.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商务印书馆, 1961:第164页.

道德失范 篇2

论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其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解决网络道德问题必须多管齐下:重塑网络道德规范,加强网德教育,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进行控制.

作 者:杨近平作者单位: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14刊 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0024(4)分类号:B824.3关键词:网络道德 道德建设 互联网 道德规范

新闻道德的失范与自律效应 篇3

新闻道德自律简介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者或者新闻媒介机构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中加强自身修养来提高道德素质并按照一定标准约束自己行为的意识,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道德自律核心问题。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外在层面强化道德行为的自我规范,它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其尊崇事实的原则能够保证我国新闻事业的纯洁性和真实性。

1950年,针对当时新闻界道德自律意识薄弱这一问题,范长江提出了以“消息绝对真实、思想正确、建立群众观点以及自我批评”为基础的四个信条,借以提高我国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除此之外,我国行业性专业新闻团体、地方新闻团体、新闻单位也纷纷提出了道德自律的要求。在没有新闻法为基础,同时又处于一个相对落后时代的情况下,通过制定道德自律信条对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约束,说明我国新闻事业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闻道德的失范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同时更多的被利益化,将社会责任丢弃在一旁,职业道德的力量也显得微弱,腐败现象得不到遏制,新闻业在道德的困境中挣扎。归结起来,我国新闻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缺乏专业的监督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缺乏监督机制,这成为了阻碍新闻业发展的原因之一。道德作为人自身的素质,不产生强制作用,但是如果人们长期缺乏道德意识,忽视社会责任,那么良好的监管机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适当的管理措施在客观上能够促进新闻从业人员尊重客观事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再次,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难以在现实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只能对新闻传播活动做出一些原则性的、概念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而且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更谈不上影响新闻记者的活动。因此,新闻媒体只是有所识而不是有所惧,未能根治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致使新闻职业道德水平的下滑。

(二)混淆新闻和广告的界限

在市场激烈化的竞争中,广告媒介也被卷入,很多媒体在面对日益严峻形势的同时,选择了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广告作为导入点,进而提高自身的收入。广告的存在是合理的,然而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自身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很多广告商以新闻的形式发布广告,对产品性能和形象进行宣传,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越来越多的这种看似新闻实则广告的内容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极大影响了人们对媒体的信任度。

(三)虚假新闻泛滥

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争夺有限的新闻资源开始抢占新闻前沿信息,这就使新闻的真实性成为了速度的牺牲品,未经核实的虚假新闻开始泛滥。如2004年新浪体育频道的一则消息“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这则消息源于女排姑娘前三局的落后,而新浪工作人员就认为女排会输掉比赛,不经核实就将该消息挂出,事实结果却与报道截然相反,这则消息不仅使新浪体育的信誉受损,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再如《江南时报》于2008年7月8日刊登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一份报告《地球生命只剩50年!》,报道称: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使得地球的生命可能只剩下50年,除非从现在开始就找到办法,在2050年之前将地球人大量转移到其他星球去。此消息一经传出,引发了大量评论,然而经核实,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并未作出这样的预测,只是记者的主观臆断。这样的未经核实的虚假新闻对于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四)新闻从业人员自律意识较差

在现代的媒体新闻行业中,很多新闻工作者未接受系统的培训,职业素质较低。同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如金钱的诱惑、权利的冲撞,使得新闻工作者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层面,自律意识也越来越差,这造成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急剧下降。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发生的金矿爆炸事故就不失为一个典型,事故发生后,前去采访事故原因的新华社、《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生活晨报》的11位记者因接受当地负责人的贿赂而未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这种行为极大的挫伤了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人权的保护也显得苍白无力。

新闻自律的必要性

新闻媒体作为还原事实真相的途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而新闻记者就担负着报道事实的神圣职责。然而当前呈現的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而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人物对于新闻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现状,就有了新闻自律这一途径。新闻自律即是新闻从业人员以自觉、内化的方式转变自身道德操守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它有利于新闻从业人员在面对诱惑时保持坚定的立场、尊重新闻事件的道德底线、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自律机制的事后惩戒功能对新闻记者也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迫使他们遵守新闻报道的事实基础。新闻自律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可信度,一定程度上能够扭转人们对记者的不良印象。

西方新闻媒体的自律意识

西方新闻自律经过社会责任理论、报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发展到今天,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新闻自律机制。(1)新闻评议会。它是利用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管新闻工作人员的机构,如瑞典成立于1916年的报业荣誉法庭、1953年建立的英国报业总评议会和1973年美国的全国新闻评议会。(2)西方新闻评论的发展。在美国,新闻媒介评价运动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求事实、讲真话的平台。(3)新闻道德教育的加强。以美国为例,1977年美国新闻传播课程中道德科目所占有比例较小,到20世纪末,新闻伦理和道德的教育占了一半以上。另外,关于新闻道德的研究峰会也越来越多,新闻道德研究在美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由于新闻自律机制的建立,西方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有了明显提高。

我国新闻自律方向研究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公众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自律被提上了日程,而且也成为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研究新闻自律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新闻行业的领导者,应该立足本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构筑完整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完善考核制度,实现定期、定量考核,使新闻从业人员能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共同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其次,新闻行业内部要加强自律。在我国,由于社会监督机制的匮乏,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依靠自身规范践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基于人类自身所固有的懒惰性、利益性,成立专门的行业内部自律机制迫在眉睫。行业内部自律机制是新闻业实行团体自律的有效组织,同时也是现今社会很多国家推行的一种自律方式,它能够制约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促使其朝着真实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学习西方新闻业关于自律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律机制。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我国已融入到全球一体化当中,因此新闻媒体也应当随之加强发展,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改善我国新闻行业自律中的不足,避免受到来自官方和各种行业的影响,保持新闻媒体行业的独立性,确保新闻从业人员在自律机制与社会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素质,从真实的角度出发报道新闻内容,给受众呈现一个真实的新闻现场。

结束语

我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推进我国新闻业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编校:王 姣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篇4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公职中应当怎么样或不应当怎么样。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当前, 人们痛恨虚情假义, 倡导诚信, 呼吁从业人员遵循职业道德, 但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2、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 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并且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会计造假和审计造假两个方面。

3、缺乏敬业精神。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中, 职业素质良莠不齐, 特别是在有些企业领导搞一言堂, 对规则藐视的氛围影响下, 有人认为领导反正是轻视会计工作者, 会计工作整天就是与数字打交道, 只是统计数据, 没什么高追求, 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 工作热情不够, 积极性不高。

4、财会人员监守自盗。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如物质利益原则就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5、法制观念淡薄。

近年来, 我国虽已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财会法规制度, 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 大量的会计法规得不到切实执行。

(二) 会计人员不道德行为的危害

在企业会计中, 由于工作人员主观上的原因或者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导致假帐或假数据, 给社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表现如下:

1、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上海财经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 目前竟然有88%的社会公众怀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其中19%的人认为, 多数企业的多数项目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69%的人认为, 多数企业的个别项目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2、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无论是银行发放贷款还是投资者选择股票投资, 银行信贷人员和投资者必须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资料。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 从而做出错误的贷款和投资决策, 不可避免地遭受惨重的坏账损失和投资损失, 甚至血本无归。

3、滋生贪污腐败, 败坏党风政风。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在发挥巨大效应的同时, 也有其天然的负效应, 出现了一些漏洞、摩擦和冲突。这不仅导致了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混乱, 也给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可乘之机。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 外部环境因素

会计本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重属性。小而言之, 会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 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发展水平, 以及与会计相关联的财务、审计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把握某一历史阶段的会计环境是正确分析、认识与评价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会计发展状况、水平、历史性进步的客观标准。换言之, 某一历史阶段会计发展的状况、水平、进步, 从始至终受到这一历史阶段会计环境的推动和制约。会计环境得以改善, 会计发展状况便相应得以改善;反之, 会计环境恶化, 会计便因受其影响处于不良状态。

(二) 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1、职业自觉性不强, 盲目服从领导安排。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方面, 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 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 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 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 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 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 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 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2、缺乏严格的自律意识。

会计职业道德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依法办事。虽然《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都有对经济犯罪的处罚规定, 但是许多会计人员经不住诱惑, 常会利用工作、职务之便独自或伙同他人通过虚假的会计处理, 实施经济犯罪。究其原因, 还是这些会计人员平时不注意洁身自好, 缺乏应有的行业自律意识, 从“小偷小摸”到贪污受贿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身陷其中。如果平时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断然不会明知故犯的。

3、业务能力欠缺, 理论水平低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会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 当前在一线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 财会从业人员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 会计工作拖拖拉拉、应付差事, 专业知识、技术不过关。业务素质的低下, 还表现在工作中记账不符合规范, 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的现象在不少单位是司空见惯的。

三、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目标与对策

(一)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目标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应达到的目标是指人们力求于会计职业道德实施结束时实现的预定目的或结果, 它是实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认为, 实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制订的再完善, 最终还得由会计人员来实施。因此,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良好的职业品德和职业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 严守工作纪律,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现代会计的特点就是需要会计人员经常做出一些专业判断, 从我国最近颁布的一些会计准则、制度来看, 会计职业判断越来越受到重视, 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3) 自觉的遵纪守法意识。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此, 必须以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准绳,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把好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的关口, 依法理财。

(4) 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会计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 主要包括相应的经济理论水平、政策法规水平、业务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等。此外, 要求会计人员尽量熟练地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良好的财务写作水平, 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等这些工具性的手段。

2、净化会计工作环境。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会计界人士的事, 它需要企业、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 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会计职业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部分。

(二)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 本文提出在重塑中几点措施:

1、创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指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构,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以信用信息资源为基础, 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明确的评价内容、规范的等级标准来准确反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管机制 (1)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A、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 以确保上市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

B、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从各自具体环境出发, 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 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 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

(2) 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

A、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B、强化政府外部监督, 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检查和审计, 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 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 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

C、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的法制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 主观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保证。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1) 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双向的, 一是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实践要上升到理论。

(2) 启发自觉, 因材施教。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启发自觉, 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 靠社会舆论和人内心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 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激发受教育者提高自我修养的要求, 主动和教育者相配合。

(3) 典型诱导, 坚持正面教育。所谓正面教育, 就是积投引导会计人员提高会计职业道德认识, 明确会计工作的社会价值。懂得会计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4) 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个人示范, 其一, 要求会计领域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会计工作中, 以身示范, 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 成为全体会计人员的表率;其二, 要求表彰先进人物, 树立正气, 抨击不良倾向, 通过个人示范起到影响大众的作用。

(5)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起着抑恶扬善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对遵守会计道德的人的褒奖, 对违反会计道德的现象的批评教育, 开展经常性的会计道德讲评活动, 促进良好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道德修养, 是指会计工作者在社会主义会计道德意识和品质方面的“自我教育”, “自我改造和陶冶”, 使其达到一定水平。

四、结论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之服务。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优化企业的社会竞争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会计人才的竟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会计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会计师事务所将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使自己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会计师事务所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拥有高技能、高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因此, 全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 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祚.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财会, 2003, (1) :3-8.

[2]、叶陈刚等.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75-77.

[3]、郭道扬.会计史教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8.

[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 2003 (1) :27-57.

[5]、王美萍.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 (5) :68-99.

浅析道德失范现象的社会原因 篇5

浅析道德失范现象的社会原因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这种源自社会存在深处的`转型,必然使得原先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伦理规范极大地丧失原有的整合功能,并在人的心中造成很大的震撼.造成“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的延伸,也有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

作 者:熊冬梅 XONG Dong-mei 作者单位: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陕西,西安,710068刊 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LUO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16(4)分类号:B82-09关键词:道德失范 社会原因 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种类丰富,获取方便快捷,为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网络中也充斥着多种消极因素,大学生整日沉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情绪压抑、性情孤僻、学业荒废,同时各种各样的不良信息造成大学生对道德取向产生絮乱,对大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网络学习功能缺乏正确认识。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校园的目的是更好的进行辅导教学和学习,网络信息丰富且搜索便捷,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拓展知识层次与体系。但在网络实际应用中却出现偏差,利用网络弄虚作假,不能将网络中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吸收而是单纯的为了应付,学生在网上下载他人文章据为己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的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还有一些人通过网络倒卖信息资源牟取非法利益,危害了网络信息安全、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二)网上言行不文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网络活动中道德约束显得微乎其微,网上不文明现象经常发生,聊天身份资料一般不会写个人的真实信息,随意捏造。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言行随意,甚至出现侮辱和谩骂的现象发生,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网络色情、网络赌博与暴力充斥着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由于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对“黑客文化”表示认可或崇拜,再加学生这个群体其有较高的文化背景,使个别学生存在制造病毒、传播病毒进行网络诈骗或发布反动信息的行为,甚至一些学生会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网络成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其余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自己掌握,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聊天、上网观看电影、电视剧及综艺节目、网络游戏打发时间,长时间上网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开始沉迷网络导致出现网瘾,脱离现实生活,把网络当作生活的中心,网络操作时间得不到控制,在网络中寻求快乐,满足自己的欲望,一旦停止网络活动,就会出现情绪低迷、精力不足、生活没有目标、学习缺乏动力,使学习成绩下降造成中途退学,更严重的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给社会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二、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原因。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意识,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外在因素的影响,首先,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人际关系庸俗、贪污腐败、黄、赌、毒等各种现象的发生,社会这些低俗现象都会对大学生的在网络活动过程中产生影响。其次,大众传媒宣传的过程中传播内容虚假、庸俗,个别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传播内容低级趣味充斥着荧屏大众,误导一些大学生的正确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最后,在网络活动中由于网络监管技术手段无法有效的处理,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监管体系,一些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网络在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大学生长期的受到社会上这些消极、负面的观念的影响,会使这些消极、负面的观念不断的随着大学生的网络活动迁移到网络环境中,结果就会产生各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二)学校原因。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侧重观点不同,造成一些高校的德育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发展脱节,学校主题网站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时间太长、吸引力不够、缺乏创新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德育的内容不能贴近和有效的指导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注重教学生的电脑技能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造成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现象经常发生,同时学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滞后于网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网络技术水平有限,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解决现代的网络道德问题,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更深层道德教育的需要,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失范。

(三)自身原因。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希望有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交流空间,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没有约束的沟通手段,使他们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脱离传统道德的约束,一切网络行为都可以用键盘来完成,这样在网络活动中可以为所欲为。另外大学生身心正向成熟期发展,这个时期比较爱冲动、情绪化,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网络里充满了各种新鲜事物,网络里丰富多样的信息能满足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但是他们在网络活动中对事物缺乏主见,对网络上的观点不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容易误入网络陷阱,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网络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道德法制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应加大网络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来规范网络参与行为,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通过网络技术对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加强举报和监督机制,倡导网络实名制应用、管理以及对事后的追查和審计制度体系建设。使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大力宣传传统道德的真、善、美,加强网络使用的文明行为,防止网络道德滑坡现象的发生。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除了道德的约束,还应该有法律来保驾护航,这样才能使网络环境得到真正的净化。

(二)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大力开展反黄色垃圾、暴力内容的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认识到腐朽的事物对网络道德的危害和影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对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交友恋爱的人格发展和情绪的调节。学校还应当开设网络伦理相关的课程,来宣传正确的网络道德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网络活动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明确自己在网络活动中的职责,在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应“谨于言而慎于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培养网络道德情感,确立网络道德信念,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功利诱惑要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违背道德的行为,养成“慎独”精神,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网络失范问题对大学生的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应当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网络活动过程中的不良信息,规范和端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正确使用网络,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为大家服务的工具。大学生即将成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对自身和家庭负责,同样也是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祖国伟大梦想的实现。(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刚,德育新视野[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4

[2] 王荣发.网上德育[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7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重建 篇8

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网络道德, 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网络行为, 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1. 脆弱诚信面临挑战

大三女生陈易于2005年在网络上发出“卖身救母”信, 很快成为关注的焦点, 之后她收到国内外10万余元的捐款。与此同时, 网上出现指责陈易欺骗、隐瞒诸多实际情况等的质疑。媒体和网友对此事进行调查, 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和持续的争执以陈易母亲的过世戛然而止。一个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网络慈善事件, 最终以哭泣和声讨告终。如果陈易最初无保留, 出现问题能正视, 这将是网络诚信慈善的又一辉煌事件。

此网络事件打破了“人无信不利”“言必行, 行必果”的信条, 网络诚信危机受到挑战。

2.网络犯罪触目惊心

2006年震惊全国的“熊猫烧香”病毒在短短两个月内使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 而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均是20岁。在中国最大色情网站“九九情色论坛”的9名涉案人员中, 8人均为20岁的年轻人, 其中一人仅19岁。

外界网络的开放、隐蔽和匿名, 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自律性差、责任意识淡薄, 使青少年的网络犯罪行为经常发生, 已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言行随意不负责任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一些青少年为了提高个人网上空间点击率, 借地震之机在网上制造、传播谣言;5月21日上午网络流传的一个视频更让国人愤怒, 视频中的女孩对灾区人民和四川地震进行长达4分40秒的辱骂, 只因19日至21日期间不能玩劲舞团游戏。我们疾呼:网络的意义何在?网络的价值如何体现?

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 问题在哪?笔者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和社会入手, 分析此现象的根源。

1. 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 具有逆反心理、爱冲动、缺乏意志力、敢于尝试新事物, 当他们面对充满诱惑和神秘的网络时, 极易被网络的不良信息迷惑, 产生道德认识偏差, 认同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

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 不关心孩子上网做什么, 孩子一旦成瘾, 脱瘾比登天还难;有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 生活上溺爱, 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 即使孩子很努力, 也达不到父母的标准, 导致压力大, 学习没动力, 用网络来减压;有些父母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但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缺乏沟通交流, 孩子无法倾诉, 在网上寻找倾听者;有些父母对网络有偏见, 常用专治、粗暴、武断的方式对待子女上网, 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家庭关系不和谐或结构不完整, 孩子为逃避现实, 到虚拟世界中寻找精神依托, 通过网络来发泄负面情绪。

3. 社会环境因素

(1) 网络管理不严

一些大型的合法商业网站和门户网站, 都有网络交友、色情笑话、性爱新闻、网络游戏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 虽有网络管理组织、行政管理组织进行管理, 但作用微乎其微, 无法根除负面信息。

(2) 法律规范不健全、法律效力没力度

在“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姜岩案中, 许多网友对男主角做出了过激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案件的判决能对案中人产生拘束力, 却无法制裁和阻止大量网民的违法行为。也许网友理性的观点、舆论的重压能促成当事人反思其行为, 使事件朝良性发展, 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进行评论和实施行为。如果超越法律界限, 甚至越界, 则成为“网络暴力”。在现实社会中要守法, 在网络社会中仍然要按照法律办事。

(3) 学校忽视网络教育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网络, 大多学校的相关教育与网络的发展脱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 但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只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 不与当下时事相结合,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

网络的无边无界, 把校园的“围墙”变得单薄易碎, 让家庭教育变得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网络逐步走上正轨。

1.发挥青少年自身作用

(1) 发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成人的个人观念勿强加给青少年, 要把管教变交流, 把强硬变换位思考, 充分发挥青少年自身的主动性, 在实践中体验, 逐渐学会道德判断、评价及选择, 让道德教育的内容慢慢内化为青少年自身的品质。

(2) 引导青少年认清自我、摆正心态

在虚拟网络中, 青少年的愿望和想法能得到满足和实现, 就逐渐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淡化了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 易形成利己主义。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观念, 清醒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 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自律能力

2001年11月22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了“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 这些要求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通过对这些规范的学习, 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是一个有规则的、受约束的“自由世界”, 不能恣意妄为, 应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培养青少年的辨别能力, 当他们面对网上的垃圾信息, 如暴力和色情时, 能明是非、懂善恶, 积极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培养青少年“慎独”精神,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守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念, 自觉地按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行事, 将虚拟网络的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感, 形成坚定的道德自律精神。

2.发挥家庭的作用

首先, 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氛围, 会给青少年带来温馨和快乐, 而不会依赖网络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不会依赖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营造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情景, 家长了解了孩子的需要和兴趣, 指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娱乐。其次, 网络对于家长来说是陌生、新鲜的事物, 为了使孩子能健康上网, 家长应了解网络知识, 同孩子共同学习, 在网络中重视言传身教, 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

3. 发挥教师的作用

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教师对青少年说教时, 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端正积极的工作态度, 使学生懂得, 要在网络社会更好地生存, 除掌握网络知识外, 还须遵守网络道德, 使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平衡发展。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对虚拟社会有正确的认识, 引导学生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而利用网络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4. 发挥学校的作用

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对负面案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防范和鉴别能力。在开设的法律课和政治课中应加入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网络道德知识, 提高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尽管网络中有法律接触不到的地方, 但如果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 具有辨别力、抗诱惑能力, 对网络道德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

5. 发挥社会的作用

(1) 创建绿色网吧和丰富多彩的绿色网站

将网吧建设为社会性网吧和绿色网吧,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社会性网吧, 只能进入绿色网吧。绿色网吧通过设置防火墙隔离网络不良信息, 禁止学生打网络游戏、聊天、下载不良信息。上网有时间限制, 到时间后有工作人员提醒学生离开网吧。在网络上, 除了建设学校的网站、教育系统的网站、青少年团组织的网站外, 还需要建设符合青少年特点和兴趣、适合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特点、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网站, 满足青少年娱乐和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

(2) 加强网络管理, 完善网络立法

成立网络监控中心, 堵截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有害信息, 从源头遏止。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经验, 加快立法的步伐, 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 与此同时, 更要依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 又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发挥社会舆论力量推动网络文明发展

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当一个网络事件发生后, 社会媒体迅速介入,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断予以报道, 给青少年呈现鲜活、发人深思的案例, 如此贴切青少年生活的反面教材能发人深思、让人铭记。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研究 篇9

在学界, 对网络道德往往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释。一种观点认为网络道德是现实中的道德在网络世界中的延伸, 是人们在网上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道德与现实中的道德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它并不是靠舆论约束来规范个人的行为的, 它是以网民的自律为主, 也就是说社会中的道德在网络社会中会失效, 只能依靠个人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来维系。

“道德失范”是由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来的, 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状态, 这种社会状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人的行为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网络道德和失范行为的一种有机结合, 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失去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身内部的约束而表现出来的一些与道德和法律相违背的行为。

尽管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个体做出的一种特殊行为, 但它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综合当前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网络价值异化

这主要的表现为回避现实生活而沉迷在网络社会中, 包括迷恋网络交友、网恋、网游、网婚等, 以网络人际交往来替代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长期以来就会形成道德意识弱化, 人际情感疏远, 从而丧失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感知力。

(二) 网络语言失范

这主要表现为网络论坛和交往中语言粗俗、相互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声誉等不文明行为, 以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等。

(三) 网络诚信缺失

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使许多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网络申请、网络购物的网络互动中提供虚假的信息。

(四) 网络侵权盛行

这一方面表现为网络侵犯, 如传播病毒、侵犯门户网站、盗取他人账号和密码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未经许可转载、未注明来源使用他人著作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著作权等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同时又有客观原因, 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 主观原因

1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 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感逐渐增强, 希望他人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但是, 由于现今的成长环境比较的复杂, 大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弱, 使得他们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心理, 这就导致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产生。其次大学生易冲动, 情绪波动较大。

2 价值观念模糊

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比较模糊, 通常表现为道德价值评价标准模糊。我国正处于价值观多元化时期, 当主流价值观被边缘化时, 社会就会处于道德价值失调和道德标准失衡的状态, 而当这体现在个体上时就会表现为道德失范。网络世界中, 大学生的道德失范主要归结为以下的几个原因:首先, 网络道德规范或者是网络道德标准的缺乏。其次, 没有意识到网络和现实世界存在着一致性。再次, 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自身道德认识水平的冲击。

3 道德认识发生错位

“道德观念所反映的社会存在是历史上变化着的和发展着的道德关系, 即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准则。”大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发生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将网络道德私人化, 将公共空间视为个人空间, 如果个体不是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公共道德的话, 则个体就会极易发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第二, 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缺乏权威的道德虚无。

4 道德自控能力不强

主体自律意识的发展决定了其道德自控能力道德发展, 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 借助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 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 从而把被动的服从转变为主动的律己, 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为。”道德自律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内化, 在网络世界中,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大学生扩大了或者是没有把握好自由的边界, 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着各种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那些道德自控意识不强的大学生, 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中极易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

5 道德知行严重脱节

虽然大学生们经历过长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熏陶, 他们对基本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由于网络社会中的虚拟性, 大学生们可以抛弃现实的约束, 这就使得知行脱节的现象更为突出。

(二) 客观原因

1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社会最大的特征, 也就是说网络社会中存在着很大的自由空间。大学生凭借其身份的多样性、虚拟性和隐蔽性, 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中不加节制地进行各种活动。《境遇伦理学》中说:“境遇论者在其所在的社会及其传统的道德准则的全副武装下, 进入到每个道德决断的境遇。他尊重这些准则, 视之为解决问题的探照灯。他也随时准备在任何的境遇中放弃这些准则, 或者在某一境遇下把它搁到一边。”同时, 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 再加上网络这种开放性很大而又存在不规范的特点, 这就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在网络世界当中, 任何的思想、文化都可以自由地渗透进来, 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 但是由于这种多元的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影响, 这就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变得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会产生价值观念的冲突, 加上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 当他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的时候, 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就会显得极为脆弱, 从而导致他们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3 网络交往虚拟性的加强

网络世界是一种虚拟的存在, 它的各种活动都是现实活动在虚拟世界的延伸。“虚拟性是网络世界的独特表现。其基本的特点是行为者所处的交往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一个行为者与他人的交往主要通过文本”。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交往主体的人格虚拟化,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以虚拟的身份跟别人进行交往, 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当中放弃了现实道德的约束, 导致他们的道德他律性减弱。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一)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自主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 有利于他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同时, 广泛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们思想成熟, 从而可以增强其对不良文化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尝试支持和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站和网络学生社团, 引导他们进行相互的监督和管理。

(二) 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如果在网络世界中有成熟的道德体系, 有被一致认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 那么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会自觉服从统一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 则网络失范的行为就会大大降低。学校应该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首先教育内容上,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 注重学生道德意志力的训练, 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再次, 进行道德认知教育, 培养道德情感。通过道德认知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促进其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从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多元性以及虚拟性。面对这样的事实, 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培养其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网络虚拟性以及隐蔽性的特点削弱了舆论的监督作用, 这就使得道德自律在网络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各种与网络有关的活动, 如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创意大赛等来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网上活动,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

(四) 加强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以及网络社会缺少法律约束, 这就使得实施网络实名制成为必要, 制定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审查和监督机制, 制定网络行为规范, 通过审查和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去粗存精”, 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 这些都有利于规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行为。

(五)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 而且也可以引导他们构建理想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韩进之, 王宪清.德育心理学概论[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李亚宁.道德自律与网络教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3]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M].陈立显,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4]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篇10

1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公职中应当怎么样或不应当怎么样。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当前, 人们痛恨虚情假义, 倡导诚信, 呼吁从业人员遵循职业道德, 但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利益驱动, 诚信缺失;

2)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3) 财会业务水平偏低, 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2 会计法律制度缺陷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是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体现。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 还要靠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法律制度建设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 它在制度无法弥补缺陷时起到修正作用, 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会计法律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制度保障作用, 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可见,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具有互补性,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经济伦理学认为, 经济交往必须由一种道德框架作为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道德框架就是诚信。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一旦缺失,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公允性将无从谈起, 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

会计制度缺陷也需要会计诚信机制来补充。会计行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会计行为本身就需要会计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会计制度是维护会计秩序乃至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 但是正如新制度经济学 (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所证明的, 法律制度并不是合同得以执行的唯一制度安排。即使是会计制度最发达的国家, 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也是存在的。会计制度规范和约束会计行为的首要条件是制度的完备性, 但现实中因会计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环境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制定完备的会计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会计制度缺陷必然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当然, 会计制度缺陷导致会计诚信缺失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 其本质是造假者的不法利益驱动。

目前, 会计造假被查处概率较低, 即使被发现, 其所付代价也是很有限的, 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严重不对称, 这无疑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因为对造假者而言, 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 造假者就会产生有恃无恐进行博弈的冲动和理由。一切造假者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 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无不起始于道德的背离。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有赖于运行的游戏规则, 但仅仅有法规制度约束是不够的, 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 只有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 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从根本上治理假账, 必须使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并重, 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 使会计诚信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

3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3.1 单位内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3.1.1 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 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 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一般人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 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 若坚持职业道德, 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 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3.1.2 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 以出于主观故意, 主动而为, 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 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 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 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 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 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 但只是走形式, 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2 单位外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3.2.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 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

3.2.2 政府监督不力, 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恶性循环

政府监督不力,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 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 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4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 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 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 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 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保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来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弥补“先天不足”;

(2) 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3) 加强法制教育;

(4)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心”和“欲”, 而职业道德自律的最高境界则在于“制心”和“养心”。道德修养或道德自律的根本方法是“约束”, 自律机制的核心是“约束系统”, 自律者只有按自律标准和范畴时时进行自我约束, 行所必行, 止所必止, 才能最终达到“制心”的目的。作为会计人员, 其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境界高低, 虽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在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因此, 是否做到高标准, 严要求,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则是衡量会计人员“自控”“自律”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4.2 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奖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 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 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1)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跟踪记录制度。

5 构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框架结构的设想

我国《会计法》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要求“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但目前尚未颁布一套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仅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相关规定, 但内容笼统, 未形成体系。笔者认为, 可借鉴发达国家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共性内容, 作为构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主体框架, 并充分体现本土文化背景、经济管理体制、政治体制等层面对其的影响和要求。未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由职业道德规范 (准则) 、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监督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道德教育是客观外在的推动力, 道德修养是主观内在的自我努力;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是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保证。会计职业道德的各组成部分以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为核心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 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讲求会计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顺畅的大问题, 是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在保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 并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发展。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实效果及成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韩传模, 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会计研究, 2002 (5) .

休闲体育的道德失范及伦理救赎 篇11

关键词:休闲体育;休闲伦理;道德失范;伦理救赎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29-04

“休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生活理想。在焦躁不安的社会中,“休闲”作为一种高贵灵魂的真实存在,保留了个体生命追求自我价值的生活理性。体育作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休闲方式,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休闲观念、维护休闲伦理道德的责任。然而,休闲体育并非始终站在伦理道德的高地,起到缓解社会压力、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在思想无束、自由过度、个性狂羁的后现代社会,休闲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公共伦理被不断践踏,休闲体育活动所恪守的道德底线被不断破坏。

1当前休闲体育伦理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休闲体育的伦理道德失范,一般是指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伦理道德价值及其规范要求的缺失、失效和混乱现象[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本能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休闲思想文化深受传统“工作——休闲”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影响,长期为了生存而奔波的国人在平静的表面下都隐藏着一颗本能欲望的心。面对不断增加的闲暇时间和物质财富,习惯于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们则显得惊喜而茫然,以致于无所适从。有些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放松了伦理道德约束的缰绳,任凭压抑许久的本能释放出来,并把其当成自己理解的“自由”“快乐”“幸福”。这种本能的休闲观念在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被彰显出来,诸如球迷骚乱问题、广场舞扰民问题、“暴走”问题、公共体育活动场所使用纠纷问题等都是人们本能的释放所致。体育不再是一种肢体活动的手段,只是成为受压制人性本能宣泄的外在途径。

1.2奢侈性

休闲体育作为人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有闲的积极状态,其本质是休闲者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肢体活动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2]。也就是说,休闲体育是人们摆脱物质压力,追求发展的一种真实存在。然而,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休闲体育逐渐脱离了其内在本质,原本作为休闲基础的体育消费却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狂热目标。通过体育消费进行休闲,追求奢侈豪华,把休闲体育作为自己的一种标志和象征,进而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以及所谓的品位。通过奢侈的消费,参与休闲体育的主体已经游离了体育本身,而去追寻一种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和身份认同的“体育符号”。奢侈性的“休闲”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它虽然与社会或个人财富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更是享乐主义在社会实践中的赤裸体现,这种近乎极端的体育休闲方式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1.3放纵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休闲,无论是在德性修养还是在使人“成为人”的过程中,在方法论上都有一个“适度”[3]。休闲的生活应当追寻快乐和健康,没有了快乐和健康,休闲也就成为一种麻木的放纵。放纵性的休闲已经不是把休闲作为追求更加丰富的生活,而是认为休闲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4]。特别是这种放纵被人的本能所操控,更有可能将休闲体育推向庸俗化。在现实的休闲体育活动中,许多人沉迷于一种休闲体育项目中不能自拔,挤兑了正常的工作或生活的精力;许多人疲于应付各种体育活动的比赛、培训、表演或训练,从而使休闲主体客体化,出现参与休闲体育的本能惯性。甚至有些人将自己的休闲权力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妨害正常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诸如此类的休闲体育伦理道德失范现象不但有损于休闲主体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对休闲体育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阻力。

1.4诱导性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创造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动”,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5]。正是因为人类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自由性、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才使得“人之为人”。然而,在群众性的休闲体育中,多数活动的开展都具有明显的诱导性,休闲体育参与者的目的并不在于自我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是为了追求活动组织者(政府部门或商家)提供的所谓的“活动纪念品”。参与休闲体育的人们变成了以“有偿性的体育活动”为任务导向,进行体育类的训练或表演。虽然这类诱导性的休闲体育活动营造出了休闲活动开展的火热局面,展现社会表面的和谐与繁荣,但另一方面却深刻折射出人们休闲主体意识的匮乏和休闲文明程度的落后。物质性的诱导可以使我国休闲体育显现出即时的欣欣向荣,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和普及,但是,人们休闲观念的落后,休闲意识的薄弱却无法通过物质诱导改善,相反这种诱导性休闲还不利于人们正确休闲意识的培养,使群众的休闲观念趋于庸俗。

2休闲体育伦理道德失范的基本特点

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谈到人类进行休闲的五个目的层次:放松、消遣、发展、创造和感觉超越[6]。而目前国民的休闲方式还主要停留在上网、看电视、电影、逛街购物、社交聚会、旅游、游戏等较低的目的层次,休闲的追求仅仅是肉体的放松和消遣。在这种低层次的休闲观念中,休闲体育的道德失范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2.1休闲体育观念的庸俗化

如若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只是出于娱乐消遣的本能需求,没有体育文化的精神追求,忽视科学的休闲意识,缺乏基本的社会伦理修养,那么就会出现休闲观念的庸俗、落后甚至愚昧。由于缺乏科学休闲健身知识指导、忽视精神休闲和文化学习,休闲体育也就成为聚众取乐、消磨时间的低级趣味活动。甚至由于休闲体育活动中参与机会、锻炼空间、休闲物质等资源的分配问题而纷争不已,失去了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真实意义。庸俗的休闲体育观念只能使社会的文明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而民众由于缺乏积极开放的社会交往伦理观念,无法实现高雅休闲体育文化的消费和享受。

2.2休闲体育组织的官僚化

随着政府将全民健身计划活动纳入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休闲体育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休闲体育的活力,也推动了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各种行政任务的出现,使得原本较为松散自由的休闲体育组织,成了各类政府部门名义上的下属行政机构,需要承担各种表演、比赛、交流等行政任务;也使得各类休闲体育组织内部原本和谐的球友、队友、拳友之间的关系,多了一层明显的领导和下属的级别障碍。正是由于各种官僚化的行政性体育活动任务,让参与者们感觉“玩”得越来越累,失去了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体性和自觉性。

2.3休闲体育行为的非理性化

自觉而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反映出居民对快乐和健康的渴望,反映出人们对更高生活层次的追求。但是,由于部分参与者缺乏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爱和尊重,破坏现有的休闲体育资源、追求体育消费和享受,从而丧失了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最基本的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在登山、攀岩、越野、自行车等户外休闲体育活动中随意丢弃垃圾,破坏休闲环境;为了个人的健身需求而置社会道德于不顾,造成扰民、抢占公共资源,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和各种事故;盲目进行各种体育产品消费,追求消费高档体育活动、体育产品所带来的名利虚荣。

2.4休闲体育价值取向的拜金化

当今经济的繁荣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度自由,人们可以用任何合法的手段满足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但是这种自由的负面效应给社会带来“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在休闲体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拜金化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休闲体育主体消费的拜金化,通过高档的体育消费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价值品位;另一方面,休闲体育产业经营的拜金化,如破坏自然生态修建诸多高尔夫球场、在极不适宜的地区建设滑雪场或冰场。还有部分体育俱乐部为了迎合人们的健身或交流需求,增设各种名目的休闲服务,销售奢侈或劣质的体育产品以谋取暴利。

3休闲体育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伦理救赎

在充满浮躁气息的当今社会背景之下,休闲体育领域出现诸多道德失范之处,其原因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如何从诸多道德失范现象背后剖析其真正原因,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在找出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改善目前休闲体育领域世风日下的窘境,达到伦理救赎的目的。本研究认为,应从休闲体育的参与主体、社会环境、政府管理三个维度进行剖析。

3.1参与主体

在休闲体育领域,所谓参与主体,就是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人,也只有人,才会有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差异性,也正因为部分休闲体育的参与者由于自身不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或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过低,休闲体育领域中才有这种伦理道德失范的问题存在。从休闲主体的角度分析休闲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源于中国人休闲观整体水平较低,而这种低层次的休闲观主要源自中国传统的“工作—休闲”二元对立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休息或休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也就是说,将休闲置于工作之下较低的一个层次,甚至将休闲与工作对立起来,视休闲为投机耍滑、游手好闲、腐化堕落、不求上进等消极概念。在这种重劳动轻休闲传统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将勤劳肯干、任劳任怨当作美德,休闲就成为生活边缘化的一种东西[7]。相反,一旦有了休闲的机会,人们会尽一切可能去放纵自己,以过激的方式释放自己在工作中积攒的压力,从而使休闲在概念、内容和行为上出现庸俗化和单一化。

美国休闲学者布莱特比尔认为:如果我们想要休闲,应当先接受休闲教育[8]。而在休闲教育中,对参与主体休闲观的改造是尤其重要的。休闲主体在参与休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休闲主体的内心追求和道德修养,使在参与休闲的过程中,能够以理性精神明辨是非、积极进取,以追求一种更为文明和高雅的精神休闲方式。在休闲体育活动中,正确塑造自己的精神定位比掌握运动技能更为重要,良好休闲体育的方式和习惯对参与主体对体育的认识、正确价值的判断和美的欣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社会环境

人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环境不同,情境不同,塑造出人的性格特质等都也不同。休闲体育作为人自主、自觉、自愿的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而人的休闲观念、休闲行为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综观当今休闲体育领域,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人的存在价值已经被金钱所“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多元化导致人在休闲过程中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诞生,以致于社会道德良知的弱化和丧失,造成了休闲体育的道德失范。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大众传播媒体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导向也对休闲体育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然而,为了突出新闻特点,提高收视率和点击数量,只重视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以致于休闲体育类报道的时候更倾向于宏大、奇特、惊险、高贵等项目,进而强化了人们对休闲体育是“富人”和“有闲”的错误认识,也使得绝大多数人在自己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有意识地向这种所谓的“主流”休闲方式靠拢,扭曲了休闲体育伦理观念。

从休闲体育社会环境的维度来营造健康的休闲道德氛围,建设健康的休闲伦理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对当今的休闲体育道德失范现象进行伦理救赎,主要靠“正确引导”和“强化监督”两大措施:一方面,强化市场经济带来的正面推动作用,使更多的资金流向最缺乏休闲的人,依靠大众媒体的宣传来培养群众的休闲体育观念,因地制宜地创造休闲体育物质环境和条件,并结合地域性喜闻乐见的休闲体育项目进行普及和指导,以形成地区特色的休闲体育活动模式,以期增强大众的体育幸福感。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机制,不仅要对直接作用于大众休闲体育活动的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监督,更要对大众媒体进行有效的制度监督,强化主流媒体对休闲体育活动的正向引导作用。[JP]

3.3政府管理

在现阶段的休闲体育活动中,尽管大多数属于休闲主体的自我选择行为,但这并不表示政府在休闲体育领域就无所作为;尽管一部分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成为彰显政绩的门面,但也不能让政府在休闲体育领域中妄加指导。政府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应当适当地介入休闲体育并正确引导其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只将休闲体育作为政绩的砝码或放任休闲体育自由发展。综观政府对休闲体育的管理,出现了向两大极端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主要表现在政府领导的个人喜好和评价。从休闲体育活动项目来看,政府领导的个人偏好,也往往决定着某个项目开展的情况,反之亦然。这种极具官僚化的管理使得休闲体育活动随领导喜好的更替出现了“一朝繁荣一朝枯”的奇特现象。政府对休闲体育的过度干预造成了休闲体育极具官僚化,也容易滋生体育贿赂和领导腐败。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缺失。主要表现在政府对相关体育活动项目的规范、审批、资源分配等方面。政府对休闲体育活动项目管理规范的缺失,使得糜烂性、奢侈性休闲体育行为的发生,对高危险性的、对自然生态有潜在危害的体育项目的审批监管缺失,使参与者的休闲风险大大增加,也违背了和谐发展的科学价值观。政府对休闲体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了部分居民休闲权力的缺失,反而强化了“休闲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的错误观念。

休闲体育需要政府的合理化管理。首先,政府的科学自律。休闲体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需要经过大量数据的实际调查和科学的分析来进行支撑,而不是领导们拍拍脑袋就决定如何发展的。政府领导者应该首先具有正确的休闲体育伦理道德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出对休闲体育发展指导

的法规和制度。第二,政府的合理分配。政府对休闲体育的管理不仅体现在休闲观念的正确指引上,也体现在对休闲资源的合理分配上。一方面,对现有的休闲体育组织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查,规范休闲体育行业的行为,严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审批,取缔具有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破坏自然的体育项目和机构。另一方面,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休闲体育的消费,对奢侈浪费的休闲体育活动进行税收、利息上的约束和限制;利用系统分配的手段对休闲体育公共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休闲体育参与需求。

4结语

美国休闲学者托马斯·古德尔认为,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是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领域[9]。休闲体育作为人类休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休闲体育的伦理关照缺失是其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同时,必须加强休闲体育伦理的建设,以契合现代休闲伦理的“健康与舒适、愉悦与幸福、低碳与环保、优美与高雅”四大基本理念[10],使休闲体育未来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HJ1.9mm]参考文献:

[1]向建州.当前休闲伦理失范的问题及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29-140.

[2]徐成立,田静.休闲体育的伦理定位、失位与复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7-166.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

[4]袁其微.对当前中国休闲异化现象的伦理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5(2):13-15.

[5]邢媛.论“休闲”的价值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75-77.

[6]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5.

[7]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5):17-20.

[8]章海荣,方起东.休闲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113.

[9]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81.

道德失范 篇12

一、当前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特点

1. 网络新闻的自由度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就使得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一般来说, 网民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用跟帖或者评论的方式发表出来, 或者也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新闻发布在网络上, 这充分说明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局限性, 提高了网络新闻的自由度。

2. 网络新闻意识形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淡化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大多注重政治军事方面的新闻主题, 这种禁锢式新闻传播使得人们过于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因此, 这种媒体传播方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淡化, 被社会所淘汰。如今, 网络新闻的主题开始从政治军事方面转移到民生方面, 更加注重新闻的趣味性, 而传统新闻的意识形态也就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而不断淡化, 逐渐趋于多元化, 方便人们的生活。

3. 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闻媒体所经历的过程相对比较漫长, 从报纸、广播、电视转变到网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发生之后往往需要经过撰写、修改、广播等过程传达给大众, 而网络新闻也就在当时可以直接通过视频等各种方式发布在网络上, 并随时更新新闻, 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特点, 并且新闻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这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的表现形式

1. 虚假的网络信息过于严重

在网络环境开放的情况下, 网络新闻的自由度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传播方式, 并且网络新闻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时效性、互动性、海量性等优点。网民可以直接在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圈中发布或者转载新闻。与此同时, 各种虚假新闻也越来越多, 影响到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例如网站上出现各种获奖等虚假信息、超低价购物陷阱、诈骗、通过QQ群等及时通讯发布虚假信息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网民的正常应用, 降低了网络媒体的信誉,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价值的严重失衡。

2. 网络新闻与信息监管不够严格

由于现代化社会正处于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 在网络中出现大量的暴力或者色情的内容, 通过发散式传播, 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并影响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目前, 这一现象已经成为网络新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另外, 还有一些用户在正常上网的过程中, 还会收到以邮件方式发送过来的各种不良信息, 影响到用户的正常应用, 对网络环境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 建立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

积极加快并完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建设, 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新闻失衡问题的出现。目前相关的网络法律, 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新闻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应制定适合网络新闻导向的法律法规, 并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在具体实践中, 要严格执行网络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 对网站要实现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发布新闻要注明出处, 并按着传统媒体的转载要求进行转发。

2. 创建和谐的网络新闻舆论环境

为了能够有效地制止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一些失范现象, 需要形成扶正祛邪的和谐网络新闻舆论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将管理网络舆论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成立对网络舆论进行搜集、分类、研究的专门机构, 建立网络舆论预警机制, 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推进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就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尝试建立网络新闻阅评制度, 定期对重点网站开展新闻阅评, 促使网站提高报道质量,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实行网络大检查和群众举报机制, 从而创建和谐健康的网络新闻舆论环境。

3. 严格自律提高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传播网络新闻的网站, 首先要严格自律, 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确保网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官方的新闻网站, 要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勇于担当重任, 尤其是对重大新闻与突然发性事件的报道, 要做到准确、客观与公正, 提升其公信力。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多制作原创新闻, 对转载的新闻应及时核实, 标注具体出处, 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议在网络传播中新闻的自由问题及展望[J].科技资讯, 2007, (6) .

上一篇:播音的语言要素下一篇:全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