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道德失范(共12篇)
行政道德失范 篇1
摘要:公共行政道德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 究其原因存在的几方面的影响, 传统的道德价值取向, 当代的社会风气冲击, 以及公共行政道德制度上供给不足都造成了公共行政道德的失范。
关键词:公共行政道德,失范,原因
公共行政道德失范, 是指公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活动中违反了行政道德规范, 在公共行政活动和公共行政关系中出现种种伪道德、反道德、失道德的现象或行为。在我国, 绝大多数公共行政人员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行政道德观念。但我们也并不讳言, 在我们的公共行政中存在无道德、不道德, 甚至败德现象, 我们也必须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出现效率低下、以权谋私和贪污腐化等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民主原则和民主作风, 损坏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降低了公共行政的效率, 影响了公众福利的提高。当然, 这些现象的产生, 有行政主体自身的原因, 但内在的因素主要还是受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社会道德滑坡与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的社会, 家不仅成为价值的出发点、价值取向, 而且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因此, 中国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实质是以家族制作为国家制的原型, 家族制度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使家与国, 血缘伦理与政治等级合而为一, 因而血缘关系、血缘心理、血缘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结构要素, 它渗透到民族文化, 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一切方面, 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血缘文化。
在“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转化过程中, “血缘”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结构要素。血缘在中国文化中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原型, 是人际关系的组织结构形式, 中国人的政治关系就是以血缘为关系建立起来的,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 始终如一的政治体制就是家长制。家长制是中国血缘文化的特殊产物与典型特征, 体现了父与君、血缘与宗法、伦理与政治的直接同一。黑格尔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家庭孝敬’, 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的家庭, 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
在血缘文化的氛围中, 以血缘为内核的伦理具有直接的政治结构功能。伦理具有政治的实质, 而政治则具有伦理的形式, 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意识形式—伦理政治。由这种伦理政治模型所产生的中国行政当然也就注重人的内在道德的修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行政个体会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他们对自我的鞭策。虽然传统的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 在这种血缘文化背景下, 行政处于家国一体的血缘伦理政治之中, 而这种行政系统的结构是家的纲常伦理秩序与结构的反映。另一方面。血缘文化使得各个行政系统, 乃至整个国家像一个家庭。国是家的扩充和与放大, 国是一个大家, 高高在上的天子是家的主人, 其他是温顺的臣民, 应忠于自己的主人。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冲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阻来, 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科技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道德滑坡”现象, 社会道德的失范必然波及公共行政人员。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 人们在社会价值的追求上重利轻义和贬抑道德精神的价值, “一切向钱看”的现象随处可见,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道德精神, 只有物质利益或是金钱, 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有说服力的。因此, 把追求金钱以及物质享受当作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相伴一生的是人们道德良知的丧失和道德精神的麻木。曾经被道德专家称为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公德.在不断膨胀的物欲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在社会公共领域中, 那种对公共道德的排斥和蔑视现象无处不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富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而目前的阶段就产生了收入差距拉大现象。对比之下, 人们的心理难以维持平衡, 甚至有些人通过不道德的非法手段而达到暴富。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运行的动力是集体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追求。但追逐自身利益的正当性, 并不意味着为了利益可以为所欲为, 不择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歪曲了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利益第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近乎疯狂, 对物质需求的膨胀几近盲目。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与冲动, 不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 社会道德下滑到底线, 社会的治安状况不断恶化, 达到了违法而不是背德的地步。
社会转型期思想的震荡, 标准的丧失, 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呈下滑的趋势。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观, 必然产生惟利是图, 不择手段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驱使, 人的思想方向失去了善的导航, 偏向了假丑恶的深渊。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西文化的碰撞, 信息的流畅, 在思想上出现了良莠不齐, 好坏共存的多元价值理念, 在思想上造成了混乱, 混淆了社会道德。社会的道德状况必然影响具体的各行各业的道德水平, 公共行政也必然大受影响。身处社会大环境中的公务员也不是铜墙铁壁, 面对外来的诱惑, 在这个排斥个人利益的公共领域, 任何一种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都是有违行政道德的。“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抵制外来的诱惑需要更大的勇气与决心, 更需要的是道德的自律与他律。
三、公共行政道德制度供给不足
道德是以人的内心自律、自我规范来实现的, 但在要求以道德规范行为之初, 道德自律的力量还很弱时, 制度的作用就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 道德需要制度的保证。在寻求公正公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公共行政领域, 制度强制行政道德的作用就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行政道德必需有强力的制度与法规所给予有力的支持。
我国的改革虽是渐进式的, 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体制的完善总是滞后于情况的变化, 各项制度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体制改革的进程, 是造成当前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滞后, 使人们的行为缺乏刚性约束和制衡, 过去压抑已久的本能物欲。在商品大潮中被猛然释放出来, 造成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这必然影响到作为社会调节机制的公共行政部门, 加上没有有效的制度的约束导致公共行政行为的失范。公共行政制度建构滞后造成公共行政行为的失范, 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从客观来说, 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因此制度创新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能系统、合理和完善。因而相对于改革实践来说, 制度创新滞后是一个转型社会无法避免的。从主观上来说, 长期以来, 我们在公共行政道德建设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其表现主要是割裂了公共行政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公共行政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辨证关系, 把它们看作两个不相关的问题来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由此使公共行政道德建设因得不到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的支持、配合而更多的流于形式。
制度供给不足除了指制度的缺失外, 还指以前制度的不合理和不科学。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形成的, 其体制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 诸如政企不分、政府职能泛化、机构臃肿、编制缺少立法、行政权力过分集中、行政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管理目标不明确、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无“程序”、行政监督无法等等, 都为不道德行为预留了空间, 导致了行政腐败与行政道德失范。行政道德失范的实质就是行政管理主体即公务员改变公共权力的性质, 进行非公共活动, 以达到私人和小集团的目的, 从而干扰和破坏了公共合法的社会资源与价值的分配过程。行政腐败与行政道德失范破坏了政府的管理秩序和公共权力运行的公正原则, 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甚至酿成社会动荡。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这种转变必然要求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却相对滞后, 改革不配套, 政策不完善。在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背景下, 社会管理机制出现了大量的制度性、政策性空间。这样就使得一些组织和个人得以钻改革的空子, 为行政权力设租, 进行权力寻租活动。例如, 在地方部门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政府机关往往为本地区的制假售假、欺行霸市、逃废债务等行为充当保护伞。更有甚者, 一些国家干部和公务员为了一己之利而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于不顾, 犯下严重的失职和违法犯罪的行为。
另外在公共行政道德监督和制约机制方面我们更是不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人一旦有了权力, 就滥用权力。使用权力直到尽头。”权力的这种无限扩张的倾向决定了对其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就非常注意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开展了许多运动,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高度集权式的行政体制, 使实际运行状态中的公共行政监督事实上仅限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而上级对下级的一对多的关系, 又使这种监督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随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 毕竟还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同时,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权大干法、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也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及时惩处, 一些已出台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某些现实条件下难以真正发生实效, 使得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遏制。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进程。
除了缺失对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强制执行的制度与法律外, 对公共行政主体正面的鼓励与刺激的制度也不健全。我们除了要用最低的道德底线制度来规范公共行政, 更要有制度从正面进行引导和规范。例如进行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却还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相比, 而且就以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来说, 也仅处于稍高于温饱状态的水平。而在高通货膨胀的年份, 其实际收入还要下降。所以, 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仍把公务员的工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就很容易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失去心理平衡, 挺而走险, 走上以权力为手段和换取工资以外收益的道路, 导致行政道德的失范。再比如对公共行政中表现优异的进行升迁、表扬的制度。
通过对公共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我们对公共行政人员的贪污腐化、不作为等现象, 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仅仅宣泄我们的不满和愤怒是不足取的, 更是不理智的。我们应该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 采取理性的态度, 努力探索建设公共行政道德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M].三联书店, 1956:第56页.
[2]吴啥.史学论著选集 (第2卷) [M], 人民出版社, 1986:第486页.
[3]王玉东.道德建设中的非理性文化心态及其矫治[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 1997 (3) .
[4]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第123页.
[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商务印书馆, 1961:第164页.
行政道德失范 篇2
摘要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网络也紧随其后,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人们日渐需要的重要工具。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不陌生的熟悉人,在大学校园中,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不会缺少上网的经历。但是就像常人说到的那样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不可详述的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这就是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网络道德的失范引起了大学生道德思想、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歪曲。此文预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原因分析,阐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原因;隐性教育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之大,信息之多,信息之复杂是我们有时都不可想象的。尤其对大学生来说,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内容纷繁复杂,除去有利信息以外,它还充斥着各种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机会接触和传播这些低俗的内容。在接触和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不健康发展,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给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体,他们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拥有较强自主性,从心理上排斥传统的说教命令方式,现行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在突破教育对象的心理防线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教育范围的影响广度方面也存在局限性。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全面覆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同时也能与显性教育共筑“合理构架”。因此,如何从隐形教育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逆转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积极参与分子,极度活跃分子之一,与网络接触的时间长、范围广。尤其是大学生的品性与行为正处于不断的变更时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预,进而在网络世界中产生违纪违德行为,甚至牵引到现实生活中,彻底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值得大家的重点关注。
(一)何为网络道德失范
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以善恶为道德行为评价的基本标准,进而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进行调节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它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会随着时代、阶级和文化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随着网络的兴起,道德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社会中,也逐渐渗透到网络社会中。网络成为伦理道德的载体,网络“简而言之,就是指建立在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基础上的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或互联网。”借此,网络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即网络社会。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发展,使道德教育从真实的现实社会转入到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己经成为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
然而,网络道德自主性的增强,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网络道德与现实既有道德在融合的基础上又有不可忽略的矛盾,从而引起网络世界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网络道德失范。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和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网络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和失序。”[2]就网络道德问题的内涵而言,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与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规范密不可分。就目前而言,虽然国内外制定了相关的网络道德原则和网络道德制度,但是,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而宽泛的,目前还未对各个网络参与者的上网行为做出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和限制。网络技术所造就的具有即时性、隐蔽性、虚拟性、广域性、信息无国界性和海量性等特征的新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这一环境下,人们的伦理道德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大学生作为网络
[1]的积极参与者也不可避免的在网络世界中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如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导致对网络的迷恋、网络qq聊天中隐瞒或欺骗行为、网络语言攻击、未经他人允许盗取他人账号或偷看他人隐私、抄袭他人著作等不良行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网络在改变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出现了道德责任感缺失和道德冷漠的现象。其结果便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所谓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行为程度和性质从网络失德到网络违法直至犯罪。[3]网络的便利和快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紧需工具。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同样也产生了很多的道德失范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问题。
1、网络道德信仰淡漠化
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说教、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4]道德信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和评判标准。网络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扮演和转换自己的角色、体验多样的生存状态。由于摆脱了传统权威规范和媒介信息传播模式的束缚,西方国家凭借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非主流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我国道德理想信念的信仰。2008年11月,某高校大学生严某通过笔记本电脑撰写了两篇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其后,他又拍摄、制作了自己宣读这两篇文章的视频,并将其粘贴到某论坛上。随后,严某又在武汉开通“蚂蚁复仇者” qq群,通过这些群成立“中国人民党”并自封党主席,在网上发布反动言论。最后严某因涉嫌传播反动言论罪被我国公安机关严厉制裁。大学生通过网络宣传反动言论,传播腐朽、堕落封建迷信思想或邪教言论的行为,体现了其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不坚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网络道德情感冷漠化
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和以符号性为特征,人与机器的频繁接触代替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同他人、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针对qq聊天或者游戏中隐满或欺骗行为的原因分析,62.2%的大学生仅仅是处于安全意识,显示了其对他人交往情感的冷漠。2009年7月16日,一网友在百度某贴吧中,发了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数小时之后,将近40万网民回复了该贴子,网友称其为当今网络第一神贴。从发帖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这一帖子事实上并不是为了表达发帖人的某一观点或情感。人们都在探讨为什么这样的恶搞贴子会被疯狂地转载,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上网时出现孤独、无聊和寂寞的心理。网络道德情感的冷漠化、无聊化,经常使大学生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互相谩骂,久而久之,这些不文明的道德行为就容易形成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而这种不良的上网习惯则会使群体观念越来越淡薄,也极易使其道德评价标准出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标准。道德评价标准的双重性又易导致其道德人格的多重化,这种多重人格也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
3、网络责任意识薄弱化
2004年10月,成都某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章某,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在自己的校园网个人空间建立了主页,同时将一境外淫移色情网站的网址,链接在自己的主页上,并大范围的转发给同学,使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张某因非法链接境外淫移色情网站被公安机关拘留。当代大学生利用互联网非法链接暴力、色情网站,并转发给他人的案例说明了其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匮乏。康德认为,“只有处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5]在众多信息充斥的网络社会里,当代大学生极易忘记自己对其他网民应负的道德责任。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是极端自由的,自己的各种需要可以不断获得满足,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可以免除惩罚,在网络空间中可以为所欲为。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弱化,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我国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藐视,易给他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而,我们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4、网络不文明行为泛化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暴力以及偷窥他人隐私等。据调查14.3%的大学生有意无意地查探过他人的隐私。10.2%的大学生当看到网上色情图片或网站时会选择看看里面有什么。2009年5月26円,在校大学生萧某在网上发帖称,其在知网下载了两篇硕士论文,这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论文抄袭者仅把抄袭论文的地名改了。该贴一发就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学校指出如果论文作者的抄袭行为属实,将根据国家关于学位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一案例说明了部分学生的网络学术道德的丧失。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是其网络不道德行为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学术道德就是指学术人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6]大学生是我国学术发展的后备力量。网络技术的即时性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给大学生进行学术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学术论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任意篡改他人著作中的数字信息、聘请网络枪手等等。有的学生甚至还利用互联网进行不法活动。例如网络欺诈、盗取他人财产、滥用信息技术制造和传播病毒、散步虚假和有害信息或诽谤他人等等。有的行为还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因而,我们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建设,约束大学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减少危害所带来的损失。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1、周围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虽然总体发展越来越好,但也不乏瑕疵。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情的冷漠,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并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淡化。老人倒地,看到就应扶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当今社会却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现在人们在决定扶与不扶之前都会做很久得挣扎,甚至挣扎过后决定不扶。众所周知的小悦悦事件就深刻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与道德观念的弱化。受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当今我国社会道德环境已遭到严重污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根基逐渐动摇,道德观念模糊,对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也产生怀疑。
除受现实大环境的影响以外,网络环境的复杂与混乱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当代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娱乐,网络娱乐节目、影视作品含带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生受此影响,思想开放,追求自由,就逐渐排斥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除此之外,网络言论的虚拟化、空间化、大范围的自由化,导致网络言论混乱,“畅所欲言”,长时间与网络不良言论的接触也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发生变化,甚至产生违纪违法的思想。
2、大学生本身缺乏自控力与是非判断力
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又要受到人的身心发展状况等主观内部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出现和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与其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特点直接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值经历生理发育过早,而心理发育相对落后的特殊阶段,他们生理、心理发育从不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其自身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性,致使部分大学生放纵了自身德性系统中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从而做出一些有违网络文明发展的失范行为。
理因素以外,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也存在不足。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网络不文明行为,表现出了大学生对网络上的错误和迷惑信息、诱惑信息的选择、评价能力的薄弱。网络时代是信息网络化、数字化和符号化的时代。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觀别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将被时代抛弃。因而,培养网络主体检索、选择和有效利用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成为网络参与者必备的能力。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引发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网络自律能力的欠缺。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由此可见,道德问题的出现是与道德主体的自律能力紧密相联的。道德从本质上讲,就是道德主体把外在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认同的道德责任,并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进行道德行为,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行为。网络社会他律的作用被减弱,网络社会秩序的顺利进行,强化了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就在于其对网络非道德行为的理性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
3、网络技术的不完善
在网络空间里,大学生们可以隐去姓名、年龄等个人关键信息,在网络“黑 箱”里肆意地进行虚假角色扮演。一些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学生隐秘地侵犯其他人的重要信息。网络技术滥用是网络道德失范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网络缺乏对不良言论、非法网站的监管技术,让网络世界信息混乱无序。
4、针对大学生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制度还没有统一、具体的条文规定。有 些学校建设的网络德育平台,由于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欠缺,未能充 分发挥宣传和教育功能,学校和社会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当然,除上述原因之外,学校、家庭网络价值观引导监管不力;传统道德观念宣传、强化不到位、网络道德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模糊、对道德标准认识不清,并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鉴于大学生对生硬死板的显性教育的排斥,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与特定形式之中,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的内隐性、丰富性、多样性、愉悦性、持久性等特点。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上以显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极易让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形成矛盾,从而产生激烈的对抗,让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一新形势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具体干预措施
1、以生为本,充分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呈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那么学校就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生为本,打造良好教育基础。(1)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学精神、学校传统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的总和。它是校园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文化的渗透机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对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道德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首先,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对学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校训的德育作用,就在于能促进个人价值内化,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定向,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这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前,清华大学的校训为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 “严谨治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后来又改为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些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校训正反映了清华大学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校风。高校一定要把校训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用好、用活这样一个隐性德育的法宝。
其次,健康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其核心就是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生活观、审美观。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中最为活跃、最具教育意义的因素,它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校风作为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它是一所高校的师生在共同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惯性的群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风尚,以及由此对象化了的物质和精神风貌的总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同化,潜移默化地规范、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并内化为自身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课堂教育是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言传身教、师德风范会直接使校园精神在师生中产生共鸣,一定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和价值的取向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直觉,把握校园物质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与校园物质文化建立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和价值呼应关系,进而得到一种精神满足和价值取舍,最终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校园建筑应合理布局,建筑风格应整洁大方,以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如设立富有感召力的雕塑,用建筑自身的文化来培育和强化学生道德观念、道德价值。
(3)规范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往往是普遍存在但又是经常被忽视的。一方面,要提高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隐性德育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态度、接受能力。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虽非常完善,但管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视了制度的可行性,忽视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的公正性。在学校内部,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因素,包括教育者的品德、民主公正意识,是决定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提高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2、合理安排各科课程,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
各科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情感气质、师生关系、仪表外貌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言语的感化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呈示这些德育资源,并努力创造和挖掘各种潜在的德育资源。道德教育资源在它未被学生意识到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并没有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在对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科的历史、现实角度出发,让德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并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教学、实训和科研中去。
3、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
当今信息平台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兴的网络空间、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能够承载各类信息的活动方式和物质实体。各种信息平台不仅能以隐蔽的方式传播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社会规范,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它覆盖面广,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影响到每一个大学生。尤其是新兴的网络空间和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因其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伴侣”。因此,必须加强各类信息载体建设,以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信息载体的建设,如精心选择、订购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报纸和杂志,经常利用校内外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活动的特点,加强新兴信息载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篇3
调查显示,18~24岁的年轻人上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学历构成中,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到近半数。由此可见,广大青年学生是“网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坚力量”,其网络道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全球性、匿名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空间,为人们自由地获取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巨大平台,但也带来了滥用自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为“网众”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道德观念上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这集中体现在:
传统道德观受到冲击,发生扭曲和嬗变。主流道德的形成是统治阶级意志在道德体系上的集中反映,具有一元性的特征。网络是跨文化传播,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封锁被冲破,不同社会制度下的道德观交织、碰撞,呈多元化的态势。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这一特性,网络在意识形态争夺战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辨别力较弱,加上特有的好奇心,容易被诱导。面对网络五花八门甚至完全相悖的道德观念,他们的传统道德观容易发生扭曲和嬗变,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观呈现多元化价值标准,甚至还会对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
道德感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充当着多种角色,与他们的身份、地位、职责相联系的一系列行为称之为“身份角色”。①在现实生活中,个人“身份角色”常常是公开的、真实的,并受到他人、社会舆论、法规等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较强。而网络构成了一个可以任意扮演角色的虚拟社会,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隐匿而松散,迥异于现实生活。这时道德法律已起不到直接的作用,很难对网络主体的行为加以确认和监督,促使其道德感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
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相对单纯、单调,易被五光十色的网络社会吸引。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理不成熟,道德意志力不强、自控力弱,在泥沙混杂的网络社会生活中很难固守良知、把握方向,所以易受到不良影响。久而久之,还会把这种道德感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错误做法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道德冷漠。
沉溺网络社会,现实人际关系淡漠。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它的虚拟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间接性的特点。在这种“人机对话”中,交流大多符号化,长久沉溺于网络会影响大学生现实社会中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而现实人际交往中受挫又会使得他们更加转向网络寻求安慰和理解,减少现实人际交往,走向自我封闭。同时,社会变迁的加剧、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使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步入和适应社会方面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和困难,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平衡心理的空间,成为其重要的“减压阀”和“麻醉剂”。在网上得到情感认同与满足后,更多的大学生开始逐渐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并进一步发展到对现实的厌倦和冷漠,从而阻碍了其社会化进程,被“容器”化。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这些负面影响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像流感一样在网上呈蔓延之势,具体来说主要有:
查阅和传播不良信息。不良信息主要指以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为内容的黄色信息,它一旦在社会上泛滥会严重败坏社会道德风气。网络因其开放、自由等特点,不良信息更易滋生和泛滥,从而造成对网络环境的污染,进而毒害社会。
查阅和传播不良信息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贵州民族学院大学生新闻社一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显示,仅有56.9%的学生表示不浏览黄色网站或网页,而34.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②有些学生热衷于传播网上不良信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制造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的案犯——云南大学在校生马加爵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案发后发现在其电脑里下载有大量色情凶杀影片,不良信息的影响可见一斑。
任性发表言论,舆论导向偏失。网络形成舆论的主要区域是网上论坛、BBS、博客、新闻跟帖,它们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言论的“自由市场”、意见平台,具有形成迅速、不易掌控的特点。
大学生思想活跃,是网上论坛、BBS上的活跃分子,也是网络舆论的主体,网上言论大胆、尖锐甚至偏激,容易造成舆论导向偏失。如:中美撞机后,许多网络论坛上都出现了学生言辞激烈的反美言论;“9·11”事件发生后,学生在网上拍手称快,出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评论。这些明显存在偏差的评论一经发表,即被别有用心的美国媒体报道,借机破坏中美关系。
侵权现象严重。侵权既是法律问题,又是道德失范的表现。大学生网上侵权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侵犯知识产权和名誉权。
剽窃他人网上成果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大学里较为普遍,主要体现为抄袭网上文章用于交作业甚至作为毕业论文。合肥工业大学曾组织学生对“如何根据校园实际体现和谐校园和校园爱国主义行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统计调查报告时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网上随意抄袭论文用于“应付差事”,甚至有很多同学共同抄袭一两篇“经典”论文。③
侵犯名誉权是另一种常见的侵权现象。一些学生在网上对他人进行诽谤、诋毁和谩骂,对当事人名誉造成恶劣影响,对网络自由的滥用,已涉及侵权的领域。调查显示,30%的学生曾经在网上对别人进行过恶意攻击,受到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0%。④
除此之外,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还有推崇黑客行为和网上不文明行为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网络的负面影响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有自己的类型和特点,其危害不容小觑,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已成为现实迫切的要求。
注释:
①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②《贵州日报》:《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喜忧参半》,2004-01-30。
③④檀江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道德建设》,[EB/OL].(2004-11-08)[2006-12-30]http://moral.tsinghua.edu.cn:8080/newsdetail.jsp?news_id=318.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行政道德失范 篇4
行政道德失范是指行政权力异化, 指本来是国家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行使行政权力, 但是发展的结果却变成了异己的力量, 超出了政府的控制, 行政权力变成行政主体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综观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领域和现实中发生的案例, 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大体可以分为权力寻租型、公贿型、贪污腐化型、卖官鬻爵型、渎职型、官商型等几类。不过无论哪种类型的行政道德失范, 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就是行政主体放弃或违背了行政权力的公共性, 进行非公共的活动, 为自己谋取私利, 最终导致行政腐败。它的危害极大, 致使行政效率低下, 政策执行走样, 行政目标难以实现。长此以往, 公众势必会对政府失去信任和信心, 严重者会引发社会动荡。
一、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
行政道德失范, 从本质上讲, 它是权力异化的表现。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它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 是为公众谋利益, 然而行政权力在被行使的过程中却被公务员滥用、私用等。这种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方面的失范
一些公务员在执行国家政策时利用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经商以及隐匿个人财产等等。
(二) 政治方面的失范
一些公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种资源进行权钱交易, 官商勾结;还有一些公务员身有官职却不为官事儿, 对老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 而只用于钻研升官之道;也有的就是办事邋遢、没有责任心、对公务敷衍了事等。
(三) 违反社会公德的失范
有些公务员为了自己的私利, 借公职之为自己谋私利, 比如假借公务之需为自己配备豪华轿车, 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开方便之门等等。这些行政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在社会上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不仅让公众对政府的廉政形象失去信心, 而对政府组织自身事业的正义性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这会使行政组织办事效率低下, 最终使行政组织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我们有必要分析行政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仔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并对此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以达到克服或减少这些失范现象的出现。
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 学界的观点不一, 本文仅作简单归纳:
(一) 行政体制自身的问题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其体制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 诸如政企不分, 政府职能泛化;机构叠床驾屋, 编制缺少立法;用人制度不公开, 人浮于事, 因人设事, 人满为患;行政权力过分集中, 行政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管理目标不明确, 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无“程序”, 行政监督无“法”无“章”等等。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这种转变必然要求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在我国, 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 改革不配套, 政策不完善, 在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背景下, 社会管理机制出现了大量的制度性、政府性空间。这样就使得一些组织和个人得以钻改革的空子, 为行政权力设租, 进行“权力寻租”活动, 导致行政腐败。这是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最常见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
(二) 对行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国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工资收入却还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相比, 而且就以我国目前的物价水平来说, 也仅处于稍高于温饱状态的水平。而在高通货膨胀的年份, 其实际收入还要下降。虽说是:“革命党嘛, 只要有饭吃就行, 以不饿死人为原则。”1但追求比吃饱和穿暖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毕竟是和平时期每个人的客观需要,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所以, 随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仍把公务员的工资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就很容易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失去心理平衡, 走上以权力为手段和换取工资以外收益的道路, 导致行政道德的失范。
(三) 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人一旦有了权力, 就滥用权力, 使用权力直到尽头。”3权力的这种无限扩张的倾向决定了对其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就非常注意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随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 毕竟还存在着许多“真空”地带。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遏制, 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道德失范的进程。
三、浅析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
行政腐败和行政道德失范, 是人类社会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恒久的话题, 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急剧变革的时期, 各种社会问题, 包括行政腐败和行政道德失范现象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对此, 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还要对之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治理。
(一)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在论及制度的优劣性问题时,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4因此, 治理行政腐败与行政道德失范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规范政府的行为。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宏观调控, 对市场进行监督和制约, 克服市场天然存在的一些“固疾”如盲目性、无政府性、无计划性、非公平竞争及行业垄断等, 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首先就是转变政府的职能, 使之从经济政府转向秩序政府。政府不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社会秩序, 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其次是要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 即承认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切实把政府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克服过去那种党政不分, 政企不分、政法不分、政商不分、政社不分的状态, 使政府在它应该发挥作用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此, 才能规范政府的行为, 减少“权力真空”, 杜绝漏洞, 从根本上、制度上防止行政腐败的发生。
(二)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依法行政、以法治德
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如美国、英国、瑞土、新加坡、香港等都将行政道德法律化, 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来维护行政道德的纯洁性,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其中的一些做法, 结合我国当前行政腐败和行政道德失范的现实, 有针对性地制定《行政道德法》, 以法为教, 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目前, 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主要限于各级人大、纪委、政协等, 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 加强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建立起多层次, 多方面的监督体系, 多管齐下, 才能及早发现并制止权力滥用现象。另外, 还要严肃党纪、政纪和法治, 依法严惩一切行政腐败行为, 使监督收到实效, 保证《行政道德法》切实得到维护。
(三) 对行政主体进行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
虽然, 腐败是由贫而不是由贪引起的, 我们也并不赞成“高薪养廉”说,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给予行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 将其工资收入提高到社会中等偏高的水平并与通货膨胀率挂钩还是应该的。我们要想遏制行政腐败和行政道德失范现象, 使行政主体不以权谋私, 就要求行政主体除工资收入和法定奖金外, 不能再有其他的收入, 而这种要求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高收入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实际上很难做到。即使我们依靠其他手段能维持行政主体的廉洁, 但低收入也难以把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行政部门来。而那些虽然廉洁但低素质的公务员同样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也是不受人民的欢迎。所以, 加强对行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 也是解决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 提高公务员自身的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 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公务员自身的素质才是解决行政腐败的根本。因为我们知道, 不管是行政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也好, 还是进行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 都只是解决了不能贪, 不敢贪、不需要贪的问题, 都是从外部、他律的角度解决问题的, 而只有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行政主体自身的素质, 才能真正解决“不想贪”的问题, 才是从根源上杜绝行政失范的问题。
综上所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道德建设的核心, 是加
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深入到人的内心, 才能使行政主体经受住各种考验, 在任何利诱和挑战面前都不丧失理性、人格, 维护行政道德的纯洁性, 也才能从根源上彻底消除行政腐败和行政道德失范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磊.试析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1)
[2]赵永涛, 袁桂平.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甘肃农业, 2006, (04)
[3]张雷.人户分离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以普兰店市为例[J].辽宁警专学报, 2006, (06)
[4]王存文.新时期要坚决有效地惩治腐败[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1, (01)
[5]白钢.行政道德的失范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 1999, (01)
[1]《毛泽东选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第4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82页
[3]《论法的精神》 (上) ,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第164页
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 篇5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营销领域出现了大量道德失范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企业信用退化,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文章从我国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入手,通过从一般视角和博弈视角两个方面对企业道德失范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营销 营销道德 道德失范
一、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状
1.营销调研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调研人员对委托者的不道德行为,比如泄露业务秘密,不保证调研工作的质量,有意隐瞒信息,窜改数据;第二,调研人员对受访者的不道德行为,比如不尊重受访者的尊严和权利,未经许可强行进行调研,未能替受访者的身份进行保密;第三,委托者对调研人员的不道德行为,比如,委托者违背合约不支付调研费。
2.产品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产品没有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提供的实际利益较少;第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未向消费者披露与产品相关的价值、功能、用途或安全;第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第四,浪费资源;第五,产品包装的不道德行为,产品包装不能提供真实信息,存在过分包装、过度包装、环境污染等问题。
3.价格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为追求利润而变相涨价或漫天要价,侵害消费者利益;第二,为削弱或伤害竞争者而实行差异性的歧视价格;第三,为掠夺消费者及打击竞争者而实行垄断价格,实行超额加成;第四,利用消费者对价格信息的缺乏而不披露真实价格,欺骗及诱惑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4.渠道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违背中间商只能销售非竞争性企业产品的规定,中间商出于自身的利益经营畅销商品;第二,违背中间商货到付款给生产商和反馈库存需求的规定,拖欠或延付货款;第三,零售商避开合法的生产商和批发商,从非法渠道进货,损害了生产商、批发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第四,生产商凭借其自身的产品优势或经营性垄断地位,对中间商的销售活动施加种种干预。
5.促销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滥用标志;第二,销售人员通过操作或强迫手段向顾客推销伪劣、滞销产品;第三,制作夸大产品功能效用的广告。的“藏秘排油”、“胡师傅锅王”,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工商机关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6.18万件,其中虚假广告案件就有1.66万件。 第四,商业贿赂行为。从表面上看,贿赂似乎给个人或企业带来了好处,但它会损害个人或组织的长远利益及根本利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腐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央纪委、监察部反商业贿赂的材料显示:8月至月,全国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3376件,涉案金额37.66亿元。
6.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不道德行为
存在问题的企业,由于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遵守国家的劳动法,不经员工同意,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工作量或提高劳动强度,而对员工多付出的劳动不支付任何报酬。员工的工作环境普遍较差,甚至工作条件达不到最低安全卫生标准。企业对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较淡漠,缺少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职业病和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一些小企业没能按照国家的要求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使得受伤的职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二、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一般原因分析
1.外部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本身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求利具有合理性,但也有市场失灵现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容易导致资本主义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出现;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诱一些人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在市场交换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强化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主体地位,导致企业把个体利益无限放大,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掠取黑色利润。
(2)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给企业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等等,但法律法规政策存在一些空白或模糊之处,原则性条款较多,操作起来弹性较大,一些新的法律也尚未出台,使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从事违法的市场营销活动。
(3)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是市场交易活动中失信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社会信用的缺失破坏了市场秩序,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企业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尚未建立,致使企业营销道德缺失行为并不造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不会对企业在市场上后续的交易行为产生直接负面影响,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失去了信用制度的监督与约束,营销的不道德行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不存在法律之外的风险,不足以让企业经营者以此为鉴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2.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经营理念的偏误。企业营销道德的缺失,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惟一的目标和经营思想的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急功近利,不惜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不惜承担违背道德和法律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势必陷入“囚徒困境”,最终反而无法实现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
(2)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规范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诚信、合法经营,正当求利。反之,则会把企业引向另一个极端。在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么是尚未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要么是把不道德的观念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一些企业宣扬惟利是图的经营哲学,只要能赚钱,便不择手段,对企业员工观念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3)企业领导者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领导者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会融入企业的各项决策中,决定企业行为是否符合或违背道德准则如果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损害社会与消费者利益,营销决策必然会偏离道德的轨迹。同时,企业领导者对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其下属和广大员工的价值行为取向,企业领导者对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默许必然会纵容这些行为的蔓延和变本加厉。
(4)企业员工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匮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前提是个人对道德文化的认知。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低,其道德认知程度也就比较低,这样,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很难形成自律,科学技术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科学技术,道德文化认知程度的提高就失去了依托。因此,文化知识水平是影响道德认知程度的最重要的相关因素。而我们的某些营销人员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却相当欠缺,从而影响了自己在营销实践中的道德判断。
3.消费者自身原因分析
(1)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目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超量超前的挥霍性、奢侈性、炫耀性、攀比性和盲目消费呈蔓延加剧之势。人们最流行的是按照广告来娱乐、行动和消费,消费品永无止境地刺激人们的欲望。为追求“时尚”、“新潮”频繁地更新换代,使大量物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在还可使用时就被闲置或抛弃;轿车追求大排量、豪华型;书籍也加以豪华包装,甚至制作成“金书”等等。所有这些,不仅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消蚀了人们宝贵的节俭精神,导致精神贫乏空虚、追求享乐型的利己主义。
(2)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些消费者对于交易过程中应当谨慎的问题,疏忽大意,结果上当受骗,追悔莫及;还有些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权,对一些侵权行为不了了之,很大程度上姑息纵容了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等等,这都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致。在西方国家,由于企业损害消费者权益而引起的制裁,往往导致被告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
三、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博弈分析
1.期望差异对营销道德的影响
关系营销理论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营销相关利益主体分为十大类:供应商、分销商、顾客、员工、财务公司、政府、同盟者、竞争者、媒体、一般大众。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市场活动,从总体上看,又可将之分为三大集团:生产商集团、中间商集团、消费者集团,每个利益相关者属于不同集团。市场中的交易通常包括两个层次,即生产者与中间商、中间商与消费者的交易,或生产商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在交易时,每一方都有不同期望,比如,消费者在购物时期望受到销售人员公平的对待,价格合理,获得广告上所宣传的产品等;营销者则希望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等;零售商期望提供多样的产品;而批发商可能会主打一两个生产商品牌,从而获得最大数额的回扣。由于期望的差异,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顾客利益与社会利益常常发生冲突。
2.信息不对称对营销道德的影响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即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则拥有较少的、不完全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如股东和企业经营者、保险公司和投保人、银行和贷款人,以及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均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信息不对称常出现于交易双方之间,并且不对称程度因交易双方地位及实力的不同而有差异。交易中双方信息地位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它们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量。生产商处于价值链上游,其信息优势在于十分熟悉产品的生产成本、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质量水平等,而不足之处在于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把握不准。中间商上接生产商,下邻消费者,对上可以获得生产者的大致成本;对下可以推断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劣势在于信息的精确度不高,可能做出错误判断。消费者对自己的收入、偏好料了如指掌,但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缺乏了解。市场中的交易活动可视为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三方的两两博弈,而信息对于博弈方在博弈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篇6
关键词:企业 营销 道德失范 成因
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事件、三鹿事件、广药事件等产品安全事件被新闻媒体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企业营销道德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期GSK(葛兰素史克)事件的不断发酵,更是将企业营销道德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些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企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已成为处于转轨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利益以及企业自身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呼吁。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营销道德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尽管理论界对于营销道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从林林总总的解释中,总体我们可以归纳出:营销道德是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在各种社会力量的舆论监督和影响下,通过对自身营销行为的自律,约束和规范而形成的企业营销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要求企业在获取利润的过程中,不能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同时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和满意。对企业而言,重视营销道德能为其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能够帮助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实现双赢。
2.营销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企业营销道德的缺失表现在很多方面,下面就以4P为分类下原则,谈谈营销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①产品(Product)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在产品领域的问题极为严重,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最为直接。产品缺乏应有的质量和标准,违规添加对人体有危害的添加剂,比如之前的“毒胶囊”,“三鹿事件”都是产品策略失范的典型。这种只顾企业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企业必然将走向灭亡。其他产品策略中失范行为还包括:产品包装信息的不真实,缺斤少两,修改出厂日期,产品成分不明,故意夸大产品的功能,过度包装等。
②价格(Price)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营销过程中,价格因素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海南天价海鲜”,“郑州天价理发”以及年年中秋时节都会粉墨登场的“天价月饼”每每都刺激着国人的神经。还有与性命攸关的“天价药”更是让医患关系跌至冰点。价格策略中出现的失范行为包括:为追求利润而变相涨价或漫天要价的掠夺性价格行为;为削弱或伤害竞争者而实行差异性的价格歧视行为;为掠夺消费者及打击竞争者而实行的价格垄断行为;为迷惑消费者而不披露真实价格,欺骗及诱惑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欺诈行为。这些市场上较为突出的价格策略的失范行为,不仅损伤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企业的信誉,更造成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③渠道(Place)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渠道系统,是由执行者把一个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所有活动或功能的一套机构组成的。这套机构的成员包括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等。整个产销渠道中每个环节都有示范的行为存在,主要体现在:中间商违背行业规定经营商品;中间商拖欠或延付货款;零售商从非法渠道进货;生产商进行经营性垄断地位,对干预屮间商的销售活动。
④促销(Promotion)策略中的失范行为
促销本来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些企业在促销中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不择手段,只顾眼前利益,无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主要表现在: 滥用标志;强行推销伪劣、滞销产品;夸大产品功能;商业贿赂行为。
3.营销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从现有的资料和调研情况来看,营销道德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下面笔者就抛离消费者因素不谈,仅从从内、外因这两个方面分别来进行分析。
第一,企业营销道德的缺失。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将利润域大化作为企业惟一的目标和经营思想的结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企业急功近利,不惜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不惜承担违背道德和法律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在企业潜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它对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宣扬惟利是图的经营理念,只要能赚钱,便不择手段,这种理念对企业员工的营销道德滑坡产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企业领导者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领导者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会融入企业的各项决策中,决定企业行为是否符合或违背道德准则。如果,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损害社会与消费者利益,营销决策必然会偏离道德的轨迹。企业领导者对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默许必然会纵容这些行为的蔓延和变本加厉。第四,企业员工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匮乏。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深刻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高低。员工的道德认知程度比较低,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很难形成自律,从而影响了营销过程中的判断,就容易出现了违法或者违反营销道德的行为。
②外因分析
第一,市场本身效应,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求利具有合理性,求利本身在道德评价上并无好坏之分。但是在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得到强化,容易导致企业把个体利益无限放大,唯利是图,从而导致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去获取利益。第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不少企业游走于边缘,谋取暴利。尽管,我国出台了如《广告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过健全,已经实施的法律法规政策存在一些空白或模糊之处,原则性条款较多,操作起来弹性较大,使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从事违法违规营销活动。第三,信用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企业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尚未建立,致使企业营销道德缺失行为并不造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不会对企业在市场上后续的交易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五,地方主义保护严重。中小企业是各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权钱交易,对当地企业的一些非法和不道德的营销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些中小企业在地方注意的保护下,会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参考文献:
[1]張淑君.论市场营销道德的四点表现[M].北京:边疆经济与文化出版社,2004.
[2]付晓丹.中国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分析[J].经济评论,2007(9).
[3]王阳. 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 [J]. 商业时代, 2008,6.
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因由初探 篇7
记者职业道德失范既有内在因素的制约, 也有外在环境的影响, 既有新闻记者的主观原因, 也有监督制度的缺陷等客观因素。
(一) 社会政治的制约
政治永远是一个主导新闻的很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阶级都对自己的大众媒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闻工作者的把关行为必然要受到所处社会政治体制的制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不断修正方向、不断完善经济与社会政治体制的过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始终处于不断改革开放之中, 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刻变革, 这种变革的突出表现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变革快慢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一方面促进发展与改革, 一方面滋生经济与社会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与不相适应。身为党和国家喉舌的新闻记者, 决定着社会舆论的导向、社会秩序的稳乱、经济建设的局势、体制改革的成败, 理应为党和国家服务, 成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但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种种状况的影响与制约, 甚至面对一些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失去判断或被动认同。再加上某些记者对体制改革关注程度不够, 学习与领会不多, 政治立场不坚定, 大是大非把握不准, 也容易造成一些新闻报道失真失实, 甚至与体制改革的方向相悖、党和国家的精神相悖。这方面的例子不少, 教训也很多, 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 很多新闻媒体和记者成了“四人帮”妄图巅覆政权、祸害国家的帮凶。再如八九年暴乱期间, 很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二) 经济利益的驱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必然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建设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人们的追求也转变到经济利益上来。一方面, 新闻事业本身受到改革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 新闻界重新认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 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其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 受众成为新闻记者的衣食父母, 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成为衡量新闻媒体成败的标志。在这样的竞争中, 出于利益的驱动, 记者选择新闻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 而忽略了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 新闻记者受到改革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多种经济方式长期并存, 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加之分配制度也并不完全合理,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 新闻业界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一些新闻记者面对巨大物质利益的诱惑, 忘记了承担的社会职能、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利用各种媒介资源, 通过各种传播手段, 或堂而皇之地为媒体自身和小部门、小集体谋取“正当利益”, 或铤而走险变相地谋取非正当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
(三) 人员素质的弱化
人的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得失。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政治国家, 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政策、展现成就、讴歌典型、表达呼声、推动建设等多种社会义务和责任, 这些都更加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记者队伍, 推动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改革的进程。着眼当前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的现状, 往往令人堪忧, 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新闻记者的能力素质难以承担起党和国家对新闻媒体的重托, 难以完成社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难以使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甚至成为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当前新闻记者能力素质弱化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闻事业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各种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使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数日益剧增, 由于新闻记者培训机构少造成的供需矛盾相对突出, 一些单位往往降低门槛招人用人, 甚至招用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员, 这些非专业新闻记者不但专业知识匮乏、能力素质低下, 更谈不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另一方面, 很多新闻单位存在着对新闻记者重使用、轻培训, 重管理、轻教育的情况, 使得原来一些能力素质较强的新闻记者, 也由于没有学习培训机会, 再加上没有抓紧个人自学, 能力素质不进而退。
(四) 法规制度的缺陷
社会约束历来分为道德与法律两种, 因此新闻记者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层面来考虑, 更要上升到法规制度约束的高度。我国各级新闻管理部门也做出了不懈努力, 先后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了对新闻行业和记者的管理与监督。但从与西方先进国家对比来看, 一方面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对新闻行业各个方面、各项工作, 没有达到全过程、全方位规范, 对新闻记者各个方面、各种行为没有达到多环节、多层次管理, 另外各种监督机制和制度也不健全。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改革进程加快, 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存在着跟不上社会和新闻行业发展脚步的情况, 致使众多规章制度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不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再者, 由于我国没有对新闻立法, 新闻行业规章制度往往表现为不统一、不规范, 不同级别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也存在不一样的情况, 从而造成政出多门、无所适从, 其他一些由各单位制订的规章制度更是存在很大差异, 给新闻记者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形成的人员流动带来行为与工作规范上的麻烦。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8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重建 篇9
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网络道德, 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网络行为, 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1. 脆弱诚信面临挑战
大三女生陈易于2005年在网络上发出“卖身救母”信, 很快成为关注的焦点, 之后她收到国内外10万余元的捐款。与此同时, 网上出现指责陈易欺骗、隐瞒诸多实际情况等的质疑。媒体和网友对此事进行调查, 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和持续的争执以陈易母亲的过世戛然而止。一个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网络慈善事件, 最终以哭泣和声讨告终。如果陈易最初无保留, 出现问题能正视, 这将是网络诚信慈善的又一辉煌事件。
此网络事件打破了“人无信不利”“言必行, 行必果”的信条, 网络诚信危机受到挑战。
2.网络犯罪触目惊心
2006年震惊全国的“熊猫烧香”病毒在短短两个月内使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 而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均是20岁。在中国最大色情网站“九九情色论坛”的9名涉案人员中, 8人均为20岁的年轻人, 其中一人仅19岁。
外界网络的开放、隐蔽和匿名, 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自律性差、责任意识淡薄, 使青少年的网络犯罪行为经常发生, 已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言行随意不负责任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一些青少年为了提高个人网上空间点击率, 借地震之机在网上制造、传播谣言;5月21日上午网络流传的一个视频更让国人愤怒, 视频中的女孩对灾区人民和四川地震进行长达4分40秒的辱骂, 只因19日至21日期间不能玩劲舞团游戏。我们疾呼:网络的意义何在?网络的价值如何体现?
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 问题在哪?笔者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和社会入手, 分析此现象的根源。
1. 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 具有逆反心理、爱冲动、缺乏意志力、敢于尝试新事物, 当他们面对充满诱惑和神秘的网络时, 极易被网络的不良信息迷惑, 产生道德认识偏差, 认同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唯利是图等一些消极价值观。
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 不关心孩子上网做什么, 孩子一旦成瘾, 脱瘾比登天还难;有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 生活上溺爱, 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 即使孩子很努力, 也达不到父母的标准, 导致压力大, 学习没动力, 用网络来减压;有些父母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但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缺乏沟通交流, 孩子无法倾诉, 在网上寻找倾听者;有些父母对网络有偏见, 常用专治、粗暴、武断的方式对待子女上网, 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家庭关系不和谐或结构不完整, 孩子为逃避现实, 到虚拟世界中寻找精神依托, 通过网络来发泄负面情绪。
3. 社会环境因素
(1) 网络管理不严
一些大型的合法商业网站和门户网站, 都有网络交友、色情笑话、性爱新闻、网络游戏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 虽有网络管理组织、行政管理组织进行管理, 但作用微乎其微, 无法根除负面信息。
(2) 法律规范不健全、法律效力没力度
在“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姜岩案中, 许多网友对男主角做出了过激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案件的判决能对案中人产生拘束力, 却无法制裁和阻止大量网民的违法行为。也许网友理性的观点、舆论的重压能促成当事人反思其行为, 使事件朝良性发展, 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进行评论和实施行为。如果超越法律界限, 甚至越界, 则成为“网络暴力”。在现实社会中要守法, 在网络社会中仍然要按照法律办事。
(3) 学校忽视网络教育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网络, 大多学校的相关教育与网络的发展脱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 但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 只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 不与当下时事相结合,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
网络的无边无界, 把校园的“围墙”变得单薄易碎, 让家庭教育变得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网络逐步走上正轨。
1.发挥青少年自身作用
(1) 发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成人的个人观念勿强加给青少年, 要把管教变交流, 把强硬变换位思考, 充分发挥青少年自身的主动性, 在实践中体验, 逐渐学会道德判断、评价及选择, 让道德教育的内容慢慢内化为青少年自身的品质。
(2) 引导青少年认清自我、摆正心态
在虚拟网络中, 青少年的愿望和想法能得到满足和实现, 就逐渐忽视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淡化了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 易形成利己主义。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观念, 清醒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 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道德自律能力
2001年11月22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了“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 这些要求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通过对这些规范的学习, 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是一个有规则的、受约束的“自由世界”, 不能恣意妄为, 应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培养青少年的辨别能力, 当他们面对网上的垃圾信息, 如暴力和色情时, 能明是非、懂善恶, 积极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培养青少年“慎独”精神,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守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念, 自觉地按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行事, 将虚拟网络的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感, 形成坚定的道德自律精神。
2.发挥家庭的作用
首先, 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 和谐的家庭氛围, 会给青少年带来温馨和快乐, 而不会依赖网络躲避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不会依赖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营造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情景, 家长了解了孩子的需要和兴趣, 指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娱乐。其次, 网络对于家长来说是陌生、新鲜的事物, 为了使孩子能健康上网, 家长应了解网络知识, 同孩子共同学习, 在网络中重视言传身教, 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
3. 发挥教师的作用
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教师对青少年说教时, 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端正积极的工作态度, 使学生懂得, 要在网络社会更好地生存, 除掌握网络知识外, 还须遵守网络道德, 使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平衡发展。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对虚拟社会有正确的认识, 引导学生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而利用网络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4. 发挥学校的作用
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对负面案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防范和鉴别能力。在开设的法律课和政治课中应加入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网络道德知识, 提高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尽管网络中有法律接触不到的地方, 但如果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 具有辨别力、抗诱惑能力, 对网络道德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
5. 发挥社会的作用
(1) 创建绿色网吧和丰富多彩的绿色网站
将网吧建设为社会性网吧和绿色网吧, 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社会性网吧, 只能进入绿色网吧。绿色网吧通过设置防火墙隔离网络不良信息, 禁止学生打网络游戏、聊天、下载不良信息。上网有时间限制, 到时间后有工作人员提醒学生离开网吧。在网络上, 除了建设学校的网站、教育系统的网站、青少年团组织的网站外, 还需要建设符合青少年特点和兴趣、适合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特点、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网站, 满足青少年娱乐和获取大量信息的需求。
(2) 加强网络管理, 完善网络立法
成立网络监控中心, 堵截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有害信息, 从源头遏止。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经验, 加快立法的步伐, 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 与此同时, 更要依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 又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 发挥社会舆论力量推动网络文明发展
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当一个网络事件发生后, 社会媒体迅速介入,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断予以报道, 给青少年呈现鲜活、发人深思的案例, 如此贴切青少年生活的反面教材能发人深思、让人铭记。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因及对策 篇10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成因
0 引言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 一个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以及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会计行业如果没有职业道德就会存在信誉危机, 也就没有前途和发展可言。
1 现实状况
中国会计学会曾对1200名会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学术界进行积极的反思和学术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结论为:一是会计人员道德败坏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 在不同的年龄层次表现出不同特点。二是处在不同环境的人员, 职业道德缺陷失范的程度不一。三是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会计人员在依法办事和客观公正方面有着严重缺陷和缺失, 会计监督有名无实难以奏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如下:
1.1 大多数会计人员主观意识上并无违反职业道德的动机
例如, 对于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动机, 中国会计学会的调查结果如表1。
1.2 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沦丧、主动违法犯罪
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 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 监守自盗,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 但也的确反映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会计队伍中确有一些人职业道德论丧, 走上犯罪的道路。
1.3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陷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缺欠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中, 具体表现: (1)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 追求私利, 监守自盗, 以身试法, 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2) 现实中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专业技术能力较差, 职业胜任能力明显不够。 (3)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 不熟悉法规, 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了。 (4)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但有些会计人员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 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1.4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质量意识淡薄, 作假现象严重, 在证据欠充分的情况下, 随意出具审计报告, 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 不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2) 有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准不高, 执业意识淡薄, 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有意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 保守商业秘密的意识差。 (3) 有些注册会计师承揽不能胜任的业务, 无视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忽视专业胜任能力。 (4) 执业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依赖性, 执业不规范, 职业道德约束力不强, 不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从业者自身
一些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较低, 责任心不强, 工作中墨守陈规, 不求上进, 缺乏进取精神, 不能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 影响了财务水平和经济效益。还有些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爱岗敬业和精益求精精神, 工作中不能够廉洁自律, 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地办理经济事务, 为了自身的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甚至一些会计人员, 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2 单位内部
2.2.1 从业环境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 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 若坚持职业道德, 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 因而有些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地做假账。所以, 要恪守职业道德, 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 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 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2.2.2 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 是出于主观故意, 主动而为, 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 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 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学校教育片面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 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 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 大多只是走走形式, 但实际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2.2.3 单位负责人
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个体利益或局部利益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直接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改写会计报表虚增利润隐瞒亏损从而达到粉饰政绩的目的。会计人员如果坚持原则予以抵制, 很可能被撤职调离岗位等打击报复, 因此难以违抗领导意图从而违心办理违法会计事项出具虚假会计报告。
2.3 单位外部
在下岗失业和违反原则作假账的两难选择中, 有的会计人员会选择按单位负责人意见作假账, 虽是保全了自身的利益, 却又陷入了职业道德之失范。
2.3.1 政府监督不力
政府监督不力,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 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 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2.3.2 会计制度不健全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会计制度法规还不够完善, 许多会计为在法规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有些规定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者责任主体过多, 发生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委的现象, 造成无法追究责任, 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2.3.3 职业道德建设滞后
我国尚没有针对会计人员制定出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都是散见于《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规中。仅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原则性的指导, 无法具体指导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 而且有些职业道德规范相当部分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却未作变更。加上没有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来保障和落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2.3.4 社会监管体系不健全
在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 在监管组织的建立方面, 分两步走, 先在中国会计学会下组建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之后,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这一步相对容易做到。待条件成熟后, 可以单独组建中国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来说, 负责全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管, 它的权威性较高。
3 健全对策
3.1 加强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 强化依法办事的工作理念。由于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各种人, 会计工作必须以法律法规为指导, 以会计处理为载体, 严格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法规制度,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加强依法办事的工作理念;其次, 加强技能培训和业务学习;再次, 为确保财务处理的正确性, 必须学习掌握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会计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学习;最后, 加强理论学习, 为做好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会计人员要学好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2 加强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 切实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 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 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 我国的法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它在制度建设方面, 与整个改革开放现代化要求相比, 还有不少差距,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
3.3 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造假成本对造假者不仅让其承担名誉损失成本, 还要让其承担物质成本具体而言, 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 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 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 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 将会受到法律制裁。一是对于恶造假者, 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 甚至刑事责任,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 出现做假账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3.4 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 改善会计的内部运行环境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 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确的条款加以修改, 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 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 起到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的目的。要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未涉及的情况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信者的处罚力度, 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利益, 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二是管理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 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
3.5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渠道,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积极发挥舆论宣传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 紧紧抓住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形式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加大宣传力度, 倡导诚信, 弘扬职业道德正气,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通过剖析案例等宣传, 是大家充分认识到丧失会计职业的道德给会计职业和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激发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热情和理念。会计工作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应及时对优秀会计人员进行表彰, 除进行物质奖励外, 还应当加强舆论宣传, 从而达到激励先进, 营造良好的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
3.6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世, 信以待人, 毋忘立信, 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 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 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若干对策, 但也只是从理论方面提出建议, 后续研究还应更加深入和具体。
参考文献
[1]陈淑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J].辽宁经济, 2006 (, 2) .
[2]张维秀.方飞虎.略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十个举措[J].绿色财会, 2007 (, 2) .
[3]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辽宁教育会计通讯, 2000 (8-9) .
[4]韩传模等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5]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6]李洪会.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监督[J].经济师, 2004, 11.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1)01-0138-03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09年12月30日在北京发布的《第二十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8%。这一数据表明,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大军的主体。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青少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等特征也极大地助长了青少年的侥幸和放纵心理,表现出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研究相应对策,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道德和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危害
失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他认为,当社会被突然发生的严重危机或者有益的变化打乱时,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社会道德意识等就会产生混乱或者被削弱,社会的准则崩溃,社会整合被破坏,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急剧下降或者消失,加之个人欲望的膨胀,这时个人的需要和行为就失去控制而产生失范状态。所谓道德失范,是指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而网络道德失范则是指由于受网络的负面影响,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行为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种种违背日常道德规范的行为表现。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1.沉迷网络,迷失自我,不能自拔。大量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痴迷于网络游戏,忘记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交流,上网成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因为受网络游戏中色情和暴力的影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散布不当信息。所谓不当信息,主要是指反动的政治言论、虚假信息,以及他人隐私等。网络的“非实名制”使得用户的信息发布看上去似乎可以免责。这就为不当信息的散布提供了可乘之机。某些反动言论、谣言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一些思想活跃但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在接触到这些不当信息后,会受其影响,甚至转而成为这些不当信息的散布者。
3.“攻击”行为威胁。这里所谓的“攻击”行为,是特指网络“攻击”,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上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致使他人的计算机文档损毁、信息丢失,甚至整个系统瘫痪。第二种“攻击”行为是黑客行为。网络黑客行为的高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其行为主体的范围,即多为爱好电脑的中学生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属青少年网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此之外,网络谩骂现象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正在成为网络攻击行为的又一形式。个别青少年在网络留言中骂人,或是在网络交流过程中,随意发泄自己的不满,报复着素不相识的人。这种随便的侮辱和谩骂,故意的挑衅,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极其糟糕的情绪氛围。而在这样的网络环境当中,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十分不利,其危害程度不可想象。
4.网络剽窃侵权。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从网络上下载他人文章并据为己用已是一种“常态”行为。虽然学校、老师三令五申,禁止通过网络“参考”他人文章,但作用不大,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已不足为鲜。不少学生仍旧会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这其中的原因是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学生们开始懒得去思考问题了,能在网上找到答案的,他们就直接“复制”、“粘贴”。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
网络道德失范不只是表现出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深层次地说它是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青少年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
1.损害身体健康。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经常上网的青少年甚至还会造成左脑发育不良,语言表达力下降,思维混乱。
2.人格异化,影响社会交往。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研究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个体常常是孤独的和抑郁的。沉缅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往往过度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面对现实世界,而且长时间进行网络游戏,其虚幻的情节和侠义精神容易误导青少年,产生价值偏颇,淡化他们在现实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现实的人际关系隔绝。
3.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网络游戏给了青少年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青少年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扮演好现实社会中的角色。他们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日渐增多,网络中的暴力色彩极易触及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当他们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多解决时,往往马上想到游戏里的暴力手段。
4.影响学业的完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同学在网上精神极度亢奋,乐此不疲,严重缺乏控制力,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造成青少年网民“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学校心在网上”,无心顾及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上网和朋友约会,无视学校纪律,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网络的过度使用挤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网络社会特点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着与现实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发生相类似的原因,也有一些“特别”的原因。首先,网络空间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载体。主要体现在:其一,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带给青少年网民身份虚拟感。在此虚拟的世界中,人们不是面对面而是借助文字间接交流。网民可以选择表明自己身份或匿名,人们可以随意地修饰和涂抹自己的身份。在匿名状态下,由于没有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属性、等级属性及地域
属性等等限制,网民有一种摆脱压抑、无拘无束的放松感,很容易在一个虚拟的角色面具下将心灵深处那个“真实”的自我完全释放和展示出来,而不必顾及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道德的监督,不怕自我的良好公众形象遭到破坏。在这里,由于缺乏道德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须具备的外在约束,在一部分网民中,势必会出现传统道德建设中所无法预测的结果。其二,网络的开放性易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这种开放性促成了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类型、思想观念的冲突、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阿民来说,更多的是困惑和迷茫,易导致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其三,网络人际交往的弱联系性。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从交际范围来看,是以个人为中心逐渐向外扩散,从较亲近的家人、亲戚到较疏远的朋友、邻居、同事、陌生人等形成人际交往,如一个同心圆一样,由个人一圈圈地向外扩张,人际关系的确立是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多次博弈的结果。而网络交往象许多大小不等的椭圆,汇集在个人身上形成交集,彼此间很少有一其他重叠,各自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这种交往人际关系不稳定。人们之间的信任感、责任感较低。脆弱的网络人际关系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其次,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异质性使得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不能完全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最终导致其道德约束力失效。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在没有形成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一系列道德失范行为。
(二)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使用主体,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观原因。
从人生成长的阶段看,青少年阶段,生理的不成熟性和心理的不稳定性,是其鲜明特点。这不仅体现于现实社会,还在网络空间得以展现。青少年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群体内在的特点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接近和探究的渴望。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种通过敲击键盘进行广泛交往,其本身就有较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青少年在进入网络世界时,就是带着好奇心理和冲动的兴奋,而这种强烈的本能冲动则可能使一些人屈从于欲望的满足,丧失道德的原则,做出违反道德、破坏社会乃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三)网络道德引领者缺位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原因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主要靠自律,他人和社会不可能加以过多的约束和规范。但事实证明,仅靠个体的自律显然又不足以维护网络世界的正常秩序,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网络道德问题,需要他律的参与。而目前,我国网络道德引领者的又面临缺位的困境。在网络空间中,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同时,由于道德他律的缺失,两者各自的弱化和缺失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又一重要原因。
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过渡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青少年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在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活动一般是有道德的引领者在场的。在网络虚拟空间,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明显弱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缺位状态,存在着青少年网络道德真空,如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家庭、学校与社会作为三大道德引领者,其道德约束力日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道德缺位的问题就很快显现了出来。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提高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
网络社会是一个无中心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各种道德的、不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在网络社会中,外在他律因素已经不存在或很少,主体必须具有自律精神才能做出道德行为。对于学校德育而言,网络社会的影响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存在。与对信息进行宏观调控代表社会主体对网络信息本身进行的调控角度不同,学校德育只能对多元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环节进行调控,以形成学校德育对象本身的鉴赏、批判能力,培养青少年自律精神,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从而趋利弊害。
(二)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
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减少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根本措施。在互联网上,如果不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就有可能被大堆的垃圾信息所淹没。学校应重视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在培养学生具备网络能力和同时,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要有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身信息需求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信息,达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目的。
(三)培养健全的网络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教师和家庭教育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网络沉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消除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并使其懂得学会控制和有节制;学会寻求社会帮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成功体验与感受。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方法研究,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现代“网络社会人格”,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上瘾,不能自控、自拔,究其原因,大多属于性格因素。具备现代“网络人格”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明智的应对策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并形成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四)完善以青少年网络保护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国内外青少年网络保护立法的现状,有必要构建我国完善的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和加强执法的力度来逐步实现有效的法律保护。
(五)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力量,合力为青少年网络道德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政府、
企业、学校、家庭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也是推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必要条件。在当前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还普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适当的道德立法来提高人们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达到网络道德建设的目的。
企业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解决中也担负着重要责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解决,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需要企业的参与和配合。企业积极的参与是网络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追逐利益是企业进行网络活动的主要动力。但是,在现代社会,每个企业都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每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和配合网络道德失范治理过程中去,做合格的企业公民。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中,出发点不仅是自身的利益,还要从道德层面权衡。
强化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引导功能。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决定了家庭、学校应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来有效发挥作用。首先,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方式灵活、影响权威,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家长认真对待青少年的网络中的交流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少受或免受网络社会中的负面影响,是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基础。家长只有真正担当起育人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并身体力行,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才能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其次,学校是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基地。青少年都处在学龄阶段,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道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不良网络的影响会反映到青少年平时的行为当中,作为与青少年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老师应密切注意学生思想上和学业上地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不当思想和行为。在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上,学校应该考虑青少年群体本身的特征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唤起和提高网络主体自我意识的教育,促进网络道德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在德育方法上,要给网络主体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个体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提高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培养他们自身的判断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使他们在他律的约束较弱的网络环境中,成为网络道德主体之时,自觉地从事网络道德活动并自觉自愿地追求一种道德上的完善,从而规范网络行为。
总之,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项长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需要网络社会每个网络主体的参与,又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第25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网民结构特征[EB].http://tech.sina.com.cn/i/2010-01-15/12093775042.shtml.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篇12
1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 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规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公职中应当怎么样或不应当怎么样。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制度所不能替代的。当前, 人们痛恨虚情假义, 倡导诚信, 呼吁从业人员遵循职业道德, 但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利益驱动, 诚信缺失;
2)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3) 财会业务水平偏低, 缺乏钻研业务精神。
2 会计法律制度缺陷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是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体现。重塑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行为不仅要靠法律制度作保证, 还要靠职业道德来实现。会计法律制度建设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础和重要补充, 它在制度无法弥补缺陷时起到修正作用, 是会计法治的人文基础;会计法律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制度保障作用, 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可见,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具有互补性,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经济伦理学认为, 经济交往必须由一种道德框架作为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道德框架就是诚信。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 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一旦缺失,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公允性将无从谈起, 这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
会计制度缺陷也需要会计诚信机制来补充。会计行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会计行为本身就需要会计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会计制度是维护会计秩序乃至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 但是正如新制度经济学 (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所证明的, 法律制度并不是合同得以执行的唯一制度安排。即使是会计制度最发达的国家, 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也是存在的。会计制度规范和约束会计行为的首要条件是制度的完备性, 但现实中因会计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环境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制定完备的会计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会计制度缺陷必然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当然, 会计制度缺陷导致会计诚信缺失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 其本质是造假者的不法利益驱动。
目前, 会计造假被查处概率较低, 即使被发现, 其所付代价也是很有限的, 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严重不对称, 这无疑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因为对造假者而言, 只要造假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 造假者就会产生有恃无恐进行博弈的冲动和理由。一切造假者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 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无不起始于道德的背离。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有赖于运行的游戏规则, 但仅仅有法规制度约束是不够的, 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 只有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道德规范, 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从根本上治理假账, 必须使依法治理与以德治理并重, 加强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 使会计诚信内化为人们的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
3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3.1 单位内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3.1.1 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 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从属性, 从属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虽然这种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一般人更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才能使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 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 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两难选择, 若坚持职业道德, 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下岗。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对违法行为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是非常正确的, 是减少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影响的重要举措。
3.1.2 会计人员的总体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
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 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 以出于主观故意, 主动而为, 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其形成的原因, 固然也有社会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 但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 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在会计大中专学历教育中, 系统的职业道德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而在参加工作以后, 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 但只是走形式, 很少进行职业道德培训。
3.2 单位外部的不利影响因素
3.2.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偏差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抬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 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
3.2.2 政府监督不力, 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恶性循环
政府监督不力,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产生的土壤。监督不力, 在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造假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另外,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 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苍白无力, 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
4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 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因此, 首先应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同时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 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 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自觉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保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来说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在校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弥补“先天不足”;
(2) 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3) 加强法制教育;
(4) 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在“心”和“欲”, 而职业道德自律的最高境界则在于“制心”和“养心”。道德修养或道德自律的根本方法是“约束”, 自律机制的核心是“约束系统”, 自律者只有按自律标准和范畴时时进行自我约束, 行所必行, 止所必止, 才能最终达到“制心”的目的。作为会计人员, 其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境界高低, 虽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 在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因此, 是否做到高标准, 严要求, 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则是衡量会计人员“自控”“自律”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4.2 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奖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 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 建立起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1)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跟踪记录制度。
5 构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框架结构的设想
我国《会计法》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大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要求“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但目前尚未颁布一套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仅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相关规定, 但内容笼统, 未形成体系。笔者认为, 可借鉴发达国家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共性内容, 作为构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主体框架, 并充分体现本土文化背景、经济管理体制、政治体制等层面对其的影响和要求。未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由职业道德规范 (准则) 、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监督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道德教育是客观外在的推动力, 道德修养是主观内在的自我努力;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监督是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保证。会计职业道德的各组成部分以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为核心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 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讲求会计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 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顺畅的大问题, 是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在保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 并影响了会计行业的发展。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实效果及成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会计人员思想素质,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韩传模, 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J].会计研究, 2002 (5) .
【行政道德失范】推荐阅读:
道德失范09-17
道德失范现象05-16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11-13
互联网道德失范05-27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09-27
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矫正措施05-22
当前中国的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07-20
温县工商局“三学习三结合三提升”使《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入耳入心入脑07-20
道德建设与道德追求10-17
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