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临床应用(精选12篇)
CRP临床应用 篇1
C-反应蛋白 (CRP) 是在机体炎症或组织破坏性病变时, 出现于血清中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其浓度的变化作为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敏感标志和治疗反映标志, 愈来愈受到临床广泛重视。为此对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67例肺炎老年患者作CRP定量测定、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 以探讨CRP在老年人肺炎病原体诊断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细菌性肺炎患者 (A组) 共82例, 男48例, 女34例, 年龄63~92岁。经血和痰培养致病菌明确且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2) 支原体肺炎患者 (B组) 共45例, 男27例, 女18例, 年龄62~90岁。经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证实。 (3) 病毒性肺炎患者 (C组) 共40例,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65~93岁。致病菌培养阴性, 而血清学检测阳性。 (4) 对照组 (D组) 为本院门诊老干部体检健康者, 共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60~80岁。
1.2 方法
(1) CRP定量测定。使用魅力20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试剂由上海捷门生物公司提供, 样本采集和测定程序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正常值<8mg/L。 (2) 特异性lgM抗体测定采用ELISA方法测定, 包括 (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lgM抗体测定) , 试剂盒由开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MP) 试剂来自伊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表示, 以SPSS 11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3组患者急性期血清CRP结果
A组CRP值为55.8~160.2mg/L, 阳性率为100%;B组CRP值为6.5~103.5mg/L, 阳性率为86%;C组CRP值为2.4~9.6mg/L, 阳性率为8.2%;D组CRP值为1.6~8.4mg/L, 阳性率为2.5%。A、B组与D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性 (P<0.01) , C组与D组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见表1。
2.2 A、B、C3组患者急性期、恢复期CRP结果表明
A、B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明显降低 (P<0.05) , 而C组却无明显变化 (P>0.05) , 见表2。
3 讨论
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应激性蛋白质, 对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坏死都能迅速发生反应, CRP的合成在6~8h内迅速增加, 24~48h达峰值, 可达正常的几百倍, 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 炎症控制后可迅速降至正常水平[1]。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标准, 不受性别、年龄、贫血、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它优于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2]。本研究结果表明, 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CRP显著升高而病毒性肺炎CRP升高不明显, 因此在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中有一定作用。当组织发生炎症时, 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刺激肝脏合成CRP参与机体反应, 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有报道表明, 细菌性肺炎CRP阳性率可高达100%, 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CRP还可以用于监测对治疗的反应及是否合并炎症。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经合理治疗后, 其CRP显著下降。但对于临床疑似细菌性肺炎, 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CRP值在24h仍正常, 则可以不用抗生素, 若升高和CRP值下降后又第2次升高, 则应考虑加大抗生素剂量。总之, 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 对感染反应差, 临床反应不典型, 一些常规的检查反应缓慢, 因而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 而CRP测定不受住院前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影响[3~4], 因此, CRP的检测对于临床上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肺炎更有诊断价值。
注:CRP>8mg/L为阳性;A、B与D比较, *P<0.01;C与D比较, △P>0.05
注:A、B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 *P<0.05;C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Smith R P, Lipworth BJ.C-reactive protein in simple community-acquiered pneumonia[J].Chest, 1995, 107 (4) :1028.
[2]Jaye DL, Waites KB.Clincal applications of C-reactice protein in pediatric[J].Pediatr Infect Dis J, 1997, 16 (8) :735~746, quiz746~747.
[3l Albazzaz MK.Inflammatory marker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cion in elderly people[J].Age and Ageing, 1994, 23 (4) :299~302.
[4]何权瀛.C反应蛋白的测定在老年肺炎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病杂志, 1999, 5 (2) :60.
CRP临床应用 篇2
1、评估确保环境安全
看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比如说煤气泄露的要关闭阀门,触电的要切断电源,交通事故的车要制动,还要有提醒过往车辆的标志,以防造成再次伤害。总之要保证施救人员的自身安全。
2、判断意识,轻拍并呼唤
轻拍打摇患者肩部并呼喊,若无反应,即可判断为意识丧失。
3、求救 如无意识反应,立即呼救(召唤来人和打急救电话)
施救者跪于患者肩颈侧。同时请旁人拨打“120”电话。
4、复苏体位 使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打开气道,并清理口腔异物
迅速摆正患者体位 仰卧在坚实的平板上,一般在野外就仰卧于硬地上,双下肢伸直,双上肢伸直放于身体两侧,适当解开上衣,露上’胸’部。松解裤带。
清理呼吸道 用食指扣出患者口腔的异物,如泥土,淤泥等。若口腔里没异物,此项即省略
开放气道 左手掌根部下压患者额部,右手食指、中指上抬患者下胲,使被救者头后仰90度
5、判断有无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不超过10秒
人工呼吸 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一听二看三感觉”一用耳朵贴近患者鼻孔,听是否有呼吸音。二看患者胸阔有无起伏。三用面颊感觉有无气流。一般检查不要超过10秒,以免浪费时间.6、没有呼吸,先进行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
若无呼吸,既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为压额抬下颌的手法不动,一手食指与拇指捏住患者两鼻孔,然后用口包住患者整个口唇向内吹气,眼睛侧看患者至胸廓是否抬起。放松食指与拇指,让患者呼气。
7、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
人工循环 两次吹气完,即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在颈部正中气管旁2cm处,10秒内检查完,非专业人员若检查不清可以省掉此项,若无搏动,马上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的部位,一手掌根紧贴胸部乳头连线上胸骨正中处,另一手掌重叠于前手上,手指相扣,与胸部接触的手指翘起,双臂垂直,以腰部为支点,利用上半身的重力垂直下压,深’达4–5cm,再放松,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30次。(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钟)再行人工呼吸2次,如此循环5个回合。大约2分钟完成。
8、连续五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倒数十秒,前5秒检查呼吸,后5秒检查脉搏和观察循环征象
5个回合完成后,再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和大动脉的搏动。若无,继续上述的抢救。已恢复者,置患者左侧卧复原卧位,等待医务人员的到来。
什么情况下停止心肺复苏 A 通过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B 医务人员到达现场。C 施救者筋疲力竭。D 抢救30分钟仍然无自主呼吸和循环。
CRP临床应用 篇3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正常情况下CRP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和心血管疾病时会成倍增高。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到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因此它可以对病情及抗生素疗效进行监测。
1 影响CRP基础水平的因素
1.1 婴幼儿急相期增高不如成人和年长儿明显,基础值较成人低;
1.2 吸烟者CRP基础水平较普通人增高;
1.3 孕妇孕期间CRP水平轻度增高,分娩时达 20 mg/L;
1.4 严重营养不良和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CRP的合成RP基础水平的因素。
2 CRP 正常值
新生儿:< 3.2 mg/L 儿童:< 2.2 mg/L ;男性:< 5.2 mg/L
女性:< 4.6 mg/L;吸烟者: < 11.5 mg/L妊娠期:< 20 mg/L 。
CRP升高幅度较大时,提示细菌性感染,需采用抗生素积极治疗,而CRP无显著性升高时,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或病程较短,建议24小时内复查,CRP水平与感染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由此看出CRP是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基本工具,可动态监测病程和观察疗效,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3 CRP检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常规CRP检测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实验检查依据。
常规CRP检测 尤其适合于:发热待查、昏迷病人、老年病人、痴呆病人。是鉴别诊断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基本工具,可动态监测病程和判定抗生素疗效。感染的诊断和鉴别;常规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常规CRP对于感染的诊断和鉴别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CRP与其他指标的联合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如:CRP与血常规的联合检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时CRP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肺炎、CRP大幅度增高平均200mg/L。CRP值取决于感染的持续时间。连续监测CRP水平下降,这是治疗效果满意的指标。CRP水平在3---4天内下降,2—4周内恢复到正常附近水平,表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時很难区分,CRP可以帮助作判断,决定是否进行抗生素早期治疗。如果发病<12小时,即使有细菌感染的明显表现,CRP值可以是正常的。但12小时后(3—6小时)可疑的细菌感染通过再测CRP即被证实。 膀胱炎病人CRP水平<20---50mg/L;肾盂肾炎>10---20mg/L,中值75mg/L,最高230mg/L;CRP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的病人(婴儿、昏迷、痴呆病人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此外对评价泌尿系统感染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
CRP在抗生素治疗前后变化幅度明显>WBC值说明CRP敏感性较高;CRP动态观察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单一观察WBC值可能会掩盖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WBC正常幅度较大:4.0~10.0×109/L。有些低WBC人,8.0已是高值;即使出现WBC升高,亦在24小时后。
婴儿和儿童感染<10mg/L:如不是新生儿(新生儿感染分界值为2mg/L),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25mg/L:细菌感染;浓度下降:治疗有效,病情好转。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和骨髓炎CRP水平较高,均值150-200mg/L;CRP迅速下降至正常是疾病好转和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标志;大龄儿,成人患细菌性脑膜炎时,症状超过12小时,CRP极少低于50mg/L,而症状少于12小时,CRP可能会正常,几小时后再测就会出现高浓度的CRP值。
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少于12小时,CRP可能正常,几小时后再次检测CRP有很好的诊断价值。CRP和WBC计数综合分析是诊断的最佳指标。郑建方报导了400例CRP与WBC计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研究提示:CRP与WBC均正常者可排除急性阑尾炎,其预测率为100%,这种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尽量采取保守治疗,并多次 测CRP、WBC,当某一指标升高,再全面考虑是否手术。 者术后6-8小时,CRP开始增高,2-4天达到最高水平。手术后6天或6天后CRP>75mg/L明显提示有感染或有并发症可能。
4 CRP用于病情及抗生素疗效的监测
CRP临床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8年收治血液相关疾病患者60例, 作为试验组。男35例, 女25例, 平均 (35±24) 岁, 其中包括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5例, 诊断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10例, 其包括肺炎15例, 上呼吸道感染12例, 中耳炎4例, 心肌炎4例;恶性血液病伴有发热患者12例, 经病原微生物证实为真菌感染2例, 细菌感染4例, 混合感染4例, 无非感染病例;代谢综合征 (MS) 患者11例, MS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CDS) 的诊断标准进行;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者10例, 其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 高血压肾病5例, 糖尿病肾病2例, 多囊肾1例, 梗阻性肾病2例。平均透析时间 (35±12) 月。均每周透析20次, 5h/次。一氧化碳中毒 (ACOP) 患者12例, 中毒前均无其他病史。
标本采集:采血前2d禁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空腹15h, 避免剧烈运动, 采血前4h禁止喝茶或者喝咖啡, 不吸烟, 不饮酒。采取血液分离出血清, 排除有溶血或者脂血的标本, 取后立即放置在-20℃密封冰冻保存待测。检测前将血清融化, 期间没有冻融。
1.2 方法
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的CRP含量并进行数据统计, 分析血液CRP水平与各种类型相关疾病的关系。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组间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根据数据统计和软件计算, 各组资料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后P<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 极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RP是炎症的标志物,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很少, 在急、慢性感染时, 他的浓度会发生显著性提高, 可以作为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时的一项临床诊断的指标。CRP是临床常见的炎症诊断指标, 是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的标志。他的升高可以见于:
(1) 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死以及一系列急慢性的炎症性疾病, 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 手术后感染以及并发症的诊断指标:手术后患者血液中CRP升高, 手术后7~10d血液CRP水平应当有所下降, 如果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 提示可能会有并发感染或血栓阻塞; (3) 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临床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的升高, 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会再升高; (4)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血液CRP, 升高了测定的敏感性, 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病理预测等等。
当前, 血液CRP已经广泛用作临床诊断和监测急性感染疾病、炎症以及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最近流行病学前瞻性的研究资料也表明, 一些身患隐形疾病的人群中, 一旦其CRP含量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偏上限时, 便预示着有发生心肌梗死、中风、猝死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度风险。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通常都非常低, 维持在每升十毫克左右, 当机体遭到疾病感染时, 血液CRP的合成在3~5h内迅速得到增加, 33~45h左右达到高峰, 含量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
本项研究表明, 以上各血液相关疾病患者的CRP值均较相对应得对照组CRP值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 差异具有相当的显著性, 通过观察血液CRP的水平, 可以衡量炎症感染的变化。当组织损伤或者炎症发生病变时, CRP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会迅速增加, 血清中的CRP浓度也会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 CRP浓度的测定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 判断感染轻重的程度及其病情进展的情况, 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 为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金和, 程佩兰.C反应蛋白 (CRP) 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医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 09) .
[2]王锋.血液生化指标CR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2010, (2) .
CRP临床应用 篇5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来获得C-反应蛋白(CRP)融合蛋白.以pDNR-CRP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全长的.CRP基因,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再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中,加入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做SDS-PAGE电泳分析,最后做免疫原性检测.成功地构建了CR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RP,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但免疫原性检测初步结果为阴性.结果证明CRP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宿主菌BL21(DE3)中得到大量表达,表达产物缺乏免疫原性,其机理还有待进一步试验探讨.
作 者:余云芳 姚伟 张昌菊 鲁林 何正权 乐超银 梁宏伟 YU Yun-fang YAO Wei ZHANG Chang-ju LU Lin HE Zheng-quan YUE Chao-yin LIANG Hong-wei 作者单位:余云芳,YU Yun-fang(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宜昌,443002)姚伟,YAO Wei(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宜昌,443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州,350002)
张昌菊,ZHANG Chang-ju(三峡大学医学院,宜昌,443002)
CRP临床应用 篇6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的基础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因其可以与肺炎球菌细胞壁的C-多糖结合而得名。CRP不受红细胞、血红蛋白、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CRP发现于1930年,但由于过去检测方法的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CRP的临床价值。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进步,测定CRP更为简便、快速、可靠,使CRP临床应用价值大大增加。
CRP半衰期约15 h,健康人CRP的浓度很低,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6~8 h开始升高,随感染的扩散和加重而逐渐达到峰值,高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由于CRP在疾病发作6 h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续时间与病程相当,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迅速下降,对临床有预报作用。
CRP可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CRP在细菌感染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通常正常或稍高,故CRP可作为细菌与病毒感染鉴别的参考指标,为疾病早期病原学类型的判断提供依据。对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检测血清CRP较白细胞计数更敏感、更准确。正常人血清中CRP<10 mg/L。CRP<10 mg/L时可排除侵袭性细菌感染,CRP为10~99 mg/L时提示局灶性细菌感染,CRP>100 mg/L提示败血症。CRP在婴幼儿感染中演变规律的研究很多。婴幼儿感染的血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不适于早期诊断,CRP可作为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另外,恶性疟疾、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CRP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可单纯根据CRP结果而做出细菌感染的判断。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CRP可持续增高
CRP持续增高而临床中毒症状轻微常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活动期CRP明显增高,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早、消失快。CRP水平与病变活动度呈正比。炎症缓解期和抗风湿治疗后,CRP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停止治疗后已转阴的CRP重新升高,提示病变活动在继续。
范围广泛或比较巨大的肿瘤可伴发组织坏死或感染。如果排除感染,升高的CRP预示着预后不良或肿瘤的转移扩散。
CRP在心、脑血管疾病预测中的意义
研究发现,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联系。高水平的CRP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RP升高可使心血管意外的短期危险性增加。同时,CRP也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
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CRP升高者预后不佳。CRP含量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是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CRP也参与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降钙素原(PCT)
降钙素原的生理基础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糖蛋白,是降钙素的前肽,没有激素活性。在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的C细胞产生。血清中PCT的半衰期为25~30 h。在健康人血中PCT几乎检测不到(<0.1 ng/ml)。微生物感染时PCT在机体所有组织和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持续释放。实质组织细胞(包括肝、肾、肺、脂肪和肌肉)是循环中PCT的主要来源。在细菌感染时,大量PCT产生,但并不引起血浆中降钙素水平和活性增加。
PCT主要用于全身性细菌感染
有全身表现的严重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血清中PCT浓度增高,而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血清中PCT浓度不增加或仅轻中度的增加。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慢性炎症时PCT不升高。自身免疫、过敏时PCT也不会升高。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科术后1~4 d可以测到。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被控制后,血清中PCT浓度逐步下降。PCT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全身细菌感染时PCT最早在血浆中出现,2 h即可检测到,6 h急剧上升,8~24 h维持高水平。PCT<0.5 ng/ml,不提示败血症。0.5 ng/ml≤PCT≤2 ng/ml时,可能存在败血症。2 ng/ml≤PCT≤10 ng/ml时,高度怀疑为败血症,且极有可能进展为全身重度感染。当PCT≥10 ng/ml表示肯定为败血症,且极有可能进展为全身重度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鉴别
PCT与CRP的差异
PCT和CRP在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时,有如下特点:(1)感染发生初期,PCT增加较CRP早而快,感染控制后PCT降至正常范围也较CRP为快。(2)局部感染时PCT一般不升高,而CRP会升高,表明在没有全身表现的感染时,CRP更敏感。在有全身表现的严重感染时,检测PCT的意义更大;(3)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系统疾病的患者,血中的CRP大多升高,而PCT的浓度通常正常。因此,PCT诊断全身严重细菌感染时特异性更强,价值更大。
中性粒细胞CD64(PMN-CD64)
CD64是免疫球蛋白G(IgG)的Fc受体之一,即FcγRⅠ(CD64)。CD是分子量为72kD的跨膜糖蛋白。CD64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表面,其表达受细胞因子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PMN)表面几乎不表达CD64。当机体受到感染时,在细菌细胞壁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2、γ-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刺激下,CD64在中性粒细胞表面的表达可迅速升高。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并杀死微生物的功能,在机体防御细菌感染中起到关键作用。CD64表达增加是PMN活化的标志之一,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良好的诊断指标。
全身性细菌感染患者PMN CD64表达明显升高,细菌感染后0~24 h CD64大量表达并保持明显升高。有结果显示PMN CD64表达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可达79%,特异度达到91%,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PMN CD64表达与细菌感染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对于新生儿、儿童、成年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细菌感染时均可使用。检测PMN CD64可以判断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当PMN CD64值在2000~12000分子数/细胞范围内,每升高1000单位,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增加1.3倍。在感染造成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中发现,PMN CD64的表达明显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和存活率有关,成为感染性DIC预后的观察指标。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PMN CD64表达不增加,类固醇药物、病程改善药物及细胞毒性治疗不会增加患者PMN CD64的表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系白血病、妊娠、巨幼细胞贫血等患者的PMN CD64的表达无假性升高。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是否合并感染、外科手术术后监测是否并发感染、监测抗菌药物疗效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CRP、PCT、CD64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任何一种指标都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还需临床医生结合病情和相关的检测结果具体分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编辑:邱静静)
·医学小知识·
教你正确用酒精
购买的酒精,分为75%和95%两种浓度。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和体表的消毒,例如注射前消毒或对伤口周围皮肤的消毒。95%的酒精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医院中常用来擦拭紫外线灯,而家庭只可用于清洁照相机镜头等。
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浓度过低的酒精虽然可以进入细菌体内,但却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杀死。消毒效果最好的酒精其浓度是75%。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定时用酒精按摩可避免褥疮的发生。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用酒精擦身,能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强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的挥发还能带走大量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在高浓度的酒精中加适量水(可按体积比估算加水量),配成25%~50%低浓度,用纱布或毛巾蘸湿,拧至半干擦拭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
(摘编自健康报,作者施水泉)
CRP临床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儿童呼吸科住院患儿中按照实用儿科诊断标准抽取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100例 (观察组) , 年龄1~12岁, 全部病例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 并抽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病例100例 (对照组) 作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情况极其转归。两组患儿均由计算机随机抽取,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每例均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 依据CRP及血常规结果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考虑细菌感染才使用抗生素, 并对两组患儿进行抗生素使用率及治疗效果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7d以内咳嗽消失, 喘息缓解, 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显效:治疗7d后气喘明显改善, 无喘或仅晨起有喘, 听诊肺部啰音消失或有少许哮鸣音。无效:治疗7d后咳喘症状无改善, 肺部仍满布啰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抗生素使用率
见表1。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43%, 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为94%, 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14, P<0.05) 。
2.2 临床疗效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95%, 对照组总有效率93%, 两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5,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对呼吸、心率、血压进行监测, 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 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急性发作往往以接触过敏源、呼吸道感染为诱因, 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 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 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往往遗传过敏体质对本病的形成关系很大, 多数患儿有婴儿湿疹, 过敏性鼻炎或 (和) 食物 (药物) 过敏史, 部分患儿伴有轻度免疫缺陷, 发病与环境因素 (如寒冷刺激、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吸入) 有关, 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目前临床上能快速便捷判断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有价值的是CRP水平的测定。血清CRP由肝脏合成, 具有调节炎症过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在急性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 CRP的合成在4~6h内迅速增加, 36~50h达高峰, 峰值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 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 尤其是细菌感染时其阳性率可达96%, 它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即使因机体反应低下, 常规检查正常的患儿, CRP亦可呈阳性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 CRP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 结合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成熟与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若上述各值在发病后24h内仍正常, 则可以不用抗生素, 若升高的CRP下降后又出现第二次升高, 则应加大抗生素剂量。生物病原体对哮喘具有重要影响, 病毒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 儿童占80%~85%, 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且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亦是半抗原, 可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使哮喘加剧不利于疾病恢复。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二重感染机会, 并可降低医疗费用, 节约医疗资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反应蛋白 (CRP)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指导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100例住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观察组) 进行CRP检测及临床分析, 并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患儿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情况极其转归。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为43%, 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为94% (P<0.01) , 而治疗转归并无差异 (P<0.05) 。结论:检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CRP水平可指导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
CRP临床应用 篇8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顺应趋势,在我国发展如火如荼,在线开放课程加快促使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相对与传统课程而言,在线开放课程指主要由在线平台支持的视频、动画、声音、文本、图片、网页等富媒体课程资源,适合自主学习,服务受众对象广泛的网络课程[1]。
建设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是,是实现大众教育服务功能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途径。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nline open courses)
问题1:在线开放课程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的管理模式表现在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的数量、轻视质量。例如,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管理上,规定每一门在线开放资源每年必须完成多少数量,而对于应用效果的考核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问题2:在线开放课程的网络平台有待规范。
在线开放课程是反映学校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其依存的网络平台建设非常重要。有的高校延续使用了原有的精品课程平台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平台,由于精品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两者建设理念不同,导致了在精品课程平台上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存在先天的缺陷。
目前的趋势是依托云平台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但是,在线开放课程的云平台建设的选择也存在差异,私有云更安全,但是建设费用昂贵,公有云建设成本低,但是由于资源不是存在学校内部,其安全性又受到质疑[2]。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云平台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方案,亟待统一标准和规范。
问题3: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使用有待提高。
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开放程度不够,当前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目前真正在使用的人数偏少,仅仅停留在校内学生层面上,课程资源率低,受益面不广泛。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校际合作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校际合作开展的局限性,目前课程资源建设和使用,离校际合作的期望值较远,在学生应用层面和课程资源建设层面上,还有待展开广泛合作。
3在线开放课程应具备的三个鲜明特色(Online open courses'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3.1开放性特征
在线开放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课程服务对象、课程建设评价、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
(1)课程服务对象的开放性。在线开放课程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学生转变为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三方,其中社会学习者应该是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参与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高校要开放课程资源给广大的社会学习者,在当前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推行这个举措,既可以扩大高校课程的影响力和受益面,又满足了广大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2)课程建设评价的开放性。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建设的成效,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的开放性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开放性[3]。
评价主体由原来的学院教育主管部门(教务处等)转变为使用者评价,使用者包括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三方。评价内容的开放性是指评价贯穿于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包括调查问卷评价、社会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资源评价、教学辅导评价等。
(3)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在线开放课程主要由各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核心课程组成,课程资源建设由原来一所院校教师单一角色转换到由多所院校教师、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学生、社会学习者多种角色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资源经过审核后可上传到课程学习平台。
资源建设向学生开放,即是指学生参与共建教学资源,在学生主体的课程教学理念下,学习者资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例如,由学生学习过程产生的问题建立的问题库,就是学生迫切需要的课程学习资源。
3.2个性化特征
(1)学习的个性化定制。每个学习者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课程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学习者的意愿进行自主定制,更加体现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2)资源的个性化需求。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教学资源的比重应该在在线开放课程中占有比较多的比例。
3.3数字化特征
当今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已经从原来单一的PC机拓展到智能手机、PC机、IPAD,数字化教材集成了影、音、图、文等富媒体元素,契合了这种学习需求,特别适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4]。例如,适合手机阅读的数字教材中,在教学资源中添加有二维码标识,适合学习者使用手机来应用教学资源,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同时数字化教材方便了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痕迹的记录,例如,数字化教材中嵌入电子笔记工具,可以随时将学习重难点和心得体会进行记录,可以实现智能手机、PC机、IPAD三种同步更新,学习效率极大提高,同时此种带笔记的数字教材共享给其他学习者,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4基于C R 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based on CRP platform)
我院与广州工程技术学院合作,使用的数字化校园CRP平台,英文为Campus Resource Planning,即校园管理信息系统,该平台中的“空中课堂”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使用已经整7年,全院共59个专业,在空中课堂中搭建的课程数达到851门,其中专业必修课690门、公共必修课46门、选修课115门。2015—2016年第2学期共开设课程由323门,截至2016年6月,在线课程的总访问量达到了235489次,受益的学习者超过万人。
根据各专业及课程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CRP平台,我院将教学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MOOC、SPOC等技术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MOOC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让学习者在虚拟教室里自由学习的新教学模式[5]。校内SPOC课程,什么是SPOC?其英文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中文含义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生规模在几十人到数百人,秉承了MOOC的设计和教学理念。Small Private是相对于MOOC的Mass Open而言,SPOC以课程资源为依托,在资源开发模式上,将校内已有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应用于SPOC混合学习,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我院的在线课程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步摸索阶段、MOOC应用的规范重视阶段、SPOC使用的提高深化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2004年,通过教育部主推的精品课程建设,学生初步养成了在线学习;第二阶段开始于2009年,该年度从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入CRP平台,此时MOOC也刚在国内兴起,学院在推广应用MOOC课程的同时,通过CRP平台初步创建校内在线课程,师生人人参与,纳入考核指标;第三阶段始于2014年,学院加入了联盟课程—爱课程网SPOC平台,目前正着手通过CRP平台和爱课程网SPOC平台融合,共同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2016年初,与苏州市其他高职院校合作,加入苏州国际教育园联盟,目前共有13所高校加盟,落实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发建课新形式,加强学院共享课程建设。学院CRP空中课堂创建的在线课程,其具体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目前,学院已经颁布了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奖励政策和学生在线学习的激励措施。涉及教师的奖励政策主要有课时奖励和评选教学先进的奖励,涉及学生的奖励政策有个人德育学分和评选学生先进的奖励。
基于CRP平台架构的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路径,如图1所示。
在线开发课程中有比较详细的关于本门课程学习方法的介绍,适合于自学的学时安排,有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的导入,配套的练习,以便于学习者检测自己学习的掌握程度。
学生学习流程:利用在线资源制定个性化学习任务—在线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利用参考资料再次进行拓展学习,教师进行答疑—线上作业及测试—学生进入下一轮的学习任务。
教师教学流程: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制作微课等在线资源、发布学习任务资源—将学习资料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制定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线完成学习任务—组织课堂学习,监督与帮带,进行指导学生—检测学习任务—利用CRP平台反馈统计—学习资源的再次改造(学生可参与到学习资源创建)—制定新一轮学习目标。
5基于C R P平台的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创新应用(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RP platform)
我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正在按照三个层次逐级展开,即通过校内SPOC课程—联盟课程SPOC课程—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的建设路径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1)注重多方参与建设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坚持联动协调建设机制
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多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有利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推广应用。一方面是校企联动,企业可以应用相应的课程资源用于企业内训中;高职院校可以融入企业提供的实际操作方面的资源,将生产项目转变为教学项目,应用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之间的联动,共同解决课程开发过程的问题。
(2)注重课程质量标准建设,主动接收社会评价,坚持评价创新理念
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公开在线课程的选修人数,公开在线课程的社会评价度,公开课程资源的使用率。课题资源使用的便利性和使用的广泛性,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而社会评价是评判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增加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使用率,已经在课程建设者中达成了广泛共识。
(3)注重专业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质量,坚持公益性服务的理念
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升教师,做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专业改革同步进行。在线开放课程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线开放课程的课堂是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的开放学习已经深入到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上课的流程都发生了相应改变。
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要求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如表2所示。
坚持公益性服务的理念,建设完善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主动适应学习者的终身学习需求,符合教育部对高校在线开发课程建设的要求。在CRP平台中,依托继续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目前已经开放了社会学习者的入口,实现了社会学习者选修学院在线开放课程,最近几年的社会学习者选修人数呈现逐步递增趋势。
(4)注重全程数字化应用管理,坚持建立数字化课程的理念
课程资源集成平台的数据化应用,通过专门的技术支持,有统一的网络平台支持数据化应用。目前已经招标使用的大数据云平台为EXALEAD[6]。每个学期进行二轮循环数据的采集:每学期的月底和期末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数据,每学期的月底和期末学生进入CRP平台学习的统计学金,每学期的月底和期末教师在CRP平台发布的作业、课件、答疑、测试等数据,每一轮数据采集完毕后,会发现数据未达标的问题学生和教学规范不合格的教师,然后进入数据警示平台,给不合格学生发出学业警示预警通知书,对不合规教师发出教学整改通知书。
(5)注重依据自主学习需求,坚持课程资源共享性的理念
在线开放课程给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取学习内容和进程[7]。b.提供更加方便的学习交流途径,随着不同院校教师和学生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可以获得随时与教师和学习伙伴接触的机会,可以与不同地域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同时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对一的学习支持服务。
6结论(Conclusion)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类院校都在加快对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性化移动学习水平。我院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在“政府引导、高校主体、企业联动、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指导方针下,高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Daniel Ward,et al.Mathematical Modeling Reveal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on Proliferation and Lineage Commitment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in Early Erythroid Culture[J].Haematologica,2016(03):101-121.
[2]Abdulaziz Omar Alsadhan,et al.E-courses Unified Process for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s[J].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4(23):124-131.
[3]Cinkara,et al.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s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rresponding Success Rates[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3(02):119-125.
[4]俞国红.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6(08):96-100.
[5]刘禄,袁曦临.互联网思维下的在线课堂设计要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10):55-58.
[6]罗先辉.基于免费云课程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开设方法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5(11):160-161.
CRP临床应用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参照2013版COPD诊治指南确诊[3],且年龄≥65岁。排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心血管系统、肝脏等其他重要脏器官疾病者;合并机体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者。109例患者入组,其中男62例,女47例,年龄65~86岁,平均(77.9±6.1)岁。并选取同期经全面体检确认健康老年受试者55例,纳入正常组,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66~87岁,平均(78.4±7.0)岁。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比例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患者分组
参照COPD分期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组分为加重期组、缓解期组[4]。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较缓解期恶化明显,咳嗽咳痰严重、气短、喘息等,痰量增加且多为脓性、粘液性痰,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体征。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气短等,痰量较少。共确认加重期48例,缓解期61例。
此外,按照加重期患者Anthonisen分型[5],将其分为I型组、II型组及III型组,I型组(27例):存在呼吸困难、痰液浓稠、痰量增加等重要症状。II型组(11例):存在2项或以上主要症状。III型组(10例):存在1项主要症状以及2项及以上次要症状如咳嗽、气喘等。
1.2.2 检测指标
取受试者入组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3 m L,分别使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及CRP[6],检测试剂分别购自大连泛邦公司、北京西美杰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
1.2.3 诊断价值
以PCT>0.15 ng/m L、CRP>20mg/L为临界值[6],超过此临界值即判定为阳性,统计PCT、CRP及联合检测对各组受试者AECOPD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F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加重期组PCT、CRP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正常组,缓解期组CRP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组P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不同分型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各组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缓解期组比较,P<0.05。
表2 不同分型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比较(±s)
2.2 诊断价值
PCT+CRP联合检测AECOPD灵敏度为95.7%,显著高于PCT、CRP检测,其特异性为90.6%,显著高于CRP检测(P<0.05),PCT检测特异性为87.5%,与联合检测特异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PCT、CRP对AECOPD诊断价值分析(n)
注:*与联合检测比较,P<0.05。
3 讨论
COPD是因炎症反应引发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症状,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导致COPD进展至AECOPD重要原因。在AECOPD期,该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强,也导致气道炎性反应甚至全身炎症反应加重。目前AECOPD诊断多依据临床症状,主观性较为明显,往往待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方可确诊,滞后性明显[7]。因此,寻求AECOPD量化诊断指标对于患者早期分期确认及治疗方案指导均具有重要意义。
PCT是降钙素原前体物质,是一种分子量为13KD前肽糖蛋白,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分泌,其体内半衰期为25~30 h且不受激素水平影响。正常人体中PCT水平往往低于0.10 ng/m L,而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肝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细胞均受到刺激并分泌大量PCT。一般而言,在机体出现上述变化后,2 h内即可见PCT显著升高,6~12h其水平可超过阳性阈值,并在24 h左右达到峰值。因此本研究可见PCT对AECOPD诊断灵敏度达到了79.5%,提示随着感染出现及进展,PCT可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与Yilmaz等[8]研究结论一致。然而,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得血清PCT水平变化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为提高诊断准确性,需进一步寻求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阈值诊断指标。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主要在白细胞介素-6介导下由肝脏分泌,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分子量约115~140 KU不等。在机体因感染出现炎性反应后,CRP会在8 h内迅速升高,并在1~2 d内达到峰值水平,且其峰值水平较正常值常可出现200倍升高[9,10],因此CRP对于AECOPD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可以准确地区分患者处于COPD缓解期、急性期或是需要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CRP上升速度不及PCT,且其水平上升需持续、反复炎性刺激[11,12],故在AECOPD诊断中表现出了灵敏度不足劣势。且钱建美等[13]指出,CRP>20 mg/L多作为细菌感染判断阈值,其对病毒、真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引发COPD病情进展指导意义不足。因此,我们考虑将PCT与CRP进行联合诊断,并发现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提升至90%以上,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较佳。此外,我们发现,不同分型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这说明PCT与CRP联合诊断不受患者分型影响,这更加有利于疾病监控及预后判断实施,对患者早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改善亦具有积极意义。
CRP临床应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观察组: 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2(61.2±12.6)岁。心电图均示为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经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甲、乙、丙、丁、戊等型肝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检测均为阴性;患者平时口服地高辛、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2)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6~82(63.4±10.1)岁。为门诊体检者,经常规检查为健康人员。
1.2 CNP的测定
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方法测定血浆CNP浓度。本试验采用非平衡法。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开始试验。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1.3 CRP测定
所有入选患者常规抽空腹血2 ml,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
1.4 超声心动图测定
于入院后3 d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Acuson 128 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变频探头2.5~4.0 MHz。在二维图像下获得心脏胸骨旁左室长轴二尖瓣腱索水平的M型图像,于舒张末期测出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右壁厚度(LVPVV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根据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LVM=0.8{1.04[(LVIDD+IVST+PVVT)3-LVIDD3]}+0.6,并除以体表面积,求得LVMI。以上所测得值取5个心动周期均值。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
2 结 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2组在年龄、性别、血脂、空腹血糖、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血中CNP、CRP浓度比较
本试验显示,观察组血中CNP、CRP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CNP、CR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测值相关性分析
本试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与心脏结构指数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NP浓度水平与心脏彩超的IVST、LVMI相关,而与其他指标不相关。心房颤动患者CRP浓度水平与LAD相关,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约占人口的0.4%,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升高,60岁以下的发病率<1%,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6%,心房颤动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致病率、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炎性反应标志物CRP一般在炎症消退后2周恢复正常。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参与房颤的发生,CRP水平在心房颤动患者中明显升高,表明炎性反应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病理改变中发挥作用[1]。 CNP是利钠肽家族的第三个成员。人CNP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全长编码区为381bp。去除信号肽序列后,含有126个氨基酸残基的前CNP原(pre-pro-CNP)转变为CNP前体(pro-CNP),在蛋白转换酶furin作用下CNP前体转变为CNP-53(也称为53-aaCNP),CNP-53进一步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NP-22(12.9KD)。CNP呈环状结构[2]。
目前普遍认为CNP由内皮细胞产生,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于脉管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CNP可由心脏产生。Horio等[3]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CNP可由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有抑制心肌纤维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作用。Kalra等[4]通过比较冠状窦和主动脉根部血浆CNP浓度证实在心力衰竭患者中CNP是由心脏产生的。Del等[5]通过比较冠状窦和主动脉根部血浆CNP浓度也得到类似结果。CNP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有3条途径:(1)与NPR-C结合,并转运到溶酶体降解;(2)细胞的内肽酶24.11裂解CNP;(3)肾脏中存在高浓度的内肽酶,可分解CNP[2]。
CNP主要通过与NPR-B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状态下,如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疾病,血浆CNP浓度升高。本研究表面在心房颤动患者中血浆CNP水平升高,并与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相关。其升高原因不明,分析可能与房颤时心室应力增加,促进心脏分泌CNP有关。
不论CNP升高的机制如何,本研究结果提示有以下临床意义:(1)房颤可引起CNP的升高,临床应用CNP测定进行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房颤对其CNP水平的影响;(2)不同房颤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或脑梗死的风险不同,CNP升高与房颤患者预后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3)CNP水平与心房颤动转律后复发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Frustaci A, Cristina C, Fulvio B, et al. Histological substrate of atrial biopsies in patients with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J]. Circulation,1997,96:1 180-1 184.
[2]Suttner SVV,Boldt J.Natriuretic peptide system:physiology and Clini-cal utility[J].Current Opinion in Critical Care,2004,10:336-341.
[3] Horio T, Tokudome T, Maki T, et al. Gene expression, secretion, and autocrine action of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ultured adult rat cardiac fibroblasts[J]. Endocrinology, 2003,144(6):2 279-2 284.
[4] Kalra PR, Clague JR,Bolger AP, et al. Myocardial production of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Circulation, 2003,107(2): 571-573.
CRP临床应用 篇11
【关键词】COPD;细菌感染;PCT;hs-CRP浓度;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08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气流阻塞性肺气肿,与生活环境、空气污染、遗传因素、肺发育不良等存在关系[1]。患者发病期间常表现为咳嗽、呼吸异常、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疾病的严重化发展,可能降低其生存率。传统上常通过肺功能检测进行临床诊断,但在早期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有待提高[2]。随着临床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有资料显示,PCT和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可作为COPD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在COPD的预后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本文分析了PCT与hs-CRP浓度检测在诊断急性加重细菌感染期COPD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男性为29例,女性16例,年龄为49~68岁,平均年龄(53.06±2.69)岁。本组患者均了解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AECOPD发病时间≥5d、入组前30d予取抗生素治疗、其他部位存在细菌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4.06±2.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患者入院期间取痰行细菌行培养,取痰液行涂片处理,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了解痰液标本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重新采集。将痰液标本行细菌定量培养,107CFU/ml作为急性加重细菌感染期COPD的阳性临界值。②PCT与hs-CRP浓度检测。行空腹静脉采血,血液采集标本为2ml,将其置于离心机中行血清分离处理,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以及相关试剂检测PCT、hs-CRP浓度。PCT正常范围低于0.1ng/ml,hs-CRP正常范围低于0.8mg/ml。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患者的PCT、hs-CRP浓度检测情况;②观察PCT、hs-CRP检测急性加重细菌感染期COP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CT、hs-CRP浓度观察组PCT和hs-CRP水平均分别为(0.93±0.54)ng/ml、(116.84±31.68)mg/ml均较对照组(0.17±0.08)ng/ml、(29.60±4.22)mg/m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敏感性、特异性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AECOPD的诊断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检测的特异性为95.56%较hs-CR特异性76.0%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疾病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多,疾病感染类型也存在差异,常见的感染类型主要有两种,即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若临床仅凭经验用药治疗,可能出现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有资料指出气道粘膜、器官腔的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COPD患者发病期间可能增加气道内细菌的活性,加重炎症反应,诱发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炎(AECOPD)[4]。因此,加强AECOPD患者感染类型和发病程度的诊断,便于临床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疾病的发展。
目前,PCT和hs-CRP是AECOPD诊断常用指标,与疾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资料显示,PCT属于细菌感染标志物,在正常者血液中的检出率相对较低[5]。然而,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在机体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的作用下,PCT水平会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在炎症早期较hs-CRP出现早或同步出现。目前,临床已证实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志物。本组研究中,观察组PCT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PCT检测在判断AECOPD患者感染类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陈恩竹等[6]指出,临床可将PCT作为临床评估细菌性感染AECOPD患者预后治疗重要指标,即当PCT呈明显下降趋势时,提示机体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hs-CRP是一种机体应急反应蛋白,受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也会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是影响hs-CRP因素相对较多,单独检测时在细菌感染中应用价值有待提高[7]。
本组研究中,PCT、hs-CRP检测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T检测的特异性较hs-CRP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丹等[8]研究PCT、hs-CRP在COPD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随着病情的严重化发展,PCT、hs-CRP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hs-CRP受到机体炎症的影响,也会出现上升现象,特异性较PCT低,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PCT检测诊断细菌性AECOPD,能够明确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感染类型和病情发展程度,在临床予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俊岭,陈秀珠,邓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时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9):883-884.
[2]傅冠华,张丽英,徐瑞龙,等.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2):227-228.
[3]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等.C反应蛋白检测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8):1008-1009.
[4]官莉,陈世雄,罗春华,等.C反应蛋白检测在AECOPD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8-29.
[5]牛颖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和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9):1354-1357.
[6]陈恩竹,田刚,于文成,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清PCT和HBD-2水平变化及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3):259-260.
[7]夏光进.降钙素原检测在AECOPD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6):1103-1104.
[8]蓝丹,叶晓涛,廖长征,等.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2):1573-1574.
CRP临床应用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于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5]。 其中男44例 ,女26例 ;年龄为24~64岁 ,平均年龄为(41.6±5.3)岁;合并大血管病变40例(并发症组),未合并大血管病变30例 (无并发症组)。 以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为26~66岁, 平均年龄为(44.8±5.9)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倾城采集空腹静脉血,然后分离血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Hs-CPS、TG、TC、LDL-C、HDL-C。TG、TC采用酶法检测,试剂为北京莱帮公司生产。 LDL-C与HDL-C以直接一步法进行检测,试剂为日本协和公司生产。 血糖以糖激酶法进行检测,试剂为上海申通公司生产。
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德国德灵公司生产的BN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定标物、试剂均为德国德灵公司生产。
1.3统计方法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对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s) 的形式表示。
2结果
2.1血脂检测
并发症组患者的TG、TC及LD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并发症组及对照组患者的TG、TC及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患者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注: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Hs-CRP检测
并发症组 的Hs-CRP明显高于 无并发症 组及对照 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无并发症组患者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与对照组相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糖尿病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会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6]。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 在肝脏合成过程中具有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到遗传因素、成纤维细胞及IL-6、IL-1等细胞因子的调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因素[7,8,9]。 朱慧等[10]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CRP,能够对单核细胞聚集起到调节作用。 在斑块的脆弱位置,如斑块表面,炎症细胞会大量深入,影响斑块稳定,导致破裂。 Hs-CRP含量可有效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的斑块破裂可能性及脆弱性, 对于冠状动脉的急性疾病表达比较准确。 Hs-CRP浓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心脏猝死及心肌梗死的危险率就提高45%左右[11,12]。 研究指出 ,部分外观健康人群的CRP水平为正常的参考范围上限的时候, 提示可能会发生中风及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13]。 该研究中 ,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为 (1.06±0.26)mg/L,而并发症组及 无并发症组 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炎症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
临床上以往对心血管疾病的评估多通过血脂检测, 该研究结果表明,合并并发症患者的LDL-C、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血脂代谢异常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未合并并发症组患者的LDL-C及TC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早期不一定会出现血脂异常症状。 但是糖尿病合并或未合并并发症患者的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将血脂与Hs-CRP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检测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