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2024-09-27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精选3篇)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篇1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其中, 网络道德秩序失范是必须要认真反思的课题。所以, 反思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乱象, 重构大学生网络新秩序, 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命题。

关键词:网络道德秩序,失范,重构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其中, 网络道德有序与失范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反思的课题。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跨国性和即时性, 为人们构建和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人人都有成为主体的可能性, 人的自由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 也使人人的越轨行为和言论在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成为现实, 因为人们发表任何越轨言论, 表现出任何的越轨的行为, 甚至是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色情的信息, 而又较少地受到道德约束和法律的规约与惩罚, 这些情况, 无疑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网络道德作为衡量和评判网络中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行为法则, 以一种迥异于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 成为规范和约束人们网络社会言行的是非善恶标准。对于大学是这一特殊的网络主体而言, 他们的网络道德表现出与常人迥异的状态, 也应该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因为网络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引导力的缺失, 前进方向的虚无, 可能会陷于方向迷失、心灵扭曲、价值冲突、责任感弱化、网络犯罪等严重的网络道德秩序失范问题。因此, 从这个层面来讲,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秩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乱象反思

(一) 大学生网络语言失范:主体语言道德的堕落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 它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 (如语音、视频聊天) 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对象部分信息缺失等特点。由于网际属于时时交流, 需要快速输入, 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 既简单易用, 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世界, 在网际交流中, 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 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网言网语轻松幽默的风格, 还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但不可忽视的是, 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 也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大学生应用网络语言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及对象部分信息的缺失性, 这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失去控制和规范即网络语言的失范, 成为网络道德一个十分突出问题。平日里彬彬有礼的大学生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其语言表达立刻变得截然不同于现实世界。谩骂、侮辱、攻击性语言、脏话、诽谤、信讹、传讹、粗俗、下流语言等, 不绝于耳, 大学生的形象颠覆在网络语言上, 表现的淋漓尽致。引发大学生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在于, 首先, 大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根源。大学生阶段是处于成年之前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 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不统一, 导致他们的主观自控能力减弱,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在言行上表现出不一致, 加上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等, 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可以不用与他人面对面交流而可以在网络上与陌生人倾诉。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 吸引大学生产生远离现实社会, 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倾向。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 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 而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或者宣泄的最好场所;其次, 网络语言的特点使现实中人在网络成为“无标识”的网络主体, 现实社会中人的主体的社会属性都被网络所淹没, 人成为了没有社会属性的数码存在。当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在网络上消失殆尽而成为一片没有国界、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区域时候, 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阴影得以被诱发, 有肆意张扬。

(二)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体行为的滑落

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隐秘性、易检索的特点深受正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的喜爱, 网络为扩大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但是, 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 在网络上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责任, 这将使大学生忽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在行为上滑向堕落的可能性:第一, 无法自控地沉迷于色情网站。大学生正处于性的生理成熟之后和性满足的延迟期, 自控能力有限, 又摆脱了父母的监控, 学校教育管理不力, 加之他们有着大量的过剩精力和时间, 极容易因为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导致网络色情成瘾[1]。另外, 加上黑网吧的泛滥, 所以网络黄潮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而国内外不计其数的大量的色情网站在需求和金钱利益的驱动之下, 往往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 呈现出泛滥之势, 给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第二, 无法自控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使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癖, 终日沉溺于游戏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能实现的东西, 可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实现, 这使很多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宣泄, 导致很多大学生沉溺其中, 不能自拔, 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网络游戏中所宣扬的凶杀、暴力等内容对大学生的人格“分裂”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许多大学生正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得不中途退学。第三, 无法自控地充当网络高手——黑客。通过病毒侵扰破坏他人网站是电脑黑客经常做的事情, 而当今网络时代多数黑客出自于大学生。黑客这一现象是在大学生看来是无尚光荣和骄傲之事。有些大学生黑客在虚拟世界里, 忘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 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舆论力量对他们已不复存在, 以为谁最具有网络入侵和破坏能力, 谁就最光荣。他们往往在充当黑客这一角色的虚幻的荣耀中, 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而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第四, 无法自控地网上购物。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 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 由于网络的快捷性、购物的虚拟性及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等, 往往使大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导致大学生受骗上当、债台高筑、隐私权被侵、无心上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失范: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虚化

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及隐匿性使得更多的人热衷于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 不但可以与一个人交流, 也可以与多人同时在线交流。网络人际关系的主体身份的虚拟性、地位的平等性、情感的寄托性和虚拟的成就性等, 使得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沉迷于网络有三个目的, 寻求社会的支持、虚拟人格和性幻想。一方面,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展示自己另一方面的空间:内向寡言的人可以变的幽默风趣;自私乖僻的人可能变的格外温柔体贴;人们更大胆热烈地表达爱情;网络因空间的距离给人一种美感, 更符合人们对于浪漫的向往等;但另一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大学生可能会沉迷其中, 虚化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 进而迷失自我, 变得冷漠和自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倒置, 可能会使低质量的网络虚拟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高质量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导致在真实生活中, 绵延不断的沮丧、困惑、孤独感时时折磨着他们。当他们最终失去对社会交往的兴趣时, 精神心理活动也随之走入歧途, 以虚拟交往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 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 打破了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 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障碍, 严重的产生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

二、重构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策略

网络社会道德影响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特点, 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检验。简单地套用既有社会道德去代替网络社会道德是不可想象的, 但抛弃既有社会道德去构筑网络社会道德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 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新需求, 并形成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观念体系, 均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形成整合力量

大力普及网络知识, 强化网络应用能力, 多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 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 积极倡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 发扬网络道德, 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文明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应本着“主动出击, 积极应对, 把握导向”的原则, 以日常教育为基础, 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性, 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疏导, 学会在网络世界趋利避害, 有所为有所不为, 争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创建网络文明的先锋, 只有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充分的网络自由下, 成长为合格的网络公民, 网络文明才真正落到实处。

(二) 倡导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是社会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由于网络的隐蔽性, 网上的道德约束比现实社会弱。在网上, 人的言行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 它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更多的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共同维持。但是, 网络与现实世界, 青少年与成人之间, 并不存在一种隔离的规范。每个网民都应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自觉实践网络道德开始, 只有当网络道德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 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才有可能创建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

(三)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

大学生一方面是出于对网络世界的好奇, 希望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一方面, 网络也帮助大学生开拓了视野, 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所以, 首先,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 以理性和清醒的头脑来认识网络, 正确对待网络。要让大学生明白, 网络只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援助工具。在虚拟世界中网络不但能在更广范围内, 帮他们找到思想相同、志趣相投的朋友, 还能大大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网络还能帮不善人际交往的人重塑信心。比如, 许多人由于自身条件等关系, 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阴影, 但在网络上就能比较容易地抛开这些心理阴影, 大胆地与陌生人交往。换句话说, 可以把网上交往当成是一种现实人际交往的演习和锻炼;其次, 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合理把握虚拟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要学会正确把握上网的度;要学会敢于面对生活, 敢于对网络说“不”, 必须保持与周围人员的正常交往。如果有心理疾病最好不要上网去寻求安慰, 应求助心理医生为上, 特别是“网痴的网民”更是如此;最后, 引导大学生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来扩充其知识面, 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娱乐和消遣工具, 甚至沉浸在虚拟的空间里不能自拔。而抵消网络的异化作用, 培育健康的人格, 就必须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以培育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 这对于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之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构建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

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行为和道德, 使他们在网络上能够严于律己, 保证道德行为在许可和规范的框架之内。因此, 在强调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和自律性的同时, 也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网络道德现状和现实境遇, 予以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律限制。事实已经证明, 构建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对于实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如果仅凭大学生的自身自律要求, 来实现网络道德秩序的构建, 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准则, 严格考核大学生网络行为, 确定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标准, 以多样化和常态化的方式予以检查和评估, 把大学生遵守网络行为作为考核大学生行为准则重要部分, 建立健全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予以时时监控, 对违反网络道德行为标准的大学生予以必要的惩罚和批评教育等等, 这些都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重构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的必要措施。与此同时, 加强网络立法建设, 用法律法规来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予以强制约束, 规定其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网络信息和网络道德等, 充分发挥网络立法的强制作用, 这对于防止和预防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行为, 从源头上净化网络, 具有重要作用。

(五) 实现网络心育和传统心育有机结合[2]

如果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出现较大问题而不能自拔, 就必须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问题解决。当下的心理咨询可分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较之网络交互式心育,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其交流深入、教育连续性以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等方面的一定优势, 特别是在矫治学生明显的心理障碍如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方面, 优势十分明显。但是,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容易受时空限制, 而且, 也不可能同时满足大群体的心理教育需求。网络心育模式尽管也有个别心理教育功能, 但由于时空和语境原因, 使得目前咨访双方沟通、交流效果从总体上看, 还不如传统心理教育。但是, 它大容量信息、全新的时空特色和高效率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同时满足较大群体的多种心理需求和愿望, 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实施发展性咨询和开展心理知识的普及较为有利。正是由于传统心育模式与网络心育模式各有利弊, 目前, 应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共同发挥各自长处。

参考文献

[1]吴正国.应对网络的诱惑[J].江南大学学报, 2003, (6) .

[2]吕晓峰.网络心育难题与求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篇2

摘要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网络也紧随其后,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人们日渐需要的重要工具。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不陌生的熟悉人,在大学校园中,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不会缺少上网的经历。但是就像常人说到的那样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不可详述的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这就是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网络道德的失范引起了大学生道德思想、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歪曲。此文预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原因分析,阐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原因;隐性教育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之大,信息之多,信息之复杂是我们有时都不可想象的。尤其对大学生来说,网络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内容纷繁复杂,除去有利信息以外,它还充斥着各种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机会接触和传播这些低俗的内容。在接触和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不健康发展,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给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体,他们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拥有较强自主性,从心理上排斥传统的说教命令方式,现行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在突破教育对象的心理防线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教育范围的影响广度方面也存在局限性。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全面覆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同时也能与显性教育共筑“合理构架”。因此,如何从隐形教育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逆转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的积极参与分子,极度活跃分子之一,与网络接触的时间长、范围广。尤其是大学生的品性与行为正处于不断的变更时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干预,进而在网络世界中产生违纪违德行为,甚至牵引到现实生活中,彻底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值得大家的重点关注。

(一)何为网络道德失范

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是以善恶为道德行为评价的基本标准,进而对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进行调节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它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社会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会随着时代、阶级和文化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随着网络的兴起,道德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社会中,也逐渐渗透到网络社会中。网络成为伦理道德的载体,网络“简而言之,就是指建立在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基础上的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或互联网。”借此,网络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即网络社会。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发展,使道德教育从真实的现实社会转入到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己经成为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

然而,网络道德自主性的增强,突破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网络道德与现实既有道德在融合的基础上又有不可忽略的矛盾,从而引起网络世界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网络道德失范。它是指“网络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和失灵,并由此产生整个网络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和失序。”[2]就网络道德问题的内涵而言,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与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规范密不可分。就目前而言,虽然国内外制定了相关的网络道德原则和网络道德制度,但是,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而宽泛的,目前还未对各个网络参与者的上网行为做出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和限制。网络技术所造就的具有即时性、隐蔽性、虚拟性、广域性、信息无国界性和海量性等特征的新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这一环境下,人们的伦理道德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大学生作为网络

[1]的积极参与者也不可避免的在网络世界中产生道德失范的行为。如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导致对网络的迷恋、网络qq聊天中隐瞒或欺骗行为、网络语言攻击、未经他人允许盗取他人账号或偷看他人隐私、抄袭他人著作等不良行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网络在改变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出现了道德责任感缺失和道德冷漠的现象。其结果便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所谓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行为程度和性质从网络失德到网络违法直至犯罪。[3]网络的便利和快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紧需工具。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同样也产生了很多的道德失范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问题。

1、网络道德信仰淡漠化

信仰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说教、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4]道德信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和评判标准。网络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自由扮演和转换自己的角色、体验多样的生存状态。由于摆脱了传统权威规范和媒介信息传播模式的束缚,西方国家凭借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非主流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我国道德理想信念的信仰。2008年11月,某高校大学生严某通过笔记本电脑撰写了两篇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其后,他又拍摄、制作了自己宣读这两篇文章的视频,并将其粘贴到某论坛上。随后,严某又在武汉开通“蚂蚁复仇者” qq群,通过这些群成立“中国人民党”并自封党主席,在网上发布反动言论。最后严某因涉嫌传播反动言论罪被我国公安机关严厉制裁。大学生通过网络宣传反动言论,传播腐朽、堕落封建迷信思想或邪教言论的行为,体现了其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不坚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网络道德情感冷漠化

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和以符号性为特征,人与机器的频繁接触代替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同他人、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针对qq聊天或者游戏中隐满或欺骗行为的原因分析,62.2%的大学生仅仅是处于安全意识,显示了其对他人交往情感的冷漠。2009年7月16日,一网友在百度某贴吧中,发了一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贴子,数小时之后,将近40万网民回复了该贴子,网友称其为当今网络第一神贴。从发帖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这一帖子事实上并不是为了表达发帖人的某一观点或情感。人们都在探讨为什么这样的恶搞贴子会被疯狂地转载,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上网时出现孤独、无聊和寂寞的心理。网络道德情感的冷漠化、无聊化,经常使大学生在网上恶意攻击他人、互相谩骂,久而久之,这些不文明的道德行为就容易形成网络道德行为习惯,而这种不良的上网习惯则会使群体观念越来越淡薄,也极易使其道德评价标准出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双重标准。道德评价标准的双重性又易导致其道德人格的多重化,这种多重人格也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

3、网络责任意识薄弱化

2004年10月,成都某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章某,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在自己的校园网个人空间建立了主页,同时将一境外淫移色情网站的网址,链接在自己的主页上,并大范围的转发给同学,使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张某因非法链接境外淫移色情网站被公安机关拘留。当代大学生利用互联网非法链接暴力、色情网站,并转发给他人的案例说明了其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匮乏。康德认为,“只有处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5]在众多信息充斥的网络社会里,当代大学生极易忘记自己对其他网民应负的道德责任。他们认为网络社会是极端自由的,自己的各种需要可以不断获得满足,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可以免除惩罚,在网络空间中可以为所欲为。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弱化,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对我国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藐视,易给他人带来伤害,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而,我们要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4、网络不文明行为泛化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暴力以及偷窥他人隐私等。据调查14.3%的大学生有意无意地查探过他人的隐私。10.2%的大学生当看到网上色情图片或网站时会选择看看里面有什么。2009年5月26円,在校大学生萧某在网上发帖称,其在知网下载了两篇硕士论文,这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论文抄袭者仅把抄袭论文的地名改了。该贴一发就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学校指出如果论文作者的抄袭行为属实,将根据国家关于学位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一案例说明了部分学生的网络学术道德的丧失。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是其网络不道德行为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学术道德就是指学术人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6]大学生是我国学术发展的后备力量。网络技术的即时性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给大学生进行学术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学术论文,剽窃、抄袭他人著作,任意篡改他人著作中的数字信息、聘请网络枪手等等。有的学生甚至还利用互联网进行不法活动。例如网络欺诈、盗取他人财产、滥用信息技术制造和传播病毒、散步虚假和有害信息或诽谤他人等等。有的行为还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因而,我们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建设,约束大学生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减少危害所带来的损失。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1、周围大环境的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虽然总体发展越来越好,但也不乏瑕疵。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情的冷漠,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并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淡化。老人倒地,看到就应扶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当今社会却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现在人们在决定扶与不扶之前都会做很久得挣扎,甚至挣扎过后决定不扶。众所周知的小悦悦事件就深刻反映了人情的冷漠与道德观念的弱化。受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当今我国社会道德环境已遭到严重污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根基逐渐动摇,道德观念模糊,对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也产生怀疑。

除受现实大环境的影响以外,网络环境的复杂与混乱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当代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娱乐,网络娱乐节目、影视作品含带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生受此影响,思想开放,追求自由,就逐渐排斥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除此之外,网络言论的虚拟化、空间化、大范围的自由化,导致网络言论混乱,“畅所欲言”,长时间与网络不良言论的接触也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发生变化,甚至产生违纪违法的思想。

2、大学生本身缺乏自控力与是非判断力

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又要受到人的身心发展状况等主观内部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出现和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与其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特点直接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值经历生理发育过早,而心理发育相对落后的特殊阶段,他们生理、心理发育从不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其自身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步性,致使部分大学生放纵了自身德性系统中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从而做出一些有违网络文明发展的失范行为。

理因素以外,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也存在不足。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网络不文明行为,表现出了大学生对网络上的错误和迷惑信息、诱惑信息的选择、评价能力的薄弱。网络时代是信息网络化、数字化和符号化的时代。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觀别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将被时代抛弃。因而,培养网络主体检索、选择和有效利用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成为网络参与者必备的能力。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引发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网络自律能力的欠缺。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由此可见,道德问题的出现是与道德主体的自律能力紧密相联的。道德从本质上讲,就是道德主体把外在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认同的道德责任,并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进行道德行为,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行为。网络社会他律的作用被减弱,网络社会秩序的顺利进行,强化了道德主体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就在于其对网络非道德行为的理性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

3、网络技术的不完善

在网络空间里,大学生们可以隐去姓名、年龄等个人关键信息,在网络“黑 箱”里肆意地进行虚假角色扮演。一些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学生隐秘地侵犯其他人的重要信息。网络技术滥用是网络道德失范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网络缺乏对不良言论、非法网站的监管技术,让网络世界信息混乱无序。

4、针对大学生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制度还没有统一、具体的条文规定。有 些学校建设的网络德育平台,由于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欠缺,未能充 分发挥宣传和教育功能,学校和社会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当然,除上述原因之外,学校、家庭网络价值观引导监管不力;传统道德观念宣传、强化不到位、网络道德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干预措施

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模糊、对道德标准认识不清,并在网络世界中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鉴于大学生对生硬死板的显性教育的排斥,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与特定形式之中,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的内隐性、丰富性、多样性、愉悦性、持久性等特点。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上以显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极易让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形成矛盾,从而产生激烈的对抗,让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一新形势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具体干预措施

1、以生为本,充分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呈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那么学校就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生为本,打造良好教育基础。(1)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学精神、学校传统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环境的总和。它是校园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文化的渗透机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功能,对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道德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首先,校训是我们建设一所大学的理念、思想,对学生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校训的德育作用,就在于能促进个人价值内化,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定向,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这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前,清华大学的校训为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把校训改为 “严谨治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后来又改为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些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校训正反映了清华大学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校风。高校一定要把校训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用好、用活这样一个隐性德育的法宝。

其次,健康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其核心就是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生活观、审美观。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中最为活跃、最具教育意义的因素,它巨大的隐性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校风作为校园环境中的软环境,它是一所高校的师生在共同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大惯性的群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风尚,以及由此对象化了的物质和精神风貌的总和。良好的校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同化,潜移默化地规范、约束着他们的行为,并内化为自身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课堂教育是校园文化育人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言传身教、师德风范会直接使校园精神在师生中产生共鸣,一定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和价值的取向因素。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直觉,把握校园物质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与校园物质文化建立一种非功利的精神和价值呼应关系,进而得到一种精神满足和价值取舍,最终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独特的隐性教育功能。高校校园建筑应合理布局,建筑风格应整洁大方,以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如设立富有感召力的雕塑,用建筑自身的文化来培育和强化学生道德观念、道德价值。

(3)规范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的影响往往是普遍存在但又是经常被忽视的。一方面,要提高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隐性德育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态度、接受能力。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虽非常完善,但管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往往只重视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视了制度的可行性,忽视了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管理的公正性。在学校内部,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因素,包括教育者的品德、民主公正意识,是决定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提高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2、合理安排各科课程,充分发挥其德育作用。

各科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情感气质、师生关系、仪表外貌等,都蕴含着丰富的隐性德育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言语的感化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呈示这些德育资源,并努力创造和挖掘各种潜在的德育资源。道德教育资源在它未被学生意识到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并没有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在对各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科的历史、现实角度出发,让德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并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教学、实训和科研中去。

3、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

当今信息平台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兴的网络空间、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能够承载各类信息的活动方式和物质实体。各种信息平台不仅能以隐蔽的方式传播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社会规范,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它覆盖面广,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影响到每一个大学生。尤其是新兴的网络空间和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因其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伴侣”。因此,必须加强各类信息载体建设,以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信息载体的建设,如精心选择、订购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报纸和杂志,经常利用校内外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活动的特点,加强新兴信息载体的建设。

参考文献: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篇3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失范 成因 危害 对策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由此可见,青少年道德好坏,不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事。本文试图从当代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危害与对策等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道德失范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期,社会道德转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质,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正从传统的“边缘人”向现代社会的“参与人”过渡,逐步体现他们的社会主体地位,是极易成为道德失范的社会群体,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家庭因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人的道德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也即“有其父,必有其子”。现实社会中一些父母自身道德品质低劣,有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傲慢无礼等恶习,加之一些家庭婚姻变故、矛盾难解、儿女留守家中缺少关爱等因素,势必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失范滋生了温床。如有一些家长因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发生矛盾时,不分青红皂白为自己孩子出头,导致报复伤害他人孩子,或者双方家长引发冲突。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因老师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向老师发难,有威胁、侮辱老师的言行。可想而知,生存在如此家庭环境中的儿女,他们的道德品质怎能不令人堪忧?

(二)社会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而社会生活环境影响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又隐藏着巨大的不良诱惑,如邪教、营业性网吧等娱乐场所,“黄、赌、毒”等阴暗面,青少年面对灯红酒绿的世界或网络化虚拟时空,缺乏鉴别力和应对性,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及支配下,从而做出了一些非道德不文明的行为。此外,青少年交友不慎,“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等交友误区也是青少年道德偏离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一个坏朋友比一个好老师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再有,社会上一些另类的叛逆现象,对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是一种残酷的蹂躏,表现在对某些规范的道德行为加以嘲弄和奚落,反而将一些非道德的言行大加恭维和赞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平时在中小学生中发现,好人好事、尊师守纪、安分诚实等道德行为常遭到取笑,而投机取巧、放荡不羁、损人利己等非道德行为反而得到崇拜,结果导致有的青少年想做道德的事却又害怕遭到同学的奚落而退却,从而滋生了一些自私自利、弄虚作假、好逸恶劳、纪律涣散、不讲礼貌等非道德品质。

(三)学校因素

在社会因素这个大气候下,学校因摆脱不了整个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功能释放必然受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首先就是社会道德失范的受害者,导致学校的机制本身有效率不高,道德教育投入大而收效微。当前,新课改已全面铺开,但不少学校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或者虽有道德教育措施但实施不力。此外,一些学校不能做到教育公平,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甚至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这些做法无疑会使学生的道德失范群体增加。

二、青少年道德失范的危害

(一)阻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人格发展、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如果道德品质低下,就会缺乏正常人应有的负罪感、内疚感、忏悔意识,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做,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无所谓纪律、国法,当前,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年龄不断下降就是例证。青少年道德失范,必然导致青少年人格发展错位、社会素质下降、品德心理畸形发展,严重阻碍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

(二)破坏社会的和谐

当前 ,全社会在倡导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但由于青少年道德失范而破坏社会和谐的问题也毋庸忽视。首先是破坏了家庭和谐,笔者就曾遇见过如此事件:儿子在校违反纪律,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在数千人做操期间,儿子因不服家长的管教,抽出皮带与父亲对抗,父亲恼怒之下把儿子打得七窍流血。其次是破坏了校园和谐,如因学生目无师长、扰乱教学秩序、败坏班级名誉等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倚强凌弱、敲诈勒索欺负同学,甚至发生在学生中的性侵犯而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等,这些道德失范就严重地破坏了校园的宁静与神圣。再次,破坏了社会和谐,当前,青少年在社会上打架斗殴、偷摸扒窃、夜不归宿、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令学校头疼,更是令政府部门及公安机关费心的事。

三、青少年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道德教育的观念更新

当前,各学校对道德教育普遍重视,都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的观念,但德育成果普遍低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对德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稳定学校的秩序,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颤传宝曾经说过:“德育应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他主张,德育应该是欣赏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应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赏识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因此,德育工作者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而不是凭经验、感觉、问题和上级指示来工作。

(二)道德教育要形成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有关研究表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要大于教育的影响。对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培育起决定作用的环境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只有把这三者的德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者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处于核心地位,学校可以通过自管和他管的形式,如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召开家长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信箱等,针对薄弱环节,健全长效机制,培养青少年从他律到自律的能力。家庭教育是主渠道,家长要为子女作出良好的榜样,利用亲情、民俗、礼仪、习惯等便捷的道德资源,教育孩子自尊、自爱、自重,做品德良好的人,引导子女从做好孩子到做好公民。社会教育是主格局,青少年许多不良道德是在社会交往或在社会上耳濡目染形成的,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的投入,荡涤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空气,还给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们一片洁净的家园。

(三)在有益的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

社会和学校设计和组织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自觉参与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使青少年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长见识、励精神、明志向。如开展亲子活动、感恩教育活动、演讲、辩论会、歌咏比赛、夏令营、革命圣地游、帮扶敬老院、进行“手拉手”活动等。如凤山县高中、凤山县中学曾举行的感恩活动,凤山县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等,在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灵深处就产生了巨大的道德感应和亲情回归。

上一篇:电视宣传管理下一篇:客车行业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