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规范

2024-06-19

网络道德规范(精选12篇)

网络道德规范 篇1

青少年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发展时期, 其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人才的素养,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于青少年而言, 其身心发育没有成熟, 思想容易发生变化, 辨别能力不强, 自我控制能力弱, 互联网中的一些暴力、色情、错误容易造成青少年是非观念不清, 道德素养下降, 社会责任感不强, 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同网络的特点相结合, 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影响。

一、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 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法:在教育情境中, 由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再把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 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 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 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 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 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 研究结果

近几年, 网络社区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互联网正跨入社区时代。为了了解我县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现状, 我运用调查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部分中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进行调查。自1999年以来, 有80% 的青少年开始使用互联网, 男生略多 (57.4%) 。年级越高, 用户比例越高。 有关青少年上网场所调查显示:61.2%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 30.5%的青少年在亲戚朋友家上网。由此看, 青少年上网地点主要在家里, 多数父母通过不同方式管理青少年使用网络, 完全不限制的父母只占7.4%。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约为230分钟。上网主要有:玩游戏占50.3%, 聊天占43.6%。关于浏览黄色网站的问题, 有17.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以上调查说明, 当代青少年大多数上过网, 而且很多是经常上网, 有的甚至天天上网, 通宵上网。

二、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

部分青少年对网络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认识。网络的发展使他们尽情享受各种便利, 与亲朋好友沟通方便, 能更快了解科技动态、最新新闻, 极大丰富了业余生活。但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黄色信息的传播、黑客的攻击、金融诈骗、虚假广告、散布电子谣言等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 青少年迷恋网络以及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日益严重, 不文明行为便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增多。在这样的现实下, 网络社区很难充分发挥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我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 通过多种方式展开监督。

三、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青少年身上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 需要在社会进程中去认识他们, 观察青少年问题要选择发展的角度,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青少年教育应在预防、引导、拯救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一方面, 要普及法律知识, 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 养成自律的习惯。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把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校纪校规, 强制学生遵守。对于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可规定上网时间和地点, 便于监督。还可利用教室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 大力提倡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供网络化学习, 批评黑客型、玩乐型网络观念和活动方式, 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学生经常开展网页有名设计、制作等比赛和展览活动, 让学生领略创造的乐趣, 形成文明、理性、高效用网的良好风气。还要重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家长除了平时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好奇心、自信心外, 要让青少年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 安排足够时间让其参加社交活动, 控制上网时间, 加密锁定不良网站, 防止上网成瘾。

总之,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了, 每个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网络就变得文明、高尚起来, 青少年在网上也能得到健康成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然而网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目的是通过合理分析、研究尝试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提供参照, 一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二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三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7) .

[2]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吴勇.网络虚拟社区背景下的青少年政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6) .

网络道德规范 篇2

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答:(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3、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2)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4、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答:(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5、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范的关系?

答:(1)道德原则规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在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2)道德品质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3)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相互依存。一方面,品质和原则一般来说是统一和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品质,就有什么样的原则;有什么样的原则,就有什么样的品质。另一方面,品质和原则又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品质的原则是空洞的,无生命力的;同样,没有一定的原则规范定向的道德品质则是盲目的。

6、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 篇3

穆青同志认为,社会新闻必须体现道德规范功能,这是社会新闻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要把道德规范功能摆在"以德治国"的高度来对待。道德力量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社会功能,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新闻种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对社会新闻来讲,这一功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去年华东地区举行的"社会新闻道德功能"研讨会上指出,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中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功能,它直接决定着一篇社会新闻的成败。

道德规范功能,是由社会新闻特有的取材范围、采访对象、报道角度等因素所决定的。社会新闻的定义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与个人品德行为、个人日常生活有关联的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等的报道。这类新闻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和影响人。读者和听众及观众从这些新闻报道中感受到某种道德观、价值观、人格倾向的影响。例如,一篇舍己救人的报道,一篇勇斗歹徒的报道,或一篇关于为满足私欲而走向犯罪的报道,都能使读者受到其中的道德影响,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者从政治、经济等新闻中,虽然也能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但相对于社会新闻而言,则没有那样强烈、集中,而是更多地看到其中的政治意义和工作指导意义。

社会新闻在表现形式上,道德力量尤为显得直观、集中和强烈。直观,是通过事实说话,有直观表达性和说服性。集中,则是通过一个带有个人行为、个人境遇色彩的事件,集中反映出被报道对象的道德情操,凸现出其人格上的特征。强烈,即褒贬分明,作者的情感寓于事理的表述之中。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用新人新事新风尚本身所具有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内涵去教育、影响读者;另一种是对社会生活里丑恶的东西进行揭露批评,通过揭露批评,使读者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和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社会新闻还有其他社会功能,如信息传播功能、欣赏功能等。读者对社会新闻的社会功能的需求、选择可能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但对新闻采编者、传播者来讲,必须首先考虑其道德规范功能。这是一种职业责任,也可以说是讲政治的一种基本要求。抓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环。

强调道德规范功能是社会新闻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并不因此忽略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强调的指导性原则;而是恰恰相反,强调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正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的指导性。有些新闻工作者认为,只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才有指导性,而社会新闻只有信息传播性、可读性、趣味性等,谈不上有指导性。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传播机构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对广大读者和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它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新闻所固有的属性之一。一言以蔽之,社会新闻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同样具有相同的指导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经济新闻侧重于指导工作,从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迅速及时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的角度进行报道。而社会新闻则是侧重于指导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社会生活事件中凸现出来的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歌颂和批评,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表现形式上,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表现得更为直接一些,而社会新闻的指导性则往往以间接的方式体现出来,寓理于事,通过引导达到指导的目的。

综观近年来我国传媒中的社会新闻报道,绝大部分在道德规范功能的把握是恰当的,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指导性原则,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报道还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成为制定或调整政策的参考依据。毋庸置疑,有一些社会新闻作品,对新闻事实本身所体现出的道德规范影响把握不准或疏于推敲,没能处理好道德规范功能与指导性原则的关系。如有些报道犯罪活动的社会新闻,不是着眼于启发读者思考怎么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而是采取渲染甚至欣赏的态度,津津有味地描写犯罪细节,使读者弄不清报道者在宣扬什么。社会新闻的道德规范功能与指导性原则是客观存在,它可以为高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反之也可以起破坏作用。这是社会新闻采编者和传播者不容忽略的一个政治问题。

网络道德规范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网络道德建设

2010年1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显示, 到2009年12月31日, 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3.84亿, 其中学生网民占28.8%, 大学生上网率超过85%。是中国庞大网民队伍主力军。网络社会的兴起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 网络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同现实社会的不文明行为相比, 其行为后果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 关注和规范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文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在网络的高度自由开放的信息社会中, 大学生既能吸取许多及时、有用的信息, 也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校园问题。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常见的不文明行有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语言低俗恶劣, 谩骂和攻击他人;浏览不良信息网站;侵犯他人权利等。

1.1 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

大学生在网络聊天中表现得易怒, 情绪激动、口无遮栏。他们会随意在互联网的聊天室、微博和各种贴吧、BBS上发泄自己对学校或者其他人的不满以及比较偏激言论。不论是国内外事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律、学校的教学行为、社会热点问题, 还是热播的电视电影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恶的导火线。他们经常不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是在网络上为了好玩随意编造或者夸大事实, 散布不实言论、恐怖事件, 转载虚假信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相关部门对网络资源的来源和传播的监管力度不够, 网上信息容易造假。有一部分不良企图的人, 利用网络社会的漏洞, 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或故意制造一些轰动性的话题。

1.2 语言低俗恶劣

有部分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言语中习惯性渗透着不健康的内容。从他们网上昵称到聊天、发言的内容, 频繁出现低俗、污秽的词语。经常出现互相谩骂、挑衅闹事, 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所用语言不堪入目。网络上的大学生与现实中的似若两人。另外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一些话题经常分辨不清, 很多时候在事情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和加以批判, 用极尽挑剔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 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卷入“口水仗”中。

本人通过500人调查问卷调查统计, 学生有在网上时有使用过粗俗言语或谩骂他人, 占中人数73.07%。有26.93%的学生表示他们从未在网络发出不文明言论。有401名学生认为应该学校采取措施监控在网络不文明行为,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此类行为。

1.3 出现双重人格、自我价值迷失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 脱离不了现实社会的环境影响。而网络社会中交往行为, 主体是虚拟的身份, 可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高度自由的环境使大学生可按自己意志任意妄为, 没来得及理性思考就已被网络社会所影响并同化, 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忽略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约束, 造成现实和虚拟的双重人格特点。

1.4 形成网络犯罪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和法律约束形同虚设, 失去了它应有的威力, 如果人们没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法律意识, 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认感, 会大肆放纵自己。

1.4.1 成为网络黑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信息崇拜现象开始。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信息崇拜的一种极端表现。某些大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特长, 编辑计算机病毒在网上发布。成为了网络黑客, 给网络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4.2 侵犯知识产权

四通八达的网络及其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给大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便利渠道的同时,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严重侵犯知识产权, 触犯了法律。

1.4.3 侵犯他人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应得到充分地保障。在网络社会使用个人资料比较普遍。青年人中出现了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刺探他人私密信息;得到他人私密信息后, 干扰他人的正常的生活;对他人私密信息在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非法传播等行为。

2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建立文明的网络社会, 首先提高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 必须提高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另外方面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1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2.1.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 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 生活比较单调。随着电脑的普及,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 精神生活空间却越来越狭小, 他们读书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考试、就业等硬指标, 他们忙于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游, 而并没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应该多开始人文素养课程供选修, 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1.2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

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中, 人的一切行为缺乏他人监督和约束。在这种几乎无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的自觉行为, 需要依靠个人的良知与责任来调控。这就靠高校平时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培养。这是网络社会对个人自律提出的挑战。自律, 指在没有他人的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用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和判断自己的行为, 自觉、主动地遵循社会规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传统,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用一条一条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 而是强调行为者的理性精神和自控能力。大学生网络的自律性同时也考验了一个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成果。

2.1.3 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靑年阶段属于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而价值观则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

2.2.1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指奋发向上、积极乐观、健康成熟的生活情感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完美的人格品行的人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正确的自我认识、强烈的道德责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高校可以从加强学生素质拓展课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2.2 加强大学生的美学教育

使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必须将人的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要素有机统一。人类的认识是人类在一定客观范围和程度上征服自然的结果。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关系具有价值性。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尺。美的概念是对象或现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美的现象具有统一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属性, 其基本因素就是要引起人的生理的愉悦反应, 同时又是变化多样的, 这种变化多样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而使人产生个性的喜好和精神兴奋。

2.2.3 开设学校传播素养教育的通识课

传播素养教育是通过伴随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民应有的一种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播, 尤其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所包围。人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辨别信息的真伪良莽, 拒绝不健康的信息数据。人们要依靠媒介素养教育来提自身的获取信息和选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地运用网络资源, 促进个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播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拥有自己的判断, 对所接触的信息不盲目接受, 而是批判性地选着性的欣赏, 并且学会利用媒介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2.2.4 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 不仅仅取决于对网络技术的管理方面, 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融于一体, 全面推进。这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和网络素养, 还要学会将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去解决青年人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 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加强外在平台建设,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2.3.1 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我们每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受到它的伤害。网络是谣言蔓延的最佳载体和传播途径, 它会无限放大原来信息的威力, 甚至在中间的任何一环节中进行改变。网络上疯传的各种虚假消息, 不仅扰乱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 为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甚至人心惶惶, 影响社会的稳定。首先,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 规范网络市场, 学校要建立网络建设监督的长效机制。成立网络建设监督小组, 尤其对学校网络行为进行监控, 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

2.3.2 加强青年人的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法制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事。学校通过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 担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 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国家长远的发展, 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促使大学生养成网络文明习惯, 创建和谐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 [EB/OL].

[2]蔡蓉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 2003.

[3]叶通贤, 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张素玲, 张宝华, 上官林武.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5]李祥永, 蒋明明, 等.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调查及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2.

[6]戴伶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思考[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规范 篇5

一、依法治教

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3、遵守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不无故缺勤。

4、政治学习,认真做记录,每学习一次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5、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爱岗敬业

1、热爱教育,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学校利益。

2、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认真备课,严格遵守上课常规,认真批改作业,无错批,漏批,有条件时尽量面批,严格遵守教学常规,不敷衍塞责。

4、不迟到、早退、中途离开课堂,不带手机进课堂。

5、不随意发牢骚,说怪话;不传播封建迷信、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保持人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因素,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3、坚持教学相长,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私自让学生停课、停学。

4、认真贯彻德育纲要,落实“三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1、树立优良学风,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各项进修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2、每人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丛书,有读书笔记。

3、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4、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个人专长,形成自己教学特色。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认真作记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五、团结协作

1、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不做有损学校及他人声誉的事。

2、青年教师和老教师要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科任与班主任要密切协作,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3、向先进学习,对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给予热情支持,不讽刺、不挖苦、不说怪话。

4、在学生面前,不说笑打闹,不直呼姓名,不说有损其他教师的声誉的话,维护每一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5、理解和支持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严格遵守第一责任人制度,有不同意见,逐级向上反应,不无理取闹。

六、尊重家长

1、认真组织家长用好综合评价手册,主动与家长联系。

2、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3、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普访一次做好普访记录。

4、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不指责学生家长。

5、围绕家教主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活动。

七、廉洁从教

1、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2、严格按收费卡收费,不收取学生的礼物。

3、不得用师生关系向学生家长索取利益。

4、不向学生推销商品,获取利益。

5、不利用职责之便贪占公共财产,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1、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社会公德,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

2、谈吐文雅、服装整洁,举止端庄,不使用低级庸俗语言。

3、严于律已,工作时间内不聊天,不玩牌,不下棋,不打球,不做个人私事,空节在自己办公室内备课,批改作业或学习业务知

识。

4、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不看黄色书刊,不赌博,不酗酒,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和传销活动。

5、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各室、组要把好三关(关窗、关门、关灯)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9年版)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治教

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3、遵守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不无故缺勤。

4、政治学习,认真做记录,每学习一次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5、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爱岗敬业

1、热爱教育,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学校利益。

2、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认真备课,严格遵守上课常规,认真批改作业,无错批,漏批,有条件时尽量面批,严格遵守教学常规,不敷衍塞责。

4、不迟到、早退、中途离开课堂,不带手机进课堂。

5、不随意发牢骚,说怪话;不传播封建迷信、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保持人人平等的师生关系。

2、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因素,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3、坚持教学相长,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私自让学生停课、停学。

4、认真贯彻德育纲要,落实“三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1、树立优良学风,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各项进修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2、每人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丛书,有读书笔记。

3、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4、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个人专长,形成自己教学特色。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认真作记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五、团结协作

1、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不做有损学校及他人声誉的事。

2、青年教师和老教师要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科任与班主任要密切协作,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3、向先进学习,对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给予热情支持,不讽刺、不挖苦、不说怪话。

4、在学生面前,不说笑打闹,不直呼姓名,不说有损其他教师的声誉的话,维护每一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5、理解和支持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严格遵守第一责任人制度,有不同意见,逐级向上反应,不无理取闹。

六、尊重家长

1、认真组织家长用好综合评价手册,主动与家长联系。

2、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3、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普访一次做好普访记录。

4、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不指责学生家长。

5、围绕家教主题,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活动。

七、廉洁从教

1、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2、严格按收费卡收费,不收取学生的礼物。

3、不得用师生关系向学生家长索取利益。

4、不向学生推销商品,获取利益。

5、不利用职责之便贪占公共财产,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1、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社会公德,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

2、谈吐文雅、服装整洁,举止端庄,不使用低级庸俗语言。

3、严于律已,工作时间内不聊天,不玩牌,不下棋,不打球,不做个人私事,空节在自己办公室内备课,批改作业或学习业务知识。

4、举止文明,作风正派,不看黄色书刊,不赌博,不酗酒,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和传销活动。

5、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各室、组要把好三关(关窗、关门、关灯)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作用、基本内容

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基本内容: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中小学生守则(修订)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2、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吸烟、喝酒。

5、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说脏话。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6、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片,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7、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酒吧和音乐荣座等不适宜中学生活动的场所。

8、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9、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

10、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谦恭礼让,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11、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

12、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3、待客热情,起立迎送。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14、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5、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16、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7、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18、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19、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20、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1、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的安静。不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喧哗。

22、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3、参加各种集会准时到达,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24、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25、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2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7、主动承担收捡房间、洗 衣、做饭、洗刷餐具和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28、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

29、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30、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尊敬体贴帮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32、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3、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4、乘公共车、船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不争抢座位。

35、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人员有礼貌。

36、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7、参观游览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肃穆。

38、观看演出和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滋扰,结束时鼓掌致意。

39、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导。

西方出版业道德规范扫描 篇6

目前,西方出版商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公司聚焦于市场,只把出版质量作为首要考虑标准,而且由于将与作家的关系越来越多地放在商业的角度考虑,因而导致了对道德标准的忽略。为了让作家和读者意识到,出版社可以作为新人作品的培育基地,而非个别人的出版机器,出版社不得不重建编辑和质量的标准体系。

以下通过对六种道德规范的原则进行评判,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了解他们对21世纪西方出版事业的影响。

人权: 在西方,人权对出版事业而言意味着,有出版自由和以各种形式对抗审查制度。同时也表明,在出版公司里要有编辑自由,可以反对市场检查制度。同样,作者的自我审查受控于市场需求。但大约75年前,史坦利·尤因爵士在《出版真相》中就曾写道:“提供给公众之所需,迎合低级偏见的瞬间,是最快速的赢利之举,到处都是如此,但是这是条越走越窄的路。”

文明社会和民主保证:对出版者而言,文明社会和民主保证意味着作者享有公平的协议,但由于缺乏公正的标准协议,出版事态的不均衡不可能明显改变,人们正在寻求与书商、图书馆员的公平合作。现在,已经拥有了许多改革措施,但在未来,改善环境还迫切需要作者与出版公司之间充满理解的有效合作。

保护少数派:这意味有价值的文化和少数知识分子得到他们自身的出版通道。不可否认,图书的社会价值有时存在少数主题中。当然支持少数出版物,避免文化的损毁,在现存文明社会是绝对必要的,同样,支持小型出版社,提升少数图书发行通道也一样重要。

和平解决冲突:其一是出版界与图书管理员之间有关信息成本是否付费的激烈冲突;其二是出版界与科技类作品作者和科技协会之间的冲突,和平解决这两方面为明智之举。

谋求平衡或公正:由于出版业已变成国际间的贸易,每一个分散的图书市场,为文化中心提供着不同的作者,出版业世界大同主义(即指出版业四海一家,类似孔子的大同世界,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主义,世界大同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认为全人类都属于同一精神共同体)的取向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转变为新的国际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及和平发展新时代主题下的国际主义,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是淡化意识形态);另一个走势是在大公司和小型出版社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体。小型出版社常常是滋生新人才和新思潮的肥沃土壤,同时亦成为社区书业发行领域中最重要的渠道。

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和文化遗产:出版环境是靠编辑、技术标准(指出版过程的技术含量及标准程度)、内容和内在质量因素共同营造的,出版物是人类思想的储存器, 应该得到很好的延续。现在,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一些标准已经开始消逝。在现代许多出版产品中,作者、购买者已经开始感到增值产品的缺乏,这时,出版商应该充当信息链的中间人。

1992年在新德里国际出版协会(IPA)会议上,书商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期望政府为所有和平观点提供有力的保护,而且无论观点怎样奇特。新自由主义鄙视官僚机构,拥护企业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与全球化相互推动,俨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有人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视为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阶段,但有时这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会给文化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评价,引发许多非大众化的观点。

学校管理道德规范 篇7

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就其功能与价值而言,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是道德规范调节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自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内在约束力,是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从而“自动”调节学校管理行为的又一表现形式。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学校管理者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社会力量,管理者只有接受这种社会力量的约束,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相对自由。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就其外在约束力而言,不仅表现为社会对学校管理者行为的“防范”,而且更表现为对管理者行为的价值导向功能。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不但能保证管理者不做什么,同时也能保证管理者应当做什么。即在约束学校管理者某一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发、激励另一行为,譬如道德规范在约束校长不能任意侵犯教师与学生权力的同时,还在于引发、激励校长保护教师与学生权益。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管理者服从道德规范只是社会意志对其进行的外在性控制,还未升华到管理者个人意志自觉调控的境界。此时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还是一种外在于学校管理者的“异己”力量。实践表明,只要学校管理者尚未将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尚未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转化,管理道德规范的功能就不是完整的,就不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所以,从他律与自律结合处说开来,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要自觉、主动地按体现社会道德理智的规范行事,在规范的指引下自觉勇于承担教育管理责任。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探析 篇8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强调的是“会计职业”的道德, 重在“职业”二字。它要求会计职业在确定、计量、处理和传输经济信息要可靠、相关和有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从内涵上讲, 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会计本身的客观规律, 如:会计技术、会计方法、会计程序等;二是会计职业对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如:客观、公正、公平、可靠、相关、有用等;三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的品德, 如:职业诚信、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只有将会计人员的品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与会计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1 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及其相关领导的职业态度端正, 职业道德素养较高。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领域的确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 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其原因和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迫于领导压力违犯原则;二是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败坏。

2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社会风气受到玷污已是不争事实。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意识抬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削弱。作为各单位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观念也会同样会发生变化, 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利益驱使, 为了一己私利及单位小团体的利益而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 做出了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现阶段会计人员是在单位领导下进行工作的, 不听从领导的安排或与领导发生冲突时仍坚持原则, 很可能会损失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工作与岗位, 通常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得失。对单位领导进行公款消费、乱发奖金、私分财产, 甚至对于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伪造会计账薄等的违法行为, 不敢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这种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 正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 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后果。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 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 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 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则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3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提高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必须努力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此, 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丧失成本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收益。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人员因违背职业道德, 弄虚作假, 编制严重失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等而承担行政处罚、解聘、吊销从业资格甚至负刑事责任等所付出的代价。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机制, 狠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起点, 它是会计人员道德实践得以发展和延续的一重要途径, 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会计道德教育对增大会计人员的完美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健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用法律手段约束、制约会计人员的不道德行为, 可以减少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防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败坏。在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中, 新《会计法》的核心部分就是把社会公认的对会计工作有重要影响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使其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同时明确了违法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 强化其约束力, 加大了打击和制裁的力度。

(4)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严密的企业内部监督, 能促使会计人员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手续办事, 即使有一些不良动机, 其行为也无法实现。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中可以看到, 有些会计、出纳人员的道德品质并不低, 只是由于自律性不强, 思想一时产生偏差或被诱惑, 做出了偏离会计职业道德标准或违法的行为。比如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都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多次作案都未被发现, 这本身就是内部监督机制的漏洞。

4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有利于反腐倡廉, 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的廉政之风。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准则, 用《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使之能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 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 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力度, 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还可以增强执法力度, 强化法律威慑力, 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剑春.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J].财会通讯, 2011, (15) .

规范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 篇9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前提。

一、规范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目前,国家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主要职业道德要求只是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作了8条规定。而即便是这些规定也基本上属于职业道德的“原则”部分,对职业道德的建设只能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常使会计从业人员觉得难以操作,当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往往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大大助长了会计造假者的侥幸心理。此外,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贯彻落实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一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监管不力,监管不到位;二是职业道德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使会计造假收益远远大于造假成本;三是只注重职业道德的“道”,而“德”较多地被轻视。

因此,针对新时期环境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所暴露出的基本准则“不精”、具体准则“不详”、配套措施“不力”等主要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又好又快地探讨解决。

二、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现实剖析

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表述中应该有经过科学的理论概括,提炼出精练的、言简意赅、易懂易记的核心语句,成为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使其既能够反映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客观追求,又能够成为评价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的基本准则。

(一)确定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要求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对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概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必须符合一般的社会公德,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道德要求;现阶段的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相一致,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会计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化。第二,必须反映会计职业活动的特殊规律性,充分反映会计职业人员特定的权力、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调整会计职业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伦理总纲。第三,必须含有对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成为全行业普遍认同的伦理原则,从而对全行业所有从业人员都具有约束功能。第四,必须言简意赅,易懂易记,方便宣传、教育和普及。

(二)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构成

“严谨、求真、务实”基本可以涵盖会计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和会计业务的主要过程。

1. 严谨。

会计工作长期和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易于出错,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高质量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要求会计人员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 求真。

所谓“求真”,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二是追求真理,敢于与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三是从量化的角度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3. 务实。

所谓“求实”,主要是指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的过程等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核心内容出发,在复杂多样的会计活动和会计关系中,可以派生出许多层次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从而构成一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其内容以及诠释都将在动态中不断得到拓展和完善。

三、配套措施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或改造会计人员道德面貌的工作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知和行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将“知”贯穿于“行”之中,通过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的灌输,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道德的认识,陶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应采取措施促使每个人都理解和遵守内部道德守则, 并使所有雇员都清楚违反守则一定会受相应的惩罚, 使他们在面临“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时有所顾忌;二是营造正面的企业从业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同样会影响会计人员对“道德两难”问题的主观判断和选择。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来说, 其影响更为直接。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观, 以及在其出现后能敦使会计师做出符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选择, 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对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来说, 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完善法律规范,强化监督管理

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即信用经济, 信用必须依赖道德之完善来维护。加强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 就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 真实公正, “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 (乐) 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并且要选择好恰当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号发布.

[2]、2002年6月2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指导意见》的通知.会协[2002]160号.

再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篇10

1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 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 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2.1 忠于职守, 尽职尽责

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是忠于职守, 尽职尽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热爱本职工作,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同时, 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技能, 勇于革新, 争做行家里手。

2.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 讲信用, 重信用;而且要求财会人员做到不为利益诱惑, 保密守信;还要坚持做到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2.3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反省、剖析、提高自己, 同时要公私分明, 不贪不占, 遵纪守法, 尽职尽责。

2.4 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的态度额观公正, 其前提是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 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 并做出额观的会计职业判断。再次, 还应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 应依法纳税, 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

2.5 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 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 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 只有坚持准则, 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 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 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6 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才能胜任会计工作, 才能够勤勉、谨慎地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 善于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如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会计估计等。

2.7 参与管理

简而言之, 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 为管理者当参谋, 为管理活动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 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关制度, 提高业务技能, 熟悉服务对名胜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

2.8 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 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严格执法、服务周到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 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 反之, 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 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3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特征

3.1 原则性

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坚持原则能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 作为会计工作者, 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不坚持按原则办事, 不仅会危害自身, 也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 无私性

财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 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 廉洁奉公, 不贪不沽, 一尘不染,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3 服务性

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 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

3.4 时代性

不同历史时期, 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所以说, 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从而起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 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

关于护理职业道德规范的探讨 篇11

护理人员在从业时除了应该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标准外,还应该在从事职业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护理职业道德,使护理人员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进行正确的护理行为决策,引导护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的行为调节,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护理职业道德;现状;道德培养

1.引言

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特殊体现。根据护理职业的特点,用以协调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是众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工作失误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护士学校学生就开始培养。

2.我国护理职业道德现状

职业道德对于一个特定行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护理的职业道德它是护士进行护理的行为准则,它对于完善我国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规范护士的护理程序具有明确的指导,可以说随着我国护理工作制度的建立以及护理道德教育的深入,我国的护理道德素质有家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的护理工作还有许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功利心重,缺乏职业良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医院打破了以往的政府管理的模式形成了盈亏自负的企业管理模式,实行了按劳取酬的方法,这样就出现了医院的各个部门以及医疗服务人员不把服务患者放在首位而是以金钱为首位,这样就淡化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宗旨,尤其是现在的护理人员他们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特别是在一些效益差、奖金低的医院或者科室,个别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态度冷淡、生硬,甚至对病人的要求和痛苦视而不见,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院的声誉。

2.2护理人员缺少独立的能力和耐心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首先就是要有必要的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而且要做到必要的耐心以及冷静,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我国的护理人员他们过多的习惯于按照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缺乏独立的处理能力,同时一些护理人员“慎独”精神淡漠,工作马马虎虎,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如个别护理人员值夜班或独立工作时,不认真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病情不仔细,工作偷工减料。更有甚者,如在做治疗、护理时消毒马虎,不为病人测体温、血压等。有的将本应由护理人员做的事情,推给病人家属,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2.3 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高

护理工作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科学。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心理的以及管理、营养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又不求进取、满足现状,仅凭在书本上学到的一点点基础护理知识,停留在应付日常的、简单的护理工作上。对病人的思想情绪、心理状态、家庭环境、感情变化、影响病人治疗、康复的因素不甚了解或熟视无睹,也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3.提升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3.1加强构建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教学对于护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校对于护生的教育在于寓教于乐,也就是不能将对护生的教育弄得很枯燥,因为中职护生处于一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阶段,需要具有结合护理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活动,这样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实现对于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备。

①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意识

学校可以利用主题的教育活动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题教育对于护士的影响是最大的,并且这已经在实践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

②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情感

志愿者,以及义工等活动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了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培养的最新途径,职业院校可以有效的结合护理的专业性特点。有效的搭建服务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志愿者服务中感受到氛围,以及有效的得到专业性的历练,可以将思想水平得到快速的提高和升华。

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意志

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可以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可以实现快速的引导成长的作用。其中作为一种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可以有效地培养一种创新和协作的精神,可以有效的形成一种社会实践的交往能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更是一种有效的锤炼思想,以及形成正确道德情感的方式。

3.2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护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护理人员端正思想认识、做好护理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道德修养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首先,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把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及爱岗敬业意识教育摆在首位。其次,按照护理道德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医德教育。

3.3积极适应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护理方式

我国现在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的学习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大力转变我们的护理工作方式,要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积极地建立护理评价机制,建立温馨的护理氛围。

4.结束语

由于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殊性,护理职业道德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开展的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为护士提供了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也使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经受严峻的考验,如何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这将是所有护理同仁应继续努力和探讨的方向。护理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从学校职业教育就开始抓起,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将职业道德深入到每个护士生的价值观中,同时还需要在医疗改革中加大对护理职业道德的重视力度,完善评审制度和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改兰.护理伦理[M]三晋出版社.2010,(10)

[2]万永成.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6)

[3]蒋芳芳.我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11期

[4]尹娅萍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05期

[5]汤文智.浅析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速读.2014年07期

网络道德规范 篇12

第一条 为弘扬科学精神,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 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及其他科技工作者。

第三条 科技工作者应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 勇于探索创新, 恪守职业道德, 维护科学诚信。

第四条 科技工作者应以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繁荣学术思想, 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促进优秀科技人才成长,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使命。以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服务人民, 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第二章学术道德规范

第五条 进行学术研究应检索相关文献或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在发表论文或以其他形式报告科研成果中引用他人论点时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如实标出。

第六条 尊重研究对象 (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研究对象) 。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 必须保护受试人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并保障知情同意权。

第七条 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 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 遵守诚实客观原则。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 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第八条 诚实严谨地与他人合作。耐心诚恳地对待学术批评和质疑。

第九条 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 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

第十条 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 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 以备考查。

第十一条 对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专业人员拥有著作权。仅对研究项目进行过一般性管理或辅助工作者, 不享有著作权。

第十二条 合作完成成果, 应按照对研究成果的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 (有署名惯例或约定的除外) 。署名人应对本人作出贡献的部分负责, 发表前应由本人审阅并署名。

第十三条 科研新成果在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前 (有合同限制的除外) , 不应先向媒体或公众发布。

第十四条 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第十五条 科技工作者有义务负责任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反对捏造与事实不符的科技事件, 及对科技事件进行新闻炒作。

第十六条 抵制一切违反科学道德的研究活动。如发现该工作存在弊端或危害, 应自觉暂缓或调整甚至终止, 并向该研究的主管部门通告。

第十七条 在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的培养中, 应传授科学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选拔学术带头人和有关科技人才, 应将科学道德与学风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

第十八条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第十九条 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 捏造数据或结果, 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 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

第二十条 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 抄袭他人作品, 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 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 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 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僭越或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

第二十一条 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

第二十二条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 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 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第二十三条 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 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 与他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 监察失职, 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

第二十四条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 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 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第二十五条 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第四章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负责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 监督所属全国学会及会员、相关科技工作者执行科学道德规范情况, 建立会员学术诚信档案, 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个人进行记录, 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报。

第二十七条 调查学术不端行为应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原则。应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对举报人提供必要的保护。在调查过程中, 准确把握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第二十八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重视社会监督,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 委托相关学会、组织或部门进行事实调查, 提出处理意见。

上一篇:旋喷锚索下一篇:干部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