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秩序

2024-06-11

网络道德秩序(共5篇)

网络道德秩序 篇1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其中, 网络道德秩序失范是必须要认真反思的课题。所以, 反思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乱象, 重构大学生网络新秩序, 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命题。

关键词:网络道德秩序,失范,重构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其中, 网络道德有序与失范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反思的课题。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跨国性和即时性, 为人们构建和打开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人人都有成为主体的可能性, 人的自由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 也使人人的越轨行为和言论在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成为现实, 因为人们发表任何越轨言论, 表现出任何的越轨的行为, 甚至是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色情的信息, 而又较少地受到道德约束和法律的规约与惩罚, 这些情况, 无疑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网络道德作为衡量和评判网络中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行为法则, 以一种迥异于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 成为规范和约束人们网络社会言行的是非善恶标准。对于大学是这一特殊的网络主体而言, 他们的网络道德表现出与常人迥异的状态, 也应该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因为网络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引导力的缺失, 前进方向的虚无, 可能会陷于方向迷失、心灵扭曲、价值冲突、责任感弱化、网络犯罪等严重的网络道德秩序失范问题。因此, 从这个层面来讲,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秩序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乱象反思

(一) 大学生网络语言失范:主体语言道德的堕落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 它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 (如语音、视频聊天) 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对象部分信息缺失等特点。由于网际属于时时交流, 需要快速输入, 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 既简单易用, 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世界, 在网际交流中, 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 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网言网语轻松幽默的风格, 还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但不可忽视的是, 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 也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大学生应用网络语言由于网络语言交流的特殊性及对象部分信息的缺失性, 这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语言的失去控制和规范即网络语言的失范, 成为网络道德一个十分突出问题。平日里彬彬有礼的大学生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其语言表达立刻变得截然不同于现实世界。谩骂、侮辱、攻击性语言、脏话、诽谤、信讹、传讹、粗俗、下流语言等, 不绝于耳, 大学生的形象颠覆在网络语言上, 表现的淋漓尽致。引发大学生网络语言失范的原因在于, 首先, 大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根源。大学生阶段是处于成年之前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 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不统一, 导致他们的主观自控能力减弱,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在言行上表现出不一致, 加上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等, 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可以不用与他人面对面交流而可以在网络上与陌生人倾诉。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 吸引大学生产生远离现实社会, 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倾向。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 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 而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或者宣泄的最好场所;其次, 网络语言的特点使现实中人在网络成为“无标识”的网络主体, 现实社会中人的主体的社会属性都被网络所淹没, 人成为了没有社会属性的数码存在。当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在网络上消失殆尽而成为一片没有国界、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区域时候, 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阴影得以被诱发, 有肆意张扬。

(二)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体行为的滑落

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隐秘性、易检索的特点深受正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的喜爱, 网络为扩大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但是, 由于网络世界的隐匿性, 在网络上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责任, 这将使大学生忽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在行为上滑向堕落的可能性:第一, 无法自控地沉迷于色情网站。大学生正处于性的生理成熟之后和性满足的延迟期, 自控能力有限, 又摆脱了父母的监控, 学校教育管理不力, 加之他们有着大量的过剩精力和时间, 极容易因为网络色情内容和信息的诱惑而导致网络色情成瘾[1]。另外, 加上黑网吧的泛滥, 所以网络黄潮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而国内外不计其数的大量的色情网站在需求和金钱利益的驱动之下, 往往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 呈现出泛滥之势, 给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第二, 无法自控地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使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癖, 终日沉溺于游戏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能实现的东西, 可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实现, 这使很多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宣泄, 导致很多大学生沉溺其中, 不能自拔, 丧失学习的兴趣。而网络游戏中所宣扬的凶杀、暴力等内容对大学生的人格“分裂”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许多大学生正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得不中途退学。第三, 无法自控地充当网络高手——黑客。通过病毒侵扰破坏他人网站是电脑黑客经常做的事情, 而当今网络时代多数黑客出自于大学生。黑客这一现象是在大学生看来是无尚光荣和骄傲之事。有些大学生黑客在虚拟世界里, 忘记了现实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 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舆论力量对他们已不复存在, 以为谁最具有网络入侵和破坏能力, 谁就最光荣。他们往往在充当黑客这一角色的虚幻的荣耀中, 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而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第四, 无法自控地网上购物。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 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 由于网络的快捷性、购物的虚拟性及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等, 往往使大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导致大学生受骗上当、债台高筑、隐私权被侵、无心上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失范: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虚化

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及隐匿性使得更多的人热衷于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 不但可以与一个人交流, 也可以与多人同时在线交流。网络人际关系的主体身份的虚拟性、地位的平等性、情感的寄托性和虚拟的成就性等, 使得网络人际关系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沉迷于网络有三个目的, 寻求社会的支持、虚拟人格和性幻想。一方面,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展示自己另一方面的空间:内向寡言的人可以变的幽默风趣;自私乖僻的人可能变的格外温柔体贴;人们更大胆热烈地表达爱情;网络因空间的距离给人一种美感, 更符合人们对于浪漫的向往等;但另一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大学生可能会沉迷其中, 虚化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 进而迷失自我, 变得冷漠和自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倒置, 可能会使低质量的网络虚拟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高质量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导致在真实生活中, 绵延不断的沮丧、困惑、孤独感时时折磨着他们。当他们最终失去对社会交往的兴趣时, 精神心理活动也随之走入歧途, 以虚拟交往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 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 打破了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平衡, 出现了人际关系的障碍, 严重的产生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

二、重构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策略

网络社会道德影响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特点, 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检验。简单地套用既有社会道德去代替网络社会道德是不可想象的, 但抛弃既有社会道德去构筑网络社会道德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 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新需求, 并形成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观念体系, 均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形成整合力量

大力普及网络知识, 强化网络应用能力, 多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 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 积极倡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 发扬网络道德, 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文明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 学校、家庭、社会应本着“主动出击, 积极应对, 把握导向”的原则, 以日常教育为基础, 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性, 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疏导, 学会在网络世界趋利避害, 有所为有所不为, 争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创建网络文明的先锋, 只有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充分的网络自由下, 成长为合格的网络公民, 网络文明才真正落到实处。

(二) 倡导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是社会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由于网络的隐蔽性, 网上的道德约束比现实社会弱。在网上, 人的言行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 它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更多的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共同维持。但是, 网络与现实世界, 青少年与成人之间, 并不存在一种隔离的规范。每个网民都应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自觉实践网络道德开始, 只有当网络道德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 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才有可能创建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

(三)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

大学生一方面是出于对网络世界的好奇, 希望通过网络可以实现个人价值, 一方面, 网络也帮助大学生开拓了视野, 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所以, 首先,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 以理性和清醒的头脑来认识网络, 正确对待网络。要让大学生明白, 网络只是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援助工具。在虚拟世界中网络不但能在更广范围内, 帮他们找到思想相同、志趣相投的朋友, 还能大大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网络还能帮不善人际交往的人重塑信心。比如, 许多人由于自身条件等关系, 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阴影, 但在网络上就能比较容易地抛开这些心理阴影, 大胆地与陌生人交往。换句话说, 可以把网上交往当成是一种现实人际交往的演习和锻炼;其次, 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合理把握虚拟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比例;要学会正确把握上网的度;要学会敢于面对生活, 敢于对网络说“不”, 必须保持与周围人员的正常交往。如果有心理疾病最好不要上网去寻求安慰, 应求助心理医生为上, 特别是“网痴的网民”更是如此;最后, 引导大学生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来扩充其知识面, 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娱乐和消遣工具, 甚至沉浸在虚拟的空间里不能自拔。而抵消网络的异化作用, 培育健康的人格, 就必须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以培育大学生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 这对于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之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 构建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

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行为和道德, 使他们在网络上能够严于律己, 保证道德行为在许可和规范的框架之内。因此, 在强调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和自律性的同时, 也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网络道德现状和现实境遇, 予以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法律限制。事实已经证明, 构建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对于实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如果仅凭大学生的自身自律要求, 来实现网络道德秩序的构建, 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准则, 严格考核大学生网络行为, 确定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标准, 以多样化和常态化的方式予以检查和评估, 把大学生遵守网络行为作为考核大学生行为准则重要部分, 建立健全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予以时时监控, 对违反网络道德行为标准的大学生予以必要的惩罚和批评教育等等, 这些都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重构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的必要措施。与此同时, 加强网络立法建设, 用法律法规来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予以强制约束, 规定其具体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网络信息和网络道德等, 充分发挥网络立法的强制作用, 这对于防止和预防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行为, 从源头上净化网络, 具有重要作用。

(五) 实现网络心育和传统心育有机结合[2]

如果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出现较大问题而不能自拔, 就必须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问题解决。当下的心理咨询可分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较之网络交互式心育,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其交流深入、教育连续性以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等方面的一定优势, 特别是在矫治学生明显的心理障碍如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方面, 优势十分明显。但是,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容易受时空限制, 而且, 也不可能同时满足大群体的心理教育需求。网络心育模式尽管也有个别心理教育功能, 但由于时空和语境原因, 使得目前咨访双方沟通、交流效果从总体上看, 还不如传统心理教育。但是, 它大容量信息、全新的时空特色和高效率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同时满足较大群体的多种心理需求和愿望, 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实施发展性咨询和开展心理知识的普及较为有利。正是由于传统心育模式与网络心育模式各有利弊, 目前, 应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共同发挥各自长处。

参考文献

[1]吴正国.应对网络的诱惑[J].江南大学学报, 2003, (6) .

[2]吕晓峰.网络心育难题与求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论重建公共管理道德秩序问题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道德秩序,重建

公共管理道德秩序, 就是使公共管理领域处于一种有条理, 不混乱的状态并使之不被破坏。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 由于权力价值观的不同、利益冲突以及道德意识的差异, 公共管理者经常有充分机会背离社会公众的意愿而采取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公共权力, 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和现实的损害与威胁, 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1 理论概念的界定与诠释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 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 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公共管理道德是公共管理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是用来调整公共管理活动中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公共管理道德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人员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属于职业道德,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是属于社会公德。本文所讲的主要是对公共管理主体而言, 力在倡导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道德秩序, 让公共管理者能以道德自律, 能够使他的道德个体意识对公共管理道德形成认同, 来进行自我立法, 从而节制自己有违道德的欲望。

2 我国公共管理道德的内容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国要特别加强公共管理领域的道德建设, 重建公共管理道德管理秩序, 以此来净化公共管理人员的心灵, 维系和强化其自觉努力地为社会和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行为。首先, 加强公共管理道德建设是推进廉政建设, 有效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其次, 有益于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公共管理人员行为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的良好与否。再次, 加强公共管理道德建设, 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条件。最后, 加强公共管理道德建设, 是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需要。当前,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 包括公共管理道德在内的政府软件建设更具艰巨性。

2.2 我国公共管理道德的内容

我国公共管理道德的内容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公共管理道德要求, 也包括作为群体的政府各级组织所应遵循的公共管理道德要求。前者包括: (1) 公职人员的个人品德, 包括:思想态度、思想品德等。对于公共管理活动而言, 除去人人应该具备的社会美德之外, 乐观、勇气、仁慈的公正显得尤为重要。 (2) 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 就是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奉公、守法、忠诚及负责。组织层面的道德主要包括:程序公正、组织信任 (包括内部信任和外部信任) 、民主责任、制度激励等。

3 我国公共管理道德秩序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3.1 现状

当前, 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廉洁、公正、高效的干部队伍, 并在公共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从而使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在公共道德建设方面仍然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1) “官本位”的特权思想, 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 公务员生活不断腐化。很多国家行政人员进入公共部门后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滋生了享乐主义, 导致特欲膨胀、生活腐化。 (2) 没有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而滥用公共权力, 以权谋私, 损害人民利益。 (3) 没有处理好公共关系和个人关系而受个人亲缘心理的支配, 重视人情关系, 轻视法纪规章。 (4) 没有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常常表现为工作不负责, 办事效率低下。 (5) 没有处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 导致本位主义、地方主义思想严重。

3.2 原因分析

首先,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给公共部门带来了不良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 一方面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利益诱导了市场化倾向导致权力市场化、人情市场化、价值市场化。其次, 我国行政体制的弊端给不道德行为留下可乘之机。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虽然进行过多次行政改革, 但行政体制中的一些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再次, 我国法制建设滞后, 对权力的监督力度不够。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 但对权力监督仍然不够, 特别缺乏完整严密的独立监督制度和相应的法规。第四, 没有抓紧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客观上存在着抓经济建设比较紧, 抓思想政治工作比较松, 致使在少数公务人员中出现道德虚拟化, 道德越轨无惩治化的公共领域问题。最后, 传统行政道德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造成了权力垄断的长官经济。在传统观念支配下, 行政活动成了获得权力的手段, 无所不包, 掌握的权利越大, 获得的利益也越大, 政府成了“全能”政府, 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行政效率的低下。

4 重建公共管理道德秩序的命题提出

我国历史上就有对基本道德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的传统。“三纲五常”, 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的道德纲领, 几千年来一直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然而, 这些传统道德的规范, 并不全都是精华, 有很多是维护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的, 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同时, 在现代条件下, 也出现了古代所没有的新事物, 如民主、法制、高科技, 现代生活方式也与古代不同。所以, 重建道德体系, 不是恢复也不是抛弃传统道德观念, 而要对传统的道德体系进行改造, 对原有道德名目中还可以保留的要做出新的解释, 另外还要增加一些新的名目, 这样才能建立新的道德体系以适合今天的需求。

5 重建公共管理道德秩序的途径

首先, 明确公共领域的价值目标, 树立正确的公共道德价值导向。公共领域的价值目标, 就是要求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持正义,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其基本点在于, 公共部门要谋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部门要承担公共责任;公共部门要维护社会公正。

其次, 加强公共行政道德的法律化建设, 是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公共行政道德建设中, 我们较多地强调的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其实, 道德与法是最为密切的两类社会现象。行政道德建设除了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外, 最有效的手段是将部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划上升为法律。然而, 我国的法律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形势要求, 对于公共领域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缺乏细化、具体化, 可操作性不强, 所以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

第三, 建立健全公共行政道德的监督机制。事实说明:没有监督的权力, 必然产生腐败, 没有监督的权力, 也必然产生不道德行为。现在我国虽有各种监督, 但往往流于形式, 显得疲软。为防范公共行政领域的不道德行为, 必须健全监督制度。

最后, 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公共行政道德建设的体制保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使经济政府转变为秩序政府;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 即承认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 而不是无限的, 政府是受公众的委托来行使的公共权力;要精简机构, 撤销重复设置的机构,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完善人才录用, 提拔机制。与此同时, 很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 对政府所有在职工作人员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和自检互检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军, 马梦诗.道德法律化: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J].理论观念, 2002, (5) .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469-472.

[3]张松业等编著.国家公务员道德概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

[4]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网络道德秩序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诚信,探讨

1 中小企业商业伦理缺失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的30年, 随着计划经济的打破, 大量私营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截止2009年底, 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400万家 (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 , 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 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 出口创汇占68.3%, 上缴税收占48.2%, 占社会销售额58.9%, 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 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 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 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流通的同时, 也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 那就是屡禁不止的假货, 从假烟、假酒、假鞋, 乃至日常生活使用的卫生纸、香皂都有冒牌货, 买到假的东西小则让人用得很闹心, 严重的使用后会导致损伤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于是大家买东西都认大厂生产的商品, 要去大超市买东西, 觉得社区的小超市不可靠, 买什么都要提防买到假货。企业的商业诚信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商业诚信降到了冰点。商业伦理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的道德底线[1]。

市场经济中, 企业发展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但企业在追求利润和回报的同时, 更应意识到自己同样是社会的细胞, 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是企业的生长环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 企业依赖社会, 同样要回报社会, 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近几年来, 不唯三聚氰胺事件, 食品安全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诸如苏丹红、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等问题层出不穷, 而且也不单是食品行业出了问题, 这些都折射出对企业商业道德的担忧。制造问题的这些企业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 只追求经济利益, 不讲社会责任而见利忘义, 不顾产品质量和老百姓的健康。这些问题都是企业道德沦丧的体现。难道真的是“吃不死人、用不死人”就是我们企业制造产品的最高标准吗?“三聚氰胺”这一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如魔魇般引发了奶制品生产企业灭顶反应。这一有机化合物在损害我们生命、重创某些企业品牌的同时, 也深刻提醒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肌体内急需道德“造血”。

2 中小企业商业诚信缺失的根源

2.1 从文化根源来探讨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根源[6]

2.1.1 商业信用的标准

欧美等西方社会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都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 包括信用的基础也是与基督教有关。在欧洲, 朋友是朋友, 商业是商业。朋友信用, 商业信用, 陌生人的信用都是一样的地位。但是在中国, 先做朋友, 后做生意, 朋友信用比公司信用更有效, 公司信用又比陌生人信用好, 就是因为中国人远近亲疏的传统文化。凡事讲人情, 因此营造了中国千年的酒文化, 很多企业的生意都是在酒桌上促成的, 靠送礼和拉关系做成的, 而不是靠商业规律和产品的物美价廉。

2.1.2 企业家的素质

欧洲文化中企业领导人由于有基督教作为人生追求的终级信仰, 才能把企业带到更高的境界, 才能让世界级的企业持续发展。把做企业作为一种社会使命, 当企业做大时, 往往会想着如何回报社会。把财富用于公益事业。具有这样胸怀的企业往往就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中国的企业家没有信仰, 尤其是民营企业处于一个没有文化真空和缺乏崇拜对象的发展阶段, 也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 当企业做起来以后就容易自我膨胀, 对于企业的发展, 往往难以顺应客观规律, 而是走到极端。一旦挫折, 也容易压力过大, 一切全靠自己, 没有依托和放下的地方, 容易精神压抑, 时间久了往往就容易疲倦孤独, 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命周期延续, 短期行为的存在往往又会造成企业杀鸡取卵。

2.1.3 法制和道德的补充关系

在欧美信仰为法律制度的尊严提供了保证, 使得法制法规的执行成本大大减少的同时, 还维持了全民较高的道德水平, 道德和法律法规相互补充, 使得社会平稳和谐。但是中国因为缺乏自我约束和敬畏之心, 也就没有对于法制规则的尊重, 意识淡薄。法制的无力和道德的混乱, 使得社会秩序管理难度很大, 在执法中资源效率不高。凡事讲关系和亲疏, 在单位讲派系, 法制建设不是很健全, 徇私枉法影响着司法的公正性, 当看到媒体报道某一高管或企业高管腐败落马被“双规”, 人们潜意识里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的后台不硬, 这是国情的悲哀。

2.2 从制度层面来理解商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2.2.1 商业社会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企业商业流通中一方面是通过市场获得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又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社会价值,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利他”是为了更好地曲线“利己”。但这种意识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2.2 政府监管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商业缺乏诚信的重要原因

体制的不完善加上商业社会价值的观念不到位, 使得商业在我们的社会中缺乏应有的独立生存发展的地位和空间, 其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各级管理部门。这为权力寻租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有了权力作为保护伞, 有些不法商人就敢大肆欺诈消费者, 进行各种不诚信的交易。比较常见的就是以减少必要成本来增加自己的利润。而一般这样做是有道德和法律风险的, 但由于社会道德监督能力的失效和权力的保护, 使得这种风险大大降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商业诚信危机[2]。

2.2.3 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商业诚信缺乏的直接原因

传统教育在方式上不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传统教育比较重视规范的应试教育, 缺乏以培养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更缺乏现代商业经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这使得一部分即使受过比较高的教育的人进入市场后, 也不可能按照书本上规范化的手段进行市场操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有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 也加剧了商业领域的诚信危机。

2.3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商业道德缺失的根源

2.3.1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制造工艺能力低下

中小企业实力不强, 资金有限, 造成了引进的人才素质相对较低, 造成了管理水平低下, 管理流程难以固化。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通常都很简陋, 并且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 同时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是不能确定的, 造成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普遍都不是很乐观, 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3.2 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饮鸩止渴是无奈的选择

首先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太弱, 而市场的竞争又很强, 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其实就是政府的分支, 有先天的占有垄断资源的优势, 拥有很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中小企业却境遇相反, 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政府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从来都是保大放小, 一旦遇到经济不景气,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完全竞争行业,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有时为了生存下去, 能赚一笔是一笔, 短期行为在所难免, 越过道德底线有时也是形势所逼。

3 商业伦理道德秩序建立的解决之道的讨论

我国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同仁堂, 经年不衰, 与其长期秉持“炮制虽烦, 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 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都佐证了“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一道理。义利合一的道理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不是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善心才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 他们考虑的都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必须明白, 不是他们的人道主义, 而是他们的自利, 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这里的“自身的利益”、“自利”, 指的是通过诚实和辛勤的劳动, 满足客户的需求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开明的自利。这种“自利”的最好阐述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双赢的概念[4]。

但是商业伦理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还需要法律约束、制度规范、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多管齐下。涉及开展专项整治、打击商业欺诈、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方面[7]。

3.1 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监管执行力度

目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政府的法制建设, 乃至政府的监管力度明显滞后, 存在很多漏洞, 经常让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和打擦边球。今后新的经济条件下, 政府法制建设和监管能力的提高, 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3]

3.2 开展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商会、协会推动企业的信用实践是当前推动信用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时包括银行系统、政府监管系统等方面都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 对缺乏诚信的个人和机构除了承担经济惩罚和刑事民事责任外, 还应排斥在行业外, 而目前的情况是即使被政府监管部门公示过的不合格产品, 过一段时间, 同样的商品又在市面上流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建立商业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让商业不诚信的企业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从而推动良好秩序的建立。

3.3 开展诚信教育和宣传

讲诚信和讲伦理道德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当代民族虚无主义泛滥的社会背景下的当务之急, 除了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同时在社会也要积极地对商业诚信进行宣传, 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的主旋律。

3.4 社会监督和公众舆论的作用的放大

目前对商业质量的社会监督主要是工商部门的315热线, 曾经出现了一个打假英雄王海, 但明显不够。首先是手续繁琐, 很多人觉得麻烦后就能忍就忍了。但社会监督和公众舆论的作用是无限大的, 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有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消费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 并且在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同时, 保证整个社会商业道德体系健康和良好的秩序。

商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及每一个有良知公民的共同努力。作为未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工作者, 请守住你的道德底线, 做一个有良知的企业人和社会人。社会呼唤诚信, 只有遵守企业道德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大浪淘沙、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http://www.baby169.net/space.php?uid=26021&do=blog&id=60280.

[2]孙红红等.商业诚信与法制环境[J].技术职业, 2006, (6) .

[3]蒋亮智等.略谈法制建设与商业诚信建设的关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5, (6) .

[4]周立功.信价更高——商业诚信价值论[J].上海企业, 2003, (4) .

[5] (美) 多娜.肯尼迪-格兰斯著, 曾嵘, 姜君懿译.企业诚信管理工具与案例[M].

[6]郭红, 吴晓林.浅议我国商业诚信文化建设[J].商场现代化, 2007, (10) .

[7]汪振和.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初探[J].江苏商论, 2007, (8) .

网络道德秩序 篇4

本文拟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这个角度来对网络论坛的特性进行研究, 将具体研究网络论坛的传播秩序是什么, 有什么性质以及与政府引导行为的关系。

一、自生自发秩序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中认为:“所谓‘秩序’, 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意指这样一种事态, 其间, 无数且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我们对整体中的某个空间部分或某个时间部分所做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作出正确的预期, 或者至少是学会作出颇有希望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2]这个定义表明了秩序是来源于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 代表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观。哈耶克认为社会中存在两种秩序:人造的秩序和增长的秩序。“我们把‘人造的秩序’称之为一种源于外部的秩序和安排, 这种人造的秩序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建构或一种人为的秩序, ……, 另一方面, 我们把‘增长的秩序’称之为一种自我生成的或源于内部的秩序, 这种秩序最为合适的英语称谓则是自生自发秩序”。[3]这两种秩序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不同的起源方式, 人为的秩序是人类理性审慎思考之设计的产物, 而自生自发秩序则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4]在此, “自生自发秩序”并非经由人的智慧而预先设计的产物, 而是许多遵循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人的各自行动的必然结果。

哈耶克从本体论上批判对世界进行的“自然”与“人为”的二分法, 建构社会秩序规则的二元观, 即作为“人之设计之结果”的人为的秩序和作为“人之行动非人之设计之结果”的自生自发秩序。同时, 哈耶克从知识观上反对那种行动者对相关事实拥有完全知识的完全理性, 承认人对事实性知识的永恒局限。人的行动能在处于对事物无知的状态下取得成功, 是因为遵循了非人之设计的规则。这些规则也并非行动者所能了解, 但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受这样一些规则的调整, “这些规则是在他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中经由一种选择过程而演化出来的”。[5]这种选择过程也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那些能使遵循它们的群体得到更大优势的规则, 才能为人们所选择, 因为它们使选择它们的群体更具竞争力和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看出, 这些规则是通过人们的选择而演化的结果, 并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因此, 这种“在人们社会交往的行动过程中经由‘试错过程’和‘赢者生存’的实践以及‘积累性发展’的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秩序就是‘自发秩序’。”[6]

二、作为自生自发秩序的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一) 什么是网络论坛传播秩序

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中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7]秩序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的代名词, 是同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述, 但这种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并不是说有秩序的事态是静止不变, 按博登海默的概念, 秩序是指变动中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这种变动是有规律的和具有可理解的模式。

根据前文哈耶克关于秩序的定义, 再参照博登海默的概念, 本文中认为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指网络论坛中存在这样一种事态, 即在网络论坛参与者围绕话题进行意见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这个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来源于网络论坛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出来的。网络论坛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发帖者、回帖者和话题。秩序就产生于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中, 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其二, 哈耶克认为对处于一种秩序状态下的整体, 部分的了解会对其余部分做出正确的预期, 这说明秩序状态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稳定性, 只有稳定才能使一种预测成为现实。这种稳定性也就是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哈耶克认为秩序是“我们不可能用肉眼看到, 也不可能经由直觉而认知到这种颇具意义的行动构成的秩序, 而只能够经由对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探索而从心智上对它加以重构。”[8]按照哈耶克的说法,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抽象而非具体的秩序”, 它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不是对某一次发帖者和回帖者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互动的过程的概括, 而是对网络论坛整个运行状态在心智上的一种抽象和重构。

(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自生自发性

哈耶克在《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中提出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一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都是复杂的, 但是与刻意的人为的安排不同, 它们却有可能达致任何一种复杂程度;二是自生自发秩序未必是抽象的秩序, 然而它们常常是由那些只能根据抽象特征加以界定的要素之间的抽象关系构成;三是自生自发秩序不是由一个外在的能动者所创造的, 也就不可能具有目的。”[9]以这三种鉴别性特征观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包含这三种特性:

第一,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人能所审视和把握的那种程度。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复杂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者人数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虚拟交往空间, 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 因此, 网络论坛参与者的数量时刻都在变化;二是话题的不确定性, 网络论坛中的话题是不能预先确定和安排的, 它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动而变动, 但现实社会到底会发生什么, 这也是难以预料的;三是参与者意见的不确定性, 虽然参与者对具体某一话题的意见是确定的, 但他们对不同话题的意见是不确定的, 话题不同, 意见也会不同。如果将人数、话题和意见三者相乘, 得到的结果那将是一种人所不能审视和把握的复杂状况。

第二,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某种程度的抽象秩序。哈耶克在论述自生自发秩序的抽象性特征时指出, “秩序的抽象特征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 乃立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尽管这种秩序所包含的所有特定要素乃至这些要素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它们仍然会存续下去。”[10]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也是这样一种抽象的秩序, 在网络论坛中, 尽管参与者是变化的, 话题是变化的, 意见也是变化的, 但共意达成的秩序依然存在。

第三,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并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前文已经说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在网络论坛内部运行过程中

2012年第6期 (总第94期)

产生的, 它是网络论坛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 而不是人为刻意设计的结果, 因此也不存在一个人为的目的。

虽然网络论坛网络论坛传播秩序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三种鉴别性特征, 但还不能在完整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因为构成自生自发秩序的关键条件是这种来源是“人之设计的结果”还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下面将要说明网络论坛传播秩序是一种“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

哈耶克认为, “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乃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11]同时, 这些被遵循的规则也是自生自发的, 它们是在人们的选择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它们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遵循它们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 自生自发秩序的产生是其要素遵循了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只有具备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才能被视为自生自发的秩序。在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中也存在这种自生自发的规则, 那就是网络论坛中的共意达成机制。共意是指在网络论坛中论坛成员围绕某一话题达成的一致性意见。网络论坛作为一个论坛成员发表意见和讨论的社会交往虚拟空间在其内部运行中必能发挥某种功效。功效在这里是一种连续体, 它的最低限度是论坛成员能自由平等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高限度就是共意的达成。其中, 论坛成员自由平等的发表意见是共意达成的基础, 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网络论坛内部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功效就是共意的达成。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写道:“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互相冲突地在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 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是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 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12]就如康德所言, 网络论坛的参与者也是持有自己的意见来参加讨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 甚至有些意见是相互冲突的, 但往往也会朝着一个不知道的“自然目标”发展, 这个“自然目标”就是达成共意。为什么在网络论坛中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会达成共意?这是因为他们遵循一种自生自发的规则———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是一种自生自发规则, 在于共意达成机制包含在“坛内环境”中实现的共意的产生、形成和转化三个阶段。

1. 构建共意达成的“网络论坛环境”

维系网络论坛的纽带是话题, 论坛的每个参与者都在提供各种话题, 将现实世界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论坛中进行“报道”, 一个话题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描绘, 就像拼图的一个板块, 众多的话题被“贴进”论坛, 拼凑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环境的“坛内环境”。网络论坛营造的“网络论坛环境”与客观现实环境的不同在于, “网络论坛环境”是对客观现实环境的一种“凸显”, 只有那些被论坛参与者认为重要的, 值得一发的事实才能进入论坛, 不是对客观现实环境比例性的缩小, 而是过滤性的“凸显”。同样地, “网络论坛环境”与李普曼所说的“虚拟环境”也存在差别。其中最关键的差别是两种环境的构建者的不同。“虚拟环境”是大众媒介对客观环境的报道而形成的, 大众媒介是“虚拟环境”的建构主体。而在“网络论坛环境”的形成中, 在大众传播中的处于“受众”地位的一般网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营造出一个“坛内环境”。

2. 共意在“话题焦点化”中的产生

共意的产生阶段在网络论坛中表现为:在众多的话题中, 某一个话题被焦点化, 在论坛中出现大量围绕该话题的帖子。“网络论坛环境”中关于某个话题的意见和情绪的积累和酝酿, 为这个话题的焦点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而话题焦点化的动力来自于作为“导火线”的某个社会大事件或大问题的刺激, 使人们已有的态度、情绪和意见以大量的发贴和回帖的形式表达出来。

3. 共意在“意见整合”中的形成

共意的形成阶段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意见在激烈的摩擦、交锋和碰撞中产生一个共同的意见。共意的达成需要在网络论坛的意见传播过程有一种“意见整合”的机制。在网络论坛的“意见市场”中, 各种意见的陈列与分布, 形成诺曼所说的“意见气候”。网络论坛的信息具有保存性和共享性, 对所有关于该话题的发贴与回帖的查看, 可以感受到这个的“意见气候”的分布状况。意见的性质与立场、意见的强度与方向以及某种意见支持或反对的人数的多寡, 都会影响“意见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对意见气候的感知, 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一个重大影响源, 同时也对意见的整合产生重大作用。

在意见整合过程中, 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的意见代表了意见整合的方向, 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同一“类”人的共同看法, 将这“类”人想要表达的意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具有权威性, 因此, 公众将参照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而修正自己的意见, 以达到整合。

4. 共意的消退与转化

当某一共意所关注的事件逐渐淡化或问题等到解决时, 这种共意就处于消退阶段, 但也会出现共意的转化, 一种新的共意代替老的共意, 实现共意的更替。网络论坛能出现“共意转换”, 在于话题的非连续性和多样性。非连续性是指话题的多变, 网络论坛联系的纽带是话题,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新的话题将取而代之, 以维持这个论坛的存在。人们在网络论坛上结成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 他们依靠兴趣和话题而聚集在一起, 当一个话题失去其吸引力时, 会不断的补充新的话题, 从而出现新老共意的更换。

综上所述,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能作为一种自生自发秩序, 是因为它具备了自生自发秩序所必须具备的三种鉴别性特征, 更为重要的是, 从起源上来看, 网络论坛传播秩序的形成是其要素遵循了共意达成机制这种自生自发规则所产生的结果。

三、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信息引导

哈耶克认为, “在任何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中, 人们之间的合作都始终是以自生自发的秩序和刻意建构的组织为基础的。”[13]在一个大社会中, 存在各种组织, 而政府在这些组织中占据极为特殊的位置。虽然自生自发秩序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也存在, 但哈耶克认为在大多数场合, 政府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政府具有两种分立的功能, “一是‘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 二是‘提供自生自发秩序所不能充分提供的其他服务’。”[14]本文要重点讨论的是政府的这第一种功能, 即强制实施该秩序赖以为基础的规则。保证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实施也就是在促使自生自发秩序的正常运行, 但对强制的方式, 哈耶克认为“所凭靠的并不是操纵或控制社会成员的方法, 而只是一种间接的方式, 亦即对那些有助益于型构自生自发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15]本文认为政府对网路论坛传播秩序的规则予以实施和改进的方式是信息引导。

杜俊伟在其博士论文《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中认为, “舆论引导的根本性手段应该是基于信息的———通过扩充信息的总量来促使公众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通过完善信息的结构来消除公众对事物形成的片面性认识。”[16]这里强调了信息对于公众对事物认知的重要作用, 但尤为关键的是公众是根据对事物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意见。Wryer和Sully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表明, “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17]如果公众一开始对事件的认知是片面的或错误的话, 往往会导致最后形成错误的意见。

网络论坛作为发表意见和讨论的虚拟社会交往空间, 参与者对话题中所包含的社会事件或问题的认知, 会影响其发表的意见的正确或错误, 所以能否获得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至关重要。因此, 政府的信息引导行为就是要为论坛参与者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及时, 是时间维度, 快速的提供信息, 可以防止公众无谓的猜测和谣言的产生;准确, 是要如实的客观的提供信息, 形成正确的判断基础;全面, 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 防止意见的偏差。政府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信息也就是在促使网络论坛共意达成机制的良好运行, 从而使网络论坛传播秩序与整个社会秩序相和谐。

参考文献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 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54.

[2][3][4][5][8][9][10][11][13][14][15]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M].邓正来, 张守东, 李静冰,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1:54, 55, 63, 7, 57, 57-58, 58, 63, 67, 69, 73.

[6]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36.

[7]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227-228.

[12]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

[16]杜俊伟.论舆论的自组自稳——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舆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7.

网络道德秩序 篇5

(一)中国网络发展的现状

根据最新统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来说是大幅度提升,增长比率为2.4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的网络普及率已经相当接近。如此巨量的规模,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使得中国公民社会日益网络化、信息化和便利化。而网络使以90后为主力军的网络群体找到了宣扬个性和展现风采的舞台,一方面90后网民心智不成熟、社会阅历不足、自我把控能力差,容易情绪化发言,对于谣言也没有足够的辨别力,很容易人云亦云;另一方面网络又具有十足的虚拟性,网络社会是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类“空中楼阁”的存在,两相综合,我国的网络舆情相当严峻,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事件诸如人肉搜索、个人信息售卖的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二)中国网络现状与网络产生的初衷不符

互联网以其便捷性使得人类迅速互联互通,发明互联网技术的精英们的初衷是为了反对信息垄断和实现信息平权,让每个人都能在阳光和空气之外,再享受一份廉价而平等拥有的权利。可期待往往与现状不相符,一方面是网络使用者在使用网络时的滥用行为层出不穷。从2006年的“虐猫女事件”到2013年的“花季少女投河”案件,网络充斥着一种暴力的气氛;同时网络欺诈也是屡禁不止,盗版迅速走向网络,近年来购物网站上更是假货的集散地;另一方面政府公权力的抬头,从公民发帖引起跨省追捕以及“造谣微博被转发500次即构成刑事处罚的入罪条件”即可看出。

二、网络实名制与言论自由的背离

(一)网络实名制将导致网络反腐的颓势

匿名性被看做互联网的天然本性,而匿名表达权也被看做是个人基于人格尊严和人格独立而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自我防御的机制,因此在网络上,人人皆有勇气成为自媒体。自由表达权对于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的秩序而言,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因为它能够促成经常性的思维碰撞和真知灼见的交换,对创新力的形成居功甚伟。联合国专门针对自由表达权做过相关阐述: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在我国的宪法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可以说自由表达权不仅在我国是一项宪法性的权利,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公认。

在我国,网络的匿名性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反腐的大军中来,“表叔”和“郭美美”的曝光即是佐证。然后网络实名制闭塞言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言论,在尚未实行网络实名制时,即有河南警方“跨省拘捕”举报家乡非法征地现象的网上发帖者的先例,那么试想如果网站实行了实名制,此类过度执法甚至错误执法的现象会不会更多?

(二)网络实名制将遏制公民参与公共事业的管理

网络没有等级制度,每个人的说话权利都是处于同一顺位,每人都可以通过组成扁平化的组织进行交流,比如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结成QQ群、微信群等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和交流。近年来,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更多的公民有精力和有素质参与到公共生活的管理中,大到水电收费和类似PX污染项目的上马,小到物业管理和停车场收费,公众的参与贯穿于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等诸多政府行为中,执政公开度和受支持率也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然而网络实名制的出现使得公民开始回避参与涉及具体官员的执政能力的评议,使得公民和政府的互动环节弱化。而这些弱化表现在政府公权力明显存在扩张风险和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很可能导致权力和权利的二维失衡。

三、网络实名制与网络秩序的背离

(一)网络实名制使网站成为黑客重点攻击的对象,客观上加重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网络实名制的出台往往打着“维护网络秩序”的旗号,可是网络实名制并没有起到维护网络秩序的作用。韩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过网络实名制的国家,可是就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情况来看,诽谤跟帖数量从13.9%降到12.2%,维护网络秩序的效果确实有限,而且同时对于网上的交流和沟通却产生了非常大的抑制作用,各大网络平台的公众交流数量也大幅锐减,更为重要的是,实名制信息使得韩国各大网站成了黑客们攻击的对象,在2011年,韩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注册信息外泄的事件,数以千万网民的信息被黑客盗取。这反而进一步使得网络秩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而斯诺登在“棱镜门事件”中的曝光让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企业,甚而是政府都会参与到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的队伍中来的,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它们做出侵权行为的成本会小得多,而且更难以察觉。这也应该引起反对网络实名制的社群的足够警觉。

(二)网络实名制并不能真正的遏制网络违法甚至网络犯罪

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来看,凭借个人身份证系统来核实对方是否为“实”尚是一个问题。这是因为注册时只核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而对于盗用他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注册的,几乎无法识别。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立法仍尚未上马,个人信誉管理系统还并没有完善,身份证信息等都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到,甚至有的购物网站上有专门售卖身份证的,对于这种种现象,贸然的实行网络实名制,最终只会管住“老实人”,而对于那些真正的犯罪分子,网络实名制恐怕是鞭长莫及的。

同时,网络实名制甚而有可能会引起“告密”“诬陷”行为的发生,如果在网络上盗用别人的名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么招受处罚的将会是被盗用者,而且网络实名制下,处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别人的言论,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很难杜绝那种别有用心之人不会因恨而生出虚妄,大肆攻讦、无中生有的构陷别人。倘若这样,网络和谐的现状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网络黑暗时代的到来。

四、后记

网络是一个平台,属于全民共享的开放式平台,这里并不是法外之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网络和现实总会有些差距,比如网络对言论的更大宽容。21世纪理应成为民主和开放的世纪,而为民主和开放奠定基石的是法律的包容,法律应该成为网络的底线而不应该过度拔高,网络实名制很明显是逆势而为,在全球都被证明错误的当下,仍然实现网络实名制是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公民的表达权需要弘扬,因为这是一个关乎个人尊严和权利保障的问题,因此,笔者强烈呼吁给网络一个自我净化的空间,网络需要成熟,但是不应该被动成熟,而且是以一种极不恰当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实名制的强制与宽容[J].当代传播,2013.

[2]高荣林.对韩国废除网络实名制的反思[J].当代传播,2013.

[3]庹继光,刘海贵.网络实名制对网络反腐的促进与规范[J].新闻记者,2013.

上一篇:心血管危险因素下一篇:专业就业能力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