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建设

2024-05-31

网络道德建设(通用12篇)

网络道德建设 篇1

2014年7月25日, 一篇题为《紧急通知——大量人贩入京》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转发, 文中称:“今天北京市被偷了八个孩子, 河北也丢了两个孩子……偷孩子的两个人被抓起来, 现关在朝阳区派出所, 据他们交代, 这一次他们这个团伙有二百多人, 专偷七岁以上的孩子。”文章还配有图片, 效果逼真, 引起多地民众惊慌。消息出来后, 一网络媒体记者联系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警方表示经过与相关部门核实, 近期并未接到此类报警, 此信息可以确定为谣言。而贴文中的图片也被证实是2009年贵州都市报记者赵惠摄影的一张新闻图片。至此, “人贩入京”的谣言被击破, 民众情绪得以缓和。除此之外, 今年还有一些网络谣言带来了不良影响。以网络谣言为代表的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加强网络新闻道德建设已成为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及危害

(一) 网络谣言肆意流传, 社会滋生信任危机

互联网传播具有传播速度的实时性、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传播过程的交互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持久的影响力。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5.2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当谣言遇上网络, 其制造量、传播范围、传播速度便出现几何级的增长, “当真理还在穿鞋子, 谣言已经跑遍世界”, 其负面影响超乎以往。

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流行, 网民中的微博客用户已成为数量庞大的群体。这当中有一批粉丝 (听众) 大于10万人的用户被称为“网络大V”。谣言如果被他们再传播, 危害将被放大。臭名昭著的造谣者秦火火曾经制造的许多谣言, 都得到过薛蛮子、何兵、李开复等网络公知、“大V”们的鼎力转发和评论, 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为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使这些谣言迅速传遍整个互联网, 成为当时社会舆论聚焦的中心。而那些受害者, 如少将罗援, 虽然也进行了辟谣, 但是薛蛮子等只转发谣言, 不转发辟谣内容, 最后变成“真相不出门, 谣言传千里”。

在当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讯息、进行交流学习的环境下, 大量的网络谣言无疑会引发民众对网络、社会的怀疑, 甚至造成信任危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71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 83.2%的受访者确认现在社会谣言很多, 85.8%的受访者认为谣言最常见的传播渠道是“网络”。

(二) 低俗化新闻泛滥, 网络媒体形象受损

在网络上, 谣言、虚假新闻甚至是真实新闻, 常常包含着“星、腥、性”的内容, 低俗化取向明显。如2013年震惊全国的秦火火造谣事件, 网络造谣者“秦火火”等人编造了张海迪入日本国籍、雷锋生活奢侈等谣言, 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些谣言涉及一些知名人士, 通过诽谤这些知名人士, 他们获取了大量网民的关注。此外, 暴力、色情的元素也常被植入网络新闻中, 搅浑了网络环境。比如一些新闻网站津津乐道于抢劫等各种犯罪报道, 描写过于直接, 场面过分血腥, 这些报道的重心不是如何汲取教训以及宣传法律知识, 而是热衷于细节描写, 采用大标题、大图片, 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受众感官。

网络媒体工作人员不顾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忽视了新闻的宣传价值及主流价值观, 以刺激性的信息博取受众点击率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从短期来说, 媒体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但长此以往, 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受众来浏览这些低级趣味的信息。潜移默化中, 网络媒体就不会像传统媒体一样给人一种严肃庄重、可信度高的印象, 而受众将对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持怀疑态度, 甚至形成网络新闻内容低俗的成见。

(三) 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扰乱网络公共秩序

网上新闻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侵犯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通过网络, 用户能轻易借用传统媒体新闻资源而不经许可, 调出大量的文字、图表等信息作为新闻的信息来源或背景资料, 极易触犯著作权、隐私权。而互联网隐蔽性与匿名性的特点, 使用户在网上进行注册时可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这种自由使得某些别有用心的用户假冒公众人物在允许网民自由发言的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等网上社区和交流场所发表不实信息, 或者对公众人物进行诽谤、谩骂, 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恶劣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随意的一条侵权言论、侵权信息, 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随意的一次点击就可能给被侵权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和经济损失。网络新闻侵权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 带来了降低网络媒体自身公信力、侵犯他人正当权益、滋生腐败现象等不良影响。

二、加强网络新闻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 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建设, 让传播主体更自律

我国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可分为媒体网站、网络个人用户两大类。

媒体网站中, 新闻单位网站要保持其母体的优良传统, 注重新闻质量, 遵守职业道德, 以迅速、全面、深刻的新闻作品树立权威形象, 成为各类新闻传播网站的标杆;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要按照国家规定, 在满足具备新闻编辑机构、专职新闻编辑和负责人等条件后方可创立。同时要学习新闻单位网站的先进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 本着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 按照最新政策法规要求, 对网站新闻严格把关, 对网民负责。

网络个人用户尤其是网络“大V”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新闻传播主体意识, 认识到网络新闻道德秩序关系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网络用户的共同利益, 只有秩序良好, 全体网民才能和谐共生。根据现阶段个人用户的道德现状, 完全依赖个人的道德自律还难以实现网络新闻道德的建设目标, 必须结合道德他律, 如2013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上, 由网络名人讨论、提出的七条原则。充分运用道德自律和他律, 在两者的动态平衡中推进道德建设, 我国的网络环境才能不断净化。

(二) 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让受众更理性

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 网民要学会判断和选择, 避免在无用信息中浪费时间、精力, 或被有害信息错误引导。“从个人角度来讲, 受众如果对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通过主动思考, 对媒介信息进行恰当的解构, 从而得到积极的效果。积极的效果会将受众自己引向有价值的目标”。对于一些无法确认的信息, 可先上网搜索官方信息, 以辨别真伪, 不要贸然转发, 以避免自己成为谣言的“扩音器”;在转发之前, 要想一想会不会构成对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的侵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 讲文明、担责任是每个网民需要践行的准则。

另外, 互联网的交互性为受众积极与传播主体互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网络受众要牢牢抓住这个优势, 主动参与媒介每一次的传播活动中来, 不仅要理性地选择信息, 更要合理使用媒介, 勇于发表意见、看法, 积极监督媒体行为, 对其失范行为提出批评。我们的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除了要培养大众成为精明和有品位的传媒消费者,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他们监察和改善传媒, 做一个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信息接收者, 为净化整个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完善信息公开及谣言监控机制, 让辟谣更轻松

经验告诉我们, 社会信息公开程度越高, 谣言存在空间就越小。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 最初的10分钟内, 有关地震的谣言满天飞。第18分钟, 新华社发布确切信息: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谣言顿时止息。后来, 关于化工厂爆炸、水源被污染的谣言出现时, 《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布真相, 停止了人们的胡乱猜疑。此等例子不胜枚举。正是由于主流媒体、权威机构的及时发声, 才使得事件真相大白, 谣言烟消云散。

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 建设好政府网站, 加强对网站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的培养, 增强信息敏锐度, 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 及时、准确发布政府信息,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为政府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要建立完善谣言监控机制, 通过群众信箱、政府热线、政府网站等及时获取到谣言信息, 针对谣言, 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介辟谣。通过多角度、多渠道治理, 网络谣言才会越来越少, 网络空间才会日益清朗。

(四) 建立完善网络新闻法规, 让监管更严格

当前有关网络新闻立法的首要工作, 就是将现有有关新闻和网络新闻的立法进行梳理和整合, 将不同部门制定的相关立法系统化。只有各个部门的意见一致, 监管标准一致, 才能使得网络新闻监管的立法明确。

其次, 应出台专门针对网络新闻管理的立法。现有的一些立法, 明确针对网络新闻管理的非常少, 都是将网络新闻作为网络管理的一部分, 这就导致了某些情况的界限模糊和权责不明。当然, 这也与网络新闻出现的时间尚短有关, 现在正是制定类似这样立法的最佳契机。因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网络新闻业已经趋于成熟, 相关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具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制定专门的网络新闻管理办法时, 要切实考虑到网络新闻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除了多部委同时参与外, 还应该聘请业内专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的基本性质进行界定, 务必使相关立法符合行业需求和人民意愿。

三、结语

网络新闻是依托各种新兴网络媒体发展起来的全新新闻形式, 表现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互动性强、突破国家地区界限等诸多优点。但在其诸多优势的背后, 网络新闻传播也表现出一定的负面效应, 如网络谣言充斥、低俗化新闻泛滥、侵权现象严重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现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网络新闻道德建设、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有序、道德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全面渗透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网络新闻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格局, 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捷, 另一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便是其中之一。基于此, 本文以网络谣言为切入点, 陈述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新闻,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 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3]向南.83.2%受访者确认现在社会谣言很多[N].中国青年报, 2011-09-08.

[4]张开, 石丹.提高媒介传播效果途径新探——媒介素养教育与传播效果的关系[J].现代传播, 2004 (1) .

[5]网络不是文明的荒地[N].人民日报, 2014-08-03.

[6]蔡青.网络新闻面临的四项挑战及法律应对措施[J].新闻知识, 2014 (6) .

网络道德建设 篇2

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网络已经对传统道德造成多种冲击,网络道德建设应当着眼于做好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从而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宣传教育.

作 者:张朝霞 作者单位: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江西,南昌,330029刊 名:南昌高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JUNIOR COLLEGE年,卷(期):17(2)分类号:B824.5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道德规范

浅谈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篇3

关键词:网络道德;道德建设;中学生网络行为

中图分类号:B8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11—02

在网络时代,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普通人如何成为电脑化空间的合格公民。正确利用网络,会对青少年的发展、成长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某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探索和思考网络传播带给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积极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

一、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塑造中学生健康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途径。面对当前中学生网络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1.网络道德标准不同影响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首先,当前互联网上流通的大部分信息为英语信息,这种语言的侵略使许多青少年崇尚“英语优越论”,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空前高涨,却忽视了对自己民族语言的学习。其次,网络上信息的自由度已经超越了文化、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限制,形成信息传播的无政府状态[1]。信息的传播大多服务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这样必然形成以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文化思想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中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往往与学生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使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第三,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是教导式的向学生灌输一些伦理道德思想,使他们树立起正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的状态,单一的思想很难将学生的思想束缚住,网络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信息垃圾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网络传播信息垃圾难以控制。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因此政府易于控制青少年学生与色情东西的接触。而网络传播则将这种单向传播方式改变为双向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他们可以主动的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寻求一些色情、暴力信息。ISPOS—REID调查公司的材料表明,年龄在12~17岁之间的37%的男孩子和66%的女孩子,在聊天室中受到过来自聊友的有关性和他们身体的言论,36%的男孩子和48%的女孩子都曾被纠缠着透漏更多的自己不愿透漏的信息。

二、网络道德规范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1.网络道德规范及其特点。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得人们的道德观念又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因此,其道德规范也就被打上了鲜明的网络印记,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网络特点的道德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就是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发生道德行为时应遵循的具体化标准。网络道德规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全面有效。网络已经把地球连结成一体,网络上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如果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事,网络社会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就可能严重阻碍网络的正常发展。因此,网络道德规范必须适用于全体网民,要么抛弃自己固有的道德规范,按照网络上统一的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么让自己的道德规范成为全体网民认同并实行的道德规范。

自觉实施性。网络道德规范只是网络上一般的行为准则,它不能强制网上的人必须实行,违反网络道德规范一般来说不会承担刑法律责任。网络道德规范只是提倡性的,它只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是对网络有益的;怎么做是错的,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因此,网络道德规范需要每个网民自觉遵守,自觉实施,自我约束。

不断更新性。网络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它已经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之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其具有非常鲜明的动态性,这些都使网络道德的发展随之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网络道德规范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复杂。因此,与网络技术相适应的网络道德规范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趋势,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不断更新,范围不断扩大,权威性不断提高。

2.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鉴于中学生上网群体的不断增大,网络给他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种种诱惑,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家长到学校,再到相关部门,到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各中学纷纷制定相关的校规,同时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家长也采取限制孩子上网时间的措施,网吧规划建设更是不断加强。继全国“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创建活动之后,团中央等部门2006年11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作为广大青少年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第一,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第二,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第三,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第四,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第五,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实现

中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工程。从目前网络伦理道德的现实可能性考虑,这一课题大致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防范,二是建设。以被动的防范为辅,以自主的建设为本,并在建设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新型道德的转变。

1.学校作为网络道德建设的主战场。普及网络知识,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由于互联网具有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参与性等特征,使广大中学生产生迷恋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因此,以简单的“堵”的方式禁止中学生上网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应该进一步普及网络及相关知识,使中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实质。建立网络行为管理与指导机制,培养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希望摆脱成人约束自由自在活动的需要特别强烈,因而在网络匿名化的世界里更容易出现“知行”脱节,产生不道德的网上行为。针对中学生网络活动的这种特点,学校网络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启迪自觉的同时,增强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与指导,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同时,培养中学生主体意识,重视心理教育。中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具有道德权利、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意识,能够依据自身得到的需求与能力而活动着的人。加强中学生网络主体建设,即是要唤醒网络人的道德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义务,增强其行为的自觉性,强化其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自觉的订立、遵循、维护相应的体现网络时代特点、体现尽可能多的人的意志、利益和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

2.让家长成为网络德育的坚实后盾。家长由于当年与现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差异大,因此,难以接受当代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包括网络。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是因为家长的思想远远落后于孩子,而又不肯承认,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个从来没有上过网的家长要求孩子不要上网,这种要求孩子又怎么会服气。偶尔跟孩子一起上网,交流一下心得,沟通起来会简单的多。对待孩子要有一颗绝对宽容而真诚的心。调查显示,在家长最想了解的信息中,学习成绩占52%、学习态度占22.5%、思想动态占25.5%、情感状态为0%[2]。发现孩子成绩下降,首先考虑的是孩子贪玩或者是脑子太笨。当孩子犯了错误首先遭到家长的责备甚至打骂。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们犯同样的错,切身的教训才是最好的教师。家长应该要学会站在十几岁的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衡量孩子的真正需求,并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过分的担心其实就是不信任的表现,因为只有信任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政府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反动的、黄色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能迅速鉴别并加以查封和堵截,在技术上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现破坏网络文明的网民,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社会道德教育工作要由“大道德”向“小道德”转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 这些要求都是建立在公民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正确、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做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要求必须首先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比如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勤学好问、团结互助等,这些“小道德”,只要“小道德”成为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向“大道德”过度就不难了。

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所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的要求把网络德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要长期抓好。网络道德建设是一项渐进工程,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事。我们只有通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摸索,才能做好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才能使我国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http://lw.china-b.com/jyys/20090212/49763_1.html.

[2]http://www.cq8z.com.cn/jk/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5.

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现状及建设 篇4

一、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 研究方法

行为研究法:在教育情境中, 由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再把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 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 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 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 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 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 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 研究结果

近几年, 网络社区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互联网正跨入社区时代。为了了解我县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现状, 我运用调查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部分中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进行调查。自1999年以来, 有80% 的青少年开始使用互联网, 男生略多 (57.4%) 。年级越高, 用户比例越高。 有关青少年上网场所调查显示:61.2%的青少年在家里上网, 30.5%的青少年在亲戚朋友家上网。由此看, 青少年上网地点主要在家里, 多数父母通过不同方式管理青少年使用网络, 完全不限制的父母只占7.4%。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约为230分钟。上网主要有:玩游戏占50.3%, 聊天占43.6%。关于浏览黄色网站的问题, 有17.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以上调查说明, 当代青少年大多数上过网, 而且很多是经常上网, 有的甚至天天上网, 通宵上网。

二、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

部分青少年对网络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认识。网络的发展使他们尽情享受各种便利, 与亲朋好友沟通方便, 能更快了解科技动态、最新新闻, 极大丰富了业余生活。但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黄色信息的传播、黑客的攻击、金融诈骗、虚假广告、散布电子谣言等对青少年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 青少年迷恋网络以及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日益严重, 不文明行为便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增多。在这样的现实下, 网络社区很难充分发挥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少年的作用, 我觉得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 通过多种方式展开监督。

三、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青少年身上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 需要在社会进程中去认识他们, 观察青少年问题要选择发展的角度,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青少年教育应在预防、引导、拯救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一方面, 要普及法律知识, 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 养成自律的习惯。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把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校纪校规, 强制学生遵守。对于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可规定上网时间和地点, 便于监督。还可利用教室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 大力提倡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供网络化学习, 批评黑客型、玩乐型网络观念和活动方式, 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学生经常开展网页有名设计、制作等比赛和展览活动, 让学生领略创造的乐趣, 形成文明、理性、高效用网的良好风气。还要重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家长除了平时重视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好奇心、自信心外, 要让青少年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 安排足够时间让其参加社交活动, 控制上网时间, 加密锁定不良网站, 防止上网成瘾。

总之,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随着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了, 每个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网络就变得文明、高尚起来, 青少年在网上也能得到健康成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 然而网络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网络道德行为。研究目的是通过合理分析、研究尝试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提供参照, 一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二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的现状;三是网络社区道德规范与实施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7) .

[2]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网络道德建设 篇5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

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 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 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充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3.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泛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设学生的门户网站,并努力使其承担起学生中的主流网络媒体的任务。学生门户网站包括校内新闻焦点、学生热点调查、校园生活服务、创新创业辅导、社会实践指导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信息频道。学生门户网站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力争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并致力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这些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是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学生的门户网站与它们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媒体的格局。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可以建立一些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合力和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消除负面影响,积极扩大正面影响,始终使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3.1.2 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网上舆情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校长信箱、学生论坛、QQ群和学生网站都是反映学生网上舆情和舆论的重要窗口。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窗口,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同时综合运用网络监管的多种手段,首先,学校应当运用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上论坛的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学校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上对校园网络游戏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在一定时间段关闭校园网,还可以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源头上防堵道德失范行径。再次,学校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对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后,学校应当利用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监管实行领导责任制,如果监管失职,学校不仅要严肃处理当事学生,而且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2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网络社会需要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做到“内省”,对自己进行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网络道德建设 篇6

[关键词]网络行为网络道德精神利益相互促进

当代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互联网的出现极其日益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它正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互联网的出现也是当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象征。象其他的科技成果一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和问题。纵观人们的网络行为,有物质利益追求,但更多的是在寻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即追求精神利益。因此,精神利益对网络道德建设的作用值得探讨。

一、 网络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我国互联网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5小时,达到新的历史水平。目前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 同时,网民花在娱乐、新闻、聊天等方面的时间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我国网站总数达到78840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900个,增长率为16.4%。上半年我国共有域名总数2950500个,包括中国国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目前我国CN域名在全球排名第六。我国网络博客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在一年当中博客增长17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的好帮手。人们的网络活动大致有这几种目的:

1.获取与发布信息。网络的超大容量使它能够容纳海量的信息,再加上便利的搜索引擎,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网络的超时空性使我们可以迅速而广泛地发布各种信息,进行网上交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正蓬勃兴起。我们一方面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另一方面信息的窃取与盗用、信息的欺诈、信息的破坏与攻击和信息污染等网络犯罪活动也频繁发生。

2.寻求精神抚慰,满足情感需求。人们都是在某种利益需求支配下上网的。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使它天然地成为铺陈情感和爱欲的空间。现代人为追求效率而忙碌,由于生活压力而奔波,人际关系的疏远使人越来越渴望亲密情感。网络为现代人提供了寻求亲密交流的平台,网上情爱成为一种时髦。但是,网络人际关系相对松散,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匿名性,大多数当事人都把网恋当作一种游戏,这就注定网上情爱不过是一场骗局。于是,一些痴迷者被骗钱、骗色、被拐买、被杀害的事情就发生了。

3.显示个人价值。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人们受到占有资源、社会地位、种族、性别、以及相貌、体态、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而人们在网上交往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因为网络活动具有自由、民主、平等的特点。那些相貌平平、语言木纳者在网上也可以找到发挥个人智力的理想场所,得以挥洒自如,充分显示出个人的价值。黑客的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这种个人能力的显示。与此相伴随,网上恶搞、黑客攻击给人带来了许多麻烦。

4.精神文化娱乐。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就会玩一会网络游戏或是浏览网页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或者听音乐、看电影,以缓解大脑的紧张。在这类行为中则出现了浏览黄色网页、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特别是青少年受此类毒害较深,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身心受到摧残,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5.求知。现代人非常注重学习和在业余时间充电,网络是一种便捷的学习手段。现在,网上教育日益普及。但是,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安全性,经常会发生侵犯知识产权、发布虚假信息等情况。

6.发泄情绪。有些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积累了一些不良情绪,于是就在网上寻求发泄。在个人博客、网上聊天时经常会用肮脏的语言大骂。这在“韩白之争”、“铜须门事件”中都有体现,网上辱骂并非是为了弘扬正气,有时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

7.网络交往。由于很多人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并且很难找到共鸣者。而在网上这种自卑心理很容易克服,我们也可以寻找感興趣的网站呼朋引伴,寻求共鸣,建立一个亚文化群体。诸如生态主义者、和平主义者、“闪客”、“抱抱团”,甚至邪教等持反文化立场者。

以上网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关注。网络社会中对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发出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呼唤,并且产生了专门的网络道德建设板快。这表明了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当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并没有解决,网络道德建设仍然是一个非常紧迫而繁重的任务。这主要是由人的网络活动的特点所造成的,如超时空性、人员的流动性、人际关系的松散性、个人身份的匿名性以及活动环境的虚拟性等。这些特点导致自我人格分化、负道德成本低下、道德惩罚手段丧失、道德行为评价难以对个人产生压力,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作用机制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运作。一些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已经对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实际的伤害。

二、网络行为的精神利益诉求

从以上对常见的网络行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多数网络行为都是在寻求精神需要的满足,都是追求精神利益。比如,寻求精神抚慰,满足情感需求;显示个人价值;精神文化娱乐;求知;发泄情绪和网络交往等都是这种情况。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它是一种物质手段,却是作为一个精神领域出现的,主要是一个满足精神需要的工具。追求精神利益体现了人的精神属性。

人们所追求的现实利益由两部分构成,就是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由于人的活动涉及两大基本领域——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现实的社会人也有两种基本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以人们客观上存在两种利益要求,即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精神利益是以精神需要对象为实际内容的利益类别。它包括情感、尊重、名誉、求知、社会交往、对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享有、实现自身价值及理想、信念的获得与坚持等内容。“现实的各种社会性的精神生活条件、各种精神价值等,都会对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构成精神利益的对象”。人的价值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制约着主体的精神利益正当性、侧重点及所能达到的境界。

精神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精神利益的对象如人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成果具有历史继承性、积累性、和重复消费性等特点。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等都是无止境的过程。这些特点表明人的精神利益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的物质利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更加注重于精神利益的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社会,人人都应具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既包括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包括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其实,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人,人的精神本质要求和人的身心协调发展,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利益。网络的出现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便利手段,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三、精神利益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就利益本身的要求来讲,利益的公正才是惟一的道德标准。”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为了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体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客观上存在着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人们是在群体的相关性中获得并分配利益的。道德在其中起着维护群体存在、协调利益关系的作用。人的利益具有不断扩张的倾向,而道德则意味着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利益的限制或牺牲,道德和利益之间一直存在这种矛盾。

当我们把利益区分为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两类时,具体情况就各不相同了。物质利益的对象是各种物质劳动成果和物质资源,它们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特点。人们在满足物质利益要求时就产生了排他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物质领域,道德与利益的矛盾就产生了。而在精神领域,由于精神利益的对象即各种精神价值,具有历史继承性、积累性和重复消费性的特点,同时精神利益本身也具有可引导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特点。因此,精神利益的满足从总体上说不具有排他性。再说,精神利益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它与道德追求的“善”是一致的,因此,精神利益与道德有更多的兼容性,不存在尖锐的矛盾。 当人们做出道德行为时,他也就获得了尊重、荣誉、情感和良好的社會交往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精神利益要求,而这种满足又会反过来激励道德行为主体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精神利益和道德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精神利益会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精神利益在网络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规范人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网络本身,要把目光放在更大的宏观社会。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网络道德建设也不能独善其身。如果现实社会人的精神利益得到重视和满足,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包括不道德网络行为就会减少,以至避免。所以,网络道德应更重视人的精神境界和精神素质的提高,注重人的精神利益的引导和满足。这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社会的和谐状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精神文明素质。社会应在社会设置、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等方面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利益的引导和满足,更加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从而为网络道德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

2.优化微观社会基础。道德的存在既来自于人类维护共同生存的需要,也来自道德自身的利己性。这是道德行为主体的内部动力,这种利己性就是它给行为主体带来的精神利益。第一,人做出道德行为印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能力,给行为主体带来一种成就感。第二,道德行为主体获得的感激和尊重,满足了行为主体获得尊重的需要。第三,道德行为主体也由于自己的行为而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许,给他带来了荣誉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另外,道德的外在强制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道德主体的精神利益要求,因为道德反映着人对公平、正义、仁爱、秩序的追求。人的精神利益要求客观上激励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所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要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3.协调道德的作用机制。精神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正当的精神利益是既有利于身心协调发展,又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并且不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利益要求。精神利益也有高低层次之分。享受精神文化成果、个人荣誉、尊重、个人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属于人的低层次的精神利益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社会情感等属于人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追求。当人们在追求正当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时,也即是在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等精神价值目标,这同时也是在鼓励人们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满足了人的正当的、高层次的精神利益要求,也同时提高了人的道德境界,强化了人的道德修养。这样,在利益和道德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减轻了道德发挥作用的现实阻力,有利于道德各因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4.提供更多的手段选择。精神利益是人类客观存在的利益要求。我们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运用法制、一般教育、加强网络监管等手段以外,可以考虑用荣誉、尊重、崇高的理想、信念等精神鼓励的方法。精神激励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内在动力,其效果比单纯的外在强制要好得多。满足物质利益要求只能给人带来暂时的享受,而精神利益的满足给人带来的愉快则是持久的。人如果能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那么他就会对活动本身投入极大的热情,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人们对精神利益的追求为人的生存实践活动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5.强化网络道德的维护机制。道德是靠赏善罚恶来维持的。“赏罚意味着对道德行为的鼓励和对不道德行为的直接追究,是网络主体道德培育的催化剂。”当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精神利益追求时,精神因素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精神利益的赏罚对网络道德会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在我们的网络行为中,如果网络满足了求知、精神抚慰、情感需求、显示个人价值、精神文化娱乐、网络交往等精神需要,我们就会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精神利益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强化了人做出道德行为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受到虚假信息的愚弄、网上交往时上当受骗,使精神利益受到了损害,我们就会对之深恶痛绝,这样也强化了对不道德行为的负面情感体验。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网络道德会得到自觉的维护。

参考文献:

[1]靳国军: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4期

[2]唐代兴:著利益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83页

[3]张军:网络道德含义释析.前沿,2004年11期

中国当代网络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 篇7

道德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准则, 当前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调节网络行为。网络世界其实是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 谈网络道德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的道德框架。

(一) 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系

网络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提供给人类一个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虚拟世界, 毫无疑问, 虚拟空间已成为当前和现实世界并存的人们的生活空间。然而, 人们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表现却有很大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身份导致的评判标准的矛盾。虚拟世界中, 人们抛弃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固定的身份标识, 也就抛弃了一切的约束和限制, 在虚拟世界中甚至可以选择完全相反的角色来扮演, 因此规范在这里完全弱化, 并且网络的非真实接触式的交往导致人际关系淡薄, 对网络的沉溺也导致部分网民生活世界异化和堕落, 加之网络大量不健康思想的传播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 导致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此, 在当前这两种空间已共同构成人们基本生存环境的条件下, 这两种空间之间的关系是网络道德建设中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之一。

(二) 网络道德建设与传统道德建设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现实的, 在网络中传播信息可以为所欲为而又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 正是这种认识滋生了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问题, 仿佛网络道德成为完全不同于传统道德之外的另一种概念。其实,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也是危险的。虽然表面上看来网络上是一个又一个虚拟角色的信息交换, 但是每一个虚拟角色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主体, 网络只是一种工具, 网民首先是公民, 因此, 网络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两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现实中的一些不道德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去并会被放大, 网络空间的不道德现象反过来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当代网络道德建设途径思考

(一)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

这是我们的根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对于网络道德建设同样重要。当前互联网上, 80%的信息都是由美国提供的, 70%以上的数据库也都在美国, 我国自主提供的信息微乎其微, 点击量也甚少, 因此, 这更需要我们坚定自身信仰, 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分辨信息和抵御侵蚀的能力。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积极生产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型数据库和网络, 建设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 将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移植到网络文明建设上来, 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建立起弘扬网络主旋律的阵地, 把人们的网络行为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二) 开展网络道德宣传, 加强网络责任意识教育, 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宣传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对网络公共道德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倡导。要充分宣传“构建网络道德, 树立网络新风”的重要意义, 揭露网上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 要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案例说话、用典型说话, 努力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形成倡导网络文明, 谴责网上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舆论强势。重点引导广大网民走出网络纯粹虚拟化的误区, 建立网络是真实的公共空间的意识, 从而建立网民的责任感, 防止网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倾向。

(三) 强化行业自律, 规范网站行为;加强网德教育, 倡导网民自律

目前一些网站为了经济利益, 迎合一些网民低级趣味, 热衷炒作性、暴力、怪异等内容, 放纵论坛和聊天室不良言行, 客观上为网上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平台。目前亟需网络业界提高企业道德水准, 加强行业自律, 多提供格调高雅的内容和服务。网民是网络活动的主体, 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网民素质的提高。目前应该重视公民的“网德”培养, 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范畴, 在公民道德教育中, 特别是在青少年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 增加“网德”教育的内容。要特别注意“慎独”教育, 使网民在没有周围监督的网络空间里, 也能自持而“不逾矩”。

(四) 大力开发“绿色”软件, 用科技手段减小不良信息危害

我们开发的网络游戏防沉迷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开发不良信息过滤系统, 使得有害信息无法广泛传播。加强“绿网”建设, 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大力进行网上优秀内容建设, 要发挥国家重点网站、专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作用, 多提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信息, 用“绿色”内容占领网上阵地。

(五) 进一步完善法规环境

建立完善法律体系来规范互联网服务业, 是目前发达国家互联网管理的通用做法, 也能体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方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规、规章。但是,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操作性的问题, 加上互联网迅猛发展,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有些法规已经滞后, 亟需完善。

摘要:当前我国网民已突破5.38亿, 网络几乎已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网络的开放和便捷, 虚假信息泛滥, 黄色信息侵蚀, 黑客横行等网络道德问题也暴露出来,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又一新课题。

网络道德建设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网络道德建设

2010年1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显示, 到2009年12月31日, 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3.84亿, 其中学生网民占28.8%, 大学生上网率超过85%。是中国庞大网民队伍主力军。网络社会的兴起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 网络社会中的不文明行为同现实社会的不文明行为相比, 其行为后果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 关注和规范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文明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在网络的高度自由开放的信息社会中, 大学生既能吸取许多及时、有用的信息, 也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校园问题。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常见的不文明行有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语言低俗恶劣, 谩骂和攻击他人;浏览不良信息网站;侵犯他人权利等。

1.1 散布虚假消息, 诽谤他人

大学生在网络聊天中表现得易怒, 情绪激动、口无遮栏。他们会随意在互联网的聊天室、微博和各种贴吧、BBS上发泄自己对学校或者其他人的不满以及比较偏激言论。不论是国内外事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律、学校的教学行为、社会热点问题, 还是热播的电视电影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恶的导火线。他们经常不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是在网络上为了好玩随意编造或者夸大事实, 散布不实言论、恐怖事件, 转载虚假信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以及相关部门对网络资源的来源和传播的监管力度不够, 网上信息容易造假。有一部分不良企图的人, 利用网络社会的漏洞, 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或故意制造一些轰动性的话题。

1.2 语言低俗恶劣

有部分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 言语中习惯性渗透着不健康的内容。从他们网上昵称到聊天、发言的内容, 频繁出现低俗、污秽的词语。经常出现互相谩骂、挑衅闹事, 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所用语言不堪入目。网络上的大学生与现实中的似若两人。另外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一些话题经常分辨不清, 很多时候在事情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和加以批判, 用极尽挑剔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 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卷入“口水仗”中。

本人通过500人调查问卷调查统计, 学生有在网上时有使用过粗俗言语或谩骂他人, 占中人数73.07%。有26.93%的学生表示他们从未在网络发出不文明言论。有401名学生认为应该学校采取措施监控在网络不文明行为,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此类行为。

1.3 出现双重人格、自我价值迷失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 脱离不了现实社会的环境影响。而网络社会中交往行为, 主体是虚拟的身份, 可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高度自由的环境使大学生可按自己意志任意妄为, 没来得及理性思考就已被网络社会所影响并同化, 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忽略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约束, 造成现实和虚拟的双重人格特点。

1.4 形成网络犯罪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和法律约束形同虚设, 失去了它应有的威力, 如果人们没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法律意识, 容易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认感, 会大肆放纵自己。

1.4.1 成为网络黑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信息崇拜现象开始。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信息崇拜的一种极端表现。某些大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特长, 编辑计算机病毒在网上发布。成为了网络黑客, 给网络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1.4.2 侵犯知识产权

四通八达的网络及其海量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获取新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给大学生获取知识提高便利渠道的同时,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严重侵犯知识产权, 触犯了法律。

1.4.3 侵犯他人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应得到充分地保障。在网络社会使用个人资料比较普遍。青年人中出现了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刺探他人私密信息;得到他人私密信息后, 干扰他人的正常的生活;对他人私密信息在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非法传播等行为。

2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建立文明的网络社会, 首先提高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 必须提高其内在的道德修养。另外方面高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1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2.1.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 大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 生活比较单调。随着电脑的普及,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 精神生活空间却越来越狭小, 他们读书在绝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考试、就业等硬指标, 他们忙于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 部分学生沉迷于网游, 而并没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应该多开始人文素养课程供选修, 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1.2 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

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中, 人的一切行为缺乏他人监督和约束。在这种几乎无约束的环境下进行的自觉行为, 需要依靠个人的良知与责任来调控。这就靠高校平时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培养。这是网络社会对个人自律提出的挑战。自律, 指在没有他人的现场监督的情况下, 用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和判断自己的行为, 自觉、主动地遵循社会规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传统,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用一条一条的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 而是强调行为者的理性精神和自控能力。大学生网络的自律性同时也考验了一个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成果。

2.1.3 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靑年阶段属于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而价值观则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2.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

2.2.1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指奋发向上、积极乐观、健康成熟的生活情感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完美的人格品行的人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正确的自我认识、强烈的道德责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高校可以从加强学生素质拓展课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2.2 加强大学生的美学教育

使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 必须将人的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要素有机统一。人类的认识是人类在一定客观范围和程度上征服自然的结果。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关系具有价值性。美是审美价值的一种最基本的标尺。美的概念是对象或现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美的现象具有统一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属性, 其基本因素就是要引起人的生理的愉悦反应, 同时又是变化多样的, 这种变化多样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而使人产生个性的喜好和精神兴奋。

2.2.3 开设学校传播素养教育的通识课

传播素养教育是通过伴随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全民应有的一种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播, 尤其在网络社会中人们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所包围。人们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辨别信息的真伪良莽, 拒绝不健康的信息数据。人们要依靠媒介素养教育来提自身的获取信息和选取信息的能力, 正确地运用网络资源, 促进个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播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拥有自己的判断, 对所接触的信息不盲目接受, 而是批判性地选着性的欣赏, 并且学会利用媒介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2.2.4 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学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的成效, 不仅仅取决于对网络技术的管理方面, 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融于一体, 全面推进。这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和网络素养, 还要学会将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去解决青年人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 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加强外在平台建设,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2.3.1 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我们每个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受到它的伤害。网络是谣言蔓延的最佳载体和传播途径, 它会无限放大原来信息的威力, 甚至在中间的任何一环节中进行改变。网络上疯传的各种虚假消息, 不仅扰乱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 为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甚至人心惶惶, 影响社会的稳定。首先,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 规范网络市场, 学校要建立网络建设监督的长效机制。成立网络建设监督小组, 尤其对学校网络行为进行监控, 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

2.3.2 加强青年人的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法制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事。学校通过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 担负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重任, 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国家长远的发展, 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希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和学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促使大学生养成网络文明习惯, 创建和谐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 [EB/OL].

[2]蔡蓉英.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 2003.

[3]叶通贤, 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张素玲, 张宝华, 上官林武.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5]李祥永, 蒋明明, 等.网络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调查及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2.

[6]戴伶俐.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思考[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青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诚信建设

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入手,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势在必行。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保障网络健康发展,助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失信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危害,突出网络诚信在大学生各方面诚信问题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从根本上治理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强、自我意识强、创造能力强,他们更具备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的需求和能力。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轻松,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浅、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到网络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失去必要的“他律”,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滋生出来。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将极大地削弱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道德教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素质是否全面、是否合格,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犯罪。个别大学生把网络当作犯罪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网络技能,非法截取知名机构的网络信息或保密数据,诱骗网民的金钱或实物。这种犯罪行为主要是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二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三是隐私侵犯。当前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黑客”事件,许多“幕后人员”是毕业或在校大学生。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个别具有“网络天赋”的大学生身上。四是网络谣言与网络诽谤。网络谣言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中最为普遍。某些大学生为了泄私愤,歪曲或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件,对某机构或个人进行恶意攻击,给相关人员或机构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或名誉伤害。

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还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诚信意识淡薄、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到位、家庭忽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社会大环境的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 一) 大学生群体诚信意识淡薄

网络行为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网络社会里,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督的力量无形中被削弱,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自由。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大学生的一切“反动”欲望迅速膨胀,卸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义务,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律、自控能力,最终通过网络行为释放自己的“反动”情绪,满足自己的“反动”欲望。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对同学友善、对教师尊敬的学生在网络社会里却满口污言秽语,对人出言不逊; 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老实”学生,很有可能是通过网络诈骗他人财物的骗子。这些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范行行为为,,归归根根结结底底是是由由于于大大学学生生本本身身网网络络诚诚信信意意识识淡淡薄薄,,只不过通过网络社会被无限放大。

( 二) 网络自身的先天性缺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产生之初就给人们带来双重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渗透和普及,网络的消极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行为主体变成虚拟的数字或符号。这些虚拟的存在与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行为主体符号化、主体身份多重性,使网络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地址等信息难以确定,网络行为责任难以追究。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无法有效约束或控制人们在网络社会里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网络社会里随意发布、传递、交流信息。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通过网络实施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能的行为,比如,网络欺诈、人肉搜索;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便利。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大学生为获取经济利益做各种不正当的网络兼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 三) 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滞后

长期以来,互联网一直保持着又快又稳的发展形势。相比之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较为滞后,网络道德体系建设与互联网发展严重脱节。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性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症结,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也成为我国道德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进行。而学校普遍使用的“灌输式”诚信道德教育方法脱离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实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且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抽象,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被各种法规、制度“压制”下来,进入虚拟的网络社会后,被压制的逆反心理摆脱了现实的束缚,一下“爆发”出来,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致使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不符合常规的行为。

( 四)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可以对网络诚信道德“无限透支”。对于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网络行为主体,法律会对其进行必要的制裁。对于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法律并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行为主体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便是谴责,也是对某一行为群体或某种具体失信行为进行谴责。具体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主体在网络“虚拟性”的“保护下”逃之夭夭。总体来讲,由于网络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使得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的成本过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法律法规的“纵容”加剧了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民族性、地区性,而在网络社会中国家、阶级、民族、种族、宗教等一切的疆域、界限都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网络社会里犹如一个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家的的法法律律规规范范、道道德德规规范范都都不不可可能能完完全全适适用用于于这这个个“地地球球村”。“地球村”自身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又困难重重,导致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滋生、蔓延。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对策的探讨

( 一) 以教为主,构建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道德问题的缩影。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在网络社会里的延伸滋生了网络诚信道德问题。因此,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的“母机”,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把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高校要以身作则,把“诚信”融入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中,贯穿到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将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有机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切实提高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成效; 结合当代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个体意识强、思想变化快等特点,利用网络加强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网络诚信道德教育; 组织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其诚信意识。

除了学校,大学生诚信意识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影响。大学生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将诚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其诚信上网、诚信待人。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端正对网络的态度,做好诚信的表率,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社会上的各种民间团体、新闻媒体和社区要积极投身到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中,大力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活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二) 以制为基,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可以提高其诚信道德自律,进而有效改善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但仅仅通过诚信意识培养实现诚信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法规、校风校纪、舆论监督等他律的促进。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行为失范与高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高校与网络行为管理相关的校风校纪、规章制度缺失或流于形式,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比如,网上诽谤、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抄袭等。虽然高校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大都没有真正落实,导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屡禁屡犯,屡犯屡禁。学校要加强对网络诚信道德的管理,把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 对于网络诚信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正校风。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

由于网络失信引发的网络犯罪行为涉及面广、防范难度大、蔓延速度快,必须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强制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行为。目前,国家网络管理相关部门虽然对网站内容及网民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意义不大。面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引发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严峻形势,有必要专门针对网络失信行为制定内容全面细致、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网络失信犯罪问题。

各种网络团体或组织也应重视网络行为管理,制定相应的行为管理规范,把网络行为管理列入本团体或组织发展范畴。各团体或组织可以联合起来制定约束性强、操作性强的网络公约,相互监督,以弥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不足。一旦某个网络团体或组织破坏公约就必须受到惩罚。此外,社会各界力量要团结协作建立网络诚信监督保障协会,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进行互联网行业监督。对违反诚信的网络团体、组织及网民予以曝光揭露,让网络失信行为无所遁形。

( 三)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情感需求,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大变革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普遍存在迷茫困惑、消极堕落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生活中迫于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各种伦理规范的束缚,大都被隐藏起来。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泄渠道,许多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调整心情。发泄后的快感使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进而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学校和家庭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帮助其解决心理困境。一方面,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组建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对前来求助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正常释放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或情绪。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大学生与教师、家长平等、自由、轻松交流提供了保障,教师和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针对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自身需求,给予其所希望得到的帮助或咨询,进而使其现实压力得到正常释放,使其偏差心理得到正确调整。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剖析、反思现实生活,理性进行网络行为,提高网络行为自律性,增加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避免人格的分裂和迷失。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紧密配合,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网络诚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事业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文化全面发展、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综上所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要做到预防、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以人为本,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防止网络失信行为发生; 以德为先,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以教为主,帮助大学生了解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以制为基,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8]刘亚.论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J].网络财富,2010(13).

[2]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马云,白木斯.互联网的文化与伦理价值——网络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4]鲁兴虎.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06(5).

[5]李德.网络时代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重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网络道德建设 篇10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是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交往等活动中建立起了新型的网络人际关系。大学生思想活跃,事业心强,视野开阔,接受能力强,在新型的网络活动中迅速成为主力军。一方面这为我国的未来型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将成为新时期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在坚持高校德育教育的根本策略的前提下,以网络技术特性为基础,建立独立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 网络的快捷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和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大学生往往乐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并渴望得到指点、交流和回应,这些信息大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引导、启发和说服教育工作,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极大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

网络世界的大容量和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距离和时间,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最权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量,而且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还可以提供或模拟各种社会生活情境,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3. 网络的交互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网络条件下,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形式形成鲜明对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激发和强化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参与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巨大影响使建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成为必然

网络在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尤其是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使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为聊天(占83.5%)、查找资料(占82.7%)、收发邮件(占65.8%)、下载各种软件(占41.6%)、网上购物(占14.8%)。而大学生上网时经常浏览的网站中,娱乐网站占了35.76%,新闻网站占23.72%,学术网站占10.81%,其他网站占29.71%。与此同时,传统的德育阵地,如课堂、报纸、党课所能占据的时间与学生在网上漫游的时间差距越来越大,其影响力相对削弱,其权威性受到影响。人的认识有着先入为主的特点,再加上很多教师的信息量不如学生通过网络得到的丰富,使高校对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和网络道德规范的滞后性,引发了大量失范行为,包括:

1. 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行为取向紊乱。

目前,国内对于互联网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使得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政治反动、庸俗陈腐、色情暴力等内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平时大都沉迷于网络,导致考试多门“挂红灯”。某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一个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一等奖学金,但后来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现在已面临退学的危险。

2. 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性格人格扭曲。

对于大学生来说,过分陷于“人机对话”的交流,长期与网络社会打交道,便会失去积极参与周围现实世界的意识,就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情趣丧失、情感脆弱;同时,由于缺少人际和社会交往,造成性格越来越封闭、孤独、偏执甚至极端。

3. 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信息的繁杂对大学生形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加之大学生受阅历的局限,认识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由价值观念紊乱而导致的道德行为失范也就在所难免。不断增加的网络犯罪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搜集的案例中,由QQ引发的一系列刑事案件发人深省。在天津上大学的一个大连女孩被网友骗走了手机等财物;湖北一师范类院校某女生琴在与湖北省浠水县一网友见面时被对方强奸;网名为沙子的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聊天时被某网友的网上形象深深吸引,不料在与他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

有关专家称,造成大学生网络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自身对网络认识有偏差;二是高校网络环境建设普遍匮乏;三是高校在网络素质教育方面资源非常不足。然而,在高校普遍开展了校园网建设,思政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是由于他们天生的性格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或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令我们深思。

三、高校网络道德体系建构的几点探索

1. 建设网络道德体系要抓住针对性、时效性。

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基础上,同时要具备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在建立高校网络道德体系时必须开展广泛的调研,动态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高低及问题的共性与各自特点。在共同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出不同的细则与方法。同时要求德育教育者必须提高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动态了解,必要时要培养网络道德教育的专职师资力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努力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的结合点,掌握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影响、网络影响下的学生特征及学习动机、学生思想进步的动力源泉、学生思想转化的特点和规律等。按照网络传播规律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成为永远敞开的德育课堂。

2. 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主动占领德育阵地。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从国外借鉴,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对待西方在网络道德方面的成果,如美国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等。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针对现有的网络道德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并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校正教学内容,从而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专业教材更新机制。

以我校为例,目前大部分部门、学院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点击率较高的德育相关版块有“新纪元”、“红色在线”和“学生工作处网站”。各学院还开辟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做得较好的有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工作信息网和信息传播学院的“信传在线”。在建立高校德育网站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网络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以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宗旨,寓教于乐,切忌死板、枯燥、教条的宣传,这样才能吸引青年学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不要只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地放在网上,而要把如《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等切合课程内容的、具有鲜明主题和优美视听效果的专题片放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站。这样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才能表现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多样化和专业化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途径多样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方法,由“灌输”转变为“参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听读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相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可以把它们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影像方式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

在开辟专门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在网络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业余时间发动大学生广泛开展网络道德修养的大讨论,促进他们自觉接受网络道德规范。强化教学目标,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纳入德育考核范围,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完整性。

4. 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评价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需要参考社会的意见。开展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必须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要把网络道德教育与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把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内容挂钩,并建立社会反馈机制。

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开展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品良.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 2006 (2) .

[2]于洋.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3]高鸣, 贾敬远.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5 (7) .

[4]侯贵宝.网络德育的特殊性及其实施对策[J]理论与实践, 2005 (12) .

[5]林晓梅, 陆永平.网络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 2000 (4) .

[6]成海鹰.网络伦理与独处道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1) .

[7]李庆广.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 2005 (11) .

[8]陈华.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提出的挑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1) .

网络道德建设 篇11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59—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互联网以其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和不可抵挡的势头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然而互联网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又带来了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在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全方位的发展观,是指导我们进行各方面工作的正确思想。因此,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网络道德建设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道德失范现状

网络道德失范是指网络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网络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并由此产生的整个网络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当前我国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越轨行为。网络越轨行为是指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的行为。网络越轨行为主要表现在网络黑客、网络色情、网络信息犯罪等方面。网络黑客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社会中的正常秩序,有可能对他人和整个网络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互联网上色情网站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网络不但成为色情媒介,提供色情资料,交换性经验,进而可能进行性交易,引发性犯罪,给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网络信息犯罪是指利用网络来提供虚假信息和进行宣传仇恨和反对国家的政治活动、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由于网络自身的松散结构和它方便信息交流的构建目的,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无序性,导致有些人在网上行为的任意性,网上诽谤、网上盗用信用卡等利用信息进行不法行为,谋取私利。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2.网络成瘾。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从1997年10月至2006年7月,中国网络用户从62万猛增至1亿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2.1亿,比2006年底新增加了7 300万,互联网在我国人口中的渗透达到了16%。目前,网络的使用者还在快速的增加,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大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

3.道德相对主义盛行,道德感弱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媒介传递过来的西方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不可避免的对东方传统道德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许多网民错误地将西方道德标准中的精华部分和中国传统道德观和道德标准的不足相比较,从而放弃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逐渐认同西方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并付诸实践。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将个人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对历史上的优秀道德传统与他人高尚的品德持怀疑的态度。道德主义在网民中的盛行,使网民社会责任感缺失,道德感弱化。

4.人机交流代替人人交往,导致人际情感淡漠。网络的特殊性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再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屏蔽了现实生活得真实性,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计算机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个体对自己显示生活在其中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降低,人际交流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人交往。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这种“绝对自由”的交流方式让他们对人机交流产生了依赖。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善言谈,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的情感表达。人机交流代替了人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导致社会人际情感淡漠。

二、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互联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新生的物质形态,它有其自身的特性。(1)虚拟性。互联网以信息数字化的技术为前提,没有具体的实体形式,只以无形的数据编码为载体,它的活动空间不是人类现实的生活空间,而是网络的虚拟空间。(2)交互性。网络社会中,因特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消除了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距离,建立了一个超时空的社会。互联网是速度的象征,速度永远是网络社会生存的第一要素。这种超时空性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变的具有很强的交互性。(3)开放性。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灵魂,没有开放性就没有网络的形成。互联网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制度的限制,可以自由的发表见解观点,尽情的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4)自主性。网络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与现实社会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更为广阔的自主性。

2.网络道德标准缺失。网络道德是道德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的延伸。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与之相适应的诸多要素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其中包括网络道德。由于传统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的恒定性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不能及时跟随环境的变化出现新的理论创新,导致旧的道德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兴的网络社会,因此也就丧失了对网络社会中个体所具有的强制约束力和导向监督力,于是整个网络社会便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由此,网络道德缺失也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道德自律弱化。道德自律是道德行为主体靠内心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同,凭高度自觉在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指导下对道德规范的选择、遵从和实施。互联网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进行自己愿意从事的网络活动。互联网的虚拟性是道德主体可以把这种规范和标准转嫁到一个虚拟的“数字人”头上,自己可以不用承担责任。因而放弃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放任自己的行为。正是互联网的这种隐蔽性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庇护,弱化了网络主体的责任意识,从而使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中难以形成道德自律机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引起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网络道德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得各个领域。网络环境中的个体同样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网络道德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当前网络道德建设发展滞后与网络技术发展是网络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当前,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是网络文化的核心,网络社会中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和当前不协调的网络道德建设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无疑是净化网络空间的重要途径。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同志明确了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理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2.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完善网络道德教育。坚持科学与教育的协调发展,在网络道德建设进程中,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作用。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意识,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运用网络信息开展对网络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把公民道德规范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把管理和教育、他律和自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网民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的网上活动,培养处富有战斗力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总之,网络道德的缺失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不断完善网络道德教育,加快网络道德建设。

3.完善法制建设,加强上网场所管理。网吧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参与网络社会的场所。由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高的因素,网吧成为大多数网民进行网络行为的重要选择,然而由于针对网吧管理的规范缺乏,我国网吧管理混乱,对于上网对象和网络行为不加约束,也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针对网吧管理的现状,对网吧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相关法规建设,是构建文明上网的环境,使网吧这一场所发挥积极优势,同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也可以提高网络群体的素质,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4.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推广绿色软件。网络的载体是计算机,计算机是高科技的结晶,在网络道德建设过程中,针对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相对弱化的现象,我们或许可以从技术角度来改进计算机的程序应用,来减少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推广绿色软件,对网络游戏加强防沉迷控制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方式,净化网络空间。

5.国家社会齐抓共管,多种途径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问题是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重视程度,齐抓共管,形成一个紧密的治理网络,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使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更多的发挥其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8.

[2]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

[3]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4]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5]张道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J].理论导报,2010,(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篇12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从购物、聊天、查询信息、工作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而出现“宅男”“宅女”等名词。网络同样对人们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等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收益最大的群体非当代大学生莫属, 他们可以得到最新的知识、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时讯。而他们的行为意识、价值观、思想道德都将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总之, 网络的普及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历与见识, 还对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作为思想仍未成熟的学生来讲, 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现实与虚拟, 都将给个人的控制力与意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网迷的学生, 不断地隔离真实的社会, 不与人面对面地交流, 逐渐走进一个只有自我与网络的世界。过度地追求网络的刺激, 封闭自我, 脱离现实, 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使自己失去周围的朋友, 逐渐变成一个内向的人, 淡化了个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责任意识。

作为正处于判断能力重要养成阶段的学生来说, 网络环境与信息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虚拟的世界使部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学生陷入非理性状态, 对自己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网络的世界中, 容易使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下降, 失去传统理论的约束、自我检查的制约, 造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方向的迷失。

一网络生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 开放性、交互性的网络文化使各种文化观念纷纷涌入,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识在网络空间里相互交织、相互碰撞, 各种形式的文化快餐也纷纷登场, 冲击着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确立。在网上, 许多错误观念和虚假信息, 甚至黄色的、腐朽的、反动的信息未经过滤而到达大学生周围。由于大学生价值观念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很容易会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开始放松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探求, 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 表现出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 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产生了“金钱至上”“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导致了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倾斜。

2. 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宝库, 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的特点, 使得网上信息人人都可以获得, 但并非所有的网络信息都是先进的, 未经过滤、选择的信息, 思想、观点难免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各国各媒体的“原汁”信息, 其中不少是不良的信息, 这些不良的信息严重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 在互联网繁荣的背后, 出现了黑客攻击与金融偷盗、贸易诈骗、侵权隐私等行为, 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 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大学生沉溺其中而耽误了学习, 弱化了道德意识, 形成人格发展障碍, 最后步入歧途。

3.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交往挤占部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时间, 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得不到保障。热衷于网络交往使得部分大学生疏远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甚至出现同一宿舍的舍友, 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 而是用QQ、BBS、人人网来交流的情况, 长期如此, 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交往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 具体表现为上网时间失控, 沉湎虚拟世界, 离开了网络以后, 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忧郁等症状。现实生活中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 出现角色混乱, 反社会人格等偏差, 以及行为上的违规、破坏、犯罪等不良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的建设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越的技术平台, 抢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 是每一个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挑战,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1. 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 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 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 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 要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 围绕年轻的大学生群体, 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 让他们合理地安排社会活动、学校生活,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网络游戏,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挖掘;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 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 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 拓展教育时空,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 在于放弃“强堵”, 改为“疏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 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 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的内容, 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应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 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 尽量克服对网络过度迷恋和依赖的不良心理倾向, 勇敢面对现实生活, 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 高校可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 积极开展网上咨询, 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

3. 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和培养内部动机

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 要借助生涯规划, 尽早地认识自我, 完善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设计人生的事业发展路径。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 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 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 并不断予以强化。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能被很好地激发, 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 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 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 有一种迫切“赢”得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像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 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4. 教育管理相结合, 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 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把对学生的伦理劝诫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规范, 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 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 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

三充分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服务

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一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 转换教育观念, 利用网络优势,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让大学生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 在网络环境下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 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发展自我, 勇于创新, 全面发展, 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吴秋红、廖岸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迟滞与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学报, 2005 (6)

上一篇:数字相位调制下一篇:民政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