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建设

2024-06-11

加强道德建设(通用9篇)

加强道德建设 篇1

加强道德化建设 努力建设道德政府

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是各项法律都得到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而且必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社会。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保障。政府能否在道德上作出表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要在道德上作出表率,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化建设,把道德化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道德政府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社会治理方式,以德治国需要公共管理道德化,公共管理道德化需要政府的道德化;建设道德政府是以法治国的需要,因为法律的基本立足点是道德,法律的正确执行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政府更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为道德是服务精神和服务行为的基础。没有道德作基础,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行为。政府道德化的内容 政府的道德化包括:制度的道德化、道德的制度化和公务员的道德化。 1.制度的道德化 制度的道德化是指公共管理的制度、体制和组织的道德化,即要求在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运转机制的安排中有着道德化的合理规范,包含着道德实现的保障机制,同时,已经确立的制度又是有利于道德因素的生成和成长的,能够对公务员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鼓励作用。 2.道德的制度化 道德的制度化是指将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以规章、制度或组织要求的形式来体现。多年来,我们在道德的制度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众多的文件和要求,但实际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这与我们的道德制度没能根据时代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进有很大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的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应该从过去的政治伦理向管理伦理、从境界伦理向行为伦理、从行为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只有遵照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建设,才有现实意义。 3.公务员的道德化 公务员的道德化是要求公务员以道德主体的面目出现,其行政行为从道德的原则出发,贯穿着道德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道德的价值取向,公正地处理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公众的关系。没有制度的道德化,公务员个体的道德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没有公务员的道德化,那么,制度的道德化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没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和政府官员。这是社会公认的对这两种职业从业人员标准的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责任感缺乏却是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去年全国开展的清查干部文凭活动表明,假文凭比例惊人,在所查的67万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人就至少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文凭腐败凸显出公务员道德的缺失,对这一点,人们认识清醒,多有共识。公务员的道德化是当前政府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政府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把道德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引入道德价值评价,积极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是建设道德政府的基本途径。 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科学――事实领域”,公共管理伦理是“道德――价值领域”。现在的行政改革都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取向的。这使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政府的具体制度结构的科学化、工作方式和程序的合理化、各种工作的标准化、权责分明、讲求效率和组织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等等“可行性”问题,而对以人为本、政府的服务性应该怎样等等这类涉及价值判断的“可欲性”问题,则重视不够。实践表明,这种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不仅使行政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削弱了政府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政府的道德建设,就要改变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在行政改革中注重管理与伦理、事实与价值的结合,使政府道德化成为行政发展的基本取向。 政府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1.强化行政发展和政府工作的伦理视觉 政府要享有老百姓的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仅做到微笑服务是不够的,必须在道德上做出表率才行。而要在道德上做出表率,就需要政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道德性,不仅要讲求目的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现方法的道德性。不仅要讲求制度、政策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施程序、具体执行的道德性。换言之,我们政府的工作仅讲求科学性是不够的,还要讲求道德价值性才行。所以,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工作的伦理视觉,从公共服务伦理的角度审视我们的组织、制度、政策、决策和行政行为的道德性。而且,这也是建设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的.必然选择。 2.强化干部考核的伦理角度 现在的干部考核,只关心“他有能力吗?”而很少关心“他是有道德的吗?”结果在具体考核工作中,常常是只问业绩,很少问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业绩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取得的?这种考核方法,对于干部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是难以考核出干部的德行的。我们这些年在干部的任用上,有些干部之所以能被带病提拔,与这种考核方式不无关系。评价事,可以不问动机,只看结果;而评价人,就不能只看结果,不问动机;也不能只问结果的道德性,而不问过程的道德性。目的的道德性必须与方法的道德性相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道德性,我们才可以评价说,它是道德的。 3.加强公务员的公共伦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 目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社会和政府的伦理道德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行政行为方式的转变相叠加,对政府和公务员原有的管理伦理关系与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没有有效建立之前,在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中,就普遍出现了伦理关系错位、道德观念迷失的状况。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法行政、衙门作风以及决策失误、执行不力,部门利益法制化等现象的出现,就与政府和公务员的伦理意识缺位、伦理观念淡漠、伦理知识缺乏、伦理决策能力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有很多公务员没进行过系统的伦理知识学习,不熟悉伦理思考方法,对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需要而产生公共管理伦理这门新的伦理学科,缺乏必要的了解,更遑论熟悉和运用了。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形成了极大的障碍。 公务员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以伦理观念、知识为基础的极其复杂的能力结构,包括道德认知能力、行为选择能力、道德调控能力、价值评价能力等。有效的公共伦理培训,可以帮助公务员了解掌握公共伦理的理论知识,促进公务员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确立符合服务型政府所需的行为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伦理决策和道德实践能力。 4.开展公共管理伦理研究 公共管理伦理是在公共行政伦理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门新的职业伦理学,也是一门关于公共管理体系伦理化的学问。它所关注的是公共管理制度如何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公共管理主体如何实现道德规范,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什么需要道德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应当合乎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是怎样生成和怎样发挥作用的?公共管理主体怎样才能把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要有效加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所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所以,应重视和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方面理论和实际研究工作。当前,可针对我省行政发展、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如道德制度的设计、行政行为的道德化、推进政府伦理建设的方法途径等问题,开展研究。庞庆海/文 据《辽宁日报》

加强道德建设 篇2

所谓行政道德, 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 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 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行政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各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业活动关系。行政道德调整的范围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 行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之一就是通过自己的有效行政手段为市场竞争、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强有力的服务。要正确行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其前提条件就是具有良好行政道德的执政者和执法者。特别是在目前制度化的手段和程序化的操作不健全的转型时期, 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往往是公平的关键, 因此, 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实现行政目标的保证。

行政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的影响力以及全体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行政管理客体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是发挥行政管理整体功能的关键因素。而这三方面, 哪一方面都以行政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基础。行政权力的作用是一种强制力, 强制力的最佳效果是以行政客体的自觉服从为前提的。行政人员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才会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领导, 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奋斗。

(3)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扭转官僚主义作风的需要。

从道德角度来看, 腐败行为是行政人员对社会公德和行政职业道德的践踏, 是对公职道德的背离。因此, 抑制腐败不仅要加强权力监督机制建设, 还要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水平。只有这样, 行政人员才能自觉战胜私欲的驱使, 抵制各种外在的诱惑。没有行政人员道德水平的提高, 单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战胜腐败。事实上, 法律的遵守和执行也是受道德因素影响的。

(4)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反腐倡廉、消除行政道德失范现象、防范公务员道德风险的需要。

与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 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是政府主导型的。政府及其公务员在此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政权力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资源的调节和分配。由于行政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的分离, 行政主体因社会分工而获得了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 当行政主体在公共利益和特殊利益之间产生角色冲突时, 必须在两种利益之间进行道德抉择。

(5)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对公务员法治约束的天然补充。

法制建设必须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和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运作日益复杂化, 法律规则日益完善和精细, 但法无尽备尽美, 法律不是规则的全部, 它不可能覆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领域及细节, 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空隙, 需要道德从内心深处规范道德主体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来自道德层面的约束, 要比法律层面的约束更为重要。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权的核心, 特别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行为行使的频率高, 涉及的范围广, 此间道德与反道德产生张力, 并此消彼长。这就需要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保证公务员公正做出自由裁量行为, 抑制反道德行为。

(6)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政府作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组织, 其能力是指政府以最小的社会代价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制约腐败的能力。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旧体制的作用削弱了, 新体制还在建立中, 尚不完善。在新旧体制交错运行的过程中, 客观上为公务员的道德弱化提供了可能条件。我国由于体制的不完善, 管理上存在真空地带, 为产生腐败留下隐患。一些不法之徒和道德败坏者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 进行获取经济利益的寻租活动。对公务员行政道德缺失进行治理, 提高公务员的道德伦理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腐败的能力。

3 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行政道德作用失效的问题

(1) 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在相当部分行政人员思想中失效, 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一般公民的要求等同于对行政人员的要求, 因而理想不高, 信念不坚定, 思想道德观念随时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左右和影响。

(2) 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受到部分行政人员思想观念的排斥。把传统的东西等同于封建的糟粕, 把党的优良传统看成已经过时的旧东西。

(3) 现行行政道德规范的失效。在一部分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中, 认为法律是硬的, 道德是软的, 依法行政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可以不带有任何道德因素, 因而认为进行行政道德建设是不必要的。

3.2 存在行政道德主体地位失落的问题

一是在行政工作中依法行事、按规办事, 已客观地上升为行政过程中的主要手段, 极大地推进了依法行政的进程, 其作用是显见的, 而行政道德所要求和倡导的思想观念就成为潜在的、精神的要求, 其作用和影响力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和轻视。二是在行政交往的过程中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主要方式变为按照法律法规、依照惯例为主, 而讲良心、讲信誉、讲修养没有成为社会的普遍道德要求, 仅仅把它看着是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三是在行政知识的学习中只讲求业务知识的丰富和业务能力的增强, 而对行政道德方面的学习和修养不提要求, 不做检查。

3.3 存在行政道德行为失范的问题

一是行政道德行为的动机失范。部分行政人员把权、钱、名、利、色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把行政为民、执政为公全然抛在脑后, 为了私利不惜以身试法。二是行政道德行为的过程失范。行政人员实施行政的过程也就是行政道德付诸行为的过程, 部分行政人员利用社会转型时期法纪不全、制度不严、监督不力的情况, 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桩枉法, 严重地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威望, 损害了社会和群众的利益。三是行政道德行为的结果失范。一方面是大量的行政人员违法、违规、违纪、违背道德的行为没有得到惩处, 另一方面是勤政廉洁, 遵纪守法、一心为公、求真务实, 诚实守信的行政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3.4 存在行政道德教育失误的问题

一是教育的内容不新。讲传统道德和远大理想多, 讲现行道德和现行规范少, 讲应该做的道理多, 讲现实怎么做的办法少, 讲理想模式范例多, 讲身边现实典型少, 没有把时代的、现实的、科学的内容。二是教育手段和方法陈旧。尽管电视教育、远程教学、网上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时尚, 但对行政人员的德育还主要采取传统的教育手段, 且在教育方法上重灌输轻启发, 因而吸引力不强, 教育效果不佳。三是教育的措施不力, 没有形成行政道德教育的制度。缺乏检查督促机制和缺乏奖惩的规定。

4 建立与健全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与健全行政道德建设的考核机制

(1) 要把行政道德建设纳入行政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之中。

对行政道德建设目标的考核必须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对行政德建设目标的考核与行政工作的总体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二是要把行政道德建设目标考核与精神文明建的内容要求结合起来;三是要把行政道德建设目标的考核与勤政、廉政的情况结合起来;四是要把行政道建设目标的考核与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好坏结合起来。

(2) 行政道德建设要有科学的考核内容。

进行行政道德目标的考核工作, 考核指标的确定应该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考核指标确定如何不仅系到考核工作中具体的操作问题, 而且关系到是否能真正反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行政道德建设的成果。因此, 根据行政道德的目标特点, 做到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细化、具体化, 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 把软指变成硬指标, 这样既利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也有利考核中的具体操作。

4.2 建立与健全行政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在现代行政道德建设实践中, 加大对在道德方面有突出成绩者的物质奖励力度, 使当事人有实惠回报。具体来说, 一要针对行政道德建设上突出成绩和贡献的行政人员应予以重奖;二要专设廉政奖励基金、勤政为民奖励基金, 来保证做出突出贡的人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三要对优秀的行政人员在晋升晋级、评先等方面予以重用或破格;四要对行政道德建设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另外, 也要重视精神激励, 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条件、办法及评价标准; 还要进一步加大正确的、先进的舆论导向,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通过现代的大众传媒方式, 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值观和道德观, 鼓励先进, 鞭挞邪恶, 坚持真理, 校正错误。

4.3 建立与健全行政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首先, 我们应该对行政道德建设给予政策方面的保障, 政府应制定有关政策把行政道德建设内容列入工作规化、列入目标考核、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同时也应该制定对于行政道德模范的优抚和奖励政策。

其次,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行政道德建设的经费保障。一方面, 政府应把行政道德建设部分内容所需的经费开支纳入国家财政计划予以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个人向廉政奖励基金捐款;另一方面, 逐步增加行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使行政人员合法、合理、合规的享受应有工资福利待遇, 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行政腐败倾向, 达到高薪助廉、高薪养廉的效果。

4.4 建立与健全行政道德建设的约束机制

一是尽快制定和颁布《国家公务员法》。在现有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基础上, 应增加具体的行为规范, 诸如公务员财产登记、礼品申报、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方式、服务态度、责任追等详细内容。二是制定行政组织规范和行为守则。根据《公务员法》, 制定符合各行政系统或单位的特定求的行为守则, 细化组织规章制度, 强制性地推行行政道德要求, 从而使行政道德既成为公务员行使职权必备条件, 又能作为人民群众对行政人员职务内外行为规范的一种要求和期望。

4.5 建立健全行政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通过对行政过程的监督来保证行政人员的道德风范, 体现对行政人员的忠诚、尽责、廉洁、公正、协作的道德要求。同时, 又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偏离依法行政要求和行政道德要求的行政违法违规行为, 及时修订和调整那些不适应形势需要的道德规范要求, 重新制定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行政道德规范, 从而不断地推进我国的行政道德设。

摘要:里格斯在《行政生态学》中指出:公共行政运行效果不仅取决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还必须有较高行政道德与之适应。行政道德在促进我国行政效率的提高, 健全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就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内涵、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道德,建设,必要性,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郭玲玲.论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4) :11-12.

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篇3

近年来,中平能化集团四矿(以下简称四矿)党委在道德建设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坚持用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教育、引领、规范职工的道德行为,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把道德建设放进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考虑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实现决策目标过程中的行为控制不外乎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靠管理制度来实行控制,通过制度和职权关系来确定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这种控制方式是强制性的,是刚性的,往往引起职工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另一种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由道德意识暗示、自我意识强化来达到职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这是一种基于对职工个人价值的尊重和充分信任职工的自觉性为前提的无形控制,是柔性的管理。这两种行为控制形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互补性,缺一不可。

为此,四矿党委不断摸索、实践,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两刚一柔一关怀”党委工作机制,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积极推行、创新。这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机制把“以道德模拟评价体系为载体,加强和谐矿区建设”作为柔性的管理部分,以此加强道德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把重视人、尊重人、服务人做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与干部的执行力建设、职工的行为规范和党内关怀机制一起,形成了四矿刚柔相济的管理文化主体。

通过强化职工道德建设,使道德的力量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物质、精神生活,为构建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稳定有序、生活殷实的和谐新四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努力实现道德建设制度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企业道德建设才能带来隐形的经济效益和丰硕的道德成果。在四矿51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以煤炭工业劳动英雄曹收为代表的职工道德模范、以16年坚持义务打扫厕所的常秀花为代表的社会公德模范、以鹰城孝星李萍为代表的家庭美德模范。但是,以往的道德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道德工作以评比表彰为主,容易出现“每年学习一次雷锋”这样的“一阵风”现象。

2006年以来,四矿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以建立职工道德绩效模拟评价体系为标志,使道德建设进入了“道德可计划、道德可评价、道德可反馈”的崭新的阶段。在四矿,日常道德事件可以在道德银行里积分,每季度对道德人物进行评选,每年对“感动四矿的道德人物”进行评比,对单项道德之星进行表彰,对各单位进行道德绩效模拟评价考核,形成了完整的道德建设体系,使道德建设制度化、日常化、具体化,实现了职工的道德行为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2008年,四矿被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和谐企业”。

三、努力实现道德建设典型化

道德建设是一项理念引领的工程,特别是在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就要在挖掘、培养、选树道德典型上下功夫,用道德典型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去影响人、凝聚人、引导人。

用道德典型的事迹影响人,首先要使道德典型“站”起来,使大家信服。四矿修建队职工李萍,年近五十,婚姻不幸,独自一人伺候年迈多病的双亲,抚养身体有轻度残疾的儿子,在职工家属中有很好的口碑。四矿发现后,就对她的事迹深度挖掘,跟踪报道,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授予她“家庭美德之星”称号,推荐并获得了平顶山市首届“鹰城孝星”,在职工家属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用道德典型的事迹凝聚人、引导人,还要使道德典型“亮”起来、“香”起来。对于每季度、每年评选出的道德典型,在全矿干部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利用电视小专题、矿《擂鼓台》报专版、简报、牌版等多种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使道德典型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郭玉兰是四矿采煤队职工王佰让的妻子,1976年,王佰让在一次井下事故中受伤,下肢截瘫。33年来,郭玉兰用青春、汗水和泪水,无怨无悔地照料丈夫,含辛茹苦把3个不谙世事的女儿抚养成人。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对其看望慰问,授予她2008年度“感动四矿的道德人物”荣誉称号。郭玉兰先后荣获2008年度平顶山市新华区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入选2008年度“中国好人榜”。在中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郭玉兰入围第二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候选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努力实现道德建设“三贴近”

道德建设是一项面向全体职工家属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程。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多年来,四矿在选树道德典型方面,一直重视实际工作中的典型,群众生活中的典型,群众选、选群众,使大家感到道德人物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四矿的道德银行,积分的条件放得很宽,职工只要做了有道德的事情,都可以积分,最终对选树的典型进行表彰。这些来自基层、来自生活、来自群众的典型人物很容易让广大职工所接受,使职工可信、可学、能学,从而发挥出道德建设的巨大作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那些因病、因残致贫职工的艰难生活场景,怜悯之情会从每一个人的心底升起。为了帮扶这些弱势群体,传递爱心,2007年8月16日,四矿成立了 “同在蓝天下”爱心传递会。该会是一个自发自愿的群众性组织,奉行“奉献、友爱、互助、和谐”的准则,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以帮扶四矿弱势群体为己任,協助党和政府、企业做好职工帮扶工作,也使四矿职工形成了你今天帮助我,我明天帮助你美德习惯,使帮助他人者获得了有困难时肯定会被人帮助的稳定预期,也使被帮助者树立了必须回报他人的明确意识。截止到现在,协会已发放爱心帮扶款20万2千元。“同在蓝天下”爱心传递会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站、河南电视台、《大河报》等媒体报道。

每个国家崛起,都需要道德力量为支撑。每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企业道德为依靠。只有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才能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加强道德建设 篇4

在道德建设中加强“诚信”道德规范教育

社会面临诚信危机,道德教育应肩负起重要责任.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特别强调“诚信”道德规范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的信用观念和意识,使“诚信”道德深入民心.

作 者:李宏飞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刊 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1(4)分类号:B829关键词:诚信 道德规范 教育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篇5

近20年来,一些企业以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世人的物质或精神需求而健康地发展,另一些企业却以假冒、坑蒙拐骗、欺诈侵权的种种缺德违法手段谋取暴利。如,号称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美国安达信案、美林公司的欺骗客户案等重大案件相继发生,不仅使本企业濒临绝境,而且引起了全球性的企业信用危机。

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少会计人员在职业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追求财富和个人利益,出现了贪污和舞弊、滥用职权等职业道德败坏的现象。对于现代会计普遍存在的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我们只有发现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为会计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会计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现在的很多的会计人员在职业的过程中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对会计工作的内容的认识不够清楚,认为会计的工作就是每天简单的记账,既复杂麻烦又无趣,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马马虎虎。

其次,为了自身利益作假帐。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一大部分会计人员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追求私利,监守自盗情况严重,甚至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故意伪造、编造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如: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许杰在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达7272万元。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最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驱动。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1-

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会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许多的会计行为在法律规定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对已有的法律法规又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惩处力度不够,片面重视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法律处罚。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了会计假账频发。

3、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

(1)会计人员缺少独立性地位。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在会计核算和决策的过程当中,会计人员总是要听从管理当局的控制和指挥。一些单位的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假造账册,账外设账。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除了无奈之外,已别无选择。

(2)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缺少独立性地位。我国当前审计市场的特点是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为了生存,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降低审计收费,另一方面不断靠拉关系、走门子来争夺客户资源。为了不得罪客户,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与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不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变成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工具,使得会计诚信进一步缺失。

4、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有少数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进行贪污等违法活动。其次,会计人员大都受制于人,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对策研究

要从跟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从跟本上来说,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建设,创造出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通过宣传和教育净化社会从业环境,使人们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会计自律是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自律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同时需要他律来辅助自律的完成。自律为主,他

律为辅。

1、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因此应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健全会计制度,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强对会计法贯彻执行的检查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诚信缺失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人员。在会计行为选择的自由度上,政府官员、投资、经营管理者的自由度远大于会计人员,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与影响程度也远大于会计人员。因此,他们对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责任也应该远大于会计人员。目前我国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所以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打假力度,尽快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使得造假成本升高,从而遏制造假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致力于信用政府建设,加强企业本身的诚信建设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信用度,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同时由政府建立信用档案。目前,我国信用档案建立还是个空白。尽快建立信用档案制度,将违反诚信和不守职业道德的单位和个人记录在案,以便社会随时查询,从而逐步增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在实现两权分离的过程中,企业股东希望资本盈余的最大化和管理当局希望得到最大的回报的矛盾难以调和。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一系列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管理当局应对广大股东负有诚信义务,而利益的冲突使经营管理者的诚信水平难以提高。作为企业管理当局,要严格执行制

度,加大监管力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会计行为,是防止会计造假的一项重要措施。

加强道德建设,夯实学风基础 篇6

——2014级新闻一班学风建设班会顺利召开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进一步为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5月28日晚5时整,刘老师组织2014级新闻一班班委于博文110教室开展班会。班会由团支书主持,围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面向该班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宣讲教育。

5月28日晚5时整,班会正式开始。会议主要分为三个内容:首先,班长强调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向全班学生发出维护科学道德和营造良好学风的倡议,并郑重承诺恪守科学道德并向一切不良学术风气作斗争。随后,班委宣读“学风建设,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并组织学生依次在倡议书上签名,让各位学生能够更好的明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同时,由学生们自由地对本班学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整顿我班的班级学风建设。会议最后,刘老师针对本次班会作出详细总结,在此基础上,协助我班班委找出班级学风建设薄落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针对个别同学展开交流。

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浅论 篇7

一、我国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素质的特点

公民道德状况决定国家的经济基础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公民的道德状况也是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 经济体制转轨期的复杂性, 市场经济正负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使我国公民道德现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公民道德现状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认识和估价, 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把握和实践活动的展开。

(1) 过渡性、动态性。过渡性取决于动态性,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特征明显的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将影响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就普通大众、一般公民道德需要而言, 其精神生活必然受到所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面临复杂、多项取舍, 道德建设的意义更为凸显。

(2) 多元性、混合性。公民道德的多元性是指公民道德观念有多样的价值取向, 公民在社会生活、公共生活中有多种道德选择。一个开放而民主的社会, 为人们多种道德选择提供了客观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道德的多元性表现为公民有着多样的道德观念。目前, 我国公民道德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人们的道德面貌千差万别。看不到这种多元性和混合性, 在道德建设中就容易出现简单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方式。

(3) 主 (次) 从性、层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道德复杂、多元、多样, 但各种道德并不“平分秋色”。彼此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呈现有主 (次) 从性、层次性的差别。看到这一点, 有利于我们科学界定公民道德的概念, 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效发挥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

2.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 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努力建设与发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持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 是陶冶公民灵魂的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 能极大地激励公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公民内心的“自律”, 成为公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2)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 必然引起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各阶层公民利益的调整。其间, 公民的思想也会出现新的变化, 产生许多思想问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使公民的思想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 保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保证公民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规定公民健康成长的根本方向, 使公民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加快公民健康成长的过程。提供公民健康成长的基本动力。

(4)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对贯彻和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作用。以德治国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不断提高他们的治国能力, 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的理论水平。其次, 必须发挥党的领导地位和关键作用, 不断提高其治国能力和水平, 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使权力的理论水平, 必然要求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公民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和经济领域呈现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 给人们道德素质和观念的变化带来一定影响。现代公民群体逐渐由传统价值共同体演变为利益共同体, 利益追求成为群体的共同目标。

1. 中国社会诚信危机

诚信缺失干扰社会正常秩序, 污染社会风气, 毒害人们思想心灵, 让人们在社会各种交往中缺少安全感、信任感和责任感。从沦陷的商业道德, 到不知最后底线何在的公权伦理, 再到不断被挑战极限的个人诚信;社会中介腐败、婚托、医闹、学历造假、学术造假、统计数字灌水等;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 在问责监督体系同时, 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社会诚信危机好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1)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违背的。所谓“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辩集中体现在这里。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 使一部分人缺乏社会主义信念, 不讲奉献, 只讲索取。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 对罪与非罪的界限辨不明。一些人对高尚的精神总是持怀疑、猜忌的态度, 总觉得“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雷锋精神是一阵风, 三月里来四月里去”。

(2) 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责任感淡漠, 价值取向注重自我。重个人轻社会;重实惠轻理想;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奋斗;重功利轻道义;重感觉轻理想;重索取轻奉献;重权利轻责任等。

(2) 公德失范, 审美情趣错位。大学生学历层次、文化水平较高, 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和识别程度也很高, 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把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付诸行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现代文明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自律性。比如, 排队加塞、乱刻乱画、破坏公物, 在外通宵上网, 夜不归宿……, 对“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 您是否主动让座”的问题, 19.9%的人选择“假装没看见”。

(3) 人际交往以自我为中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以诚相待, 表里如一, 诚实守信。有些大学生渴望人与人的真诚相待, 渴望被尊重被理解, 但又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要求, 事事处处从自己的需要出发, 全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比如, 回到寝室不管同学是否休息, 发出“哐当哐当”的开门声, 脸盆暖瓶碰撞声, 接打手机声等情况司空见惯。有些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 首先看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帮助, 对是否有利。这种以自我为中心, 渴望得到别人帮助却很少主动帮助别人, 只想索取, 不愿奉献的功利化思想,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

(4) 学风浮躁, 急功近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成才欲望非常强烈, 大部分大学生能尊重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律,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态度端正。但部分大学生人生没有目标追求, 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他们把大量时间耗费在睡觉、网游、谈恋爱上, 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 认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学风。

三、如何推进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 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长期努力。

1. 加大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力度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就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现象回答外宾提问时说:“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 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 离不开教育。

2.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是有历史继承性的。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之称, 社会主义道德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 就是要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基础, 把传统道德中的符合当代要求, 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人类精神的美德的内容承接下来。

3.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大量弘扬雷锋精神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 当这样字眼频频闪现在人们视线时, 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倡导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相互合作的精神。

4. 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 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 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

摘要: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全面提升公民生活质量、人民整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道德素质的内容和特点, 还要充分认识其现实价值, 更需要积极探索出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公民道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博颖.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3]廖加林.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夏伟东.变幻世界中的道德建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5]徐继超.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法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 篇8

关键词:会计诚信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教育

0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频频曝光银广厦、安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引发道德危机,使会计行业的信誉被严重损害,会计诚信受到质疑,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重塑会计诚信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1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始终处于经济改革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位置,其职业道德受到了严峻考验,一些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了道德观念,甚至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是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中国证券报》“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可信”的调查,我国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目前尚处于放纵阶段[1]。一项关于“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该怎么办”的调查显示: 只有约20% 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坚持原则,其余都认为应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2]。

2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2.1 会计教育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各类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材内容上以及教学过程中,都普遍存在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据调查显示,290名会计专业的专科学生中只有20名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只占专科学生总数的6.9%;380名本科学生中有15人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占本科学生总数的3.9%;280名研究生中有130人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占研究生总数的45.6%,有25人通过其他课程和方式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占研究生总数的8.8%。这些调查结果显示,80.1%的在校生没有学习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3]。

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据调查显示,目前有11%的在职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信念中而已,另有20%的在职会计人员虽然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是在哪里规定的[4]。实际上,对于一名称职的会计人员而言,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

2.2 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2.2.1 会计职业缺乏独立性。目前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原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尽管《会计法》中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实际上目前被爆光的会计造假问题,大多数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这说明会计职业缺乏独立性,也是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

2.2.2 会计制度缺失 会计制度是规范会计行为,衡量会计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依据。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会计人员的职责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会计职业道德都提出了要求,但实际执行起来收效甚微,甚至形同虚设,其原因有三:一是会计制度不健全。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会计制度不可能规范所有会计活动,会计制度还存在着规范不完整,不系统等不足;二是会计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会计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执行,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赏罚不明,致使会计制度执行效果甚微;三是会计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一套健全且有效执行的会计救济制度来保障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3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也是造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是在其职权范围内,这一方面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受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职业道德,为了个人私利参与会计作假或贪污舞弊;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业务复杂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一些会计人员不能对会计事项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也可能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

2.4 违法成本低 虽然《会计法》、《企业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违法责任进行了详尽地规范,如《会计法》的第42条至第49条专门规范了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但这些惩罚相对于进行会计造假获得的巨额利润来说,根本无法配比。对职业道德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和对职业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违法成本低也是某些会计人员挺而走险违法犯法,丧失职业道德的原因之一。

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不仅要注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建议在各类学校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利用一些正反典型的案例,开展诚信教育和警示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

3.2 完善会计制度的建设,为会计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只有建立一个到良好的从业环境,才能保障是会计人员依法从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救济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形成一套行而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标准和内容转化为职业会计组织和职业会计人员内在目标、标准和需求,是职业会计人员选择自觉承担起职业行为、职业责任的结果[2]。从而使会计人员在“他律”和“自律”的双重机制下,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判断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3 推行会计委派制, 保障会计行为的独立性 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常常使会计人员面临着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实行会计委派制,正好可以解决会计人员这个面临两难选择问题——会计人员既是所在单位的受雇或受聘职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和支配,又要依法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和会计监督,依据法进行会计核算,披露单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委派制,既可以保障其会计行为的独立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可以保障会计人员在依法行使职权坚守职业道德时避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3.4 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奖惩力度 在财政、审计、税务等检查中,对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情况,进行评分,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个人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年检、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加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优劣的奖惩力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从则坚定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鲁娜.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思考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9):317.

[2]廖瑞晓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原因与途径[J].南昌大学学报. 2005(11):44.

[3]王东艳,张艳华.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财会通讯.2006(6):121-123.

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7 篇9

2012-03-27 18:32: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辅导报告会上,一位领导干部说:“党员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忠诚是基础”,要“时刻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对党、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忠诚作为百德之首是不分年龄、不论古今的,是为官做人都应崇尚的美德。《礼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对忠诚的最好诠释。

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格。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对中国革命忠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无数英雄模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忠诚;王瑛、杨善洲、李林森,无数党员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忠诚……他们虽饱经风霜、历尽挫折和磨难,甚至牺牲生命,但始终用忠诚守护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演绎了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信赖和爱戴。

为政者修德为重,修德应以忠诚为基。“对党忠诚”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忠诚作为第一政治品质”。可以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时刻把党、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党员干部的修德之基、立德之本,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这给个人带来的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是和谐稳定、幸福安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忠诚观出现了偏离:有的对党不忠诚,身在党、心在外,做“裸官”、留后路;有的对国家不忠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对人民不忠诚,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有的对事业不忠诚,“在其位不谋其政”,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更有甚者对行贿人“忠诚”,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关系网“忠诚”,培植个人亲信,搞小团伙、人身依附;对钱色“忠诚”,腐化堕落、家庭破裂、众叛亲离;对亲朋好友“忠诚”,优亲厚友、徇私枉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不仅削弱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

忠诚为基,要求党员干部坚信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勤学善思,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

用人以德为先,考德忠诚为基。要使忠诚始终屹立于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不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忠诚教育,强化党性锤炼,更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前不久,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明确强调:“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把干部的忠诚度摆在考德的首要位置,毫不动摇地用忠诚之人,让忠诚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旋律,确保忠诚的行为不过时、忠诚的事迹不埋没、忠诚的干部不吃亏。

上一篇:张敏师德标兵事迹下一篇: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3-4课学习授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