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建设

2024-08-07

家庭道德建设(通用12篇)

家庭道德建设 篇1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未成年人是一个自我意识判断不强,社会经验缺乏,意志不够坚定的一个弱势群体,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必不可少。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未成年人树立一个正确方向。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

一、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快速转型和飞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与世界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我国的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冲击的同时也遭到了西方糟粕思想的腐蚀。未成年人在这个时期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和诱导,容易形成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我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批判和抵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之中,各种社会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之下,未成年人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其中未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最值得人关注。我们可以把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归纳如下:1.法制观念薄弱,在遇到问题时,寻求以武力解决问题,导致犯罪率不断增加。2.意志力不坚定,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的跟从和模仿。3.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压力以自杀解决问题。4.亲情观念淡薄,在父母的管制下,造成了许多弑杀父母亲人的悲剧。5.拜金主义严重,崇尚金钱和权力。6.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7.重知识轻道德,只是一味的学习,没有学会尊重长辈和亲人。8.重享受轻勤俭,在物质生活方面注重享受,没有勤俭意识,奢靡之风不断增长。9.沉溺于网络,失去自我。10.不善于人际交流,以自我为中心。

以上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下造成的,我们应该寻找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1.重智育不重德育。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普遍存在“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观念,这样造成了在家庭教育形成重智育不重德育的局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的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的意识,只要学习好,父母什么要求都满足,没有更多的教会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学会尊重长辈和别人。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孩子进城务工,这样在农村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偏远的农村,本来教育资源就薄弱,许多孩子的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丢下孩子进城务工,会造成孩子的散漫性格,亲情观念淡薄,孩子长期跟家里老人生活在一起,管教不严,甚至有的孩子在家没有人管教,父母没有管教孩子,造成孩子教育的缺失。

3.娇生惯养,个人主义至上。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许多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自我意识,全家人视为心肝宝贝。父母和长辈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过多的溺爱使得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强烈,唯我独尊,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给父母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

4.单亲家庭增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值得担忧。由于父母的草率决定,造成许多未成年人的家庭缺失,心理健康不健全。闪婚闪离,离婚率的不断增加,未成年人单亲家庭值得关注。父母的离异,未成年人的父爱或母爱缺失,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淡化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1.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已经成为了常话,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师、学生、学校的唯一标准,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人才的途径。现在小学升初中,学校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初中,在初中升高中,每个高中都有自己的分数线,没有达到分数线的人就会被淘汰,进入高中以后学校严厉选拔的高考制度,是每个高中生必须走过的独木桥。在这个体制下,常常有一些自私、待人接物只考虑自己,把老师当做考高分的工具,对老师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的学生却考得了高分,这样的学生,考得再好,也不过是精致的利己者而已。

2.部分教师的职责缺失,没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校学生的很多事得不到教师的帮助,教师只是每天上课的时候来到班上,之后其余的时间教师基本不在学校,学生的事情得不到解决,有的教师甚至每天会雀友,严重对学生不负责任。未成年人时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没有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1.社会的不正之气,严重影响学生。在今天的社会充斥着各种的不良风气,各种各样的拉帮结派之风,让弱小学生遭受欺负,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社会流行不正确的价值观严重腐蚀了未成年的健康成长,拜金主义盛行,生活奢侈风靡,导致在许多未成年的眼中,亲情观念淡薄。黄赌毒的不良风气也扭曲未成年人的人生观,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不断增加。

2.西方糟粕思想的腐蚀,崇洋媚外盛行。西方的糟粕思想通过网络不断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思想中,造成广大未成年人失去爱国主义,排斥祖国,甚至破坏祖国的统一。西方国家通过思想的传播来达到破坏祖国统一的目的,许多未成年人因为意识判断能力不强,被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

3.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Mass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指传媒机构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向未组织起来的个人和群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在这短短的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基本普及城乡。大众传媒设计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项工程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在不同的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各自有自己的分工,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

(一)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未成年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学校应该担负起主导作用,引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在学习这个阶段,求知欲望强,对新事物感到好奇,这时候学校就要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预防未成年人走上歪路。

1.学校要注重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在学校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为全面的、自由的人。”[3]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造成德育与智育的畸形发展。学校在考核学生的素质时,不能仅仅以成绩作为出发点,学校应该要制定一个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机制。

2.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学校不应该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不光要传授知识给孩子,同时还要育人,教会未成年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学校中,教师做好成绩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品行良好、待人友善、知恩图报、孝敬父母等等的人。伊丽英曾指出“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德育工作能否得到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学校德育要实行全员管理,要让每位教师懂得德育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作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思想道德在不知不觉中的到提高,潜移默化中升华。

4.学校要建立德育网络。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校长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每个教师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班上,教师要领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德育工作小组,通过少先队员,班长加强监督和互相监督,形成有层次,有分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家庭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成的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应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家庭要做好启蒙教育。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需要父母的指点和涂鸦。从时间看,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范围的广泛是其他教育不能达到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度是不可估量的,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是第一步,要起到启蒙作用。

2.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影子,未成年人时刻都在向父母学习和模仿。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在孩子面前,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要在孩子面前做正面的示范作用,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反面教材,有的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打麻将、抽烟、喝酒,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甚至吸毒、犯罪,造成家破人亡,这样会严重打击未成年人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别的未成年人面前抬不起头,形成偏激、敏感的性格,逐步封闭自我。

3.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赵惜群在《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

(三)社会环境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经济条件、政治制度、文化状况,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和”。[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社会环境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起到配合的作用。社会环境的净化,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表率作用和对不良风气加大查处力度,同时也离不开人们的自觉遵守和相互的监督。

1.加强对社会环境建设。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说黄、赌、毒等一些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的丑恶现象。政府执法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查处力度,杜绝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网吧的治理和整顿,为学校周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政府部门起带头作用。各级政法部门,党政机关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政机关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以“三个代表”要求自己。国家公务人员要依法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管理。高传勇在《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坚实的影响及对策》中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从政策上引导、法制监督和推进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入手,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引导,净化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在生活中要宣传正面的主流价值,引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主管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坚决打击那些宣传色情、暴力的内容,引进国外文化产品,要防止西方不良思想的入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4.构建和谐社会。家庭、学校、社会要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给孩子示范的作用。学校要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府各级部门要执法为民,坚决打击犯罪活动和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行为。

三、坚持以人为本中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郭昕提出了很好的设想指出了“‘以人为本’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凸显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二是实现着一种思维的转变;三是体现全面发展之价值取向的要求。”

(一)突出对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育方法要以未成年人为起点,从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各方面去研究和实践。因材施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产生只答应不做事的效果,只是敷衍父母的行为。父母还应该以开放的方式对孩子教育,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中学到知识和道理。

1.从对长辈的盲目顺从到未成年人的自主选择。杜威曾说:“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教育,也许意味着比在传统学校的任何时候曾经存在的承认和儿童之间的更复杂和亲密的接触,结果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受别人的指导。“指导并不是外部强加的,指导就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使他最充分的实现自己”。

2.由被动要求参加到未成年人的主动参与。未成年的德育工作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的,没有发挥学生积极参与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自上而下的安排之中参与。这样,对于学生不喜欢的,就会增加他们的痛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使得德育工作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未成年人的自愿主动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加自身的需求,不断完善自身道德形象。

(二)家长思维方式的转变

实现思维的转变,即家长不能从自我意识下为未成年人做好事前安排二是应该尊重未成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家长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要转变思维,注重人性关怀,切实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需求。

1.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健康成长。面对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许多未成年人不求上进,只是贪图享受,过上了重物质轻勤俭的生活,这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引导未成年人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未成年人在网络中接触的许多东西,与现实社会相差甚远,有时候甚至会是背道而驰的,使得他们感到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是相信现实世界,还是沉溺于网络之中。

2.关注精神世界,满足精神需求。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世界,未成年人就会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许多问题少年。家长和老师要做学生的精神导师,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肯定个性发展,注重独立和自由。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增加,许多孩子是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的,他们面对生活的独立能力不强,易受挫折和打击,我们要增强未成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自由的成长,而不是在家庭和学校的束缚下畸形的成长。

(三)实现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能一味的打击孩子的成长,未成年人时期,自尊心较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尊严,循循善诱的开导和教育他们。实现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让他们知道祖国五千年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还要面向现代化,让孩子接受新鲜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不断被开拓创新。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去分析未成年人面对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了解未成年人的需求,切实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建构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高传勇.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05(3):29-33.

[2]伊丽英.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阵地,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教研论坛,2010.(5):2.

家庭道德建设 篇2

黄知港家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随着当今社会环境因素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环境的良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思想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以身作则,怎样引导他在人生的重要时期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下面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几点体会:

一、以幸福家庭为基础,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从小孩子一岁以后,我们便不断的教孩子识字,教他对人的称呼,进而教他要听话,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等等。这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开始,至于往下一步教孩子什么,如何教,怎么教,有什么要求等,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的有一条是相同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听话,聪明活泼,并能出人头地,这就是天下父母心!我们家也是如此,我们一开始便对孩子寄予殷切的希望。

我们要想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就要给孩子有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孩子的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家庭和谐温馨的气氛会增加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更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闹矛盾或发生争执,那就会给孩子留下不愉快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过去我们夫妻之间有闹过几次矛盾,虽然我们在孩子面前没有吵闹,我们的冷暴力矛盾在孩子尚小不懂事的时候,他还感觉不出什么情况,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和懂事,我们有时发生的冷暴力矛盾慢慢的被孩子察觉,夫妻之间的相互冷落或多或少地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由于怕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以后我们夫妻之间遇到不愉快的矛盾,都尽量控制各自的情绪,把冷暴力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长的作用,这说明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积极诱导,凡是要求孩子做到 1的,我们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从不逼迫他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会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决不抑制孩子对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学习热情。自从小学开始,校内外每周都举办不少的兴趣班,我们没有逼迫他去学这学那,在小学阶段,他自己只选择了学英语和篮球活动,还有他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的书法和绘画从小学开始到小学毕业从未间断过学习,我们都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他去学。上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明显增多了,学习的压力也增大了,我们因此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他对各科目的学习,力争全面发展,决不盲目的干涉。现在,只要放学一回家,他都自觉的到他自己的房间去学习做作业,从不用家长的催促。有时候节假日我们在外面有应酬、回老家过节或去赴婚宴等活动,他宁可自己在家看书做作业,也不跟我们去参加这些活动。相反,有时候我们反而还逼迫他从学习中抽空出来活动身体,或跟我们出去走走,或出去打打球等进行一些锻炼活动。总之,幸福家庭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

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据,培养具有健康向上、健全人格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儿童,不只是体质健康,从内部来说,应该各项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常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从对外关系来讲,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水平。我们平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以身作则,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孩子自从入幼儿园开始,我们就鼓励他融入到孩子们中去,与小朋友结交朋友,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帮助,小朋友打架或自己被人打时自己不能还手,要及时报告老师,遇到挫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等,这些我们都叫孩子铭记心上,孩子都能记住并能遵照执行,上到小学中学后也是如此。特别强调要求他与同学之间不能打架或被其他人打了以后不能还手,这个他都能坚持做到。遇到挫折或者被老师批评,孩子心理受委屈,不管是对是错,我们都没有责怪他,没有一意的护着孩子,而是循循善诱导他,帮他分析找出原因,该他道歉的就叫他去跟老师跟同学道歉;就是他没有错,被批评受了委

屈,我们也没有去向学校告状,也没有去责怪人家。记得孩子在读小学期间,有两次被老师误解,被老师狠狠的批评,他一边哭着解释,一边与老师顶嘴辩解,尽管不是他的错误行为,也不是他的责任,后来也有其他老师出来帮证明不是他,我们并没有为此护着孩子,也没有为此去责怪同学和老师,而是诱导孩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孩子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扰;其次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调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向上、人格健全发展。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是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有意识地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从自身做起,前后一致地做榜样,为孩子创设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让孩子持之以恒,及时纠错,适时的运用表扬和批评,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至到了中学后孩子还把那些良好的品德行为还一直坚持下来。他不管在学校里还是行走在外面路上或街道上,喉咙有痰都吐在卫生纸上,手上的垃圾一直拿在手上直到走到垃圾箱才丢掉。在学校里或在其他地方见到认识的老师和长辈都很有礼貌去打招呼。现在我们叫他到菜市场去买青菜,他看到那些老弱菜农担菜来卖,即使卖的价钱比旁边还贵,他还是买那些老弱菜农卖的菜,他回来跟我们说看到那么老的菜农还担着菜出来摆卖,觉得很可怜的。即使他买的菜付高了价钱,我们还是赞许他,表扬他这样的品德。还有,孩子妈妈在家吃饭的时候说在学校旁边的菜市场有一个残疾人卖的菜比其他人的贵,但菜的品种质量比其他人的要好,几次从他那里买回来的菜都比较好吃,这时孩子才说他放学路过他那里的时候,有几次正好碰到那个残疾人摆卖收摊时都主动去帮他搬东西。这些看似小事,但这样的品德已经逐渐在孩子身上成长出来。

家庭道德建设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13-02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场合中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统称。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向好的方向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于2011年5月6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汉族人口占40.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59.9%,0—14岁人口占20.77%。”①未成年人(0—18岁)数量占到全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在肯定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新疆地区和其他兄弟省市有不一样地方。我们处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最前沿,国际敌对势力日益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境内外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从未终断过,渗透与反渗透的形势始终很复杂。在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影响下,一些未成年人信教和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近期新疆公安部门破获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中,发现一些未成人参与其中。还有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的7.5事件,一些未成年人参与裹挟到事件当中,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另外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身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上道德失范、黄赌毒、消极腐败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也给新疆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给学习和娱乐开辟新渠道的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

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是事关大局的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②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地缘环境中,如何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更是一个复杂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研课题。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到底发挥得如何?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否得当?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二、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原则

2005年全国妇联、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 提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③民族文化从家庭及其教育中得到滋养进而得到发展。所以,“家庭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产物,民族文化制约或促进着家庭教育的各方面,同时家庭教育反过来在丰富和不同程度地改造着民族文化”。④

(一)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双重性意义——共性与个性。共性是为国教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个性是它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是对本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单个的家庭来说,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对一个未成年人是受益终身的。

(二)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是有重要的遵循原则的

1.从理论上讲,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

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优良的家庭道德教育传统,在与其他民族相互借鉴、融合后,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家庭道德教育体系。新时期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改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并赋予时代内涵。从理论上讲,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则,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基础,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载体,以教育者易灌输、受教育者易接受、易实践为前提。

2.从现实上讲,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原则。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观念是由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整合而成的,其中一些道德规范难免带有一定的封建性的、宗教的色彩,虽然有些道德规范内容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缺乏科学性。而不科学的理论必然导致不科学的教育,也就无法达到应有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长辈在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道德教育时,他们是主体。在实施家庭教育时的内容他们能够深入浅出一些,让受教育者通俗易懂。但是,由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育者应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教育素质,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从这一点讲,他们又是客体;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是受教育对象,是客体。但道德的灌输是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当他们在实践道德规范时,必然会与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相整合,于是又充当了主体的角色。”⑤

3.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先进性与传统性相承接原则。

新疆少数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及方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与方法,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实现先进性与传统性的统一。

4.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的多元性、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家庭道德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各民族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个性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道德教育的多样性。先进的家庭道德教育需要社会主流道德意识形态来统领,而主流的家庭道德意识形态必须充分体现各个民族家庭道德教育的丰富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新疆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新疆地区在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物质投入不足,观念的滞后。

思想教育的宣传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的提升无不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来保障和实现。2010年党中央实施内地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发展,为我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一种有力的支持。

2.我区还未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政府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还有待健全。

目前,全社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仍然是各扫门前雪,部门之间存在着缺乏协调、沟通、联动的问题。社会教育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学校教育是清一色的正统教育,说教教育。家庭教育是现实教育,实惠教育。各自为阵,各干各的,最后效果可想而知。

3.面向农村、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域还不够宽,方法不够新,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全区有各类家长学校6362所。其中,城市家长学校开办率达92%,农牧区家长学校开办率达88%,社区家长学校开办率为53%。各族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四、加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

一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倾向,重视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子女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知识,实现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从单纯教育者转变为共同学习者,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教育和引导家长加强自我约束,重视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影响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教育和引导家长拓展家庭教育空间,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三教”结合,实现家庭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二)因势利导整合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内容

民族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继承民族传统和保持民族特征的需要。“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是生长着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或先天体质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智能和行为特性,人的行为特性是在环境刺激作用下不断形成的”。⑥

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生产劳动的教育。“正规教育强调对人在精神层面的开启,那么非正规教育则注重对人在生存方面的训练”。⑦对各族群众而言,创造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是首要任务,这对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尤其重要。

2.宗教信仰教育。宗教信仰在新疆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新疆的少数民族信奉着不同的宗教,各种宗教的禁忌、礼仪、教义等渗透进民族文化中,这种渗透意味着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无形教育对道德教育中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在社会现阶段不会消失。这种现实我们是应当看到的,也不能回避的,只能积极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故此,在新疆少数民族家庭中逐步形成教育与宗教相互交融并存的格局。在新疆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的家族教育中,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处于教育的核心位置,而这些知识的习得基本是通过家庭实现,家长通过严密的宗教礼仪和严格的教规对子女进行宗教文化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很容易内化到后者身上,从而顺利地实现伊斯兰文化的代际传承。在此强调是要把宗教信仰当中积极地,向上的方面作为教育未成年人的教育内容。而非不加选择的教育,更非极端的,反动的内容。

3.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艺术、传统节日、节庆仪式、民族习俗、民族体育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中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特色,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让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1年5月6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3] 2005年全国妇联、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

[4]雷学华.中国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5]黄蓉生主编,《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2002年

[6]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黄国庆(1973年10月-),性别:男,籍贯:湖南,单位:新疆教育学院思政部,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道德建设 篇4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引航导路

(一) 构建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德育工作能否得到加强, 组织领导是关键, 学校德育要实行全员管理, 要让每位教师懂得德育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让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党、政、工密切配合。逐步形成了三个层面, 三条主线, 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即:校长、书记—德育处、少先队—班主任、科任三个工作层面和校长—德育处—班主任;书记—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副校长—教导处—任课教师三条主线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这三个层面、三条主线、三结合上上下下纵横交错, 校内校外相互配合, 统一目标, 各有侧重,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保证各个德育渠道畅通无阻。

(二) 畅通德育渠道

1. 开好四个会

校长抓德育是校长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 因此, 作为校长要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抽出身来, 抓好德育工作。学期初开好四个会, 一是德育专题会, 德育小组成员参加制订德育计划, 并提出管理目标;二是班主任会,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力军, 开学初, 召开班主任会是非常必要的, 德育主任在会上安排本学期德育工作, 提出具体要求, 使他们明确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做到工作有计划性;三是值周教师会, 学校领导带头参与值周工作, 分工明确, 职责清楚, 制度完善;四是德育经验交流会, 坚持德育主任、班主任例会制度, 班主任、科任均从不同方面谈体会和心得, 一个个管理的新方法、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 大家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也为下学期制订计划提供了素材。

2. 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不少学校通过抓教研, 挖掘教材中的“渗透点”;抓备课, 找准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抓“切入点”, 找准深层次德育工作“突破点”;抓提高, 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生长点”。在教学的全过程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潜移默化中升华。

3. 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双轨管理的日常工作

学校德育处也成立了学生会, 少先队有大队委员会, 两支学生干部队伍, 双轨进行两范检查评估和监督, 收到了很好效果。学校党、政、工、少齐抓共管, 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不走形式, 不摆架子, 人人懂德育, 人人抓德育, 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 拓宽思路, 创新德育载体

开展“雏鹰夺星活动”。“雏鹰夺星”活动是学校推出的一种新的激励机制, 其目标是通过发星、换校币 (学校自制的购物券) 来激励学生, 肯定学生的行为, 催发学生内在潜力, 从而让学生的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更大发挥。经过实践, “雏鹰夺星”活动, 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由于学生每一次进步都能得到星, 换取一定的校币, 又能在每一次旧物交易会中买到所需的满意物品。因此, 学生把夺星当做了一个追求的目标。这样每颗星都成了对学生良性行为的激励与强化, 成了对学生的每一次肯定和表扬, 在成功的喜悦的推动下, 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努力在争取更好的成绩, 更大的进步, 以求获得更多的星, 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充分发挥家庭的熏陶作用,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 学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 开展亲子运动会、架起连心桥等活动, 使家校形成一体, 共育英才, 如开展的两代赛文明活动, 通过家长和学生签协议约束两代人的行为。协议书上家长向自己孩子提出要求, 学生写出了希望家长做到的事项。有的家长提出了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尊敬长辈, 不看电视等要求;有的学生提出了爸爸妈妈不要打架, 爸爸不要吸烟了, 不要在家玩麻将等。学校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抽查, 反映非常好, 有些家长打电话写感受反映情况, 说孩子变了, 丢掉了娇气、蛮横的坏脾气, 能主动关心、帮助父母了, 主动完成作业了。学生也说家长变了, 打麻将的不再打了, 能带孩子到广场散步、谈心, 能陪孩子学习了。听着孩子的心里话, 我们感受到家庭关系融洽了, 文明家长教育了孩子, 文明孩子带动了家长, 一个个文明家庭正悄然形成。

三、充分发挥社会的配合作用,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开展社会、集体联合活动

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交警大队、消防队、武装部等成为共建单位, 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得到了落实, 也检验、展示、强化了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在节假日、双休日, 学校组织师生来到老年公寓、敬老院, 为老人送去钱物, 为老人表演精彩的节目等等。孩子们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用心体验着助人的快乐。

2.开展“红领巾小记者”实践体验教育活动

家庭道德建设 篇5

家庭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一部分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古代关于社会道德“人伦”中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是属于家庭伦理的即强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兄弟长幼有序”。在家庭伦理建设上也提出了“德教行而民康乐,礼义积而民和亲”的论述,把家庭伦理建设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比如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充满着醒悟人生启迪人伦的睿智。

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不同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这可以从通行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五百多年之久的所谓“三纲”、“五伦”的纲常。三纲“者,最早见于《韩非子·忠孝》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可谓”三纲“说的前驱。”五伦“即五种人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首次提出了”五伦“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人以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里孟子不仅讲了五种人伦关系,也讲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五种人伦关系准则,即”义、亲、别、序、信“,亦即” 五教“。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文化。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深,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家庭,关心家庭,建设符合礼仪要求的家庭。这可谓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当今中国的家庭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多是核心家庭。这种家庭人伦关系主要有夫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这样三种关系。夫妻关系是构成家庭人伦关系的根本,是家庭道德最基本的规范,古今亦然。在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中,夫妻关系最为重要。夫妻之间的道德要求是双向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道德,兄弟姐妹之间的道德,亦应如此。

人所共知,夫妻关系乃人伦关系之始。没有夫妻关系,自然不会有父子兄弟姐妹及其它诸种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核心家庭增多,夫妻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夫妻关系直接涉及家庭的存在、巩固、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重点。夫妻之间的道德要求,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互敬“。所谓”互敬“,就是平等相待,相敬如宾。夫妻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是亲密无间的生活伴侣,在家庭的地位与权利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必须承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义务,家政大事,协商解决,谁的意见正确,就按谁的意见办。夫妻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矛盾,这就需要多一点容忍,多做自我批评,严以律己,宽以待他(她),赤诚相见,坦然交心,互谅互让,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睦为贵。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在改变,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正在形成,新的道德约束力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发生效用,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道德观念的利益化。随着婚姻家庭的不断解体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淡漠,许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导向的道德行为无所适从,使家庭道德领域存在着种种失范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的基本道德风貌,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家庭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重新构筑富有时代精神的家庭道德规范体系,符合新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也就无从建立,而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

浅析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6

一、家庭教育偏差的几个极端

1.过分包办

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一方面他们要子女绝对服从,想方设法为子女请家教,辅优,补课。如发现子女有什么特长、兴趣和爱好,也变成他们追求功利的结果。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时间和精力上,一切家务劳动由父母承包、可以由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这种包办代替产生的结果不利于子女全面发展,听话顺从,基本生活能力下降,对某种的兴趣爱好也被扼杀了。包办代替还使父母在子女眼中的地位下降,子女依赖父母、不感激父母,不尊重父母,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怨恨而产生的悲剧一再发生。

2.过分放任

与包办代替不良倾向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子女放任自流。父母或忙于事业或安于享乐,贪图清闲,不想因对子女的教育而影响自己生活质量,家长在业余时间不是跳舞玩牌,就是吃喝玩乐,甚至沉溺于赌博,必然对子女产生极坏影响。有的家长在教育失误后把子女送到上一辈管教,或托亲友帮养,请保姆进家庭管教;或让子女在教师家中食住,或选择寄宿到学校,把子女完全关进去,由学校全面管理,或不惜花费巨款送子女到国外留学。这在经济条件好、子女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家庭更为普遍。但这种对子女缺乏关心和爱护,放弃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无异于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过分粗暴

在社会暴力中,家庭暴力占很大比例。在家庭暴力中,对子女暴力比例更大。把暴力作为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 “望子成龙”心切,自身不努力,却盼孩子早日成才,采取高压手段,这种家教缺乏权威性。

与暴力教育相联系的语言责骂的心灵伤害更为普遍。子女某些行为不符合父母要求时,有的父母采用有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词语,他们幻想这种语言折磨会产生理想效果。但结果是性格内向的子女变得更加依赖顺从,像只小绵羊,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表情呆板,甚至悲观厌世。性格外向的孩子变得情绪不稳,可能会产生离家出走,怨恨父母,反抗社会的过激行为。

4.过分溺爱

溺爱几乎是中国家庭中最普遍、最广泛、最难改进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我国逐步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善,为溺爱提供保障和支撑。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更加重了溺爱的程度,父母过去艰辛的经历为独生子女得到溺爱提供动力。由于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惯,过多的照顾满足,过多的迁就保护,使得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有的独生子女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与人友好交往等。

二、成因简析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古国,具有古老的文明,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意识。对子女暴力倾向与溺爱倾向是互相对立,有时却同时存在,子女私有的封建观念是其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急聚变化,家庭教育也发生历史性变化。放任自流更是由原来的感情投入被现在的教育投入所取代。究其原因,首先,很多学生家长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又忽视知识的继续学习,教育观念陈旧,削弱了教育能力的发展,其次,很多家长没受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可是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家长学校,不用说农村,就是城镇,对父母的角色的培训显得不足,实效性欠佳,对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再次,部分家长追求生活享受,行为不检点,自身形象不佳,这样就就必然直接影响到自己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也带坏了子女。教育未成年人,主要是成年人的事。如果社会上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学校家长不做出榜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是一句空话。

三、对策

对于上述的教育失误,必须努力构建一个对于未成年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体系。具体矫正做法以下几方面:

1.学校指导家庭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学校应领导家庭”。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起主导作用,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教师)能够而且应该对缺乏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家长给予观念上和方法上耐心的引导和具体帮助。

2.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通过家长报告会、设家长论坛、坚持“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联系与沟通,使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子女。

3.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参与与学校合作教育其前提条件之一,自己要接受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当好一个好家长,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特别是要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好自己子女的良师益友,改进教育方法,与自己子女一起成长,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培养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家庭教育质量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高。

4.既要言教又要身教

努力提高自己道德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既要言教又要身教。父母应尽可能让子女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开展公益劳动,在社会活动中逐步深入社会;让独生子女参加一定的家政社会劳动,增强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尊重父母的品德。

家庭道德建设 篇7

但是,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私人性、个别性、随意性等特点,使每个家庭教育子女的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冷热不均和偏离正确方向的现象随处可见。许多家庭遇到的难题是,父母应该为孩子确定什么样的成长目标,父母对孩子施加怎样的教育才是科学和有效的,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道德迷茫、习惯不良、学习困难、心理异常等问题。

但是,无论是从我国家庭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研究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研究都需要有一个更加快速的发展。以往不少教师和家长掌握的所谓家庭教育知识,实际上是直接照搬对学校教育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因而在指导家庭教育实践中往往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小蔓指出:“以往我们的教育科学较少研究和反映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往往把研究学校教育得出来的结论当成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遵循的规律和原则,这就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就像我们以城市马路为参照研制出了一套汽车运输方案,硬要在农村小道上、甚至要在泥泞的沼泽地实行一样,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我们所缺失的,不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而是对家庭教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表现在三者都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标是一样的。不同点表现在各自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同,教育的具体目标、教育的具体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环境不同,等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既需要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必须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学问,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家庭教育是一门非常复杂和高深的学问,作为专业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研究家庭教育的客观规律,探究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而为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家庭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作为孩子的父母也有责任和必要懂得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如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常地发育?这些都弄明白了,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2009年5月,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困境,我致信中央领导,论述了家庭教育在现代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形势,提出了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四项建议。温家宝总理在百忙中阅读此信,很快作出明确批示:“请延东同志阅示,骆风同志的意见值得重视,请教育部研究。”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随后批示给教育部和全国妇联主要领导,要求贯彻温总理的批示精神,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事业。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迅速传遍海内外,引起社会多方人士的热烈反应,许多老朋友和新相识相继发来祝贺信息。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门向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报告此事,并建议广州市有关部门支持我做家庭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验研究,朱小丹书记批示指出:关工委的意见“很好”,要求教育局、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合力推进”。

甘肃省定西市教育局局长崔振邦研究员是最先向我表示祝贺的人之一。2010年春节,我虽未见其人,但已从他的《家庭教育策略》中了解到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成就,我乐于结识这位西部地区的教育局长。

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篇8

现在大学生普遍都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 我国独生子女群有其复杂性和独特性, 他们引发了众多独特的社会现象, 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孩子一直占据着家庭的重要位置, 而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家庭结构中, 孩子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最最核心。如此庞大的独生子女人口在如此长的历史时间中存在, 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史无前例的, 他们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理想价值, 而且还将成为未来的社会主流。我国独生子女表现出了与以往世代非常不同的行为和特点, 这些差异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凸显, 包括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劳资关系等。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 本来就是“四有”中“有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很难想象, 一个家庭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人, 能称得上和谐的人、人格至善的人, 能称得上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样的人所建立的家庭, 其道德水平及其向下一代所灌输的道德观念如何也可想而知。因此, 从大学的本性和职能出发, 大学的道德教育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否则, 不注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的高等教育决不是成功的教育。

一、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需要

(一)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2010年, 我国首次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8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20%, 80岁以上的老人也将达到2500多万。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的家庭结构, 已经使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4.1%受访者忧虑照顾父母力不从心。如何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 赡养老人主要靠社会, 靠国家;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国情却是养老仍需靠儿女, 儿女若不尽孝, 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然而“80后”、“90后”却存在着“孝亲”教育的缺失状态。

近几年, 特别是随着独占性和较强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 当代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家庭伦理道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每年新生入学, 学生家长总是小包拎、大包扛, 忙前忙后地办理各种手续, 而学生们却在一旁逍遥清闲, 稍有不顺心之处便向父母大发雷霆。有的大学生将信封提前写好地址、贴足邮票, 定期将空信封寄回家中报平安。大学生毫不讳言地称其家书普遍等于“催款电报+问候语”。如果以上还是个别现象的话, 大学生家书愈写愈短、愈写愈少却是普遍现象。他们遇事总是先考虑自己, 从自我出发, 逐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意识, 他们丧失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在他们的心里, 觉得父母为他们服务是理所当然的, 极少会为父母考虑, 有的甚至蛮横霸道, 不把父母放在眼里, 甚至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啃老族”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其在大学期间,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 满足自己超前消费, 在参加工作甚至成家立业后, 还要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 大学生冷淡家书、疏远亲情, 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伦理道德, 令人深思。

(二) 越来越多的婚姻家庭危机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婚姻两性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80后”相比于他们的父辈有着独特表征: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成长, 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尊自恋、自我为中心, 总习惯于得到, 总希望被关注。同时, 他们任性、怕吃苦, 独立性和承受力较弱。于是, 当独生子邂逅独生女, 稍有矛盾冲突便很容易出现情感危机。在两会上, 尚少华委员特别提案关注“‘80后’婚姻状况”。她说:“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 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打得不可开交, 直至闹离婚。‘双独’家庭往往缺少宽容, 婚后又缺乏对婚姻磨合和耐心, 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80后”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症结往往不能自觉。他们常常标榜:只有先爱自己, 才有资格去爱别人。由于他们一直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 独立面对感情的时候缺乏安全感。他们敏感的脆弱如同婴孩, 需要很多的爱, 需要对方付出很多精力去照顾。稍不如意, 便冒出“你怎么都不关心我”、“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之类的抱怨。这一切都是爱情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没人想在这场战争之中认输, 因为他们骄傲的个性, 不能承受任何否定。

马克思认为, 除了家庭之外, 没有一种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如此敏感, 能够如此明显地反映社会历史进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 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反应、产生影响。它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 并且是社会第一环境, 同时它还为人的社会化创造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在家庭内部, 率先培养训练着人的社会化进程, 为个人的社会化积极准备条件、辅设有效轨道。同时, 由于家庭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双重内涵, 就使得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突出。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环境和氛围, 不仅事关个人幸福与发展, 是个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的“加油站”, 而且事关社会稳定, 是社会的“减压阀”。“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 现在大部分都已结婚生子, 他们在婚姻家庭当中也存在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 双独子女春节回谁家过年, 当“80后”媳妇遭遇“50后”的婆婆, 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 家务活到底应该由谁来干等。这些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矛盾已渐渐显露, 那么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讲, 他们将来步入婚姻殿堂之后, 也必然会遭遇到这样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 使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避免婚姻危机的出现也成理应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阵地, 积极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 中, 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爱人及人, 一个具有良好家庭伦理道德的人, 一般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道德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定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但是, 由于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不少学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 大学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 里面也有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 但也只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传授, 对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意义却不甚关心。在有限的道德课上, 更多的也是向学生教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而对孝敬父母、如何看待爱情、婚姻等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也蜻蜓点水, 从而导致了青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不足, 虽然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表现并不明显, 但在今后其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将会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从而影响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因此, 高校在今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主动将对大学生进行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赋予其较为突出的地位, 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同时, 应该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者, 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双方只有增强联系, 形成合力, 才能使家庭、学校都成为大学生接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 积极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中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对比研究 篇9

美国的道德则最早产生与宗教, 在美国历史短短的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与政治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道德依附于政治并为其服务。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 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小。美国是由不同种族构成的 “大熔炉”, 是由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共同创造的, 其个体的发展主要依靠于个人的努力, 强调个性自由平等发展, 这于与中国的下级服从上级的明确的等级制度有区别。

中美两国都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对于一个 “社会人”的重要性, 中国强调的诚实、守信、勤奋、忠孝、仁义, 强调个人发展与对社会贡献的重要关系。美国强调的怜悯、独立、自信、明确个人是非与道德判断的能力等, 也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以下是二者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几点细微的差异。

一、“情意至上”与 “理性主义”

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 家长会用感性的方式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教育方式以人伦为基础, 中国人传统的血亲本位的关系也指导着家庭关系的发展。但是中国家庭也会注重考虑理性思考的作用, 比如 “父慈, 子孝, 兄良, 弟悌”, 从这也可看出中国的家庭也不完全忽视理性。但其更注重家庭的和睦气氛即 “和为贵”, 家庭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

美国的家庭道德偏重个人本位,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则相对独立于群体, 每个成员间有独立的空间。家庭除了要让个体享受其应得到的权利之外, 个体反之也要在家庭中尽自己应尽的义务。美国的家庭父母不会太多干涉孩子, 也不会进行太多的谆谆善诱, 双方都是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 解决家庭问题。美国家庭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平等, 没有明显的地位尊卑高低的区别, 不同辈分家庭成员之间都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

二、“仁爱 “与 “公正”

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以传统的仁爱为 “核心”, 仁者爱人, 中国的家庭成员处理关系的动机比较高尚, 它强调付出不一定要索取回报, 即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一定是对等的。甚至尽义务是为了让其他成员更好的享受权利, 这一感性的 “仁爱”观在中国家庭道德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美国的家庭道德教育则是以公正为前提, 公正是处理家庭问题的出发点, 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即在履行家庭义务的同时也理应享受家庭给予的各种权利。有时强调付出就应得到相应的报酬, 如孩子替父母劳动都是可以索要报酬的, 这在中国看似不合常理的做法在美国是很正常的。

三、“服从”与 “自由”

中国的家长很多都善于说教, 而孩子的听话和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也使得父母的劝诱大部分是成功的。孩子独立做决定的机会比较少, 父母的家长地位也比较突出, 他们选择依赖父母, 知道如果听父母的话会得到什么好处, 这些好处如果靠自己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年的拼搏才能换来的, 同时能从父母那里获得间接经验也是中国子女选择依靠而不是独立于父母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家庭, 孩子有很多自己选择与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父母不会过多的干涉, 他们起的是一个引导性作用, 中国的古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美国家庭伦理中得到很好的呈现, 美国家长会告诉孩子怎么钓鱼让他们自己去钓, 中国家长倾向于把掉好的鱼直接给孩子, 孩子只管享受着鱼的美味就行了。同时美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快速的发展的经济使得很多父母的经验已经落后于当今的时代, 子女们不需要父母的过时的经验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己能够能独立完成在社会中的各项任务, 这也使美国孩子在家庭中过早的拥有了很多权利, 在家庭中的独立自主的成熟地位也为他们走上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 很多在社会中需要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美国家庭的孩子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有所了解甚至经历过了。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 社会倡导的自由与家庭赋予的独立也具有相关性。

四、对现代家庭伦理道德的启示

从中美两国不同的家庭伦理道德理念来看, 二者各有各自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中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 是值得借鉴的。但有时中国的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 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甚至有些成年之后也靠父母提供的资金生活, 变成了 “啃老族”。反观美国的家庭观念中, 平等是比较独特又突出的。有时父母甚至要倾听孩子的观点, 合理的话要向孩子靠拢, 形成了一个比较开明自由理性的氛围。我认为可以把二者的长处相结合, 将感性与理性、仁爱与公正、服从与自由相结合, 争取形成一个中庸的、合情合理的家庭伦理道德模式, 这样才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同时,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帮助父母完成了任务, 父母可以根据任务完成的好坏和孩子的需求有选择性的给予孩子资金上的奖励,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平等, 也有助于孩子养成帮助他人的习惯, 对于走上社会和与人相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法奇.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8 (05)

家庭道德建设 篇10

1. 儿童自我完善需要

随着流动人口大潮的到来, 社会中正形成一个新的儿童群体———流动家庭子女群体。作为一群性格处于雏形状态、有待完善的群体中的儿童, 他们有接受教育的需要, 社会、家庭、学校也有对其实施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正如康德所言:人以发展向善的倾向, 完善人性, 成为道德的存在, 作为自己的天职和目的[1]。孩子具有美好的向善的倾向, 有追求美好事物和生活的本能, 他们也期望通过系统地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对社会习俗、规则的掌握, 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 指导自己的行为具有更为准确的道德定位。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流动家庭子女也不例外, 甚至更加迫切和强烈。

加强道德教育, 有助于促进流动家庭的子女在城市边缘化的生存中完成社会化这一进程, 能够引导其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关系。加强道德教育, 可以对流动人口子女在长期受人歧视的环境中可能滋生出来的反社会心理给予及时的矫治, 为其心灵的完善创造前提。

2. 稳定社会秩序

所谓流动人口, 就是在城市中无正式户口而暂时居住的人。几年来, 随着农村土地的实际减少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村富余劳动力日益增多, 其出路只能依赖城市, 这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规律。但是, 他们的存在对城市秩序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流动人口处于不断的流动过程中, 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常常与城市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相冲突。同时, 由于其流动性过强、不易管理等特征的存在, 给社会的治安和秩序带来了隐患。因此, 从观念冲突入手, 必须对流动人口进行城市适应性教育, 这同时也是促进流动人口城市化的教育过程。而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多从价值观、行为方式入手。由于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因此对其子女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教育也被列为首要问题。

二、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 普遍认同的还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个主要的因素, 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如果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就会导致整个教育的失败。因此, 对流动子女道德教育困境的分析, 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 家庭层面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 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 三角形是最固定的, 作为一个基本的三角形, 作为经济共同体的流动家庭, 对孩子来说, 对其父母在家庭中实施道德教育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2]流动家庭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 如果其父母处理不好, 则可能造成孩子终生的残缺。

流动家庭中, 父母大多从事城市中脏、累、苦的服务性行业, 收入水平不高, 社会地位较低, 易受歧视, 被边缘化, 而孩子则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与之相比, 父母就远远落后, 因此, 父母在家中的教育权威相应地下降。而当孩子的价值观念和城市主流文化不相一致的情况下, 父母由于文化素养较低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引导, 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较差, 致使脆弱、偏执、自卑成了这一群体的孩子不该有的代名词。人格的完善和性格的健康发展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很显然, 父母无法在家庭中树立起教育权威, 必然会导致所设立的较高的教育期望无法引起孩子心灵上的崇拜感, 这也是造成德育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

2. 社会层面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较过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总体实力仍然不高, 仍然无法为越来越多的流动孩子的教育提供充足、完备的教育资金和教育设施。依靠正常的教育拨款, 可能性不大;依照“普九”专项拨款, 也难以落到实处;依靠社会慈善机构或者团体的捐助……一切都是问题[3]。义务教育尚且不能义务地实施, 何谈对孩子进行系统的道德熏陶?而且, 政策上的不完善也是一个巨大的盲点。城乡二元对立, 以及依此而建立的户籍制度, 使流动人口在形式上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一次又一次地边缘化。由于户籍而受到的歧视, 造成流动子女心理上的极不平衡, 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在非常状况下, 由于不明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 基于对不平等的社会歧视的反击, 弱小的孩子内心固有的逆反因素易被激发出来, 滋生反社会的倾向。

3. 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化的教育机构, 其诸多环境的安排都力图使课程、教学方法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道德的意义。然而,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政策的不完善和滞后性, 以及在实施管理中出现的漏洞等多方面的原因, 流动孩子只能在流动人口聚居地自办的学校读书, 这些学校设备简陋, 质量不高;在流入地公办学校读书对大多数家庭来说, 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而私立学校或者寄宿学校价格昂贵, 非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起, 甚至儿童失学、无学可上的也不在少数。综观之, 流动家庭子女可以就读的学校是少之又少, 即使在可以就读的情况下, 也是如此的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稳定, 又如何实现系统地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呢?而且, 由于流动家庭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流动的频繁性, 更是使得已经不系统、不完整的“学校德育”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道德教育对策

1. 重建家庭教育权威

首先, 父母应该转变自身对于新生事物的态度, 自我学习, 不断上进, 保持一种进步的姿态, 重扬在孩子心中“榜样”的大旗, 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教育环境, 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肯定的、积极的言语或者行为巩固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并且, 在实际生活中, 流动家庭的夫妇应该自觉意识到因家庭流动而产生的问题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 并采取妥善的办法来解决和处理, 尽可能避免在家庭中暴力, 避免对孩子不成熟的心灵造成终生的阴影。

其次, 根据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 父母的教育期望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关系[4]。流动家庭较高而合理的教育期望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是, 如果过于拔高期望, 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 引起恶劣的后果。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下, 应试教育的大旗挥舞不止, 像一根指挥棒一样, 指挥着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长, 流动家庭的父母也不例外。因此, 流动家庭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心灵已经极其脆弱的情况之下, 合理地规划教育期望, 兼顾知识的学习和品德、性格的培养。

2. 完善相关制度

从宏观方面讲, 教育部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条例, 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作出确切而细则的规定。在立法构思上, 要敢于创新, 在立法目的上, 要注重调动一切社会力量, 齐心尽力, 尽可能地使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同时,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在实际情况允许下, 承认多种办学形式的存在, 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 对这些学校的收费问题作出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流动孩子的教育问题, 尤其德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全社会不但要从加速社会进步, 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 更要从发展儿童自身的角度, 多方面地为流动儿童创造便利条件———办优质学校, 只有这样, 才可能创建道德教育的系统空间。

3.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流动孩子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 思想、心智都处于发展期, 需要在学校这一凝聚着浓厚关爱氛围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开展具体的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工程, 如规范流动人口工作, 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档案, 健全流动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工程, 让孩子在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借助多种途径, 在潜移默化中对流动儿童渗透平等、关心、公正、自由的道德理念, 让流动家庭的孩子脆弱的心灵在多歧视的社会环境中变得坚强起来。

流动家庭是城市的“细胞”, 流动子女同所有其他同龄孩子一样, 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完善自己性格的需要, 流动家庭孩子德育问题的实施与否, 以及实施的程度, 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孩子的明天。因此, 我们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入手,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 切实解决好对流动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5.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95.

[3]洪成文.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 1997, (6) .

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刍议 篇11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08—01

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另有16%的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增强家庭教育功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竞争加剧,新的问题不断凸现,未成年人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冲击,他们的内心常常充满各种矛盾,心理问题日益增多,面临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要特别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培育他们的健全人格:一是要注重培育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应从端正孩子的人生态度入手,从小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追求,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品德心理,帮助他们了解、完善自我气质,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二是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是健康人格的体现,现在许多未成年人生活在被家庭过度保护的环境里,他们要么被包办代替,要么被过分控制。有些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过分限制孩子,这样不但妨碍子女心理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他们自主能力和创造性的形成,并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父母要爱护、正确引导子女的好奇心理和自我意识,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的进步,不可抓住一点小过失或小毛病就横加指责,设置障碍;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和正确选择,珍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独到见解,保护他们的爱心和探究精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三是要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青少年随着生活环境的扩大、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等方面不断进步,需求水平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渴望,期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有了创造的欲望和冲动。父母应充分了解子女的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需求。当日常生活中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和耐心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内心的秘密讲出来,为他们解疑答难,促使子女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一定要避免对子女的心理惩罚,不可在学业、升学等问题上施加压力,防止他们产生情绪忧郁、厌学、惧怕考试等心理障碍。

二、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首先,要遵循科学规律。教育本身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遵循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规律。青少年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分辨能力、自控能力差,易冲动,他们需要形式各异的方法来感受新事物、接受新知识;而且他们往往兴趣转移快,喜欢追求时尚,对简单陈旧的教育方法容易产生厌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父母应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其成长规律,捕捉孩子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开展互动教育。未成年人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采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互动式教育形式,让孩子主动参与教育过程,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知”、“省悟”,学会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学会“自律”、“自强”,充实精神生活,提升道德境界。

老龄化视域下家庭道德的养成构建 篇12

一、老龄化社会扑面而来

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 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异常快速, 绝对量差不多十年增加一个亿, 老年人比重从7%上升到14%, 只花了25年时间, 比老龄化最快的日本还快。而法国是花了115年, 瑞典花了85年。今后50年, 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目前, 我国的老年人口数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多, 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50%。据预测, 到201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4亿人, 2015年将达到1.63亿人, 2025年将达到2.3亿人,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74亿人, 占总人口的24.4%, 2050年将达到4.2亿人, 占总人口的27.4%, 达到老龄化的峰值, 从此将在老年人口数高位上持续一段时间。

二、尊老敬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老龄化对家庭道德的影响是客观的。所谓家庭道德,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人伦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家庭孝敬”, 尤其是对老人、对父母的尊敬。人有生老病死, 家庭世代相传, 种族不断繁衍, 这是人类不断进化、发展的自然规律。老年人是社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尊敬、赡养老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对老年人过去劳动成果和社会事业奠基工程的延期支付, 也是对他们过去抚养年轻一代的一种“偿还”, 同时, 对全体社会成员也是一种慰藉和鼓舞, 能解除人们担心年老时无人照顾的顾虑。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 人类的生活资料没有剩余, 常常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把老人抛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出现剩余, 老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知识和经验, 为指导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上他们为家庭的发展做过贡献, 因而赢得了子女们的尊敬, 逐渐形成了“孝”的观念。孔子在2000年前就说:“有酒食, 先生馔”, 这里的先生即指老者。自孔子开始, “孝”一直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尔雅》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千百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敬老养老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孝”作为立国之本, 帝王都知道“老人安, 天下安”的道理, 屡有敬老的义举。据史书记载, 周朝每年举行一次“乡饮酒礼”, 其目的是“正齿位, 序人伦, 敬老重贤, 息事端, 敦睦乡里”。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纷争, 民无宁日, 但仍对老年人有所关照。当时规定, 70岁以上老人免其一子赋役, 80岁以上老人免其二子赋役, 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汉代时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给一定量的大米、肉食和酒, 同时规定, “凡孝于新者, 人帛五匹”。

在国外, 尊老爱老也被看作是一条基本的道德准则, 很多国家颁布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如美国1935年制定了第一个有关老年人的法律《社会保障法》, 1965年国会又批准了《美国老人法》, 其中对老人退休后的待遇、老人住房、卫生状况、老年人的服务计划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与发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日本1963年颁布了《老人福利法》, 对保障老人福利的措施规定的相当细致。由于世界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还把“养老”、“敬老”作为一种社会化活动来进行。如在美国, 由一些医务人员、家属和其他社会人士自愿参加组成的老人临终关怀协会, 无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德国有个“电话道德帮助福音协会”, 德国各地的老人只要拨通专线, 就可以尽诉自己的不幸和担心, 而接话人也会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困难。日本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 出台了退休金改革法, 规定日本男职员从60岁起全额领取养老金, 称作“厚生年金”, 女性从58岁开始领取。可见, 尊老敬老已被当作世界性的道德规范而为人所遵守。

三、我国家庭道德观仍不尽人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的日益深化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我国家庭无论在其结构、功能, 还是在家庭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 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 尤其反映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上:在过去, 由于社会伦理和规范对人们的束缚和影响, 人们普遍对家庭采取较为慎重的态度, 不管他 (她) 们是否真的打算履行家庭中的各种责任与义务, 起码他 (她) 们在思想观念上明白组成家庭将意味着自己角色的变化, 也清楚自己在家庭中将要对儿女和父母负担的责任与义务。然而, 相当一部分现代的以及那些所谓的后现代的新新人类却压根没有这种观念。在他们眼里, 进入婚姻、组成家庭只不过是众多生活方式的一种。

目前, 子女辈家庭与父母辈家庭分支独立的倾向日趋普遍, 加之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 家庭间的代际关系也随之淡化, 视老人为包袱的观念在道德氛围不浓厚的情况下蔓延滋长, 不公正对待老人、不孝敬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屡屡出现。在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家庭中, 以孩子为中心的溺爱综合症助长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 甚至出现了长幼失序的现象, 一些子女对父母经济上剥削、劳力上剥削、情感上疏离。据一项调查表明, 老年人与下一代不和睦约占28.5%, 一般化的占29.5%, 和睦融洽的仅占41%。这些数据从量的角度揭示一个事实, 那就是老年人与他们的中年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感情淡化已成为一股大流, 超过半数的家庭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情况不如人意。

从宏观层面来看, 在国内改革的进程中, 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 必然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从微观层面来看, 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庭构成中上一代的权威减弱, 下一代自我中心强化, 家长的传统权威正受到各种挑战, 以独生子女为重心的家庭代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家庭道德意识淡薄, 道德缺失的现状令人堪忧。这表明, 在现阶段, 家庭的功能和模式起了变化, 传统的家庭道德正在削弱。

四、老龄化社会下家庭道德的养成构建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以及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的冲击, 现代的人文精神与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了某些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 社会的转型, 必然要求家庭也随之转型, 实现由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变。同时还要看到, 家庭的转型与嬗变, 不是自然完成的, 而是充满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等观念的激烈碰撞和胶着斗争, 家庭这块亘古以来便给人以慰藉的快乐宫殿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必须把家庭放在变动不止的社会大背景中, 才能把握现代家庭的道德观念的发展趋向。尤其是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 更是给家庭道德的养成构建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而更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人们树立新型的家庭道德观。

1. 民主化。

未来的家庭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 规避家庭间可能引起的代际差异, 推行家庭间的民主化。民主化首先是平等化, 平等是古往今来多少代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平等包括三个方面, 即人格平等、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权利平等主要表现在对家庭财产的支配上, 而首当其冲的却是对家政家务处理方面的平等权利。义务平等则主要表现在家务事的分担上, 因为家庭角色的不同, 也有内容不同的义务要求, 绝对的平等不存在, 也不必要。三者之中人格平等是最重要的, 虽然在家庭关系方面也许它只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和明确的道德观念, 但它却是另外两个平等的基础。老人尽量不给儿女添麻烦、提要求, 自立自理, 儿女们也要设身处地为老人考虑, 不遗余力地赡养老人。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羁绊, 而子女之孝、亲友之情、天伦之乐是任何时候、任何法律或行政行为都无法代替的。代沟是影响老人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因素, 克服代沟的最好方法, 就是沟通。老年人要不断接受科学民主的新观念, 改变思想观念上的某种定势, 摒除封建的“父为子纲”的陈腐思想, 而子女也应尊重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基本权利, 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家庭的民主平等。

2. 传统化。

传统道德的回归, 并不是旧时代道德的复辟, 而是在新的内容上出现了传统道德的印记和某些特点。近几十年来, 西方国家在有了许多经验教训后, 家庭观念逐步出现了道德化的趋向, 人们对家庭重新赋予较高的价值, 重视家庭的健康与和谐, 对具有双亲的家庭怀有羡慕之情。在韩国, 人们非常重视“三纲五伦”的传统教育, 以致把它看作是民族的精神和立国的根基。在新加坡, 政府也十分重视传统家庭美德教育, 注重尊老爱幼和对家庭尽义务。他们以儒学思想作为维系家庭团结和睦的准绳, 特别强调尊老和对家庭的神圣义务, 在分房上, 他们提倡三世同堂、四世同堂, 便于形成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过去一段时期, 我国在如何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 由于批判的武器过于简单, 没能正确处理好扬弃与继承的关系, 使得传统道德中的合理内容也被抛弃掉了, 许多人甚至不敢重提传统道德。而今, 在经历了痛苦和曲折后, 一些优秀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念将重新回到人们的心中,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孝文化的回归。一切道德和善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切和爱戴。子女生下来后, 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是父母, 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 这种爱必然培养并生发出子女对父母以及通过他们对人类的爱。孝作为最传统、最重要的家庭道德规范, 有维持家庭稳定和谐的功能, 不仅调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要求他们和睦相处, 而且也调节兄弟姐妹的关系, 要求他们亲密无间。

3. 社会化。

家庭道德将随着家庭的社会化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公民个人道德品质走向逐步融合的方向。老龄化对家庭道德的影响是客观的, 老龄化将导致抚养比不断提高, 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压力加大, 并影响到社会代际关系的和谐, 这就要求要举全社会之力尊重和爱护老年人, 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而追根溯源, 尊重、善待和保障老年人就是尊重、善待和保障人们自己。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 养老负担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 政府还不能完全承担起养老的任务。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优秀道德品质的构建和养成, 大力提倡敬老养老的社会风尚, 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事业, 各级政府部门把尊老敬老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人的境遇。尤其是作为家庭单位, 在老人们为了家庭和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逐渐失去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阶段, 更要不遗余力、尽其所能地使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邹农俭.养老保障.居家养老.社区支持.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 2007 (4)

[2].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 2007 (1)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4].陈延斌, 胡相峰.养成训练—未成年公民品德塑造的新路径[J].道德与文明, 2008 (1)

[5].周琛.个人道德.社会伦理的历史统一与老龄生存质量[J].道德与文明, 2008 (3)

[6].高恒天.中国传统道德关系的特点[J].伦理学研究, 2008 (1)

上一篇:成因和转化下一篇:集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