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

2024-08-08

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共7篇)

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 篇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 CNNIC) 第37 次调查报告显示, 截止2015 年12 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 88 亿, 其中20 - 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 达29. 9% , 10 - 19 岁人群占比21. 4% 。[1]由此可见, 网络主体虽涉及各年龄层次, 但主要人群是青少年, 趋向于低龄化的态势。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网络道德问题随之日益突出。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青少年诸多道德失范现象与问题, 深入分析网络道德危机的表现与成因, 积极探索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与策略, 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网络道德的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

( 一) 网络道德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道德, 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 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其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人类社会所表现出的新型道德关系, 以及对人和各种组织提出的新型伦理要求、伦理规范、伦理规约。[3]网络道德是从传统道德中延伸出来的, 是在网络社会中用以规范人们对网络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的标准准则, 涉及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关系与道德问题。

( 二) 网络道德的构成与特点

网络道德的主体呈现出异化趋势。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 生理心理发展又具有特殊性, 容易引发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网络道德主体的青少年的理性、情感、信仰在虚拟世界被严重剥离, 导致道德失范、道德冷漠、道德随意、道德相对主义等盛行。青少年道德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模糊、诚信缺失、性格随性, 出现了现实与虚拟混淆、社会角色混乱等种种主体异化现象。

网络道德的客体呈现出智能化趋势。网络将现实社会的人- 人交往模式转化为网络社会的人- 机- 人交往模式, 这种间接性造成了网络交流的广泛性。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 使得网络交往超越了年龄、性别、身份、地域、时空等诸多限制, 人际交往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关系向着多元化复杂化发展。因而,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相比而言, 也表现出更多的独立自律性、自主自觉性、开放多元性等特征。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与内因分析

( 一) 网络隐私窃取引发信任危机, 导致青少年社会责任淡化和诚信意识缺失

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可以随意使用新的身份、性别、角色, 可以远离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束缚和责任担当。他们在网络中任意猖狂, 胆大妄为, 加之青少年心智发育尚未成熟, 猎奇心和窥私欲远超其他人群, 使得其在虚拟世界中带着游戏心态、欺骗心理与人交往, 甚至产生窃取他人资料信息、财产、知识产权和偷窥他人隐私等不当行为, 以致他们社会责任感淡薄, 诚信意识缺失。

( 二) 网络黑色污染引发价值危机, 导致青少年分辨能力减弱和价值观念扭曲

网络上信息庞杂多样, 如同一座信息迷宫, 既有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信息, 同时也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等黑色信息, 畅意遨游网络世界的青少年由于认知的不成熟, 对性需要较为强烈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容易藏污纳垢, 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污染和侵害, 从而产生网络情感欺骗、网络色情聊天、网络暴力推崇、网络病毒传播、网络反动言论散布等行为, 以致他们道德意识弱化, 价值观念扭曲, 身心发展畸形。

( 三) 网络成瘾引发心理危机, 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淡漠和人格发展障碍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沉迷其中, 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生存方式和日常生活形式。青少年长期处于封闭、被动的环境中, 容易被网络世界所提供的宽松、自由、随意平台所吸引, 再加上其普遍自制力较差, 从而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等网络成瘾现象。过度的沉溺网络除了损害青少年的身体之外, 还容易引发焦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造成青少年人格社会化的缺失。

( 四) 网络犯罪引发安全危机, 导致青少年利己主义滋生和犯罪行为产生

网络的隐蔽性和无序性等特点使得青少年的网络活动带有随意性和自私性, 再加之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 侥幸心理和冒险精神的作祟, 导致他们盲目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快速高度膨胀, 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做出种种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除了利用网络实施盗窃、诈骗、强奸、绑架等传统犯罪外, 还与网络结合形成诸如网络私彩赌博、制造传播网络病毒、黑客破坏活动等新型网络犯罪。

三、消解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现实意蕴

( 一) 有助于青少年责任诚信意识的确立与提升

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任性、放纵、撒谎、欺骗、敲诈等道德败坏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到了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缺失, 道德观念普遍弱化, 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因此,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有利于扭转青少年在网络世界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诚实品质和守信品格。

( 二) 有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与加强

网络上的内容丰富、信息庞杂, 各种思想和观念在此汇聚交融、冲击碰撞。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再加之辨别和选择能力相对缺乏, 容易受到网上黑色信息的影响, 跟风盲从西方思想文化。青少年频繁接触网上有害信息, 导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滋生。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青少年正确意识形态的形成, 也必将为国家的稳定和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带来正向积极作用。

( 三) 有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 导致现实交往能力下降, 人际关系淡漠, 诱发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 阻碍了自身人格社会化的发展。在虚拟社会中, 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了严重分离, 导致人格异化和多重人格现象的出现。网络成瘾症、网络自闭症、网络散漫症、网络孤独症等心理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或自杀。[4]网络道德危机的消除, 有利于青少年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四) 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防止与削减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给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更多可能,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容易受网络黄色、暴力、变态、反动等垃圾信息的影响和侵害, 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犯罪不断增多, 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窃取信息、欺骗感情、诈骗钱财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有利于青少年绿色成长环境的构建,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的消除,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防范, 有利于青少年网络新型犯罪形态的消解。

四、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消解路径

推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除了增强家庭预防教育、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政府监管之外, 还需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作用, 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和建构工作。

( 一) 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建构, 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青少年作为网络行为主体, 是网络活动的主要人群。因此, 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必须加强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建构, 提升青少年自身道德修养。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网络道德意识, 端正上网态度; 丰富网络道德情感, 减轻网络依赖心理; 增强网络道德意志, 克服意志薄弱; 强化网络道德责任, 提高社会责任感; 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加强道德自律性。

( 二) 发挥教育者主导示范作用, 加强教师网络道德素养建设

教师应关注网络热点, 学习网络知识, 掌握网络技术, 遵守网络道德, 规范网络行为, 努力提高网络媒介应对能力, 不断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 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带头表率作用。在鼓励教师自学的基础上, 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培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网络分享平台等来推广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和效果, 实现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

( 三) 强化网络教育服务功能,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 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发挥网络积极正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 开发网络服务平台, 关注学生网络动态。

( 四) 增强网络道德引导教育, 推进网络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应注入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加强对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 可开展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引导工作, 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道德素质。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信息网络课程, 并通过开设网络伦理课、网络道德课等必修课程, 加强网络道德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R].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1/t20160122_53283.htm.

[2]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 篇2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新技术善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福利;它的恶的使用,有可能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的应然展开分析,笔者以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切入点,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层原因,以期探寻有效路径,实现网络道德的重新建构。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表现

1.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

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1]在虚拟社会,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界限,但信息的内容仍带有地域特征,它反映着一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此间,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与道德冲突必然出现。同时,随着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大量渗透,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歧变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生活中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导致的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必然导致行为主体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2.道德情感的冷漠和人际疏离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和纽带。然而交往方式的改变常常导致人的诸多方面的相应改变。社会学原理认为: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但在网络世界交流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通过E-mail、QQ、博客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的“人—机—人交往”。在这种情境下,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等社会属性在网上可能统统消失了。尽管大学生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容易导致人际距离疏远,直接交流减少,行为主体麻木,人情趋于冷漠,进而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最基本的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丧失。3.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条件,但网络文化主体的匿名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诸如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大量令人关注的道德问题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在网络社会中,一组代码,一个角色符号,便成了身份的维持物,每个人都成了自我生存的中心。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在《虚拟身份:想像的自我》一文中通过对网络行为主体的大量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据网是由所有的虚拟身份组成的。在计算机空间,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2]在网上,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亦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上网的人往往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既然没有规则的约束,这就使得网络文化的审美价值中道德评价相对化的倾向变得浓厚,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并不能一如既往地产生作用。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大学生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一方面,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4.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

网络在为人类打开一个自由驰骋的新空间的同时,也营造着一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在那里只有公民,没有统治者;只有交流,没有灌输者或检查者。那是一块谁也无法控制的自由意识的伊甸园。”[3]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王国”中,网络带来的奇妙多变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在一个没有时空限制,没有权威约束的范围内弱化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部分大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沦为数字化、机器化、工具化的存在,甚至染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成瘾等。这些沉迷在虚拟世界的学生,常常感到现实社会中自我的渺小和无助,往往陷入痛苦的深渊不可自拔。他们像“互联网上的动物一样”,在网络社会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智慧、精力和情感,仿佛自己的生命能够摆脱物质的躯壳而幻化为一串串数字化的符号,在网络社会那浩淼无边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升腾。这种沉迷,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会的,进而导致人性异化和人格障碍。网络由供人使用的工具、客体,结果变成了控制人的主体,造成了主、客体的易位,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受网络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紧张、冷漠、孤僻、情感缺乏的心理,甚至抛弃对伦理、道德、价值、信仰等精神中真善美的追求,产生自我评价降低、责任感缺乏、价值失范、信仰危机、欺诈等心理,致使人格畸变。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

1.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

按照费孝通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的交往面比较狭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熟悉的人际环境里。在“熟人空间”里,道德的三支力量: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一般能共同发挥作用,因而,人们的道德意识比较强烈,道德行为比较严谨。而网络提供给网民的不仅是一块“公共空间”,更有一块“私密的空间”,这里,交往不再需要真实身份,无数个体演变成数字化符号,不受他人的监督,道德只能依靠内心信念这一支力量维系,传统规范的约束力就会减少,容易出现伦理上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有人把网络世界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上的善恶。如黑客行为非但没有受到谴责,反而受到宽容和崇拜。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网络道德缺失的印证。

2.道德相对主义的冲击

现实社会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只有一种道德居主导地位,其它道德都处在从属、被支配的地位,是“一元主导”的道德结构。而网络社会里,由于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信息传播方式却是超地域和全球性的,形成了“多元并列”的道德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作的不同道德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或有效的。而对多种道德标准,很难用原有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对网络行为作出判断,甚至放弃对网络行为的道德判断。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往往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网络社会本身是一种离散结构,缺乏统一性,由此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多源性。[4]一个人只要有所信奉,有他自己的价值择定,不管其信奉或价值的内容如何,就是好人。[5]无怪乎不少学生走进了多元化的误区,即只认同现实而不批判现实,只有事实、功利,没有价值批判和道德批判的是非、善恶之辩,对传统的道德认识形成冲击,逐渐失去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而滑向道德虚无,甚至为网络犯罪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同流合污。3.技术人文价值的冲突

网络生存已成为社会现实不依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网络作为一种数字生存、符号生存、虚拟生存无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意义拓展。但技术的进步常常与道德的进步出现“二律背反”,“人类道德行为的平均水平,至今仍没有提高。所以,在道德上说文明社会比原始社会高出一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明的„进步‟,始终不过是技术和科学的提高。这跟道德上的提高,不能相提并论。”[6]在技术的统治下,“有关生与死、个人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决定,都是在个人不能控制的地方作出的。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地位提高了的奴隶,但仍然是奴隶,因为决定奴役的„既不是顺从,也不是艰苦劳动,而是处于纯粹工具的地位,人退化到物的境地‟”。[7]工具理性在技术社会中失去了价值引导而高度膨胀,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投射到大学生身上,就是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地位的取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必然引起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疏离、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价值取向的“庸俗化”和“功利化”,反映在网络上必然是生命意义的萎缩,人类归属感的无依和行为方式的恣意妄为。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体意识

美国人类文化学专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区分了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传统支配现在”的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听从长老筹划安排,他们的生存任务就是保存和复制传统;而前喻文化则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社会,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并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心境。可以说,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前喻文化。德育工作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8]教育者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媒介素养,在给予个体需要、自主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高度珍视的同时,唤起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促使自主意识和品格的提升,培养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教育真谛,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彰显教育效果的魅力。这也许正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2.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今天我们重提、重塑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是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和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是倡导和建构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起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弘扬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就在于用“扬弃”的观点,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和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9]能够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起着抑制作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和消除种种不良因素,寻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其教化、陶冶作用。

3.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如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个基本秩序来保障。建立和扩展互联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本秩序环境,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法治来保证,以技术作监控。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实行“以德建网、依法治网、技术监控”三管齐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立法工作,建立了比较丰富和逐步完备的网络法规体系。例如,美国制定了《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和《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新加坡颁发了《因特网运行准则》,澳大利亚实施了《广播与网上业务法》等。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步伐。1996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拉开了互联网法治建设的序幕。此后,各种具体的法规、政策相继颁布施行,初步结束了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局面。不仅如此,网上违规、违法行为,开始受到司法调查、法院宣判或警方处罚,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戒机制,有效地遏制了互联网的种种负面影响,标志着网络文明建设正在走向法治化的新阶段。此外,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积极推动“反黄”、“反黑”等过滤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趋利避害,从技术上阻断消极东西的侵蚀,无疑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4.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国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现实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引导他们上网之前先定好目标,每次上网前要想清楚上网干什么,把任务列在纸上,限定上网时间,不能无休止地在网上“闲逛”。教育他们摆正上网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以免肆无忌惮,没有约束。鼓励他们努力追求进步,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能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等人格异常的发生;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或自身走向犯罪;能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心态正确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的失范和情感的失调;能在网上生活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

~~~~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善恶鉴别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的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应该通过网络进行色情、赌博活动,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慎独”意味着人在独处而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中国古代将“慎独”视为个人道德水平的最高境界,认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需要看他在独处时的行为表现。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大大削弱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压力和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生活方式。目前,之所以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会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原因: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一)弱化的“自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指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主要是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而不是外部的规范。其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是道德发展水平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在互联网,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将会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并因此而造成网络道德失范。

1.互联网的不太友好及自由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当人类面临着一种新的环境时,他们首先是寻求对环境的控制。在互联网,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一些人血压升高,火冒三丈。上线速度太慢、等待的时间太长、相互交流时获得信息量的减少都会引起人们情绪的变化。计算机专家吉米·西摩(JimSeymour)在写给《个人电脑杂志》的文章中抱怨到:“哎,最近上网真是见鬼,要想接通互联网服务商就得反复拨电话,下载文章得等待好长一段时间,有时电话掉线,下载总是进行到一半时不得不从头再来。”[8]互联网这种“虚拟社会”对个人而言是很难控制的。环境可以利用却不可以控制对人类而言是不小的打击。这些环境因素增加了道德意识的弱化。另外,网上免费电子邮件的提供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便利和快速。同时它也能引起足够的混乱。在网上,人们可以轻松的发送匿名邮件。而发送多少,发给多少人电子邮件,发送的形式和内容完全取决于发邮件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愤世妒俗的人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在互联网上制造足够大的混乱。所以,如果缺少必要的道德约束和自主的道德意识,网民的行为很可能会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2.网络和现实的分离

“人人平等”似乎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实现。“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首先,网络的本意是要营造一个公正、真实和平等的网络环境和秩序。面对网络,“平等身份”的获得实际上是以一种“身份的丧失”为代价的。人成为了一种“虚拟实在体”——真实的人面对着虚拟的社会。网络和现实的分离使得现实的人与网络的人存在一种悖论:网络或多或少的导致了一种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分离。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逃避来自群体的压力,虽然网络身份的获得对人本身的道德行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未可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网络机制的制约力量太过薄弱而造成的自我膨胀、虚假自我和道德意识的弱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这么认为,网络“平等身份”对网络道德的维护是及其不利的。另一种是由“平等”造成的不平等,即导致网络技术强权的出现。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将会决定你在网络中的地位,通常初学者(菜鸟)会受到老练网虫的轻视。在聊天室里,你仍然有可能会象现实中一样受到别人的冷落和歧视。现社会中拥有技术和金钱优势的个人和集团对网络实行强行控制,有可能导致技术强权的出现,这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和通信自由都极其有害,也就由所谓的网络“平等”造就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另外,网络与现实的分离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在网络的安全性挑战中,有的黑客入侵别人的网站并非为了钱财和蓄意破坏,而是为了寻找刺激,显示才能与技巧,以满足一个人的成就感,在网络这种个性化的环境中,黑客对难度越大,越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目标特别想发起攻击。一旦他们成功的侵入别人的电脑,他们这种自我成就感的体验就会得到加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当一部分人在现实中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和别人的认同时,他们会寻求另外的途径来满足这种需要。网络这个精彩的世界在消除现实身份差别的同时,为了寻求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相应地,当这种需要与道德相矛盾时,人们自身的“道德感”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在缺少一种评价机制的条件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素质教育暂时还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现实的道德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达到科尔伯格所提出的后习俗水平,这使得人们的网络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降低、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结果便导致人们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最初心理学家对去个性化的研究是采用匿名的方法(这与网络的环境很相似),使个体意识不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时个体的行为很少受个性的支配,而倾向于跟整个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另外,个体在极端自我卷入状态是,暂时的心理活动因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而导致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极度降低。津巴多(P.Zimbardo)认为,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9]辛格(J.E.Singer)等人的研究很好的证明了以上的假设。当用匿名的方法引发被试的去个性化状态时,与可识别的实验条件相比,被试在有关色情问题的讨论中明显的使用猥亵语言。[10]

在互联网中,人们都是在匿名的前提下与人交流的,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个体我们都知道得很少,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及兴趣爱好等等个体的信息都是未知的,网络的时空分离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隐藏,你也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和角色参与网络活动,这很容易引起去个性化状态的出现。再加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网上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及态度,这种自我卷入的水平很高,现实的规则和个体的内在标准对个人行为的监督显得无能为力。所以,由于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匿名的存在和高度的自我卷入导致行为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的降低,也就很难期望网民表现出道德行为。

(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

“他律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受到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主观的动机。他律的道德标准具有客观性。由于互联网缺少规范和监督,人们难以形成这种受制于外部规范的“他律道德”。

当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和组织规则等)中,现实的规则对个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网络的虚拟性,消弥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使得原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秩序逐渐失去效力,这就给个体提供了逾越规范和释放现实生活压力的空间,自我也能获得更多的表达机会。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体“现实身份”的丧失和“平等身份”的获得,将不再受到原有社会规范的影响,因此,网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现实社会的“他律道德”是建立在规范和权威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当个体触及社会的规范及他人的利益时,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压

力和自我良心带来的拷问,也就是必须考虑到道德成本的问题。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他将会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考察行为将带来的压力自己能否承受,然后才决定是否实施行为,这就要求他对大多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而在网络空间,个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对话,责任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相应的道德措施。此时道德行为的维护也仅仅表现为行为者本身的“道德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者可以随意解释其行为来为自己辨护。互联网正面临着道德评价体系的缺失,个体在互联网的行为很少会被人评价,即使有评价,其道德约束力和现实压力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他律道德”在网络空间就很难形成。大多数人在这种缺少评价和制约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与自己性格与现实身份不一致的行为。

综上所述,网络“自律道德”弱化和“他律道德”难以形成最主要和关键的因素是网络中缺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机制,网络中的个体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再加上网民在现实中的自主道德意识存在问题,网络环境在此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网络的道德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研究

1.加强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自身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受到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网络的安全水平远不够成熟,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是网络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许多的网络道德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的防御机制存在问题,给许多心怀不轨的人以可乘之机。比如,网络黑客大多数是处于对网络安全的挑战。网站与黑客一直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如果在网络自身的安全建设中能够走在技术的前面,有效的阻止“有害数据”的入侵,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防火墙和过滤技术,这种技术在防止网民接受色情和暴力信息,防御网络病毒时是非常有效的。一般的过滤软件会有效地将与色情和暴力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封锁,防火墙技术对进入系统的文件进行检测,发现病毒会提示用户并进行杀毒处理。

二、口令设置和数据加密,所谓口令设置就是对一些重要的软件和文档实行口令保护,同时也可以用加密技术对邮件保密以防止非授权者阅读,这能给你的邮件加上数字签名从而使你的收信人可以确信邮件是你发来的。加强互联网技术上的安全性对于网络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制定出网络法律

很多网民之所以在网上胆大妄为,是因为在网络的言行不需负任何的责任。当网民的道德意识水平不高,又缺少相应的法律制约时,只要有少许的环境因素的诱导,很可能会导致人的行为的失常。由于互联网本身发展的不成熟,缺少一套相应的规范体系,网民在上网时高度的自我卷入,所以在不太友好的气氛中,不道德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网络法律的制定已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计算机诈骗和滥用条例以及电子通信隐私权法》等,1997年12月我国公安部也颁发了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1]2000年12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获得通过。[12]这些网络法律的制定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3.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加强监督

由于网络的真正的走入大众的时间还不长,对于网络中个体相互关系的确立与维护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人们处在这种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的转型当中,一切还没有适用过来,新型的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也就有一定的难度。道德规范对于道德本身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由于在目前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着道德批评的不系统和不完整、道德理想环境的模糊和不存在道德权威而缺乏建设性的力量等问题,也使得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最初的网规是一些技术性的规则,如TCP/IP协议。目前,网络的使用者自发制定了一些网络道德规范,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所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诫”中,提到的“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文件里去偷盗,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等条款,[13],具体地规定了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南加利福利亚大学也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类型(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相连的系统;(2)商业性的或欺骗的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偷窃资料、设备和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为;(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14]同时网络可以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即个体进入网络之前必须先作出遵守网络规范的承诺和澄清违反网络规定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增加道德成本。否则就取消其上网的资格。在这种规范之下安全有可能使网络道德良性发展。

4.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信仰

随着4G技术正革命性地拓展手机的传播、互动功能,手机功能与互联网功能的叠加,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网络;而以网络个性化为代表的Web4.0迅速普及,网络个性化订制服务又呈现异军突起之势。网络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变化、升级换代,信息的自由移动和自由处理,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功能,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大。

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越来越重要的生活空间与行为场域,网络的正负效应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时尚和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上网冲浪已经成为大学生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寄托情感的最好场所,“大学校园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计算机网络己经成为中国2000多万高校大学生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和场域。大学校园已经“无人不网,无处不网”。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网络社会里,青年大学生是网络的常客,受网络的影响也最大。同时,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阶段,对世界的认识、是非的判断力不强,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缺乏抵抗力,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

一、信仰的内涵及其功能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信仰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

信仰的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信仰,信仰就是一种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从真理概念的角度来理解信仰,信仰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理解信仰,信仰就是人们认为正确的信念或者真理,并把它作为行动的依据,是人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行为准则。

总之,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本文所主张的信仰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信仰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行为善恶的标准,为人们提供人生的价值定位,而且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能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使人们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1、价值定位功能

信仰是人们的行为依据,是人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行为准则。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信仰是我的心灵、我的灵魂所需要的。”信仰为人们提供做什么与不做什么的标准,人们在信仰的指导下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渐建构起自己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在构建起的这种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进行是非的判断,并且在信仰的指导下去行动,从而不断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统一性。

2、凝聚功能

信仰凝聚功能主要运用在群体中。任何群体的存在,不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阶层或者一个阶级甚至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才能把人们团结起来。这种凝聚力是来自多方面的,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地域、共用的文化、共同的威胁等都可以起到凝聚的作用。信仰是最强大的凝聚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种凝聚力把有共同信仰的人连在一起。共同信仰的凝聚功能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无产阶级事业、社会主义事业、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是集体的事业、群众的事业,都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能够独立完成的,而必须唤起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有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而要团结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是要有共同的信仰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

3、激励功能

信仰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类行为的激励和鼓舞。因为有共同的信仰,人们对信仰的热情就会因为发生汇聚作用而不断增强。信仰只有通过行为才可以表现,但是信仰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信仰不仅帮助人们明确奋斗的方向和成就事业的目标。在个体朝着奋斗目标努力的同时,信仰还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前行提供动力,不断激励和鼓舞人们前进。同时,人们的意志会在信仰团体中得到强化。当众多的人共同从事同一种事业,就会由于行动的共同性而使他们之中产生强大的力量和勇气。有共同信仰的人们会因为有自己的同盟者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在坚定信仰的激励下,去追求自己的信仰。科学的信仰激励人们不断前行,为人们提供前进的力量。

4、指导功能

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著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在信仰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信仰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是人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依据和准则。无论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和认知活动,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信仰的指导下完成的。革命前辈为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因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革命必然会胜利。在现代社会,为了改革和建设勇于奉献的人们,也是因为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信仰为人们确立了奋斗的目标,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从而引导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网络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以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特别对大学生青年一代的信仰影响尤其明显。

1、怀疑理想信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一定的物质、经济利益是我们的需要,但部分人过分强调经济的利益和竞争的意识,在网络上大势渲染赚钱的“秘诀”,过分宣传追求经济的效率意识,为了追求效率而不择手段,强调现实的经济利润,对理想信仰问题热情不高、关注不够,认为理想是虚的,是思想上的事情,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认为没有追求的必要;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制定滞后,网络技术不成熟,上网人员网络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等行为大量存在,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不容忽视的误导;某些人为了逃避不满的现实生活,沉溺于虚拟的世界、虚拟的爱情、虚拟的生活之中,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认为理想太遥远、不能实现自己现有的满足,故不再追求信仰。

2、形成理想信念的偏差

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各种理念、意识包括世界各国的以及古往今来的意识形态都在网上相互渗透和猛烈冲击民族文化,都力图占据人们的心灵世界。于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就无法确定应追求哪种理想信念,什么样的信仰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要求的正确的信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理念有所增加,信仰开始世俗化和非理性化。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性,导致部分学生对信仰教育的排斥,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特别在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刺激下,世俗化的心态使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仰趋于淡化,对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问题也有暂时搁置的倾向。大学生信仰的世俗化消极影响已经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削弱了信仰的坚定性。

3、价值取向的错位

网络将立场各异的多元价值观呈现在大学生目前,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电子殖民主义,褒渎了人类文明,腐化着大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在网上粉墨登场,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无间断地渗透、侵略和扩张,影响了大学生已积淀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充斥网络,造成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使大学生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而被分化、西化乃至异化。

4、迷失自我

在信息洪流的冲击面前,许多大学生没有经受得住反动、迷信、淫移、庸俗、暴力等不良内容的考验,随波逐流、盲目接受。网络的“虚拟”具有隐蔽性,产生的突出问题是责任和道德的缺失,极易使大学生他们忘掉自己真实的社会角色与责任,导致恣意、放浪、不文明行为。隐蔽性导致了个人的恶毒谩骂、恐吓与攻击、网络恶搞、内容的粗俗下流等。怀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是我”的心态,许多大学生往往失去自控能力,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道德责任,在网上谣言诽谤、恶意“灌水”、为所欲为,甚至利用网络来窃取国家机密、金融诈骗等,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讲,网络犹如鸦片,长期沉迷网络,容易导致“虚拟”与“现实”的错位,虚拟的空间,使大学生整天不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为伍,不愿意接触现实,甚至有意逃避现实,对现实社会冷漠,缺乏责任感。有些大学生在意志品质、关心他人、与人相处等方面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磨练,缺乏为人处事的技巧,导致他们情感冷漠,心理趋向封闭、社交能力下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他们逃避社会现实,消极处事,不愿与人交往,在现实生活中举步维艰。还有一些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染上网瘾,成为了“网虫”、“网上隐士”,网络使他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想戒除网瘾,却感到困难重重。

5、信仰的迷惘

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出现道德认知的迷失、理想信念的迷惘、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行为的失范。他们进入大学后压力顿减,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进入了“目标真空期”。由于受网络一些不良信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价值重心向自我倾斜,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个性化,甚至发生畸变。他们对深邃的思想、价值不感兴趣,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娱乐性的、趣味性的、时尚性的、富有个性化的内容,追求以腰缠万贯的明星为榜样,重视个人利益、轻视无私奉献,丧失应有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冷漠,他们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大学生们常常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判断与剔选的能力,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往往容易失去对道德的辨别,难以用客观的标准来识别善恶。他们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似乎进入了一个数字化迷宫,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上黄色和反动网站的学生也屡见不鲜,他们在人机游戏中寻找刺激,在网络日志中觅得寄托,在网络色情中获得快感,在虚拟聊天中追求浪漫。他们当中有些大学生只把网络当作娱乐聊天的工具,有些是去网络寻找精神的慰藉、摆脱心理压力,寻回自己的尊严与价值。网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空间,身份的隐蔽性使人们放纵自己的行为,许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难以做到严格自律,丧失道德,侵犯别人隐私。他们逃避现实,放纵自己的言行、忘却社会的责任,网上网下判若两人。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创新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信仰养成的影响分析,结合大学生信仰教育规律的论述,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知、情、意、行各要素的培养,促进其协调发展,使其获得精神动力和支撑,从而强化道德凝聚力。

1、建立网络教育平台,改革教学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在网络时代里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部分,既可以在正常教学环节使用,又可以在课后成为继续教育的阵地。各高校要利用校园网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了教学平台,还需要革新教学手段,以适应网络时代中大学生的口味。除了正常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网外,这个平台上还应该配有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媒体。比如宣传民族英雄、红色经典的影音文件,再比如有关二次大战、解放战争的视频影视等,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可以让他们在了解历史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另外,各行各业的道德标兵及先进事迹,也可以制作成光盘、课件,使之成为辅助教学的一部分。这些案例往往具有时效性,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再有,开辟一个论坛也是必要的,便于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

2、将网络文化融入主流文化,剔除网络精粕

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网络糟粕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的威脅。因此,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时,应该对二者区别对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也无权干涉大学生网民对网络文化的热爱。我们需要作的工作是对网络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对大学生的精神取向和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网络游戏可以玩,但不应痴迷;网友可以交,但应该选择那些有理想、有志向并且志同道合的人;网络社区也可以加人,那些技术性社区是很好的选择,比如电脑发烧友、程序之家、小木虫学术网站等等,都是可以开拓视野、提升自身学识的社区。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应该将网络文化和主流文化进行融合,使之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发挥作用。

对于网络糟粕来讲,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其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将其彻底清除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一方面,老师们要阶段性地加以警示,使学生们警钟长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受其害的真实案例,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3、固守信仰阵地,反击西方思潮

信仰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坚定大学生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因此,任何试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和思想,都必须予以坚决的回击。从这个角度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做好教学工作,而且需要做好监督工作,为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保驾护航。由于网络上西方思潮泛滥,而大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确立,极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错立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联合党团组织和社会力量,动员可能的网络监管力量,共同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固守信仰阵地,使社会主义的旗帜顺利地交接到下一代人手中。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全增暇.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曹劲松.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2,(6).

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道德危机,网络道德

1. 前言

近年来, “新媒体”“自媒体”“微博”“微信”等词语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汇, 可以从中看出新媒体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对待新媒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但是比较之下, 其共同点就是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所以在此过程中, 传播者就成了主要因素, 而在传播者构成比例当中, 当代大学生是比较大的一部分群体, 在传播过程中, 网络事件的不断出现, 迫切要求针对新媒体发展环境下的道德危机对大学生进行新的网络道德要求。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存在的道德危机

2.1 媒介道德意识浅薄。在自媒体时代, 媒介的开放性、低门槛性、匿名性、善变性等特点, 对性格和意识属于不稳定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一个冲击, 在计算机和网络的起点和终端, 大学生可以任意更改自己的信息和身份, 所以在道德意识不清的情况下, 利用媒体的开放性发表言论, 在网络上展开言论攻击, 是目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危机之一。

2.2 媒介评价存在自我性。每一个网络事件的持续发酵升级都是在网民的不断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 大学生作为道德评价的一类群体, 对事件的参与意识强烈, 同时对事件的认识水平还不够成熟, 受网络其他言论的影响, 他们在行动上很容易冲动。

2.3 缺乏对新媒体运行机制和规律的认识, 只侧重于形式而非内容。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的规律, 而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群体, 在当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下, 她们缺乏一种深刻的剖析和研究精神, 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也只限于喜欢媒介带来的快感, 而非对媒体运行机制和规律的深刻认识, 在这种至侧重形式而非内容的心理驱使下, 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很容易遭受媒介传播者的影响, 人云亦云, 缺乏独特的见解和评价, 在网络形态上就演变为一种道德危机。

2.4 当代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在媒介开放的背景下, 内容的海量性成为了媒介的重要特点, 但是鱼龙混杂的内容不加甄别的放在网络上给受众一种难以选择的感觉, 对待那些标题比较吸引人的内容就会增大其选择性, 而真正也许有内涵的内容可能就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所以针对这种缺乏甄选的能力也是大学生在当代所面临的难题和危机之一。

3.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新要求

3.1 大学生要加大对自己上网的管理。从这一点来说是借鉴美国对在校学生上网监控管理的措施上, 学校和家长都对孩子的上网进行管理, 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控管理体系。但是在我国, 要做到这一点在技术上还存在缺陷, 所以要求大学生配合学校做到上网的自我监控和管理, 在保证自己获取有用信息的同时, 对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容进行自我屏蔽,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2 大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 特别是关于道德和法律层面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 道德的作用逐渐受到消蚀, 在媒介的影响中, 大学生的文化类型、意识形态、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会受到影响, , 在这种自我约束力差, 自我控制力减弱、道德主体薄弱的基础上, 大学生这类特殊群体更应该提高媒介素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社会终将会惩罚那些使用虚假信息、歪曲事实、抄近路、压榨人际关系和隐瞒信息来源的人。而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 更应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成为知识时代信息的主导者, 提高利用媒介的能力和信息综合处理能力。

3.3 大学生要提高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在当代社会, 信息世界瞬息万变, 信息种类繁多, 媒介事件频发, 针对新媒介时代的种种现象, 急需大学生坚持正确的道德信念和标准,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根基, 加强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操控能力,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品质, 处理好网络发表信息和评论的自由与道德法律之间的关系, 借鉴各大网络事件带给自己的思考和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做好新时代的信息传播者和舆论监督者。

3.4 大学生在强调传播主体的同时, 要增强人文关怀。在新媒体时代, 因为新媒体的草根性,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主体, 利用网络的便捷性, 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将自己所见所闻利用多媒介的多元化来还原事件发生时的状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草根传播者就可能不去考虑事件当事者的感受而一味的满足自己是传播者的快感, 这样不能避免的伤害了当事者, 也很有可能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所以我们必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人文关怀。

结语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优化和普及, 新媒体在给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提供快速了解传播信息的载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利用新媒体来充当传播主体提出了新的拷问。在新媒介环境中, 大学生要在提高自身网络道德和媒介素养的前提下, 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根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评判能力, 做到人文关怀, 为建设信息化的现代化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广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诊断及调控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72) .

[2]程旺.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危机[J].新闻战线, 2014 (12) .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 篇5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促进人的善行的规定,主要是通过激励人的善行去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道德规范是具体的,每一种道德规范只是针对一类行为所做出的规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它是整个信息活动中信息加工者、传递者、使用者相互之间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而网络道德是指人们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信息道德规范。网络道德包括了在网络信息的交流与利用中遵守信息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信息犯罪等内容。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网络使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全球性和开放性特点, 使得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并非都是可取的,有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像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性开放等,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面对这些腐朽思想时难以鉴别和判断,无法做出取舍,有的学生甚至全盘接受,这些腐朽思想腐蚀了大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外,各种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宣扬色情、暴力、邪教等内容的网络垃圾也乘机在网上兴风作浪, 它们对党和政府进行攻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丑化,对现实社会进行对抗,这些都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容易使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任务极为紧迫,我们应该利用社会主导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2.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网络信息良莠并存,而大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力还不成熟,正处在逐渐养成的重要阶段,有一些大学生自我免疫力不强,网络上多元化的信息他们难以鉴别,很容易受到影响,在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导致网上行为的道德失范,造成他们责任观念淡漠、判断力缺乏。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没有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约束的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会变得迟钝,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容易慢慢消解,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 网络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个人素质人格等都产生了影响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学生个人电脑和手机拥有率也越来越高,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在校园内的普及也越来越普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

网络信息资源的庞大,丰富的内容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现代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非常强的群体,而网络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流行文化形式,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是非常明显的。然而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反面和消极的内容同时也深深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也越发引起大家的注意,成为目前大学生管理和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到36.2%。学生网民总数最多,占到所有网民的29.9%。

网络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它在给大家带来便利和丰富信息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冷漠等网络道德沦陷行为,网络也从许多方面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身心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道德教育给当今高校敲响了警钟。

1.思想政治品德缺失,认知模糊,世界观混乱

网络的全球化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干扰。网络具有隐蔽性、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相互的渗透和碰撞。在全球化的网络世界了,很多网络发达的西方敌对国家和势力甚至利用互联网向我国渗透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政治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恶意的攻击和诽谤,把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些社会认知浅的大学生,由于过多的接触到这些网络信息,久而久之对其有了认同,其认知出现西化的倾向。

2.责任感淡漠,出现信任危机

众所周知,在网络交流的大流中,绝大部分人是使用隐蔽或者虚幻的信息资料进行网络交流。所发表的个人言论和信息很多都是任意为之,带有很大的个人想法和虚假成分,往往带有很大的欺骗成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为所欲为。大学生的个人分辨能力差,长久的接触这些虚假和欺骗信息,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不信任,人与人交流所需要的责任感和义务变得淡漠,出现信任危机。

3.网络里色情泛滥,恋爱观扭曲

有关调查表明,互联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这些材料被查阅过600万次,平均每天可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有些网站的暴露、色情图片更是随处可见。现在大学生大多能通过电脑和手机熟练的上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发展期,对于网络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缺少足够的分辨能力,对于性和恋爱的关系认识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阶段,对于很多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就有可能迷失在这些网络信息里,长期的发展下去导致大学生恋爱观和婚姻观扭曲。

4.情感疏远,道德人格扭曲

大学生过多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时随地的想着上网。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随时可见大学生在上网。上课用手机上网聊天、看比赛、看小说等等,在宿舍里通过电脑看电影、浏览网页、聊天、打游戏等等。长期的沉迷于这样的虚拟世界。人与人的交流不再完全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是“人-机”式交流,这种缺乏鲜活生动的人际交流方式,长期下去会使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流能力下降,各方面的处理解决能力低下,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疏远,使得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出现道德人格扭曲。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现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显得更加重要。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传统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本身对于网络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对于网络发展的迅猛程度不能很好的接受学习到。当前需要尽快对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高度的责任心。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了解学生的网络运用和涉及内容,针对一定时间段里的大学生突出和重点关注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展一定的网络教育讲座,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引导教育。

2.建立健全学校网络平台,做好校园内网络监督工作

网络的快速性、丰富性、开放性等诸多优势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魅力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络优势建立网络在线、bbs、QQ群、微博、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属于自己的网络交流平台。作为学校思政管理教育队伍要深入了解、关注大学生所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学校网络平台关注、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的吸收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切实有效的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文明健康的内容灌输给我们的大学生,让大学生时刻能够在这些网络平台里接受到正面的信息和健康的文化熏陶。使他们在互联网的网络世界里能够尽可能少的不受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内容的误导。

3.建立健全心理调查、咨询、监督机构

大学生高中毕业后进入完全陌生的大学校园生活,对于周边的新、奇、异事件缺少一定的分辨和分析能力。加上现在网络的迅猛发展,不良信息在网络上无处不在,大学生理想中的生活学习状况受到很大的冲击,随之产生的情感、思想、性格的改变会使得大学生的心理负面影响比较大。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调查、咨询、监督机构,能够及时、较好的处理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和内容冲击所产生的心理疾病,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犯罪和悲剧事件的发生。

4.加强完善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始终都是在学校、家长的关注下进行的,大学生进入大学生活后也有了个人的学习生活空间,在空闲的业余生活里,互联网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无处不在,也使得很多不稳定、不明显的因素随时存在。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长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要倍加关注。社会应加强比如网络安全、网络信息、网吧的管理以及相关关于网络监督处罚法规政策的制定。学校要注意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建立对于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的监督与交流和帮教,制定相关的课堂、晚就寝检查,加强宿舍网络监控以及针对由于沉迷网络、传播网络不健康和不文明信息内容的学生制定一定的处罚条例。作为家长要经常性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子女之间的感情、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建立学生正确的责任感和信任,避免大学生对家庭、社会产生排斥和错误认识。

参考文献:

[1]房亮,徐战利,侯其峰.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2]高琳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7.

[3]杨琦,陈伟.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王维,胡志华.浅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11,2.

[5]张远航,庞源.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2012,8.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道德建设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使信息传播的范围、速度和效果都有了显著提高和扩大。在高校中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广泛普及,人均电脑拥有量的与日俱增,互联网日渐走进大学生活,青年学生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

一、目前网络文化的现状

网络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拓宽了其思维,也使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但由于目前大学网络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网络环境还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准则无法制约网上行为,容易造成大学生网上道德法律观念的偏差。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特点,使“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非控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为使网络真正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特点

1.道德个性化倾向

道德个性化是市场经济负效应和网络文化负效应的集中表现。市场经济使大学生的自由意识、权利意识、利益意识增强,但如果将只适用于经济领域的规则扩大到道德领域,就必然导致唯利是图、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而道德个性化必然导 “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主张从个人的需要出发来选择道德行为,否认道德评价的社会标准,信奉“只要我愿意,怎么做都行”。这必然导致对传统道德原则的怀疑,对不道德行为的漠视和道德责任感的丧失。

2.道德冷漠现象

网络是一个由图文所构成的虚拟世界,随着“虚拟朋友”、“虚拟情人”等虚拟事物的出现,大学生开始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家园”,并以此缓解压抑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但如果终日沉溺于虚拟世界,就有可能造成家庭成员、同学、朋友、师生之间感情联系变得淡漠,虽在网络上实现了“天涯”若“比邻”,而人与人之间真实互动的过程减少,也会造成人们“比邻”若“天涯”。有人将这种网络虚拟性造成的道德情感冷漠称为“网络漂移症”,这也将间接地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情感交往。

3.异质性道德冲击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道德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即具有文化上的异质性,滋生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与国之间传播的信息,势必引起不同道德的碰撞。例如关于网络色情问题,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成人网站是合法的,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是非法的,这些国家会强烈反对在网上提供色情信息和服务,以免引起文化道德的冲突。

4.网络黑客行为

“黑客”,是指专门闯入计算机网络,窃取、破坏系统信息的人。我国所发生的第一起黑客事件即为大学生所为,他们从简单的恶作剧到有意的严重犯罪,包括用病毒对计算机系统和重要信息进行破坏,进行网络盗窃、网络诈骗。

5.网上流氓行为

具体表现为在公共聊天室通过贴图、发大字等影响他人聊天,用粗俗语言、性骚扰等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在BBS中制造和传播谣言、恶意灌水,非法进行广告宣传或幸运链活动,未经主人同意乱发垃圾邮件,利用软件BUQ或后门查看私人信息等。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对策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开展专项教育,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净化网络环境。倡导创造和收集传播有益信息等高尚行为,使大学生理解网络道德是传统道德的发展和延伸,每一次网上行为都是在创造新的网络文化,从而使网上由非主流道德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水平。具体讲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网络道德准则

网络道德是涉及网络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道德要求、道德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道德关系。走向数字化生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孕育、蕴含着复杂的道德问题。

与传统道德相比较,网络道德更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虽然传统道德也讲“慎独”,但实际上对个体行为起重大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而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网络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通过建立网络道德准则,为个体行为提供指导,使其认清是非善恶,并在反复践履道德准则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可以化他律为自律。

2.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质和网络技能,可开展一些网络知识、网络创意、页面设计、个人网站的活动和比赛,旨在锻炼大学生实践应用网络的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社团和班级在网上设立自己的网页,发布学生学习、活动信息,加强学生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真正感受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世界,体会数字时代以知识论英雄的创业精神,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走积极、健康、道德的网络之路。

“网络更美好”是大学生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不仅需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且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法律的研究和构建。技术只有与道德、法律携手,才能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生態的网络。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应树立一种网络生态观,树立一种网络生态道德意识:“善待网络”。

参考文献:

[1]黄东桂.关于网络社会的伦理思考[J].学术论坛.2000,(6)

上一篇:原则与方式下一篇:经济时代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