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养成

2024-05-24

大学生道德养成(共12篇)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而现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却有点令人担忧, 大学生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职业道德的现象, 如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忽视诚信, 眼高手低、自命不凡, 择业观也带有功利性等。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才能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高要求, 适应职场上的各种挑战, 这不仅仅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改善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状况的有效措施。

养成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知识的传授、行为的训练、系统的培养和严格的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 使个体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职业道德的养成过程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从社会要求到个体自觉逐步实现的过程。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通过舆论的感染和思想教育等方法, 使职业认识、职业感情、道德意识和道德信仰等职业道德的内容内化于主体。

从目前有关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文献来看, 已有的研究多为采用定性方法, 分析职业道德的内容、重要性、培养途径等, 而本研究从拟通过问卷调查法, 在了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养成教育方法的基础上, 探讨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为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根据职业道德教育的涵义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自编了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调查问卷, 该问卷包括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本文以盐城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 最终有效问卷343份, 其中男生156人, 女生187人;城市人口156人, 农村人口187人;文科生165人, 理工科178人;大一学生85人, 大二学生88人, 大三学生84人, 大四学生86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对“职业道德包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五个方面排序”结果显示, 大学生将“诚实守信”以26.8%排在首位, 说明现在社会的诚信都已成为职业道德的重要衡量标准, 其次是“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而“办事公道”认可程度最低, 只占8.2%, 这可能与社会上现实主义盛行、投机取巧等现象屡见不鲜有一定的关联。

在对“高校如何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安排”问题上, 大学生认为应包括多个方面的教育, 其中认可“重视实践”来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人数最多, 占28.9%, 说明大学生是深知实践对教育的作用;其次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占26.2%;再次是“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职业素养”占25.7%;最后才是“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占19.2%, 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诸如行为习惯等细节已经被大学生忽略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 该课程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影响到底如何?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影响一般”的人数占39.4%, 另外29.5%的被试认为该课程与职业道德的形成影响很小乃至没有影响, 只有31.2%的被试者认为开展该课程是有用的。之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职业道德的形成影响不大, 可能是因为该课程的普适性很强, 但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 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课程的重要性, 任课老师还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更好、更为透彻地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二) 教育手段的实施

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从何时开始最好?”的问题上, 76.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从大一就开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认为大二、大三或者大四才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被试分别占5.5%、7.9%、3.2%, 这也反映出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绝大多数大学生也认为应该每个年级都开设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且不同的年级需有不同的侧重点, 可见大学生们还能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大学生各个时期的重要性。

在“在课堂上最好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回答上, 68.2%的大学生首选“情景模拟法”, 19.8%的被试者认为案例教学最有用;8.7%的被试者认为课堂讨论最有用;仅3.2%的被试者赞同讲解教材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现场模拟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 也更有说服力, 采用案例分析则能让无趣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 促进学生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 单纯枯燥的讲解教材就不太受大学生的欢迎了。

在“最好采用何种教学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回答上, 69.4%的被试者认为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的教学形式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 是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占21.6%;再次, 是政治理论课, 占5.2%;最后是专家讲座, 仅占3.8%。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更能切身体会其职业道德规范, 各科教师的课堂渗透则能在平时潜移默化慢慢渗入到思想中, 而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和专家讲座的这种纯知识传授认可程度相对较低。

(三) 教学效果的评价

目前, 高校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总体效果如何?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4.7%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用”, “比较有用”占17.8%,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其所扮演的角色, 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起到作用或者作用很小。为何其效果如此不容乐观?在理论上, 高校一直认为比较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但从大学生的反馈来看,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它所扮演的角色, 高校和学生的看法差距如此之大, 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你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在哪方面对自己效果最好”的问题上, 回答认为对“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了解想要从事工作的行业规范”这两方面的大学生人较多, 分别为33.2%和32.9%, 而对“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则相应的忽略一些, 分别为14.3%和19.5%。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认知方面教育效果较好,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相对较弱。学生学习的内容多是最基本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理论知识, 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涉及得很少, 缺乏针对性, 无法对职业道德起引导作用, 容易走进误区。

“高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你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用吗?”65.2%的被试者认为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是有用的, 23.1%的被试者认为作用一般, 只有11.7%的被试者认为作用很小乃至没有必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虽然大学生对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的总体效果不是很满意, 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还是认可的。

四、建议

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想、品质、习惯、修养都无法在短期内形成, 仅靠新生入学和大学毕业前的短期教育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只有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 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进行养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范畴、规范等知识, 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树立职业道德信念, 养成职业道德的习惯, 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才能取得实效。

首先, 建设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必须和管理相结合, 在大学生中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和标准, 明确职业行为规范, 明晰具体职业标准, 使他们不仅知道应该在职业活动中怎样做, 而且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进而约束、协调、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大学生深信只有按照这种道德观念和标准来规范行为, 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职业道德的人, 才能真正实现职业道德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其次, 实施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可以把深受学生欢迎的几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 如案例分析法、自我教育法、情境模拟法、情感陶冶法、游戏互动法等。让学生正视社会现象, 做出正确的判断, 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同时, 针对不同的专业和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差异, 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除此之外, 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职业道德训练的机会, 如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都能从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道德意识。

最后, 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重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领作用, 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在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等, 都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 熏陶学生的思想, 不自觉地就会加强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练。此外, 还有大学生的政治辅导员也起着学生的引领员、点评员、指导员的角色, 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潜移默化中感召学生, 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国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177-178.

[2]袁家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6-17.

[3]钱先军.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34-36.

[4]贺利中, 连福鑫.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的梳理[J].当代青年研究, 2008, 37 (11) :56-57.

[5]戴王义, 严松.论高校素质教育的养成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 8 (2) :35.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2

(一)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教育,简言之就是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教育。只有加强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大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知见之于客观行为,潜在的品质变为显性品质,才能根据具体表现加以检验,同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施教者施教与大学生品质形成相统一的过程。可以说,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离不开理论的传授教育,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磨练。而养成教育作为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对事物的情感、意志的最佳、最直接、最不易改变的教育形式,则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中情感、意志进行培养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递进的过程,要获得真正的认识,只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不懈的实践。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一个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认识过程。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生活这一载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的外因条件,无时无刻不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着塑造。它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日臻完善,思想得到升华,道德修养得到加强。

(三)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是其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有着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可为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

首先,学思结合。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一切最优秀和最合乎德性的活动,总是与知识、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道德修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学习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思考、反省和默虑,从而选择好的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其次,内省。内省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此做了充分的阐述。孔子“内省”的实质是提倡自省察实的道德修养,“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是说内心不断自我省察,就不会感到愧疚,也就不会有什么忧愁和恐惧。这种“内省”的方法,是对自己行为以及所表现出的品德是否合乎道德标准的自我检查过程,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以及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的自我评价;最后,慎独。慎独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即在他人和社会监督不到、法律和道德舆论管不到的地方独自行事。“慎独”作为道德修养方法,就是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为所欲为,时刻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每一个具有道德觉悟的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慎独”,坚决纠正和克服表里不一和双重人格现象。

(四)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3

【关键词】德育 素质养成 内化

德育,历来为人们重视。各校在德育方面都想了很多方法,内容不能说不全,形式不能说不多,但学生只完成了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或被动性地遵守规范,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依然未完全养成。原因是人们在德育工作中只满足于形式的说教和灌输,把德育教学化,把道德知识的传授与获得看成道德教育的全部内涵,从而导致学生知行的严重背离,无法使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内在精神。

心理研究表明:以外部约束手段来管理学生,学生对各种行为规范要求的心态是被动的。其行为由他律性上升到自律性的水准,其接受行为规范的心态是主动的。在这种心态中,教育的各种要求就可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就会对其人生产生持久的影响。

学生经过多年教育已对各种道德规范耳熟能详,很多时候,他们不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而是不愿去做。因此,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高尚道德行为的养成,由此可见,在认识与行为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我认为内化过程应做好下述五方面工作。

一、积极引导学生“日三省吾身”

我认为,德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可积极引导学生每天从思想上进行几番“自省”。古之圣贤曾子由于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最终成为一位备受后人敬仰的品德高尚的人。如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想都在冲击着中学生。中学生由于思想单纯,不成熟,认识能力不高,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污染,甚至成为不良思想的俘虏。而教育者又不可能时刻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刻在他们身边监督、指导,因此,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每天从思想上进行“自省”,,使他们养成“自省”的习惯,这是使学生保持思想纯洁,形成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自省”的两点做法:

(1)利用分析教材机会、利用谈论身边事的机会、利用平时与学生闲谈的机会,……时时、事事、处处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观,帮助学生形成“自省”的道德评价标准。

(2)利用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形式经常开展“自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省”的勇气,形成“自省”的良好习惯,掌握“自省”的正确方法。

二、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过去我们德育工作往往注重德育目标的制订和道德规范的灌输,却对人的关注不够,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教育对象,没有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现今德育滞后的局面。主体德育采用的不是束缚,强制灌输的方法,而是体验、省悟等方法。这一过程要求教育者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构建的具体行为中去。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受到教益,然后省悟为人之道,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样就使德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从而达到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目标。

三、建立道德层次目标

德育总体目标落实,应由低到高分层进行。

首先教育学生加强自律,不妨碍他人,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一层次可先从外部约束向自我约束推进,然后由自我约束向自觉行为习惯推进,最后由行为习惯向道德素养的形成推进。这样步步推进,道德不断地内化,层次不断地提高,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开始形成。

其次,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教育他们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民主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一层次第一步就是积累感性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第二步是进行理性加工,使感情演化为觉悟;第三步是强化觉悟,升华为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形成教育逐渐深入的三个层次。学生在分层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德育内容随之内化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建设作风优良的班集体,为内化提供外力

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说——群体动力论认为,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他生活的群体着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而群体的素质往往直接影响其每个成员的发展水平。教育学的理论认为,班集体是学生赖以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主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旦形成就能发挥凝聚、同化、驱动等重要的教育效应,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是道德行为规范内化成学生素质的外部动力。

建设班集体五做法:

(1)培养高素质的班干团体,使之成为班集体的核心;

(2)根据《中学生守则》结合班的实况制订健全、严格的纪律制度,培养学生自觉的组织纪律性;

(3)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等准绳,建设品行督导小组,树立优良品行典型,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氛围,培养学生良性的行为习惯;

(4)在班内开展学习竞赛、特长竞赛、体育竞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5)开展美育,提倡大方得体的仪容仪表,引导学生正确审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五、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教育家陈一白先生说:“学生中的好思想,好作风,不是靠听几次报告,几次谈话可以培养起来的。”必须“通过日常细小的活动”、“反复实践,长期磨练出来的。”实践证明:“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点滴积累,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与智育相比,困难的不是认知过程,而在认知后的情感上的认同,并能形诸行动,成为人生观。

“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三做法:

(1)利用日常活动引导学生去做。如尊师守纪、互助互爱、爱校爱国等活动,建立活动小组,力求经常开展。

(2)树立学习、工作、守纪、先进典型,评选班级的形象大使,用榜样引导学生行动。

(3)抓住节日,特殊事件引导学生行动。如“老人节”到来,就带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三江流域水灾,发动学生捐钱捐物;知道我校同学病重,需大量金钱治病时,发动学生捐款等都是引导学生行动的好时机。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4

一、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满意度持续下降

在2005年“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 “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看, 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 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了20年的最低点。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 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 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根据河北日报调查显示, 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以下问题:强调自我价值, 缺乏事业责任感;自我定位过高, 对他人缺乏尊重;集体观念淡薄, 缺乏团队精神, 协调合作能力差;情绪自控能力差, 牢骚过多等。

2.校园管理中突发性事件增多

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包括大学校园, 在社会思潮的多样化面前, 年轻人多喜爱古典的自由主义, 主张个性张扬, 无拘无束。这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校园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 着重表现为情绪宣泄, 如学生宿舍熄灯后砸酒瓶、扔砖头、烧报纸;违反校规, 如在宿舍用违禁大功率引发安全事故;乃至很多大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大学生自身竞争力削弱

由于我国教育体系仍然以灌输教育为主, 造成了同学的被动学习局面, 这同市场竞争要求的主动寻找工作型人才出现了相悖的一面。近年“高分低能”现象日益增多, 主要原因是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的原因直接导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降低挫折感, 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 为大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脉络, 也为大学生的开拓创新、团队工作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社会和谐氛围面临挑战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而社会的无“礼”现象, 使社会各利益主体的非合作成为主流, 社会福利趋于囚徒困境中的纳什均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佼佼者, 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者和传播者, 率先打破社会的无“礼”现象, 通过大学生良好的礼仪形象起到社会示范和传播作用, 推动和谐社会共发展,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礼仪对良好道德形成的有效约束表现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 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离开了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论和思想是空洞和无用的。礼仪教育是组织学生道德滑坡的形式保障,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也反映着内容, 通过形式的、制度性的建设, 增强对大学生道德的硬约束, 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1.角色约束

“角色”这个概念, 按其本意讲, 是指演戏的人化妆戴上面具以后所扮演的那个人所说的话, 所作的行为。角色事实上就是一套行为模式, 这套行为模式和个人的地位、身份、性格是一致的, 是社会对一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期待。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 无论是从群体层面看还是从个体层面看, 社会、家庭、单位都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充满期待, 而不希望大学生们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去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当前的大学教育一味偏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 而对于大学生们应该在学校、家庭、社会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没有形成一套共识的行为规范, 从而使大学生们出现了角色模仿混乱。增加高校的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快速适应角色扮演。

2.交往方式的约束

良好的礼仪既是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外显, 也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当下, 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措辞中间经常夹杂着一些污言秽语, 并以此显示他们之间的交情。甚至有的老师也认为熟人之间说声“谢谢”, 还不如来句“国骂”更能显出兄弟之情。社会上的非法竞争、利益集团、弱肉强食等现象的屡见不鲜, 给在校大学生以虚拟的假象看待社会, 歪曲了社会发展的正常道理, 传统的仁义、诚信被搁置一旁, 而被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所代替, 由此导致我们的道德教育出现了说一套做一套的社会现象。只有通过礼仪的外在制度约束, 才能扼制这股当前不正之风。因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3.价值取向约束

如果礼仪教育得到普遍的展开, 必然涉及到社会、学校、老师、同学对大学生的评价理念出现大的革命。当出现某个或某些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形象面貌与群体、时代不合拍的情况, 引来的将是社会的指责和同学的孤立, 由此引发大学生自身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即使市场经济的下的“利己”人思潮, 也不并是必然冲击到我国的优秀传统礼仪教育的理由, 西方国家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奇装异服、伦理失常和道德沦丧之后出现了正统文化的回归, 道德礼仪秩序井然有序。人们在谋求自由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他人自由的尊重, 而礼仪行为正是这份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着重体现。所以, 通过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能够有效约束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取向。

三、大学生礼仪习惯养成的途径

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的反差, 并不是大学生的刻意歪曲, 而是深受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学校制度、家庭背景以及网络等若干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的。因而, 大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学校、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高校的充分引导

解决大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问题, 需要高校充分引导。 (1) 礼仪教育进课堂。礼仪进课堂是培养学生礼仪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一定的培训、锻炼, 当礼仪习惯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的时候, 才能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2) 日常礼仪参与综合素质考评。一些学校在综合素质考评中, 过多强调学生参加活动对于综合素质的加分, 而对于其他道德评价体系内含的很少, 笔者认为, 应该增加或者提高道德评价体系指标在衡量评价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权重, 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律。 (3) 开展礼仪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引领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负载礼仪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社会不良风气的净化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涉及到的整个国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文化体制等的适应性调整过程中暗含的一些非正常获利渠道的存在, 对违反道德的事情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的现象屡见不鲜, 形成了社会道德行为与利益获取冲突。在这种社会风气中, 大学生们很难独善其身, 仿效行为大量发生。同时, 某些家庭教育缺失与沦丧的存在, 和网络上的很多虚假的负面宣传、暴力、涉黄等信息充斥网页, 使得部分大学生歪曲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虚拟世界中的恶看成了一种生活中的当然, 从而诱使一部分大学生丧失理性走向人生的边缘。因此, 只有大的社会风气好转, 才能为大学生们的礼仪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追求

礼仪与道德的合一固然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化、行政干预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 但要让礼仪与道德的合一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 做到有没有人看见、过问、监督都一个样, 那就必须由礼仪的他律转化为礼仪的自律。就是说, 只有让礼仪外显成为大学生自身的一种道德追求的时候, 也才能让礼仪对道德的提升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论语》曰:“吾一日三省吾身”。经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自我行为规范, 逐渐达到自我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目的。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发挥, 在初始阶段仍然需要外在的正面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只有当学校、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以后, 礼仪习惯才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完全自我追求。

参考文献

[1]廖先.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J].中国德育, 2007, (1) :18-21.

[2]古广灵.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德育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6, (5) :34-37.

[3]胡凯.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 :44-47.

[4]刘维娅.德育的起点—关于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师道, 2007, (4) :15-16.

[5]王瑞平.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8.

[6]张建.从利益主体多元化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社会科学论坛, 2008, (10) .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5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论文关键词:道德 养成教育 道德价值观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三、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影响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形成的影响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道德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6

当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协调起来,共同肩负起对当代青年的教育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教学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1-),女,江苏徐州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一、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应该在小学及中学时代就基本上形成。但是由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升学上,学习之外的事都由家长和老师代办了,没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学阶段,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又远离父母的管教,需要独立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出现了不适应现象,不良的行为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大学校园内打架斗殴、上网成瘾、乱扔垃圾、铺张浪费、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都说明大学生在经过中小学的教育之后,并未完全形成“不需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1]几年来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日常行为失范现象还比较严重,可谓比比皆是:上下课在教室门口拥挤,不懂先出后进原则,结果是屋里的学生出不去,外面的学生进不来,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想到自己先退一步;等待上课时在走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严重干扰教室内的教学,没有同学能想到去制止;出入楼门时,不懂遵守靠右走原则,两边的门都是既有出也有进,狭路相逢造成严重拥堵,包括我们的部分老师也是如此;师生狭路相逢时,不懂尊敬师长,每每是老师站在旁边要等他们都走完了才能通过,而没有多少同学想到应该让老师先过去;还有同学关系紧张;心理问题严重;缺乏俭省节约精神;缺乏诚信意识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新时期大学新生养成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大学校园就如同是社会的缩影,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上大气候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们还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质,就可能会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养成教育在高校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又在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体系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的道德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如同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手段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又正处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而新技术所带来的网络游戏、电影、论坛、聊天工具等新事物对大学生又有很强的诱惑性。因此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或者被众多的新鲜事物、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二)学校和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及其误导对养成教育造成严重冲击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放在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而忽視了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升学率是社会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得失、学生本人优劣的标准。在人们眼里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就是能否挤进名牌大学,而非品德高低。为了能够使他们考入理想的大学,学校、家庭联手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几乎封闭的理想环境,他们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考试书的学校“尖子”,在这种全方位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忍耐力差,缺乏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再加上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误导——“大学就是天堂”、“考上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结果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还真就放松了,这一放松使得高校校园里种种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直接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

(三)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因素

在时代大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他们大多生活在“6+1”的家庭结构里,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里长大,衣食无忧,社会阅历缺乏。进入大学后虽然他们热情开放、敢于创新、思维活跃、智力发展达到高峰等,但同时他们又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分析问题不全面,易走极端;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等等。尤其是自我要求不严、易于满足。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众口一词地谴责在别人休息时大吵大闹的行为,然而大学生宿舍中制造大吵大闹行为影响他人休息的又恰恰是我们的这些同学。这都增加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策略

解决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问题,单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更需要把养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既着眼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等内在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更着眼于外显的道德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优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个性塑造与形成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功利心强,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三观”指导而容易产生空虚感等问题,[2]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优势还是必要的。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完善他们的观念体系和品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应多联系当今大学生的实际,创新教育方法,使课堂成为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同时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讲解理论的同时,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有关养成问题拿到课堂中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来判断好与坏,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进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加强师德修养,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文明养成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古人语“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做学生的行为楷模,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言传身教”是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首先应做语言的表率,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遇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那么教师也必须做到。比如当学生向老师问候“老师好”时,作为老师也应该道一声“同学们好”,不能只随意点下头,更不能置之不理或满不在乎,否则不仅会伤学生的心,长此以往他们也会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教师常对学生说礼貌语言,这实际上已在向学生做文明礼貌的示范,学生会从中受到启迪。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声的“身教”要比有声的“言教”影响力更大。如果认为老师的任务只是教育学生,而忽视“律己”和“垂范”的话,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对学生的“身教”。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下课进出楼门或教室时遵循靠右走和先出后进原则,以保证畅通,那么我们老师首先应该遵守。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混杂在那些逆行拥挤的人群中,而且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这就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逆行的队伍中,而自己还觉得理所当然,同时还抱怨学院不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加强师德教育,注重行为世范,对引导学生文明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和交往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挥作用。”[3]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同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对大学生来说班级和宿舍不仅是他们学习和居住的地方,更多是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我、实现社会化的环境。因此加强大学里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制定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对大学生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同时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但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可以此为标准在学生当中评选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标兵”、“星级文明寝室”等,使学生学有榜样,由同学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通过优化环境,使大学新生产生环境认同,提高行为自律度,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胡金枚.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现状及加强途径[J].价值工程,2011,(15).

[2]段保才.用科學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席玲玲.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7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

儒家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 涉及士大夫、君子和圣人三种人格层次, 其中, 唯君子人格最受后世推崇, 也最具可行性。这一理想人格目标涵盖了诸多方面, 共同构成了君子人格体系的主要内容:

1. 仁爱恩慈, 奉礼尊贤。

“仁”是儒家理想道德规范的总纲, 也是君子人格最本质的要求和体现;“礼”是儒家道德规范的统称, 是君子得以立身的根本。仁者情怀强调律己爱人, 注重自我约束, 成己达人。君子之爱人, 遵行孝悌, 自爱父母、兄弟开始, 不断扩展和升华, 在这一体系之中, 君子按照合“礼”的品格要求律己达人, 待物处事言之有物, 行之合礼。

2. 崇德尚义, 勇而不惧。

“义”是君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尺, 是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规范。具体而言, 对待财富, 君子淡泊名利, 求富不忘义;对待义利, 君子重义轻利;对待家国, 君子秉持正义, 为民谋利;对待生死, 君子深处危难时可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对待他人, 秉持重诺守信的务实作风。

3. 好学明智, 渊博宏富。

君子要有学识、有远见、有智慧、有理性, 文质彬彬、敦厚儒雅、知识渊博、学风严谨、安贫乐道。君子既好学乐学, 又不逞强好胜, 泰而不骄, 矜而不争, 不断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4. 狂狷进取, 自强不息。

在“中行、狂、狷、乡愿”四种品格之中, 孔子很重视狂狷者的进取精神。在儒家看来, 狂狷之士大多富于淑世情怀, 执着追求修身治国的理想, 不屈不移, 不夺不悔。儒者重人格完善, “内圣”“外王”之论, 无外乎修己、治人。修己、治人则须要先成为“君子”, 两者是相互辩证存在的统一体, 唯自强不息者, 方可谓君子。

二、儒家君子人格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困境

人及其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 随着时代变迁,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迷茫与冲突。对照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要义, 可以为大学生道德养成提供参考。

1. 道德信仰的缺失与迷茫。

信仰是个体的精神支柱, 一旦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失衡, 就会产生人性的扭曲以及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标准下移、道德意志动力缺乏等问题, 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和道德行为的冷漠。在道德意志动力缺失的情况下, 大学生顺着“社会行情”而“自我塑造”, 行为选择不再由人生信仰为导向, 道德失去了对行为得失的批判与校正功能, 致使其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人格养成随之陷入危机。

2. 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相互脱节。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不仅要有才, 更要有德, 德才兼备方为君子。日常生活中作为相对隐性的道德价值常常被社会、学校及学生忽略, 造成了众多大学生有“才”无“德”的局面, 出现了明显的德智分离, 公共文明欠缺、人文关怀丧失、职业道德滑坡等现象都是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相互脱节带来的后果。

3. 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相互背离。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虽然已经得到了初步建立, 具备了对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但是进一步实现道德价值, 展示道德人格的道德自觉和自我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校园内和社会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很多大学生也是其参与者和制造者, 相当多的学生虽然能够认同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 但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 为实现个人利益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缺乏内省自律, 不讲诚信, 不讲社会公德。

三、君子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积极意义

1. 从道德养成的内涵来看, 要德才兼备, 内外兼修。

儒家把“德”视作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和培养君子最重要的指标。孔子指出, 君子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具备了君子人格有“德”的基本属性之后, 才有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栋梁, 是高尚人格的践行者, 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弘扬仁者爱人、修己安人、重德隆礼、见义勇为等优秀品质, 仍然是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2. 从道德养成的主体来看, 要教养并重, 行为自觉。

教育效果的实现必然只能通过受教育者内心接受才能达成, 注重道德涵养主体的自动、自主和自觉, 是儒家培养君子的核心教育方法。孔子在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中, 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号召学生“志于仁”, 树立弘扬道义的理想, 并努力去实践和不断自省完善, 以自身的躬身实践为学生主体内化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样本。

3. 从道德养成的途径来看, 要重视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施教者的言传身教和受教者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君子德高望重, 用道德的力量征服人心, 孔子被称“万世师表”, 他的伟大人格魅力, 不仅成为弟子效法的楷模, 也是其追求君子人格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 2004.

[3]张耀南.“大人”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5]李曦.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精神文明建设, 2000, 7.

[6]龚群.中国的君子人格理想[J].伦理学研究, 2006 (1) .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8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目标, 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道德养成过程中认清自身的发展目标, 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1.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共精神。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受到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发展具有后发性。 很多思想观念至今仍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 民众普遍缺乏公众意识。 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中国社会无法合理、系统地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公共精神。

我国的改革开放距今已有三十几年, 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实践, 人们的公共精神在逐步上升, 在我国的人民群众之中, 存在“公关关怀的空间”,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扩展性。 在当下的社会中, 公共关怀的时间仍然欠缺, 总的来说, 人们对公共权利、意识、舆论和相关问题缺乏基本关注。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使得中国人民缺乏公民意识, 缺乏参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意识, 然而在现代化中国的建设当中, 我们需要有“公共性思维”、“公共伦理责任”和现代社会构建所必需的“公共精神”。

当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是公共意识的现今代表, 培养他们的公共精神,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大学生公共精神建设不是由内部自发产生的, 而是他们在校外的不断实践中培育出来的。 通过道德养成唤醒他们的公共精神, 在与社会融合中体现出责任心与同情心, 训练大学生的公共生活技能,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公共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 由于经过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持续的一遍遍的道德教育强化教育, 到大学时已经有了较高的道德认识水平, 但大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还是不够, 知行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很难按道德要求行事。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 习惯一旦养成, 就会脱离人的显意识, 成为人的潜意识行为, 对人的生活、事业都起到永久性的影响作用。 好的行为习惯可以纳入人的道德资本, 在今后的生活中, 都会汲取好习惯的精华。 人的行为会影响到习惯, 习惯会影响到性格, 性格最终会左右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

3.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 一定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让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 他们的尊严和个性都应被教师肯定。 每一位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都应得到民主化对待,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应得到释放, 让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有价值地存在, 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道德养成教育直面多元化的社会, 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冲突, 在道德养成教育中, 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 拥有评判选择的武器, 提高辨别能力、创造能力和判断能力, 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选择, 直面自己的人生。 让大学生在道德养成教育中逐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将习惯融入性格, 让性格充满道德的熏陶, 从而实现对自我品质的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道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合成一体的过程, 因此道德养成要从道德发展的各个环节确定培养内容。

1.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一个人的道德形成过程要从感知、理解和掌握慢慢推进, 从低到高一点点深入, 让抽象的信息得到具体加工, 最终形成道德观。 正确的道德认知可以产生正确的行为动机, 这是道德观对人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 所以,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从领悟、 掌握和道德表象上逐步形成的行为准则, 以及最终要落实在实际行为上。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形成, 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方式, 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领悟, 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形成对荣辱观的强烈对比, 从而加深理解。

道德评价是正确掌握道德准则的一个过渡阶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做出示范, 为学生实行道德评价,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的要求和道德榜样事例, 组织大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评价、分析, 引导大学生逐步由外界评价变为自我评价,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评价习惯和能力。

2.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

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可以改变和增强一个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能力不仅体现在决策上的能力, 而且体现在行为强化上。 个人一旦对某种义务和行为形成道德情感, 就会积极地影响其道德选择。 某种道德情感一旦扩展为社会性的情感, 就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它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帮助人们自觉地调节言行和情感, 克服内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 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 养成行为习惯。 当一个人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 就会产生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 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 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 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 往往不是道德认知出现了问题, 而是道德情感模糊和道德意志的缺乏。 所以, 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强化学生的道德意志, 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行为能力和道德信念, 促进其行为方式更加规范化。

三、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策略

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掌握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 探索如何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有效机制。

1.重视道德养成教育,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首先, 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要载体, 探索更多职业素养的教育模式。 每个人的认知、个人素养都不是由单方面因素决定的, 它是由多个因素组合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需要正式、专业的课程教化, 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知。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其次, 发挥校园文化的环境熏陶作用。 马克思曾强调, 认识是一个实践和认知反复的过程, 在认识和实践中交替往来, 坚持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科学验证方法, 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人的道德养成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得到强化。 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大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习惯、思想内涵。 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塑造大学生的品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得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实践活动中, 思想能够得到充分升华, 个人修养得到充分提高。

最后,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大学生的行为引导, 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中包括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公德习惯等。 道德养成教育从根本上体现的是对人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的优化。 只有认识到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才能够将教育的作用落到实处。 大学生的教育养成过程离不开实践过程, 实践过程离不开具体的理论熏陶。 实践和理论在此得到双双印证。 养成教育可以逐步培养大学生对事物实践的情感, 体现出最佳意志, 这是最不容易被改变的教育形式, 这也是对大学生品质培养的根本途径之一。

2.激励大学生加强道德的自我锤炼。

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是其道德习惯养成的印证。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 有着极为丰富的道德修养理论, 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相应的理论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培养, 注重学习和思考的集合。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类的一切合乎情理的活动都是与理性和知识共同存在的。 所以, 实现道德养成的第一步, 就是学习相关的知识, 对道德知识、人生哲理加以思考和反思, 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 最终实现对道德的实践。 除此之外, 就是内在修养。 内省作为使人进步的重要方法, 孔子对此就提出了内心的本质是“ 自我省察的道德修养”, 通过对内心的不断省察, 让自己的忧虑和恐惧消除, 从而实现对品格的再次塑造。 儒学家曾经提出“慎独”的概念, 这同样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 所谓慎就是小心谨慎, 保持戒备;所谓独, 就是指人独处的时候。 这个概念说明了人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更要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自觉按照道德标准行事。 每个思想成熟、具有道德的人, 都应该做到“慎独”, 坚决对自己表里不一的行为给予纠正。

一个人的道德养成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反复实践和检验, 再经过反复的选择和权衡。 行为方式塑造是道德养成的途径, 当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表现时, 就要试着分析道德养成的根源, 探索这些不良问题的背后。 如果能在这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初期, 给予纠正和引导, 就可以有效预防学生在行为上的冲突。

3.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 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大学生思想评价体系, 实现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高等院校必须结合科学的方法、理论实践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地强化道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一方面要结合道德知识考核,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考核, 从行为和认知双重角度考核, 最终落实到教师的综合考核, 全方位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实施监督。 为了更进一步保障大学生行为塑造, 应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档案的建设。

建立健全评价体制, 实现政治思想教育与实践的体制化融合, 并完善相关考核体系, 践行考核制度, 以此作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标准, 督促学生进步。 大学综合评价机制, 往往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 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道德素养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需要加强对当下大学生评价机制的完善, 将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当中, 根据学生的成绩、思想性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 可以颁发相应证书,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需要融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实现这几个方面的交互与促进, 共同构筑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和体系。 只有真正地把握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冯猛.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 2014.

[2]高健.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韩丽.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着力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04:146-148.

[4]李珣.以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为范例的养成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1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

1.1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涵义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做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 称之这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这是道德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 是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达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所说的“养”, 本意是培养性情或陶冶情操。“养成”连用, 是指人们自觉学习、磨练、培养和陶冶性情, 达到良好品质和理想人格的功夫。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道德立国的国家, 讲究道德修养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更加突出。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业者按照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二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我修养形成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

1.2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可以使从来者做好本职工作, 形成平等友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需要, 促进行业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我们处在讲人权、讲人性、以人为本的春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一个人在职业上是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他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 而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则决定着他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纲领”。[2]要使职业道德规范为从业人员所认识和实践, 并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 成为个人职业道德行为中稳定的特点和倾向, 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锻炼来实现。养成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做到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那么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该如何养成呢?

2.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3]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 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久而久之, 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 即自觉的行为。

一是从小事做起, 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二是从自我做起, 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2 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一个从业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 精湛的职业技能, 他所拥有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 才能有用武之地, 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离不开知识和学习和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亲自体会专业和行业具体而又丰富的职业道德内涵。

首先, 增强职业意识, 遵守职业规范, 其次, 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职业素养。

2.3 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4]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成才的基础, 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二是学做结合, 知行统一。

2.4 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指个人在日常的学习, 生活和各种实践中, 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2.4.1 体验生活, 经常进行内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5]

内省即内心的检讨和自我评价,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人们在职业活动中, 经常会发生一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主观需要、动机和兴趣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主要靠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斗争, 即“内省”来解决。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依据道德要求和规范不断评价自我言行, 进行自我反省, 才能在职业活动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内省”一要严于解剖自己, 善于认识自己, 客观地看待自己, 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二要敢于自我批评, 自我检讨;三要有决心改进自己的缺点, 扬长避短,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2.4.2 学习榜样, 努力做到“慎独”

周恩来总理生前有段名言:“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 非有不可。不然, 你的思想就会生锈, 就会受到腐蚀”。[6]他是这样说的, 终生也是这样做的。青年学生应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 从他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 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2.5 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 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途径。

2.5.1 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的信念

“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原则, 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和义务的真诚信奉。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结晶, 也是人们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只有这样的职业道德行为, 才有坚定性和永久性。

2.5.2 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外化”是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指导自己的职业实践活动。这是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职业学校学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做一个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有职业道德的人。

总之,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在学习生活中, 要注重行为规范训练,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要坚持参加各种实践, 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4, 1, 12.[1]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4, 1, 12.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三国志·蜀志·先主传.[3]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4]毛泽东著作选读 (乙种本)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5.[4]毛泽东著作选读 (乙种本)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5.

[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2.[5]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2.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10

关键词:法治,独立学院,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 我国法治建设正稳步推进, 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逐步树立。作为法治建设中坚力量的法律职业人员, 其为保证法律正确实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法律职业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却极大降低了社会公众的法治期待和司法公信力, 阻滞了法治进程。人们不得不反思, 是什么强大的力量驱使这些知法者犯法?

痛定之余, 探求法律职业人员违法犯罪之根源, 发现并非其法律知识不丰富, 而是许多法律之外的因素, 让这些法律的守护神在明知自己违法犯罪将会招致法律严惩时, 仍然面对诱惑而欲罢不能。如因情欲、色欲泛滥, 或因物欲、权欲膨胀等原因加上侥幸之心理而铤而走险。而这些欲望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性问题的凸显, 是在各种欲望驱使下职业道德沦丧的表现, 是导致其违法犯罪的个体内部诱因。孙晓楼先生认为, 推动法治建设的法律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 即其不仅需要有深厚的法律基础、娴熟的职业技能, 还需要有崇高的法律职业道德。因此欲避免法律从业人员违法犯罪, 则要实现其善的职业道德养成。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 其非先天存在而是来源于实践, 且主要源于后天道德教育实践。当前作为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主要机构的高等院校中的法律院系, 其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我国独立学院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现状

(一)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及目标不明, 师资力量薄弱

1998年高教司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职业目录》规定, 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法律知识。这种法律工具主义理论, 使得人们从认识上和行动上忽略了对法律人才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 即使是已经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院系, 也仅限于对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条文知识性讲授, 缺乏法律职业道德的教化。也因上述原因, 接受法律职业道德系统教育的教师几乎没有。目前担任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的, 或是法理学教师, 或是伦理学教师。这些非专业教师并没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自己教学或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般只在自己主学科之外对法律职业道德给予一些关注。因此未能很好地结合法律职业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课堂教学, 应付性随意性大, 教学效果有限。独立学院虽按新的机制和模式办学, 但不可能脱离高等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受此制约, 独立学院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同样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导致法律人才培养瑕疵。而在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师资方面, 情况更为严峻。

(二) 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理论为主实践不足, 学生职业道德需求低落

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影响教学方式的改革;又因法律职业道德教师的非专业性, 使得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问题更为严重。目前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开设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高校, 也多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教师较少运用座谈式或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法庭或仲裁庭等实践性教学手段。这种固化单一的教学方式, 无法有效地将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法律实践去感知领悟并形成内心信念, 从而难以实现道德养成的培养目标。

此外, 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需求低落。一方面, 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兴趣广泛, 对法律职业道德教学方式同样存在多样化需求。而现行教学方式远远不能引起和满足独立学院思维活跃的年轻学子多样的兴趣需求, 甚至有可能降低甚或消灭其学习法律的兴趣。另一方面, 从独立学院生源素质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 在其对法律专业课程学习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同时, 难以对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开设有更强烈的愿望。

(三)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所需的校风、教风、学风环境待加强

校风方面, 因独立学院投资方拥有从教育收费中获取“合理回报”的权利, “利益原则”渗透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决策中, 如课程安排偏重于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传授,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学生管理以“不出乱子”为宗旨等。教风方面, 独立学院教师主要由三种类型构成:母体学校的在职教师、返聘的退休教师、内聘专职教师。从整体看, 独立学院的专职师资队伍数量少, 尚处于不稳定期, 一方面经验不足, 另一方面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进修与提高上。外聘教师没有针对三本学生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且少数教师没有把外聘工作作为自己教学事业来做, 仅视为教学安排或兼职赚外快, 责任心不强。总体上, 教师归属感差, 流动性大, 这就很难保证学校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学风方面, 独立学院学生中, 自我定位缺失严重, 许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纪律松懈, 上课出勤率低, 考风考纪差, 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不够强等现象较突出。

二、独立学院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

(一) 提升理性认识, 合力共促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养成

法律职业者职业道德缺失, 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密切相关。而在独立学院, 这一现状更为突出。因为新生的独立学院较之普通本科学校, 尚有更多影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不稳定因素存在, 如教育者“主人翁意识”弱而“打工意识”强;管理者“管理意识”弱而“放纵意识”强;学习者“学习意识”弱而“休闲意识”强等诸多不利因素, 这将严重制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落实和实效。只有各教育主体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同的理性认识,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促进, 才能实现教育预期。首先, 应认识到, 传统“德才兼备”的人才观, 对于法律职业人才也适用。其次, 应清醒认识到, 法律职业人才的“德”和“才”兼备为最佳, 如要择其一, “德”更优位于“才”。史尚宽先生说:“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 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 然若受外界之引诱, 物欲之蒙蔽, 舞文弄墨, 徇私枉法, 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 有如为虎添翼, 助纣为虐, 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 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1]孙晓楼先生也认为:一定要有法律道德, 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2]这一理性共识的形成, 对于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的独立学院法律人才培养来说尤为重要, 一旦培养出来的有才无德之学生危害社会, 将是对其教学质量获得社会认可的严峻考验。

(二) 开展心理研究促学风, 启动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养成的引擎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法律职业道德不能自然生成, 其是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职业道德培养等外部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自律观念后的结果, 而转换的纽带则是法科学生的心理实践活动, 这是实现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目标的内在引擎。因此通过加强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心理研究, 开发其内心世界“资源”, 启动这一引擎, 引导学生从消极道德学习的不利情绪中走出来, 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形成良好学习机制, 对于推动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法科学生心理资源的开发, 应多渠道多方位的进行,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 这为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独立学院学生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的不利情绪。紧紧抓住这一心理内因, 充分利用精神可塑性较大的有利时机, 通过建立阳光精神、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等机构机制, 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适度心理调节干预, 改变其归因机制, 使其从人性的失败、自卑、抑郁、自恋、空虚、嫉妒、虚荣等情绪中摆脱出来, 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促进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 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意识体系”以保证执法活动依法进行。

(三) 改革教学方法, 实现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养成

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 需要经历长时间职业道德教育, 但只有在长期的实践性道德教育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 精神体验来源于实践。因此, 在教学方法上, 改革传统德育教育模式, 努力提升学生在知识传输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实践性教学在整个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地位, 以便更有利于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相对来说, 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弱, 但是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较强。独立学院法科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调动和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在校内教学过程中, 可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或仲裁庭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在一种几乎真实的法律环境, 学习像法官、检察官或律师那样来阅读案例、从中寻找依据、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方式接近法律实务, 能充分感受因职业特色带给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尤其在诊所式教育中, 法科学生有时必须在涉及真人真事的案件中, 在职业道德方面做出真实的抉择, 如是否保密问题等。这是学生对其职业道德的一次真实内心的体验。此外, 可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进一步满足职业道德的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宪法论丛[M].荣泰印书馆, 1973:336.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11

1自调节机制的内涵界定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署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生产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个生态环境,环境内持续不断的能量、物质、信息交流与循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个生物个僻相对于自然界这个大生态系统来说,既是构成和影响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因子,又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子系统),生物机体内部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与循环。稳态是生物的最重要特性之一,也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表现。生态自调节机制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呈现稳态特性的内在机制。

所谓自调节机制,就是生物个体或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条件下自我适应环境变化,维持自身机体平衡,永保旺盛生命活力的特性。在这种机制作用下,生物能够根据周围生态环境的变化或改变,自然而然地、自动地调整自身机体生理结构、功能,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这种自调节行为完全是环境变化使然,是自然而然实现的。

2自调节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在生态学的视野里,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任何个体的道德都是在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和薰陶下,一点一滴地、逐渐地积累和养成的。在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中,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都是在自调节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所谓道德自调节机制,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在人类社会道德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或移植,是维持道德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稳态的内在机制,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演变和个体道德养成、发展、提升的重要内在机制。“将生态系统概念引人德育体系是由于德育体系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安排,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和秩序结构,这种结构用德育系统来比喻和概括是极为生动和贴切的。”

二、自调节机制在青少年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道德如何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大气候”、与国家的道德建设活动有着重要关系,但与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特别是自调节能力、自律能力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研究自调节机制与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关系,其直接目的和最后落脚点,就是要认识和发挥自调节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1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枢纽和关键

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是一个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相互交叉、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但是,道德内化与外化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如何实现的呢?笔者认为,自调节机制是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枢纽和关键。

道德内化即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燕国材认为,道德内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定向、认识、评价、顺从、认同、良心化等几个环节(阶段)。在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的每一个环节(阶段)都存在着自调节机制的作用。如果没有自调节机制的作用,道德主体因缺乏内化的动机、目标,没有形成道德概念,而无法评价有关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不可能无条件地遵守、服从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更不可能在内心认同其道德价值,因而道德内化的过程也就实现不了。

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品德后,意味着道德内化的完成。道德内化的目标是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道德詹念、道德准则,目的则是在正确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实施合乎道德正义的道德行为,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即道德内化的目的是为了道德外化。道德外化即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统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许多青少年知而不行、知而乱行?原因就在于缺乏自调节机制,不能够调控甚至故意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如果说自调节机制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的话,那么在道德外化过程中,自调节机制更起着统帅和指挥的作用。没有自调节机制的作用,道德内化就不能转化为道德外化,道德内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不能发挥道德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和表征作用。

2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实现道德知情意信行过程的导向机制

青少年道德养成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即产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自调节机制是促使人的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凝结为道德意志,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导向机制。在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每一阶段,自调节机制都起着导向作用。没有自调节机制,即使产生了道德认识,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概念,也不能升华为道德情感,因为他认识不到自己对社会和他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道德义务,缺乏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冲动和激情,难以体验到道德行为活动给他带来的心理愉悦和精神享受。没有自调节机制,人的道德情感也不能凝结为道德意志,因为它缺乏克服道德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阻力的勇气和毅力,不能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没有自调节机制,已经内化的道德信念在外化和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习惯时仍然会遇到来自内心的干扰和阻力,缺乏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道德行为时好时坏、时断时续,因而不能彻底完成由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习惯的转化。由此看来,自调节机制就好比大海航行中的导航船,引领无数船只一步步驶向彼岸。

3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追求道德进步的动力机制

道家和佛教都把人生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清规戒律要遵守,但它们都注重道德主体的自律和道德的自觉,强调自我的约束力和自我的觉醒来提升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这表明,人的道德成长就是道德主体在社会道德教育的感召下,在道德生活现实面前,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自我觉醒、自我强化、自我适应的过程。我们生活的道德环境是一个生态环境,既给我们以压力和挑战,又给我们以暗示和启迪,道德生活中一个个正反两方面的真实案例迫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觉醒。可见,青少年的道德进步是在一次次的道德觉醒、强化、适应中实现的。

是什么促使青少年根据道德环境的生态变化发展而不断地自我觉醒、自我强化、自我适应呢?是自调节机制。因为自调节机制是维持道德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稳态的内在机制,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演变,个体道德养成、发展、提升的运行机制。只有自调节机制而不是别的什么机制才能帮助青少年自觉自动地实现道德的自我觉醒、强化和适应,才能推动个人道德的生态发展自强。自调节机制犹如道德养成发展过程中的发动机,给人的道德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青少年的道德养成离不开自我觉醒、自我强化和自我适应,而促使其自我觉醒、自我强化和自我适应的动力机制就是自调节机制。

4自调节机制是青少年激发道德需要,完成道德选择的保证机制

人的生活是道德生活。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类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辨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做人就要从讲道德做起。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道德进步,是人的社会道德生活的必然要求。但是,一个人只有产生了道德需要,他的道德学习才是主动的,道德修养才是自觉的,道德实践才是诚心的。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进程不顺利,道德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激起人们的道德需要,没有把道德教育与人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没有明确道德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所谓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感到道德的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道德接受的直接动力和源泉”。道德需要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精神需要,具有主体性、价值性、自律性和超功利性等特点。

人的道德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是人的道德自调节机制在起作用。因为自调节机制是维持个体自身道德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内在机制。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察觉自身道德系统的任何变化,并反馈给道德主体,敦促其采取措施,加强道德学习,调控道德行为,恢复道德系统的平衡。青少年一旦产生了道德需要,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弥补缺陷和不足,加强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选择包括道德标准、道德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判断、评价和选择。道德选择与道德责任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道德选择要以对道德责任的认识为指导,选择本身也是为了履行一定的道德责任。道德选择不仅体现行为主体的道德觉悟,也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因此,青少年的道德选择正确与否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利用自调节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地选择符合自身道德发展要求的道德价值、准则、行为。

参考文献

[1]卢克功,德育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论分析,职业时空,2007(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大学生道德养成 篇12

关键词:礼育,思想道德修养,高职院校

1 高职院校开展“礼育”的意义

“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一套生活规则,儒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种由外及内的制度化方式,为人们构建出一幅国家间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人们生活有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之下的和谐有序的理想生活蓝图。它也是儒家能够传承两千年仍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关键所在。同时,儒家强调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来面对现实生活,这使每个人都能保持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将天下“大治”作为个人终身的奋斗目标。正如《礼记·曲礼》所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章;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在这里古人肯定了“礼”的重要作用以及广泛影响。“礼”是作为人的一种生活规范存在的,“礼”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存在方式,通过外在的形式而作用于内在的。在高职院校开展“礼育”教育,同时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礼育”教育,这样在保证学校“礼育”环境的大前提下,针对个体的“礼育”教育将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不仅能够使学校的整体“礼育”环境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而且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一个循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虽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使命感,但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强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冲击,也为现在的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带来了很多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理想信念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通过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增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思想的这种多元化趋势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造成了在学生群体当中理想信念的缺失。思想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思想自由并非就是坏事,但是由于思想多元化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是我们所不能允许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在学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样的优良传统已经很少见到了,学生引以为豪的是时尚、奢侈、浪费,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工作我们做的是否到位。

2.2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

当今社会中,学生对于信息的摄取面非常广泛,在海量信息堆积的基础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学生的这种自我实现、自我设计不是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急连接在一起的,而是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一切其他的因素都要为之让路,这就构成了利己主义。而认为金钱万能,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就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都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不完善滋生出的产物,部分大学生在此影响下,产生了“金钱万能”的想法,在生活上一味追求高收入的工作,不考虑社会需要,社会责任等行为。

2.3 人际关系淡漠

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实则也是冲动表现。像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小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扩大化、严重化,破坏自己的人际魅力。

3“礼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养成过程中作用途径

3.1 构建校园文化,创造“礼育”教育大环境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校园文化深入个体心灵,实现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升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积极、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了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礼育”教育大环境,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2 针对学生思想现状,将“礼育”教育引进课堂

针对现今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国家在所有大中专院校里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下,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强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冲击下,如何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解决思想上的困扰提出了一些办法,也做出了相应的尝试。在课本中提倡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还提出要传承家庭美德、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等等,这与我们一直强调的“礼”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前文中我们知道,“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一套生活规则,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国家间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人们生活有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之下。现在强调建立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要建立一种人与人和睦共处的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礼”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课堂也就是将“礼育”教育引进课堂,为学生创造“礼育”教育的课堂环境。

3.3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礼育”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于“礼育”教育的体会。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创造“礼育”教育大环境和针对学生思想现状,将“礼育”教育引进课堂这两项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只有扎实的文化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大学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每一位同学不仅要重视学业,还要把自己的成长当作追求的目标,必须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而这些东西,光靠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够的,人生的体会和智慧需要通过积累和磨练,而社会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多地获得智慧。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004,9:128-130.

[3]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J].孔子研究,2001,1:4-12.

[4]邓秋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回归方法下一篇:PCC